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1 |
稿件编号 |
标题 |
作者 |
分数1 |
审稿意见 |
分数2 |
审稿意见 |
平均分 |
|
论坛录用 |
学报录用 |
备注 |
2 |
|
博士录用10篇,推荐学报4篇 |
|
3 |
2011151968 |
基于气动斜坡_燃气发生器的超燃火焰稳定器工作性能研究 |
韦宝禧 |
92 |
1.论文题目超过规定的20个字,请酌情修改。
2.关键词过长,可以拆分为气动斜坡,燃气发生器,火焰稳定器3个词
3. 部分文字错误,如摘要中最后1句中的“超然”,下标应用不规范,如O2
4.表格1排版不美观
5. 页眉标注了作者信息 |
90 |
无 |
91 |
博 |
是 |
是 |
一位导师推荐 |
4 |
2011150247 |
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槽寿命预估 |
杨进慧 |
90 |
稿件针对推力室可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分析,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修改意见:
1. 中英文摘要中有错别字和漏掉的标点符号。
2. 图2不规范,线的粗细、内壁、外壁、肋条的表示。图2中没有2.1.2节中提到的危险点D。
3. “冷却槽”和“横肋”的说法不恰当,参考文献中有“再生冷却内壁”,所谓的“横肋”是内壁的一部分。
4. 2.2节中对延长工作寿命的措施的分析不够严谨和简练:如根据公式(20)如何得出降低温差幅值的结论;多次重复延长工作寿命的途径(包括增大肋宽比);应对改变肋宽比给出具体算例,以确定可行性和效果。
5. 缺少对计算结果正确性的分析。
|
89 |
本文选题较新,论述严谨,重点突出,结论正确,文章结论对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设计有指导意义 |
89.5 |
博 |
是 |
是 |
一位导师推荐 |
5 |
2011151455 |
Optimization_of_hybrid-orbit_constellation_servicing_for_constellations |
唐忠兴 |
89 |
论证再严谨 |
89 |
该生英文书写,文句较流畅,对问题的描述清晰,具有较大的难度和工作量,有建模及仿真结果,有关结果的比较有待加强。建议录取。
|
89 |
博 |
是 |
|
|
6 |
2011151415 |
Examination_of_Sgp4_Accuracy_in_Orbit_Prediction_Using_the_Champ_Satellite |
王绍凯 |
90.5 |
论文以Champ卫星为例,研究了SGP4的预报精度问题。选题新颖,方法正确,结论合理,解释得当。然而,论文的语言和格式中存在少许错误,希望予以改正。另外,希望能对论文的结果增加一些理论上定量的分析。 |
85 |
无 |
87.75 |
博 |
是 |
是 |
一位导师推荐 |
7 |
2011151544 |
便携式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测量与控制系统 |
李新田 |
90 |
论文根据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对测量与控制的要求,介绍了一套用于小型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数据采集与控制的便携式测控系统。
论文结合发动机试验特点和便携式要求,首先提出了测控系统设计要求;设计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并进行了详细的软硬件描述;最后介绍了系统在小推力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中的实际应用,给出了测试数据,验证了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
论文在工程应用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符合研究生学术论坛要求,同意录用。
|
85 |
论文需要在以下几个问题作进一步补充说明:
(1)论文摘要需要进一步修改,不要仅仅是泛泛文字叙述,可以介绍一些便携式测控系统的工作参数和测试特点,增加一些参数化的介绍会更直观,也可以让读者更加方便的与其他类似测控系统参数作比较。
(2)图的篇幅有些多,质量也不够清晰(比如图5),另外图9和图10好像区别不大,建议斟酌修改。
(3)论文文字叙述显得多了一些,可否适时补充介绍一些软件编程过程中对于一些测试元件参数设置开展的理论计算过程或程序调试过程,仅供参考。
|
87.5 |
博 |
是 |
|
|
8 |
2011151694 |
Scale_effect_of_fuel_regression_rate_in_hybrid_rocket_motor |
曾鹏 |
80 |
本文对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药柱尺寸对燃料燃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已有的平板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湍流管流的经验公式修正,将计算平板流动Stanton数的经验公式替换为湍流管流的计算公式,得到了计算圆柱形固体燃料燃速的经验公式。并将该公式与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包括作者所做实验以及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理论分析。本文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但问题较多,建议修改后录用。本文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下:
(1)y=0代入式(5)能得到式(6)吗?y=0时(5)式中指数项等于1,似乎不能得到式(6)的形式。
(2)实验做了几种d?表1中di和df分别表示什么?图3中也未标明。表1中计算r*d^0.2时d等于多少?审稿人将d=25,50,100mm以及di和df的值代入时都不能得到表1中r*d^0.2的数值。请解释。
(3)图4是d等于多少时的结果,请说明(因为进行了三种不同d的数值计算)。
(4)图5中的数据点是数值模拟结果还是实验结果?从图4中看出对于一种d作者进行了至少9个工况的模拟,为何在图5中只画出了7个工况的数据?因为数据点越多,越能说明理论计算与实验拟合的符合程度。
(5)第5页第一行应为Fig.7。
(6)文中有太多符号未定义,建议加符号表。请仔细修改。
(7)文中还有一些写作的错误,如摘要第6行combined误写为‘conbined’;第一页Introduction有上标;第二页第一行analysis应为动词analyze;图4下第5行farer应为farther;图8上倒数第4行experimented应为experimental。在此不一一列举,请作者认真修改。
