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菱湖和黄家湖水生植物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 环境质量报告书
  • 环境质量报告书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2-06-07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安徽省安庆市
    环境质量报告书
    二○○六年度
    安徽省安庆市环境保护局
    安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004 年环境质量报告书
    批 准 部 门 :安庆市环境保护局 编 制 单 位 :安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编 报 日 期 :2007 年 5 月
    审 主
    核: 编:
    文 徐开宇


    章宜洁
    魏迎宪
    专业编写人员: 第二部分 生态环境 固体废弃物 污染源:魏迎宪 大 气: 段 镭 水环境 声环境: 程 虹 放射性:陈大丰 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徐开宇 提 供 资 料 单 位 : 安庆市统计局、安庆市建委、 安庆市环卫处
    安庆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二○○六年度


    《环境质量报告书》是年度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和环境监测工作综 合成果的重要体现,是环境 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一九九六年度 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环境监测报告制度》规定和要求,按照国家总站 综字〔2002〕024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的 通知》精神,我们编制了《2006 年度安庆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本《安庆市环境质量报告书》收集、整理了全市环境质量监测、 污染源监测和调查、申报、统计资料。本着从环境整体出发,以系统 论为指导原则,结合城市经济发展、能源使用、工业结构以及机动车 使用情况等各方面资料,按照国家局颁布的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大纲 和技术规定所提供的技术指导路线, 我们对 2006 年度全市环境质量状 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重点评价了主要环境要素的质量现状及变化规 律,从而总结出我市环境质量现状的基本结论,指出了主要环境问题 和环境质量发展态势,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的相 应对策和建议。 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制是一项综合技术性强、涉及面广、要求高 的工作,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难免出现错误和不足,敬请领导和专家 多提意见和建议。
    编写组 二○○七年四月
    - 1 -
    安庆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二○○六年度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一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环境概况 ............................................ 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1 环境保护工作概况 ......................................................................2 环境监测工作概述 ......................................................................8 环境监测能力情况 ................................................................8 监测点位布设情况 ....................................................................11 布点原则 ..............................................................................11 监测点位 ..............................................................................12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16 采 样 ..................................................................................16 监测分析方法 ......................................................................19 数据概况 ..............................................................................29 实验室质量控制 ..................................................................31
    环境质量现状 ....................................... 40 污 染 源 ......................................................................................40 工 业 废 气 ............................................................................40 工 业 废 水 ............................................................................42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47 环境空气质量例行监测基本情况 ......................................47 环境空气质量统计及分析 ..................................................49 降水、降尘及硫酸盐化速率 ..............................................58 大 气 质 量 综 合 评 述 ..........................................................63 水 环 境 ..............................................................................66 长江安庆段 ............................................................................66 饮用水源水 ............................................................................78 皖河水 ....................................................................................84
    - 1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安庆市环境质量报告书
    二○○六年度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节 第七章
    湖 泊 水 .................................................................................86 七 县 一 市 地 表 及 生 活 饮 用 水 源 水 ................................89 水环境质量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 ........................................91 声 环 境 ..................................................................................93 概 况 ..............................................................................93 声 环 境 质 量 监 测 结 果 ...................................................94 安庆市 境质量综述 ......................................................106
    固体废弃物 ..............................................................................108 固体废弃物排放及综合利用情况 ..................................108 固体废物污染及处置中的主要问题 ..............................111 生态环境 ................................................................................117 土 地 利 用 ........................................................................117 自然保护 ............................................................................119 水土保持 ............................................................................128 生物多样性 ....................................................................130 放射性 ....................................................................................133
    一、放射性污染源概况 ......................................................................133 二、放射性污染物概况 ......................................................................133 三、安庆市环境辐射水平 ..................................................................135 第三部分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二章 总 结 ............................................ 136 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结论 ........................................................136 主要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 ................................................136 环境质量主要问题 ............................................................139 未来趋势预警 ....................................................................141 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142
    - 2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1
    第一章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第一章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北纬 29°47′??31°16′和 东 经 115°46′??117°44′之 间 ,辖 区 面 积 15352 平 方 公 里 , 中 市 区 466 平 方 公 里 , 其 2006 年 底 建 成 区 面 积 55.29 平 方 公 里 。 全 市 除 长 江 外 还 拥 有 众 多 的 河 流 湖 泊 。从 地 理 状 况 看 ,安 庆 市 属 丘 陵地区,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西南风。 安庆市是中等传统型工业城市, 业分布广, 有以石油加工、 行 具 纺 织 印 染 、化 工 、建 材 、轻 工 为 支 柱 ,食 品 、机 械 、电 子 、医 药 等 共同发展的工业特征。 2006 年 度 , 业 构 成 与 往 年 相 比 无 显 著 改 变 。 工 2006 年 度 城 市 主 要 社 会 经 济 指 标 变 化 情 况 见 表 1-1-1。
    表 1-1-1
    指标名称 国内生产总值 非农业人 工业用水量 建成区面积 能源 煤 炭 使用 燃 料 油 情况 天 然 气 汽车在用数 污 染 工业废气 物 排 工业废水 放量 工 业 废 渣
    安庆市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变化情况表
    2005 年 度 429.6 亿 元 2006 年 度 494.2 亿 元 73.72 万 人 ( 城 区 ) 50257 万 吨 55.29 平 方 公 里 354.39 万 吨 2.63 万 吨 168449 万 标 准 立 方 米 17418 辆 5349344 万 标 立 方 米 3633.43 万 吨 变化情况 +2.8% +2.8% -9.3% +8.7% +43.7% +57.6% +9.1% +15.7% +3.2% -4.7% +5.7%
    73.04 万 人 ( 城 区 ) 190432 万 吨 55.29 平 方 公 里 360.95 万 吨 3.75 万 吨 8 万标准立方米 14949 辆 2984058 万 标 立 方 米 3973.27 万 吨
    81.6 万 吨 ( 产 生 量 ) 81.3 万 吨 ( 产 生 量 ) 注 : 1、 数 据 来 源 为 安 庆 市 环 保 局 环 境 统 计 年 报 及 “ 城 考 ” 报 表 ; 市辖县。
    2、除 建 成 区 面 积 、非 农 业 人 口 数 和 汽 车 在 用 数 外 ,其 余 各 项 指 标 统 计 范 围 均 包 括
    - 1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2
    第二章
    环境保护工作概况
    第二章 环境保护工作概况
    安 庆 市 2006 年 度 的 环 境 保 护 工 作 , 在 市 委 、 市 政 府 和 省 环 保 局的正确领导下, 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持以人为本, 在 坚 树 立“ 全 面 、协 调 、可 持 续 的 发 展 观 ”,以“ 保 护 自 然 生 态 ,防 治 环境污染,从事核安全监管”为己任,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市” 为主题,优化发展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 危害群众健康、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 一、强化生态保护,打造生态安庆 安 庆 市 作 为 生 态 大 市 ,自 然 资 源 丰 富 ,生 物 种 类 众 多 ,生 态 类 型多样,既有大别山区,又有沿江调蓄洪区:既是生态良好地区, 又 是 生 态 环 境 脆 弱 地 区 。加 强 生 态 保 护 ,持 续 利 用 资 源 ,是 我 市 实 施 可 持 续 发 展 战 略 的 重 要 环 节 。市 委 市 政 府 确 立“ 生 态 立 市 ”战 略 。 一 是 在 工 作 的 指 导 思 想 上 ,强 调 树 立 新 的 科 学 发 展 观 ,把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融 入 全 市 的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之 中 :二 是 从 规 划 入 手 ,依 法 保 护 生 态 环 境 。在 新 一 轮 城 市 规 划 中 ,融 入 生 态 理 念 ,通 过 规 划 合 理 配 置 环 境 资 源 ,改 善 人 居 环 境 :三 是 加 强 生 态 建 设 ,促 进 生 态 环 境 与 经 济 建 设 健 康 协 调 发 展 ;四 是 突 出 发 展 主 题 ,妥 善 处 理 好 保 护 与 开 发 的 关 系 ,重 点 抓 好“ 两 区 一 园 ”的 保 护 ,对 资 源 开 发 项 目 严 格 进 行 环 境 管 理 。生 态 市 建 设 已 全 面 启 动 ,完 成 了 生 态 市 规 划 ;岳 西 县 国 家 级 生 态 示 范 区 通 过 国 家 验 收 ;启 动 了“ 百 镇 千 村 万 户 ”生 态 示 范 工程;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深入开展“专项行动”,保护群众身心健康 贯 彻 落 实 全 国 大 气 和 水 污 染 防 治 工 作 电 视 电 话 会 议 精 神 ,把 确 保 饮 用 水 安 全 作 为 环 保 工 作 的 首 要 任 务 ,集 中 力 量 开 展 了 饮 用 水 源 保 护 区 专 项 执 法 检 查 。全 市 共 检 查 水 源 地 133 个 ,取 缔 和 搬 迁 危 及 水 源 安 全 的 污 染 源 60 个 , 处 罚 2 家 企 业 , 解 决 了 一 批 长 期 危 害 群 众 饮 水 安 全 的 突 出 环 境 问 题 。结 合 新 农 村 建 设 ,深 入 开 展 农 村 面 源
    - 2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3
    第二章
    环境保护工作概况
    污 染 防 治 ,积 极 推 进“ 百 镇 千 村 万 户 ”生 态 示 范 试 点 工 作 ,促 进 了 农 村 环 境 质 量 改 善 和 农 民 增 收 。以 开 展 城 市 管 理 年 活 动 为 载 体 ,狠 抓大气污染防治。 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餐饮业油烟、 尘专项治理; 在 烟 加 大 了 对 建 筑 施 工 粉 尘 、噪 音 的 管 理 ;城 区 空 气 环 境 质 量 优 良 率 保 持 在 98%以 上 。 在 全 省 17 个 城 市 环 境 综 合 整 治 定 量 考 核 中 , 我 市 综合成绩、环境管理指标位居前列。 按 照 全 国“ 整 治 违 法 排 污 企 业 保 障 群 众 身 体 健 康 专 项 行 动 ”的 要 求 , 展 了 环 保 专项行 动 , 市 共 出 动 环 保 执 法 人 员 1730 多 人 次 、 开 全 查 处 企 业 266 家 ,关 停 企 业 12 家 ,发 出 整 改 文 件 35 份 ,处 罚 企 业 15 家 ,对 6 家 典 型 环 境 违 法 案 件 实 行 了 挂 牌 督 办 。 保 了 重 点 企 业 污 染 排 放 物 达 标 率 稳 定 在 95%左 右 。 三、发挥管理职能,参与宏观调控 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环境压力过大的严峻形势, 我局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对全市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 清查。清查出建设项目 263 个,其中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项目 62 个, 未执行“三同时”制度的 43 个,处罚 2 个,撤消越权、违规审批的一批环 境影响评价文件。同时,我们向社会作出了“便民高效、公开透明、接受 监督、廉洁自律、公平公 严格审批、强化验收”的七项承诺,引起了 社会强烈反响。2006 年我局共审批建设项目 55 个,其中,报告书 8 个、 报告表 47 个; 验收项目 9 个,配合省局审批项目 11 个。一年来,环 境准入作为改善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在抑制固定资产投 资过快增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依法强化管理,规范征费 排污费征收进一步规范、加强。2006 年全市排污费征收达到 2675 万 元,比上年增长 20.1%。枞阳、怀宁二县排污费征收创历史最好水平。我 市已由排污费征收为主向全面监管污染企业的工作转变。在 2006 年全省 17 个城市定量考核中,我市名列全省第三。 五、加大能力建设,提升 水平 我们积极争取和充分利用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开始用于环保能力
    - 3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4
    第二章
    环境保护工作概况
    建设的机遇,争取到中央和省用于环保能力建设资金 605 万元,其中应急 监测资金 256 万元、信息建设资金 150 万元、污染治理资金 200 万元。 “安庆市环境科研、监测、监理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2006 年,该工程完成了土地征收、规划设计、“三通一平”以及相关部门 的行政审批手续,现已开工建设,2007 年底将完成主体工程框架建设。 环境监测预警和执法监 两大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建成水质、 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机构全部达到国家级标准化建设 要求;组建了核与辐射监测室。增强了处置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办事效能 2006 年,安庆市环保局抓住机遇,从本系统选拔了3名优秀干部充实 到局领导班子。同时,我们还把一批政治素质高、专业知识强的优秀高级 人才,充实到下属单位领导班子,优化了班子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为实 现“十一五”环保工作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政治、组织保障。 七、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意识 我 市 在 加 强 环 境 管 理 、严 格 执 法 和 热 情 服 务 的 同 时 、大 力 开 展 环 保 宣 传 教 育 活 动 ,努 力 提 高 各 级 领 导 和 群 众 的 环 境 意 识 。充 分 利 用 广 播 、电 视 、报 纸 和 互 联 网 ,广 泛 宣 传 环 保 政 策 法 规 ,较 少 环 保 专 业 知 识 和 建 设“ 生 态 市 ”意 义 。从 2003 年 元 月 15 日 开 始 ,通 过 市 电 视 台 逐 日 发 布 城 区 大 气 环 境 质 量 日 报 、预 报 ,并 每 月 公 布 一 次 城 区 生 活 饮 用 水 源 环 境 质 量 状 况 ;在 互 联 网 上 发 布 政 务 信 息 和 市 区 环境质量公报。 组 织 开 展“ 六 五 ”世 界 环 境 日 等 宣 传 活 动 。以《 安 庆 环 境 》为 阵 地 ,加 大 了 环 境 宣 传 和 舆 论 监 督 力 度 。全 市 累 计 创 建 各 级 绿 色 学 校 95 所 ; 电 台 、 电 视 成 为 宣 传 安 庆 环 保 形 象 的 重 要 窗 口 ; 信 息 中 心 还 举 办 了《 国 务 院 关 于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加 强 环 境 保 护 决 定 》辅 导 培训班、环保法制、工业园区环境管理、清洁生产审核等培训班 8 期,累计参训人数达千余人。 八、结成环保“统一战线”,推进环保事业 2006 年 开 始 , 环 保 局 团 结 各 方 面 的 力 量 共 同 推 动 环 保 事 业 的 市
    - 4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5
    第二章
    环境保护工作概况
    发展。 导班子成员带队走访了市直二十几个部门, 动征求意见, 领 主 商 讨 环 保 工 作 大 计 ,增 进 互 信 理 解 ,达 成 广 泛 共 识 。同 时 聘 请 了 各 类 专 业 专 家 担 任“ 安 庆 市 环 境 咨 询 委 员 ”,出 谋 划 策 ,共 商 环 保 发 展 大 计 。经 过 一 年 的 努 力 ,我 们 争 取 了 上 级 领 导 的 支 持 ,取 得 了 有 关 部 门 的 理 解 ,得 到 了 专 家 学 者 的 帮 助 ,各 方 面 齐 心 协 力 推 进 环 保 工作的格局初步形成。 九、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城市发展格局 随 着 城 市 建 设 的 速 度 加 快 ,为 提 高 人 民 群 众 的 生 活 质 量 ,改 善 我 市 的 投 资 环 境 ,市 政 府 以 创 建 全 国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中 国 优 秀 旅 游 城 市 为 契 机 ,全 面 推 动 城 市 环 境 综 合 整 治 ,优 化 城 市 发 展 格 局 。城 市 环 境 质 量 逐 年 得 到 改 善 和 提 高 ,据 监 测 结 果 统 计 ,去 年 ,安 庆 市 区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优 、良 级 别 的 天 数 达 362 天 ,占 全 年 天 数 的 99.2%; 比 上 年 同 期 增 加 了 2 天 ,创 市 区 空 气 质 量 优 良 级 天 数 的 历 史 最 高 水 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 第 一 , 于 市 区 东 北 部 的 大 湖 风 景 区 规 划 区 面 积 4.7 平 方 公 里 , 位 堪 称 我 市 的 一 大“ 明 珠 ”。为 了 让 湖 光 山 色 融 入 宜 城 景 致 ,市 政 府 采 取 了 一 系 列 措 施 , 投 资 1 亿 元 人 民 币 , 对 市 民 广 场 10 余 万 平 方 米 建 筑 进 行 了 拆 迁 ; 动 用 2600 万 元 使 菱 湖 北 岸 的 石 化 输 油 管 线 由 地 上 转 入 地 下 ; 投 入 2000 多 万 元 整 治 市 民 广 场 、 建 设 南 苑 工 程 ; 投 资 1370 万 元 , 对 菱 湖 风 景 区 景 观 带 进 行 建 设 , 新 建 绿 地 32580 平 方 米 , 新 建 12 个 风 格 不 同 的 绿 地 广 场 16380 平 方 米 ; 用 现 代 高 科 技 设 置 动 感 景 观 灯 643 套 ,使 灯 饰 与 自 然 景 观 融 为 一 体 、交 相 辉 映,成为安庆城区一道靓丽风景线。 城 市 污 水 处 理 厂 正 在 加 紧 建 设 。 此 项 目 按 日 处 理 24 万 吨 污 水 能 力 设 计 , 工 程 分 两 期 建 设 , 一 期 按 12 万 吨 /日 设 计 , 在 城 东 征 地 240 亩 , 投 资 1.63 亿 元 。 主 要 建 设 内 容 : 建 设 污 水 干 管 5.5 千 米 , 老 城 区 配 套 污 水 管 道 4 千 米 ,华 中 路 建 污 水 提 升 泵 站 一 座 ;敷 设 直 径 800 毫 米 尾 水 排 放 管 1 千 米 ;架 设 双 回 路 电 力 线 路 。目 前 ,该 项 目 已 基 本 建 成 , 有 望 在 2007 年 6 月 投 产 运 行 。
    - 5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6
    第二章
    环境保护工作概况
    安 庆 市 医 疗 废 弃 物 集 中 处 理 中 心 建 设 ,已 进 入 建 设 阶 段 。项 目 建 设 规 模 为 日 处 理 医 疗 垃 圾 5 吨 ( 年 处 置 能 力 1825 吨 ) , 厂 址 离 市 区 20 公 里 , 占 地 约 20 亩 , 总 投 资 1333 万 元 , 主 要 承 担 安 庆 市 区及下辖八县(市)医疗废物的处置任务。 第 二 ,狠 抓 城 镇 生 活 饮 用 水 水 源 保 护 。我 市 各 级 政 府 将 城 镇 生 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府目标 当 中 ,使 之 走 上 法 制 化 、规 范 化 轨 道 ,为 贯 彻《 安 徽 省 城 镇 生 活 饮 用 水 水 源 保 护 条 例 》 , 市 政 府 于 2003 年 10 月 20 日 颁 布 了 《 安 庆 市 市 区 生 活 饮 用 水 水 源 环 境 保 护 办 法 》规 范 性 文 件 。2006 年 实 施 的 饮 用 水 源 保 护 区 专 项 执 法 检 查 ,解 决 了 一 批 长 期 危 害 群 众 饮 水 安 全 的突出环境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市的环保工作仍存在有一定的问题。 一 是 结 构 性 污 染 问 题 依 然 突 出 。我 市 产 业 水 平 和 工 业 产 业 结 构 层 次 相 对 较 低 ,以 传 统 工 业 和 资 源 型 工 业 为 主 ,原 生 资 源 的 初 级 利 用强度和比重高, 新技术产业比重低, 市总体上污染负荷较高; 高 全 再 加 上 一 些 企 业 的 环 保 责 任 没 有 得 到 落 实 ,环 境 意 识 淡 薄 ,先 污 染 后 治 理 ,边 治 理 边 破 坏 ,未 环 评 先 建 设 的 现 象 普 遍 存 在 ;一 些 县 级 建 设 项 目 环 评 执 行 率 只 有 30%- 40%, 一 些 工 业 园 区 项 目 环 评 执 行 率 不 足 50%。 经 济 发 展 面 临 着 巨 大 的 环 境 压 力 。 二 是 环 境 质 量 和 污 染 排 放 形 势 依 然 严 重 。流 经 我 市 的 8 条 河 流 全部进入长江,长江成为我市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主要接纳地。 特 别 是 沿 江 西 排 涝 、大 南 门 泵 站 、新 河 闸 作 为 我 市 主 要 排 污 口 ,承 担 着 老 城 区 23 万 人 生 活 污 水 和 数 十 家 工 业 企 业 生 产 废 水 的 排 放 任 务 。 每 天 由 此 排 入 长 江 的 污 水 总 量 近 21.5 万 吨 , 占 排 江 总 量 的 91.1%, 其 中 工 业 污 水 占 10%、 生 活 污 水 占 90%。 大 量 的 生 活 污 水 未 经 处 理 直 排 长 江 ,严 重 污 染 了 长 江 ;城 区 饮 用 水 水 源 取 水 口 与 沿 江 排 污 口 交 错 排 列 ,直 接 威 胁 着 全 市 饮 用 水 源 地 安 全 ;由 于 历 史 和 现 实 原 因 ,一 些 地 方 在 项 目 建 设 中 选 址 不 当 ,把 一 些 高 危 行 业 化 工 企 业 建 在 水 源 地 上 游 、江 河 沿 岸 等 环 境 敏 感 地 区 ,一 旦 发 生 重 大 事
    - 6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7
    第二章
    环境保护工作概况
    故 ,将 会 造 成 巨 大 的 环 境 灾 难 和 人 民 生 命 财 产 损 失 。主 要 污 染 物 居 高 不 下 ,全 市 二 氧 化 硫 排 放 量 突 破 省 下 达 指 标 ,部 分 区 域 酸 雨 有 加 重趋势。 三 是 生 态 破 坏 趋 势 尚 未 得 到 有 效 遏 制 。全 市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质 量 不 高 ;山 区 崩 塌 、滑 坡 、泥 石 流 等 地 质 灾 害 时 有 发 生 ;水 土 流 失 面 积 较 大 ,山 区 土 地 沙 化 有 加 快 之 势 ;规 模 化 养 殖 和 农 药 、化 肥 、农 膜使用等造成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生态 破 坏 日 渐 严 重 ,土 壤 污 染 带 来 的 不 利 影 响 逐 渐 显 现 ,农 村 居 住 环 境 问题亟待 ; 市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较弱, 来物种威胁加剧; 全 外 全市生态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四 是 环 境 污 染 治 理 历 史 欠 账 多 ,环 境 基 础 设 施 薄 弱 。我 市 污 水 处 理 厂 及 配 套 管 网 建 设 滞 后 ,建 设 资 金 地 方 配 套 能 力 弱 ,大 量 城 市 污 水 未 经 处 理 直 接 排 入 江 河 湖 库 ;城 市 垃 圾 无 害 化 处 理 率 远 远 低 于 全 省 水 平 ,不 能 满 足 城 市 发 展 需 要 ;加 快 发 展 的 火 力 、化 工 、建 材 等行业污染产生量大,治理任务艰巨。 五是环境监管能力严重不足,与日益繁重的环保任务不相适 应 。虽 然 经 过 长 期 特 别 是“ 十 五 ”期 间 的 努 力 ,环 保 机 构 监 管 能 力 得到不同程度提高,但与承担的职责和任 比还严重不相适应, 机 构 不 够 健 全 ,队 伍 不 够 整 齐 、监 管 手 段 和 应 急 能 力 落 后 ,监 管 工 作 所 需 经 费 缺 乏 的 问 题 还 没 有 从 根 本 上 得 到 解 决 。同 时 也 应 该 客 观 地 看 到 ,我 市 对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认 识 不 高 、作 风 不 实 、执 法 不 严 、监 管 不 力 等 现 象 在 各 个 单 位 都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存 在 。一 些 地 方 擅 自 降 低 环境准入门槛,越权审批、重批轻 现象相当严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创新观念,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 发展循环经济,把现代经济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生态良性循环基础 上,让产业结构与生态相融,实现可持续发展。
    - 7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8
    第三章
    环境监测工作概述
    第三章 环境监测工作概述
    第一节 环境监测能力情况
    一、环境监测机构与人员
    安 庆 市 环 境 监 测 工 作 开 始 于 1976 年 , 随 着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环 境 保 护 工 作 的 深 入 ,环 境 监 测 机 构 也 日 益 发 展 和 不 断 壮 大 ,逐 步 建 立 了 以 安 庆 市 环 境 监 测 中 心 站 为 中 心 的 环 境 监 测 网 络 体 系 。该 站 自 1988 年 起 先 后 被 列 为 地 表 水 系 国 控 网 络 监 测 站 、 大 气 国 控 网 络 监 测 站 、酸 雨 国 控 网 络 监 测 站 、长 江 三 峡 工 程 生 态 环 境 监 测 以 及 国 家 水 质 自 动 监 测 网 络 站 。 该 站 于 2005 年 度 先 后 通 过 了 省 级 计 量 认 证 复 审 和 6 大 项 共 161 个 环 境 监 测 项 目 的 国 家 实 验 室 认 可 ,在 省 内 率 先 取 得 了 国 家 实 验 室 资 质 。 并 于 2006 年 通 过 了 计 量 认 证 、 实 验 室认可二合一监督评审。 自 建 站 以 来 ,安 庆 市 环 境 监 测 中 心 站 一 直 认 真 履 行 着《 全 国 环 境 监 测 管 理 条 例 》赋 予 的 各 项 职 能 ,负 责 本 地 区 各 类 环 境 污 染 物 的 监 测 分 析 ,监 测 要 素 包 括 水 、大 气 、噪 声 、固 废 、底 泥 、土 壤 、汽 车尾气等。 截 止 2006 年 底 ,在 职 职 工 总 数 42 人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占 全 站 总 数 的 80%以 上 ,其 中 :高 级 工 程 师 8 人 ,占 技 术 人 员 总 数 的 19.0%; 工 程 师 20 人 , 占 总 数 的 47.6%; 初 级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10 人 , 占 总 数 的 23.8%。 技 术 人 员 所 学 专 业 包 括 : 化 学 分 析 、 环 境 监 测 、 仪 器 仪 表 、环 境 生 物 、有 机 化 学 、无 机 化 学 、公 共 卫 生 、财 务 、 案 、计 算 机 应 用 、气 象 等 ,职 工 数 量 及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构 成 情 况 与 上 年 相 比 基本保持稳定。
    二、环境监测仪器设备
    “十五”期间,安庆市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有了较大的提高。自动监 测从无到有。 通过亚行贷款南方酸雨子项目及地表水和辐射能力建设项目,
    - 8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9
    第三章
    环境监测工作概述
    配置了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并更换了一些不能满足监测能力范围和准 度要求的设备。到 2006 年底,安庆市站共有 134 台(套)各类仪器设备,其中
    主要设备配置情况见表 1-3-1。 表 1-3-1 安庆市环境监测站仪器设备配置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仪器名称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 pH 计(实验室用) pH 计(现场用) 电导仪 离子计 浊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紫外分光光度计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离子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油份浓度仪 COD 快速测定仪 BOD 培养箱 蒸馏水器 电冰箱或冷柜 水样采样器 便携式流速测量仪 大气自动监测系统 大气采样器 TSP 采样器 PM10 采样器 降水采样器 TOC 测定仪 溶解氧测定仪 便携式多参数水质仪 沉积物采样器 纯水机 数 量 序号 4 2 2 2 1 2 1 3 1 1 1 2 1 2 1 2 2 12 2 1 4 4 8 6 2 1 4 2 1 1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生物显微镜 土壤采样器 煤含硫量分析仪 烟尘测试仪 烟气测试仪 烟尘黑度仪 汽车尾气监测仪 柴油机排烟黑度监测仪 声级计 振动测定仪 全球定位系统(GPS) 环境监测车(不含小轿车) 电磁辐射测量仪 便携式激光测距仪 监测信息工作站 多媒体微机 笔记本微机 大屏幕投影设备(套) 光盘刻录机 彩色扫描仪 摄像机 录像机 打印机 彩色打印机 通讯设备 远程通讯设备 复印机 传真机 智能化γ辐射仪 —— 仪器名称 数 量 2 1 1 3 4 2 2 1 4 1 1 2 1 1 15 27 2 1 2 4 1 1 14 8 11 17 1 4 1 ——
    2006 年 度 , 监 测 用 房 总 面 积 为 2320 平 方 米 。 其 中 中 心 分 析 室
    - 9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10
    第三章
    环境监测工作概述
    实 验 区 面 积 为 2000 平 方 米 , 包 括 一 栋 五 层 实 验 楼 ; 自 动 监 测 用 房 面 积 320 平 方 米 ,包 括 长 江 皖 河 口 水 质 自 动 监 测 站 、三 套 长 程 差 分 空气自动监测站及一套国控空气自动采样点站房。 目 前 ,该 站 担 负 的 环 境 监 测 任 务 主 要 有 :长 江 及 辖 区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监 测 、长 江 生 态 环 境 监 测 、城 区 空 气 环 境 质 量 监 测 、城 区 声 环 境 质 量 监 测 、城 市 环 境 综 合 整 治 定 量 考 核 监 测 、排 污 申 报 及 征 费 监 测 、汽 车 尾 气 监 测 、“ 三 同 时 ”监 督 、竣 工 验 收 监 测 、突 发 事 件 的应急监测和咨询服务监测等。
    - 10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11
    第四章
    监测点位布设情况
    第四章 监测点位布设情况
    第一节 布点原则
    根据国家环保局《环境监测技术规范》(1986 年版),结合安庆市近 年来的具体情况,我们对本市的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设工作制定了以下原 则:
    一 、大气监测布点原则
    1. 所设点位应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能反映某一地域的污染水平及规律。 2.各测点设置条件的标准化表现出显着的可比性。 3.布设一个区域环境对照点,使各测点获得的数据能真实地反映城市 的污染状况。 4.测点的布设不仅应考虑到污染现状,还要着眼于未来开发建设的趋 势。 5.测点优化定位后不宜轻易变动,以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及纵向可 比性。 6.测点所在地应尽量满足不同项目对于采样高度及自由空间的要求。
    二、大气降水监测布点原则
    1.点位设置应考虑区域环境特点,尽量不受局域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 的影响。 2.目前安庆市城区人口总数小于 50 万,应布设两个降水监测点位。 3.采样容器一律为聚乙烯质地。
    三 、水质监测断面布设原则
    1.布设点位应具代表性,能真实全面地反映污染物的三维分布和变化 规律。 2.查清监测河段内生产、生活取水及废水排放的总体状况和其它影响 水质的原因,为布设断面提供依据。 3.断面数量应因地制宜,改善对污染物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把握, 选择优化方案,以较少的断面、垂线和测点获得最具代表性的样品。
    - 11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12
    第四章
    监测点位布设情况
    4.断面位置应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处。
    四、噪声监测布点原则
    1. 区域划分应与城市现有规划及总体规划的布局相结合, 保证 “区划” 的可行性和相对稳定性。 2.测点布设应具有 性,力求真实反映某一地域的噪声污染水平。 3.进行道路交通监测时,测点应选择在两路口之间的交通干线人行道 上,离路沿 20 厘米,距离路口 50 米以上。
    第二节 监测点位
    2006 年度,安庆市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与上年相比没有变化。监测频率 均维持不变。 以下各表格概括了安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工作的空间延展,各测 点的功能体现,以及在国家、安徽省环境监测网络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表 1-4-1
    点位名称 红光招待所 马山宾馆 市政府 白泽湖 控制级别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东经 东经 东经 东经
    安庆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明细表
    地理坐标 117°02′42〃 117°01′36〃 117°02′54〃 117°04′45〃 北纬 北纬 北纬 北纬 30°46′03〃 30°46′18〃 30°46′45〃 30°47′42〃 功能 高值点 趋势点 均值点 对照点
    表 1-4-2
    点位名称 四七七厂 监 测 站 白泽湖 控制级别 国家级 国家级 国家级
    安庆市降水监测点位明细表
    地理坐标 东 经 117°04′06〃 东 经 117°01′42〃 东 经 117°04′45〃 北 纬 30°46′21〃 北 纬 30°46′18〃 北 纬 30°47′42〃 功能 对照点 城 区 对照点
    表 1-4-3
    断面名称 皖河口 车渡口 石化总排 前江口
    长江安庆段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明细表
    地理坐标 东经 东经 东经 东经 116°59′59〃 117°04′10〃 117°06′48〃 117°08′55〃 北纬 北纬 北纬 北纬 30°45′00〃 30°45′00〃 30°45′25〃 30°20′19〃 功能 对照断面 控制断面 控制断面 消减断面
    控制级别 国家级 省级 省级 国家级
    - 12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13
    第四章
    监测点位布设情况
    表 1-4-4
    点位名称 四七七厂 化 三 建 交 际 处 监 测 站 菱湖公园 人民剧院 棉 科 所
    安庆市降尘、硫酸盐化速率监测点位明细表
    地理坐标 东经 东经 东经 东经 东经 东经 东经 117°04′06〃 117°01′42〃 117°02′12〃 117°01′42〃 117°02′30〃 117°02′42〃 117°05′18〃 北纬 北纬 北纬 北纬 北纬 北纬 北纬 30°46′21〃 30°46′54〃 30°46′12〃 30°46′18〃 30°46′54〃 30°46′24〃 30°46′54〃 功能 工业居住混合 工业区 交通稠密区 居住区 文化区 商业区 对照点
    控制级别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省级
    注:棉科所测点为降尘、硫酸盐化速率对照监测点。 表 1-4-5 安庆市城区饮用水源监测点位明细表
    监测点位 一水厂取水口 三水厂取水口 石化水厂取水口 控制级别 省 级 省 级 省 级 地理坐标 东 经 117°01′18〃 东 经 117°02′54〃 东 经 117°01′48〃 北 纬 30°45′48〃 北 纬 30°45′54〃 北 纬 30°45′57〃 饮用水源 地 长 江 长 江 长 江
    表 1-4-6 安庆市县区地表水及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点位明细表
    县(市名称)
    宿松
    点位名称
    龙感湖(湖心) 龙感湖(宿松湖北交界处) 黄湖 饮用源水(二郎河) 车轴寺 饮用源水(潜水河) 嬉子湖 菜子湖 饮用源水(牯牛背水库) 饮用源水(镜主庙水库) 龙眠河 练潭河 白荡湖 长河 饮用源水(长江) 饮用源水(麻塘水库) 皖河 泊湖 饮用源水(西镇水厂) 武昌湖 魏河 花亭湖 饮用源水(县水厂一级泵站) 泊湖 长河 包家河 饮用源水(县自来水公司三水厂) 衙前河 毛尖山水库
    地理坐标
    东经 116??13′09.5〃 东经 116??06′11.3〃 东经 116??23′91.4〃 东经 116??06′68.7〃 东经 116??36′53.8〃 东经 116??33′12.4〃 东经 117??03′33.0〃 东经 117??04′40.4〃 东经 116??50′42.0 东经 116??56′07.5〃 东经 116??57′13.4〃 东经 117??00′38.6〃 东经 117??20′65.4〃 东经 117??09′59.7〃 东经 117??13′79.3〃 东经 116??37′37.0〃 东经 116??43′30.8〃 东经 116??33′22.7〃 东经 116??40′15.6〃 东经 116??42′46.0〃 东经 116??02′27.9〃 东经 116??12′39.6〃 东经 116??16′23.1〃 东经 116??26′09.3〃 东经 116??01′14.2〃 东经 116??08′49.5〃 东经 116??21′11.8〃 东经 116??21′10.8〃 东经 116??24′06.0〃 北纬 29??57′43.9〃 北纬 29??57′05.1〃 北纬 30??00′81.6〃 北纬 30??08′69.8〃 北纬 30??37′93.3〃 北纬 30??38′12.9〃 北纬 30??47′80.6〃 北纬 30??47′92.5〃 北纬 31??00′68.7〃 北纬 31??04′65.9〃 北纬 31??02′74.3〃 北纬 30??44′84.6〃 北纬 30??50′56.9〃 北纬 30??42′58.7〃 北纬 30??41′61.5〃 北纬 30??24′56.0〃 北纬 30??25′31.5〃 北纬 30??13′46.8〃 北纬 30??06′24.7〃 北纬 30??15′35.3〃 北纬 30??38′15.2〃 北纬 30??33′16.1〃 北纬 30??26′46.9〃 北纬 30??10′25.4〃 北纬 30??49′48.2〃 北纬 31??02′08.8〃 北纬 30??51′27.6〃 北纬 30??51′15.6〃 北纬 30??49′48.1〃
    潜山
    桐城
    枞阳
    怀宁
    望江
    太湖
    岳西
    - 13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14
    第四章
    监测点位布设情况
    表 1-4-7 安庆市城区地表水功能区监测点位明细表
    监测点位 河 流 湖 泊 皖河上游断面 皖河下游断面 菱湖湖心 大湖湖心 石塘湖东 石塘湖西 破罡湖入口 破罡湖出口 控制级别 省 省 省 省 省 省 省 省 级 级 级 级 级 级 级 级 东经 东经 东经 东经 东经 东经 东经 东经 地理坐标 117°00′18〃 117°00′06〃 117°02′45〃 117°03′12〃 117°06′36〃 117°05′00〃 117°08′12〃 117°10′00〃 北纬 北纬 北纬 北纬 北纬 北纬 北纬 北纬 30°46′42〃 30°45′30〃 30°46′30〃 30°46′42〃 30°54′18〃 30°52′00〃 30°55′36〃 30°55′42〃 水域功能 工 工 景 景 渔 渔 农 农 业 业 观 观 业 业 灌 灌
    城区区域噪 测点位:
    城区区域划分 400 米×400 米网格 114 个,每个网格中心布设 1 个噪 声监测点位,共计有效监测点位 103 个(具体点位名称略)。
    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点位:
    ① 菱湖新村(一类区) ② 监测站(二类区) ③ 第三人民医院(二类区) ④ 吴越街(二类区) ⑤ 石化机修厂(三类区) ⑥ 被单厂(四类区) ⑦ 彩印厂(四类区)
    交通噪声监测路段及监测点位:
    2006 年度,安庆城区交通噪声监测路段控制总长度 49.11 公里,占建成 区道路总长度的 15.4%。包括 19 测路段、69 个监测点位,详见表 1-2-6。
    - 14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15
    第四章
    监测点位布设情况
    表 1-4-8 交通噪声监测点位明细表
    路段名 德宽路 序号 1 2 3 玉琳路 1 2 1 沿江路 2 3 市府路 1 2 1 菱湖南路 2 3 4 1 2 集贤路 3 4 5 1 孝肃路 2 3 1 黄土坑路 2 3 4 1 站南路 2 3 1 湖心北路 2 3 1 十魏中路 2 3 点位名 德宽路二小 一药厂 德宽路粮站 电影院 五 燃料公司 活塞环厂 八号码头 燎原化工厂 市政府 公路站 少年宫 师范学院 规划局 被单厂 戏校 汽配公司 科协 变压器分厂 第一人民医院 地委 电视台 毛纺厂 汽运公司 石化加油站以西 100 米 石化建安公司 新亚菱化工厂大门 宜铁宾馆 天宝商城 肖坑 社 无线电三厂大门 美日集团安庆专卖店 科技创业大厦 开发区驾校 长江浴室 菱湖北路 龙珉路 湖心路 人民路 宜城路 龙山路 渡江路 华中路 路段名 序号 1 2 3 4 5 1 2 1 2 3 4 1 2 3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1 2 3 —— 点位名 十四中 农药厂 纺织器材厂 彩色印刷厂 玻璃厂 木材公司 外贸车队 四中 池州军招 建委大楼 西四栋 海员会堂 生资公司 公交公司 水利局 纸厂北大门 机床厂 皖江剧院 人民路一小 市委 二水厂 烟草公司 铜兴机械厂 春光苑西大门 安庆大酒店以南 100 米 锦绣公园 光彩装饰城 肖坑 社圣埠分社 市花木公司 郊区法院 市第二塑料厂大门 党校大门附近 安全局 市 委
    - 15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16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第一节 采
    一 、采样频次及监测项目
    采样频次及监测项目的确立,主要依据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 国家、省有关文件规定,并根据我市环境及监测现状,最终由国家、省环 境主管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批准认可。详见表 1-5-1、1-5-2:
    表 1-5-1
    环境 要素 环境空气 降 水 降尘、硫酸 盐化速率

