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6/9 篇名: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作者: 陈隆.台中市私立宜宁中学.资讯科二年甲班 林岳峰.台中市私立宜宁中学.资讯科二年甲班 杨颖龙.台中市私立宜宁中学.资讯科二年甲班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2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6/9 偶像剧之探讨 壹、前言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媒体是息息相关的,而电视节目更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消费娱 乐.偶像剧最初只流行在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后来,开拓了中国和东南亚等 地区的市场,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客观的经济效益.爱看偶像剧的观众,女多 於男,由以青少年为主.对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而言,迷恋偶像剧多少反映出 对生命美好的憧憬.但若说偶像剧是青少年的专利倒也未必,因为连三十几岁的 小姐对偶像剧也是趋之若鹜,陶醉在其浪漫的情境里.偶像剧不只满足人们对美 梦的期望,也引领了观众在剧情中脱离现实的残缺. 早期的偶像剧日剧,已在台湾行之有年,而近几年来,我们常在电视上看 到偶像剧一部又一部的开拍,为什麽會造成这股风潮呢? 这大概要从具有指标性的<流星花园>说起,<流星花园>是由日本的漫画改编,< 流星花园>在漫画市场本来就具有很高的人气,再加上青春校园剧<麻辣鲜师> 培育出一群具有人气的新生代演员,投入<流星花园>的演出,以及媒体的炒作, 播出后造成轰动,收视告捷.后又变成流行的话题,让各大电视台不跟进也不行, 於是偶像剧雨后春笋般冒出头. 偶像剧标榜由偶像主演,故名「偶像剧」.偶像剧之所以吸引人,最根本的就在 於它给人一种 「陌生的美感」 :年轻漂亮的演员、轻巧浪漫的情调、永恒的爱情、 时尚的服装和布景,它以一种新的情调,让人重新认识城市生活.偶像剧演出了 年轻人所关心的事情、现代人的生活,不只是只有为爱而活、大企业大财团间的 恶斗,而是真正思考生活上所遇到的难题,大家关心的事. 自从<流星花园>大红大紫之后,偶像剧便取代了花系列的「师奶剧」,偶像剧也 提供了观众有别於乡剧_古装剧的另外一种选择,让戏剧有更大的发展 空间,而不是每过几年就重拍旧剧本,可以让剧作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新演 员有演出的机會. 贰、正文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3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6/9 偶像剧的意义、起源 一.意义: 何谓偶像剧?它不过是电视剧题材的一种,以年轻人的友情、爱情为主线的一种 融合青春时尚的电视剧 .多以其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和对年轻人的心理和成长的 丝丝入扣的情节刻画而吸引大众.而且制作精良,人物性格鲜明,情感传递准确, 剧 情紧凑,画面精美,配乐优美,甚至,有些处理还會带有卡通性. 二.起源: 自从大陆原汁原味的古装历史剧引进后,加上香港演绎化的古装剧与后现代色彩 浓郁的武侠剧出现,此外,本质上未脱传统家庭伦理爱情路线的韩剧,却在精致 的创制表现,再加上「现代高丽化」风味的包装下,彻底取代了以前的八点档时 装戏 与花系列剧集;用电影创制手法拍摄,以都會青年男女爱情为主轴的日本偶 像剧,则完全填补了过去国内对年轻观众市场的空白.直到今天,台湾一枝独秀 的代表剧种就非乡土剧莫属了. 九年前台制的<流星花园>意外的成功,一股名为偶像的剧种蔚为风潮,瞬 时之间,一个可以与乡土剧分庭抗礼的剧种已然成型,但是这个风潮很快的又在 制播体系标榜的「向日本偶像剧看齐」的短线策略下给糟蹋掉了. 日本偶像剧原为无线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推出的 「趋势剧」 ,每剧一星期播放一次, 一般多为十二集,分三个月播毕.