|
90 |
选题新颖,问题考虑较全面严谨,推理,论述较充分,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指导意义。
英文表达水平还有提高的空间。 |
85 |
博 |
是 |
是 |
两位导师推荐 |
9 |
2011150415 |
Design_and_experimental_study_on_the_two_phase_flow_atomization_mixer |
赵建波 |
75 |
本文给出了气体雾化喷嘴混合腔内的气液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由于主要实验结果都是针对喷嘴混合腔的,是喷嘴动力学特性的一些宏观结果,没有给出工程上更为关注的影响雾化的直接结果,因而参考价值不大。另外,文中的Y型混合器改为T型更合适。 |
93 |
无 |
84 |
博 |
是 |
|
|
10 |
2011151809 |
Optimal_Lambert_transfer_based_on_particle_swarm_optimization |
赵文 |
83.5 |
论文借助粒子群算法研究了最优的兰伯特转移问题,分析正确,结论合理。然而,选题的新颖性一般,分析方法的优点在文中体现得不够明确,希望文中能够对所采用方法的优点进行进一步分析。 |
84 |
论文借助粒子群算法研究了最优的兰伯特转移问题,分析正确,结论合理。然而,选题的新颖性一般,分析方法的优点在文中体现得不够明确,希望文中能够对所采用方法的优点进行进一步分析。 |
83.75 |
博 |
是 |
|
|
11 |
2011150416 |
Experiments_and_Simulation_Of_The_Atomization_Character_Of_The_Pressure-Swirl_Nozzle |
赵建波 |
75 |
1、文法错误较多,题目大小写混乱,“Character"应改为"Characteristics"
2、图8应采用矢量图
3、图9(a)-(e)应置于一幅图中,图10(a)-(e)应置于一幅图中,以便清晰地看出压强的影响。 |
90 |
无 |
82.5 |
博 |
否 |
|
已有一篇录用 |
12 |
2011151685 |
H2O2_HTPB固液火箭发动机燃料配方正交优化设计 |
曾鹏 |
75 |
该文章采用了随机轨道模型,对H202/HTPB的固液火箭发动机喷管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喷管效率与凝相质量质量分数的线性公式。接着,对固体燃料添加剂Al,
Mg, AP等组分含量进行了正交设计,从而得到了获得比冲最高的配方和密度比冲最高的配方,并且与无添加剂配方、试验中采用的配方进行了对比。该文章方法恰当,图示结果清楚、详细。仅在此提以下几个问题以供探讨:
1、 文中将两相流计算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但是,只给出了效率这一结果的对比。是否能够提供更详细一些的结果对比,以更好的验证数值计算的正确性?
2、 公式(3)给出了喷管效率与凝相质量分数的线性拟合关系。但是文中同时也提到,粒子平均直径也会影响到喷管的效率。那么,文中的公式拟合是针对哪个范围的粒子直径呢?文中并没有清楚的指出。
3、 在“结论”中,出现了两个“5)”,而且,第一个“5)”中,提到添加AL,
Mg会降低发动机的最大比冲,这貌似和文中的结果是矛盾的。
同意修改后录用.
|
85 |
论文研究方法正确;结论具有参考价值;有错别字。
附:配方设计是综合设计技术,某种优化技术要在综合评估后才能确定其配方是否最终采用 |
80 |
博 |
否 |
|
已有一篇录用 |
13 |
2011151540 |
固液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三维数值仿真 |
李新田 |
70 |
论文个别地方表述不清,甚至有误。如2.2计算条件中“通过式(3)和式(5)计算得到固体燃料燃速速”明显有误。第3部分结果分析中,对图10的解释不够清楚,对星角边缘S点的燃速的变化趋势的表述却与图中显示的趋势相反 |
85 |
无 |
77.5 |
博 |
否 |
|
已有一篇录用 |
14 |
2011150094 |
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卫星编队飞行控制优化 |
殷建丰 |
69 |
选题立论较差 |
80 |
论文研究了以相对轨道要素描述的卫星编队优化控制问题,选题正确,结构合理,理论方法得当,然而行文表达还有待提高,另外还存在诸多格式问题。 |
74.5 |
博 |
是 |
|
|
15 |
2011150267 |
轻型陶瓷_复合材料装甲防护性能优化设计 |
杜政 |
86 |
无 |
46 |
无 |
66 |
博 |
是 |
|
|
16 |
|
|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18 |
|
硕士录用27篇,推荐学报9篇 |
|
19 |
2011151207 |
凹腔底壁喷射位置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
杨阳 |
93 |
该论文工作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凹腔火焰稳定器中燃料喷射孔位置对点火性能及燃烧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燃烧室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使用乙烯和液态煤油与雾化煤油的壁面压强。由此分析了各种实验条件下燃料的燃烧性能和燃烧效率。论文工作还对乙烯燃料在该实验条件工况下的燃烧与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与实验相符的结果。论文工作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论文写作规范,实验与计算结果分析合理。是一篇优秀的科学论文。建议论坛发表。 |
95 |
北航学报上表格表头直接采用中文,并未要求英文,请确定后修改。 |
94 |
硕 |
是 |
是 |
两位导师推荐 |
20 |
2011151542 |
考虑发射场约束的地月转移轨道设计方法 |
陆博 |
94 |
无 |
91 |
无 |
92.5 |
硕 |
是 |
是 |
|
21 |
2011151805 |
凝胶液膜的雾化破碎机理 |
杜明龙 |
95 |
论文对凝胶液膜的雾化破碎机理进行了研究。论文给出了凝胶推进剂的工作特点和国内外此类推进剂雾化破碎的综述,并总结出论文的研究关键。
论文推导了液膜稳态流动的速度分布和扰动表面波的色散方程,从最大表面波增长率和主波波数两方面探究了凝胶液膜在无粘空气中运动时的不稳定特性,并给出了影响液膜破碎雾化的明确结论。
论文考虑问题全面、严谨,推理严密,表现出对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符合研究生学术论坛要求,同意录用。