    例行监测监测项目及监测频率
    监测时间 逐时自动监测 逢雨即测 每月收集 全年 次数 184 同降水 次数 收集 12 次
    监测项目 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 pH 值、电导率、硫酸根、硝酸根、氯离子、氨离 子、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 降尘、硫酸盐化速率 流量、pH 值、水温、电导率、氨氮、总 总氮、 总铜、总锌、氟化物、溶 、六价铬、高锰酸盐 指数、挥发酚、总砷、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总氰化物、石油类、总硒、总汞、总铅、总镉、粪 大肠菌群、硫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长江水
    每月监测
    12
    饮用 水源水
    pH 值、水温、硫酸盐、氯化物、氨氮、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总 高锰酸盐指数、溶 、生化 需氧量、挥发酚、石油类、总氰化物、氟化物、总 每月监测,选测 汞、粪大肠菌群、溶 铁*、锰*、铜*、锌*、总 项目(*号标注) 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需氧量*、硒*、 总 每半年监测一次 砷* 、镉*、 六价铬*、铅*、硫化物*等共 30 个监测 项目 湖泊枯、丰两期 pH 值、溶 、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 四次,皖河水隔 氮、石油类、化学耗氧量、总汞、总镉、全盐量 月监测 功能区定点噪声:7 个测点 道路交通噪声:19 条交通干线,69 个测点 2次 / 年 1次 / 年 1次 / 年
    12
    地表水
    皖河 6 次 湖泊 4 次 2 1 1
    噪 声
    区域环境噪 103 个有效网格 11 个环境噪声达标区 (总面积 16.81 平方公里)
    1 次/ 2 年, 声源 1 次 / 年
    - 16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17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表 1-5-2
    环境 要素 监测项目
    污染源监测基本情况
    监测时间 国家重点源 普通污染源 1次 / 季 2 次/ 年 1 次/ 年 1 次/ 年 全年 次数 4 2 1 1
    固定污染源 按国家局《环境监测技术 规范》第七章要求 流动污染源 烟尘控制区
    机动车尾气及噪 7 个烟尘控制区内燃煤设施
    二.水样保存和运输
    表 1-5-3 地表水样保存方法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保存 要求 贮存用容器 温度 保存剂 保存时间 体积 (ml) 塑料 玻璃 ℃ pH 50 √ √ 6 小时 水温 1000 √ √ 悬浮物 100 √ √ 7天 硬度 100 √ √ 7天 溶解 (电极法) 300 √ 氧 (碘量法) 300 √ 加 1ml 硫酸锰 4-8 小时 化学耗氧量 50 √ √ 加 H2SO4 至 pH<2 7天 五日生化需氧量 1000 √ √ 6 小时 氨氮 400 √ √ 加 H2SO4 至 pH<2 24 小时 亚硝酸盐氮 50 √ √ 硝酸盐氮 100 √+ √ 加 H2SO4 至 pH<2 挥发性酚 500 √ 加 H3PO4 至 pH<4, 24 小时 氰化物 500 √ √ 加 NaOH 至 pH=13 24 小时 砷 100 √ √ 加 H2SO4 至 pH<2 6 个月 汞 100 √ √ 加 HNO3 至 pH<2 13 天(硬塑) 六价铬 √ 加 NaOH 至 pH8-9 当天测定 总铬 √ 加 HNO3 至 pH<2 当天测定 铅 √ 加 HNO3 至 pH=2 6 个月 镉 √ 加 HNO3 至 pH=2 6 个月 油类 1000 √ 4 加 H2SO4 至 pH<2 24 小时 浊度 100 √ √ 4 7天 氟化物 300 √ √ 4 7天 细菌总数 150 √ 4 无菌 6 小时以内 大肠菌群 150 √ 4 无菌 6 小时以内 总 50 √ √ 4 24 小时 透明度 测定项目 备注 最好现场 现场测定
    现场测定 现场测定
    长时间保存 现场测定
    水样品采集,严格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分类采集,选用
    - 17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18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合适材质的贮存容器,采用相应的保存方法、添加固定剂,贴上防水标签, 统一编号,盖紧外盖,套上防震隔层装箱,由采样人员运交样品交接室。 采样时填写现场采样记录和现场监测记录。现场测定的项目有:水温、pH 值、透明度、电导率、感官描述(颜色、气味、油污)等。
    表 1-5-4 废水样品保存方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测定项目 pH 值 色度 BOD5 COD 保存条件 4℃ 4℃ 4℃ 加硫酸至 pH<2 保存时间 (小时) 6 24 6 采样体积 (ml) 50 200 1000 1000 2000 4~8 7天 7天 加氢氧化钠至 pH>12 每升废水用 NaOH 调至中性加 2ml2M 乙酸锌和 1ml1MNaOH 加硫酸至 pH<2 加硝酸至 pH<2 加硝酸至 pH<2 加氢氧化钠至 pH8.5 加硝酸至 pH<2 加氢氧化钠至 pH12 加硫酸至 pH<2 加硫酸至 pH<2 加硫酸至 pH<2 24 24 7天 7天 13 天 12 12 24 24 1 7天 1天 1天 250 或 300 400 100 400 2000 100 1000 1000 100 100 1000 2000 2000 2000 200 100 容器

    备注 现场固定
    G、P G G G G、P G P G、P P G P G、P G、P G、P G G G G G G G
    应尽快测 应尽快测 现场固定 避免气泡
    悬浮物 4℃ 溶解氧 250ml 废水中加入 2ml 硫酸锰 (碘量法) 和 2ml1M 碱性碘化钾 氟化物 4℃ 氯化物 氰化物 硫化物 砷 金属 总汞 六价铬 总铬 酚 油 有机氯 有机氯农药 苯胺 硝基苯
    - 18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19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第二节 监测分析方法
    一、方法选择依据
    安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选用监测分析方法主要依据有: 1、 国 家 公 布 的 标 准 分 析 方 法 ; 2、 国 家 环 保 局 《 环 境 监 测 技 术 规 范 》 ; 3、 国 家 环 保 局 《 空 气 和 废 气 监 测 分 析 方 法 》 第 三 版 、 《 水 和 废 水 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及第四版。
    二 、监测分析方法
    (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表 1-5-5
    序号 名称
    空气和废气监测方法及其不确定度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3.4.2.5 大气二氧化硫的测定 长光程差分仪测定法 HJ/T57-2000 固定源排气中 SO2 测定 定电位电 GB15262-94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
    不 确 定 度 /准 确 度及限制要求
    <2%
    ±2.5% ±2nm
    1
    二氧化硫
    2 3
    总悬浮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GB/T15432-1995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重量法
    ±0.1mg ±0.1mg <5% ±2nm <2% ±0.1mg ≤2% ±5 ?? <5% <5% ±2nm
    GB 6921-86 空气质量 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3.2.2.6 Beta 射线衰减法 GB/T 15435-1995 环境空气 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 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3.1.3.2 大气二氧化氮的测定 长光程差分仪测定法 GB/T15265-94 环境空气 降尘的测定 重量法 GB9801-88 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GB/T3845-93 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测定 非分 外法 怠速法 (非分散红外法)
    4 5 6 7 8
    二氧化氮 降尘 一氧化碳 铅 氟化物
    GB/T15264-94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5433-1995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 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HJ/T 67-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HJ/T32-1999 大气固定污染源 酚类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T14675-93 空气质量 恶臭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T15502-1995 空气质量 苯胺类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GB/T14668-93 空气质量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18204.25-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9 10 11 12
    酚 恶臭 苯胺类
    ±2nm ±2nm ±2nm

    - 19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20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续表 1-5-5
    序号
    13 14 15 16 17
    空气和废气监测方法及其不确定度
    名称
    苯 甲苯 对二甲苯 间二甲苯 邻二甲苯 GB11737-89 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气相色谱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3.1.11.2 硫化氢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5.4.10.3 硫化氢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5.4.10.2 硫化氢的测定 碘量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5.4.6.1 大气 氯气的测定 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HJ/T30-1999 固定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 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GB/T14677-93 空气质量 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不 确 定 度 /准 确 度及限制要求
    ±2.2%
    ±2nm
    18
    硫化氢
    ±2nm
    ±0.01 ml
    ±2nm ±2nm
    19
    氯气
    20
    硝基苯类
    GB/T15501-1995 空气质量 硝基苯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 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5.4.3.3 污染源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3.1.13.2 空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3.1.7.1 空气 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 碱片-重量法 GB5468-91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HJ/T33-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甲醇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nm
    ±1.9%
    21
    氯化氢
    ±1.9%
    22 23 24 25
    硫酸盐化速率
    ±0.1mg ±0.1mg ±2.2% ±2.2% ±2nm ±2nm ±2.2% ±0.1mg
    锅炉烟尘 甲醇 总烃
    GB/T15263-94 环境空气 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15516-1995 环境空气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18204.26-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HJ/T38-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T45-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 沥青烟的测定 重量法
    26
    甲醛
    27 28
    非甲烷总烃 沥青烟
    - 20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21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续表 1-5-5
    序号 名称
    空气和废气监测方法及其不确定度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不 确 定 度 /准 确 度及限制要求
    ±2.5%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5.4.2.3 定电位电 29 氮氧化物 HJ/T43-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GB/T15436-1995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Saltzman 法 30 硫酸雾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5.4.4.2 硫酸雾的测定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 GB/T16157-1996 氧气的测定 定电位电 GB/T16157-1996 一氧化碳的测定 定电位电 GB5468-1991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林格曼黑度测定) HJ/T39-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苯类的测定 HJ/T37-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腈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2nm
    ±2nm
    ±2nm
    31 32 33 34 35
    氧气 燃烧效率 林格曼黑度 氯苯 丙烯腈
    ±2.2% ±2.2% ±2nm
    36
    铬酸雾
    37

    HJ/T29-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5.3.7.2 汞及其化合物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HJ/T63.1-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室内空气质量检验方法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年 仪器法 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18483-2001 饮食业油烟的测定 金属滤筒吸收和红外分光光度法 HJ/T28-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 异烟酸-砒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GB/T3845-93 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定 GB/T3846-93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测定 怠速法 滤纸烟度法
    ±2.1%
    38

    ±5 ??
    39
    氡 污染源排气中颗粒 物 饮食业油烟的测定
    ±2.5%
    40
    ±0.1mg
    41
    ±0.2%
    42 43 44
    氰化氢
    ±2nm
    碳氢化合物 柴油车加速烟度的 测定
    - 21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22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二)降水监测分析方法 表 1-5-6
    序号
    1
    降水监测方法及其不 度
    名称
    电导率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GB13580.3-92 大气降水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电极法 GB13580.4-92 大气降水 pH 的测定 电极法 GB13580.11-92 大气降水中铵盐的测定 纳氏试剂光度法
    不 确 定 度 /准 确 度及限制要求
    ±2%
    2
    pH
    ±0.01pH
    ±2nm
    3
    铵盐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4.2.8.3 离子色谱法
    ±1.4%
    4

    5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4.2.9.2 离子色谱法
    ±1.9%
    6

    7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4.2.10.3 离子色谱法
    ±1.9%
    8

    9
    氯 GB13580.5-92 大气降水中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10
    亚硝酸盐
    ±1.9%~2.8%
    11
    硝酸盐
    12
    硫酸盐
    - 22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23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表 1-5-7
    序号
    1 2 3
    水和废水监测方法及其不 度
    名称
    温度 pH 电导率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水质 温度的测定 GB13195-91 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不 确 定 度 /准 确 度及限制要求
    0~50℃ ±0.01pH ±2%
    4 5 6 7 8
    透明度 悬浮物
    GB6920-86 水质 pH 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1.9 电导率仪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1.5.2 塞氏盘法 GB11901-89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11913-89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 碘量法 酸性法
    ± 0.5cm
    ±0.1mg ±0.1 mg/l ±0.01 ml ±0.01 ml ±2nm ±0.01 ml ±3% ±1℃ ±2nm ±2nm ±1.9% ±2nm ±2nm
    溶解氧 GB 7489-87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非离子氨) GB11892-89 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GB7479-87 水质 铵的测定 纳氏试剂比色法 GB11914-89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1.9 快速密闭催化消 GB7488-87 水质 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GB11891-89 水质 凯氏氮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7490-87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蒸馏后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3.11.1 离子色谱法 GB7493-87 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7467-87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7466-87 水质 总铬的测定 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GB7486-87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第一部分 总氰化物的测定 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 硝酸银滴定法 GB7487-87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第二部分 氰化物的测定 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 硝酸银滴定法
    9
    化学需氧量
    10 11 12
    生化需氧量 凯氏氮 挥发酚
    13
    亚硝酸盐氮
    14
    六价铬
    15
    总铬
    ±2nm
    16
    总氰化物
    ±2nm ±0.01 ml ±2nm ±0.01 ml
    17
    氰化物
    - 23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24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续表 1-5-7
    序号
    18 19 20 21 22 23
    水和废水监测方法及其不 度
    名称
    总氮 总硬度 苯胺类 总 磷酸盐 游离氯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GB11894-89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 外光光度法 GB7477-87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 滴定法 GB11889-89 水质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GB11893-89 水质 总 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11893-89 水质 总 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11897-89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硫酸亚 铁铵滴定法 GB11897-89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硫酸亚 铁铵滴定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2.5.1 总氯的测定 碘量法 GB7494-87 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HJ/T51-1999 水质 全盐量的测定 重量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2.7.2 离子色谱法 GB7484-87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GB13200-91 水质 浊度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不 确 定 度 /准 确 度及限制要求
    ±2nm ±0.01 ml ±2nm ±2nm ±2nm ±0.01 ml
    ±0.01 ml
    24
    总氯
    ±0.01 ml
    25 2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全盐量 (溶 固体)
    ±2nm ±0.1mg
    ±1.9% <5% ±0.3% ±0.3% ±2nm ±0.01 ml
    27
    氟化物
    28
    浊度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1.9 便携式浊度计法 GB/T16489-1996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29
    硫化物
    HJ/T 60-2000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碘量法 GB11903-89 水质 色度的测定 铂钴比色法 稀释倍数法 GB/T16488-1996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非分 外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4.2.6.1 重量法
    30
    色度
    ±3% ±0.2% ±0.1mg
    31
    石油类
    - 24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25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续表 1-5-7
    序号 名称
    水和废水监测方法及其不 度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GB/T16488-1996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非分 外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4.2.6.1 重量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3.10.2 离子色谱法 GB 7480-87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2.6.1 离子色谱法 GB11896-89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不 确 定 度 /准 确 度及限制要求
    ±3% ±0.2% ±0.1mg
    32
    动植物油
    ±2.8%
    33
    硝酸盐
    ±2nm
    ±1.9%
    34
    氯化物
    ±0.01 ml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硫酸盐 铜 锌 铅 镉 镍 铁 锰 硝基苯类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2.3.1 离子色谱法
    ±2.8%
    GB7475-87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 ??
    GB11912-89 水质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11911-89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 ??
    ±5 ??
    44
    45
    46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4.3.5 还原-偶氮光度法 GB13197-91 水质 甲醛的测定 甲醛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13193-91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总有机碳(TOC) 非分 外线吸收法 GB7485-87 水质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砷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3.4.3.5 原子荧光法
    ±2nm
    ±2nm
    ±1.8%
    ±2nm
    ±1.4%
    - 25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26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续表 1-5-7
    序号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水和废水监测方法及其不 度
    名称
    汞 总硒 四价硒 滴滴涕 六六六 苯 甲苯 对硫磷 甲基对硫磷 马拉硫 甲胺磷 乐果 敌敌畏 敌百虫 丙烯腈 对二甲苯 间二甲苯 邻二甲苯 氯苯 细菌总数 总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5.2.4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5.2.5 多管发酵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5.2.6 多管发酵法 ±0.5℃ ±0.5℃ ±0.5℃ GB11890-8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4.4.12 丙烯腈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2% GB13192-91 水质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3%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4.11.4 原子荧光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4.3.5 原子荧光法 GB7492-87 水质 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11890-8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不 确 定 度 /准 确 度及限制要求
    ±2.1%
    ±1.4%
    ±2.3%
    ±2.2%
    ±2.2%
    - 26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27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三)土壤、底质、固废监测分析方法 表 1-5-8
    序号
    1
    土壤、底质、固废监测方法及其不确定度
    名称
    煤中全硫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GB/T214--1996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6(采样及前处理)
    不 确 定 度 /准 确 度及限制要求
    ±0.6%
    2
    总砷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4.3.2 底质中总砷的测定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4.3.5 总砷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6(采样及前处理)
    ±2nm ±1.4%
    3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3.4.11.4 土壤质量 汞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 8.8.1-1989 底质 硫化物的测定 碘量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 8.8.10-1989 底质 有机质的测定 重铬酸钾容量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 (1989)5.6.2 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15555.2-1995 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 GB/T15555.2-1995 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 GB/T15555.2-1995 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 GB/T15555.2-1995 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 GB/T15555.9-1997 固体废物 镍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 GB/T17139-1997 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212-91 煤中灰份的测定 重量法 GB/T15555.11-1995 固废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15555.4-95 固废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 分光光度法
    ±2.1% ±0.01ml ±0.01ml ±2nm ±5 ?? ±5 ??
    4 5 6
    硫化物 有机质
    总铬
    7

    8

    9

    ±5 ?? ±5 ?? ±5 ?? ±5 ?? ±0.1mg
    10

    11

    12
    煤中灰份
    13
    氟化物
    <5% ±2nm
    14
    六价铬
    - 27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28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续表 1-5-8
    序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土壤、底质、固废监测方法及其不确定度
    名称
    pH 值 PP’-DDE OP’-DDT PP’-DDD PP’-DDT α-六六六 β-六六六 γ-六六六 δ-六六六 GB/T14550-93 土壤质量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3% GB/T14550-93 土壤质量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3%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不 确 定 度 /准 确 度及限制要求
    ±0.01pH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 ( 3.1.6.1 电极法
    (四)噪声、振动监测分析方法 表 1-5-9

    1
    噪 振动监测方法及其不确定度
    名称
    城市区域环境噪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GB/T14623-93 城市区域环境噪 量方法 GB1234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 量方法 GB10071-88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 GB/T3222-94 声学 环境噪 量方法 GB/T14623-93 城市区域环境噪 量方法 GB/T12524-90 建筑施工场界噪 量方法 GB/T16169-1996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噪声测量方法 GB/T14365-1993 声学 机动车定置噪声测量方法 GB/T 9661-88 机场周围飞机噪 量方法
    不 确 定 度 /准 确 度及限制要求
    ±0.5dB(A)
    2
    工业企业厂界噪
    ±0.5dB(A)
    3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
    ±1 dB(A) ±0.5dB(A)
    4
    交通噪声
    5

