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CONTENTS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顾问张磊沈渭滨 盛永华 张世福 华平赵福祥 编委会主任 秦量副主任 马玉成 编委(按姓氏笔画) 马玉成 孙娟娟 朱玖琳 刘国友 刘金驰 辛永康 邹镭宋时娟 金晓春 秦量秦刚黄玉抒 黄亚平 主编秦量常务副主编 黄亚平 副主编 朱玖琳 宋时娟 特约编审 刘国友 辛永康 美编陈娟摄影王云华 发行宋时娟 主办 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 上海宋庆龄研究会 主管 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 2012 年第4期总第 129 期 双月印发 本期责编 宋时娟 图片新闻 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召开会员大会进行换届改选 "孙中山宋庆龄边疆行普及教育活动" 在伊春市正式启动 学术聚焦 谈辛亥革命史的研究 蒋永敬 研究综述 深入研究史料, 进一步拓展孙中山研究 邵雍史海泛舟 从悦来女塾到湖郡女塾 —— —关于宋庆龄入学问题的一条重要线索 段炼书评书讯 推荐一本好书 让书信讲述历史 林茂荪 《伟大的女性—— —宋庆龄》 书系新书导读 沈海平 《宋庆龄书信选编》 出版 首次公开发表书信一百多封 麦灵芝 简讯报道 "孙中山宋庆龄边疆行普及教育活动"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 正式启动 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召开会员大会 圆满完成换届工作 南岛记忆—— —战前新马华社对孙中山及辛亥革命之纪念特 展在晚晴园举办 论文摘编 "王道" 的再发现: 传统文化与孙中山的国际观念 (吴义雄) 孙中山宪政思想中几个问题的辨析 纪念园地 晚晴园—— —孙中山的南洋革命基地 叶舒瑜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学术聚焦 一、 微观兴宏观: "辛亥革命" 一词之由来 微观兴宏观, 为研究历史的必要方法. 微观求其细, 以明历史的真相, 是鉴往的工 作; 宏观求其大, 以明历史的意义, 是知来 的工作.合而用之, 便是 "鉴往知来" .前者 常用溯源、 考订、 分析之法, 后者常用比较、 归纳、 综合之法.辛亥革命史的研究, 当亦 不外以上诸法.以下来作使用的举例和练 习. 首先来谈谈 "辛亥革命" 这一名词, 这 是大家最普遍习用的名词,来源为何?何人、 何时、 何处开始使用的?最早开始这方 面的著述, 鲜有使用 "辛亥革命" 名称者, 如 最早的一本辛亥革命史著, 为1911 年上海 《时事新报》 馆出版的苏生著 《中国革命 史》 ,主要内容为 1911 年(宣统三年) 4 月27 日至 10 月28 日间中国革命史实. ① 次为 1912 年刊行的 《满夷猾夏始末记》 , 苏民 (杨 敦颐) 编撰.八编, 前六编揭露清代的暴政, 后二编颂扬革命.② 再为廖宇春(少游) 的 《新 中国武装解决和平记》 (民国元年〈1912〉 六月, 陆军编译局) , 记其奔走南北 议和经过, 所记多为亲身见闻.③ 再有郭孝 成的《中国革命记事本末》 (上海商务印书 馆民国元年出版) .④ 以及谷钟秀的 《中华民 国开国史》 (上海泰东图局出版, 民国三年) 等.⑤ 较为特出的, 最早的书名冠以 "辛亥革 命" 名词者, 为 《署渤海寿臣》 者编辑的 《辛 【编者按】 去年辛亥百年, 本刊编辑出版了大陆、 港澳台以及海外的各类纪念 活动和学术研讨的综合报道专辑 (增刊) , 同时亦转载了有关专题研究论文, 但较 少刊发大陆地区以外学界的专题学术研究论文, 是个缺憾.台湾地区的资深史学 专家蒋永敬先生的 《谈辛亥革命史的研究》 , 无疑是台湾学界研究辛亥革命史的代 表性成果之一, 本刊承蒙允予转载. 我们将继续努力向读者介绍不同地区、 不同学 术观点的研究成果和动态, 希冀得到肯定和支持. 谈辛亥革命史的研究 蒋永敬 ① 章开沅主编: 《辛亥革命辞典》 , 武汉: 武汉出版社 1991 年, 第53 页.以下简称 《辞典》 . ②《辞典》 , 第413 页. ③《辞典》 , 第412、 422 页. ④《辞典》 , 第62 页. ⑤《辞典》 , 第56—57 页. 02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学术聚焦 亥革命史末记》 , 民国元年 (1912) 保定五族 民报社初版.① 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第一次 以 "辛亥革命" 一词为著作之标题者.再次以 此为著作标题者, 可能是王光祈译 《辛亥革 命与列强态度》 (1929 年中华书局初版) .② 50 年代以后,以此为著作标题者始渐普遍. 重要者陈旭麓著 《辛亥革命》 (上海人民出版 社1955 年出版) , ③ 以及张国淦 《辛亥革命史 料》 (上海龙门聊合书局 1958 年出版) .④ 嗣 后逐年增加, 到了 80 年代以后, 以此为著 作标题者, 数量大增.根据一项资料统计, 自1911 年到 1990 年的八个年代以"辛亥 革命" 作为著作 (专著、 丛刊、 论文集、 资料 汇编等) 标题者, 表列如下: 1911—1920:1 1921—1930:1 1931—1940:1 1941—1950:1 1951—1960:6 1961—1970:10 (其中日、 俄各 1) 1971—1980:12 (其中日 2、 美1) 1981—1990:39 (其中日 2、 台4) 不详: 1 (台, 可能 60 年代) ⑤ 孙中山开始使用此一名词, 初步了解, 见于 1917 年 (民国六年) 8 月4日的上海 《民国日报》刊载的孙中山的一篇演讲, 题曰《恢复辛亥革命时代的民气》 .其后, 在其 著述中, 出现 "辛亥革命" 一词者, 约有 13 次 (其中少数用 "辛亥之役" ) .⑥ 惟早在武昌 起义后的第三天,即1911 年10 月13 日, 上海 《民立报》 主笔范鸿仙在该报发表 《呜呼!大江之上游》 短文指出: "始以广州大革 命, 继以四川谋独立 (路潮) , 终以武昌大革 命, 天运辛亥, 其诞生革命之岁乎?" 隐示 "辛亥革命" 历史名词之诞生.⑦ "辛亥革命" 一词的解释, 据章开沅主 编 《辛亥革命辞典》 : "1911 年爆发的中国资 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它的准 备阶段,孙中山 1894 年11 月在檀香山建 立兴中会, ……1905 年8月20 日, 中国资 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 立,……1911 年10 月10 日发动武昌起义 取得胜利." ⑧ 惟其中所谓 "资产阶级革命" 的解释, 有待商榷. 二、 英雄革命与国民革命 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 两岸学者 曾有一度争论, 大陆方面认为是 "资产阶 级革命" ,台湾方面有的认为是"全民革 ①《辞典》 , 第213 页. ②《辞典》 , 第216—217 页. ③《辞典》 , 第209 页④《辞典》 , 第210 页. ⑤《辞典》 , 第213—221 页. ⑥ 秦孝仪主编: 《国父全集》 , 第12 册, "索引" , 台北: 近代中国出版社, 1989 年. ⑦ 蒋永敬编著: 《范鸿仙年谱》 , 台北: "国史馆" , 1996 年, 第66 页. ⑧《辞典》 , 第209 页. 03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学术聚焦 命" . ① 为正本清源, 还原历史, 应曰 "国民革 命" , 理由如下: (1) 孙中山 《遗嘱》 曰: "余 (孙) 致力国 民革命, 凡四十年." 从 《遗嘱》 之年上推四 十年 (1925-40=1885) . 《孙文学说》 第八章: "予 (孙) 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 始决倾覆清 廷,创建民国之志,由是以学堂为鼓吹之 地, 借医术为入世之媒, 十年如一日." ② 依 照此说,辛亥革命实为国民革命的前期部 分. (2) 《同盟会革命方略—— —军政府宣 言》曰: "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 命, 所谓国民革命者, 一国之人, 皆有自由、 平等、 博爱之精神, 即皆负革命之责任." ③ (3)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 : 把西方的 民主自由革命, 称为国民革命; 把中国历史 上的专制革命, 称为英雄革命.他说: 所谓 国民革命者, "革命而出于国民也,革命之 后, 宣布自由, 设立共和.……如近日泰西 诸国之革命是也." 所谓英雄革命者, "革命 而出于英雄也,一专制去,而一专制来. ……中国历来之革命是也." ④ 《同盟会革命方略》 采用国民革命, 实 源于此. 《同盟会革命方略》何以采行国民革 命?因为中国历来革命 (英雄革命) , 有其盲 点, 分析如下: (1) 成王败寇:孙中山对宫崎寅藏 (1897 年)之谈话: "观中国古来之历史, 凡 经一次之扰乱, 地方豪杰, 互争雄长, 亘数 十年, 不幸同一无辜之民, 为之受祸者, 不 知几许.……各逞一己之兵力, 非至并吞独 一之势不止.因有此倾向, 即盗贼胡虏, 极 其兵力之所至, 居然可为全国之共主." ⑤ (2) 以暴易暴: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 论》 : "一专制去, 而一专制来." 已如上述. 扑满《革命横讲—— —发难篇 · 第一》 : "中国 历代之革命, 只知恶专制而不知重民权.故 其起事, 咸抱帝制自为之志, 其心以为以仁 易暴, 殊不知其根本思想, 正与所欲扑灭之 政府无异." ⑥ 胡汉民 《民报六大主义》 中的 "建设共和政体"有云: "中国前次屡起革 命, 而卒无大良果, 则以政体之不能改进. 故有明之胜元, 不满三百年, 而汉族复衰. 而代之者, 虽为同种人, 而专制如旧." ⑦ (3) 生内乱,召外患: 立宪派梁启超 《中 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指出中国历史的革 命, 只惟狭义的革命, 专以兵力向于中央政 府, 具有七大恶的特色, 其中有如 "革命家 与革命家自相残杀;因革命而外族之势力 ① 张玉法: 《辛亥革命的性质与意义》 , 《辛亥革命史论》 , 台北: 三民书局, 1993 年, 第6—7 页. ②《国父全集》 , 第一册, 第409 页. ③《同盟会革命方略—— —军政府宣言》 , 《国父全集》 , 第一册, 第233 页. ④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 , 东京 《民报》 第二号, 1906 年1月. ⑤ 孙中山: 《中国必革命而后能达共和主义》 ,对宫崎寅藏的谈话, 1897 年8月, 《国父全集》 ,第二册, 第398—399 页. ⑥ 扑满: 《革命横议—— —发难篇 · 第一》 , 东京 《民报》 第三号, 1906 年4月.作者 "扑满" , 应为汪精卫. ⑦ 胡汉民: 《民报六大主义》 , 东京 《民报》 第三号, 1906 年4月. 04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学术聚焦 入侵." 因此, 内乱必将发生, 各国将借中国 内乱, 加以干涉, 进而瓜分中国.① (4) 破坏易, 建设难: 中国历史上之革 命, 何以破坏易而建设难?破坏后何以又产 生长期的内乱?汪精卫 《驳革命可以生内乱 说》 指出: 一朝之末, 政府罪恶贯盈, 复情见 势绌, 而国民蓄怨郁怒, 待之既久, 一旦爆 发, 势莫能御, 故驱除之事, 至为易易, 所谓 顺天应人是也.至群雄之崛起, 则非独拨乱 诛暴, 且各抱帝王思想, 故各不相下.其未 起也, 不可以合谋; 其既起也, 非惟不可以 联络, 且不免于相仇视.政府虽覆, 丧乱滋 多, 天下纷纷, 不定于一, 则不可久.故革命 之事业, 非破坏之手段, 足以生内乱; 乃建 设之目的, 足以生内乱也.② 即中国历史上 的革命, 有一共同现象: 推翻旧政府, 用力 少, 为时短.统一新政权, 用力多, 为时久. 此为汪精卫就中国历史上秦末、 新莽末、 隋末、 元末四次革命经验, 比较、 综合所得之 结果, 列举如下: (1) 秦末, 自陈胜、 吴广起兵, 到刘邦入 关亲亡, 为时一年余.自秦灭而楚汉相争, 项羽走死, 前后凡四年.秦亡以前, 其足称 剧战者, 惟秦将章邯与项梁、 项羽之战.楚 汉之争, 几瘁全国之力.前者用力少, 为时 短; 后者用力多, 为时久. (2) 新莽末, 自刘演、 刘秀起兵而至诛 莽, 相距一年余, 用力少, 为时短.莽灭后光 武定天下, 凡十二年, 用力多, 为时久. (3) 隋末, 自杨玄感起兵天下遂乱.但 自李渊起兵夺位, 前后不过一年.其亡隋后 剪除群雄,为时五年余.其亡隋也一战得 之; 其剪除群雄, 耗四海之力, 与秦末、 新莽 末之革命, 如出一辙. (4) 元末之革命, 稍稍变例.朱元璋起 兵之始, 首先剪除群雄, 前后为时十四年. 剪除群雄后出兵灭元, 为时一年余.以用力 之多少言, 用于亡元之力, 不足剪除群雄所 用之力的十分之一, 为时亦然.