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型汽车构造 >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3-10-10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建设方案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二零一一年十月 目录一、专业建设基础 2 (一)国内汽车产业发展迅猛 3 (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旺盛 4 (三)专业建设现状 4 (四)存在的问题 6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7 (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 7 (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7 三、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8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8 (二)专业建设目标 8 (三)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 10 (四)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16 (五)教学团队建设 19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20 (七)专业群建设 20 四、建设实施进度安排 21 (一)预期成果 21 (二)进度安排 22 五、建设经费预算 29 六、建设措施 31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负责人:鲍远通 (汽车工程系主任) 丁祖学(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制造厂副总经理) 项目组成员:梅彦利 张广栋 张全逾 宋松松 丰烨 罗灯明 司鹏鹍 张真忠 侯树梅 娄宗勇(以上为院内专职教师) 李晓晨(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部长) 杨正义(河北宏昌天马专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录山(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制造厂副厂长) 贾艳宾(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试制部副部长) 崔海涛(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装部部长) 郭晓辉(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 付志国(中通客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经广泛调研和反复论证制定本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国内汽车产业发展迅猛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达到1800万辆,并且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4亿辆.国内汽车行业现有各类相关生产制造企业5800多家,总资产超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5%.在京津冀区域内,拥有一大批汽车制造企业,如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河北宏昌天马专用车有限公司、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多层次汽车制造企业,汽车产销量占全国的近五分之一.河北省"十二五"规划将重点发展乘用车、专用车、多功能商用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加快建设保定长城、定州长安、邯郸宇康3个汽车工业园. (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旺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汽车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近220万人,相关从业人员3500多万人,其中从事汽车整车及部件装配工种的操作工人数约为5万人,具有中、高级汽车装调工水平的人数只占25%左右,汽车生产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员,仅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010年三年时间内就需要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专科毕业生1500人.目前,全国开设汽车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共有495所,其中,开设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有50所左右,每年提供毕业生3500人左右.统计数据表明,汽车制造与装配高技能型人才缺口很大.我校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制造厂、比亚迪汽车公司、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和河北中兴汽车公司等大型企业制造装配岗位就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了国内汽车行业的广泛认可. (三)专业建设现状 1.专业发展 我校汽车工程系现办有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内燃机制造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5个专业,目前在校学生1200人.汽车工程系于2004年被教育部、交通部等部委确定为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单位,汽车检测专业教学团队2010年被选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立于1997年,目前该专业在校生280人,年招生两个标准班.2005年该专业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得到了评估专家的广泛认可认.2010年该专业再次通过了河北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近三年,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率均超过200%,平均分超过录取线30分,毕业生就业率达85%以上. 近年来,本专业与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宏昌天马专用车有限公司、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制造厂等汽车制造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搭建专业资源平台,形成了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龙头的专业布局;依托汽车实训中心、汽车技术研究所,形成了有效的社会服务体系. 2.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在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过程中,本专业明确培养方案的开发主体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遵循"教学目标与企业需求对接,学习情境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对接"的原则,按照企业实际工作的要求,根据企业需要开展订单教育,聘请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学生授课、指导实践、举办讲座,增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形成了"工学结合、双证对接、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体系现状 通过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校企共同构建了基于汽车装调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使教学项目的确定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与企业需求相适应,与岗位对应工种的职业标准相结合.其核心课程全部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课时占总学时的50%.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国家级精品课2门、省部级精品课2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基本覆盖了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4.师资队伍现状 通过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已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基本合理、业务能力较强,并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师团队.目前,"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由18名教师组成,其中专任教师13名,企业兼职教师5名.