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氰胺钠实验室制备 > 碳酸钠的制备及其总碱度的测定
  • 碳酸钠的制备及其总碱度的测定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PT   更新时间:2005-07-05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5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文档格式:ppt
    文档作者:meng meng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碳酸钠的制备及其总碱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学会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备碳酸钠
    2. 掌握恒温条件控制及高温灼烧的基本操作
    3. 掌握混合碱测定原理及测定结果的计算,
    学会用双指示剂滴定法,正确判断两个滴定
    终点

    实验原理
    1. 碳酸钠的制备
    首先采用碳酸氢铵与氯化钠作用制取碳酸
    氢钠,再经过高温灼烧,转化为碳酸钠.

    2. 总碱度的测定
    用双指示剂法滴定,第一滴定终点以酚酞为指示剂,第二滴定终点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根据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 NaCO3和NaHCO3的百分含量.
    操作要点
    1. 碳酸钠的制备
    (1) 复分解反应制中间产物NaHCO3:
    将盛有25ml NaCl 溶液的小烧杯放在水浴上加热,控制温度在30 ~ 350C之间.称取NH4HCO3固体粉末10 g,在搅拌下分批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加料完毕后继续搅拌并保持反应要求温度 20min左右.静置几分钟后减压过滤,得到NaHCO3晶体.用少量水淋洗晶体以除去粘附的铵盐,尽量抽干母液.将布氏漏斗中洁白,蓬松的NaHCO3 晶体取出,在台称上称其湿重并纪录数据.

    (2) 灼烧制备Na2CO3:
    将上面的产品放到蒸发皿中,放至石棉网上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停翻搅,使固体受热均匀并防止结块.开始加热用温火,几分钟后改用强火,灼烧大约半小时,即可得到干燥的白色细粉状Na2CO3产品.冷却到室温后在台称上称其质量,记录产品的质量,并计算产率.
    2. 总碱度的的测定
    (1) 样品的配制:
    准确称取Na2CO3产品0.5000g, 配制于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到刻度线,摇匀待测.

    (2) 用标准酸滴定确定混合碱含量(图示如下):
    用移液管吸取上面配好的待测溶液25.00ml, 放到洁净的250ml锥形瓶中,加10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定好的HCl标准溶液 (0.1mol/L左右)滴定至很浅的粉色,此时为第一个滴定终点,记录所消耗的HCl溶液的体积V1;然后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此时溶液呈黄色),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橙色.将溶液放到石棉网上加热煮沸1 ~ 2min,冷却后溶液又变为黄色,再继续补滴HCl至溶液再变为橙色(30s不褪色)为止.此时为第二个滴定终点,记录所消耗HCl的体积V2 .
    同样方法平行测定 3次,要求消耗HCl的总体积的极差不大于0.05ml.
    Na2CO3 + NaHCO3 加入酚酞
    HCl V1
    NaHCO3 + NaHCO3 酚酞褪色, 加入甲基橙
    HCl
    H2CO3 甲基橙变色
    V2
    百分含量的计算:
    (Na2CO3) = c(HCl) 2V1 M(Na2CO3) /(2ms 1000) 100%
    (NaHCO3) = c(HCl) (V2-2V1) M(NaHCO3) /(ms 1000) 100%
    注意事项
    1.制备碳酸钠时注意控制温度在30~35℃之间
    2. 减压过滤的操作步骤要准确无误
    3. 滴定时终点颜色的判断
    思考题
    1. 在滴定过程中,用标准HCl溶液滴定到达第二个终点时,为什么要将溶液加热沸腾 不然会对实验数据带来什么影响
    2. 影响产品产量高低的主要因有哪些 影响产品纯度,即碳酸钠,碳酸氢钠及其它杂质含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PT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实验室制备乙烯  实验室制备硫化氢  实验室制备h2s  实验室用水的制备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硫  实验室制备溴乙烷  实验室制备so2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  实验室有色玻璃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