③ 三、 革命破坏手段在拨乱反正 以上四例皆为中国历史上的英雄革 命, 其推翻旧政府的方式, 固能用力少为时 短, 但同一新政权均需用力多为时久.原因 是其目的都是帝制自为, 各路人马蜂起, 逐 鹿中原, 分举而不合谋, 故旧政府虽迅速的 被推翻, 仍有长期的动乱. 《同盟会革命方 略》 采用国民革命, 一方面是汲取中国历史 上革命成功之经验,另一方面是避去历史 上革命的盲点. 方法是合谋分举, 目的是民 主共和.故其推翻满清政府, 为求用力少, 为时短; 建立民国政权, 不致用力多, 为时 久.乃将革命分为破坏的手段和建设的目 的两大项.胡汉民指出: 革命之事业, 以建 设为目的, 以破坏为手段. 破坏时所生之恶 现象, 谓之内乱; 其良者谓之扰乱反正.其 所以或良或恶, 一由于建设之目的, 一由于 破坏之手段. 今之革命所欲破坏者, 异族箝 制之势力也, 专制之淫威也, 社会经济组织 之不完全也, 凡此皆不适于社会者也. 而其 ①梁启超: 《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 , 横滨 《新民丛报》 , 第46—48 号合刊. ②汪精卫: 《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 , 东京 《民报》 第九号, 1906 年11 月. ③汪精卫: 《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 , 东京 《民报》 第九号, 1906 年11 月. 05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学术聚焦 所欲建设者, 民族的国家也, 民主立宪政体 也, 国家民主主义也.本此建设目的以欲破 坏, 是其革命, 当无恶果.今中国之革命党, 其目的不在帝制自为,则颠覆政府之后, 革 命者必不相争.争夺不生, 则内乱不作.① 为达成以上目标,同盟会革命方略将 国民革命分为两大要项: 一为破坏手段, 一 为建设目的.兹先谈破坏手段, 又可分为分 谋合举和借权革命两大途径. 分谋合举, 此为纠正历史上革命的分举 而不合谋的缺失.其法有二: 一为革命家咸 抱同一之宗旨, 则必合谋; 一为革命军之举 事, 可以分起相应, 则须统一.故须有统筹全 局者, 组成有力之大团体.因此, 而有中国同 盟会的成立, 本部为统筹全局的中枢, 各省 有分会的组织, 为分举的策动机关.此一大 团体的成立,使孙中山确信: "革命大业, 可 以及身而成矣.于是乃敢定立中华民国之名 称, 而公布于党员, 使之各回本省, 鼓吹革命 主义, 而传布中华民国之思想焉. " ② 因此, 孙 中山告诉宋教仁说: "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 之瓜分 , 但忧自己之内讧, 此一省欲起事, 彼 一省亦欲起事, 不相联络, 各自号召, 终必成 秦末二十余国之争, 元末朱 (元璋) 、 陈 (友 谅) 、 张 (士诚) 、 明 (玉珍) 之乱.……故现今 之主义, 总以互相联络为要." ③ 借权革命, 或称 "督抚革命" .同盟会时 期,颇有一些革命党人寄望于清廷的汉人 总督、巡抚或握有兵权的大臣参加革命起 义, 拨乱反正, 以达革命事半功倍之效, 这 是推翻旧政府用力少、为时短最有效的办 法. 此说在当时同盟会中至为流行. 胡汉民 在东京 《民报》 为文指出: "近时人士对于中 国前途有颇强之舆论焉,曰希望督抚革 命." ④ 章炳麟亦同时说: "前此数年, 遍地是 借权的话, 直到如今, 讲革命的也想借到督 抚的权, 好谋大事." ⑤ 借督抚之权以谋大事者,早在庚子 (1900) 年间, 孙中山和兴中会人就曾与香 港总督卜力 (Sir Henry Blake) 密谋联合两广 总督李鸿章 "两广独立" , 事虽未成, 但已创 下 "督抚革命" 之例.惟其构想, 可以追溯到 1894 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 臣李鸿章陈 "救国大计" 事, 孙对陈少白说: "吾辈革命有二途径: 一为中央革命, 一为 地方革命.如此项条陈得李鸿章采纳, 则借 此进身, 可以实行中央革命, 较之地方革命 为事半功倍." ⑥ ① 胡汉民: 《与日本国民新闻论中国革命》 , 东京 《民报》 第11 号, 1907 年1月. ②《孙文学说 · 第八章》 , 《国父全集》 , 第一册, 第415 页. ③ 罗家伦主编、 黄季陆等增订: 《国父年谱》 上册, 台北: 国民党党史会, 1994 年第四次增订本, 第266—267 页.资料原据宋教仁: 《我之历史》 , 《宋教仁先生文集》 上册, 台北: 国民党党史会, 民国 71 年, 第58—59 页. (以下简称 《宋文集》 ) . ④ 民意 (胡汉民) : 《贺希望督抚革命之失望》 , 东京 《民报》 第10 号, 1906 年12 月.收入 《胡汉民文集》 , 第一 册, 台北: 国民党党史会, 1978 年, 第245 页. (以下简称 《胡文集》 ) . ⑤ 民意: 《记12 月2日本报 〈民报〉 纪元节庆祝大会事及演说辞 (章炳麟演说) 》 , 《胡文集》 , 第一册, 第263 页. ⑥ 冯自由: 《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 ,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48 年, 第13 页.并见陈锡祺主编: 《孙中 山年谱长编》 上册, 北京: 中华书局, 1991 年, 第69 页. 06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学术聚焦 辛亥起义前, 宋教仁有 "中央革命" 为 上策之论,收功于联合清廷大臣袁世凯之 倒清, 非偶然也. 其时倡 "督抚革命" 者, 有一些留欧学 界以 "新国民会" 的名义, 上述直隶总督、 北 洋通商大臣袁世凯论革命,说以民族大义 和民主立宪, 希袁能与 "华盛顿" 齐名, 勿作 "鞑虏之信臣" .① 此在同盟会中, 曾有一度 争论, 章炳麟、 胡汉民均持以反对之论, 章 认为 "假如督抚革命果然成事, 虽种族问题 可以解决, 那政治改良的事仍是不成." ② 胡 亦认为 "自古权臣之举事, 则大都以有所迫 而致" ; "如曰为帝王事业则姑以为有能之 者, ……我种族革命主义虽达, 而政治革命 无成." 因此, 他主张 "聚力合谋" , 以图 "国 民革命" .③ 赞同 "督抚革命" 者, 可以汪精卫为代 表, 认为可使满清的督抚变为 "革命中之一 人" , 他以曾国藩、 胡林翼为例, 其在洪杨时 期, 能为清廷效力者, 乃因 "种族思想为君 臣之义所克灭" ; 但如民族主义、 国民主义 而大昌明, 确信 "曾、 胡之在今日" , "可决为 革命中之一人." 他断言: "民族主义、 国民 主义而大昌明, 则反对革命者, 只满洲人与 其死党, 不足以当一碎, 然则革命时日必不 长, 一方扶义, 万里相应, 合谋分举, 指顾而 定." ④ 辛亥革命的现象, 正是如此.从武昌起 义到十四省一市 (上海) 的光复, 只有五十 天 (自 1911 年10 月10 日到 11 月底) .到 清帝退位 (1912 年2月12 日) , 为时四个月 另两天.清廷大臣袁世凯竟为 "革命中之一 人也" .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效率的革命 (用 力少、 为时短) . 但同盟会自 1906 年冬萍浏起义, 到1911 年四月广州黄花岗之役,多为自力革 命, 用力多、 为时久, 经过多次失败以后, 而 借权革命之义, 再度升起.宋教仁总结失败 的经验, 提出上、 中、 下三策, 下策是边境发 动, 已经失败; 上策 "中央革命" , 难度太高, 行之不易;乃采取中策,在长江流域进行 "中部革命" ,乃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于上 海.但此策也未必有成功的把握, 一度陷于 苦思焦虑中.顿然领悟葡萄牙革命成功的 经验, 大为兴奋.⑤ 即于 《民立报》 发表 《葡国 改革之成功》 一文, 总结其经验, 提出革命 成功三原则如下: 1、 革命之时宜神速而短 (不可久事战 争) . 2、 革命之地宜集中而狭 (宜于中央) . 3、 革命之力宜借政府之所恃者 (用政 府军队) 为之使用, 而收事半功倍之效.⑥ 从辛亥武昌起义到推翻清廷的过程, 大致符合以上三原则.就第一原则而言, 已①《胡文集》 , 第一册, 第245—249 页. ②《胡文集》 , 第一册, 第263—264 页. ③《胡文集》 , 第一册, 第249、 251 页. ④ 汪精卫: 《驳新民丛报近日之非革命》 , 东京 《民报》 第四号, 1906 年4月. ⑤ 骚心 (于右任) : 《宋渔父先生遗事》 , 《宋文集》 下册, 第420 页. ⑥ 宋教仁: 《葡国改革之大成功》 , 《宋文集》 , 上册, 第446-447 页. 07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学术聚焦 如上述; 就第二、 三原则言, 袁世凯及清政 府归向革命, 既从中央而又事半功倍. 但革命家所预期的 "争夺不生, 则内乱 不作" 的局面, 并未出现.辛亥迄今一百年 了, 中国仍是分裂状态.此何故哉?这是值 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率犹旧章容易, 突 破传统困难.中国近代的执政者和持权者, 只有英雄主义而无国民主义也. 四、 革命建设目的在长治久安 《同盟会革命方略》 实行国民革命, 其建 设之目的, 废帝制而行民主共和, 是为求取 一经革命之后, 即能天下大定, 长治久安, 不 再重蹈中国历史上治乱循环、 分合循环之覆 辙.亦即孙中山对宋教仁所言: "一旦发难, 立文明之政府, 天下事从此定矣!" ① 故 《方 略》 中四大政纲之一 "建立民国" 规定: "今者 由平民革命, 以建国民政府, 凡为国民皆平 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 议会以 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 法, 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 天下共击 之." ② 孙中山尝言: "中国从来当国家做私人 的财产, 所以凡有草昧 (莽) 英雄崛起, 一定 彼此相争; 争不到手, 宁可各据一方, 定不 相下,往往弄到分裂一二百年,还没有定 局." ③ 为了不再重蹈中国历史上革命不良 现象之覆辙,孙中山更以欧美革命经验为 鉴, 指出美、 法革命以后的治乱得失, 是大 不相同的: "美国一经革命而后,所定之国 体, 至今百年而不变, ……长治久安, 文明 进步, 经济发达, 为世界之冠.而法国一经 革命之后, 则大乱相寻, 国体五更, 两帝制 而三共和, 至八十年后, 穷兵黩武之帝为外 敌所败, 身为降虏, 而共和之局乃定.较之 美国, 其治乱得失, 差若天壤." 原因是美未 独立以前, 十三州已各自为政, 地方自治已 极发达, 故其立国之后, 政治蒸蒸日上.至 于法国, 虽为欧洲先进文明之国, 但国体向 为君主专制, 而其政治则为中央集权, 无自 治之基础.中国缺点, 悉与法同, 而人民之 知识, 政治之能力, 更远不如法国.因此, 中 国补救之道, 则为革命之后, 行约法之治. 以训道之民, 实行地方自治.④ 《同盟会革命方略》 将革命程序分为三 个时期, 第一期军法之治, 为破坏时期; 第 二期为约法之治, 为过渡时期; 第三期宪法 之治,为建国时期.其过渡时期的工作是 "每县既解军法之后, 军政府以地方自治权 归之其地之人民,地方议会议员及地方行 政官, 皆由人民选举." 由此进入宪法之治, "制定宪法, 军政府解兵权、 行政权, 国民公 举大总统, 及公举议员, 以组织国会, 一国 之政事, 依宪法行之." ⑤ 后之 《国民政府建 国大纲》 实源于此.此 《大纲》 最后一条 "第 二十五条" 之规定曰: "宪法颁布之日, 即为 ①《国父年谱》 上册, 第267 页, 资料原据宋教仁: 《我之历史》 , 《宋文集》 上册, 第59 页. ②《同盟会革命方略—— —军政府宣言》 , 《国父全集》 , 第一册, 第233 页. ③ 孙中山: 《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 , 1906 年12 月2日.收入 《国父全集》 第三册, 第10 页. ④《孙文学说 · 第六章》 , 《国父全集》 , 第一册, 第390 页. ⑤《同盟会革命方略—— —军政府宣言》 , 《国父全集》 , 第一册, 第234 页. 08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学术聚焦 宪政告成之时,而全国国民则依宪法施行 全国大选举,国民政府则于选举完毕之后 三个月解职, 而授政于民选之政府, 是为建 国之大功告成." ① 这是孙中山以宏观世界, 来审视国情, 为中国制定长治久安的方案.惟有养成国 民自治能力,实现民主立宪,始能达此目 的.他认为: "革命以民权为目的,而其结 果, 不逮所崭者, 非必本愿, 势使然也." 盖 "君权与政 (民) 权之消长, 非一朝一夕之 故, 亦非一二人所能为也.中国革命成功之 英雄, 若汉高祖、 唐太宗、 宋太祖、 明太祖之 流, 一丘之貉, 不寻求其所以致此之由, 而 徒斥一二人之专制.后之革命者, 虽有高尚 之目的, 而其结果, 将不免仍蹈前辙, 此宜 早为计者也." ② 孙中山博览群集, 研究治乱兴衰之道, 在其早年的《自传》中自承: "早岁志窥远 大, 性慕新奇, 故所学多博杂不纯." "于人 则仰中华之汤武暨美国华盛顿焉" .