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7名,工程师、讲师5名,助教1名;9名教师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双师"素质教师达70%;博士1名,硕士7名,在读硕士4名;企业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汽车制造实践经验,均为所在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 团队成员中由校级教学名师2人,河北省优秀教师1人,河北省优秀辅导员1人,河北省三育人标兵1人;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校级优秀双师型骨干教师1人,学校"克庸"教学质量奖获得者 团队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承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其中"汽车构造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获得2009年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建成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编写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承担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50篇;与企业共建汽车结构实训室;在2007年承德市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三名,2名教师被授予承德市技术能手称号. 5.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1)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现实训室:汽车检测线、发动机拆装实训室、电喷发动机实训室、整车电路实训室、自动变速器实训室、底盘拆装实训室、变速器拆装实训室、汽车仿真实训室、汽车底盘电控实训室等现代化实训室. (2)与河北宏昌天马专用车有限公司、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制造厂、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德奥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份有限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6.社会服务能力现状 本专业利用教学优势服务企业,面向汽车制造企业开展了多层次的技术服务,如为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制造厂的职工技术培训和技术比武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 利用技术优势服务社会.我系建有汽车技术研究所,为河北宏大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与北京大力神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研究,近三年到校经费达40万元. 近三年为承德市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培训考核达3600人次,本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出具质量分析报告,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可.同时开展各种级别的汽车制造专业工种的技术培训和等级鉴定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创新和突破. 2.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第三方评价体系亟待加强. 3.专任教师的服务企业能力有待加强,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4.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整合,校外实习基地需要进一步拓展增加,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 通过实践专家研讨和深入汽车制造企业进行调研,掌握了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岗位的现状,综合分析得出汽车制造企业目前最缺乏的是汽车中级装调工 、汽车整车和部件高技能装调工 、汽车整车和部件装调技师、汽车车身制造工 、质量检验员 、班组长、工段长等具有一定现场生产管理知识和发展潜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通过对汽车制造企业调研、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专业建设委员会的论证基础上,归纳出本专业首次就业岗位与发展岗位,见图2.1. 图2.1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岗位分析 (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1.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汽车制造、装配、改装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汽车制造、装调、改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从事汽车制造、装配、改装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 人才培养规格 (1)能熟练进行汽车零件的测量、测绘,掌握数控、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2)能熟练对汽车整车、发动机、底盘进行解体、装配、调整, (3)能熟练对车身进行冲压、装焊、涂装,并具备相应工艺制定的能力; (4)能熟练地编制汽车零件制造工艺卡片,合理选用零件的加工方法; (5)能熟练对汽车整车、发动机、底盘、电器系统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及维修; (6)能熟练完成常用车辆的改装,具备常用专用车的基本设计能力; (7)获得汽车装调工中级操作工证书. 三、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遵循提升专业提升服务产业能力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坚持"立足河北,融入承德,服务石油,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坚持"开放办学、产学结合、崇尚实践、强化应用"的办学特色定位.创新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中的运行机制,成立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与发展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章程及工作条例.完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双证对接、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核心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教材等教学资源,制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设立课程建设专项基金,全面推进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新建、扩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技术研发及培训能力,提高社会服务功能.改革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方法,大力推行综合质量测评,实行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本位和素质拓展为核心,以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的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专业建设目标 1. 构建"工学结合、双证对接、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总模式下,通过校企共建,创新形成以汽车制造与装配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双证对接、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1所示.根据汽车制造企业人才的成长规律,采用"教室与实训室相结合、实训室与制造车间相结合、学生与企业员工相结合、教师与技师相结合" 的四个结合模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对学生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对于整车、零部件及其总成的认知、工作原理以及拆装调整,以校内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教学为主,对于整车装调技术、检测技术、制造工艺等以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为主,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对于专业课程基本上都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来组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图3.1 "工学结合、双证对接、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2.