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t内控体系 > 存款货币银行ppt
  • 存款货币银行ppt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PT   更新时间:2008-05-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文档格式:ppt
    文档作者:jyy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
    第二篇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
    第九章 目录
    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业务
    第三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第四节 金融创新
    第五节 不良债权
    第六节 存款保险制度
    第七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
    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存款货币银行名称的由来
    1. 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IMF把它们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2. 在西方,属于存款货币银行的有商业银行,存款银行,普通银行等等名称.
    3. 我国的存款货币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它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及财务公司等.
    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
    1. 古代的东方和西方,都先后有货币兑换商和银钱业的发展.
    2. 职能主要是:铸币及货币金属块的鉴定和兑换;货币保管;汇兑.
    3. 随着兑换,保管,汇兑业务的发展,聚集了大量的货币,自然而然地也就发展了贷款业务.这意味着古老的银钱业向现代银行业的演变.
    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银行的产生
    1. 现代银行业兴起于西方.
    2. 16世纪,从当时世界商业中心意大利开始,建立了威尼斯银行等早期银行.
    3. 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它的正式贴现率一开始就规定为4.5%~6%,大大低于早期银行业的贷款利率.
    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发展和构成
    1. 直到1845年在中国才出现第一家新式银行——英国人开设的丽如银行.
    2. 随着产生和发展自身银行业的主要社会条件逐步形成,于1897年成立了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以后的几年,中国的私人银行业有一个发展较快的阶段.
    3. 1927年以后,在国民党当政期间,系统地开始了官僚资本垄断全国金融事业的进程.
    第一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商业银行的作用
    (1)充当企业之间的信用中介,这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货币资本.
    (2)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由此可加速资本周转.
    (3)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这可以扩大社会资本总额.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
    第二节 存款货币银行业务
    负债业务
    1. 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
    2. 全部资金来源包括:
    ⑴自有资金;
    ⑵吸收的外来资金.

    负债业务
    3.自有资金包括: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份资本,公积金和未分配的利润.这些统称权益资本.
    一般说来,存款货币银行资金来源中的自有资金所占比重很小,不过却是吸收外来资金的基础.
    负债业务
    4. 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
    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向其他银行和货币市场拆借及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
    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
    吸收存款
    1. 吸收存款的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存入的货币款项,存款人可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用业务.
    这是银行的传统业务,在负债业务中占有最主要的地位;
    2. 吸收存款是银行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 .
    吸收存款
    3. 活期存款,指那些可以由存户随时存取的存款.
    存入这种存款的,主要是用于交易和支付的款项.
    这种存款,支用时须使用银行规定的支票,因而又有支票存款之称.
    吸收存款
    4. 定期存款,指那些具有确定的到期期限才准提取的存款.
    存入这种存款的是近期暂不支用和作为价值储存的款项.
    20世纪60年代以来,银行为了更广泛地吸收存款,推出了"可转让"的定期存单,这种存单于到期日前可在货币市场上转让买卖.
    吸收存款
    5. 储蓄存款,是针对居民个人积蓄货币之需所开办的一种存款业务.
    这种存款通常由银行发给存户存折,一般不能据此签发支票,支用时只能提取现金或转入存户的活期存款账户.
    储蓄存款定期居多,但无论定期,活期,都支付利息,只是利率高低有别.
    存款结构
    存款结构
    其他负债业务
    其他负债业务包括:
    从中央银行借款,银行同业拆借,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等.
    其他负债业务—从央行借款
    1. 存款货币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其主要的,直接的目的在于缓解本身资金的暂时不足.
    2. 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再贴现,把自己办理贴现业务所买进的未到期票据,再转卖给中央银行;
    二是直接借款,用自己持有的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品向中央银行取得抵押贷款.
    其他负债业务—从央行借款
    3. 这项负债业务,无论是从在存款货币银行负债中的比重来看,还是从在中央银行资产中的比重来看,在西方国家都很小.
    在我国,由于体制的原因,该项目一直是国有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不过趋势明显趋于下降.
