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国学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第35期 总第 221期 责任编辑: 梁枢 实习编辑: 张力澎 联系电话: 010—67078542 电子邮箱: lian gsh u 1960@ 163.co m 美术编辑: 袁昕 国学访谈 孔子论"志" 沈永福 孔子的道德意志观采取了与 西方学者不同的概念范畴、 阐释方 式和实践模式, 而显其特色.研究 孔子的道德意志观, 汲取其积极的 思想理论资源, 有利于遏制当代社 会人因道德意志脆弱而产生的道 德失范现象. 孔子表述道德意志的主要范 畴是 "志",并以 "弘"、 "毅"、 "笃"、 "勇"、 "恒"等范畴来阐释 种种具体的道德意志品质."匹夫 不可夺志"(《论语·子罕》)之 "志"指的就是人应当具有独立人 格与不可剥夺的意志; "志于仁"、 "志于道",强调做人应以 "求仁"、 "闻道"、 "行道" 为志; "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为政》) , 即把立志作为学习和道德修 养的起点.后儒陈淳解释"志"为 "心之所之.之犹向也, 谓心之正面 全向那里去", "一直去求讨要, 必 得这个物事,便是志"(《北溪字 义·志》) 孔子认为道德意志的源 泉和动力在于理想目标的高远, 即 "仁"的道义追求. "士不可以不弘 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弘"指的是志向目标的远 大, "毅" 主要指意志的坚毅、刚强."执德不弘, 信道不笃, 焉能为 有?焉能为亡?" (《论语·子张》) 此处的"弘"与"笃"亦指目标的 远大与坚定.孔子在论"三达德" 之"勇"时,强调儒者之勇的三大 标准:发乎仁,适乎礼,止乎义,尤 其强调"仁"对"勇"的主向和控 制."仁者必有勇, 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勇的源泉在于 仁,无仁之勇不是真正的勇,还有 可能变成一种恶."勇而无礼则 乱" 《论语·泰伯》, "见义不为, 无 勇也" (《论语·为政》). 孔子的 "志" 是由 "仁爱之 心"发出的意志, 具有仁的品性, 强 调意志对道义的坚守及对情感、 欲 望和利益的控制, 开启了儒家德性 主义的源头,对后儒有直接影响. 孟子的"志"是由"四善端"导引 而决定的,是求善的意志;朱熹所 言的道德意志是体用性情及其所 发,是为善的意志;王阳明所说的 道德意志是"良知"及其所发,是 为善去恶的意志.即使在主张人性 恶的荀子那里, 道德意志也是一种 除恶、排恶的意志,实质上也是一 种求善的意志, 只不过与孟子性善 论殊途同归而已. 孔子强调道德意志的重要性, 认为道德意志是人独特的能力, 是 个体成德的关键.任何人不管其社 会地位如何,凭借自身的积极努 力, 持之以恒, 就能实现"仁"的目 标. 具体而言, 孔子认为道德意志 功用有三: 一是在行为动机发动阶 段,具有强化、纯洁道德动机的作 用. "苟志于仁, 无恶也" 《论语·里仁》),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 者,未足与议也" (同上), "仁远 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 (《论语· 述而》).个体通过意志努力,过滤、 剔除一些不合理、 不规范、 不道 德的动机, 整合、 优化道德的动机, 使道德主体保持比较稳定的心理 状态,做到目标始终如一,推动道 德行为活动的发生.二是在行为进 行道德判断和选择过程中, 作出合 乎道德规范要求的决断.如"士见 危致命,见得思义"(《论语·子张》)、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 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 "志 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 成仁" (《论语·卫灵公》), 在道德 生活中,危与命、得与义、道与食、 道与贫, 乃至生与死是个体时常遭 遇的二难冲突, 意志使主体作出符 合道义的选择.三是排除内外障 碍、 克服困难, 执行道德意志活动, 实现道德目的."君子无终食之间 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指的就是君子 须有坚持不懈之精神, 即使在身心 劳顿和危难困厄情势下也不改其 志, 持志如一, 无稍间息. 个体如何获得道德意志品质 呢?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孔子 认为道德学习首先要立志, 且要志 立高远.