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组织专业教师到汽车制造企业调研,与汽车制造企业车辆设计、车辆销售、车辆装调人员以及我系毕业生等相关人员,进行多次的深入研讨,了解企业对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组织专业教师、职业教育专家、汽车制造企业总工程师等人员,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结合汽车制造与装配职业岗位分析,了解到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高职学生毕业后,主要在汽车制造企业从事整车装调、整车试验、零部件制造、零部件检验、产品工艺设计与车间管理等岗位工作,制定符合企业需求和学生长远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同时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根据企业需求,不断拓展订单培养,共同开发实用的专业课程,将职业素养融入教学全过程,让教室与实训室相结合、实训室与制造车间相结合、学生与企业员工相结合、教师与技师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双证对接、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技术人才. 表3-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目标 完成 时间 责任人 学校 企业 1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双证对接、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2 鲍远通 李晓晨 2 人才培养计划 "工学结合、双证对接、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计划 2012 鲍远通 李晓晨 3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订单班" "订单班" 教学文件 2013 鲍远通 李晓晨 (三)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 1.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为: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本专业职业岗位标准;按照职业岗位标准,确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以国内知名的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典型目标产品生产过程为导向,分解岗位工作任务及能力需求,将岗位任务和能力需求分解为若干个任务能力模块,确定学习领域,构建"通用能力培养模块+专业基础能力培养模块+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块+拓展能力模块"的课程体系,引入汽车制造行业企业标准,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与教材.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如图3.2所示. 在教学方式上,实行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强调学生在具有真实环境的实训室和企业中学习,教学方法以边讲边做、讲做练结合为主;合理使用教学课件、仿真教学软件、装调实践录像、网络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除满足学生岗位能力的要求外,还要对接应该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内容,使学生能够顺利取得相关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在学校,学生能够获得全国英语能力三级证书、计算机一级证书、汽车装调中(高)级工证书等. 2. 核心课程建设 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吸纳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开发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教学大纲,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对《汽车装调技术》、《汽车构造》、《自动变速器检修》、《汽车性能评价》、《车辆液压与气动技术》等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对《汽车机械设计基础》和《材料与成型工艺》等2门专业基础课程和《高等数学》基础课的教学资源库进行建设.同时,由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带领本专业教师开展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图3.2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鼓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结合生产实际共同编写开发与专业核心课程相配套的具有高职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编写与岗位技能相配套的实训教材.在2012~2013年规划编写出版5本校本特色教材.其中以《汽车装调技术》、《自动变速器检修》、《汽车构造》三门课程为重点建成三门工学结合的立体化的特色教材,同时开发配套多媒体课件、课程网站,编制《车辆液压与气动技术》、《汽车性能评价》两本公开教材. 课程建设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行动领域归纳的典型工作任务对专业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时把握以下五个原则:①课程的多种目标当中,突出能力目标;②课程的载体是项目和任务;③以完整的工作过程来设计能力的实训过程;④"做中学、学中做",技能的掌握促进理论知识的提升;⑤行为主题是学生. 依据课程设计、课程标准制定的学习目标,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构建课程内容,课程以学习情境(项目任务)为单元进行学习,每个学习情境打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界限,借助虚拟教学软件、仿真教学台架和真实的工作环境,实行一体化教学.图3.3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方案. 图3.3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方案 虽然不同的学习情境结合不同的工作任务,但是都有相同的规律,每个学习情境都要设计具体的工作任务,而具体的工作任务一定有具体的工作对象,例如《自动变速器检修》课程中学习情境设计,如图3.4所示. 图3.4 学习情境任务化设计示意图 具体到每一个学习情境,首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去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学中做,做中学).其次在了解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再分析讨论任务的完成步骤,制定计划,然后再进行相关部件的检修和故障排除,即完成相应的工作过程.通过教学内容分系统的组织,可使学生一步一步在解决故障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例如表3-3是《自动变速器检修》的课程中的一个的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工作过程化设计: 表3-3 典型工作任务:"自动变速器油(ATF)检查与更换"教学过程设计(6学时) 学习情境1自动变速器保养与维护 任务单元2自动变速器油(ATF)检查与更换 学时:6 学习目标 1.叙述自动变速器供油系统的作用; 2.根据不同的自动变速器正确选用ATF; 3.查阅维修资料,分析ATF使用、容量及油液状况的故障; 4.学习制定检查和更换ATF的工作计划; 5.规范更换自动变速器的ATF及滤清器 学习内容 教学组织和建议 1.ATF的作用和正确选用; 2.ATF滤清器的作用; 3.ATF的冷却系统 4.ATF油面高度、油质和漏液的检查; 5.ATF和滤清器的更换; 通过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 1.在每个项目中学生均应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 评估六步法,在老师指导下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最终评估 2.学生通过真实的汽车体验实际的故障排除的工作过程 工具与媒体 学生已有基础 教师所需执教能力 评价建议 教学模型 拆装用整车 专用工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电工、电子学基础 汽车机械基础 安全操作知识 环保知识 1.教师要提出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的实际问题; 2.教师讲授相关的知识点和操作要领; 3.按4~5人/组,配置相应的耗材,教师组织引导实操学习 1.自我评价:任务单填写情况,对ATF的认识,对ATF油面高度、油质和漏液的检查; 2.小组评价:对ATF油面高度和油质的检查操作及更换ATF的工作参与程度和工作方法; 3.教师评价:操作的规范程度,"5S"贯彻情况,环保和安全意识 在以学生为行动主体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完成基于真实生产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决策能力,评估反馈能力.