论文图6和8右侧纵坐标参数标注方向建议修改。
|
90 |
无 |
92.5 |
硕 |
是 |
是 |
一位导师推荐 |
22 |
2011150430 |
Helmholtz型脉动燃烧器模型非线性研究 |
何鸣 |
90 |
本文对Helmholtz型脉动燃烧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建模,并基于Poincare-Lindstedt方法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与实验取得了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本文所采用方法的正确性。论文理论和实验结合较好,水平较高,可以录用。文中几处小问题:1、作为本文主要求解方法的Poincare-Lindstedt方法缺少直接的引用。2、仿真计算结果中频率误差较大的原因应进行深入分析或说明。 |
93 |
无 |
91.5 |
硕 |
是 |
是 |
一位导师推荐 |
23 |
2011150097 |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氧/甲烷燃烧反应机理简化 |
侯金丽 |
87 |
该论文为研究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中甲烷在纯氧中的燃烧性能,通过敏感性分析方法,得到对平衡温度及组分浓度有重要影响的反应过程,从而构造出一套氧/甲烷燃烧的10步12组分简化反应机理。利用CHEMKIN
4.1中闭式均相反应器和层流预混火焰模型对简化机理进行了研究与检验。
论文选题有一定意义,研究有自己的一定见解,有一定分析能力,计算和分析结果对燃烧研究有一定指导作用。建议录用。
|
95 |
无 |
91 |
硕 |
是 |
是 |
|
24 |
2011150459 |
运用子空间算法的航天器动力学参数在轨辨识 |
徐帷 |
92 |
论文涉及航天器柔性振动频率参数的在轨自主辨识问题,选题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需求和研究价值。论文考虑了当前航天实践的限制,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手段,研究了子空间模型辨识算法的特点与实用条件。
论文的主要缺点在于:表达不够洗练,对一些与本文关系不大的因素的论述导致意流的中断或不连续。
修改后可考虑投稿正式期刊。 |
90 |
论文针对大型带柔性附件航天器,提出了一种在轨辨识其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的方案,在分析此方案优点和局限性的基础上,用完整的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此方案的有效性。文章选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对本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尽完整的调研,论文理论推导严谨,对研究成果的验证和分析很充分,格式规范,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是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 |
91 |
硕 |
是 |
是 |
两位导师推荐 |
25 |
2011151360 |
多组分PNS方程空间推进求解方法 |
王利 |
91 |
论文格式规范。论文的计算结果基本符合理论与实际;其程序扩展工作是成功的。材料翔实可靠,有说服力。论文文字书写水平好。 |
88 |
无 |
89.5 |
硕 |
是 |
|
|
26 |
2011151892 |
Linear_Stability_Analysis_of_a_Viscoelastic_Liquid_Jet |
屈元元 |
83 |
胶体推进剂是一类新型的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其非牛顿流体力学行为使其力学特性有异于传统的液体推进剂,对喷注器的设计和雾化机理的研究带来困难。本文采用线性稳定性方法对胶体粘弹性射流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系列液体参数、气体参数、喷嘴参数等对射流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改进胶体射流雾化性能的建议。论文工作较为细致,结论具体,对类似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
95 |
无 |
89 |
硕 |
是 |
|
|
27 |
2011151155 |
协同空战中数据链传输延迟及其补偿方法 |
冯忠华 |
80 |
需要进一步突出创新点 |
96 |
1. 文章整体结构严谨,建模、补偿算法有深厚理论依据,仿真验证方案设计合理,数据翔实,结果可信。
2. 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 JTIDS)的简介,置于4.2仿真结果及分析这一小节,不合适。这部分阐述调整一下位置。
3. 文中有武器型号,AIM-120D超视距空空导弹,有涉密嫌疑。
4. 图4~6,补偿后的曲线,不要用彩色,用不同线型表示,编辑排版只是黑白图案。
建议论文录用,并推荐学报
|
88 |
硕 |
是 |
是 |
一位导师推荐 |
28 |
2011152285 |
基于下降图像恢复三维地形 |
薛晓亮 |
85 |
论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下降图像恢复三维地形的方法。建议作者明确对比分析与文献1的不同之处。 |
90 |
获取着陆区域的地形信息是使星体探测器在星体表面安全软着陆的关键。论文针对下降图像分辨率变化剧烈的特点,利用不同高度层诱导下的单应矩阵结合图像配准的方法确定像素匹配关系,在匹配的过程中确定图像的深度从而完成三维地形的重构。论文将下降图像配准问题转化为一般立体图像配准问题,与文献中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速度快、匹配准确率高的特点。
关于下降图像恢复图像运动和深度的方法目前公开的资料还不多。论文选题规范,资料掌握充分,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成果对星体探测器在星体表面安全软着陆具有探索性意义。
修改意见:应进一步检查语句错误,如引言中对文献[1]的引用,第4节前一个段落,“利用单应关系之间确定确定……”一句话有两个确定。 |
87.5 |
硕 |
是 |
|
|
29 |
2011151944 |
充气式再入装置结构强度分析与比较 |
张碧辉 |
84 |
无 |
88 |
该文语句流畅,描述问题清楚,对充气再入装置进行了两种方法的强度分析,相互比较和验证,逻辑较严密,工作有意义,建议录取。
|
86 |
硕 |
是 |
|
|
30 |
2011150417 |
