• 欲望与烦恼 > 传世名著百部之
  • 传世名著百部之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4-07-07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传世名著百部之 维摩诘经 名著通览 《维摩诘所说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简称《维摩诘经》, 是一部非常有影响的大乘经典.《维摩诘经》是继《般若》、《宝积》、 《华严》之后产生的,其出现的时间较早,故亦属早期大乘佛教经典之一.因为 早在公元前 3 世纪,龙树菩萨在其名著《大智度论》中就引述过该经. 《维摩诘经》在中国凡 7 译,其中现存的有以下 3 种: ①三国时吴支谦译《维摩诘经》2 卷. ②姚秦弘始八年(公元 406 年)鸠摩罗什在在长安"与文学沙门千二百 人"奉诏译出《维摩诘所说经》3 卷. ③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说无垢称经》6 卷. 其中又以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有名,我们用的就是这个译本. 鸠摩罗什的译本从结构上看来, 共分 3 卷14 品, 从佛经的一般规则来看, 又可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3 部分.其中第 1 品"佛国品" 的前半部,即从"如是我闻"至长者子宝积于佛前说偈为"序分",叙述本 经缘起."佛国品"的后半部分至第 12 品"阿珝佛品"共11 品半为"正宗 分",是本经主要内容和思想核心之所在.第13 和14 品为"流通分",赞 颂此经阐发了深奥的佛法,受持、诵读、解说此经功德无量等等. 《维摩诘经》之所以影响巨大深远,在于它深刻阐述了大乘佛教的思想. 吕 先生在《印度佛教源流略讲》中认为,《维摩》与《法华》属同一类经 典,其目的都在于破小乘、显大乘,只不过《维摩诘经》"在破的方面多些, 《法华》则在'立'的方面多些."下面我们就对《维摩经》的几点主要思 想,加以简单的介绍和论述. 一、佛国论 世界上大多数宗教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如基督教的"天国"等,但大 乘佛教的精神王国——"佛国"、 "净土"却有与众不同的意义和特点. 《维 摩诘经》的开篇第一章就是《佛国品》,篇中认为,佛国净土不在缥缈的彼 岸世界,它就存在于"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的现实 世界中,这一观点从宗教学的意义上来说,是将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紧密联 系在一起了.佛国不在众生之上,而就在众生的世俗生活中,"众生之类, 是菩萨净土",而且也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实现佛国.譬如建造宫室,空中 楼阁是无法成就的,所以"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现实世界,是菩萨为 了教化众生,使众生得以生活于其中,才建立起来的. 既然佛国就在现实世界中,那么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它呢?《维摩诘经》 的回答又将佛国与人心,人心与修行联系起来了.众生看不见佛国,犹如盲 人看不见日月的光辉,不能归咎于日月.依佛法修行可以净心,心净则佛国 随处可见,即"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维摩诘经》所阐扬的佛国,其意义还在于反对避世修行、追求独自解 脱和涅槃的"自了汉",它强调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从而教化众生,集体成 佛,将秽恶的现实世界改造为佛国乐园. 二、如来种 所谓如来种的问题,即佛性论问题,它指的是一切生命的本性和成佛的 可能性.佛教哲学的佛性论比现代哲学的人性论的外延更广,因为佛教的眼 光更广阔,它的对象不仅是人,而是所有宇宙中的所有生命,即"众生". 一般说来,佛教认为一切生命都具有一种先天的清净本性,这就是它们成佛 的可能性.在这个问题上,《维摩诘经》的贡献在于,它认为生命的清净本 性(如来种)与烦恼欲望、错误见解等并非是截然分开的,二者是有联系的. 在《佛道品》中,文殊说:有身、无明有爱、贫恚痴等"六十二见及一切烦 恼皆是佛种".他还以莲华生于污泥做比喻,说明这个问题:"譬如高原陆 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 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又如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 地,乃能滋茂." 欲望、烦恼和错误见解虽然与本性有联系,但仅凭它们并不能成就佛道, 还要对它们进行救治,使它们转化为本性,对于这一点读者一定要注意.在 《佛道品》中,维摩诘强调菩萨要积极行于五无间、地狱、畜生、饿鬼等非 道,并在其中保持佛法正道,不受其污染而教化众生. 三、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所提倡的不二法门,是至高无上的修行方法.从理论上来 说,它是一种极为圆融超越的学说;从修行实践上来说,它将世间和出世间 连接起来.不二法门是一种平等无差别的精神境界,它将一切矛盾对待的事 物和观念泯灭无遗.在《不二法门品》中,31 位菩萨列举了 31 对概念,如 生与灭、我与他人、受与不受、垢与净等等,而这些对立的概念和事物从本 质上来说都是性空的,故也无所谓对立,所以应一视同仁、等量齐观.当然 这些对立的概念还可无限列举下去,所以文殊师利说: "于一切法无言无说, 无示无识,离诸回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人们之所以对事物产生矛盾的看法,是由于人类使用语言文字思维的结 果,真正想入不二法门,必须断除语言文字,所以破除语言文字的弊端,也 是本经的主要思想之一.上面所说的不二法门,仍然是以语言概念思维表达 的,当文殊询问维摩诘对不二法门的解释时,维摩诘"默然无言",引起文 殊的大为感叹:"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四、无住为本 将不二法门推演到至极,就会产生无住的结论.既然一切事物都是无差 别的,那么心就会对任何事物都不加执著,无所留恋.在《观众生品》中维 摩诘和文殊师利有一段穷究佛法底蕴的问答,探讨究竟应以何为本,文殊师 利打破沙锅纹(问)到底,维摩诘的最后答辞是"无住为本","从无住本, 立一切法".无住是《维摩诘经》中反复强调的观点,在《观众生品》中还 通过舍利弗与天女的问答,天女随意变换身相,反映了无相、无住、无所执 著的思想,同时说明了千差万别的世界现象,是由于人的分别心而引起的, 而一切事物现象,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空无自性的.可见无住学说,属于大乘 缘起性空的理论.十二缘起说,是佛教各派的理论基础,小乘讲缘起,目的 是说明"诸法无常";而大乘佛教讲缘起,目的在于阐明万法自性本空.既 然一切事物都是无差别的本空,那么又哪里有什么"有常"与"无常"、生 与灭呢?因此大乘的不二和无住,要比小乘的"空"彻底多了.所以维摩诘 在《弟子品》中教导:"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诸法毕竟不生不灭, 是无常义……." 五、菩萨行与维摩诘 从佛教的修行实践来说,《维摩诘经》所极力主张的菩萨行是一个极大 的贡献.小乘佛教修行的目的,是追求成为继绝诸缘,永不托生的阿罗汉, 因而它需要遁入山林、避世修行.大乘的菩萨行却认为,真正的解脱并不在 于断绝诸缘,而是要在诸缘之中不被污染,在诸缘之中修出清净本性,并教 化众生集体成佛. 因为躲避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断绝, 深入诸缘而不被染著 (本 性无垢无净,亦不能染),才是真正的断绝.况且只顾自己解脱亦非大丈夫 所为,所以大乘菩萨行主张积极参与世俗生活,甚至要深入地狱、饿鬼、畜 生等恶道、非道中去,这与佛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自我牺牲精神 是完全一致的. 维摩诘大士正是这一理想人格的典范.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 他是一位在家的居士,被人称为长者,而不是"沙门";他娶妻生子,资财 无量,衣服饮食皆尽丰好,而不是苦行头陀.但他却在这种世俗生活中保持 了清净梵行,住佛威仪,心如大海.他还利用各种机缘方便教化众生,上至 宫庭,下至酒店、妓院、赌博游戏场所,无不随处说法.他的辩才、神通和 对佛法的理解,远高于佛的大弟子们和很多菩萨.因此,可以说维摩诘大士 是菩萨行思想的身体力行并获大成就者. 《维摩诘经》内容丰富、思想精深,不能一一详加解说.限于笔者水平 和篇幅,内容提要或不尽人意,还望读者仔细研究原文. 本书的原文部分是依据光绪十三年(1887 年)金陵刻经处所刻的鸠摩罗 什译本为底本,并据民国年间所刊的僧肇注本对校. 全文及大意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奉诏译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 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 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绍隆三宝,能使不 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悉已清净,永离盖缠.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 思持,辩才不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 逮无所得,不起法忍,已能随顺转不退轮,善解法相,知众生根,盖诸大众 得无所畏,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 名称高远,逾于须弥.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法宝普照,而雨甘露.于众言 音,微妙第一,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演法无畏,犹 师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 无有量,已过量,集众法宝,如海导师,了达诸法深妙之义,善知众生 往来所趣,及心所行.近无等佛自在慧,十力无畏,十八不共,关闭一切诸 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 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亦不 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其名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定自在王菩萨,法自 在王菩萨,法相菩萨,光相菩萨,光严菩萨,大严菩萨,宝积菩萨;辩积菩 萨,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常惨菩萨,喜根菩 萨,喜王菩萨,辩音菩萨,虚空藏菩萨,执宝炬菩萨,宝勇菩萨,宝见菩萨, 帝网菩萨,明网菩萨,无缘观菩萨,慧积菩萨,宝胜菩萨,天王菩萨,坏魔 菩萨,电德菩萨,自在王菩萨,功德相严菩萨,师子吼菩萨,雷音菩萨,山 相击音菩萨,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妙生菩萨, 华严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梵网菩萨,宝仗菩萨,无胜菩萨,严 土菩萨,金髻菩萨,珠髻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等三 万二千人.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为听法. 复有万二千天帝,亦从余四天下,来在会坐,并余大威力诸天、龙神、 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俱来会坐. 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来会坐. 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 海,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于一切诸来大众. 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 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 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黑山、铁围山、大铁 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 盖中.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 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 舍.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 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 久积净业称无量,导众以寂故稽首. 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 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 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 已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 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宝于是现世间, 以斯妙法济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度老病死大医王,当礼法海德无边, 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 心行平等如虚空,孰闻人宝不敬承, 今奉世尊此微盖,于中现我三千界. 诸天龙神所居宫,乾闼婆等及夜叉, 悉见世间诸所有,十力哀现是化变. 众睹希有皆叹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大圣法王众所归,净心观佛靡不欣. 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 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 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 稽首十力大精进,稽首己得无所畏, 稽首位于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导师. 稽首能断众结缚,稽首已到于彼岸. 稽首能度诸世间,稽首永离生死道, 悉知众生来去相,善于诸法得解脱. 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达诸法相无罣碍,稽首如空无所依. 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愿闻得佛国土清净, 唯愿世尊, 说诸菩萨净土之行. " 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 善思念之,当为汝说."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 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 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 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 益诸众生故.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 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 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 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 生来生其国;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 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精进是菩萨净 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 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 其国;四无量心是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 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方便是菩萨净土, 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菩 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 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 有三恶八难;自守戒行,不讥彼阙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 之名;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 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 "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 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 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 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 净. "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而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 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 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 "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 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 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邱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 "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 佛土清净." 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 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 佛告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 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佛,若人心 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当佛现此国土严净之时,宝积所将五百长者子,皆得无生法忍,八万四 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摄神足,于是世界还复如故.求声闻 乘者三万二千,诸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八干 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 【大意】 顾名思义,本品的中心思想是阐述什么是真正的佛国净土.如来(释迦 牟尼佛)通过对长者子宝积和舍利弗的教导,论述了所谓佛国净土,就是众 生的直心、深心、菩提心等生命的本性.佛国净土并不在遥远飘缈的彼岸世 界,它就存在于此岸的世俗世界中,只不过是众生心不净,无法见到而已. 若能自净其心,则佛土随处可观,即"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方便品第二 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深殖善本, 得无生忍.辩才无碍,游戏神通.逮诸总持,获无所谓.降魔劳怨,入深法 门.善于智度,通达方便,大愿成就,明了众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别诸根利 钝.久于佛道,心已纯淑,决定大乘,诸有所作,能善思量,住佛威仪.心 大如海,诸佛咨嗟.弟子释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资 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 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虽为白衣,奉持沙 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 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若至博奕戏处, 辄以度人.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一切见敬,为供养 中最. 执持正法,摄诸长幼,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游诸四衢, 饶益众生.入治正法,救护一切.入讲论处,导以大乘.入诸学堂,诱开童 蒙.入诸淫舍,示欲之过.入诸酒肆,能立其志.若在长者,长者中尊,为 说胜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著.若在刹利,刹利中尊,教以忍辱. 若在婆罗门,婆罗门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 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内官,内官中尊,化正宫女.若在庶民, 庶民中尊,令兴福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诲以胜慧.若在帝释,帝释中 尊,示现无常.若在护世,护世中尊,护诸众生. 长者维摩诘,以如是等无量方便,饶益众生.其以方便现身有疾,以其 疾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诸王子,并余官属,无数千人,皆 往问疾.其往者,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 "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 众病所集.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摄摩.是身 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 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 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是身无主,为如地.是 身无我,为如火.是身无寿,为如风.是身无人,为如水.是身不实,四大 为家,是身为空,离我我所.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是身无作,风力所转. 是身不净,秽恶充满.是身为虚伪,虽假以澡浴衣食,必归磨灭.是身为灾, 百一病恼.是身如邱井,为老所逼.是身无定,为要当死.是身如毒蛇,如 怨贼,如空聚,阴界诸入所共合成." "诸仁者,此可患厌,当乐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 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生;从慈、悲、喜、舍生; 从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进、禅定、解脱、三昧、多闻、智慧、 诸波罗蜜生;从方便生,从六通生,从三明生,从三十七道品生,从止观生, 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生,从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从真 实生,从不放逸生,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 "诸仁者,欲得佛身,断一切众生病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如是长者维摩诘,为诸问病者如应说法,令无数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 【大意】 这一品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本经的主人公维摩诘以及他的说法.维摩诘大 士虽然早已成就佛道,但为了便于教化众生,仍然表现得如同世人娶妻生子、 广有资财.为了教化人们,他还假现生病,并向来探病的人指出:人身无常, 痛苦虚幻;法身永恒,而法身是从佛法的正确修行中产生的. 在世俗中保持佛法正道,并借各种机会教化众生,这就是本品名为"方 便品"的含义. 弟子品第三 尔时长者维摩诘,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慈,宁不垂悯,佛知其意,即 告舍利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曾 于林中,宴坐树下,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舍利佛!不必是坐,为宴坐 也!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 坐.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于 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是为宴坐.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若 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时我,世尊!闻说是语,默然而止,不能加报,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大目犍连:"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目连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入毗 耶离大城,于是巷中,为诸居士说法,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目连, 为白衣居士说法,不当如仁者所说.夫说法者,当如法说,法无众生,离众 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法无寿命,离生死故.法无有人,前后际断 故.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法离于相,无所缘故.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 无有说,离觉观故,法无形相,如虚空故.法无戏论,毕竟空故.法无我所, 离我所故.法无分别,离诸识故.法无有比,无相待故.法不属因,不在缘 故.法同法性,入诸法故.法随于如,无所随故.法住实际,诸边不动故. 法无动摇,不依六尘故,法无去来,常不住故.法顺空,随无相,应无作, 法离好丑,法无增损,法无生灭,法无所归,法过眼耳鼻舌身心,法无高下, 法常住不动,法离一切观行.唯!大目连,法相如是,岂可说乎?夫说法者, 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德.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建是意而为说 法;当了众生根有利钝.善于知见,无所挂碍,以大悲心,赞于大乘.念报 佛恩,不断三宝,然后说法.'