在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过程中综合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避免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度过大可能造成偏离教学目标过远的现象发生,教师仍然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指导者,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进行过程控制、过程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过程评价."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如图3.5: 图3.5 自动变速器检修"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表3-4 课程建设一览表 序号 项目课程名称 建设目标 完成 时间 责任人 1 《汽车装调技术》 优质核心课程 2013 张全逾 2 《汽车构造》 优质核心课程 2012 罗灯明 3 《自动变速器检修》 优质核心课程 2012 梅彦利 4 《汽车性能评价》 优质核心课程 2012 鲍远通 5 《车辆液压与气动技术》 优质核心课程 2013 宋松松 3.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教材建设 表3-5 教材建设一览表 序号 项目教材名称 建设目标 完成 时间 责任人 1 《自动变速器检修》 "十二五"规划教材公开出版 2012 梅彦利 2 《汽车性能技术》 公开出版 2012 鲍远通 3 《汽车机械设计基础》 公开出版 2012 梅彦利 4 《汽车装调技术》 公开出版 2013 张全逾 5 《车辆液压与气动技术》 公开出版 2013 宋松松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表3-6 教学资源库建设一览表 序号 项目课程名称 完成 时间 责任人 1 《汽车机械设计基础》 2012 梅彦利 2 《材料与成型工艺》 2012 娄宗勇 3 《高等数学》 2012 蔡谋权 4 《汽车装调技术》 2013 张全逾 5 《自动变速器检修》 2012 梅彦利 (四)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本着"完善现有、更新技术、提升效能"的原则,同时加强硬件、软件、人才培养、先进教学模式及教材等方面的建设.建设重点放在适度增加设备数量与品种、完善和更新原有实训设备,继续坚持以生产性设备为主,技术水平接近或超过企业水平;改善实训场所布局.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工位模式设立学生实训工位,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四位一体,满足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为重点的专业群教学、科研需要,为企业提供培训与技术开发服务,并为兄弟院校提供实训室建设方案和思路. 完善整合部分实训室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水平,更好地开展教学、 科研、专业培训、技术服务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起到引领、扩建整合汽车底盘拆装、自动变速器实训等2个实训室、通过网络化改造完善汽车仿真等7个校内实训室. 表3-7 校内实训中心(室) 实训中心(室) 功能 实训对象 所面向课程名称 汽车制造与装配实训室 整车、主要部件拆装调整,车身制造实训. 本专业学生 《汽车装调技术》、《车身制造技术》 发动机拆装室 发动机拆装(汽油机、柴油机)、 本专业及专业群学生 《汽车构造》等 底盘拆装室 制动系统拆装、离合器拆装、差速器拆装、制动间隙调整 本专业及专业群学生 《汽车构造》等 变速器拆装室 传统变速器拆装 本专业及专业群学生 《汽车构造》等 自动变速器实训室 自动变速器拆装、检修 本专业及专业群学生 《自动变速器检修》等 整车电路实训室 整车电路认知、电路故障排除 本专业及专业群学生 《汽车电器》等 汽车维修实训室 汽车检测与维修等 本专业及专业群学生 《汽车检测技术》等 汽车安全检测线 汽车输出功率、制动、底盘、灯光、喇叭等性能检测 本专业及专业群学生 《汽车检测技术》等 车辆液压与气动实验室 液压、气压传动 本专业学生 《车辆液压与气动技术》等 汽车车身电控实训室 车身控制系统检测 本专业及专业群学生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等 汽车性能试验中心 汽车整车性能检测 本专业及专业群学生 《汽车性能评价》等 电喷发动机实训室 电喷发动检测 本专业及专业群学生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等(2) 新建汽车制造与装配等3个实训室 重点建设汽车装调实训室、车辆液压与气动和汽车车身电控实训室.其中汽车装调实训室模拟真实生产环境,建成3工位汽车整车装调实训线,进行整车和部件拆装,仪表板、车门、动力总成等分装,汽车检测与故障排除等实训内容.完成汽车液压与气动实训室建设.车辆液压气动实验室分别依据汽车液压制动系统、汽车气压制动系统、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汽车装配气压系统而建立. 本中心所开设的实验项目与汽车制造企业整车出厂实验项目相一致. 表3-8 专业实训设备一览表 序号 实训室名称 设备名称 数量 企业捐赠 1 汽车制造与装配实训室 车身装调系统 1台 车桥装调系统 1台 车门装调系统 1台 点焊机 1台 车身装配夹具 4套 4套 2 发动机拆装室 拆装用电喷发动机 6台 一般工具 6套 专用工具 6套 发动机拆装翻转架 6个 多媒体教学设备 1套3底盘拆装室 一般工具 3套 专用工具 3套 差速器 3台 主减速器 3台4变速器拆装室 一般工具 3套 专用工具 3套 变速器 3台 多媒体教学设备 1套5自动变速器实训室 自动变速器 5台 一般工具 2套 专用工具 2套 自动变速器试验台架 2台 换油机 3台 多媒体教学设备 1套 自动变速器检测台架 2台6整车电路实训室 CAN-BUS总线示教板 2台 安全气囊示教板 2台 汽车电路检修台架 6台 汽车空调电路检修台架 6台7汽车维修实训室 捷达轿车检修台架 2套 思域轿车检修台架 2套8汽车安全检测线 灯光检测仪 2套 悬架测试系统 2套9车辆液压与气动实验室 挖掘机液压试验台 1台 车辆气压实验台 1台10 汽车车身电控实训室 电控车门试验台架 2套11 汽车性能试验中心 转向参数测试仪 1套 微机制动性能测试仪 1套 转向系统测试台架 1台 转向系统测试仪 1套12 电喷发动机实训室 电喷发动机实训台架 2台 共轨柴油发动机台架 2台 共轨柴油发动机 2台 共轨柴油机故障诊断仪 2台VAG1552故障解码仪 3台X-431故障诊断仪 3台2.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继续与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制造厂、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实训基地,主动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与企业文化对接,通过积极参与企业职工培训、技术革新、企业文化建设,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继续深化顶岗实习组织与管理力度,顶岗实习实行导师指导制,即实习企业有专门的企业技术专家和技术骨干指导学生,学校也安排有指导实习的教师,且学生带薪工作,顶岗实习成绩由企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评定,最后由企业向学生颁发"工作经历证书".在拓展整合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和校企合作的内涵同时,与集团化汽车制造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增加单个校外实训基地接受学生的容量,在两年的建设期内使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达到19个以上. 3.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重点建设项目是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利用将建成的汽车装调实训室,突出培养学生汽车装调基本技能和整车装配技能,进行相应实训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并完善实训基地的运行与管理模式和实习标准及实训指导手册的开发. 完善和创新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模式,规范校内生产性实训,制定管理规定、运行办法和考核办法,开发制订能力培训包、实习标准、实训教材、实训指导手册、技能试题库和实训考核标准等,开展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建成保障工学结合要求的实训基地配套管理体系,形成适应汽车维修专业特点的长效运行机制. 环境布设、校企质量评价、校外基地 (五)教学团队建设 1. 专业带头人培养 两年建设期内在原有1名专业带头人的基础上,再从企业聘请1名,使专业带头人达到2名.专业带头人每年参加国内外交流和教育部组织的高职师资进修培训各1次,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企业挂职或工程进修不少于3个月,参与教学改革工作2项.专业带头人每人每年负责培养青年教师1人,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标准制定、厂中校建设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2. 骨干教师培养 采用国内外进修、现代职教理论学习、教研课题研究、精品课程建设等方式,通过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岗位交流、企业挂职锻炼,承接企业技术攻关项目等途径,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 原有骨干教师5人,新增4人,两年内共培养9名骨干教师,使其能够胜任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任务,在专业教学、产学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灵魂、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专业团队. 