之所以称为「趋势剧」是由於剧情所探讨的多 为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剧中人、事、地、物往往反映时下的流行趋势.台 湾引进这类节目后,为行销之便,以演出的「俊男美女」偶像为号召,将其改称 为「偶像剧」. 一般人总将日本流行文化在台湾的盛_行,都归因於文化的接近性,但 若深究偶 像剧引进时,台湾的媒介生态与社會文化背景,就會发现文化接近性并非其风靡 台湾的唯一原因,事实上,台湾和日本在历史上的渊源、经济以及都會化等因素, 对偶像剧的盛行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4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6/9 令人玩味的是,日本并没有「偶像剧」这样的名称,目前在台湾走红的「偶像 剧」正是日本所谓的「趋势剧」.其主要目的是即时反应日本的社會问题,提供 日本观众进一步省思的机會,但这些探讨社會议题的趋势剧,在台湾有线电视 台,唱片业者的包装后,却成了对剧中主角的崇拜、流行资讯的最前线参考指标. 三.偶像剧之窜红 偶像剧为什麽會这麽受人欢迎呢?首先,偶像剧主要面对的是青少年观众.青少 年正处在身体思想发育的年龄,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现在虽然有电子游戏机和 电脑与之抗衡,但电视仍然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反过来说,青少年也是电视的 主力观众.偶像剧拍摄靓丽、风格轻鬆,比起传统画面不太讲求美感,思想性过 强,风格稍显严肃的电视作品,偶像剧更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 偶像剧拍的是现代生活,以年轻人的爱情、工作为题材,与青少年的生活非常贴 近,让青少年感觉很亲切,很容易引起兴趣.剧中人们所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也 正是青少年正面临或将會遇到的问题,当然會很愿意借鉴. 偶像剧最早传於国 外,反映了现代都市青年的精神风貌,青少年通过它可以了解到现代主流都市同 龄人的生活、行为方式、性格风采,同时,对於正迅速国际化、现代化的社會中, 我国青少年暗含了某种指导意义,如长辈已是时代转型前的教育产物,他们的思 想观念和知识体系已较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而对於现今社會上所出现的各种 问题,自然也就较难给年轻人什麽意见了.在此情况下,需要帮助的青少年自然 转向别的渠道求援,而反映现代青年人生活的「偶像剧」,必然受到欢迎.青少 年没有什麽生活阅历,思想、情感还比较肤浅,很容易被外表的光鲜吸引,喜欢 形象出众,性格突出的人物,这也是偶像剧的男女主角容易为年轻人作为热烈崇 拜模仿的原因,当然也反映了现代审美观、价值观与传统的变异,可以说偶像剧 的成功是特定观众群和特定时代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针对这几年受欢迎的电视剧,显示出一个成功的方程式如下: 爱情+时代背景+主题意义+明星+动作=成功 四. 偶像剧对社會造成的影响. 偶像剧究竟在观众的心里造成多大影响呢?不少青少年竞相模仿起剧中的情 节,甚至认为现实生活与剧中没什麽差异,连价值观也起了不小的变化.女生立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5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6/9 志嫁入豪门、非三高男不嫁,男生追求女生力求搞怪的浪漫花招,认为女生都是 势利眼、只注重外表.这些偏见助长了整形歪风、使年轻人忘记了内在远比外在 美还重要.看了偶像剧之后,有些年轻人成了追逐偶像的追星族,这些问题使家 长头痛不已、认为自己的小孩不务正业只會迷恋偶像、更加深了_两代 之间的代沟、贬低偶像剧的价值. 偶像剧不仅影响了台湾演艺圈的生态,也影响大陆开拍青春偶像剧的风潮,也 出现了大量起用新人造成资深演员无戏可演的窘境.事实上,在日本偶像剧的演 员常以资深演员为主角,虽是如此依然可以开创不错的收视率,新脸孔虽然可以 带来新鲜感,但演技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水准.但台湾偶像剧不像日剧那样,凭某 个青春偶像就可号召起一批固定的观众群.