③为何 仰慕汤武及华盛顿?因汤武革命,顺天应 人, 天下归心, 做到了拨乱反正; 华盛顿领 导独立战争,立文明政府,使美国长治久 安.这两大工程, 正是孙中山从事国民革命 所追求的目标.前者可谓达成, 后者仍须努 力. 五、 结论 辛亥时期的革命家从孙中山到陈天 华、 汪精卫、 胡汉民、 宋教仁以及立宪派梁 启超等, 为活用历史, 对 "鉴往知来" 的工 作, 都下了一番工夫, 很有启发作用.革命 派的推翻旧政府用力少、 为时短, 在辛亥革 命时得到了验证.但革命后仍然是长期动 乱, 其 "知来" 的工作, 似乎不够准确, 此乃 传统势力的雄厚, 不易突破也.梁启超的革 命生内乱, 必召致外侮之说, 辛亥革命后的 情况, 正是如此.其 "知来" 的工作, 似较革 命派为准确.实际言之, 梁对民主共和, 没 有信心, 故主张君主立宪.此说已被时代所 淘汰.孙中山对民主共和具有坚定的信心, 主张民主立宪, 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中国 始能长治久安.从长远的目标来看, 正是时 代潮流的必然趋势. (作者系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退休教 授) (摘自台北 《国史研究通讯》 第一期, 2011 年12 月出版) ① 孙中山手书: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 民国 13 年1月18 日作于广州 (影本) . 《国父年谱》 , 下册, 插图. 《大纲》 之公布为同年 4 月12 日, 见 《国父全集》 , 第一册, 第625 页. ②孙中山: 《订定约法为打倒立宪政体的途径》 , 1905 年秋与汪精卫的谈话.原据汪精卫: 《民族的国民》 , 记 述孙中山谈 "约法之精义" , 东京 《民报》 第二号, 1906 年1月. ③ 孙中山自伦敦蒙难后手书自传墨迹 (影本) , 1896 年10 月. 《国父年谱》 , 下册, 插图. 《国父全集》 , 第二册, 第193 页. 09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孙中山研究取得 了很大的成果.基本史料方面有 《孙中山全 集》 11 卷、 黄彦主编的 《孙文选集》 上、 中、 下和《孙中山年谱长编》 .研究成果除了专著 与专题论文外, 还有丛书, 主要是四川人民 出版社 1989—1991 年出版的 《孙中山研究 丛书》 、广东人民出版社自 1996 年起出版 的 《孙中山基金会丛书》 , 还有广东人民出 版社现在正在不定期出版的 《孙中山研 究》 . 但这并不等于说孙中山研究已经到了 尽头, 没有多大的提升空间了.我们认为要 把孙中山及其相关研究搞深搞透还是大有 可为的,即便是在史料研究方面尚有很多 工作要做, 相关史料收集工作仍要进行. 一、 以书信为例, 因为体例的关系, 《孙 中山全集》 、 《孙中山集外集》 、 《孙中山集外 集补编》 中只有孙中山的信件, 均未收录与 孙中山所发信函相关的信函,这给学者探 究孙中山的思想理论带来了困难. 集中披露别人给孙中山来信的有 《孙 中山藏档选编 (辛亥革命前后) 》 (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和 《一九二二至一九二三年孙中 山在沪期间各地来电汇编》 (上海书店出版 社1998 年版) .前者收录的外国人的信件 极少, 计日本 4 封、 法国 1 封, 也就是说没 有英文信件.后者是根本没有, 且时间也不 在辛亥革命的时段之内.这给研究辛亥革 命时期的孙中山与海外的交往带来了很大 的困难, 致使有些重要的问题模糊不清, 一 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不甚明了.于是在 此背景下原先由孙中山亲属收藏、后保存 在广东中山市孙中山纪念馆的这批书信得 以翻译刊行就更加引人注目. 2003 年 《民国档案》 连续四期刊载了胡 伯洲、胡波等人翻译的辛亥革命时期孙中 山收到的海内外朋友给他的信件,共60 封,发信时间从 1912 年1月1日到同年 3 月22 日.这批书信的发信地大多为美国、 加拿大、 英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少数发自 上海、 北京.发信者有代表个人的, 也有代 表组织的.就组织而言, 有世俗的, 也有教 会的.这批新发表的孙中山收藏的海内外 友人的信件,包含了许多新的鲜为人知的 丰富的历史信息,它对于我们进一步展开 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研究提供了 十分重要的史料.这些信件反映了海内外 友人对辛亥革命的支持和认同,他们并对 时局的发展、 革命的政策与策略、 共和的建 设发表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的来信 想通过孙中山的渠道开展各种商务活动, 也有毛遂自荐, 主动求职的.这在总体上反 映了海内外的友人对孙中山领导的国家、 政府和事业的普遍看好,对发展的前景持 乐观态度.有的传递了世界各地民众对辛 亥革命的支持和宣传的信息,有的则透露 了孙中山为革命奔忙的踪迹,为人们了解 孙中山的思想发展的脉络、研究孙中山与 境外友人的接触和交往提供了珍贵的线 索,使人们得以知晓孙中山某些重要文字 发表的背景.众所周知, 研究一个人的思想 不仅要研究这个人的言论和著作,还要注 深入研究史料, 进一步拓展孙中山研究 邵雍10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专题研究 意与他有交往的那些人对他的影响,因此 他们之间的信件来往是值得注意的. 此外, 《历史档案》 1987 年第 2 期发表过 《孙中山先生批牍选》 , 该文从 1955 年台湾 出版的 《国父批牍墨迹》 中挑选了 29 对来 回信件, 其中孙中山对曹锟的来信批了 "不答" 二字. 二、 至今为止, 尚无一本孙中山往来书 信选集. 《档案与历史》 1986 年第 3 期刊发 了由王耿雄选编的《孙中山致伍平一函电 一组》 , 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孙中山在反袁斗 争中的重要史料,但伍平一致孙中山函电 却不见踪影. 《近代史研究》 1991 年第 2 期 发表的美国学者李又宁《介绍最近发现的 几封孙中山和宋庆龄的信》都是孙中山宋 庆龄写给别人的信,其中孙中山写的只有 一封.改革开放以后孙中山的英文信件也 时有披露, 《民国档案》 1992 年第 4 期发表 了《浅议孙中山先生三封未公开发表的英 文信件》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6 年出版了 邓丽兰编著的 《临时大总统和他的支持者: 孙中山英文藏档透视》 .前者没有对方信 件, 后者也没有多少对方的信件.目前似乎 只有 《档案与史学》 1999 年第 4 期发表过 《孙中山与高尔基书信往来》 . 其实近代名人来往书信选已经出版不 少了.例如 《曾国藩未刊往来函稿》 (岳麓书 社1986 年版) 、 《吴玉章往来书信集》 (重庆 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 《胡适来往书信 选》 上、 中、 下 (中华书局 1979—1980 年版) 以及《宋庆龄往来书信选集》 (上海人民出 版社 1995 年版) . 三、海内外报纸上关于孙中山的言行 的报道仍需大力搜集整理,这些报道及时 留下了孙中山在海外活动的宝贵记录, 十 分重要. 《近代史研究》 1992 年第 4 期发表了日本 学者森悦子的 《大正日日新闻与孙中山》 一文, 介绍了 《大正日日新闻》 1920 年1月1日刊出的孙中山题为 《支那人的日本观》 的 谈话,孙中山在这一谈话中谴责了日本政 府对中国、 朝鲜的侵略. 美国主流媒体 《纽约时报》 1897 年3月23 日发表题为《为新中国而呐喊的孙逸仙 博士》 的述评, 其中首次发表了孙中山这年 在英国的一次演说.1911 年10 月14 日该 报又刊发了驻伦敦记者 10 月13 日专电, 透露了孙中山近年来在英美两国多方筹集 资金以援助国内武装起义的努力,首次发 表了孙中山与此有关的三封信.随着郑曦 原编的《帝国的回忆: < 纽约时报 > 晚清观 察记》 (三联书店 2001 年版)的出版与再版, 史学工作者引证这些资料已经不是什么难 事了. 《近代史研究》 1994 年第 3 期发表了莫 世祥的《香港华字日报中的孙中山轶文研 究》 ,介绍了作者新发现的 31 篇孙中山的 佚文. 《历史研究》 1997 年第 3 期又发表了 莫世祥的《孙中山香港之行—— —近代香港 英文报刊中的孙中山史料研究》 , 介绍了作 者新发现的 12 篇孙中山的佚文与 14 篇同 题异文.上述史料的发掘与整理, 大大推进 了孙中山与香港关系的研究. 《民国档案》 2007 年第一期刊发了长沙 《大公报》 上有关孙中山在 1920 年12 月到 1925 年1月的文电和谈话, 共72 条, 内容 丰富, 大致涉及: (一) 与赵恒惕、 陆荣廷、 唐 继尧、 陈炯明、 黎元洪、 沈鸿英、 许崇智等军 政要人的关系; (二) 党政军事务; (三) 与列 强的关系; (四) 与各界的关系; (五) 南北关 系问题.对此进行解读,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 了解 20 世纪 20 年代孙中山的思想与实 11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专题研究 践. 四、 外国政府、 社会组织留下的相关资 料弥足珍贵.如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到加 拿大活动过,但就当年 2 月6日到 4 月中 旬他在加拿大的活动而言,各种书籍大多 语焉不详, 即使目前记事最为详尽的 《孙中 山年谱长编》 也所载不多, 甚至还有误记. 而加拿大各地致公堂的档案文件对此却有 详细记录.1930 年加拿大洪门老人曹建武 在撰写 《致公堂复国运动史》 时充分利用了 这些档案文件, 对于 1911 年孙中山在加拿 大各埠活动记述颇详.此文后被收入简建 平编著的 《中国洪门在加拿大》 专刊 (中国 洪门民治党驻加拿大总支部 1989 年9月印行) .刘伟森所著《孙中山与美加华侨》 (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 1999 年版) 一书中, 关于加拿大部分的主要史料来源也是曹建 武整理的那些材料.其中 1911 年2月20 日、 21 日孙中山在域多利的两次演讲、 2 月24 日在锦禄 的演讲、 2 月26 日在乃磨(Nanaimo) ,的演讲、 4 月1日、 4 月4日在 卡技利 (即卡加利)的两次演讲、 4 月8日在 多伦多的演讲都是以前从来没有披露过 的,对于研究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具有重要 的史料价值(参见邵雍: 《1911 年春孙中山 加拿大之行》 , 载 《看清世界与正视中国》 ,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 年版) . 《孙中山研究》 第四辑 (广东人民出版 社2012 年版) 刊发了泰国国家档案馆馆藏 有关孙中山 1903 年访问曼谷的资料, 鲜为 人知. 日本外务省档案中也有不少孙中山的 记录, 除了 《孙中山在日活动密录 (1913— 1916) 》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已有 翻译整理外, 尚有一些未被收录的.如日本 外务省档案五二三一二、一三五、 "支那南 北冲突关系卷"中有 1913 年6月25 日孙 中山对日本驻香港总领事今井发表的谈 话: 现在这时候,国民党应该做的手段是 争取议会,但选举大总统的时候比平时比 较容易变节的议员多,结果我党之胜算极 少.但袁世凯如果没有金钱的话什么也做 不到的, 而我党虽然贫乏, 但志在千里, 最 后之胜利归于我党. (参见邵雍: 《1913 年孙 中山对今井的谈话》 , 《团结报》 1989 年2月11 日, 这段谈话后被收入 《孙中山集外集》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213 页.) 《共产国际、 联共 (布) 与中国革命档案资 料丛书》中共产国际 1923 年11 月有关中 国问题的决议中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进行 了新的解释, 其中不少为孙中山所采纳.这 一史料对于研究孙中山思想的转变至关重 要. 五、有关回忆录值得重视.陆灿所撰 《我所了解的孙逸仙》 1986 年由中国和平出 版社出版后, 一直未见引用. 六、对有关孙中山的重大事件的考订 也十分重要. 邱捷教授认为孙中山不是客家人 ( 《孙 中山是客家人吗?》 , 载 《广州研究》 1986 年第11 期) , 其祖籍在东莞 ( 《为 "孙中山祖籍 东莞说" 答疑》 , 载 《历史档案》 1991 年第 2 期) .李吉奎教授也就所谓孙中山致徐锡麟 信函( 《孙中山致徐锡麟函件辨伪》 , 《社会 科学战线》 1984 年第 3 期) 、孙中山与宋庆 龄的婚姻 ( 《孙宋婚姻若干史实辨证》 , 载 《广州研究》 1986 年第 12 期) 进行了史实方 面的考订. 上述考订对于推进孙中山的研 究是大有裨益的. 