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工实训心得 > 引导文教学法教学实践探析
  • 引导文教学法教学实践探析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9-10-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2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zhtdx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二,实施引导文教学法的条件
    引导文教学法起源于德国,主要用于"双元制"职教模式.德国于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用法律来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3].它包括上岗前和上岗后培训(转岗培训);培训企业和受培训企业者的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有几个突出特点:
    1.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2.有企业的广泛参与;
    3.各类型教育形式可以互通;
    4.实行培训与考试真正分离的考核办法.
    从上述"双元制"的模式和特点可以看出,这种相互交叉,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为职业教育的实施和完成提供了保证,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出既懂专业理论又有技能的生产管理人才.但因国情不同,我国要实施引导文教学法还有很多困难,如果没有足够的条件,引导文教学法尤如纸上谈兵,只是职教人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要顺利实施引导文教学法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优秀的师资队伍
    职业学校要学习"双元制",实施"引导文教学法",就必须加强"三师型"(即讲师,工程师,技师)师资队伍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做好引导,当一名"导演",让学生做"演员".
    2,可行的教学政策
    "双元制"与传统模式相比,有很多优越性,然而要让它中国化,是一场革命,尤其是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最难的.在德国,除学校需执行的法律义务外(该法律由州政府制定),德国联邦政府还立法规定了企业法人职业技术教育的职责和义务.以法律形式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促进了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目前,我国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政府行为来实施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能是学校和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开放政策,广泛接触,在互惠双赢的情况下合作办学.
    3,全面,系统的教材
    全面,系统的教材是实施引导文教学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每个专业甚至每门课都要专门设计,有针对性的开发新教材.把不符合现有学生接受能力和不贴切企业生产实际的内容删除.增加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或到企业中找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如珠海市技工学校与德国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合作办学所用的《机械实训综合教程》一书,就是很系统全面的引导文教材.
    此外,还需收集最新,丰富,实用的教学材料,准备颜色各样的卡片,各种色笔,图钉,白纸,白板,幻灯片,课件等.这些教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小组讨论等提供辅助.
    4,充足的教学资金
    采用引导文教学法的成本比传统教学的成本要高,除了开发新教材等外,在教学过程中的成本也很高.如,学生在加工中出现废品,就必须重新加工(引导文教学法是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加工方法,其中有些方法可能是错误的或不可行的,但如果可能出现安全问题指导老师必须指出并制止),这将增加教学成本.另外,该教学法在操作过程中要求设备种类齐全,数量足够,故初期的投资比较大.
    当然,如果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办学,由企业承担培训费用,并承担生活补贴,经费则可解决.
    5,特殊合理的教学场所
    引导文教学法主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除独立思考外,还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相互的观察和交流来学习.因此,教学环境应有利于互相交流和学习,如将教学场地设计成若干圆形,环形或多边形,给每个小组(约六人)分配一个,将便于小组讨论和相互观摩,使之快速找到自己的正确方法.
    6,素质良好的学生
    由于该教学法从德国引进.据专家估计中国的学生比德国的同龄学生成熟程度约晚两年,加上我国这一代多为独生子女,而且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习被动,主动性差.故学习之初,学生不能自行决定学习,工作的内容.另外,高校扩招等诸多因素,也使中职生源质量连年下滑.因此对生源素质也有基本的要求.
    三,引导文的教学实践剖析
    引导文的教学实践可分为六个步骤,它们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现就个人理解剖析如下:
    1.明确任务,收集信息
    布置任务,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需要达到什么目的.借助引导问题和引导文(基础文和信息资料)的帮助,学生在工作开始之前独立获取完成任务所必须的知识.图纸,专业书籍,表格和操作指南可以作为信息来源.
    有研究表明,教师用于提问的时间常常少于课堂时间的4%,而且他们提的问题极少需要学生思考[4].教师提出的问题及提问的顺序应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强调教学重点,促进主动学习.
    正如罗斯马林(Rosmarin)指出的那样,要提出一个好问题很难,要完美地回答一个问题更难[5].因此引导问题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仅仅为工作做准备;同样教师还需要考虑的是:回答问题的方式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上一页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车工实训心得体会  车工实训总结  车工实训指导书  车工实训体会  车工实训安全教育  车工实训安全注意事项  车工实训图纸  3000字的车工实训报告  车工实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