维摩诘说是法时,八百居士,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我无此辩,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大迦叶:"汝行诣维摩诘问疾!"迦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 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贫里而行乞.时维摩诘来谓我言: '唯! 大迦叶,有慈悲心而不能普,舍豪富,从贫乞.迦叶!住平等法,应次行乞 食.为不食故,应行乞食.为坏和合相故,应取抟食.为不受故,应受彼食. 以空聚想,入于聚落.所见色与盲等,所闻声与响等,所嗅香与风等,所食 味不分别,受诸触如智证,知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然,今 则无灭.迦叶!若能不舍八邪,入八解脱,以邪相入正法,以一食施一切, 供养诸佛,及众贤圣,然后可食.如是食者,非有烦恼,非离烦恼,非入定 意,非起定意,非住世间,非住涅槃.其有施者,无大福无小福,不为益不 为损.是为正入佛道,不依声闻.迦叶!若如是食,为不空食人之施也!' 时我,世尊!闻说是语,得未曾有,即于一切菩萨,深起敬心,复作是念: 斯有家名,辩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从是来, 不复劝人以声闻、辟支佛行.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须菩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 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入其舍从乞食,时维摩诘取我钵盛满饭, 谓我言;"唯!须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 如是行乞,乃可取食.若须菩提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不坏于身,而随一 相;不灭痴爱,起于解脱,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亦不解不缚;不见四谛, 非不见谛;非得果,非不得果;非凡夫,非离凡夫法;非圣人,非不圣人; 虽成就一切法,而离诸法相,乃可取食.若须菩提不见佛,不闻法,彼外道 六师富兰那迦叶、末迦黎拘赊黎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 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是汝之师.因其出家,彼师所堕,汝亦 随堕,乃可取食.若须菩提入诸邪见,不到彼岸,住于八难,不得无难.同 于烦恼,离清净法,汝得无诤昧,一切众生亦得是定.其施汝者,不名福田; 供养汝者,堕三恶道.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汝与众魔,及诸尘劳, 等无有异.于一切众生而有怨心,谤诸佛,毁于法,不入众数,终不得灭度. 汝若如是,乃可取食,'时我,世尊!闻此茫然,不识是何言,不知以何答, 便置钵欲出其舍.维摩诘言:'唯!须菩提,取钵勿俱,于意云何?如来所 作化人,若以是事诘,宁有惧不.'我言:'不也'!"维摩诘言:诸法, 如幻化相,汝今不应有所惧也!所以者何?一切言说,不离是相.至于智者, 不著文字,故无所惧.何以故?文字性高,无有文字,是则解脱.解脱相者, 则诸法也.'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法眼净.故我不任诣彼向疾." 佛告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 大林中,在一树下,为诸新学比丘说法.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富楼那, 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无以秽食置于宝器,当知是比丘心之所念; 无以琉璃同彼水精,汝不能知众生根源;无得发起以小乘法,彼自无疮,勿 伤之也.欲行大道,莫示小径,无以大海内于牛迹,无以日光等彼萤火.富 楼那!此比丘久发大乘心,中忘此意,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导之?我观小乘智 慧微浅,犹如盲人,不能分别一切众生根之利钝.'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令 此比丘自识宿命;曾于五百佛所殖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时 豁然,还得本心,于是诸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时维摩诘因为说法,于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我念声闻不观人根,不应说法,是故不任诣彼 问疾." 佛告摩诃迦旃延:"汝行诣维摩诘问疾!"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 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亿念昔者,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我即于后敷 演其义.谓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时维摩诘来谓我言: '唯! 迦旃延,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迦旃延,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 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于我无我而不二, 是无我义.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说是法时,彼诸比丘心得解 脱,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阿那律:"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 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亿念我昔,于一处经行,时有梵王,名曰严净,与 万梵俱,放净光明,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 '几何阿那律天眼所见?' 我即答言:'仁者,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 果!'时维摩诘来谓我言: '唯!阿那律,天眼所见,为作相耶?无作相耶? 假使作相,则与外道五通等.若无作相,即是无为,不应有见.'世尊!我 时默然,彼诸梵闻共言,得未曾有,即为作礼而问曰: '世孰有真天眼者?' 维摩诘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有三昧,悉见诸佛国,不以二相.' 于是严净梵王,及其眷属五百梵天,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礼维摩诘 足已,忽然不现,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优波离:"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优波离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亿念昔者,有 二比丘犯律行,以为耻不敢问佛,来问我言:'唯!优波离,我等犯律,诚 以为耻,不敢问佛,愿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即为其如法解说,时维摩诘来 谓我言:'唯!优波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所以者 何?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 众生净.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诸法亦然, 不出于如.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我言:'不也!'维 摩诘言:'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唯!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 是净.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优波离,一切法生 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焰, 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其如此者,是名奉律;其知此者,是名善 解.'于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优波离所不能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说.' 我答言:'自舍如来,未有声闻及菩萨,能制其乐说之辩,共智慧明达为若 此也.'时二比丘,疑悔即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愿言:'令 一切众生,皆得是辩.'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罗睺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罗睺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毗 耶离诸长者子,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唯!罗睺罗,汝佛之子, 舍转轮王位,出家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我即如法,为说出家功德 之利,时维摩诘来谓我言: '唯!罗睺罗,不应说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 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为无为法, 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罗睺罗!夫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离六十 二见,处于涅槃,智者所受,圣所行处,降伏众魔,度五道,净五眼,得五 力,立五根,不恼于彼,离众杂恶,摧诸外道,超越假名,出淤泥,无系著, 无我所,无所受,无扰乱,内怀喜,护彼意,随禅定,离众过,若能如是, 是真出家.'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 何?佛世难值.'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尔时,三十二长者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萨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阿难:"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世尊 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我即持钵,诣大婆罗门家门下立,时维摩诘来谓我言: '唯!阿难,何为晨朝持钵住此?'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 乳,故来至此.'维摩诘言:'止止,阿难!莫作是语,如来身者,金刚之 体,诸恶已断,众善普会,当有何疾?当有何恼?默往,阿难!勿谤如来, 莫使异人,闻此粗言,无令大威德诸天,及他方净土诸来菩萨,得闻斯语. 阿难!转轮圣王以少福故,尚得无病,岂况如来无量福会,普胜者哉?行矣, 阿难!勿使我等受斯耻也.外道梵志若闻此语,当作是念:何名为师?自疾 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可密速去,勿使人闻.当知,阿维!诸如来身,即 是法身,非思欲身.佛为世尊,过于三界,佛身无漏,诸漏已尽.佛身无为, 不堕诸教,如此之身,当有何疾?时我,世尊!实怀惭愧,得无近佛而谬听 耶?即闻空中声曰:'阿难!如居士言:但为佛出五浊恶世,现行斯法,度 脱众生.行矣!阿难,取乳勿惭.'世尊!维摩诘智慧辩才为若此也.是故 不任诣彼问疾." 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 问疾. 【大意】 本品的主要内容是释迦牟尼佛让弟子们到维摩诘那儿去探病,而弟子们 各自诉说了自己不配去的理由:以前他们接受过维摩诘的教导,维摩诘对佛 法的理解比他们高一筹.经中逐一介绍了释迦佛的诸大弟子各自听到的维摩 诘宣说的佛法的基本内容. 维摩诘向舍利弗指出禅定的本质,并说明坐禅只要符合禅定的本质内涵 即可,不必拘于形式.舍利弗,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智慧第 一". 维摩诘大士向大目犍连指出佛法是无生灭、无分别、无相的,所以说法 也应是无相的.大目犍连,全称摩诃目犍连,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有大神通. 维摩诘大士向大迦叶指出乞食时的要义:要保持平等,无分别、无所执 著的精神状态.所以说大迦叶仅向贫苦人行乞,也是慈悲心不够周普的表现, 应不论贫富,依次行乞.大迦叶,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人称"头陀第一". 维摩诘大士向须菩提阐述了解脱之道的根本:不必刻意断除烦恼欲望另 求解脱,只要明了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没有解脱也就没有束缚,这才 是真正的解说.维摩诘的观点是一种极为包容圆融的理论,它将佛法与世俗、 本质与现象有机结合在一起.须菩提, 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人称 "解空第一" . 维摩诘向富楼那指出:教化众生时应先入定观察大家的心念,小乘声闻 法不能认清众生的根器利钝,无法教化众生.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佛的十大 弟子之一,号称"说法第一". 维摩诘教导摩诃迦旃延:不要以有生有灭之心念,阐述实相之法.并论 述了无常、苦、空、无我、寂灭的本质意义.摩诃迦旃延,佛的十大弟子之 一,人称"议论第一". 维摩诘教导阿那律:真正的天眼是超越于有作、无作二相观察事物.阿 那律,释迦牟尼佛的叔父甘露饭王之子,后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天 眼第一",能观一切六道众生. 维摩诘教导优波离:要解除他人因犯戒律而产生的负罪感,一定要指出 本心是无相的、没有任何罪过的,罪过是虚幻不实的.这样犯错误的人就能 得到解脱.优波离,亦称优婆离,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人称"持律第一". 维摩诘教导罗睺罗,出家修行是超越于任何功利性和目的性之上的,是 "无为法",所以"无利无功德".发愿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出家,并不 在于任何形式.罗睺罗,释迦牟尼佛出家前所生之子,后随父修行,为佛的 十大弟子之一,人称"密行第一". 维摩诘教导阿难,释迦牟尼佛已得金刚之体、不漏之身,也就是法身, 所以不会有任何烦恼疾病;他之所以表现出生病的样子,是为了教化世俗众 生.阿难,释迦牟尼佛的叔父斛饭王之子,后做如来的侍者,为佛的十大弟 子之一,博闻强识,人称"多闻第一." 菩萨品第四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弥勒白佛言:"世尊!我 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不退转地之 行.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为用何生得受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过去生,过去生已 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如佛所说:比丘,汝 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 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为从如生得受记 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 如无有灭.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 也.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 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 即菩提相.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 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实无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 提之见.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灭是菩提,灭诸 相故;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断是菩提,舍诸见 故;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诸愿故;不入是菩提,无贪著故;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不二是 菩提,离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虚空故;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知是菩 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 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 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 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光严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亿念我昔,出毗 耶离大城.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答我 言:'吾从道场来.'我问道场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 故.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忍辱是道场,于诸众 生心无碍故.精进是道场,不懈怠故.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智慧是道场, 现见诸法故.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 法故.舍是道场,增爱断故.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解脱是道场,能背 舍故.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多闻是道场,如 闻行故.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四谛是 道场,不诳世间故.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诸烦恼是道场, 知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降魔是道 场,不倾动做.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力无畏 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 成就一切智故.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 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说是法时,五百天人,皆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住诣彼问疾." 佛告持世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住于 静室.时魔波旬从万二千天女,状如帝释,鼓乐弦歌,来诣我所,与其眷属, 稽首我足,合掌恭敬,于一面立.我意谓是帝释,而语之言: '善来 尸迦! 虽福应有,不当自恣,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于身命财而修坚法.'即 语我言:'正士!受是万二千天女,可备扫洒.'我言:'忄乔尸迦!无以 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门释子,此非我宜.'所言未讫,时维摩诘来谓我言: '非帝释也,是为魔来,娆固汝耳!'即语魔言:'是诸女等,可以与我, 如我应受.'魔即惊惧,念'维摩诘,将无恼我.'欲隐形去,而不能隐, 尽其神力,亦不得去.即闻空中声曰:'波旬!以女与之,乃可得去.'魔 以畏故,俯仰而与.尔时维摩诘与诸女言:'魔以汝等与我,今汝皆当发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随所应而为说法,令发道意,复言:'汝等已发 道意,有法乐可以自娱,下应复乐五欲乐也.'天女即问何为法乐,答言: '乐常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乐离五欲,乐观五阴如怨贼,乐观四大 如毒蛇,乐观内入如空聚,乐随护道意,乐饶益众生,乐敬养师,乐广行施, 乐坚持戒,乐忍辱柔和,乐勤集善根,乐禅定下乱,乐离垢明慧,乐广菩提 心,乐降伏众魔,乐断诸烦恼,乐净佛国土,乐成就相好故,修诸功德,乐 庄严道场,乐闻深法不畏,乐三脱门,不乐非时,乐近同学,乐于非同学中, 心无恚碍,乐将护恶知识,乐亲近善知识,乐心喜清净,乐修无量道品之法, 是为菩萨法乐.'于是波旬告诸女言: '我欲与汝俱还天宫.'诸女言: '以 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乐五欲乐也.'魔言:'居士!可舍 此女,一切所有施于彼者,是为菩萨.'维摩诘言:'我已舍矣!汝便将去, 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于是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 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 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足.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 名无尽灯也.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而时天女头面礼维摩诘足随 魔还宫,忽然不现.世尊!维摩诘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辩才,故我不任诣 彼问疾." 佛告长者子善德:"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 谌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自于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 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期满七日,时维摩诘来入会中,谓我言: '长者子!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何用是财施会为?' 我言:'居士,何谓法施之会?''法施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一切众 生,是名法施之会.'曰:'何谓也?谓以菩提,起于慈心.以救众生,起 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摄智慧,行于舍心.以摄悭贪,起檀波罗 蜜.以化犯戒,起尸罗波罗密.以无我法,起羼提波罗密.以离身心相,起 毗离耶波罗密.以菩提相,起禅波罗密.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罗密.教化众 生,而起于空.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亦现受生,而起无作.护持正法, 起方便力.以度众生,起四摄法.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于身命财,起三 坚法.于六念中,起思念法.于六和敬,起质直心.正行善法,起于净命. 心净欢喜,起近贤圣.不憎恶人,起调伏心.以出家法,起于深心.以如说 行,起于多闻.以无诤法,起空闲处.趣向佛慧,起于宴坐.解众生缚,起 修行地.以具相好,及净佛土,起福德业.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起 于智业.知一切法,不取不舍.人一相门,起于慧业.断一切烦恼、一切障 碍、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业.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于一切助佛道 法.如是善男子!是为法施之会,若菩萨住是法施会者,为大施主,亦为一 切世间福田.'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婆罗门众中二百人,皆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我时心得清净,叹未曾有,稽首礼维摩诘足,即解璎珞,价 值百千,以上之,不肯取.我言:'居士!原必纳受随意所与.'维摩诘乃 受璎珞,分作二分,持一份,施此会中一最下乞人,持一份奉彼难胜如来, 一切众会,皆见光明国土难胜如来.又见珠璎在彼佛上,变成四柱宝台,四 面严饰,不相障蔽.时维摩诘现神变已,又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 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曰具足 法施.'城中一景下乞人,见是神力闻其所说,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如是诸菩萨,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 【大意】 本品的内容是佛祖让诸位菩萨去维摩诘那里探病,而各位菩萨同样各自 阐述了自己不配探病的理由.诸大菩萨同样述说了各自听到的维摩诘宣说的 佛法的基本内容. 维摩诘向弥勒菩萨指出菩提和涅槃的真实意义.首先,维摩诘从佛祖曾 为弥勒授记,预言他必定成佛这一事件入手,指出三世虚幻不实,弥勒与众 生并无二致,一切众生皆当入涅槃,所以不应以分别心测度菩提.其次,维 摩诘还从不观、不行、断、不二等各个方面论述了菩提的含义. 维摩诘教导光严童子什么是真正的道场,他从直心、发行、深心、菩提 心等多个方面论述了道场的真实意义. 维摩诘以大神通力帮助持世菩萨识破了伪装成帝释的魔王波旬,并引导 天女们信奉佛法. 维摩诘教导善德,法施舍要高于财物的施舍.所谓法施舍,就是依据佛 法正道修行并教化众生,如依四无量心、六波罗蜜,以平等不二、毫无造作、 不取不舍的精神状态修行并教化众生.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 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降伏众魔, 游戏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虽然,当承佛圣旨,诣彼同疾." 于是众中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师 利维摩诘共谈,必说妙法."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皆欲随 从.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毗耶离大城. 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 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 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时维摩诘言: "善 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 文殊师利言:"如是居士,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 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且置是事.