由桑兵教授主编的大型资料《各方致 孙中山函电汇编》 10 卷最近已由社会科学 12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 论文摘编 · 专题研究 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山大学近代中国 研究中心、孙中山研究所学科建设的重大 进展, 也是孙中山研究的最新成果. 《各方 致孙中山函电汇编》 从各种档案、 报刊、 文 集等文献资料中搜集和辑录各方致孙中山 的公私函电, 并附孙中山逝世后的唁函、 唁 电等, 共7600 多通, 约479 万字, 历经十年 的甄别参校, 编成 10 卷, 实为进入新世纪 以来孙中山研究的最为重要的史料编辑成 果, 可喜可贺!欣闻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 中心和孙中山研究所还将启动大型集体研 究项目 《孙中山史事编年》 和另一项大型多 卷本史料整理项目《孙中山思想论争集》 , 这些项目的进行,必将进一步提升孙中山 研究的学术水平,开拓孙中山研究的新天 地.我们衷心祝愿中山大学的孙中山研究 继续引领学术的潮流,取得更加令人瞩目 的成就!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 博 士生导师吴义雄在 《学术研究》 2012 年第 4 期撰文, 运用 《孙中山全集》 中孙中山的演 说、 言论及著述, 对孙中山的国际关系思想 体系进行系统地阐述和分析.辛亥革命前 后, 孙中山从近代中国的国情出发, 运用中 国政治文化中 "王道" 观念, 发挥自古以来 的 "大同" 思想, 来构筑自己的国际关系思 想体系.孙中山屡次用 "大同" 的观念, 来表 达自己对西方世界倡导和践行的国际关系 原则的不满,并试图借用中国传统思想中 的 "大同" 理念, 来为 20 世纪的世界奠下和 平发展的基石.孙中山从 《上李鸿章书》 始, 其思想上不断建构出高度理想化的国家观 念,对西方殖民主义的强权政治进行严厉 的批判, 要建立在 "王道" 基础上的国际秩 序, 而中国即是具有 "行王道" 的历史传统 的大国.孙中山思想的特出之处在于, 他作 为世界上最大、同时也是强权政治受害者 的国家的领袖,宣布正在觉醒的中国将拒 绝加入列强正在玩弄的陈旧而残酷的游 戏, 并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作为动力, 打破数 百年来国际政治中若干大国竞相追求霸权 地位并欺压弱小民族的恶劣传统,使世界 摆脱大国强权利益的支配,步入和平共存 的坦途, 这种超越性的特征, 正是孙中山大 同思想的主要价值所在.同时, 孙中山这种 建立在 "王道" 和 "大同" 理想之上的国际关 系思想的形成, 有其现实原因, 及对传统文 化的深入了解,对中国的国际处境的深刻 体察, 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一种结果. 中国经过百年奋斗,依然面临严峻的国际 环境, 重温前贤的思想成就, 借用先哲的智 慧之光, 发扬优良的文化传统, 认清现实、 把握未来, 改善我们生存于其中的世界, 对 孙中山的思想进行必要的回顾和阐发, 其 意义即在于此. (卢艳香摘编) "王道" 的再发现: 传统文化与孙中山的国际观念 13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史海泛舟 爱泼斯坦所著的《宋庆龄—— —二十世 纪的伟大女性》 一书中, 关于宋庆龄的入学 情况有这么一段话: 一位更早的观察者谈到宋庆龄还只 6、 7 岁的时候在美国教会学校浙江湖群女校 每周三次上福音课时的反应. (她像其他许 多孩子一样在上马克谛耶女校[即 "中西女 中" 之前先上这个学校.) ① 根据书中的注释,这是张梅蕾女士从 她母亲程兢强那里听说的, 而程 "与宋庆龄 上过同一个幼儿园" .② 那么, 湖群女校究竟 是个什么样的学校?为什么宋氏姐妹在入 读中西女塾之前会在浙江接受学前教育? 一 查阅爱老著作英文原版, "湖群女校" 的英文为 HuChun Girl' s School.显然, "湖 群女校" 是音译, 翻译者沈苏儒先生并不知 道这一所学校.查找当时为数不多的女子 教育机构,最为相近的应该是位于浙江吴 兴的湖郡女塾. 湖郡女塾,就是今天的湖州市第十二 中学,是湖州地区最早的一所新式女子教 育机构.说起这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 还 得从上海的三一堂女塾说起. 1848 年, 美国 监理会派遣秦佑 (Benjamin Jenkins) 和戴乐 (Charles Taylor) 医生来上海传教.抵沪后, 两人在王家码头租房居住,并在县城东门 外购地建屋, 不久又在郑家木桥建造教堂. 1850 年1月, 教堂附设学校开始招生. 1854 年9月, 监理会教士蓝柏 (J. W. Lambuth) 夫 妇来到上海.蓝柏夫人随即接手秦佑和戴 乐医生创办的学校,同时又在上海县城内 设立培养书塾, 传授贫苦学生谋生的技能. 早年的教会学校, 大多依附于教堂, 校舍比 较简陋, 师资力量也不强.1879 年, 位于西 新桥的监理会三一堂落成. 1883 年, 蓝柏夫 人将培养书塾和其他几所学校的女生集中 迁往西新桥, 正式组建三一堂女塾.若是从 1850 年设在郑家木桥的学校算起,三一堂 女塾实为美国监理会在华创办的第一所学 校. 1878 年, 雷金贞 (Lochie Rankin) 女士 受监理会派遣来华,在三一堂女塾襄理学 务一年.服务期满之后, 雷金贞前往南翔镇 西小桥建悦来女塾,此为嘉定历史上第一 所女子学校. 1886 年, 监理会在南翔城厢南 门外设立福音堂, 同时开办男女小学, 雷金 贞兼任该校英语教员.校址几经迁移, 于1892 年迁入城中改名博文书院.两年后书 院停办,男女学生一并转入悦来女塾.由此,女塾增设男子部,改名为悦来书塾. 从悦来女塾到湖郡女塾 —— —关于宋庆龄入学问题的一条重要线索 段炼*本文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博物馆与口述历史" (项目批准号 2009ELS002) 阶段性成果. ① 伊斯雷尔 · 爱泼斯坦著, 沈苏儒译: 《宋庆龄—— —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 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29 页. ②伊斯雷尔 · 爱泼斯坦著, 沈苏儒译: 《宋庆龄—— —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 第38 页. 14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史海泛舟 1894 年, 美国人高淑贞 (Ella R. Goffey) 来到 中国, 协助雷金贞办学, 不久即由高淑贞接 办悦来书塾. 1901 秋, 悦来书塾迁往浙江湖 州吴兴城北马军巷, 男子部改名华英学堂, 女子部改名文洁女塾, ① 学生程度相当于高 等小学,是为湖州境内第一所正规的新式 教育机构.1906 年, 学校再迁北门海岛 (现 湖州市第十二中学所在地) , 男校在东侧改 称中西学堂, 女校在西侧改称湖郡女塾.女 塾附设蒙养园,是为湖州新式学前教育之 始. 1908 年男校中西学堂改名为海岛中 学, 1915 年成为东吴大学附属第三中学, 后 又与附属第二中学合并为东吴大学附属吴 兴中学. ② 1927 年湖郡女塾更名湖郡女子中 学, 学制为小学、 初中、 高中各四年, 1929 年 起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改为小学六 年, 初、 高中各三年. 1937 年抗战爆发, 湖郡 女中一度停办,直至抗战胜利后在原址复 校.1952 年12 月, 湖郡女子中学与东吴大 学附属吴兴中学合并, 成为湖州初级中学. 1957 年夏, 改称湖州市第二初级中学. 1958 年秋, 增设高中部, 改称湖州市第二中学. 1998 年, 湖州二中迁入新校址, 北门海岛原 校址现为湖州市第十二中学.至于 1905 年 建造的原马军巷文洁女塾教学楼,现已成 为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技楼.该建筑作 为湖州目前仅存的一座大型西式建筑, 已 成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新式女子教育在 内地还是新鲜事物.湖郡女塾开学后, 率先 入学的是当地陆、 陈姓等世家女子. 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湖郡女塾已与上海中西女 塾、 苏州景海女塾并称华东三大女校.由于 同属监理会系统教育机构,因此湖郡女塾 初中部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升入上海中西女 塾,高中部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升学北京燕 京大学.湖郡女塾, 是本地人心目中的贵族 女校, 学生人数众多, 除湖州下属各县外, 上海、 苏州一带学生来入学的也不少, 甚至 还有从朝鲜和日本远道而来的小姑娘.民 国总理熊希龄的夫人毛彦文、清华大学校 长罗家伦的夫人张维帧、教育家陈鹤琴的 夫人俞雅琴、 中共 "一大" 代表李达的夫人 王会悟、 文学家茅盾的夫人孔德沚等, 都曾 经就读于这所学校.茅盾的夫人孔德沚入 读湖郡女塾, 还是受王会悟的影响.对此, 茅盾回忆说: 我回上海不久,母亲来信说德沚又要 出去读书, 这回是受了王会悟的影响.王会 悟原是邻居, 她是我的表姑母, 年龄却比我 小.我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到湖州的湖郡女 塾去读书了, 据母亲来信说, 好象刚去了半 年.王会悟劝德沚也到湖郡女塾读书, 把这 个学校说得很好. 德沚因此也想去. 母亲不 知道湖郡女塾是怎样一个学校,但我在湖 ① 因校长高淑贞的老家在美国弗吉尼亚州 (Virginia) , 故取名 Virginia School. 1607 年, 英国殖民者在北美沿 海建立起第一块定居点, 取名 Virginia, 以纪念终身未嫁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女王一世 (Elizabeth I, the Vir- gin Queen of England) .文洁是弗吉尼亚 (Virginia) 的谐音, 也寓意纯洁的贞女. ② 1900 年, 基督教监理会在苏州创建东吴大学, 该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西制大学.东吴大学附属 第一中学位于苏州, 附属第二中学位于上海.1932 年 "一?二八" 淞沪抗战, 设在上海昆山路 20 号的东吴大 学二附中校舍被日军炸毁, 师生员工迁往湖州, 与三附中合并, 改称东吴大学附属吴兴中学. 15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史海泛舟 州念过书, 知道这是一个教会办的学校, 以 学英文为主, 和上海的中西女校是姊妹校, 毕业后校方可以保送留学美国,当然是自 费, 校章说成绩特别好的, 校方可以担负留 美费用, 这不过是门面话, 以广招徕而已. 大概王会悟当时也因这句门面话,所以进 了湖郡女塾.而且在湖郡女塾读书的, 都是 有钱人家的女儿, 学费贵, 膳宿费也贵.我 们负担就觉得吃力, 王家当更甚.① 既然湖郡女塾是中西女塾的姊妹校, 而 且上海、 苏州一带的学生也不少, 那宋庆龄 有没有可能在湖郡女塾接受学前教育呢?根据1921 年宋庆龄的自述,她幼年"在家读 书, 一直到 12 岁才被送入教会学校" .② 宋庆 龄出生于 1893 年, 12 岁应该是 1905 年, 如 果按虚岁计算则是 1904 年.若是根据宋庆 龄留美护照上的记载,宋于 1902 年9岁那 一年入中西女塾读书.③ 抗战时期曾经采访 过宋氏三姐妹的美国女作家埃米莉?哈恩, 在其著作 《宋氏家族: 父女?婚姻?家庭》 (英 文版 The Soong Sisters 1941 年出版) 中却 说, 早在 1900 年宋庆龄 7 岁时就已经出现 在马克谛耶学校了.④ 而湖郡女塾附设蒙养 园已是 1906 年学校迁至北门海岛以后的 事了, 那时宋庆龄已经 13 岁了, 显然超过 了读幼儿园的年龄. 况且, 宋庆龄已于 1907 年8月偕其妹宋美龄跟随姨夫温秉忠、 倪 秀贞夫妇去美国留学了, 怕是没时间 "像其 他许多孩子一样在上马克谛耶女校 (即 '中 西女中' ) 之前" 先上这所 1906 年才设立的 蒙养园了. 一般而言,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多在 10 岁以前, 甚至更早.那么, "宋庆龄还只 6、 7 岁的时候"入读的幼儿园会不会是位于南 翔的悦来女塾呢?根据自述, 宋庆龄入教会 学校之前, 一直在家读书.所谓的 "在家读 书" , 可能有两层意思: 一是在家接受启蒙 教育, 即家庭教育; 一是在家附近接受教育 而无需住校.宋庆龄 12 岁之前, 跟随其父 母长期居住在虹口、 川沙一带, ⑤ 若不住校 的话根本不可能在嘉定南翔读书,更不可 能在远离上海的浙江湖州读书.也有老人 回忆, 在接受正式教育之前, 宋庆龄曾经读 过私塾,不过那是在她母亲倪珪贞的家乡 川沙.⑥ 如此看来, 无论是湖郡女塾、 文洁女 塾, 还是悦来女塾, 与宋庆龄都没有什么关 系. 