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潮的竞起
- 但是所谓的社会主义
- 1>科学社会主义
- 2>无政府主义(小资产阶级思潮)
- 3>新村主义(进步知识分子)
- 4>基尔特社会主义(以胡适和梁启超为代表)
- 工读互助团运动—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企图打破[劳力]与[劳心]的差别
工读互助团运动
-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 工读主义思潮也是“五四”时期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潮。这一思潮与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创造一个合理的社会,实现一种理想社会人生的追求。基本内涵有: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工学兼营、工读互助、手脑并用等。倡导工读主义教育的人,也比较复杂,有早期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资产阶级教育家,也有空想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五四”时期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将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推向了高潮。在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中,有部分先进青年学生把工读主义教育作为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积极地组织工读主义教育团体进行实验。1919年2月,北京高师部分青年学生发起组织“工学会”,倡导“工学主义”,主张“要把工和学并立,作工的人一定要读书,读书的人一定要作工。”他们认为求学和作工都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应该有尊卑贵贱的区别。他们强调“工”应该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学”是为了求得作工的知识,所以,工离不了学,学更离不了工。为了宣传、研究和实践工学主义,工学会出版了《工学》月刊,办起了石印组、木版印刷组、照相组、打字组、雕刻组和书报贩卖组,计划每周24小时上课,24小时劳动,12小时自修。由于得不到学校的支持,这个工学计划,未能实现。
- 1919年底,少年中国学会成员王光祈在北京发起组织“工读互助团”,试图通过“半工半读”达到“教育和职业合一”,进而实现一个“人人做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工读互助团试行了“共产”的“新生活”。团员本着各尽所能的精神,每天作工四小时以上,作工所得归团体所有,团员生活必需的衣食及教育费、书籍费、医药费由团体供给。在北京工读互助团成立后不久,武昌、上海、南京、天津、广州、扬州等地也陆续发起成立工读互助团或类似的组织。工读互助团运动虽轰动一时,但只是昙花一现。由于团体薄弱的经济基础与按需分配的尖锐矛盾,以及团员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作风与集体主义生活方式发生冲突,这种由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思想杂糅的工读互助生活,很快宣告破产。
- “五四”时期的各种工读主义运动虽然各有其特定的宗旨,但都促进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并借工读主义探索新生活、新社会,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
- 失败原因有哪些?
- 一是因为经济上入不敷者出,
- 二是因为内部意见不合和热情减退,但最根本是因为缺乏存在的社会条件。
基尔特社会主义
- 基尔特社会主义 20世纪初英国工人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拘泥于地方的、狭隘的、带有手工业气息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基尔特是拉丁文译音,意即同业联合或行会,故又称“行会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彭蒂、奥尔雷奇、霍布逊和柯尔等。主要代表作有彭蒂的《恢复基尔特制度》、柯尔的《劳工世界》和《工业自治》等。基尔特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工资制度”无论从经济上、道德上、心理上、美学上和精神上看,都是一种罪恶和欺骗,压制劳动者的创造本能,使资本家不劳而获,主张根本废除“工资制度”,建立工人监督工业的制度;为了完成社会改革的使命,主张改组工会,扩大工会的范围,把所有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包括在内,把各个工会合并成较大的团体,以形成统一的力量;设想在未来的社会里,应以基尔特为社会单位,按着职业性质不同分成若干基尔特组织,由高度集权的全国基尔特来统一领导,用基尔特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基尔特社会主义的理论十分杂,带有很强的折衷主义的性质。它采用折衷的办法,力图把中世纪行会手工业的狭隘思想同现代资本主义思想、无政府工团主义、费边社会主义思想混合起来。它实质是否认国家的阶级性,诱使工人阶级脱离阶级斗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基尔特社会主义对中国人说来也并不陌生,1918年至1921年,中国的研究系分子也曾大肆宣传过基尔特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