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通过安排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锻炼,担任挂职工程师,提高实践能力,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与研发,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原有"双师"教师9人,新增4人,通过两年建设,使双师素质教师数量达到13人,比例达到100%. 4. 兼职教师培养 原有兼职教师5人,两年建设期内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再遴选出10名汽车制造技术方面专家、技术能手为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实践课教学、职业资格考证实习指导、顶岗实习指导等教学任务.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完善兼职教师选聘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灵活考核.两年后,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35%以上. 表3-9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项目计划一览表 年份 专业带头人培养 (人) 骨干教师培养 (人) 双师型教师培养 (人) 新增兼职教师 (人) 2012年12252013年0225总计 1 4 4 10 (六)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 社会培训 在两年的建设期内,完成校内汽车实训中心建设,为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培训员工每年达500人次以上,技能鉴定500人次以上,每年为承德市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培训考核达1500人次以上. 2. 技术服务 进一步加强汽车技术研究所的建设,积极开展面向汽车制造企业和区域经济的科技服务,通过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发、合作开发产品、新技术应用等,实现年到校经费20万元以上. 3. 交流辐射 对口支援一所职业院校,与受援院校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科研研究、学术交流、教师互访等,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建设成果,将系部建设成为在河北高职院 校中具有一定示范辐射作用系部. (七)专业群建设 表3-12 教材建设目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课程名称 建设目标 完成时间 责任人 1 汽车故障诊断 公开出版 2013 张真忠 2 汽车营销 公开出版 2013 李美娟 3.专业群师资建设 建设期内,在3个专业中,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骨干教师各2名,4人达到双师素质要求,建立10名兼职教师资源库. 4.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两年建设,专业群各专业在共享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校内、校外实训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完成汽车故障诊断实训室、汽车营销实训室建设.以更好地满足校内实习、实训教学需要. 四、建设实施进度安排 (一)预期成果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经过两年建设后,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将超过400人,带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3个专业的发展,建成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核心、资源共享的教学平台. 1.形成行业、企业、学校合作办学的运行机制 探索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理事会为载体,实现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运行机制,学校与行业协会、企业形成本着平等、合作、融入、共赢的原则,真正达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目标. 2.形成符合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工学结合、双证对接、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和汽车制造与装配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3.建成的共享型专业资源库,将促进高职相关专业教学质量提高 《汽车装调技术》、《汽车底盘》、《自动变速器检修》、《汽车性能评价》、《车辆液压与气动技术》等5门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学生核心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关键性课程.以5门核心课程网站为重点的专业资源库的建设,使区域职业院校同类专业能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4.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把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扩展成集社会培训、企业员工培训、再就业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并成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汽车装调工、汽车驾驶员技师技能鉴定中心之一. 5.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通过校企双向兼职、双向服务教师培养平台,实现专兼教师的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融合,建成一支结构合理和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 4名骨干教师.安排4名教师到企业锻炼累计半年以上,引进兼职教师6名,兼职教师授课学时比例不少于35%.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100%. 6.校内外实训条件进一步改善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成和各实训室的建设、完善,进一步改善校内外实训条件,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为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提供有力保障. 7.教学质量保障与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引入社会评价,科学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与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从目标制定到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全程监控,体现了以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8.辐射和带动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相关专业的发展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建设,可以辐射到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内燃机制造与维修技术等相关专业,实现校内实训基地设备的充分共享. 9.毕业生能力得到提升 本专业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100%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率达90%以上,企业满意率达90%以上. (二)进度安排 表3-13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进度安排 重点专业名称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建设负责人 鲍远通 建设内容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1.专业校企合作与发展理事会 预期目标: 成立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与发展理事会分会,并开展工作;制定专业建设理事分会相关制度、包括章程、工作职责. 验收要点: 1.专业建设理事分会成立文件; 2.专业建设理事分会相关章程、制度、建设规划、工作职责; 责任人:鲍远通 预期目标: 定期召开理事会会议,指导专业教学团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和实验实训资源配置,统筹安排教学任务. 验收要点: 1.理事会会议纪要; 2.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验实训设备立项论证会的相关资料(会议资料及照片等). 