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案 > 小议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
  • 小议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09-07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3

     

    5、 计算机教学改革建议

     

    1、 授课方法:   现在多数计算机的课程的教学基本上仍然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 + 讲解。由于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特别是 WINDOWS 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 + 操作 + 讲解(即边讲边练)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计算机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我校近年通过实践尝试收到了较好的好效果。   建立网络教学系统,建立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作用。积极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组织教师收集、研制和使用多媒体 CAI 课件,部份课程(如公共基础课、多媒体基础等)应以 CAI 教学为主,积极以适应计算机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要求。  _ 2、实践技能 目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普遍较差,主要原因是上机实践的时间偏少;实验设备档次不够;以及教师实践指导方法的缺陷等。   计算机专业是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一个专业,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每个在校学生每周平均上机时间数不少于 8 课时,上机总机时不少于 500 课时。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为 5 比 5 或 6 比 4 。实践的考核成绩同样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 5 0 %。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在实践课程中;对于低年级学生,应注重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基础操作能力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必需能力,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各种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应用这些软件进行设计和创作。在计算机软件应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十分重要,这就对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计算机实践课程主要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为主,如在程序设计中,学生上机多数是将书上的程序作业在计算机上运行一遍,形式单调,学生处被动的学习状态,不能够对课程内容作深入的理解。实践课程除了完成作业外,应力。强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增加课程设计的内容,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课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3、考核方法:   除笔试外,应加大实践考试的分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因此,考核方法可分成两个部分: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两种。   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   实践能力考核可以分成基础考核和能力考核两种:   实践基础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实践能力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以课程设计作为考核依据,根据学生对课题完成的程度、设计的效果和创造能力进行评分。   实践能力考核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测验,这对教师对专业设计技能的掌握和题目设计的方式和技巧提出较高的要求。    4、 实验室要求:   由于许多专业课程所涉及到的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功能在不断地完善和扩展,对计算机的机型档次、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投入,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设计规划。近年来我校加大了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组建了2个高配置机房和一个多媒体教室配有投影仪、调音台等设备并介入互联网。在计算机房人员配备方面,配备专职的实验室管理员及网络管理员  对于实验室管理员和网络管理员的主要职责是:   实验室管理员:负责机房的值班、卫生、设备管理、维持秩序等。   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管理、软件安装和维护、软件资料管理等。   机房人员不负责实验指导。    5、 多媒体教室:   学校应建立综合性的多媒体教室,用于计算机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教学之用。多媒体教室可以实现以文字、声音、音乐、图形、图像、动画、电影、电视等多种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室不仅适合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适合其他各种专业的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开扩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使教师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许多在黑板上无法进行教学的课程。如上述的几个计算机专业的大多数专业课,若无多媒体教室,是无法实施授课的。   除了作为教室外,多媒体教室还可以作为会议室、展示、演播等场合使用。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还可以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6、计算机专业教师素质要求:   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模式,现在仍然与其他学科一样;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观念对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影响尤其严重,应该转变为 “ 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 ” 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识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由于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更新速度快,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不断淘汰更新,以及各种新的教学手段的出现,对从事计算机教育的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等各方面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教学专业分布广,教学量大,知识面广,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要思想敏锐、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技术,在学术上要强烈的进取精神,在事业上要有坚定的敬业精神。注意计算机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学校要注意组织对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促使他们很快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掌握新的应用软件。   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繁多,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不断变化,不可能,也不必要求教师是教学上的通才,要实事求是地按教师现有的教学范围和教学水平进行专业课程划分。划分方法不能简单地按硬件、软件进行,要按具体专业,划分为:应用程序设计、网络、多媒体、图形图像、 CAD 、办公自动化等若干个课程组。各个课程组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侧重。   除了教师的专业侧重外,要求每一个计算机教师都必须具备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能力,都能完成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模块的所有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指导。同时至少要能完成一门以上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或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指导。还要能完成一门以上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实践应用指导的课程教学。这是对计算机教师的素质的最基本要求。   加强对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的培养和考核。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基础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程序设计任课教师应能完成一般的应用程序设计,承担学校教学管理等应用软件的设计;其他应用软件任课教师应能使用应用软件进行一般的设计和制作。在条件许可时,要求教师必须在计算机上进行备课、出试卷、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并要求每个教师的每一门课程,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课时,在多媒体教室对学生进行授课。   学校每年可以组织一定的人力和财才,鼓励和指导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课题的;开发和研究,学校教学管理软件的开发或者合作开发,组织教师编写和制作多媒体形式的教案、教材和各种 CAI 软件。对业务上出色的教师,不拘一格,在工资、职称等方面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奖励,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学校的学术气氛。   鉴于社会上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需求在不断的变化,计算机行业应用软件变更的周期越来越短,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同步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学校应注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进行教师教学储备。所谓的教师教学储备,就是安排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学习最新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掌握最新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根据计算机发展的动态,在一个新的、有价值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出现后,无论该软件课程现在是否需要,也要动员和安排教师对该课程进行学习和备课,以提高教师能力和素质、为开设新的专业课程作好准备。在需要时,能很快地开出新课。

    上一页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中职基础会计教案  中职德育课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中职教案  中职英语教案  中职语文教案  中职英语基本版1教案  哲学与人生中职教案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案  中职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