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mchemsoc1917 > 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型[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
  • 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型[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08-05-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南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新型[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姓名:罗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有机化学 指导教师:宋礼成 20080501
    摘要


    以【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的结构和功能模拟为主要内容的仿生化学已经发 展成为金属有机化学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它的发展不但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 〔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的结构和催化机理,也可以为新型廉价高效制氢催化剂 的设计合成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 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新型 〔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成果: 1.本论文共合成了3个含氮杂卡宾配体的新型〔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 3个含膦配体的新型〔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以及1个前体化合物。它 们均经过元素分析、R以及1H NMR表征。部分模型物还经过13C NMR和
    31PNMR表征。还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其中三个化合物的单晶结构。
    2.研究了ADT模型物【(斗-SCH2)2 N(t-Bu)〕Fe2(CO)sLIM=【LIM岱=1,3-双(2,4,6.三甲 基苯基)咪唑.2.碳烯】的电化学性质,并提出了其催化质子还原为氢气的可能
    的EECC机理。
    3.
    研究了


    ADT.模型物【(p.SCHe)2N(t.Bu)〕Fe2(CO)6和
    【(“-SCH2)2N(t-Bu)〕Fe2(CO)4(PMe3)2的质子化现象以及研究了模型物 【(肛-SCH2)2N(t—Bu)〕Fe2(CO)4(PMe3)2分别在HOAc和HBF4存在下的电化学行
    为,并提出了相应的ECCE和CECE的催化机理。
    关键词:〔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电化学单晶结构质子化
    Abstract
    M.Sc.Thesis,Nankai University,Tianjin,China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ew Types of Models for
    the【Fe-Fel
    Hyd rogenase Active S ite
    Author:Luo Xiang Speciality:
    Organometailic Chemistry
    Supervisor:Prof.Li-Cheng Song Date:
    May,2008
    Abstract
    Biomimetic chemistry mainly concerning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spects of
    the【Fe—Fe〕hydrogenase
    active
    sit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ranches in
    structure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It provides
    not
    only new insights into the

    and
    catalytic mechanism of the active site,but also
    key for solving the increasingl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ergy crisis.In view of thes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We
    carded out studies
    on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stry of
    new models for
    the〔Fe??Fe】hydrogenase active
    site.The main results described in this
    thesis
    are as
    follows:
    I.A total of 6 new models for the Fe-only hydrogenase active site were
    synthesized
    ligands,3
    successfully,which include
    3 models、)vith N-heterocyclic carbene
    models with phosphine ligands.111 addition,1 new material compound Was also

    Abstract
    synthesized.All analysis,IR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fully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1H
    and
    NMR spectroscopies,some
    of
    them
    were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13C
    NMR,31P NMR,船well雒for three
    representatives by the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2.Cyclic voltammetic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the
    ADT
    model
    〔(wSCH2)2N(t—Bu)〕Fe2(CO)sL№
    and
    【LXM嚣=1,3??bis(2,4,6-trimethylphenyl)一imidazol??2-ylidene〕
    mechanism is proposed for the electrocatalytic H2 production. 3.The protonations of two ADT model
    an
    EECC
    compounds【(p—SCH2)zN(t-Bu)〕Fe2(CO)6 and
    HBF4
    【(p??SCH2)2N(t-Bu)〕Fe2(CO)4(PMe3)2 by
    electrochemical of HOAc
    or
    were studied.In addition,the
    in the presence
    behavior of〔(1x-SCH2hN(t-Bu)〕Fe2(CO)4(PMe3)2
    and an
    ECCE
    or
    HBF4 were studied
    CECE mechanism WaS pmposed
    respectively.
    Keywords:【Fe—Fe】hy&ogenaSe,active site,model complex,electrochemistry,
    crystal structure,protonation
    III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南开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 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 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多想.
    诃年卵惕日
    经指导教师同意,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 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 解密时间: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解密后适用



    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翳弦…”。鼍7,。群硝’‖’、‘。o
    75唧|I强耪’:g霄p。“:垮+节。_;””礓g
    参内部5年(最长5年,可少于5年)

    i秘密*tO年(最长10年,可少于10年)

    警机密*20年(最长20年,可少于20年) 魏。…计;?巩i赢电曼t j。身趣≯血:敦‰;妒jj~?如t。i~船l?‰誊当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 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 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 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哆坦.
    w易年歹月谒日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章前言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构成了现今人类社会能源消耗的主体。但是 这些传统能源总量有限且无法再生,上个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90年代的环 境污染和当前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陆续出现,以及人类对于新型能源的 无限渴求,使得清洁型能源的研发迫在眉睫。此时氢气这一地球未来理想的能 源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氢气与传统的能源物质相比具有燃烧值高的特点, 而且它比常规矿石燃料的热效率高,燃烧过程中只产生水,对环境没有任何污 染,是一种清洁、高效和丰富的可替代能源【l】。因此,随着“氢经济”时代的到 来,人类社会亟待寻求经济有效的,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制氢技术。 氢化酶是一类存在于微生物体内的金属酶【2】。它可以催化氢气和质子之间的 可逆氧化还原反应〔3.41。
    hyd rogenase 2e。+2H+
    根据氢化酶活性中心所含金属种类和数目的不同,可将氢化酶分为三类: 〔Fe.Fe】氢化酶f3,41、镍铁氢化酶【51和只含一个铁原子的氢化酶【6】。其中【Ik.Fe】氢化 酶是催化质子生成氢气效率最高的催化剂。在理想条件下,每摩尔从D. desulfuricans菌分离出来的〔Fe-Fe〕氢化酶(DdH)每秒能催化生成9000摩尔的氢气 脚;从C.pasteuriam蛐菌分离出来的【Fe.Fe〕氢化M(CpI)每秒能催化生成6000摩尔 的氢气【7l。是其它两种氢化酶的10—100倍I引。 鉴于氢化酶在温和条件下高效率的催化产氢活性,人们期望通过氢化酶或 模拟合成氢化酶活性中心来催化制备大量的氢气,以取代现在大量使用的不可 再生资源,从而改善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等环境污染问题。利用氢化酶制氢, 目前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一种是利用天然氢化酶通过光合作用制氢【9】,另一种

    第一章
    前言
    是对氢化酶的活性中心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化学模拟。由于后一种方法具有重要 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所以受到全世界的广大科学家尤其是化学家的关注。
    第一节【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的结构特征及性质
    1998年,Peters等人以1.8A的分辨率测得了从巴氏梭菌(C.pasteurianum)中 分离出来的处于H。x态的〔Fe.Fe】氢化酶的晶体结构【101;Fontecilla.Camps研究组
    在1999和2001年先后发表了以1.6Atlll和1.85Ail21的分辨率测得的从脱硫脱硫 弧菌①.desulfuricans)中分离得到的以H傩和Htcd态的形式存在的〔Fe-Fe〕氢化酶 的单晶结构。比较研究后可以发现〔Fe—Fe〕氢化酶CpI和DdH在结构上非常相似。 其活性中心氢簇ffI—cluster)包含一个〔2Fe2S〕蝶状子簇和一个〔4Fe4S〕言r方烷子簇, 两个子簇通过〔4Fe4S〕子簇上一个半胱氨酸硫原子相连。结合晶体结构和红外光 谱数据〔13,14,151,还进一步确 -j”〔2Fe2S〕子簇的两个铁原子上均含有CN。和CO配
    体。由于这两类配体对生物体具有毒害作用,因此它们存在于生物酶中这一事 实令人感到十分意外。
    氢簇结构示意图(X=CH2,NH or 0)
    在具有催化活性的【2Fe2S】蝶状子簇中,两个铁原子间通过一个双硫桥连接, 连接两个硫原子的可能是三个轻原子(如C,N,0等)组成的基团。由于氢化酶晶

    第一章
    前言
    体结构的分辨率等原因,不能确定三个原子的种类。最初认为连接二硫配体的 三个原子是l,3.亚丙基(.CH2CH2CH2.)结构(简称PDT)〔16,17】。后来通过对结 构的测定和活性中心周围蛋白质环境分析,认为此双硫桥的结构为2.氮杂.1,3.
    亚丙基(.CH2NHCH2.)结构(简称ADT)的可能性更大【18】。
    在〔Fe-Fe】氢化酶中,人们认为【4Fe4S〕子簇起传输电子的作用Bs〕,通过 M6ssbauer谱研究发现,在生成氢气的催化过程中,还原活化首先是〔4Fe4S〕子簇 由+2价变成+l价,然后将电子等当量的转移给【2Fe2S】子簇【191。【2Fe2S〕子簇由
    于含有S、CN”、-Nit等在催化循环过程中可以作为质子给体或受体的碱性基团,
    所以在催化循环过程中扮演着关键作用。通过实验【19,20,21】和密度泛函(DFT)理 论计算〔22,23】,人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催化循环过程。但〔2Fe2S〕催化质子还原为 氢气的准确机理还有待于科学家们进一步的工作和研究。
    第二节氮杂卡宾及膦配体在〔Fe.Fel氢化酶活性中心化学模拟中的 应用
    自从1998年Peters等人报道Y〔Fe-Fe〕氢化酶的晶体结构以后,随着〔Fe-Fe】 氢化酶晶体结构的确定,其活性中心的化学结构日益明确。对于金属氢化酶活 性中心的模拟合成和直接利用氢化酶的研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化学家的关注。 化学模拟氢化酶活性中心便成为当今生物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 对〔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的化学模拟研究主要集中在活性中心【2Fe2S】结构上, 主要是对双硫桥结构进行改造,对〔2Fe2S〕子簇中的羰基进行取代以及合成稳定 的含有桥羰基的模型物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工作。而〔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 【2Fe2S〕子簇上除含有CO双原子配体外,还包括具有强给电子能力的CN”配体以 及以硫原子配位的半胱氨酸残基。这些配体对稳定催化过程中各种氧化还原态

    第一章
    前言
    的氢化酶活性中心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用CN。或者其它给电子配体取代各 类模型物上的羰基后可以得到结构上更接近氢化酶活性中心的模型物j因此, 对含有配体取代的模型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对进一步理解氢化酶活性中心的结 构及催化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文献中报道的配体主要有CN”、膦配体和 硫配体,氮杂卡宾配体,异腈配体以及弱配体正丙胺等。氮杂卡宾配体和膦配 体都是较好的给电子配体,并且二者还都可以通过变换取代基来调节配体自身 的给电子能力和空间效应。因此,近年来人们广泛利用其代替CN”进行了许多模 拟合成和性质研究工作。
    1.2.1含膦配体的〔Fe-V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文献中已经报道了很多基于不同模型物的单膦及双膦配体取代的模型物。
    其中单膦配体取代模型物l、2、3主要是通过加热下配体交换或者氧化脱羰等
    方法得到〔24,251。
    ∽胪及%蔷四3F及叫u
    la X=CH2 L=PMea 1 b X=CH2 PTA= 1d X=CH2 L=PMe2Ph lc X=CH2 L=PPha
    L=P(OEt)3
    L=PPha L=PPh3
    1e X=CH2 L=PTA 2 3 X=O
    X=NC6H4Br-p
    氢谱和红外光谱研究显示,与相应的全羰基模型物相比,单膦配体取代模

    第一章
    前言
    型物受膦配体给电子作用影响,其丙撑桥上氢的化学位移会向高场移动,羰基 的红外吸收峰也会有明显的红移,表现在电化学性质上,其分子内Fe原子的还
    原电位发生了负移。
    双膦配体取代模型物4、5则主要是在加热或室温条件下用相应全羰基模型 物与两倍量或过量膦配体反应得到【251261。与对应的单膦取代模型物相比,双膦取 代物因为多一个给电子配体,在电化学中显示出更负的还原电位和更正的氧化 电位。晶体结构研究表明此类模型物的两个膦配体分别和两个铁原子配位,但 具体的配位位置却不尽相同。Darembourg等【27’28】对化合物4a、4c、4d和5的电 化学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可以在乙腈或者乙腈/水的溶液中催化还原醋酸提供 的质子生成氢气,其催化效率高于其相应的全羰基模型物。
    ∽圹疋b一七∽沙疋以L,
    ~廊篡X=装CH2 L=‰PMe2Ph
    除上述配位方式|以『外,文献中还报道了很多以桥连或者螯合的方式配位的
    双膦配体。我们组利用多种桥连膦配体与两倍当量的模型物6反应得到了双簇 单膦取代ODT模型物7、8、9t2鲥。近期文献【29’3∞中也报道了此类的双簇及四簇

    第一章
    前言
    的ADT模型物lO、11和12。
    (OC)3F

    e(COh
    (OC)3F
    e(CO)2PPh2.x.Ph2P(OC)2F
    e(C0)3

    7X=CP2Fe 8 X=Cp2Ru 9 X=CH2(CH20CH2)2CH2
    (Oc)3F
    e(C0)3

    (OC)3F
    P Ph2
    P P\
    h2
    e(CO)3
    (OC)aF
    e(CO)3
    10
    ∽圹丛邮%嗍声Ph2P(OC)2Fe,毋<---;,F%
    Q一冒OH2CH2CN)S
    O t2 X=CP2Fe
    什邺呐峭
    Rauchfuss,孙立成,Graeme Hogarth等研究组分别报道了一系列桥连膦配 体取代的模型物【3¨。我们组也报道了一例桥连膦配体取代的模型物 〔(p-SCH2)2N(C(,H4C02Me-p)〕Fe2(CO)4(dppe)〔30113,以及一系列结构新颖的膦配体 取代的模型物14、15和16,并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确证了它们的单晶结构。

    第一章
    Me—p
    前言
    (oc)3F
    13
    14a
    CI
    (oc
    (OC)3F (CO)2
    (OC)3F (cO)2

    Raucl舡s研究缉‘321以PDT模型物为原料,与dppV反应得到对称取代的双
    蜉穆??苫尹伊 彰穆二主笋伊
    删加锄2I~
    n..…。,…。 lJ
    (溅≯

    卜=:咖吖
    LA

    第一章
    前言
    1.2.2含氮杂卡宾配体fl勺〔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卡宾是一类中性的二价态的物质,与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均为 有机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反应中间体。由于卡宾碳原子的缺电子特性,卡宾类化 合物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根据卡宾碳原子中非成键电子的自旋方向的不同【331,
    可分为单线态卡宾和三线态卡宾。单线态卡宾的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两个 非共享的电子处于其中的一个Sp2杂化轨道,剩余一个空的P轨道,由于非共享的
    电子对与两个。成键之间的电子排斥作用使得R-C.R键角小于120。,而三线态 卡宾的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两个未成对电子分别处于P轨道上,即线形构型。

    {舟1|
    劬e∞
    moot
    这其中,氮杂卡宾性质独特,引起了化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主要是来自理 论化学家和金属有机化学家的关注,化学家们开始尝试着合成卡宾催化剂。氮
    杂卡宾一般以单线态形式存在,卡宾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卡宾碳原子周围
    只有六个电子,是一个缺电子体系。卡宾碳原子上的一对电子处在。轨道上。从 共轭效应考虑,两个氮原子P轨道上的孤对电子和卡宾碳原子上的空P轨道可 以发生给电子共轭效应,这样可以降低卡宾碳原子的缺电子性。从诱导效应考 虑,两个电负性较大的氮原子与卡宾碳原子相连,由于氮原子的吸电子作用能 够使卡宾碳原子上的孤对电子趋于稳定。另外,C=C双键参与共轭也能够增加 体系的稳定性,因此由咪唑形成的氮杂卡宾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体系。

