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分数乘法ppt > 由福建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
  • 由福建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PT   更新时间:2008-01-0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文档格式:ppt
    文档作者:Xiaoya He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由福建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于2006年11月25日~29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
    来自全国31个省,区和直辖市的28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年会的主题是
    "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大会邀请韩国国立教育大学的申铉鎔教授作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on algebra for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中学教师的代数教育内容知识)" 的报告.
    大会邀请五位专家作大会报告:南京师范大学涂荣豹的"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基本状况的调查研究";澳门大学教育学院黄荣金的"国际数学课堂比较研究:方法,发现与启示";华南师范大学何小亚的"教育战争与数学教育的出路";首都师范大学连四清的"语音环路,视空间模板在同底数幂比较过程中的作用";香港中文大学孙旭花的"变式的角度 数学的眼光"
    (详细内容参见:
    http://math.fjnu.edu.cn/zxsx/mathedu2006)
    教育战争与数学教育的出路
    演讲提纲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何小亚
    一,关于教育的战争
    1.中国教育学的战争;
    2. 中国的数学教育战争;3.美国的数学教育战争
    二,数学教育的出路
    1.精英数学与大众数学;2.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
    3.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4.数学基础与数学创新 .
    一,关于教育的战争
    1.中国教育学的战争
    北师大王策三教授:"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流行,反映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干扰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决克服."明确地提出要"坚决摒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 "应试和应试教育有什么不好 "[1]
    华东师大钟启泉,有宝华教授从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静态知识与动态知识,继承与借鉴,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等方面进行反驳,并批驳了以"凯洛夫教育学"为代表的教育思想,提出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敢于放弃陈旧,"发霉"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树立良好学风.[2]
    2. 中国的数学教育战争
    2005年,在中国的人代会与政协会议"两会"期间,由姜伯驹院士牵头,多位数学工作者联合提交了一份提案,指出正在实行的"新课标" 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建议国家立刻停止正在实施的新课标.《光明日报》,《四川日报》,《数学通报》特刊专文质疑数学新课标.
    中央民族大学的孙晓天教授撰文[3]进行反驳.指出了"评价数学新课程要把问题找准".要把问题找准,必须"运用理性精神",要明确"'新课标'的'方向'问题,教学体系问题,具体知识内容问题和总体水准问题."
    2. 中国的数学教育战争
    姜伯驹院士[4]:"这个'新课标'改革的方向有重大偏差,课程体系完全另起炉灶,在实践中已引起教学上的混乱."
    "'新课标'与此前许多年实行的几个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总的水准大为降低.这个方向是错误的."
    对"新课标"的数学课程体系的质疑
    "照这样的'新课标',很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逻辑推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的效果是滞后的,十年以后,长大成人的这一代中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不强,就悔之晚矣."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样的基本定理也不要求讲证明,"
    2. 中国的数学教育战争
    何小亚[5]:
    "我们不能因为教学上出现一些"混乱"就墨守成规,固步自封"
    "从逻辑演绎和局部知识点的角度看, '新课标'的要求在降低,但从科学发现和创新以及知识体系的角度看,'新课标'的'水准'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数学新课程更高层次地体现数学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数学对人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只是一条充分而非必要的条件.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靠的不是逻辑推理,而是合情推理.逻辑推理则只是真理在手后的论证."
    "评价'新课标',应当先熟悉'新课标'.不仔细研究'新课标',仅凭道听途说就指责'新课标',这是不理性的."
    郑毓信[6]:
    "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去推崇西方的'先进理念',并因此而对自己的传统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则就更不能不说是一种完全错误的立场."建议"应当对于课程改革的基本立场或基本立足点做出更为深入的思考或反思."通过"积极的渗透与整合"在'两极对立'之间取得平衡.
    马复[7]:
    所谓的"中国学习者悖论"(即一种较为落后的数学教学怎么可能产生较好的学习结果 )实际上并不构成"悖论";新课程并没有盲目推崇西方和彻底否定传统;新课程的许多理念,做法,都是排除'两极对立'而趋向平衡的选择的结果.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PT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六年级分数应用题ppt  二年级乘法口诀表ppt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ppt  分数乘法简便运算ppt  分数乘法应用课件ppt  人教版分数乘法ppt  分数乘法复习ppt  分数乘法应用题ppt  分数乘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