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谈普通车床车工的一体化教学
【摘要】: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训教学是技工学校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如何提高技校学生操作技能是广大技教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在新形势下技校应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应用型的技术性人才.一种教学模式是否合理有效,主要看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对此类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我们还可以在用人单位中满意程度中,检验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是否正确,学校和专业是否真正具有了示范学校,示范专业的实力.
【关键词】课程设置 师资队伍 教学过程
前言 技校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高级技术工人.因此,课程设置不能与大中院校相比,它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以学生掌握较高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为主,突出技能训练.技校的学生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在校学习期间将有二分之一的时间进行操作技能训练.如何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现行教学计划进行修改,补充,调整,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可以概括成"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设置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课程,由具有理论实训综合能力的一体化教师,通过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完成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围绕职业能力,设计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课程
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职业能力,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课程设置不能围绕学科,而是要围绕职业技能.
1.1确定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课程内容
传统的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和操作技能培训在不同的阶段分别实施,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通过集中实训去完成实践活动.
分析一个技术工人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很难区分他使用的是理论性知识还是实践性知识,二者综合反映为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如果学生在学校构建的知识和技能是分离的,而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融合的.由于学校的行为方式和工作工程中的行为方式不一样,形成一个怪圈:职业学校开了很多课程,学生到了企业却不能顶岗.
解决上面问题的出路就是要设置理论和实训一体化的课程.比如学习数控车床加工或普通车床加工,不应该将编程,车工工艺和机床操作分成两部分开,在一段时间内理论教学,然后在另一段时间上机床操作,而是应当实训和理论一体化,将完成数控加工普通车床加工全过程所需的能力作为课程标准.
1.2 课程的综合和能力目标的整合
在数控加工课程设置中,我校仍沿用了一些传统的课程名称,比如机械基础,机械制图,车工工艺,车工技能训练,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等,但是这些课程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围绕职业能力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使之成为校本课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控加工能力,我们一直在开设普通机床加工课程.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在企业中有时需要从事一些普通加工的工作,学习这些课程可以积累了学生通用金属切削加工的工作经验,拓展学生对工装夹具的认识,还可以拓宽学生就业面和岗位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普通机床的加工是训练学生体能性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对设备的驾御能力的良好途径,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态度,促使学生形成一个机械工人所应具备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课程定位于中级工的要求,在能力培养目标上"够用"为度.同时课程内容上与数控加工课程衔接,知识和技能项目上"实用"为先.
根据目前人才需求特点和学生特点,完整地分析能力要求,设置对职业能力培养最有利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中,提高第一职业能力,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发展.
二,培养能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师资队伍
实施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需要能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师资队伍.
2.1教师应保持先进的思想理念
培养师资首先要激活教师对新技术,新方法的认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学改革落实到实处,注重教师理念的更新.如果教师的理念落后了,那么教师就不可能主动地去探究课程内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积极地去完成专业能力的更新.这样一来,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只能停留在纸面,即使实施下来也会流于形式.
改变教师观念的关键不是学而是实践.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必须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国情和学校的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提高自我,将观念转变为动力和行动.
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号召教师打破传统的东西,围绕企业需求,大胆探究和实践,以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