    ±0.5dB(A)
    6
    建筑噪 摩托车
    ±0.5dB(A)
    7
    和轻便摩托车 机动车定置噪声
    ±0.5dB(A)
    8
    ±0.5dB(A)
    9
    机场噪
    ±0.5dB(A)
    - 28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29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五)放射性监测分析方法 放射性监测采用 γ 射线计量率仪, GB/T14583—93 按 《环境地表 γ 辐射剂量率测 定规范》测定。
    第三节 数据概况
    以下各表格是对例行监测工作的简单统计,表明了安庆市环境监测中 心站在 2006 年度积累的有效环境信息量。
    一 、大气
    表 1-5-10 项目 点位 SO2 NO2 PM10 降尘 硫酸盐化速率 降水 大气监测情况统计 测点数(个) 国控点 省控点 对照点 3 3 3 —— —— 3 —— —— —— 6 6 —— 1 1 1 1 1 —— 合计 4 4 4 7 7 3 获得数据量(个) 国控点 省控点 对照点 1095 1095 1095 —— —— 1656 —— —— —— 72 72 —— 183 183 182 12 12 —— 合计 1278 1278 1278 84 84 1656
    二、地表水
    表 1-5-11 断面数 国控 断面 2 省控 断面 4 合计 国控点 6 6 长江安庆段、皖河水质监测情况统计 测点数 省控 点 12 合计 18 国控点 1872 获得数据量 省控点 2088 合计 3960
    单位:个
    - 29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30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表 1-5-12 测点数 国控点 0 省控点 6
    市区湖泊水质监测情况统计 获得数据量 合计 6 国控点 0 省控点 6
    单位:个
    合计 112
    多年来,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一直是“城考”工作的重要内容,2006 年度开展了对城区主要饮用水源第一、三水厂及石化水厂饮用水源水质月 报监测工作,全年共获得 690 个有效数据。
    表 1-5-9 断面数 30 八县地表水及饮用水源水监测情况统计 测点数 30
    单位:个
    获得数据量 1860
    三 、噪声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安庆适用区域划分”的研究成果, 我们在安庆城区大规模开展了区域环境噪 测、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功能区定点噪声监测等工作,2006 年度声环境例行监测工作共取得监测 数据二十五万多个,处理后得到有效监测数据 1477 个。
    表 1-5-10 测点数 国控点 0 省控点 179 合计 179 国控点 0 城区环境噪 测情况统计 获得数据量 省控点 179 合计 1477
    单位:个
    - 30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31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第四节 实验室质量控制
    安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质量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就实 验室质量控制有明确规定,并严格实施,以保证监测工作质量,保证监测 结果准 公 合理。 《手册》规定分析人员必须掌握分析仪器的 '使用,容量器皿的校 准,试验用水的制作,试剂的提纯。要求分析人员熟练掌握实验室基础实 验,内容有:空白试验,空白值控制图绘制,校准曲线制作与检验,检出 限的测定和计算,精密度、准确度控制方法及原理。 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规定分析人员必须掌握承担的项目分析 方法及方法原理,并开展基础实验,上岗前必须通过业务理论、基础技能 系统培训,在通过理论考试、操作技术考查和标准样品考核后,持有效合 格证后上岗。 《手册》中,例行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明 定,分析前必须开 展基础实验,每批样品同步测定 2 个平行空白试验值,质控员在采样现场 随机编制不少于 10%密码平行样,样品数不足 10 个时,密码平行样比例 50~100%,特别需要要求比例 100%,并要求分析人员以相同的比例做明 码平行,以控制监测实验精密度。同时,随机抽取不少于 10%的样品进行 加标回收实验,并不定期发放密码标准物质同步分析,以控制监测实验准 确度。通过对实验室基础实验、同步空白实验、精密度实验、准确度实验 和追踪,确定监测结果合格与否。
    - 31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32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安庆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示意图
    - 32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33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安庆市地表水监测点位示意图
    - 33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34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长江安庆段水质监测断面示意图
    - 34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35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安庆市饮用水源取水口示意图
    - 35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36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安庆市交通干线示意图
    - 36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37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安庆市区域环境噪声测点示意图
    - 37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38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安庆市功能区噪 试测点位示意图
    - 38 -
    第一部分
    环境概况
    39
    第五章
    采样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情况
    安庆市重点工业污染源分布示意图
    - 39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40
    第一章 污染源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环境质量现状
    污 染 源
    安庆市为长江主要港口城市之一,是安徽省在长江沿岸唯一的北岸城 市。市属支柱企业部门主要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制品业、 纺织业、造纸、食品及日用品等。2006 年,纳入统计的全市 170 家工业企 业,总产值 256.15 亿元(按现价计)。2006 年全市工业“三废”综合利 用产品产值为 16146 万元。 安庆市城区有工矿企业 400 多家。 有废水排放的工矿企业约二百余家, 其中约 90%的工矿企业废水排入长江。2006 年,全市工业用水总量为 5.02 亿吨,其中新鲜水量为 2.1 亿吨,重复用水量为 2.94 亿吨,工业重复用水 率为 140%。目前,安庆石化总厂、天柱啤酒厂、毛毯厂、被单厂、胡玉美 酿造厂等部分企业有较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其它工矿企业污水由各厂自 行处理,通过全市各排污干沟排入长江。 全市能源以燃料煤为主,2006 年全市工业煤炭消费总量 354.39 万吨, 其中燃料煤 210.39 万吨,原料煤 144.00 万吨。全年燃料油消费量(不含车 船用)2.63 万吨,其中重油、柴油分别为 1.37 万吨、1.26 万吨。
    第一节
    工业废气
    2006 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 5349344 万标立方米, 其中燃料燃烧废 气排放量为 2817768 万标立方米,占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 52.7%,生产工 艺废气排放量为 2531576 万标立方米,占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 47.3%。与 2005 年比较,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占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比例下降了 2.33%,生产工艺废气排放量占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比例上升了 8.05%。 2006 年二氧化硫去除量为 1279.71 吨。 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25208.80 吨, 比去年减少了 6215.41 吨,本年度二氧化硫的排放达标量为 20871.03 吨。 据统计, 2006 年全市烟尘去除量为 4698.42 吨, 烟尘排放量达 13111.98
    - 40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41
    第一章 污染源
    吨,其中排放达标量为 11857.79 吨。工业粉尘去除量为 31572.06 吨,工业 粉尘排放量为 36516.84 吨,其中排放达标量为 33664.05 吨。 表 2-1-1
    指标 燃料消费总量(万吨) 其中:燃料煤 原料煤 燃料油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万标立方米) 其中: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 其中:生产工艺废气排放量 二氧化硫去除量(吨) 其中:燃料燃烧过程中去除的 其中:生产工艺过程中去除的 二氧化硫排放量(吨) 其中: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 其中:排放达标量 其中: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 其中:排放达标量 烟尘去除量(吨) 烟尘排放量(吨) 其中:排放达标量(吨) 工业粉尘去除量(吨) 工业粉尘排放量(吨) 其中:排放达标量(吨)
    工业废气各项指标在 2005 年、2006 年的排放量
    2005 年 364.71 306.88 54.08 3.75 2984058 1641416 1342642 18297.00 727.51 17569.49 31424.21 26452.89 24526.62 4971.32 4719.14 275952.47 26969.63 25546.36 76558.31 68197.85 64878.26 2006 年 357.02 210.39 144.00 2.63 5349344 2817768 2531576 1279.71 373.11 906.60 25208.80 22197.39 20871.03 2927.90 2420.00 4698.42 13111.98 11857.79 31572.06 36516.84 33664.05 2006 年比 2005 年 + - % -2.11 -31.44 166.27 -29.87 79.26 71.67 88.55 -93.01 -48.71 -94.84 -19.78 -16.09 -14.90 -41.10 -48.72 -98.30 -51.38 -53.58 -58.76 -46.45 -48.11
    年度
    2006 年调查的工业锅炉数为 69 台,总蒸吨数 142 吨,其中烟尘排放 达标的有 59 台,占总量的 85.5%,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的为 39 台,达标率 从 2005 年的 21.7%增长至 56.5%。 工业窑炉数为 97 台, 其中烟尘排放达标 的有 73 台,占总量的 75.2%,比 2005 年增加 2.90%,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的 为 68 台,占总量的 70.1%,比去年增加 50.1%。
    - 41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42
    第一章 污染源
    第二节
    一、工业废水排放去向
    工业废水
    安庆市境内属面污染源的地表径流通过流经我市的 8 条河流最终进入 长江。长江安庆段接纳的城市排水,其中包括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及 地表径流。这些城市排水主要由石化污水处理厂、石化热电厂、曙光化工 (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鑫富生化、新河闸、大南门泵站(东)、大南门 泵站(西)、水师营、西排涝等九个排污口排放长江,其中西排涝、大南 门泵站、新河闸作为我市主要排污 承担着老城区 23 万人生活污水和数 十家工业企业生产废水的排放任务。每天由此排入长江的污水总量近 21.5 万吨,占长江总排量的 91.1%,其中工业污水占 10%、生活污水 占 90% 。 大量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长江,严重污染了长江;城区饮用水水源取 水口与沿江排污口交错排列,直接威胁着全市饮用水源地安全;由于历史 和现实原因,一些地方在项目建设中选址不当,把一些高危行业化工企业 建在水源地上游、江河沿岸等环境敏感地区,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将会造 成巨大的环境灾难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1、石化总厂排放 石化总厂的化肥、炼油、腈纶废水经排污专线到初级污水处理厂进行 处理,再由泵站提升至江边中石化总厂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处理后排江, 该排污口年排工业废水约 613 万吨。 2、石化热电排放口 石化热电冷却废水直排小阳河,经皖河入长江,排放量约 40 万吨/年; 石化热电冲灰水经管道进入西郊陈家冲灰场,经自然沉淀和加酸中和后排 入石门湖,由皖河入长江,该口排放量约 300 万吨/年。 3、皖江电厂排放口 4、曙光化肥排放口 毗邻石化总厂排放 曙光化肥排放 集曙光精细化工的合成氨 项目和液体氰化钠项目处理后的工业废水排江。
    - 42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43
    第一章 污染源
    5、浙江鑫富生化排放口 浙江鑫富生化排放 邻曙光化肥排放口,为浙江鑫富生化安庆分公 司工业废水排江口。 6、新河对江排放口: 大湖周边、新河两侧工矿企业及地表径流向新河无组织排放的废水在 新河闸口交汇排入长江,该 江废水约 6300 万吨/年。 7、大南门泵站东、大南门泵站西、西排涝、水师营排污 大南门泵站、西排涝(同安河泵站)均为为市政排水 泵站,主要 为城区生活污水及地表径流入江排放通道。各排口主要为老城区一些小型 企业工业废水进入城市排水 后从上述诸排放口排入长江,排放工业废 水约 600 万吨。 表 2-1-2
    序号 1 2 3 4 5 排污 称 石化总厂 排污口 石化热电 排污口 曙光化肥 排污口 浙江鑫富生化 排污口 新河 对江排污口 大南门泵站 东排污口 大南门泵站 西排污口 水师营 排污口 西排涝 排污口
    各排污口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主 要 污 染 源 主 要 污 染 物 CODCr、挥发酚、NH3-N、 氰化物、石油类等 pH、悬浮物、氰化物、石 油类等 氨氮、总氰化物 化学需氧量、氨氮
    石化总厂炼油、腈纶、化肥 石化总厂热电厂 曙光精细化工
    曙光精细化工(老厂)、东风 NH3-N、BOD5、CODCr、 造纸厂、香皂厂、啤酒厂、胡 石油类等 生活污水等 CODCr、BOD5、NH3-N、 石油类等 CODCr、BOD5、NH3-N、 石油类等 CODCr、BOD5、NH3-N、 石油类等
    6
    7 8 9
    生活污水等 生活污水等
    市染织厂、余良卿制药厂、市 CODCr、BOD5、NH3-N、 毛毯厂等 石油类等
    - 43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44
    第一章 污染源
    二、工业废水排放状况 2006 年安庆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为 3633.43 万吨,其中 628.76 万吨排入 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为 3218.56 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为 88.6%。 三、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 2006 年全年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为 3633.43 吨。在排放的六种污染物 中, 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最大, 22811.40 吨, 共 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 92.5%, 氨氮次之,占总量的 3.75%,第三位为石油类。 四、工业废水及污染物排放状况年际比较 表 2-1-3 2005 年、2006 年工业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较
    总氰 化合物 (吨) 化学 需氧量 (吨) 石油 类 (吨) 氨氮 (吨)
    工业废水排 工业废水排 工业废水排 指标 放量 放 放 六价铬 达标量 达标率 (吨) 年度 (万吨) (万吨) (%)
    2005 年 3973.27 2006 年 3633.43 变 化 幅 度 -8.55%
    3790.70 3218.56 -15.1%
    95.41 88.58 -7.15%
    0.01 0.04 300%
    1.10 1.16 5.65%
    22502.88 22811.40 1.37%
    43.77 68.08 55.5%
    1331.15 138.83 -89.6%
    由上表可见,2006 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比 2005 年有所下降,同时 排放达标量下降了 15.1%,排放达标率也有所下降。 2006 年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与 2005 年相近,氨氮减少最 明显,为 89.6%,石油类增加了 55.5%,六价铬增加最显著,为 300%。 五、工业废水污染物评价 (一)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采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值, 具体见表 2-1-2。
    - 44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45
    第一章 污染源
    表 2-1-3
    项 标 目 准 六价铬 0.5
    废水中主要有害物的评价标准
    单位:mg/L 氰化物 0.5 CODcr 100 石油类 10 氨氮 15
    挥发酚 0.5
    (二)评价因子
    根据环境统计资料,结合我市工业污染物特点,选择化学需氧量、六价铬、挥发 酚、石油类、氨氮及氰化物等六项监测指标作为评价因子。
    (三)评价方法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废水中污染物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法 如下: 1.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i):
    式中:Ci :某污染物的实测平均浓度(mg/L); Coi: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L); Q :含某污染物的废水排放量(T/Y)。 2.某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Pn):
    3.某污染物在污染源中的污染负荷比(Ki):
    (四)评价结果 各项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评价参见图 2-1-1。在六种污染物中,化学 需氧量、氨氮及石油类是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其中化学需氧量的等标污 染负荷最大,2006 年污染负荷比为 70.2%;氨氮、石油类的等标污染负荷 比分别为 27.7%、1.37%;本年度主要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化学需氧量 上升了 1.37%,氨氮下降了 89.6%,石油类增加了 55.5%。
    - 45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46
    第一章 污染源
    石油类 2.30%
    氨氮 3.13%
    六价铬 0.03% 挥发酚 16.64% 总氰化合物 0.78%
    化学需氧量 77.12%
    图 2-1-1 2006 年度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污染负荷比示意图
    第三节 其 他
    2006 年安庆市人口总数 619 万人,其中城镇人 为 105 万人。全年 全市煤炭消费量 368 万吨,其中生活及其他煤炭消费量为 13.5 万吨,占煤 炭消耗总量的 3.67/%,生活及其他煤炭含硫率 0.62%,生活及其他煤炭灰 份 19.2%。2006 年城镇生活及其他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8100 吨,生活及其他 烟尘排放量达 7500 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达到 7654 万吨,其中城镇生 活污水中 COD 排放量为 38653 吨。全市煤炭消费量比去年增加 82.2%,生 活及其他煤炭消费量减少 50.1%, COD 排放量比去年增加 2.8%,其他各 项指标与去年相比无明显变化。
    - 46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47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第二章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第一节 环境空气质量例行监测基本情况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所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 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安庆市属二类区,执行该标准表 1 规定的二级标准。 表 2-2-1 GB3095-96 规定的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单位:mg/m3 污染物名称 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氮 (NO2)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取值时间 年平均 日平均 1 小时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1 小时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浓度限值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0.02 0.05 0.15 0.04 0.08 0.12 0.04 0.05
    0.06 0.15 0.50 0.08 0.12 0.24 0.10 0.15
    0.10 0.25 0.70 0.08 0.12 0.24 0.15 0.25
    表 2-2-2 降尘量、硫酸盐化速率、酸雨的评价标准
    (国家环保局推荐使用) 降尘量 (吨/平方公里??月) 对照点实测值 + 3 年均值评价标准 0.25 硫酸盐化速率 (mg SO3/100cm2??碱片??日) 月评价标准 0.50 降水酸度 以 pH=5.6 作为划 分界限
    - 47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48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二、例行监测项目 2006 年,安庆市环境空气质量例行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灰尘自然沉降量、降水、硫酸盐化速率。 2006 年,利用长程差分吸收光谱空气自动监测仪在红光招待所、马山 宾馆、市政府 3 个国控大气测点,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三个项目进行 24 小时连续自动监测。对照点白泽湖采用大流量自动采样、 人工分析(隔日法)进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个项目的 监测。 表 2-2-3
    项 目 SO2 、 2 、 10 NO PM 降 尘 硫酸盐氧化速率 降 水
    2006 年环境空气例行监测概况
    全年次数 365 12 12 次数 91(92) 3 3 采样频次 连续 1 次/月 1 次/月 138 次 采样时间 24 小时 一个月 一个月
    监 测 时 间 逐时 每月 1~6 日收样 每月 1~6 日收样 逢雨即测
    表 2-2-4
    项 目 SO2 NO2 PM10 降 尘 硫酸盐氧化速率 酸 雨
    环境空气监测的采样、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
    长光程差分仪测定法 长光程差分仪测定法 Beta 射线衰减法
    采样器材
    长程差分吸收 光谱空气自动 监测仪
    监测下限 —— —— —— —— —— ——
    聚脂收集缸 碱 片
    重量法 重量法 电极法、离子色谱法
    塑料收集桶
    - 48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49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第二节
    一、数据统计及评价方法
    环境空气质量统计及分析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对于统计项目的定义:
    年平均: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均:指任何一 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月平均:指任何一月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
    (一)数据统计方法 1、平均值的统计方法 算术平均值的 公式为:
    1 n C = ∑ Ci n i =1
    式中: C :算术平均值 Ci:某组监测数据中的第 i 个值 n:某组监测数据的数目 2、超标倍数及超标率的统计计算 A、超标倍数=
    C ?? C0 C0
    式中:C:监测数据值 C0:环境质量标准 B、超标率统计 超标率=
    超标数据个数 总监测数据个数
    × 100%
    3、百分位的计算方法 含量为 N 的数据例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好后,则第 P 百分位数的数值等 于第 ( P
    N ) 个数的值,即中位数为第 50 个百分位数。例数为偶数时,取 100
    - 49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50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两个中间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中位数。当 ( P
    N ) 不为整数时,用线性插入 100
    法从两个相邻的数中计算出第 P 百分位数的值。 4、大气综合指数评价方法: A、大气污染综合指数定义为: Pi =
    C S
    i
    P=
    i
    i =1
    ∑ Pi
    4
    式中: Pi:污染物 i 的大气污染指数; Ci:污染物 i 的年、月、日均值; Si:污染物 i 的环境质量标准; P:大气污染综合指数。 B、大气污染负荷系数定义为: f i fi=
    P P
    i
    - 50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51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二、二氧化硫监测数据统计及分析 表 2-2-5 2006 年度二氧化硫 SO2 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m3
    测点名称 统计项目 样本数 一 季 度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超标率(%) 样本数 二 季 度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超标率(%) 样本数 三 季 度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超标率(%) 样本数 四 季 度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超标率(%) 年最小值 年最大值 年均值 年超标率(%)
    1#红光
    招待所
    2#马山宾馆 89 0.005 0.080 0.027 0 91 0.007 0.088 0.031 0 91 0.018 0.108 0.052 0 91 0.021 0.153 0.077 2.2 0.005 0.153 0.047 0.6
    3#市政府 90 0.027 0.067 0.045 0 87 0.012 0.073 0.036 0 91 0.006 0.071 0.026 0 92 0.012 0.139 0.065 0 0.006 0.139 0.043 0
    4#白泽湖 45 0.010 0.045 0.026 0 45 0.011 0.037 0.022 0 46 0.012 0.051 0.024 0 46 0.011 0.097 0.051 0 0.010 0.097 0.031 0
    90 0.015 0.121 0.063 0 88 0.014 0.093 0.042 0 86 0.008 0.101 0.047 0 92 0.012 0.152 0.072 1.1 0.008 0.152 0.056 0.3
    - 51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52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表 2-2-6 2005-2006 年二氧化硫年均值统计
    单位:mg/m3
    测点名称 年度
    1#红光招待所 0.046 0.056
    2#马山宾馆 0.040 0.047
    3#市政府 0.038 0.043
    4#白泽湖 0.019 0.031
    2005 2006
    表 2-2-6 显示:2006 年各测点二氧化硫 值、年均值低于《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类区标准规定的限值 0.06 mg/m3,但各测 点年均值较 2005 年有所上升。 表 2-2-7 2005-2006 年全市大气二氧化硫监测结果比较
    单位:mg/m3
    统计项 年度
    2005 2006
    一 均值
    0.042 0.045
    二季度 均值
    0.040 0.036
    三季度 均值
    0.036 0.042
    四季度 均值
    0.048 0.071
    年均值
    0.041 0.049
    表 2-2-7 显示:2006 年,除二 外,全市二氧化硫 值较上年同 期有所上升,年均值比上年上升 19.5%,但仍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类区标准规定的限值 0.06 mg/m3。 分析我市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环境 部门在建设项目管理中,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规范审批程 序,对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进行筛选。积极推广清洁生产,鼓励工业企业 节能降耗,加快技术改造,在工业生产中广泛选用优质低硫煤,采用技术 先进, 收效良好的净化设施, 使二氧化硫的工业排放源得到有效控制, 2006 年全市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达到了 93.8%。 随着空调器、电热取暖器等家用电器的普及,城市居民取暖方式以由 电替 煤,城市居民生活清洁能源使用率逐年上升,2006 年,城市居民 生活清洁能源达到 97%,可以说,近年来随着安庆市能源消费方式发生了 较大变化,空气质量煤烟型污染的特征很弱。
    - 52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53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三、二氧化氮监测数据统计 二氧化氮最低检出浓度为 0.002mg/m3,未检出监测数据以 1/2 最低检 出浓度,即 0.001 mg/m3 参与统计。 表 2-2-8
    测点名称 统计项目 样本数 一 季 度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超标率(%) 样本数 二 季 度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超标率(%) 样本数 三 季 度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超标率(%) 样本数 四 季 度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超标率(%) 年最小值 年最大值 年均值 年超标率(%)
    2006 年各测点 NO2 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m3
    1#红光招待

    2#马山宾馆 89 0.012 0.092 0.044 0 91 0.010 0.109 0.043 0 91 0.048 0.088 0.061 0 92 0.031 0.127 0.065 1.1 0.010 0.127 0.053 0.3
    3#市政府 90 0.027 0.046 0.038 0 87 0.016 0.084 0.040 0 92 0.007 0.091 0.029 0 92 0.012 0.054 0.033 0 0.007 0.240 0.035 0
    4#白泽湖 45 0.014 0.041 0.026 0 45 0.011 0.037 0.024 0 46 0.011 0.041 0.022 0 46 0.011 0.054 0.027 0 0.011 0.054 0.025 0
    90 0.017 0.060 0.031 0 88 0.023 0.054 0.036 0 87 0.008 0.053 0.034 0 92 0.008 0.059 0.031 0 0.008 0.060 0.033 0
    - 53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54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表 2-2-8 显示:2006 年,安庆市四个国控测点二氧化氮的年均值、季 均值都远低于 GB3095-1996 规定的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0.08 mg/m3。
    浓度(mg/m3) 0.1 0.09 0.08 0.07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0 一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红光招待所 马山宾馆 市政府 白泽湖 标准值
    时段
    图2-2-1 2006年各测点二氧化氮 值比较
    图 2-2-1 显示:在 4 个国控测点中,马山宾馆(趋势点,图中粉红色曲 线显示)、红光招待所(高值点,图中蓝色曲线显示)、市政府(均值点, 图中绿色曲线显示)季度均值相对于白泽湖(对照点,图中青绿色显示) 较高。各测点二氧化氮浓度变化不显著。 目前,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及饮食服务业 燃油大灶,城区测点与对照点差异较大,对照点白泽湖位于安庆市近郊, 车流量及大灶密度远低于市区,所以对照点与城区大气测点的监测结果差 异较为明显。
    表 2-2-9 2005-2006 年全市大气二氧化氮监测结果比较
    单位:mg/m3
    统计项 年度
    2005 2006
    一 均值
    0.032 0.038
    二季度 均值
    0.042 0.040
    三季度 均值
    0.041 0.041
    四季度 均值
    0.041 0.043
    年均值
    0.039 0.040
    根据表 2-2-9 中统 果可知:2006 年,全市二氧化氮 值、年
    - 54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55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均值远低于 GB3095-1996 规定的二级标准限值 0.08 mg/m3。年均值较去年
    浓度(mg/m 3 ) 2005年度 2006年度
    0.080 0.070 0.060 0.050 0.040 0.030 0.020 0.010 0.000
    一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时段
    图2-2-2 2005-2006全市二氧化氮 均值比较
    无明显变化。 图 2-2-2 显示:2006 年,全市二氧化氮四个 的季均值有逐渐上升 的趋势,与 2005 年同期相比,无明显变化。
    - 55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56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四、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监测数据统计及分析 表 2-2-10 各测点大气可吸入颗粒物 PM10 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mg/m3
    测点名称 统计项目
    1#红光
    招待所
    2#马山宾馆 90 0.020 0.231 0.101 15.6 91 0.015 0.155 0.064 2.2 92 0.015 0.120 0.054 0 92 0.018 0.191 0.101 15.2 0.015 0.231 0.080 8.2
    3#市政府 90 0.022 0.196 0.072 2.2 87 0.014 0.129 0.065 0 92 0.022 0.118 0.067 0 92 0.033 0.142 0.090 0 0.014 0.196 0.074 0.6
    4#白泽湖 45 0.015 0.107 0.053 0 45 0.015 0.089 0.042 0 46 0.016 0.069 0.035 0 46 0.019 0.096 0.055 0 0.015 0.107 0.046 0
    样本数 一 季 度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超标率(%) 样本数 二 季 度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超标率(%) 样本数 三 季 度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超标率(%) 样本数 四 季 度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超标率(%) 年最小值 年最大值 年均值 年超标率(%)
    90 0013 0.198 0.067 1.1 88 0.008 0.163 0.052 1.1 88 0.009 0.084 0.037 0 92 0.008 0.114 0.054 0 0.008 0.198 0.053 0.6
    表 2-2-10 统计结果显示:四个测点的年均值均超过 GB3095-1996 二级 标准规定的限值 0.10 mg/m3。
    - 56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57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表 2-2-11
    月 份 月均值 一 均值
    全市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月、季、年均值统计
    单位:mg/m3



    0.093
    0.062 0.080 6.3 五 0.062 0.060 1.1 八 0.055 0.053 0 十一 0.081 0.082 5.1 0.069 3.1
    0.083
    一 超标率(%) 月 份 月均值 二季度均值 二季度超标率(%) 月 份 月均值 三季度均值 三季度超标率(%) 月 份 月均值 四季度均值 四季度超标率(%) 年均值 年超标率(%)
    十 七 四

    0.059
    0.060

    0.040
    0.064
    十二
    0.085
    0.079
    浓度(mg/m3) 0.120 0.100 0.080 0.060 0.040 0.020 0.000 一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均值 标 准 值
    时段
    图2-2-3 2006年全市PM10 值比较
    从表 2-2-11 中可以看出:2006 年,全市 PM10 年均值为 0.069 mg/m3,
    - 57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58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低于 GB3095-1996 二级标准限值(0.10mg/m3),与 2005 年比较,下降了 0.002 mg/m3。一至四 ,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6.3%、1.1%、0、5.1%。 全市各测点日均值平均超标率为 3.1%,与上年相当。 通过图 2-2-3 对 2006 年 PM10 监测结果分季度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 一、 四季度全市 PM10 平均监测值明显高于二、三 ,这与空气干燥、降水量 相对较少有关。
    第三节
    降水、降尘及硫酸盐化速率
    2006 年,我站在大气监测中,对降水、降尘、硫酸盐化速率等项目开 展定期监测,积累了相关的原始监测资料,为全面分析了解我市环境空气 质量现状及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 一、降 水 表 2-2-12 降水监测结果统计表
    降 水 次 数 白泽湖 最小 值 最大 值 平均 值 酸雨 次数 最小 值 四 七 七 厂 最大 值 平均 值 酸雨 次数 最小 值 监 测 站 最大 值 平均 值 酸雨 次数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8 2 7 5 5 7 3 2 3 5 3
    6.62 6.76 6.68 6.86 6.95 6.89 7.14 7.25 7.17 6.77 7.28 6.95 6.60 7.21 6.80 6.93 7.24 7.12 6.60 6.76 6.67 4.33 6.86 4.73 5.38 5.68 5.48 4.28 5.76 5.03 5.92 7.02 6.50 4.38 5.64 4.61
    0 0 0 0 0 0 0 1 1 1 0 1
    5.90 7.76 6.44 6.18 6.76 6.49 6.96 7.04 6.98 6.73 7.52 6.90 6.49 7.25 6.62 6.86 7.15 6.93 6.24 7.62 6.72 7.25 7.28 7.26 6.86 7.15 6.96 6.48 7.01 6.72 6.52 7.04 6.82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
    4.32 5.22 4.57 4.52 6.28 5.39 3.80 6.69 4.32 6.35 6.80 6.47 4.68 6.95 5.26 4.92 7.05 5.32 5.64 6.50 5.73 4.75 6.73 5.00 4.73 6.32 5.10 4.28 5.75 4.89 5.82 6.30 6.04 4.72 6.92 5.13
    9 3 1 0 2 1 0 1 1 1 0 2
    - 58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59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表 2-2-13
    项目 月份 硫酸根 白泽湖 硝酸根
    3.74 3.91 8.22 4.58 2.35 2.88 1.85 5.15 2.78 5.18 4.13 6.74
    大气降水离子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L 四七七厂 氯根
    0.618 1.10 4.85 1.13 0.894 0.819 0.835 2.13 0.983 1.99 2.15 1.69
    监测站 氯根
    1.11 2.48 6.56 1.44 2.65 1.23 0.923 2.70 3.17 7.04 4.71 —
    硫酸根
    14.40 9.22 26.69 17.78 14.02 7.59 4.11 7.08 12.99 11.08 9.28 —
    硝酸根
    4.72 4.20 6.36 3.70 1.74 1.80 2.09 2.43 4.47 3.48 4.70 —
    硫酸根
    14.30 13.44 27.47 10.44 10.14 7.73 5.73 7.02 12.29 9.58 9.79 19.51
    硝酸根
    2.87 4.13 7.53 3.29 3.66 2.35 1.88 3.05 3.73 2.94 2.32 4.91
    氯根
    0.478 1.51 5.35 1.97 6.33 0.53 2.43 1.50 0.947 1.11 1.11 2.4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02 8.94 32.35 15.01 11.14 14.56 9.80 11.89 6.61 10.64 8.46 12.24
    表 2-2-14 2005-2006 酸雨发生情况统计
    统计项 年度 2005 2006 样本数 120 138 降水量 (mm) 1046.9 941.4 酸雨发生率(%) 白泽湖测 四七七测 监测站测 点 点 点 2.3 9.8 0 0 28.6 35.6
    从监测结果来看,安庆市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最高,其次是硝酸根 离子,表现出硫酸型酸雨的特征。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2006 年与 2005 年相比, 全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增加与酸雨程度加重 相吻合。但酸雨形成原因及发生规律较为复杂,属于区域性大气污染,由 于监测覆盖区域所限,我站目前尚无能力对其成因和规律进行研究分析, 只能进行基础性的记录和描述。只有随着监测能力的增强和监测手段的改 进,不断扩大区域间合作交流,才能实现在酸雨污染问题分析、研究能力 上的突破。
    - 59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60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二、降
    尘 表 2-2-15 大气降尘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吨/平方公里??月
    均值 点位