其次孔子强调要学习道德 理论知识和道德生活实践知识.孔 子认为"仁、知、信、直、勇、刚"六 大人生美德(这其中"直"、 "勇"、 "刚" 都是指意志品质),可如果 "不好学",往往会流于 "六蔽" (愚、荡、贼、绞、乱、狂)(《论语· 阳货》).再次, 孔子要求道德学习 要与自我反思结合起来.在学习中 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切问而近 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孔子主张通过"九思" (视思 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 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 思义.《论语·季氏》)的原则对自 己的思想言行举止作自我检查, 检 查自己的思想言行举止是否符合 道德要求.孔子说君子"内省不疚, 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意即君子自我反省而做到问心无 愧,上对得起天地神明,下对得起 世事良知, 如此又有何忧虑或恐惧 呢? 孔子很重视个人的躬行践履, 认为理想人格、道德意志品质来源 于自我的亲历亲为和实践的磨炼. 孔子认为如下两种实践生活有利于 磨炼人的意志.一是在物质的困顿 环境中持志如一.孔子开启了儒家 应对物质困顿的良方,即"孔颜之 乐"的人生境界.物质匮乏非无忧 也,然卒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 《论语·述而》) ", 以精神性的价值 追求来消解人性的物欲之念,以克 制自身安逸本能来激荡意志之坚. 二是在困难和阻力面前始终做到持 之以恒.孔子认为道德意志的修养 就是一种恒心和毅力的磨炼,即使 遇到再大的困难和阻力,也强调 "有恒", 不可三心二意、 朝令夕改. 孔子终生都在实践其"有恒"的价 值理念,哪怕在"知其不可为而为 之"的极端困境中,在生命受到威 胁的极度危险时, 也没有放弃坚守, 也保持着执著的精神、 刚毅的正气. 由此观之, 孔子的道德意志观 赋予意志以道德价值的内涵和意 义, 它在观念层次上体现为意志的 努力,在实践的层次上,尽力去实 现价值目标, 并在这种观念和实践 的结合中获得对象化的生命, 并从 中充分体验到人生的价值、 尊严和 幸福.今天,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和诚信道德建设的进程中, 孔 子的道德意志观念确实值得我们 挖掘、 借鉴和弘扬.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 法学院) 当前中国经典诠释研 究的机遇与挑战 主持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们 对上世纪研究反思的不断深入, 中国传统 哲学思想"立足于经学讲哲学"的特点越 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而从经典诠释的 视角, 梳理、 讨论, 乃至发展中国传统哲学 思想的研究, 也已逐渐成为当代中国哲学 思想研究之多元格局中的重要势力之一. 而在 9年前,也就是 2 0 0 2年, 《光明日 报》 曾经做过一期有关诠释学的访谈, 题 目叫《中国诠释学是一座桥梁》,当时还 没有国学热, 《光明日报》 也还没有开辟 国学版.9年过去了, 这一研究有什么新进 展?在当前国学热背景下, 面临什么样的 机遇和挑战?这些问题很值得思考.当然, 经典诠释, 需要建立在文献学基础上的文 本把握, 需要西方哲学方法、 理念的借鉴, 还需要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特色的认识.所 以今天特别邀请四位学有所长的专家, 就 这些问题各抒己见, 以嘉惠于学林. 潘德荣: 经典诠释不仅仅是一个理论 问题, 还与社会实践的直接需要有关.换句 话说, 诠释的兴起, 与我们所面临的现实困 境是分不开的.遇到困境, 要来解决这个困 境的时候, 诠释的任务才凸显出来.拿西方 来讲, 至少有两个例子值得关注: 一个是在 古希腊的亚历山大·里亚时期,那个时候由 于翻译、 重新编订荷马史诗、 神曲, 希伯来语 的圣经的需要, 诠释的问题被提了出来.为 什么,因为希腊神话的信仰逐渐转向希伯 来文化的信仰, 于是需要诠释.另一个是马 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这场改革首先涉及到 的用德文来翻译具有绝对权威的拉丁语 《圣经》的问题.我们知道, 语言表达系统 不仅仅是描述某个东西,实际上还包含着 一整套的观念性的东西.