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的能源结构与煤化工的发展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2014·江苏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中国能源资源特征:富煤、缺油 、少气;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 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 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会改变. 我国的能源消费 主要依赖于煤炭 主要依赖于煤炭; 石油则主要依靠进口; 天然气的进口比例逐年提高. 2 2013年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 37.6亿吨标煤;相比2012年增速为3.9% 中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 65.7%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 9.8% 油气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 24.5% 中国消耗的能源超过全世界的 20% 2013年中国万元GDP能耗水平: 0.737吨标煤;相比2012年下降3.7% 单位GDP能耗: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 是美国的3.3倍 是日本的7倍 是日本的7倍 是印度的2.7倍 同时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 3 国别 原油 天然气 原煤 核能 水力发电 再生能源 总计/Mtoe 占比 GDP(百万美元) 占比 美2012年国别一次能源结构(%) GDP 美国 37.1 29.6 19.8 8.3 2.9 2.3 2208.8 17.7 15,684,750 21.9 7101.0 日本 45.6 22.0 26.0 0.9 3.8 1.7 478.2 3.8 5,963,969 8.3 12471.7 印度 30.5 8.7 52.9 1.4 4.6 1.9 563.5 4.5 1,824,832 2.5 3238.4 巴西 45.7 9.5 4.9 1.3 34.5 4.1 274.7 2.2 2,395,968 3.3 8722.1 墨西哥 49.2 40.1 4.7 1.1 3.8 1.1 187.7 1.5 1,177,116 1.6 6271.3 俄罗斯 21.2 54.0 13.5 5.8 5.4 0.1 694.2 5.6 2,021,096 2.8 2911.4 南非 21.7 2.8 72.7 2.5 0.3 0.0 123.3 1.0 384,315 0.5 3116.9 中国 17.7 4.7 68.5 0.8 7.1 1.2 2735.2 21.9 8,227,037 11.5 3007.8 世界总计 33.1 23.9 29.9 4.5 6.7 1.9 12476.6 100.0 71,707,302 100 5747.3 4 2008年~2013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 (Mtoe) 能源消耗总量 能源消耗总量 由03年的1204 2Mtoe 由03年的1204.2Mtoe 到12年的2735.2Mtoe 10年增长了127% 1566.8 2432.1 ?2007 ?2010 ?2012 1862.9 2735.2 1204.2 ?2003 ?2005 5 作为一种重要战略资源,石油渗透到了军事、 工业和交通等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二战期间 日本和德国无法获取充足的石油供应是其最终 战败的原因之一.当今社会石油更是广泛应用 于交通、发电、取暖和石化行业,成为了现在 工业经济的血液. 这种情况之下,原油价格的频繁波动会对经 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引发国内生产减产 ,失业率增加,通货膨胀加剧等问题.对于 石油进口国来说,油价波动带来的经济不稳 定性成为了能源安全问题的核心. 2013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达到4.87亿吨. 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上年的17.7%上升 至18.6%.全年原油进口量达2.82亿吨,再 创历史新高. 