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 > 创建 "校企融合"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
  • 创建 "校企融合"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4-08-24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2. CDAH-Tagung, 15.-18.09.2009, Hannover 第二届论坛大会,2009 年9月15-18 日,汉诺威 CHEN, Xiao Hu - Nanjing Insituts für Technologie 1 / 5 15.10.2009 Prof. CHEN, Xiaohu Pr?sident des Nanjing Insituts für Technologie 创建 "校企融合"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南京工程学院院长 陈小虎 摘要: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本科层次的应 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规格特点和培养规律决定了产学合作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 由之路,但我国目前的产学合作大多至今还停留在校企结合、校企联合等低层次范围.为深入 研究和探索产学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工程应用型本科院 校,在认真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并实践了"校企融合"的教育模 式,不仅探索和实践了多元合作的校企融合模式,而且将之全范围、大幅度的应用于应用型本 科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以及师资培训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等,创新了校企 融合式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初步成效. 关键词:校企融合 应用型本科人才 教育模式 近年来,南京工程学院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中心,确立了"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 "知行统一、创业创新"的校园精神,提出以"提升内涵、彰显特色、协调发展、增强实力"为工 作方针,深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错位发展和产学研合作等四大战略",坚持有所为有 所不为,努力实现在"错位"中找准"定位",在"有为"中实现"有位"的特色办学之路,创建并 实施了具有"理念先进、资源共建、全程参与、机制保障,互利多赢"特色的"校企融合"教育模 式,努力形成产学研良性互动,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大工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学校简介 学校现有江宁和江宁大学城两个校区,以湖光鹭影为典型特征的主校区占地 2550 亩,校 舍建筑面积 70 余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固定资产总值近 20 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 备总值 1.5 亿元,联合共建实验实习设备 1.8 亿元.现有 19 个二级教学院系,38 个本科专 业,覆盖了工、经、管、文、理、法等六大学科门类.学校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 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升建设水平和质量,取得显著成绩.现有 4 个省级重点建 设学科、2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 个江苏省品牌 特色专业.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 1 个,省级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 个. 学校建有占地 257 亩的现代化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孵化建有 5 家现代化企业建制的科技产 业实体,其中南京康尼机电新技术有限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中国第一门"的美誉; 2 家企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2008 年校办科技产业销售收入总额近 6 亿元,上交利税近亿 元,在全国高校处于领先地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1052 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 356 人,具有硕士及以士学位教 师638 人,拥有江苏省省级优秀学科梯队 4 个、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1 个,形成了一 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在校生 23000 余人.多年来,我校毕业 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一直名列前茅, 2003 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 99%以上,连年被评 为江苏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6 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2008 年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二、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学校注重教育理念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作用,通过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明晰了应用型本科 教育的特征及培养目标,提出了"多元合作、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合作教育理念. (1)应用型人才系列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学校认为: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应 用型人才层次要求的提高,中国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形成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 型本科教育乃至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完整系列.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学历教育与职业素 质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其培养目标是专业性、职业型各类"工程师",其质量标准是毕业生的 就业竞争力、职业胜任力和社会满意度. 