所以当《圣经》的 文本从拉丁语转向德语的时候,德国人自 身对《圣经》、 对信仰的理解和反思就会全 部融入到《圣经》表达的体系里面.这种理 解和反思对不对?是不是在挑战拉丁文圣 经的权威?有没有合理性?等等, 都需要做 出阐释.所以包括马丁路德在内的当时不 少人,都自觉不自觉地讨论到了被后来的 诠释学视为原则的一些问题.透过这样的 历史考察,回过头来再看我们现在面临的 国学热, 我想国学之所以热, 可能也是因为 我们碰到了一种诠释的困境,这种困境迫 使我们从我们的先贤那里去寻找出路, 从 中国古代的典籍里面去寻找智慧.那么所 谓的机遇与挑战, 我想大概应该顺着这个思 路去思考. 张祥龙:说到困境,科学和经典的关 系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困境里面更深层次 的困境.科学史上有很多经典著作, 像亚 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牛顿的《自然哲学 的数学原理》等, 这些在科学史上都起过 重大作用, 但现在学物理的学生没有人再 去读这些经典, 因为没这个必要.科学解 决的是问题, 它培养科学家的最有效方式 不是去读经典, 而是通过教科书让学生在 最短的时间内弄懂相关的原理, 然后马上 进入实验,透过实验验证理论,并马上进 入到科学研究的前沿.所以, 读经典对他 们来说是浪费时间.那人文经典就不同 了, 它的生命力就表现在人们对它的不断 研读与解释.经典与科学的区别, 好比礼 和法的区别,礼是防患于未然,法是发生 罪行之后用法来审判、 纠正.经典, 像儒家 经典、 道家经典、 佛家经典等, 是在事情还 没发生之前已经发现了深层次的问题, 它 防患于未然.你读了这些经典, 整个的文 化生态改变了, 犯罪就会减少.当今时代 科学主义大行其道, 科学俨然成了一种新 的宗教.什么事情一说是科学的, 是专家 论证的, 这事就算定了.科学当然能解决 很多问题, 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 是,科学是专注于现在,而经典则是通过 回旋到过去,然后再走向未来,再带动现 在.两者的功能不一样, 所以在西方历史 上,一度出现科学与经典互相排斥、对抗 的情形.中国历史上则没有出现过这种现 象, 像《黄帝内经》与儒家的五经、 十三经 向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回过头来看国学热 背景下的经典诠释, 其实这是一个挺沉重 的题目,潜在的和明显的挑战还很巨大, 但机遇也就在其中.我们现在一直在讲软 实力, 经典是软的, 还没对象化, 处理的恰 恰是一种情景化的、文化生态化的问题, 它虽然软, 最后衍生出来的那个实力却不 可小觑. 廖名春:现在国学很热,但有一个现 象值得注意,就是普及的人走到前面去 了, 而专业研究的人却落到了后面.结果 好像是大家都在那里比口才,谁的口才 好, 真理就在谁那里.现在谈经典诠释, 谈 国学,特别应该注意一点,就是要认识到 自身的局限性.拿汉学宋学之分来说, 我 们常常讲汉学家和宋学家孰长孰短, 却忽 视了一个问题, 就是两家的东西各有它的 必要性.汉学里面很多东西是非常重要 的.读书不识字, 不懂语言文字, 经就读不 好; 经读不好, 文史哲也就做不好.同样, 宋学里面的很多东西也非常重要, 它有创 造性, 便于普及.但宋学也有它的局限性. 比如不少人认为《周易》只是卜筮之书, 没有思想、 没有哲学.请问没有思想、 没有 哲学怎么会成为群经之首呢?之所以出现 这样的认识,主要是因为误读了《周易》 本经的文字.这就说明, 光靠宋学是解决 不了经典的问题的, ,必须要建立在汉学 的基础上.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汉学 和宋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汉学家要做好基 础性的工作,要走在前面,义理家在汉学 家的研究基础上再进行发挥.做国学研究 也好,做经典诠释也好,一定要认识到每 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一定要在自己的 专业领域里面活动.我们现在"同"的东 西讲的太多, "异"的方面讲的太少, 实际 上最有价值的是这个"异"的部分. 主持人: 廖教授讲的汉学宋学之间的 辩证关系, 也同样适合于我们对"六经注 我, 我注六经"这一话题的理解, 不是相互 标榜, 而是相互学习. 成中英: 中国文化发展到今天, 一直贯 穿着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样了解古人, 即古今的问题.从诠释学的立场说, 了解 古人也是在了解我们自己.那除了古今之 外, 还有一个近代以来怎么了解西方的问 题.诠释是一种理解.