三 然而, 程兢强女士又言之确确, 说是在 ① 茅盾: 《我走过的道路》 (上)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第145 页. ② 马晶华译: 《宋庆龄自述》 , 《档案与史学》 1997 年第 1 期. ③ 关于宋庆龄留美护照, 参见周谷: 《宋庆龄的第一张出国护照及其婚姻誓约书》 , 原载于 《明报月刊》 (香港) , 转载于 《对外宣传参考》 1993 年第 4 期. ④(美) 埃米莉 · 哈恩著, 李豫生、 靳建国、 王秋海译: 《宋氏家族: 父女 · 婚姻 · 家庭》 , 新华出版社 1985 年版, 第43—44 页. ⑤ 1890 年, 宋耀如自降为 "本处传道" , 在上海定居下来, 住在虹口美租界朱家木桥一带, 同时还在川沙传 道.参见盛永华主编: 《宋庆龄年谱 (1893—1981) 》 上册,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第4—7 页. ⑥ 王乐德: 《宋庆龄的少年时代》 , 《纪念宋庆龄文集》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版, 第27—28 页; 王乐德、 王海 英: 《宋庆龄所受的基础教育》 , 《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 ,上海三联书店 2000 年版,第412— 413 页. 16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入读中西女中之前她与宋庆龄一同上过浙 江湖郡女塾的幼儿园,甚至还详细描述了 每周三次上福音课时宋庆龄在课堂上的反 应.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程兢强, 祖籍安徽, 出生于一个富商之 家. 她有一兄二弟, 三个男孩都曾留学美国, 只有程兢强留学日本. 她受过良好的日式妇 女教育, 精于女工.后来嫁给了 《续孽海花》 的作者燕谷老人张鸿.两人是在日本结的 婚, 程兢强更是操着一口流利的日语, 常常 穿着和服作日本妇女打扮, 平时也习惯于日 本的生活方式, 因此许多人都以为程兢强是 日本人.张鸿曾经担任中国驻日本长崎、 神 户和朝鲜仁川的总领事, 程兢强长期跟随左 右. 1916 年, 张鸿任满归国, 回到常熟故里, 定居于燕园.告老还乡之后, 张鸿一心致力 于公益事业, 而大多由程兢强出面主持.譬如, 程兢强主持创办了 "常熟孤儿院" 、 "苏州 刺绣学校" 、 "缝纫培训班" 等慈善教育机构, 收养贫苦孤儿, 学习谋生技能.孤儿全由街 头捡来,为男孩取的名字中都带有个"元" 字, 为女孩子取的名字中都带有个 "贞" 字, 年稍长后即入校学习, 等到掌握必要的谋生 本领后方可毕业.① 我们查找 1940 年6月出版的 《中西女 子中学同学录》 ② , 其中并没有程兢强的名 字, 也没有宋庆龄的名字.据旅美上海中西 女中校友会会员韦增佩说,宋庆龄是她中 西女中时期的同学.③ 韦增佩是 1908 年毕 业的, 而宋庆龄已于 1907 年8月乘太平洋 邮轮赴美留学,从时间上看她似乎没来得 及毕业.况且, 早期的中西女塾学制十年, ④ 毕业生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宋庆龄是 1902 年入学的, 若是和韦增佩一届的话, 应 当为插班生.这也从侧面说明, 9 岁的宋庆 龄在入学之前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 《中西女子中学同学录》 内没有宋庆龄 的名字, ⑤ 不禁让人又想到了长期流传于教 会内部的另一种说法:由于宋耀如与监理 会传教士林乐知 (Y. J. Allen) 之间的矛盾, 宋庆龄当年读的不是中西女塾,而是另一 所监理会女校三一堂女塾.⑥ 其实, 这一切 又要从中西女塾的创建和三一堂女塾的解 散说起. 1860 年, 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偕夫 人来上海传道,不久美国国内南北战争爆 发, 差会经费来源中断.在教会的允许下, 林乐知出任上海广方言馆首任英文教习, 后又参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工作.因 长期与士大夫交往,林乐知意识到要在中 国宣传基督教不能光靠教义和教理,必须 ① 参见陈圆: 《醉尉街张宅》 , 常熟日报社编 《江南记忆: 常熟的那些人和事》 , 古吴轩出版社 2011 年版, 第248—249 页. ②《中西女子中学同学录》 (1900—1940) , 上海市档案馆卷宗号 Y-1-551. ③ 尚明轩主编: 《宋庆龄年谱长编 (1893—1948) 》 , 北京出版社 2002 年版, 第29 页. ④《上海中西女塾章程》 , 朱有瓛、 高时良主编: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第4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301 页. ⑤ 1940 年6月出版 《中西女子中学同学录》 中同样也没有宋蔼龄和宋美龄的名字, 但作为 "中西女塾全体 教职员及前曾肆业于该塾之学生" 的联谊组织, 中西女塾同学会成立之际, 选举宋蔼龄为会长, 宋美龄为书 记.参见 《中西女塾同学会成立纪》 , 《申报》 1919 年11 月6日. ⑥ 熟悉宋家及基督教会内情的方周先生曾于 1984 年12 月29 日在 《新民晚报》 发表了 《宋氏三姐妹未入中 西女中》 一文. 史海泛舟 17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史海泛舟 客观地介绍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技,在潜 移默化中引导官绅富商子弟成为上帝的信 徒.1881 年,林乐知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 (Anglo-Chinese College) .由于学校采用完 整的初、 中、 高三级教育体制, 教学内容强 调 "中西并重" , 宗教科目所占的比重很少, 学生也无须成为基督教徒,因此深受中国 上层人士的青睐.中西书院的成功, 促使林 乐知开始考虑筹建一所同样性质同等规格 的女校,于是函请美国监理总会女子部多 派一些独身女教士来华工作.1892 年3月15 日, 经过长期准备, 中西女塾正式开学, 由海淑德 (Laura Haygood) 女士出任校长. 1904 年, 为了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 监理会 决定撤销三一堂女塾建制,部分高年级学 生升入中西女塾,剩下的低年级学生全部 转入松江慕卫女校, 校长巴茂恩(Mildred B. Bomar)女士则去了湖州文洁女塾担任校长. 四 三一堂女塾一直是监理会施行女童教 育的实践基地,许多杰出的女传教士曾在 该校执掌教鞭.即使在 1892 年中西女塾成 立之后, 两校相距不远, 还有不少女教士同 时身兼两校教职.三一堂女塾也培养了一 大批早期的知识女性,如长期担任中西女 塾副校长的马季莹女士, 20 世纪 30 年代活 跃于教育界的张庆娥、 马皦德、 赵陶韫珍, 东吴大学秘书长兼东吴法学院总务长周承 恩的元配王佩珍等女界名流,均为三一堂 女塾的毕业生.因此, 在世人眼里, 三一堂 女塾与中西女塾更像是两所姊妹学校. 1904 年两校合并之后,许多原就读于三一 堂女塾的学生开始以中西女塾毕业生自 居.诸如, 在中西女塾 1902 年毕业生名录 中,国民党元老钮永建夫人黄馥梅的名字 赫然在目, ① 而这位钮夫人其实是三一堂女 塾的毕业生② .作为一所早已解散了的学 校, 三一堂女塾没有同学录, 而在 《中西女 中同学录》中我们也很难分辨哪些学生曾 经就读过三一堂女塾. 早期美国监理会在华教育机构,大多 是为传教事业服务的, 主要招收贫苦儿童, 传授他们一些谋生的技能.因此, 三一堂女 塾除了教学生文化知识, 以及缝纫、 纺织、 烹饪等家政培训,主要讲授基督教教义和 教理.进入 20 世纪后, 社会风气渐开, 学校 教育亦不断与时俱进,等到巴茂恩女士担 任校长之际, 除圣道、 国文、 数学、 地理等科 目外, 又添设了各门自然科学课程.当然, 相对于走世俗化和贵族化路线的中西女塾 而言, 三一堂女塾更注重宗教教育, 所培养 的学生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宋庆龄与程兢 强读的那所 "幼儿园" , 既然每周要上三次 福音课, 必定非常重视宗教课程, 更类似于 三一堂女塾这样的学校.由此看来, 程兢强 也许只是"与宋庆龄上过同一个幼儿园" , 却未必 "像其他许多孩子一样" 升入中西女 塾.或者, 她也像宋庆龄一样, 由于种种原 因未能从中西女塾毕业. 爱泼斯坦是宋庆龄生前的挚友, 也是 宋庆龄指定的传记撰写者.早在 1975 年, 宋庆龄在给爱老的信中写道: "很多出版 社负责人和作家来同我联系, 有的甚至还 ① 又名黄梅仙, 参见 《中西女子中学同学录》 (1900—1940) . ② 参见周承恩: 《本公会女子部前期工作史》 , 《中华监理公会年议会五十周纪念刊》 , 1935 年印行,上海市 档案馆卷宗号 Q245—1—19. 18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史海泛舟 派代表到这里来找我, 劝我让他们来写我 的传记……我只信任艾培来做这件事, 因 为他比别人更了解我." 到了 1980 年, 宋 庆龄再次提起写传记这件事: "我想请你 在我死后写我的传记—— —我对别人不像 对你这样的信任." 当爱老答应了她的请 求后, 宋庆龄开心地说: "我终于可以这样 对你说了—— —我最信任的朋友和同志已 经同意承担为我写传记的事, 我是多么骄 傲和高兴……所有自传都免不了表现出 自我中心, 所以还是让我信任的朋友来写 我的传记." ① 爱泼斯坦没有辜负朋友的嘱 托, 传记中有关宋庆龄的事迹 "都是用她 自己的文字和语言来叙述的.来源是所有 能够找到的她所写的东西, 包括数以百计 的私人信函" .书中的历史背景和侧面情 况, 均 "取材于历史文献、 当事人和目击者 的回忆录或对他们的访谈记录, 还有我自 己与宋庆龄在四十多年相交中的回忆" .② 这些史料应该都是真实可靠的.不过, 正 如爱老所言: "有关她 (宋庆龄) 的史实, 存 在着一些空白点.很多材料已经散失或被 毁了.……本来有些小问题她本人只须花 几分钟就能说清楚的, 现在要用几个月的 功夫进行研究, 才能弄清楚; 还有一些问 题至今尚未弄清楚, 另有一些问题很可能 永远无法弄清楚了." ③ 让我们再回到浙江湖郡女塾这个问 题.童年时代的宋庆龄不可能前往浙江湖 州接受学前教育,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否 认程兢强女士的口述回忆.她虽然 "与宋庆 龄上过同一个幼儿园" , 却未必是在同一个 班级.查阅爱老的原版英文传记, 发现作者 使用的是 pre-school schoolmate, schoolmate 是同校同学的意思,而classmate 才是同班 同学. 况且, 将pre-school schoolmate 翻译成 "幼儿园同学" 也并不准确.对此, 笔者有一 个大胆的推测: 1904 年, 三一堂女塾解散, 作为高年级 学生的宋庆龄 "像其他许多孩子一样" 去了 中西女塾,而作为低年级学生的程兢强转 入松江慕卫女塾.巴茂恩校长接掌湖州文 洁女塾之后, 正是这所学校大发展的时期, 1905 年还在马军巷建造了新教学楼.成年 之后, 回忆起幼时的求学经历, 程兢强可能 已经忘记了慕卫女塾的名字,只记得是远 离上海市区的一所监理会学校.或许有人 提起了湖郡女塾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巴茂恩 校长,于是程兢强又把位于浙江的湖郡女 塾错当成了位于松江的慕卫女塾.以讹传 讹,原来宋庆龄入读中西女塾前上的三一 堂女塾就变成了爱老传记中的"美国教会 学校浙江湖群女校" .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 ① 伊斯雷尔 · 爱泼斯坦著, 沈苏儒译: 《宋庆龄—— —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总序, 第2页. ② 伊斯雷尔 · 爱泼斯坦著, 沈苏儒译: 《宋庆龄—— —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总序, 第1—2 页. ③ 伊斯雷尔 · 爱泼斯坦著, 沈苏儒译: 《宋庆龄—— —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总序, 第3—4 页. 19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书评书讯 《挚友情深: 宋庆龄与爱泼斯坦、 邱茉 莉往来书信》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 编译,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2 年出版) 一书 所收集的信件跨越了 40 年,从1941 年到 1981 年, 从抗 日战争到解放, 从国内到 国外, 从建国 初期到改革开放, 既突显 了宋庆龄与爱泼斯坦夫妇的战斗友谊, 也反映了 他们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在对外传播方面的实践与 思考, 对国内外形势的估计, 以及对众多人 物和事件的看法,因而是不可多得的第一 手资料.