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登泰山原文 > 中学语文通用教案设计精编之一
  • 中学语文通用教案设计精编之一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4-06-16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中学语文通用教案设计精编之一 语文"变序型"课堂结构设计 "变序型"课堂结构,其目的:一是改变线形、封闭型的教学结构,打 破所谓"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初步巩固——课后作业" 的传统教学程序;二是探求新的思维方式,研究"变序型"结构的特定规律. 语文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学的规律,培养 语文能力(即认识能力、语言理解表达能力、掌握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能力、 自我检测能力等).是用传统思维方式"慢嚼细咽,喂给学生",教师一段 段讲,学生一段段听,按常规程序完成学习任务,还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利用学习迁移原理, 使学生举一反三学得更多更好呢?答案当然是后者. "变 序型"课堂结构改革,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反常规地处理课堂教学节奏, 重新编制教学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处理,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这种教学结构,缩短了学生阅读中自己认识、自己发现的过程,在最短 时间内获得再发现再提高的效率.这种"变序型"结构促使教师把大量工作 转移到编制、传递知识信息和学生学法研究上来,使学生更快更有效地学习 掌握语文和认识事物的统一规律,那么,语文能力系统、基础知识系统、教 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手段使用等形成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 "互为依存、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上看(如双圆),能力系统是核心,知识系统是能力训练的基础;从知识传 授与能力培养这一特定内容与教学特定形式看(如包含双圆的外三角),教 学结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又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佳 结构模式. 根据上述关系形成的"变序型"课堂结构,针对语文知识规律,教材特 点,教学要求,大致形成以下几种课型. 1.问题教学型 教师钻研教材,挖掘文字教材中语言因素,或用电教手段重新编制知识 信息——教师精心设问,用问题引路,采用变序教学思维方式.有的课文哲 理性较强或内蕴意义较深,学生一下子难以理解,按照传统顺序讲读法,又 颇费时费力,学生不能直奔重点,突破难点,这时教师把教材中重点或难点, 设计成悬念式问题,再引导学生返顾全文,深入探究,步步逼近,破除悬念, 解决问题.这种结构,不仅使学生自始至终在浓郁的学习兴趣和探求问题的 欲望中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加快了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双向信息交流、反馈的 速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2.一点突破型 教师深入探究文字教材,找出教材中的关键点(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或 难点),以这一点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理解全篇,完成学习任务.这种课型 跨度大,但省时间,收效大,有利于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设计这种课型, 教师要注意把握"两种思路",即教材中作者的思路,学习心理所能承受的 理解思路.做到"两个结合",即本篇课文教学重点与单元训练目标的结合, 语言文字训练与学生思维发展的结合.教师要善于浓缩课文内容,通过活生 生的语言因素,来达到学习语言文字发展思维的教学目的.只有这样,这个 "点",才是体现教和学的思路的"亮"点,才是解决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 务的"突破点". 3.逆向型 教师紧扣住课尾点题的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一下子"沉底",然后围 绕中心返顾全文,逐渐"浮"上来,这一"沉"一"浮"的过程,即是学生 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这种课型 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抓住课文中体现教学目的的语言因素,逆向追溯. 这种课型教学节奏快,跨度大,但学生有一种学习欲望和探究心理的紧迫感, 因此,组织得当,是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的. 4.反馈型 有的课文比较浅显,中心较明确,教师可充分利用幻灯、录音等教学手 段编制信息传递程序,用视听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引导学生自 学的基础上,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在学生大信息量理解课文 之后,用省下的时间指导学生训练,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这种课型 不仅仅是个提高信息传递速度的问题,从整体上看,更是教学手段、教学方 法、教学结构的优化结构的优化组合,也是课堂内外,德智体美劳诸种训练 目标整体结合的过程.既可开拓学生视野,又可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大 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结合型 我们主要打破单向顺序的传统模式,但不排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 "顺序型"课堂结构.两者在遵循教学规律、教学原则上有很多相通之处, 须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结合型"课堂结构. 有的课文,如科学小品、科学说明文,层次清楚,内容集中,一般可采 用"顺序"教学型,在"整体认读——重点探究——整体总结"这一教学过 程中,进行重点讲解,攻破教学难点,强化教学效果.但有的常识性课文涉 及天文、气象、地质、海洋生物等知识,学生缺乏直观形象认识.教师在引 导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后,必须善于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切入"教学 重点,对重点内容变序处理,达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有的课文,如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采用并列式情节结构.教师可在"顺序" 教学中,对重点内容"变序"处理,使课堂结构做到"常中有变",起伏跌 宕.这种结构,不仅使课堂节奏有高潮,符合小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特征, 而且引导学生在整体理解课文后,集中力量解决教学重点. 阅读教学课型系统设计与方法 现代系统论强调事物的结构原理,重视系统和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辩证 关系.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置于系统之中的,没有系统,所谓 的要素是孤立的、凌乱的、游离的,它们互为制约,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互为 转化."宏观"系统中的要素会变成"微观"的系统,"微观"中的系统, 也会成为"宏观"的要素.从这点出发,把阅读教学的课型分为"宏观"和 "微观"两个结构系统.现表示如下: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型设计系统结构 宏观 系统 宏观系统的要素 (亦即微观系) 微观系统的要素 异 语文能力结构要 素 以听导读课型 以读导读课型 以说导读课型 以写导读 课型 读课知识结构要素 记叙文导读课型 说明文导读课型 议论文导读课型 语法导读课型 修辞导读课型 逻辑导读课型 型 阅读习惯 和方式结 构要素 圈点法导读课型 线索法导读课型程 序题导读课型 质疑释疑导读课型 精读指导课型 略读指导课型 快读指导课型 单元导读课型 自读课型自读方法 结构要素 运用评点文字自读课型 运用自学提约自读课型 运用参考资料自读课型 运用练习题自读课型 表示说明: 1.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问题 知识和能力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课型设计时,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贯串始终,单纯传授知识或单纯进行训 练的课型是违反教学规律的.但是,在设计过程中,侧重于哪一方面的知识 转化为能力,突出哪一方面能力的训练,则需要一个明确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结构系统.侧重其一个方面,并不排除其它方面. 2.单项课型和综合课型的问题 设计系统结构中的课型形式,一般是单项课型.首先,这些单项课型, 必须隶属于阅读教学这个大范畴,如语、修、逻教学课型,则是以语、修、 逻为教学手段,提高这方面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其次,这些单项课型,从结 构系统出发,逐一分解,以便勾勒出设计结构系统的大体轮廓,因而,综合 课型未另作设计.再次,单项和综合是相互交叉的,单项课型中往往也包含 着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阅读方法习惯结构等综合因素. 课型设计的系统性,除了上述系统的结构问题以外,还有一个系统的序 列问题,根据阅读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把课型设计的序列分为并列式、台阶 式和螺旋式三种类型. 1.并列式序列 客观实体存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它们在这种概念的前提下,相 互间的关系是一种联系着的并列的属概念,如语文能力结构中的听说读写课 型.阅读习惯结构中圈点、线索、程序、质疑课型,知识结构中的语、修、 逻课型,设计时,一一排列,则可以建立起一个整体结构的并列序列,培养 学生掌握多种知识,形成多种能力. 2.台阶式序列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大凡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 渐进过程.设计课型,也正是去创设这种符合人们认识规律的学习环境,指 导学生沿着认识的台阶,去探索知识,发展能力.如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 有着一个积累——理解——鉴赏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台阶.依据这个台阶 去设计课型,让学生拾级而上,有助于掌握事物内部发展的规律,避免那种 因深浅失度而造成的无序状况. 3.螺旋式序列 设计课型中往往存在着机械反复的现象,不同年级,不同课文,同一设 计,初一年级的小说教学课型,情节,结构,人物……,到了高三年级,依 旧如此,"千课一面".当然,人们的认识活动,必须经过多次反复,但这 种反复并非闭合曲线,而应是螺旋式的上升,这样才能有所前进,有所提高. 设计课型时,要做到这一点,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细心揣摩编者意图, 把握每个年级、每个学期,乃至每个单元,每篇课文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 位和作用. 讲读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 备课是讲读教学的课前准备,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 段和可靠保证.备课除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之外,便是设计教学方法.而 设计教学方法的重要一环,便是搞好如何讲读一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 什么是讲读一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呢?宁鸿彬老师研究提出:所谓讲 读一篇课文的总体设计,就是讲读一篇课文教学计划的轮廓,教学思路的主 线,教学结构的框架.简言之,就是讲读一篇课文教学过程总的方法步骤. 为什么必须搞好讲读一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呢?因为这关系到讲读教 学的难与易,简与繁,顺畅与阻塞,成功与失败. 有一次,一位青年教师讲授《最后一课》,当他指导学生研究领会了小 弗郎士这个人物之后,对学生说:"韩麦尔老师这个人怎么样呢?"学生对 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三种情况:第一种,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位好老师,因为他 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第二种,认为韩麦尔先生不是个好老师,因为他常常 让学生丢下功课去替他浇花,他去钓鱼的时候就放学生一天假,由此看来他 很不负责任.第三种,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个怎样的教师,无法评论.持这种 观点的学生认为,衡量一位教师的好坏,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他的教 学水平如何,可是这一点从课文中是看不出来的.就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争 论不休,认识很难统一.见此状况,这位青年教师便对全班学生说:"这不 是主要问题,咱们不再讨论了." 上述情况的出现,就是缺乏教学总体设计造成的.因为总体设计包括先 讲什么,后讲什么,先后两个教学内容之间怎样衔接过渡等等.上述问题的 出现,就是在备课时没有设计好这里的衔接过渡,因而出现了那种偏离教学 内容的讨论. 如果善于进行总体设计,此处则可以做到既搞好了衔接过渡,又为下一 个教学环节做好了思维导向.比如说可以这样做:"从全篇文章来看,小弗 郎士的爱国情感是越来越高的,越来越强烈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最 后一节法语课上的人和事影响着他,教育着他.那么在这最后一节法语课上 谁对他的影响最大呢?这显然就是韩麦尔教师.那么,韩麦尔老师的哪些言 行影响着小弗郎士爱国情感的高涨呢?"如果教师说了上述这一番话,显然 和前面讲解的小弗郎士这个教学内容是衔接的,同时又为下面讲解韩麦尔老 师这个人物做了过渡,并且把对理解的重点放在哪里,也做了思维的导向. 从上述教学实例不难看出,搞好总体设计与否,其教学效果是完全不同 的.可见,搞好讲读一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绝非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搞 好. 那么不进行或不善于进行讲读一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有哪些不良影响 呢? 其一,不做总体设计或不善于进行总体设计,面对一篇课文,就只能逐 词逐句逐段的串讲.这种从头至尾的平推式的教学,必然是未能针对教材和 学生两方面的实际情况有取有舍、有点有面、有详有略地进行教学,而是不 分难易,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怎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呢? 其二,缺乏总体设计的教学,往往是把几项教学内容平列,讲完这一个 再讲那一个,其结果是几项教学内容各自独立,彼此不相接连,好像是生硬 拼凑到一起的,缺乏整体感.这样的教学必然是生硬的,疙疙瘩瘩的,教师 讲来不顺畅,学生听来也不顺耳,其结果必然影响教学质量. 其三,缺乏总体设计的教学,必然不能把诸多教学内容巧妙地组织起来, 看不出教学的头绪,找不到教学的主线.这种无头绪无主线的教学不说杂乱 无章,也缺乏条理,自然不便于学生接受. 其四,缺乏总体设计的教学,必然是粗糙的简单的,而不是精致的巧妙 的,其结果必然是时间用得多精力用得多,而收效与投入不成正比. 既然如此,就必须提高对讲读一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的认识,并尽力 把它搞好. 确立科学的语文教案设计思想 搞好讲读一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必须在科学的指导思想的统帅下进 行.指导思想是科学的,先进的,其教学设计才会是高水平的;反之,指导 思想不明确,或指导思想不科学,陈腐落后,其教学设计必然不理想,甚至 出现谬误.总之,确立科学的设计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切不可等闲视之. 科学的设计思想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传授方法,揭示规律 当今的语文教材,属于文选式教材.即语文课本中,除了少量的语文知 识短文以外,就是一篇篇文章.这些文章,是作为例文,编入教材的,这就 是通常所说的,一篇篇课文不过是一个个例子. 什么是例子?所谓例子,就是用来辅助说明或证明某种说法的事物.既 然如此,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便是提供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个范例. 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其目的绝不是仅仅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 容和表现形式而已,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向学生传授该篇课文成功运 用的语文知识,向学生传授怎样读写此类文章的方法.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向学生传授方法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教师无论向 学生传授多少知识,都是有限的,教师把方法传授给了学生,学生运用这种 方法得到的知识将是无限的.所以作为教师向学生传授方法,揭示规律,比 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正因为如此,在进行讲读一篇课文的教学总 体设计时,一定要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结合课文巧妙自然地向学生传授读 写听说的有关方法. 例如,《分马》这篇课文的文体是小说节选.那么,在进行教学总体设 计时,就要把教给学生怎样阅读小说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怎样结合这篇课 文的特点向学生传授阅读小说的方法呢?这篇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写了 众多的人物.文中不仅详写了党员干部郭全海,还略写了积极分子老孙头、 老田头等人,还更为简略地提到了全村三百多户人.这样看来,从这篇课文 的实际出发,在讲授本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传授怎样阅读叙写众多人 物的小说的有关方法.最巧妙的方法是,讲授本文的教学步骤本身就是某种 阅读方法的体现.这样,课文读懂了,方法也自然而然地学到手了. 2.讲疑解难,注重实效 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他们学习语文,并非一无所知,不 懂的只是课文中的某些语句或某些方面.因此,讲授一篇课文不需要从头至 尾逐词、逐句、逐段的串讲.如果这样讲,必然是学生不懂的地方也讲,学 生懂的地方也讲,势必造成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如果针对学生学习课文 中的困难,集中精力讲解学生的疑难之处,这样教师所讲既是学生之需,又 避免了教学时间的浪费,必然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再者,进行教学总体设计,还要注重实效.这就是说怎样进行教学实际 效果好,就怎样去做,切不可在教学形式上一味追求.如果不顾教学效果生 硬地搬用某种教学形式,则只能表面上形式多样,而实际收效甚微,必须明 确,教学形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为达到教学目的服务的.离开了 教学目的去追求形式或方法,不仅无益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浪费教学时间. 例如,《分马》这篇课文,郭全海是本文的主人公,就教材本身而言, 理解郭全海这个人物形象,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但是,读过课文之后,即 使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明确指出郭全海是本文的最主要人物,本文 歌颂了他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而对老孙头这个人物就不然了.他到底是先 进的,还是落后的?他既有积极的表现,又很自私,这该如何评价他?这些 问题学生会众说不一,甚至争论不休.这样看来,郭全海虽是本文的主要人 物,但学生理解这个人物形象并不困难.而老孙头这个人物形象,虽非本文 的教学重点,但学生理解起来确有困难.因此,从学生学习本文的上述实际 情况出发,对于郭全海这个人物可以略讲,而对老孙头这个人物,则必须花 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 这样进行教学是打破了常规的,确实是符合学生学习本文的实际需要 的.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坚持讲疑解难,不追求形式,而注重实效. 3.主线鲜明,整体性强 讲课和写文章一样,也要讲求前后的衔接、步骤的流畅、条理的清晰、 彼此的照应等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握住一条讲课的主要线索,用它 把各项教学内容串连起来,使一节课形成一个整体.若不是上述那样,而是 把课讲得前后割裂,左右无关,彼此孤立,支离破碎,既理不出讲课的头绪, 又没有整体感,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搞乱,不要说受到有效的训练,就是 读懂教材也颇为困难.因此,讲求课堂教学要做到主线鲜明,整体性强,这 绝不是个单纯的方法问题,而是关系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动的引发、导向、 发展等重要问题.正因为如此,它和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确实忽 视不得. 像《荔枝蜜》一文,学生初步阅读感到文章的内容有些零乱,又说儿时 被蜜蜂螫、又说去从化小住、又说误把荔枝林当作小山、又说吃荔枝蜜、又 说参观养蜂大厦、又说农民插秧、又说自己做梦,简直理不出个头绪来.教 师指导学生阅读这样的散文,关键是指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路.这样才有利 于学生懂得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道理.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做了如下 设计: 上课伊始,学生读课文之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说:"读课文之后, 请同学们以'我和蜜蜂'为题做创造性复述."复述毕,教师提问:"作者 对蜜蜂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学生认识到作者对蜜蜂是从不喜欢到喜欢之 后,教师又问:"作者对蜜蜂从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变化过程,可分为几个 阶段?"当学生正确划分了作者思想变化的阶段之后,教师接着问道:"事 物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作者写蜜蜂思想感情的每一次变化,其条件 是什么?"学生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又问道:"这篇课文写了作者对 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从上述教学设计来看,本文的教学过程是以"我和蜜蜂的关系"为线索 的,整个课堂教学沿着这一条线索展开,使人感到推进合理,衔接紧密,过 渡自然,前后照应,所有教学内容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想见,在这 节课上学生的思维将会顺畅的发展,其结果是顺利地读懂了课文,思维也受 到了有效的训练. 4.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从 而使他们理解教材,学到知识,增长能力.而学生的疑难,要么是感到课文 内容复杂纷繁,理不出头绪,抓不住要点,要么是感到课文中某些地方深奥 难懂,搞不明白.因此,如何使学生提纲挈领,把握要点,实现化繁为简, 或是简明而通俗地解说课文,做到变难为易,这便是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考虑 的问题. 例如,教师讲授《皇帝的新装》一文,整个教学过程只做了四件事.第 一件事,在学生读课文之前,教师提出,请学生认真地读课文,然后以"一个……的皇帝"的形式给本文加个副标题.结果,学生读课文之后从不同角 度概括了皇帝的性格特点,并在副标题中显示出来.