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L |
M |
N |
O |
1 |
学院(部、中心)2010年教学工作运行状态数据情况一览表 |
2 |
院(部、中心)名称: (公章) 填报人: |
3 |
1.1
生师比 |
4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本专科生数 |
硕士生数 |
留学生数 |
预科生数 |
进修生数 |
成人脱产生数业余(夜大)生数 |
函授生数 |
专任教师数 |
外聘教师数 |
5 |
6 |
本单位情况 |
|
|
|
|
|
|
| |
|
|
|
7 |
注:所有学生均指具有学籍的注册学生。本专科生指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硕士生指全日制在学硕士研究生及非全日制硕士;留学生指学校接受来校学习的外籍学生;预科生指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下达预科招生计划,招收的少数民族和港澳、华侨、台籍学生,经过一年的文化补习,合格者升入普通高等学校有关专业学习;进修生指在学校进行的各类非学历教育,且时间在一年以上者,成人脱产生指通过全国成人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考试,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人员,按照国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计划,以全日制授课为主要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业余(夜大)学生指通过全国成人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考试,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人员,按照国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计划,以业余时间授课为主要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业余学生包括夜大学生;函授学生指通过全国成人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考试,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人员,按照国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计划,以函授为主要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专任教师指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外聘教师指学校聘请的国内、外其他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行业等的教师和退休教师(含本单位退休教师)。聘期为一学期以上。其中,外教指经过学校批准聘请的外籍教师。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本专科生数+硕士生数×1.5+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生数+夜大(业余)生数×0.3+函授生数×0.1)/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外聘教师数×0.5) |
8 |
9 |
1.2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 |
10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数 |
专任教师数 |
11 |
本单位情况 |
|
|
|
12 |
公示数据 |
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数 |
专任教师数 |
13 |
|
|
|
14 |
注: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指已经获得学位的教师,不包括在读、研究生课程班和双学位人员。计算方法: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数 |
15 |
1.3
专任教师中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的比例 |
16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具有副教授职称的专任教师数 |
专任教师数 |
17 |
本单位情况 |
|
|
|
18 |
公示数据 |
具有教授职称的专任教师数 |
专任教师数 |
19 |
|
|
|
20 |
注:专任教师中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的比例=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的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数 |
21 |
1.4
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比例 |
22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数 |
教授总数 |
23 |
本单位情况 |
|
|
|
24 |
注: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指本年度在编在岗的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为本科生讲授一门及以上课程(不含讲座)的人数。教师的职称以年末已获得或评定的职称为准。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比例=本年度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数/教授总数 |
25 |
1.5
主讲本科课程教师符合岗位资格的比例 |
26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第一学期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本科课程教师数 |
第一学期主讲本科课程教师总数 |
第二学期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本科课程教师数
| |
第二学期主讲本科课程教师总数 |
27 |
本单位情况 |
|
|
|
| |
|
28 |
注:主讲本科课程教师指担任本科课程讲授任务的教师,不含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和实践教学的教师;符合岗位资格指具有讲师及以上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教师。计算方法:
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的比例=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本科课程教师数(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主讲本科课程教师总数(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
29 |
30 |
1.6
教学队伍水平 |
31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国家级 |
省级 |
校级 |
32 |
教学团队 |
教学名师 |
教学团队
| |
教学名师 |
教学团队 |
教学名师 |
33 |
本单位情况 |
最近一届数 |
|
|
|
|
|
|
|
34 |
累计数 |
|
|
|
| |
|
|
|
35 |
注:累计数指自开展评定以来,历届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之和。 |
36 |
1.7
师均课程开设数 |
37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第一学期所开设课程门数 |
|
专任教师数 |
38 |
本单位情况 |
|
|
|
|
39 |
注:课程门数指列入学校培养计划的、在年度内实际开设的、具有独立课程代码的课程总数。师均课程开设数=开设课程门数(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专任教师数 |
40 |
2
生均课程开设数 |
41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第一学期所开设课程门数 |
|
第二学期所开设课程门数
| |
第二学期本专科在校数 |
42 |
本单位情况 |
|
|
|
| |
|
43 |
注:生均课程开设数=开设课程门数(第一学期+第二学期)/本专科在校生数(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
44 |
3.1
特色专业 |
45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国家特色专业数 |
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数 |
46 |
本单位情况 |
最近一次数 |
|
|
|
47 |
累计数 |
|
|
|
48 |
注:国家特色专业指自2007年以来,学校经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建设的国家一类、二类和三类特色专业;省品牌特色专业指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建设的品牌特色专业。 |
49 |
3.2
新专业 |
50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理工类新办专业数 |
经管法文史哲类新办专业数 |
51 |
本单位情况 |
|
|
|
52 |
注:新专业指教育部或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置的、毕业生不足3届的专业。新专业数=理工类新办专业数+文经法哲历史类新办专业数。 |
53 |
3.3
精品课程 |
54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省级精品课程
| |
校级精品课程 |
55 |
本单位情况 |
最近一次数 |
|
|
|
|
56 |
累计数 |
|
|
|
|
57 |
|
|
|
|
|
|
|
|
|
|
|
|
|
|
58 |
3.4
网上教学课程比例 |
59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网上教学课程门数 |
课程门数 |
60 |
本单位情况 |
|
|
|
61 |
注:课程门数指列入学校培养计划的、在年度内实际开设的、具有独立课程代码的课程总数;网上教学课程门数指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教学过程通过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授课、答疑讨论、作业提交、课件下载等基本教学活动的课程门数。