责任人:鲍远通 2. 校企合作实训资源共享机制 预期目标: 依托专业建设理事分会,建立校企合作实训资源共享机制机制的工作目标、工作流程、人员分工、岗位职责; 验收要点: 1. 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教学使用记录. 2. 实训基地的技能与技术培训记录和人员名单 责任人:鲍远通 预期目标: 修订并完善校企合作实训资源共享机制的相关制度,整理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实践经验形成理论成果. 验收要点: 1. 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机制制度文本; 2. 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机制的总结报告. 3.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教学使用记录. 4. 实训基地的技能与技术培训记录和人员名单. 责任人:鲍远通 3.校企双向培养平台建设 预期目标: 依托专业建设理事分会,建立校企双向兼职、双向服务工作机制的工作目标、工作流程、人员分工、岗位职责. 验收要点: 1.专业建设理事分会关于校企双向培养平台建设的会议纪要; 2.校企双向兼职、双向服务的工作目标、人员分工、岗位职责等资料. 责任人:鲍远通 预期目标: 修订并完善校企双向兼职、双向服务工作机制的相关制度,整理校企双向兼职、双向服务工作机制的实践经验形成理论成果. 验收要点: 1. 校企双向兼职、双向服务工作机制制度文本; 2.理事会会议纪要; 3. 校企双向兼职、双向服务工作机制的总结报告. 责任人:鲍远通 4.校企合作教学质量监控 预期目标: 1.校企合作建立教学质量督导小组. 验收要点: 1.校企合作教学质量督导小组名单; 2.校企合作教学质量督导小组运行管理制度等文件. 责任人:鲍远通 预期目标: 1.建立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2.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验收要点: 1.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记录; 2.校企合作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资料. 责任人:鲍远通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预期目标: 与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进行广泛的现阶段和未来2年本专业的社会人才需求分析、岗位能力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修订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 验收要点: 1.确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合作企业;(提供合作协议和相关资料); 2.人才培养模式调研和研讨;(提供调研报告及论证会等会议资料); 3.职业岗位(群)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分析报告. 责任人:鲍远通 预期目标: 掌握本年度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及人才需求变化,总结2012级和2013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制订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 验收要点: 1.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总结 2.年度人才专业调研(2013年度人才专业调研报告及佐证材料等); 3.订单培养实施情况(提供订单学生名单和校企人才订单培养协议). 责任人:鲍远通 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 预期目标: 构建"工学交替、双证对接"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验收要点: 1.构建理论与实训一体化课程体系,形成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 2.工学交替、双证对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计划; 3.工学交替、双证对接课程评价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计划. 责任人:梅彦利 预期目标: 构建"工学交替、双证对接"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验收要点: 1.理论与实训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形成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 2.形成工学交替、双证对接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3.形成工学交替、双证对接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责任人: 梅彦利 课程资源建设 预期目标: 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出版专业教材. 验收要点: 1.编写《汽车装调技术》、《汽车构造》、《自动变速器检修》、《汽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与成型工艺》、《高等数学》等课程的课程标准; 2.完成《汽车装调技术》、《汽车构造》、《自动变速器检修》等3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启动《汽车性能评价》、《车辆液压与气动技术》等2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3.1部"十二五"规划教材:《自动变速器检修》 4.2特色教材:《汽车性能评价》、《汽车机械设计基础》 责任人:梅彦利 预期目标: 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出版专业教材. 验收要点: 1.完成《汽车性能评价》、《车辆液压与气动技术》等2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2.完成《汽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与成型工艺》、《高等数学》等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编写《汽车装调技术》、《汽车构造》、《自动变速器检修》、《汽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与成型工艺》、《高等数学》等课程的试题库. 3.2部特色教材:《汽车装调技术》、《车辆液压与气动技术》 责任人:梅彦利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训条件建设 校内实训条件 预期目标: 扩建汽车电子实训室,满足整班实训需要;启动汽车装调实训室建设,购置模拟仿真实训系统,能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科学的汽车装配工艺实训,并能为企业员工和全国其他同类院校教师提供培训;液压与气动实训室建设启动. 验收要点: 1.新增两套汽车电子实训系统并安装调试正常后投入使用; 2.建成汽车装调实训线和分装线. 3.本专业2011级学生开展汽车内饰装调实训项目 4.本专业2011级学生开展汽车车桥装调实训 5.本专业2011级学生开展汽车车门装调实训 责任人:鲍远通 梅彦利 预期目标: 购置汽车装配专用工具;扩建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液压气动实验室建设完成投入使用;解决实训基地汽车尾气的排放问题.利用整车装调实训进行职业教育、企业员工培训、和全国相关院校师资培训. 验收要点: 1.车身电控实训室满足整班实训需要; 2.汽车装配专用工具满足整班实训需要; 3.汽车尾气排放装置安装调试到位; 4.本专业2012级学生开展汽车整车装配实训; 5.本专业2012级学生开展液压与气动实训项目; 6.开展全国相关院校师资汽车整车装配实训班; 7.按教学计划要求,实训项目开出率100%; 责任人:鲍远通 梅彦利 校外实训条件 预期目标: 建立与完善实训基地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启动与企业合作建设汽车装调维修系列岗位标准;启动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项目建设. 验收要点: 1.汽车装调维修系列岗位标准建设完成; 2.与企业合作完成特色订单教育班培养; 3.形成实训教学管理体系; 4.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和学生实训实习管理办法; 5.校企合作协议书及技术攻关成果展览; 6.学生企业实习协议书. 责任人: 梅彦利 预期目标: 推广汽车装调维修系列岗位标准;建立与完善实训基地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启动第二批校企合作项目. 验收要点: 1.三个以上企业推行汽车装调维修系列岗位标准; 2.完成实训基地运行效果评价办法; 3.建设完成实训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和实训实习保障体系; 4.学生企业实习协议书; 5.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行长效机制的研究. 责任人:梅彦利 内涵建设 (软件建设) 预期目标: 配合实训基地建设,启动配套的实习标准和实训指导手册开发. 验收要点: 1.针对新增实训项目,开发出实习标准和实训指导手册. 2.与企业共同制定的培养计划 3.汽车装调基本技能实训标准和实训指导手册 4.校内汽车整车装调实训标准和实训指导手册 责任人:张广栋 预期目标: 完成配套的实习标准和实训指导手册开发工作. 验收要点: 1.针对新增实训项目,开发出实习标准和实训指导手册. 2.汽车装调基本技能实训标准和实训指导手册 3.校内汽车整车装调实训标准和实训指导手册 4.