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8.1% 美国能源信息局(EIA)公布的数据,2013年9月份中国原油净进 口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净进口国. 6 201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676 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3 9% 占一次能源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9%,占 次能源 消费的比重由上年的5.4%上升至5.9%. 天然气进口量达到530亿立方米. 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31.6% 中国已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 我国油气资源对外依赖屡创新高、资源瓶 颈逐渐加紧;对外依存度的高企,背后的 问题是国家的能源安全; 1993年,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原油对 外依存度6%; 2013年,原油进口量达到2.82亿吨,原油 对外依存度为58 1%; 对外依存度为58.1%; 20年将近10倍的增幅. 7 中国原油进口量的连年攀升,西方媒体热 炒 "中国能源威胁论",部分能源资源国 以能源作为政治工具的倾向增大、以及部 分能源资源国的连年动荡,世界油价高位 波动,引发了对能源安全的担忧和恐慌. 保障石油安全的终极方式,是降低工业经济对石 油资源的高度依赖.无论是从缓解中国石油安全 油资源的高度依赖.无论是从缓解中国石油安全 风险的角度,还是从未来的能源战略安排考虑, 积极寻找石油替代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 生能源,改变中国当下的能源结构,是保证中国 未来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长治久安的治本之方. 在增加资源 优化利 结构等诸多措施中 节 而在增加资源、优化利用结构等诸多措施中,节 能降耗无疑也是保证石油安全的一项宏伟工程. 8 2013 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所优化 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所优化. . 根据 根据国家能源局初步统计 国家能源局初步统计显示: 显示: 根据 根据国家能源局初步统计 国家能源局初步统计显示: 显示: 煤炭 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 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65.7% 65.7%,同比 ,同比 下降 下降0.9 0.9个百分点 个百分点; ; 非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 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 2012年年的的9.1% 9.1%提高到 提高到2013 2013年的 年的9.8% 9.8%.(核能、水力 .(核能、水力 发电、再生能源) 发电、再生能源) 》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煤炭转化和洁净煤应用 9 中国保障自身能源安全的需要,决定了煤炭资源价 值和重要性将进一步得到认识和体现.世界能源资 源特别是油气资源的供给从紧或波动,也使得煤炭 资源对保证我国能源自给具备重大意义. 我国的一次能源结构特征被称为是"富煤,贫油、 少气",这种既有的能源结构也造成了煤炭在我国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绝对比重达到60%左右 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绝对比重达到60%左右 ,处于能源供应的支柱地位,保证煤炭资源的集约 利用,对长期内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具备重大 意义. 2013年9月,美国杜克大学全球变 化中心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 (Nature?Climate?Change)杂志 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国合成天 然气革命》(China's?Synthetic? Natural?Gas?Revolution),针对 中国的煤制天然气规划 以煤为原 中国的煤制天然气规划—以煤为原 料,采用气化、净化和甲烷化技术 制取的合成天然气—进行强烈批评 10 国内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公众 国内 些非政府组织和公众 媒体也推波助澜,给煤化工 产业贴上负面标签. 