Breakup_mechanism_of_planar_viscous_liquid_sheets_in_two_gas_streams_of_unequal_velocities |
徐秉睿 |
87 |
若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文献试验或自己的试验结果对比,则更有说服力。 |
85 |
无 |
86 |
硕 |
是 |
是 |
一位导师推荐 |
31 |
2011151723 |
一种卫星热控系统仿真平台架构设计与实现 |
刘晓丰 |
85 |
论文阐述了卫星热控系统仿真平台构架的基本设计方案,并实现对热控系统的仿真分析。论文题目规范,选题较为新颖,论据能紧紧围绕主题,考虑问题较全面、严谨,本文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但是文中摘要内容过长,需要进行删减,(一般北航学报要求中文4-5行左右,英文8行左右)。书写格式和语句较通顺流畅,存在个别打字有误。标点使用较正确。参考文献的引用不够规范,只有少部分在文中给出了引用标记。
|
86 |
无 |
85.5 |
硕 |
是 |
|
|
32 |
2011150860 |
射流撞击模型分析 |
张伟 |
85 |
本文针对射流撞击形成的液膜过程,进行了三种假设条件下的模型分析。通过对比,得到接近实际的简化模型和研究过程的方法。论文工作较完整,对燃料雾化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不足之处在于题目过于简洁,不明确。 |
85 |
无 |
85 |
硕 |
是 |
|
|
33 |
2011150892 |
双机合作下空空导弹目标截获概率的计算方法 |
王彬 |
88 |
作者对空空导弹导引头指向角的误差对目标截获概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理论推导严谨,逻辑清晰,结论合理,格式规范,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
81 |
需要进一步突出创新点 |
84.5 |
硕 |
是 |
|
|
34 |
2011150737 |
基于直接打靶法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优化 |
方燏 |
80 |
无 |
89 |
无 |
84.5 |
硕 |
是 |
|
|
35 |
2011151949 |
充气式再入装置二次充气方案设计 |
张碧辉 |
80 |
无 |
89 |
无 |
84.5 |
硕 |
是 |
|
|
36 |
2011150981 |
SINS-GPS超紧组合跟踪误差建模与自适应带宽调节 |
李亚峰 |
80 |
本文表达基本通顺流畅,符合基本的格式要求,无学术不端现象。文章整体结构层次分明,立论鲜明基本符合理论与实际,有一定深度的思考。论证推理较为严密,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结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足之处在于对于问题的分析深度仍需提高,独立研究能力需加强。 |
87 |
1. 文章总体结构组织严谨,文献查阅充分且丰富,跟踪了前沿最新进展,总结分析很深入,实验结果分析基础上得到了一个创新点,建立了环路带宽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2. 图表和文本符合写作规范。
3. 摘要中缺乏仿真量化结果的表述。
4. 典型的汽车振动环境中的超紧组合系统,是否为自己所做的实验,还是引用他人的实验结果?
文章问题较少,建议录用。 |
83.5 |
硕 |
是 |
|
|
37 |
2011151910 |
基于尾流梯度的超空泡航行体制导律设计 |
张任天 |
82 |
1、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舰船尾流梯度信息的变结构制导律。通过激光探测机动目标的尾流信息,动态解算尾流梯度方向;采用滑模变结构理论设计制导律,实现对尾流梯度方向的精确跟踪。该方法利用目标尾流信息,避免对目标运动状态进行复杂估计计算,不仅降低了对机动能力的要求,同时大大减小能量消耗,提高了有效航程。有一定的工程参考应用价值。
2、论文思路清晰、文字比较精练;
3、仿真验证部分说服力比较强;
4、不足:创新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
85 |
本文以超空泡航行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尾流梯度的制导率设计,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制导率的有效性。论文立题明确,研究较为深入,结构严谨,立论准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1)格式不规范。标点符号用法不规范,特别是顿号和逗号没区分;全半角没区分;副词“地”和形容词“的”没区分;如此等等;(2)研究的必要性不是很清楚。文章只是采用了滑模变结构制导方法,并与比例制导进行对比,进而判断滑模变结构的好处,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并没有深入分析和验证,特别是为什么用滑模变结构没讲清楚,用其它的制导方法是否可行?总之,本文在立题、结构和结论等方面都不错,建议论坛交流,如果能将上述问题改进,建议发表到有关期刊上。 |
83.5 |
硕 |
是 |
是 |
两位导师推荐 |
38 |
2011151125 |
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的GPU加速 |
蒲兵 |
82 |
论文的创新点在于设计了GPU加速粒子滤波的流程,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 |
85 |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视觉监控、人机互动、机器人导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国防安全、社会稳定、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针对粒子滤波算法特点,选取颜色信息作为目标的观测模型,对滤波算法进行并行优化,并提出可行的并行解决方案,利用GPU多核结构的硬件平台和CUDA的软件平台,实现硬件加速。实验结果表明:经过GPU加速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处理速度得到了提升,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
论文思路清晰,对实际问题有较强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
83.5 |
硕 |
是 |
|
|
39 |
2011150038 |
J2摄动下椭圆参考轨道的卫星编队相对定轨 |