    6.53 11.44 13.27 9.04 8.49 8.13 9.81 10.03

    6.31 7.63 13.33 9.81 8.80 7.52 11.60 9.78

    6.47 11.43 12.37 9.74 7.92 1.81 9.56 8.81

    7.18 11.80 12.57 9.20 8.50 7.92 10.18 10.03
    年均值
    6.62 10.58 12.88 9.45 8.43 6.35 10.29 9.66
    超标率
    (%) 0 91.7 100 50.0 25.0 0 75.0 56.9
    棉科所 人民剧院 交际处 化三建 菱湖公园 四七七厂 市监测站 全市
    吨/平方公里·月 14 12 10 8 6 4 2 0 棉科所 人民剧院
    交际处
    化三建
    菱湖公园
    四七七厂
    市监测站
    测点
    图2-2-4 2006年各测点降尘年均值比较
    由表 2-2-15 可知:2006 年,全市降尘年均值为 9.66 吨/平方公里??月, 较 2005 年上升了 0.43 吨/平方公里??月,升幅为 4.7%。 在市区六个测点中,位于城区中心区,人 密,交通繁忙的人民剧 院、交际处和市监测站三个测点的年均值超标,其中交际处测点年均值最 高。相对偏远的四七七厂测点与菱湖公园测点的年均值较低。 从不同测点年均值比较来看,交通状况、市政建设所引起的地表扬尘 对降尘监测结果的影响较大,而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绿化带将有效地改
    - 60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61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善降尘污染状况。 表 2-2-16 2006 安庆市大气降尘月均值统计表
    单位:吨/平方公里·月
    统计项目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吨/平方公里·月 12 10 8 6 4 2 0 1 2 3
    最小值
    9.53 6.23 6.65 6.56 8.63 7.15 7.44 7.67 7.15 7.65 6.27 8.72
    最大值
    12.30 10.90 16.60 13.80 13.10 13.10 10.90 12.90 13.30 12.20 11.30 14.20
    均 值
    10.76 8.82 10.52 9.86 10.80 10.63 9.35 10.53 10.35 10.38 8.95 10.76
    超标率 (%)
    83.3 33.3 33.3 50.0 66.7 80.0 50.0 80.0 60.0 66.7 50.0 66.7
    月份 4 5 6 7 8 9 10 11 12
    图2-2-5 2006年全市降尘月均值比较
    图 2-2-5 显示:2006 年全市的降尘月均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明显。
    - 61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62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三、硫酸盐化速率 表 2-2-17 大气硫酸盐化速率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SO3/cm2 碱片·日
    统计项目 测点名称




    年均值
    全市总 平均值
    棉科所 人民剧院 交际处 化三建 菱湖公园 四七七厂 市监测站
    0.057 0.127 0.123 0.115 0.076 0.097 0.086
    0.054 0.132 0.109 0.090 0.069 — 0.071
    0.051 0.144 0.124 0.109 0.077 0.096 0.090
    0.064 0.139 0.126 0.114 0.081 0.097 0.103
    0.056 0.041 0.121 0.107 0.076 0.097 0.087 0.084
    通过表 2-2-17 的统 果可知:2006 年全市大气硫酸盐化速率年均值 为 0.084 mgSO3/cm2 碱片·日,低于国家环保局推荐使用的标准限制,与上 年相比下降 8.7%。
    mgSO 3 /cm 碱片·日
    2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棉科所 人民剧院 交际处 化三建 菱湖公园 四七七厂 市监测站
    测点
    图2-2-6 2006年各测点硫酸盐化速率年均值比较
    图 2-2-6 表明:全市 7 个硫酸盐化速率测点中,交际处测点浓度最高, 人民剧院测点浓度最低。从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来看,化三建测点的监测值 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显然受局地污染源的影响较大。
    - 62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63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第四节
    一、总体结论 (一)二氧化硫:
    大气质量综合评述
    城区全年空气二氧化硫处于较低水平,全市年均值比上年上升 19.5%, 各测点的 均值、年均值均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二级标准 限值。 (二)二氧化氮: 各测点的 均值、年均值远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二级 标准限值,全市二氧化氮年均值较去年无明显变化。全市大气二氧化氮平 均监测值全年变化较平稳。 马山宾馆、红光招待所与市政府的季度均值、年均值差距较小,且明 显高于白泽湖测点。 (三)可吸入颗粒物: 除对照点白泽湖,其他三个监测点的日均值均出现超出 GB3095-1996 二级标准现象。 2006 年,全市 PM10 年均值为 0.069 mg/m3,低于 GB3095-1996 二级标 准限值(0.10mg/m3),与 2005 年比较,下降了 0.002 mg/m3。一至四 , 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6.3%、1.1%、0.0%、5.1%,全市各测点日均值平均 超标率为 3.1%,与去年相当。 其中,一、四 均值较二、三 高的主要原因与冬 气干燥、 降水量较少有关。 (四)灰尘自然沉降量: 2006 年,全市降尘年均值为 9.66 吨/平方公里??月,较 2005 年上升了 0.43 吨/平方公里??月,升幅为 4.7%。 在市区六个测点中,位于城区中心区,人 密,交通繁忙的人民剧 院、交际处和市监测站三个测点的年均值超标,其中交际处测点年均值最 高。相对偏远的四七七厂测点与菱湖公园测点的年均值最低。 (五)降水 2006 年,收集降水样本 138 个,白泽湖和监测站测点出现酸雨,酸雨
    - 63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64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率分别为 9.8%和 35.6%。 (六)硫酸盐化速率 2006 年,全市大气硫酸盐化速率年均值为 0.084 mgSO3/cm2 碱片·日, 低于国家环保局推荐使用的标准限制,与上年相比下降 8.7%。 从监测点位来看,全市 7 个硫酸盐化速率测点中,交际处测点浓度最 高,人民剧院测点浓度最低。从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来看,化三建测点的监 测值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显然受局地污染源的影响较大。 二、大气污染特征 表 2-2-18 2006 年大气污染指数统计
    项 目 分指数 综合指数 污染负荷比(%)
    40.7 SO2 0.817 NO2 0.500 2.007 24.9 34.4 PM10 0.690
    PM10 34%
    SO2 41%
    图2-2-7 2004年大气污染物污染负荷比
    NO2 25%
    由表 2-2-18 及图 2-2-7 可知, 2006 年我市空气首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 次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这是我市自开展环境空气监测以来,二氧化
    - 64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65
    第二章 环境空气质量
    硫首次上升为首要污染物。 三、对策及建议 1、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重点对 高能耗、高污染项目采取严格审批。 2、加强对烟尘控制区的后续 。 3、增加城市气化率,扩大联片供热规模,逐步实现合理的能源消费方 式,通过技术改造,在全市工业企业中继续推行清洁生产,减能增效。 4、强化环境监理工作的实际效能, 环境保护设施规范管理、稳定 运行,利用现有条件,对已老化的环保设施加快更新,保证设施的运行效 果。 5、针对我市空气污染的主要特征,在市政建设中,对一些污染严重的 工程项目采取封闭施工,减少空气颗粒物的产生与扩散。 6、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工作,大力开展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绿 化工作,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 65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66
    第三章
    水环境
    第三章



    第一节 长江安庆段
    —、长江安庆段水文特征 长江流经安庆市区段长约 47 公里,其中城区江段长 12.8 公里,有石 门湖、破罡湖、石塘湖、皖河等支流汇入。本江段属非感潮河段,岸线平 直,水面宽阔,平水期江面宽约 2000 米,全断面平均水深 14 米,多年平 均流量 28900 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水位 10.16 米(吴凇零点)。 长江安庆段处于长江中下游,长江已流经上、中游大部分地区,接纳 了不同地区的地面径流及受到了地下水径流的补给, 故本江段径流的季节 分配比较均匀,年径流的变异系数也较小,在 0.4 左右。 二、监测概况 (一)监测断面设置 安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是国控地面水环境监测网络中的一员。 根据安 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从 2002 年起,每 月上旬对各监测断面进行监测, 每次采集一次表层水样。 我站在本江段设 置了皖河 对照断面)、车渡口(控制断面 1)、石化排污口(控制断 面 2)及前江 消减断面)四个监测断面、十二个采样点,监测区间约 21.4 公里, 四个断面皆为国控断面, 在使用前均得到国家总站和省站的认 可。断面设置情况详见表 1-3-4。 (二)监测项目 长江安庆段水质监测的项目为:水温、pH 值、溶 、高锰酸盐指 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 总氮、挥发酚、氰化物、砷、汞、铬 (六价)、铅、镉、石油类、电导率、粪大肠菌群、化学需氧量、铜、锌、 氟化物、硒、硫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25 个监测项目。各项目的分 析方法见表 1-3-5。 (三)质控措施 样品从布点、采样、样品贮存、前处理、测定整个过程均按《环境监 测技术规范》进行,采取了严格的质控措施。采样均采双样,由质控室重
    - 66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67
    第三章
    水环境
    新编号并加入五个密码平行样进行分析。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 的偏差范围统计合格率。所有项目均做两个不同浓度的加标回收(除石油 类),质控样由质控室发放,回收合格率为 95--105%。高锰酸盐指数不定 期用标准样品作准确度跟踪。 三、评价方法 (一)评价标准 2006 年长江安庆段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具体见表 2-3-1。
    表 2-3-1
    项目 Ⅲ类 项目 Ⅲ类 项目 Ⅲ类 pH 6-9 锌 1.0 砷 0.05 溶解氧 5 氟化物 1.0 汞 0.000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
    CODMn 6 硒 0.01 六价铬 0.05 BOD5 4 硫化物 0.2 铅 0.05 氨氮 1.0 挥发酚 0.005 镉 0.005 CODCr 20 氰化物 0.2 石油类 0.05 总 0.2
    单位:mg/L 铜 1.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2 大肠菌群(个/升) 10000
    (二)评价方法 为真实全面地反映整个水体水质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我 们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水质评价方法对长江安庆段的各项指标的监测均值 进行评价。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地表水综合污染指数:
    Pj = ∑ Pij(i = 1,2,3,L n )
    i =1 n
    Pij =
    Cij Cio
    Cij ?? Cio Cio max 或Cio min ?? Cio
    对于 pH: Pij =
    其中:Pj --j 断面水污染综合指数; Pij --j 断面 i 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Cij --j 断面 i 项污染物的平均值; Cio --i 项污染物评价标准值;
    - 67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68
    第三章
    水环境
    n --参与评价污染物项数。 2、 污染分担率:
    Ki =
    Pij × 100 % Pj
    其中:Ki--i 污染物在 j 断面诸污染物中的污染分担率。 3、 污染负荷比:
    Kj =
    Pj
    ∑ Pj
    i =1
    n
    × 100 %
    其中: Kj--j 断面的污染负荷比; m--参与评价的断面数。 4、 内梅罗指数
    Ij = MaxPij 2 + AvePij 2 2
    其中:MaxPij AvePij
    各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中最大值 各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的平均值
    (三)长江安庆段水质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采 用 Spearman 秩 相 关 系 数 法 对 长 江 安 庆 段 2000~2004 年 五 年 间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作趋势检验。考虑到江水中主要污染物对 江水水质的影响,因而采用五年中各年的内梅罗指数作为中间参 数进行水质的变化趋势分析。
    N
    rs = 1 ?? [ 6 ∑ di 2 /( N 3 ?? N )]
    I =1
    式 中 : di 为 变 量 Xi 和 Yi 的 差 值 Xi 为 周 期 1 到 周 期 N 按 某 个 中 间 参 数 从 小 到 大 排 列 的 序 号 Yi 为 按 时 间 排 列 的 序 号 根 据 上 式 计 算 的 r s 绝 对 值 同 Spearman 秩 相 关 系 数 统 计 表 中 的 临 界 值 Wp 比 较 。如 r s >Wp 0.05 ,则 表 明 变 化 趋 势 在 0.05 置 信 水 平 上 有 显 著 意 义 , 如 rs 为 负 值 , 则 表 明 为 下 降 趋 势 。
    - 68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69
    第三章
    水环境
    四、监测结果统计 2006 年我站共获得长江安庆段水质有效监测数据 2681 个,具体统计 结果见表 2-3-2、2-3-3。
    五、水环境质量评价及趋势分析
    (一) 长江安庆段水环境质量评价 1、 评价参数: 根据 2006 年长江安庆段水质监测数据,挥发酚、总氰化物、总铅、 总镉、铜、硒、石油类、氟化物均未检出,结合长江安庆段水质特点,选 择 pH 值、CODMn、BOD5、NH3-N、Cr6+、Hg、总 Zn、CODCr、LAS、 砷、粪大肠菌群(以下简称大肠菌)、S2-等十三个项目作为评价因子。 2、 评价结果: 2006 年长江安庆段水质评价结果见表 2-3-4、2-3-5。 (1)长江安庆段总体水质状况: 2006 年长江水的所有监测指标中,挥 发 酚 、总 氰 化 物 、总 铅 、总 镉 、 石 油 类 等 均 未 检 出 。总 体 上 看 , 2006 年长江安庆段检出项目中 pH 值、溶 、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汞、六价铬等指 标完全符合《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 GB3838-2002III 类 ) , 其 水 质 达 到 III 类 。 (2)主要污染物分析: 根据表 2-3-5 所提供 的各污染物污染分担率 Ki 值, 2006 年长江安庆 段主要污染物依次为: 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 指数、总 生化需氧 量、 氨氮、 大肠菌群等, 从图 2-3-1 上看,长江 安庆段污染特征为有机 污染。
    图2-3-1
    总 11.7% 六价铬 汞 1.3% 0.3% 化学 需氧量 23.4% 生化需氧量 8.2% 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 4.8% 砷 1.3% 大肠菌群 7.2% 锌 0.6% 硫化物 2.1% pH值 18.6%
    高锰酸 盐指数 12.5%
    氨氮 7.9%
    2006年长江安庆段主要污染物示意图
    - 69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70
    第三章
    水环境
    表 2-3-2
    断 面 名 称 皖 河 口 挥 发 酚
    36
    2006 年长江安庆段水质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mg/L (除 pH) 六 价 铬
    36
    项 目 样品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超标率% 样品数
    pH
    DO
    CODMn BOD5 NH3-N
    氰 化 物
    36
    总 砷
    36
    总 汞
    36
    总 铅
    36
    总 镉
    36
    石 油 类
    26
    电 导 率 us/cm
    36
    总 磷
    36
    化学 需氧 量
    36
    氟 化 物
    36

    阴离 大肠 子表 菌群 面活 个/升 性剂
    36 24


    硫 化 物
    36
    36 8.02 8.14 0 36 8.02 8.17 0 36
    36 5.24 7.65 0 36 5.18 7.58 0 36
    36 1.74 2.22 0 36 2.20 2.56 0 36 2.00 2.39 0 36 1.74 2.22 0
    36
    36
    36
    36
    36
    1.00 0.093 0.001 0.002 0.0002 0.00001 0.002 0.005 0.005 0.010 22.4 2.20 0.498 0.001 0.002 0.004 0.00001 0.002 0.005 0.005 0.042 48.3 1.03 0.248 0.001 0.002 0.002 0.00001 0.002 0.005 0.005 0.034 34.1 0 36 0 36 0 36 0 36 0 36 0 36 0 36 0 36 0 36 0 26 0 36
    0.052 10.00 0.33 0.0002 0.030 1700 0.001 0.010 0.005 0.114 19.40 0.88 0.0002 0.030 2800 0.001 0.032 0.022 0.073 14.65 0 36 2.8 36 0.5 0.0002 0.030 2263 0.001 0.019 0.013 0 36 0 36 0 36 0 24 0 36 0 36 0 36
    8.31 11.52 2.63
    车 渡 口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超标率% 样品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超标率% 样品数
    1.00 0.101 0.001 0.002 0.0002 0.00001 0.002 0.005 0.005 0.010 23.0 1.00 0.507 0.001 0.002 0.005 0.00001 0.002 0.005 0.005 0.048 51.7 1.00 0.278 0.001 0.002 0.002 0.00001 0.002 0.005 0.005 0.039 35.6 0 36 0 36 0 36 0 36 0 36 0 36 0 36 0 36 0 36 0 26 0 36
    0.061 10.80 0.37 0.0002 0.030 1800 0.001 0.015 0.010 0.128 20.00 0.97 0.0002 0.030 3500 0.001 0.038 0.030 0.08 16.91 0.57 0.0002 0.030 2721 0.001 0.024 0.017 0 36 0 36 0 36 0 36 0 36 0 24 0 36 0 36 0 36
    8.37 11.42 3.04
    石 化 总 排
    8.03 5.11 8.18 7.61
    0 36 8.01 8.16 0 0 36 5.16 7.63 0
    1.00 0.107 0.001 0.002 0.0002 0.00001 0.002 0.005 0.005 0.010 23.0 1.00 0.498 0.001 0.002 0.004 0.00001 0.002 0.005 0.005 0.045 48.8 1.00 0.260 0.001 0.002 0.002 0.00001 0.002 0.005 0.005 0.039 34.9 0 36 0 36 0 36 0 36 0 36 0 36 0 36 0 36 0 36 0 26 0 36
    0.063 13.30 0.32 0.0002 0.030 2200 0.001 0.014 0.005 0.107 18.00 0.97 0.0002 0.030 5400 0.001 0.033 0.026 0.078 15.39 0.55 0.0002 0.030 2721 0.001 0.022 0.016 0 36 5.6 36 0 36 0 36 0 36 0 24 0 36 0 36 0 36
    8.34 11.49 3.05
    前 江 口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超标率%
    1.00 0.098 0.001 0.002 0.0002 0.00001 0.002 0.005 0.005 0.010 21.1 1.00 0.532 0.001 0.002 0.004 0.00001 0.002 0.005 0.005 0.044 45.9 1.00 0.246 0.001 0.002 0.002 0.00001 0.002 0.005 0.005 0.034 33.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51 10.00 0.28 0.0002 0.030 1800 0.001 0.009 0.005 0.101 18.00 0.87 0.0002 0.030 2800 0.001 0.027 0.025 0.072 13.86 0.48 0.0002 0.030 2325 0.001 0.018 0.014 0 2.8 0 0 0 0 0 0 0
    8.31 11.68 2.57
    - 70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71
    第三章
    水环境
    表 2-3-3
    二○○六年长江安庆段水质不同水期监测统计结果
    单位:mg/L (除 pH)
    断面名称
    项 目
    pH
    DO
    CODMn
    BOD5
    NH3-N

    总 磷
    化学 需氧量

    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
    大肠 菌群 个/升

    硫 化 物
    皖 河 口
    枯水期 平水期 丰水期 枯水期 平水期 丰水期 枯水期 平水期 丰水期 枯水期 平水期 丰水期
    8.21 8.07 8.15 8.24 8.10 8.18 8.26 8.10 8.16 8.24 8.09 8.15
    9.25 7.20 6.50 9.27 7.04 6.44 9.33 7.09 6.42 9.31 7.14 6.45
    2.25 2.31 2.11 2.53 2.51 2.63 2.33 2.48 2.37 2.23 2.25 2.17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374 0.222 0.148 0.387 0.274 0.172 0.382 0.239 0.159 0.380 0.210 0.148
    0.00001 0.00001 0.00001 0.00001 0.00001 0.00001 0.00001 0.00001 0.00001 0.00001 0.00001 0.00001
    0.068 0.074 0.077 0.073 0.080 0.087 0.075 0.078 0.080 0.069 0.072 0.074
    15.49 14.94 13.52 16.72 17.93 16.10 15.47 15.78 14.93 14.99 13.28 13.33
    0.001 0.002 0.002 0.001 0.003 0.002 0.001 0.003 0.002 0.001 0.002 0.002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0.03
    2225 0.020 2263 2500 2600 3063 2375 2538 3250 2250 2400 2325
    0.020 0.020 0.018 0.021 0.025 0.025 0.022 0.022 0.021 0.019 0.019 0.018
    0.015 0.012 0.011 0.020 0.017 0.015 0.019 0.016 0.012 0.019 0.014 0.011
    车 渡 口
    石 化 总 排
    前 江 口
    - 71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72 表 2-3-4 长江安庆段监测断面评价结果
    六 价 铬 0.002 0.002 0.002 0.002 总 磷
    0.073 0.080 0.078 0.072
    第三章
    水环境
    评价参数 pH CODMn BOD5 NH3-N 断面名称 皖河口 车渡口 石化总排 前江口 8.14 8.17 8.18 8.16 2.22 2.56 2.39 2.22 1.03 1.00 1.00 1.00 0.248 0.278 0.260 0.246 0.00001 0.00001 0.00001 0.00001 汞
    化学 需氧 量
    14.65 16.91 15.39 13.86

    阴离 子表 面活 性剂
    0.03 0.03 0.03 0.03
    大 肠 菌 群
    2263 2721 2721 2325

    硫化 物
    0.013 0.017 0.016 0.014
    Pj
    0.002 0.002 0.002 0.002
    0.019 0.024 0.022 0.018
    3.09 3.41 3.27 3.06
    表 2-3-5
    评价参数 pH 断面名称 皖河口 车渡口 石化总排 前江口 平 均
    各项污染物在不同断面的污染分担率
    六 价 铬 总 磷 化学 需氧 量 阴离 子表 面活 性剂 4.85 4.40 4.58 4.90 4.80 大 肠 菌 群 7.32 7.99 8.32 7.60 7.24 硫 化 物 2.10 2.50 2.45 2.29 2.08
    CODMn BOD5 NH3-N 总汞


    18.43 11.96 8.32 17.17 12.53 7.34 18.03 12.17 7.64 18.96 12.09 8.17 18.60 12.52 8.24
    8.02 8.16 7.95 8.04 7.93
    0.32 0.29 0.31 0.33 0.32
    1.29 11.80 23.68 1.29 1.17 11.74 24.82 1.17 1.22 11.92 23.52 1.22 1.31 11.77 22.65 1.31 1.28 11.68 23.43 1.28
    0.61 0.70 0.67 0.59 0.61
    (3)主要污染物沿程分布情况: 长江安庆段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 大肠菌群的沿程 分布情况见图 2-3-2~2-3-5。 高锰酸盐指数:2006 年四个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的最大值差别不大,车 渡口断面测值稍低。四个断面的平均值在 2.22~2.56mg/L 范围内波动,变 化幅度很小;2006 年高锰酸盐指数超标率为 0。
    浓度(mg/l) 6.50 6.00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皖河口 车渡口 石化总排 前江口 监测断面
    枯水期 平水期 丰水期 标准值
    图2-3-2 长江安庆段高锰酸盐指数沿程分布示意图
    - 72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73
    第三章
    水环境
    氨氮:各断面的监测值起伏较小,但总体趋势由对照断面向消减断面 逐渐降低。全年四个断面生化需氧量的平均值非常接近,在 0.246mg/L~0.278mg/L 范围内波动;2006 年氨氮没有出现超标现象。
    浓度(mg/l) 1.000 0.800 0.600 0.400 0.200 0.000 皖河口 车渡口 石化总排 前江口 监测断面
    枯水期 平水期 丰水期 标准值
    图2-3-3
    长江安庆氨氮沿程分布示意图
    总 四个断面的监测结果在 0.072mg/L~0.080mg/L 范围内波动,从
    浓度(mg/l) 0.210 0.190 0.170 0.150 0.130 0.110 0.090 0.070 0.050 皖河口 车渡口 石化总排 前江口 监测断面 图2-3-4 长江安庆总 程分布示意图 枯水期 平水期 丰水期 标准值
    沿程分布情况看,总 沿程变化平缓,同时符合低—高—低的变化规律; 2006 年没有出现超标现象。 粪大肠菌群:四个断面不同水期均值在 2263 个/升~2721 个/升的范围 内变化。总体看,石化总排结果最高,平水期和丰水期皖河口及前江口的 含量无显著差异,全年未出现超标。
    - 73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74
    第三章
    水环境
    浓度(mg/l)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皖河口 车渡口 石化总排 前江口
    枯水期 平水期 丰水期 标准值
    监测断面
    图2-3-5
    长江安庆段粪大肠菌群沿程分布示意图
    (4)各断面水质状况分析: 根据 2006 年长江安庆段监测断面评价结果(表 2-3-4),四个断面的 综合污染指数呈一定的规律,上游皖河口(对照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为 3.09,由于长江安庆段的沿江八个排放口所排放的污水,因此两个控制断 面的综合污染指数有所上扬,分别上升到 3.41、3.27,由于长江水体的自 净功能,在消减断面(前江口)水中的污染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减,综 合污染指数也逐渐降至 3.06。为了更能反映对江水污染 最大的污染物 的影响, 2006 年度长江安庆段各监测断面的内梅罗指数,见表 2-3-6。 参与 的污染因子为表 2-3-5 中的全部因子。 由于各监测断面的首要污染 物均体现为有机污染,按沿程比较,说明从皖河口至石化总排江段,安庆 市排江的生活污水对江水水质影响较大;从石化总排至前江口断面内梅罗 指数逐渐衰减到低于皖河口的水平,说明了污染物在长江安庆段得到了很 好的消减, 同时也说明长江安庆段的纳污能力满足安庆市污水排放的需要。
    表 2-3-6
    断面名称 内梅罗指数 皖河口
    不同断面的内梅罗指数
    车渡口 石化总排 前江口
    0.545
    0.626
    0.572
    0.518
    (5)长江安庆段在不同水期的水质状况比较 为了更直观的反映长江安庆段在不同水期受各种污染物的影响状况, 下面依旧采用 不同水期内梅罗指数进行分析,参与 的污染因子同 上。
    - 74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75 表 2-3-7 不同水期的内梅罗指数
    枯水期 平水期
    第三章
    水环境
    水期 内梅罗指数
    丰水期
    0.587
    0.577
    0.542
    从表 2-3-7 中看,枯水期内梅罗指数最高,也就是说污染最重,平水期 次之,丰水期最轻。上述结果说明,随着长江径流的增大,长江对污染物 的自净能力也随之提高。 (二) 长江安庆段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 1、主要污染物年度变化规律及趋势 长江安庆段主要污染物不同水期的浓度五年间变化见图 2-3-6~2-3-9: 高锰酸盐指数:五年间平水期和丰水期变化起伏较为明显。用
    浓度(mg/l)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2002 2003 2004 2005 年度 2006
    枯水期 平水期 丰水期
    图2-3-6 长江安庆段高锰酸盐指数年际变化曲线
    Spearman 秩 相 关 系 数 ( 置 信 水 平 0.95) 检 验 , 枯 水 期 为 -0.4, 平 水 期 为 -0.3, 丰 水 期 为 -0.7 均 呈 下 降 趋 势 , 但 不 显 著 ( 见 表 2-3-8) 。
    表 2-3-8
    中间参数 枯水期 平水期 丰水期
    变化趋势检验结果
    临界值 Wp 0 . 0 5 0.9 0.9 0.9 水质变化趋势 下降趋势无意义 下降趋势无意义 下降趋势无意义
    秩相关系数 r s -0.4 -0.3 -0.7
    氨氮:由图 2-3-8 可以看出,五年间三个水期的氨氮起伏非常明显。其 变化趋势用 Spearman 秩 相 关 系 数 检 验 ,结 果 表 明 ,枯 水 期 有 显 著 上 升 趋 势 ;丰水期和 平 水 期 有上升趋势,但不显著(表 2-3-9)。
    - 75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76
    第三章
    水环境
    浓度(mg/l) 0.45 0.40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2002 2003 2004 2005
    枯水期 平水期 丰水期
    年度 2006
    图2-3-7 长江安庆段氨氮年际变化曲线
    表 2-3-9
    中间参数 枯水期 平水期 丰水期
    变化趋势检验结果
    临界值 Wp 0 . 0 5 0.9 0.9 0.9 水质变化趋势 上升趋势有意义 上升趋势无意义 上升趋势无意义
    秩相关系数 r s 0.9 0.7 0.1
    粪大肠菌群:三个水期的浓度变化曲线基本一致,其变化趋势用
    浓度(mg/l)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2 枯水期 平水期 丰水期
    年度 2003 2004 2005 2006
    图2-3-8 长江安庆段大肠菌群年际变化曲线
    Spearman 秩 相 关 系 数 检 验 , 结 果 表 明 ,三个水期的大肠菌群均表现为 下降趋势(见表 2-3-10)。
    - 76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77 表 2-3-10 变化趋势检验结果
    临界值 Wp 0 . 0 5 0.9 0.9 0.9
    第三章
    水环境
    中间参数 枯水期 平水期 丰水期
    秩相关系数 r s -0.9 -0.9 -0.7
    水质变化趋势 下降趋势有意义 下降趋势有意义 下降趋势无意义
    2、长江安庆段水环境污染趋势分析 长江安庆段水质的五年各水期内梅罗指数参见表 2-3-11,参与计算的 污染因子为 ph 值、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砷、汞、总 化 学需氧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大肠菌群、锌、硫化物等 12 项指标。
    表 2-3-11
    年度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枯水期 0.345 0.383 0.378 0.579 0.587
    长江安庆段水质量五年内梅罗指数
    平水期 0.343 0.257 0.376 0.621 0.577 丰水期 0.368 0.387 0.402 0.601 0.542
    2002~2006 年各年度三个水期的内梅罗指数都小于 1,2005 年平水期 及丰水期内梅罗指数相对较大,高于其它年份;枯水期内梅罗指数最大值 出现在 2006 年。 3、 长 江 安 庆 段 水 质 趋 势 检 验 及 规 律 分 析 : 根 据 2000~2004 年 的 统 计 结 果 , 用 Spearman 秩 相 关 系 数 法 对 采 长江安庆段五年的水环境质量作趋势检验,结果如下:
    表 2-3-12
    中间参数 枯水期 平水期 丰水期
    变化趋势检验结果
    临界值 Wp 0 . 0 5 0.9 0.9 0.9 水质变化趋势 上升趋势有意义 上升趋势无意义 上升趋势有意义
    秩相关系数 r s 0.9 0.8 0.9
    由上表可知,长江安庆段水污染程度在枯水期、丰水期表现为显著上 升趋势,平水期表现为上升趋势,但不显著。
    - 77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78
    第三章
    水环境
    第二节 饮用水源水
    一、监测基本情况 本市生活饮用水主要取自长江,沿江建有三座市属自来水厂(一水厂、 三水厂和石化水厂),其中一水厂日取水量为 3.767 万吨,占全市用水总 量的 24.7%。三水 厂 的 取 水 口 与 二 水 厂 为 同 一 取 水 口 , 由 于 二 水 厂 日取水量相当低,通常合并到三水厂,因此以下简称为三水厂, 日 取 水 量 约 为 10.37 万 吨 ,占 全 市 总 量 的 68.0%。安 庆 石 化 总 厂 在 长江边也建有自己的自备水厂,主要供应石化总厂职工的生活用 水 。根据国家主管部门和城市定量考核的要求及安 徽 省 环 保 局《 关 于 实 施 城 镇 集 中 饮 用 水 源 地 水 质 状 况 报 告 制 度 的 通 知 》 的 规 定 , 2006 年度,我站每月对三个水厂的水源水进行定期监测,监测项目有水温、pH、 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 高锰酸盐指数、溶 、 生化需氧量、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粪大肠菌群、氨氮、汞、氰化物 等十七个项目,此外,在一月和七月对三个水厂的水质作全项目的分析, 除了上述十七个项目外,还要增加对铁、锰、铜、锌、非离子氨、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化学需氧量、硒、砷、镉、六价铬、铅、硫化物等十三项指 标的监测。 样品的采样、贮存及分析方法均按《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中 的要求进行,且有严格的质控措施,所有项目均做两个不同浓度值的加标 回收,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 95%~105%。 二、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级标准(GB3838--2002),具体 见表 2-3-13。
    表 2-3-13
    项目 Ⅲ类 项目 Ⅲ类 项目 Ⅲ类 项目 Ⅲ类 pH 6~9 溶解氧 5 镉 0.005 六价铬 0.05 高锰酸盐指数 6 生化需氧量 4 粪大肠菌群 1000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氯化物 250 氟化物 1.0 铁 0.3 硫化物 0.2 硝酸盐氮 10 挥发酚 0.005 锰 0.1 硒 0.01 汞 0.0001 化学需氧量 20 铜 1.0 砷 0.05 总 0.2 总铅 0.05 锌 1.0 —— ——
    单位:mg/L 硫酸盐 250 氨氮 1.0 总氰化物 0.2 —— ——
    - 78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79
    第三章
    水环境
    三、监测结果统计 2006 年安庆市一、三水厂及石化水厂水源水水质监测结果见表 2-3-15、 2-3-16、2-3-17。 四、饮用水源水水质评述 全 年 共 获 得 有 效 数 据 450 个 , 根据一水厂、三水厂、石化水厂水 源水监测结果统计,所 有 检出项目 pH、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总 磷、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溶 、汞、六价铬、大肠菌群、硫化 物等均未超标,完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 标 准,各 项 指 标 超 标 率 为 0,水 质 良 好 。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镉、 铅等项目均低于方法的最低检出限。 比较三个水厂的各项指标,大部分项目的测值非常接近。以 pH 值、 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总 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粪大肠 菌群、氨氮、锰、铜、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需氧量、硒(Ⅳ)等 监测因子作为评价参数 三个水厂源水的内梅罗指数(见表 2-3-14), 从污染指数上看,一水厂的源水水质较好,三水厂次之,石化水厂的源水 水质较差,这与三个水厂在长江取水 位置有一定的关系。石化水厂位 于西排涝排污 下游仅约 100 米处,其取水 水质明显受到城市排污 的影响。而一水厂与三水厂距离城市排污 远,因此取水 质受影响 较小,水质较好,同时也印证了长江自净能力强的观点。 表 2-3-14 饮用源水水质比较
    内梅罗指数 饮用源水名称 2005 年 2006 年
    一水厂 三水厂 石化水厂
    0.736 0.740 0.736
    0.731 0.736 0.738
    五、与 2005 年水质比较 2006 年 一 、 三 水 厂 及 石 化 水 厂 源 水 大 肠 菌 群 及 氨 氮 的 测 值 比
    - 79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80
    第三章
    水环境
    2005 年 有 所 下 降 ,而 化 学 需 氧 量 的 监 测 结 果 一 、三 水 厂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下 降 ,石 化 水 厂 有 所 上 升 。从 污 染 指 数 来 看( 见 表 2-3-14), 本年度一、二水厂饮用水源水质较去年好转,石化水厂饮用水源 水质较去年下降。
    - 80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81
    第三章
    水环境
    表 2-3-15
    水厂名称 一水厂
    2006 年安庆市一水厂水源水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
    供 水 量 (万吨/日) 3.768 占全市供水百分比 (%) 27.4%
    单位:mg/L(除 pH 外)
    水 源 地 名 称 (河、湖、库、地下水) 长 江
    项 目 样 品 数 最 小 值 最 大 值 平 均 值
    高锰 生化 粪大肠 硫酸 氯化 硝酸 pH 值 总 酸盐 溶解氧 需 氨氮 菌群 盐 物 盐氮 指数 氧量 (个/升)