台湾偶像剧需要时间,可是观众并不 會给太多时间,不管是日剧或是韩剧,台湾偶像剧若拉不住这些性质重叠性高的 观众,日剧和韩剧还是會遥遥领先在前头,当然,收视数字上来比或许还不會差 太多,只是一旦热度过了,照样无法生存.台湾偶像剧尚处於发展初期,有待成 熟.如果不及时在题材内容及人物塑造上下功夫,克服一味谈情的弱点,在竞争 日益激烈的今天,难免很快被观众冷落. 五.偶像剧泡沫化危机 自从『流星花园』红遍全台后,顿时偶像剧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短短几年的 时间里,偶像剧一部接著一部开拍,『吐司男之吻』、『薰衣草』、『贫穷贵公 子』『爱情白皮书』‥‥‥一直到现在的『MVP情人』、『海豚湾恋人』、『蔷 薇之恋』‥‥‥等等,虽然量多但收视却不一定好,真正收视率好的就那几部, 可见观众要的并不是泛滥、速成的偶像剧,而是像日剧般兼具质感、美感、与现 实感的偶像剧!台湾偶像剧滥制的风气再不改善 ,难保偶像剧不會成为一现的昙 花,消失在电视生态中! 危机一:偶像剧定义模糊、狭隘 何谓偶像剧,请偶像来演就叫偶像剧,或是请新人来演就叫偶像剧,台湾偶像 剧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都请新人、年轻人来演,似乎找新人、年轻人来演, 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气象就叫「偶像剧」,但这样的偶像剧的定义未免太模糊、狭隘,『爱情白皮书』的导演杨大庆就曾经表示:「不必把偶像剧狭隘定位,像正 和就是全日本的偶像,只要戏好,角色佳,无论什麽戏都會受欢迎,中年、老人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6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6/9 也能演偶像剧!」,现今台湾的社會大众总认为偶像剧就是一堆俊男美女拼起 来的偶像剧,其实也没错,偶像剧很重要的是演员本身的个人魅力,要把他解释 成表面上的意思自然就是脸要好看,可是只有这样吗?对许多人而言,看自己偶 像的作品是绝对理所当然的 ,这样的因素导致了制作单位在选角时自然便會大量 考虑这一点,可惜的是,除了演员本身以外,是否还有顾及到这出戏本身该有的 基本素质?也许很多时候这些因素都被摆到很后面的位置了. 危机二:演员普遍演技生涩 由於偶像剧都找一些新面孔或年轻人来演,所以一些当红的年轻偶像歌手,或 没有知名度的新面孔,或脸蛋不错得一片歌手,或电视剧的新面孔,或年轻帅气 的DJ,纷纷被抓去跨行演起偶像剧,例如:F 4、WEWE、S.H.E、大S、范植伟、 许绍洋、陈怡蓉、张韶涵‥‥‥等等. 在众多新面孔中,虽然有些是有电影经验的老手,演起来得心应手,但大部份的 却都是没有戏剧经验,或是戏剧经验少之又少的戏剧新人,因而演起戏来总是稍 嫌不足,演技生涩、不自然,笑闹戏还可以,但感情戏就惨了,表现出来的感情 深度总是不够,无法让人由心底感动起来.不过值得讨论的是,当中有些新演员 演技进步神速,越来越能够进入状况,因此总能渐入佳境,稍补刚开始的不足. 整体看来,偶像剧的一大致命伤是感情戏,感情戏想演得入木三分,明明不爱对 方却要演出爱对方爱到入骨的感觉 ,没有好演技的演员是绝对演不出那种令人刻 股铭心的感觉. 演技好的演员总能带领著观众投入剧情,随著角色的心情、遭遇起伏,而不好 的演技只會让人感到很假、很矫糅做作,所以不只是外表要吸引人,同样也必须 具备相当的内涵才行. 危机三:偶像剧泛滥成灾 自「流星花园」后,偶像剧是一部接著一部的推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 推出二、三十出偶像剧,大家可以想像各电视公司或传播公司,是如何仓促 赶工拍出偶像剧的,其内容与品质可想而知,二、三十部偶像剧中,真正收视率 好的用手指头都可以数的出来,除了 『流星花园』 、 『吐司男之吻』 、 『薰衣草』 、 『爱情白皮书』的收视率创下不错成绩,其余收视率皆平平. 近二、三年来,开始有几部质感相当好,又兼具行销台湾的台湾偶像剧屡创佳绩, 既叫好又叫座.例如<命中注定我爱你>、<败犬女王>、<痞子英雄>、<波丽士大 人>以及刚下档的<下一站幸福>等等,除了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情节, 不要只怪网路上随便恶意指责、批评,有时他们说的还真是实话.