第二件事,教师让学生 用一个字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结果经过一番研究讨论,学生用一个"骗" 字,概括了这个故事的内容.学生认识到,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多是既上当 受骗,又欺骗自己,欺骗别人.第三件事,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研究文中的这 个皇帝上当受骗怨谁?学生搞清了这个皇帝上当受骗的多方面原因,并指出 虚伪、昏庸、愚蠢、无能是皇帝上当受骗的根本原因之后,教师又带领学生 做了第四件事——讨论研究:那两个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为什么文中的那 么多人都上当受骗了呢?他们上当受骗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最后学生一致认 为,虚伪自私是人们上当受骗的共同原因. 这四项教学措施,引导学生用极简炼的语言概括了课文的故事情节,认 识了文中的众多人物,特别是认识了文中的主要人物——皇帝,还引导学生 领会了本文深刻的思想意义.这个精炼的教学设计,正是在化繁为简、变难 为易的设计思想指导下产生的. 课文教学八种设计思路 设计讲读一篇课文的教学方案,必须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必须从学生的 实际出发,只有这样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会是切实 可行的.进行教学设计,切忌模式化.如果不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生 搬硬套某种教学模式,这种简单生硬的做法,必然会使课堂教学失去针对性, 陷入盲目性,影响教学质量.换句话说,那就是需要怎样进行教学,就怎样 进行教学;怎样进行教学有效, 就怎样进行教学. 即通常所说的 "教无定法" . 之所以强调"教无定法",就是说要特别注意每篇教材不同于其他教材的特 殊性,每班学生不同于他班学生的特殊性,从而灵活地创造性地采取教学方 法.也只有这样,教学方法的作用和魅力才会显现出来.当然, "教无定法" 并非教学无法,古圣今贤在实践中创造的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均可选用.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选用之前一定要搞清该种教学方法的设计意图、适应范 围、注意事项等等.而后再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选用其一,宁鸿彬老师介绍 了如下八种设计思路. 1.抓联系 世上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和其他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抓住课文中的人物、事、理之间的联系,设计教学活动,就是一种设计思路. 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叙写了鲁提辖、金老父女、郑屠户 三个方面的人物.抓住这三方面人物之间的联系,去理解人物形象,既条理 清晰,又便于学生领会.教师首先带领学生通过课文领会鲁提辖是怎样对待 金老父女的,那就是一问(为何啼哭),二赠(银两),三救(逃出虎口).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领会郑屠户是怎样对待金老父女的,那就是一占(霸占 金翠莲),二弃(赶走金翠莲),三诈(虚钱实契诈骗银两).接下来,教 师引导学生领会鲁提辖是怎样对待郑屠户的,那就是一要(消遣他),二揭 (揭露强骗金翠莲的罪行),三打(三拳打死).最后引导学生领会郑屠户 是怎样对待鲁提辖的,即一从(顺从的伺候)二拼(拼命)三求(求饶). 此后,教师引导学生把上述情况联系起来研究,鲁提辖和郑屠户这两个人物 的形象,就一目了然了. 这种通过人物之间联系去领会人物的做法,既有利于学生搞懂故事情 节,又有利于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领会人物如此,领会事件、物品、道理亦如此,不再赘述. 2.抓因果 所谓抓因果,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从原因出发去寻求结果, 或从结果出发去寻求原因.不管是从原因出发还是从结果出发,通过寻求这 一过程,都可以把文中的大部分情节涉及到,所以,这是进行总体设计的一 条有效思路. 例如, 《老杨同志》一文记叙了老杨同志在阎家山调查秋收工作的情况. 课文结尾说,阎家山的贫苦农民看到老杨同志"真是自己人".在讲授这篇 课文时,教师对学生说:"老杨同志来到阎家山仅仅半天时间,为什么那里 的贫苦农民就感到他'真是自己人'呢?"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就是抓住结 果,启发引导学生去寻求原因. 经过对课文的阅读研究,学生认识到,老杨同志对于老秦等人与对待广 聚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当老杨同志来到村公所,发现广聚这个村长的思 想、作风确实有问题时,对他便产生了疑问,在老秦家又了解到村子里一系 列问题后,便确认这个所谓模范村确有问题.于是对广聚的那一套言行更加 反感了.概括起来说老杨同志对广聚是不吃(不到广聚家吃饭)、不叙(不 和他交谈)、不留情.(当众顶撞他).而对老秦等人说长问短,亲切交谈, 和他们一起在打谷场上干活,亲密无间.概括起来说就是.同吃、同叙、同 劳动.正因为老杨同志对老秦等人是这样的热情、亲近,对地主的干儿子— —广聚,是这样的冷淡、疏远,这种旗帜鲜明的态度博得了阎家山广大贫苦 农民的信任和拥护,所以他们感到老杨同志"真是自己人".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带领学生理解了本文的思想内容,而且领会了本 文在对比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确有纲举目张之数. 3.抓演变 世上的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正因为如此,反映到文学作品中的人和事, 也是发展变化的.从这个意义来说,课文中叙写的人和事,就是写的他(它) 们的发展变化.换句话说,也就是写的人或事的演变过程.既然如此,在讲 授一篇课文的时候,研究人和事的演变过程,研究如此演变的条件(因为事 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便是理解课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最后一课》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读课文之前,教师向学生布置:边读课文边思考,读课文之后,根据你 对课文的理解,给它加一个副标题. 当学生拟出类似"小弗郎士的转变"这样的副标题时,教师提问:小弗 郎士的转变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当学生抓住别上学了、懊悔、细心听讲、永 不忘这些内容,把小弗郎士的转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时,教师提问:小弗郎 士每一次的变化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实现的?此后抓住课文的关键内容、关键 语名一一研读、从而认识小弗郎士的人物形象和本文的其它思想内容. 上述教学设计,就是抓住小弗郎士这个人物的演变过程及其条件展开教 学活动的. 4.抓线索 所谓抓线索,就是抓住课文组织材料的线索进行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 计的特点是:第一,眉目清楚,整个教学活动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衔接紧密, 连贯自然,易于学生接受.第二,纲举目张.抓住课文组织材料的线索展开 教学活动,就可以用这条线索把一系列教学内容串连起来,使课堂教学不零 乱,富有整体感. 例如,《七根火柴》一文的教学是这样安排的: 读课文之前,教师提出要求:"读课文之后,请同学们根据你对课文的 初步理解,给这篇课文重新拟定一个标题." 读完课文,学生拟题之后,教师提问:"大家拟的这些标题都有一定的 道理,都可采用.那么,为什么本文要以'七根火柴'为题呢"? 当学生说出本文写的就是七根火柴的事或七根火柴是本文的线索之类的 答案时,教师提问:"本文开头部分是几段景物描写,这些内容和火柴有没 有关系呢?" 当学生说出本文写的就是七根火柴的事或七根火柴是本文的线索之类的 答案时,教师提问:"本文开头部分是几段景物描写,这些内容和火柴有没 有关系呢?" 通过阅读、研究,师生共同把这一部分关于草地风云莫测的景物描写, 总结为"需火"之后,教师提问:"课文描述卢进勇和无名战士接触的这一 部分,和火柴有什么关系?" 经过研读课文,师生在共同把这一段总结为"献火"以后,教师提问: "卢进勇追赶部队的这一部分课文,和火柴有什么关系?" 经过研究讨论,师生共同把这一部分课文的内容总结为"送火". 当然,上述只是这篇课文教学过程的大轮廓,但完全可以想见,有了这 个大轮廓,就可以把其它教学内容挂在这条线索之上了. 5.抓头绪 有的课文读起来感到内容连贯,衔接自然,顺畅有序,但读后却感到有 些茫然,似乎抓不住什么东西,理不出内容的脉络.设计此类课文的教学, 就需要指导学生理出课文的头绪来.头绪理清了,课文的内容也就把握住了.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领会其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就比较容易了.这便是 所谓的"变难为易". 像《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便是这样.下面是这篇课文教学过程的概况. 上课伊始,解题之后,教师对学生说:"这篇课文的标题是'论雷峰塔 的倒掉'.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读课文之后说说这篇课文议论的对象是什 么?具体说就是本文议论的对象是人还是物,是事还是理?" 读完课文学生各自发表看法,有的说议论的对象是雷峰塔,有的说议论 的对象是雷峰塔倒掉这件事,有的说议论的对象是白娘娘,有的说议论的对 象是法海,还有的说议论的对象是从雷峰塔的倒掉引出来的道理.由于教师 要求学生发言时都要引用课文作说明,因此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就达到了熟 悉课文的目的. 此后,教师安排学生结合课文说说关于雷峰塔课文都写了哪些内容.通 过研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到,本文写了雷峰塔今昔的变迁及作者对今 昔雷峰塔的态度.为什么持这种态度?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之后,依上述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关于白娘娘课文写了几个方面的 内容?关于法海课文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当学生把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之后,课文的头绪就历历在目了,许多问题 也就迎刃而解了.诸如:哪些内容是记叙?记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哪些 内容是议论?这些议论是针对什么说的?这些议论表明的观点是什么?提出 这些观点的根据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了,本文议论的中心以及议论的 方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见,此类学生不易把握的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头绪,对于 学生理解课文,具有重要作用. 6.抓评价 课文中常常会有对文中叙写的人、物、事等的评价性语言,这些评价性 语言就是对一系列具体描述的概括总结.因此,抓住这些评价性的语言展开 教学活动,就可带起文中一系列的具体描述,达到理解全文的目的. 例如,《普通劳动者》一文的标题,就是对文中叙写的主要人物——林 部长的评价.在讲授本文时就可抓住这一点进行教学. 读课文之后,教师问道:"'普通劳动者'这个标题指的是谁?" 学生回答说,指的是十三陵水库工地上参加劳动的所有的人,特别是指 林部长. 教师问:"林部长既普通又不普通吗?" 学生回答,林部长既普通又不普通. 教师问:"林部长哪些方面普通,哪些方面不普通?" 学生作了具体回答之后,教师又问道: "本文既写了林部长普通的一面, 又写了林部长不普通的一面.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本文 为什么既写林部长普通,又写林部长不普通?" 经过师生一起研读课文,最后共同明确:写林部长言行举止的普通,正 是表现了他思想觉悟的不普通;写林部长经历的不普通,正是表现了他作风 的普通. 就这样,教师抓住了"普通劳动者"这一评价性语言,带领学生层层深 入地研读课文,使得全部教学活动发展自然,顺畅有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 教学过程. 7.抓特色 有些课文,或内容,或结构,或手法,或语言,非同一般,独具特色. 在进行教学时,抓住课文的特色设计教学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像《背影》这篇课文就是这样.一般地,写人总要写人的正面,而本文 却是写人的背影.这一点非同寻常地形成了本文的一大特色.下面是教师抓 住这一特色进行教学的概况. 初读课文之后,教师问:"本文写到父亲的背影共有几次?" 学生回答:"共有四次." 教师问:"课文中写到的这四次背影,实际上是几个背影?" 学生答实际上是两个背影.一是父亲过铁道买桔子时的背影,一是父亲 离去时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 教师问:"课文中写到的这四次背景,和作者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经研读课文师生共同明确:课文开头写背影,是作者思背影;买桔子时 的背影,是作者望背影;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是作者找背影;课文结尾处 写背影,是作者头脑中现背影.可见,开头、结尾处写背影,是虚写;中间 两次写背影,是实写.两次实写,写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是略写;写买桔 子时的背影,是详写. 教师问:"为什么要详写买桔子时的背影?" 学生答因为买桔子时的背影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教师问:"为什么父亲买桔子时的背景,使作者感动得落泪?" 经研读课文,师生共同明确了四点理由,即:逆境亲临(父亲本可不来 车站,却亲自来了),年高,体胖.总之,父亲的爱子之情深深地感动了作 者. 如上所述,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写背影这一特色,层层深入地研读课文, 从而理解了全文. 8.抓警句 所谓警句,就是简炼而涵义深刻、动人的句子.如果课文中有警句,抓 住它展开教学活动,通过使学生领会文句的意思,从而理解全文,这是一种 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 例如,《小桔灯》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提着小桔灯,"感到眼前有无 限光明".教师就是抓住这一警句教学的.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提着小桔灯,"感到眼前有无限光明"呢?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研读课文,认识到:桔灯小意义大,因为它是小姑娘 的象征. 教师接着问:"既然小桔灯是小姑娘的象征,那为什么这位小姑娘使人 感到眼前有无限光明呢?" 研读课文后师生共同明确:因为小姑娘人虽小而志气大.她想的不仅仅 是自己,而是大家;她想的不仅仅是现在,而是将来,我们有这样一代少年 儿童,怎不让人感到前途光明? 教师又问:"小姑娘的家庭是那样小,为什么她的志向那样大呢?"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虽小而社会大.这个小姑娘和整个社会是联系 在一起的.像王春林参与的活动就是如此. 老师再次提问:"本文写的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怎么会和整个社会联 系在一起呢?" 经研读课文,师生共同明确:事情虽小而背景大,小小家庭的一切,都 是在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像王春林的失踪、小家庭的艰难等就是这 样.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作了总结:正因为这个小姑娘是在那个社会的大背景 之中,她的心胸又如此之大,使我们看到了希望;正因为那盏小桔灯是小姑 娘的象征,从而使人感到眼前有无限光明. 就这样,抓住文中的一个警句,就带起了全课的主要内容,从而使学生 理解了文意. 以上介绍了进行教学总体设计的八种思路,但决不仅此八种.只要深入 钻研教材,更多、更好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够不断的创造出来. 阅读教学的心理流向与教案设计 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应当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并深入到学生 的心灵深处,观察学生的心理流动趋向,这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主要课题. 彭世强老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 1.对阅读教学心理流向的认识 "阅读教学心理流向"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观的突破. "在传统教育中,知识的授受被看作是教育的中心,甚至把教育等同于 知识的授受,这样,传统教育中的智育不过是知识的灌输".(引自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314 页)传统教学观视教学过程为知识灌输的"物理"过程, 全然不顾学生个性心理特点,无视学生的心理流向的质和量.传统教学观又 把阅读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看成是师生之间的单向、线性、静态的知识授受 关系,至多也只承认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三角形关系,无视教师与 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网络式、动态的心理沟通,信息交流关系. 对于传统教学观的弊端,人们虽已有所认识,可叹的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现 状告诉我们:自觉重视学生心理流向的还不为多数!必须在深刻反省的基础 上,认识阅读教学中的心理流向. 阅读教学的本质,不是知识的授受,而是以知识为载体,在实现知识转 化,迁移的过程中,实现智能活化,情操陶冶,意志培养,人格完善的复合 过程.教学心理流向便是这一"化学"过程中的思维流动.阅读教学心理流 向的质和量,不仅影响教学知识目标的实现,更会影响智能目标,情意目标 的实现,影响到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素质的提高.然而,心理流向是很不稳定 的,它的可变性,要求阅读教学进行之前要周到全面地预想其可能的变化, 又要求阅读教学过程中,随机调整预想的安排,随时调控学生的心理流向. 2.对教学设计的认识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实施的预想,综上所述,教学设计因心理流向的可变 性而产生设计的预制性与机变性的矛盾优化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学设计预 制性与机变性的有效统一.既要精心设计,预制教学过程,又要随机调整, 使之既适应学生现场的心理变化,又及时给这种心理流向以正确的导引,即 以动态的标准去要求教学设计! 3.对优化设计,提高心理流向质和量的思考 首先,要不断协调教学人际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保证心理 流向的畅活."师生关系是古今中外教育家非常重视的问题","社会主义 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是教学中人们熟知 而淡忘的老问题,更是时下语文教学日趋严重的新问题.'升学重荷'造成 的心理扭曲,使不少教师缺乏教学'安全感'从而将学生的分数视为自己荣 辱的标志和升降的筹码,这样,没有'安全感'的老师可能会极力通过强使 他们的学生变成他们的附庸品, 来满足自己安全感的需要" . (引自美国社· 舒 尔茨《应用心理学》225 页)这样,教师"精心"设计的安排,容不得学生 的突破,设计的不妥,容不得学生批评,而只能强使学生接受既定的设计, 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导致了师生的对立,情感上的摩擦,学生在教学过程 中的心理流动会迟缓,艰涩,甚至不会流向应当关注感知的教学内容,甚至 于产生逆向的思维流动.这种强制执行的教学,也能收到一点知识记忆的效 果,但由于是非情绪记忆,会随着考试的结束,遗忘便告开始. 相当遗憾的是,忽视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决非个别现象.班级授 课制的特点是:教学是在一个"集团"中进行.教学设计的预制和机变就要 充分考虑这一点,以和谐的人际关系,充分体现"集团动力"的教学优势. 然而"升学竞争"误入歧道引起非正常的"教学竞争",教师之间教学的封 闭性,也直接影响学生之间的封闭关系,正象有人所比喻的那样:一群各怀 心思的人乘上一辆长途汽车,互不沟通,死气沉沉,然后到站下车,各奔东 西.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远不如空间距离那么近! 因此在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心理流通. 教师应当在教学环节上创造让学生交流沟通的氛围,在高中的阅读教学中, 有人认为高中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参与沟通交流的积极性不高,在所难 免,是年龄所决定.笔者在多年实际中认识到,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 崇尚的是高质量的心理流通,信息交流,他们尤其容易委到人际关系的制约, 教师对他们信息反馈的不尊重,同学对他心理上的刺激,乃至打击,会造成 心理流通的阻塞,心扉的封闭. 由此观之,优化教学设计,便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创造条件促进师生之 间、学生之间的愉快、自觉的心理沟通,缩短其心理距离,形成一个多向、 网络式、动态的心理流向渠道,学生的心理流向的量增加了,而这种广泛的 信息交流,便能成为智能发展的"促进酶",学生的思维活跃,心理流向便 纳入了一个亢奋的轨道. 其次,要自始至终地协调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活动,尽可能减少非智力 因素造成的心理流向的负效应,增强其正效应.阅读教学中,人们开始注意 到发展学生的智力,近年来,又开始注意到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的影响, 而且人们对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的积极影响,似有所悟,可对克服其消极 影响——即负效应,不很注意.要保证心理流向的活化.调整教学设计的目 光不能不转注于此. "我们可以把教学(学习)看作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又是由两个协同 作用的子系统组成的:一是执行—操作系统……二是动力—调节系统"(引 自燕国材《再谈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载于《上海师大学报》1990 年第 3 期115 页)前者即智力活动系统;后者为非智力活动系统.在教学活动中, 只有充分发挥这两个系统的功能,并让它们处在密切配合、协调工作之中, 才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由于智力本身无所谓积极 性,它的积极性来自非智力因素,只有当非智力因素参与智力活动之后,智 力才会有积极性,这时的心理流向才可能是积极、活跃、高质量的. 优化教学设计就要不断重视调动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顺向协调的参 与.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凝固化,程式化,阅读教学忽视智能目 标、情意目标的落实,导致学生的厌烦、压抑的情绪,教师繁琐的"剖析", 挫伤了学生"跳一跳"主动摘取学习成果的智力活动积极性,甚至会造成心 理流向的凝固化、逆反性. 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调动非智力因素的顺向参与,而不是 逆向参与.有位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不同质量和难度的问题给不同 程度的学生,通过热情鼓励,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愉快感,笔者在教学中, 常常提问程度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参与到有一定难度的思维活动中去,最为 重要的是,不断挫伤其求知的积极性,使他们得到求知欲的满足.对一些好 学深思,表现欲强的学生,又常以相当难度的问题、激励其思维操作的积极 性.总之,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激活其求知情绪,磨励其学习意志品质, 尊重并发展学生在心理流通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个性十分重要. 例如,在《赤壁怀古》的教学中,我提出"怎样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 感情"的问题时,六个学生先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意见对立,有的怯于 争执,难置可否,我以认真的态度聆听了他们的发言,并推迟了原先设计的 下一环节,保证学生的充分思考,我观察其他学生也已经参与了这场意见对 立的讨论.我的"小结"是:"六位同学各抒己见,虽然还不能相互说服, 但可贵的就在于他们积极思考,重要的不在于答案,而在于寻求答案的思考. 