    阴离子 表面活 性剂
    化学 需氧 量
    硒 (Ⅳ)
    六价铬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2
    2
    3
    3
    2
    2
    2
    2
    8.35 37.66 18.00 2.90 0.088
    2.59
    8.98
    1.00
    2800
    0.390 0.00001
    0.268 0.033 0.0005 0.018
    0.025
    12.30
    0.00025
    0.002
    8.02 23.02 9.88
    0.71 0.054
    1.88
    5.22
    1.00
    1800
    0.148 0.00001
    0.111 0.012 0.0005 0.012
    0.025
    12.20
    0.00025
    0.002
    8.14 27.87 12.47 1.38 0.068
    2.18
    7.19
    1.00
    2345
    0.232 0.00001
    0.190 0.023 0.0005 0.016
    0.025
    12.25
    0.00025
    0.002
    81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82
    第三章
    水环境
    表 2-3-16
    水厂名称 三水厂
    2006 年安庆市三水厂水源水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
    供 水 量 (万吨/日) 8.916 占全市供水百分比 (%) 64.8%
    水 源 地 名 称 (河、湖、库、地下水) 长 江
    单位:mg/L(除 pH 外)
    项 目 样 品 数 最 小 值 最 大 值 平 均 值
    高锰 生化 粪大肠 硫酸 氯化 硝酸 pH 值 总 酸盐 溶解氧 需 氨氮 菌群 盐 物 盐氮 指数 氧量 (个/升)





    阴离子 表面活 性剂
    化学 需氧 量
    硒 (Ⅳ)
    六价铬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2
    2
    3
    3
    2
    2
    2
    2
    8.33 37.18 15.84 3.37 0.095
    3.07
    8.90
    1.00
    2800
    0.382 0.00001
    0.285 0.047 0.0005 0.042
    0.025
    15.40
    0.00025
    0.002
    8.01 21.12 9.66
    0.76 0.058
    1.90
    5.20
    1.00
    1800
    0.108 0.00001
    0.153 0.044 0.0005 0.022
    0.025
    14.30
    0.00025
    0.002
    8.15 28.21 12.72 1.44 0.075
    2.42
    7.20
    1.00
    2309
    0.232 0.00001
    0.219 0.046 0.0005 0.033
    0.025
    14.85
    0.00025
    0.002
    82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83
    第三章
    水环境
    表 2-3-17
    水厂名称 石化水厂
    2006 年安庆石化水厂水源水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
    供 水 量 (万吨/日) 1.080 占全市供水百分比 (%) 7.8%
    水 源 地 名 称 (河、湖、库、地下水) 长 江
    单位:mg/L(除 pH 外)
    项 目 样 品 数 最 小 值 最 大 值 平 均 值
    pH 值
    高锰 生化 粪大肠 硫酸 氯化 硝酸 总 酸盐 溶解氧 需 氨氮 菌群 盐 物 盐氮 指数 氧量 (个/升)





    阴离子 表面活 性剂
    化学 需氧 量
    硒 (Ⅳ)
    六价铬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2
    2
    3
    3
    2
    2
    2
    2
    8.36 28.44 14.40 3.03
    0.09
    3.24
    8.52
    1.00
    3500
    0.413 0.00001
    0.242 0.040 0.0005 0.023
    0.025
    19.40
    0.00025
    0.002
    8.02 22.21 9.66
    0.70
    0.06
    2.26
    5.08
    1.00
    2400
    0.185 0.00001
    0.128 0.010 0.0005 0.021
    0.025
    18.00
    0.00025
    0.002
    8.19 25.06 11.78 1.75
    0.07
    2.61
    6.96
    1.00
    2782
    0.285 0.00001
    0.185 0.025 0.0005 0.022
    0.025
    18.70
    0.00025
    0.002
    83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84
    第三章
    水环境
    第三节 皖河水
    一、监测概况 皖河水系是长江安庆段最大的支流水系,总长度 192 公里,起源于岳 西多枝尖(鹞落坪东约 20 公里处山区), 流域面积为 6492 公里。 为及时掌握 皖河水质状况,2006 年对皖河水质进行了定期常规监测,隔月采样一次, 分别在每年的二月、四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进行,每期采样两 次;监测断面为皖河上游及皖河下游,每个断面设置左、中、右三个点位; 监测项目为 pH 值、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氨氮、硫酸盐、溶 、高锰 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碳、总 样品的采集、贮存、分析等质 控措施与长江水相同。 二、评价标准 按照省局对皖河水域功能界定,皖河主导功能为工业用水,执行《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 类水质标准(见表 2-3-18)。
    表 2-3-18
    项目 IV 类标准 pH 值 6~9
    皖河水质评价标准
    单位 mg/L 化学需氧量 30 石油类 0.5 氨氮 1.5
    三、监测结果统计 2006 年皖河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见表 2-3-19。
    表 2-3-19 2006 皖河水质不同水期不同断面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mg/L 采样点 项目 指标 样品数 皖河 上游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样品数 皖河 下游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pH 3 7.93 7.89 7.91 3 7.96 7.94 7.95 枯水期 化学耗 氧量 3 15.50 13.60 14.60 3 14.40 13.40 13.80 氨氮 3 0.213 0.146 0.180 3 0.174 0.135 0.160 pH 9 8.09 7.75 7.92 9 8.14 7.80 7.94 平水期 化学耗 氧量 9 16.00 13.70 14.78 9 17.00 13.70 14.58 氨氮 9 0.393 0.202 0.277 9 0.398 0.208 0.265 pH 6 8.09 7.75 7.91 6 8.27 7.96 8.12 丰水期 化学耗 氧量 6 16.00 13.60 14.70 6 21.30 19.40 20.37 氨氮 6 0.393 0.146 0.235 6 0.352 0.063 0.206
    - 84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85
    第三章
    水环境
    四、监测结果评价 (一)皖河水质总体评述 2006 年全年共获得监测数据 312 个,皖河水质中 pH、化学耗氧量及 氨氮、石油类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 类标准, 样品超标率为 0。 (二)污染物浓度沿程分布 由表 2-3-19 可知,枯水期化学耗氧量、氨氮在皖河下游断面的测值比 皖河上游分别下降 5.5%、11.1%;平水期化学耗氧量、氨氮在皖河下游断 面的测值比皖河上游分别降低 1.6%、4.3%;丰水期化学需氧量上升 38.6% 和 12.3%。对 pH 值而言,三个水期在两个监测断面的测值基本接近,波动 很小。 比较皖河上、 下游的水质, pH 值、 以 化学耗氧量及氨氮作为评价因子, 分别 上下游断面不同水期的内梅罗指数(见表 2-3-20)。
    表 2-3-20
    监测断面 皖河上游 皖河下游
    2006 年皖河不同水期不同断面水质污染指数
    枯水期 0.425 0.416 平水期 0.440 0.435 丰水期 0.433 0.579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皖河在枯水期、平水期下游水质比上游水质好; 丰水期上游水质比下游水质好。 (三)皖河水质年际变化状况 由下表可见,2006 年皖河水质表现为枯水期最好,平水期次之,丰水 期最差。与 2005 年相比,丰水期的水质有所改善,枯水期与平水期水质下 降。
    表 2-3-21
    断面 年份 200 5 年 200 6 年
    2005、2006 年间皖河水质内梅罗指数评价表
    枯水期 0.379 0.416 平水期 0.416 0.437 丰水期 0.511 0.505
    - 85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86
    第三章
    水环境
    第四节 湖泊水
    一、监测概况 我市长江沿岸历经多次地质构造的运动,构成了典型的流水地形,境 内湖泊星罗棋布。破罡湖水系是安庆市地面水主要组成部分,它由菱湖、 大湖、石塘湖、破罡湖等组成,位于市区东北方向,全流域面积 24342.33 公里,总流向自西向东,经枞阳梅林闸(通江闸)入长江。为掌握破罡湖水系 水质的第一手资料,我站在 2006 年对破罡湖水系进行了常规监测。分别在 枯水期和丰水期对其进行监测,监测点位有六个,具体如下:大湖(湖心)、 菱湖(湖心),破罡湖(入口、出口)及石塘湖(东、西)。 二、评价标准 该水系水质评价,建立在省局批准的功能区划基础之上,与国家颁布 的各功能水体相应的水质标准进行比较。 (一)大湖、菱湖的评价标准 大湖、菱湖水域功能是景观娱乐用水,评价因子为:pH 值、高锰酸盐 指数、氨氮和溶解氧,评价标准为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Ⅴ类,具体见表 2-3-22。 (二)破罡湖水质评价标准 破罡湖水质评价标准为农灌水质标准 GB5084--92,详见表 2-3-23。 (三)石塘湖水质评价标准 石塘湖的功能是渔业用水,评价标准为《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GB11607--89,详见表 2-3-24。
    表 2-3-22
    项 pH 高锰酸盐指数 (mg/L) 氨氮(mg/L) 溶解氧(mg/L) 目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
    标准值 6~9 15 2.0 2
    - 86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87
    第三章
    水环境
    表 2-3-23
    项 目 水 作
    农灌水质标准 GB5084--92
    旱 10 —— —— 1000(非盐碱地区) 作 蔬 1.0 —— —— 单位:mg/L 菜
    pH 值 石油类 总 总 汞 镉 5.0 0.001 0.005
    5.5~8.5
    全盐量
    表 2-3-24
    项 目
    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GB116007--89
    单位:mg/L 标 ≥3 5 0.05 0.02 准
    pH 值 溶解氧 生化需氧量 石油类 非离子氨
    6.5~8.5(淡水)
    三、大湖、菱湖水质监测结果统计及评述 大湖、菱湖 2OO6 年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见表 2-3-25。
    表 2-3-25
    项目 指标 样品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超标率% 样品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超标率%
    大湖、菱湖水质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mg/L 高锰酸 盐指数 4 2.59 5.52 4.04 0 4 2.47 5.98 4.22 0
    采样点
    PH 值 4 7.79 8.48 8.13 0 4 7.76 8.04 7.87 0
    氨氮 4 0.532 0.698 0.612 0 4 0.120 1.88 0.697 0
    溶解氧 4 4.42 6.64 5.50 0 4 3.00 6.90 4.78 0
    菱湖 (湖心)
    大湖 (湖心)
    2006 年菱湖的 pH 值、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 等四项指标符合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大湖的监测结果也达到 上述标准。 与 2005 年相比,2006 年大湖的高锰酸盐指数和溶 含量有明显下 降,菱湖的氨氮则明显上升。以 pH 值、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作为评价因
    - 87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88
    第三章
    水环境
    子计算两湖水质的内梅罗指数,得到表 2-3-26。
    表 2-3-26
    断面 年份 200 5 年 200 6 年
    2005~2006 年大湖及菱湖水质内梅罗指数比较
    菱湖 0.295 0.232 大湖 0.307 0.158
    从上表可以看出, 2006 年大湖水质比菱湖好, 且两湖水质均优于 2005 年。 四、破罡湖水质监测结果统计及评述 2006 年破罡湖水质监测结果见表 2-3-27。 破罡湖水质良好。总汞、总镉在两个监测点位的枯水期、平水期及丰 水期均未检出;pH 值、石油类、全盐量等三项指标都达到农灌水质标准 GB5084-92,超标率为 0,完全能满足农用灌溉的需要。
    表 2-3-27
    项目 指标 样品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pH 值 8 7.58 8.23 7.88
    2006 年破罡湖水质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mg/L 石油类 8 0.042 0.105 0.073 总汞 8 0.00001 0.00001 0.00001 总镉 8 0.000015 0.0005 0.00026 全盐量 8 129 212 181
    与 2005 年相比,2006 年总汞、总镉的测值有所降低,全盐量、石油 类有所升高,其他指标则基本相当。从总体上看破罡湖水质劣于 2005 年。 五、石塘湖水质监测结果统计及评述 石塘湖的功能是渔业用水,其水质监测结果见表 2-3-28。
    表 2-3-28
    项目 指标 样品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超标率% pH 8 7.84 8.12 7.99 0
    2006 年石塘湖水质监测结果统计
    单位:mg/L 溶解氧 8 5.90 8.55 7.51 0 氨氮 8 0.181 0.499 0.277 0 生化需氧量 8 1.00 1.00 1.00 0 石油类 8 0.040 0.049 0.046 0
    - 88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89
    第三章
    水环境
    2006 年东、西两侧点的生化需氧量未检出,pH 值、溶 、非离子 氨、 石油类等四项指标均未超标, 《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符合 (GB11607-89) 。 与 2005 年比较,本年度氨氮、石油类的测值明显下降,溶解氧含量则 有所上升。总体水质无显著差异。
    第五节 七县一市地表及生活饮用水源水
    一、七县一市水环境 安庆市辖七县一市河流分别在怀宁和潜山的皖河段、太湖的魏河、桐 城市的龙眠河、练潭河、岳西的长河、横河(包家河)、太湖县水厂等共 16 处水体,各布设一个监测点位。 安庆市辖七县一市湖泊分别在枞阳的白荡湖、菜子湖,宿松的黄湖、 龙港湖,太湖的花亭湖、泊湖,桐城市的嬉子湖、菜子湖,望江的泊河、 武昌湖等 14 处水体,各布设一个监测点位。 二、监测情况 我站于 2006 年上下半年对八县地表水及饮用水源水 根据市局的安排, 质实施了 2006 年度“城考”监测工作,共监测点位 30 个。 (一)点位设置及样品采集情况 本年度监测根据 2002 年点位设置方案, 经过我站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后 实施。由各县站自行采样送至安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分析,分上下半年共 监测 2 次。 (二)监测项目的选定 本次饮用水源水质监测项目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2〕144 号文件要求,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选定,共 31 项监测指标。 地表水监测项目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选定, 共 25 项监测指标。
    - 89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90
    第三章
    水环境
    表 2-3-29 八县地表水及饮用水源水超标项目一览表
    县区 名称 桐 城 市 太 湖 县 岳 西 县 宿 松 监测点位 练潭河 龙眠河 嬉子湖 菜子湖 饮用源水(牯牛背水库) 饮用源水(境主庙水库) 太湖泊湖 寺前河 饮用源水(县水厂) 魏河 衙前河(饮用水源) 长河 横河(包家河) 毛尖山水库 城关水厂 黄湖 龙湖 龙感湖 饮用源水(二郎河) 饮用源水(长河) 泊湖 武昌湖 麻塘湖水库 皖河 饮用源水(高河大河) 白荡湖 菜子湖 饮用源水(长江) 无 无 TP TP TP TP TP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TP 无 TP TP TP 无 无 TP TP 无 无 无 TP TP 无 超标项目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高锰酸盐指数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总氮 总氮 总氮 总氮 总氮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总氮 总氮 无 无 总氮 总氮 无 无 无 总氮 总氮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化学需氧量 无 无 无 无 化学需氧量 无 无 无 化学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化学需氧量 无 无 无 无
    望 江 县 怀 宁 县 枞 阳 县 潜 饮用源水(潜水) 无 无 无 山 车轴寺大桥(皖河) 无 无 无 县 注:岳西长河、枞阳白荡湖化学需氧量两次均值符合标准但有单次超标现象。 宿松龙感湖高锰酸盐指数两次均值符合标准但有单次超标现象; 宿松龙湖、潜山皖河总氮两次均值符合标准但有单次超标现象。
    (三)七县一市地表水及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 1、河流水质状况 根据 2006 年度监测结果,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参照 (GB3838-2002) 》 3 类标准,河流水质较好,除岳西县境内长河的化学需氧量超标,其他河 流水质均达标。 2、湖泊水质状况 根据 2006 年度监测结果,七县一市所辖湖泊多数水质未达到《地表水
    - 90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91
    第三章
    水环境
    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三类水体的要求,主要超标项目为总 磷和总氮,部分湖泊有机物含量超标。
    第六节 水环境质量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
    一、长江安庆段水环境 (一)污染特征 2006 年我站共获得长江安庆段水质有效监测数据 2681 个。长江安庆 段的各项指标中,所有测值均达到或优于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Ⅲ类标准规定的限值。本江段主要污染物依次为化学需氧量、高锰 酸盐指数、总 生化需氧量、氨氮、大肠菌群等,长江安庆段污染特征 为有机污染。 (二)原因分析 长江安庆段的这一污染特征与本市的工业结构状况是相当吻合的。安 庆市是传统的工业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城市规划、工业布局不甚合理。 城区主要支柱产业为石油加工、纺织、建材、食品加工、日用品等,大多 企业规模小,生产设备陈旧,工艺比较落后,无力投资废水治理工程。众 多工矿企业所产生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长江。 据统计资料, 2006 年安庆市往长江排放工业废水 3.23 万吨,其中 COD 为 3335 吨。而一般情 况下, 未处理的污水需 6~12 倍的清洁河水稀释, 才能保持水体的自净功能。 由此看来,虽然目前长江安庆段水环境状况较好,但长江的自净能力和环 境容量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正在建设的城东污水处理厂对于将来更好地改 善长江安庆段水质有重要意义。 二、饮用水源水 根据一、二水厂水源水各项指标的污染分担率,可知其主要污染因子 为大肠菌群、高锰酸盐指数。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本市城市规 划不合理,三个水厂的取水 工业废水排污 互交错,从而对三个水 厂水源水的水质造成一定影响。
    - 91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92
    第三章
    水环境
    三、皖河水质 2006 年全年共获得监测数据 312 个,皖河水质中 pH 值、化学耗氧量、 石油类、硫酸盐及氨氮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V 类标准,样品超标率为 0。首要污染因子为化学耗氧量,其污染特征是有 机污染。皖河水系是长江安庆段最大的支流水系,流经广大农村和诸多县 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其水质都造成影响。因此要树立全 流域观念,统一思想,加强管理,保护好皖河水质。 四、湖泊水质 市区各大湖泊包括大湖、菱湖、破罡湖、石塘湖,均不同程度接纳周 边排放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并受水产养殖、娱乐活动等因素影响,呈 现出有机污染的特征。由于近年来,安庆市对城市排水管网的改造,减少 了湖泊承纳的污水量,总体上,水质有向良性方向发展的趋势。
    六、治理对策 (一)把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深入开展宣传教育,统一思想, 树立全流域意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全面开展工业污染源达标治理和 水环境综合治理,把“一控双达标”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二)坚决取缔、关闭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对于国有大型企业, 要加大投资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 (三)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新工艺,开发无 污染的新产品,节约原材料、资源及能源,努力减少污染源,实施全过程 污染控制,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四)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 , 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五)加大对乡镇企业环保 力度,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学使用 农药、化肥,大力推进实施绿色食品工程步伐,进一步遏制日益恶化的生 态环境。
    - 92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93
    第四章
    声环境
    第四章
    声 环 境
    2006 年,安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以环境噪声功能区划为指导,按照国 家制订的噪 测技术规范和质量保证要求,有计划地开展了区域环境噪 声、功能区定点噪 交通干线噪声监测,完成了本年度原有城市噪 标区和区内 监测、复测任务,积累了大量噪声监测资料。
    第一节
    一、城市概况


    噪 染由于其 的差异,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区域呈现不同的 特征,在进行功能区域划分、网格布点、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的过程中, 根据城市的特点,综合考虑城市产业结构、工业布局、气象、地貌、保护 目标等诸多因素,从而充分发挥出噪 测工作的效能。
    表 2-4-1 年度
    2005 2006
    安庆市城市基本特征
    城市面积 城区人口密度 主要道路总 平均路 平均车流量 汽车在用 (平方公里) (人/平方公里) 长(公里) 宽(米)(辆/小时) 总数(辆)
    34.87 37.92 11669 19262 49.1 49.1 37.9 39.9 1459 1535 14949 17418
    2006 年度,安庆市建成区面积较上年扩大了 3.05 平方公里,主要交通 干线的总长维持不变,平均路宽增大了 2.0 米;汽车在用数及平均车流量 较上年分别增长了 2467 辆和 76 辆/小时;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进行了多 次道路改造工程,目前,主要干道已基本采用水泥路面,并相应采取了一 些降噪措施,路况逐年得到改善。 二、安庆市声环境功能区域划分 1、一类标准适用区 该区域主要由大湖、石化、宜园、菱湖新村居民生活小区,大湖、菱 湖、莲湖风景区,以及诸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构成,总面积 5.3 平方公里。
    - 93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94
    第四章
    声环境
    2、二类标准适用区 主要由城市中心商业区;菱湖南路以南,与莲湖公园隔路相望的区域; 德宽路两侧,开发区湖心路以东,市府路南侧和纺织南路以南的区域,以 及大湖和新河以东、华中西路以北、十魏路以西的区域及城北经济技术开 发区(该区原功能区划为三类标准适用区,根据实际情况,2004 年度经省 环保局批准调整为二类标准适用区)所组成。总面积 22 平方公里。 3、三类标准适用区 由三个工业集中区构成,分别是城东工业区和西北石化工业区。总面 积 6.9 平方公里。 4、四类标准适用区 由城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构成,共 19 条交通干线,总长度 49.1 公里, 分别为: 集贤路(北路、南路)、龙山路、德宽路、玉琳路、市府路、菱湖南 路、宜城路、孝肃路、人民路、沿江中路、湖心路(北路、中路、南路)、 渡江路、华中西路、黄土坑路、站南路、湖心北路、龙珉路、菱湖北路、 十魏中路。
    第二节
    一、参照标准
    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
    安庆市噪声功能区的环境标准执行 《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GB3096-93》 。 表 2-4-3
    适 用 区 域 0 类区 1 类区 2 类区 3 类区 4 类区
    城市区域环境噪 准
    单位:dB(A)