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7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6/9 每一出戏剧都是经过长时间筹备才准推出,毕竟从制作人、导演、剧本到演员, 有太多的细节得详细准备、讨论,一部戏剧要成功、事前与事后的准备工作是非 常重要的.如果只是为了因应现在的潮流而去拍偶像剧,那拍出的剧就不會受到 社會大众欢迎,若不能从基本的戏剧本质下手,只注意到用很表面的东西来吸引 观众,不久之后观众會认清事实,选择将手中的遥控器转向其他性质的节目. 危机四:题材狭隘、无意义 导演钮承泽曾表示,台湾偶像剧部分剧情张力 不够,日本优质戏剧不仅剧情铺陈很棒,情节奇幻、情感真实,凡此都是日剧受 欢迎的主因.<流星花园>导演蔡岳勳也曾表示,漂亮的场景与演员只是偶像剧 的元素之二,想要受注意,还是得有扎实的内容与题材. 有些人说,台湾拍出来的偶像剧,给人飘来不定的感觉,总是「不知所云、太过 梦幻」,剧情不够扎实,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整部戏看完了都还不知道主要在 讲些什麽,就场景美、主角漂亮而已.这些评论点出台湾偶像剧的致命伤就是剧 情太过浮滥,主题不够明确,其实偶像剧并不一定非要以爱情为主,也不一定要 拍的如梦似幻,主要主题明确、剧情张力够、内容扎实,就算是日常生活中的小 故事也能引起感动!像去年的<痞子英雄>、<那一年的幸福时光>、<下一站幸福 >、<比赛开始>等等,都在在地展现出生活周遭的真实层面,触动人与人之间的 那份为庙又真实的情感. 六.偶像剧未来的可能趋势 偶像剧热潮下,重新架构了台湾连戏剧的生态,而且带来不少加分的正面 影响,希望这波热潮能日渐带动更多本土剧的品质,从目前的自制偶像剧,带动 台湾更多创作及栽培人才,而不是又像以往的蛋塔热一样,咻一声就人间蒸发! 参.结论 偶像剧风行台湾已有一阵子了.想当初它刚在国人面前亮相时,凭著剧中时尚的 俊男美女、高贵的轿车豪宅、曲折的缠绵爱情,的确令广大电视观众,特别是年 轻的观众耳目一新,痴迷至醉.但是随著萤幕上偶像剧的日渐增多,特别是原版 日韩偶像剧的纷纷引进,如今的电视观众对偶像剧的态度早已由当初的好奇心、 尝新鲜、一睹为快,演变为见怪不怪了.此时,偶像剧在其华丽外表下所掩盖的 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举如:在为人处世方面,偶像剧中的俊男美女们就大多潜 藏著一股不容忽视的「傲慢」与「偏见」.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8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6/9 也许有人會认为作为涉世未深的青年男女有那麽点「傲慢」与「偏见」应该没 什麽太大的影响,大可不必太在意,将归为「可原谅」之列.但实际上真正的问 题并不在於偶像剧是否表达了这些「傲慢」与「偏见」,而在於它是如何去表现 这些「傲慢」与「偏见」,在表现的过程中编导们又是持什麽样的态度,是刻的 赞赏、还是善意的批评,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青春偶像剧的编导者对这股潜暗 长的「傲慢」与「偏见」都表达出默许认可,抑或追捧赞赏的态度,因而使得这 股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傲慢」与「偏见」,已由当初的遮遮掩掩演变成了如今的 赤裸裸. 如果说早期的青春偶像剧「著墨」的重点大多放在刻骨铭心的爱情上,那麽现在 的青春偶像剧可是对爱情之外的东西越加关注,举凡友情、亲情、社會关怀、教育、环保、治安等等,都能多所触击、讨论. 从2007年的<命中注定我爱你>,偶像剧跳脱「纯爱路线」不仅续写感情,更探讨 了职场压力、商战等问题,同样地深受观众的喜爱,创下偶像剧的收视纪录. 2008年的<败犬女王>和<痞子英雄>、<波丽士大人>的特殊写实风格,质感提升, 更是屡获无数的收视族群 , 博得观众的青睐 , 城为台湾偶像剧变革的指标性作品 . 2009年出现一片<幸福风>,从<那一年的幸福时光>道<下一站,幸福>,深度刻划 现实的无奈,感伤,让观众边叹气边飙泪,当然地分享著剧中的「幸福感」.我 们期待著2010年的偶像剧继续带领著我们去细细观察、品味精彩的人生. 肆、引注资料 注一:<钮承泽剧本>里的评判 检索日期:2010/03/01 注二:参考<花之语>第213页 检索日期:2010/03/01 注三:参考<花之语>第150页 检索日期:2010/03/01 注四:参考<傲慢与偏见>作者序 检索日期:2010/03/01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1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6/9 篇名: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作者: 陈隆.