没有发言的同学边听,边想也投入了思考,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这以参加 者的身份,发表己见,更以教师的身份,鼓励了学生的投入! 但是,教师常常为了赶进度,为了学生意外的"干扰"而强制完成"设计"在一个环节上不自觉地设置了学生心理流向的障碍,这就是"负效应". 一位教师曾这样理解对非智力因素的调动:为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对 一个差生不合要求的作业,进行八次教育,八次返工重做,让学生知道"老 师说话是算数的",(引自师国良文《浅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 开发》,载于《教育与管理》1991 年第 1 期)其实,适得其反,此举只能是 教师意志的表现,是要求学生坚决无条件服从教师的表现,只能造成"负效 应"情绪低落,兴趣索然,个性淡化.如果教师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则效果 两样.笔者在教学中,对有的背诵篇目不提背诵要求,而提熟读要求,并在 教学中用友好竞赛的办法,激励学生比赛熟读的速度和质量,学生无不跃跃 欲试,笔者竟会感到学生"知能的令人激动的觉醒"(苏霍姆林斯基语).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蕴含智、情、理三要素),调动非智力因素的顺 向参与,协调与智力活动的关系,可有如下几条操作原则: (1)标新立疑,创设情绪氛围的导入原则.这是一种激发学习动机,使 学生产生"有奇、有趣、有疑、有情"的心绪感受,诱导学生的心理流动指 向所奇、所趣,所疑、所情的目标,在好奇的内驱力作用下,不断思索.在 小说《药》的教学中,有位老师板书加句号的"药"字引导学生从句号想完 整的情节,思考结局;又板书加问号的"药"字,激发学生对药效的疑问, 对悲剧之由的思考;最后板书加叹号的"药"字,启发理解主题.学生的的 心理流动由表层的奇,进入深层的疑和思,产生了一种寻求答案的内驱力. 而这三个"药"字的适时出现是应当在教学中作机变调节的,必须在学生心 绪达到既定的活跃效果时,才能出现下一个药字,让学生的兴趣,转化为求 知的动机时,才能转入下一个环节,并保证每一环节的充分的思维流动. (2)滋情激思的展开原则.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智力活动 品质亟待培养,教学不能单凭学生一时的兴趣,情绪体验,而要不断地滋情 激思,不断实现情感转移.这是深入协调智力与非智力活动的过程. 实现情感转移的实质,是实现师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调动学 生的思维积极性.钟启泉在《现代课程论》中提到:"脱离了感情的智慧是 空虚的,无意义的.甚至说,它'往往使人沦为非人的状态'."可见,教 学心理流向,应当是师生协调一致的渗透着教材情意因素的心理共鸣的流 动.这里,关键是教师对教材蕴含的情意因素的发掘、体验、感受.任何教 学内容和方法,只有当它植根于情意基础上,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 教师以小市民实惠心理去体验《屈原列传》、《七根火柴》,必然会格 格不入,又怎么可能以"正道直行","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道德 行为表示崇尚敬师之情?又怎么可能以健康的审美情操,以切合教材情意因 素的心理流向,去拨动学生心理情绪之弦呢?笔者执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 话》一文时,总以周总理的形象,与马克思的形象相联系,以体验恩格斯的 真挚敬颂革命导师之情,用以打动学生.尽管有过学生盲动、幼雅的窃笑, 但还是能最终地引起师生的心理共振,我在"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 有一个死敌".这一句话上作了重点感情渲染,我向学生介绍周总理灵车途 经长安街时的感人情景,介绍在日本的我国使馆门前吊唁的感人情景,介绍 一些西方国家领导人对总理的评价.我以真实的感情点点滴滴地注入学生的 心头,尽管这时只有我的"讲解",但学生的思维不是滞缓的,学生的认识 效果是很好的.一位教师在《最后一课》教学的最后阶段、自己也被作品的 爱国主义所打动,于是动情地语塞了,"教室里鸦雀无声"教师突然"朝着 黑板,拿起一枝红粉笔. 使出全身的力气, 在黑板上奋笔疾书: 法兰西万岁! " 课在高潮中结束了,师生心理流动在一个感情轨道上,学生在未断的思索中 回味着,爱国主义的悲壮情绪推动了学生的思维持续启动,这样,留在学全 心理的不是"人物形象"、"人物描写"的术语,而是立体的人物形象. (3)激励竞争,强化主体意识的原则.这也是深入协调的过程中,需要 遵循的原则. 中学生的好胜心理,决定了激励竞争的可能,预制的教学设计应当有计 划地适时地安排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这是激励竞争的重要形式.但是,有 的讨论,看似热闹,实则平淡,学生趁机闲扯闲聊;有的讨论刚展开,教师 便急于收网,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既定的轨道,因此,造成学生的"消极参与" 教学的虚假热闹.关键在于教师的不时调节,使学生有兴趣参与,情绪饱满 的参与,教师对学生参与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智力反馈,始终给予热情的鼓 励. 一位教师上《邹忌讽齐王纳谏》,没有繁琐的串讲,他的主要教学形式 是分组阅读,分析理解,同时不时刺激学生发问,甚至激励小组竞赛,看谁 提得出问题,提得出高质量的问题.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责疑到答疑,绝 大部分问题都是学生自己解决的.课的最后阶段,老师提出背诵要求:赛个 人,赛集体,我们听课者无不兴味盎然,确信学生一堂课理解了课文,熟知 了内容,在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协调上,取得了成功的效应.笔者经常 品味这样的课,友好的竞争,活跃的研讨,学生的充分自我表现,发展了他 们的个性,心理流向渠道畅通在相互间的活化智能"促进"下,智能更趋活 跃,这正是目前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点啊!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的心理流向是需要教师在预制教学设计和实施设计 的过程中,引起充分重视的课题.笔者不能准确全面地完成这一课题,只是 企求同行的合作和赐教! 美的课堂设计 "上一堂课犹如演一出戏."如何将课堂这出戏演好,这就要求我们教 者上课前作通盘设计.只有通过美的设计、艺术的影响,才能使学生乐于学 习,积极探求,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那么,语文课应如何设计美的课堂结构? 朱跃升老师研究提出: 1.巧设引人人胜的导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课开始,教师巧设一个引 人入胜的艺术开头,往往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兴趣和情感,亦可启发引导学生 思维.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这是实现教学整体艺术美的关 键一步,可收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语文课导语的设计方式很多,恕 不赘述,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导语,都要短小精悍,富有启发性和艺术感召 力. 2.要精推细敲课堂过渡语 一堂语文课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可以分割切块的,也就是说,一堂 课是由教师对几方面知识内容的传授组成的.之所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是因为在这几个方面内容的组合衔接上常常有其独到的妙处——简洁明快, 自然得体,紧密连贯——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让人不知不觉.因此.在 课堂上起衔接组合作用的过渡语如果说得好,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 率,必将起到有益的作用.大凡著名的语文教师部很注意精推细敲课堂过渡 语.如于漪老师在讲授《雨中登泰山》一文时,就是这样巧设过渡的: 作者启程登泰山了,教师问:"你们看到的雨中泰山是怎样一幅景色? 过岱宗坊后首次映入眼帘的是怎样一幅奇景?"学生通过新闻记者,用生动 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把第一个波峰(虎山水库奇景)尽情地欣赏一番之后,教 师又往前推进说:"尽管黄锦、白纱的美景引人入胜,但'雨大起来了,不 得不拐进王母庙后的七真祠'.为什么叫'七真祠'呢?祠中最传神之作是 什么呢?怎样传神?学生简要地介绍第二个波峰之后, 教师又立即过渡: "雕 塑的传神之作虽然使我们享受到了艺术美,登绝顶领略无限风光毕竟是主 题.让我们继续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路行来,从一天门到二天门, 沿途见到哪些奇景呢?让我们带着胜利的喜悦,来欣赏这仙境般的美景." 当于漪老师用这一系列富有艺术情趣的设问语言,把学生安然地从一个波峰 送到另一个波峰上去时,一堂课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课堂过渡语的运用有多种形式,但最为要者是,在设计或使用上一定要 注意得体自如,瞻前顾后,应在"导"与"接"上显能耐. 3.灵活运用艺术的教学手段 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美,需要能够充分反映艺术性的教学手段.而这种 艺术手段的优化组合,将会为课堂教学产生高效低耗的效应创造得天独厚的 条件.只有探索教学手段运用的艺术性,才能使学生从进入课堂开始,就仿 佛徜徉在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或闲步漫游,或曲径探幽,得陶醉之情趣, 尽求索之愉悦,走上一条到处充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需注意的是艺术 的教学手段应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既要避免千篇一律,又不可能篇篇翻新. 总之要把握好尺度. 4.创设耐人寻味的结束语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要想使课堂教学结构达到艺术美的 境界,必须创设具有艺术特色的结束语,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 内,还要继续向课外有机地延伸,学生在课外仍然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去 积极探索未知世界.有位教师讲《孔乙己》一文时的结束语很值得我们借鉴: "鲁迅先生在小说《孔乙己》中塑造了孔乙己的形象,并通过孔乙己的悲剧, 批判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迫害.而下篇课文《范进中举》,同样也反映 了这一主题.那么,试比较一下,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笔下的范进, 人物境遇有什么异同?人物性格有什么异同?写作上各有什么特点?"这一 结束语,既是旧课的"收场",又预示了新课,成为新课的"开场"作了自 然的过渡.好的结束语应该精当明旨,令人回味无穷. 5.设计具有审美价值的板书 板书是教学中文章思路、教师教路、学生学路三者熔铸的艺术结晶,是 教学过程的主旋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创设科学和优美的板书可以 增添课堂教学中的强化效应和思索效应.事实上,学生看到老师优美板书, 可以自觉地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所写的字来 一个大的进步. 下面是巴金的《灯》一文的板书,给人的视觉效果是严谨、简洁的结构 美;学生在欣赏板书时定能透过教者所提供的直觉形象因素去反思、自察、 内省和联想,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智力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板书设计应遵循"实用"的原则,努力做到既有科学性, 又有启发性;既要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要揭示课文的艺术特点,不要本 末倒置,刻意追求什么"板书艺术",把板书设计当作是粉笔字表演,否则, 定会冲淡教学内容,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语文课导语设计的五条规则 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 洋.考察一些著名教师的教案,会发现他们对导语的设计无不精心备至.从 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那么如何设计出高质量 的导语呢?下舍中学杨永珊老师提出必须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1.激发兴趣 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不少时隔久远,且内容深奥,这就要求教 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通常的方 法:一是形式上求趣,如出示图片、实物,用对对子、猜谜语等方式导入新 课;二是在内容上求趣,凡与课文、作者有关联的轶事传闻,尽量让它们结 合在导语中. 如学习《竞选州长》,可插入作者这样一段传闻:某日作者与纽约州长 霍夫曼相遇,霍仇视地说:"马克·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 最锐利?我告诉你,我防弹轿车的钢板最坚固,我手枪里的子弹最锐利!" 吐温听了微微一笑说:"先生,我了解的跟你不一样呵,我说世界上最坚固 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呢?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样厚,可你 的胡须居然能刺破它长出来了,还不锐利吗?——这则传闻,除了引趣之外, 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领悟到马克·吐温幽默诙谐的笔法, 作用不能小睨." 2.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 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所以设计精妙的导语,总蕴含着丰富的悬 念. 有位老师在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标题是 文章的眼睛. 同学们, 让我们在标题上做文章: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个什么人? 他为什么要装在套子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套子?是谁把他装入套子中的? 今天在我们周围是否也有这种套中人?"这段导语运用高超的悬念艺术,层 层设疑,丝丝相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深入地钻研教材打下 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3.触及重点 在导语里触及课文重点,这符合记忆规律.赞科夫说过:"对课文的第 一次阅读或者客观体的第一次知觉,对于记忆保持的牢固性具有特别的重要 意义."在这方面,教师特别要留意对文章眼睛——标题的剖析. 学习《孔乙己》,在导语里可先分析"孔乙己"的含义和鲁迅取此名的 用意,从而使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学习《多收了三五斗》,导语中可启发 学生: 既然是反映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 为什么课题不用 《少收了三五斗》 ? 学习《在烈日和暴雨下》,可提示学生由标题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这样设计的导语,一开始便让学生触及课文的重点,或领悟到课文的主 题,或初步理解课文的写作技法,效果是不错的. 4.创设气氛 课文的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设计导语时, 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 生入情、移情、冶情.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是这方面的名家高手,在 她设计的导语里,有不少是声声意、字字情. 湖州二中凌亚青老师在讲授《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时,也设计了一 段颇为精妙的导语:先在教室里播放一曲哀乐,然后以深沉压抑的语调,徐 缓沉重的节奏,叙述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和 1976 年他逝世后北京市市民十里 长街送灵柩的动人场面.凌老师的这则满含哀痛悼念之情的导语,一下子把 学生的思维带到了那令人悲痛而又值得眷恋、怀念的年代,从而为学生进一 步感受诗人的情感脉搏,深入到诗所描绘的意境中,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教授《周总理,你在哪里》用的是"哀"情,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一 开始就要创设一种欢乐气氛.创设气氛要因课文而异. 5.切忌 嗦 导语设计贵短,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过程"等内 容简单罗列;过于冗长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易使学生疲劳、注 意力分散. 教《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一课,我设计了一段导语:"同学们,今 天我们来学习 《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这个标题较长,它包含了几个词? (由学生边想边答)印刷所总是建在地面上的,这个印刷所为什么是在地下 的?'地下'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段费时二、三分钟的导语,虽然 粗疏,却不失为利落明快,掷地有声,有点象乒乓球球艺中的"短、平、快", 一下子使学生入了门槛.反之,笔者以前教这课,则大谈第比利斯的地理位 置、历史沿革,引得不少学生呵欠连天. "教无定法",一堂课的导语设计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学生的程度随机 应变,但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遵循上述五项规则,只有这样,才能达 到"成功的一半". 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十二式 导语就是一堂课的"引子"或"序幕".课堂序幕如何拉开,对上好整 节课关系极为重大.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我 认为,好的导语起码有四大作用:第一,引起兴趣,集中注意,达到组织教 学的目的;第二,启发思维,诱发思考,使学生思路跟着教师转;第三,画 龙点睛,突出重点;第四,承上启下,架桥过渡,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导语 的设计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江西南昌青新小学杨丽华等老师以常见的导语类 型来介绍了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问题. 1.引用式导语 恰当地引用诗词、成语、名言警句、寓言故事、对联、俗语、歌曲等, 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如教法布尔的《蝉》一文, 用"蝉和蚁"的寓言故事或成语"金蝉脱壳"导入;讲于是之的《幼学纪事》 时,就引"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导语;教《长江三峡》则 以歌曲《三峡美》为导语. 2.提问式导语 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只有伴随学生积极的思考,才能使学生学有 所得.根据教学内容,巧设疑点导语,便能开启学生的思维.例如:鲁迅的 《〈呐喊〉自序》,文中多次出现"梦"字,教师就应抓住这个"文眼"提问:"《呐喊》是作者年轻时候做过的许多梦中那'不能全忘的一部分'. 那么,这些梦究竟是什么?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就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选材的意图. 3.抒情式导语 即教师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导入新课.譬如,讲秦牧的抒情散文《土地》 时,充满激情地对学生说:"土地是生命之源,财富之母.没有土地,就没 有五谷飘香,也就没有我们人类.我们炎黄子孙,生活在 960 万平方公里的 土地上.但这广袤的国土,是祖祖辈辈流血牺牲争来的,一提起'土地', 我们很容易想到'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很自然地想到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翻天覆地的神速变化.作者秦牧更是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了很远 的地方……"这里既讲到了"土地"的作用,又提示了文章最突出的特点— —联想丰富,勾起了学生对"土地"的感情. 4.解题式导语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窗口,它往往与选材或立意有关.教师若能从解题 入手,设计好导语,这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是比较重要的.例如,讲唐 的《琐忆》,为了突出选材以小见大这个重点,就应抓住 "题眼"—— "琐" 字导入:"'琐'有两重意思,一是表明文中所记的都是'琐事'(小事), 二是表明'小事'很多,所记只是其中一二.作者要以小见大,大家想想, 作者忆了鲁迅哪些'琐事'?"再如《简笔与繁笔》等并列关系类文题,同 样应从析题入手,告诉学生:"凡是联合短语的论题,都会在文中阐明两者 之间的辩证关系." 5.比较式导语 比较、对照新旧知识,可体现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以旧拓 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例如,讲李渔的《芙蕖》一文,便可这样导入: "自古以来,写荷的诗文非常多,一般都从荷的美丽、高洁着眼;或赞美荷 花的形态:或以荷喻人、赞扬美女;或托物言志,表现自己高洁的品质,如 我们学过的周敦颐的《爱莲说》托物言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则借景 抒情.而李渔写荷,不落窠臼,别具一格,大胆求新.下面,我们就来看 《芙 蕖到底'新'在哪里."以上是题材相同的文章进行比较.同样,像《雨中 登泰山》、《长江三峡》等体裁相同的文章也可设计比较式导语. 6.介绍式导语 介绍作者生平轶事的导语,也是语文课常见的导入方式.著名作家更应 加以介绍. 7.非语言式导语 指用图片、音像、实物、标本等非文字语言手段导入新课. 8.激兴式 例如,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内容,援引格言、谚语、诗句、民谣或观看录 相等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先让学生看录相,屏幕上出现的是五位壮 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他们跳望着远方,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 露出胜利的喜悦.然后五位壮士砸碎枪支,昂首挺胸走向悬崖,接着他们高 呼口号,毫无惧色地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看完录像,我便问道:"你们想 不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来到狼牙山顶峰, 又在什么情况下跳崖的吗?" 又如 《蟋 蟀的住宅》,可根据该文的内容用谚语导入新课.俗话说:"只要功夫深, 铁棒磨成针."不是吗?蟋蟀就是凭着这种精神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 它的住宅.寥寥数语,令人兴味盎然. 9.类比式 有些课文的内容和主题都非常相近,可以用新旧课文类比的方式导入新 课.在教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我引导学生回忆清代诗人高鼎的诗《村居》 的内容和主题.因为这两首古诗的内容和主题都很相近,诗的前两句写春天 的景色,后两句写儿童嬉戏的情景,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这样,对 理解新诗的内容和主题无疑将起一个铺垫作用.此外,还可根据课文的写作 特点进行类比,导入新课.例如《参观人民大会堂》和《参观刘家峡水电站》 都属于参观记.它们一个共同写作特点是按参观的先后顺序来写.上《参观 人民大会堂》时,可这样引导:同学们,《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一文的主要 写作特点是什么?今天我们又要学一篇类似它的写作特点的参观记《参观人 民大会堂》.这样一类比,学生对这一类型课文的学习方法掌握了,以后遇 到这一类型课文自己也能独立学习了.类比式导语的设计,可引导学生由此 及彼、举一反三,既能巩固学过的知识,又教给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10.解题式 导语设计,还应抓住醒目的课题,直接从解题入手,但必须抓住题眼. 例如《伟大的友谊》一文,可以问学生,从课题中可看出课文写什么?什么 叫友谊,我们一般同学之间的友谊能不能叫伟大的友谊,为什么马克思和恩 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文章的主题也就显而易见 了.再看《晏子使楚》一文,我直接把题目意思解释出来:"晏子"是人名, 他是齐国的大夫,"使"是出使的意思,"楚"是指楚国,课题的意思是齐 国的大夫晏子出使楚国.