邱士亮 |
82.5 |
论文研究了考虑J2摄动的相对轨道确定问题,思路清晰,方法正确。然而,考虑到已有的文献资料,本文选题的新颖性一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
83 |
无 |
82.75 |
硕 |
是 |
|
|
40 |
2011150565 |
红外制导空空导弹的离轴截获能力分析 |
金鸣 |
81 |
无 |
84 |
无 |
82.5 |
硕 |
是 |
|
|
41 |
2011150735 |
编队卫星多脉冲协同机动最优控制_ |
张薇 |
73 |
无 |
92 |
无 |
82.5 |
硕 |
是 |
|
|
42 |
2011150142 |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放电烧蚀过程分析仿真 |
程蛟 |
80 |
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有误 |
85 |
无 |
82.5 |
硕 |
是 |
|
|
43 |
2011151248 |
推力室冷却通道结构优化研究 |
纪嘉龙 |
85 |
稿件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冷却通道进行了优化研究,工作结果对于冷却通道设计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修改意见:
1. 根据图7可以看出,共轭梯度法没有给出最优结果,是否有必要增加迭代步数。
2. 文章的仿真过程并没有遇到线搜索法出现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因此在3.4节和结论中对不应给出这样的结论。
3. 结论(1)不是本文首次得到的,作为本文的结论不恰当。
4. 应给出优化前和优化后冷却通道的具体结构参数,并分析优化结果的工艺性和对可靠性的影响。
5. 建议不使用“可重复使用再生冷却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这样复杂、不标准的术语。
6. 引言第1句:“对发动机的使用往往采用成本昂贵的单次飞行”。“成本昂贵”不一定,“单次飞行”翻译不准确。
|
80 |
论文研究方法明确,结论具有参考价值 |
82.5 |
硕 |
是 |
|
|
44 |
2011151606 |
Vision-Based_Ground_Plane_Detection_for_Mobile_Robot |
柯佩琦 |
80 |
论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双目视觉的地面检测机器视觉导航技术。建议作者进一步分析,双目视觉地面检测的优点,和其他方法相比,有哪些优势。 |
85 |
避障是机器人导航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论文针对双目视觉原理,实现了地面可行区域检测。算法采用snake模型获取图像中的封闭轮廓,基于单应关系和极限约束,采用匹配方法检测地板区域,通过实现对地面可行区域的检测来达到障碍物检测的目的。
论文题目规范,英文写作流畅。 |
82.5 |
硕 |
是 |
|
|
45 |
2011151554 |
相对构型脉冲设计与验证的仿真系统研究 |
张志伟 |
80 |
无 |
84 |
第一章、第二章内容与本文中心论述内容关系不紧密,建议修改。
|
82 |
硕 |
|
|
|
46 |
2011152286 |
基于六自由度的翼伞系统轨迹控制技术研究 |
李瑞 |
79 |
无 |
85 |
无 |
82 |
硕 |
|
|
|
47 |
2011151370 |
扩展热阻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闫翠萍 |
84 |
该论文基于有限元法,运用ANSYS软件对扩展热阻进行数值模拟,文中建立了等面积正方形、圆形和正三角形热源面热流通道模型,研究了基本特性参数,包括材料厚度、材料导热系数、底面对流换热系数和温差对扩展热阻的影响;并讨论了一系列热源面边长与热流通道边长比值下三种模型的热源面形状对扩展热阻值影响变化规律。
论文选题有一定意义,研究有自己的一定见解,有一定分析能力。建议录用。
|
80 |
论文格式规范,明确了有限元法可以模拟计算扩展热阻,成果有一定意义。论文文字书写水平较好。 |
82 |
硕 |
|
|
|
48 |
2011150308 |
直线电机驱动导引头框架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
胡松 |
82 |
论文涉及使用直线电机的导引头伺服控制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论文建立了导引头伺服系统模型,由此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并进行了数学仿真。
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论述不够精炼,没有给出所用符号的定义,描述控制器设计时逻辑不够清晰。 |
80 |
本论文针对直线电机驱动导引头框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并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解决了导引头框架的非线性控制问题。论文选题新颖,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内容完整,层次分明,进行了有效的数值仿真。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文章格式不够规范,公式里的某些变量没有进行说明;2.题目不能完全涵盖文章的内容;3.导引头平台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是否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任何外干扰?4.直流直线伺服电机的模型是否自己完全推导,如不是则应该标明参考文献。希望能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修改。 |
81 |
硕 |
|
|
|
49 |
2011151577 |
微小卫星电源系统能量平衡仿真研究 |
张钊 |
80 |
1:文章需精简;2:实验结果如何得到需介绍。
|
82 |
论文针对工程实际方针研究了微小卫星电源系统的能量平衡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论文内容来看,仿真工作完整,得到了有益的结果。该论文是一篇不错的论文,建议发表。
|
81 |
硕 |
|
|
|
50 |
2011152048 |
一种基于模型的卫星姿态敏感器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 |
邢逢峰 |
82 |
无 |
80 |
1:EKF部分需要简化处理;2:文章没有结论?