台中市私立宜宁中学.资讯科二年甲班 林岳峰.台中市私立宜宁中学.资讯科二年甲班 杨颖龙.台中市私立宜宁中学.资讯科二年甲班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2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6/9 偶像剧之探讨 壹、前言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媒体是息息相关的,而电视节目更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消费娱 乐.偶像剧最初只流行在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后来,开拓了中国和东南亚等 地区的市场,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客观的经济效益.爱看偶像剧的观众,女多 於男,由以青少年为主.对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而言,迷恋偶像剧多少反映出 对生命美好的憧憬.但若说偶像剧是青少年的专利倒也未必,因为连三十几岁的 小姐对偶像剧也是趋之若鹜,陶醉在其浪漫的情境里.偶像剧不只满足人们对美 梦的期望,也引领了观众在剧情中脱离现实的残缺. 早期的偶像剧日剧,已在台湾行之有年,而近几年来,我们常在电视上看 到偶像剧一部又一部的开拍,为什麽會造成这股风潮呢? 这大概要从具有指标性的<流星花园>说起,<流星花园>是由日本的漫画改编,< 流星花园>在漫画市场本来就具有很高的人气,再加上青春校园剧<麻辣鲜师> 培育出一群具有人气的新生代演员,投入<流星花园>的演出,以及媒体的炒作, 播出后造成轰动,收视告捷.后又变成流行的话题,让各大电视台不跟进也不行, 於是偶像剧雨后春笋般冒出头. 偶像剧标榜由偶像主演,故名「偶像剧」.偶像剧之所以吸引人,最根本的就在 於它给人一种 「陌生的美感」 :年轻漂亮的演员、轻巧浪漫的情调、永恒的爱情、 时尚的服装和布景,它以一种新的情调,让人重新认识城市生活.偶像剧演出了 年轻人所关心的事情、现代人的生活,不只是只有为爱而活、大企业大财团间的 恶斗,而是真正思考生活上所遇到的难题,大家关心的事. 自从<流星花园>大红大紫之后,偶像剧便取代了花系列的「师奶剧」,偶像剧也 提供了观众有别於乡剧_古装剧的另外一种选择,让戏剧有更大的发展 空间,而不是每过几年就重拍旧剧本,可以让剧作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新演 员有演出的机會. 贰、正文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3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6/9 偶像剧的意义、起源 一.意义: 何谓偶像剧?它不过是电视剧题材的一种,以年轻人的友情、爱情为主线的一种 融合青春时尚的电视剧 .多以其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和对年轻人的心理和成长的 丝丝入扣的情节刻画而吸引大众.而且制作精良,人物性格鲜明,情感传递准确, 剧 情紧凑,画面精美,配乐优美,甚至,有些处理还會带有卡通性. 二.起源: 自从大陆原汁原味的古装历史剧引进后,加上香港演绎化的古装剧与后现代色彩 浓郁的武侠剧出现,此外,本质上未脱传统家庭伦理爱情路线的韩剧,却在精致 的创制表现,再加上「现代高丽化」风味的包装下,彻底取代了以前的八点档时 装戏 与花系列剧集;用电影创制手法拍摄,以都會青年男女爱情为主轴的日本偶 像剧,则完全填补了过去国内对年轻观众市场的空白.直到今天,台湾一枝独秀 的代表剧种就非乡土剧莫属了. 九年前台制的<流星花园>意外的成功,一股名为偶像的剧种蔚为风潮,瞬 时之间,一个可以与乡土剧分庭抗礼的剧种已然成型,但是这个风潮很快的又在 制播体系标榜的「向日本偶像剧看齐」的短线策略下给糟蹋掉了. 日本偶像剧原为无线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推出的 「趋势剧」 ,每剧一星期播放一次, 一般多为十二集,分三个月播毕.