网上教学课程比例=网上教学课程门数/课程门数 |
62 |
3.5
规划教材 |
63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国家级规划教材 |
省部级规划教材 |
64 |
本单位情况 |
最近一次数 |
|
|
|
65 |
累计数 |
|
|
|
66 |
注:规划教材指学校教师主持编写(仅统计第一主编)的、纳入教育部、中央其他部委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的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指纳入教育部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的教材,省部级规划教材指纳入中央其他部委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的教材。 |
67 |
3.6
教改项目 |
68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国家级教改项目 |
省部级教改项目
| |
校级教改项目 |
69 |
本单位情况 |
最近一次数 |
|
|
|
|
70 |
累计数 |
|
|
|
|
71 |
注:国家级教改项目指学校教师主持的、由教育部立项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省部级教改项目指学校教师主持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立项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最近一次数统计最新一届申报的国家级、省部级教改项目数;累计数统计自2000年以来的国家、省部级教改项目数,包括已经结题和在研项目总数。 |
72 |
3.7
教学成果奖 |
73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国家级教学成果 |
省级教学成果奖
| |
校级教学成果奖 |
75 | 本单位情况最近一次数
|
|
|
76 |
|
累计数 |
|
|
|
|
77 |
4.1
实验教学平台 |
78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国家级 |
省部级 |
79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重点实验室 |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
重点实验室 |
80 |
本单位情况 |
最近一次数 |
|
|
|
|
|
81 |
累计数 |
|
|
|
|
|
82 |
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指教育部、中央其他部委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建设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国家级指教育部批准建设的,省部级指中央其他部委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建设的。 |
83 |
4.2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
84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数 |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 |
85 |
本单位情况 |
|
|
|
86 |
注:校外实习基地指学校与校外有关单位签署协议,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服务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场所。 |
87 |
4.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高地) |
88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省级人才培养创新高地 |
89 |
本单位情况 |
最近一次数 |
|
|
|
90 |
累计数 |
|
|
|
91 |
5.1
学生学科竞赛获奖 |
92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项目数 |
93 |
挑战杯 |
数学建模 |
电子设计
| |
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 |
94 |
本单位情况 |
特等奖 |
|
|
|
|
|
95 |
一等奖 |
|
|
|
|
|
96 |
二等奖 |
|
|
|
|
|
97 |
三等奖 |
|
|
|
|
|
98 |
|
公示数据 |
省级学科竞赛获奖项目数 |
99 |
挑战杯 |
数学建模 |
电子设计
| |
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 |
100 |
一等奖 |
|
|
|
|
|
101 |
二等奖 |
|
|
|
|
|
102 |
三等奖 |
|
|
|
|
|
103 |
5.2
学生发表论文、作品、专利 |
104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本科在校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学生作品数 |
本科在校生以第一授权人获得的专利 |
105 |
本单位情况 |
|
|
|
106 |
5.3
学生创新项目 |
107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国家级学生创新项目 |
省级学生创新项目 |
108 |
本单位情况 |
|
|
|
109 |
5.4
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 |
110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2010届本科毕业生中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425分及以上成绩的学生人数(不含英语专业、小语种) |
2010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不含英语专业及小语种) |
111 |
本单位情况 |
|
|
|
112 |
公示数据 |
2010届本科毕业生中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425分及以上成绩的学生人数(不含英语专业、小语种) |
2010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不含英语专业及小语种) |
113 |
|
|
|
114 |
注:四、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2010届本科毕业生中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425分(含)以上成绩人数/2010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不含小语种学生。 |
115 |
5.5
河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通过率 |
116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2010年度在校本科生数(不含计算机专业学生) |
河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通过人数 |
117 |
本单位情况 |
|
|
|
118 |
注:河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通过率=通过人数/2010年度在校本科生数(不含计算机专业学生) |
119 |
5.6
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率 |
|
|
|
|
|
|
|
|
|
|
|
120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2010年度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人数 |
2010年度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 |
121 |
本单位情况 |
|
|
|
122 |
注: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率=2010年度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人数/2010年度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 |
123 |
5.7 毕业生考研率 |
|
|
|
|
|
|
|
|
|
|
|
|
|
124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2010年度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人数(含出国读研) |
2010年度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 |
125 |
本单位情况 |
|
|
|
126 |
注:本科生考研率=2010年度毕业生考取研究生人数(含出国读研)/2010年度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 |
127 |
5.8 毕业生就业率 |
|
|
|
|
|
|
|
|
|
|
|
|
|
128 |
填报内容 |
公示数据 |
初次就业率 |
129 |
2010届本科毕业生总数 |
2010年8月31日前已就业本科毕业生人数 |
130 |
本单位情况 |
|
|
|
131 |
公示数据 |
年度就业率 |
132 |
2010届本科毕业生总数 |
2010年12月31日前已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数 |
133 |
|
|
|
134 |
注:初次就业率=2010年8月31日前已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数/2010届本科毕业生总数;年度就业率=2010年12月31日前已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数/2010届本科毕业生总数;就业含签约、自主创业、升学、出国、灵活就业等。 |
135 |
|
|
|
|
|
|
|
|
|
|
|
|
|
|
136 |
注:1、数据统计时间从2010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2、部分院(部、中心)教学工作不涉及的或者本年度无数据的个别统计指标,可以不填。 |
137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