2. CDAH-Tagung, 15.-18.09.2009, Hannover 第二届论坛大会,2009 年9月15-18 日,汉诺威 CHEN, Xiao Hu - Nanjing Insituts für Technologie 2 / 5 15.10.2009 (2)"多元合作、全程参与、互利共赢"合作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打破单一封 闭培养环境和传统教育模式,通过高等学校与其它利益相关者之间共同目标的融合、相近目标 的结合、矛盾目标的转化,形成共同利益的结合域,共建人才培养的联合育人体系,实现"多 元合作、全程参与、互利共赢",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脱离问题. 2.校企合作四项原则 为了实现校企合作模式由"离散"向"融合"的转变,学校提出了实施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 (1)互利性原则:在合作动机上兼顾双方利益,在合作结果上实现互利双赢,充分调动 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2)多样性原则:敞开大门,主动出击,广泛吸纳国内外行业、企业、团体或机构的可 利用教育资源开展共建,在合作方式上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3)先进性原则:合作项目与建设内容应体现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有利于教学设备及 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前沿化,形成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条件与实践教学环境. (4)持续性原则:通过建立契约,制定规范,形成互动,与合作单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 稳定合作关系,实现合作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全程参与、深度融合. 3. 共建了优质教学资源 近年来,学校遵循校企合作的四项原则,主动出击、诚信合作,开展了多元化、多方式、 大规模的校企合作共建.先后与 25 家国内外企业共建了 30 个项目,69 个实验室,受益面覆 盖学校 90%以上专业,协议资金达 3.65 亿元.合作企业中有 11 家大型跨国公司,6 家世界 500 强企业,国内合作伙伴多为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多种合作方式. (1)"企业大学计划"合作方式.学校以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本土化"发展战略,向中国 输入技术与产品、传播企业文化为契机,吸引他们将学校视为技术推广的平台、产品展示的窗 口以及技术人才的后备库,将学生视为未来技术骨干和潜在用户,与美国 GE FANUC、UGS、 日本三菱(电机)、德国西门子、博世—力士乐、海克斯康、法国施耐德电气等企业合作共 建,形成了"企业大学计划"合作方式.在这种合作方式中,企业不仅为学校提供具有行业先进 水平的仪器设备,同时提供技术支持,为学生开办技术讲座,进行技术资质培训,组织技术大 赛,传播企业文化. (2)"教学/生产一体化"合作方式."教学/生产一体化"是指学校提供厂房,企业投入设 备共建具有教学/生产两种功能的"教学工厂",实现"课堂现场化"和"厂房课堂化".如:飞兆 国际(香港)电子有限公司投资 1700 万元在学校建设两条"SMT"生产线,分别用于企业生产 和实践教学,学生既作为"学员"参加实习,又作为"雇员"完成产品设计.这种合作方式不仅为 学生营造了真实工程环境,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解企业文化、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 (3)"内生反哺"合作方式."内生反哺"合作方式是指学校创新科技孵化机制,扶植校办 科技企业发展,校办科技产业发展后支持学校的人才培养.学校现有 6 个科技企业,2008 年 产值近 6 亿元.学校注重拓展校办科技企业的教育功能,与它们共建了江苏省轨道车辆现代化 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和 12 个校级研究所.在车辆工程专业增设了城市轨道车辆方向;承担着 8 个专业的实习实训教学;开办了四届"教改实验班";联合完成了近百项基金课题.校办科技企 业成为了学校的教学基地、培训基地和科研基地. (4)"职业资质认证"合作方式."职业资质认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行业、政府职能 部门以及专业学会共建职业技术资质认证机构,为社会提供技术培训服务,为学生搭建资质认 证平台.近年来,学校与 FANUC、西门子、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及 相关学会共建了先进制造技术培训中心、电力仿真培训中心、材料热处理工程师资格认证培训 中心、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中心、南京自动化培训中心、数控加工师资进修中心、国家高技能 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等 10 个职业资质认证机构. (5)"行业共建"合作方式."行业共建"合作是指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联合行业办专 业.学校按行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行业在学校投资建设培训中心,双方制定培养方案、联合 完成培养过程、共同进行质量评价.近年来,学校按江苏省电力公司需求开办了供用电技术、 输电线路工程、电力营销等专业方向,按南瑞继保有限公司需求设置了继电保护专业方向,按 华能电厂需求开办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火电厂集控运行等,共11 个专业方向.合作单位在 2. CDAH-Tagung, 15.-18.09.2009, Hannover 第二届论坛大会,2009 年9月15-18 日,汉诺威 CHEN, Xiao Hu - Nanjing Insituts für Technologie 3 / 5 15.10.2009 学校建设了输变电工程、电力自动化集成技术、电力市场营销、热能工程等 6 个培训中心. (6)"双主体"合作方式."双主体"合作方式是指企业提供设备、学校提供场地进行合作 共建.校企双方共同组成董事会,共派技术人员,业务范围涵盖教学、科研、企业生产及社会 服务,运行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勘局与学校共建的土木工程实验中 心和地球化学分析中心属于"双主体"合作方式,本项目一期华东地勘局投入 3000 余万元的仪 器设备,其建设目标是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 此外,学校在"筑巢引凤"实施大规模校内合作共建的同时,在校外以企业为"点"、以行业 为"线"、与周边科学园区等为"面"构建了"网状"联合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了 128 个稳定的 校外现场教学基地,形成了良好的校外教学环境. 多元化、多方式、大规模的校企合作共建,广泛吸纳了社会资源,全面优化了教学条件, 形成了具有教学、科研、成果孵化集成功能的优质实践教学环境.破解了地方普通高校目前普 遍存在的资源建设滞后规模扩张以及教学设备滞后行业发展的难题,实现了资源建设由政府投 资向多途并举的转变. 4.