之所以称为「趋势剧」是由於剧情所探讨的多 为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剧中人、事、地、物往往反映时下的流行趋势.台 湾引进这类节目后,为行销之便,以演出的「俊男美女」偶像为号召,将其改称 为「偶像剧」. 一般人总将日本流行文化在台湾的盛_行,都归因於文化的接近性,但 若深究偶 像剧引进时,台湾的媒介生态与社會文化背景,就會发现文化接近性并非其风靡 台湾的唯一原因,事实上,台湾和日本在历史上的渊源、经济以及都會化等因素, 对偶像剧的盛行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4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6/9 令人玩味的是,日本并没有「偶像剧」这样的名称,目前在台湾走红的「偶像 剧」正是日本所谓的「趋势剧」.其主要目的是即时反应日本的社會问题,提供 日本观众进一步省思的机會,但这些探讨社會议题的趋势剧,在台湾有线电视 台,唱片业者的包装后,却成了对剧中主角的崇拜、流行资讯的最前线参考指标. 三.偶像剧之窜红 偶像剧为什麽會这麽受人欢迎呢?首先,偶像剧主要面对的是青少年观众.青少 年正处在身体思想发育的年龄,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现在虽然有电子游戏机和 电脑与之抗衡,但电视仍然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反过来说,青少年也是电视的 主力观众.偶像剧拍摄靓丽、风格轻鬆,比起传统画面不太讲求美感,思想性过 强,风格稍显严肃的电视作品,偶像剧更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 偶像剧拍的是现代生活,以年轻人的爱情、工作为题材,与青少年的生活非常贴 近,让青少年感觉很亲切,很容易引起兴趣.剧中人们所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也 正是青少年正面临或将會遇到的问题,当然會很愿意借鉴. 偶像剧最早传於国 外,反映了现代都市青年的精神风貌,青少年通过它可以了解到现代主流都市同 龄人的生活、行为方式、性格风采,同时,对於正迅速国际化、现代化的社會中, 我国青少年暗含了某种指导意义,如长辈已是时代转型前的教育产物,他们的思 想观念和知识体系已较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而对於现今社會上所出现的各种 问题,自然也就较难给年轻人什麽意见了.在此情况下,需要帮助的青少年自然 转向别的渠道求援,而反映现代青年人生活的「偶像剧」,必然受到欢迎.青少 年没有什麽生活阅历,思想、情感还比较肤浅,很容易被外表的光鲜吸引,喜欢 形象出众,性格突出的人物,这也是偶像剧的男女主角容易为年轻人作为热烈崇 拜模仿的原因,当然也反映了现代审美观、价值观与传统的变异,可以说偶像剧 的成功是特定观众群和特定时代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针对这几年受欢迎的电视剧,显示出一个成功的方程式如下: 爱情+时代背景+主题意义+明星+动作=成功 四. 偶像剧对社會造成的影响. 偶像剧究竟在观众的心里造成多大影响呢?不少青少年竞相模仿起剧中的情 节,甚至认为现实生活与剧中没什麽差异,连价值观也起了不小的变化.女生立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5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6/9 志嫁入豪门、非三高男不嫁,男生追求女生力求搞怪的浪漫花招,认为女生都是 势利眼、只注重外表.这些偏见助长了整形歪风、使年轻人忘记了内在远比外在 美还重要.看了偶像剧之后,有些年轻人成了追逐偶像的追星族,这些问题使家 长头痛不已、认为自己的小孩不务正业只會迷恋偶像、更加深了_两代 之间的代沟、贬低偶像剧的价值. 偶像剧不仅影响了台湾演艺圈的生态,也影响大陆开拍青春偶像剧的风潮,也 出现了大量起用新人造成资深演员无戏可演的窘境.事实上,在日本偶像剧的演 员常以资深演员为主角,虽是如此依然可以开创不错的收视率,新脸孔虽然可以 带来新鲜感,但演技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水准.但台湾偶像剧不像日剧那样,凭某 个青春偶像就可号召起一批固定的观众群.