|
81 |
硕 |
|
|
|
51 |
2011150582 |
导弹运输随机激励动响应分析及支承位置优化 |
贾军 |
77 |
选题立论较差 |
84 |
无 |
80.5 |
硕 |
|
|
|
52 |
2011150303 |
基于电磁力的卫星编队队形重构研究 |
吴潜 |
89 |
推荐到学报 |
72 |
无 |
80.5 |
硕 |
是 |
|
一位导师推荐 |
53 |
2011150800 |
应用拉丁超方法对地地导弹射程偏差分析 |
杨金柱 |
83 |
无 |
78 |
无 |
80.5 |
硕 |
|
|
|
54 |
2011152172 |
基于SimMechanics的快速机动小卫星姿态控制仿真平台设计 |
焉宁 |
82 |
本文针对以金字塔构型控制力矩陀螺群作为执行机构的小卫星,完成了基于SimMechanics的姿态控制仿真平台设计,为半物理和全物理仿真实验提供了一定依据。文章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结构完整,层次清楚,仿真结果也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存在的问题如下:1.论文前半部分,包括动力学建模,控制器设计以及操纵律设计等都是引用已有文献的研究结果,而后半部分关于基于SimMechanics的动力学建模以及整个仿真系统的设计部分是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但介绍比较简单,解释不是很清楚;2.关于卫星姿态动力学建模部分,部分变量的说明有误;3.论文格式不是很规范,公式大小不统一,变量的写法也不规范,其中列向量和矩阵应用黑斜体表示。 |
79 |
文章创新性不突出 |
80.5 |
硕 |
|
|
|
55 |
2011150193 |
航天器管路弹道极限仿真研究 |
胡坤 |
80 |
无 |
80 |
无 |
80 |
硕 |
|
|
|
56 |
2011151449 |
一种解算GPS姿态测量中模糊度的方法 |
刘创 |
80 |
无 |
80 |
无 |
80 |
硕 |
|
|
|
57 |
2011151652 |
自主操作技术在科研仿真上的应用研究 |
朱恩阳 |
80 |
无
|
80 |
无 |
80 |
硕 |
|
|
|
58 |
2011152192 |
基于星像点灰度差及面积的合成星图去噪算法 |
林浩宇 |
80 |
本文通过对实测星空图像叠加随机噪声的方法模拟实拍星图的噪声处理过程,选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验证了基于空域滤波和灰度滤波的方法降低背景噪声和随机噪声的有效性。不过,文章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1)格式不规范。一级标题后不用打点,副词后用“地”(而不是“的”);(2)引言部分过于简单,看不出研究的必要性,应再充实一下;(3)研究部分以方法应用为主,为什么用这些方法并没有深入探讨。建议论坛交流。 |
80 |
星点质心提取精度对于星敏感器的测量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一种合成星图去噪算法,用于去除星空噪声,提高星点质心提取精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论文所研究的为合成去噪算法,为星敏感器星图预处理的必要手段。论文的写作基本规范,条理清楚,数据可信,结论明确。但文中也存在如下问题:
1 引言中仅说明了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但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则基本未作阐述,因此未能体现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价值所在;
2 所拍摄的实际星空是在地面上拍摄的,而实际上星敏感器工作环境在太空,没有地面上拍摄时所存在的大气等因素影响,两者之间的特性是否能够基本一致?文中未予说明。若两者差别较大,则采用实际拍摄的星空背景已无显著意义;
3 利用高斯灰度扩散法生成的模拟星像点的大小(3×3——4×4像素)是否有依据?此外,不同星等的图像在研究中如何体现?对研究结果有何影响?文中未予说明;
4 论文第2部分图7前的文字出现索引错误,需要修改;
5 论文的英文摘要写作存在若干语法错误,需要修改。
总体上,论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学术水平,建议修改后录用。
|
80 |
硕 |
|
|
|
59 |
2011151623 |
飞行器头体分离数值模拟研究 |
牛相达 |
70 |
选题缺乏新颖性,只是一般的动网格计算算例
|
86 |
无 |
78 |
硕 |
|
|
|
60 |
2011151614 |
空间碎片碰撞概率并行仿真计算 |
齐征 |
85 |
无 |
71 |
论文研究具有深度和工作量,且意义重大。但作为计算仿真,对于如何实现尤其在计算方法方面描述不够清晰。只给出了有关结果,但看不懂如何得到。表述上尚待改进。
|
78 |
硕 |
|
|
|
61 |
2011151633 |
GPS接收机自适应跟踪环路设计与实现 |
宋帅 |
65 |
本文表达通顺流畅,符合格式要求,无学术不端现象。文章立论基本明确,对问题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但论证过程不够严密,缺乏分析概括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无明确的结论和建设性讨论。 |
90 |
1. 文章总体结构组织严谨,文献查阅充分且丰富,跟踪了前沿最新进展,总结分析深入。
2. 该文基于最小化测量误差的原则,建立了环路阶数和环路带宽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实现了提高环路测量精度与保证跟踪稳定性兼顾的效果。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3. 图表和文本符合写作规范。