    50 55 60 65 70
    40 45 50 55 55
    二、 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
    - 94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95
    第四章
    声环境
    表 2-4-4
    功能区类型 0 类区 1 类区 2 类区 3 类区 4 类区
    功能区噪声测点设置
    监测点位
    测点数
    —— 1 3 1 2
    四类区 10.6%
    —— 菱湖新村(居民生活区) 环境监测中心站、第三人民医院、吴越街 石化机修厂 柏子桥(集贤南路)、毛巾厂(人民路)
    一类区 16.1%
    三类区 21.0%
    二类区 52.3%
    图 2-4-1 城区噪 能区构成情况
    (一)统计方法 1、各测点每小时等效 的年度平均值:
    1 4 L eq = ∑ Leq i 4 ij i =1
    式中:i——小时编号 j——季度编号 2、各测点昼夜等效声级的年度平均值计算方法:
    Ldn
    (m )
    1 16 = 10 log 10 { [ ∑ 10 24 i =1
    0 . 1 Leqi
    +
    ∑ 10
    i =1
    8
    0 . 1 ( Leq + 10 )
    ]}
    式中:m——年度编号 Ldn——测点第 I(i=1,2,…,24)小时的等效声级年度平均值。 Ld 为(07:00——22:00) Ln 为(23:00——06:00)
    - 95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96
    第四章
    声环境
    (二)监测结果及分析 表 2-4-5 2005-2006 年功能区噪 测结果统计
    单位:dB(A) 年度 一类区 Ld Ln
    49.6 51.9 50.2 46.3 54.1 50.5 50.1 45.0 42.5 43.4 40.1 49.3 47.7 45.6
    二类区 Ld Ln
    52.7 56.0 54.2 53.9 54.6 56.5 54.9 48.3 50.2 49.2 50.2 48.7 50.1 49.1
    三类区 Ld Ln
    56.9 53.7 55.2 55.7 53.1 53.3 53.7 50.5 47.5 49.0 55.1 45.9 52.7 51.0
    四类区 Ld Ln
    73.6 67.8 70.7 68.3 68.8 69.1 68.6 69.0 61.6 65.2 63.9 64.1 63.4 63.7
    二 2005 四 年平均 二 2006 三 四 年平均
    dB(A)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1
    2005年昼间连续等效 2006年昼间连续等效 2005年夜间连续等效 2006年夜间连续等效
    2
    3
    4
    功能区级别
    图 2-4-2 2005-2006 年各功能区昼、夜间连续等效 季度比较
    将功能区定期噪 测结果对照标准,2006 年度,各类功能区的昼夜 等效声级除四类区均较 2005 年同期有所上升, 一类区昼间噪 效声级和 二、三类区昼、夜噪 效声级、四类区昼间噪 效声级均符合《城市 区域环境噪 准》 GB3046-93 规定的相应标准限值。 一类区夜间噪 效 和四类功能区夜间噪声等效 超标,超标幅度分别为 0.6 分贝、 8.7 分贝。
    - 96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97
    第四章
    声环境
    表 2-4-6 2005-2006 年功能区噪 夜连续等效声级统计
    年度 二 2005 四 年均值 二 2006 三 四 年均值 一类区 52.2 52.1 51.5 48.0 56.6 54.3 52.8 二类区 55.4 57.9 56.5 57.1 56.4 58.1 56.8 三类区 58.4 55.4 56.8 61.2 54.3 58.8 57.6 四类区 76.2 69.5 72.7 71.0 71.3 71.0 71.0
    75 70 65 60 55 50 45 一类区 二类区
    dB(A)
    2005 2006
    三类区
    四类区
    图 2-4-3
    2005-2006 各功能区昼、夜间连续等效 年均值比较
    从上图可见:2006 年,除四类区其他各类功能区噪声昼夜等效 年 均值相对于上年有所上升, 四类区昼夜等效 年均值相对上年略有下降, 下降幅度为 1.7 分贝。 原因分析: 1、生活噪声源范围扩大 随着城区混合区内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居民夜间社会生活 的丰富,娱乐、餐饮、小商品零售等行业营业时间相应延长,由此带来的 商业社会噪 一部分建筑噪 境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2、机动车噪 染加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机动车拥有量迅速增加,2006 年度,安庆城区 汽车在用数及道路平均机动车流量较上年分别增长了 2467 辆和 76 辆/小
    - 97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98
    第四章
    声环境
    时。而市政建设的速度相对滞后于机动车增长速度,主要交通干线的机动 车流量已近饱和或超饱和状态,路面拥堵、机动车乱鸣笛现象仍然存在, 道路交通噪声仍是困扰城市 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道路交通噪声是随着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人均机动车辆占有数增加 而加剧的污染类型,具有数量庞大,流动性强的特点,是现 市噪声污 染防治的难点。它直接对城市整体 境质量产生影响,成为噪声污染治 理的重点与难点。 (一)主要交通干线基本情况
    表 2-4-7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路段名称 德宽路 玉琳路 沿江路 宜城路 菱湖南路 集贤路 孝肃路 华中路 渡江路 人民路 龙山路 市府路 黄土坑路 湖心路 站南路 湖心北路 龙眠路 菱湖北路 十魏中路 噪 测路段基本情况 路段宽度(米)
    25 20 25 40 40 60 24 25 16 40 25 20 24 60 40 60 60 60 60
    测点个数
    3 2 6 5 4 5 4 4 6 2 3 3 3 2 3 3 5 3 3
    路段长度(米)
    2275 996 3485 1340 1876 2850 1809 2664 660 3300 2745 1270 3200 3100 5200 1840 4800 3300 2400
    - 98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99
    第四章
    声环境
    (二) 统计方法 交通干线平均车流量 Q
    Q =
    ∑ql
    i =1
    n
    i i
    /L
    式中:li——第 i 路段路长 qi——第 i 路段的车流量 n——路段总数 L——交通干线总长
    交通干线年度平均等效 Leq 平均
    i =1 式中:Leq——各路段 Leq 的测得值
    Leq平均 = ∑ Leqili/ L
    Li ——第 i 路段路长; L——交通干线总长; n ——监测路段数
    n
    Leqi——第 i 路段测点的 Leq;
    (三)监测结果
    表 2-4-8 2005、2006 年度交通噪声监测结果比较
    单位: dB(A)
    年度 路段名称 德宽路 玉琳路 沿江路 宜城路 菱湖南路 集贤路 孝肃路 华中路 渡江路 人民路
    2005
    68.2 67.1 64.8 66.7 67.3 70.1 67.5 68.5 69.8 67.5
    2006
    67.9 67.5 64.8 70.1 68.6 69.8 66.8 70.4 68.0 69.2
    年度 路段名称 龙山路 市府路 黄土坑路 湖心路 站南路 龙眠路 湖心北路 菱湖北路 十魏中路 ——
    2005
    67.2 71.7 68.4 66.4 66.2 73.8 68.2 66.6 68.4
    2006
    70.3 70.6 68.0 68.3 67.8 73.5 66.0 68.0 67.2
    ——
    ——
    - 99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00
    第四章
    声环境
    表 2-4-9 2005-2006 年交通噪声相关数据比较 年度 路段总长 (千米)
    49.11 49.11 49.11
    超标路段 总长(千米)
    21.80 9.68 11.3
    超标率 (%)
    43.5 19.7 23.0
    路段平均 宽度(米)
    37.9 37.9 39.9
    平均车流量 (辆/小时)
    1471 1459 1535
    年度加权 平均值
    69.7 68.1 68.7
    2004 2005 2006
    表 2-4-9 显示:2006 年交通噪声年度加权平均值为 68.7 分贝,在道路 总长不变、路段平均宽度增加 2 米的条件下,超标路段总长和超标率均较 上年有所上升。
    表 2-4-10 2005、2006 年超标路段示意图
    (红色标识为 2005 年;蓝色标识为 2006 年)
    德宽路
    渡江路
    湖心路
    华中路
    黄土坑路
    集贤路
    菱湖南路
    龙山路
    人民路
    市府路
    孝肃路
    沿江路
    宜城路
    玉琳路
    站南路
    湖心北路
    龙眠路
    菱湖北路
    十魏中路
    2006 年,全市交通干线噪声的超标率为 23.0% ,有 5 条路段的年平 均值超标,按超标幅度顺序分别为宜城路、龙山路、市府路、龙珉路和华 中路 与上年相比,在全市交通干线机动车流量增加 76 辆/小时的前提下, 超标路段增加了 1 条, 超标率上升了 3.3%。 超标路段均位于建成区东界 206 国道和市中心路宽较窄、车流量较大处。交通噪声污染呈现向市郊迁移的 趋势,这与近年来我市经济向城郊辐射发展的战略有关,与城郊结合部交
    - 100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01
    第四章
    声环境
    通管理难度较大也不无关联。
    平均车流量 辆/小时
    1560 1540 1520 1500 68.5 1480 1460 1440 1420 68 67.5 67
    年度加权 平均
    dB(A)
    70 69.5 69
    2004
    2005
    2006
    图 2-4-4
    2004-2006 年交通噪声年均值变化
    从 2004 到 2006 年交通噪声年均值与车流量的变化来看,两者呈现相 似的变化趋势,这说明车流量是影响城市交通噪声污染水平的一个重要因 素。 交通噪声污染不是受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结 果,其中的城市建筑、车流量、车辆状况、路况属于自然因素,交通部门 和环境部门的 力度则是重要的人为因素。上述因素均是可变的,所以 在解决城市交通污染应当多渠道、全方位入手,注重改变影响因素的可行 性。 四、区域环境噪声监测 (一) 情况调查 通过调查统计,安庆市的噪声污染源主要表现为以下列四种类型: 1、交通噪声:是影响全市 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类型,具有流动性 强,危害性大的特点。 2、工业噪声:在空间分布上属于固定源,是工矿企业在进行工业生 产时产生的噪声类型,所以时间分布上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3、建筑噪声:既有时间上的阶段性,又有危害大,较难治理的特点。 需要监理部门在 教育的同时加大监管力度,通过限制施工时段,尤其
    - 101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02
    第四章
    声环境
    是高噪设备(如搅拌机、切割机、打桩机)的运转时段,还调查施工设备 的运行状况,尽可能避免因设备陈旧、违章操作而加剧噪声污染。 4、社会生活噪声:在时间与空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可寻。社会噪声 一般属于散源,不便于集中治理,如:娱乐场所、夜间餐饮业、集贸市场 等。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繁 只有通过公众参与途径,加强公民的道德建 设,以自身的道德修养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减少各种社会噪声的产生。
    表 2-4-11 噪 分类
    交通 工业 施工 生活 其它
    安庆市噪声源分布状况(2006 年) 影响 测点数
    39 6 5 40 13
    其它 12.6% 工业 5.8%
    声源
    1 2 3 4 5
    Leq 平均 dB 57.6 56.9 55.7 54.0 52.7
    σ 6.4 6.3 2.7 4.1 3.4
    生活 38.8% 施工 4.9%
    交通 37.9%
    图 2-4-5 区域噪 源情况构成图
    表 2-4-12
    功能区类型 网格数量(个) 功 能 一类区 15 居民文教区
    网格测点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情况
    二类区 34 混合区 三类区 27 工业集中区 四类区 27 交通干线两侧 总计 103 —
    (二)统计方法 各测点等效 算术平均值、标准差:
    L x = ( ∑ Lxi / n )
    I =1
    N
    σx =
    1 n -1

    n
    ( Lxi ?? Lx ) 2
    - 102 -
    i =1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03
    第四章
    声环境
    式中:Li——第 i 个测点的累计百分声级或等效 ; n——区域环境噪声普查测点的总数 (三)监测结果及分析
    表 2-4-13 年度 2004 2005 2006 2004-2006 年区域噪声统计
    单位: dB(A)
    网格大小 网格覆盖人口 超标测点 实际测点数 (米×米) 数(万人) 数
    σ
    5.4 4.8 5.5
    全市总平均
    400×400 400×400 400×400
    56
    103 103 103
    19.36 19.23 31.74
    11 6 16
    55.9 54.6 55.4
    dB(A)
    55.5 55 54.5 54 53.5
    全市总平均
    年度
    2004 2005 2006
    图 2-4-6 2004-2006 年区域噪声年均值变化情况
    图 2-4-6 显示: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 2004-2005 年呈大幅下降趋 势,2005-2006 年呈上升趋势,但幅度较小。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1、 人口增长导致机动车数量及流量增加,噪声污染明显日趋严重;2、社会生 活噪声污染时间和空间范围扩大。
    表 2-4-14 统计项 年度 2004 2005 2006 一类区 2004-2006 年区域环境噪声超标情况统计 二类区 三类区 四类区 合计 超标率%
    6 4 8
    4 1 3
    1 1 5
    0 0 0
    11 6 16
    10.7 5.8 15.5
    (超标率=超标测点数/实际网格数)
    - 103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04
    第四章
    声环境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超标数
    年度 2004 2005 2006
    图 2-4-7 2004-2006 年区域噪声超标测点数统计
    2006 年,全市区域环境噪 均值为 55.4 分贝,测点超标率与上年度 有所上升,在 103 个测点中有 16 个测点超标,其中 8 个分布在一类区、3 个分布在二类区、5 个分布在三类区,呈现一、三类功能区超标率较高的 污染特征。 (四)不同 覆盖的人口情况 声环境质量是影响人们生活舒适度的重要条件,下面将以 2005 年与 2006 年不同 覆盖下的人 布情况为例,说明噪 染对于市民生活 环境的影响。
    表 2-4-15
    声级范围 dB(A) 40.1—45 45.1—50 50.1—55 55.1—60 60.1—65 65.1—70 70.1—75
    2005 年不同 覆盖下人口分布情况
    占全部网格覆 盖面积的百分 比 % 1.0 16.5 43.7 28.2 8.7 1.0 1.0 覆盖人口 (万人) 0.19 3.17 8.40 5.41 1.68 0.19 0.19 占全部网格覆盖人 的百分比% 1.0 16.5 43.7 28.2 8.7 1.0 1.0
    覆盖面积 (平方公里) 0.16 2.72 7.20 4.64 1.44 0.16 0.16
    - 104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05
    第四章
    声环境
    表 2-4-16
    声级范围 dB(A) 40.1—45 45.1—50 50.1—55 55.1—60 60.1—65 65.1—70 70.1—75
    9
    2006 年不同 覆盖下人口分布情况
    占全部网格 覆盖面积的 百分比 % 0 10.7 46.6 26.2 8.7 6.8 1.0 覆盖人口 (万人) 0 3.39 14.79 8.32 2.77 2.16 0.31 占全部网格覆盖人口 数的百分比% 0 10.7 46.6 26.2 8.7 6.8 1.0
    覆盖面积 (平方公里) 0 1.76 7.68 4.32 1.44 1.12 0.16
    平方公里
    8 7 6 5 4 3 2 1 0 40.1~45.0 45.1~50.0 50.1~55.0 55.1~60.0 60.1~65.0 65.1~70.0
    2005 2006
    声级范围
    70.1~75.0
    图 2-4-8 2005 年与 2006 年不同 范围覆盖下的城市面积的比较
    根据不同声级覆盖下的人口分布状况,可以了 声污染对于市民生 存质量的影响程度。从对表 2-4-15、2-4-16 与图 2-4-8 的分析,可以看出, 2006 年,声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即噪 较低的区域(60 分贝以下)覆 盖的人口数较上年有所上升。 如果以二类区的昼间标准值(60 分贝,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 区)为参照值,2006 年有 83.5%的城区人 活工作在参照值以下,较上 年减少了 5.8%。
    - 105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06
    第四章
    声环境
    第三节 安庆市 境质量综述
    一、2006 年 境质量小结
    (一)功能区定期噪
    一类区昼间噪 效声级和二、三类区昼、夜噪 效声级、四类区 昼间噪 效声级均符合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46-93 规定的相 应标准限值。一类区夜间噪 效声级和四类功能区夜间噪 效声级超 标。 除四类区外其他各类功能区噪 夜等效声级年均值较 2005 年均有 所上升。
    (二)道路交通噪声
    2006 年交通噪声年度加权平均值为 68.7 分贝,较上年上升 0.6 分贝。 全市交通干线噪声的超标率为 23.0% ,有四条交通干道年平均值超标,分 别为宜城路、龙山路、市府路、龙眠路。 与上年相比,全市交通干线超标路段增加了 1 条,城区交通噪声污染 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三)区域环境噪声 区域噪 部测点的平均值较上年上升了 0.8 分贝,超标率为 15.5%, 较上年增加了 9.7%,超标测点集中在一、三类区。 2006 年有 83.5%的城区人 活区域的环境噪 二类区的昼间标准 值 60 分贝以下,比上年度减少 5.8%。 二、 存在问题 1、一、二、三类环境噪声功能区的超标率较高,由于居住、商业、小 规模工业相混杂, 难度大,其间分布着一些手工作坊,如型材加工业, 其切割机的噪声频率很高,对区域内的居民造成直接危害。 2、交通噪声污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路况及上路车辆的车况不佳,机 动车行驶过程中的轮胎噪 排气噪声及整车噪 大是我市交通现状中 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个问题必须依赖城市建设合理规划、道路建设规
    - 106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07
    第四章
    声环境
    范化和具体可行的交通行业法规,以及交管部门的严格执法。 4、有效的公共 模式尚未形成,尽管政府部门与环保部门在噪声污 染防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没有社会力量、公众力量的参与,城市的声 环境质量将难以迅速改善。另外由于城市建设引起的大量人口增长对环境 噪 高有一定的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1、推行公共管理模式,与公安、城建、市容管理等部门的联合执法, 强化与上述部门的协调联动能力。强化公众参与意识,使每个市民都成为 声环境的 者。环境监理部门要改进监管模式,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 继续加强对服务性行业以及建筑行业的监督执法。 2、提高监测质量,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噪声流动监测站,加快数 据网络化建设,在更广阔的领域实现信息共享,以强化监测效能,增强环 境监测部门对声环境质量现状的分析能力。 在城市的主要交通路 人群集中的繁华街区设立噪声自动监测和 3、 自动显示系统,通过高透明度的连续监测,满足市民对于 境质量的获 知权。 4、通过新闻媒体,树立环保部门的权威性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噪声知识和法规,着眼未来,注重培养中小学生 的环境意识。 5、在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有计划地兴建城市绿化隔离带,通过设置 噪 障,使交通噪声在传播的过程得到一定量的 ,达到降低噪 染的目的。 6、由于环境监测部门目前人员、设备数量有限,而现行的噪 测方 案覆盖面较广,噪声测点数量大,所以难负重荷,声环境质量监测的优化 布点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7、进一步加强交管力度,改善路况、车况,严格执行禁鸣,分流过境 车辆,减轻城区道路负荷。
    - 107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08
    第五章
    固体废物
    第五章
    固体废弃物
    第一节
    一、报告项目
    固体废弃物排放及综合利用情况
    固体废弃物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两大类。安庆市的工 业体系由石油加工、化工、机械加工、纺织、水泥等行业构成,工业企业 的行业特征决定了本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基本构成。 根据安庆市固废构成情况,本次报告中报告项目包括: 1、粉煤灰:主要来源为安庆石化总厂热电厂、皖江发电有限公司(安 庆电厂)以及安庆市区其他各工矿企业的燃煤锅炉; 2、炉 主要来自安庆市区各工矿企业的燃煤锅炉; 3、煤矸石:主要来自郊县的一些小型煤矿; 4、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安庆石化总厂污水处理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 生的“三泥”(油泥、浮 活性污泥)、腈纶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腈 纶废 及市区各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 5、其它工业废物:主要包括来自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加工等行业的 固体废弃物; 6、城市生活垃圾和粪便。 二、2006 年度安庆市固体废弃物统计结果 (一)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统计情况 1、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总体产生及利用情况统计 安庆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统计范围包括全市三区八县(市)在内的几十 个行业的工矿企业,2006 年度及上年度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综合 利用量、综合利用率、贮存量、处置量、排放量等情况如下表所示:
    - 108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09
    第五章
    固体废物
    表 2-5-1 2006 年度安庆市工业固废产生及利用情况表
    工业固
    统计量 统计年度 工业固废 工业固废 年产生量 年利用量 (万吨) (万吨)
    废年利 用率
    (%) 86.24 97.02
    工业固废 工业固废 工业固废 年贮存量 年处置量 年排放量 (万吨) (万吨) (万吨)
    2005 年度合计 2006 年度合计
    81.64 81.31
    70.41 78.89
    10.95 1.81
    0.26 0.57
    0.02 0.04
    2006 年度,安庆市工业固废产生总量为 81.31 万吨,其中,综合利用 量为 78.89 万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为 97.0%。工业固废的年贮存量为 1.81 万吨,处置量和排放量很少,分别为 0.57 万吨和 0.04 万吨,仅占年 度产生总量的 0.70%和 0.05%。
    120 100 80 60 40 20 0
    产生量(万吨) 利用量(万吨) 利用率(%) 贮存量(万吨) 处置量(万吨) 排放量(万吨)
    2005年 2006年
    图2-5-1 2005、2006年度安庆市工业固废构成情况对比
    如图 2-5-1 所示,与上年度相比,工业固废年产生量基本持平,利用量 及工业固废利用率有所上升,工业固废贮存量下降幅度较大。处置量及排 放量均有所上升。对往年堆存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量为 5.00 万吨。 2、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构成情况 2006 年度全市工业固废构成情况统计如下:
    - 109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10
    第五章
    固体废物
    表 2-5-2
    统计量 产 生 量
    2006 年度安庆市工业固废构成情况表
    单位:万吨 粉煤灰 53.14 65.35 51.64 97.18 —— —— —— 炉渣 15.51 19.08 20.51 132.24 —— —— —— 煤矸石 0.73 0.90 0.53 72.60 —— —— —— 尾矿 3.26 4.01 3.17 97.24 —— —— —— 其他废物 6.55 8.06 1.19 18.17 —— —— —— 合计 81.31 100.00 78.89 97.02 1.81 0.57 0.04
    危险废物 冶炼废渣 1.46 1.80 1.19 81.51 0.01 0.26 0 0.66 0.81 0.66 100.00 —— —— ——
    占百分比(%) 综合利用量 综合利用率(%) 贮 处 排 存 置 放 量 量 量
    尾矿 冶炼废渣 0% 0% 煤矸石 2% 其他废物 危险废物 7% 0.32%
    炉渣 21%
    其他废物 0.72% 危险废物 冶炼废渣 煤矸石 尾矿 0.02 % 0.01 % 0.97% 4%
    炉渣 30%
    粉煤灰 61%
    粉煤灰 70%
    图 2-5-2
    2005 年度安庆市工业固废构成情况图
    图 2-5-3 2006 年度安庆市工业固废构成情况图
    如表 2-5-2 和图 2-5-2 所示,本市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由工业燃料废渣 (包括粉煤灰和炉 构成,二者之和占全市工业固废产生总量的 91.2%, 其中炉渣的综合利用率由于包含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达到了 132%,粉煤 灰的综合利用率为 97.2%。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为 81.5%, 17.8%处置, 0.68% 贮存。所有排放的工业固废均为来自食品加工、纺织、机械加工行业的其 它工业固废。 对比图 2-5-2、2-5-3,可以直观地看出:2006 年度安庆市工业固废构 成与上年情况基本相当,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在统计类别上增加了尾矿和 冶炼废渣的数据。 (二)城市生活垃圾的统计情况 1、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置情况: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共计 22 万吨,垃 圾的清运处理率为 100%。垃圾成份以动植物厨余为主的有机废物占垃圾 总量的 55%;以煤碴、土灰为主的无机物约占 45%左右;垃圾的平均含水
    - 110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11
    第五章
    固体废物
    率约为 35~45%。有机物相对含量较高,与城市较高的气化率有关。
    表 2-5-3
    年 度 收运方式 及设施 人力板车 汽车清运 场地 (平方米) 2006 190000
    2006 年度市区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统计表
    垃圾转运站情况 堆数 2 堆存量 (万吨) 244 堆存方式 卫生填埋 垃圾处理情况 数量 (万吨) 14.6 100% 处理率
    2、城市粪便:2006 年度城区粪便产生量约 5.5 万吨。市区 164 所民用 公厕(其中水冲式公厕数量为 143 所,旅游公厕 2 所)由城市粪便处理场 负责清运处理,水冲式民用公厕和居民住宅的卫生排污设施基本都采取了 三格化粪池消纳处理,生活污水再经公用化粪池和城市下水管道外排。据 城建部门统计,市区粪便总处理率达到 100%,无害化处理量为 5.5 万吨。
    表 2-5-4
    厕所(座) 水冲式 公厕 143 旅游 公厕 2 旱厕 收运方式 及设施 库场
    2006 年度市区粪便处置情况统计表
    粪便库情况 库容 库存量 (吨) 循环 处置 方法及设施 粪便处置情况 数量 (万吨) 5.5 处理率
    (平方米) (立方米) 1013 500
    19 吸粪车收运
    厌氧发酵
    100%
    第二节
    一、宏观结论 1、工业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物污染及处置中的主要问题
    2006 年度, 安庆市工业固废的产生量、 综合利用量均较上年有所增加, 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率也从 2005 年度的 86.2%上升到 97.0%。年度贮存量 大幅度下降,为 83.5%。与往年相同,工业固废的处置量和排放量占产生 总量的比例仍然很小。 工业固废的构成情况与往年相同,燃料废渣所占的比重依然最大,粉
    - 111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12
    第五章
    固体废物
    煤灰和炉 工业固废产生总量的 91.2%。其余依次为尾矿、煤矸石、其 他废物、危险废物和冶炼废渣。炉 综合利用情况良好,由于包含综合 利用往年贮存量,达到了 132%,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为 97.2%。贮存的工 业固废绝大部分为粉煤灰,处置的工业固废 45.6%为危险废物。排放的工 业固废全部为来自纺织、食品等行业的其它工业固废。 2、城市生活垃圾 随着创建卫生文明城市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安庆市的城市生活垃圾管 理工作力度也有所加大,生活垃圾得到全面集中管理。市区平均每天垃圾 产生量约 450 吨,生活垃圾能完全清运和处理。“九五”期间竣工的小汪 家冲垃圾填埋场,距安庆市区 13 公里,占地面积 19 万平方米,具有垃圾 填埋、防燃、沼气收集利用等诸多综合功能。卫生填埋的要求为每层垃圾 (层厚 2.5 米)复土 30 厘米,复土作业就地取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 染。 2006 年度,城市粪便处置情况良好,水冲式公厕比例达到了 91.3%, 居民住宅基本实现了三格化粪池消纳处理粪便,城 合部的少量旱厕也 做到了粪便日产日清,由专门的粪库消纳处理。根据每半年一 监测结 果,出库粪便达到了 GB7959-87《国家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要求。 二、固废处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固废处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6 年度,我市在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置方面取得了较大 的进展,综合利用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环境保护工作当中,废 然没有象废水和废气那样引起人们的 高度重视; 2、对于企业的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政府的政策鼓励不够,应从税收、 排污费征收和返还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条件; 3、政府的协调工作力度仍须加大,如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问题,目前我 市的粉煤灰年综合利用率虽由原来的 83.4%上升为 97.2%,在水泥生产企 业与电厂之间,政府部门仍可做好协调工作; 4、对历年贮存的工业固废的贮存面积越占越大,周围环境的负担也越
    - 112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13
    第五章
    固体废物
    来越重,已造成局部地区降尘、可吸入颗粒物监测浓度在特定风力、风向 条件下的暂时异常升高; 5、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工作力度不够; 6、 急需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 制度, 严格 工业固废的贮存排放, 限制其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二)生活垃圾处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安庆市垃圾卫生填埋场为城市垃圾处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 城区全面实行的垃圾袋装化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生活垃圾产生 量。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垃圾仍为混合收集,未能推行分类收集。 1、垃圾袋装化会加大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的难度,还有可能造成聚乙 烯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对此应引起环境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 2、 小汪家冲垃圾填埋场 1997 年 7 月 1 日开始启用, 计划使用年限为 9 年,现已使用 10 年。 3、城市粪便处理: ①由于城区改造的不平衡,有一定数量的粪便未经处理就排入了长江, 对长江水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②位于圣埠的粪便处理场(粪库)由于建造安庆长江大桥土地被征用, 因此城市暂无粪便处理场,水冲式公厕三级化粪池沉淀物及旱厕粪便均运 走农用。 三、安庆市固体废弃物污染的趋势预测 (一)工业固废污染趋势预测 从目前安庆市的工业固废构成、经济发展以及工业结构状况分析,未 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安庆市的工业固废仍然会以燃料废 主,尤其 是粉煤灰,虽然其利用量逐年递增,但总的利用率仍然偏低,历年堆存量 仍将逐年上升,其综合利用问题是改善本市工业固废污染的关键。今后几 年,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加强本市的水泥生产企业和固废产生大户间的协调 工作,安庆市的工业固废污染状况将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二)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趋势预测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市民素质的提高,城区生活垃圾将得到更好的
    - 113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14
    第五章
    固体废物
    和控制。小汪家冲垃圾填埋场目前 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未来几 年,使用年限为 13 年(2005 年~2017 年)、采取新处理工艺的拟建项目 “安庆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已经批准立项,项目总投资 8000 万元, 准备 2006 年申请 2000 万元国债资金,另 6000 万元市场产业化运作筹集。 项目上马后,将改变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的状况。 随着创建卫生城市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城建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建 成区内的公厕质量将得到不断的改善, 水冲式公厕所占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城市污水处理场已投入试运行,城市总体规划中在老峰镇、杨桥镇、白泽 乡兴建的三座粪便处理场也将投入运行,城市粪便处理的现状同时也会得 到大大的改善。 四、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一)工业固废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从统 果来看,全市 2006 年度的工业固废产生量为 81.31 万吨,而 全市工业固废历年贮存量达 355 万吨以上,累计占地面积已超过 100 万平 方米。大量固体废弃物的堆存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成为环境中 潜在的污染因素。目前本市工业固体废物中有浸出毒性的固废数量甚少, 对全市环境并未造成强污染,但由于露天堆放的粉煤灰等工业固废会造成 增加大风天气时的扬尘量,对城市大气环境中 PM10、降尘等环境因子有较 大影响。以下分类介绍: 粉煤灰: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煤气发生站等动力装置燃煤锅炉排出 的废 目前,全市粉煤灰的产生量达 53.14 万吨,占工业固废总量的 65.4%,综合利用率为 97.2%。粉煤灰是未燃或燃烧不完全的细末颗粒,呈 海绵状,疏松,粒径一般在 400μ以下,从排烟筒排出后形成降尘,对大 气环境影响较大。 炉渣: 炉渣是煤燃烧后产生的废渣。 目前, 我市炉渣的年产生量为 15.51 万吨,占工业固废产生总量的 19.1%,综合利用率为 100%。炉 作为建 材工业的原料,用于制砖、生产水泥等。 尾矿: 2006 年, 安庆市尾矿的产生量为 3.26 万吨, 占固废总量的 4.01%,
    - 114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15
    第五章
    固体废物
    综合利用率为 97.2%。 煤矸石:煤矸石是煤层中的夹石,混入煤中的顶底板岩面及带出少量 的煤组成。煤矸石的主要成份有碳、氢、氧、硫、铁、铝、硅、钙等常量 元素和因成煤环境不同含有镉、砷、锰、铜、汞、硒、氟等微量及痕量有 毒有害元素。2006 年,安庆市煤矸石的产生量为 0.73 万吨,占固废总量的 0.90%,综合利用率为 72.6%。 危险废物:本市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安庆石化总厂的化工废 主要是 炼油厂催化裂 间产生的废催化剂) 和各大医院产生的医疗废弃物。 2006 年产生总量为 2630 吨,占当年固废产生总量的 1.80%,处置率为 17.8%, 综合利用率为 81.5%,贮存率为 0.68%。目前,本市所有的医院都配备了 焚化炉,产生的危险废物都经过了高温焚烧处理;废催化剂一般的处置方 式是装入密闭容器后深埋入指定场所。 (二)生活垃圾处置对环境的影响: 小汪家冲垃圾处理场垃圾渗滤液 2006 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的监测结果,对照《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其 生活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超标 8.87 倍、五日生化需氧量超标 10.30 倍, 氨氮超标 4.63 倍。垃圾露天堆放引来的蚊、蝇、鼠害及恶臭给周边区域环 境带来很大危害,堆放作业区边界附近村民深受其害。小汪家冲垃圾填埋 场 1997 年 7 月 1 日开始启用,计划使用年限为 9 年。经过专家技术评审、 省环保局批复的《安庆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项目急需上马。城市生 活垃圾中日益增多的塑料、橡胶等难以自然降解的有机废物,也对垃圾处 理造成了相当的难度。特别是在实行垃圾袋装化以后,生活垃圾的“白色 污染”治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当代国际上垃圾处理技术发展总的趋势为: 1、由单纯的垃圾处理转向垃圾的综合 。即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和 处理处置的全过程综合 。是把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有机地结 合在一起,形成以回收利用为主导的综合性垃圾治理系统。 2、垃圾的分散处理转向集中产业化处理处置。以便利于市场发育,提 高垃圾治理的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115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16
    第五章
    固体废物
    3、由简单的污染控制转向全方位的环境保护。任何一个垃圾处理处置 设施都要全面地满足国家或地方(两个之中的严者)环境保护法规和越来越 严格的标准。 4、由低水平逐步转向高科技渗入。现 机械用于垃圾分选,生物工 程用于填埋场建设,可大幅度降低渗滤液浓度,热物理传热技术改进垃圾 焚烧发电系统可提高垃圾焚烧产电能力以上,生物技术用于垃圾制肥可提 高制肥效率和质量,现 信息系统用于垃圾综合 系统等等。 作为现代化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标志有六点: 1、土地利用高效化 2、 填埋气体无害化 厌氧型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包含 100 余种污 染物,其中含有毒有机气体等污染物,必须通过点燃或收集利用使之无害 化或资源化。否则,填埋场会变成一个气体污染源。 3、防渗系统安全化: 4、部分实现资源化 5、全方位环保化 渗滤液达标处理排放、填埋场地的清污水分流、 填埋气污染控制、尘与臭味的控制、噪声控制、地底气体污染控制、蝇虫 及鼠鸟危害控制以及园林绿化等。 6、营运管理现 我市垃圾处理及营运管理应不断引入新的理念。 在粪便处理方面,由于城市污水 和污水处理场建设的相对滞后, 一部分只经过初级处理的粪便通过下水道直接排放,对长江水环境造成了 一定程度的污染。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我们 必须从造成固废污染的根源入手,最大限度地限制其产生、加强对固废的 综合利用。
    - 116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17
    第六章
    生态环境
    第六章
    第一节
    一、土地利用现状
    生态环境
    土地利用
    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见表 2-6-1.),截止到 2005 年,全市土地总面积 154 万公顷,其中耕地 36.4 万公顷,垦殖率 23.6%,园地 2.04 万公顷,林 地 52.96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34%),草场 443 公顷,水域 20.62 万公顷 (内有可养水面 12.4 万公顷),可利用滩地 2 万公顷,非农用地 28.77 万 公顷。又据低荒资源调查,全市有“四低”面积 45.5 万公顷,其中中低产 田 32.68 万公顷; 占耕地的 89.2%, 低产园 9466.67 公顷, 占园地的 59.4%; 低产林 7.87 万公顷,占有林地的 21.3%;低产水面 4 万公顷,占已养水面 的 66.1%。还有“四荒”面积 15.26 万公顷,其中荒山 6.5 万公顷、荒地 1.5 万公顷、荒滩 0.99 万公顷、荒水 6.22 万公顷。
    表 2-6-1 2005 年安庆市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构成
    单位:公顷
    行政 辖区 全市 迎江区 大观区 宜秀区 桐城 怀宁 枞阳 潜山 太湖 宿松 望江 岳西 辖区 面积
    1541370 20395 20878 39630 156754 133985 187335 168503 204078 236845 135687 237280
    未利用 土地
    14740 222 538 1248 1301 1385 3381 217 494 1086 872 3996
    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水域
    居民点 及工矿
    135862 3162 3893 6806 17722 19685 22686 13834 12236 17040 12815 5983
    交通 用地
    11356 175 230 729 1100 1841 1932 1451 903 1251 1171 573
    水利 设施 用地
    21252 913 348 490 2147 1865 1605 1693 4037 3506 4297 351
    364553 4766 3212 6386 46016 37874 58411 33670 38157 60837 49700 25524
    20455 14 63 306 2587 929 1492 2271 3779 1343 1037 6634
    529607.5 830.4 3942.8 9986.9 42312.1 25038.5 32324.3 86608 101634.6 50033.3 9591.8 166545.1
    443 0 0 4 98 0 56 0 10 275 0 0
    206170 6765 7488 5970 17231 11836 32049 5271 12539 74749 29270 3002
    注:表中数据 2006 年 1 月由安庆市国土资源局提供。
    安庆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并有加快趋势。2004 年统计资料显示,全 市易产生水土流失的 25??以上陡坡耕地为 4757 公顷,占全市常用耕地面积
    - 117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18
    第六章
    生态环境
    宿松 12% 太湖 3%
    岳西 8%
    枞阳 3%
    潜山 74%
    岳西县 32%
    市区 3%
    桐城市 8%
    枞阳县 6% 怀宁县 5%
    潜山县 16% 太湖县 19% 望江县 2% 宿松县 9%
    图2-6-2 图2-6-1 2004年安庆市25??以上陡坡耕地面积分 布
    2003年安庆市有林地面积分布
    注:市区为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大龙山林场的之和。
    的 1.80%,主要集中在潜山(74%)、 宿松(12%)和岳西(8%)三县。见 图 2-6-1。 安徽省规定 资源调查每 10 年 开展一次,安庆市上一次 资源调 查在 1988 年, 最近一次 资源规划 设计调查在 2003 年 10 月至 2004 年 12 月 。 根 据 调 查 , 全 市 林 地 面 积
    图2-6-3 安庆市水域面积分布
    宿松 36.3% 太湖 6.1% 潜山 2.6% 望江 14.2% 岳西 1.5% 迎江区 大观区 宜秀区 3.3% 3.6% 2.9% 桐城 8.4% 怀宁 5.7%
    枞阳 15.5%
    597630.4 公顷;林地中,有林面积 529607.5 公顷。有林面积中乔木林地为 513604 公顷,占 97.0%,竹林 16003.5 公顷,占 3.0%。林业用地面积 2001 年退耕还林 16667 公顷,2003 年退耕还林 43000 公顷。有林地主要分布在 岳西、太湖、潜山、宿松四县。见表 2-6-2 及图 2-6-2。
    表 2-6-2 2003 年安庆市林业用地面积比较
    单位:公顷
    年份
    2003
    国土 面积
    1539800
    林地 面积
    597630.4 38.8
    有林地
    529607.5 88.62
    疏林地
    4719.4 0.79
    灌木 林地
    24781.6 4.15
    未成 林地
    24358.4 4.08
    苗圃地
    152.3 0.03
    无立木 林地
    2815.3 0.47
    宜林地
    10873.9 1.82
    辅助生产用地
    322 0.05
    比例
    ——
    表 2-6-3 2003 年安庆市有林地面积分布及森林覆盖率
    单位:公顷
    项目 国土面积 安庆市 桐城市 枞阳县 怀宁县 潜山县 宿松县 望江县 太湖县 岳西县 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 大龙山 林场
    1539800 157165 180810 127600 169679 237333 135688 203067 239800 20700 23550 41030 1248.5 26.92 17.88 19.62 51.04 21.08 7.07 50.05 69.45 4.01 14.83 24.34 96.89
    有林地面积 529607.542312.132324.325038.5 86608.0 50033.3 9591.8 101634.6166545.1 830.4 3492.8 9986.9 1209.7 森林覆盖率(%) 34.39
    注:表中数据由安庆市林业局提供。
    - 118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19
    第六章
    生态环境
    安庆市有草场 37 万公顷,其中成片的 596 块,共 17.20 万公顷,其中 700 公顷以上的 400 块,主要分布在太湖、岳西、潜山等地。 安庆分布着大小湖泊 16 个,其中 667 公顷(万亩)以上的湖泊 12 个, 湖泊湿地总面积 12 万公顷,是长江中游除鄱阳湖、洞庭湖之外的第三处面 积最大且地理位置最重要的湖泊群。这些湖泊湿地均处于半天然状态,少 受工业污染,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的进化、避难、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 是中国重要湿地之一。安庆市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8.68%,主要分布在 宿松、枞阳、望江三县,见图 2-6-3。宿松是水产大县,水域面积达 74749 公顷,适宜于渔业的淡水面积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 第二节 自然保护
    截止 2005 年底,安庆市辖区内自然保护区 4 个:岳西县国家级鹞落坪 自然保护区、安庆省级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岳西县省级枯井园自然保护 区、潜山县省级板仓自然保护区(见表 2-6-4)。 国家级 公园 6 个:潜山县天柱山国家级 公园、潜山县金紫山 国家级 公园、岳西县妙道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宿松县石莲洞国家级森 林公园、枞阳县浮山国家级 公园、郊区大龙山国家级 公园(见表 2-6-5)。
    表 2-6-4 安庆市自然保护区名录
    保护区 面积 行政区域 名称 (公顷) 安庆沿江湿地 安庆市 120000 鹞落坪 枯井园 板仓 岳西县 岳西县 潜山县
    12300 4000 1523
    主要保护对象 珍稀水禽及湿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水源涵养林、珍稀动植物 森林生态、珍稀动植物、水源涵养林 森林生态、珍稀动植物、水源涵养林
    类 型 野生动物 森林生态 森林生态 森林生态
    级 别 省级 国家级 省级 省级
    始建 时间 1995.12.1
    1991.12.5 2000.3.1 1994.4.1
    主管 部门 林业 环保 林业 林业
    表 2-6-5 安庆市 公园名录
    序号 1 2 3 4 5 6 名 称 天柱山国家 公园 大龙山国家 公园 妙道山国家 公园 浮山国家森林公园 石莲洞国家 公园 金紫山 公园 批建时间 1992.07 1992.07.27 1992.09 1992.12 1992.12 1992.07 地 点 安庆市潜山县 安庆市宜秀区 安庆市岳西县 安庆市枞阳县 安庆市宿松县 安庆市潜山县 面积(公顷) 2048.47 1446.67 752.00 3834.13 1479.33 4073.27
    - 119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20
    第六章
    生态环境
    表 2-6-6 安庆市风景名胜区名录
    序号 1 2 3 4 5 6 名称 天柱山 花亭湖 浮山 小孤山 白崖寨 大龙山 级别 国家重点 国家重点 省级 省级 省级 市级 面积(公顷) 33300 19800 7660 —— —— 1447 所在辖区 潜山县 太湖县 枞阳县 宿松县 宿松县 宜秀区 始建时间 1982.11.8 2005.12.31 1987.8.20 1987.8.20 1987.8.20 1991.5.2
    风景名胜区 6 个:天柱山、花亭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小孤山、浮 山、白崖寨省级风景名胜区;大龙山市级风景名胜区(见表 2-6-6)。 全市“两区一园”面积达 1833 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11.89%。其 中,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 1378.23 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8.94%。 一、自然保护区 1、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岳西县城 60 公里,北纬 30°57′~31°06′,东经 116°02′~ 116°11′,北接霍山县,西邻湖北英山县,属 大别山主峰分水岭主段,海拔千米以上山峰 60 多座,其中多枝尖(海拔 1721.2 米)为大 别山主峰之一。总面积 123 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为包家乡全境。其中核心 区为 21.2 平方公里,缓冲区 28.4 平方公里,实验区 73.4 平方公里。主要 保护大别山区典型 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淮 河流域 潭和佛子岭水库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同时探索区内居民主动参 与生态保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现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该区地表水主要是包家河,它是淠河一级支流中的一枝干淮河流域水 系,流向霍山县境内的太阳河、漫水河,是淠史杭水系中佛子岭水库的上 游。 包家河二级支流有五条,分别为道土坪河、黄栗园河、西冲河、茶园 河。包家河岳西县境内长 23.2 公里,集水面积 125.5 平方公里,覆盖鹞落 坪自然保护区大部分区域。 该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 1600 毫米,径流深 972
    - 120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21
    第六章
    生态环境
    毫米, 径流量为 1.22 亿立方米。 泥砂流失量为 24.87 万吨/年, 侵蚀数为 1975 吨/ 平方公里·年。有轻微水土流失。 保护区于 1991 年 12 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4 年 4 月经国 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归口环境保护部门 。1999 年被批 准纳入中国生物圈 表 2-6-7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 序号 中文名 学 名 保护级别 保护区网络。
    1 2 3 4 5 6
    大别山五针松 金钱松 凹叶厚朴 厚朴 野大豆 香果树
    Pinus dabeshanensis Changnienia amoaa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土地利用状 况:森林 11685 公 顷 (占全区用地 95%),其余为耕地
    magnolia officineolis magnolia officoanlis Rend.et Wils Glycine soja 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363 公顷,村庄 65 公顷,水面 178 公顷,道路 45 公顷,其它 25 公顷。 全区人口 6088 人(1992 年末),全区总收入 366.7 万元人民币,主要经济来 源为水电业(占 38%,现有小型水 电站 6 个,发电能 力 371kw) 、 林 业 (出售杉木材,占 23%)、种植业(粮 食及经济作物、占 22%)。 鹞落坪是大 别山的第一高度 区(大别山海拔 1700 米以上的高 峰均处于区内或 周边),地形切割
    表 2-6-8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
    中文名 学
    Panthera pardus Cuon alpinus Lutra lutra Viverricula indica moschus moschiferus milvus korschun Accipiter soloensis Accipiter nisus Falco tinnunculus Pucrasia macrolopHa Syrmaticus reevesii Otus scops Otus bakkamoena Glaucidium cuculoides Pitta brachyura Andrias davidianus