台湾偶像剧需要时间,可是观众并不 會给太多时间,不管是日剧或是韩剧,台湾偶像剧若拉不住这些性质重叠性高的 观众,日剧和韩剧还是會遥遥领先在前头,当然,收视数字上来比或许还不會差 太多,只是一旦热度过了,照样无法生存.台湾偶像剧尚处於发展初期,有待成 熟.如果不及时在题材内容及人物塑造上下功夫,克服一味谈情的弱点,在竞争 日益激烈的今天,难免很快被观众冷落. 五.偶像剧泡沫化危机 自从『流星花园』红遍全台后,顿时偶像剧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短短几年的 时间里,偶像剧一部接著一部开拍,『吐司男之吻』、『薰衣草』、『贫穷贵公 子』『爱情白皮书』‥‥‥一直到现在的『MVP情人』、『海豚湾恋人』、『蔷 薇之恋』‥‥‥等等,虽然量多但收视却不一定好,真正收视率好的就那几部, 可见观众要的并不是泛滥、速成的偶像剧,而是像日剧般兼具质感、美感、与现 实感的偶像剧!台湾偶像剧滥制的风气再不改善 ,难保偶像剧不會成为一现的昙 花,消失在电视生态中! 危机一:偶像剧定义模糊、狭隘 何谓偶像剧,请偶像来演就叫偶像剧,或是请新人来演就叫偶像剧,台湾偶像 剧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都请新人、年轻人来演,似乎找新人、年轻人来演, 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气象就叫「偶像剧」,但这样的偶像剧的定义未免太模糊、狭隘,『爱情白皮书』的导演杨大庆就曾经表示:「不必把偶像剧狭隘定位,像正 和就是全日本的偶像,只要戏好,角色佳,无论什麽戏都會受欢迎,中年、老人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6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6/9 也能演偶像剧!」,现今台湾的社會大众总认为偶像剧就是一堆俊男美女拼起 来的偶像剧,其实也没错,偶像剧很重要的是演员本身的个人魅力,要把他解释 成表面上的意思自然就是脸要好看,可是只有这样吗?对许多人而言,看自己偶 像的作品是绝对理所当然的 ,这样的因素导致了制作单位在选角时自然便會大量 考虑这一点,可惜的是,除了演员本身以外,是否还有顾及到这出戏本身该有的 基本素质?也许很多时候这些因素都被摆到很后面的位置了. 危机二:演员普遍演技生涩 由於偶像剧都找一些新面孔或年轻人来演,所以一些当红的年轻偶像歌手,或 没有知名度的新面孔,或脸蛋不错得一片歌手,或电视剧的新面孔,或年轻帅气 的DJ,纷纷被抓去跨行演起偶像剧,例如:F 4、WEWE、S.H.E、大S、范植伟、 许绍洋、陈怡蓉、张韶涵‥‥‥等等. 在众多新面孔中,虽然有些是有电影经验的老手,演起来得心应手,但大部份的 却都是没有戏剧经验,或是戏剧经验少之又少的戏剧新人,因而演起戏来总是稍 嫌不足,演技生涩、不自然,笑闹戏还可以,但感情戏就惨了,表现出来的感情 深度总是不够,无法让人由心底感动起来.不过值得讨论的是,当中有些新演员 演技进步神速,越来越能够进入状况,因此总能渐入佳境,稍补刚开始的不足. 整体看来,偶像剧的一大致命伤是感情戏,感情戏想演得入木三分,明明不爱对 方却要演出爱对方爱到入骨的感觉 ,没有好演技的演员是绝对演不出那种令人刻 股铭心的感觉. 演技好的演员总能带领著观众投入剧情,随著角色的心情、遭遇起伏,而不好 的演技只會让人感到很假、很矫糅做作,所以不只是外表要吸引人,同样也必须 具备相当的内涵才行. 危机三:偶像剧泛滥成灾 自「流星花园」后,偶像剧是一部接著一部的推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 推出二、三十出偶像剧,大家可以想像各电视公司或传播公司,是如何仓促 赶工拍出偶像剧的,其内容与品质可想而知,二、三十部偶像剧中,真正收视率 好的用手指头都可以数的出来,除了 『流星花园』 、 『吐司男之吻』 、 『薰衣草』 、 『爱情白皮书』的收视率创下不错成绩,其余收视率皆平平. 近二、三年来,开始有几部质感相当好,又兼具行销台湾的台湾偶像剧屡创佳绩, 既叫好又叫座.例如<命中注定我爱你>、<败犬女王>、<痞子英雄>、<波丽士大 人>以及刚下档的<下一站幸福>等等,除了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情节, 不要只怪网路上随便恶意指责、批评,有时他们说的还真是实话.