居士是疾, 宁可忍不?疗治有损,不至增利?世尊殷勤,致问无量.居士是疾,何所因 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 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 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 有病.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 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 则菩萨病,众生病愈, 菩萨亦愈. 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萨疾者, 以大悲起. " 文殊师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无侍者?" 维摩诘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 又问:"以何为空?" 答曰:"以空空." 又问:"空何用空?" 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 又问:"空可分别耶?" 答曰:"今别亦空." 又问:"空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求." 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 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又仁者所问何无侍者?一切众魔及诸 外道,皆吾侍也.所以者何?众魔者乐生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外道者乐 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文殊师利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相?" 维摩诘言:"我病无形不可见." 又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 答曰:"非身合,身相离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又问:"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于此四大,何大之病?" 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水火风大,亦复如是.而众生病从四 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 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槃;说 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 过去.以已之疾,悯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忆所 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常起精进;当作医王,疗治众病.菩萨应如是 慰喻有疾菩萨,令其欢喜." 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 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 主,身亦无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于我不应生著.既知病本,即除 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 法灭,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 "彼有疾菩萨,为灭法想,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 即是大患,我应离之. "云何为离?离我我所.云何离我我所?谓离二法.云何离二法?谓不 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云何平等?谓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 此二皆空.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无决定性,得是平等,无 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未具佛法, 亦不灭受而取证也.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我既调伏,亦当调 伏一切众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为断病本而教导之.何谓病本?谓有攀 缘,从有攀缘,则为病本.何所攀缘?谓之三界.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 若无所得,则无攀缘.何谓无所得?调离二见.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 无所得. "文殊师利,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若 不如是,已所修治,为无慧利.譬如胜怨,乃可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 菩萨之谓也. "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 "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 "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所以者何?菩萨断 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若能离此,无有疲厌, 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如佛所说, 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是故菩 萨不应起缚. "何谓缚?何谓解?贪著禅味,是菩萨缚.以方便生,是菩萨解.又无 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 "何谓无方便慧缚?谓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 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 "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 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厌,是名有方便慧解. "何谓无慧方便缚?谓菩萨住贪欲、瞋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殖众德本, 是名无慧方便缚. "何谓有慧方便解?谓离诸贪欲、瞋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殖众德本, 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 "文殊师利,彼有疾菩萨,应如是观诸法,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虽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一切,而不厌倦,是名方便.又复 观身,身不离病,病不离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为慧;设身有疾, 而不永灭,是名方便. "文殊师利!有疾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复不住不调伏 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是故菩 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伏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 涅槃不永灭度,是菩萨行.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非垢行,非净 行,是菩萨行.虽过魔行,而现降伏众魔,是菩萨行.求一切智,无非时求, 是菩萨行.虽观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萨行.虽观十二缘起,而入诸 邪见,是菩萨行.虽摄一切众生,而不爱著,是菩萨行.虽乐远离,而不依 身心尽,是菩萨行.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虽行于空,而殖众 德本,是菩萨行.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虽行无作,而现受身, 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虽行六波罗密,而遍知众 生心心数法,是菩萨行.虽行六通,而不尽漏,是菩萨行.虽行四无量心, 而不贪著生于梵世,是菩萨行.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不随禅生,是菩萨行. 虽行四念处,不毕竟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 进,是菩萨行.虽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萨行.虽行五根,而分 别众生诸根利钝,是菩萨行.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虽行七 觉分,而分别佛之智慧,是菩萨行.虽行八正道,而乐行无量佛道,是菩萨 行.虽行止观助道之法,而不毕竟堕于寂灭,是菩萨行.虽行诸法不生不灭, 而以相好庄严其身,是菩萨行.虽现声闻辟支佛威仪,而不舍佛法,是菩萨 行.虽随诸法究竟净相,而随所应为现其身,是菩萨行.虽观诸佛国土永寂 如空,而现种种清净佛土,是菩萨行.虽得佛道转于法轮入于涅槃,而不舍 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 说是语时,文殊师利所将大众,其中八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心. 【大意】 文殊师利菩萨代表佛祖去维摩诘那儿探病,诸位菩萨、佛弟子、天人也 随同前往.名为探病,实则为辨论法要.维摩诘在本品中主要阐述了以下几 点内容:①菩萨之所以能生病的原因是由于众生有病.②如何理解空的含义. ③菩萨的疾病是无形无相的.③菩萨如何探慰生病的菩萨④生病的菩萨如何 保持自己的正确思想(即"云何调伏其心").其中又包括对身体虚幻不实、 离、空、解脱与束缚等问题的论述.④什么是真正的菩萨行.菩萨所行的是 不二法门,它将世间与出世间,现象与本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达到超越二 者之上的境界. 不思议品第六 尔时舍利弗见此室中无有床座,作是念:'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当于何 坐?' 长者维摩诘知其意,与舍利弗言:"云何?仁者为法来耶!为床座耶!" 舍利弗言:"我为法来,非为床坐."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贪躯命,何况床座?夫求法者, 非有色受想行识之求,非有界入之求,非有欲色无色之求. "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夫求法者, 无见苦求,无断集求,无造尽证修道之求.所以者何?法无戏论.若言我当 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也. "唯!舍利弗,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法名无染, 若染于法,乃至涅槃,是则染著,非求法也.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 处,非求法也.法无取舍,若取舍法,是则取舍,非求法也.法无处所,若 著处所,是则著处,非求法也.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 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 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说是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得法眼净.尔时长者维摩诘问文殊师利: "仁者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祗国,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师子之座?" 文殊师利言:"居士,东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国,有世界名须弥相,其佛 号须弥灯王,今现在,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共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 严饰第一." 于是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谴三万二千师子之座,高广严净, 来入维摩诘室,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见,其室广博,悉皆 包容三万二千师子座,无所妨碍.于毗耶离城,及阎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 悉见如故. 尔时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就师子座,与诸菩萨上人俱坐,当自立身如彼 座像,其得神通菩萨,即自变形为四万二千由旬,坐师子座.诸新发意菩萨 及大弟子,皆不能升.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就师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广,吾不 能升."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乃可得坐."于是新 发意菩萨及大弟子,即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便得坐师子座." 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广之座,于毗耶 离城,无所妨碍,又于阎浮提聚落城邑,乃四天下诸天龙王鬼神宫殿,亦不 迫迮."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往是 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 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已之所入,唯虚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 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 性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从生亦无所娆.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著 右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已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 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 "又舍利弗!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令 彼众生谓之一劫,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 彼众生谓之七日. "又舍利佛!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一切佛土严饰之事,集在一国, 示于众生.又菩萨以一切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 处. "又舍利弗!十方众生供养诸佛之具,菩萨于一毛孔,皆令得见.又十 方国土所有日月星宿,于一毛孔,普使见之. "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诸风,菩萨悉能吸著口中,而身无损,外诸 树木,亦不摧折.又十方世界劫尽烧时,以一切火内于腹中,火事如故,而 不为害.又于下方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取一佛土,举著上方,过恒河沙无 数世界如持针锋举一枣叶,而无所娆.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能以神通现作佛身,或现辟支佛身, 或现声闻身,或现帝释身,或现梵王身,或现世主身,或现转轮圣王身.又 十方世界所有众声,上中下音,皆能变之,令作佛声,演出无常苦空无我之 音,及十方诸佛所说种种之法,皆于其中,普令得闻.舍利弗!我今略说菩 萨不可思议解脱之力,若广说者,穷劫不尽." 是时大迦叶,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谓舍利弗:"譬 如有人,于盲者前现众色象,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不能解了,谓若此也.智者闻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 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 应号泣,声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受此法,若有菩萨信解 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者,一切魔众无如之何."大迦叶说此语时,三万二千天 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维摩诘语大迦叶:"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祗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 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故,教化众生,现作魔王.又迦叶!十方无 量菩萨,或有人从乞手足耳鼻,头目髓脑,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 象马车乘,金银琉璃,车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珂贝,衣服饮食,如此乞 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而往试之,令其坚固.所以者何? 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诸众生,如是难事,凡夫下 劣,无有力势,不能如是逼迫菩萨.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是名住不可 思议解脱菩萨,智慧方便之门." 【大意】 本品的主要内容是维摩诘向舍利弗和大迦叶阐述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舍 利弗询问为何室中无座位,维摩诘教导道,求法者当保持平等不二的心情, 对一切皆无取无舍.接着,维摩诘大展神通之力,将3.2 万个高达 8.4 万由 旬的师子宝座搬入室内,而小小的房间并不显得拥挤.维摩诘解释道:不可 思议解脱法门具有改变时空的威力,它可以将须弥山纳入一芥子,可将四大 海水容入一毛孔,可将漫长的一劫缩短为 7 日,而其中的众生没有任何感觉. 菩萨还利用此法门,以变化成魔王,向人行乞等手段教化众生. 观众生品第七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 维摩诘言: "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 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 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 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无色界色,如焦谷芽,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 入胎,如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 入灭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烦恼,如梦所见己悟,如 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 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己,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 实慈也.行寂灭慈,无所生故;行不热慈,无烦恼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 行无诤慈,无所起故;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行不坏慈,毕竟尽故;行坚 固慈,心无毁故;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行无边慈,如虑空故;行阿罗汉 慈,破结贼故;行菩萨慈,安众生故;行如来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觉 众生故;行自然慈,无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无等慈,断诸爱故; 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行法施慈,无遗惜故;行 持戒慈,化毁禁故;行忍辱慈,护彼我故;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行禅定 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行无隐慈, 直心清净故;行深心慈,无杂行故;行无诳慈,不虚假故;行安乐慈,令得 佛乐故.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 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从生共之." "何谓为喜?" 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 "何谓为舍?" 答曰:"所作福祜,无所希望." 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 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 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 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 答曰:"当行正念." 又问:"云何行于正念?" 答曰:"当行不生不灭."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 答曰:"身为本." 又问:"身孰为本?" 答曰:"欲贪为本." 又问:"欲贪孰为本?" 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 答曰:"颠倒想为本."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 答曰:"无住为本." 又问:"无住孰为本?" 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 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 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尔时天问舍利弗:"何故去华?" 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 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观诸 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 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结习未尽, 华著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 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 舍利弗默然不答. 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 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 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 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 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 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 怒痴性,即是解脱."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辩乃如是?" 天曰:"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证者,则于佛法 为增上慢." 舍利弗问天:"汝于三乘为何志求?" 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成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 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大乘.舍利弗!如人入瞻卜林,唯嗅瞻卜,不 齅余香.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不乐闻声闻辟支佛功德香也.舍 利弗!其有释梵四天王,诸天龙鬼神等,入此室者,闻斯上人讲说正法,皆 乐佛功德之香,发心而出. "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闻说声闻辟支佛法,但闻菩萨大慈 大悲,不可思义诸佛之法. "舍利弗!此室常见八未曾有难得之法,何等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 昼夜无异,不以日月所照为明,是为一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入者,不为诸 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有释梵四天王,他方菩萨来会 不绝,是为三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说六波罗密,不退转法,是为四未曾 有难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乐,弦出无量法化之声,是为五未曾有难 得之法.此宝有四大藏,众宝积满,周穷济乏,求得无尽,是为六未曾有难 得之法.此室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阿閦佛、宝德、宝炎、宝月、宝严、 难胜、师子响、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无量诸佛,是上人念时,即皆为来, 广说诸佛秘要法藏,说已还去,是为七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一切诸天严饰 宫殿,诸佛净土,皆于中现,是为八未曾有难得之法.舍利弗!