校企融合,共育人才 学校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校企合作的落脚点,践行"多元合作、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 合作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创建了渗透人才培养各种要素,具有"理念先进、资 源共建、全程参与、机制保障、互利多赢"特色的"校企融合"教育模式. (1)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注重密切供求关系.为了加强行业对专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学 校聘请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论证,优化专业结构.结合行业办专业,按江苏省电力行业需要在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设置了输配电工程方向、供用电技术、继电保护等专业方向;在市场营 销专业设置了电力营销专业方向;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设置了火电厂集控运行共 11 个专业 方向.体现了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2)企业参与顶层设计,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学校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入专业建设指导 委员会,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顶层设计",逐专业逐方向进行分析,采用"倒推法",实行用 人单位调研—岗位群及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设计—校企共同研讨论证的制定路 线,对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质量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根据行业技术发展优 化课程体系,整合了 63 门课程,新增了 26 门课程和 85 个专业实验,形成了"本科底蕴+职业 能力"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3)构建双师教学团队,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师资是高校的第一核心资源,教师的实践 经验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为了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胜任力,学校改革师资队伍建 设与管理,实行青年教师联合培训、校企人员交流轮训、科研项目联合攻关;实施专业课程 "联合授课",实习实训"双指导",毕业设计 "双导师",构建 "双师结构"教学与研发团队,实 现了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 (4)校企实施课程共建,打破封闭教学环境.学校将校企合作延伸到课程建设,遴选 36 门专业课程开展校企共建,依据课程特点,校企共同设计教学环节,研究教学方案,实行课堂 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相结合,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授课,采用笔试、答辩、综合 评估等方法联合进行考核.实现了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实际案例吸引学生,考核方法体现能 力. (5)校企共同编写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了消除教材内容的滞后性,改变"用昨天 的技术培养明天的人才"现象,学校实施校企共建教材,合编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56 本,整合理 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融合学科体系和职业资质标准,及时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 补充到教材中. (6)校企共建教改特区,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学校以机电控制类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实验区建设和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为"教改特区",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引入的设备资源与技术 支持,以教改实验班为载体,开展大幅度教学改革.教改实验班实施理论实践 1:1 教学方案, 增设综合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周、假期企业见习等综合教学环节,试行 CDIO 教学模式,增加 创新必修学分,实行 "四个统一"和"五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教室与实验室、课内与课 外、校内与校外相统一,学与做、学与用、学与设、学与改、学与创相结合.学生基础理论扎 实,实践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如自动化专业教改实验班考研录取率为 20%,83%的学生取 2. CDAH-Tagung, 15.-18.09.2009, Hannover 第二届论坛大会,2009 年9月15-18 日,汉诺威 CHEN, Xiao Hu - Nanjing Insituts für Technologie 4 / 5 15.10.2009 得了职业资质证书,就业率连年 100%. (7)企业参与质量评价,突出能力培养导向.学校注重企业参与教学质量评价,与合作 单位共同研究评价方法,增强企业参与评价人员责任心,规范考核程序和打分依据;实行实 习、实训、现场教学企业考评,推行毕业设计联合答辩;开展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对人才培养 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8)企业文化进入校园,校企文化渗透交流.学校以大规模校企共建为契机,在教学资 源共建的同时,引入了合作单位的企业文化,使学生在学校了解企业并受到企业文化熏陶. 5. 形成了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为确保校企合作长效发展并不断深化,学校由教学校长牵头,成立了教务处、资产处、高 教所等相关部门以及行业参加的合作教育管理委员会并设立了管委会办公室,负责合作教育规 划制定,协调资源配置、资产和教学管理以及政策制定等.所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均聘请行 业/企业专家参加,为校企合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学校制定了《合作教育管理委员会工作章 程》 、 《校企共建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规定,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主要成效及特色 学校深入实施校企合作战略,创建"理念先进、资源共建、全程参与、机制保障、互利 多赢"的"校企融合"教育模式,形成了优质实践教学资源与环境,营造了开放学习环境和学生 自主学习氛围,共建单位组织学生科技竞赛和技术培训已成为常规活动,利用实验室自主学习 和自我体验已成为学生的普遍行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学生参与大学 生科技立项 3164 项,获国家级奖 14 项、省级奖 176 项.