    第一章
    前言
    在1991年Arduengo第一次分离得到了稳定的游离氮杂卡宾以后p41,氮杂卡 宾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各种稳定的氮杂卡宾的合成和成功分离迅速地促进 了氮杂卡宾化学的发展。氮杂卡宾独特的催化功能为人们寻找新的性能良好的 催化剂开辟了崭新视野,多种结构新颖,功能优良的催化剂被合成得到【351。 由于〔V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拟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模拟物作为催化剂催 化质子还原成氢气的功能。目前在【Fe-Fe〕氢化酶功能模拟研究中,人们主要是 利用模型物在电化学条件下进行催化还原质子成氢气的功能模拟研究,取得一 系列重要成果,而这些模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新颖的结构【27,361。鉴于氮杂卡宾配 体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化学家们把氮杂卡宾配体作为膦配体、氰根配体等的 理想替代物,引入到〔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的模型物中,并且获得了较好的理
    论和实际成效。
    2005年,Capon【371和Darensbourgt381研究组又分别合成了模型物18的卡宾 取代模型物19、20和2l,并且对它们进行了电化学研究,表明卡宾配体比膦配 体具有更强的给电子能力,更有利于铁原子的质子化,即更有利于催化质子还 原为氢气。对模型物19的电化学研究发现它具有一个双电子还原过程,两次还 原分别在铁核和卡宾配体LM苗处得到电子,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这与配体LIM龆
    中存在较大的兀电子共扼体系,在还原过程中L№可以接受电子从而降低中间 体的能量有关。对比〔re-Fe〕氢化酶活性部位,配体L晰可能与氢簇中〔4Fe4S〕子
    簇具有类似的电子传递作用。红外和电化学数据显示双取代模型物21中Fe-Fe 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已增强至足以与亲电试剂发生反应,它和HBF4??Et20反应就得 到了桥氢产物2lIr。

    第一章
    前言
    e(CO)2(LMe)
    20
    21
    LIMes=
    LMe=
    Me—NvN—Me
    尸=、
    2007年,Capon研究组【39】以模型物18为原料,合成了模型物18的卡宾取 代模型物22、23、24和25,并且对模型物23的电化学研究发现它仍具有一个 双电子还原过程,红外和电化学数据显示模型物23中Fe-Fe键上的电子密度已 增强至足以与亲电试剂发生反应,它和HBF4-Et20反应就得到了桥氢产物23Ir, 且桥氢产物存在两个异构体,即卡宾配体同时处于basal/basal和axial/basal位置。 Capon研究组进一步研究了模型物23在低温下的质子化产物,低温核磁数据表 明在生成桥氢产物23Ir时可能形成了不稳定的末端氢产物。
    lO
    第一章
    前言
    》一L 一 ≥一L


    』1“~。U
    \I、r/\N—r6H,Ⅶ
    22a L=NMe2 22b L=SMe
    一\S-/泸¥
    孙立成等【40】还报道了不对称的卡宾取代模型物26、27和28,并对它们的电 化学性质做了研究。在模型物26、27和28中氮杂卡宾配体均含有更容易被质 子化的吡啶取代基,从而更有利于催化质子还原为氢气。单晶结构表明模型物 26和27中卡宾配体都处于basal/basaJ位置。红外数据显示模型物26、27和28 中末端羰基峰发生了明显的红移。
    S门

    g/影
    27
    吣影
    \一/
    仃≮ 9妇b
    11
    第一章
    前言
    随后孙立成等【411又合成了桥头氮原子上连有芳香杂环取代基的卡宾取代的 模型物29和30,并且对它们进行了电化学研究,表明卡宾配体比膦配体具有更

    强的给电子能力,更有利于铁原子的质子化。
    Me

    (0C)3F
    L一.(N>:

    Me
    29
    30
    Darensbourg研究组【421以PDT模型物为原料,用氮杂卡宾和PMe3分别取代 两个铁原子上一个羰基合成了一个不对称双取代模型物3l。
    ~L ◆L
    31




    ? ≥妒 门巡V 譬 f}9上
    F一 F—


    ^/\
    ∞№
    X)
    L=2,4。6-trimethylphenyl 32
    该模型物用氧化剂FcPF6氧化,得到一个同时具有半桥羰基和一个空配位点的模 型物32,并成功得到其单晶结构。其结构与唯铁氢化酶活性中心的活性氧化态 类似。红外光谱显示,桥连羰基的吸收峰位置为1861cm”1,与【FeIFe】氢化酶活 性中心的活性氧化态一致。EPR谱显示两个铁原子具有混合价态【FelFeⅡ】特征。
    12
    第一章
    前言
    最近Darensbourg等【43〕进一步研究模型物32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12CO/13CO交 换的反应,并通过红外光谱监测了这些变化。
    1.2.3〔Fc.Fe〕氢化酶模型物的质子化研究
    由于唯铁氢化酶活性中心H.簇合物催化质子还原或氢分子氧化的机理被认
    为是经过有旷或H’参与的异裂过程哗】,并且在2001年,Hall采用理论模型物
    33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451认为当桥头原子为氮原子时,H.H键的断裂或形成 在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都是有利的。因此,研究ADT类模型化合物与质子酸的
    作用或者合成含有H.配体的模型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家们也做了许多 相关的工作惭】。
    广一
    F太、铆

    33
    2001年,Rauchfuss从SFC出发合成了ADT模型物341471。当向34的乙醚 溶液中加入HOTf后立即有橙黄色的34Ir析出。34Ir的红外吸收峰型与‘34十分 相似并且向高场移动了15cm~。因此,可以断定质子化是发生在氮原子上而非 铁原子或羰基上。
    13
    第一章
    前言
    三蒸三鼍摊 仟№酬勋+’0w 三捧_S/z-S 一三捧_Siz
    ICIC H2)2N Me
    仟Me
    es
    34R+
    2004年Ott和孙立成等更加详细的研究了模型物35的质子化反应【4吼。模型 物35与过量的HCl04作用后得到质子化产物35II+。同样,与35相比,35Ir
    的红外吸收峰型向高场移动了15era”l,1H NMR谱图则整体移向了低场。
    通过对35II+的电化学研究发现35Ir的第一个还原峰较之35正移了约 400mY。这说明氮原子质子化后拉电子能力显著增强从而导致Fc.Fe键的电子云

    密度降低,所以更容易被还原。根据35表现出的电化学性质,Ott和孙立成等
    提出了相应的CECE机理。
    14
    第一章
    前言
    r一
    ‖☆
    HCl04
    oc二淼co
    ,琵J『b
    od
    oC
    玎’
    叫ted
    ,l
    朵-

    一巍∞
    oc
    ‖\H
    c—o
    Jb Jf‰
    351:1
    35H2+
    最近,孙立成等又发表了模型物36的质子化研究成果【49】,并最终通过X射 线衍射确证了质子化产物的结构。

    瞰N硒r
    晕誊”
    -—曙
    酬喇

    Ot=CN
    〔Mtrmr,)l*
    I警伊胡F日‘NII,l知
    从图中可以看出与模型物36相比,加入5 exluiv HOTf后,在高场出现了四
    15
    第一章
    前言
    个新峰2041,2000,1959,1917 cm一。其中2000,1959,1917 cm”1与36相比
    蓝移16
    cm”1,归属关J〔36(NH)】+的吸收峰。而2041 cal.”1的出现说明了〔a60FeHFe)
    equiv
    (Nn)12+的存在,即加入5
    HOTf后实际得到的是【36(NH)】+和136(FeHFe)
    HOTf后,在2044和2006 crn”1出现两个强吸
    (NH)12+的混合物。当加入30
    equiv
    收峰,表明36已经完全转化为136(FeHFe)(Nn)12+。〔36(FeHFe)(NlI)12+与苯胺 反应可以中和掉氮原子结合的质子得至U〔36(FeHFe)l+。136(FeHFe)l+的结构最终 得到了确证。


    第三节【Fe.Fel氢化酶活性中心模拟研究中的电化学研究进展
    近几年以来,多种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以及表征手段的发展,氢化酶模型 物的催化还原质子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研究这类化合 物的电化学性质。传统的电化学研究手段主要有循环伏安(CV)、控制电位电解 (CPE)等。 例如2001年,Rauchfuss和Gloaguen等人首次报道合成了具有催化活性的 唯铁氢化酶模型物37{Fe2(tt-SCH2CH2CH2S.t0(co)4(CN)(Me3P)}。〔24a〕。由于PMe3 以及CN’的给电子能力,使Fe.Fe单键上电子云密度增大,37与硫酸反应可以得
    16
    第一章
    前言
    到黑红色的沉淀HFe2〔P-S2(CH2)3〕(C〕叮)(CO)4(PMe3)(38)。他们进一步测定了化合 物37,38的电化学性质。图中A为不同量HOTs加入化合物37的循环伏安图(a) x=l,(b)x=2,(c)x=3,(d)x=4。B为37与38的循环伏安图。从图B可以看出, 虚线表示的化合物37在一2.14V(vs.Ag/AgCl)出现一个不可逆还原峰,质子化产物 38由于结合质子,还原峰正向平移约1V。在37的溶液中逐渐加入HOTs,随着 酸量的增加,还原峰电流增加,并向负方向移动(图A,a.d),表示一个典型的电
    催化过程【501。
    - I - ●


    ??1∞
    ??150

    善枷
    ;一_一{

    一一二=:::<>一…1■。‘
    -2.0
    E,、,、焉.AaM
    ??’.5
    -1.0
    通过1H NMR的31p偶合分析认为37的第一步质子化发生在Fe.Fc键上(从 其循环伏安中也可以看到),形成桥氢,得到化合物38,38进一步用对甲苯磺酸 酸化,可以得到38II+。对37进行的循环伏安催化研究表明存在如下的催化反应
    17
    第一章
    前言
    过程:
    。Me。州∞:F墓逍e。c。∽N,旦+cM e。P,。。c,圹e(/--×-”,Fe。c铆:。cN,
    37
    门1

    ‘’/38

    门’ №呻c沙晏过e。c哗四 彻e3P)(oc)2F2手≥==粤e(co)2(cNH)
    、’丫
    38旷
    这是第一例报道的在.1V左右能连续催化质子还原的氢化酶模型物,他们进 一步做了控制电位电解实验(cPE),在l mM 37与50 mM H2S04溶液中,于.1.2V
    (vs.mm)处电解,经气相色谱计量,氢气的产率为loo(+10)%。
    随后,Darensbourg以及Akermark等人陆续报道了多种丙撑桥、氮杂丙撑 桥等唯铁氢化酶模型物在不同质子酸的存在下的电化学行为【25b,27,48〕。2005年, Pickett等人陆续报道T〔2Fe3S〕的氢化酶模型物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51,52,53l。 传统的电化学研究方法主要通过电信号作为激励和检测手段。通过电流、电 压和电荷的测量获得电极/电解质溶液界面结构、电化学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性质 信息。虽然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的优点,如可以检测千分之一的单层吸附。 但都存在一个明显的局限性:不具有分子表征能力,且对于复杂反应仅能提供 各种微观信息的平均总和,难以准确鉴别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各种反应物、中 间体和产物,以致不能提出准确可靠的机理。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发展的原位 光谱电化学技术:将光谱技术与电化学技术相结合,能在电化学反应进行的同 时对电极/电解质溶液界面过程进行原位光谱检测,从而提供分子水平上的信息,
    18
    第一章
    前言
    使得电化学研究从宏观深入到了微观。随着仪器性能的不断提高,原位光谱测
    量也逐渐的从稳态测量向暂态(时间分辨)测量发展。快速时间分辨光谱能够检测
    双电层的动态过程,短寿命中间体,直接测量复杂电极反应的基元反应动力学,
    揭示电化学反应机理,从而实现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电极反应动力掣54,55】。近年来
    由于实验手段的进步,光谱电化学(SEC)被引入到了lEe—Fe〕氢化酶模拟研究中
    〔561

    2003年Darensbourg采用原位光谱电化学对模型物39(肛.SEt)2Fe2(Co)6的控 制电位电解过程进行了检测〔271。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模型物39的
    羰基吸收峰逐渐消失,而在1999、1949和1922 cmd则出现了三个新峰。对此,
    可以作出如下的归属:
    ^h. 毪但
    蛐 哪 !妇


    I I


    柚.从八一。 ‘—T————T————T一 绷 .柚
    14111_矿
    圣王
    19
    第一章
    前言
    其中,电子顺磁波谱(EPR)贝JJ准确说明了〔(肛-SEthFe2(CO)6】‘的存在。 2005年,Pickett和Best等更加详细的研究了PDT模型物18的电化学还原
    过程【571。如下图所示原位红外光谱电化学曲线(相邻谱线间隔1.4秒)。
    囊譬甚象。竹^—《嚼
    通过对以上多条谱线的差谱分析以及对相应的红外、紫外、电子顺磁波谱 等数据的研究,Pickett等分别指认了各个中间体以及产物并给出了相应的结构。
    模型物18首先经过一个短寿命中间体1S-A(半衰期约为t00,以近乎100
    20
    第一章
    前言
    %的产率得到最终产物18.B。18.A为模型物18的单电子还原产物,由于Fe.Fe 键电子云密度增加,其末端羰基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从红外光谱中可以看出
    18.B中具有桥羰基结构,相应的红外吸收峰位于约1740 cm”1。
    最近,我们组也在光谱电化学方面I做了_些尝试性的工作网。我们首先采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模型物40的电化学性质并提出了相应的催化机理。
    ∽舻丛邮%L
    /I
    S S.
    S驻S崦c02Me善

    鳃法10乇争嫖‰
    S. S
    /I
    H谗‰气万H桨饕
    。lcob
    葛R
    S.S

    S.S
    占R
    CcO踣
    ”lcob
    I∞12L
    21
    第一章
    前言
    归属为模型物40的单电子还原产物40一。
    我们还对模型物40的电解液进行了EPR测试。其中g_L=2.064,g
    u=
    1.994。这说明模型物40的电解产物呈顺磁性,因此,我们的红外归属是可靠
    的。

    ■一Z峨

    11■

    瑚_瞳啊_∞一
    l钠

    却∞瑚口¨呻算∞

    MOO∞∞
    我们还在有醋酸存在的条件下对模型物40进行了控制电位电解试验并且在 电解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取出一定体积的电解液进行红外光谱测试。
    ●啊
    I撕Zl朋
    硎 州嘶-憎-岫a一
    I●口I
    I哪
    从红外谱图中可以看出,电解完成时在高波数则出现了五个新峰(2076、
    2006、1996、1976、1932
    era”1)。这可能是由于40一被醋酸质子化所致。
    综上所述,卧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的结构确定以来,有关〔Fe-Fe〕氢化酶
    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化学模拟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大量有意义的成果,为氢化
    22
    第一章
    前言
    酶仿生化学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设计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含 氮杂卡宾配体和膦配体l拘〔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 表征了它们的结构,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及质子化等性质,取得了创新性的研 究成果,达到了硕士论文的预期目的。
    第一章
    前言
    参考文献
    【l】Cammack,R.;Frey,M.;Robson,&,Hydrogen嬲a Fuel:Zearningpom Nature;Taylor&
    Francis:London,2001.
    【2】2 Nicolet,Y;Lemon,B.J.;Fontecilla-Camps,J.C.;Peters,J.W,Trend.Bi01.Sci.,2000,138.
    【3】Adams,M.W
    w.,Biochim.Biophys.dcta,1990,1020,ll 5.
    【4】Fontecilla-Camps,J.C.;Frey,M.;Garein,E.;Hatchikian,C.;Montet,Y;Piras,C.;Vemede,X..;
    Volbe电A.,Biochimie,1997,现661.
    【5】Albracht,S.E
    J.,Biochim.Biophys.Acta,1994,1188,1 67. C.,Chem.Rev.,1996,96,303 1.Co)Berkessel,A.;
    【6】(a)Thauer,&K.;ⅪeiIl,A.R.;Hartmann,Q
    Thatl既,&K.,Angew.Chem./nt.Ed.,1995,34,2247.(c)Zirngibl,C.;Van Dongen,W.;
    Schworer,B.;Von
    Bunau,IL;Richter,M.;Klein,A.;Thauer,&k,腑Z Biochem.,1992,
    2口&511.
    【7】Martin,w.;MUller,M.,Nature,1998,392,37. 【8】8 Frey,M.,ChemBioChem.,2002,3,1 53. 【9】(a)Asada,Y.;Miyake,J.,Z Biosci.Bioeng,1999,88,1.(b)Kessler,E.,Algal Physiology
    S.,Z and
    ??Biochemistry.London:Blaekwell,1974,456.(c)Schnackenberg,J.;Ikemoto,H.;Miyachi, Photoehem.Photobi01.,1996,34,59.(d)Melis,A.;Happe,T.,Plant Physi01.,2001,
    127,740.
    【1 0】Peters,J.W.;Lanzilotta,W.N.;Lemon,B.J.;et a1.,Science,1998,2舳,1 853. 【ll】Nicolet,Y.;Piras,C.;Legrand,P.;Hatchikiart,E.C.;吼a1.,Structrue,1999,7’13. ??【1 2〕Nicolet,Y;Dc Lacey,A.L.;VemMe,X.;Fernandez,V M.;Hatchikian,E.C.;
    Fontecilla-Camps,J.C.,J=Am.Chem.跳,2001,123,1 596.
    【13】Van
    Der Spck,T.M.;Arendsen,A.F.;Happe,&P.;Yull,S.;Bagley,K.A.;Stufkens,D.J.;
    Hagen,W.IL;Albracht,S.P.J.Eur.Z Biochem.1”6’刀7’629.
    【14】Pierik,A.J.;Hulstein,M.;Hagen,W.IL;Albraeht,S.P.J.Eur..J=Biochem.1998,瑚,572.
    〔1 5】Chen,Z.;Lemon,B.J.;Huang,S.;Swartz,D.J.;Peters,J.W.;Bagley,K.A.Biochemistry,
    20蛇,41,2036.
    【161 Lemon,B.J.;Peters,J.W.,Biochemistry,1999,38,12969. 〔1 71 Lemon,B.J.;Peters,J.W