此室常现八 未曾有难得之法,谁有见斯不思议事,而复乐于声闻法乎?"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转女身?" 天曰:"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譬如幻师化作 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女身?是人为正问不?" 舍利弗言:"不也.幻无定相,当何所转?"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即时 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问言:"何以不 转女身?" 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转而变为女身." 天曰:"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如舍利弗,非 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说一切诸法, 非男非女." 即时天女还摄神力,舍利弗身还复如故. 天问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 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 也." 舍利弗问天:"汝于此没,当生何所?"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曰:"佛化所生,非没生也." 天曰:"众生犹然,无没生也." 舍利弗问天:"汝久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天曰:"如舍利弗还为凡夫,我乃当为阿耨多罗三藐三提." 舍利弗言:"我作凡夫,无有是处." 天曰: "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是处,所以者何?菩提无住处, 是故无有得者." 舍利弗言:"今诸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如恒河沙,皆谓 可乎?"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罗汉道耶?" 曰:"无所得故而得." 天曰:"诸佛菩萨,亦复如是,无所得故而得."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养九十二亿诸佛,已能游戏菩萨 神通,所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以本愿故,随意能现,教化众生." 【大意】 本品的内容较多,首先,维摩诘教导文殊师利,众生虚幻不实,故而看 待众生如同幻人、水中月、空中云、镜中像、水上泡.其次,维摩诘还向文 殊菩萨阐述了菩萨的慈、悲、喜、舍四德,以及无住为本等佛法精要,再次, 本品后半部通过天女对舍利弗的教导,阐述了破除执著一切诸法的道理.天 女散花,花沾舍利弗衣,说明他还存有分别想、执著念,天女通过对佛法的 解说,并以神通力使舍利弗变为天女,又自化为舍利弗,使舍利弗明白了一 切相皆为虚妄,应无所执著的道理. 佛道品第八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 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又问:"云何菩萨行于非道?" 答曰:"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至于地狱,无诸罪垢;至于畜生, 无有无明 慢等过;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示 行贪欲,离诸染著;示行瞋恚,于诸众生无有恚碍,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 伏其心;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 至小罪犹怀大惧;示行瞋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乱意, 而常念定;示行愚痴,而通达世间出世间慧;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 示行 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示入于魔,而顺 佛智慧,不随他教;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 悲,教化众生;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示入形残,而具诸相好以自 庄严;示入下贱,而生佛种性中,具诸功德;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 一切众生之所乐见;示入老病,而永断根,超越死畏.示有资生,而恒观无 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 总持无失.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 涅槃,而不断生死.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于 是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 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 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曰:"何谓也?" 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 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 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又如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 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生,犹 能发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 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尔时大迦叶叹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诚如所言:尘 劳之俦,为如来种.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 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 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是故,文殊 师利!凡夫于佛法有反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 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普现色身,问维摩诘言:"居士!父母妻子,亲威 眷属,吏民知识,悉为是谁?奴婢僮仆,象马车乘,皆何所在?" 于是维摩诘以偈答曰: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 法喜以为妻,慈悲心为女; 善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 弟子从尘劳,随意之所转; 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 诸度法等侣,四摄为妓女; 歌咏诵法言,以此为音乐. 总持之园苑,无漏法林树; 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 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 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 象马五通驰,大乘以为车; 调御以一心,游于八正路. 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 惭愧之上服,深心为华鬘. 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 如所说修行,回向为大利. 四禅为床座,从于净命生; 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 甘露法之食,解脱味为浆; 净心以澡浴,戒品为涂香. 摧灭烦恼贼,勇健无能逾; 降伏四种魔,胜幡建道场. 虽知无起灭,示彼故有生;悉现诸国土,如日无不见. 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 诸佛及已身,无有分别想. 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 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 诸有众生类,形声及威仪; 无畏力菩萨,一时能尽现. 觉知众魔事,而示随其行; 以善方便智,随意皆能现. 或示老病死,成就诸群生; 了知如幻化,通达无有碍. 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 众人有常想,照令知无常. 无数亿众生,俱来请菩萨; 一时到其舍,化令向佛道. 经书禁咒术,工巧诸技艺; 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 世间众道法,悉于中出家; 因以解人惑,而不堕邪见. 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 或时作地水,或复作风火. 劫中有疾疫,现作诸药草; 若有服之者,除病消众毒. 劫中有饥馑,现身作饮食; 先救彼饥渴,却以法语人. 劫中有刀兵,为之起慈悲; 化彼诸众生,令住无诤地.若有大战阵,立之以等力; 菩萨现威势,降伏使和安. 一切国土中,诸有地狱处; 辄往到于彼,勉济其苦恼. 一切国土中,畜生相食啖; 皆现生于彼,为之作利益. 示受于五欲,亦复现行禅; 令魔心愦乱,不能得其便. 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 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或为邑中主,或作商人导; 国师及大臣,以佑利众生. 诸有贫穷者,现作无尽藏; 因以劝导之,令发菩提心. 我心 慢者,为现大力士; 消伏诸贡高,令住无上道. 其有恐惧众,居前而慰安; 先施以无畏,后令发道心. 或现离淫欲,为五通仙人; 开导诸群生,令住戒忍慈. 见须供事者,现为作僮仆; 既悦可其意,乃发以道心. 随彼之所须,得入于佛道; 以善方便力,皆能给足之. 如是道无量,所行无有涯; 智慧无边际,度脱无数众. 假令一切佛,于无数亿劫; 赞叹其功德,犹尚不能尽. 谁闻如是法,不发菩提心; 除彼不肖人,痴冥无智者. 【大意】 本品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维摩诘和文殊师利、大迦叶之间的议论,论述如 何通达佛道和什么是如来种,也就是如何修行以成就佛道和什么是佛性的问 题.维摩诘认为,菩萨成就佛道,并非要避除地狱、畜生、饿鬼、贪、瞋、 痴等非道,而是要"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才能成就佛道,这是极为 圆融的观点.同样,文殊师利也认为,所谓如来种并不是要断除各种邪见及 烦恼,"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菩提是对烦恼的超越,所以"不 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本品后半部的长偈是对佛法和菩萨行的 集中概括. 不二法门品第九 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 之?" 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 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守菩萨曰:"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 所,是为入不二法门." 不眴菩萨曰:"受不受为二,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无取 无舍,无作无行,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顶菩萨曰:"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于灭相,是为入不 二法门." 善宿菩萨曰:"是动是念为二,不动则无念,无念即无分别,通达此者, 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眼菩萨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 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 妙臂菩萨曰:"菩萨心声闻心为二,观心相空如幻化者,无菩萨心,无 声闻心,是为入不二法门." 弗沙菩萨曰:"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 入不二法门." 师子菩萨曰:"罪福为二,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 相,无缚无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师子意菩萨曰:"有漏无漏为二,若得诸法等,则不起漏不漏想,不著 于相,亦不住无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净解菩萨曰:"有为无为为二,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 无所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那罗延菩萨曰:"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 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意菩萨曰:"生死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 然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现见菩萨曰:"尽不尽为二,法若究意,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 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如是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普守菩萨曰:"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见我实性者, 不复起二,是为入不二法门." 电无菩萨曰:"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 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喜见菩萨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 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 为入不二法门." 明相菩萨曰:"四种异、空种异为二.四种性,即是空种性,如前际后 际空,故中际亦空,若能如是知诸种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妙意菩萨曰:"眼色为二,若知眼性于色,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 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若知意性于法,不贪不恚不痴, 是名寂灭安住其中,是为入不二法门." 无尽意菩萨曰:"布施回向一切智为二,布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 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回向一切智为二.智慧性,即是回向 一切智性,于其中入一相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深慧菩萨曰:"是空、是无相、是无作为二.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 若空无相无作,则无心意识,于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者,是为入不二法 门." 寂根菩萨曰:"佛法众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 与虚空等,一切去亦尔能随此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心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见身实相者, 不起见身及见灭身,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于其中不惊不惧者,是为入不 二法门." 上善菩萨曰:"身口意善为二,是三业皆无作相,身无作相,即口无作 相,口无作相,即意无作相,是三业无作相,即一切法无作相,能如是随无 作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福田菩萨曰:"福行、罪行、不动行为二,三行实性即是空,空则无福 行,无罪行,无不动行,于此三行而不起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华严菩萨曰:"从我起二为二,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 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藏菩萨曰:"有所得相为二,若无所得,则无取舍,无取舍者,是为 入不二法门." 月上菩萨曰:"暗与明为二,无暗无明,则无有二,所以者何?如入灭 受想定,无暗无明,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于其中平等入者,是为入不二法 门." 宝印手菩萨曰:"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 二,所以者何?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无缚无解,则无乐 厌,是为入不二法门." 珠顶王菩萨曰:"正道邪道为二,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离此 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乐实菩萨曰:"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 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 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 是为入不二法门." 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 二法门?" 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 是真入不二法门." 说是"入不二法门品"时,于此众中五千菩萨皆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 忍. 【大意】 本品的内容是议论什么是不二法门.所谓不二法门,即至高无上的修佛 方法,它一般指超越一切矛盾,如生与灭、自我与他人、本质与现象的境界. 在本品中,从法自在到文殊,共32 位菩萨发表了对不二法门的见解,当文殊 问维摩诘时,他"默然无语",因为一切矛盾差别都是因以语言文字思维而 产生的,所以"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香积佛品第十 于是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 时维摩诘知其意而语言: "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 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以神通力, 示诸大众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今现在. 其国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彼土无有声闻辟支佛名, 唯有清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 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时彼佛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有诸天子皆 号香严,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供养彼佛,及诸菩萨,此诸大众,莫 不目见. 时维摩诘问众菩萨: "诸仁者!谁能致彼佛饭?"以文殊师利威神力故, 咸皆默然. 维摩诘言:"仁此大众,无乃可耻." 文殊师利曰:"如佛所言,勿轻未学."于是维摩诘不起于座,居众会 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威德殊胜,蔽于众会,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 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方共坐食, 汝往到彼,如我词曰: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 恼,气力安不?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乐小法者, 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 时化菩萨,即于会前,升于上方,举众皆见其去,到众香界,礼彼佛足, 又闻其言:"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 下?愿得世尊所食之余,欲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 亦使如来名声普闻." 彼诸大士,见化菩萨,叹未曾有,今此上人,从何所来?娑婆世界,为 在何许?方使名为乐小法者?即以问佛.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 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于五浊恶世,为乐小法众 生,敷演道教.彼有菩萨,名维摩诘,住不可思议解脱,为诸菩萨说法,故 遣化来,称扬我名,并赞此土,令彼菩萨增益功德."彼菩萨言:"其人何 如?乃作是化,德力无畏,神足若斯."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 往,施作佛事,饶益众生.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 时彼九百万菩萨,俱发声言:"我欲诣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并欲见维 摩诘等诸菩萨众." 佛言:"可往摄汝身香,无令彼诸众生起惑著心,又当舍汝本形,勿使 彼国求菩萨者,而自鄙耻;又汝于彼莫怀轻贱,而作碍想.所以者何?十方 国土,皆如虚空,又诸佛为欲化诸乐小法者,不尽现其清净土耳!" 时化菩萨,既受钵饭,与彼九百万菩萨俱,承佛威神,及维摩诘力,于 彼世界忽然不现.须臾之间,至维摩诘舍.时维摩诘,即化作九百万师子之 座,严好如前,诸菩萨皆坐其上.时化菩萨,以满钵香饭与维摩诘,饭香普 薰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时毗耶离婆罗门居士等,闻是香气,身意快 然,叹未曾有.于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入维摩诘舍,见其室中菩 萨甚多,诸师子座,高广严好,皆大欢喜.礼众菩萨及大弟子,却住一面, 诸地神虚空神,及欲色界诸天,闻此香气,亦皆来入维摩诘舍. 时维摩诘语舍利弗等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露味饭大悲所熏, 无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有异声闻念是饭少,而此大众人人当食.化菩 萨曰:"勿以声闻小德小智,称量如来无量福慧,四海有竭,此饭无尽,使 一切人食,抟若须弥,乃至一劫,犹不能尽.所以者何?无尽戒定智慧解脱 解脱知见,功德具足者所食之余,终不可尽."于是钵饭,悉饱众会,犹故 不儩.其诸菩萨声闻天人,食此饭者,身安快乐,譬如一切乐庄严国,诸菩 萨也.又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众香国土,诸树之香. 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 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 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 德,皆悉具足."彼诸菩萨问维摩诘:"今世尊释迦牟尼,以何说法?" 维摩诘言:"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言: 是地狱,是畜生,是恶鬼,是诸难处,是愚人生处.是身邪行,是身邪行报, 是口邪行,是口邪行报;是意邪行,是意邪行报;是杀生,是杀生报;是不 与取,是不与取报;是邪淫,是邪淫报;是妄语,是妄语报;是两舌,是两 舌报;是恶口,是恶口报;是无义语,是无义语报,是贪嫉,是贪嫉报;是 瞋恼,是瞋恼报;是邪见,是邪见报;是悭吝,是悭吝报;是毁戒,是毁戒 报;是瞋恚,是瞋恚报;是懈怠,是懈怠报;是乱意,是乱意报;是愚痴, 是愚痴报.是结戒,是持戒,是犯戒;是应作是不应作,是障碍是不障碍; 是得罪,是离罪;是净,是垢;是有漏,是无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为, 是无为;是世间,是涅槃.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 心,乃可调伏.譬如象马 戾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如是 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彼诸菩萨闻说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 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 生是佛土." 维摩诘言:"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 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 之所无有.何等为十?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以忍辱摄瞋恚,以精 进摄懈怠,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愚痴,说除难法度八难者,以大乘法度 乐小乘者,以诸善根济无德者,常以四摄成就众生,是为十." 彼菩萨曰:"菩萨成就几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 维摩诘言: "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 饶益从生而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等心众生, 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 嫉彼供,不高已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省已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 诸功德,是为八法." 维摩诘文殊师利,于大众中说是法时,百千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心,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 【大意】 时至午间,舍利弗思忖诸菩萨如何进食,维摩诘以神通力将香积佛的众 香国示现于大众之前,并乞来香饭.