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需要坚持的作文 > 让写作更加贴近我们生活
  • 让写作更加贴近我们生活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0-12-06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User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让写作更加贴近我们生活
    ――在华罗庚中学的演讲

    (一)
    "高考出了什么作文题 "年年高考,这从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无论你的家里有没有高考考生,无论你是离开学校多少年的人,你仍然会关注,讨论高考作文,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是高考作文的吸引力.而我们更希望透过年年推陈出新的高考作文,从中捕捉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对青年学生思想的引领.
    有些省每年的高考作文,可以说是反映当下社会的一面镜子.以2009年为例,各地高考作文中一些贴近社会,关注热点的题目引人注目.比如,辽宁高考作文为《讨论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现象》,上海高考作文为《金融风暴中的我》,江西高考作文是以圆明园兽首海外拍卖事件为议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写这些高考作文接近于写时评.紧扣社会热点,关注敏感话题,提炼个性飞扬的思考,书写理性沉稳的声音,让精神思考,社会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得到激活和发展.更多学生的社会思考能力会因此得到栽培和发展,公民素养,时代精神也能得到提升.
    如此强调贴近当下生活,培养社会思考能力,是因为青少年学生的思维在狭小天地中封闭得太久了,越来越驯服缺乏生命力的模式化操作.要想将青少年从模式的"套子"里解放出来,就要超越僵化的程序和规则设计,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情商和思考能力的养成.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上述省份的高考作文鼓励学生将"思考的风筝"放飞到"社会天空",对于他们深思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一种难得的鼓励和肯定.
    一些发达国家教育的社会化举措,非常值得我们借鉴.那些国家的青少年学生从小就接触社会,打工赚钱,在社区组织中担当重要角色.除了社会环境的鼓励,对学生社会意识的教育也体现在考试制度的约束和强化.美国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成绩会纳入高考范围.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最近几年高考作文的转向,也可以说是对青少年学生生活的积极关注,对他们社会性思维的培养开始注重.
    有的专家提出质疑,比如说江西作文题目,显得比较"窄","相信很多高三学生没有时间看新闻,如果根本不知道兽首拍卖是怎么回事,也就无从评论.""有可能对某些学生造成障碍.""可能他们中的一些人对兽首事件不是很了解,这种题目对他们来说就是不公平的."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仔细想想,这类焦点话题偏吗,怪吗 稍微浏览报纸,网络的学生就不会不知道这种"地球人都知道"的新闻.就算是有的考生写得不理想,也不能将"题材窄"当作"社会思维能力弱"的借口——这其实就是对不关注社会现实的写作教育失误的预警,提醒.
    作文就该关注现实.杜甫的"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鲁迅的匕首投枪般的杂文……如果没有与时代,时局联系在一起,价值就会萎缩.相反,历史上许多无病声吟的篇章由于远离现实,就难以长存在人们心间.
    高考作文,从轻描淡写的所谓"诗意"氛围中解脱出来,回归现实,回归民生,这种方向是值得注意的.它对于写作教学的回归生活和社会,对于教育务实补阙的效应,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验证.
    广东省2009年高考的作文题(对"常识"的看法),2010年高考的作文题(《与你为邻》),处在所谓"诗意"与贴切现实之间,今年又比去年向生活靠近了一步.这两个题,并非不能写虚拟的内容,但无论怎样"虚拟",总得让读者(首先是评卷老师)认同.本人更欣赏通过写作上的过渡,衔接,化"虚"为实,抒写自己对某些"常识"的感悟,对作为"我"的紧"邻"的认识,从而揭示现实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追求振聋发聩的效应(将在第三部分作重点分析).
    为此,我们的写作教学应该力求做到"三个一":离青少年学生近一点,离现实近一点,发挥空间大一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的特性是什么 是无所不包,随意发挥的巨大的自由空间,是不能固化的,是灵活多变的.语文教育特别是写作教学更应该秉承生活的这种空间和自由度,也就是叶先生说的"让作文成为生活的需要和组成部分".
    (二)
    广东省历年高考之后,有关专家教授都有所总结.
    曾连续14年担任广东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原院长柯汉林教授认为:语文考试最重头的是作文.往年很多考生失分在于作文太干巴,审题也容易偏.考生如果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加以注意,对提高分数大有好处.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
    1.若举多个例子,不宜蜻蜓点水
    考生选材和应用材料的能力不够.在备考过程中,老师常给学生准备很多素材,教很多技巧,但基础不扎实的学生,经过训练后往往变得僵化,一看到题目,就把材料硬往上套,结果很容易弄巧成拙.历年高考中有不少学生失误于此.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生活需要挫折作文  生活需要沟通作文  作文生活需要勇气  生活需要互助作文  生活需要什么的作文  作文生活需要快乐  生活需要爱的作文  生活需要作文  生活需要微笑作文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