    Am.Chem。Soc.,20∞,J22’3793.
    〔1 8】Cammack,&,Nature,19”,397,214. 〔19】Pereira,A.S.;Tavares,P;Moura,I.;Moura,J.J.;Huynh,B.H.JAm.Chem.Soc.,2001,123,
    2771.
    【20】Albraeht,S.E J.;Roseboom,w.;Hatchikian,E.C.Z
    Bi01.Inorg.Chem.2006,11,88.
    【2 1】Roseboom,W.;De Lacey,A.L.;Fernandez,V M.;Hatchikiall,E.C.;Albraeht,S.E J.Z
    Bi01.Inorg.Chem.2006,11,102.
    〔22】(a)Fiedler,A.T.;Brunold,t C.Inorg.Chem.2005,44,9322.(b)Zhou,T.;Mo,Y;Zhou,Z.; Tsai,k
    Inorg.Chem.2005,44,494 1.(c)Zhou,T-;Mo,Y;Liu,A.;Zhou,Z.;Tsai,K.Inorg.
    第一章
    前言
    .Chem。2004,43,923.(d)Bruschi,M.;Fantucci,P.;De Gioia’L.Inorg.Chem.2∞3,彳2, 4773.(e)Lill,Z.-P.;Hu,E
    Chem.Soc.2002,124,5 1 Z
    Chem.Phys.2002,117,8177.(f)Liu,Z.-P.;Hu’P,Z
    Am.
    75.(曲Brushi,M.;Fantucci,E;De
    Gioia,L.,Inorg.Chem.2002,
    4J,1421.(h)Cao,Z.;Hall,M.B.,Z
    Am.Chem.Soc.2001,123,3734.
    〔23】Bruschi,M.;Zampella,G;Fantucci,E;De Gioia,L.Coord.Chem.Rev.2∞5,249,1 620. 〔24】(a)Gloaguen,F.;Lawrence,J.D.;Rauchfuss,T.B.,Z Am.Chem.Soc.,2001,123,9476;Co) Gloaguen,F.;Lawrence,J.D.;Rauchfuss,T.B.;B6nard,M.;Rohmcr,M.-M.,Inorg.Chem.,
    2002,彳J,6573.
    〔25】(a)Song,L..42.;Yang,Z.??Y;Bian,H.-Z.;Liu,Y;Wang,H.-1:;Liu’X.一F.;Hu,Q.-M.,
    Organometallics,2005,24,6126;CO)Mejia.R砌guez’&;Chong,D.;Reibempies,J.H.;
    Sofia94 M.P;Darensbourg,M.Y,Z Am.Ch8m.Soc.,2004,12瓯1 2004.
    【26】(a)Gloaguen,F.;Lawrence,J.D.;Schmidt,M.;Wilson,S.&;Rauchfuss,T.B.,Z
    Am.Chem.
    ¥oe.,2001,J刀,12518.;(b)Li,P;Wang,M.;He,C.;Li,G;L沁X.;Chen,C.;Akermark,B.: Sun,L.,Eur』Inorg.Chem.,2∞5,2506.
    【27】Chong,D.;Georgakaki,I.P;Mejia-Rodriguez,&;Sanabria-Chinchilla,J.;Sodaga,M.P.; Darensbourg,M.Y,Dalton Trans.,2伽6,4158. 【28〕Lyon,E.J.;Georgakaki,L E;Reibenspies,J.H.;Darensbourg,M.Y,J:Am.Chem.Soc.,
    2001。l 23.3268.
    【29〕Gao,W;Liu,J.;Akermark,B.;Sun,L.,Inorg.Chem.,2006,45,9 169.
    【30〕Song,L.-C.;Wang,H.-T.;Ge,J.-H.;Mei,S.-Z.;Gao,J.;Wang,L.-X.;Gai,B.;Zhao,L.??Q.; Yah,J.;Wang,Y.-Z.,Organometallics,2008,27’1409. 【3 1 1(a)Justice,A.k;Zampella,G;Gioia,L D.;Rauchfuss,T.B.,Inorg.Chem.,2007,46,1655;
    (b)Gao,W.;Ekstrom,J.;L沁J.;Chen,C.;Sun,L.,lnorg.Chem.,2007,46,1981;(c)Adam,
    F.I.;Hogarth,G;Richards,I.:Sanchez,B.E.,Dalton Trans.,2007,2495;(d)Hogarth,t2;
    Riehards,I.,Inorg.Chem.Commun.,2007,10,66;c)Adam,F.I.;Hogarth,CL;Richards,I.,Z
    Organomet.Chem.,2007,692,3957.
    【321 Justice,A.IC;ZampeUa,G.;Gioia,L.De.;Rauchfuss,T.B.,Chem.Commun.,2007,2019. 【33〕Kuhl,0.,Chem.Soc.Rev.,2007,s6,592. 【34〕(a)Arduengo A.J.HI.,Harlow,&L.,Ⅺme,M.Z Am.Chem.80c,1991,113,361;Co)
    Arduengo AJ.111.,Rasika Dias,H.V Harlow,IL L.z彳m.C矗em.¥oc,1992,11t 5530;(c)
    Arduengo
    A.J.IH.,Krafczyk&,Schmutaler l乙,Craig HA.,Goerlich J.I乙,Marshall W.J., Unverzagt M.Tetrahedron 1999,.55,14523

    【35】(a)Jafarpour,L.,Stevens,E.D.,Nolan,S.E
    Organomet.Chem.,2000,606,49;∞Yang,
    C.,Lee,H.M.,Nolan,S.P.org.Lett.2001,3,1 5 1 1;(c)Niehues,M.,Kehr,G,Erker,Q,
    Berke,H.Z Organomet.Chem.,2002,663。192.
    【36】Song,L.-C.;Yang,Z..Y;Hua,Y..J.;Wang,H.-T.;Liu,Y;Hu,Q.-M.,Organometallics,2007,
    2瓯2106.
    【371 Capon,J.-F.;Hassnaoui,S.E.;Gloaguen,F.;Schollhammer,E:TalarmiIl’J.OrganometallJcs,
    第一章
    前言
    2005,24,2020.
    【38】rye,J.W.;Lee,J.;Wang,H.-W;Mejia-Rodriguez,R.;Reibcnspies,J.H.;Hall,M.B.;
    Darensbourg,M.Y.,Inorg.Chem.,2005,44,5550. 【39〕Morvart,D.;Capon,J.-F.;Gloaguen,F.;Ooff,A.L.;Marchivie,M.;Michaud,F.:
    Schollhammer’P.;Talarmin,J.;Yaouanc,J..J.,Organometallics,2007,26,2042.
    〔40】Duan,L.;Wang,M.;Li,P;Na,Y;Wang,N.;Sun,L.,Dalton.Tram.,2007,1 227. 【41】Jiango S.;Liu,J.;Shi,Y.;Wang,Z.;Akermark,B.;Sun,L.,Polyhedron,2007,26,1499.; 【42】Liu,t;Darensbourg,M.Y,Z Am.Chem.Soe.,2007,129,7008. 【43】Thomas,C.M.;Liu,T.;Hall,M.B.;Darensbourg,M.Y,Chem.Commun.,2008,1 563. 【44】
    105.
    Adams,M.W W;Mortenson,L.E.;Chert,J.S.,Biochim.Biophys.Aeta,1981,594,
    【45】Fan,H.-J.,HaJl,M.B.Z Am.Chem.Soe.,200l,J23,3828. 【46】(a)Song L.-42.,Ge,J.-H.,Zhang,X.—G,L咄Y.Hu,Q.-M.El阢J:Inorg.Chem.2006。3204; (b)Wang,E,Wang,M.,Liu,X.,JiIl,K,Akermark,B.,Sun,L.Chem.Commun.2005,322 【47】Lawrence,J.D.,Li,H.,Rauehfuss,T.B.Angew.Chem.Int.Ear,2001,4D,1768 〔48】ott,S.,Kritikos,M.,Akermark,B.,Sun,L.,Lomoth,IL Angew.Chem.Int.Ed,2004,43,
    1006. 1.
    〔49】Wang,E,Wang,M.,L沁X.,Sun,L.Dalton.Tram.,2007,3812.
    〔50】Bhugua,I.;Lexa,D.;Save,ant,J.-M.Z Am.Chem.Soc.1”6,118,3982. 【5 1】Tard,C.;Liu,X.;lbrahim,S.K.;Brusehl,M.;Gioia,L.D.;Davies,S.C.;Yang,X.;Wang,

    L.??S.;Sawers,G;Pickett,C.J.Nature,2005,433,610
    〔52】Tard,C.;L咄X.;Hughes,D.L.;Pickett,C.J.;Chem.Commun.,2005,133. 〔53】Zampella,G;Bruschi,M.;Fantucci,P.;Razavet,M.;Pickett,C.J.;Gioia,L.D.Chem.Eur.J=
    2005,11,509.
    〔54】Bard,J.,Abruiia,H.D.,Chidsey,C.E.J=尸伽.Chem.1973,97,7 1 47.
    【55】Ashley,l(.,Pore,S.Chem.Rev.,1988,韶’673.
    1561 Best,S.P.Coord.Chem.Rev.,2005,249。1 536. 〔57】Borg,S...,J
    Behrsing,T.,Best,S.E,Pickett,CJ.Z Am.(?hem.oe.2004,126,16988.
    158】Song,L.-C.,Wang,H.-T.,Ge,J.-H.,Mei,S.-Z.,Gao,J.,Wang,L.-X.,Gai,B.,Zhao,L.-Q., Yah,J.,Wang,Y-Z.Organometallies,2008,27,1409.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l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 及表征
    自C.pasteurianum(巴梭菌)中分离得〕至UN〔Fe-Fe〕氢化酶CpI的晶体结构【1】
    和D.desulfudcans(脱硫脱硫弧菌)中田e.Fe】氢化酶DdH的晶体结构【2】相继报道以 来,科学家们围绕〔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结构和功能模拟的研究工作迅速开展 起来。而通过化学方法来模拟合成〔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类似物进而研究其性 质是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包含一个〔2Fe2S〕蝶状子 簇和一个〔4Fe4S〕、-亡r_方烷子簇。在〔2Fe2S〕子簇中,与铁原子配位的配体除羰基外 还包括具有供电子性能的氰根以及以硫原子配位的半胱氨酸残基。这些配体对 稳定催化过程中各种氧化还原态的氢化酶活性中心结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 此进行〔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羰基取代模拟研究是〔Feffe〕氢化酶的化学模拟工 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氮杂卡宾配体具有较强的给电子能力并且其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可以通过 变换l,3位氮原子上的取代基进行调节〔3A5,6〕。因此,氮杂卡宾配体受到了化学 家的广泛关注并被引入到了口e-Fe】氢化酶的模拟化学研究工作中∞’9.1 o.1¨。
    第一节含单齿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p-SCH2)2
    N(t-Bu)lFe2(CO)5L眦嚣【L肼。s-1,3.双(2,4,6.三甲基苯基)咪唑.2一碳烯】 (1)及【(IJl.SCH2)2N(t-Bu)lFe2(CO)5LMe ILMe=1’3-二甲基咪唑一2一碳烯】(2) 的合成及表征
    在氢化酶活性中心的化学模拟研究工作de,化学家们首先选择了氢簇中对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催化质子起关键作用的〔2Fe2S〕子簇作为模拟对象。人们合成得到了大量的 PDT(丙撑桥)【12’131、ADT(氮杂丙撑桥)【14.15,161类模型物,我们组还改进了ODT(氧 杂丙撑桥)071模型物的合成方法,并合成报道了一系列ODT和TDT(硫杂丙撑
    桥)四模型物。由于ADT模型物的特殊性:(i)天然【Fe.Fe】氢化酶活性中一L,〔2Fe2S〕
    子簇中硫桥可能是氮杂丙撑桥【19’201;(ii)在H2形成过程中,桥头N原子起到重 要作用口1】;(iii)桥头N原子比较容易官能团化〔z2,2a,24〕等以及考虑到氮杂卡宾反 应活性很高以及易于质子化等特点【25】,我们设计合成了含氮杂卡宾配体的一类 模型物【(I-t-SCH2)2N(t-Bu)〕Fe2(CO)sL蹦船(1)和〔(wSCH2)2 N(t-Bu)〕Fe2(CO)sLMe(2)
    并研究了其性质。
    拿日木。’-.’J’己 结果与讨论 首先,我们按照文献方法用2,4,6一三甲基苯胺与7,--醛反应制得双亚胺化合 物,然后双亚胺化合物再和氯甲基甲醚反应从而得到1,3.双(2,4,6.三甲基苯基)咪
    唑盐酸盐【261。用甲基咪唑与碘甲烷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得到1,3.二甲基眯唑碘酸盐 u例(Scheme 2.1.1)。用SFC与LiBHEt3反应后再和CF3COOH反应得到双巯基化合
    物,该化合物再继续与多聚甲醛、叔丁胺反应从而得到母体化合物 【(I-I-SCH2)2N(t-Bu)〕Fe2(CO)6(A)【271。室温下,向l,3.双(2,4,6.三甲基苯基)咪唑盐 酸盐的四氢呋喃白色悬浊液中滴加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悬浊液迅速变为浅 黄色溶液。搅拌20分钟使其充分反应后,溶液用硅藻土过滤以除去少量不溶物, 得到浅黄色溶液。氮气保护下向此溶液中加入母体化合物A,溶液变为红色。室 温搅拌反应3d,时,溶液变为棕黑色,TLC检测反应完全,真空减压除去溶剂,
    经薄层色谱分离得到模型物〔(WSCH2)2N(t-Bu)〕Fe2(CO)5L似1)。采用类似的方
    法,我们也得到了模型物〔(p-scn2hs(t-Bu)〕Fe2(CO)5LMc(2)(Scheme 2.1.2)。
    2————————◆
    OHCCHO
    CICH20CH3
    ---———--———————--
    Cl