3. 只是摘要中缺乏仿真量化结果的表述。
建议录用。 |
77.5 |
硕 |
|
|
|
62 |
2011151903 |
超空泡航行体反演滑模控制器设计 |
陈升泽 |
85 |
论文涉及超空泡航行器的纵向控制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论文为超空泡航行器设计了反演滑模控制器,并进行了数学仿真。
审稿人感到困惑的是:1、舵偏转角达到1rad时,是否是舵偏转角达到180度时?舵翻转180度的现实意义是什么?2、超空泡的数学模型看起来可以直接设计滑模控制,使用反演控制的必要性似乎不存在。 |
70 |
1、论文以Dzielski提出的航行体模型作为基础,分析了超空泡航行体由于空泡形态、尾部湍流等因素引起的不确定性及外界干扰力。采用一种新型指数趋近律设计了超空泡航行体的反演控制器,并在控制器设计中加入自适应律,估计不确定项的上界。为了抑制仿真中出现的抖振,采用连续函数取代继电特性。有一定的工程参考应用价值。
2、论文思路清晰、逻辑比较严密
3、不足之处:
(1)创新性不强;(2)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凝练;(3)仿真验证部分说服力不够强。
|
77.5 |
硕 |
|
|
|
63 |
2011151624 |
基于OSG的卫星可视化仿真系统研究 |
刘宏才 |
80 |
本文利用OSG虚拟现实开发工具对卫星运行情况进行了可视化仿真。题目规范,选题较新颖,能围绕主题进行阐述,考虑问题较全面、严谨,给出了明确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文中语句较通顺流畅,能清楚的表达所述内容。但是文中个别标点使用有误,甚至部分标点缺失。参考文献的引用需要规范,文献[3]-[6]没有在文中标注。图号标注应从1开始,按顺序标注。
|
75 |
无 |
77.5 |
硕 |
|
|
|
64 |
2011151941 |
航天器交会远程段快速自主制导方法研究 |
赵书阁 |
65 |
(1)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经典轨道要素的远程快速自主制导算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论文不足之处:
1)论文对设计的这种自主制导方法与传统方法缺乏对比、分析,无法显示其优越性;
2)论文条理不够清晰,语言不精练;
3)仿真分析部分缺乏结果分析。 |
90 |
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是发展空间站等大型航天器的必要技术,也是我国未来航天发展的重要方向。论文研究交会远程段快速自主制导方法,其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一定的理论意义。论文研究的制导方法的快速性对于我国无法全球测控的现状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论文首先对远程自主接近技术的相关研究现状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分析,体现了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之后在经典轨道要素变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将远程导引段分为初始轨道飞行、调相轨道飞行和调整轨道飞行三个阶段的自主制导策略,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制导律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论文所提出的远程自主制导策略具有一定的新意和工程可行性。论文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分析深入透彻,方法科学合理,数据结果可信,结论明确。不足之处是写作格式上存在一些小问题,如图题字体不一致,仿真结果图中的局部放大图不清晰等。
总体上,本文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水平,是一篇较优秀的学术论文,推荐录用。
|
77.5 |
硕 |
|
|
|
65 |
2011150307 |
航天器碰撞概率计算对比分析 |
齐征 |
80 |
无 |
75 |
无 |
77.5 |
硕 |
|
|
|
66 |
2011152284 |
基于RTX的Windows实时数据采集及串口通信实现 |
焉宁 |
60 |
1、论文说明了采用IntervalZero公司的RTX实时子系统,实现Windows平台上ISA总线的数据采集并通过串口以1ms等时间间隔传输的过程,只说明了一个具体实现过程,缺乏创新性。
2、论文语言表达也不够简练;
|
88 |
1. 文章结构严谨,表述清楚,图表及文本格式符合规范,实验验证结论可信。
2. 2.2 基于Visual C++的RTX编程 ,此部分内容其实有个任务分配调度的问题,应该哪些任划分出哪些是实时任务程序、哪些是非实时任务程序。
3. RTX其实并非是一操作系统,而实际上RTX是对HAL的扩展,是一实时软件包,1
RTX实时系统简介,对其如此定义表述,不妥当,容易产生歧义。
4. 英文摘要中,By adopting the IntervalZero Company’s real-time
extension subsystem, meet the high ...,此句语法不对。
5. 摘要和结论中有些句子表述不是很通顺,需再行修改。
6. 图8中,间隔不准及时间不对齐,直观上可以理解。但时间误差积累的表述,作为评委,还是有点不是很理解,请予解释。
建议修改后录用。 |
74 |
硕 |
|
|
|
67 |
2011151771 |
基于三轴磁强计的微小卫星定姿方法研究 |
刘武 |
80 |
论文涉及航天器廉价姿态确定问题,具有工程实用价值。论文面对低轨道微小卫星,在有限的两种条件下,通过数值仿真手段,比较了EKF和UKF两种滤波算法在磁强计姿态确定中的应用结果。
