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的年代,越界的認同,越界的研究 -- 從對「哈日」現象的探索談起
Beyond the
Boundaries: How to Study the “Japanese Fever” in Recent Taiwan李明璁
(清大社研所碩士;英國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系暨國王學院博士候選人)
◎引言:「哈日!」,哈出了什麼值得深究的現象?
*「哈日」簡史:從禁止到開放;從天上到地面;從電視劇到一整個日本文化消費空間….
*「哈日」的認同政治:哈日vs. 崇洋派、「大中國」、「新台灣人」….;理直氣壯vs. 鄙夷污名
◎跨文化的生活經驗,與變遷中的文化認同
*三種可能的認同變化:(一)侵蝕(意即被「對他者的認同」取代);或(二)強化既存的自我
/ 本土認同;或(三)產生一種「非他亦非我」/「是他亦是我」的新認同。
*模塑認同的兩大面向:跨文化的生產與消費(cross-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研究認同的兩個切點:(一)媒體景觀(mediascapes):跨國--本土、實體--虛擬、影音--文字
(二)族群景觀(ethnoscapes):旅遊工業,與旅人的凝視(tourist gaze)
◎出軌的社會/人類學想像力,混血的方法論
*晚近媒體 / 傳播研究的「人類學化」:轉向的脈絡、貢獻、及其批評
*文化研究 vs. 人類學:象牙塔中的風暴?抑或越界想像之必要
*反身自省(reflective)與去疆界化(de-territorialized)的當代人類學:
e.g. 「回國」運動(repatriation);「轉熟為生」(de-familiarization);多點田野(multi-locale fieldwork)
◎以越界方法研究越界文化的學術實踐/實驗
*研究主題:『日本在當代台灣文化政治中的角色:跨國媒體、跨文化消費、與年輕人的文化認同』
*研究架構:參考Stuart Hall & du Gay於1997年提出的「文化迴路」(circuit of culture)研究設計。
- 文化生產:日本跨國媒體與文化工業在台灣的發展及運作
- 文化消費:台灣人的跨文化消費行為、經驗與心理
- 台灣年輕族群的文化認同之形塑:擁抱?反抗?協商?融合?How & Why?
*研究方法:以「多點田野」的ethnography(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為主,佐以歷史文獻法、次級資料法、內容分析、及文本分析等方法。
接觸,與其先前「想像上」的經驗之對照與協商,而結果到底是強化抑或減化了他們的日本文化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