企业汽车总装工艺实习标准和实训指导手册 5.企业汽车检测实习标准和实训指导手册 责任人:张广栋 教学质量保障与质量监控 预期目标: 教学质量标准系统. 验收要点: 教学质量标准系统相关文件. 责任人:罗灯明 预期目标: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及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验收要点: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及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相关文件. 责任人:罗灯明 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带头人培养 预期目标: 培养1人.能够把握教学改革方向,具有主持教学、培训、科研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能力,能够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和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验收要点: 1.参加培训,了解双元制教育模式,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了解课程体系建设情况; 参加教学改革和汽车技术类培训班,取得证书; 2.结合《汽车装技术技术》和《汽车构造》课程建设,到校外实训基地生产线装配工艺,累加不少于1个月; 3.参与"汽车装配工"职业鉴定工作. 责任人:鲍远通 预期目标: 提升培养标准,着重加强专业带头人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和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服务能力,使其在行业具有一定知名度. 验收要点: 1.到国外汽车企业培训,学习先进生产管理模式; 2.参加国内教学改革和汽车技术类培训班,取得证书; 3.校外实训基地生产线装配工艺.每人累加不少于1个月; 4.参与"汽车装配工"职业鉴定标准的教材开发工作.制定企业装调高技能人才标准; 5.参与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 责任人:鲍远通 骨干教师培养 预期目标: 培养2名.参与专业教学改革,能够承担优质核心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与开发任务.具有一定科研和对外技术支持能力. 验收要点: 1.参加国内汽车技术类培训班,取得证书; 2.1人结合《汽车装试技术》课程,到校外实训基地生产线装配工艺学习,累加不少于1个月.能够指导教师和学生实训; 3.1人结合《车身制造技术》课程到汽车生产企业进行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生产线实习.累加不少于1个月; 4.2人参与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装调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参与制定装调高技能人才标准 5.2人参与编写"汽车装配工"职业鉴定标准的教材开发工作 责任人:鲍远通 预期目标: 培养2名.参与专业教学改革,能够承担优质核心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与开发任务.具有一定科研和对外技术支持能力. 验收要点: 1.1人到国外培训1个月,学习先进职教理念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了解课程体系建设情况; 2.1人结合《车身制造技术》课程到汽车生产企业进行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生产线实习.累加不少于1个月; 3.2人次参加国内汽车技术类培训班,取得证书; 4.1人结合《车身制造技术》课程到长城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生产线实习.累加不少于1个月; 5.2人参与企业装调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 6.2人参与编写"汽车装配工"职业鉴定标准的教材开发工作. 责任人:鲍远通 建设"双师"素质教学队伍 预期目标: 培养2名.掌握汽车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讲授理论课程和指导实训项目,参与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和职业技能考评鉴定工作. 验收要点: 1.2人结合汽车装调基本技能实训课程,校外实训基地参加1个月培训,能够指导学生实训; 2.2人次到校外汽车制造生产线装配工艺实习.累加不少于1个月,能指导学生装配实训; 3.2人次参加国内汽车技术类培训班,取得证书; 4.1人参与"汽车装配工"职业鉴定标准的教材开发工作; 5.1人参与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 责任人:梅彦利 预期目标: 培养2名.掌握汽车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讲授理论课程和指导实训项目,参与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和职业技能考评鉴定工作. 验收要点: 1.2人结合汽车装调基本技能实训课程,到校外实训基地参加1个月培训,能够指导教师和学生实训; 2.2人次到汽车生产线装配工艺实习.累加不少于1个月.能指导学生装配实训; 3.2人次参加国内汽车技术类培训班,取得证书; 4.1人参与"汽车装配工"国家职业鉴定标准的教材开发工作. 责任人:梅彦利 兼职教师聘用与培养 预期目标: 新聘5名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育教学工作 验收要点: 1.2012年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2.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授课、讲座、指导学生实习、教科研活动、教材建设、指导专职教师实践等方面的计划、记录和成果; 3.兼职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 责任人:鲍远通 预期目标: 继续新聘任5名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育教学工作. 验收要点: 1.2013年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授课、讲座、指导学生实习、教科研活动、教材建设、指导专职教师实践等方面的计划、记录和成果; 2.形成兼职教师培养机制. 责任人:鲍远通 社会 服务 职业培训 预期目标: 为企业开展多层次的技术培训. 验收要点: 1.企业装调高技能人才培训800人2.企业专项技术培训100人次 3.企业转岗人员培训300人4.针对全国职业院校培训师资200人次 责任人:梅彦利 预期目标: 为企业开展多层次的技术培训. 验收要点: 1.企业装调高技能培训1000人2.企业专项技术培训150人3.企业转岗人员培训400人4.针对全国职业院校培训师资300人 责任人:梅彦利 职业技能鉴定 预期目标: 对校内外人员开展汽车维修工和机动车驾驶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实际操作考核. 验收要点: 1.校外职业技能鉴定500人2.机动车驾驶员技能鉴定 1500人3.校内学生中、高级工技能鉴定 300人 责任人:梅彦利 预期目标: 对校内外人员开展汽车维修工和机动车驾驶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实际操作考核. 验收要点: 1.校外职业技能鉴定500人2.机动车驾驶员技能鉴定1500人3.校内学生中、高级工技能鉴定400人 责任人:梅彦利 技术支持 预期目标: 对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技术支持. 验收要点: 1.制订企业汽车装调工技能鉴定标准 2.参与企业汽车装调工、汽车检测工、汽车维修工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的出题、评审等工作 3.开发针对汽车企业专项技术培训2项 责任人: 鲍远通 预期目标: 对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技术支持. 验收要点: 1.制订企业汽车装调工技能鉴定标准 2.参与企业汽车装调工、汽车检测工、汽车维修工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的出题、评审等工作 3.开发针对汽车企业专项技术培训2项 责任人:鲍远通 专业群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预期目标: 与企业合作,进行社会人才需求分析、岗位能力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修订2012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验收要点: 1.确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合作企业;(提供合作协议和相关资料) 2.人才培养模式调研和研讨;(提供调研报告及论证会等资料) 3.职业岗位(群)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的结构分析报告; 责任人:梅彦利 预期目标: 掌握本年度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及人才需求变化,总结2012级和2013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制订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 验收要点: 1.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总结(提供用于出版推广的人才培养方案文本); 2.年度人才专业调研(2013年度人才专业调研报告及佐证材料等). 3.订单培养学生名单和协议. 责任人:梅彦利 课程与教材建设 预期目标: 1.