最明显的缺点是,其没有给出得到所述仿真分析结果所需的依据,例如:两种算法的仿真计算时间。事实上,其文中所述对两种算法优缺点的比较结果可以由对算法本身的分析得到,而无须仿真支持。 |
65 |
本文以三轴稳定重力梯度卫星为应用对象,进行三轴磁强计定姿滤波算法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姿态机动不大时EKF兼有计算量小和滤波精度较高的优势。不过,本文存在如下问题:(1)无英文尾注;(2)引用不规范,很多大段引用未标注;(3)部分格式不统一,例如第4页左栏第二段标题以“六”开始;(4)立题不鲜明,为什么研究这两种算法的必要性未说明;(5)文章的研究过于单薄,不深入。总体觉得本文从立题不明确、研究不深入、格式不规范,有待于进一步开展研究,建议暂不宜发表。 |
72.5 |
硕 |
|
|
|
68 |
2011150156 |
姿控发动机羽流撞击效应的DSMC模拟 |
王倩 |
64 |
1、论文题为“姿控发动机……”,建议文中突出下姿控发动机羽流问题的特殊性。
2、关键词中“PWS软件”不适宜做关键词 |
81 |
论文需要在以下几个问题作进一步补充说明:
(1)首先应该更加详细的对比说明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其实有关姿控发动机羽流撞击的问题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工作,不论是数值计算还是模拟试验,而不能只是给出参考文献却没有深入分析。
(2)既然是利用课题组已有的PWS软件,那么在论文中就应该着重说明在论文模拟计算研究中做了哪些针对性的设置改进,包括模型建立、假设条件、边界条件设置等,这些介绍更能方便读者阅读。
(3)文中计算模型的介绍需要补充详细,包括为什么选用CO2作为试验介质,这是实际应用发动机羽流主要成分吗?还有计算域需要补充,具体范围有多大,边界条件有哪些类型,如何假设?等等。
(4)论文给出了流场压强、温度分布计算结果,也得到了一些结论。但有些结论是显而易见的,前人已经有了类似的结论,独立研究不够深入。如果希望得到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建议深入分析研究问题,开展影响规律研究,提出羽流撞击控制措施等。
|
72.5 |
硕 |
|
|
|
69 |
2011151927 |
基于RT-LAB的导弹飞行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 |
廖彦杰 |
80 |
论文格式需要重新调整 |
62 |
1. 图表格式普遍欠规范,比如:图2
SIMULINK 模块图太不清晰,图3 的字体太小,图3 图5 图8
图9 图10 图11,都不符合规范,很不清晰,或缺乏简捷明晰的说明阐述。
2. 中文摘要几大要点表述不充分,所采用的方法新意不突出。英文摘要书写的语法也有问题,比如:proves
feasible,语法修辞须大大改进
3. “导引头数学模型由传递函数表达”没有加引用,还是自己创立的?须有所介绍。
4. 诸多格式不符合要求,比如:参考文献[9,10] ,关键词列写字体的大小,参考文献[4、7、8]
,很显然特别马虎潦草
5. “内框最大角加速度2500°/s,中框最大角加速度1500°/s,外框最大角加速度1000°/s。”
这段表述显然不对,若角加速度,单位应为°/s^2(秒方),而且达到这么高的量值,需要极大功率和极小转动惯量,现在国内几乎没有这样的转台。
6. 文章阐述一种系统总体设计,但本文后续涉及细节过多,比如1.1.3小节,图5对于SS_子系统并未构成有力的支持,同时缺乏对图5的说明。文章总体构架不是很严谨。
7. 创新点不是很突出,还处于初始调试阶段,并不足以归类为工程创新。
不建议录用。 |
71 |
硕 |
|
|
|
70 |
2011151616 |
摄动下的Lambert问题研究 |
本立言 |
70 |
创新点不够突出,算例部分太简单
|
70 |
无 |
70 |
硕 |
|
|
|
71 |
2011151983 |
基于遗传算法的飞艇尺寸和太阳电池阵铺装位置优化 |
王厚浩 |
80 |
无 |
60 |
该论文利用遗传算法计算了不同情况下飞艇的主要尺寸参数和太阳电池的铺装面积。论文题目与内容并不符合,论文工作提供的优化结果是一个个单一情况的优化结果,实际工程中需要的是在全部使用工况的优化结果。论文中的结论是很容易定性分析得到的,论文工作只是进行了定量分析,所作工作还不能真正称为“基于遗传算法的飞艇尺寸和太阳电池铺装位置优化”。
存在的其他问题: 在建立优化模型时,对太阳电池铺装位置进行了限定,只是优化了铺装规模;长细比选择在3.5~4.5之间,限制了飞艇尺寸优化时的定义域,从图3可以看出,这样选择并不合理。
|
70 |
硕 |
|
|
|
72 |
2011150078 |
气球伞气动特性及设计方法 |
汪菁 |
65 |
文章没有对气球伞作深入研究,创新点不足。
|
70 |
论文工作有意义,给出了一种新型阻力伞的描述及分析,但介绍性为主,且没有很好的界定本文的贡献及前人的工作,在具体的设计分析仿真方面体现本文工作量方面尚不足。
|
67.5 |
硕 |
|
|
|
73 |
2011150139 |
一种新的捷联惯导失准角快速估计方法 |
肖伟 |
60 |
选题立论较差 |
69 |
无 |
64.5 |
硕 |
|
|
|
74 |
2011150533 |
阵面推进方法在表面网格快速重构中的应用 |
牛相达 |
84 |
无 |
45 |
无 |
64.5 |
硕 |
|
|
|
75 |
2011150566 |
空空导弹攻击低空慢速小目标的能力分析 |
金鸣 |
30 |
不认真 |
87 |
无 |
58.5 |
硕 |
|
|
|
76 |
2011151970 |
基于LEON3开源软核的SOC研究 |
孔令波 |
55 |
(1)论文缺乏创新性;
(2)像是一个学习报告,不像是论文。 |
60 |
文章对于一个开源IP核进行了下载、配置验证。介绍了基本的流程。
局限性在于只是配置一个最小系统,属于入门试验性质。
基于FPGA的调试,应该陈列出做了哪些修改,取得了哪些新优点,比如保证可靠性方面的代码修改技术等等,如何修改调试可以保障性能功耗最佳。本文均未有所研究。
鉴于诸上不足,不建议录用。 |
57.5 |
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