要区分两种煤化工 传统煤化 煤焦化、煤电石、煤制化肥、煤制甲醇等领域 传统煤化工 ?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资源利用效率低, 规模小 效益差 工艺技术落后 规模小、效益差、工艺技术落后 ?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产能 过剩 转型、淘汰 11 要区分两种煤化工 现代煤化工 现代煤化工技术是指以煤气化为龙头,利用粉煤 (高硫煤或劣质煤)为原料,以一碳化学技术为基 础,合成、制取各种化工产品和燃料油的煤炭洁净 利用技术,与电热等联产可以实现煤炭能源效率最 高、有效组分最大程度转化、投资运行成本最低和 现代煤化 高、有效组分最大程度转化、投资运行成本最低和 全生命周期污染物排放最少的目标. 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缓解石油供求矛盾,实施石油替代战略的必然选择 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缺口大,高油价下具有强的成本优势 现代煤化工过程是经过气化、洗涤、闪蒸、处理 等化工工艺过程 将煤炭气化 生成粗合成气 现代煤化工 等化工工艺过程,将煤炭气化,生成粗合成气, 再经过脱硫、脱碳等净化措施,得到纯净的合成 气用于合成天然气、油品、甲醇(深加工为烯烃、 芳烃)、乙二醇等.煤化工过程中输入的是煤、 氧气、水,输出的是产品,原料煤中的硫、汞等 污染物可以在工艺过程中得到净化和转化回收 污染物可以在工艺过程中得到净化和转化回收, 硫回收率达到99.8%以上,没有NOX排放,污水、工艺废水等可深度处理后回用,最终实现污 水近零排放(不外排环境). 12 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必须坚持项目大型化、产品 高端化 能效最优化的发展之路 煤化工行业设置 高端化、能效最优化的发展之路.煤化工行业设置 项目规模准入门槛,鼓励技术创新,实现煤炭综合 利用,提高煤炭转化效率,大力淘汰传统的落后产 能,向大型化、集约化、基地化方向发展. 年产50万吨以上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 年产100万吨以上煤制甲醇项目; 年产100万吨以上煤制二甲醚项目; 年产 万吨以 煤制 甲醚项目; 年产100万吨以上煤制油项目; 年产20亿立方米以上煤制天然气项目; 年产20万吨以上煤制乙二醇项目. 项目 项目能效 煤耗(折标煤) (吨/吨产品) 新鲜水耗 (吨/吨标煤) 基本要求 先进值 基本要求 先进值 基本要求 先进值 煤制油(间接液化) ≥42 ≥45 ≤4.0 ≤3.5 ≤2.75 ≤2.5 煤制天然气 ≥52 ≥60 ≤2.3 ① ≤2.0 ① ≤3.0 ≤2.5 煤制烯烃 ≥38 ≥44 ≤5.7 ≤5.0 ≤4.0 ≤3.5 煤制合成氨 ≥48 ≥52 ≤1.5 ≤1.4 ≤4.0 ≤3.5 / 产品 / 标煤 煤制乙二醇 ≥27 ≥32 ≤2.4 ≤2.0 ≤4.0 ≤3.5 备注①:煤制天然气单位,吨/千标方天然气 13 与传统的煤化工,煤焦化、煤电石、煤制化肥、煤 制甲醇等领域,现代煤化工在如下领域: ?煤制烯烃 MTO MTO M h l Ol fi M h l Ol fi MTO? MTO?- - Methanol?to?Olefins? Methanol?to?Olefins? MTP? MTP?- - Methanol?to?Propylene) Methanol?to?Propylene) ?煤制油 CTL? CTL?– – Coal?to?Liquids Coal?to?Liquids ?煤制天然气 SNG? SNG?– – Synthetic?Natural?Gas Synthetic?Natural?Gas ?煤制乙二醇 ?煤制乙二醇 CTMEG? CTMEG?– – Coal?to?MEG Coal?to?MEG ?煤制芳烃 CTA? CTA?- - Coal?to? Coal?to?Aromatics? Aromatics? ( (MTA? MTA?- - Methanol? Methanol?to? to?Aromatics Aromatics) ) 乙、丙烯等低碳烯烃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料,是现代 化学工业的基础,在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 略地位 虽然我国乙烯和丙烯的产量每年均有较大增长 煤制烯烃 MTO?- Methanol?to?Olefins? MTP?- Methanol?to?Propylene 略地位.