    保护级别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豹 豺 水獭 小灵猫 原麝 鸢 赤腹鹰 雀鹰 红隼 勺鸡 白冠长尾雉 红角鸮 领角鸮 斑头鸺鹠 蓝翅八色鸫 大鲵
    17
    细痣
    Tylototriton asperrimus
    二级
    强烈, 相对高差 400 ~ 1000 米, 山坡角在 40??~60°。 年平均气温 10~12℃, 最热月(七、八月)气温 21~23℃,年均相对湿度在 80%以上, 植被 覆盖率达 90%以上,雨雪充沛,每年 1.22 亿米 3 的优质地表径流,改善了
    - 121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22
    第六章
    生态环境
    淮河流淠史杭灌区及淮河流域干、支流的水质。 保护区 植被属于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 混交林带,植物区系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 本 植物亚区的华东区,是华中、西南、华北、 东北及华南植物与华东植物区系的渗透、 过渡和交 汇地带,植物区系复杂,种类繁多,并保存了大面
    细痣
    积天然次生林。种子植物 1297 种(含种下等级),隶
    属 572 属,141 科。其中有 2 种为已知仅分布于日本九州岛的中国地理分 布新记录,有 3 属 31 种、3 变种为安徽省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 目前已发现的被子植物中,单型科有 4 个(杜仲科、大血藤科、透骨 草科、 银杏科) 世界性单型属 29 个 ; (如连香树属、 香果树属、 杜仲属等) 、 世界性少型属 78 个(如领春木属、华箬竹属、大百合属等),占植物总属 数的 18.7%。保护区面积不到全省国土面积的万分之八点八,但却覆盖全 省高等维管束植物种类的 2/3,可谓大别山区一个宝贵的植物物种基因库。 保护区保存了大批古老孑遗植物及系统演化上原始或孤立的科、属。在其 它地区仅有零星分布的种类,如香果树、领春木、 天女花、金钱松、鹅掌楸、凹叶厚朴等,在这里都 有一定面积的纯林。这里也是一些进化中植物的繁 衍场所,形成了一批地方特有植物,如大别山五针 松、多枝杜鹃、长梗鹞落坪半夏、美丽鼠尾草、长 梗胡颓子等。分布有中国特有植物 13 属(占中国 特有植物成分的 6.6%),是我国植物物种宝库中的 重要物种资源。其中国家首批公布的珍稀濒危植物 有大别山五针松、金钱松、香果树、领春木、天女 花、银杏等。保护区内约有植物类药材 224 科 1000 余种,常见药用植物 200 多种,是我国天然中药材重要产地之一,其中不少为贵重稀有药材, 如杜仲、厚朴等,品质优良,储量丰富。真菌资源 123 种。在已发现的 4 目 15 属虫生真菌中,以拟青霉素属和虫草属为其优势种。 区内动物既有古北界又有东洋界,更有广布种。仅两栖爬行类、鸟类
    长梗胡颓子
    - 122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23
    第六章
    生态环境
    和兽类已发现 23 目、63 科、210 种;在已发现的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重点 保护的有 17 种(见表 2-6-8),如金钱豹、大鲵、白冠长尾雉、原麝、细 螈等。昆虫资源 1080 种。 2、板仓省级自然保护区 板仓自然保护区是 1995 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森林生态类型的省级 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别山东南的潜山县彭可乡,北邻舒城县万佛山,西接 岳西县枯井园保护区,东连金紫山 公园,南以彭河为界,最高峰 1089 米,是长江支流大沙河的源头,总面积 1523.2 公顷,其中核心区 400 公顷, 缓冲区 180 公顷,实验区 94.2 公顷,境内有万亩原始 林,是我省仅存 的一块天然阔叶林。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 20 余种,珍稀濒危及保 护植物 20 多种。1995 年原住村民 183 人。 板仓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和珍稀动 植物。该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人迹罕至,物种丰富。木本植物 56 科 140 余种,属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有香果树、银杏、大别山五针松、三尖 杉、香榧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达 70 余种,有豹、黄鹿、 白颈长尾雉,红翅凤头鹃、大鲵、红隼、小鸦鹃等。区内地势陡峭,地形 复杂,山体挺拨,沟壑纵横,因处大别山腹地,人为干扰少,天然次生林 仍处于“原始”状态,森林生态系统较为完整。区系具有古老性、丰富性、 复杂性,是安徽省“绿色宝库”和天然的植物园。 3、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5 年由省政府批准建立的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达 12.06 万公顷,地跨宿松、望江、怀宁、枞阳、桐城和郊区,包括龙感湖、黄大 湖(黄湖、大官湖)、泊湖、菜子湖、武昌湖、白荡湖、破罡湖、石塘湖、 枫沙湖、石门湖、岚杆湖等大小 11 个湖泊。前 9 个湖泊为省级保护区,前 4 个为申报国家级保护区湖泊。 由于保持着很高的自然性,被中外专家一致公认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保存完好且为数不多的湿地区域;同时,该湿地保护区生物具有丰富的多 样性,无论是植物区系还是动物区系,均表现出了较强的南北过渡带特点。 从植物区系看,保护区内共有湿地植物 152 种,占安徽省湿地植物种数的
    - 123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24
    第六章
    生态环境
    76.5%,植物群落具有完整性和原始性等特点;从动物区系看,保护区内共 有脊椎动物 349 种,占全省的 50.7%。保护区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鸟 类 26 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 护鸟类 6 种、 二级保护鸟类 20 种, 种鸟类已被列入世界自 14 然保护联盟 的极危、濒 危、近危和易危等级,有 15 种水鸟的数量占全球总数的 比例超过了国际重要湿地 1% 的标准 (国际级重要湿地的认 定标准准则 6: 经常有超出 1%
    1 2 3 4 5 6 7 表 2-6-9 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部分湖泊 2004 年冬 2004.1.27~2.14)水鸟调查情况 序号 湖泊 龙感湖 黄大湖 泊湖 菜子湖 武昌湖 白荡湖 枫沙湖 达到国际重要湿地 标准的鸟类名称 鹤鹬 凤头??鸊、豆雁 黑鹳、豆雁、鹤鹬 大白鹭、东方白鹳、 白琵鹭、鸿雁、白头鹤 凤头??鸊、豆雁、鸿雁、 小天鹅、绿翅鸭。 小天鹅、反嘴鹬、鹤鹬 小天鹅、鸿雁 种类数 1 2 3 5 5 3 2
    的族群个体数的一种水鸟或一亚种水鸟出现的湿地)。 在 2005 年水鸟保护研讨会上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被正式宣布加入 “东亚——澳大利亚鸻鹬类保护网络”。安庆沿江湿地湖泊群和池州升金 湖地处我国长江中下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然环境优越,拥有面积广 大的天然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南北候鸟迁徙重要的停息地和越 冬地,包括鸻鹬类在内的众多水鸟来此停息越冬,据近年开展的两次长江 中下游越冬水鸟调查资料显示, 该区域越冬水鸟数量 2004 年为 17 万多只, 2005 年近 16 万只,其中每年有鸻鹬鸟类 2 万多只在此越冬,此次加入鸻 鹬类鸟类网络对加强和推动亚太迁徙水鸟保护将起到重要作用。
    枞阳县陈瑶湖越冬候鸟
    枞阳县陈瑶湖越冬候鸟
    4、枯井园省级自然保护区 枯井园自然保护区位于岳西县东北部,与舒城万怫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 124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25
    第六章
    生态环境
    和潜山板仓省级自然保护区毗连,保护区总面积 4000 公顷,其中核心区 1800 公顷。枯井园位处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林和温带针阔混交林过渡交 汇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完整的 植被,为野生资源生长提供了良好 的生态环境,全区森林覆盖率 93%。保护区内物种资源丰富,有野生动物 及鸟类 98 种,维管束植物 161 科 1410 种,国家级保护的动植物有香果树、 大别山五针松、金钱豹、小灵猫、原麝、白冠长尾雉等 32 种。该区的都支 杜鹃为大别山区高海拔特有种,已列入中国稀有濒危保护植物名录[Ⅱ]。 二、 公园 1、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安徽省潜山县西北部,地处东经 116??25-32’,北纬 30??41-48’之 间,距潜山县城 20 公里。规划保护面积 333 平方公里,主景区面积 82.46 平方公里,千米以上山峰 45 座,主峰天柱峰海拔 1488 米。 覆盖率达 到 94%。近千种木本植物,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 12 种,中药材 300 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 21 种。是以 景观、峰石洞景、人文史 迹为主体,兼有流泉飞瀑、气象景观的山岳型 公园。 2、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安庆城北距市区 15 公里处,面积 120 多万平方公里,南北走向, 主峰海拔 694 米。大龙山东依石塘湖,南临长江,西靠石门湖,北接菜子 湖,蕴藏有丰富的铜、铁、铅、 石棉、明矾等矿藏。区内圆照庵建于 宋代,庵前有两 400 余年的古银杏,胸径 4 米。 近年来,大龙山国家 公园风景区由于墓穴日益增加,无序分布, 部分区域林下灌草植被遭到破坏,局部土壤沙化、水土流失。而且清明节 期间时有火情发生。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遏制,景区部分植被景观将遭 到不可逆转的破坏。 3、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 妙道山国家 公园, 位于安庆岳西县城西南 50 公里, 在茅山、 店前、 河图三乡镇交界处。主峰狮子峰海拔 1460 米,年均气温 14.2℃,夏季最高 温度 26℃。著名景观有生长在高山之巅沼泽地上的千年紫柳园,为典型独 特的高山森林沼泽湿地类型。 4、浮山国家 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 125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26
    第六章
    生态环境
    距枞阳县城 30 公里,与庐江县交界,最高峰海拔 165 米,景区面积 76.6 平方公里,1983 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2 年列为国家 公园, 2001 年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浮山是一座亿年古火山,保存比较完善,是 研究粗面岩的天然陈列馆,其遗迹被命名为“浮山旋回”,其火山爆发方 式类似意大利维苏威火山。 5、石莲洞国家森林公园 地处宿松县城郊,距城 3 公里,属城郊型国家 公园。动植物资源 丰富,野生动物达 80 余种。 6、金紫山省级森林公园 潜山县城北部,面积 40.7 平方公里,与岳西的枯井园、舒城的万怫山 毗邻,主峰金紫山(又名猪头尖)海拔 1539 米,为潜山境内最高峰。 三、风景名胜区 1、天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天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国家 4A 级旅游区。 2、花亭湖风景名胜区(国家第六批风景名胜区) 位于太湖县城西北 4 公里处,风景区面积 198 平方公里,风景区以花 亭湖水库为主, 是皖西南著名的山谷人工湖。 花亭湖湖面面积 70 平方公里, 湖中岛屿星罗棋布,湖岸迂回曲折,港湾幽深,沿湖有 12000 公顷果树林 场,盛产茶叶、板栗、柑桔。 3、小孤山 位于在宿松县城东南 50 公里长江北侧,三面环水,与江西湖 的石 钟山、彭泽县的龙宫洞相毗邻,小、险、独、奇,有“长江绝岛”、“江 上蓬莱”之称。 4、白崖寨 白崖寨位于宿松县城西北趾凤乡境内,距县城约 25 公里。距今 700 多 年始建于元朝的白崖寨寨墙宽 1.5 米,高 3~6 米,绵延 5 公里,环绕五大 山峰,逶迤起伏,巍峨 ,有“南国小长城”和“天下第一寨”之称。 四、生态示范区 全市现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4 个:岳西县、望江县、枞阳县、桐城市, 总面积 717056 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 46.52%。见表 2-6-10。
    - 126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27
    第六章
    生态环境
    表 2-6-10
    序号 1 2 3 4 名称 岳西县 望江县 枞阳县 桐城市
    安庆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名录
    批次 第三批 第四批 第八批 第八批 始建时间 1998.10.25 1999.12.02 2003.06.30 2003.06.30
    面积 (公顷)
    备注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37280 135687 187335 156754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1、岳西县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地跨长江、淮 河两大流域。总面积 2373 平方公里。境内 有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鹞落坪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枯井园省级自然保护区。两区一园 面积 17052 公顷, 占全县国土面积的 7.19%。 区内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8 公里以上河流 106 条,河道落差大, 水能理论蕴藏量 24.09 万千瓦,已开发 9 万千瓦,在安徽省县级小水电建 设中位居第一。生物资源丰富,是国家中药材基地县,茯苓、天麻、杜仲、 麝香、石斛等 30 余种名贵药材国内外闻名。有机农业发展迅速,是安徽省 茶叶、板栗、猕猴桃、高山反 无公害蔬菜基地县。 1998 年 10 月 25 日,岳西县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第三批全国生态示 范区建设试点。全县经小流域综合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以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为主的复合型生态示范区模式。 覆盖率由试点 前的 62%提高到 73%,成效显著。2004 年 8 月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考 核验收。 2、望江县 望江县地处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面积 1357 平方公里。境内 气候温和,河湖遍布,共有水面 293 平方公里。其中 300 公顷以上的淡水 湖泊有武昌湖、泊湖、岚杆湖、焦赛湖等,可养水面达到 212 平方公里。 大小湖泊均通长江。 全境地表水多年平均为 5.91 亿立方米。 是国家优质棉、 出口棉和商品粮基地县以及安徽省商品瘦肉型猪、水产品基地县。 望江属常绿落叶阔叶林过渡地带,植物有草本 140 多种,木本 100 多 种,藤本 20 多种。 主要为用材林,树种为马尾松、杉树。山区及田间、
    - 127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28
    第六章
    生态环境
    地头有几百种中草药材分布。此外县内煤、铁、铜、蛇纹石、陶土、 石、石灰石、石油及天然气等多种矿藏均有发现。 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实施改水、改厕、改厨,目前望江农村已建沼 气池近万 彻底改变环境面貌。现有县级生态村 2 个,省“百佳生态村” 1 个;4 个乡镇、29 个行政村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试点。国家 AA 级 绿色产品 2 种,无公害农产品近 20 种。 3、枞阳县 枞阳县位于长江北岸,总面积为 1873 平方公里,耕地 42130 公顷,山 场 34000 公顷,水面 42000 公顷。 全县四大支柱产业:建材、纺织、机械制造、农副产品。 大山村为安徽省“十佳生态村” ,桃山村为省“百佳生态村” ,并被列 入全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工程” 。 4、桐城市 耕地面积 34867 公顷, 其中水田 31333 桐城市国土面积 1568 平方公里, 公顷,旱地 3534 公顷,境内有菜子湖、白兔湖、嬉子湖三大天然水域,孔 城河等四大主河流及其支流,湖泊水面 11133 公顷,已养殖水面 10866 公 顷。 桐城自然资源丰富,有石墨、矾、花岗石、大理石、铜、铁等 10 余种 矿藏;珍稀动物有金钱豹、穿山甲、水灵猫、水獭、江豚、白鹤等;珍稀 植物有银杏、金钱松、鹅掌楸、杜仲等;药用植物多达 200 余种。 2003 年 7 月, 桐城市被批准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区。 截止到 2005 年, 桐城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 全市 76 万亩水稻生产全部实现品种优质化。 蔬菜大棚面积超过 67 公顷,其中规模成片面积 33 公顷以上,基本形成菜 蓝子产业化开发。 桐城企业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水禽、 优质米、山芋、茶叶、丝绸、葛粉、香菇等养、种植加工业为主体的产业 化体系。
    第三节 水土保持
    安庆市山丘区面积占 70%,由于年降雨量大,且时空分布不均,土壤
    - 128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29
    第六章
    生态环境
    质地疏松易风化,再加上人为因素,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截止到 2004 年, 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 4000 平方公里,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达 1000 多平方公里,全市 年份每年流失土壤 2000 万立方米以上。安庆市皖河 流域中上游已成为全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局部地区已发生沙化。 安庆市 1978 年恢复健全了水土保持机构,从 1980 年太湖县望天河小 流域开始,先后在大别山区的岳西、太湖、潜山、宿松、桐城等县市及枞 阳县丘陵区开展了试点治理。到 2000 年底,全市共开展了 32 条小流域试 点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900 平方公里,巍岭、黄柏、王家河、彭河、 乐昌河、割肚河等流域为综合治理先进小流域。 潜山县通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山地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达到 80% 以上,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人均收入也大幅度增长,生态环境逐步向 良性方面转化。 长江防护林工程的实 施,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 工程区内的潜山、太湖、岳 西等县大力发展旅游业,带 动了农民增收和扩大就业。
    表 2-6-11 安庆市人工造林及封山育林情况 单位:公顷
    人工造林 12266.67 24133.33 47333.33 83733.33 75133.33 封山育林 52000 69333.33 108000 229333.3 78733.33
    年份 2001 2002 2003 合计 九五期间
    通过封山育林,岳西增加有林地 533 平方公里,优化了植被,减少水土流 失面积 600 平方公里,绝大多数河流河床都下降了 30~60 厘米。 安庆市水土流失治理从总体上来看,开展了一些试点工作,大面积的 水土流失仍在继续。据初步测算,由于水土 流失,全市塘坝淤积率 100%,淤积量平均 为 35%,水库淤沙量占库容的 8%至 40%, 大小河床平均淤积 1.5~4.3 米, 湖泊平均淤 深 2 米,局部达 3.5~4 米,泥沙总淤积量 约 40 亿立方米。山区远看青山在,近观水 土流。安庆市自 1980 年开始小流域治理以 里。水土保持工作任重道远。
    图 2-6-6 安庆市防洪墙绿化带
    来,20 年总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900 平方公里,平均每年不足 50 平方公
    - 129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30
    第六章
    生态环境
    水利部 2000 年 11 月 9 日正式将安庆市 为全国第二批城市水土保 持试点市;2002 年 1 月水利部、长江委又 安庆市为长江流域水土保持 监督 规范化建设试点市;2003 年 12 月安庆市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工作 通过了水利部、长江委和省水利厅的验收;2004 年 3 月安庆市水土保持监 理规范化建设示范市也通过了水利部、长江委和省水利厅的验收。安 庆市城市防洪墙建设因融入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突出了绿色基调,被作 为安庆市城市水土保持示范区。见图 2-6-6。 安庆市建成区绿化情况见表 2-6.12。
    表 2-6-12
    年度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安庆市建成区绿化情况
    城市人口 (万人)
    36.86 49.06 49.34 50.03 51.05
    建成区面积
    2959 3134 3288 3487 3792
    绿化覆盖面积 (公顷)
    979.4 987 1045.96 1188.8 1450.80
    绿地面积 (公顷)
    866 932 973.99 1113.10 1352.2
    公共绿地面积 (公顷)
    261.46 262.46 264.41 310.45 409.85
    绿化 覆盖率 (%) 33.09
    31.49 31.81 34.09 38.26
    绿地率 (%)
    29.28 29.7 29.62 31.92 35.66
    人均 公共绿地 (平方米/人) 7.09
    5.34 5.35 6.21 8.03
    注:表中数据由安庆市园林 处提供。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
    一、 2003 年安庆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显示,安庆市森林资源中针 叶树种比重大,阔叶树种比重小,针叶面积占乔木面积的 83.3%,林分树 种绝大部分为单一的松类林,其次为杉类林,阔叶树种所占比例非常小, 树种单一,林分质量差;一般树种林面积大,经济林面积小,且树种单一。 二、湿地 参加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国家林业局对沿江五省一市的湿地水鸟进行调 查的国际水鸟专家评价:菜子湖、武昌湖是长江中下游自然环境保存较为 完好的湖泊,也是长江中下游越冬水鸟较为集中的分布区,在水鸟保护方 面有重要地位。沿江湿地对维护全省乃至全球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湿 地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安庆湿地保护面临水产、林业等行业条块分割的局面。2002 年,安庆 市成立了湿地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但仍没有保护湿地的地方法规出台。同
    - 130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31
    第六章
    生态环境
    时人 长和经济发展导致的湖泊围垦、过度渔猎对湿地保护构成威胁, 据对湿地湖区 200 多个采样点调查表明, 近几年湖区植被与上世纪 80 年代 相比大量减少,沿湖樟树被外地客商采购后未及时补种,加剧了水土流失。 由于渔业养殖投放量过高,使得水生植物被破坏,局部水域已开始呈现湖 底荒漠化。同时,一些湖泊富营养化加剧,沉水植物逐渐被浮水植物取 需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清除。 2002 年, 世界自然基金会启动 “还长江生命之网” 汇丰银行长江项目, 2005 年 7 月 5 日,枞阳县白荡湖通江闸口开启,恢复了与长江的季节性水文联 系。有关专家预测,通过开展这次“灌江纳苗”活动,可使白荡湖渔业资 源连续三年增加 5%以上。 三、外来入侵物种 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 16 种外来入侵种名录植物部 分中,安庆市发现有: 1、凤眼莲(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 湖水域发现有大量繁殖。 凤眼莲为多年生草本,浮水或生泥沼中,繁殖方式以无性为主,依靠 匍匐枝与母株分离方式,植株数量可在 5 天内增加 1 倍。一株花序可产生 300 粒种子,种子沉积水下可存活 5-20 年。常生于水库、湖泊、池塘、沟 渠、流速缓慢的河道、沼泽地和稻田中。原产地:巴西东北部。1901 年从 日本引入台湾作花卉,20 世纪 50 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后大量逸生,堵塞 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 多样性;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 染;覆盖水面,影响生活用水;滋生蚊蝇。 安庆市菱湖风景区西大
    安庆市西大湖水域凤眼莲
    安庆市西大湖水域凤眼莲
    - 131 -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现状
    132
    第六章
    生态环境
    2、空心莲子草 (水花生、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广泛分布于安庆城市绿地及农村田间、地头。 空心莲子草为多年生草本,以茎节行营养繁殖;旱地型肉质贮藏根受 刺激时可产生不定芽。生长高峰期每天可生长 2~4cm。原产地:南美洲。 1892 年在上海附近岛屿出现,50 年代作猪饲料推广栽培,此后逸生导致草 灾,表现在:①堵塞航道,影响水上交通;②排挤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种 单一化;③)覆盖水面,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④在农田危害作物,使产量 受损;⑤田间沟渠大量繁殖,影响农田排灌; ⑥入侵湿地、草坪,破坏景 观;⑦滋生蚊蝇,危害人类健康。 在 16 种外来入侵种名录之外,2005 年安庆市郊十里铺乡茅青路发现 加拿大“一支黄花”。市大湖风景区和望江县、怀宁县也有零星发生。 防治外来物种的最佳时机是刚开始小面积爆发时,但往往当政府关注 时已是大面积爆发,从而丧失最佳防治时机。据中国地理学会 2003 年学术 年会透露,我国每年仅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 574 亿元。外 来入侵物种侵害情况的全面普查工作在各地从未进行过。这些都应引起充 分重视。此外,对中小学学生进行防止外来物种侵害等知识的普及教育也 非常有必要。
    - 132 -
    第三部分
    总结
    133
    第一章
    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结论
    第七章
    放射性
    2000 年以前安庆市环保系统对于放射性监控工作几近空白。 2004 年随 着国家将放射性监管工作由卫生系统转至环保系统,当年即对全市各类放 射源实施了有效的调查登记和监测工作。 一、放射性污染源概况 1、放射源分类 (1)开放性放射性同位素 2 种(131I、125I)。
    137 192 90 241 226 (2) 密封性放射性同位素 6 种 60Co、 Cs、 Ir、 Sr、 Am、 Ra) ( ,
    共 62 个。 (3)射线装置共 407 台,其中工业 X 射线装置 41 台,CT 机 24 台, 医用诊断 X 射线机 348 台(包括碎石机 2 台),加速器 4 台。 2、放射性污染源区域分布 密封型放射性同位素及工业 X 射线装置主要分布在工矿企业。开放性 放射性同位素及加速器主要为大型医院及科研单位所使用。 机及医院诊 CT 断 X 线机分散在各级医疗卫生部门,直至乡镇。其分布情况见表 2-6-1
    表 2-6-1 源 区
    城区 桐城市 枞阳县 怀宁县 潜山县 岳西县 太湖县 皖江县 宿松县 合计
    全市放射性污染源分布 开放源
    8 0 0 0 0 0 0 0 0 8
    密封源
    55 1 2 4 0 0 0 0 0 62
    加速器
    3 1 0 0 0 0 0 0 0 4
    工业 X 线机
    39 0 1 0 0 0 1 0 0 41
    CT
    8 2 3 2 2 2 1 2 2 24
    医用诊断 X 线机
    55 42 51 46 32 30 35 32 48 348
    二、放射性污染物概况 1、放射性污染物分类 放射性污染流出物可分为两部分,即物质流(大气流、液态流、固态 流)和能量流(射线)。物质流来源于开放源和密封源,能量流来源于密
    - 133 -
    第三部分
    总结
    134
    第一章
    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结论
    封源、工业 X 线探伤机、加速器、CT 机及各种医用诊断 X 线机。 2、物质流状况 (1)放射性气态流出场排放状况 产生放射性废气单位是医院及科研院所的各项核医学检查使用的开放 源。主要物质形态为气溶胶,经活性炭过滤吸附后采用抽出式吸风机通过 管道向空中排放,排放单位烟囱高度均大于 50 米,并高出周围建筑屋顶 3 米,达标排放。 (2)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状况 产生放射性废液的单位是医院及科研院所在使用开放源的过程中产生 的清洗液,主要是 131I 和 125I 两种核素。使用单位均建立有放射性废液池 3 个,经过 10 个半衰期达标后向城市下水 排放。 (3)放射性固态流出物排放状况 放射性固体废弃物为使用一定时间后, 能量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密封源, 均采用供源单位回收或送交省放射性废物库存放。另外还有在使用开放源 过程中形成的污染物,如药杯、注射器、滤纸等污染物,采用专门 桶 集中收集后,储存在专门密封的废物库中,经过 10 个半衰期,监测后,送 焚烧炉焚烧。 3、能量流状况 各类放射源、射线装置发出的射线有α、β、γ、Χ及中子。 放射源储存在专门按照辐射防护标准建造的源库内,现场固定使用时 均采取达标的屏蔽设施,划定区域,确保人员免受照射。现场流动使用, 按国标要求划出控制区、管理区、 公众免受不必要照射。 工业 X 线探伤固定探伤均建有符合国标的专门探伤房,门机连锁。现 场流动探伤均划出控制区、管理区,以确保公众安全。 加速器及各种医用诊断 X 线机、CT 机均按照“三同时”设计审批,施 工监 竣工验收以建立达标机房,基本队四周环境不会产生泄露。但也 有少数医疗卫生机构的机房未能达标,对邻室环境会有影响。 固定的放射性工作场所,每年都进行现场监测,发现不足之处采取防 护整改措施。 经过人剂量监测, 职业性工作人员的年剂量均在限值 (30mSV/
    - 134 -
    第三部分
    总结
    135
    第一章
    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结论
    年)的 3/10 以内。机房四周环境的辐射水平也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 限值 内。 三、安庆市环境辐射水平 经监测估算,安庆环境辐射外照射水平总剂量率范围,室内为 7.48~25.75×10-8GY·h-1;室外 6.79~22.62×10-8GY·h-1;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 率的总平均值,室内 13.70×10-8GY·h-1,室外 10.09×10-8GY·h-1;其宇宙射 线致电离成伤,室内 2.78×10-8GY·h-1,室外 2.96×10-8GY·h-1。 安庆环境辐射按人 权估算,居民人均年性腺吸收剂量为 0.86 mGY;人均年有效剂量为 0.77mSV,与全国 0.78 mSV 相近似。 四、小结 1、 安庆市有效放射性污染源 476 个, 分布于 300 家单位。 开放源 8 个, 密封源 62 个,各种射线装置 406 台。 2、安庆市的放射性污染源主要分布在城区,约占 35%;其开放源密、 密封源、加速器、工业 X 线探伤机主要集中在城区,约占 92%;而医用诊 断 X 线机 84%分散在各县(市)及乡镇,给管理和治理带来一定难度。 3、安庆市放射性废物,因开放源年用量很小,仅为 1.11×109Bq,其 产生的废气、废液又经过处理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影响,固体废弃 物采用供源单位回收,较为安全。 4、放射性的能量流,因各种射线装置均按照国家标准建有专门机房, 对四周环境不会有显著影响, 只有极少数基层单位的放射性场所尚未达标, 对周边环境会产生影响。 5、安庆市环境辐射水平处于 本底范围之内。
    - 135 -
    第三部分
    总结
    136
    第一章
    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结论
    第三部分
    第一章