众香国的菩萨们也来到维摩诘的住所, 向维摩诘请教此婆娑世界的佛法,维摩诘首先阐述了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接 着又论述了十事善法和菩萨八成就法. 菩萨行品第十一 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阿 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 皆作金色?" 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 为此瑞应." 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文殊师利 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时."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 于右掌,往诣佛所,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绕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 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绕七匝,于一面立.诸大弟子,释 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 已,各令复坐,即皆受教. 众坐已定,佛语舍利弗:"汝见菩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 "唯然,已见." "汝意云何?" "世尊!我睹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所闻香,自昔未有,是为何香?" 佛告阿难:"是彼菩萨毛孔之香." 于是舍利弗与阿难言: "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难言: "此所从来?" 曰: "是长者维摩诘从众香国, 取佛余饭于舍食者, 一切毛孔皆香若此. " 阿难问难摩诘:"是香气住当久如?" 维摩诘言:"至此饭消."曰:"此饭久如当消?"曰:"此饭势力至 于七日,然后乃消.又阿难!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 后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心解脱,然后乃消.若未发大乘意,食此饭 者,至发意乃消.已发意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已得无生忍食此 饭者,到一生补处,然后乃消.譬如有药,名曰'上味',共有服者,身诸 毒灭,然后乃消.此饭如是,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 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佛言:"如是如是.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 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树作佛事,有以佛衣服卧具而 作佛事,有以饭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 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 律行. "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焰,如是等喻而作佛事, 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 作无为而作佛事.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阿难! 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 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 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 恭敬,未曾有也.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教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阿难!汝见诸佛国土地有若干,而虚空无若干也.如是见诸佛色身有若干耳, 其无碍慧无若干也.阿难!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慧、解脱、 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 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皆同等.是故名为三藐三佛陀, 名为多陀阿伽度,名为佛陀.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尽 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此诸人 等以劫之寿,亦不能受.如是阿难,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限量,智 慧辩才,不可思议." 阿难白佛言:"我从今已往,不敢自谓以为多闻." 佛告阿难:"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说汝于声闻中为最多闻,非谓菩 萨,且止,阿难!其有智者,不应限度诸菩萨也.一切海渊尚可测量,菩萨 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难!汝等舍置菩萨所行,是 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之力,一切声闻辟支佛于百千劫,尽力变化所不能作."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 想,今自悔责,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 其所应现佛国异.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为法. 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何谓不尽有为?谓 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于四 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身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志常安住,方 便回向,求法不懈,说法无吝,勤供诸佛,故入生死而无所畏,于诸荣辱, 心无忧喜,不轻未学,敬学如佛,堕烦恼者,令发正念,于远离乐,不以为 贵,不著已乐,庆于彼乐.在诸禅定,如地狱想,于生死中,如园观想;见 来求者,为善师想;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见毁戒人,起救护想;诸波罗 密,为父母想;道品之法,为眷属想;发行善根,无有齐限,以诸净国严饰 之事,成已佛土,行无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恶,净身口意,生死无数劫, 意而有勇,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荷负众 生,永使解脱.以大精进,摧伏魔军,常求无念,实相智慧,行少欲知足, 而不舍世法,不坏威仪,而能随俗起神通慧,引导众生,得念总持.所闻不 忘,善别诸根,断众生疑,以乐说辩,演法无碍,净十善道,受天人福,修 四无量,开梵天道.劝请说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威仪, 深修善法,所行转胜,以大乘教,成菩萨僧,心无放逸,不失众善,行如此 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 相无作为证;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 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观于远离, 而身心修善;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观于 无漏,而不断诸漏,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 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 不虚福德禅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大慈悲故,不住无为; 满本愿故,不尽有为;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不尽有为;知众生 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诸正士菩萨,已修此法,不尽有 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 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叹未曾 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 【大意】 维摩诘居士以神通力将诸位菩萨及佛弟子等大众搬运至释迦牟尼佛前, 阿难询问香气,引出佛祖广说佛法,教导阿难为广化众生,有各种各样的法 门.本品内容虽多,重点在后半部,佛祖应众香菩萨之请,说"有尽无尽解 脱法门",即"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的菩萨行.这种法门"观于空无,不 舍大悲",为教化众生,不舍世间,"入生死而无所畏".它是对有为法和 无为法的结合超越,是一种极为圆融的理论."负荷众生"的菩萨行为,正 是本品名此的含义所在.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 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 去,今则不住.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 不观识性.非四大起,同于虚空,六入无积,眼耳鼻舌身心已过不在三界, 三垢已离,顺三脱门,具足三明,与无明等,不一相,不异相,不自相,不 他相;非无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观于寂灭, 亦不永灭,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无晦无 明,无名无相,无强无弱,非净非秽;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 无示无说,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 愚,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语道断.非福田,非不福田; 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非取非舍,非有相,非无相;同真际,等法性;不 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离众结缚.等 诸智,同众生,于诸法无分别.一切无失,无浊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 无畏无忧,无喜无厌.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 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 观." 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维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没生乎?" 舍利弗言:"无没生也." "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于意云何?譬 如幻师幻作男女,宁没生耶?" 舍利弗言:"无没生也." "汝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乎?" 答曰:"如是". "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舍利弗!没 者为虚诳法坏败之相,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 不长诸恶." 是时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 生此." 舍利弗言: "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 维摩诘语舍利弗:"于意云何?日光出时,与冥合乎?" 答曰:"不也.日光出时,则无众冥." 维摩诘言:"夫日何故行阎浮提?" 答曰:"欲以明照为之除冥." 维摩诘言:"菩萨如是,虽生不净佛土,为化众生,不与愚暗而共合也, 但灭众生烦恼暗耳." 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佛如一 切众会所念,告维摩诘言:"善男子!为此众会,现妙喜国无动如来,及诸 菩萨声闻之众,众皆欲见." 于是维摩诘心念:"吾当不起于座,接妙喜国,铁围山川溪谷,江河大 海泉源须弥诸山,及日月星宿,天龙鬼神,梵天等宫,并诸菩萨声闻之众, 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无动如来,及菩提树,诸妙莲华,能于十方作佛事 者,三道宝阶,从阎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宝阶,诸天来下,悉为礼敬无动如 来,听受经法.阎浮提人,亦登其阶,上升忉利,见彼诸天,妙喜世界,成 就如是无量功德,上至阿迦尼吒天,下至水际,以右手断取.如陶家轮,入 此世界,犹得华鬘,示一切众."作是念已,入于三昧,现神通力,以其右 手,断取妙喜世界,置于此土,彼得神通菩萨,及声闻众,并余天人,俱发 声言:"唯然世尊!谁取我去?愿见救护!" 无动佛言:"非我所为,是唯摩诘神力所作."其余未得神通者,不觉 不知己之所往,妙喜世界,虽入此土,而不增减,于是世界,亦不迫隘,如 本无异.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等且观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其国严 饰,菩萨行净,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见." 佛言:"若菩萨欲得如是清净佛土,当学无动如来所行之道."现此妙 喜国时,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愿生于妙 喜佛土.释迦牟尼佛即记之曰:"当生彼国."时妙喜世界,于此国士所应 饶益,其事讫已,述复本处,举众皆见. 佛告舍利弗:"汝见此妙喜世界,及无动佛不?" "唯然已见.世尊!愿使一切众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获神通力, 如维摩诘.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见是人,亲近供养,其诸众生,若今现 在,若佛灭后,闻此经者,亦得善利.况复闻已信解,受持读诵解说,如法 修行,若有手得是经典者,便为已得法宝之藏,若有读诵解释其意,如说修 行,则为诸佛之所护念,其有供养如是人者,当知则为供养于佛,其有书持 此经卷者,当知其室,即有如来,若闻是经能随喜者,斯人则为趣一切智, 若能信解此经,乃至一四句偈,为他说者,当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记." 【大意】 首先,佛祖询问维摩诘如何看待如来,维摩诘回答:观佛如观自身实相, 佛的法身超越一切对待,"于诸法无所分别,一切无失、无浊、无恼、无作、 无起、无生、无灭……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其次,舍利弗问维摩诘 是从那里死后托生于这个世界的,维摩诘教导舍利弗,一切事物从本质上来 说是没有生灭的,即"诸法无没生相".佛祖告诉舍利弗,有一个世界叫妙 喜,那儿有一位佛号为无动(即本品名梵文音译"阿閦"),维摩诘就是从 那个国家托生来此世界的.接着维摩诘以神通力将妙喜国展现于大众眼前, 最后佛祖为发愿往生彼国的大众授记,舍利弗赞颂本经功德无量. 法供养品第十三 而时释提桓因,于大众中白佛言:"世尊!我虽从佛及文殊师利,闻百 千经,未曾闻此不可思议自在神通决定实相经典.如我解佛所说义趣,若有 众生闻此经法,信解受持读诵之者,必得是法不疑.何况如说修行,斯人则 为闭众恶趣,开诸善门,常为诸佛之所护念,降伏外学,摧灭魔怨,修治菩 提,安处道场,履践如来所行之迹.世尊!若有受持读诵,如说修行者,我 当与诸眷属,供养给事;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旷野,有是经处,我亦与诸眷 属,听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当令生信;其已信者,当为作护." 佛言:"善哉!善哉!天帝!如汝所说,吾助尔喜,此经广说过去未来 现在诸佛,不可思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 持读诵供养是经者,则为供养去来今佛.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来满 中,譬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以一劫或减一劫,恭 敬尊重,赞叹供养,奉诸所安,至请佛灭后,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宝塔, 纵广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刹庄严,以一切华香璎珞,幢幡妓乐,微妙第 一,若一劫,若减一劫,而供养之.天帝!于意云何?其人植福宁为多不?" 释提桓因言:"甚多,世尊!彼之福德若以百千亿劫,说不能尽." 佛告天帝:"当知是善男于善女人,闻是不可思议解脱经典,信解受持 读诵修行,福多于彼.所以者何?诸佛菩提,皆从此生,菩提之相,不可限 量.以是因缘,福不可量." 佛告天帝:"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药王如来、应供、正遍 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 名大庄严,劫名庄严,佛寿二十小劫,其声闻僧,三十六亿那由他,菩萨僧, 有十二亿.天帝!是时有转轮圣王,名曰宝盖,七宝具足,主四天下,王有 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敌.尔时宝盖,与其眷属,供养药王如来,施诸所 安,至满五劫,过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当如我,以深心供养于佛.' 于是千子,受父王命,供养药王如来,复满五劫,一切施安.其王一子,名 曰月盖,独坐思惟,宁有供养殊过此者,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 法之供养,胜诸供养.'即问何谓法之供养.天曰:'汝可往问药王如来, 当广为汝说法之供养.'即时月盖王子,行诣药王如来,稽首佛足,却住一 面,白佛言:'世尊!诸供养中,法供养胜.云何名为法之供养?'佛言: '善男子!法供养者,诸佛所说深经,一切世间难信难爱,微妙难见,清净 无染,非但分别思惟之所能得.菩萨法藏所摄,陀罗尼印印之,至不退转; 成就六度,善分别义;顺菩提法,众经这上;入大慈悲,离众魔事,及诸邪 见;顺因缘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空无相无作无起,能令众生坐于道 场而转法轮,诸天龙神乾闼婆等,所共叹誉,能令众生入佛法藏,摄诸贤圣 一切智慧,说众菩萨所行之道,依于诸法实相之义,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 之法,能救一切毁禁众生.诸魔外道及贪著者,能使怖畏;诸佛贤圣,所共 称叹.背生死苦,亦涅槃乐,十方三世诸佛所说,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 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 '又于诸法如说修行,随顺十二因缘,离诸邪见,得无生忍,决定无我, 无有众生,而于因缘果报,无违无诤,离诸我所;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 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随顺法相,无所入, 无所归,无明毕竟灭故,诸行亦毕竟灭,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 作如是观,十二因缘无有尽相,不复起相,是名最上法之供养.'" 佛告天帝:"天子月盖,从药王佛闻如是法,得柔顺忍,即解宝衣严身 之具,以供养佛,白佛言:'世尊!如来灭后,我当行法供养,守护正法, 愿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服魔怨,修菩萨行.'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记 之曰:'汝于末后,守护法城.'天帝!时王子月盖,见法清净,闻佛受记, 以信出家,修习善法,精进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萨道,得陀罗尼,无断辩 才.于佛灭后,以其所得神通总持辩才之力,满十小劫,药王如所转法轮随 而分布,月盖比丘,以守护法,勤行精进,即于比身,化百万亿人,于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转,十四那由他人,深发声闻辟支佛心,无量众生, 得生天上.天帝!时王宝盖,岂异人乎?今现得佛,号宝焰如来,其王千子, 即贤劫中千佛是也.从迦罗鸠孙驮为始得佛,最后如来,号曰楼至.月盖比 丘,则我身是,如是天帝,当知此要,以法供养,于诸供养为上为最,第一 无比.是故天帝,当以法之供养,供养于佛." 【大意】 天帝释提桓因赞颂此经,并发愿为受持此经者供养护法.佛祖告诉他, "此经广说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不可思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 "受持读诵供养是经者,则为供养去来今佛",功德无量.接着,佛祖还为 天帝讲了自己前生修行的一个故事,在过去无限久远,药王佛住世的时候, 有一轮转王名宝盖,他有一王子名月盖(即释迦前身),他因信解、受持、 诵读、并为众生解说佛经,即所谓法供养,而成就佛道.佛祖以此说明, "以 法供养,于诸供养为上为最",此即为本品名为"法供养品"的深义. 嘱累品第十四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我今以是无量亿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法,付嘱于汝,如是辈经,于佛灭后末世之中,汝等当以神力, 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所以者何?未来世中,当有善男子善女人, 及天、龙、鬼神、乾闼婆、罗刹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乐于大法, 若使不闻如是等经,则失善利,如此辈人,闻是等经,必多信乐,发希有心, 当以顶受,随诸众生所应得利,而为广说.弥勒当知,菩萨有二相,何谓为 二?一者好于杂句文饰之事;二者不畏深义,如实能入.若好杂句文饰事者, 当知是为新学菩萨,苦于如是无染无著,甚深经典,无有恐畏,能入其中, 闻已心净,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当知是为久修道行.弥勒!复有二法,名 新学者,不能决定于甚深法,何等为二?一者所未闻深经,闻之惊怖生疑, 不能随顺,毁谤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闻,从何所来?二者若有护持解说 如是深经者,不肯亲近供养恭敬,或时于中,说其过恶.有此二法,当知是 新学菩萨,为自毁伤,不能于深法中,调伏其心.弥勒!复有二法,菩萨虽 信解深法,犹自毁伤,而不能得无生法忍,何等为二?一者轻慢新学菩萨, 而不教诲;二者虽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别是为二法." 弥勒菩萨闻说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说,我当远离 如斯之恶,奉持如来无数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若未来世, 善男子善女子求大乘者,当令手得如是等经,与其念力,使受持读诵,为他 广说.世尊!若后末世,有能受持读诵,为他说者,当知是弥勒神力之所建 立." 佛言:"善哉善哉!弥勒,如汝所说,佛助尔喜."于是一切菩萨,合 掌白佛: "我等亦于如来灭后,十方国土,广宣流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复当开导诸说法者,令得是经."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处处,城邑聚落,山林旷野,有是经 卷,读诵解说者,我当率诸官属,为听法故,往诣其所,拥护其人,面百由 旬,令无伺求得其便者." 是时佛告阿难:"受持是经,广宣流布." 阿难言:"唯!我已受持要者.世尊!当何名斯经?" 佛言:"阿难!是经名为'维摩诘所说',亦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如是受持." 佛说是经已,长者维摩诘,文殊师利,舍利佛,阿难等,及诸天人阿修 罗,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意】 嘱累,即嘱咐托付的意思.在本品中,佛祖将佛法托付于弥勒菩萨,嘱 咐他在佛入灭涅槃后广为宣传佛法.并指出初学的菩萨的几种错误现象,如 爱好文词,不能深入文理;听到深奥的经典产生惊疑,不肯亲近;不愿教诲 初学,虽信解深法,但心中还存有分别相等等. 弥勒菩萨、四大天王、阿难等发愿广为宣传佛法,并为受持、读诵、解 说此经者护法. 名著评点 在世界佛教文化区域中,大乘佛教在中国汉地占主导地位,不同于东南 亚以小乘为主、西藏以密乘为主.因而阐扬大乘佛理的《维摩诘经》必然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维摩诘经》是连接中印思想传统的关节点之一.在早期大乘经典中, 阐扬"无相"、"无住"思想的以《金刚经》为主,《金刚经》的思想核心 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无住而生其心".而这一思想又在中国慧 能大师的《坛经》中得到发扬光大,慧能禅的核心就是以 "无念"、 "无相"、 "无住"证得"不二法门".慧能大师是反对语言文字和墨守经典的,这与 维摩诘大士的"无言"精神一脉相承,而在《坛经》中提到引述的有限几部 经典中,《金刚经》和《维摩诘经》皆在其中,这决不是巧合,而是思想实 质的一致性所使然.慧能大师因闻《金刚经》而有所悟,在《坛经》中对之 极为推重.在反对拘泥坐禅形式时,他是这样引《维摩诘经》的:"若言常 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因而在《金刚经》到《坛经》这一思想线路中,《维摩诘经》是其中介环节. 从《维摩诘经》被反复多次译注和广泛讲说这一事实,也可看出它的影 响巨大和被中国社会所需要.从三国时期到唐代,支谦、竺法护、竺叔兰、 鸠摩罗什、玄奘等凡七译.而注释该经的也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高僧,其 中不乏各派祖师,如东晋僧肇的《注》10 卷,隋净影寺地论师慧远的《义记》 8 卷,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的《玄疏》6 卷,《文疏》 28 卷,三论宗创始 人吉藏的《游意》1 卷、《略疏》5 卷、《义疏》6 卷.唐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窥基的《说无垢称经赞》6 卷,天台九祖湛然的《略疏》 10 卷.此外,南北 朝时的高僧道生, 宋天台宗山外派领袖中庸子智圆等也曾注释此经. 就连 "皇 帝菩萨"梁武帝也有自己注释《维摩诘经》的著作.历代讲论《维摩诘经》 的义学名僧也很多,如刘宋时的高僧宝亮,一生讲解该经 20 遍;梁代三大家 之一的法云,在妙高寺讲《法华》、《净名》(即《维摩诘经》)二经,致使"学徒海凑,四众盈堂"(《续高僧传》卷5),影响非常大. 《维摩诘经》充分阐发了佛法奥义底蕴,而又文词优美,易于接受,这 两个特点的结合使它在中国佛教领域影响广泛.支敏度说,此经乃是"先哲 之格言,宏道之宏标"(《合维摩诘经序》),视其为阐发、讲理的最高准 绳.而僧颋自叙道:"予始发心,启蒙于此,讽咏研求,以为喉衿"(《毗 摩罗诘提经义疏序》),又将其看成是佛教理论的启蒙读物.二人的评价都 有道理,正是由于它将深奥与通俗结合在一起,才使它成为信佛者的必读书 之一,僧肇自称:"每寻玩兹典,以为栖神之宅"(《维摩诘经序》).