然后问道:"晏子到楚国去遇到了什么事?他是怎 么样应付的?结果怎样?"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11.设疑式 设疑也是导入新课,指导学习的一种好方法.以设疑的方法提问题可造 成悬念,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课文,根据问题指引的方向,寻求正确的结论,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珍贵的教科书》,这样开讲:教科书对我们来说, 人人都有,随处可见.你们可知道,在革命战争年代,教科书是多么的珍贵! 我们的一位指导员为了保护一捆教科书,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你们想知 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段导语很有吸引力,可强烈感染学生达到教师预定的目 的. 12.掌故式 故事,学生最感兴趣.掌故式导语的设计,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难以磨 灭的印象,激起学生对新课的强烈欲望.例如,《狐假虎威》一文,教师可 讲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一只老虎出来找食吃,正好一只狐狸从它脚下 蹿过,被老虎逮住了.故事嘎然而止.教师问题:"你们想知道这只狐狸后 来怎样了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狐假虎威》.接着老师板书课 题.不少学生时隔多年,对老师讲的这堂课还记忆犹新. 语文板书设计十法 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精通教材的基础上,用 准确凝炼的文字、生动形象的图表等对教学内容所作的科学概括,具有窥一 斑而知全豹的特点,便于加深记忆、理解和巩固知识. 朱绍禹先生指出:"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形式多样,给人以 丰富感;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如何设计才能使板书图示具 有审美价值,又便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呢?刘成林、万福建老师依据教学实 践总结出以下十法: 1.提要式板书 由于板书的内容是课文内容的"纲",可以"纲"带"目",牵动全篇, 因为它的概括力很强,不少课文都可以这样设计.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板书: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它从物质基础、物理原理、生理需要三个方面先作横向的说明,再从进 化观点、自然选择、人工选择三个方面作纵向说明,体现了文章由主到次、 条理清楚、富于变化的特点.这种板书设计一要注意所作提要必须准确;二 要注意所用的提要要具有概括性. 2.流线式板书 适宜于情节复杂的小说等课文,它可以再现曲折多变、跌宕起伏的故事 情节,灵活多变,富有流动的美感,能够深深 地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如《促织》一文的板书:它随着成名一家人由悲到 喜,由喜转悲复喜,最终喜上加喜的情节展开.有时,小说的思想内容丰富 性虽蕴藏于错综复杂的情节之中,但是,作为反映文章灵魂的板书图示不能 也跟着错综复杂起来,让学生眼花缭乱,不得要领.而采用流线式板书可以 把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教者的教学思路有条不紊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 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便于学习和模仿、创新. 3.对比式板书 以板书的基本特征——显明性为基础,它着眼于突出比较对象的异同 点,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如鲁迅先生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和王蒙的《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针锋相对, 这幅板书构成了一个严密的辨析过程:王蒙的论题和鲁迅的论题看似针 锋相对,实际上却是相承关系,纠正了人们对鲁迅著名命题的误解,使鲁迅 的命题得到了全面阐述,较好地体现了这种板书方式的辨析功能.这种方式 也同样适用于具有对比内容的同一篇课文. 4.回目法板书 最适宜于教学叙事性强的小说,它采用工整、巧妙的对偶句式(近似于 楹联),简洁地提契每部分的情节内容,清晰地显示故事发展的脉络与过程, 刚好跟我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中拟回目的用意相似,比一般板书更为讲究, 耐人寻味,颇具美感.如《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的板书: 群英会蒋干中计 开端 毁书斩使,初战三江口 窥寨察营,决计除蔡张 发展 蒋干自荐,草率充说客 周瑜定计,巧法制来者 高潮 装醉泄密,周瑜设圈套 轻信上当,蒋干投罗网 结局 曹操中计,蔡张被斩首 周瑜大喜,离间终成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种板书虽可应用于其他文体的教学,但不宜过分滥用甚或强求一律. 为避免机械呆板,使回目式板书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也可突破严格对偶 的句式,稍作变通,只求总体上的匀称即可. 5.列表式板书 特点是条理清晰,事物间的联系和从属关系分明,使学生一目了然.这 样的方式尤其适用于人物、事件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的课文. 如《药》的两则板书: (1)从三个标点思考《药》标题的含义 药! 命者的热血成了"药",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药"啊! 药? 什么是病态社会的"药"? 严重脱离群众的资产阶级革命能胜利吗? 药: 真正的良"药"是:唤醒民众起来革命,才能取得胜利. (2)人物形象简析 人物代表典型 性格特点 作者态度 描写方法 夏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 坚贞不屈 赞扬、痛惜 行动 华老栓 未觉醒的劳动群众 愚昧麻木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语言、 心理 康大叔 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 凶残贪婪 憎恶、鞭挞 外貌 6.点睛式板书 可以着眼于文章中的关键字词 如《卖蟹》的文眼可以说是两个字,一是"买",一是"卖"."买" 体现在"过滤嘴"、"旱烟袋"等人的身上,"卖"体现在小姑娘的身上, 买卖双方既同时写来,又各有先后侧重,先写 "买"方,众人等蟹;后写 "卖" 方,小姑娘出场;再写"买"方,争蟹争价;最后写"卖"方,赠蟹而去: 这种板书因其简洁明朗,常为教师所采用,但应该注意,不能为了"点晴"而苟简,如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有人一节课只板书一"变"字, 简则简矣,而且也算一"字"中的,学生却觉得高深莫测,不利于课文内容 的真正掌握. 7.表情式板书 可以抓住主要人物的表情来设计,仍以《卖蟹》为例,文中的小姑娘是 一位单纯、活泼、美丽的渔家少女,她在蟹市上卖蟹,与众多买蟹者交往, 始终公平交易,以诚相待,笑脸相迎,文中共写了她面部表情的十"笑", 每次"笑"的内容又各不相同.小姑娘是美丽的,她的"笑"更是心灵的写 照: 8.解题式板书 抓住了容易忽略文章标题这个视点,将题目和课文内容的精髓融合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找到了文章的灵魂和作者创作的聚集点它用线条和箭 头标示出课文内容的研讨流向,显示出了课堂结构的流程,使课题和课文内 容有机协调,以体现出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效应. 9.回环式板书 有很强的趣味性,往往可以抓住学生极强的求知心理,使学生欲罢不能. 如《食物从何处来》的板书设计: 它充分展现了野兔、狼、老虎、细菌这些动物、微生物归根到底是靠植 物来生活的,同时在造型上展现一种回环美,活跃了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学 内容,调节了课堂气氛. 10.图示式板书 直观明朗,一目了然,多用于实体性说明文,尤其在建筑物说明方面具 有超越其他板书形式独到的优点. 如茅盾先生《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的板书: 当然,板书设计的方式远不止这 1O 种,其他如导读式、设疑式、填充式、 线索式、演变式等等,不管使用哪一种方式来设计板书,都要因文因人而异, 不必也不能死搬硬套,一切以便利教学为前提.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好的板书设计应 该详略得当、脉络分明、要点明确、灵活多样,这样,它才成了无声的语言, 召唤学生向知识进取;成了教学的眼睛,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信息;成了美丽 的图画,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所以,语文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出发,精心 设计具有美学价值的板书图示,使它如同导演向演员做示范动作,如同舞台 追光总牵动着观众的心,使学生深切关注着课文内容,真正让板书起到增强 教学效果、开拓学生智力的作用. 语文课堂板书设计"十性" 语文课堂板书设计是落实教学目的的艺术手段之一,是体现文章思路、 教师教路和学生学路的最佳具体形式.因此,好的板书能提高教学效率. 当然要使板书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就必须讲究板书设计的科学 性.曹济南教师认为板书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十个方面: 1.鲜明的目的性 语文课堂板书一定要为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而设计,不能无的 放矢,随心所欲地乱写一气,只有目的明确,才能使板书设计具有实用性. 如教《〈呐喊〉自序》,为了让学生把握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 展过程的关系,我设计了如下表格,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 础上进行填写: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线索 绍兴 恃父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南京 仙台 东京 北京 北京 通过这个表格的填写,学生对全文的思想内容便了然于胸了. 2.明确的针对性 板书设计既要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能激发他 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和控制学生的思维定向,与教师的教学思路同步反应, 提高他们理解、记忆的效率. 3.高度的概括 语文课堂板书内容应该是对课文内容、结构、写作特点等的高度概括, 要用最浓缩的精炼文字表达,可以说是一种微型的教案. 如教《故都的秋》时,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学生看了这个板书,就明白了课文内容、结构特点和表现手法,大大提 高了他们理解、记忆的效果. 4.清晰的条理性 无论何种板书形式都要条理清楚,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一目 了然. 如教《诗经》时,将《诗经》的重要文学常识作如下板书: 《诗经》 时代背景 西周初年——春秋中期 奴隶社会由鼎盛——衰落 体裁分类 风——各国民歌 雅——京都乐歌 颂——祭祀歌舞 形式特点 多用四言 多用重章叠句 隔句用韵 表现手法 赋比兴?????????????????????????????????????5.周密的计划性 所谓周密的计划性,是指教师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认真设计,通 过某种板书设计使学生达到某项教学目的,同时对用什么形式表达效果最 好,在什么时机进行板书效果最佳,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6.适当的灵活性 这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如发现板书设计有不妥之处,应及时修改;如发 现需要增减的内容,应及时增减;如发现不适用的板书设计,应敢于放弃, 重新设计.总之,要因文因人因时制宜. 7.布局的合理性 板书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可分为提要式、线索式、情节式、思路式、对 比式、网络式、图表式、综合式、词语式、导游式、标题解说式等数十种. 但无论哪种形式,都应讲究布局合理,即排列对称、整齐美观,内容美和形 式美和谐统一.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板书产生美的情感,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8.时机的最佳性 板书要讲究时机,才能创造教与学默契配合的氛围,这样使学生的思维 与教师教学同步反应,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板书的时机,或边讲边书, 或先讲后书,或先书后讲,或只书不讲.采用何种时机,要根据教学情境的 需要去选择. 9.文字的规范性 文字书写规范,这是语文教师的起码素质.书写规范,不仅能表现文字 美,而且能对学生起示范作用,使学生"见贤思齐",提高他们的书写质量. 10.色彩的多样性 不同的色彩组合能给人视觉造成形象鲜明和对比效果.因此在提倡板书 形式多种多样的同时,还应提倡利用彩色粉笔的功用,科学地用不同色彩加 以点缀,使板书更加美观,更加活泼生动,更加鲜明醒目,从而发挥更好的 效果. 学期起始课设计 【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语文的社会性、工具性教育,使学生一进入初 中开始学习语文,就懂得语文的学习、运用与生活的关系,提倡说自己的话, 说真话,说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 学风. 明确什么是语文,怎样学好语文. 【教学程序】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师启发引导 祝贺大家成为中学生! 在人生的里程上,你们已经走过了十二三个春秋.在这十几年里,一定 有一件事使你一想起它来,心就怦怦地跳,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也许 高兴得手舞足蹈,也许愤恨地怒目圆睁,也许惊讶得目瞪口呆,也许幼稚得 让人啼笑皆非,也许……——好,就把这件事如实地写出来,写得越具体越 好! (二)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1.一定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最深的事,不要编造; 2.要说自己的话,说真话,说实话,抒发真情实感,不要说假话、空话、 套话; 3.体验当时情况,抓住细节.倾吐自己的心声,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4.当堂写不完,可以课后接着写.写完加上一个生动的标题. (三)布置作业 l.写完以后,念几遍:体验一下是否顺口,检查一下是否把自己想说的 话说出来了,是否把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了.如果有不满意的地 方,就修改,直到完全满意了为止; 2.找出小学时写得最好的一篇作文,比较一下,看看哪篇更好,想想由 此得到什么启示,准备下节课互相交流. 第二课时 (一)读作文,谈体会 1.上课后,请两位同学读自己的作文,然后通过与自己小学时写得最好 的一篇作文比较,谈这次作文受到的启示. (多次实验证明,凡是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作文,只 要学生发挥正常,都优于平时最佳作文.学生谈体会时,教师要加以引导, 使之围绕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发表意见.) 2.前后桌同学结组,介绍自己的作文,畅谈体会. (二)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结合同学的作文发表意见,总的题目 是:掌握一把打开生活宝库的钥匙,要点如下: 说出来的是"语",即口头语言;写出来的是"文",即书面语言.学 语文,主要是学语言,包括学阅读、学作文、学听话、学说话,提高听读的 吸收能力和说写的表达能力.可图解为: 语文 说出来的是 "语"(口 头语言) 写出来的是 "文"(书 面语言) 学语 文主 要是 学语 言 内部语言——思维活动 ↓ ——寓于读写听说之中 ——动脑、动口、动手 (含文学作品的 艺术语言和科技 作品的科学语言) 以科学语 言为重点 ↓ 外部语言 听读——理解、吸收 说写——运用、表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读写听说都离不开生活,因为语文是用来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的.课本 顾问刘国正老师曾经教导中学生:"学习运用语文,主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 写两个问题."事实上,不少中学生往往重视"怎么写"而忽视"写什么". 结果,说话、作文无话可说,只好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原因是不懂得 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对身边的生活宝库视而不见. 因此,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努力提高自己观 察生活、分析生活的能力,也就是要掌握一把打开生活宝库的钥匙. 怎样才能掌握这把钥匙呢? l.端正对生活的态度.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 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叶圣陶语). 2.阅读、听话时,要揣摩作者、说话人是怎样观察、分析生活的,从中 学习观察、分析生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3.运用所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自己身边的生活,每天写 一篇观察日记,逐渐养成勤观察、勤思考、勤动笔的习惯. 4.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语文实践活动,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练功夫, 长才干,不断提高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的能力. 实践证明,同学们一旦掌握了这把打开生活宝库的钥匙,说话、作文的 源头活水就会奔涌而来;不但现在能学好语文,而且终身受益. (三)布置作业 阅读课本"说明",勾画要点——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任务、途径, 了解课本的总体结构、读写听说训练的重点、自读课本的配置,明确本学期 的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法. 预习《这不是一颗流星》:读"第一单元单元提示"、本课 "预习提示", 勾画要点,查字典(词典),给规定的词语注音并释义(常规要求). (王安硕) 初语一册"家庭生活"单元教案设计 这不是一颗流星·羚羊木雕 背影·短文两篇——散步·金黄的大斗笠 【教学目的】 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培养观察、理解、分析家庭生活的能力; 学习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意思; 培养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家庭生活,要说真话,说心里话,敞开 心扉,尽情抒写心曲; 初步掌握形声字、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字要写得清楚、匀称、 整洁; 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努力做到正确、清楚、连贯; 勾画和摘录关键词语; 树立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家庭观念,体会家庭成员间的深厚感情, 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认识、反映家庭生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练习反映家 庭生活,做到说自己想说的话; 练习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意思; 用普通话正确、清楚、连贯地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语句,揣摩其含义; 难点是结合背景,正确理解《背影》悲凉、沉郁的感情基调和《这不是 一颗流星》的倒叙写法、《羚羊木雕》中的插叙. 【整体设计】课内"举一"打基础,课外"反三"练功夫,取法于两篇 教读课文,课内自读两篇自读课文,课外自读《自读课文》第一单元;从片 段到成篇,进行观察、认识、反映家庭生活的基本功训练;开展写字、写观 察日记的语文实践活动.共11 课时. 【教学程序】 教读课《这不是一颗流星》 第一课时 (一)前置教学——检查预习,完成下表: 本学期学习任务 内容 各单元学习任务 家庭生活 知识能力 方法习惯 (二)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停顿 恰当;吐字清楚,音量适当,速度合适.听读者做好三件事: 1.在段首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常规要求); 2.勾画出写熊皮手套和阿婆的手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表达的思想感 情; 3.按回忆前、回忆中、回忆后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标上""号(常 规要求). (三)就2、3 题课堂交流,教师点拨. 各四处,详见《教师用书》第6页.这些句子表达了孩子最疼爱阿婆、 阿婆最疼爱孩子的感情. 先确定起讫,后编出示范性提纲,再分析部分之间的衔接和贯穿全文的 线索. 第一部分(l—8 自然段):"我"被儿子的"异常"行为感动,引起回 忆. 第二部分(9—14 自然段):"我"回忆浩波进病房探望重病的阿婆. 第三部分(15—17 自然段):"我"感悟到孩子的心比大人们更真诚更 纯洁. 第一部分末用"记忆"引出第二部分的回忆,第二、三部分用病情的发 展衔接.贯穿全文的线索是熊皮手套. (四)布置作业. 练习用勾画关键词语的方法阅读课文.所谓关键词语就是指那些对表达 中心意思起比较重要作用的语词.就记叙文来说,有的用来刻画举止神态, 以展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 2、3、5 段中的"突然"、 "圆睁着两眼盯住"、 "嚷"、"大声地嚷嚷"表达了浩波见到本来熟悉的熊以后异常激动的感情, 突出了孩子对阿婆深挚持久的爱;有的起强调作用,例如 9 段中的三个"多少"饱含激情地强调了阿婆对孩子们的无私奉献和真诚爱心.(暂举两例) 勾画的方法习惯上是加着重号,即圈点中的"点",或者加 线.下列题 目和练习三可供参考: ①熊出场前后, 浩波有哪些表现?观众和妈妈对浩波的表现有什么反映? 妈妈的心为什么"猛烈一震"?"水晶般的眼睛"、"一颗闪亮的星"具体 的含义是什么? ②浩波到病房探望阿婆,最感人的情节是什么?集中表现在哪些语句 上,浩波为什么要给阿婆买熊皮手套? ③从"熊皮手套"上,妈妈发现了孩子身上哪些最可珍贵的东西?有什 么感悟? 边阅读,边思考,边勾画. 第二课时 (一)揣摩关键词语、句子的含义,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归纳中心意思. 用上节布置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勾画、揣摩,教师点拨. "突然"、 "圆睁着两眼盯住"、"嚷"、 "使劲推"、"大声地嚷嚷", "要是这只熊死了,不是有熊皮了吗?"——无比激动的心情表现了浩波对 阿婆的疼爱既真诚纯洁,又深挚持久. 观众"诧异",妈妈"生气".妈妈由误解而后悔,进而被儿子深挚的 感情感动,所以"心猛烈一震".写眼睛是为了写心灵,"水晶般"、"闪 亮的星"写出了浩波疼爱阿婆的感情纯真无瑕. 昏迷三天的阿婆听到浩波的叫声奇迹般地醒来,叫了一声"浩——波— —",并吃力地"紧紧抓住孩子柔软的小手","更紧地握住了孩子的手", 最感人,写出了她对孩子特殊的感情,昭示了真诚的爱唤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最疼爱"揭示了全文的中心.一个"更"字写出了阿婆心里感受到的巨大 温暖与慰藉.两句趣话,稚嫩中透着深挚.……为了阿婆不生冻疮,浩波念 念不忘给阿婆买一副熊皮手套,更见童心的执着可贵. 妈妈从熊皮手套上发现,孩子的心是那样真诚纯洁,孩子的感情又是那 样深挚持久,这是最可珍贵的.由此妈妈感悟到"这绝不是流星,而是一颗 心,这颗心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在对童心的赞美中蕴藉着对大人们的 批评和企盼——保持赤子之心,让世界充满爱. 归纳中心意思:通过对"熊皮手套"的回忆,赞美了真诚纯洁、深挚持 久的童心.(引导学生归纳,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余见《教师用书》6——7 页. (二)理清脉络,掌握结构. 课堂讨论: 1.初读第一部分,你心里产生哪些悬念,这些悬念是怎样逐渐解开的? 2.作者怎样一层一层地从阿婆的手上写出她对孩子的疼爱? 3.作者为什么反复三次写阿婆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4.有人说"这篇文章回忆中套着回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5.作者以"这不是一颗流星"为题的用意是什么? (三)取法作者如何观察、理解、分析生活. 