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7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6/9 每一出戏剧都是经过长时间筹备才准推出,毕竟从制作人、导演、剧本到演员, 有太多的细节得详细准备、讨论,一部戏剧要成功、事前与事后的准备工作是非 常重要的.如果只是为了因应现在的潮流而去拍偶像剧,那拍出的剧就不會受到 社會大众欢迎,若不能从基本的戏剧本质下手,只注意到用很表面的东西来吸引 观众,不久之后观众會认清事实,选择将手中的遥控器转向其他性质的节目. 危机四:题材狭隘、无意义 导演钮承泽曾表示,台湾偶像剧部分剧情张力 不够,日本优质戏剧不仅剧情铺陈很棒,情节奇幻、情感真实,凡此都是日剧受 欢迎的主因.<流星花园>导演蔡岳勳也曾表示,漂亮的场景与演员只是偶像剧 的元素之二,想要受注意,还是得有扎实的内容与题材. 有些人说,台湾拍出来的偶像剧,给人飘来不定的感觉,总是「不知所云、太过 梦幻」,剧情不够扎实,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整部戏看完了都还不知道主要在 讲些什麽,就场景美、主角漂亮而已.这些评论点出台湾偶像剧的致命伤就是剧 情太过浮滥,主题不够明确,其实偶像剧并不一定非要以爱情为主,也不一定要 拍的如梦似幻,主要主题明确、剧情张力够、内容扎实,就算是日常生活中的小 故事也能引起感动!像去年的<痞子英雄>、<那一年的幸福时光>、<下一站幸福 >、<比赛开始>等等,都在在地展现出生活周遭的真实层面,触动人与人之间的 那份为庙又真实的情感. 六.偶像剧未来的可能趋势 偶像剧热潮下,重新架构了台湾连戏剧的生态,而且带来不少加分的正面 影响,希望这波热潮能日渐带动更多本土剧的品质,从目前的自制偶像剧,带动 台湾更多创作及栽培人才,而不是又像以往的蛋塔热一样,咻一声就人间蒸发! 参.结论 偶像剧风行台湾已有一阵子了.想当初它刚在国人面前亮相时,凭著剧中时尚的 俊男美女、高贵的轿车豪宅、曲折的缠绵爱情,的确令广大电视观众,特别是年 轻的观众耳目一新,痴迷至醉.但是随著萤幕上偶像剧的日渐增多,特别是原版 日韩偶像剧的纷纷引进,如今的电视观众对偶像剧的态度早已由当初的好奇心、 尝新鲜、一睹为快,演变为见怪不怪了.此时,偶像剧在其华丽外表下所掩盖的 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举如:在为人处世方面,偶像剧中的俊男美女们就大多潜 藏著一股不容忽视的「傲慢」与「偏见」.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8 台湾偶像剧之风行 6/9 也许有人會认为作为涉世未深的青年男女有那麽点「傲慢」与「偏见」应该没 什麽太大的影响,大可不必太在意,将归为「可原谅」之列.但实际上真正的问 题并不在於偶像剧是否表达了这些「傲慢」与「偏见」,而在於它是如何去表现 这些「傲慢」与「偏见」,在表现的过程中编导们又是持什麽样的态度,是刻的 赞赏、还是善意的批评,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青春偶像剧的编导者对这股潜暗 长的「傲慢」与「偏见」都表达出默许认可,抑或追捧赞赏的态度,因而使得这 股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傲慢」与「偏见」,已由当初的遮遮掩掩演变成了如今的 赤裸裸. 如果说早期的青春偶像剧「著墨」的重点大多放在刻骨铭心的爱情上,那麽现在 的青春偶像剧可是对爱情之外的东西越加关注,举凡友情、亲情、社會关怀、教育、环保、治安等等,都能多所触击、讨论. 从2007年的<命中注定我爱你>,偶像剧跳脱「纯爱路线」不仅续写感情,更探讨 了职场压力、商战等问题,同样地深受观众的喜爱,创下偶像剧的收视纪录. 2008年的<败犬女王>和<痞子英雄>、<波丽士大人>的特殊写实风格,质感提升, 更是屡获无数的收视族群 , 博得观众的青睐 , 城为台湾偶像剧变革的指标性作品 . 2009年出现一片<幸福风>,从<那一年的幸福时光>道<下一站,幸福>,深度刻划 现实的无奈,感伤,让观众边叹气边飙泪,当然地分享著剧中的「幸福感」.我 们期待著2010年的偶像剧继续带领著我们去细细观察、品味精彩的人生. 肆、引注资料 注一:<钮承泽剧本>里的评判 检索日期:2010/03/01 注二:参考<花之语>第213页 检索日期:2010/03/01 注三:参考<花之语>第150页 检索日期:2010/03/01 注四:参考<傲慢与偏见>作者序 检索日期:2010/03/01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