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市交通及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随着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交通流的增加,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普遍成为焦点问题。路网不畅、设施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行车难、停车难、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日益突显,对城市交通管理造成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对于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问题都做了研究。
邰中[1],对交通拥堵的界定做了详细的介绍,他指出:交通拥堵是指交通需求(一定时间内想通过某条道路的车辆数)超过某条道路的交通容量(一定时间内该道路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时,超过部分交通滞留在道路上的交通现象。他还指出,交通拥堵产生的根本原因其实是:道路交通设施所能提供的交通容量不能满足当前交通需求量而又得不到及时疏通的结果。在很多情况下,交通拥堵的出现只是出行需求对于交通资源的一种不充分或是不恰当利用所造成的,还有道路结构的不合理性,而并不是道路面积的严重缺乏。以往的交通拥挤主要以V/C比、时速、密度或车队滞留长度等量来界定,尽管这些量在某种程度上对交通拥堵现状进行了一定的描述,但是并没有反映出拥挤的本质——究竟是道路交通资源的严重浪费,还是交通秩序的失衡等。因此,对于拥堵的界定,邰中还提出了新的具体的衡量标准:
表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道路拥挤程度衡量标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衡量标准 | 含义 |
可接受出行时间 | 表示执行出行目标所需要的最大时间 |
可接受出行速率 | 表示穿越一段区间所需的最大时间 |
延误率 | 表示实际出行速率与可接受出行速率的绝对差 |
总延误 | 表示拥堵造成的总时间损失 |
相对延误率 | 表示是延误率与可接受出行速率的比值 |
可达性 | 表示在可接受的时间限制内完成出行目标的能力,主要表示为总出行数中出行时间少于可接受出行时间的出行百分比 |
淦学甄[2]等人根据交通拥挤的界定,给出了拥挤的具体属性。包括拥挤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类别及疏散时间。第一,拥挤发生的时间是指拥挤产生的时间不同,对道路的影响也不相同。发生在出行高峰期的拥挤,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大。而发生在非高峰时段的拥挤影响则相对小得多。可以根据时间段划分为高峰时间拥挤和非高峰时间拥挤。第二,拥挤发生的地点是指城市道路功能不同,对不同道路发生的拥挤,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地点分类为:干道拥挤、一般道路拥挤、重要交叉口拥挤、次要交叉口拥挤等等。第三,拥挤发生的原因是指交通拥挤可能由两种原因造成:一是由于流量的突然增大,超过了正常的道路容量。这种拥挤一般发生比较有规律;也可能因为特殊事件引起道路容量的减少或堵塞,或是吸引过多的交通量而引起的拥挤。这种拥挤没有规律,且可能持续时间较长。第四,拥挤发生的类别是指由于拥挤发生的先后顺序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原始拥挤和后续拥挤两类。第五,拥挤的疏散时间是指从拥挤发生到道路恢复正常交通秩序的时间的长短对于道路交通造成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可以用滞留时间或者排队长度来描述。如分为一般拥挤、非常拥挤、严重拥挤、死锁等。由于拥挤疏散时间受到时间、地点及原因等属性的影响,因此,该属性与其它属性密切相关。
对于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堵塞问题,邵祖峰[3]提出了治理交通堵塞的理论基础。他指出,城市道路交通堵塞治理理论主要有四大原理:交通总量削减原理、交通量均分原理、交通连续原理和交通分离原理。第一,交通总量削减原理是指,一是要尽量减少交通产生源;二是在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路面上的交通工具;三是要尽量减少交通工具在路面上的停留时间。第二,所谓交通量均分是使交通流“均衡”、“分流”或“疏导”,设法使交通量的不均匀分布变为“均匀”分布。可采用社会工程、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和科学交通管理的办法。交通量均分的方法大致可分为时间性交通量均分和空间性交通量均分两类。第三,交通连续原理是指在交通的全过程中,空间、时间、运营管理和交通参与者本身精神上的连续。因此,必须做到交通工具的连续、交通组织的连续、交通设施的连续和交通运营的连续。第四,交通分离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所有交通物体应各行其道;二是指同一条车道或同一条交通路段(天桥、人行横道、便道等)的交通参与者必须保持差不多甚至是均衡的速度。可以采用工程的办法,也可以采用科学交通管理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