    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结论
    第一节 主要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
    一、城区大气环境质量 通过对空气质量评价的四项指标综合分析得出:2004 年度安庆市城区 大气环境质量尚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均低于 GB3095-1996 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氮达到一级标准。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超标较为频繁,超标天数占全年总监测天数的 3.1%, 二氧化硫也有超标,超标率为 0.3%。 按各污染因子的污染程度排序,首先是二氧化硫,其次是可吸入颗粒 物、二氧化氮。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相对而言,本年度春、冬 染 水平相对较重。 本年度城区三个测点共收集到降水样品 138 个,酸雨发生率分别为监 测站 35.6%、白泽湖 9.8%。 同 2005 年度相比,大气二氧化氮浓度水平没有变化,可吸入颗粒物年 均值略减,而二氧化硫污染加重,全市年均值上升了 19.5%:降尘年均值 较 2005 年增加了 0.43 吨/平方公里??月,升幅为 4.7%;硫酸盐化速率年均 值则同比下降了 8.7%;酸雨发生率升高。安庆城区总体空气环境质量有所 下降。
    二、水环境质量
    长江:根据 2006 年对长江安庆段四个国控断面共 25 项指标的监测结 果,所有测值均达到或优于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 准。本江段主要污染物依次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 生化需
    - 136 -
    第三部分
    总结
    137
    第一章
    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结论
    氧量、氨氮、大肠菌群等,长江安庆段污染特征为有机污染。 从不同水期比较,各主要污染指标污染水平与长江径流的变化规律相 同,枯水期最重,平水期次之,丰水期最轻,但枯水期和平水期的差别微 弱。 从不同断面比较,对照断面、消减断面污染负荷指数较低,两个控制 断面相对较高。消减断面污染指数低于对照断面,说明长江安庆段的水环 境容量能够满足安庆市污水排放的需要,污染物得到了很好的消减。 同 2005 年度相比,长江安庆段总体水质基本维持在上年度的水平,各 主要污染指标变化不大。 饮用水源:从全年对一、三水厂以及石化水厂水源水总共 30 项指标的 监测结果分析,全市各水厂的所有监测结果均符合 GB3838-2002《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对饮用水源水质的要求。 市区各水厂水源水主要污染因子依次为大肠菌群、高锰酸盐指数。由 于历史原因,三个水厂的取水口与城市生活、工业污水排江口相互交错, 对三个水厂水源水水质造成了一定影响。 同 2005 年度相比,一 、 二 水 厂 饮 用 水 源 水 质 好 转 , 石 化 水 厂 饮 用水源水质下降。 皖河及破罡湖水系:2006 年,皖河水各监测项目均符合地面水环境质 量 IV 标准对工业用水体的要求,水质良好。大湖、菱湖的监测指标完全符 合地面水环境质量 V 标准对景观娱乐用水的要求,并且达到了 IV 类标准。 破罡湖的水质基本良好, 监测项目均符合农灌水质标准 GB5084-92 的要求。 石塘湖的水域功能是渔业用水,其各项指标都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GB11607-89。各水域污染特征均呈现为有机污染,主要原因是人群活动所 至。 同 2005 年度相比,大湖、菱湖的水质改善显著,石塘湖水质无显著变 化,而破罡湖水质有所下降。同时各地表水系的污染特征均无显著变化。 七县一市地表水:河流水质较好,除岳西县境内长河的化学需氧量超 标,其他河流水质均达标;湖泊多数水质未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对三类水体的要求,主要超标项目为总 总氮,部
    - 137 -
    第三部分
    总结
    138
    第一章
    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结论
    分湖泊有机物含量超标。
    三、 境质量
    交通噪声:从总体来看,城区交通噪声污染承接了九十年代的好转趋 势,全市 19 条交通干线等效 加权统计平均值为 68.7dB(A),低于国 家标准。但龙山路、市府路、宜城路和龙眠路等两条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 超标,总超标率为 23.0%,比上年度略有上扬。 同上年度对比,在车流量和路宽、路长没有显著变化的前提下,交通 干线噪 效声级全市加权统计平均值小幅上扬了 0.6dB(A),超标率也 从 19.7%上升到 23.0%, 超标路段由 4 条增加到了 5 条, 分别位于建成区东 界 206 国道和市中心路宽较窄、车流量较大处。 区域噪 2006 年度,建成区内 103 个网格等效 平均值为 55.4dB (A),较上年度升高 0.8dB(A),测点超标率为 15.5%(按网格计), 上年度高 9.7%。超标测点主要出现在一类区、二类区和三类区,根据现场 勘察结果,造成超标的主要原因为社会生活噪 功能区噪声:一类区昼间噪 效声级和二、三类区昼、夜噪 效 声级、四类区昼间噪 效声级均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46 -93 规定的相应标准限值。一类区夜间噪 效声级和四类功能区夜间噪 声等效 超标。 除四类区外其他各类功能区噪 夜等效声级年均值较 2005 年均有 所上升。
    四、固体废弃物
    本年度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总量 81.31 万吨,主要成份为燃料废渣, 占总量的 91.2%,其中粉煤灰 53.14 万吨,炉渣 15.51 万吨。工业固废综合 利用率为 97.2%。 本年度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 22 万吨,清运率为 100%。城市粪便 产生总量为 6.9 万吨,总处理率为 100%。 同 2005 年度对比,安庆市工业固废构成与上年情况基本相当,没有出 现大的变化。在统计类别上增加了尾矿和冶炼废 数据。城市生活垃圾
    - 138 -
    第三部分
    总结
    139
    第一章
    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结论
    和粪便产生及处置情况与上年相比没有显著变化。
    第二节 环境质量主要问题
    1、饮用水源保护存在隐 由于历史原因, 市区各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 污水排放 错设置, 随着生活、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逐年增加,将造成各水厂饮用水源水质 下降,一旦发生水污染事故,将严重危及居民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2、工业燃煤装置烟气污染加重。 “十五”期间,由于皖江电力有限公司、安庆石化总厂化肥厂油改煤、 枞阳海螺水泥、怀宁海螺水泥等一系列大型建设项目投入运营,工业废气 排放量显著上升,工业燃煤量增加,在安庆市燃料构成中所占比例已上升 至 80%以上。很多企业燃烧装置的除尘设备大多老化,烟气含尘量较高。 除枞阳、怀宁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外,其余众多企业燃煤装置均未安装 烟气脱硫设备或采取煤炭脱硫措施,随着工业燃煤量逐年增加,烟气二氧 化硫污染日益严重。 3、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机动车,尤其是摩托车数量的迅速增长,机动车燃油总量逐年增 加,尽管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安庆市已全面淘汰加铅汽油,高标号环保 节能汽油的市场占有率也在逐年上升。机动车生产厂家也采取了一系列环 保措施,单车污染物排放量有所降低。但老旧车辆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城 区空气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每年仍上升 20%以上。预计机动车数量迅速增 长的势头仍将维持一段时间,氮氧化物污染形势严峻。如果不采取大规模 的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措施,光化学污染、细粒子污染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大 为增加。 4、 境质量有待改善。 “十五”期间,尽管安庆市采取了一系列噪 制措施,使城市声环 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总体声环境质量仍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噪声仍是居民 投诉的热点。夜间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噪声污染严重。由于各种原因,在昼
    - 139 -
    第三部分
    总结
    140
    第一章
    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结论
    间,环保、交通管理部门制定的“禁 、车辆分流等措施得到了较好的 执行,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在夜间,由于执法力度的 下降,各种违章行为不断发生,是造成夜间交通干线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 5、固体废物处理存在问题。 安庆市固体废物处理相对于城市功能和定位而言有相当大的差距。垃 圾处理场配套设施不全,生活垃圾实际上仍采取简易填埋的方式处理,严 重污染周边环境。垃圾袋装化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并加大了 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的难度。 工业固废的历年贮存量庞大,占地面积逐年增加,造成了对本市环境 质量的潜在威胁。全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没有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设施,医院自备焚烧炉设施简陋,二次污染问题突出。 6、水土流失问题急待 。 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 4000 平方公里,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达 2000 多平方公里,全市 年份每年流失土壤 2000 万立方米以上。皖河 流域中上游已成为全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局部地区已发生沙化。新 的水土流失速度仍然大于治理的速度,少数地方仍存在边治理、边破坏的 现象。 7、 和湿地保护存在问题。 由于对 保护的投入不足、执法不严和不断遭到人为破坏。目前本 市仍存在着森林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针叶林占 83.3%)、 质量不高(幼龄林、中龄林约占 90%)、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源涵养和保 土拦沙功能下降、生态系统不稳定和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 湿地保护面临水产、林业等行业条块分割的局面。人 长和经济发 展导致的湖泊围垦、过度渔猎对湿地保护构成威胁,近几年湖区植被与上 世纪 80 年代相比大量减少。由于渔业养殖投放量过高,使得水生植物被破 坏,局部水域已开始呈现湖底荒漠化。一些湖泊富营养化加剧,沉水植物 逐渐被浮水植物取
    - 140 -
    第三部分
    总结
    141
    第一章
    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结论
    第三节 未来趋势预警
    综合对 2006 年度环境质量的分析、城市经济发展、能源使用、工业结 构以及机动车使用情况等各方面资料,对本市未来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得 出以下几点预警结论: 1、二氧化氮污染逐年加重。尽管 2006 年二氧化氮全市年均值保持了 上年度水平,且符合 GB3095-1996 一级标准,但从近几年的总体变化看, 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燃油机动车及饮食服务行业燃油大灶是二氧化氮主要 污染源,由于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尤其是出租车和摩托车数量的迅速增加, 二氧化氮有超过可吸入颗粒物,成为城区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的趋势。 2、降尘污染程度加重。由于安庆石化“油改煤”工程投入运行以及安 庆大电厂的投入运行,工业用煤量急剧增加,如果配套环保措施没跟上, 市区烟尘排放总量将逐年上升。 3、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由于历史原因,市区各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 与污水排放口交错设置,随着生活、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逐年增加,如 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不但会造成各水厂饮用水源水质的下降,而且一旦发 生水污染事故,将严重危及居民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4、固废污染日益严重。由于工业固废历年贮存量逐年上升,占地面积 越来越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日益严重。 5、水土流失面积继续扩大。目前,本市水土流失速度仍然大于治理的 速度,由于少数地方仍存在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预计未来几年,水土 流失面积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 141 -
    第三部分 总结
    142
    第二章
    建议与对策
    第二章
    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随着安庆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 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的加速, 势必加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环境保护的压力将 进一步增大。因此,要妥善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切实改善环 境状况,必须将经济、社会与资源、人 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作为 一个系统来处理, 确保其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必须狠抓资源的节约和综合 利用,实行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开发。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 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和生产 全过程控制污染,实现“增产减污”。进一步加大环保投资改革力度,广 开资金渠道, 多方筹集资金, 尽可能地加大环保投入。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一)改善水环境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水污染治理是一项历时长、耗资大的系统工程,要本着“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标本兼治”的原则,对水污染进行综合治理。以污水处理场及 其配套管网建设为基本手段, 优先 的配套完善, 以免污水处理设施达 在治 不到污水处理规模甚至空置。 要切实将污水处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理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首先,保证已立项工程项目资金,尽快竣工发挥效 益;其次,优先安排涉及供水水源安全、涉及跨境水环境纠纷的河流治理 工程项目。 在“治污为本”的同时,还必须坚持“节流优先,综合利用”的原则, 大力开展节约用水活动, 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不仅可以减轻城市供水 系统的压力, 而且可以减轻污水处理系统的负担, 从源头减少污水产生量 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费用。 应严格限制高耗水产业, 发展节 水型工业和服务业,推行节水型器具,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工业 用水重复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地表水污染治理 以市区长江段水污染治理为突破 对新河、大湖进行综合治理,改
    - 142 -
    第三部分 总结
    143
    第二章
    建议与对策
    善全市水环境质量,遏制湖泊富营养化的趋势。 加快城东污水处理场一期工程(处理能力 12 万吨/日)及其配套管 网的建设,优先落实资金,配套排污 。 结合大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行“雨污分流”,建设沿湖生产、生 活污水密闭排 网。实施新河、大湖清淤疏浚工程,削减湖泊内源污染 负荷,控制富营养化趋势。 2、饮用水源保护 将饮用水源的保护提到一个战略高度, 调整市区主要饮用水源取水口 至长江皖河口上游, 市民的饮用水安全。 加强对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保护, 尤其是一级保护区的监理、 监 测力度, 严格控制在其范围内的污染物排放, 加强水源保护区内垃圾的清 运和 , “日产日清”;加大水源保护区内违章建筑、违章养殖的 清理力度, 关闭水源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 并做好关闭后的生态恢复和水 土保持工作;修建水源保护区标志。 (二)改善环境空气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1、从交通规划、交通运输和交通管理等多方面着手,控制和减轻机 动车尾气污染。积极发展大容量、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实施“公交 优先”政策,提高公共交通对摩托车和小汽车的竞争力。加强机动车排气 污染的监 管理、处罚和治理力度,强制淘汰老旧机动车辆,代之以符 合欧Ⅱ以上排放标准的新一 型; 强化在用车检查/维护制度; 推广使 用闭路循环三元催化净化装置的电喷车。 2、改善燃料结构,加强治理措施,控制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 制定使用高含硫量燃料的地方能源政策, 加强对煤炭的检测力度, 严 格控制燃煤的含硫量。 重点控制电力及水泥生产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放, 本 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强制安装烟气脱硫装置。 (三)改善 境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1、继续加强市政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区交通网络,强化交通管理, 实行车辆分流, 扩大车辆禁鸣区域, 尤其应着重加强夜间机动车禁鸣工作, 彻底杜绝 漏洞,逐步完善对交通噪声的治理。
    - 143 -
    第三部分 总结
    144
    第二章
    建议与对策
    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对小型机动车辆的竞争力;严 格限制摩托车数量的增长,强制淘汰老旧机动车辆。 3、推广使用低噪路面和材料,如采用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经常对 路面进行保养, 保持路面平整以减轻轮胎噪声; 加快交通干线两侧绿化带 建设,并使其保持一定宽度和高度。 4、加强居民生活、商业网点、娱乐场所等主要噪声源的监 理, 加大对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管, 整顿建筑施工噪 民问题, 提倡文明施工。 (四)改善固体废物污染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1、本着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全过 程管理和源头控制。建立资源回收系统,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 输和分类处理, 加快新的垃圾处理场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尽快实现垃圾的 卫生填埋,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处理设施对水环境和空气环境的污染。 2、加快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的建设,对医疗废物的集中、分类、 暂存、处理处置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 3、安庆市有众多的水泥生产企业,应做好粉煤灰产生企业与水泥生 产企业间的沟通协调工作,进一步提高粉煤灰综合利用率。 (五)控制水土流失的对策和建议 1、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 对全市范围内的水土流失进行全面治理; 大型建设项目的施工点面应制定 水土保持方案,并严格贯彻落实,避免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发生。 2、关停一批小型采石场,对拟保留的采石场进行有序管理。按谁破 坏谁恢复的原则对废弃石场进行绿化和生态恢复。 3、对 25°以 上 的 坡 地 禁 止 一 切 新 的 土 地 开 发 , 对 25°以 上 的 陡 坡 耕 地 要 逐 步 退 耕 还 林 , 25°以 下 的 坡 地 应 尽 快 实 现 阶 梯 式 种 植 。 (六)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1、积极贯彻实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建设好岳西县、望江 县、枞阳县、桐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充分发挥生态典型的示范带头作 用,全面推动生态示范建设。 2、实施资源开发的强制性保护。切实加强对水、土、 、草地、
    - 144 -
    第三部分 总结
    145
    第二章
    建议与对策
    矿产、 旅游等自然资源开发的监管, 严格执法, 采取更为有利的管理措施, 坚决制止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破坏。 优先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功能 的林地和湿地;加快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维护水环境安全 和水生态平衡;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加大天然林、生态 林、 水源涵养林和防护林保护力度, 停止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内的 林砍伐和开山采石活动;积极推进风景名胜区及各类旅游景点水、大气、 垃圾和噪声污染防治,保护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创建 ISO14000 风景名胜示范区,发展生态旅游,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对生态良好地区实施积极性保护,提高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 的建设质量和 水平。 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的资金投入, 开 展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示范, 树立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良性循环的榜样。 所有自然保护区都要建立有效管护与当地经济发展、 农 民增收相结合的良性发展机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厉打击收购、销 售珍稀濒危生物资源的活动;加强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建设。 4、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开展农村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把控制农业面 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 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确保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水 质达标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生态 农业、有机农业,积极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继续推广 有机肥和高效低残留农药,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控制其造成的面源 污染。加强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工作,引导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建立乡镇工 业园区,实行乡镇工业污染的集中控制。促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特 别是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 开展环境优美 小城镇创建活动。 (七)放射性和电磁辐射的对策和建议 1、随着安庆市工业、医疗同位素技术的应用以及电讯技术的发展, 环境辐射已成为新的环境问题, 应尽快成立专门的辐射监测监管机构, 并 配置必须的设备, 对安庆市总体辐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 为控制环境辐射 污染制定计划。 2、将辐射污染源登记纳入排 报登记工作,同时实行年检制度,
    - 145 -
    第三部分 总结
    146
    第二章
    建议与对策
    建立动态辐射污染源数据库。 3、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为全面开展辐射监测监管工作 打好基础。
    - 146 -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青菱湖  植物多样性  菱湖中学  黄冈菱湖高中  菱湖实验小学  菱湖一中  菱湖镇  菱湖牌油漆  杭州到菱湖  湖州市菱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