正确、清楚地朗读第二部分,听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选择了怎样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重点观察了 哪些人和事?抓住了什么特点?引起了哪些联想?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 化? (病房,定点观察,平视,浩波探望阿婆的言谈举止,阿婆奇迹般的反 映,阿婆最爱浩波,浩波最疼爱阿婆,想到阿婆疼爱浩波、浩波为阿婆买熊 皮手套的事例,感悟到童心更可贵,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观察生活, 要确定观察点和观察方法,选择观察角度;要带着强烈的感情细致地观察, 要抓住特点,进行联想,挖掘生活的蕴涵.) (四)比较阅读. 阅读《自我介绍》,就"第一人称"与课文比较,完成练习六.(答案 见《教师用书》第9页) (五)布置作业. 1.书面完成练习四;字要写得清楚、匀称、整洁(常规要求). 2.观察自己身边的一个孩子,抓住特点,写出他(她)最令你感动的一 些言谈举止.开始写观察日记(常规要求). 3.准备以 "我为阿婆买熊皮手套"为题,口头改述课文,要有真情实感. 自读课 《羚羊木雕》(导读比较法 一课时) (一)常规训练 1.读自己的观察日记 2.口述《我为阿婆买熊皮手套》 边听边记边思考,听后评论. (二)朗读课文,听读时完成: 1.勾画关键词、语、句; 2.给课文划分段落,标出起讫. (三)教师拟题,学生讨论: 1.编写一份段落提纲; 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①爸爸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了"我","我"把它转送给好朋友,这 样做可以吗?为什么? ②爸爸、妈妈执意让"我"要回羚羊木雕,奶奶却说"算了吧,这样多 不好",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③"我对朋友反悔了","可是,这能全怪我吗?"应怎样理解这两句 话的含义? 讨论时,先交流对关键词、语、句的勾画和理解,弄清课文展示的两种 生活、两种内心世界:"我"与万芳充满友情,珍惜友情;父母却重财轻义, 逼女儿反悔,使女儿成了"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在此基础上归纳中心意思. 为强化学法训练,要求学生边讨论边填出关键词语、句子分析表: 人物 关键词语、句子 含义 "我" 万芳 父母 3.比较本文与《这不是一颗流星》,说说它们在记叙的顺序上什么不同 (倒叙、插叙). (四)每组推选一个代表,在班上发言.答案不求标准划一,只要言之 有理,均予鼓励. (五)布置作业 1.写观察日记: 在家庭生活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例如看电视、送贺卡、过生日、 交朋友等等,请你选择一件事,仔细观察,深入思考,把互相矛盾的语言、 动作、神态和心理生动地写出来,最好能隐含着你的思想倾向. 2.预习《背影》: 明确学习重点;记住朱自清及其代表作;了解写作缘起、描写重点和写 作特点,掌握理解的钥匙;通读课文,查字(词)典. 教读课《背影》(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常规训练 1.读、评观察日记. 2.默写并注音、释义: 交卸 差使 狼藉 奔丧 踌躇 迂腐 蹒跚 颓唐 琐屑 触目伤 怀 (二)朗读课文,读后划分层次、段落,概括层意、段意,理清线索.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2—6 自然段):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 第一段(2—3 自然段):交代这次父子分别时家景惨淡; 第二段(4—5 自然段):写父亲送行前的悉心关照; 第三段(第6自然段):描写父亲爬过铁道为儿子去买桔子的"背影". 第三部分(末段):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 线索: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桔,刻画背 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 (三)重点研读第 6 自然段 这段文字描写父亲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桔子的"背影".小声朗读,透过 关键语句,体会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读后提问: 1. 这段文字重点写什么?把描写父亲步履艰难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桔子 的句子用曲线勾画出来.说说买桔子这件事为什么感人? 2.用着重号标出描写父亲穿行铁道时爬上爬下的动词,说说这些动词的 表达作用. 3.就以上描写分析、揣摩: ①作者是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观察的? ②观察的立足点、方法、角度、顺序各是什么?哪些详,哪些略,哪些 最感人? ③作者观察到这些以后,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表现在什么地方?(4 次落泪) (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饱含深情,才能催人泪下.) 4.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和含义: ①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②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③进去吧,里边没人. (话语虽朴实而简洁,却蕴含着不尽的怜爱、体贴和依恋,如闻其声.) (四)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桔子的经过,要采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要饱含深情. (五)布置作业: 1.观察某一特定环境下一个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饱含深情 地写成一篇观察日记.例如:报到前一天的晚上,妈妈为你收拾书包、准备 衣服的动人情景;奶奶千叮咛万嘱咐的话语和神态;爸爸送给你一件入学礼 物;爷爷非亲自把你送到学校不可……题材不限,哪件事使你最受感动,就 写哪件事. 2.预习练习一、二、三、五,准备课堂发言. 第二课时 (一)常规训练 1.读、评观察日记. 2.作练习五,写出本文的层次、段落提纲. (二)理清全文结构 就层次、段落提纲,结合练习一、二、三的讨论,理清全文结构:(见第66 页) (三)学生自己总结中心意思 (四)阅读练习八的几段文字——加标题,分层次,编提纲,与课文比 较异同. (《愧疚》一、读《背影》引出父亲的背影;二、为没有写出父亲的背 影而自怨自艾;三、为没有描好许许多多新的壮丽的背影而负疚.两文都写 背影;课文写的是普遍平常的背影,本文除此以外还写了许许多多新的壮丽 的背影.) (五)布置作业: 1.在观察日记里,你也写写背影,无论是普遍平常的,还是辉煌壮丽的. 2.读《自读课本》第一单元,选出你最喜爱的一篇文章.读前先阅读课 本"附录"《文章的阅读》,领会一般的阅读过程和方法,逐步练就理解、 揣摩、联想三步功夫.目前着重在理解上下功夫,做到:①查字(词)典, 理解生字、生词;②勾画关键词语、句子,揣摩、推断其含义;③给每个自 然段标上序号,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段意;④归纳出中心意思;⑤揣摩作 者对生活的观察、认识.从现在开始,逐渐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边阅读 边思考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自读课短文两篇(自读比较法 两课时) 《散步》《金黄的大斗笠》 第一课时 (一)常规训练 1.读、评观察日记. 2.检查预习——默写,注音,释义: 熬 粼粼 揽 脚趾 (二)默读两篇课文——不动唇,不出声,不指读;边默读,边分段, 边勾画关键词语、句子;眼到、心到、手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常规要求). (三)完成练习一、练习二.同桌可以低声商量. (四)速读课文——勾画《散步》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和《金黄的大斗笠》 中写人记事的句子,然后比较两文表达方式的不同,达到归纳中心意思的目 的. (前者以写人记事为主,通过祖孙三代人在散步中消除分歧的三个细 节,反映了尊老爱幼、和谐体谅的美好家庭生活,表现了对生活的使命感; 后者以描写景物为主,在描写风雨中把故事点染出来,写人记事只是轻轻几 笔,让读者自己去领悟纯真的童心和温馨欢乐的姐弟情义.) 第二课时 (一)常规训练 1.读、评观察日记. 2.有表情地朗读《金黄的大斗笠》中描绘的三幅风雨图. (二)就三幅风雨图,揣摩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 1. 哪些正面直接观察?哪些侧面间接观察?抓住了什么特点?选取了哪 些观察角度? 2.观察"风小"、"雨急"各抓住了哪些间接景象?从"调皮的笑意" 和"跑"可以体察出小男孩的什么心情? 3.观察"雨稀"、"风疾"各联想到什么?哪些词语提炼得好?揣摩一 下. 4.观察"风雨交加",为什么只停留在"洗洗斗笠"、"掀开斗笠"上, 而不再观察其他景象? (观察景物,除确定好对象外,要选择好方法、角度,要抓住特点,融 入感情,善于联想,炼字炼句.三幅画面就是一个画中有景,景中有情,情 景交融,意境隽永的范例.突出景物特点的词语也是关键词语.) (三)用上述方法,自己拟题,完成第三部分的阅读. (四)比较阅读,完成练习四. (五)布置作业. 1.观察一种景物,写成观察日记,尽量做到情景交融. 2.预习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 汉语知识课 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一课时) (一)从现象到规律,讲清概念. 分析练习中的例字,讲清形声字,形旁、声旁,形旁和声旁的六种结合 方式,讲清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及其辨析.注意形声字与同音字的 交叉. (二)学生完成有关练习. 作文课 (两课时) (一)常规训练 开学以来,我们已经三次揣摩、学习作者观察、认识、反映生活的方法, 写了五篇观察日记——各选出一篇佳作,在班上交流. (二)阅读《说自己想说的话》及例文. (三)提出要求,课堂作文,两节课完成. 1.从平时的观察日记中,选择最生动、最感人的题材,自己命题,蕃衍 成一篇反映家庭生活的作文. 2.说真话,写真事,抒发真情实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 么说. 3.要动情,带着强烈的感情写,以情动人. 4.中心要明确,层次要清楚,分出自然段. 5.字要写得清楚、匀称、整洁. 6.写后把关键词语、句子勾画出来. 课外阅读欣赏课(一课时) (一)前置教学 就学《背影》时布置的内容写发言稿: 1.你为什么喜爱这篇文章?读后有哪些收获? 2.从五个内容中挑选一个你做得最好的,谈谈你的理解. (二)课堂交流 想谈点什么就谈点什么,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先小组交流,人人讲, 后班上交流,择优讲. (三)教师总结 针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指导,注意: 1.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只要有一点收获,就热情鼓励,切勿泼冷水. 2.紧扣本单元教学目标教给阅读方法——讲清概念,教给要领,举一反 三. 3.把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做为指导的 主要内容之一. 单元综合课(一课时) (一)学生动手,梳理本单元知识点.(略) (二)比较阅读,积累联想: 1.《这不是一颗流星》与《羚羊木雕》比较: 项目 《这不是一颗流星》 《羚羊木雕》 内 相同点 容 不同点 法 相同点 写 不同点 2.《背影》与《散步》比较: 项目 《背影》 《散步》 内 相同点 容 不同点 形 相同点 式 不同点 (三)敞开质疑,反馈矫正. (四)布置作业. l.根据本单元知识点,每人拟一份 10 分钟的自测题,并写出答案,供 互测使用. 2.制作卡片:朱自清、汉字、词语. 3.预习第二单元——学校生活 语文实践活动 自己动手,在教室里搞一次观察日记展览——每人从已写的五篇观察日 记里选出一篇写得最好的,精心修改,反复雕琢,用统一稿纸,字体清楚、 匀称、整洁地抄写出来,文科代表集体展出.展出结束后,装订成册,挂在 教室里,随时观摩. 附:《背影》板书设计: 一、思念父亲: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①开篇点题〕 三、老境颓唐: (结果) 家景一日不如一日 离大去之期不远 惨淡,衰败,哀伤,泪光中再现 ④(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淡淡的哀愁) ? ? ? ? ? ? 背影 王安硕、张宝琪 《背影》多角度教案设计 角度之一: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父亲的背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留给作者的很有特征性的 印象,凝聚着对儿子深挚的爱,是作者最难忘的印象.课文以父亲的背 景为线索.追述往事,先后四次写父亲的背影: 1.开篇点题说背影; 2.详写父亲过铁道、攀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 3.写父亲告别后消失在来往人群里的背影; 4. 最后读父亲的来信, 在泪光中看见父亲的背影. 通过对父亲背影描写, 表现了在艰难困顿之中父子相怜、相爱、相念的情景.这也是旧社会贫穷知 识分子穷困潦倒生活的写照.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简介背影和作者,导入新课. 二、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划出课文中写父亲背影的语句. 三、讨论: 1.文中共有几处写父亲的背影?哪一处写得最详细?为什么要详写? 2.作者为什么不从正面写父亲的音容笑貌,而着力写他的背影? 四、教者小结. 角度之二:心理活动描写 文章先后四次写"我"流泪;祖母去世,"我"赶到徐州,打算跟父亲 奔丧回家,见到父亲失业,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 下眼泪".动身回北京时,父亲把"我"送上车,又不顾自己年老、肥胖, 步履艰难,坚持过铁道为"我"买橘子,"我"看他的背影,"眼泪很快地 流下来了."在车上告别后,等父亲的背影混入人群,找不着时,"我的眼 泪又来了."回北京后,看了父亲的来信,"我"的眼眶里噙满了泪水.这 些自然地形成了一条贯串全文的挚爱父亲、怀念父亲的感情线索.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我"流泪的语句. 二、讨论分析:作者各次流泪的处境、内心活动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角度之三:语言运用 课文中先后写了父亲的五句话,饱含深情,十分精当,形成了一条贯串 全文的爱子感情线索.祖母去世,作者赶到徐州,打算跟父亲奔丧回家,见 到父亲失业,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籁籁流下眼泪"时,父亲及 时安慰儿子:"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丧事完毕,作 者和父亲到了南京.作者要回北京读书,父亲要在南京谋事.父亲因为事忙, 本已说定不送 "我" , 叫旅馆里的一个熟悉的茶房陪 "我" 去, 并再三嘱托…… 但他终于不放心,还是决定送"我".(尽管我已二十岁,到北京已经来往 两三次了.)"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在父亲的眼里,儿子永远是个孩子,总需要父亲照顾.父亲把"我"送上了 车,又担心"我"旅途口渴、劳累,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把"我"送上了车,又为"我"买了橘子, 还是不放心,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父亲临走时,担心"我"的行 李有失,一步也不让"我"送他,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通读全文. 二、找出对父亲语言描写的语句. 三、逐一讨论父亲先后说的五句话时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 (侍守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课文中对比方法的运用,通过比较认识封建教育制度束缚儿童 身心发展的本质. 二、学习课文准确地选用形容词、动词来表现景物特征的方法. 三、学习课文指导写作,写景状物时要能看仔细、写具体. 【教学设想】 一、以写促读再以读促写,读写说听相结合. 二、以练带讲,培养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 三、讲求课堂教学的大容量、高速度、多功效,充分调动并培养学生多 种思维能力与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前预习】 一、借助词典和课文中的注释,给生字注音,并添加难词注释,同时读 通课文. 需添加拼音的汉字有:豁、觅、筛、颊、塾、渊、凿、蟀、络、扁. 需添加注释的难词有:觅、渊博、倘若、无妨、乃. 二、以《我的小天地》为题,选取自己的生活小圈子中最感兴趣的一个 片断,写一段 300 字左右的短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百草园景物的方法和以 准确的词语来表现景物特征的方法. 二、将"百草园"和习作《我的小天地》进行比较.以看仔细、写具体 为训练重点,进一步改写《我的小天地》.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鲁迅的生平. 1.学生阅读注释①,明确三点:作者的原名、籍贯、生卒年代;作者的 称号;作者的著作. 2.结合检查预习①导入课文. 提问: ①鲁迅童年的生活是怎 样的?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题目与文章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这两问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回答只需简要点明课文所反映 的是鲁迅童年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即可,不作深 入研究.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百草园". 1.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前八段,并思考: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记叙 了哪三个令作者难以忘怀的内容? 引导学生讨论,教师板书归纳: 百草园 景物 故事 捕鸟 (美好) (神奇) (有趣) 乐园 ? ? ? ? ? ? ? ? ? ? 2.提示: ①课文的第一部分,鲁迅着重写了三方面的内容:百草园的景物;听长 妈妈讲故事;跟闰土父亲学捕鸟.表明百草园的生活是美好、神奇而有趣的, 印证了文章开头一小节的最后一句话"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 却是我的乐园".百草园这一片小天地,是鲁迅童年的生活和学习的乐园. ②对于"似乎确凿"的两种理解(两说可以并存). 第一种理解:"似乎"意思是"好像",表示不肯定;"确凿",意思 是"确实",表示肯定.这一对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其实正表明了百草园 过去和现在的矛盾.过去的百草园不"只是一些野草",而确实是"我的乐 园";但现在卖给别人的百草园不再是"我的乐园",而确实只有一些野草 了.过去和现在的矛盾在一句话内表明,于是便有了"似乎确凿"这一对矛 盾的词语,用来突出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第二种理解:"似乎确凿",其实写了作者从眼前所见追忆到过去的一 个过程.句意实是:眼前"确凿"只是野草的"百草园",那时"确凿"是 "我的乐园".过去,百草园内都是有趣的植物,并非全是野草,但眼前确 实只长着野草,这种似是而非的状况,只好用表示不肯定的"似乎"来表明 了. 三、学习课文中的观察方法把事物看仔细,并学习用准确的词语写景状 物的方法,把文章写具体. 1.以提问形式带出朗读内容. ①提问:课文中写了百草园的哪些美好景物?在课文哪一部分? ②学生找出第二小节后齐读. 2.继续提问讨论,使学生明确观察描写的方法. 提问:从刚才朗读的内容可以知道,作者写园内的景物,既写了静物, 又写了动物,各抓住静物和动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边讨论边板书,同时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出表现事物形态、色彩、声音、 动态的词语. 静物 形态—— 色彩—— 动物 形态—— 声音—— 动态—— ? ? ? ? ? ? ? ? 提示:①这一小节课文里,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就有……"一组词语引出了十五种景物,叙述了四件趣事.前两个"不必说" 是略写百草园内景物的概貌;"单是……就有……"则是较详细地写百草园 内的某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②写景物作者分别抓住了形态和色彩,如:井栏——光滑,皂荚树—— 高大,莱畦——碧绿,桑椹——紫红等等;写动物,则分别抓住形态、声音、 动态,如:黄蜂——肥胖、伏,叫天子——轻捷、窜,鸣蝉——长吟,油蛉 ——低唱,蟋蟀——弹琴等等;另外抓住动作写出四件趣事:翻砖找蜈蚣、 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更增添了百草园内的趣味. ③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观察需要从事物的形、色、声、态等几个方 面入手,把事物看仔细,然后才能把这些感受具体地写到文章里.概括起来 就是:(板书) 观察:看仔细 描写:写具体 3.以"捕鸟"一段为例,进一步理解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提问:作者是怎样把捕鸟的过程写具体的? 提示:①先略写拍雪人、塑雪罗汉,以衬托更有趣的捕鸟; ②然后点明时间,需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后; ③最后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把捕鸟的过程写出来.这些内容若不看仔细, 是无法写具体的.(讨论中要求学生在书上圈下有关各动词,然后朗读这段 课文.) 四、指导学生比较习作《我的小天地》和"百草园"课文节选. 1.分别指定两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讨论题:刚才两位同学读了他们的预习作业,现在我们把它们同课文 中写"百草园"的文字比较一下,说说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之处,评论的 重点是"看仔细、写具体". 3.进一步改写. 要求:①按"看仔细、写具体"的要求,修改《我的小天地》. ②将原来的一个片断改为两个片断以上(可延至课外完成).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课文中对比方法的运用,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 2.评议修改后的习作,然后以《从……到……》为题,增写《我的小天 地》的后半部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改写情况: 指定两名学生朗读《我的小天地》修改稿,让学生进行课堂评议,依据 "看仔细、写具体"的要求,可以评别人的, 也可以评议自己修改前后的习作.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三味书屋". 1.指导学生将三味书屋与百草园进行比较. 提问:"三味书屋"这部分写了哪三层意思?是怎样同 "百草园"进行对比的?(边讨论边板书) 学习的环境 三味书屋(封闭、沉闷) 百草园(开阔、优美) 教课的先生 老先生(死板、冷漠) 长妈妈、闰土父亲(亲切、耐心) 学习的内容 不懂的古文(枯燥乏味)自然景物、故事、捕鸟(神奇有趣) 提示:①三味书屋由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里面的陈设只有一块匾、一 幅画,是封闭的,十分单调、沉闷,远不及百草园内景色鲜艳,生物丰富, 环境开阔、优美. ②三味书屋里的先生对学生死板而冷漠,不愿学生提问, "我"问他 "怪哉"这虫,他便"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他远不及长妈妈和闰 土父亲亲切、耐心:长妈妈娓娓地讲"美女蛇"的故事;闰土父亲在"我" 问他捕鸟得失的原由时,他是"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 中间去'." ③三味书屋内学习的内容是令儿童无法理解的古文,远不如长妈妈故事 的神奇,也不如闰土父亲所教的捕鸟那样有得益. 提问:从这三处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喜欢哪种学习生活? (板书)喜欢百草园,不喜欢三味书屋. 2.理解三味书屋中使"我"感兴趣的事. 提问:三味书屋里面有没有使"我"感到有趣的事?是先生教导的吗? 提示: ①有两个使"我"感兴趣的地方:第一是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爬上那 里的花坛可折腊梅、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第二是当先生读书入神时, "我们"便可以做指甲戏、描绣像. ②这些都是三味书屋中较有趣的事儿.当然不是先生教的,先生是绝对 不允许的. 3.理解课文通过对比来揭示文章含义的写法. 提问:"我"(又是孩子的代表)喜欢的是百草园内的生活,三味书屋 中的学习内容不能吸引人,大家情愿到后园去折花捉虫,情愿做指甲戏、描 绣像,而作为封建教育代表的"先生"却不允许"我们"这样做.孩子喜欢 的,先生阻止;先生提倡的,孩于毫无兴趣,这一矛盾说明了什么? 提示:这一矛盾表明了封建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对孩子们毫无吸引 力,并且束缚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4.