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学课后答案 > 近科学师资培育受到各界的重视
  • 近科学师资培育受到各界的重视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09-06-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qwj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01
    21
    44
    63
    89
    徵稿启事
    106
    大学生知觉新进教师 PCK 之个案研究
    张世忠*,管世应,谢幸芬
    中原大学教育研究所 (投稿日期:2009 4 月 15 日;修订日期:2009 5 月 1 日;接受日期:2009 5 月 19 日)
    摘 要
    教师专业成长,是目前大学教学卓越计画推动的主要项目之一.而学科教学 知能(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则是用评估教师专业非常重要的指 标.本研究因鉴於国内外 PCK 相关研究,多以中小学或职前教师为对象,鲜少 关注到大学教师 PCK(发展)的改变情形.因此,特采用研究者自编之「大学生课 堂回馈问卷」 (Jang, Guan, & Hsieh, 2009) ,针对校内位新进教师及其班级分别 进探讨与分析,进而促进教师教学反思与精进.本研究主要是采个案研究的方 式进,并使用化与质化并的方式进分析.在化资上,系依据问卷之 得分以分析大学新进教师在 PCK 之四个面向(SMK,IRS,IOC 及 KSU)上的 改变情形.在质化资上,主要透过教师研习讲座及个别晤谈方式,讨学生针 对开放性问题之回馈与教师自身的反思纪.研究结果显示:位新进教师中共 有四位,在期中,期末之得分达到显著差,显示出教师经过问卷的实施与研习 讲座的与之后,学科教学知能均能有效地提升.除此之外,亦发现到各个教师 在四大面向上表现之优,并据此给予教学上之诊断与建议.一般,在位 新进教师之中,普遍对 IRS 与 KSU 之得分较低,SMK 及 IOC 之得分则较高. 因此,本研究建议大学新进教师在进班级教学前,须考到学生的先备知和 学习困难,以设计适合之课程内容与评方式;并针对自身的教学策持续地进 修正,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成效.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学科教学知,大学教师知,大学生的知觉,评工 具
    *电子邮件:jang@cycu.edu.tw
    1
    张世忠 管世应
    谢幸芬
    壹,前言
    教育部为提升大专院校整体之教 学品质,特实施「大学教学卓越计 画」 ,以鼓各大专院校针对「规划研 究」「教学发展」「教学资源」及「学 , , 习促进」等四大构面进研究与革 新.其中,本校教学卓越计画之专责 单位—教学发展中心,结合教师专业 成长中心,每办新进教师研讨会 或工作坊,与人员反应热,然而 却缺乏相关实证研究,以验证新进教 师专业成长之提升.根据研究显示,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教师的需 求,教师发展专业知能可透过活动, 讲述,反思,探与应用等方式,以 及 多 实 务 层 面 的 发 展 ( Kennedy, 1999).此外,部分学者也建议到: 有效教师发展专业知能之途径,可透 过:(1)研究之进;(2)向涉及 知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教师学习经 验;(3)提供机会接触和讨改革的 方法;(4)允许教师创造新的教学经 验 和 出 版 资 源 ( Cooney & Krainer, 1996; Dalgarno & Colgan, 2007; Lieberman, 1995; Loucks-Horsely et al., 2003; Sykes, 1996). 最早探究教师专业知者,当推 Lee S. Shulman 在Shulman的重要出版 . 物—一篇名为〈教与学:革新的根基〉 (1987)指出,有效教师知是由七 种教学基础知所组成,分别为: (1) 学科内容知;(2)一般的教学法知 ;(3)课程知;(4)学科教学 知能(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5)学习者和他们的特性知 ; (6) 教育脉络或情境的知; (7)
    教育目标的知,目的和价值,和他 们的哲学和史由的基础.此研究 发现到,影响教学成功的因素只是 包含学科知,还包括教师对学生先 备知与学习困难之了解,教学方法 与策,课程知,教育情境,教育 目标,价值与信等层面,其中,尤 以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能(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为当前大学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王国华, 段晓与张惠博,1998;邱美虹与江 玉婷,1997;晓雯,1996;段晓, 1996;张世忠与慧英,2009; De Jong, Van Driel & Verloop, 2005; Jang, Guan, & Hsieh, 2009; Loughran, Mulhall & Berry, 2004; Shulman, 1986, 1987; Van Dijk & Kattmann, 2007) . 此外,亦有许多学者认为 PCK 的 发展是透过在教室的教学场域中互动 而提升.当教师在处教室的特定 主题时,PCK 能发挥引导教师教学活 动的功能.一些学者从教师的学科知 著手,研究其如何发展,如一些 研究主张,具备较佳学科知的教师 能较有效地传输知,学生也较容 接受(Carter & Doyle , 1987 ; Tobin & Garnett , 1988) .但是,在 Yager, Hidayat 与 Penick(1988)的研究却显 示,教师具备好的学科知与其对 科学的解和与学生的沟通能之间 的关系是很小的,亦即有好的学科知 的教师并一定能进有效的教 学.因此,如何整合并有效提升新进 大学教师的 PCK,将有待深入之研 究,以解决上述研究所遭遇之困境, 以确实了解提升教学效能与专业的真 正原因.

    上一页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工程传热学课后答案  传热学课后答案  热学第二版课后习题  热学中考题目及答案  热学答案第二版钱尚武  热学教程答案  热学习题答案  热学秦允豪答案  热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