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_ 钠、钾、氯和酸碱平衡检验
第一节_ 钠、钾、氯代谢及检测
一、钠、钾、氯在体内的含量和分布
正常成人体内钠40~44mmol/kg(约1g/kg),50%分布于细胞外液,40%~45%分布于骨骼,5%~10%分布于细胞内液,血清钠135~145mmol/L,占血浆阳离子总量的90%。
正常成人体内钾49~54mmol/kg(约2g/kg),98%分布于细胞内液,2%分布于细胞外液,血清钾3.5~5.5mmol/L。
钠、钾这种不平衡分布主要是由细胞膜上的钠泵(Na+-K+-ATP酶)所致。
氯为细胞外液中主要阴离子,主要来源于食盐,排泄主要通过肾,100~200mmol/24h,其次是汗液和粪便,氯转移对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有重要作用。
二、钠和钾的代谢
(一)钠、钾的来源
钠主要来自食盐,其摄入量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一般为8~15g/天,远超过机体需要量,而且,机体对钠的吸收率很高,几乎是100%。
钾主要来自蔬菜、水果及肉类,成人需要量KCl 2~3g/天,吸收率约90%。
(二)钠、钾的排泄
钠、钾主要通过肾排泄,肾脏对钠、钾的排泄可概括为:
钠_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肾排泄钠的阈值为110~130mmol/L。
钾_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每日约有20~40mmol KCl从尿中排出(当没有K+摄入时),另外,粪便和汗液也有少量K+排出。
(三)钠、钾代谢
细胞内、外液,血液中Na+不断交换,血浆占11.2%,组织间液29.0%,结缔组织和软骨11.7%,骨43.1%其中可交换的占13.8%),细胞内液2.4%,细胞间流动量2.6%。
钾代谢与酸碱平衡和物质代谢有关,酸中毒,引起高血钾;碱中毒,低血钾。Gn合成,合成1gGn需0.15mmol K+进入细胞内;合成1g蛋白质需0.45mmol K+,反之,Gn、蛋白质分解时有同样多的K+释放至细胞外。
三、钠、钾的主要生理功能
钠:1.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 钾:1.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
2.调节酸碱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节酸碱平衡。
3.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______________ 3.参与细胞内物质的合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
四、钠、钾的测定方法
(一)样品的采集和处理_ 测定钠、钾的样品是血清,其次有尿液、胃液等。
由于钠、钾在细胞内外的不平衡分布,应防止溶血,样品需保存时,应分离出血清。
(二)测定方法_ 主要归纳为化学法和物理法两大类。如化学法有比色法、比浊法。物理法有火焰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子活化法。
1.火焰光度法
①内标法:用含一定浓度的锂盐稀释液稀释样品,经火焰激发溶液中的钠、钾、锂,各自产生特异光谱,分别通过相应滤光片,照射在光电管上产生各自的光电流,并与锂(浓度恒定)产生的光电流比较,即可得出钠、钾的含量。
②外标法:用去离子水稀释样品,并雾化,经火焰激发钠、钾产生特异光谱,钠589nm,钾767nm。浓度与光谱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内标法要求燃料纯度高,但精确度较好。外标法干扰因素多。
2.离子选择电极法_ 早先钠电极和钾电极的敏感膜是玻璃膜,即玻璃钠电极和玻璃钾电极,目前常用的钾电极属于流动载体电极,是一种液膜电极,其敏感膜缬氨霉素膜。
测定方法分为直接电位法和间接电位法。
①直接电位法:血清样品和标准液不经稀释直接作电位分析,能较真实地反映血清中离子活度,使用后要注意管道的清洗,防止堵塞。
②间接电位法:血清样品和标准液用一定离子强度和pH的稀释液作定量稀释,再进行电位分析,测定结果与火焰光度法接近。
正常参考值:血清钠_ 135~145mmol/L
___________ 血清钾_ 3.5~5.5mmol/L
五、氯化物的测定
1.滴定法_ 能与Hg2+结合生成溶解但不解离的HgCl2,当滴定达到终点时,过量Hg2+与指示剂二苯卡巴腙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根据硝酸汞的用量可计算出氯化物含量。
Hg2++2 Cl-———→HgCl2
Hg2++二苯卡巴腙———→紫红色络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