建设《汽车故障诊断》优质核心课程; 2.建设《汽车营销》优质核心课程; 验收要点: 1.《汽车故障诊断》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资料; 2.《汽车营销》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资料; 责任人: 张真忠、李美娟 预期目标: 1. 完成《汽车故障诊断》公开出版教材; 2. 完成《汽车营销》公开出版教材. 验收要点: 1.《汽车故障诊断》公开出版教材; 2.《汽车营销》公开出版教材. 责任人:张真忠、李美娟 师资队伍建设 预期目标: 1.确立1名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 2.三个专业确立2名骨干教师进行培养; 3.双师素质建设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验收要点: 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方案; 2.专业骨干教师在企业锻炼3个月以上的证明材料; 3.双师素质建设和兼职教师队伍培养资料. 责任人: 鲍远通 预期目标: 1.继续培养确立的专业带头人; 2.继续培养确立的骨干教师; 3.继续双师素质建设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 验收要点: 1.专业带头人参加会议和培训等资料; 2.各专业骨干教师主持或参与教科研课题的资料; 3.双师素质建设和兼职教师队伍培养资料. 责任人:鲍远通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预期目标: 完成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建设方案及验收标准.制定标书,完成相应设备购置及验收;建立基地相关管理制度. 验收要点: 1.总体规划书,建设方案书; 2.购置实训设备清单及实物. 责任人:张真忠 预期目标: 继续基地内涵建设,实施全面教学.加大社会培训功能. 验收要点: 1. 购置实训设备清单及实物; 2.各实训室运行维护记录; 3.实践教学的记录; 4.社会服务证明资料. 责任人:张真忠 五、建设经费预算 本建设项目所需总经费为5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60万元,河北省财政资金26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30万元,企业支持20万元.详细情况见表5-1. 表5-1 项目资金使用计划明细表 专业名称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万元) 中央 财政投入 地方 财政投入 学校与企业 财政投入 合计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合计 162 108 260 138.5 121.5 260 27.5 22.5 50 570 人才培养模式与 课程体系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4 5 5 5 10 0 0 0 15 2.课程建设 5 5 10 5 10 15 2 0 10 35 3. 教材建设 10 5 15 10 10 20 3 4 5 40 4.教学质量保障与质量监控 1 4 5 2 8 10 0.5 0.5 5 20 小计 17 18 35 22 33 55 5.5 4.5 10 110 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带头人培养 10 5 15 3 2 5 0 0 0 20 2.骨干教师培养 10 5 15 3 2 5 0 0 0 20 3.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10 5 15 2.5 2.5 5 0 0 0 20 4.兼职教师聘用与培养 10 5 15 3 2 5 2 3 5 25 小计 40 20 60 11.5 8.5 20 2 3 5 85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 财政投入 地方 财政投入 学校与企业 财政投入 合计 2010 年度 2011 年度 小计 2010 年度 2011 年度 小计 2010 年度 2011 年度 小计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专业校企合作与发展理事会 4 2 6 5 5 10 1 1 2 18 2.校企合作实训资源共享机制 3 2 5 2 3 5 1 2 3 13 3.校企双向培养平台建设 5 4 9 5 2 7 0 0 0 16 4. 校企合作教学质量监控 3 2 5 3 0 3 0 0 0 8 小计 15 10 25 15 10 25 2 3 5 55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1.校内实训条件 30 30 60 30 30 60 5 0 15 135 2.校外实训条件 10 5 15 10 5 15 0 0 0 30 3.内涵建设 10 5 15 10 5 15 5 5 10 40 小计 50 40 90 50 40 90 10 5 15 195 社会服务 能力建设 1.技术服务 3 2 5 3 3 6 0 0 0 11 2.社会培训 2 0 2 5 5 10 0 0 0 12 3.骨干辐射与交流 10 3 13 7 7 14 3 2 5 32 小计 15 5 20 15 15 30 3 2 5 55 专业群 建设 1.人才培养模式 3 3 6 5 5 10 0 0 0 16 2.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 5 5 10 15 5 20 2 0 2 32 3.师资队伍建设 5 5 10 5 5 10 3 0 3 23 4.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2 2 4 0 0 0 0 5 5 9 小计 15 15 30 25 15 40 5 5 10 80 六、建设措施 1.按照项目管理程序进行该项目建设 成立校级专家评审组,对本项目进行论证评估;确定专门人员具体实施;项目建设过程中定期检查监督;项目建设完成后做好效果评价工作,以发挥其最大效益. 2.配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学校计划大力充实高职称、高学历、"双师型"教师参与本重点专业建设,而且师资组成采用"专兼聘"相结合的方式,即:学校抽调一批理论水平较高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职实践指导教师,邀请建筑界一些知名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或指导工程师,聘请一些经验丰富退休工程师来校任教指导. 3.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 (1)教学管理制度 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制订规范的实践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实施计划等教学文件,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相互渗透. (2)设备及物资管理制度 设备维修、保养规定专人负责,使设备的完好率达到90%以上,建立技术档案制度,不断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 4.组织保障 为保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我校成立了由校长牵头的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发展项目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和监督项目的实施过程,按照项目管理程序进行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校级专家评审组,对建设项目进行论证评估;确定专门人员具体实施;项目建设过程中定期检查监督;项目建设完成后进行效果评价等工作,以发挥建设项目最大效益.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发展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曹克广 校长副组长:田乃林 副校长 金长星 副校长 成员: 何耀春 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处长 张连生 教务处处长 赵占福 财务处处长 鲍远通 汽车工程系主任 郝志群 建筑工程系主任 5.政策保证 学校将本次重点专业建设作为教学建设和学校近期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已经多次召开校长专题会议研究实施准备、遴选专业,以及组织精干队伍全力以赴.并将此项任务作为所在单位的年度重点任务和职责内容列入考核范围.同时学校积极谋划配套工作、配套资金以及相关协调事项,教务、督导、示范办、财务、资产后勤等均责成专人协办相关业务,介入工作. 6.配套资金保障 学校切实保障配套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实施了我校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保证项目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支持的配套资金已经签署文件. 7.基础条件 本专业学生及合作单位作为专业建设依托,保证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措施和新增实验设备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重型汽车构造图解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重型汽车  江铃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福田欧曼重型汽车价格  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厂  陕西重型汽车  重型汽车维修视频  东风重型货车汽车报价  重型汽车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