学习"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①指名学生找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间"的过渡段,并且朗读. ②提示:a.课文题目中"从……到……"的格式表明文章主要是以地点 的转换为记叙顺序的,其中"到"指出了两地间的过渡.由此看出,本文题 目的格式和本文的结构是一致的.b.课文第九段(过渡段)不仅在文中起了 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内容上表明,在当时"我"的心目中,去"三味书 屋"是出于对"我"的惩罚,文中一组"也许",是对自己干错事的揣测. 从中可看出"三味书屋"在孩子心目中的黑暗形象. 三、指导学生增写《我的小天地》的后半部分. 1.提示: ①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揭示了封建教育的失败,这 种教育不能吸引孩子们,对孩子们智力的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毫无益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实际上是从一个自由的天地进入了一个禁锢的天 地. ②我们现在的学校生活,与鲁迅先生当时的学校生活完全不同了.尽管 我们也有和鲁迅相同的经历.由个人家庭的小天地,进入到集体的学校的大 天地,但是(教师手指板书)学校的环境、教课的老师、学习的内容都是大 不一样了.我们现在的学校生活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以《从……到……》 为题,增写《我的小天地》的后一部分."从……到……"如前面所说应表 明两个地点的转换,题意要求:写出从个人的家庭的小天地到集体的学校的 大天地的生活.题中省略号部分的地点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来拟写.两地的时 间不限. 2.思考片刻后,指定两位同学口头述说增写后全篇作文的构思. 3.布置思考作业:下一节课书面写出《从……到……》一文,课外先收 集好材料.要求仍是"看仔细、写具体". (陆鉴三、徐渐兰) 《最后一课》多角度教案设计 角度之一: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韩麦尔先生.作者在文章中浓墨重彩,细致入微地描 写了这位燃烧着爱国热情的老教师.上课前,他挟着大铁戒尺,在教室里踱 来踱去,穿着节日的礼服,称学生们为孩子们,这一切蕴含了一个教师对即 将分别的工作、即将分别的学生的深情.小弗郎士回答不出问题时,他责备 阿尔萨斯人不珍惜"今日",责备做父母的不重视孩子的学习,责备自己工 作不负责,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啊!上课,他全身心投入,教语法课、 教习字课、教历史课,最后还教初级班拼音,他简直是一架不会疲倦的机器. 上课结束时,他惨白的脸色、被哽住的语言以及那写字和挥手的动作,表现 出他作为一个爱国志士的悲愤心情. 教学方法与过程:一、学生浏览全文,找出描写韩麦尔先生语言的语句; 二、找出描写韩麦尔先生肖像的语句(穿着、神情);三、找出描写韩麦尔 先生动作的语句. 角度之二:小弗郎士的变化 小弗郎士也是小说的主人公,全文以他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穿起了一串 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芒的"珠子".文章对小弗郎士的心理变化,从三个方面 进行了工笔细描;a.对普鲁士兵:(操练有趣)幼稚→→(知道布告牌上的 内容)坏家伙→→(强迫鸽子说德语)仇恨、轻蔑;b.对老师:(迟到)怕骂→→可怜→→崇高;C.对学习法语:讨厌(想逃学、画眉的歌唱,普鲁士 兵的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得多)→→懊悔(旷课找鸟窝、溜冰) →→难受(愿花任何代价换得熟练地背分词)→→细心听课. 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师提示三个方面,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而用 词语概括,显示出小弗郎士思维变化的过程. 角度之三:主题的表现 文章的主题是表现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最后一课,这个 小小的生活侧面是怎样表现这样一个重大主题的呢?一是社会背景的巧妙安 排,把小的事情置身于大的背景中.这样老师严肃认真地教课,下面的人专 心致志的学习就闪射出了爱国主义的光芒,二是人物的精心安排,以点带面、 以实衬虚.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读者可以从最后一课联想 到法国人民的其他爱国义举.在最后一课中,作者安排了"郝叟等镇上的人 物",这样最后一课中的人物就有了一定的代表性,由一鳞半爪可以想见全 龙.三是真实感人的细节描写.郝叟的大眼镜,拼读字母时古怪的声音,同 学们上习字课时安静的气氛.另外还有一些描写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典 型细节. 教学过程和方法:一、找出交待社会环境的语句,提问:不要这些语句 行不行?二、不写郝叟等镇上的人行不行?三、读罢全文,说说印象最深的 细节.四、指导学生朗读感人的细节描写部分. (卜太轩) 《最后一课》一线串珠式教案设计及评析 设计简述 这是《最后一课》的第一个教时.学生已经预读过课文,了解过课文故 事的背景. 第一个教学环节:阅读,思考. (l5 分钟) 思考题: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求:阅读全文.综合课文内容,根据思考题表达见解.自读课文 15 分钟,并拟出发言要点. 学生活动 第二个教学环节:讨论,朗读.(30 分钟) 1.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 ①是一个可怜的人 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 ③是一个严厉的人 ④是一个普通的人 ⑤是一个温和而严肃的人 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 ⑦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 ⑧是一个爱国的人 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2.教师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 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 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个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 40 年.课堂教学管理水平不大高.有 时还"玩忽职守"…… 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最后一次上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一动不动地瞪着眼睛看 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 ③韩麦尔先生是一个爱国者: 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及对阿尔萨斯人直率批评.赞美法语. 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知识全教给我们.内心的极大 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课文七处点到韩麦尔先生的爱 国) 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结合讨论,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 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 情感,掀起课堂教学高潮. 3.讨论,点拨: 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 通人的身份出现? 正因为普通,韩麦尔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而深沉的 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 为整个法国民族的共同心声…… 评析作为中小学教材,《最后一课》在我国已有超过大半个世纪的历史. 它的教学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 于是像许多名篇一样,在设计教案时往往让人翻来覆去,颇费踌躇. 但此教例很有个性特色. 切入的角度好.教师扣住作品"一点两线"("最后一课"的激情点和 两个人物的思想发展线)这一艺术构思,开课便切入到一个主要人物身上, 一线以串珠,相当成功地拎起了一连串的教学内容. 讲析的角度好.教师变逐段讲析为选点突破,将选点突破设计成多角度 透视,通过"韩爱尔"这个点,不仅立体地多侧面地透视到人物的方方面面, 还透视到课文的人物塑造艺术、结构艺术、主题表达艺术.这是又一个角度 的"一线以串珠". 控制的角度好.教师设计的线条明晰,引导学生从三个侧面讨论人物形 象,对初一的孩子们来说,这叫适度.从教师把握的讨论内容看,具有相当 的精度,从教学过程看,内容丰富,有着较大的浓度.整个教例显得丰满、 流畅,对"韩麦尔"的讨论联结着每一个教学步骤,这也是"一线以串珠". 从此教例看来,名篇教学的最佳意境似乎应该是:在明快单纯的教学视 点中激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映潮) 《小桔灯》三种教法思路设计 《小桔灯》行文简洁,构思精巧,教师爱教,学生乐学.本人在多次教 学中曾依不同思路设计了如下三种教法: 一、纵深思路,设计中间开花法 这种思路的主要特点是根据课文内容,抓住并提出一个能"牵一发而动 全身"的重要未知答案的问题,在组织教学中对这个问题进行纵深的挖掘和 理解,从而带动对全篇文章的整体阅读. 《小桔灯》中有这么一段真挚的抒情:"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 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 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在学生浏览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这一片断,然后开启学生的思 维——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行走,"我"为何"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发生兴趣,而且带动全文阅读.溯上,牵动课文的上半部分内容;启下,贯穿课文的后半部分情节.在浓烈的 研讨气氛中,教师可设计下列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评述: 1."我"和小姑娘是怎样相遇、相识的? 2.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表现在哪里? 3.小桔灯以后发生了什么作用? 最后,通过归结,便能理清情节、线索,明确写法、主题. 二、并列思路,设计词义延伸法 这一思路的特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并列提出几个教学问题,使其在落实过 程中,不仅有机地形成几个知识的板块,同时也将课堂教学的程序有机地分 解. 在学生预习全文后,教师从检查词义入手,由结局部分的"灵巧""惊异"设计两组问题. A 组: 1.请释"灵巧". 2.你能说出或画出这盏灵巧的小桔灯具体形状吗?(课后请制作) 3.小桔灯的主人为何制作.怎样制作? 4."灵巧"是否仅形容小桔灯? 5.小桔灯后来发生了什么作用? B 组: 1.请释"惊异". 2."我"的朋友如何"惊异"? 3.小桔灯与哪些人发生了关系?这些人中有没有"没有见到的"? 4.小桔灯究竟有多大作用? 上述两组问题,如同两部阶梯,让学生有层次地"爬梯".各人找各人的高度.在教学中既使内容呈现了几个"板块状", 又使学生的活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样能完成教学任务. 三、迁移思路,设计知识迁移法 这是将课文教学的内容进行"迁移",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改变学生理解 课文的方式,使之既学得实,学得活,又具有创造性、艺术性. A.作文引导法.请用《王春林失踪后……》为题,写篇四百字左右的文 章,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集体评改,使之明确课文的线索、主旨,写人记 事的主要方法. B.图文结合法.指导学生用简笔画将课文编成一套连环画,然后班内展 评. C .进入角色法.指导学生分组编写、排演课本剧,让学生进入角色, 然后评出优胜者. 上述 B、 C 教学过程,都经历了由课文内容形成具体形象进而领悟文章主 旨这三个思维过程,图文映衬、形质并举,达到了文字形象化、内容方体化 的目的,促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课文,掌握文章特色,提高综合表 达能力. 本文所涉之法,应视学生与教师实际,择"优"而从.只有这样,才能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钱苏鸿) 《枣核》启发谈话教案设计(一) 【教学重点】 1.理解海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认识这种感情是人类的一种崇高情 感. 2.借助于上下文推断词语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生的年龄、经历、情感与教材的距离,学生情感的调动. 【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 【教学过程】教读课文→知识拓展→效果检测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由朗读《月之故乡》导入课文;熟练课文,认字识词;理清课文线索; 分析思乡的心理活动及表达方式.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由朗读《月之故乡》导入. 1.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枣核》.〔板书:枣核 萧乾〕 2.教师:现在,我先朗诵一首诗,如果有知道这首诗的同学,可以和我 一起朗读:《月之故乡》〔教师朗读,学生跟读〕 3.教师: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首诗的意思? 明确:(学生回答后强调)这首诗表达的是思念家乡的感情.从诗的字 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诗人难抑思乡之情,仰天 望月,对着月亮倾诉自己思念家乡的感情.现在,我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 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他,还会 有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 二、熟悉课文,认字识词. 1.教师:有哪些同学愿意朗读这篇课文?[学生读课文] 2.教师:有更正的吗?看看这些字词该怎样读,怎样讲?[教师出示字 词卡片,学生边读边讲,边在课文中勾画] ①蹊跷(qī qiā o) ②?嫣红(yā n) ③倘若(tǎ ng) ④山坳(à o) ⑤掀启(xiā n) ⑥镶嵌(qià n) ⑦风烛残年 ⑧故弄玄虚 ⑨精致匀称 ⑩感慨良深 三、理清课文线索. 1.教师:课文的题目是《枣核》,请同学们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 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 [学生再默读课文后回答] 明确:课文中有三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这三处分别是:第一 段,带枣核;第三段、托(枣核)在掌心;第七段,种枣树.[板书:带枣 核、托在掌心、种枣树] 四、分析思乡的心理活动. 1.教师: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 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明确:(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这位友人想在自己的家园中种下一颗枣 树——因为他思念家乡. 2. 教师: 那么我们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 (齐 读第七自然段后找关键字词、句) 明确:第七自然段中"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 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等词语就集中表达了这种思乡之情.[板书:年纪 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枣树] 3.教师:除了这些词、句外,课文前几段中还有没有表达这种思乡之情 的词语? 明确 第段:殷切 第段:劈头 3 7 (引导学生体会) 4.教师小结:通过老人这番朴实的话语,通过作者这些朴实的描写,我 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老人在想家了.真是:朴实的话语,浓浓的乡情. [板书: 抒发殷殷思乡之情] 五、分析思乡的表达方式. 1.教师: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在座的同学,有哪些或者因为探亲、旅游 等原因而离开过家的?请举手. (调动学生去体验老人的感情)离开家后,时间稍长一点,会有什么感 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2.教师:我们看看这位老人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他做了些 什么?他还急切地想做什么? (学生齐读 8——10 段后讨论) 3.教师: (学生回答后归纳)这位老人亲手栽了垂杨柳、养了睡莲、堆 叠了北海,还想再种下枣树.[板书:栽杨柳、养睡莲、堆北海、种枣树] 4.教师:我不知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老人把垂柳栽在什么地方?睡莲 池修在什么位置?北海是怎样堆叠起来的? 明确:垂柳——花园的台阶两旁 睡莲池——草坪一角 北海——挑选、买下、拉回、堆砌 5.教师小结: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 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 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 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 式.[板书:寄托切切思乡之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知识拓展 效果检测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知识拓展 1.教师: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一点什么呢? 明确:(学生齐读末段)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 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学生勾画、批注) 2.教师: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 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板书:友人→民族]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板书:思乡→爱国]古往今来,我们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 思乡爱国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种.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 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内外还读到过哪些表现思乡爱国 这一主题的作品?(学生列举,并对其中的精彩句段体味、赏析) 3.教师:课文讲到这儿,看看通过刚才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学 生质疑,培养读书、思考问题的能力) 4.教师设疑,突破难点: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 什么却以"枣核"命题? 明确: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从结构上看,枣核又是本文叙事线索. 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 二、效果检测 教师:倘若,我请同学们借鉴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构思一段文章,表 达一种感情,而且用上"我想……想……想"的句子: ①你准备怎样说? ②你准备怎样拟题?(学生讨论、发言,反馈教学效果) 三、欣赏《月之故乡》,结束课文 设计后记 在设计《枣核》这一课时,有以下几点考虑: 一、根据本课在教材中的位置及本课的特点,确定教学重点. 这篇课文在第一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描绘了不同时代 的社会生活.单元提示中对本单元的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学习这个单元的文 章,要增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练习借助上 下语言环境推断词义,等等.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1.理解海 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认识这种情感是人类崇高情感之一种;2.借助于上 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学习作者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人物深沉的感情.这样, 就从总体上把握了教材,并以此来统帅全文的教学. 二、根据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确定教学难点. 对成年人讲,《枣核》一课不论是从语言还是从表达的感情来说,都明 白易懂、但对只有十二三岁的初一学生来说,由于经历、阅历所限,要完全 理解教材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就绝非易事了.若忽略这一点,教学中势必 会出现学生和作者的感情格格不入,面对浓浓的乡情而无动于衷.基于上述 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调动学生的生活、情感经历,缩短与教 材的距离,唤起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与教材所表达的乡情产生共鸣.这样,就为这篇文章的教学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三、在"文魂"上做文章,以落实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文章如人,贵在有魂,抓住文魂,自由驰骋. 在《枣核》的设计中,我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枣》文"魂"安在?我认为其魂全在一个"情"字上——思乡爱国之 情.殷殷乡情化作满园乡景,满园乡景寄托浓浓乡情.这就是《枣》文"魂" 之体现.抓住这"情"(魂),教学重点中所确定的一、二点得以落实;抓 住这"情"(魂),以情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经历,使学生在思想上 与文章产生共鸣,情发于中,文我融为一体.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总之,抓 住文魂,就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对教材也能驾驭自如. 四、层层铺垫,形成高潮,让学生在激奋的情感中加深对课文、对生活 的认识. 生活经历告诉我们:一幕戏能否成功,有无高潮是其重要的因素.与此 同理,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定有其高潮处,这一高潮,我把它称为 "亮点". 这一"亮点",应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展现、学生才能的展示、教材内容的发 掘、思想认识的深入.于是,我考虑了这样的设计: 教师:通过《枣核》这一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一点什么呢?(学生回 答、勾画末段)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尽管这位友人远离家乡、祖国, 也可能改变了国籍,可有一样始终未改——民族感情;由这位友人,作者进 而看到了我们华夏民族一种最为宝贵的东西——依恋故土,这种对故土的依 恋,正是海外游子心中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古往今来,人类有着许多崇高 而美好的情感,而思乡爱国是人类崇高而美好的情感之一.纵观历史,很多 千古流传的名篇佳句也正是因此直到现在仍在叩击着人们的心扉,我们在课 内外还读到过哪些表现这一主题的作品?(学生活动,举例后背诵一、二篇) 在这一"亮点"的闪现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激奋的情感中,并在 这种情感中完成了"个人→民族→依恋故土→爱国思乡→崇高情感"的认识 深化过程,从而把"爱国思乡"之情定格在"崇高的情感"上,把学生对课 文、对生活的认识引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枣》文的设计,使我对一句话有了深刻的领会:因文入景,缘景生情, 情至理达,文道通焉. (赵莉) 《枣核》启发谈话教案设计(二)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用朴实的语言表述人物深沉感情的写法. 