(上 皆见《出三藏记集》卷8) 《维摩诘经》的义理宏博精深,为中国佛教派别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 而且各派也往往通过对该经的解释诠注来发挥各自的思想理论.因为中国自 己的佛教宗派同属大乘.前文我们已提到《维摩诘经》对禅宗的影响,禅宗 "无相"、"无住"、"不二法门"、反对拘泥坐禅形式、"无言"的观点 和主张,在该经的思想内容中随处可见.有人将《维摩》同《楞伽》、《圆觉》并称为"禅门三经",可见其对禅宗的形成影响之大.除禅宗外,《维 摩诘经》对天台、三论宗的影响也很大,当代著名佛学家周叔伽在《方等五 经研究法》中说:"《维摩经》为三论宗之根本;智者大师据此立四教、三观、四悉檀义,是故亦为天台之根本经."智阆的思想主要是止观学说,其 基本命题有二:一是"一念三千",二是"圆融三谛".所谓"一念三千", 即指千差万别的世界是由人的不同心念所产生的,这一观点也正是《维摩诘 经》所主张的,《佛国品》中盲者不见日月光辉、《观众生品》中天女变换 身相等章节都反映了这一思想."三谛圆融",即将"空"、"假"、"中" 三种观念圆融于一心.就"圆融"而论,《维摩诘经》也是非常彻底的,将 世间与出世间、本质与现象、生与灭等对立的事物和观念加以圆融和超越, 正是《维摩诘经》的主题.三论宗吉藏的思想要点有三:一是"二谛"论, 二是"八不"说,三是"中道"观,这些观点都与《维摩诘经》"不二法门" 的圆融思想相一致. 《维摩诘经》除为中国佛教各宗派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外,其本身也成 为各派判教的对象.鸠摩罗什的弟子慧观首先将本经判为"五时"中的第三 时,属挫抑小乘、赞扬大乘的"抑扬教";其后天台宗将本经判入"弹小斥 偏,叹大褒圆"的第三方等时;而华严宗更将本经归于"五教"中的第四 "顿教"中. 《维摩诘经》的影响不只限于佛教界,其对儒学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宋明理学的心学大师陆九渊说过:"某虽不曾看释藏经教,然而《楞严》、 《圆觉》、《维摩》等经则尝见之."(《象山全集》卷二《与王顺伯》之二)陆九渊说不曾看,实为掩饰,因为他提到的这三部佛经,都是大乘的重 要典籍. 《维摩诘经》的影响也不仅限于思想领域,它对我国社会,尤其是上层 社会——贵族、士大夫阶层有着很深的影响.支、竺、罗什翻译《维摩诘经》 时,正值魏晋南北朝玄学之风大行之时.士大夫们游心玄远,放荡不羁;名 俊辐凑,竞放清言,尘尾之风高扬.而大乘般若学、佛性论的加入,无疑更 加使玄学热增温.玄学与佛学合流,名士与名僧相往还,将玄学思潮推向高 峰.贵族士大夫既想占有庙堂之尊,又思获得山林之乐,所以,将入世与出 世结合在一起的维摩诘居士便成为他们崇拜的理想人格.萧统就以维摩诘作 为自己的名号.维摩诘广有家室、田宅,"虽明佛法,常乐世典",被喻为 "火中生莲华",是"不思议解脱"的典范,这一些都与士大夫们的身份地 位和精神趣向相吻合.梁僧祐说,僧肇"始注《维摩》,世咸玩味",而道 生"更发深旨,显畅新义;讲学之匠,咸共宪章",可见《维摩诘经》在当 时社会上受欢迎的程度.鲁迅先生说,南北朝时期,士人都有三种小玩艺, 其中之一就是《维摩诘经》.这一现象到了唐代仍十分流行,著名诗人和山 水画家王维,字摩诘,他的名和字合起来就是维摩诘.他不仅取名如此,而 行为更象一位居士,平日不动荤腥,食蔬菜,不着华美的衣饰.妻死后不再 娶,30 年独居一室.斋中除茶铛、药臼、经案、绳床外,别无摆设.退朝以 后,他便焚香独坐,专事坐禅诵经. 《维摩诘经》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也有很大影响,其文词优美、富于 哲理、形象鲜明、对话生动、譬喻巧妙,很有艺术价值.经中如 "文殊问疾"、 "天女散花"、"维摩丈室"、"手接大千"等情节典故,素来哙炙人口, 家喻户晓,自隋唐以来,成为绘画、雕塑、戏剧、变文等艺术形式所经常使 用的题材,为大众所熟知. 传世名著百部之 百喻经 名著通览 《百喻经》是一部以寓言譬喻故事演述大乘佛法的佛教文学作品,是佛 教典籍中较为特别的一种. 《百喻经》的最末一句为:"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华鬘》竟."由此 可知,本书为古印度佛教僧人伽斯那所集撰,原名《痴华鬘》,《百喻经》 当是它被译成中文后才出现的新书名. 依照佛教信众的说法,佛经中记录的乃是佛祖释迦牟尼本人的教诫,是 佛祖历次讲法言论的实录.释迦牟尼在世时,曾于不同的时间、地点,针对 不同的徒众分别说法.佛涅槃后不久,大弟子迦叶便组织曾亲闻释迦牟尼教 诲的佛弟子们进行了第一次结集:由博闻强记的阿难等弟子复述他们亲耳听 到的释迦牟尼对佛教教义的解说言辞,再由其他弟子共同审定他们的复述是 否准确无误,大家一致认可的即作为佛的遗教正式确定下来.以后佛弟子们 还曾进行多次类似的结集,并逐渐用书面文字代替了最初口耳相传的传教方 式,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佛经.因而过去曾有人提出:《百喻经》 既然不是佛说,就不应当称为"经".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其一,佛经不必尽是释迦牟尼本人的言说.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教主, 是他创立了佛教, 为之奠定了基础, 但其后 2500 年来佛教的大发展还有赖于无数高僧的大力弘传阐释.据佛教学者们研究, "现存的佛经可以说几乎都不是释迦牟尼年当年的亲自说教,它们是后来的 佛教徒们创作的,只在名义上是释迦牟尼所说.只有那些产生较早的经典, 据认为其中保留的释迦牟尼本来的说教比较多一些"(王邦维《关于佛经和 佛经故事》).事实上,《百喻经》虽没有像其他佛经那样托名为释迦牟尼 所说(本书《引言》当为后人所加,详后),但它所宣讲的义理却与佛教的 基本教义相符,收集的故事也不是撰者自己编造的,而是各有所本,散见于 诸经,我们在《维摩诘所说经》、《大般涅槃经》中即可以找到部分故事的 原型.伽斯那是为便于教导初学者,才从各经中摘选故事,将它们纂集在一 起,并缀以佛法经教,然后编成本书的. 其二,伽斯那本人并未将此书称为"经",他所撰偈颂的首句"此论我 所造"即是明证,而本书的原名《痴华鬘》也说明了这点. "华鬘"即"花鬘",也就是花环.不过这里说的并不是真的花环,而 是指的古代印度的一种讲故事的体裁:如同将一些美丽的花朵串编成一只漂 亮的花环一样,将一些娓娓动听的小故事汇合在一起,结成优美的文集,这 个故事集也就借称作"华鬘".这种"华鬘"故事集在古代印度曾经风行一 时,本书就是其中的一种.不过这本故事集的书名的前面还特别冠有一个 "痴"字,那是因为本书中所收的譬喻故事所针砭讽刺的大多是 "痴人" (也 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笨人""蠢人")及他们的愚蠢行事.因而若要将本 书的原名译得切合、好懂一些,那就是《痴人的故事集》之类,只是《痴华 鬘》一名确实是十分的雅致、形象,而又有趣. 《百喻经》的汉译工作完成于公元 5 世纪末.仅次于《众经别录》,现 存最早的经录之一——梁僧祐撰 《出三藏记集》卷9即记载有它的翻译缘起: "永明十年(492 年)九月十日,中天竺法师求那毗地出修多罗藏十二部经 中抄出譬喻,聚为一部,凡一百事.天竺僧伽斯[那]法师集行大乘,为新学 者撰说此经."可知本书的汉译者为南朝萧齐时印度来华僧人求那毗地. 求那毗地是比丘名 Gunaviddhi 的音译,意译则为德进、安进,他是中印 度人,伽斯那的弟子,于南齐建元初年(479—480 年)来华,住建邺(今南 京)毗耶离寺,聚徒讲学,译经传道,最后居住于建邺正观寺,齐末中兴二 年(502 年)冬圆寂.《梁高僧传》卷3、《出三藏记集》卷9、《历代三宝 记》卷11、《开元释教录》卷6等都收有他的传记资料或有关他译经情况的 记载. 除《百喻经》外,求那毗地还曾翻译了《须达长者经》及《十二因缘经》 各一卷,他的译文质朴流畅,简约明快,接近口语,易懂易记,在我国佛经 翻译史和翻译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一席,其中《百喻经》的影响更为广大, 是他译著中的代表作. 《百喻经》一名大约就是求那毗地更定的,本书又名《百句譬喻经》、 《百句譬喻集经》、《百譬经》,内中尤以《百喻经》之称最为直率简明而 易懂,故流传最广,甚至超乎它的原名《痴华鬘》之上. 今存的《百喻经》各本共有两种不同的分卷方式:一种分为 4 卷,如《大 正藏》卷4本缘部下所收即是,此种版本的卷首没有引言;另一种分为上下 两卷,如《碛砂藏》所收,单行本多作如是划分,其卷前有"闻如是"引言 一段. 关于《百喻经》中的引言,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后人所加,并非伽斯那的 原著.这段引言,宣说释迦牟尼佛曾在王舍城鹊封竹园中举行法会,当时与 会的有诸大比丘、菩萨,及诸八部弟子 3.6 万人,内中的 500 名异学梵志向 佛陀提了一连串问题,佛祖一一解答,令他们心意开解,求受五戒(不杀生、 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并证悟了须陀洹果(即预流果,指通 过思悟四谛之理而断灭三界见惑后所达到的最初修行果位,据称修行者从此 便可进入无漏的圣道之流).尔后佛祖又要为他们广说众喻. 这种叙述与其他佛经于经首描绘佛说法时的时间、地点、参加法会的徒 众,及讲说该经的因缘的体例相一致,故宋元明藏均收入了这 300 多字,但 这篇引言却又与书末伽斯那所撰偈颂中的文义不符,所以我们也认为引言为 后人所加之说可信. 引言之后即是本书的主体:98 篇譬喻.本书以"百喻"为名,《出三藏 记集》也称"一部凡一百事",则全书理应收集有 100 篇譬喻,但今本实际 上只有 98 篇.这固然可以解释为"百喻"所举可能是就约数而言,但究竟是 否果真如此,还是译者漏译,抑或于流传中佚失,今已无从考定.不过也有 学者,如鲁迅先生,提出若将 98 篇譬喻与卷首引言及卷末偈颂统一计算,则 恰为百数.这种解释也可聊备一说,但这两段文字终究不是寓言故事,以之 凑足百数未免过于牵强. 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 98 篇譬喻均由故事和说教两部分组成:故事是先 导,是说法的手段;说教是终结,是撰者编书的目的所在. 98 篇中动物寓言仅 5 篇,为第 48"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第54"蛇 头尾共争在前喻"、第83"狝猴喻"(狝,有些版本作"猕",今从底本)、 第88"狝猴把豆喻"、第95"二鸽喻".这5篇寓言将动物拟人化,赋与它 们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读来新鲜有趣.但这里动物们所比拟的人却并 非睿智机敏的智人,而是愚痴乖戾、蠢笨无能的痴人. 直接嘲讽痴人的故事有 93 则,占绝大多数,它们所摹画的全是些幽默可 笑、滑稽荒诞的事情.故事的戏剧性在于痴人自有一套愚人的思想方法和处 世规则:所思所虑明明是谬误,却还自以为高明;所作所为虽极其粗憨迂阔, 但他们干这些蠢事时却始终有一股认真劲.作为局外人冷眼静观时,对他们 的执著自不免或欷歔嗟叹,或嗤之以鼻,但同时也必定会心有所悟. 譬喻后半段的说教部分正是要帮助读者参悟的.伽斯那之所以编撰《百 喻经》,不是因为他对那些故事有什么特殊的爱好,而是想借助故事说明佛 教的道理,所以他在每个故事的后面都发了一段议论,以指点读者. 说教部分的内容可以大略分为几类: 其一是批判外道的邪见异说.如第 1"愚人食盐喻"中批驳外道妄滥绝 食,白白损害身体而无益于道. 其二是剖析痴人愚行产生的原因.内中的具体原因很多,可以总的概括 为痴人具有贪、嗔(书中原文作"瞋")、痴三毒,正是这三毒使痴人的言 行除可笑外,还时常可鄙. 其三是训谕僧徒严守戒律、精勤修持.佛陀认为除灭三毒的根本办法是 皈依佛教、解悟佛理,并精进实修,修习过程中又要勇于发露忏悔,不能因 为犯一戒而更犯众戒,毁坏道业. 其四是规劝世俗人及时行布施,在小有财物时就要勤于施舍,不要指望 家资巨富时再行善举,因为时运难料,未来之事幽不可测,也许不会再有积 功累德的机会. 其五是解说某些深奥的佛教义理.如第 34"送美水喻"即讲说了"三乘 方便、一乘真实"的道理. 《百喻经》的最后一部分是一篇偈颂.在偈颂中,伽斯那引用两则有关 药物的比喻,对九十八篇譬喻中故事与说教部分的关系,以及他纂集本书的 旨趣作了形象化的说明,其中阿伽陀药一喻尤其恰切. 阿伽陀药是印度传说中的一种"功兼诸药"的奇药,平时以树叶包裹保 存,施用时将树叶中的药剂涂于患处,空树叶自然便被扔掉.伽斯那认为譬 喻中的故事就象那裹药的树叶,说教部分宣讲的佛法才是那真正有价值的神 奇的药物,读《百喻经》的人应当着重领会譬喻中所讲的佛教道理,并像用 毕药剂便丢弃树叶一样,领悟佛理后也不要迷恋故事本身.可见从伽斯那编 撰本书的目的来看,其真正看重的还是后面的说教部分,弘教布道的目的十 分明显. 《百喻经》中的故事诙谐风趣,含义广博深刻,很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因而流传极为广泛,各朝大藏经也均予收录,于此不再赘述,这里我们仅就 本世纪出现的几种单行本略作介绍. 近世《百喻经》的流行与鲁迅先生的大力提倡密切相关.鲁迅先生赞叹 此书文学与佛学价值之高,曾于 1914 年将本书校正断句,分为上下两卷,并 施资于南京金陵刻经处重新刻印,以供散发.书后特别注明"会稽周树人施 洋银六十圆敬刻此经".以后此种版本曾被多次影印或重新排印. 随后,1926 年6月,与鲁迅交往甚密的语丝社社员王品青又因深爱此书 设喻之妙,删除书中教诫部分,独留譬喻故事,并以其原题书名《痴华鬘》 取代《百喻经》一名,交由北新书局印行.这是单独刊行《百喻经》故事部 分之始, 鲁迅先生特意为此撰写了 《<痴华鬘>题记》 一文 (参见 《鲁迅全集· 集 外集》),附于书前. 除上述刊印原书的善举外,也有一些学者将本书中的故事重译为现代汉 语出版,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本书的影响面.如40 年代末期,诗人冯雪峰即删 除原书说教部分,基本保留原故事情节,用"述"的办法将本书改写成了一 本《百喻经故事》,不过他有时对原文改动较大.至1957 年倪海曙先生也曾 做过类似工作. 近年来本书再次受到了文化界的重视,编译佛经故事的学者都从其中选 译了不少故事,以构成他们各自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张友鸾《佛经寓言 选》、王邦维《佛经故事选》、罗秉芬与黄布凡《佛经故事》、谢生保《佛 经寓言故事选》等书即是.不过这些学者均系据不同需要各有取舍,都只摘 译了《百喻经》中的部分故事,对各篇譬喻后半段的说教文字及引言、偈颂 更弃而未取. 重译全本《百喻经》的为著名学者周绍良先生的近作《<百喻经>今译》, 1993 年9月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注释精到,译文顺畅,是一部难得的 今译本. 《百喻经》文义浅白,易于理解,所以此次我们仅校印了原文.所用底 本为 1955 年8月文学古籍刊行社根据由鲁迅先生断句、 金陵刻经处刊刻的本 子而出版的排印本,并适当参校了其余诸本.为展示今本《百喻经》全貌, 我们收印了引言部分;为方便阅读,我们将原文转录为横排简体,并参照周 绍良先生的今译本进行了标点分段;为便于查找,我们也给各篇譬喻标上了 编号.希望读者阅后能同我们一样认为这种出版形式既准确灵活而又方便实 用. 全文 百喻经卷上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引言 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 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 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 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 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 答曰:"亦有亦无." 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 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 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 问曰:"五谷从何而生?" 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 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 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 问曰:"空从何而生?" 答曰:"从无所有生." 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 答曰:"从自然生." 问曰:"自然从何而生?" 答曰:"从泥洹而生." 问曰:"泥洹从何而生?" 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 问曰:"佛泥洹未?" 答曰:"我未泥洹." "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 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 答曰:"众生甚苦." 佛言:"云何名苦?" 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 佛言: "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 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 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1.愚人食盐喻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 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2.愚人集牛乳喻 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预于 日日中 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 临会时,当顿 取." 作是念已,便捉牸牛母子,各系异处. 却后一月,尔乃设会,迎置宾客,方牵牛来,欲 取乳,而此牛乳即干 无有.时为众宾,或瞋或笑. 愚人亦尔.欲修布施,方言待我大有之时,然后顿施.未及聚顷,或为 县官、水火、盗贼之所侵夺,或卒命终,不及时施.彼亦如是. 3.以梨打破头喻 昔有愚人,头上无毛.时有一人,以梨打头,乃至二三,悉皆伤破.时 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 傍人见已,而语之言:"何不避去?乃住受打,致使头破?" 愚人答言:"如彼人者, 慢恃力,痴无智慧.见我头上无有发毛,谓 为是石,以梨打我,头破乃尔!" 傍人语言:"汝自愚痴,云何名彼以为痴也?汝若不痴,为他所打,乃 至头破,不知逃避." 比丘亦尔,不能具修信戒闻慧,但整威仪,以招利养,如彼愚人,被他 打头,不知避去,乃至伤破,反谓他痴.此比丘者亦复如是. 4.妇诈称死喻 昔有愚人,其妇端正,情甚爱重.妇无贞信,后于中间,共他交往,邪 淫心盛,欲逐旁夫,舍离己婿.于是密语一老母言:"我去之后,汝可赍一 死妇女尸,安著屋中.语我夫言,云我已死." 老母于后伺其夫主不在之时,以一死尸置其家中.及其夫还,老母语言: "汝妇已死." 夫即往视,信是己妇.哀哭懊恼.大积薪油,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 夜怀挟. 妇于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 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如彼外道,闻他邪说,心生惑著,谓为真实,永不可改.虽闻正教,不 信受持. 5.渴见水喻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 新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 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 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 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譬如外道,僻取其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将来无得道 分,流转生死.若彼愚人见水不饮,为时所笑,亦复如是. 6.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 家中,自欲弃去. 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 何得留,自欲弃去?" 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 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 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默然覆藏,自说清净.或有智者即语 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护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 欲不忏悔?"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遂便破戒, 多作不善,尔乃顿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 是. 7.认人为兄喻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称叹. 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尔者,彼有钱财,须者则用之, 是故为兄.见其还债,言非我兄. 傍人语言:"汝是愚人.云何须财名他为兄;及其债时,复言非兄?" 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 称非兄." 人闻此语,无不笑之. 犹彼外道,闻佛善语,盗窃而用,以为己有.乃至傍人教使修行,不肯 修行,而作是言:"为利养故,取彼佛语化导众生,而无实事,云何修行?" 犹向愚人,为得财故,言是我兄;及其债时,复言非兄.此亦如是. 8.山羌偷官库衣喻 过去之世,有一山羌,偷王库物,而远逃走.尔时国王,遣人四出,推 寻捕得,将至王边,王即责其所得衣处.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 王遣著衣,实非山羌本所有故,不知著之,应在手者著于脚上,应在腰 者返著头上. 王见贼已,集诸臣等,共详此事,而语之言:"若是汝之祖父已来所有 衣者,应当解著,云何颠倒,用上为下?以不解故,定知汝衣必是偷得,非 汝旧物." 借以为譬:王者如佛,宝藏如法,愚痴羌者犹如外道.窃听佛法,著己 法中,以为自有.然不解故,布置佛法,迷乱上下,不知法相.如彼山羌, 得王宝衣,不识次第,颠倒而著,亦复如是. 9.叹父德行喻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不盗,直 作实语,兼行布施." 时有愚人,闻其此语,便作是念,言:"我父德行,复过汝父." 诸人问言:"有何德行,请道其事." 愚人答曰:"我父小来,断绝淫欲,初无染污." 众人语言:"若断淫欲,云何生汝?"深为时人之所怪笑. 犹如世间无智之流,欲赞人德,不识其实,反致毁呰.如彼愚者,意好 叹父,言成过失,此亦如是. 10.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 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 如是之楼?" 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作楼. 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 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 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 愚者等无有异. 11.婆罗门杀子喻 昔有婆罗门,自谓多知,于诸星术、种种技艺,无不明达.恃己如此, 欲显其德,遂至他国,抱儿而哭. 有人问婆罗门言:"汝何故哭?" 婆罗门言:"今此小儿,七日当死,愍其夭殇,以是哭耳." 时人语言:"人命难知,计算喜错.设七日头或能不死,何为预哭?" 婆罗门言:"日月可暗,星宿可落,我之所记,终无违失." 为名利故,至七日头,自杀其子,以证己说. 时诸世人,却后七日,闻其儿死,咸皆叹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错!" 心生信服,悉来致敬. 犹如佛之四辈弟子,为利养故,自称得道,有愚人法,杀善男子,诈现 慈德,故使将来受苦无穷.如婆罗门为验己言,杀子惑世. 12.煮黑石蜜浆喻 昔有愚人煮黑石蜜,有一富人来至其家.时此愚人便作是念:"我今当 取黑石蜜浆与此富人."即著少水,用置火中,即于火上,以扇扇之,望得 使冷. 傍人语言:"下不止火,扇之不已,云何得冷?"尔时众人悉皆嗤笑. 其犹外道,不减烦恼炽然之火,少作苦行,卧棘刺上,五热炙身,而望 清凉寂静之道,终无是处.徒为智者之所怪笑.受苦现在,殃流来劫. 13.说人喜瞋喻 过去有人,共多人众坐于屋中,叹一外人德行极好,唯有二过:一者喜 瞋,二者作事仓卒. 尔时此人过在门外,闻作是语,更生瞋恚,即入其屋,擒彼道己过恶之 人,以手打扑. 傍人问言:"何故打也?" 其人答言:"我曾何时喜瞋、仓卒?而此人者,道我恒喜瞋恚,作事仓 卒.是故打之." 傍人语言:"汝今喜瞋、仓卒之相即时现验,云何讳之?" 人说过恶而起怨责,深为众人怪其愚惑. 譬如世间饮酒之夫,耽荒酗酒,作诸放逸,见人诃责,返生尤嫉.苦引 证佐,用自明白.若此愚人,讳闻己过,见他道说,返欲打扑之. 14.杀商主祀天喻 昔有贾客,欲入大海.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即共求觅, 得一导师. 既得之已,相将发引.至旷野中,有一天祠,当须人祀,然后得过. 于是众贾共思量言:"我等伴党,尽是亲属,如何可杀?唯此导师,中 用祀天."即杀导师,以用祭祀. 祀天已竟,迷失道路,不知所趣,穷困死尽. 一切世人,亦复如是.欲入法海,取其珍宝,当修善法行以为导师.毁 破善行,生死旷路,永无出期.经历三涂,受苦长远.如彼商贾将入大海, 杀其导者,迷失津济,终致困死. 15.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昔有国王,产生一女,唤医语言:"为我与药,立使长大." 医师答言:"我与良药,能使即大.但今卒无,方须求索.比得药顷, 王要莫看.待与药已,然后示王." 于是即便远方取药.经十二年,得药来还,与女令服,将示于王. 王见欢喜,即自念言:"实是良医,与我女药,能令卒长."便敕左右, 赐以珍宝. 时诸人等笑王无智,不晓筹量生来年月,见其长大,谓是药力. 世人亦尔.诣善知识,而启之言:"我欲求道,愿见教授,使我立得." 善知识师以方便故,教令坐禅,观十二缘起,渐积众德,获阿罗汉,倍踊跃 欢喜,而作是言:"快哉!大师速能令我证最妙法." 16.灌甘蔗喻 昔有二人,共种甘蔗,而作誓言:"种好者赏;其不好者,当重罚之." 时二人中,一者念言:"甘蔗极甜,若压取汁,还灌甘蔗树,甘美必甚, 得胜于彼." 即压甘蔗,取汁用溉,冀望滋味.返败种子,所有甘蔗,一切都失. 世人亦尔.欲求善福,恃己豪贵,专形挟势,迫胁下民,陵夺财物,以 用作福.本期善果,不知将来反获其殃.如压甘蔗,彼此都失. 17.债半钱喻 往有商人,贷他半钱,久不得偿,即便往债. 前有大河,雇他两钱,然后得渡.到彼往债,竟不得见.来还渡河,复 雇两钱. 为半钱债,而失四钱,兼有道路疲劳乏困.所债甚少,所失极多.果被 众人之所怪笑. 世人亦尔.要少名利,致毁大行.苟容己身,不顾礼义.现受恶名,后 得苦报. 18.就楼磨刀喻 昔有一人,贫穷困苦,为王作事.日月经久,身体羸瘦.王见怜愍,赐 一死驼. 贫人得已,即便剥皮,嫌刀钝故,求石欲磨.乃于楼上得一磨石,磨刀 令利,来下而剥. 如是数数往来磨刀,后转劳苦,惮不能数上,悬驼上楼,就石磨刀.深 为众人之所嗤笑. 犹如愚人,毁破禁戒,多取钱财,以用修福,望得生天.如悬驼上楼磨 刀,用功甚多,所得甚少. 19.乘船失釪喻 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银釪,堕于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画水作记, 舍之而去,后当取之." 行经二月,到师子诸国,见一河水,便入其中,觅本失釪. 诸人问言:"欲何所作?" 答言:"我先失釪,今欲觅取." 问言:"于何处失?" 答言:"初入海失." 又复问言:"失经几时?" 言:"失来二月." 问言:"失来二月,云何此觅?" 答言:"我失釪时,画水作记.本所画水,与此无异,是故觅之." 又复问言:"水虽不别.汝昔失时,乃在于彼;今在此觅,何由可得?" 尔时众人无不大笑. 亦如外道,不修正行,相似善中,横计苦因,以求解脱.犹如愚人,失 釪于彼,而于此觅. 20.人说王纵暴喻 昔有一人,说王过罪,而作是言:"王甚暴虐,治政无理." 王闻是语,即大瞋恚,竟不究悉谁作此语.信傍佞人,捉一贤臣,仰使 剥脊,取百两肉. 有人证明此无是语,王心便悔,索千两肉,用为补脊. 夜中呻唤,甚大苦恼.王闻其声,问言:"何以苦恼?取汝百两,十倍 与汝.意不足耶?何故苦恼?" 傍人答言:"大王,如截子头,虽得千头,不免子死.虽十倍得肉,不 免苦痛." 愚人亦尔.不畏后世,贪得现乐,苦切众生,调发百姓,多得财物,望 得减罪而得福报.譬如彼王,剥人之脊,取人之肉,以余肉补,望使不痛, 无有是处. 21.妇女欲更求子喻 往昔世时,有妇女人,始有一子,更欲求子.问余妇女:"谁有能使我 重有子?" 有一老母语此妇言:"我能使尔求子可得,当须祀天." 问老母言:"祀须何物?" 老母语言:"杀汝之子,取血祀天,必得多子." 时此妇女,便随彼语,欲杀其子. 傍有智人,嗤笑骂詈:"愚痴无智,乃至如此!