    尸、 飞N
    CH31 —-—-———-—--j卜
    冗丫e

    Scheme 2.1.1

    五I-2L—iHBEt3
    的2凹3co。Ho‖7—弋、。弘跏NH:
    0C\熬/CO L一(CH20),n ¥八 \主豳/一,
    n.BuLi
    -??—??---??-??--■..
    CI

    十n
    ??—--—-—??--—-
    RT
    化合物A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节己
    m??p??
    Comp也 State

    半一N@x/N--一2
    n,、心:少——F≮7,,rn
    Table
    +八
    模型物1和2在空气中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它们经过了核磁共振、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表征等并通过单晶解析确定了模型物1的结构。它们的物理常数及元
    素分析数据列于Table 2.1.1中,谱学数据列于Table 2.1.2中。
    2.1.1模型物1的物理常数和元素分析数据
    C% Formnla
    Yield
    H%
    N%
    (℃)
    105.
    (%)
    Cacid.
    Found
    Cacld.
    Found
    Cacid.
    Found
    棕红
    l 106 55
    C32H37Fe;2 53.42 N30sS2 53.18 5.18 5.10 5.84 5.60
    固体 (dec) 橙红
    2 160
    C16I-121Fe2
    30
    37.59
    37.59
    4.14
    4.14
    8.22
    8.04
    固体
    (dec)
    N305,s2
    Table
    2.1.2模型物l的1H
    IHNMR
    NMR、13C
    NlⅢ蟒Ⅱ瓜数据
    IR(cm”1
    KBr
    nCNlVlR
    disk)
    Comp&
    6,ppm,CDCl3,TMS
    v(C-O)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8.61(s,O叫吣-CH3)
    21.06(s,p-Ar-CH3) 26.22【s,..C(CH3)3】 0.84〔s,9H,C(CH3)3】 2.20(s,1
    l 46.7
    l(S’N(H2-s) 2026(vs)

    2H,4以r.C飓)
    56.59【s,-C(CH3)3】

    2.34(s,6H,2p-Ar-CH3) 2.93,2.96(2s,4H,2N-CH2-S) 7.00(s,4H,4m??Ar-H) 7.03(s,2H,N-C日目:限N)
    24.77(s,N-CH--CH-N)
    129.22。136.27, 137.81,139.04
    973(vs)
    1939(vs)
    (4s,Ar C)

    90.95(s,N-C-N)
    211.59,214.46
    (2s,C-=O)
    26.63
    Is,-C(CH3)3】
    39.80,39.90(2s,N-CH3) 0.95〔s,9H,CCCH3M

    49.09(s,N-CH2-S)
    57.06
    3.20(br,4H,2N-CH2-S)
    Is,-C(C,3)3〕
    2027(vs) 1969(vs) 1942(vs) 1910(vs)
    3.98(s,6H,2NC飓)
    6.92(s,2H,N-CH--CH-N)
    123.41,124.08
    (2s,N-CH=CH-N)
    1 82.2 1(s,N-C-N) 211.27。218.29
    (2s,c-o)
    我们知道母体化合物A本身的1H NMR中两个NCH2S在3.29ppm处呈现一
    个宽峰【27l,而从Table 2.1.2中的氢谱数据可以看出模型物1和2中相应亚甲基 峰向高场移动同时发生裂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我们认为首先是因为模型 物中的氮杂卡宾配体具有比羰基更强的给电子能力,使得亚甲基周围的电子屏 蔽效应增强,从而使相应氢原子的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同时,由于氮杂卡宾 配体的空间位阻较大,使得桥头氮原子不能自由翻转,亚甲基上的氢原子的化 学环境有了较大差异,从而发生裂分。另外,我们也研究了模型物1和2的1℃ NMR。从Table 2.1.2以及Figure 2.1.1和Figure 2.1.2中可以看出,模型物1在
    190.948
    ppm处,模型物2在182.205 ppm处分别呈现出与金属配位的卡宾碳原
    子的特征峰【7,2引,从而也证明了模型物1和2中卡宾碳原子与铁原子之间配位键
    31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的存在。
    ; k
    ∞薹。暑
    o鬲高P
    il
    品粤 n n 岛畸嚣
    o≤霉
    寓暇
    &窖
    謇暑
    ●簧.商I I_帛P&●/
    ●8口nf● \
    n高口n-● ,
    I●,,“
    _搿罱r● ,/
    ∞2蒿-●J/
    JI

    ’m
    ’嘲
    5lift

    Figure
    2.1.1模型物1的13CNMR谱
    n焉∞高l -再.f茹l
    n89l_
    n焉罱P●,●●p
    h拿.nP●7
    68.台l b-q。.1
    嚣一¨y
    基.异i





    一.一.…L.。 1…

    T一…


    一一一。J.…..一~。. ………一… …T r…1一一。一—一



    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

    0。』I
    一_

    -pm倒,
    t锄
    ’∞
    Figure2.1.2模型物2的13CNMR谱
    32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Table
    2.1.2中还列出了模型物1和2的末端羰基吸收峰值。与母体化合物A
    相比,氮杂卡宾配体使模型物1和2的第一个末端羰基吸收峰红移了40个波数 左右【291。这是由于氮杂卡宾配体的给电子作用使得铁原子对末端羰基的反馈兀 键增强,从而减弱了羰基碳氧键强度,体现出氮杂卡宾配体具有比羰基更强的
    给电子能力。
    为了进一步确证此类模型物的结构,我们培养了模型物1的单晶。Figure
    2.1.3,Figure
    2.1.4分别是模型物l的分子结构透视图和晶胞图。Table 2.1.3,Table
    2.1.4分别列出了模型物1的单晶测定参数和重要键长键角。
    Figure
    2.1.3模型物1的分子结构透视图
    Figure
    2。IA模型物1的晶胞图
    33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Table
    2.1.3模型物1的单晶测定参数
    C32H37Fe2N305 S2 719A7
    Empirical formula
    Formula weight Temperature
    113(2)K
    0.71070
    Wavelength
    Crystal system,space group Unit eell dimensions

    Orthorhombic,P 21 21 21
    a=10.0830(12)A b=10.319102)A c=31.768(4)A
    alpha=90 deg.
    beta=90 deg. gamma=90 deg.
    Volume Z,Calculated density
    Absorption coefficient
    3305.4(7)A3
    4,1.446 1.048 1496 0.30x0.20x0.10mln 2.07 to 27.88 deg. -13<=h<=13,-13<=k<=13,-41<=1<=40 29597/787
    Mg/m3
    llh-n’l
    F(000)
    Crystal size
    Theta range for data collection Limiting indices

    Reflections collected/unique
    Completeness to them=27.88 Absorption
    1〔R(int)=0.0480〕
    99.9%
    Semi-empirical from equivalents 0.9025 and 0.7440 Full.matrix least-squares on F2
    correction
    Max.and min.仃ansmission
    Refinement method Data/restraints/parameters Goodness-of-fit
    Final R R
    on FA2
    7871,0,408
    1.057 RI=0。0398,wR2=0.0779 RI=O.0431,wR2=0.0798
    indices〔I>2sigma(I)】
    indices(all data)
    Absolute structure parameter
    Largest dift.peak and hole
    0.367(1 2)
    0.416 and-0.380
    e.Ad
    Table
    2.1.4模型物1的重要键长(A)和键角(。)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fl勺〔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Fe(1)-C(2) Fe(1)一c(12) Fe(1)一S(1) Fe(1)一S(2) Fe(1)-Fe(2) Fe(2)-C(3) Fe(2)一C(5) Fe(2)-C(4) Fe(2)一S(1) Fe(2)-S(2) N(1)-C(7) N(1)-C(6) N(I)-C(8) N(2)-C(1 2) N(2)-C(22) N(2)-C(13) N(3)-C(12) 1.786(3) 2.004(3) 2.2443(7) 2.2732(8) 2.5860(6) 1.772(3) 1.787(3) 1.808(3) 2.2483(8)
    2.27
    N(3)-C(24) C(8)??C(1 O) C(8)一C(9) c(8)-c(i l) C(13)-C(18) C(13)-C(14) C(14)-C(15) C(14)-C(19) C(15)-C(16) C(16)-C(17) C(25)-C(30) C(26)-C(27) C(27)-C(28) C(27)-C0 1) C(28)-C(29) C(29)-C02)
    1.443(3) 1.532(4) 1.533(4) 1.536(4) 1.400(4) 1.400(4) 1.399(4) 1.502(4) 1.392(5) 1.390(4) 1.502(4) 1.384(4) 1.392(4) 1.518(4) 1.399(4) 1.506(4)
    19(8)
    1.441(4)
    1.446(3)
    1.504(4) 1.384(3) 1.395(3) 1.448(3) 1.368(3)
    C(1)-Fe(1)一C(2) C(1)-Fe(1)-C(12) c(2:)-Fe(1)??c(i2) C(1)-Fe(1)-S(1) C(2).Fe(1)-S(1) C(12)-Fe(1)一S(1) C(I)-Fe(1)-S(2) C(2)-Fe(1)-S(2) C(12)-Fe(1)-s(2) S(1)-Fe(1)-S(2) C(1)-Fe(1)-Fe(2) C(2)-Fe(1)一Fe(2) c(12)-Fe(1)-Fe(2) S(1)-Fe(1)-Fe(2) S(2)-Fe(1)-Fe(2) C(3)-Fe(2)-C(5) C(3)-Fe(2)-C(4)
    96.07(13)
    99.1
    0(2)-C(2)-Fe(1) C(17)-C(1 8)42(21) c(13)-C(1 8)-C(21) O(3)-C(3)一Fe(2) o(4)-c(4)??Fe(2) O(5)-C(5)-Fe(2) N(1)-C(6)-S(1) N(1)-C(7)-s(2) N(1)-C(8)-C(10) N(i)-c(8)-c(9) C(10)-C(8)-c(9) N(1)-C(8)一C(1 1) C(10)-C(8)一c(I 1) C(9)-C(8)-C(1 1) N(3)-C(12)-N(2) N(3).C(12)-Fe(1) N(2).C(12)-Fe(1)
    170.1(2) 120.3(3) 122.1(3)

    1(12)
    97.10(11)
    1 06.54(9)
    77.8(3)
    154.75(10) 90.39(7) 95.91(9) 83.35(9)

    173.9(3)

    78.4(3)
    114.34(18) 114.16(18)
    11
    64.83(8)
    1.6(3)
    83.29(3) 144.52(9) 99.96(9)

    108.2(2)

    10.3(3)
    1 08.8(2)
    09.94(8)
    110.40) 107.4(3)
    1 02.3(2)
    54.93(2) 55.30(2) 97.06(14) 89.73(1 3)
    128.11(18) 129.59(18)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从Figure 2.1.3可以看出,在模型物1中氮杂卡宾取代TFel原子上的一个羰 基,位于四方锥配位底点位置,这与化合物〔(p—SCH2)2N(CsI-140CH3-p)】
    Fe2(CO)5L蹦懿【30】类似,但是却不同子Darensbourg发表的化合物
    【(“-SCH2)2CH2〕Fe2(CO)5L谳氮杂卡宾位于四方锥配位顶点位置)【9】,这可能是
    桥头N原子上的取代基与氮杂卡宾配体之间的空间位阻效应所致。由于氮杂卡宾 配体的配位位置及空间位阻效应的影响,位于四方锥配位另一底点位置的羰基 C2.02较之母体化合物A发生了明显的偏转,C2FelFe2所在平面与C4Fe2Fel所在 平面之间的二面角为14.7。,而母体化合物A中相应平面之间的二面角仅为1.7。 【311。此外,与Fel原子配位的氮杂卡宾配体的Fe.C键长Fel.C12(2.004 A)要明显
    大-〕:Fe原子配位的羰基配体的Fe-C键长〔Fet—C1(1.778A),Fel.C2(1.786A),
    Fe2一C3(1.772
    A),Fe2-C4(1.808 A),Fe2一C5(1.787 A)】,这也证明了氮杂卡宾配
    体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效应。
    模型物1中,Fe.Fe键长为2.5860A,与母体化合物A中Fe_Fe键长但.5 1 34 A)/31】 相比有明显的增加,并且大于还原态DdH【Fe.Fe】氢化酶中Fe.Fe键长(2.55A)t20j,
    而小于氧化态cpI和DdH〔Fe-Fe】氢化酶qbFe.Fe键长(2.62A,2.60A)n,21。在以 N1C6S1Fe2S2C7构成的椅式六元环构象中,N原子上的叔丁基处于平伏键位置, C6、C7和C8与Nl原子所成C-N.C角度之和为342.00,N原子趋近于三角锥构型, 与化合物【(妒ScH2弦呵(c6H40.p)〕Fe2(CO)5La,,t嚣(357.50)口o】不同,这表明模型物1中 的桥头N原子碱性要更强一些。
    另外,从Figure 2.1.4可以看出模型物1的晶胞中共有四个分子,分别处于八
    个顶角和六个面上.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实验部分
    反应均在高纯氮气保护下进行,采用Schlenk技术。反应用溶剂四氢呋喃用 Na/--苯甲酮处理;所有溶剂在处理时都使用氮气保护,并在使用前经氮气鼓泡
    15.20分钟除氧。“BHEt3(1M
    in
    THF)、刀.BuLi(2.5 M
    in
    hexane)购自Acros
    Organics,这些试剂使用前都未经过进一步纯化处理。l,3一双(2,4,6.三甲基苯基)
    咪唑盐酸盐阴,
    1,3.二甲基咪唑碘酸盐【101以及母体化合物
    【(p.SCH2)2N(t-Bu)〕Fe2(CO)6(A)【27】按照文献方法制备。 反应进程用薄层色谱监测,产物用薄层色谱(26X20cm)分离〔硅胶G(青岛海 洋化工厂生产)】,展开剂所使用的四氢呋喃和石油醚等溶剂均为分析纯试剂。 元素分析用Elementar Vario EL分析仪测定;IR用Bio.Rad FTS 6000红外光 谱仪测得;1H NMR和13C NMR在Bruker
    Avarice
    300核磁共振仪或Varian
    Mercury Plus 400核磁共振仪上测得;X-射线衍射分析在Rigaku MM.007衍射仪
    上进行;熔点用Yanaco MP.500型显微熔点仪测定,温度未经校正。
    I(p.sCH2)2N(t.Bu)1Fe2(Co)5L蹦嚣【L蹦沪1’3一双(2’4,6-三甲基苯基)咪唑-2-碳烯1(1)
    的合成
    在装有氮气导管和搅拌磁子的50ral三口瓶中加入1,3.B(2,4,6.三甲基苯基)
    咪唑盐酸盐300 mg(O.88 ret001),THF
    15
    ml,室温搅拌10 rain,得到白色悬浊液,
    然后缓慢滴加n-BuLi的正己烷溶液(2.5M)0.4砌(1.0 mm01),悬浊液迅速变为 微黄色澄清液,室温搅拌20 rain,用装有硅藻土的无氧柱过滤,并用10 ml
    THF
    冲洗,得浅黄色溶液。在氮气保护下加入母体化合物A 〔(I.t-SCH2)2N(t-Bu)〕Fe2(C0)6 90 mg(0.20 ret001),溶液立即变为红色,室温搅拌3 h, 溶液变为棕黑色。TLC检测反应完全,真空抽干溶剂,CH2Ch提取残余物,用
    37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THF/石油醚=1:15为展开剂进行薄层色谱分离,收集紫红色主色带,得76 mg
    的紫红色固体1,产率52%。
    【(.-scti2)2 N(t—Bu)〕Fe2(CO)sLM。【LMe--I,3??二甲基眯唑-2??碳烯l(2)的合成
    在装有氮气导管和搅拌磁子的50ml---D瓶中加入1,3.二甲基咪唑碘酸盐
    1.00
    g(O.45 nun01)、THF
    15
    ml,室温搅拌10 rain,得到浅黄色悬浊液,然后缓
    慢滴加n-BuLi的正己烷溶液(2.5M)1.8砌(0.45 mm01),悬浊液逐渐变为微黄 色澄清液,室温搅拌3h,搅拌过程中溶液又逐渐变浑浊。搅拌完成后浑浊液用 装有硅藻土的无氧柱过滤,并用10 ml THF冲洗,得浅黄色溶液。在氮气保护下 加入母体化合物A〔0.t-SCH2)2N(t-Bu)lFe2(CO)6
    100
    mg(0.23 mm01),溶液立即变
    为黑红色,室温搅拌3 h,溶液变为棕黑色。TLC检测反应完全,真空抽干溶剂,
    CH2C12提取残余物,用CH2Cl衫石油醚=1:4为展开剂进行薄层色谱分离,收集
    橙红色主色带,得35 mg的橙红色固体2,产率30%。
    模型物1的单晶测定 1的单晶是在.10.C下缓慢的挥发其CHCl3/正己烷溶液而得到的。将一粒大
    小为0.30 X
    0.20×0.10衄的单晶置于Rigaku MM-007衍射仪上,用石墨单色化
    的Mo.Ka射线(九=o.71070A)作为入射辐射。以咖20扫描方式,在2.07。_<0:527.88。 的范围内,在.135h<13,一13:曼k513,-41_<1_<40衍射内,于低温013k)下共收集到 29597个反射点。晶体结构以SHELXS.97和SHELXL一97用直接法解出,非氢 原子由差值傅立叶合成得到,对全部非氢原子的坐标及其各向异性热参数进行 全矩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的一致性因子为R=0.0398,wR=0.0779,加权采取 等权重方案,在最终的傅立叶图上最大和最小的电子密度峰为0.416和.0.380
    e.A-3。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第二节含双齿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IJL-SCH2)2 N(t-Bu)】Fe2(CO)5(IMes??CHzCH2CH2-IMes)??HBr【IMes=l,3-双 (2,4,6-三甲基苯基)-咪唑.2-碳烯】(4)的合成及表征
    由于天然〔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氢簇(H??cluster)中的〔2Fe2S〕子簇的每个铁 原子上均含有CN’和CO配体。因此,为了进一步从结构和性质上模拟天然〔Fe??Fe】 氢化酶,我们尝试得到桥连或者螯合的模型物。在第一节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合 成了新的前体化合物3(IMes.CH2CH2CH2.1Mes??2HBr)。并进一步从化合物3出
    发合成了模型物4。
    钿木¨,‘ 结果讨论
    按照文献方法,我们首先用2,4,6.三甲基苯胺与7,--醛、氯化铵、多聚甲醛 在甲醇中一锅反应合成了1.(2,4,6.三甲基苯基)咪唑【321。然后,1-(2,4,6.三甲基苯 基)咪唑与1,3-二溴丙烷在甲苯中130”C回流12小时,回流过程中逐渐有白色固 体析出。离心分离除去上层清夜,固体用四氢呋喃洗涤至白色,得到化合物3
    (Scheme 2.2.1)。
    BrCH2CH2CH2Br
    ??---—---—---??--??----????----——-??一11-
    甲苯回流12h
    9H
    2.2.1
    一了
    gcheme
    接下来,向化合物3的四氢呋喃白色悬浊液中滴加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 悬浊液迅速变为深红色溶液。搅拌20分钟使其充分反应后,溶液用硅藻土过滤 以除去少量不溶物,得到红色溶液。氮气下向此溶液中加入母体化合物A。室温
    39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搅拌反应3小时,溶液变为黑红色,TLC检测反应完全,真空减压除去溶剂,
    经薄层色谱分离得到模型物4(Scheme 2.2.2)。