    其他负债业务—银行同业拆借
    银行同业拆借是指银行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
    在这种拆借业务中,借入资金的银行主要是用以解决本身临时资金周转的需要,一般均为短期的.
    同业拆借的利率水平一般较低.
    其他负债业务—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
    近二三十年来,各国存款货币银行,尤其是大的存款货币银行,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广泛地通过办理定期存款,发行大额定期存单,出售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以及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
    这种方式利于获得资金,又同时是易受冲击的脆弱环节.
    其他负债业务—短期资金占用
    结算过程中的资金,是指在为客户办理转账结算等业务过程中可以占用客户的资金.
    占用的时间虽然很短,由于周转金额巨大,占用的资金数量相当可观.
    从任一时点上看,总会有那么一些处于结算过程之中的资金,构成存款货币银行可资运用的资金来源.
    其他负债业务—发行金融债券
    发行债券也是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自1985年以来,我国存款货币银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面向社会发行金融债券,为指定用途筹集资金.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
    我国银行的资产业务向多样化方向的转化已呈较快的发展趋势.
    贴现业务
    购买票据的业务叫贴现;贴现实际上是信用业务.

    贴现业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票据和政府短期债券 .
    贷款业务
    贷款在存款货币银行资产业务中的比重一般占首位.
    贷款业务种类很多,划分标准或角度各异.
    证券投资
    商业银行投资于有价证券的目的一般是为增加收益和资产的流动性,因此,主要投资对象是政府及所属机构的证券.
    我国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业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债券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
    金融租赁业务
    现代的租赁业务,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
    存款货币银行的租赁业务,有其特定的发展空间;从地域上看越来越国际化.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1. 凡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统称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也称做无风险业务.
    2. 通常提及的表外业务专指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近些年来这类业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与相应的高风险.
    汇兑业务
    1. 汇兑,也称汇款是极古老的业务.可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形式.
    2. 在当今银行业务广泛使用电子技术的情况下,除小额款项仍有使用汇款形式的必要外,大笔资金基本上都是通过电子资金调拨系统处理.
    信用证业务
    信用证业务是由银行保证付款的业务.
    在异地采购,尤其是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使用的是商品信用证.
    信托业务
    1. 银行信托是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代为管理,经营,处理有关钱财方面的事项.
    2. 信托业务种类极多,范围极广,需要专门的知识,广泛的信息和丰富的经验.
    3. 我国金融信托业源于1917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的"保管部".
    代收等业务
    代收,代客买卖,承兑和保理等业务是银行中间业务的另一大类,在现代银行业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银行卡业务
    1. 银行业务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银行卡的出现,给银行业务带来了新面貌.
    2. 银行卡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如我国广泛使用的"借记卡"),智能卡等.
    3. 1986年由中国银行发行的长城卡是我国最早的银行卡.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
    第三节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并存时期
    1.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各国商业银行大都经营多种业务,属全能型,综合型银行. _
    2. 受大危机的影响,以美为首,日本,英国等国家相继改变了原来的混业经营制度,实行分业经营.
    与此同时,德国,奥地利,瑞士以及北欧等国则继续实行混业经营.
    于是开始了"分业"与"混业"并存的局面.
    美日的转变
    1. 近十多年来,金融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不得不通过金融创新等方式从事各种更广泛的业务活动.同时,国家金融管理当局也逐步放宽了限制.
    2. 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西方国家分业经营制度的最终结束 .
    我国强调分业经营的背景与问题
    1.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银行业务极为单纯,不存在分业,混业问题. _
    2. 改革开放,银行业务增多,但经营混乱.为了避免危害而于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确立了中国现阶段严格的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
    3.分业经营对银行业发展所与生俱来的桎梏以及加入WTO后面对的新挑战,均显而易见.
    4. 突破分业经营界限的趋向已日益明显.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
    第四节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的浪潮
    1. 金融创新始于20个世纪60年代后期,80年代已形成全球趋势和浪潮.
    2. 金融创新给整个金融体制,金融宏观调控乃至整个经济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3. 不断推进改革的中国金融事业,金融创新更加受到关注.