虽然我国乙烯和丙烯的产量每年均有较大增长, 但仍不改我国乙烯和丙烯供不应求的局面,供需缺口仍然 很大. 煤制烯烃是先将原料煤气化为粗合成气,然后经过净化、 甲醇合成的工艺过程、再经过甲醇制烯烃得到烯烃产品的 方法 方法. 该技术主要工艺单元包括:气化、变换冷却、净化、甲醇 合成、甲醇制烯烃、烯烃分离、烯烃聚合等部分. 甲醇制烯烃工艺是煤制烯烃产业链中的关键步骤,其工艺 主要以甲醇为原料,选取适宜的催化剂,在固定床或流化 床反应器中通过甲醇脱水制取低碳烯烃(乙烯、丙烯). 14 在中国能源结构长期不变条件下,实现煤炭高 效清洁利用是战略发展之路,煤制气是摆脱天 煤制天然气; SNG?– Synthetic?Natural?Gas 效清洁利用是战略发展之路,煤制气是摆脱天 然气陷阱的一条出路.综合能源安全和经济成 本,中国天然气均衡发展的三驾马车:天然气、 煤制气、页岩气. 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低碳能源,加强其 资源战略调查和勘探开发,对于改变我国油气 资源战略调查和勘探开发格局 甚至对改变整 资源战略调查和勘探开发格局,甚至对改变整 个国家能源结构、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短缺、保 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虽然我国在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研究方面取得 了一定成效,但也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理 煤制天然气; SNG?– Synthetic?Natural?Gas 定成效,但 遇到 许多 待解决的 论和技术问题.在我国,具有中国特点的页 岩气地质和开发问题制约了页岩气勘探开发 的发展. 在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连年升高、页岩气开发 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 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 煤制气为保障中国天然气的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15 煤制天然气技术从加工过程可以分为2种,即"一 步法"和"二步法",由于二步法技术成熟,目 前煤制天然气的主流工艺是"两步法" 煤制天然气; SNG?– Synthetic?Natural?Gas 前煤制天然气的主流工艺是 两步法 . "二步法"是先将煤经过气化转化成合成气,然 后经甲烷化得到SNG的方法. 该技术的主要工艺单元包括:气化、变换冷却、 净化、甲烷合成、干燥压缩5部分. 甲烷化技术是"二步法"煤制天然气的关键环节, 甲烷化技术是 二步法 煤制天然气的关键环节, 目前使用的甲烷化技术主要是英国戴维公司的 CRG技术、丹麦托普索公司TREMP技术和德国鲁 奇公司甲烷化技术.目前,除甲烷化工段外,煤 制天然气其它工段在国内都有较多成功应用. 煤制油是为满足我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的需求,保 障我国能源安全和推进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而 推进的技术 将为我国应对国际石油形势变化提供 煤制油 CTL?– Coal?to?Liquids 推进的技术.将为我国应对国际石油形势变化提供 重要的手段和反制措施,对提高我国能源体系抵御 风险的能力,抢占后石油时代的技术制高点具有重 要意义. 煤制油有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工艺路线. 煤直接液化工艺路线能效较高、投资较低等,但也 煤直接液化工艺路线能效较高、投资较低等,但也 有对煤种有特定要求、产品柴油含硫且柴油十六烷 值较低等局限性; 煤炭间接液化工艺路线投资略高、能效略低,但煤 种适应性较强、产品不含硫且柴油十六烷值较高. 16 煤炭直接液化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煤的 破碎与干燥、煤浆制备、加氢液化、固液分离、 气体净化 液体产品分馏和精制 以及煤气化制 煤制油 CTL?– Coal?to?Liquids 气体净化、液体产品分馏和精制,以及煤气化制 取氢气等部分. 煤间接液化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煤气化、 变换、净化、FT合成、油品加工部分. 我国: 国IV标准汽油含硫量上限50mg/kg;2014年1月1日起执行 国V标准汽油含硫量上限10mg/kg;2018年1月1日起执行 欧洲: 欧V标准汽油含硫量上限10mg/kg;2009年9月1日起执行 欧VI标准汽油含硫量上限5mg/kg;2014年9月1日起执行 煤制油油品的含硫量0.5mg/kg 以煤为原料制备乙二醇,目前主要有三条工 艺路线:直接法、烯烃法、草酸酯法,其中 煤制乙二醇; CTMEG?