2.训练学生借助上下文推断词语的含义. 3.本文是一篇爱国主义的好教材,应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口头训练,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及体裁 三、简介作者 萧乾:1979 年的 9 月,已近古稀的萧乾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创 作计划"主持人聂华苓夫妇的邀请,踏上了赴美征途. 他用一个老记者的眼光审视了美国现代化社会生活及其心态,以及发展 与扭曲交织所带给我们的一些思考,组成了《美国点滴》的基本内容.1980 年5月,分为 10 篇在人民日报上连载.它犹如大西洋彼岸吹来的一股春风, 送来了一束有关美国现代化社会生活和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赢得了广大读 者的欢迎. 四、检查预习的情况(亮出小黑板,检查读音是否正确,并对字形进行 一分钟记忆,后测试) 蹊跷掐嫣掀嵌五、导入分析 展示预读提示,让学生看看本文是如何表达美籍华人对故乡的思恋的. 六、分析 1.听读 老师读第一段,要求学生找出本段关键性的词语: "再三" "枣核" "蹊跷"点出文章设置的悬念(提问后板书). 2.a.让学生读 2—4 节课文,要求学生找出表示年龄的关键同语,并推 断出老人有多大年龄?(风烛残年,七十多岁了) b.找出友人得到枣核后有何举动,找出一个关键的"动"词来,并 体会友人的情感. 3.找一小组同学从第五节读到倒数第二节,每人读一自然节,并要求学 生划出表达友人思乡活动的心理和思乡方式的句子,再次体会友人的心情. 再者,找出友人要枣核的答案. 4.总结上述课文,结束此课. 问:a.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何?——枣核 b.开始设置悬念的结构有何好处——引人入胜,情节跌宕起伏. 第二课时 一、口头训练 二、集体朗读最后一节并思考:本段在全文的结构上作用是什么? 由一位友人—→整个民族 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三、在黑板上板书的结构上,让同学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相见前托人带枣核 相见后友人倾吐思乡之苦 歌颂民族的伟大,深化主题 四、揣摩语言:速读课文 1.这篇文章体现了友人思乡的深沉情感,但却未出现"思""恋"一类 的词语,请你们速读课文,找出表现友人思乡之苦的情感的词语,体会妙处 所在. (殷切、托、劈头、感慨良深、那是……开、挑选、买、拉、堆) 语言朴实,透过这些字词却能体现出友人思乡的情感. 2."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说明了什么? (游子心境无法填补的缺憾,是优越条件、优美环境等无法取代的乡土 之恋,是改了国籍也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的伟大所在.) 五、深度开拓 六、展开联想 比较《枣核》与课后《月之故乡》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让学生自读,再 找一名会唱《月之故乡》一歌的同学独唱. (刘俊秋) 《榆钱饭》自读导引教案设计 【课文类型】自读课文 【教学目的】让学生独立阅读,动手、动口、动脑,扫清认读障碍.在 此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读出认识,读出体会,有所"发现".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扫清认读障碍 1.人人轻声读课文,勾画生字. 2.查字典为生字注音、释义.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强化认读.如:捋、羼、擀、囤、剜、馐、肴等. 4.朗读课文,检查认读情况.发现初读时漏掉的生字,再让学生查字典 注音、释义. 二、谈"发现" 鼓励:只要认真阅读,人人都会有所"发现".读完一篇文章能有自己 的"发现",说明你不仅勤于思考,而且善于思考,是自读能力强的标志. 引导:围绕下边问题谈出的认识、体会都是"发现": 1.发现哪个词语用得妙并说出它的妙处; 2.发现哪个句子写得好并说出它好在哪里; 3.发现有几个词语顺序安排得恰当并说出原因; 4、有一段话我最喜欢,说说为什么; 5.有的地方读不懂,说出来向其他同学请教; 6.我认为文章有几处写得不好,谈谈理由; 7.读了课文很喜欢,想再多读几篇刘绍棠的作品,希望知道他还有哪些 作品,也可以谈谈. 作法: 1.鼓励、引导后,让学生或独自准备、或与同桌研究; 2.不采用全班就同一问题发表意见的形式,以利于每个学生思考自己感 兴趣的问题,谈自己的"发现"; 3.只要学生发言,教师就给以恰当的肯定; 4.课文后练习不宜硬性规定为讨论题,课后也不一定都要完成. 说明:自读课文教学设计的原则是:真正让学生自读,教师从旁指导、 点拨.不同水平的学生自读效果有明显差异,只要是自己阅读、自己有所发 现,不论自读效果达到怎样的水平,都应看作完成了教学任务. (赵大鹏) 初语一册"革命生活"单元教案设计 老山界 纪念白求恩 生命的意义 【教学目标】提高对革命传统的认识,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发扬共产 主义精神;理解语文与革命生活的关系,培养观察、理解、分析革命生活的 能力;学习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反映生活;理解朴素、生动的语言;学习读 书方法:勾画关键语句、摘录要点,提出问题,自求解决;学习数量词、代 词的一些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习作者观察、认识、反映革命生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练习 用多种表达方法恰当地反映生活;初步接触议论文,理解记叙与议论的区别; 勾画关键语句,揣摩其含义及作用;《老山界》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 文章层次的写法;《纪念白求恩》夹叙夹议评论人物的方法和对比的作用. 难点是学生年龄小,涉世浅,从未经历过艰苦生活,结合背景和课外阅 读认识解放前革命斗争生活的艰难困苦;《生命的意义》环境描写和抒情言 志的关系. 【整体设计】以课文为例子、为凭借,从揣摩、学习作者如何观察、认识、反映生活入手,练习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反映革命生活;课外自读《自读 课本》中的《刑场上的婚礼》、《九个炊事员》、《钱壮飞巧离狼窝》、《妈 妈的故事》;开展写字、写观察日记、制卡片等语文实践活动.十一课时. 【教学程序】 教读课《老山界》(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前置教学——检查预习; 1.阅本单元提示及各课的内容,完成下表: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语法知识 作文训练 2.字词:提示中应识记的加点字的读音,注释中的词语:攀谈、苛捐杂 税、奇观、绝壁、峭壁、骨碌、酣然入梦、蜷、缀、细切、澎湃 3.检查"理解·分析"中一题的填表情况. 4.读文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部分,说明理由. (二)简介背景并解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自 1934 年10 月从江西瑞金出发,1935 年10 月到达 陕北.这是为了突破国民党"围剿",争取北上抗日而进行的战略大转移. 本文写的是红军于 1934 年冬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 情景. 阅读课本 149 页小方框内"长征中的万水千山". (三)复述课文,要突出文中关键词语,做到语言简洁连贯,声音响亮, 内容周全(常规要求).教师可边引导学生叙述,边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 在黑板上绘制一简图. (四)课文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1 自然段):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山高,摆出困难.点题. 第二部分(2 自然段到篇末):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按翻山经过将这部分分为三层,标上""号(常规要求),编写各层 提纲. 第一层:("……我们现在还没到山脚下呢")山脚访瑶家.(表现了 军民关系,既不脱离中心,又展示了长征生活的一个侧面.) 第二层:("……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红军翻越老山界. 主要内容有:1.在"之"字拐的路上;2.山腰露宿;3.攀登雷公岩;4.继 续登山,到达山顶;5.山顶所思. 第三层:下山的情景. 本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 (五)研究课后"理解·分析"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1.学生勾画写红军翻山艰难的语句 2.学生议论:红军如何战胜困难. 坚强的革命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力量等. (六)布置作业: 1.在书上完成"'揣摩·运用"四. 2.读全文,重点读星夜登山和山腰露宿两段,边阅读、边思考、边勾画 关键词语. 第二课时 (一)理解作者如何观察、反映生活,研读生动描写的段落.学生带着 以下问题读星夜登山和山腰露宿两段. 1.星夜登山 作者的立足点在哪里?选择了怎样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调动了什么 感官进行观察?观察什么?怎样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 红军战士的喊声笑声 (听觉) , 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2. 半 夜山腰露宿. "半夜里……睡不着."写挨冻的感觉,冻醒了,冻得怎样?勾画关键 词:逼、刺入、更卷、蜷.这些词的使用使冷的程度具体化. "天上……几堆火没有熄". (定点) 视线 观察物 形象描述(比喻) 所见: (视觉) 天上(仰视) 面前(平视) 四围(环视) 上边和下边 闪烁的星黑的山 峰山包围着山 谷,没熄的火堆, 围着火的同志 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 像巨人矗立 山谷像一口井 "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既是所见,也是所闻,由 视觉到听觉,转入自然. "除此以外,……又睡着了." 这所见所闻既表现征途生活的艰苦,又有乐观情趣. 前文写登山的热烈,这里写夜宿的静溢,使文势变化多姿,起伏跌宕. (二)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归纳中心意思:本文记叙了___ ____实况,通过对老山界_的描写,对红军_的描 写,歌颂了红军_和_精神. 2.提示学习重点. 3.朴素与生动的语言相结合,文风质朴,真实可信.(举例见《教师用 书》) (三)布置作业: 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参考下列题目写一篇观察日记.《望星空》《在 阳台上》《窗前》 教读课《纪念白求恩》(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常规训练: 1.读、评观察日记. 2.查字典学习字词: ①注释中的词语:殉职、热忱、一班、鄙薄、不足道、纯粹; ②成语: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漠不关心、聚精 会神、微不足道 3.阅读提示: 针对提示内容提出问题.如:本文作者为什么目的而写?反映革命生活 有哪两种方式?采用何种方式由什么来决定?读课文时应注意思考什么问题 等. (二)带着问题读课文: 本文的表达方式与《老山界》有什么不同?作者如何将记叙和议论结合 在一起,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号召性的? (三)学习前三段内容: 第一段:学生勾画记叙性语句. (先叙)白求恩 五十多岁 不远万里来中国 以身殉职 (叙述简明扼要) (后议) 设问句指出这是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 引用列宁主义的观点阐述什么是国际主义 长短句结合,联系我党,再议国际主义的内涵 ? ? ? ? ? ? ? ? ? ? ? ? ? ? ? "叙"与"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是议论文,以"议"为主, 也有记叙,但不同于记叙文中的"叙".议论文中的"叙"是为证明论点而 提出的事实根据,如本段开头的几句话."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 概括. 小结:设问句提出本文中心——国际主义精神. 找出与这段表达方式相似的段,三、四段. 第三段:学生勾画记叙性语句与一段比较.概括段意:赞扬白求恩对技 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找出对比之处. 第二段:勾画记叙性语句与一、三段比较,用""把这段分为三层. (……学习他.不少的人……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 见(表二) 议论部分强调要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四)布置作业: 完成"理解·分析"二、"揣摩·运用"四和六,背诵第四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1.书面作业,默写词语. 2.背诵情况. (二)学习第四段: 用""划分这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先记叙自己同白求恩的交往, (……我是很悲痛的)后论述学习白求恩的意义.(见表) 表三 先叙 与白求恩的交往、会面、通信、遗憾、欠疚) (按时间顺序)对他的逝世 悲痛 我的心情 后议 再次号召学习白求恩,指出其精神核心——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根据 意义 从这点出发…… 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只要有这点精神 高尚的人(人格) 纯粹的人(品质) 有道德的人(修养) 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志趣) 有益于人民的人(人生意义) 排比阐明 学习意义, 激发学习 热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归纳总结: 1.做练习一,找出重点句,归纳段意. 2.夹叙夹议和对比的写法. 3.点拨练习五、八. (四)布置作业: 1. 熟读全文, 阅读课后方框内 "陕甘宁边区政府纪念白求恩大夫的挽联" 内容. 2.写观念日记一篇;观察记叙某一人物的言行并加以评论.同桌、老师 或家人均可. 语法知识(一课时) (一)常规训练:读、评观察日记 (二)阅读课本中数量词、代词内容并分别列出简表: 数量词数词①表确数:一、二、百、千 ②表概数:几、一些、许多、少数 ③表序数:数前加"第、初、老"等量词物量词 (事物 单位) ①表个体:只、匹、条 ②表集体;双、类 ③表不定量:些、点 ④度量衡:米、千克、平方米 动量词: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番 (动作行为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代词人称: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自己 (注意"咱们"、"我们"的区别) 疑问:谁、什么、怎样、哪、哪里(用于疑问或虚指) 指示近指:这(里)、这么 远指:那(里)、那么 ? ? ? ? ? ? ? ? ? ? ? ? (三)指导学生完成有关练习. (四)参照语法简表总结实词部分. 自读课《生命的意义》(一课时) (一)常规训练: 检查预习——默写、注音、释义:踱步 碌碌无为 岔 高耸、如茵、 幽思、空寂 (二)简介作者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 提示 (全文以保尔的踪迹为顺序, 写他瞻仰烈士公墓的所见所思) , 然后读课文,听读者边听边勾画写保尔踪迹的词句. (四)点拨环境描写与抒情言志的关系. 双重环境描写 昨天的遗迹 今天的新景 (白匪破坏留下的痕迹和创伤) (战争胜利后,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新春) 肃杀的: 充满生机欣欣向荣 街道冷清 监狱阴森 广场空寂 苍翠的小树,挺拔的青松,如茵的嫩草,沙 小镇尽头阴郁而冷清 沙作响的松林,散发新春气息的大地 烈士们牺牲在昨天那样的环境,他们赢得"今天"这样的环境.双重环 境描写显示烈士生命的意义,使保尔心中充满了深沉的哀思. (五)研读并背诵名言段: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见《教师用书》) (六)布置作业: 1.练习二. 2.观察日记:上学路上(以自己的踪迹为线索,有重点的选择路上的见 闻叙写). 作文课(两课时) (一)常规训练:读、评观察日记. (二)阅读《用恰当的方式反映生活》及例文. (三)边看例文《光辉的榜样》,边讲"读后感"的写法. (四)提出要求,课堂作文. 选参考题目之一或从本单元要求阅读的课外自读篇目中选其一写成一篇 读后感. 其他要求参考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综合课(一课时) (一)语文活动:5 分钟写字速度比赛. 选择课文中(本单元)精采段进行抄写,5 分钟后交换数字数(错别字 减去),自己记下这第一次比赛的字数. (二)梳理本单元知识点: 1.各课的主要内容: 学生回忆各课的主要内容. 说明:革命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学习本单元这些反 映革命生活的作品,提高了我们对革命传统的认识,懂得今天和平幸福生活 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我们要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 2.作者观察生活的方法: 《老山界》星夜登山与半夜山腰露宿两段采用定点观察(仰视、俯视、 平视、环视).《生命的意义》采用动点观察,以主人公的行踪为线索. 《纪 念白求恩》把平时对人物的观察进行了概括、提炼,对人物进行评论. 3.各篇课文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学生答) 4.复习重点段,揭示语言特点. (三)敞开质疑,反馈信息. (四)布置作业: 1.制作卡片:实词,本单元词语. 2.复习三、四单元各课知识,准备测验. 3.预习第五单元. 三、四单元检测(二课时) 语文实践活动 自己动手搞观察日记及写字速度展览.观察日记:从本单元三篇文章的 观察日记中选择其中一篇,经修改后用稿纸誊清,交科代表集体展出.将5分钟比赛情况同时展出.每人将观看展览的看法写一则小短评,准备交流. (张宝琪) 《松鼠》多角度教案设计 角度之一:抓住特征,突出特点 作者抓住松鼠的特征,紧扣"讨人喜欢"四个字,开篇总括松鼠漂亮、 驯良、乖巧的特点,着眼"很讨人喜欢";中间部分用许多细节勾画出松鼠 漂亮的体形、驯良的性格和乖巧的动作,突出了松鼠"讨人喜欢"的特点; 文末从松鼠多产,毛光滑干净,肉、毛、皮都有用处几方面说明它有较高的 经济价值,补充了"讨人喜欢"的内容. 教学方法与过程: 一、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松鼠有哪些"讨人喜欢"的特点. 二、师生边读边议: 1.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说明松鼠这些"讨人喜欢"的特点的? 2.文中哪些词句最能表现松鼠这些"讨人喜欢"的特点? 三、小结课文:抓住松鼠"讨人喜欢"的特点,按先总后分的顺序,用 形象生动的文学笔调介绍小动物的写法. 角度之二:形象生动的说明 用形象生动的笔调具体准确地说明动物的特征,使读者获得形象清晰的 印象是本文的重要写作特点之一.作者在介绍松鼠的特点时,为了达到具体 准确的目的,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准确运用形容词和动词.作者在从面 容、眼睛、四肢、面孔、尾巴等方面来说明松鼠漂亮的形体时,用了"清秀、 闪闪发光、矫健、轻快、敏捷、机警、玲珑、漂亮"等形容词和"翘、躲、 竖、坐"等动词,形象地说明它讨人喜欢的特点;在说明松鼠选择地点搭窝 时,用了"搬、放、编扎、挤、踏"一系列动词,具体地表现它的精明灵巧. 二是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在介绍松鼠叫声响亮时,对松鼠进行人格化 的描写:"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生动地表 现了松鼠讨人喜欢的特点. 教学方法与过程: 一、初读.学生速读全文完成如下任务: 1.回答作者观察到松鼠的哪些特点? 2.批划自己认为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字. 3.理清文章的结构. 二、指明学生朗读第二、四、五段回答: 1.作者从哪些方面说明松鼠的形体?哪些词语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 了松鼠形体的特点? 2.哪些词语反映出作者对松鼠尾巴的特色,吃东西的方式及搭窝时一系 列复杂动作、步骤观察得非常细致. 三、研读、师生边读边议二、四、五段的某些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观察 的细致和用词的恰当. (周崇典、胡业华) 《桂林山水歌》的教案设计 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科书(试用本)第一册(人教社语文一室编 著)选入了自读课文十五课,《桂林山水歌》就是其中的一篇.现就课文的 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作法. 一、教自读课文的要求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初审稿)的要求, 自读课文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阅读,培养自学能力.课文的自读 提示,作学生的自读指导,所提及的问题不要求学生回答.课文后面的练习, 要求学生在自读过程中独立完成.有些生字词,由学生借助工具书自查解决. 本课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二、《桂林山水歌》的教学重点 这首诗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在自读中理解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含 蓄地概括了桂林从历史到现代的巨大变化,对沐浴在社会主义阳光下祖国新 貌的赞扬.这首诗是以"信天游"民歌形式写的,句式匀称,音调锵铿,指 导学生反复朗读,可以使学生有较深的感受.要求学生体会想象的作用和诗 句中词语的深刻含义. 三、《桂林山水歌》的分析要点 这首诗的内容可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开头 4 节,传神而又含蓄地道出了桂林山水的美.在写法上, 诗人避开了前人对桂林山水以实写实的手法,采取了独特的以虚喻实的方 法,在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内发掘出新的美.让我们看到的不是桂林山的具 体形象,也不是漓江水的具体样子,因为桂林山漓江水给人们的印象是难以 具体描绘的.如"神姿仙态,如情似梦"都不是如实描写真山真水,只是让 学生进行想象,神和仙都是我们没有见过的,但云雾中绰绰出现了仙女的形 象,由此而引起想象,神仙有多么美的姿态,桂林山水就有多么美的姿态; 情爱和梦境有多么深沉多么美好,桂林山水就有多么深沉多么美好. 第二层,5—10 节,由写景转入抒情,联系个人的感受抒发热爱桂林山 水的真挚感情.浪涛、风沙、马鞍、沙盘,是具体景物的描写,再现了诗人 和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迎着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沙,走向马鞍上梦见、沙 盘上画过的锦绣河山之中,并为之而浴血奋战的悲壮情景. 第三层,11—14 节,这是全诗的转折之处,从这里开始, 《桂林山水歌》 在对客观景物作了概括的描绘之后,转向主观心境的抒发.诗人紧紧抓住对 桂林风景的特点的描写,含蓄地概括了桂林从历史到现代的巨大变化:借老 人山的形象,慨叹历史上的祖国一直愁云笼罩;借还珠洞的神话,抒写对于 光明和解放的幢憬;面对鸡笼山、屏风山,联想到雄鸡高唱,屏风开放,山 河放出异彩;又从穿山景状,表明大地洗尽愁容,面对明洁的喜悦. 第四层,最后 12 节,由赞美桂林山水扩展到对祖国美好山河的歌颂,对 沐浴在社会主义阳光下的祖国的歌颂.这一层是主题的升华,由桂林山水的 可爱,概括到祖国江山的美丽,由普通的吟咏山水之情,而发展成为爱国主 义的颂歌. 四、指导学生在自读过程中理解诗句和词语的深刻含义 1.最后一句"桂林山水——满天下!","满"字是前人名句"桂林山 水甲天下"的"甲"字巧妙点化,写出了诗人对祖国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念 和祝福.一字之易,把境界推到了新的高度,展示了一代新人的抱负和理想, 含义深远. 2."人间天上大路开,要唱新歌跟我来."写诗人对伟大祖国充满了信 念和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把这首诗的写作特点寓于听、读、析、说中去让学生加以体会, 教师只是稍加提示 1.这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是以神姿仙态,如情如梦来表明桂林山水的美 妙.它没有如实的描写山水,这种以虚喻实的写法,着眼点是激发人们想象 桂林山水之美.读者不是通过作者的具体描绘去欣赏桂林山水之美,而是按 照诗人的点示去想象它的美,并且想得多么美就多么美.虚写的结果,反而 能获得最具体的效果,更使人感到桂林山水的美妙动人. 2.短语和句子多用对仗,形成了全诗节奏均称而音调铿镪的音乐美.如 开头四句,"云中的神"和"雾中的仙"相对,"神姿仙态"是一个巧妙的 复沓,"情一样深"和"梦一样美"相对,"如情似梦"又是一个巧妙的复 沓.这两节诗合在一起,又是一个完整的对偶诗节.这就造成了全诗回环往 复,余音索绕的音乐效果. (刘昌俊) 《<咏柳>赏析》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学生学习诗歌赏析. 