未生子者,竟可得不? 而杀现子!" 愚人亦尔.为未生乐,自投火坑,种种害身,为得生天. 22.入海取沉水喻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 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 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无量方便,勤行精进,仰求佛果.以其难得,便 生退心:不如发心,求声闻果,速断生死,作阿罗汉. 23.贼偷锦绣用裹 褐喻 昔有贼人,入富家舍,偷得锦绣,即持用裹故弊 褐种种财物,为智人 所笑.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既有信心,入佛法中,修行善法,及诸功德.以 贪利故,破于清净戒及诸功德,为世所笑,亦复如是. 24.种熬胡麻子喻 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便生念言:"不如 熬而种之,后得美者." 便熬而种之,永无生理. 世人亦尔.以菩萨旷劫修行,因难行苦行,以为不乐,便作念言:"不 如作阿罗汉,速断生死,其功甚易."后欲求佛果,终不可得.如彼焦种, 无复生理.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25.水火喻 昔有一人,事须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盥盛水,置于火上. 后欲取火,而火都灭;欲取冷水,而水复热.火及冷水,二事俱失.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还复念其妻子 眷属、世间之事、五欲之乐.由是之故,失其功德之火,持戒之水.念欲之 人,亦复如是. 26.人效王眼瞤喻 昔有一人,欲得王意,问余人言:"云何得之?" 有人语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当效之." 此人即便往至王所,见王眼瞤,便效王瞤. 王问之言:"汝为病耶?为著风耶?何以眼瞤?" 其人答王:"我不病眼,亦不著风,欲得王意.见王眼瞤,故效王也." 王闻是语,即大瞋恚,即便使人种种加害,摈令出国. 世人亦尔.于佛法王欲得亲近,求其善法,以自增长.既得亲近,不解 如来法王为众生故,种种方便,现其阙短.或闻其法,见有字句不正,便生 讥毁,效其不是.由是之故,于佛法中永失其善,堕于三恶.如彼愚人,亦 复如是. 27.治鞭疮喻 昔有一人,为王所鞭.既被鞭已,以马屎傅之,欲令速差. 有愚人见之,心生欢喜,便作是言:"我快得是治疮方法." 即便归家,语其儿言:"汝鞭我背.我得好法,今欲试之." 儿为鞭背,以马屎傅之,以为善巧. 世人亦尔.闻有人言修不净观即得除去五阴身疮,便作是言:"我欲观 于女色,及以五欲."未见不净,返为女色之所惑乱,流转生死,堕于地狱.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28.为妇贸鼻喻 昔有一人,其妇端正,唯其鼻丑. 其人出外,见他妇女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念言:"我今宁可截取 其鼻,著我妇面上,不亦好乎!" 即截他妇鼻,持来妇家,急唤其妇:"汝速出来,与汝好鼻." 其妇出来,即割其鼻,寻以他鼻著妇面上.既不相著,复失其鼻,唐使 其妇受大苦痛.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闻他宿旧沙门、婆罗门有大名德,而为世人之所 恭敬,得大利养,便作是念言:"我今与彼便为不异."虚自假称,妄言有 德,既失其利,复伤其行.如截他鼻,徒自伤损.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29.贫人烧粗褐衣喻 昔有一人,贫穷困乏.与他客作,得粗褐衣,而被著之. 有人见之,而语之言:"汝种姓端正,贵人之子,云何著此粗弊衣褐? 我今教汝,当使汝得上妙衣服.当随我语,终不欺汝." 贫人欢喜,敬从其言. 其人即便在前然火,语贫人言: "今可脱汝粗褐衣著于火中,于此烧处, 当使汝得上妙钦服." 贫人即便脱著火中. 既烧之后,于此火处求觅钦服,都无所得.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过去身修诸善法,得此人身,应当保护,进德 修业.乃为外道邪恶妖女之所欺诳:"汝今当信我语,修诸苦行,投岩赴火, 舍是身已,当生梵天,长受快乐."便用其语,即舍身命.身死之后,堕于 地狱,备受诸苦.既失人身,空无所获.如彼贫人,亦复如是. 30.牧羊人喻 昔有一人,巧于牧羊,其羊滋多,乃有千万.极大悭贪,不肯外用. 时有一人,善于巧诈,便作方便,往共亲友,而语之言:"我今共汝极 成亲爱,便为一体,更无有异.我知彼家有一好女,当为汝求,可用为妇." 牧羊之人,闻之欢喜,便大与羊及诸财物. 其人复言:"汝妇今日已生一子." 牧羊之人,未见于妇,闻其已生,心大欢喜,重与彼物. 其人后复而语之言:"汝儿生已,今死矣!" 牧羊之人闻此人语,便大啼泣,嘘欷不已.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既修多闻,为其名利,秘惜其法,不肯为人教化 演说.为此漏身之所诳惑,妄期世乐.如己妻息,为其所欺,丧失善法,后 失身命,并及财物,便大悲泣,生其忧苦.如彼牧羊之人,亦复如是. 31.雇倩瓦师喻 昔有婆罗门师,欲作大会,语弟子言:"我须瓦器,以供会用.汝可为 我雇倩瓦师.诣市觅之." 时彼弟子往瓦师家.时有一人,驴负瓦器,至市欲卖.须臾之间,驴尽 破之.还来家中,啼哭懊恼. 弟子见已,而问之言:"何以悲叹懊恼如是?" 其人答言:"我为方便,勤苦积年,始得成器.诣市欲卖.此弊恶驴, 须臾之顷,尽破我器.是故懊恼." 尔时弟子见闻是已,欢喜念言:"此驴乃是佳物!久时所作,须臾能破. 我今当买此驴." 瓦师欢喜,即便卖与. 乘来归家,师问之言:"汝何以不得瓦师将来?用是驴为?" 弟子答言:"此驴胜于瓦师.瓦师久时所作瓦器,少时能破." 时师语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此驴今者适可能破,假使百年,不 能成一."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虽千百年受人供养,都无报偿,常为损害,终不 为益.背恩之人,亦复如是. 32.估客偷金喻 昔有二估客,共行商贾,一卖真金,其第二者卖兜罗绵. 有他买真金者,烧而试之.第二估客即便偷他被烧之金,用兜罗绵裹. 时金热故,烧绵都尽.情事既露,二事俱失. 如彼外道,偷取佛法,著己法中,妄称己有,非是佛法.由是之故,烧 灭外典,不行于世.如彼偷金,事情都现,亦复如是. 33.斫树取果喻 昔有国王,有一好树,高广极大,常有好果,香而甜美. 时有一人,来至王所.王语之言:"此之树上,将生美果,汝能食不?" 即答王言:"此树高广,虽欲食之,何由能得?" 即便断树,望得其果.既无所获,徒自劳苦.后还欲竖,树已枯死,都 无生理.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如来法王有持戒树,能生胜果.心生愿乐,欲得 果食,应当持戒,修诸功德.不解方便,返毁其禁,如彼伐树,复欲还活, 都不可得.破戒之人,亦复如是. 34.送美水喻 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 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远此村去. 时彼村主语诸人言:"汝等莫去,我当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 使汝得近,往来不疲." 即往白王,王为改之,作三由旬. 众人闻已,便大欢喜. 有人语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无有异." 虽闻此言,信王语故,终不肯舍.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修行正法,度于五道,向涅槃城,心生厌倦,便 欲舍离,顿驾生死,不能复进.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小 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修善进德,求度生死.后闻人说无有三乘, 故是一道.以信佛语,终不肯舍.如彼村人,亦复如是. 35.宝箧镜喻 昔有一人,贫穷困乏,多负人债,无以可偿,即便逃避. 至空旷处,值箧,满中珍宝.有一明镜,著珍宝上,以盖覆之. 贫人见已,心大欢喜,即便发之.见镜中人,便生惊怖,叉手语言: "我 谓空箧,都无所有.不知有君在此箧中,莫见瞋也."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无量烦恼之所穷困,而为生死、魔王、债主之 所缠著.欲避生死,入佛法中,修行善法,作诸功德,如值宝箧.为身见镜 之所惑乱,妄见有我,即便封著,谓是真实.于是堕落,失诸功德,禅定道 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弃于宝箧.著我见者,亦 复如是. 36.破五通仙眼喻 昔有一人,入山学道,得五通仙,天眼彻视,能见地中一切伏藏种种珍 宝. 国王闻之,心大欢喜,便语臣言:"云何得使此人常在我国,不余处去, 使我藏中得多珍宝?" 有一愚臣,辄便往至,挑仙人双眼,持来白王:"臣以挑眼,更不得去, 常住是国." 王语臣言:"所以贪得仙人住者,能见地中一切伏藏.汝今毁眼,何所 复任?"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见他头陀苦行,山林旷野,塚间树下,修四意止 及不净观,便强将来,于其家中,种种供养,毁他善法,使道果不成.丧其 道眼,已失其利,空无所获.如彼愚臣,唐毁他目也. 37.杀群牛喻 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头牛,常驱逐水草,随时喂食. 时有一虎,啖食一牛. 尔时牛主即作念言:"已失一牛,俱不全足,用是牛为!"即便驱至深 坑高岸,排著坑底,尽皆杀之. 凡夫愚人,亦复如是.受持如来具足之戒,若犯一戒,不生惭愧,清净 忏悔,便作念言:"我已破一戒,既不具足,何用持为?"一切都破,无一 在者.如彼愚人,尽杀群牛,无一在者. 38.饮木筒水喻 昔有一人,行来渴乏,见木筒中有清净流水,就而饮之. 饮水已足,即便举手语木筒言:"我已饮竟,水莫复来." 虽作是语,水流如故.便瞋恚言:"我已饮竟,语汝莫来,何以故来?" 有人见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汝何以不去,语言莫来?"即为 挽却,牵余处去.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死渴爱,饮五欲咸水.既为五欲之所疲厌, 如彼饮足,便作是言:"汝色声香味,莫复更来使我见也."然此五欲相续 不断.既见之已,便复瞋恚: "语汝速灭,莫复更生.何以故来,使我见之?" 时有智人而语之言:"汝欲得离者,当摄汝六情,闭其心意,妄想不生,便 得解脱.何必不见,欲使不生?"如彼饮水愚人,等无有异. 39.见他人涂舍喻 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墙壁涂治,其地平正,清净甚好.便问 之言:"用何和涂,得如是好?" 主人答言:"用稻谷 水浸令熟,和泥涂壁,故得如是." 愚人即便而作念言:"若纯以稻 ,不如合稻而用作之,壁可白净,泥 治平好." 便用稻谷和泥,用涂其壁.望得平正,返更高下,壁都坼裂.虚弃稻谷, 都无利益,不如惠施,可得功德.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闻圣人说法,修行诸善,舍此身已,可得生天, 及以解脱.便自杀身,望得生天,及以解脱.徒自虚丧,空无所获,如彼愚 人. 40.治秃喻 昔有一人,头上无毛.冬则大寒,夏则患热,兼为蚊虻之所唼食.昼夜 受恼,甚以为苦. 有一医师,多诸方术.时彼秃人,往至其所,语其医言:"唯愿大师, 为我治之." 时彼医师,亦复头秃,即便脱帽示之,而语之言:"我亦患之,以为痛 苦.若令我治能得差者,应先自治,以除其患."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闻有 沙门、婆罗门等,世之良医,善疗众患,便往其所而语之言:"唯愿为我除 此无常生死之患,常处安乐,长存不变."时婆罗门等即便报言:"我亦患 此无常生老病死,种种求觅长存之处,终不能得.今我若能使汝得者,我亦 应先自得,令汝亦得."如彼患秃之人,徒自疲劳,不能得差. 41.毗舍阇鬼喻 昔有二毗舍阇鬼,共有一箧、一杖、一屐.二鬼共诤,各各欲得.二鬼 纷纭,竟日不能使平. 时有一人,来见之已,而问之言:"此箧、杖、屐有何奇异?汝等共诤, 瞋忿乃尔?" 二鬼答言:"我此箧者,能出一切衣服、饮食、床褥、卧具,资生之物, 尽从中出.执此杖者,怨敌归服,无敢与诤."著此屐者,能令人飞行无罣 碍." 此人闻已,即语鬼言:"汝等小远,我当为尔平等分之." 鬼闻其语,寻即远避.此人即时抱箧捉杖蹑屐而飞. 二鬼愕然,竟无所得. 人语鬼言:"尔等所诤,我已得去.今使尔等更无所诤." 毗舍阇者,喻于众魔,及以外道;布施如箧,人天五道资用之具,皆从 中出;禅定如杖,消伏魔怨烦恼之贼;持戒如屐,必升人、天.诸魔外道诤 箧者,喻于有漏中强求果报,空无所得.若能修行善行,及以布施、持戒、 禅定,便得离苦,获得道果. 42.估客驼死喻 譬如估客,游行商贾,会于路中,而驼卒死.驼上所载,多有珍宝、细软、上 、种种杂物.驼既死已,即剥其皮. 商主舍行,坐二弟子而语之言:"好看驼皮,莫使湿烂." 其后天雨,二人顽痴,尽以好 覆此皮上, 尽烂坏. 皮、 之价,理自悬殊,以愚痴故,以 覆皮.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其不杀者,喻于白 ;其驼皮者,即喻财货;天 雨湿烂,喻于放逸、败坏善行.不杀戒者,即佛法身最上妙因,然不能修, 但以财货造诸塔庙,供养众僧,舍根取末,不求其本.漂浪五道,莫能自出. 是故行者应当精心,持不杀戒. 43.磨大石喻 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用功既重,所 期甚轻.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磨大石者,喻于学问,精勤劳苦;作小牛者,喻 于名闻,互相是非.夫为学者,研思精微,博通多识,宜应履行,远求胜果. 方求名誉, 慢贡高,增长过患. 44.欲食半饼喻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 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 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本以来,常无有乐,然其痴倒,横生乐想.如 彼痴人,于半番饼,生于饱想.世人无知,以富贵为乐.夫富贵者,求时甚 苦;既获得已,守护亦苦;后还失之,忧念复苦.于三时中,都无有乐.犹 如衣食,遮故名乐,于辛苦中,横生乐想.诸佛说言:"三界无安,皆是大 苦;凡夫倒惑,横生乐想." 45.奴守门喻 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 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 于驴上,负至戏处,听其作乐. 奴去之后,舍中财物,贼尽持去. 大家行还,问其奴言:"财宝所在?" 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门、驴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 大家复言:"留尔守门,正为财物.财物既失,用于门为?" 生死愚人为爱奴仆,亦复如是.如来教诫常护根门,莫著六尘.守无明 驴,看于爱索.而诸比丘不奉佛教,贪求利养,诈现清白,静处而坐,心意 流驰,贪著五欲,为色、声、香、味之所惑乱,无明覆心,爱索缠缚,正念、 觉、意,道品财宝,悉皆散失. 46.偷犁牛喻 譬如一村,共偷犁牛,而共食之. 其失牛者,逐迹至村,唤此村人,问其由状,而语之言: "在尔此村不?" 偷者对曰:"我实无村." 又问:"尔村中有池,在此池边共食牛不?" 答言:"无池." 又问:"池傍有树不?" 对言:"无树." 又问:"偷牛之时,在尔村东不?" 对曰:"无东." 又问:"当尔偷牛,非日中时耶?" 对曰:"无中." 又问:"纵可无村,及以无树,何有天下无东无时?知尔妄语,都不可 信.尔偷牛食不?" 对言:"实食." 破戒之人,亦复如是.覆藏罪过,不肯发露,死入地狱.诸天善神以天 眼观,不得覆藏.如彼食牛,不得欺拒. 47.贫人作鸳鸯鸣喻 昔外国节法庆之日,一切妇女尽持优钵罗花以为鬘饰. 有一贫人,其妇语言:"尔若能得优钵罗花来用与我,为尔作妻;若不 能得,我舍尔去." 其夫先来常善能作鸳鸯之鸣.即入王池,作鸳鸯鸣,偷优钵罗花. 时守池者而作是问:"池中者谁?" 而此贫人失口答言:"我是鸳鸯." 守者捉得,将诣王所,而于中道复更和声作鸳鸯鸣. 守池者言:"尔先不作,今作何益!"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终身残害,作众恶业,不习心行,使令调善.临 命终时,方言:"今我欲得修善."狱卒将去付阎罗王,虽欲修善,亦无所 及已.如彼愚人欲到王所作鸳鸯鸣. 48.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 譬如野干,在于树下,风吹枝折,堕其脊上,即便闭目,不欲看树. 舍弃而走,到于露地,乃至日暮,亦不肯来. 遥见风吹大树,枝柯动摇上下,便言:"唤我",寻来树下. 愚痴弟子,亦复如是.已得出家,得近师长,以小呵责,即便逃走.复 于后时遇恶知识,恼乱不已,方还师所.如是去来,是为愚惑. 49.小儿争分别毛喻 譬如昔日有二小儿,入河遨戏,于此水底得一把毛. 一小儿言:"此是仙须." 一小儿言:"此是罴毛." 尔时河边有一仙人.此二小儿诤之不已,诣彼仙所,决其所疑. 而彼仙人寻即取米及胡麻子,口中含嚼,吐著掌中,语小儿言:"我掌 中者,似孔雀屎." 而此仙人不答他问,人皆知之.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说法之时,戏论诸法,不答正理,如彼仙人不答 所问,为一切人之所嗤笑.浮漫虚说,亦复如是. 50.医治脊偻喻 譬如有人,卒患脊偻,请医疗治. 医以酥涂,上下著板,用力痛压,不觉双目一时并出.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为修福故,治生估贩,作诸非法,其事虽成,利 不补害.将来之世,入于地狱,喻双目出. 百喻经卷下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51.五人买婢共使作喻 譬如五人共买一婢.其中一人语此婢言:"与我浣衣." 次有一人复语浣衣. 婢语次者:"先与其浣." 后者恚曰:"我共前人同买于汝,云何独尔?"即鞭十下. 如是五人各打十下. 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 苦恼搒笞众生. 52.伎儿作乐喻 譬如伎儿,王前作乐,王许千钱.后从王索,王不与之. 王语之言:"汝向作乐,空乐我耳;我与汝钱,亦乐汝耳." 世间果报,亦复如是.人中天上,虽受少乐,亦无有实.无常败灭,不 得久住,如彼空乐. 53.师患脚付二弟子喻 譬如一师,有二弟子.其师患脚,遣二弟子,人当一脚,随时按摩. 其二弟子,常相憎嫉. 一弟子行,其一弟子捉其所当按摩之脚,以石打折. 彼既来已,忿其如是,复捉其人所按之脚,寻复打折. 佛法学徒,亦复如是.方等学者,非斥小乘;小乘学者,复非方等.故 使大圣法典二途兼亡. 54.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譬如有蛇,尾语头言:"我应在前.'" 头语尾言:"我恒在前,何以卒尔?" 头果在前,其尾缠树,不能得去. 放尾在前,即堕火坑,烧烂而死. 师徒弟子,亦复如是.言师耆老,每恒在前;我诸年少,应为导首.如 是年少,不闲戒律,多有所犯.因即相牵,入于地狱. 55.愿为王剃须喻 昔者有王,有一亲信,于军阵中,殁命救王,使得安全.王大欢喜,与 其所愿.即便问言:"汝何所求,恣汝所欲." 臣便答言:"王剃须时,愿听我剃." 王言:"此事若适汝意,听汝所愿." 如此愚人,世人所笑.半国之治,大臣辅相,悉皆可得,乃求贱业. 愚人亦尔.诸佛于无量劫难行苦行,自致成佛.若得遇佛,及值遗法, 人身难得,譬如盲龟值浮木孔.此二难值,今已遭遇.然其意劣,奉持少戒, 便以为足,不求涅槃胜妙法也.无心进求,自行邪事,便以为足. 56.索无物喻 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见有一人将胡麻车在险路中不能得前.时将车者 语彼二人:"佐我推车出此险路." 二人答言:"与我何物?" 将车者言:"无物与汝." 时此二人即佐推车.至于平地,语将车人言:"与我物来." 答言:"无物." 又复语言:"与我'无物'." 二人之中,其一人者,含笑而言:"彼不肯与,何足为愁?" 其人答言:"与我无物,必应有'无物'." 其一人言:"'无物'者,二字共合,是为假名." 世俗凡夫著无物者,使生无所有处.第二人言"无物"者,即是无相、 无愿、无作. 57.蹋长者口喻 昔有大富长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尽恭敬. 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蹋却. 有一愚者,不及得蹋,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诸人蹋却.欲唾之时, 我当先蹋." 于是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蹋长者口,破唇折齿. 长者语愚人言:"汝何以故,蹋我唇口?" 愚人答言:"若长者唾出口落地,左右谄者已得蹋去;我虽欲蹋,每常 不及.以是之故,唾欲出口,举脚先蹋,望得汝意." 凡物须时,时未及到,强设功力,返得苦恼.以是之故,世人当知时与 非时. 58.二子分财喻 昔摩罗国有一刹利,得病极重,必知定死,诫敕二子:"我死之后,善 分财物." 二子随教,于其死后,分作二分.兄言弟分不平. 尔时有一愚老人言:"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现所有物,破作二分.云 何破之?所谓衣裳中割作二分,槃、瓶亦复中破作二分,所有瓮、瓨亦破作 二分,钱亦破作二分.如是一切所有财物尽皆破之,而作二分." 如是分物,人所嗤笑. 如诸外道,偏修分别论.论门有四种:有"决定答论门",譬如人一切 有皆死,此是决定答论门.死者必有生,是应分别答,爱尽者无生,有爱必 有生,是名"分别答论门".有问人为最胜不?应反问言:汝问三恶道?为 问诸天?若问三恶道,人实为最胜;若问于诸天,人必为不如.如是等义, 名"反问答论门.若问十四难,若问世界及众生有边、无边,有终始、无终 始,如是等义,名"置答论门".诸外道愚痴,自以为智慧,破于四种论, 作一分别论,喻如愚人分钱物,破钱为两段. 59.观作瓶喻 譬如二人至陶师所,观其蹋轮而作瓦瓶,看无厌足. 一人舍去,往至大会,极得美膳,又获珍宝. 一人观瓶,而作是言:"待我看讫."如是渐冉,乃至日没,观瓶不已, 失于衣食. 愚人亦尔,修理家务,不觉非常. 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业. 诸佛大龙出,雷音遍世间. 法雨无障碍,缘事故不闻. 不知死卒至,失此诸佛会. 不得法珍宝,常处恶道穷, 背弃于正法. 彼观缘事瓶,终常无竟已. 是故失法利,永无解脱时. 60.见水底金影喻 昔有痴人,往大池所,见水底影,有真金像,谓呼"有金",即入水中, 挠泥求觅,疲极不得.还出复坐.须臾水清,又现金色,复更入里,挠泥更 求觅,亦复不得. 其父觅子,得来见子,而问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 子白父言:"水底有真金.我时投水,欲挠泥取,疲极不得." 父看水底真金之影,而知此金在于树上.所以知之,影现水底.其父言 曰:"必飞鸟衔金,著于树上." 即随父语,上树求得. 凡夫愚痴人,无智亦如是.于无我阴中,横生有我想.如彼见金影,勤 苦而求觅,徒劳无所得. 61.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婆罗门众皆言:"大梵天王是世间父,能造万物,造万物主者." 有弟子言:"我亦能造万物."实是愚痴,自谓有智.语梵天言:"我 欲造万物." 梵天王语言:"莫作此意.汝不能造." 不用天语,便欲造物. 梵天见其弟子所造之物,即语之言:"汝作头太大,作项极小;作手太 大,作臂极小;作脚极小,作踵极大;如似毗舍阇鬼." 以此义当知各各自业所造,非梵天能造. 诸佛说法,不著二边,亦不著断,亦不著常,如似八正道说法.诸外道 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欺诳世间,作法形像,所说实是非法. 62.病人食雉肉喻 昔有一人,病患委笃.良医占之云:"须恒食一种雉肉,可得愈病." 而此病者,市得一雉,食之已尽,更不复食. 医于后时,见便问之:"汝病愈未?" 病者答言:"医先教我恒食雉肉,是故今者食一雉已尽,更不敢食." 医复语言: "若前雉已尽,何不更食?汝今云何止食一雉,望得愈病?" 一切外道,亦复如是.闻佛、菩萨无上良医说言,当解心识.外道等执 于常见,便谓过去、未来、现在唯是一识,无有迁谢.犹食一雉,是故不能 疗其愚惑烦恼之病.大智诸佛教诸外道除其常见:一切诸法念念生灭,何有 一识常恒不变?如彼世医,教更食雉,而得病愈.佛亦如是,教诸众生,令 得解诸法坏故不常、续故不断,即得刬除常见之病. 63.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 昔乾陀卫国有诸伎儿,因时饥俭,逐食他土.经婆罗新山,而此山中, 素饶恶鬼、食人罗刹. 时诸伎儿会宿山中,山中风寒,然火而卧. 伎人之中有患寒者,著彼戏衣罗刹之服,向火而坐. 时行伴中从睡寤者,卒见火边有一罗刹,竟不谛观,舍之而走.遂相惊 动,一切伴侣悉皆逃奔. 时彼伴中著罗刹衣者,亦复寻逐,奔驰绝走. 诸同行者见其在后,谓欲加害,倍增惶怖,越度山河,投赴沟壑,身体 伤破,疲极委顿,乃至天明,方知非鬼. 一切凡夫,亦复如是.处于烦恼饥俭善法,而欲远求常乐我净无上法食, 便于五阴之中横计于我,以我见故,流驰生死,烦恼所逐,不得自在,坠堕 三途恶趣沟壑.至天明者,喻生死夜尽,智慧明晓,方知五阴无有真我. 64.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 昔有故屋,人谓此室常有恶鬼,皆悉怖畏,不敢寝息. 时有一人,自谓大胆,而作是言:"我欲入此室中寄卧一宿."即入宿 止. 后有一人,自谓胆勇胜于前人,复闻傍人言此室中恒有恶鬼,即欲入中. 排门将前,时先入者谓其是鬼,即复推门,遮不听前.在后来者复谓有 鬼.二人斗诤,遂至天明.既相睹已,方知非鬼. 一切世人,亦复如是.因缘暂会,无有宰主,一一推析,谁是我者?然 诸众生横计是非,强生诤讼,如彼二人,等无差别. 65.五百欢喜丸喻 昔有一妇,荒淫无度,欲情既盛,嫉恶其夫.每思方策,频欲残害.种 种设计,不得其便. 会值其夫聘使邻国.妇密为计,造毒药丸,欲用害夫.诈语夫言:"尔 今远使,虑有乏短.今我造作五百欢喜丸,用为资粮,以送于尔.尔若出国, 至他境界,饥困之时,乃可取食." 夫用其言,至他界已,未及食之.于夜暗中,止宿林间,畏惧恶兽,上 树避之.其欢喜丸忘置树下. 即以其夜值五百偷贼,盗彼国王五百匹马,并及宝物,来止树下.由其 逃突,尽皆饥渴,于其树下,见欢喜丸,诸贼取已,各食一丸.药毒气盛, 五百群贼一时俱死. 时树上人至天明已,见此群贼死在树下,诈以刀箭斫射死尸,收其鞍马, 并及财宝,驱向彼国. 时彼国王,多将人众,案迹来逐.会于中路,值于彼王. 彼王问言:"尔是何人?何处得马?" 其人答言:"我是某国人,而于道路值此群贼,共相斫射.五百群贼今 皆一处死在树下.由是之故,我得此马,及以珍宝,来投王国.若不见信, 可遣往看贼之疮痍杀害处所." 王时即遣亲信往看,果如其言.王时欣然,叹未曾有.既还国已,厚加 爵赏,大赐珍宝,封以聚落. 彼王旧臣,咸生嫉妒,而白王言:"彼是远人,未可服信.如何卒尔宠 遇过厚?至于爵赏,逾越旧臣." 远人闻已,而作是言:"谁有勇健,能共我试?请于平原校其伎能." 旧人愕然,无敢敌者. 后时彼国大旷野中有恶师子,截道杀人,断绝王路. 时彼旧臣详共议之:"彼远人者,自谓勇健,无能敌者.今复若能杀彼 师子,为国除害,真为奇特."作是议已,便白于王. 王闻是已,给赐刀杖,寻即遣之. 尔时远人既受敕已,坚强其意,向师子所.师子见之,奋激鸣吼,腾跃 而前.远人惊怖,即便上树.师子张口,仰头向树.其人怖急,失所捉刀, 值师子口,师子寻死. 尔时远人欢喜踊跃,来白于王.王倍宠遇. 时彼国人卒尔敬服,咸皆赞叹. 其妇人欢喜丸者,喻不敬施;王遣使者,喻善知识;至他国者,喻于诸 天;杀群贼者,喻得须陀洹,强断五欲,并诸烦恼;遇彼国王者,喻遭值贤 圣;国旧人等生嫉妒者,喻诸外道,见有智者能断烦恼、及以五欲,便生诽 谤,言无此事;远人激厉而言旧臣无能与我共为敌者,喻于外道无敢抗衡; 杀师子者,喻破恶魔,既断烦恼,又伏恶魔,便得无著道果封赏;每常怖怯 者,喻能以弱而制于强.其于初时虽无净心,然彼其施遇善知识便获胜报. 不净之施,犹尚如此,况复善心欢喜布施.是故应当于福田所勤心修施. 66.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 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当如是捉, 如是正,如是住.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众人闻已,深信其语. 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 至洄洑驶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 于宝所.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少习禅法,安般数息,及不净观,虽诵其文,不 解其义.种种方法,实无所晓,自言善解,妄授禅法,使前人迷乱失心,倒 错法相,终年累岁空无所获.如彼愚人使他没海. 67.夫妇食饼共为要喻 昔有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言: "若 有语者,要不与饼." 既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语. 须臾有贼,入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 夫妇二人以先要故,眼看不语. 