诠释是对我们的理 解的一种文字上的陈述, 所以它具有现代 性、 当下性、 即时性.诠释的重要性在于, 它能够让我们形成一种价值判断, 形成一 种规范性的认识,然后指导我们的行为. 例如我们不了解西方的优缺点, 怎样去面 对西方,形成一种对西方行为方式的超 越?我们不了解自己的传统, 怎样去面对 自己, 找到一个历史发展的方向?所以, 诠 释作为一个文明间或者文明类之间的了 解活动, 它的意义远胜于"知", 更具有一 种指导和规范"行"的作用. 我很同意廖教授的观点, 要重视汉学 家的基础工作,但也不要因此裹足不前. 诠释学有个重大的特征就是可以透过部 分了解全体, 全体与部分之间是一种理解 的循环的关系.透过诠释, 我们可以建立 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理解方式,这对于 具有多元特征的中国文明本身意义非凡, 能够产生一种能量,造成一种价值,起到 一种指导作用. 中国经典诠释研究对 于国学研究的意义 主持人: 立足于国学热看经典诠释研 究, 确实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么, 立足于 经典诠释看国学热, 中国经典诠释的研究 对于国学研究的深入将具有什么样的意 义呢? 潘: 伽达默尔有个概念叫做"真理的 源泉", 什么意思呢, 就是在自身文化发展 的过程中,每当遇到困境走不通的时候, 就会回到源头再往前走.中国人的经典大 概可以算作是我们这个民族形成的源泉. 从这个角度讲,当我们遇到诠释困境时, 回到经典的阅读和理解确实是非常必要 的.朱熹讲到自己的读书经验时说过一段 话,他说他从年少的时候就读经典,到他 年老的时候还在读那些经典, 文字的层面 年少时和年老时理解上差异不大, 但经典 的含义却随着年岁的增长而不断被体会 出来.所以他就把重点放在对经典的理 解、 体会和实践方面了. 廖:在经典的解读方面还是有很多工 作要做的. 出土材料固然是一个方面, 即使 没有出土材料,透过研究仍能发现不少问 题. 另外, 我们对古人思想的逻辑化的工作 还远远没有完成.比如每部经典强调的重 点不同,我们要从繁杂的现象里面把核心 的价值提炼出来,这实际上是需要今人做 大量的工作的.我刚才讲汉学和宋学,两种 "学"都是在做经典诠释的工作, 汉学的路子 适合打基础, 宋学的路子适合发挥义理, 二者 没有高下之分,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都需要. 但不能彼此诋毁, 而应彼此结合. 张:顺着廖先生讲的再往下思考,还有 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就是即使大家都通过或 者基本上通过了小学的功夫,大家翻译、 注 释的结果就一定是一样的吗? 不是的.美国 哲学家奎因曾经专门研究过翻译的完全同 一性的不可能性问题.比如两三个语言学家 去调查一个原始部落的语言, 最后各自做出 一个翻译手册来, 每一个翻译手册都能把这 个部落的语言解释得很好, 但是翻译手册之 间往往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诠释 学的问题.还有我刚才讲到科学的问题, 有 学者认为科学也是一种诠释, 这个通过库恩 的工作已经看得很清楚.科学解释世界也要 通过范式.尽管如此, 科学与经典还是有重 大不同的.诠释本身的真理并不排斥别的东 西,反而对其它的文化传统有一种尊重, 它 承认多元局面的事实; 科学则绝不承认这一 点.科学号称自己发现的是唯一真理, 追求 的是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而我觉得对于经 典教育、人文教育,挑战最大的恰恰是这种 科学主义.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经典的衰落, 都跟科学主义的泛滥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点 从西医和中医的区别里可以看得出来, 中医 基本上是代表了经典的传统, 很难说是西方 意义上的充分实证化、对象化、数量化的科 学, 它是非常依靠经典如《黄帝内经》、 《伤 寒论》等.由于科学主义大行其道, 很长一段 时间以来我们搞中西医结合, 都是以西医的 科学观为主导的. 成:我们今天应该怎样面对科学,的确 是一个大问题.科学以独立的客观存在作为 基本对象,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是用来彰显、 说明这个客观存在的.这里要求排除人的主 观意愿, 要求对客观存在做出非常准确的预 测和精密的、 最好是数学式的表达.所以它 和诠释学和人文传统是不一样的.但诠释学 也曾一度追求这种科学性,如狄尔泰,一直 致力于找寻一个人文科学的逻辑.