    ,戈刈

    2Br
    e H
    I瓣
    ~.‖。 ~◇0

    n汹’。

    陌∞
    ◇7≥啼


    &e
    Scheme 2.2.2
    化合物3和模型物4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化合物3较易吸潮),在氮气保护 条件下可以长时间保存。化合物3和模型物4均通过了核磁共振、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表征等,我们还通过单晶解析确定化合物3和模型物4的结构。它们 的谱学数据列于Table 2.2.1中,物理常数及元素分析数据列于Table 2.2.2中。
    Figure
    2.2.1为模型物4的13C NMR谱图。
    2.2.1化合物2和模型物3的1H NMR、13C NMR和瓜数据
    1HNMR IR(era”1,KBr disk) v(C=--O)
    Table
    nCNlVIR
    Compd.
    6,ppm,COOl3,TMS
    6,ppm,CDCbTMS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7.65(s,o-Ar-CH3) 1.02(s,PAr-CH3) 1.80(s,CH2??CH2-CH2)
    311
    2.07(s,1 2H,4伊A卜C上毛)

    2 3
    2.35(s,6H,2 P.Ar-CH3) 3.23(s,2H,CH2-CH2一CI-12)

    7(m),3057(s),
    47.09(s,N-CH2)
    122.99,124.70
    2969(s),1605(w),

    4.99(s,4H,2N—cn2) 7.01(s,4H,4m-At-H)
    7.1 l,8.53
    554(s),1 487(m), 60(w),863(m),
    (2s,N-CH=CH-N)
    129.83,130.58
    1457(m),1207(s),
    11
    (2s,4H,2N-C王芦CH-N) 9.98(S,2H,2N-CH-N)
    134.14,141.32 137.23
    773(w),670(w)
    (Ss,Ar-C,N—cH帅
    18.29,19.05(2s,o-Ar-CH3) 0.85〔s,9H,C(CH3)3〕
    2.06,2.1 1

    1.27(s。p.Ar-CH3)
    26.37【s,-C(CH3)3】
    48.5l,48.61,48.77
    (2s,12H,40-Ar-CH3)
    2.34,2.35
    33.09(s,CH2-CH2m)
    (3s,2N-CH2,N-CH2??S) 57.01【s,-C(CH3)3】 2030(vs)

    (2s,6H,2p,.Ar-CH3) 2.89,2.97(2brs,6H

    2N-CH2一S,CH2CH2CH2) 4.65(brs,41-I,CH2CH2CH2)
    6.85,7.1 3,7.5 1,7.54
    (4s,2砌=CH邶
    141.56
    123.71,123.77,124.16,125.05
    970(vs)
    1910(s)
    129.34,130.1l,130.80,134.39, 136.50,137.46,138.39,139.Ol,
    (4s,4H,2N-CH=CH-N)
    7.00,7.02
    (4s,4H,4m-Ar-/-/))
    9.93(s,1H,N℃踟
    (9s,8Ar-C’,N-CH-N)

    87.26(s,N—c.峋
    213.28,216.39(C-O)
    Table 2.2.2化合物3和模型物4的物理常数和元素分析数据
    Yield Comlxl. Sta协
    m??p
    Fbrlnllla
    C%
    H%
    N%
    (%) 白色

    (℃)
    28l- C27H34
    Cacld.
    Found
    Cadd.
    Found
    Cacld.
    Found
    71
    56.46 282 N4Br2
    56.19
    5.97
    6.07
    9.75
    9.51
    固体
    棕红
    4 39
    159. 160
    C38H46Fe2
    50.24 50.00 5.10 5.20 7.7l 7.47
    固体
    S2NbOsBr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由Table 2.2.2可以看出,与母体化合物A的末端羰基吸收峰相比,模型物4
    的第一个末端羰基吸收峰红移了40个波数左右〔291。同时,对比化合物3和模型 物4的1HNMR数据可以看出,模型物4在9.93 ppm处呈一单峰(1个氢原子)。 这表明模型物4中的双齿氮杂卡宾配体只有一端与〔2Fe2S】簇配位而另一端则处 于游离状态。同样,在模型物4的13C NMR谱中(Figure 2.2.1),在129—142 ppm 范围内显示出N.CH-N碳原子的核磁共振信号,这与1H NMR所得出的结论一 致。在187.26 ppm处呈现出与金属配位的卡宾碳原子的特征峰【7,281,表明模型物 4中卡宾碳原子与铁原子之间配位键的存在。
    Figure
    2.2.1模型物4的13CNMR谱图
    为了进一步确定化合物3和模型物4的结构,我们培养了3和4的单晶。
    Figure 2.2.2和Figure 2.2.3,Table
    2.2.3分别是化合物3的分子结构透视图和晶胞图??Table
    2.2.4分别列出了化合物3的单晶测定参数和重要键长键角。
    C冀
    Figure 2.2.2化合物3的分子结构透视图
    Figm℃2.2.3化合物3的晶胞图
    43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Table
    2.2.3化合物3的单晶测定参数
    C27 H34 Br2 N4??CHCl3??2H20
    729.80
    Empirical formula
    Formula weight
    Temperature
    294(2)K
    0.71073 group
    Wavelength
    Crystal

    system,space
    Monoclinic,P2(1)/c a=15.683(5)A b=7.036(2)A c=31A63(10)A
    alpha=90dog.
    Unn cell dimensions
    beta=98.016(6)deg.
    galIlmam90 deg.
    Volume z’Calculated density
    Absorption
    3437.8(19)A3
    4,1.410 Mg/m3
    2.621 ram”l 1488

    coefficient
    F(000)
    Crystal size
    0.20x0.16x0.14mm 1.3l幻26.50deg. -19<=h<=18,??8<--k.《=7,-30,.1<-39 18986,7018 tR(int)=0.0526〕 98.3% Semi-empirical from equivalents 1.000 and 0.805 Full-matrix least-squares 7018|6 t 358
    1.018
    on
    Tbeta
    range for data collection
    Limiting indices Reflections collected/unique Completeness
    to theta=26.50
    Absorption correction
    Max.and rain.transmission
    Refinement method Data/他slr{ⅡlItS/parameters Goodness-of-fit On F^2 Final R indices〔I>2sigma(I)】

    F2
    RI=0.0603,wR2=0.1521
    indices伽I data)
    RI=0.1186,wl也=0.1786
    1.491 and-0.750 e.A‘3
    Largest dift.peak and hole
    Table
    2.2.4化合物3的重要键长(A)和键角(。)
    CO)C(5) C(4)-C(8) 1.367(8) 1.519(9)
    I I
    N(1)-C(12) N(1)-C00)
    1.315(6) 1.397(7)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N(1)-C(1) N(2)一C(12) N(2)-C(I 1) N(2)-C(1 3) N(3)-C(I 8) N(3)-C(16) N(3)-C(15) N(4)-C(18) N(4)-C(17) N(4)-C(19) C(1)-C(6) C(1)-C(2) C(2).C(3) c(2)-c(7) C0)-c(4) 1.452(7) 1.316(6) 1.371(7) 1.481(7) 1.312(6) 1.382(6) 1.483(6) 1.321(6) l。385(6) 1.457(6) 1.385(8) l-392(8) 1.393(9) 1.502(9) 1.366(9) c(5)-c(6) C(6)-C(9) C(10)一c(1 1) C(13)-C(14) c(14)??C(1 5) C(16)-C(17) C(19)-C(24) C(19).C(20) c(20)-c(21) c(20)-c(25) C(2 1)-C(22) C(22)-C(23) C(22)-C(26) C(23)-C(24) 1385(8) 1.514(8) 1.326(8) 1.513(7) 1.519(7) I.348(7) 1.387(8) 1.401(7) 1.373(8) 1.492(9) 1.388(10) 1.386(10) 1.547(9) 1.403(8) 1.492(8)
    c(24K(27)
    C(12)-N(1)-co o)
    1 1 1 1 1
    07.4(5) 28.3(4) 24.3(5) 08.2(5) 28.2(4) 08.8(4)
    C(5)-C(6)-C(9) C(1 I)-C(10)-N(I) C(10)-C(1 1).-N(2) N(1)-C(12)-N(2) N(2)-C(13)-C(1 4) C(13)-C(14)-C(15) N(3)-C(15)-C(14) C(1 7)-C(I 6)-N(3) C(16)一C(17)-N(4) N(3)-C(18)-N(4) C(24)一C(19)-C(20) C(24)-C(19)-N(4) C(20)-C(19)-N(4) c(21)-C(20)-C(19) C(2 1)-C(20)-C(25) C(19)-C(20)-c(25) c(20)-c(2 1)-C(22) C(23)-C(22)-C(2 1) C(23)-C(22)-C(26) c(2 1)-C(22)-C(26) c(22)-c(23)-C(24)
    121.1(5)

    C(12)-N(1K(1)
    C(10)-N(1)-C(1) C(12)-N(2)-C(1 1) c(12)-N(2)-C(13) C(1 lH、I(2)一C(13) C(18)-N0)-C(16) C(18)-N(3)-C(15) C(16)-NO)-C(15) C(1 8)-N(4)-C(1 7) C(18)-N(4)-C(19) C(17)-N(4)-C(19) C(6)-C(1)-C(2) C(6)-C(1)-N(1) C(2)-C(1)-N(1) C(1)-C(2)-C(3) C(1)-C(2)??C(7) C(3)-C(2)-C(7) C(4)-C(3)-C(2) C(3)-C(4)一C(5)
    06.9(5)
    107.8(5)
    1 1 1
    09.7(4) 13.4(4) 07.3(4)
    123.4(4)

    111.6(4) 106.3(5)
    1 1 1 1 1 1 1 1
    1 24.8(4) 1
    26。3(4)
    07.5(5) 09.7(4) 24.2(5) 18.5(5) 17.2(5) 16.6(6) 20.9(6) 22.5(5)
    107.7(4) 125.8(4)
    1 26.5(4)
    123.1(5)
    1 1
    19.3(5) 17.6(5)
    116.0(6) 121.6(6)

    122.1(6)
    1 1 1
    22.4(6)
    19.3(6) 20.5(8) 20.2(8)
    123.3(6)

    17.7(6)
    C0)-cO).C(8)
    121.9(6)
    121.4(6)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从Figure 2.2.2可以看出化合物3中苯环与咪唑环之间存在较大的夹角 (c1C2C3C4C5C6
    一 N1C10CllN2C12

    C19C20C21C22C23C24

    N3C16C17N4C18之间的二面角是分别是91.1。,70.6。)。两个咪唑环之间以l,
    3一亚丙基相连。C12和C18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这可能是2,4,6.三甲基苯 基具有较大空间位阻效应的缘故。另外,从Figure 2.2.3可以看出化合物3的晶 胞中一共含有4个分子,分别处于两个面上。溴原子则由于电荷相互作用镶嵌
    再各个分子之间。
    Figure
    2.2.4和Figure 2.2.5分别是模型物4的分子结构透视图和晶胞图。
    Table 2.2.5,Table
    2.2.6分别列出了化合物4的单晶测定参数和重要键长键角。
    Figure
    2.2.4模型物4的分子结构透视图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旷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Figure
    2.2.5模型物4的晶胞图
    Table
    2.2.5模型物4的单晶测定参数
    sheLxl
    Identification code