阅读这些信件, 对我们了解宋庆龄 与爱氏夫妇, 了解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 了 解中国人民伟大革命事业的前进路程, 都 会有所帮助.所以, 我认为, 它首先是极其 珍贵的史料.由于作者在撰写时完全未想 到有朝一日会公开发表,信件的鲜活性也 就更为突出, 原汁原味, 没有丝毫保留. 爱泼斯坦于 1938 年广州抗日大游行 中第一次遇到宋庆龄.之后不久, 他在香港 参加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并负责 编辑该组织的 "新闻通讯" , 自此开始了他 们长期的合作.宋庆龄与爱氏夫妇的友谊 【编者按】 本刊上期刊登了 《挚友情深: 宋庆龄与爱泼斯坦、 邱茉莉往来书信》 的 简要介绍. 后爱泼斯坦夫人黄浣碧女士特将林茂荪先生撰写的书评寄来, 并附有短 笺说明.兹将黄浣碧女士信函附录如下, 并致谢意. 黄亚平、 朱玖琳、 宋时娟诸位副主编: 您们好!前两天收到贵刊 《孙宋研究动态》 2012/3 期, 阅读到宋副主编对 《挚友 情深》 一书的出版介绍. 我手上正好有一篇对该书的评论, 作者是国家外文出版局原局长林茂荪. 林局 长是爱泼斯坦的领导, 又是老朋友, 相互间很了解.他的书评, 可能对您刊适用, 故 征得林局长同意, 把它寄给您们, 看是否可以刊用. 祝 各位夏安! 黄浣碧 2012.7.22 推荐一本好书 让书信讲述历史 林茂荪 20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书评书讯 是建筑在共同事业、相互关怀和相互理解 基础之上的. 信中这种情谊跃然纸上. 从交 换意见、 探讨问题, 互相询问生活、 身体状 况, 小到互赠礼品, 大到关心彼此的健康与 安全.如, 1976 年唐山发生大地震, 北京也 受到影响, 宋庆龄立即写信给爱泼斯坦, 邀 请爱氏夫妇去上海她的住处避难,生动展 示了双方亲密无间的深情厚谊.中国革命 事业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依靠广大 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的努力和无数 先烈的牺牲,但同时也离不开国际友人的 支持和援助.对外传播的中心任务, 就是赢 得国际方面的理解和同情.从 《保盟通讯》 到 《中国建设》 , 宋庆龄、 爱氏夫妇为此付出 了大量心血, 因为他们认为, 这是他们为中 国人民解放和建设事业所应尽的义务. 不少信件反映了他们,特别是宋庆龄 对 《中国建设》 的关怀和支持.应该说, 宋庆 龄就是杂志的创办人、 组织者和带头人; 是 宋庆龄邀请爱氏夫妇从美国来华协助创办 《中国建设》 .宋庆龄对杂志的任务和特色 有着清晰的看法, 对选题、 文章的写法、 发 表时机、 作者身份、 封面设计、 图片选择都 有所考虑(见该书第 57、 58、 60、 64、 80、 233 页) .特别是建国初期, 编辑部大多数的工 作人员并不熟悉对外传播, 需要像宋庆龄、 爱氏夫妇以及陈翰笙这样的高手给予引 导.宋庆龄不仅为杂志撰写了大量文章 (达30 篇之多) , 而且经常根据时局的变化提出 新的选题.对编辑部、发行部等都做出指 示, 关心杂志的人事和干部配备, 甚至关心 到个别人的去留, 真可以说关怀到 "无微不 至" 的程度.宋庆龄与爱泼斯坦都是办刊的 "老手" , 对党和国家的政策、 国际形势乃至 西方文化有着很好的掌握, 他们无疑是 《中 国建设》 的灵魂.早在 1953 年, 也就是创刊 后的第二年,宋庆龄就考虑将双月刊改为 月刊, 并要求编辑部为此做出准备 (该书第 68 页) , 后来又提出更改刊名的设想 (第79 页) .即使到了晚年, 尽管深受种种病痛的 干扰, 宋庆龄也时刻关注着杂志的发展. 通过他们之间的书信,我们对宋庆龄 为何决定由爱泼斯坦为自己撰写传记有了 更确切的了解.此事发端于国外一本 《孙中 山传》 的出版.由于其中有对孙宋联姻的歪 曲,宋庆龄与爱泼斯坦商议如何促使作者 改正错误, 经过反复推敲, 由爱泼斯坦草拟 了一份有说服力的信件,最后终于使作者 同意改写.这件事情, 加上国内外纷纷提出 为宋庆龄写传记的要求,使宋庆龄联想到 由谁担当这一工作的问题,最后决定请爱 泼斯坦为自己作传 (第235 页) . 读了书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宋庆 龄请爱泼斯坦写传记决非偶然.长期合作 使宋庆龄对爱泼斯坦的人品和能力有了充 分的了解.爱泼斯坦对中国革命的忠诚是 1946 年邱茉莉与爱泼斯坦在美国 21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书评书讯 先决条件.从爱泼斯坦之前发表的几本书 籍可以看出他的写作能力和特点: 1、宏观 和微观的掌握,对重大事件的恰当估价和 对细节的认真论证; 2、 强烈的历史感, 想方 设法对人物和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个完整的 了解; 3、 实事求是、 掌握分寸. 宋庆龄一生具有多种身份:革命者、 孙 中山夫人、 政治家、 国家领导人、 社会活动 家.她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如何全 面而恰当地加以刻画, 实非易事.这些都要 求一位 "大家" 用大手笔来完成.当初, 爱泼 斯坦曾建议由宋庆龄本人撰写一本自传, 或 她口授由爱泼斯坦代笔, 对此, 爱泼斯坦曾 提出过周密的设计 (第349、 350 页) . 但1981 年, 宋庆龄突然离去, 不但未能落实这一设 想, 反而增加了写作的难度.事实证明, 爱泼 斯坦兑现了他对宋庆龄的承诺.经过艰苦努 力, 在国内外进行调研, 找到许多鲜为人知 的材料, 十年磨一剑, 终于出色完成了这一 任务.此时, 爱泼斯坦本人也已高龄, 还因为 受到许多社会工作的干扰,耽误了他的计 划, 最后不得不寻找一处 "避难所" (北京宋 庆龄故居) , 以便集中精力进行写作.我们可 以从这件事中领会到的, 不仅是爱泼斯坦与 宋庆龄的友谊, 更重要的是他对中国革命的 责任心.爱泼斯坦认为, 应该充分估计宋庆 龄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她是 20 世纪伟大的 女性, 不仅是中国的伟人, 也是世界的伟人. 爱泼斯坦所著 《宋庆龄—— —二十世纪的伟大 女性》 ,以其学术价值和可读性在这一领域 独领风骚, 同时也间接地驳斥了现存的歪曲 与诋毁宋庆龄的一本传记《孙逸仙夫人: 宋 庆龄传略》 (张戎、哈利戴著, Madame Sun Yat-sen, Soong Ching ling, by Jung Chang and John Halliday) . 珍贵的历史照片、大量的注释以及优 美的编排和装帧设计为 《挚友情深》 一书增 色不少,无疑将为有心的读书人和藏书人 所珍惜. 年轻的读者, 尤其是年轻的传播人, 阅 读此书, 会有种特殊的感觉, 仿佛穿越时间 隧道, 进入业已逝去的时代和岁月, 触摸先 辈们的爱憎、 期盼、 思考、 理想和斗争.但愿 他们能从书信中得到历史的启发,更深切 体会到对外传播事业的重大意义,不断创 新, 将其推向更高的境界! (作者系原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 经过 3 年努力,由中国福利会出版社 推出的 《伟大的女性—— —宋庆龄》 书系于近 期面世.此书系的最大特点, 是在中国福利 会现存档案与资料基础上,将有研究史料 价值的部分, 重新整理编辑, 公开出版. 第一批出版发行的共有 5 本,分别是 回忆卷 《往事不是一片云》 、 《往事与情愫》 , 史料卷《往事回眸—— —中国福利会史志资 料》 (上、 下) , 书信卷 《宋庆龄与爱泼斯坦往 来书信选》 、 《宋庆龄致陈志昆夫妇陈燕书 信选编》 .其中, 李云的回忆录 《往事与情 愫》和《宋庆龄致陈志昆夫妇陈燕书信选 编》 先后于 2010 年和 2011 年出版, 因第一 版发行后即售罄, 故此次再版一并编入. 《伟大的女性—— —宋庆龄》 书系新书导读 阴 沈海平 22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书评书讯 而作为 《伟大女性—— —宋庆龄书系》 首 次推出的 3 本新书: 《往事不是一片云》 、 《往事回眸—— —中国福利会史志资料》 (上、 下) 和 《宋庆龄与爱泼斯坦往来书信选》 , 各 呈特点, 且具有较高史料和研究价值, 以下 分述之. 一 回忆卷 《往事不是一片云》 , 是宋庆龄 秘书张珏 20 年前的旧作, 此次为首次公开 出版.作者张珏是宋庆龄最后一任秘书, 曾 跟随宋庆龄工作、 生活了 15 年.1963 年春 起,张珏首次作为秘书随宋庆龄赴北京后 海北沿寓所.1964 年至 1967 年, 由于其父 亲年迈, 经宋庆龄同意, 她曾一度调至杭州 大学外语系从事英语教学工作.1967 年5月, 宋庆龄第二次召她回到身边担任秘书, 直到宋庆龄逝世.张珏参加了宋庆龄的骨 灰安葬仪式,参加了宋庆龄生平事迹展览 的筹备. 1982 年因患脑血栓返回上海定居. 退休后的张珏, 笔耕不辍, 为宣传宋庆龄 做了大量工作. 她经常接待中外记者, 还应邀 到学校、 社区讲述宋庆龄的事迹与思想. 她撰 写了 40 多万字的回忆文章, 还参加了 《宋庆 龄书信集》 部分信件的翻译工作.1993 年, 为 纪念宋庆龄诞辰 100 周年,张珏将自己回忆 宋庆龄的文章 37 篇汇编成集, 取名 《往事不 是一片云》 ,曾由中国福利会油印在内部发 放, 深受好评.由于文章提供了大量信息, 多 方面反映了宋庆龄的友情、 思想与日常生活, 且皆为第一手资料,专家和学者更将其视作 研究宋庆龄的重要参考依据. 2011 年宋庆龄逝世 30 周年之际, 我们 决定将此文集重新编辑,公开出版.编辑 时, 对原有文章做了调整, 将内容相近或有 重叠的六篇文章, 重新删减合并成三篇.增 加了张珏于 1993 年之后所写的两篇文章: 《温馨永驻》 和 《情系 369》 , 并选配了反映张 珏不同时期的照片共 18 帧. 此书的看点有三:作为宋庆龄生命最 后阶段的秘书,文章记叙了与宋庆龄朝夕 相处 15 年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感,视角特 殊, 可看性强; 记录了平日聊天时宋庆龄对 丈夫孙中山、对自己父母与家人的描述与 回忆,表达了宋庆龄发自内心的情感与评 价, 真实可靠; 见证了一些重要事件、 一些 机构、 人物与宋庆龄的交往经过与背景, 如 宋庆龄为路易 · 艾黎写证明; 宋庆龄接受加 拿大博士荣誉并准备答词等; 史料价值高. 二 书信卷《宋庆龄与爱泼斯坦往来书信 选》 , 选自爱老夫人黄浣碧捐赠给中国福利 会的信件.由鲁平亲自校译. 2005 年4月底 5 月初, 刚过完 90 岁生 日的爱泼斯坦在住院期间正式立了遗嘱, 表示愿把自己多年珍藏的信件捐献出来. 2005 年5月26 日爱泼斯坦去世. 悼念 活动结束后,爱老夫人黄浣碧将老朋友同 时也是宋庆龄研究专家张爱荣与傅伍仪请 到家中, 夜以继日地一起整理这批信件, 总 张珏 23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书评书讯 计约 200 多封. 在整理过程中,黄浣碧将其中涉及中 国福利会与 《中国建设》 杂志内容的往来信 件挑出, 共有 41 封.其中宋庆龄致爱泼斯 坦书信共 29 封, 爱泼斯坦致宋庆龄书信 11 封, 宋庆龄致埃洛萨 (Eloesser) 博士信 1 封. 同时捐出的还有宋庆龄赠送给爱泼斯坦的 电烤炉一只、领带一条以及爱泼斯坦穿过 的西装一套. 黄浣碧认为,创办中国福利会是宋庆 龄一生中诸多重要贡献之一.宋庆龄从创 办起即担任主席,亲自领导这个机构 43 年. 《中国建设》 杂志社是中国福利会的下 属单位,也是新中国诞生后第一份面对西 方世界的外文杂志,宋庆龄对这份刊物倾 注了关心、 热爱和智慧, 每期都以林泰的名 字亲自寄给国外友人.此部分信件集中体 现了宋庆龄创办 《中国建设》 杂志的思考和 对国际宣传的理念,反映了宋庆龄的重要 思想和贡献. 在编译过程中发现,黄浣碧捐出的注 明为宋庆龄致爱泼斯坦的 29 封信中, 有11 封已经收录于 1999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宋庆龄书信集》 .余下的 1 封为抗战时期 在重庆替爱泼斯坦签署的中文介绍信. 1 封 为宋庆龄自制的名片.另有 2 封经鲁平校 译时从内容中确认其中 1 封为爱泼斯坦写 给宋庆龄的;还有 1 封为刘尊棋致爱泼斯 坦夫妇的. 此次刊登出宋庆龄与爱泼斯坦往来书 信共 28 封, 均为首次发表.其中宋庆龄书 信15 封:致爱泼斯坦 13 封,致埃洛萨 Eloesser 博士 1 封; 爱泼斯坦致宋庆龄信 12 封, 附刘尊棋致爱泼斯坦夫妇信 1 封, 宋庆 龄为爱泼斯坦签署的介绍信 1 封. 宋庆龄与爱泼斯坦都是习惯以英文写 作的. 该书的一大特色即为中英文版. 使读 者在阅读中文译文的同时,便于对每封信 件的英文原稿仔细阅读、 体会与推敲. 该书的第二个特色是时间跨度大, 重 点突出.作为书信卷, 该书的信件数量虽不 多, 但时间跨度大, 且内容集中.从1939 年至1978 年, 涵盖了中国福利会的三个历史 阶段.书信内容重点突出, 集中反映了宋庆 龄与爱泼斯坦在中国福利会不同历史阶 段、 尤其是创办 《中国建设》 杂志的工作历 程.见证了宋庆龄与爱泼斯坦共同奋斗的 难忘岁月与深厚友谊. 在宋庆龄致爱泼斯坦的书信中,对办 刊人选, 刊物名称、 每期文章和封面照片的 选择, 乃至杂志开本与字体的大小, 都经过 反复推敲, 一一细述, 并有独到的见解与具 体的意见.