    避免通货膨胀风险的创新
    20个世纪60年代开始,在通货膨胀率急剧攀升的背景下,导致了利率风险的增加.
    银行为了避免或降低利率风险,纷纷进行了诸如:(1)创造可变利率的债权债务工具;(2)开发债务工具的远期和期货交易.(3)开发债务工具的期权市场,等等.
    资产业务证券化
    1. 作为银行主要资产的贷款业务,使银行时刻承受着种种金融风险,其中特别是流动性风险的强大压力. _
    2. 贷款证券化是银行避免贷款风险,解决流动性难题的重要途径.
    3.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关键结合点.其意义远远超出银行化解流动性风险的范围.
    技术进步推动的创新
    1. 金融创新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作为依托的.
    2. 技术进步引起了支付系统领域的创新;为技术要求日益复杂的金融工具创新提供了保障;并使金融交易快速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全球的交易主体联结在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市场之上.
    规避行政管制的创新
    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规避不合理的,过时的金融行政管理法规,金融企业利用法规的漏洞,推出了种种新的业务形式.
    如自动转帐制度,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等.
    金融创新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 当今世界的经济迅速发展,变化,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金融事业提出新的要求.这就必然导致突破原有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业务操作方式,金融市场组织形式,融资技巧以及过时的原有金融法规的樊篱而创新.
    2. 由于经济发展变化所提出的需要既强劲又持久,所以金融创新浪潮也持续不断地推进.
    3. 反转过来,金融创新已对并将继续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什么是网络银行
    1. 网络银行,也称网上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电子传送渠道,提供金融服务的新型银行.
    2. 纯网络银行,一般只有一个办公地址,无分支机构,无营业网点,几乎所有业务都通过互联网进行,是一种虚拟银行.
    3. 分支型网络银行,是指原有传统的实体银行,利用互联网作为新的服务手段,以增强竞争力的方式.
    网络银行的优势
    网络银行比传统银行具有明显的优势:
    (1)方便,快捷,超越时空.
    (2)成本低.
    (3)不仅提供大部分传统银行业务,还可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投资理财服务,投资咨询服务和综合经营服务等.
    (4)传统银行一般是单方面开发业务品种,而网络银行则可以按照客户的需求提供极具个性化的服务.
    网络银行发展中的障碍
    发展中存在的障碍主要有:
    (1)安全问题;
    (2)法律规范问题.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
    第五节 不良债权
    不良债权及其不可避免性
    1. 不良资产,也常称之为不良债权.其中主要是不良贷款.
    2. 由于银行面对的各种风险是客观的必然,所以,依一定概率发生的不良债权,不可避免.问题是严重程度如何.
    3. 近些年来,无论国内国外,都把不良债权问题看成为关系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关键.
    需要科学分析
    不良债权的危害需要科学的剖析与判断:
    经济条件和经济环境的不同,会有不同的不良债权形成原因.
    对不良债权的承受能力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解决途径和化解时机._
    我国不良债权分析
    1. 改革开放前,在1958年的"大跃进"年代,曾爆发性的出现巨额不良债权.
    2. 改革开放后,国有经济所需的资金完全由银行解决的格局是不良债权积累的背景.
    3. 十多年间不良债权的成因归结起来,既有国有企业改革没有到位的原因,也有银行体制自身的问题,必须全面剖析.
    债权质量分类法
    1. 我国的不良贷款多年以来一直是"一逾两呆" 的分类法;
    国际上大体有两种分类法即"大洋洲模式"和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的"五级分类法".
    2. 我国从2002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五级分类"制度.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1998年,决定借鉴国外经验,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处理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长期累积下来的不良资产问题.
    相继成立的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接管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
    第六节 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
    1.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对存款人利益提供保护,以稳定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
    2. 美国是西方国家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最早的国家.
    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其具体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
    存款保险制度功能与问题
    1. 这一制度的功能基本如其组建的目标:维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大半个世纪的实践也体现了设计的初衷.
    2. 但是,这一制度也明显地促成了道德风险,不仅削弱市场规则在抑制银行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而且使经营不善的投保金融机构继续存在.所以,在国外,对于存款保险制度有着极不相同的评价.