在2008 年全国大学生"三菱杯"大赛 中,我校学生夺得唯一一个一等奖;在2009 年全国大学生"施耐德杯"节能减排设计大赛中, 我校代表队获得第 5 名.在南京市举办的"2009 年南京大学生专利成果展"上,汇集了南 大、东大等 13 所高校 239 件优秀专利作品.我校报送具有专利成果的 10 件作品参加了 展出与评奖,两件作品获优秀奖,其中材料工程学院李龙同学发明的"新型环保型人造草 坪热塑性橡胶填充颗粒", 不仅是国内独家研制,而且目前,常州一家工厂正在试生产,年 产值至少在 500 万元左右, 《南京日报》对此做了专门报道,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校企融合"教育模式显著提高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体现了学校有特色、专业 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普遍认可,学校生源足且质量高,第一 志愿报考率连年 100%,录取线达省重点控制线,就业率持续稳定在 99%以上,学校连续四 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得到了同行与社会的高度评 价,学校机电控制类专业被遴选为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自动化和热能与动力 工程两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08 年6月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现场评估 中,专家组认为"学校坚持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建立了多元化、多样性的校企 合作教育模式,形成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注重实践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鲜明办学 特色." 四、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随着校企合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校企合作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 之路已经得到全国高校尤其是工科高校的普遍认同,然而,要促进我国校企合作的普及和深 入,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结合我校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目前制约校企合作,培 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尚存在如下问题: ——在思想认识上,企业、高校、政府和社会对校企合作价值的认识还存在局部意识与全 局意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因此,合作各方应加强交流沟通,理论界和传媒界也应 加大相关研究和宣传的力度. ——在政策法规上,政府还没有形成必要的法律法规、有效的激励政策以及权威的宏观协 调机制.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在合 作中的责、权、利.应利用政府权威,协调全局和局部利益、协调企业和学校双方利益.搭建 合作平台、监督合作的落实,制订合作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对合作的指导思想、条件、制度、 参与度、内容、形式、管理水平、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监控,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 展. ——在运行机制上,大部分校企合作尚属自发的、短期的、不规范的、甚至是靠关系维系 2. CDAH-Tagung, 15.-18.09.2009, Hannover 第二届论坛大会,2009 年9月15-18 日,汉诺威 CHEN, Xiao Hu - Nanjing Insituts für Technologie 5 / 5 15.10.2009 的较低层次,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自觉规范的整体行动.今后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校企 合作的长效机制,既要形成双方需求合拍的驱动机制,又要构建互利互惠、多方共赢的利益机 制和优势互补的平衡机制. ——在合作层次上,大部分校企合作处于人、财、物等资源双向流动的初级阶段.应该在 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技术开发、学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深层次、长远利益上进行 合作,重视精神文化等"软"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实现校企之间的全程参与、深度融合. ——在学校管理上,校企合作导致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必然给教学管理、师资队伍 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等传统模式带来挑战.对此,各校应认真总结自身的经验,对相关问题进 行深入的研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将其作为重要课题立项研究. 结束语 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的特殊历史时期,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 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应用型人才和应用 型本科院校也必将继续成为重要支柱之一,校企合作、产学融合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必由之 路,必将大有所为. 参考文献: 1、陈小虎等: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 《中国大学教学》2005 年第2期2、陈小虎 : 《"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江苏高教》2008 年第1期3、华容: 《基于产学研联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年第 3 期4、懿心等: 《坚持产学研合作 培养应用性人才》[J] 《中国高教研究》2004 年第 2 期5、陈晓竹: 《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2005 年第2期6、潘懋元: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J】 《中国大学教学》2008(3)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班  国际焊接工程师  国际焊接工程师待遇  国际焊接工程师挂靠  国际焊接工程师招聘  国际焊接工程师报名  国际焊接工程师考试  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  焊接工程师培训  国际焊接工程师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