即使是现 在,西方学术也仍然存在一种倾向,即要把 一切都拿到物理、化学的语言当中,尤其是 认知科学,还是用神经学、神经生理学来解 释一切现象.奎因本身也是这样想的, 他不 承认有一个心灵世界,认为心灵只是个字 眼,本身没有实质的对象性的意义,它的所 谓的意义只能在行为的网络里面来找寻.我 认为, 问题的本质在于科学对于诠释学究竟 产生了一种什么样的影响? 更进一步,现在 中国的经典诠释研究是不是要面对这样一 个问题?我的看法是, 今天中国的经典诠释 可以把科学看成人文研究的一个工具, 但诠 释学还应该考虑到形而上学, 考虑到人在世 界上的独特地位.最后我要说的是, 我很肯 定廖教授的观点,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 者谓之器", 不能忽视器物层面的研究.考古 学不能代替哲学,哲学也不能代替考古学. 经典诠释要吸收诸如文献学、文字学、考古 学的最新成果,做扎实的功夫,这样才能真 正促进国学的发展. 中国诠释学的建构 主持人:确实,经典诠释的研究会为国 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很多切入点.大家都知 道,虽然中国传统经典诠释的经验非常丰 富,资料非常之多,但说到"诠释学",谁都 会认为那是西方的东西.中国有经典诠释的 传统, 没有系统的成体系的经典诠释学的理 论建构.在今后的经典诠释研究过程中, 这 方面是不是也有考虑的空间? 潘:借鉴西方的思想资源有两块:一个 是本体论的学说, 从海德格尔到伽达默尔这 个传统; 一个是方法论学说.西方的诠释学, 我觉得可以这么说,伽达默尔、海德格尔的 诠释学思想从来没有成为德国诠释学的主 流,中国人格外重视他们,可能跟我们自身 的文化传统有关.比如伽达默尔哲学的核心 是实践智慧, 这一点与中国人的倾向颇为契 合.但西方的诠释学的主流是方法论.中国 人有自己的不同于西方的独特体验.我们的 诠释经验不同于西方的诠释经验.所以我们 一方面要立足于我们自己的经学传统, 把那 些方法论的规则梳理出来,并且体系化; 一 方面对本体论、 方法论的两个向度做一个整 合, 以超越西方那种站在本体论的立场就一 定要反对方法论, 站在方法论的立场就一定 反对本体论的做法.西方的方法论具有普遍 性,但忽视对形上价值的关怀,甚至是刻意 回避它.我们则不, 既借鉴它, 又不回避价值 导向.所以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经典诠释上 是有它的理由的,因为经典具有规范性、 典 范性, 构成我们的传统, 能使我们的道德、 精 神境界得到提升.这个可以称作诠释学取向 上的一种有效性.这样的话, 透过经典的诠 释, 我们就可以把方法论与本体论整合在一 起.我认为朱熹的工作做得是蛮好的, 可惜 缺乏体系化.你看朱熹解经, 既有文字的, 即 小学功夫, 又通过文本追寻作者即圣贤的意 图, 还强调个人的体悟、 修身养性.把这三个 整合起来来建构我们的诠释学,很值得尝 试. 成:理论跟方法是相互为用的,理论主 要是说明世界的真实, 具有本体性.方法主 要是帮助我们如何找到这个理论, 具有知识 论的作用.西方哲学有重视方法的传统, 从 柏拉图第一、二、三期的对话录可以看出他 已经形成了一种超验的辩证方法, 到亚里士 多德产生了分析的方法,一种经验的、分类 的、 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直延伸到近代 哲学, 笛卡尔是方法论, 莱布尼茨是方法论, 康德、 黑格尔也是方法论.但中国人一直很 重视本体性,重视对世界的当下体验,对生 命自我的体验,而对于方法意识并不强调. 但方法实际上是在本体之中,方法即功夫, 功夫所至就是本体.本体是一种学, 而不是 一种论, 是从生活中获得的一种体验.从这 里可以看出中国的诠释学是一种生活体验, 不断发展、 不断自觉、 不断改进.中国哲学是 一种具有内在的基本方法的诠释学.现在讲 中国诠释学的建构也不应离开这一固有传 统.说到中国诠释学的建构, 我想不要忽视 两个面向: 一个是面向中国传统文明的诠释 学;一个是基于中国哲学,也基于中国人对 西方进行了解的普遍性的诠释学.这两者缺 一不可.中国的经典怎么在世界有一定的分 量,怎么在世界几大传统里面、尤其是西方 的传统里面发挥重大作用, 很值得研究.最 后我想指出的是, 我们今天应该透过经典诠 释的研究对中国的传统的文字传统、 思想传 统、 哲学传统进行重新的整合.只有这样才 能造成中国文化的大发展、 大繁荣.前面说 到汉学和宋学, 我要说汉学的传统加上宋学 的传统,再加上近代中西融合的传统,这三 个东西整合在一起便能造成中国文化的伟 大复兴, 便能在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当中建 立我们的位置. 张:现在应该发起一个经典诠释运动, 以便在主流知识分子中造成一种新的意识, 那就是对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科学主义做 出真正的反省.