– Coal?to?MEG 路线 接法、烯烃法、草酸酯法,其中 草酸酯法是目前国内受到关注最高的煤制乙 二醇技术,通常所说的"煤制乙二醇"就是 特指该工艺. 即:先将煤经过气化转化为粗合成气,然后 经过变换、净化、气体分离、再经过CO?气体 合成草酸二酯 经催化加氢制取乙二醇 合成草酸二酯,经催化加氢制取乙二醇. 该技术的主要工艺单元包括:气化、变换冷 却、净化、气体分离、乙二醇合成及分离等 部分. 17 煤制芳烃 CTA?- Coal?to?Aromatics 我国高质量芳烃产品的生产主要来自石油技术路线,由乙 烯裂解生产芳烃产品.随着对芳烃需求的日益增长,作为 芳烃生产原料的石油资源 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短缺局面 芳烃生产原料的石油资源,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短缺局面, 随着原油对外依存度的高企,原油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芳 烃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煤制芳烃技术对推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减少芳烃对石 油原料的依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战略意义. 煤制芳烃(CTA C l A i )是指以煤为原料 煤制芳烃(CTA?Coal?to?Aromatics)是指以煤为原料, 通过煤气化技术进行芳烃合成的技术. 以煤为原料生产芳烃技术可分两大类: ?合成气直接制芳烃技术; ?合成气制甲醇后再生产芳烃的合成气间接制芳烃技术. 煤制芳烃 CTA?- Coal?to?Aromatics 煤制芳烃(CTA?Coal?to?Aromatics)是指以煤 为原料,通过煤气化技术进行芳烃合成的技术. 以煤为原料生产芳烃技术可分两大类 以煤为原料生产芳烃技术可分两大类: ?合成气直接制芳烃技术; ?合成气制甲醇后再生产芳烃的合成气间接制芳 烃技术. 合成气间接制芳烃技术是煤制芳烃中的技术成熟 的路线 其工艺主要经过三步:即煤炭经煤气化 的路线,其工艺主要经过三步:即煤炭经煤气化 后生成合成气,合成气转化为甲醇,甲醇进一步 转变为芳烃.前两步已经有了成熟的工业化技术, 甲醇制芳烃的工业化技术时下已被攻克,煤制芳 烃具备了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 18 煤制芳烃 CTA?- Coal?to?Aromatics 在甲醇制芳烃的工业化技术被攻克后,煤制芳烃 价值链也得以延长: 煤气化 合成气制甲醇 甲醇制芳烃 轻烃芳构 煤气化→合成气制甲醇→甲醇制芳烃→轻烃芳构 化、二甲苯异构化、对二甲苯制PTA 可以发现煤制芳烃价值链上除了甲醇制芳烃 (MTA)工段,其他都是成熟的技术. 前端的煤气化、合成气净化和甲醇合成是煤化工 行业的成熟技术 已经顺利应用于煤制烯烃一体 行业的成熟技术,已经顺利应用于煤制烯烃 体 化装置. 后端的轻烃芳构化、二甲苯异构化、对二甲苯制 PTA等是传统石化行业的成熟技术. 煤基多联产 Coal?based?polygeneration 以现代煤化工技术为核心的煤基多联产IGCC发电模式 煤基多联产IGCC具备较高技术经济优势 与单纯的IGCC 煤基多联产IGCC具备较高技术经济优势,与单纯的IGCC 发电有所不同,煤基多联产IGCC是以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为 基础,在采用IGCC技术发电、保留了IGCC高效、清洁等 优越性的同时,向外提供甲醇、二甲醚、烯烃、芳烃等煤 化工产品,并能对外提供氢气、蒸汽等多种工业产品,实 现了煤炭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发电并联产煤化工产品. 由于电力与化工品联产,系统更具经济性、实用性. 由于电力与化工品联产,系统更具经济性、实用性. 煤基多联产系统是从系统的高度出发,结合各种生产技术 路线的优越性,使生产过程耦合到一起,彼此取长补短, 从而达到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19 现代煤化工技术的核心流程 备煤 煤 煤气化 CO变换 合成气净化 空分 空气 硫回收 蒸汽 现代煤化工技术的流程 备煤 煤 煤气化 CO变换 合成气净化 空分 空气 硫回收 甲烷合成 (甲烷化) SNG 煤制天然气 SNG 蒸汽 F-T合成 柴油/汽油 气体分离 草酸酯合成 催化加氢 乙二醇 MTP 煤制油 CTL 煤制乙二醇 CTMEG 煤制烯烃 MTP/MTO 甲醇合成 MTO MTA 煤制烯烃 MTP/MTO 煤制芳烃 CTA 甲醇过剩产能 20 煤化工项目大型化对国内材料和装备制造行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由于煤化工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以及项目 大型化的要求,和项目规模准入门槛的限制.