    EmpMcal formula Formula weight
    Temperature
    C3sH46Fe2NsS20sBro.7(N03bj 2HCCb
    1141.89
    113(2)K
    0.71070 A
    Wavelength
    Crystal system,space group
    Triclinic,P-1
    Umt eell dimensions
    a--9.467(3)A b=15.787(5)A c=18.766(5)A
    alpha=108.379(2)deg. beta=93.3650)deg.
    gamma=105.91郇)deg.
    Volume
    Z,Calculated density
    2527.3(1 2)A3
    2,1.501
    Mg/m3
    Absorption coefficient
    1.575 ram”l
    47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F(000)
    Crystal size Theta range for data collection Limiting indices Reflections collected l unique Completeness to theta=25.0 1 Absorption correction 1166 O.16x0.14x0.12 2.13 t0 25.01 deg. -ll<=.h.(-l 1,-18<=k<=18,??22<=1<--22 261
    n皿
    13/8902〔R(int)=0.0465】
    99.8%
    Semi-empirical from equivalents
    Max.and
    miIL transmission
    0.8335 and 0.7867
    Full.matrix least-squares 8902,42l/677 1.075 RI=O.0581。wR2=0.1292 RI=0.0754,wR2=0。1388
    on
    Refinement method
    F2
    Data/restraints|parameters
    Goodness-of-fit Final R R
    on
    FA2
    indices【l>2sigma(1)】
    indices伽l data)
    Extinction coefficient Largest di正peal【and hole
    0.0009(4)
    0.783 and-0.750 e.A.3
    Table
    2.2.6模型物4的重要键长(A)和键角(o)
    c(15)一c(16) c(15)一C(20) C(16)-C(17) C(17)-C(1 8) C(18)-C(19) C(18yH(18) C(19)-C(20) C(21)-C(22) C(24)-C(25) C(25).C(26) C(27)-C(28) C(29)-H(29) C(30)-C(35) 1.400(7) 1.402(6) 1.389(8) 1.390(7) 1.386(7)
    0.9500
    Fe(1)一C(2) Fe(1)??C(3) Fc(1)-c(1) Fe(1)一S(2) Fe(1)-S(1) Fe(1)-Fe(2) Fe(2)-C(4) Fe(2)-C(5) Fe(2)一C(23) Fe(2)一S(2) Fe(2)一S(1) N(1)-C(23) N(1)-C(21)
    1.773(5) 1.784(5) 1.797(5) 2.2508(13) 2.2587(1妨 2.5595(Io) 1.766(5) 1.773(5) 1.990(4) 2.2362(13) 2.2417(13) 1.374(5) 1.379(5)
    I.400(6) 1.344(6) 1.514(6) 1.525(6) 1.335(7)
    0.9500
    1.383(7)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C(2)-Fe(1)-C(3) C(2).Fe(1)??C(1) C(3)-Fe(1)一C(1) C(2)-Fe(1)-S(2) C(3)-Fe(1)-S(2) C(1)-Fe(1)-S(2) C(2)-Fe(I)-S(1) C(3)-Fe(1)??S(1) C(1)-Fe(1)??S(1) S(2)-Fe(1)-S(1) C(2)??Fe(1)一Fe(2) C(3)-Fe(1)-Fe(2) C(1)-Fe(1)-Fe(2) S(2)-Fe(I)-Fe(2) S(IFFe(1)-Fe(2) C(4)-Fe(2)-C(5) C(4)-Fe(2)-C(23) C(5)-Fe(2)-C(23) 93.3(2) 101.0(2) 99.3(2) 152.17(15) 86.72(16) 106.50(16) 87.83(1 5) 161.13(16) 98.980 5) 83.60(5) 98.78(1 5) 106.27(15) 146.54(16) 54.95(4) 55.03(4) 96.5(2) 93.30(18) 102.69(19) N(5)一C(6)一S(1) N(5)-C(7)-S(2) N(5)-C(7)-H(7A) N(5)??C(8)-C(9) N(5)-C(8)一c(10) C(9)-C(8)一C(10)
    1 1
    13.6(3) 14.0(3)
    108.8 1 1
    08.0(4) 12.4(4)
    111.3(4) 108.4(4)
    1 06.8(4) 1 09.9(4) 1

    N(5)-C(8K(11)
    C(9)-c(8)-c(1 1) C(IO)一c(8)-c(1 1) C(16)-C(15)-C(20) C(16)-C(15)-C(12) c(20)-c(1 5)-c(12) C(17)-C(16)-C(15) C(16)-C(17)-C(18) C(16)-C(17).C(13) C(18).C(17)-C(13) C(19)-C(18)-C(17) co 8)-C(1 9)-C(20)
    17.2(5)
    119.9(4) 122.8(4) 121.9(5)
    1 1 1
    18.5(4) 20.9(5) 20.6(5)
    122.3(5)

    17.5(5)
    从Figure 2.2.4可以看出,在模型物4中双卡宾配体只有一端与铁原子配位,
    另一端仍然是游离的盐的形式。这可能是l,3一亚丙基柔性过大的缘故。另外, 在模型物4的单晶中,负离子包括Br一和N03’两种,二者的比例是7/3(at一/Nor)。 其中Br一为双卡宾配体本身所有,而N03”则很有可能是由于单晶生长质量不好所 致。在模型物4中FeI.Fe2键长为2.5595(10)A,大于母体化合物A中Fe.Fe键
    长(2.5134
    A)‘311,与还原态DdH唯铁氢化酶中Fe.Fe键长(2.55A)t20〕接近,而小
    于模型物1(2.5860A)以及氧化态CpI和DdH唯铁氢化酶中Fe.Fe键长(2.62A, 2.60A)t1,21。这可能是由于在模型物4中,双卡宾配体中的两个眯唑环由1,3一 亚丙基相连,从而导致配体的空间位阻减小的缘故。另外,在模型物4中, CO)Fe(2)Fe(1)所在平面与C(2)Fe(1)Fe(2)所在平面之间的二面角仅为2.6。,要 远小于模型物1中相应平面之间的二面角(14.7。),说明位于四方锥配位另一底点 位置的羰基所发生的偏转要明显小于模型物1中相应羰基所发生的偏转。这从
    49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另一侧面证明了配体的空间位阻的减小。与模型物1相同的是在以 N(5)C(6)S(1)Fe(1)S(2)C(7)构成的椅式六元环构象中,N原子上的叔丁基处于平 伏键位置,C(6)、C(7)和C(8)与N(5)原子所成C-N—C角度之和为340.40,N原子 趋近于三角锥构型。另外,从Figure 2.2.5可以看出模型物4的晶胞中一共含有 2个分子,分别处于八个棱上。
    实验部分
    反应均在高纯氮气保护下进行,采用Schlenk技术。反应用溶剂四氢呋喃, 甲苯用Na/--苯甲酮处理;所有溶剂在处理时都使用氮气保护,并在使用前经氮 气鼓泡15-20分钟除氧。LiBHEt3(1M in THF)、n-BuLi(2.5 M in hexane)购自Aeros Organics,1,3.二溴丙烷为分析纯试剂。这些试剂使用前都未经过进一步纯化处 理。2,4,6.三甲基苯基咪唑【32l以及母体化合物【(pScH2)2N(t.Bu)】Fe2(CO)6(A)鲫I
    按照文献方法制备。
    反应进程用薄层色谱监测,产物用薄层色谱(26
    X 20cm)分离〔硅胶G(青岛海
    洋化工厂生产)】,展开剂所使用的丙酮和石油醚等溶剂均为分析纯试剂。
    元素分析用Elementar Vario EL分析仪测定;IR用Bio.Rad
    FTS
    6000红外光
    谱仪测得;1H NMR和13C NMR在Bruker
    Avanee
    300核磁共振仪或Varian
    Mercury Plus 400核磁共振仪上测得;X-射线衍射分析在Rigaku MM-007衍射仪
    上进行;熔点用Yanaco MP.500型显微熔点仪测定,温度未经校正。
    IMes.CH2CH2CH2.IMes??2nat(3)的合成 在装有氮气导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磁子的100 ml圆底支把瓶中加入1-(2, 4,6.三甲基苯基)咪唑2.0149(10.83 ret001)、甲苯40ml、l,3??二溴丙烷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1.5849(7.84ret001),得无色澄清溶液。保持温度在130℃回流12h,回流过程中 逐渐有白色固体析出,然后冷却至室温,所得悬浊液离心分离,弃去上层清液,
    所得固体用60 d四氢呋喃分四次洗涤,真空干燥,得2.1939白色固体3,产 率7l%。
    I(p—SCH2)2 N(t-Bu)】F吃(Co)s(IMes-CH2CH2CH2??IMes)??HBr(4)的合成
    在装有氮气导管和搅拌磁子的50ml三口瓶中加入化合物3,
    300mg(O.52ret001),T砸15ml,室温搅拌10min,得到白色悬浊液,然后缓慢滴
    加n.BuLi的正己烷溶液(2.5M)0.5ml(1.25ret001),悬浊液迅速变为红色澄清液,
    室温搅拌15min,用装有硅藻土的无氧柱过滤,并用10mlTHF冲洗,得红色溶 液。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妒SCH2)2N(t-Bu)〕Fe2(CO)6 60rag(o.14mm01),溶液立即 变为黑红色,室温搅拌3 h,TLC检测反应完全后,真空抽干溶剂,丙酮提取残 余物,用丙酮/石油醚=2:l为展开剂进行薄层色谱分离,收集紫红色主色带,得 47mg的紫红色固体4,产率39%。
    化合物3的单晶测定
    3的单晶是在.10.c下缓慢的挥发其CHCI征己烷溶液而得到的。将一粒大 小为0.20X0.16X0.14衄的单晶置于Broker Smart 1000衍射仪上,用石墨单色
    化的Mo一‰射线@印.71070A)作为入射辐射。以0)-20扫描方式,在
    1.31‘郢受6.50。的范围内,在??19韭18,-8§g,-30§99衍射内,于室温(294k)
    下共收集到18986个反射点。晶体结构以SHELXS.97和SHELXL-97用直接法 解出,非氢原子由差值傅立叶合成得到,对全部非氢原子的坐标及其各向异性 热参数进行全矩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的一致性因子为R=0.0603,wR=0.1521, 加权采取等权重方案,在最终的傅立叶图上最大和最小的电子密度峰为1.491和
    51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0.750
    e.A’3。
    模型物4的单晶测定
    4的单晶是在.10。C下缓慢的挥发其CHCl3/四氢呋喃溶液而得到的。将一粒
    大小为0.16X0.14X0.12 n’ffrl的单晶置于Rigaku MM.007衍射仪上,用石墨单色
    化的Mo.Ka射线沁0.71070A)作为入射辐射。以∞.20扫描方式,在
    2.13。郢嘤5.01。的范围内,在一1l:Sh.sll,一185k_<18,-223_<’22衍射内,于低温(113k)
    下共收集到261 13个反射点。晶体结构以SHELXS.97和SHELXL.97用直接法
    解出,非氢原子由差值傅立叶合成得到,对全部非氢原子的坐标及其各向异性
    热参数进行全矩最小二乘法修正,最终的一致性因子为R=0.0581,wg=O.1292, 加权采取等权重方案,在最终的傅立叶图上最大和最小的电子密度峰为0.783和
    .0.750 e.A’3。
    第三节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电化学研究是氢化酶模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考察模型物的电化 学行为,我们可以得到它的氧化还原能力,质子化以及催化能力等诸多信息。 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优化模型物的结构和功能。因此,我们采用了循环伏安(Cv) 、控制电位电解(CPE)、计时伏安法(CA)等电化学手段研究了模型物1、2和4 的电化学性质。Figure 2.3.1为模型物1的循环伏安曲线,Table 2.3.1则列出了模
    型物1、2和4的氧化还原电位数据。
    52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60
    40
    《 置 奄
    20

    .20

    0.5 0.0
    国.5
    .1.0
    ??1,5
    .2.0
    -2.5
    -3,0
    E/V ve体us
    Fc/Fc+
    Figure
    2.3.1模型物1(ImM)在O.1 M n-Bu4NPF6乙腈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Co),扫速
    100mVs”l
    Table 2.3.1
    CO氛围下模型物l,2和4的电化学数据(versus Fc/Fc+)
    化合物

    Epc Iv〕
    .EpaⅣ1
    +O.01
    .2.07

    -2.05
    4-0.23

    .1.99
    +o.28
    模型物l,2和4分别显示出2个氧化还原过程:一个不可逆还原过程‰=
    .1.99--=2.0”n0;一个不可逆氧化过程(岛尸0.01--0.a8v)。与母体化合物A相比, 三个模型物的第一个还原峰均向负移了约300 mV。这说明氮杂卡宾配体取代羰 基后使铁原子电子云密度增加从而更难得电子。这与谱学结论一致。 为了进一步研究此类模型物在氧化还原过程中的实际电子转移情况,我们
    53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首先在.2.3V对模型物1的第一个还原峰进行了控制电位电解实验,证明模型物1 的第一个还原过程为双电子过程(1.90 F/m01)。这与Darcnsbour萨005年发表的化 合物【(pSCH2)2CH2】Fe2(CO)sL蹦伪的电化学性质一致【91。该还原过程可能归属为
    FelFel(L蹦璐o)_Fe叩e‘(LIM嚣以)过程。DarellSb伽rg还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认为由
    于在配体Ln俩中存在较大的7【电子共扼体系,在还原过程中L蹦嚣可以接受电子从
    而降低中间体的能量。如果L№中与N原子相连的2,4,6.三甲基苯基换成氢原子,
    则电子不能传递到配体中,从而相应的还原过程为单电子还原过程。为了进一
    步证实此中推论,我们又分别用控制电位电解和计时伏安法研究了模型物2和4
    的第一个还原过程。实验证实模型物2【(ip,v1尼)/Otl勺=3.44〕和4【o.9
    (ip,v1忍)/(itl尼)=3.87】的第一个还原过程为单电子还原过程。
    F/mol;
    为进一步研究此类模型物的催化性质,我们以弱酸HOAc为质子源在CO 氛围下测定了模型物1在不同酸浓度(O一10 mM)下的循环伏安曲线(Figure
    2.3.2)。当最初的2 mM HOAc加入后,模型物1在.2..07V处的第一个还原峰明
    显升高,并且随着HOAc的不断加入,峰电流进一步升高并向负移,这显示出 了质子被催化还原的特征现象133】。模型物1(0.49 mM)加入过量HOAc(25raM) 的CH3CN溶液在.2.40V下控制电位电解的电化学实验则进一步证明了这一催化 过程。在0.5小时内总共是17.2 F每摩尔的电量通过,这对应了8.6个催化循环, 而收集催化电解放出的气体,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可知为氢气,电流效率约为
    97%。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150
    100