贼见不语,即其夫前,侵略其妇.其夫眼见,亦复不语. 妇便唤贼,语其夫言:"云何痴人,为一饼故,见贼不唤?" 其夫拍手笑言:"咄!婢,我定得饼,不复与尔." 世人闻之,无不嗤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小名利故,诈现静默,为虚假烦恼种种恶贼之 所侵略,丧其善法,坠堕三途,都不怖畏.求出世道,方于五欲,耽著嬉戏, 虽遭大苦,不以为患.如彼愚人,等无有异. 68.共相怨害喻 昔有一人,共他相瞋,愁忧不乐. 有人问言:"汝今何故愁悴如是?" 即答之言:"有人毁我,力不能报,不知何方可得报之.是以愁耳." 有人语言:"唯有《毗陀罗咒》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彼,返自 害己." 其人闻已,便大欢喜:"愿但教我.虽当自害,要望伤彼."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瞋恚故,欲求《毗陀罗咒》,用恼于彼,竟未 害他,先为瞋恚,反自恼害,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如彼愚人,等无差别. 69.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昔有一人,从北天竺至南天竺.住止既久,即聘其女共为夫妇. 时妇为夫造设饮食,夫得急吞,不避其热. 妇时怪之,语其夫言:"此中无贼劫夺人者,有何急事,匆匆乃尔,不 安徐食?" 夫答妇言:"有好密事,不得语汝." 妇闻其言,谓有异法,殷勤问之. 良久乃答:"我祖父已来,法常速食.我今效之,是故疾耳." 世间凡夫,亦复如是.不达正理,不知善恶,作诸邪行,不以为耻,而 云我祖父已来作如是法,至死受行,终不舍离.如彼愚人,习其速食,以为 好法. 70.尝庵婆罗果喻 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他园中买庵婆罗果而欲食之,而敕之言:"好 甜美者,汝当买来." 即便持钱往买其果.果主言:"我此树果,悉皆美好,无一恶者.汝尝 一果,足以知之." 买果者言:"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但尝一,何以可知?"寻 即取果,一一皆尝. 持来归家,长者见已,恶而不食,便一切都弃.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闻持戒施得大富乐,身常安隐,无有诸患.不肯 信之,便作是言:"布施得福,我自得时然后可信."目睹现世贵贱贫穷, 皆是先业所获果报,不知推一以求因果,方怀不信,须己自经.一旦命终, 财物丧失,如彼尝果,一切都弃. 71.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 昔有一人,聘取二妇.若近其一,为一所瞋.不能裁断,便在二妇中间, 正身仰卧. 值天大雨,屋舍淋漏,水土俱下,堕其眼中.以先有要,不敢起避,遂 令二目俱失其明. 世间凡夫,亦复如是.亲近邪友,习行非法,造作结业,堕三恶道,长 处生死,丧智慧眼.如彼愚夫,为其二妇故,二眼俱失. 72.唵米决口喻 昔有一人,至妇家舍,见其捣米,便往其所,偷米唵之. 妇来见夫,欲共其语,满口中米,都不应和.羞其妇故,不肯弃之,是 以不语. 妇怪不语,以手摸看,谓其口肿,语其父言:"我夫始来,卒得口肿, 都不能语." 其父即便唤医治之.时医言曰:"此病最重,以刀决之,可得差耳!" 即便以刀决破其口,米从中出,其事彰露.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作诸恶行,犯于净戒,覆藏其过,不肯发露,堕 于地狱、畜生、饿鬼.如彼愚人,以小羞故,不肯吐米,以刀决口,乃显其 过. 73.诈言马死喻 昔有一人,骑一黑马入阵击贼,以其怖故,不能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 目,诈现死相,卧死人中,其所乘马为他所夺. 军众既去,便欲还家,即截他人白马尾来. 既到舍已,有人问言:"汝所乘马今为所在?何以不乘?" 答言:"我马已死,遂持尾来." 旁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 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自言善好,修行慈心,不食酒肉,然杀害众生, 加诸楚毒,妄自称善,无恶不造.如彼愚人诈言马死. 74.出家凡夫贪利养喻 昔有国王,设于教法:诸有婆罗门等,在我国内,制抑洗净.不洗净者, 驱令策使种种苦役. 有婆罗门,空捉澡罐,诈言洗净.人为著水,即便泻弃,便作是言: "我 不洗净,王自洗之." 为王意故,用避王役,妄言洗净,实不洗之. 出家凡夫,亦复如是.剃头染衣,内实毁禁,诈现持戒,望求利养,复 避王役.外似沙门,内实虚欺,如捉空瓶,但有外相. 75.驼瓮俱失喻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复不得出. 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 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凡夫愚人,亦复如是.希心菩提,志求三乘,宜持禁戒,防护诸恶.然 为五欲毁破净戒.既犯禁已,舍离三乘,纵心极意,无恶不造.乘及净戒二 俱捐舍.如彼愚人,驼瓮俱失. 76.田夫思王女喻 昔有田夫,游行城邑,见国王女颜貌端正,世所希有.昼夜想念,情不 能已.思与交通,无由可遂.颜色瘀黄,即成重病. 诸所亲见,便问其人:"何故如是?" 答亲里言:"我昨见王女,颜貌端正,思与交通,不能得故,是以病耳. 我若不得,必死无疑." 诸亲语言:"我当为汝作好方便,使汝得之,勿得愁也." 后日见之,便语之言:"我等为汝,便为是得.唯王女不欲." 田夫闻之,欣然而笑,谓呼必得.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不别时节,春、秋、冬、夏,便于冬时掷种土中, 望得果实,徒丧其功,空无所获,芽、茎、枝、叶一切都失.世间愚人,修 习少福,谓为具足,便谓菩提已可证得.如彼田夫希望王女. 77.构驴乳喻 昔边国人不识于驴,闻他说言驴乳甚美,都无识者. 尔时诸人得一父驴,欲构其乳,争共捉之.其中有捉头者,有捉耳者, 有捉尾者,有捉脚者,复有捉器者,各欲先得,于前饮之. 中捉驴根,谓呼是乳,即便构之,望得其乳. 众人疲厌,都无所得,徒自劳苦,空无所获,为一切世人之所嗤笑. 外道凡夫,亦复如是.闻说于道不应求处,妄生想念,起种种邪见,裸 形自饿,投岩赴火,以是邪见,堕于恶道.如彼愚人妄求于乳. 78.与儿期早行喻 昔有一人,夜语儿言:"明当共汝至彼聚落,有所取索." 儿闻语已,至明清旦,竟不问父,独往诣彼. 既至彼已,身体疲极,空无所获,又不得食,饥渴欲死,寻复回还,来 见其父. 父见子来,深责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何不待我,空自往来? 徒受其苦.为一切世人之所嗤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设得出家,即剃须发,服三法衣,不求明师谘受 道法,失诸禅定道品功德,沙门妙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虚作往返,徒自 疲劳.形似沙门,实无所得. 79.为王负机喻 昔有一王,欲入无忧园中欢娱受乐.敕一臣言:"汝捉一机,持至彼园, 我用坐息." 时彼使人羞不肯捉,而白王言:"我不能捉,我愿担之." 时王便以三十六机置其背上,驱使担之,至于园中. 如是愚人,为世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若见女人一发在地,自言持戒,不肯捉之.后为 烦恼所惑,三十六物:发、毛、爪、齿、屎、尿不净,不以为丑,三十六物 一时都捉,不生惭愧,至死不舍.如彼愚人担负于机. 80.倒灌喻 昔有一人,患下部病.医言:"当须倒灌,乃可瘥耳."便集灌具,欲 以灌之. 医未至顷,便取服之,腹胀欲死,不能自胜. 医既来至,怪其所以,即便问之:"何故如是?" 即答医言:"向时灌药,我取服之,是故欲死." 医闻是语,深责之言:"汝大愚人,不解方便."即便以余药服之,方 得吐下,尔乃得瘥. 如此愚人,为世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欲修学禅观种种方法,应观不净,反观数息;应 数息者,反观六界.颠倒上下,无有根本,徒丧身命,为其所困,不谘良师, 颠倒禅法.如彼愚人饮服不净. 81.为熊所啮喻 昔有父子,与伴共行.其子入林,为熊所啮,爪坏身体.困急出林,还 至伴边. 父见其子身体伤坏,怪问之言:"汝今何故被此疮害?" 子报父言:"有一种物,身毛耽毵,来毁害我." 父执弓箭,往到林间,见一仙人,毛发深长,便欲射之. 旁人语言:"何故射之?此人无害,当治有过."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为彼虽著法服无道行者之所骂辱,而滥害良善有 德之人.喻如彼父,熊伤其子而枉加神仙. 82.比种田喻 昔有野人,来至田里,见好麦苗生长郁茂,问麦主言:"云何能令是麦 茂好?" 其主答言:"平治其地,兼加粪水,故得如是." 彼人即便依法用之,即以水粪调和其田. 下种于地,畏其自脚蹈地令坚,其麦不生."我当坐一床上,使人舆之, 于上散种,尔乃好耳." 即使四人,人擎一脚,至田散种,地坚逾甚,为人嗤笑.恐已二足,更 增八足.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既修戒田,善芽将生,应当师谘,受行教诫,令 法芽生.而返违犯,多作诸恶,便使戒芽不生.喻如彼人,畏其二足,倒加 其八. 83.狝猴喻 昔有一狝猴,为大人所打,不能奈何,反怨小儿. 凡夫愚人,亦复如是.先所瞋人,代谢不停,灭在过去.乃于相续后生 之法,谓是前者,妄生瞋忿,毒恚弥深.如彼痴猴为大人所打,反瞋小儿. 84.月蚀打狗喻 昔阿修罗王,见日月明净,以手障之. 无智常人,狗无罪咎,横加于恶. 凡夫亦尔.贪瞋愚痴,横苦其身.卧棘刺上,五热炙身.如彼月蚀,枉 横打狗. 85.妇女患眼痛喻 昔有一女人,极患眼痛. 有知识女人问言:"汝眼痛耶?" 答言:"眼痛." 彼女复言:"有眼必痛.我虽未痛,并欲挑眼,恐其后痛." 傍人语言:"眼若在者,或痛不痛.眼若无者,终身长痛." 凡愚之人,亦复如是.闻富贵者衰患之本,畏不布施,恐后得报,财物 殷溢,重受苦恼.有人语言: "汝若施者,或苦或乐;若不施者,贫穷大苦." 如彼女人不忍近痛,便欲去眼,乃为长痛. 86.父取儿耳珰喻 昔有父子二人缘事共行,路贼卒起,欲来剥之. 其儿耳中有真金珰,其父见贼卒发,畏失耳珰,即便以手挽之,耳不时 决.为耳珰故,便斩儿头. 须臾之间,贼便弃去,还以儿头著于肩上,不可平复. 如是愚人,为世间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名利故,造作戏论,言无二世,有二世;无中 阴,有中阴;无心数法,有心数法;无种种妄想,不得法实.他人以如法论 破其所论,便言我论中都无是说.如是愚人,为小名利,便故妄语,丧沙门 道果,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为小利故斩其儿头. 87.劫盗分财喻 昔有群贼,共行劫盗,多取财物,即共分之.等以为分,唯有鹿野钦婆 罗色不纯好,以为下分,与最劣者. 下劣者得之恚恨,谓呼大失.至城卖之,诸贵长者多与其价,一人所得 倍于众伴,方乃欢喜,踊悦无量. 犹如世人不知布施有报无报,而行少施.得生天上,受无量乐,方更悔 恨,悔不广施.如钦婆罗后得大价,乃生欢喜.施亦如是,少作多得,尔乃 自庆,恨不益为. 88.狝猴把豆喻 昔有一狝猴持一把豆,误落一豆在地,便舍手中豆,欲觅其一.未得一 豆,先所舍者,鸡鸭食尽. 凡夫出家,亦复如是.初毁一戒,而不能悔.以不悔故,放逸滋蔓,一 切都舍.如彼狝猴,失其一豆,一切都弃. 89.得金鼠狼喻 昔有一人,在路而行.道中得一金鼠狼,心中喜踊,持置怀中,涉道而 进. 至水欲渡,脱衣置地,寻时金鼠变为毒蛇. 此人深思:宁为毒蛇螫杀,要当怀去.心至冥感,还化为金. 傍边愚人见其毒蛇变成真宝,谓为恒尔,复取毒蛇内著怀里,即为毒蛇 之所蜇螫,丧身殒命.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见善获利,内无真心,但为利养,来附于法,命 终之后,堕于恶处.如捉毒蛇,被螫而死. 90.地得金钱喻 昔有贫人,在路而行,道中偶得一囊金钱,心大喜跃,即便数之. 数未能周,金主忽至,尽还夺钱. 其人当时悔不疾去,懊恼之情,甚为极苦. 遇佛法者,亦复如是.虽得值遇三宝福田,不勤方便,修行善业,忽尔 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还为其主夺钱而去.如偈所说: 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事. 乐著不观苦,不觉死贼至. 匆匆营众务,凡人无不尔. 如彼数钱者,其事亦如是. 91.贫人欲与富者等财物喻 昔有一贫人,有少财物,见大富者,意欲共等. 不能等故,虽有少财,欲弃水中. 傍人语言:"此物虽鲜,可得延君性命数日,何故舍弃,掷著水中?"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虽复出家,少得利养,心有希望,常怀不足,不 能得与高德者等获其利养.见他宿旧有德之人,素有多闻,多众供养,意欲 等之.不能等故,心怀忧苦,便欲罢道.如彼愚人欲等富者,自弃己财. 92.小儿得欢喜丸喻 昔有一乳母,抱儿涉路,行道疲极,睡眠不觉. 时有一人,持欢喜丸授与小儿.小儿得已,贪其美味,不顾身物.此人 即时解其钳锁、璎珞、衣物,都尽持去. 比丘亦尔.乐在众务愦闹之处,贪少利养,为烦恼贼夺其功德、戒宝、 璎珞.如彼小儿贪少味故,一切所有,贼尽持去. 93.老母捉熊喻 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尔时老母绕树走避,熊寻后逐,一手 抱树,欲捉老母. 老母得急,即时合树,捺熊两手,熊不得动. 更有异人来至其所,老母语言:"汝共我捉,杀分其肉." 时彼人者,信老母语,即时共捉. 既捉之已,老母即便舍熊而走.其人后为熊所困. 如是愚人,为世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作诸异论,既不善好,文辞繁重,多有诸病,竟 不成讫,便舍终亡.后人捉之,欲为解释,不达其意,反为其困.如彼愚人, 代他捉熊,反自被害. 94.摩尼水窦喻 昔有一人与他妇通,交通未竟,夫从外来,即便觉之.住于门外,伺其 出时,便欲杀害. 妇语人言:"我夫已觉,更无出处,唯有摩尼可以得出."胡以水窦名 为"摩尼",欲令其人从水窦出. 其人错解,谓摩尼珠,所在求觅,而不知处.即作是言: "不见摩尼珠, 我终不去."须臾之间,为其所杀.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有人语言:"生死之中,无常苦空无我,离断、 常二边,处于中道,于此中过,可得解脱."凡夫错解,便求世界有边、无边,及以众生有我、无我,竟不能观中道之理,忽然命终,为于无常之所杀 害,堕三恶道.如彼愚人,推求摩尼,为他所害. 95.二鸽喻 昔有雄雌二鸽,共同一巢.秋果熟时,取果满巢.于其后时,果干减少, 唯半巢在. 雄瞋雌言:"取果勤苦,汝独食之,唯有半在." 雌鸽答言:"我不独食,果自减少." 雄鸽不信,瞋恚而言:"非汝独食,何由减少?"即便以喙啄雌鸽杀. 未经几日,天降大雨,果得湿润,还复如故. 雄鸽见已,方生悔恨: "彼实不食,我妄杀他."即悲鸣命唤雌鸽: "汝 何处去!"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颠倒在怀,妄取欲乐,不观无常,犯于重禁,悔 之于后,竟何所及.后唯悲叹,如彼愚鸽. 96.诈称眼盲喻 昔有工匠师,为王作务,不堪其苦,诈言眼盲,便得脱苦. 有余作师闻之,便欲自坏其目,用避苦役. 有人语言:"汝何以自毁,徒受其苦?" 如是愚人,为世人所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少名誉,及以利养,便故妄言,毁坏净戒,身 死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为少利故,自坏其目. 97.为恶贼所劫失 喻 昔有二人为伴,共行旷野.一人被一领 ,中路为贼所剥,一人逃避, 走入草中. 其失 者,先于 头裹一金钱,便语贼言:"此衣适可直一枚金钱,我 今求以一枚金钱而用赎之." 贼言:"金钱今在何处?" 即便 头解取示之,而语贼言:"此是真金,若不信我语,今此草中有 好金师,可往问之." 贼既见之,复取其衣. 如是愚人, 与金钱一切都失.自失其利,复使彼失.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修行道品,作诸功德,为烦恼贼之所劫掠,失其 善法,丧诸功德,不但自失其利,复使余人失其道业,身坏命终,堕三恶道. 如彼愚人,彼此俱失. 98.小儿得大龟喻 昔有一小儿,陆地游戏,得一大龟,意欲杀之,不知方便,而问人言: "云何得杀?" 有人语言:"汝但掷置水中,即时可杀." 尔时小儿信其语故,即掷水中.龟得水已,即便走去.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欲守护六根,修诸功德,不解方便,而问人言: "作何因缘,而得解脱?"邪见外道、天魔波旬及恶知识而语之言:"汝但 极意六尘,恣情五欲,如我语者,必得解脱."如是愚人,不谛思惟,便用 其语,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如彼小儿掷龟水中. 偈颂 此论我所造,和合喜笑语. 多损正实说,观义应不应. 如似苦毒药,和合于石蜜. 药为破坏病,此论亦如是. 正法中戏笑,譬如彼狂药. 佛正法寂定,明照于世间. 如服吐下药,以酥润体中. 我今以此义,显发于寂定. 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 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 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 智者取正义,戏笑便应弃. 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华鬘》竟. 名著评点 读罢《百喻经》,最令人赞叹的大约还是它所取得的文学成就、拥有的 教育意义,和所采用的说教方式. 通常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它的文学特质. 《百喻经》是产生于古代印度的譬喻故事集.古印度流传的寓言故事很 多,"如大林深泉"(鲁迅先生语),据当代著名佛学大师隆莲法师考证, 《百喻经》的撰者伽斯那生活于公元 5 世纪,那时更是印度寓言文学盛行之 时,著名的梵文寓言集《五卷书》就流行于此时,因而《百喻经》也可谓是 应时之作,在印度文学史中应当享有相当高的地位.另外我们通过比较也可 以看出:同其他譬喻故事集一样,《百喻经》所集录的故事也多曾流行于民 间,系逐渐被佛教宣传家们采撷吸纳入佛经,并又经过了本书撰者伽斯那的 加工改编,所以它们乃是大众智慧与学者卓识的结晶,是成就卓越、雅俗共 赏的文学艺术品.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百喻经》中的许多故事都具有结构完整、情节 曲折、内容丰富、描写生动的特点,堪称文集斐然的短篇小说. 例如第 65"五百欢喜丸喻",全篇几近千字,故事部分亦长达 700 余字, 是《百喻经》中的代表作之一. 这个故事以淫妇害夫的阴谋开篇:古印度曾有一个淫妇,荒淫无度,厌 患夫婿,曾设计了种种毒计谋害丈夫,但都没能成功,这次又制作了毒药丸, 诈称欢喜丸,送给即将远行的丈夫,并甜言蜜语地哄骗他,要他行至异域他 乡,饥饿困乏时才可食用.丈夫对此深信不疑. 一晚进入他国国界,这位远方来客露宿于密林之中,因为惧怕野兽而爬 到了树上,却将 500 枚"欢喜丸"忘在了下面.夜里有 500 名强盗止宿树下, 各吃了一枚"欢喜丸",毒气发作,立时殒命.第二天天亮后,躲在树上的 远客用刀箭斫射死尸,又收取了盗贼们的赃物,凯旋般地向国都进发,碰巧 遇上国王正在率领臣下追捕盗贼,远方来客便向国王大事夸耀自己如何神 勇,并请国王派人去查看他伪造的"杀贼现场".国王深加赞赏,封爵赐物, 以致该国旧臣嫉妒怨恨,到国王面前去攻击他.此时远客却抖擞精神,做出 一副要与那些旧臣较量比试的姿态,这咄咄逼人的冲天胆气真把旧臣们全都 吓退了. 不久,该国有恶狮为害,心中不平的大臣们遂向国王举荐这位异邦英雄. 远客既受敕命,只得"坚强其意",自我激励,壮着胆子往赴猛狮出没的地 方.待见到奋激的狮子却惊惶怖畏,再次拿出看家本领——上树,狮子张开 血盆大口对着树上狂吼,远客怕得要命,连刀都拿不住了.按说此时远客的 处境万分危险,本该成为狮口珍馐了.但吉人天相,他自有神助,失手掉落 的利刃竟然插入了狮子的大嘴里,怒狮命归西天.此时的远客立即转惧为喜, 又雄赳赳气昂昂起来.国王自然又是只知惊人结局,未见动魄过程,对他加 倍优宠,国人们也全都心悦诚服,只剩下歌咏赞叹了. 这个故事构思奇巧,可以说其中远客除了诈言决斗和"坚强其意"之外, 几乎没有做什么努力,他的智慧之处在于他非常乖巧,很懂得天子必取的道 理,也很会利用一切天赐良机以转祸为福,而世人们又都迷信他的慷慨陈词, 秉持生杀大权的国王更对他封赏有加.这些正构成了故事的戏剧性,令读者 忍俊不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写作技巧已十分成熟. 除长篇外, 《百喻经》中的某些短篇也营构了并不简单的情节.如第 67 "夫妇食饼共为要喻"的故事部分仅 160 字,但却同样复杂有趣.故事中说 从前有一对夫妻共同分食三只饼,各取食了一只之后还剩一只,两人各不相 让,于是约定进行守口比赛:谁后开口说话谁就可以吃饼.夫妻二人相对而 坐,默然不语.不一会儿有一个小偷闯进他们家,当着两位主人的面洗劫了 屋内的一切财物,见二人始终只是四目相视,静观无言,小偷更是得寸进尺, 在丈夫面前欺辱人家的妻子,丈夫依旧毫无反应.这时妻子终于忍耐不住, 对丈夫吼道:"你这个傻子,就为了一只饼,看见恶贼都不叫唤!"她的丈 夫竟然拊掌大笑:"嘿,拙妇,我可以得到饼,不必给你喽!"这位丈夫的 定力实在是太高了,真让人啼笑皆非.文中对他内心活动的刻画十分成功. 上述两例仅是我们随手拈来的.《百喻经》中的成功之作很多,不胜枚 举.可以说本书中的绝大部分故事不论篇幅长短,结构情节都堪称完整动人, 遣词造句无论是否繁复绮丽,寓意旨趣却相当隽永幽深,再加上故事中塑造 的主人公的形象鲜明生动,情态动作稚拙粗憨,撰者使用的语言又夸张风趣, 因而既能引人入胜,又颇耐人寻味,滑稽荒谬者令人捧腹喷饭,哀婉凄绝者 使人扼腕伤感. 正是由于 《百喻经》 中选编的故事可读性、 趣味性很强, 因而译出后 1500 多年来一直在中国社会上广为流传,其中的一些寓言早已摆脱了佛教宣传品 的窠臼,或原封不动,或稍加改造,变成深入于民众中的故事了,常为大众 引为谈资. 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百喻经》对我国寓言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 影响.作为反映外域风情的异域文学作品,它为我国的文学家提供了很多有 益的启示,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后世中国文坛上曾出现了不少与此 相关,而又融入汉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习俗的再创作,如本书中的第 63 "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第64"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就时常得到 后世中国寓言家们的青睐,屡次被他们改头换面地再创作为新故事. 但是寓言毕竟不同于笑话,编撰者的目的不是提供笑料,让人一笑了之, 而是要以故事为依托,寓深意于其中,以开启人们的心智.因而一部好的譬 喻作品必须能够令读者掩卷深思. 《百喻经》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十分突出的,书中剖析了某些社会上 普遍存在的荒谬现象,揭示了许多为人处世的哲理,其中的一些观点不但适 用于古代社会,就是我们今天读来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例如第 10"三重楼喻"中的富人十分欣羡他人的三层楼宇,让匠人们也 为自己建造,但当看到他们打地基、修建一二两层时却困惑不解并极力反对, 固执地要求他们直接修建第三层.这种想法荒唐已极,神经稍微正常点的人 都不会妄想构筑空中楼阁,因而故事本身近乎荒谬.但现实生活中无视客观 规律,办事情不循序渐进,不愿艰苦努力,只想一蹴而就的人却并不罕见. 本喻以虚诞的故事作为反衬,正形象鲜明地昭示了真理,儆示了那些狂妄愚 顽之人. 又如第 17"债半钱喻"中的商人为讨回半个钱,雇船渡河,来回花掉了 四个钱,而借债人却又不在家,商人根本无法追回那半个钱.这个故事十分 幽默,它成功地刻画了贪鄙商人又吝啬又愚昧的形象,辛辣地嘲讽了现实生 活中那些只顾眼前名利,不计长远后果,做事时不能权衡利害轻重,最终得 不偿失的蠢人. 再如第 95"二鸽喻"中的雄鸽蒙昧乏智而又多疑残暴,怀疑与自己同栖 止的雌鸽偷吃了巢中的果子,不顾雌鸽"果自减少"的争辩,凶残地虐杀了 雌鸽.待到后来天降大雨,鸽巢淹湿,先前因失水而干瘪显少了的果子遇水 膨胀,还复了原来的体积,雄鸽才从妄见中醒悟过来,悔恨哀鸣,悲唤雌鸽, 而雌鸽却绝无生还之理了.常人社会中也有一些人昏聩无知,不明事理,却 又不能谨言慎行,而是刚愎自用,常于冲动茫然中铸成大错,日后纵有悔悟, 却也难有回天之力,无法弥补,其过恶自远在雄鸽之上. 《百喻经》中的佳喻很多,这里我们不能一一分析,相信读者阅后自然 见仁见智. 在这里我们还应该特别提请读者注意的是,《百喻经》中的某些故事与 我国传统社会中流传的一些寓言有雷同相似之处,如第 19"乘船失釪喻"之与"刻舟求剑",第45"奴守门喻"之与阿凡提为富人看门故事,等等.但 是其中有些故事情节虽近,旨趣却大有区别,如第 43"磨大石喻"之与"铁 杵磨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广布于我国传统杜会的千古美谈,它要 求人们要能够长期忍受寂寞,锲而不舍,厚积而薄发,反映了我国人民敦厚 淳朴的美德.但是寸荫寸金,用铁杵磨针,值得吗?《百喻经》中的"磨大 石喻"讲述愚人打磨大石以作小小的玩具牛,不仅提出了类似的问题,而且 做了斩钉截铁的回答.撰者首先否定了这种"用功既重,所期甚轻"的人生 态度,进而激励人们应当志意高洁,远求胜果.这与我国传统的思维定式大 相抵触.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处世哲学, 阅读寓言故事应当读思并重,《百喻经》等书,正可以为我们调整思想方法 提供借鉴. 以上是我们对《百喻经》中深邃寓意所作的常人之想. 实际上,伽斯那编撰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佛法,所以我们还应着重分 析一下它在宗教宣传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佛教是世界上最为深奥玄妙的宗教.平白言语很难尽显其义,如果单纯 地宣讲理论,恐怕只有上根利智的人才有可能接受.但如果用事来作印证, 以事显理,以致理事圆融,那么能够皈依佛教的人便会大大增加.而譬喻一 门正能很好地发挥这种功用,《楞严经》卷一即称:"诸有智者,要以譬喻 而得开悟." 譬喻的梵文原词为 Avadā nā ,意谓以已了知之法张显未了知之法.譬喻 的义界非常宽泛,从修辞上的比喻、比拟方法,论辩中借事明理的技巧,乃 至利用比喻的寓言故事,皆包括在内,其中尤以寓言故事的文义最为通俗浅 显,也最能引起信众闻法的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自然领悟佛教的道理, 故而讲说譬喻故事早已成为了佛教宣传家们解释教义哲理时最常用的方法之 一,释迦牟尼在世时即十分注重使用此种方法,佛教经典中更存有大量的譬 喻,据说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 佛经中兼用譬喻的例证很多,如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差不多 每段记载都有譬喻的内容,大乘佛教的代表经典《妙法莲华经》中也有著名 的"法华七喻" 专门集录譬喻故事的经典也很多,譬喻经是 12 部经中单独的一类,大藏 中专以"譬喻"命名的佛经至少也有六七种,仅据明代徐元太辑录的《喻林》 的统计就有《大集譬喻经》、《佛说譬喻经》、《阿育王譬喻经》、《法句 譬喻经》、 《杂譬喻经》、《众经撰杂譬喻》等,但它们的知名度都不如《百 喻经》高,《百喻经》堪称是这类作品中的代表作. 伽斯那编撰《百喻经》主要是出于宗教目的,他为每个故事都赋予了佛 教色彩.如在第 10"三重楼喻"中,伽斯那即在嘲讽那个妄想构筑空中楼阁 的富人之后,批评某些佛教徒不能努力实修,不想依次修证须陀洹果、斯陀 含果,阿那含果,而想直接求证阿罗汉果以达涅槃解脱的惰怠行为,伽斯那 认为他们就像那个不切实际的富人一样愚蠢.这类比况方式对读者准确理解 教义很有帮助,因而可以说本书是达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的. 不过一般说来寓言故事的深意或是尽在不言中,或是仅用三言两语即可 点明主题,点到为止.而《百喻经》的撰者出于宗教情怀,有时不免过于殷 切,书中的某些说教与寓言故事本无必然联系,但却硬拉入题下,牵强附会, 显得过于生硬.另外有些说教部分的篇幅又太长,说来说去,唯恐人们不明 所指,例如第 24"种熬胡麻子喻",第84"月蚀打狗喻"等篇中的说教就比 故事还长,这是《百喻经》明显的不足之处,难怪有些人重印此书时常将说 教部分删去. 总的说来,《百喻经》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似乎超过了它在佛教宣传方面 发挥的作用,将之比为东方的《伊索寓言》是比较恰切的,只是后者还讲述 了许多聪明人的故事.希望今天的读者阅读《百喻经》之后能够心有所悟, 并能依凭自己的智慧辩才加以发挥.我们相信真正的聪明人从中所得到的必 不限于宗教与文学知识.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欲望与烦恼txt下载  欲望与烦恼txt无删节  欲望与烦恼133txt  欲望与烦恼全文  欲望与烦恼txt  欲望与烦恼133章  欲望与烦恼苏蘅  欲望与烦恼133下载  欲望与烦恼34  欲望与烦恼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