充分反映出宋庆龄对创办一份 面向国际,展现新中国真实面貌的刊物所 倾注的心血和努力.同时也清楚地表明她 创办刊物的想法和思路,可以看出她是一 个十分内行的宣传专家. 该书的第三个特色是,宋庆龄于 1945 年至 1948 年期间写给爱泼斯坦的 3 封书 信, 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很大, 内容丰富且重 要. 24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书评书讯 在附录中,我们特意编入了爱泼斯坦 为宋庆龄写的一篇感想、一首诗和一份讲 稿.结合 1999 年出版的 《宋庆龄书信集》 , 特别是 1995 年出版的上海宋庆龄故居纪 念馆馆藏 《宋庆龄往来书信选集》 , 集中阅 读宋庆龄与爱泼斯坦、 金仲华、 陈翰笙等人 的往来书信,将有助于对宋庆龄对外宣传 及办刊思想的深入研究. 三 史料卷《往事回眸—— —中国福利会史 志资料》 ,是将中国福利会 20 年前编印的 内部刊物《中国福利会史志资料》汇编而 成.因内容丰富, 体量大而分为上、 下两册. 1985 年, 中国福利会为编辑出版 《中国 福利会史》 和 《中国福利会志》 , 组织力量启 动了史志资料的征集、 整理和研究工作.为 了使会史、 会志真实可靠, 在长达 10 多年 的时间里, 编写者花费很大精力, 对宋庆龄 创办中国福利会的历史、机构发展全过程 以及与会史相关的重要线索、 人物、 事件, 包括机构的领导成员、 办公地点等细节, 通 过走访、 座谈、 考证、 反复研究、 核实, 逐一 梳理,涉及的面十分宽泛,采集的资料众 多, 追踪与探寻的专题也比较深入, 形成的 文字资料共约 900 多万字.值得一提的是, 当时走访的对象, 包括编写者, 皆为当事人 与亲历者.由此可见, 这些资料的可信度与 史料价值相当高. 《中国福利会史志资料》 就是在获得初步 成果的基础上, 决定编辑的一本内部刊物. 由 时任中国福利会主席黄华题写刊名.从1989 年6月始,刊物每季一期,到1999 年12 月止, 共编印了 43 期.前18 期为油印, 从1994 年1月改为铅印. 《中国福利会史志资料》 每期300 本, 印发给全国各地宋庆龄研究者、 孙 中山宋庆龄纪念地及有关大学院校的图书 馆.它对征集史料,更正谬误发挥了积极作 用.不少作者是与宋庆龄一起创办保卫中国 同盟或在中国福利会不同阶段共同奋斗的战 友和同事. 他们的回忆和叙述极其珍贵. 有些 史料, 如: 《尼赫鲁不是保盟委员》 , 《保盟上海 分会》 和宋庆龄为 《黑母鸡》 所作的序等等, 都 是在这本刊物上首次披露. 近十年来,宋庆龄研究取得较大的突 破与进展.随着诸多信息资料的解密与披 露, 各类专题研究不断深入, 研究范围也逐 步扩展.然而, 随着岁月的流逝, 历史事件 的当事人与熟悉了解情况的人与研究者的 接连离世或退出, 曾经清晰的历史、 事件与 人物变得模糊、 陌生和费解.今天, 还原和 追踪史实, 继续深入探讨与研究, 皆面临极 大障碍. 2009 年底,中国福利会启动所藏英文 档案整理工作, 发现当年 "会史办公室" 征 集整理的大量史料十分珍贵,特别是为编 纂史志在内部刊发的《中国福利会史志资 料》 , 仍然是一份精品.在筹划纪念宋庆龄 逝世 30 周年的时候, 我们决定精选部分篇 目公开出版. 《往事回眸—— —中国福利会史志资料》 (上、 下) , 按内容分为 "深情缅怀" 、 "回首当 年" 、 "珍贵友情" 和 "史料钩沉" 四个专题, 25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书评书讯 其看点如下: 其一、 信息丰富, 涵盖面广.选录文章 集相关领域专家持续 20 余年考证研究与 采访所获精华, 同时将 《中国福利会史志资 料》 的目录收入书末的附表中, 方便参阅. 其二、 内容翔实, 体量巨大. 《史志资 料》 所刊内容, 围绕宋庆龄及其创办中国福 利会的全过程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采访 征集面广, 历史分段细致, 走访人员全面, 资料积累庞大, 约900 多万字. 《往事回眸》 就是从这 900 多万字中精选而成. 其三、 研究探讨与考证深入, 具有一定 深度与可看性. 《史志资料》 对很多专题进 行了深入考证与探讨.如, 宋庆龄解放前夕 居住地点; 中国福利会不同阶段的领导人; 宋庆龄的名字、 爱好等. 其四、 可信度与存史价值相当高.不少 亲历者、 当事人如爱泼斯坦、 谭宁邦、 鲍威 尔、 路易 · 艾黎、 贝特兰、 潘彪等的具体回忆 与细致叙述,使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与 研究价值. 2002 年4月《中国福利会志》 出版时, 字数为 97.3 万字.按照 编写志书的 要求—— —宝塔型的结构方式, 经过层层筛选, 最终进入志书的为 97 万多字, 为编写会志 而形成的 900 多万资料只能分编装订成 册, 作为历史资料存档. 今天,这批沉睡的资料作为系列丛书 的第一批,终于面世了.愿 《伟大的女 性—— —宋庆龄》 ,能服务于广大专家学者, 有助宋庆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 (作者系中国福利会研究室研究员)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编辑的馆藏 《宋庆龄书信选编》在宋庆龄逝世 31 周年 之际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 5 月29 日在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举行了该书的 首发式. 这本 《宋庆龄书信选编》 收入的书信全 部都是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馆藏,绝大 部分是当年宋庆龄或是以宋庆龄名义起草 书信时留下的底稿或是副本.这些底稿或 副本有的是中文, 有的是英文, 在经过仔细 的整理、 翻译和注释后, 汇编成册. 《宋庆龄书信选编》 共收入宋庆龄中英 文书信和电报 294 封,其中一半的书信是 第一次公开发表.有些书信虽然是第二次 发表, 但纠正了原来不准确的翻译, 个别收 信人进行了考证.从所收录的书信的时间 跨度来看, 前后长达 54 年, 其中以 50 代年 的书信居多.最早的一封是 1927 年12 月10 日宋庆龄致国际反帝大同盟的英文信, 最晚的一封是她去世前一个月也就是 1981 年4月6日写给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李 家炽副局长的中文亲笔信. 在宋庆龄与之通信的人中既有毛泽 东、 周恩来、 蒋介石、 尼赫鲁、 华莱士、 卡尔 《宋庆龄书信选编》 出版 首次公开发表书信一百多封 阴 麦灵芝 26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书评书讯 逊等国内外政 要,也有像罗 叔章、耿丽淑 这样的同事与 朋友以及杜波 依斯、鲍罗廷 夫人这样的故 旧.通过这些 书信我们可以 了解宋庆龄与 不同人的交往 情况, 从一个侧面反映她的人生经历, 包括 她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她的思想情感.不少 书信还涉及她的政治观点、 工作方法等等. 如, 1949 年宋庆龄致中国福利基金会工作 人员埃迪的信函中,谈到该组织内部的民 主问题及诚实坦率的必要性问题. "我知道在中国福利基金会内有一些 关于执委会的奇谈怪论.例如说我们根本 不存在.还有说我们根本不做任何决定, 对 总干事提出的任何意见都照单全收……这 是不正确的.我可以告诉你, 我们是一批热 心为公的人, 只要是与本机构有关的事情, 我们都一如既往充分履行我们的职责.我 们作出的每一个决定都经过充分的调查和 讨论, 而且作决定时总是冷静的, 始终考虑 本机构的利益. 这使我想到基金会内的民主问题以及 诚实坦率的必要性.没有这两种态度, 就没 有自我批评,而没有自我批评,就没有民 主.如果说有任何一个机构是建立在民主 基础之上而且是追求民主与争取民主的胜 利的, 那就是我们这个机构.我们过去十年 之所以获得成功,其原因正在于我们从不 害怕把任何问题摆到桌面上,让每一个人 都看清楚,而不是采用会使争执变成个人 争执、使整个机构发生分裂并最终走向毁 灭的其他方法.由于我们全都拥护民主的 方式,因此决不应当允许敌人分裂我们的 队伍.我们正在跨入新中国的大门, 而新中 国是笃信团结和通过批评及接受批评—— — 接受批评这个任务要艰巨得多—— —来改进 我们的工作的. —— — ( 《宋庆龄书信选编》 第107 页) 宋庆龄长期从事福利救济事业, 40、 50 年代的书信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不少,为这 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比如1948 年当美国对华政策发生变化, 与宋 庆龄长期合作的美国援华工作面临困境 时, 宋庆龄及时给美国友人致信, 提出应对 方案和部署今后的工作步骤. 1951 年3月宋庆龄在致周恩来的信 中,首次披露了 1951 年朝鲜战争期间, 宋 庆龄就如何利用美国战俘问题来促进和加 强和平运动,向周恩来提出了详细的方法 和实施途径. "看了这些材料之后, 我开始考虑整个 战俘问题以及怎样利用这个问题来促进和 加强美国争取和平与反对重新武装的运 动.现在我想谈谈我的想法. 通过所附的信件, 可以看得很明显, 那 些受到朝鲜战争密切影响的美国人是和平 支持者的一个潜在的来源.他们渴望听到 亲人的消息,对他们在朝鲜战线所面临的 前景至少是不满意的.这些人带领着美国 的通常处于休眠状态的那些部分人口寻求 保全自己所爱者的生命的途径.因此, 同他 们谈论拯救全世界千百万人生命的办法是 最容易的,因为这与他们在朝鲜的亲人直 接有关.除了这些人之外, 我们还可以加上 他们的亲属、 朋友和熟人, 这样就可以发展 成一支规模可观、能扩散到美国全国各地 27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书评书讯 的力量.事实上, 认为能给美国的和平运动 这样一种推动的看法是有根据的,因为最 近塔斯社的新闻稿表明,民众中渴望结束 朝鲜战争的情绪是很高昂的. 我们对这些直接受到影响的人的态度 应当是真诚和真挚的,亦即我们应当设法 从战俘中找到他们的亲人的下落,在不损 害国家安全和作战的情况下尽可能向他们 提供讯息.我们还应当利用这个机会直接 向那些人传达这样的意思:是他们自己国 家内的那些真正挑起朝鲜战争的人使他们 的亲人作出不必要的牺牲,无法与他们团 聚.不仅如此, 我们还可以通过措辞谨慎的 呼吁说明这个道理,建议他们参与和平运 动, 缓和世界紧张局势.可以向他们介绍世 界和平理事会及其工作.可以让他们看到, 该理事会中有中美两国人民的代表,而且 他们像朋友一样肩并肩地提供服务.还有 一个据认为可行的办法:我们甚至可以随 信寄去某些重要文件和新闻报道的复印 件.他们没有什么机会看到这些文件和新 闻报道,但这些东西能有力地证明是谁在 准备战争,又是谁在支持争取世界和平的 斗争. 看起来我们有一些渠道可以实施这样 一项计划.这些渠道是: A. 《中国月报》 ――在上海外事办公室 指导下运作.这个渠道的有利之处是, 众所 周知, 《中国月报》 是一份私人出版物, 这份 刊物传达的讯息不会有一个政府机构发表 的讯息的那种效果.这样做的不利之处是, 虽然我们能完全控制这个拟议中的计划的 实施,但实际上我们还是要和外国的私人 打交道,而这种安排有着明显的缺陷.此外,如果这种联系和讯息来自一个中国机 构, 影响也许会更大一些. B. 中国福利会――作为我们的国际宣 传部的一部分.使用这个渠道的有利之处 是, 可以在我们在过往 14 年中从事救济和 福利工作所建立起来的声誉的基础上运 作.进一步的有利之处是, 中国福利会的这 个部分已经在外交部的领导下了,而且我 们已经为开始工作做好了干部方面的准 备.使用这个渠道的不利之处是, 由于我是 中国福利会的主席,它可能在美国受到攻 击, 把它说成是政府的延伸. C.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 略委员会――这个渠道可以把这个计划变 成它的工作的一部分.不仅如此, 它获得充 分的授权用和平的名义进行宣传.然而, 使 用这个渠道的一个不利之处是, 迄今为止, 它还没有参与过这种工作.因此, 由它提供 的讯息可能被看作是力图从别人的不幸中 捞取政治资本, 而这正是我们希望避免的. D. 救总(PRAC,即中国人民救济总 署—— —译者注) —— —通过一个专门成立的 部门或委员会.使用这个渠道的有利之处 是,它在救济和福利方面已经确立了自己 的地位,而且已经做过一些与华侨有关的 国际工作.所建议的这个计划可以成为救 总先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延伸.在这方面, 不 利之处也是与政府的关系密切,使美国的 反动分子能对它进行攻击,从而在某种程 度上降低它的有效性. 还有其它一些实行这项计划的可能的 途径,或许你在准备阶段已经有了一些计 划.无论如何, 我还是把我的想法谈出来, 希望能做些事情来利用战俘形势,作为我 们保卫和平的斗争中的另一个梯队. —— — ( 《宋庆龄书信选编》 第166-169 页) 60、 70 年代,宋庆龄的书信相对较少, 28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书评书讯 尤其是文革期间,但其中也有一封信表达 了她内心真实的情感.1968 年宋庆龄的表 妹倪吉贞在其上海寓所附近的武康大楼自 杀, 宋庆龄得知消息后, 于6月8日写信给 表弟倪吉文夫人史美芬,迫切地想知道倪 吉贞为什么要这么做, 并想从中找出答案. 