    50

    -50
    0.5
    0.0
    -0.5
    -1.0
    ??1.5
    -2.0
    -2.5
    EN
    versus
    Fc/Fc+
    Figure2.3.2模型物1(1 raM)在0.IMn-Bu4NPF6乙腈溶液中加A.HOAc(0一lOmM)后的循环伏
    安图四,扫速100mVs”1
    I甜芦蠢【Ii一篮-
    一〔F.eI - F。eI〕乡=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fl向E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实验部分
    电化学实验过程中所用的溶剂乙腈为色谱纯,购自Fisher Chemicals,使用
    前未经进一步处理。电化学仪采用BAS Epsilon电化学工作站。如未经特殊说明, 所有电化学测试均以0.1M 11.Bu4NPF6的乙腈溶液做为电解液且均在CO氛围下 进行,所有电位均已换算为相对于Fc/Fc+的电位。 循环伏安采用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为玻炭电极,直径3mm,表面积
    0.0071cm2,每次使用前用0.051un的氧化铝粉末仔细打磨,然后置于蒸馏水中
    超声波清洗10分钟,冷风吹干待用。对电极为铂丝,参比电极为Ag/Ag+电极,
    是将银丝浸泡于0.01M AgN03,0.1M n-Bu4NPF6的乙腈溶液中,每次使用前用
    丙酮清洗干净,然后冷风吹干待用。 控制电位电解测试采用H形电解槽,中间利用微孔玻璃隔开,一般采用G3 隔板。开始测定之前在电解池一边配置O.1M n-B山NPF6的乙腈溶液20ml,插入 铂丝对电极,另一边在同样的溶液中加入准确测量的待测样品,插入Ag/Ag+参
    比电极和玻炭棒工作电极(表面积2.9cm2)。 气相色谱在Shimadzu GC.9A气相色谱仪上进行,载气为氮气,检测器为热
    电偶检测器。
    56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参考文献
    【l】Peters,J.W.;Lanzilotta,W.N.;Lemon,B.J.Science,1998,282,l 853. 【2】Nicolet,Y;Piras,C.;Legrand,P.;Hatchikian,E.C.Structrue,1999,7’13. 【3】A.J.Arduengo,HI,Ace.Chem.Res.1999,32,913. 【4】W-A.Hemnann,J.Schotz,G D.Frey,E.Herdtweek,Organometallics,2006,25,2437 【5】L.Meres,G Lab矾A.Neels,A.Elders,M.Albrecht,Organometallics,2006,25,5648. 【6】M.Viciano,E.Mas-Marz矗,M.Sanau,E.Pefis,OrganometaUics,2006,25,3063. 【7】D.Morvan,J.-E
    Capon,E
    Gloaguen,A.L.Goff,M.Marchivie,E Michaud,P.Schollhammer,
    J.Talarmin,J.-J.Yaouanc.Organometallies,2007,26,2042.
    【8】J.-E Capon,S.E.Hassnaoui,E Gloaguen,只Schollhammcr,J.Tahnnin,Organometallics,
    2005,24,2020.
    19】J.W.1弘,J.Lee,H.-W Wang,&Mejia-Rodriguez,J.H.Reibenspies,M.B.HaJl,M.Y
    Darensbourg.Inorg.Chem,2005,44,5550.
    【lO】S.Jiang,J.Liu,Y Shi,Z.Wang,B.Akermark,L.Sun.Polyhedron,2007,26,1499. 【ll】T.Liu,M.Y Darendbourg,J=Am.Chem.Soc,2007,129,7008. 【12】Seyferth,D.;Hendrson,R.S.;Song,L.42.Z Organomet.Chem,1980,192,C1. 【1 3】Brandt,P F.;Lesch,D.A.;Stafford,P l乙;Rauehfuss,T.B.Inorg.Syn.1997,31,l 12. 【14】Lawrence,J.D.;Li,H.;Rauchfuss,T-B.;Bernard,M.;Rohmer,M.-M.Angew.Chem.Int.Ed.
    2001,40,1768.
    【15〕ott,S.;Kritikos,M.:Akermark,B.;Sun,L.Angew.Chem.Int.Ed.2003,42,3285.
    【16】Liu,T.;Wang,M.;Shi,Z.;Cui,H.;Dong,W;Chert,J.;Akermark,B.;Sun,L.Chem.Eur..Z
    2004,10,4474.
    【1 7〕Song,L.-C.;Yang,Z.』Y;Bian,H.-Z.;Hu,Q.4Ⅵ.Organometallics
    2004,23,3082.
    【1 8】Song,L.-C.;Yang,Z.-Y;Hua,Y-J.;Wang,H.-T.;Liu’Y;Hu,Q.-M.Organometallics 2007,
    2反2106.
    【1 9】Nieolet,Y;Lemon,B.J.;Fonteeilla-Camps,J.C.;Peters,J.w.Trends Biochem.Sci.2000,
    25,138.
    〔20】Nicol鸭Y;de Lacey,A.L.;Vem酣e,X.;Fernandez,V
    Fontecilla-Camps.J。C。J.Am.Chem.Soc.2001。123。1596。
    M.;Hatchikian,E.C.;
    【21】Fan,H.;Hall,M.B.J=Am.Chem.¥oc.2001,123,3828.
    【22】Song,L.-C.;Tang,M.』Y;Su,E-H.;Hu,Q.-M.Angew.Chem.,Int.Ed.2006,45,1
    1575.
    130.
    【23】Song,L.C.;Tang,M.-Y.;Mei,S.-Z.;Huang,L-H.;Hu,Q.-l订.Organometallics 2007,26,
    〔24】Tard,C.;Liu,X.;Ibrahim,S.K.;Bruschi,M.;De Gioia,L.;Davies,S.C.;Yang,X.;Wang,
    57
    第二章含氮杂卡宾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及表征
    L.-S.;Sawers,G;Pickett,C.J.Nature 2005,433,610.
    【25】0l旺KilIll.Chem.Soc.Rev.2007,36,592.
    【26〕Arduengo 【27】Lawrence
    A.J.III.,Krafczyk IL,Schmutaler&,Craig H.A.,Goerlich J.I乙,Marshal
    W.J.,
    Unverzagt M.Tetrahedron 1999,sS,14523. J.D,Li H,Rauchfuss T.B,Chem.Commun.200l,1482. Guerchais,Organometallies 2003,22,51 44. Inorg.Chem.2008,
    【28〕E Buchgraber,L.Toupet,V
    【29〕Song,L.℃.;Ge,J.-H.;Y J.;Wang,H.-T.;Luo,】(.;Hu,Q..M.点’z优Z
    164.
    【30】该数据参考本组王永振硕士论文p44. 【3q该数据参考本组闰敬同学的单晶 【32】M.G Gardiner,w.A.Herrmann,C.-P.Reisinger,J.Schwarz,M.Spiegler,J=Organomet.
    Chem.1999,572。239.
    〔33】Bhugun,I.;Lexa,D.;Saveant,J.-M.Z
    Am.Ch绷.Soc.1996,11只3982.
    第三章含瞵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子化研究
    第三章含膦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 子化研究
    目前对〔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的化学模拟研究主要集中在活性中,L,〔2Fe2S】 结构上,主要是对双硫桥结构进行改造,对〔2Fe2S〕子簇中的羰基进行取代以及 合成稳定的含有桥羰基的模型物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工作。而lee.Fe〕氢化酶活
    性中一L,〔2Fe2S〕子簇上除含有CO双原子配体外,还包括具有强给电子能力的CN” 配体以及以硫原子配位的半胱氨酸残基。这些配体对稳定催化过程中各种氧化
    还原态的氢化酶活性中心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用CN。或者其它给电子配体 取代各类模型物上的羰基后可以得到结构上更接近氢化酶活性中心的模型物。 因此,对含有配体取代的模型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对进一步理解氢化酶活性中
    心的结构及催化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膦配体的给电子能力与CN”接近并且可以
    通过改变磷原子上的取代基来调节,因此,膦配体被广泛应用于〔Fe.Fe〕氢化酶 的模拟化学研究工作中【1,2翔。
    第一节含给电子配体PPh3及PMe3的叔丁基(AOT)型模型物的合成
    与表征
    为了对比相应含氮杂卡宾配体的模型物的性质特征,在本节中我们依然选 用了叔丁基(ADT)型模型物〔(I-t-SCH2)2N(t—Bu)〕Fe2(CO)6(A)作为母体,利用给电 子配体PPh3及PMe3取代其羰基从而得到了三个含相应配体的模型物。
    铜木刁¨’匕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含膦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子化研究
    我们pA〔0t??SCH2)2N(t—BB)〕Fe2(CO)6(A)作为反应底物,在乙腈中与等当量的
    Me3NO??2H20反应脱羰后再与等当量的PPh3或PMe3反应3—5小时可以得到
    相应的含单膦配体取代的模型物【(rt.SCH2)2N(t-Bu)〕Fe2(CO)sPPh3(I)和 【(p-SCH2)2N(t??Bu)〕Fe2(CO)sPMe3(2)。同时,模型物2是还可以通过A与过量的
    PMe3在甲苯中加热回流反应5小时作为副产物得到,而此时的主产物则是含双
    膦配体取代的模型物〔(wSCH2)2N(t-Bu)〕Fe2(CO)4(PMe3)2(3)(Scheme 3.1.1)。

    §际。 o‖7一弋’‰o
    OC CO
    ¥z厂
    1,L=PPh3
    2.L=PMe3
    X摊A

    。≥际。3’卜蹦c3
    八‘
    a)Me3NO。2H20,PPhffPMe3,MeCN,RT,3-5h;b)PMe3,toluene,reflux,5h
    Scheme 3.1.1
    模型物1和2在空气中稳定性很好,可以通过薄层色谱分离得到。模型物3 则十分容易被氧化需要通过无氧柱分离。三个模型物均能很好的溶于二氯甲烷, 丙酮,四氢呋喃,乙腈等有机溶剂。并且,它们均通过了元素分析和谱学表征。
    Table
    3.1.1和Table 3.1.2分别列出了模型物1,2和3的物理常数,元素分析数
    据和谱学数据。

    第三章含膦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子化研究
    Table
    3.1.1模型物1、2和3的物理常数、元素分析数据
    C% Formula H% N%
    Compd.
    State
    m??P??
    Yield
    (℃)
    (%)
    Cacld.
    Found
    Cacid.
    Found
    Cacid.
    Found

    红色 固体 红色
    166 80
    C29H28Fe2 51.42 NOsPS2 51.19 4.17
    4.03
    2.07
    2.32
    (dec)

    油状 物
    35
    C14H22Fe2 NOsPS2
    34.24
    33.98
    4.52
    4.33
    2.85
    2.83

    红色 固体
    152
    63
    C15H31FPJ2
    N04P2S2
    35.64
    35.44
    5.80
    6.09
    2.60
    2.49
    (dec)
    Table3.1.2模型物1、2和3的谱学数据 1HNMR
    Compd.
    3lPNMR‘
    IR(em”1 KBr disk) v(C----O) 2043(vs)
    6,ppm,CDCl3,TMS
    O.77
    Is,9H,C(CH3)3】 66.25(s)

    3.25,3.28
    1 987(vs)
    (2s,4H,2NC岛-S)
    7.26-7.7 1(m,1 5H,3C6/-/5)
    1961(vs)

    928(vs)
    O.98【s,9H,C(CH3)3】

    2036(vs) 24.89(s) 1979(vs) 1960(vs)
    191 9(vs)
    1.45【s,9H,P(CH3)3】
    3.30。3.02
    (2s,4H,2N-C上BS) O.98【s,9H,C(CH3)3〕

    1969(s) 25.53(s) 1944(vs) 189Kvs)
    1.50【s,1 8H,2F(CH3)3】 3.15(s,4H,2N—CH2-S)
    我们知道母体化合物A本身的1H NMR中两个NCH2S在3.29ppm处呈现一
    6l
    第三章含膦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子化研究
    个宽峰【41,而从Table 3.1.2中的氢谱数据可以看出模型物1和2中相应亚甲基峰
    向高场移动同时发生裂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我们认为首先是因为模型物 中的膦配体具有比羰基更强的给电子能力,使得亚甲基周围的电子屏蔽效应增 强,从而使相应氢原子的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同时,由于膦配体的不对称取 代使得亚甲基上的氢原子的化学环境有了较大差异,从而发生裂分。而模型物3 中亚甲基上的氢原子呈现一个单峰,这是由于两个膦配体分别取代在两个铁原
    子上,结构对称的缘故。在Table 3.1.2中的磷谱数据中可以看到模型物l,2和 3均显示出磷原子的吸收峰,这证明了磷原子与铁原子之间配位键的存在。
    Table
    3.1.2中还列出了模型物1、2和3的末端羰基吸收峰值。与母体化合
    物A相比,膦配体使模型物1和2的第一个末端羰基吸收峰红移了30个波数左
    右【51。这是由于膦配体的给电子作用使得铁原子对末端羰基的反馈兀键增强,从
    而减弱了羰基碳氧键强度,体现出膦配体具有比羰基更强的给电子能力。在上
    一章中,我们知道相应的含氮杂卡宾配体L眦。和L№的模型物与母体化合物A
    相比,第一个末端羰基吸收峰红移了40个波数左右。这说明PPh3及PMe3比氮 杂卡宾配体LM嚣和LM。的给电子能力要弱一些。而在模型物3中,由于有两个 膦配体存在,与母体化合物A相比第一个末端羰基吸收峰红移了100个波数左 右【5】.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模型物的催化性质,我们又分别测定了1、2和3的循 环伏安曲线。Figure 3.1.1为模型物3的循环伏安曲线,Table3.1.3则列出了模型 物l、2和3的氧化还原电位数据。
    第三章含膦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子化研究
    40
    20

    薯.舶
    .40
    -60
    40 由.5 .1.o
    0.5
    0.0
    -1.6
    72.O
    .2.5
    -3.O
    E/V ve璐us
    FIc,】矿
    模型物物3(1mM)在O.1 M
    n—Bu棚F6乙腈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N2),扫速
    100mVs。I
    Table 3.1.3
    N2氛围下模型物1、2和3的电化学数据(versus Fc/Fc+)
    化合物
    EpcⅣ】
    ??1.88
    Epa【v】
    4-0.45


    -2.0l
    +0.22

    .2.29
    -o.18
    模型物I.2和3分别显示出2个氧化还原过程:一个不可逆还原过程幅pc-
    -1.99---2.07V):一个不可逆氧gi掘(Ep.=o.01—0.28V)。通过计时伏安实验证实
    三个模型物的还原过程均为单电子过程【1:(ip,、,1尼)/(itla)=3.44:2:(ip/v忱)/(itlt2) =3.50:3:(ip/Vla)/(itlrz)=3.62】。与母体化合物A相比,模型物1的第一个还原峰 向负移了约200 mV,模型物2的第一个还原峰向负移了约300 mV,而模型物3的 第一个还原峰更是向负移了约600 mV。这说明膦配体的给电子能力要大于羰基。
    第三章含膦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子化研究
    为进一步研究此类模型物的催化性质,我们以弱酸HOAc为质子源在N2氛围 下测定了模型物3在不同酸浓度下的循环伏安曲线(Figure 3.1.2)。当最初的2mM HOAc力t〕入后,模型物3在.2.29V处的第一个还原峰明显升高,并且随着HOAc的 不断加入,峰电流进一步升高,这显示出了质子被催化还原的特征现象【61。
    150
    100


    《 i
    50

    -50
    .100
    0.5
    0.0
    .0.5
    —1.0
    .1.5
    -2.0
    .2.5
    E/V
    Figure
    versus
    Fc/Fc+
    3.1.2模型物3(1mM)在0.IM n-Bu,,NPF6乙腈溶液qj/mA.HOAc(2.10I心田后的循环伏 安图州2),扫速100mVs”1
    根据文献中报道的类似情况【7,8,9J和模型物3表现出的电化学性质,我们认为 整个催化循环过程为ECCE(E=电化学过程,C=化学过程)机理(Figure 3.1.3)。模 型物3在.2.29V处得到一个电子生成中间体负离子3。,紧接着3。结合两个质子得到 质子化产物3H2+,然后3H2+再得一个电子放出氢气从而完成整个的催化质子还原
    循环过程。
    第三章含膦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子化研究
    FeL—FeI FeI——FeI——三叶【Feo——Fe 1。

    三【Feo—Fe。】。
    H+
    H2


    \、 \,

    Fell—...??????.??-FeI
    H<H
    Figure
    【r‘l-…‘f:E≥。】‘’
    3.1.3在HOAe存在下模型物3催化质子还原为氢气的ECCE机理
    第二节模型物【(IJl—SCH2)2N(t-Bu)lFe2(Co)6(A)和 【(p—SCH2)2N(t—Bu)IFe2(CO)4(PMe3)2(3)的质子化研究
    由于〔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H-簇合物催化质子还原或氢分子氧化的机理被
    认为是经过有旷或H‘参与的异裂过程【lo】,所以研究模型化合物与质子酸的作用
    或者合成含有H配体的模型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在【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物中,ADT类模型物 Fe2〔(fl--SCH2)2NR〕(CO)6不同于其PDT和ODT类似物,其桥头氮原子与酸发生 质子化反应后,【2Fe2S〕簇核中的铁原子的还原电位发生正向移动,从而有利于 这类模型物催化质子还原生成氢气【lll。我们为了研究ADT模型物3中桥头氮原 子性质变化对〔2Fe2S〕簇核铁原子氧化还原性质的影响,我们用HBF4对模型物A 和3进行了质子化研究。
    结果与讨论
    首先,我们尝试对模型物A进行质子化,通过红外光谱,1H NMR谱监测
    第三章含膦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子化研究
    并记录反应结果。最初,我们选择了CF3COOH作为质子源。但是,从Figure
    3.2.1
    可以看出CF3COOH只能使模型物A部分质子化。因此,我们转而选择更强一 点的酸即HBF4。我们发现当向模型物A的乙腈溶液中加入5倍量的HBF4后,
    末端羰基吸收峰向高场移动了约16 ppm,但是吸收峰的形状并未发生很大的变 化。根据文献中的类似情况【12,13】,我们知道模型物A中的桥头氮原子已经被成
    功质子化。由于质子化后的氮原子的拉电子能力增强从而导致铁原子向羰基提 供的反馈兀电子减少,羰基的化学键增强。