    引进我国的问题
    1. 关于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问题一直是讨论的热点.
    赞同与不赞同并存.
    2. 从实践角度来看,有些障碍能否逾越具有关键意义.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
    第七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
    经营原则与管理
    存款货币银行是企业
    1. 存款货币银行是以经营金融业务获取利润的企业.
    利润目标是最具本质意义的目标.
    2. 由于单凭市场机制,利益机制的调节,难以避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之间产生矛盾,因而,对金融业普遍强调必须加强国家的监督管理._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1. 商业银行的经营的三原则: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
    2. 三原则既统一又矛盾,要寻求最佳的均衡点._
    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
    1. 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营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三个演变阶段.
    2. 出发点都是为了使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的组合协调,合理,有效 ._
    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是商业银行传统的管理思路.核心是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历经三个发展阶段:
    ⑴商业贷款理论,也称真实票据论.强调贴现有交易背景的票据,以保障贷款的自偿性.
    ⑵可转换性理论.为了保持流动性,认为可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具备转让条件的证券上.
    ⑶预期收入理论.强调的不是贷款能否自偿,也不是担保品能否迅速变现,而是借款人的确有可用于还款付息的任何预期收入._
    负债管理理论
    1. 负债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
    2. 负债管理开创了由单靠吸收存款的被动型负债方式,发展成拓展筹资渠道的主动型负债方式.
    3. 负债管理的明显缺陷是增加了经营风险:借款主要靠金融市场,而市场则是变幻莫测的._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1.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践中,人们日益认识到,无论是资产管理还是负债管理,都只是侧重一个方面来对待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不全面.
    2. 这种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并作对应分析,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达到合理搭配._
    我国银行经营原则和资产负债管理
    1. 改革开放以后明确了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
    2.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贷款规模管理.
    1994年起,在商业银行中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管理风险而不是消除风险
    1. 从事经济活动,特别是金融活动,必然冒风险.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的风险日益增大.现代通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的发展,加上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的经济全球化,使金融风险的扩散速度加快.
    面对风险,无处逃避.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风险,而不是消除风险.
    管理风险而不是消除风险
    2. 在驾御风险中,金融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金融机构销售的产品是:吸收风险,分散风险,调节风险,提供有关风险的咨询服务.
    3. 在金融机构中,对风险的管理早已有之,但只是管理之中的内容之一.而在现代的大存款货币银行中,往往在董事会下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具体执行风险管理的部门.
    风险管理的含意
    1. 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所以,风险管理是一种"事前的"管理,即属于投资决策的环节.
    风险管理也要延伸到资金投放的过程之中:在过程中,风险高低可能发生变化,进一步的决策则须相应调整.
    风险管理的含意
    2. 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其本身就包含着对立的一面:出现收益的可能性.
    正是在收益可能性的基础上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风险升水(风险溢价,风险价值):
    既然存在风险升水,所以对风险升水的追求构成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风险管理的含意
    3. 风险损失可能性与风险升水可能性并存,所以现代的投资理念是以风险承担换取风险收益.
    这样的观念早已有之.但只有在风险的度量已有科学方法,并相应地发展了预防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的种种策略和金融工具,现代的风险管理才得以形成.
    风险评价和控制方法
    目前关于风险管理的方法很多,如受到重视的VaR(在险价值)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但任何好的技术都不能替代好的管理,好的经验和好的判断;它们是工具,不具备决策的品格.
    银行的内部控制
    对内部人员行为的监督与管理受到极度重视,并建立起自身的内部控制和监管体系.
    其所以如此,是由于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实例说明,在金融风险急剧加大的条件下,如果内部的管理跟不上去,也许仅仅是一个点的失败,就会使一个银行,哪怕是极具实力的银行遭到致命的打击.
    1998年,巴塞尔委员会还专门议定了《银行机构内控体系的框架》.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PT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内控培训ppt  内控体系建设  内控体系建设经验交流  内控体系不健全  内控体系  内控体系建设难点  中石油财务内控体系  企业内控体系建设  项目成本内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