目前我国实施的煤化工项目基本上都是超大型的 前,我国实施的煤化工项目基本上都是超大型的 工业化(示范)项目.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装置规模的大型化,工艺管道 直径也趋于大型化,同时因整个项目的占地空间 扩大,管道的总长也相应急剧增加. 大型煤化工装置特点突出:项目工程量巨大 设 大型煤化工装置特点突出:项目工程量巨大,设 备台数众多.单个项目动静设备近万台(套), 设备重量几十万吨;工艺管道上千公里,重量几 十万吨,项目全部钢材总需求量上百万吨. 煤化工项目大型化对国内材料和装备制造行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大型煤化工装置中,管道设备化,直径超过1米的管子比比 皆是. 介质中含有氯离子和H2S等 考虑其对金属材料产生点蚀 介质中含有氯离子和H2S等,考虑其对金属材料产生点蚀 及均匀腐蚀,通常选2205双相钢. 介质中CO2含量较高,凝结水量较多等,考虑CO2均匀腐 蚀,通常选用304LSS,316L?SS材料. 随着管道的大口径化,无论是上述的哪一种管道,特别是 厚壁管道,按照传统设计,管道使用成本会非常大.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计理念的改变,大口径不锈钢管道、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计理念的改变,大口径不锈钢管道、 大口径双相钢管道倾向采用复合管道的形式,以期能够节 约大量成本.复合板管道(碳钢复合奥氏体不锈钢、双相 不锈钢)的制造、加工过程相对要复杂很多,生产制造企 业要突破技术难点,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现场施工焊接难 度. 21 煤化工项目大型化对国内材料和装备制造行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大型煤化工装置中,随着装置设备大型化甚至超 大型化的发展,压力容器的设备直径越来越大, 设备壁厚越来越厚 设备壁厚的增加 对原材料 设备壁厚越来越厚.设备壁厚的增加,对原材料 和压力容器生产制造企业在材料的冶炼、轧制和 热处理要求以及对成形、焊接、热处理工艺技术 的要求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型煤化工装置中核心的反应器、气化炉、合成 塔、变换炉等均为典型的厚壁铬钼钢设备. 煤化工装置日益大型化,首先要实现煤化工设备 的大型化,这给我国压力容器行业提出了许多新 的课题,其中标准规范、设计方法、设备用材、 制造技术必须相应跟上发展和完善. 煤化工项目大型化对国内材料和装备制造行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大型煤化工装置中,加工制造企业的生 产制造能力会限制,煤化工装置的系列 数的设置 煤 空分 空气 硫回收 数的设置. 装置系列数的配置,尤其是超大规模的 煤化工装置,一方面要看规模效应,另 一方面还要看规模效应所相应配套的管 材、管件、阀门的制造能力. 备煤 煤气化 CO变换 合成气净化 蒸汽 动静设备也是如此;在设备制造加工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 动静设备也是如此;在设备制造加工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 运行业绩、以及场地尺寸等限制时;只能考虑在尽量单台 设备(包括静设备、和机泵)大型化的条件下,多台化. 22 煤化工项目大型化对国内材料和装备制造行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现代煤化工项目大型化的要求,给国内 装备和制造行业带来了机会和挑战. 目前 国内推进的超大型煤化工示范项 煤 空分 空气 硫回收 目前,国内推进的超大型煤化工示范项 目,均在大力推进煤化工装备的国产化, 装备国产化率均在80%以上. 包括大型气化炉、大型空分、压缩机、 合成反应器等装备,鼓励和推广使用大 型国产设备,这给国内装备和制造行业 带来了机会. 备煤 煤气化 CO变换 合成气净化 蒸汽 带来了机会. 但是,如何尽快、尽可能提高国产化核心装备的效率,降 低能耗,缩小与进口装备和机组的差距,是摆在国内企业 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这给国内装备和制造行业也带来了 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