    ‘,

    墨 E
    ∞ C

    I--
    2200
    I————7————一一—r一一7———————r——————1———————〕厂——一—〕
    2100 2000 1900
    Wavenumber cm。o
    Figure

    3.2.1模型物A及其质子化产物的红外谱图(末端羰基区域)
    我们还用1H NMR谱对模型物A的质子化反应进行了检测。从Figure 3.2.2
    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向模型物A的乙腈溶液中加入5倍量的HBF4后,1HNMR整 体移向低场并且与氮原子相连的亚甲基上的氢发生了裂分。这也说明了质子化 是发生在氮原子上。
    第三章含膦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子化研究



    ppm
    Figure
    3.2.2模型物A及其质子化产物的1H NMR谱图
    向模型物A的乙腈溶液中加入5倍量的HBF4,室温搅拌30min后真空抽干 除去溶剂得到橙黄色固体,其1H NMR谱与原位反应时一致,说明该固体是质 子化产物。我们还对其做了高分辨质谱,
    结果吻合的很好
    ({【(p—SCH2)2NH(t-Bu)】+Fe2(CO)6)Cacld:443.8956;Found:443.8963)。
    我们又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模型物3的质子化反应。与模型物A相同,当 向模型物3的乙腈溶液中加入l倍量的I-IBF4后,末端羰基吸收峰向高场移动了
    约20 ppm,但是吸收峰的形状并未发生很大的变化。这表明模型物3中的桥头
    氮原子已经被成功质子化。但是当我们继续加大酸的浓度时。谱图并没有很大 的变化。而当酸的浓度增加到模型物3的30倍时,谱图变得十分杂乱。
    67
    第三章含膦配体的【Fe.Eel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子化研究

    h_巴o c3一E∞c芒卜
    2100
    2050
    2000
    1950
    1900

    1850
    1800
    Wavenumber
    Figure
    cm。o
    3.2.3模型物3及其质子化产物的红外谱图(末端羰基区域)
    由于红外光谱不能再提供更多的证据,我们又在同样的条件下研究了模型
    物3的1H NMR和31PNMR谱。
    从Figure 3.2.4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向模型物3的乙腈溶液中加入l倍量的
    I-my4后,1H NMR基本整体移向低场并且与氮原子相连的亚甲基上的氢、膦配
    体中的氢均发生了裂分。而且,31PNMR谱也由原本的单峰裂分为双峰。这说明 氮原子质子化后使得两个膦配体所处的化学环境发生了变化。7但是,很奇怪的 是谱图并没有再随着酸浓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甚至当酸的浓度增加到模型物3 的30倍时,都未能在高场区观察到铁原子质子化所产生的氢原子的共振吸收。 这说明HBF4的酸性可能不足以使铁原子质子化。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我 们测试了30倍量酸存在时模型物3的乙腈溶液的高分辨质谱,结果我们只捕捉 到了单质子化产物的分子离子峰({【(p-SCH2)2NH(t-Bu)〕+Fe2(CO)4(PMe3)2)Cacld: 539.9941;Found:539.9948),而没有双质子化产物的分子离子信号。
    第三章含膦配体的〔Fe-tN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子化研究
    HBF4


    2 ppm

    Figure 3.2.4模型物3及其质子化产物的1H Nlvfl王谱图
    18
    24 ppm
    30
    Figure
    3.2.5模型物3及其质子化产物的31P NMR谱图
    第三章含膦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子化研究
    400
    300
    §200
    100


    ??1 E/V ve玮吣Fc/Fc+
    -2
    Figure 3.2.6模型物3(1mM)在O.IM n.Bu4NPF6乙腈溶液中加入HBF4(O.30raM)后的循环伏安
    臣fl(N2),扫速100mVs‘1
    为了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我们又研究了模型物3在HBF4存在下的电化学 性质。从Figure 3.2.6可以看到加入1倍量的HBF4后,在??1.89V(versus Vc/Fc+) 处出现了一个新峰,比模型物3的第一个还原峰正移了400mV,说明氮原子已
    经被质子化【13J随着HBF4浓度的增大,此处的峰电流进一步增加。这显示出了
    质子被催化还原的特征现象旧。但是,当IdBF4浓度增加至30raM后,此峰并没 有再向正向移动。这也说明了HBF4的酸性不足以使铁原子质子化。因此,如果 要使铁原子发生质子化反应则可能需要更强的酸,如三氟甲磺酸或者高氯酸等。 根据文献中报道的类似情况【131和模型物3表现出的电化学性质,我们认为整 个催化循环过程为CECE(E=电化学过程,C=化学过程)机理(Figure 3.2.7)。因为 模型物3可以被HBF4质子化,因此催化循环的第一个过程应为C过程即模型物3 在.1.89V处得到质子生成正离子3lr。由核磁和红外谱学研究证实3II+不能继续 被质子化所以催化循环的第二个过程应为E过程即紧接着3II+结合一个电子得到
    70
    第三章含膦配体的【Fe.Fel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子化研究
    M龄3 t糌 M暴3 t纂
    丫f麓 扎簇
    实验部分
    反应均在高纯氮气保护下进行,采用Schlenk技术。反应用溶剂四氢呋喃用 Na/_.-苯甲酮处理;所有溶剂在处理时都使用氮气保护,并在使用前经氮气鼓泡
    71
    巴兵
    Figure 3.1.3在I-IBF+存在下模型物3催化质子还原为氢气的CECE机理
    第三章含膦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子化研究
    15.20分钟除氧。LiBEt3H(1M
    in
    THF)购自Acros Organics,这些试剂使用前未
    经过进一步纯化处理。母体化合物【(p.SCH2)2N(t-Bu)〕Fe2(CO)6(A)【4】按照文献方
    法制备。
    反应进程用薄层色谱监测,产物用薄层色谱(26X20cm)分离【硅胶G(青岛 海洋化工厂生产)】,展开剂所使用的四氢呋喃、二氯甲烷和石油醚等溶剂均为分 析纯试剂。元素分析用Elementar Vario EL分析仪测定;瓜用Bio.Rad FTS
    红外光谱仪或Bruker
    Avarice FT-IR Equinox 6000
    55测得;1H NMR和13C NMR在Brukcr
    300核磁共振仪或Vadan Mercury Plus 400核磁共振仪上测得;高分辨质
    resolution ESI-FTICR mass
    谱在High
    Spectrometry(Varian 7.0T)高分辨质谱仪上
    以ESI源为电离源测得;熔点用Yanac0 MP.500型显微熔点仪测定,温度未经校
    正。
    电化学实验过程中所用的溶剂乙腈为色谱纯,购自Fisher Chemicals,使用 前未经进一步处理。电化学仪采用BAS Epsilon电化学工作站。如未经特殊说明, 所有电化学测试均以0.1M n-Bu4NPF6的乙腈溶液作为电解液且均在N2氛围下进 行,所有电位均已换算为相对于Fc/Fc+的电位。 循环伏安采用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为玻炭电极,直径3mm,表面积 0.0071cm2,每次使用前用0.051un的氧化铝粉末仔细打磨,然后置于蒸馏水中 超声波清洗10分钟,冷风吹干待用。对电极为铂丝,参比电极为Ag/Ag+电极, 是将银丝浸泡于0.01M AgN03,0.1M n-Bu4NPF6的乙腈溶液中,每次使用前用 丙酮清洗干净,然后冷风吹干待用。
    I(p-SCH2hN(t-Bu)】Fe2(Co)5PPh3(1)的合成
    在装有氮气导管和搅拌磁子的50ml三口瓶中加入化合物 【(p.SCH2)2N(t-Bu)〕Fe2(CO)6
    220
    mg(0.5 mm01)和PPh3
    1 30
    mg(o.5 ret001),乙腈
    第三章含膦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子化研究
    30血,室温搅拌10rain,得到橙黄色溶液。然后在氮气下向溶液中一次性加入
    Me3NO??2H20,溶液迅速变为黑红色。室温搅拌l h,TLC监测反应完全。真 空抽干溶剂,二氯甲烷提取残余物,用二氯甲烷/石油醚=l:4为展开剂进行薄 层色谱分离,收集棕红色主色带,得268 mg的紫红色固体l,产率80%。
    I(II-SCH2)2N(t—Bu)〕Fe2(CO)sPMe3(2)的合成
    在装有氮气导管和搅拌磁子的50ml三口瓶中加入化合物
    【m-SCH2)2N(t-Bu)〕Fe2(CO)6
    220
    rag(0.5 mm01)和PMe3的甲苯溶液(1 M)O.5
    nll
    (0.5 ret001),乙腈30 Inl,室温搅拌10min,得到棕红色溶液。然后在氮气下向
    溶液中一次性加入Me3NO??2H20,溶液迅速变为黑红色红。室温搅拌5
    h,TLC
    监测反应完全。真空抽干溶剂,二氯甲烷提取残余物,用二氯甲烷/石油醚=1: 4为展开剂进行薄层色谱分离,收集橙红色主色带,得89mg的橙红色固体2,
    产率35%。
    【(p-SCH2)2N(t-Bn)IFe2(CO)4(PMe3)2(3)的合成
    在装有氮气导管和回流冷凝管的lOOml三口瓶中加入化合物 【(pSCH2)2N(t.Bu)〕Fe2(CO)6 443 rag(1.0 ret001)和PMe3的甲苯溶液(1 M)4.0 ml
    (4.0 ret001),甲苯30 ml得到紫红色溶液。l 10”(2回流反应5 h,TLC监测反应
    完全。真空抽干溶剂,二氯甲烷提取残余物,用二氯甲烷/石油醚=l:4为洗脱 剂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柱层色谱分离,收集第一条红色主色带,得82rag的棕 红色固体2,产率:17%,收集第二条红色主色带,得342mg的棕红色固体3,
    产率63%。
    第三章含膦配体的【Fe-Fe〕氢化酶模型物的合成、表征及质子化研究
    参考文献
    【l】(a)Gloaguen,F.;Lawrence,J.D.;Rauchfuss,T.B.,Z Am.Chem.Soe,2001,123,9476;Co) Gioaguen,F.;Lawrence,J.D.;Rauchfuss,T.B.;B6nard,M.;Rohmer,M.-M.,Inorg.Chem,2002,
    41,6573.
    【2〕Song,L.—C.;Yang,Z.-Y;Bian,H.-Z.;Liu,Y;Wang,H.-1:;Liu,X.一F.;Hu,Q.??M.,
    Organometallics,2005,24,6 1 26.
    〔3】(a)Gioaguen,F.;Lawrence,J.D.;Schmidt,M.;Wilson,S.&;Rauclkfuss,T.B.,Z Am.Chem.
    Soc,2001,123,125 1 L.,Eur.Z Inorg
    8.;(”Li,E;Wang,M.;He,C.;U G;L沁X.;Chen,C.;Akermark,B.;Sun,
    Ch绷,20惦,2506.
    【4】4 Lawrence,J.D.,Li,H.,Rauchfuss,T.B.Chem.Commun,2∞l,1482. 〔5】5 Song,LC.;Ge,J.-H.;Y
    J.;Wang,H.丑;Luo,X.;Hu,Q..M.腑Z Inorg.Chem,2008,164.
    【6】Bhugun,I.;Lexa,D.;Saveant,J.-M.J:翩.Chem.Sot:.1996,11&3982.
    【7】Mejia-Rodriguez,l乙;Chong,D.;Reibenspies,J.H.;Sofiaga’M.P.;Darensbourg,M.Y,J=Am.
    Chem.Soc,2004,126,12伽14.
    【8】8
    Chong,D.;Georgakaki,I.R;Mejia-Rodriguez,R;Saaabria-Chinchilla,J.;Sofiag≈M.E; Darensbourg,M.Y,Dalton Trans,2∞3,41 58.
    【9】Song,L.C.;Ge,J.-H.;Li屿X.一F.;Zhao,L.Q.;Hu,Q.-M.Z
    5701.
    Organomet.Chem,1999,691,
    【10】Adams,M.W.W.;Mortenson,L.E.;Chert,J.S.,Biochim.Biophys.Acta,1981,594,105.
    【ll】Lawrence,J.D.;Li,H.;Rauchfuss,t B.;B6nard,M.;Rohmer,M.一M.Angew.Chem.Int.磁
    2001,40.1768.
    〔12】Lawrence,J.D.,Li,H.,Rauchfi盥s,T.B.Angew.Chem.Int.Ed,2001,4D.1768 〔13】ott,S.,Kritikos,M.,Ak豇mark,B.,Sun,L.,Lomoth,R
    1006.
    Angew.Chem.Int.戤2004,钳,
    74
    致谢
    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宋礼成教授和胡青眉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三年来, 两位先生不但在工作中悉心指导、严格要求,而且在生活中给予了我无微不至 的关怀和照顾.两位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新颖的学术思想以及勤奋的工作精 神使我受益良多,必将终生难忘,尤其是本论文的字里行间更是渗透着两位先 生的大量心血,在此向二位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本组所有同学,是这些年来大家的帮助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自己的硕 士论文. 在本论文完成过程中,元素所分析室马建新、李虎老师,x.射线衍射分析 实验室宋海滨、王宏根老师,中心实验室气相色谱分析实验室江冬青老师,高 分子所红外室李涛老师等多位老师在测试方面给予了大力的协助,在此也向他 们表示感谢。 感谢我的父母、家人,是他们给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直到现在完 成自己的硕士研究工作. 最后,再次向三年来所有给予过我关心和帮助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表示衷 心的感谢.


    二零零八年五月于南开
    75
    作者简介
    作者简

    罗想,男,1981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2001年考入河北师范大学化 学学院学习,2005年6月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同年9月考入南开大学化学系 有机化学专业在宋礼成教授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Fe—Fe〕氢化酶
    的仿生化学研究工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l、The Iron-Only Hydrogenase Active Site
    Models Containing

    Cysteinyl Group Coordinated via
    Its Sulfur Atom to One Iron Atom ofthe Diiron Subsite Li-Cheng Song,??Jian-Hua Ge,Jing Yah,Hu-Tmg
    Wang,Xiang
    Luo and
    Qing-Mei
    Hu
    蜀c口=.7=Inorg.Chem.2008,1 64. 2、The N-Acylated Derivatives of Parent Complex【{(p-SCH2)jNH)Fe2(Co)6】as Active Site
    Models of Fe-only Hydrogenases: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nd
    Li-Cheng Song,??Liang-Xing
    Related Properties
    Wang,Bang-Shao
    YiIl,Yu-Long
    Li’Xiao-Guang Zhang,Yuan-Wei
    Zh觚99
    Xiang Luo and
    Qing-Mei Hu
    Eur..,=Inorg.Chem.2008,29 1. 3、Synthesis,Structure and Electrocatalysis of Diiron C-Functionalized Propanedithiolate(PDD Complexes Related
    to Active Site
    of〔FeFe〕-Hydrogenases
    Li-Cheng Song,’Chang-Gong Li,.1ie Gao,Bang-Shao YirI’Xiang Luo,Xiao-Guang Zhang, Hai-Lin Bao and Qing-Mei Hu Inorg.Che.2008,ASAP article.
    4、新型唯铁氢化酶活性中心模拟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宋礼成??,闫敬,葛建华.罗想,胡青眉 绿色化学科学与工程和过程系统工程国际论坛2006,voll,199
    76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北洋1917  天兵在1917  一战1917无敌版  4006661917  1917  1917设计官网  1917设计  战争1917无敌版  天兵在1917txt下载  1917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