美芬: 接六月四日来信,略知你与吉文的近 况.望你们互相帮助, 互相鼓励, 经得起革 命洪流的考验. 吉士 (即倪吉士, 宋庆龄的表弟—— —译 者注) 的五个女儿朝气蓬勃, 年轻人经常去 你们处, 带给你们年轻人的气息很好. 吉贞 (即倪吉贞, 宋庆龄的表妹—— —译 者注) 去世一个多月了.不知最后看到她的 是谁?她曾否去武康大楼看一位姚夫人 (住 在该大楼内) .派出所怎么知道死者是吉 贞? 他们怎样认出来的? 盼你把全盘事实告 我, 让我从追溯这些事实中找到一个答案: 她为什么到武康大楼去跳楼?迫切地等待 你的回信. 我高烧后, 体力较弱, 现已见恢复, 请 勿念.此复, 即祝近好. ( 《宋庆龄书信选编》 第385 页) 80 年代初,有好几封是宋庆龄写给保 姆李燕娥的亲笔信,从中可以感受到宋庆 龄对李燕娥有如亲人般的关怀.书信选编 中的最后一封即是宋庆龄感谢上海市机关 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李家炽对李娥燕后世的 妥善安排. 此外,在这些宋庆龄书信中还涉及了 不少当时有影响的人物、 事件等等, 因此对 于了解和研究宋庆龄以及她所处的时代,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作者系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文资部 主任, 副研究馆员) · 简讯报道 · 6 月10 日由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 物管理委员会(简称上海市孙宋文管委) 、 伊春市委宣传部、 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主办, 上海市孙宋文管委研究室、 伊春市教育局、 伊春市文联、 伊春区政府、 嘉荫县政府、 伊 春市政府上海联络处联合承办的"孙中山 宋庆龄边疆行普及教育活动"在伊春市正 式启动, 上海市孙宋文管委副主任秦量、 马 玉成, 伊春市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王雪梅、 伊春市人大副主任何忠海及伊春市教育 局、 伊春市文联、 伊春区、 嘉荫县的领导及 伊春区中小学师生 300 余人出席了启动仪 式,上海市孙宋文管委副主任秦量和伊春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雪梅分别在启动 仪式上讲话.由上海市孙宋文管委研究室 "孙中山宋庆龄边疆行普及教育活动"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正式启动 29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2012 年7月17 日下午, 上海宋庆龄研 究会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召开会员大会, 总结第四届理事会五年来的工作,选举产 生了第五届理事会和领导班子,圆满完成 了换届工作. 大会由会长许德馨主持,市社联学会 处处长王克梅,研究会副会长秦量、季红 星、 蔡建国、 马玉成、 沈渭滨, 研究会顾问李 家炽, 名誉副会长张世福、 华平、 陈祥元、 纪 效侠、 赵福祥, 特邀嘉宾和会员共 200 余人 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研究会副会长 简讯报道 筹办的 《孙中山宋庆龄革命业绩图片展》 在 当天同时开幕. 开展"孙中山宋庆龄边疆行普及教育 活动"是上海市孙宋文管委为了贯彻落实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挥上 海市孙宋文管委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核 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宣传和弘 扬孙中山、 宋庆龄的思想、 精神和品格, 支 持边疆地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而开展的一项孙中山宋庆龄普及教育活动, 黑龙江伊春市是第一站.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东北部,与俄罗斯隔 江相望,边境线长达 2495 公里,人口 127 万, 有中小学校 280 余个.这次活动主要有 三项, 一是组织开展 "走近伟人孙中山宋庆 龄伊春市中小学生暑期读书征文活动" ; 二 是在伊春市举办"孙中山宋庆龄革命业绩 图片展" ; 三是举办 "走近伟人孙中山宋庆 龄" 专题讲座.这次活动得到伊春市委、 市 人大、 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他们 专门成立了活动组委会, 由伊春市委常委、 副市长张义龙, 市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王雪 梅,伊春市人大副主任何忠海及上海市孙 宋文管委副主任秦量、马玉成分别担任组 委会主任. 为了更好地推动读书征文活动的开展, 上海市孙宋文管委还向伊春市 280 余所中 小学图书室赠送 《孙中山》 、 《宋庆龄》 普及 读物.普及教育活动受到伊春地区教育部 门及师生的热烈欢迎, 他们表示, 孙中山、 宋庆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人和民族英 雄,开展这项活动对伊春市的青少年来说 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边疆地区教 育资源比较缺乏,希望与上海市孙宋文管 委今后能继续合作开展教育、 培训等活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上海市孙宋文管委研究 室副主任、 副研究员黄亚平, 文博馆员宋时 娟分别为伊春市伊春区和嘉荫县的学生作 了 "走近伟人孙中山宋庆龄" 专题讲座.上 海市孙宋文管委副主任秦量、马玉成还率 工作人员一行专程到黑龙江嘉荫县的边防 哨所, 向守卫边防的战士赠送了 《孙中山》 、 《宋庆龄》 普及读物; 同时向伊春地区的贫 困学生捐赠了文具用品. (孙娟娟) 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召开会员大会 圆满完成换届工作 30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于 2012 年6月8日推出 "南岛记忆" 特展, 其主题 围绕 1912 年至 1942 年之间的新马华社如 何纪念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这也是晚晴园 首度与民间团体合作, 并邀请了中山会馆、 同德书报社以及新加坡本土收藏家陈来华 先生, 一同携手联办这次的展览. 南岛记忆—— —战前新马华社对孙中山及辛亥革命 之纪念特展在晚晴园举办 兼秘书长秦量所作的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 告、 马玉成副会长所作研究会财务报告以及 季红星副会长所作 《关于修改 "上海宋庆龄 研究会章程" 的说明》 . 许会长对研究会第五 届理事会候选人产生情况进行了说明, 特别 对因职务调整或因身体不适而不再继续担 任研究会理事和领导职务的所有理事表示 感谢, 随后沈渭滨副会长宣读研究会第五届 理事会候选人名单, 共85 名. 全体与会会员 举手表决通过了候选人名单. 至此, 会议休会半个小时, 新当选的第 五届理事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 了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和研究会领导, 由秦量副会长在会员大会上宣布当选名 单, 研究会会长为: 许德馨; 研究会副会长 为: 薛晓峰、 秦量、 季红星、 朱纪华、 马玉成、 沈渭滨、 吴景平; 研究会秘书长为: 秦量.同时, 宣布了研究会顾问、 名誉副会长和副秘 书长名单. 最后,市社联学会处处长王克梅发表 讲话, 对研究会多年来在史料征集和出版、 学术研究和交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积极 性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口 头通报了研究会被市社联评为 2009—2011 年度优秀学会和学会特色活动奖的喜讯, 期待研究会有更多的成果出来,继续保持 在全国宋庆龄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进一 步继承和发扬宋庆龄的革命思想和奋斗精 神, 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力量,市社联 也将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许会长在总结会议时表示,感谢市社 联的关心和支持,评上优秀学会是第四届 理事会所作的工作的结果,新一届理事会 将以此为起点,从零开始,认清形势和任 务,在市社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体理事和会 员, 振奋精神、 扎实工作, 以新的姿态和面 貌, 更好地开展学会学术活动, 更好地推出 学术研究成果,更好地做好史料征集与编 辑出版工作, 更好地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更 好地发挥学会应有作用,使研究会工作迈 上一个新的台阶,努力为繁荣哲学社会科 学事业, 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作贡献,以实际 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 (宋时娟) 简讯报道 31 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 2012/4 二战前的新马华社主要通过六个纪念 日,定期举行与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相关的 纪念活动, 而 "南岛记忆" 特展就通过四个 场景, 即学校、 书报社、 会馆和咖啡店, 重现 当年新马华社究竟是如何积极筹办或踊跃 参与了对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各项纪念活 动.这次的特展, 一共展出近 30 件珍贵文 物, 其中包括中山会馆借展的 "香邑馆" 匾额(道光廿五年 (1845 年) 制) 、 绘上 "五色 旗" 图样的结婚证书、 印有 "博爱" 字样的新 年贺卡,以及印有孙中山肖像的信笺和纪 念电话卡等,表现了新马华社对于孙中山 的崇敬.新马华人在庆典和仪式的潜移默 化过程中, 逐渐形塑特殊的历史记忆, 同时 也建立起自身的国家与身份认同. · 论文摘编 ·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刘会军、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研究生李晔晔在 《民国档案》 2012 年第 1 期撰文认为,孙中 山宪政思想是一个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 对中国的宪政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 照孙中山的著述文本,结合中华民国时期 的宪政实践,有如下三个问题仍有进一步 辨析讨论的必要.第一、 中华民国时期, 孙 中山所设计的先制定约法再制定宪法的思 想, 成为达成宪政的固定的次序.约法与宪 法有着明显的不同: 约法在宪法之前, 为制 定和实施宪法做准备;宪法的制定机关和 约法的制定机关有着重要的区别;制定约 法的机关所代表的层面远远小于制定宪法 的机关所代表的层面.第二: 孙中山的以党 治国在相当时期内主要指的是以国民党一 党治国;孙中山虽然强调要以党的主义治 国, 但也不是不用国民党党员治国, 在同等 条件下, 他是要优先任用国民党党员的: 按 照孙中山建国三时期的设计,军政和训政 时期都是以党治国, 但到了晚年, 以党治国 的思想已经发展为各党派联合建国的思 想,以党治国的思想包含着各党派联合建 国的思想, 都是为了实现三民主义、 五权宪 法, 是在不同情况下采取的不同的策略, 但 各党派联合建国并不是放弃国民党的领导 权.第三: 国民会议主张是孙中山一贯主张 的和平建国思想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即通 过和平统一的方式实现三民主义和五权宪 法,而在是否坚持训政的问题上曾经出现 了矛盾.中国共产党先于孙中山提出国民 会议的主张,继续实现并发展了其中的各 党派联合建国的思想. (史鉴摘编) 孙中山宪政思想中几个问题的辨析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