不是说要抛弃科学, 而是要 抛弃建立在科学主义基础上的唯一真理论. "真"是和诠释传统分不开的.比如说西医 实际上是西方的诠释传统, 中医则是我们的 诠释传统导致的对真理的认识, 双方不可互 相替代.如果在主流知识分子中真能形成这 样一个诠释学的意识, 并体现在国家政策的 层面, 那中医的发展是可以期待的. 当今人类面临着一些根本性的威胁, 而 有些人却认为是一种根本性的跃进.比如前 些天还看到某些学者谈论所谓的第六次科 技革命, 就是要运用现代科技对人类进行根 本性的改造,使之升级到更超越的层面, 比 如寿命可以活到 5 0 0年、 1 0 0 0年甚至是永 生.这是一种思潮, 西方有, 中国也有.完全 被科学主义绑架了.面对这个思潮, 据我看 来,世界上其他所有的宗教,包括西方的经 典, 是没有能力回应的.因为他们几乎都不 甘于做人, 都盼望超越人, 而只有儒家, 成人 之教, 甘心做人.那儒家的经典有没有能力, 有没有使命来回应这个思潮?这应该是中国 经典诠释学建构必须思考的新问题之一. 成: 的确, 中国从《周易》到孔子都是肯 定人的价值的,儒家讲的人有宇宙论的意 义.中国诠释学可不可以在彰显人的地位、 人的宇宙意义、 人的价值方面发挥更大的作 用? 主持人:回应这些思潮,事实上也是为 儒学获得现代性提供了机遇. 成: 中国诠释学一定要强调人的生命的 价值. 主持人:借鉴西方的资源也好,重视本 体与方法的整合也好,回应现实的思潮也 好, 总之对于中国经典诠释学的建构大家是 十分期待的.其实成教授的本体诠释学的建 构已经走到前面了, 很有启发意义.今天各 位教授的发言很精彩,也很有启发性,谢谢 大家! 经典诠释与国学新视野 时间:2 0 1 1年10月 2 1日下午 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汇贤大厦 A座会议室 特邀嘉宾: 成中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座教授) 张祥龙(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潘德荣(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廖名春(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特邀主持人: 杨庆中(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举办第一届严复学术讲座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的第 一届严复学术讲座,日前在北京 大学举行.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 先生以 《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 程》为题发表演讲.五百多人聆 听讲座. 汤一介先生指出, 1 8世纪欧洲 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 为特征, 最终导致西方民主制度的 建立, 而明朝末年曾经在中国涌现 出来的 "启蒙思潮" 则是以释放 "感情"为特征,结果被满清专制 统治所阻断和压制.鸦片战争以 后,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 方"启蒙运动"学习,历经洋务运 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等等曲折. 他表示,自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至今,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仍是"新 启蒙"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他认 为, 中国在 2 0世纪 9 0年代出现了 两股反"一元化"的思潮, 即"后现 代主义"与"国学热", 这两股思潮 的有机结合, 或许可以使得中国能 够较快地经过以"关心他人"、 "尊 重差别"为特征的"第二次启蒙", 进而步入后现代社会. 严复学术讲座是为纪念中国 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 曾经担任北 京大学首任校长的严复先生, 由陈 鼓应先生和王博教授倡议设立的, 并得到严复先生孙女辜严倬云女 士的支持. (胡仲平) 国学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