2.教师以 《咏柳》和《<咏柳>赏析》为例,帮助学生跨入诗歌欣赏之门. 【教学设想】 1.本课上两课时. 2.尽可能调动学生自学,因此采用"讨论式""问答式"的教学方法. 3.千方百计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方法是充分利用课后练习. 4.本教案的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 5.本教案中的(一)(二)(三)是结构层次;""号表示一个教学 步骤与需从讲授中剥离的部分;"()"内是教师的操作,学生的动作等. 6.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本单元全部课文. 第一课时 齐读:"单元提示""学习重点""预习提示". 提问:这一单元与上一单元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 订正:它们各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一单元是自然 景物:这一单元是经济文化生活.它们的关系是并列的.今天学习的《<咏柳 >赏析》中的《咏柳》一诗是你们在小学学过的,可是"赏析"从未学过,你 们一定很有兴趣. (一)总体认识(板书)(出示投景片①) 1.释题 2.复习《咏柳》 ①背诵本诗.②从体裁来分类:③从内容来分类:④本诗主题: 3.关于赏析 ①本文的主题:②本文的基本结构: 4.学法 请同学依次补出冒号后的内容.(学生补出) 订正:《<咏柳>赏析》就是对《咏柳》的欣赏与分析.学习怎样欣赏 诗歌,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是老师的教学目的. 全班背诵《咏柳》. 订正:明确《咏柳》是七言绝句,是咏物诗. 请学生在"预习提示"中抓三个动词和三个名词,并搭配起来. 订正:那就是揣摩含义——再现形象——引入意境.(板书)这就是 本文的主题和学法.本文的结构很清晰,第4段是过渡,全文分为两部分, 前部分是对《咏柳》作语言分析;后部分是对《咏柳》的艺术鉴赏. (二)阅读课文 请同学们带表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 1—3 段,讨论投景片②上的题(五分钟). 1.作者怎样串讲第一句?为什么抓住"碧玉"进行分析?通过什么进而 分析全诗? 2.作者怎样串讲第二句?为什么抓住"绿丝绦"进行分析?怎样进而分 析全诗? 3.作者抓住了第三句诗中哪一个关键词进而引出了"春风"的? 订正:明确"碧玉"是描绘柳树整体的关键词;作者是通过揭示"碧玉"的双关意义进而分析全句的."绿丝绦"是描绘柳枝的关键词;作者通 过想象,化静(万条垂下)为动(随风飘拂),进而分析全句.作者抓住第 三句中的"谁"自然地引出了春风. 请同学们归纳第一部分大意.明确第一部分是对诗的语言分析,让读 者从总体上理解表层含义,初步感受诗歌塑造的意境. 提问:第4自然段怎样承上启下? 订正:用总说本诗的句数和字数来承上;用提示下一部分的内容来启 下.其中"但"字起到了枢纽作用. 学习第 5 段,讨论投影片③上的题(1 分钟). 第一题:在第 5 段中,作者是从诗的类别的角度来鉴赏的.他是怎样从 表层内涵深入到深层内涵的? 第二课时 订正:明确诗人是借着柳树歌咏了春风,歌咏了春天的到来.这样就 由表及里了. 提问:春与柳有何关系? 订正:作者提到了"五九、六九,隔河看柳".这则民谚全文如下: (出示投影片④). 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隔河看 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犁.(齐读一遍) 提问:"看柳"为什么要"隔河"? 订正:早春,柳梢新芽隐约可见,要借助于隔河远望,背景烘托才得 见.与韩愈的绝句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同一理. 学习第 6 段,讨论投影片⑤上的题(l 分钟). 第二题:第6自然段是从诗的什么角度来鉴赏的?作者调动了哪些词和 修辞方法来分析春风? 订正:明确作者的鉴赏角度是意境鉴赏.作者首先指 出"似剪刀",是以剪刀喻春风.又从原诗划出一串拟春为人的四字排 比句"裁出细叶,剪好丝绦,妆成碧树".以下又揭示"剪刀"之喻的妙处. 教师范读第 6 段. 请学生找本段最后三个长句中的关键语句. 订正:最重要的关键语句是"赞美了一切创造性的劳动"、"言近而 意远"和"启示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板书) 学习第 7 段,讨论投影片⑦上的题. 第三题:请在第 7 段中抓三句话,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说明诗的后两句 开辟了什么新的意境? 订正:明确三句话是"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却很富于层次的变化". "这首诗前两句和后两句写法也不一样……垂下来"."诗人只是猜测谁裁 出了这美丽的细叶".诗人通过"谁"的设问,不露形迹地把描写重点转移 到春风,达到了赞美春风以及一切创造性劳动的目的,开辟了新的意境. (此 处可分析具体些) (三)复习与总结 学生再读一遍课文.教师板书: 第一部分:语言分析 抓"碧玉"分析首句诗 抓"绿丝绦"分析二句诗 抓"谁"分析三、四句诗 第二部分:艺术鉴赏 从诗的类别来鉴赏 从诗的意境来鉴赏 从诗的内容与写法的层次来鉴赏 ? ? ? ? ? ? ? ? ? ? 请学生完成课后全部练习. (魏宗峤) 《看戏》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此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戏曲素养. 2. 通 过对内容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 3.注意课文内容的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4.了解作者描写声音的方法. 5.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 1.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 2.对声音的描写. 3.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声音的描写.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爱看电影、电视剧.好的电影、电视剧往往以它生动的故事情 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吸引着我们,令人难以忘怀.作者看了一场戏,过后留 给他的是什么印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看戏》.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要求从音、形、义几方面检查). 铿锵 颦 婀娜 蜃楼 屏住 例:颦Pí n 〔皱眉〕〔上下结构](为加深印象介绍"东施效颦"的故 事) 2.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描写了什么? 明确:描写了群众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穆桂英挂帅》的 场面. 教师补充:京剧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以其丰富的内容, 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国际上享有 崇高的声誉.为此,我想同学们和老师有同样的感受,为生活在拥有五千年 灿烂文化的国度感到骄傲、自豪. ②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的热情观众和热情艺术家. 三、阅读新课 (一)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1.画出表现观众情绪变化的词句.2.画出揭示本义中心的 句子. 集体明确后,板书 (二)引导学生体味"膨胀"与"涨",以此强调"关键词句的含义". (板书) 明确:"涨"是水位升高,这里比喻观众情绪逐渐高涨,呈渐变的状态. "膨胀"则有激荡起伏之势,呈热烈欢腾的状态. (三)找学生读课文 1、2 段,要求其余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出场内外的气 氛. 明确:"静静的". (四)思考讨论: 为什么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为什么强 调剧场"人挤得非常满"? 明确: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是为了以气温烘托观众的心情,人们 不顾暑气炙人,争相观看梅兰芳演戏,说明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在广大群众中 享有崇高的声望. 强调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渲染演出之前的气氛,是为了说明观众 静候演出开始,表现观众对于欣赏梅兰芳舞台艺术的渴望心情.有这位艺术 大师的演出,剧场就成了艺术的圣殿. 强调剧场里"人挤得非常满",是为了说明广大群众衷心喜爱梅兰芳的 舞台艺术. (五)比较阅读. 要求:学生阅读"模拟作文",寻找差距,体味课文开头两段的精妙之 处. (六)速读第三段 要求: 1.画出两个比喻句. 2.画出介绍剧情的句子. 讨论两个比喻句的作用. 明确:"蜃楼"、"彩霞"两个比喻将京剧舞台的美感形容得非常出色. 思考讨论:本段关于剧情的介绍,从文章整体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 为什么?(板书:学习重点 1) 明确:写得简略.因为本文的中心是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热情的观 众和热情的艺术家.《穆桂英挂帅》的具体剧情与这个中心意思关系不大, 所以写得十分概括,免得冲淡了中心.由此,我们大家要注意文章内容详、 略的安排取决于中心的需要. (七)学生阅读"模拟作文",画出表现女主角上场时观众情绪变化的 词句,画出描写女主角歌声的词句. (八)学生读出相应的句子. (九)声音是无形的,难以描摹,那是不是就是说"是无法用语言所能 形容的呢?"复习《老山界》中关于声音描写的语段. (十)本文的作者又是怎样描绘声音的呢? (板书:学习重点 2) 女生齐读第四段,男生完成下列问题: 1.女主角上场,观众的情绪有何变化? 2.作者是怎样描写声音的? 启发讨论后明确: 观众情绪的变化:"这个平静……的掌声". 板书:暴风雨、雷鸣 "对声音的描写",注意引导学生体味绝妙之处. "辽远"与"逼近"、"柔和"与"铿锵"两对反义词把歌声形容得神 奇美妙. 思考讨论:"歌词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 空中,落进每个人的心里……"四个加点的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明确:四个动词不能互换.珠子从一笑一颦,从优雅的"水袖"中,从 婀娜的身段中,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去,只能说"滚";一粒一粒的珠子 着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只能说"滴";珠子从地上反弹到空中,余音 缭绕,只能说"溅".梅兰芳的歌喉美妙动听,入耳入心,令人回味无穷, "滚、滴、溅、落",四个动词字字准确、贴切. 自由读第四段,加深印象. 对照板书,试背本段. 四、布置作业 1.用彩图描绘观众的热情. 2.写一段再现声音特点的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学生读自己写的关于声音的片断,集体评议 二、齐背第四段 三、学习新课 (一)男生齐读第五段,女生思考:听到这样神奇美妙的歌声,观众的 表现如何?注意抓关键词. "鸦雀无声"的含义是什么?(要求学生快速查词典,结合语境,解释 在文中的含义.) (二)女生齐读第六段,男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归纳本段内容. (三)这位精湛的艺术家是谁呢?他已 66 岁高龄,表演仍能创造"奇迹",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齐读第七段. (四)讨论明确以上问题. 四、教师小结 本文标题"看戏",中心意思是赞美"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 热情的艺术家".文章根据中心的需要适当剪裁,把描写的重点放在观众的 表现上,放在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上,特别是对观众的表现,着力渲染,突出 了文章的中心,既表现了观众的热情,也烘托了梅兰芳无与伦比的艺术造诣. 五、齐读全文,加深理解 六、播放"梅兰芳京剧唱腔"片段,具体感知 七、学生谈感受 小组交流各自所画的再现观众热情的图画,推荐优秀作品,集体评议. 八、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六、七题 课外作业,预习《笑的武器》附:板书设计 看戏 学习重点. 1.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 2.对声音的描写 3.关键词、句的含义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设计 【教学重点】 一、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二、学习写读书摘要. 三、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 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 面是怎样分别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 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 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样回事 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人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一些难字难词也已经查阅过字典词 典,下面一起读读课文中这几个字词. [利用课文"预习提示"内的 5 组字词,让学生个别读,齐读.] 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3.对照注解①,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 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 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 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 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 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 "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 "科 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下面再通读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一至十二),用5分钟时间 快读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练习题中的 4 个小题,填写段的序号. [学生读、练后简要讨论.]各小题后括号内应填的序号为: 第1题(一至三);第2题(四至五); 第3题(六至十);第4题(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层次,剖析条理. 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就必须讲究条理 性.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现象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 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归纳] 第1大段(一至三段):从一年四季中自然现象的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 并进一步说明物候学和它研究的对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项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课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请再进一步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 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讨论后归纳] 说明应有条理,即使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测,而是要以一 定的标准理清条理,依恰当的顺序逐项说明.课文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 四个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 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 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 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学习编写读书摘要. 同学们通过几次通读课文和讨论内容、层次,对课文已经大致理解.在 阅读实践中,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点,或是为了记录资料,以备日后使用, 我们常常会在大致理解内容之后,做一些读书摘要.摘要,实质上就是对信 息进行筛选,要把文章的要点或主要的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摘录的 形式,可以是分条的提纲,也可以是浓缩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语句, 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今天我们先练习最简单的读书摘要;从课文中选出一些重要的语句,分 条抄录在笔记本上,构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围绕课文第一道练习 中的 4 个小题,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曲线.第二步, 把这些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有时可适当调整语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 一些词语,使表达完整. [学生练习,完成后相互交换阅看,订正、补充,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再 将预先准备的写有"摘要"的小黑板挂出,供学生参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师 做的"摘要".] 《大自然的语言》摘要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 物候学. 2.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它对于农业的重要 性就在这里.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 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4.物候学研究,首先是为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利于安排 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 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读书摘要,加深对课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归纳,鼓励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经常自觉地做读书摘 要〕 (二)继续研讨写法. 这篇课文的写法,除了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这个特点外,还有一个写法 特点也值得理解和学习.说明事物的时候,常常要用举例子的方法,举例的 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这篇课文在多 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 [学生 读课文]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说明文中例子举多举少是有讲究的.读者容易明白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就 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举两个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 天温和,如果依次类推,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 实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连举了"大连——北京"和"烟台——济南"两 个例子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 (三)理解语言的生动性. 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很生动.生动的说明才能让人爱读易懂.先请同学们 把第一、二段仔仔细细地轻声读两遍. [同学们自读后教师范读一遍,然后挂上预先准备的小黑板]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回暖. 2.再过两个月,燕子飞来了. 3.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掉到地上. 4.杏花开了,就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叫了, 该及时耕作. 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对照,指出上述语句同课文中相应的语句有什么不 同,启发学生了解;两者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课文的语句要生动得多. [讨论后归纳.] 第1句没有课文中"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一句生 动."渐渐回暖"是一般的说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则很自然地 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 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 第2句没有课文中"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一句生动."飞来 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 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第3句没有课文中"……在秋风中籁籁的落下来"这一句生动,"掉到 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则是具体、生动的 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电影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第4句没有课文第二段中几个原句生动.那几句紧扣"大自然的语言", 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比直接说"及时耕作"要新鲜、生动得多. (四)复习、复述.(略) (朱泳 ) 初语二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单元教学整体构想】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虚心学习文中人物的崇高思想品质. 2.深入理解文章围绕中心选材、组材,通过典型、生动的事例和生活片 断以及人物的言行来揭示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每篇文章作者的感情线索,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艺术特色.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课文的主体理解,避免平铺直叙的讲解,加强重 点语段的教学. 【单元教学过程及内容提要】 《我的老师》 1.引入课题,简介写作意图、写作背景. 2.释疑精析: ①检查预习情况,明确本文的中心. 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通读课文,明确本文用第一人称,以"她爱我们"、 "我是多么思念我的蔡老师"为感情线索,串联起七件"记忆中的珍宝". 其中前五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第一件写蔡老师热爱学生,开篇奠定了本文浓厚抒情色彩的回忆基调. 第二件写蔡老师同孩子们一起游戏,反映了师生关系的亲密无间.第三件写 蔡老师假日里和孩子们的活动,点明蔡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第四件写 蔡老师用诗的意境、语言感染学生,说明作者是在老师引导下走上文学道路 的.第五件写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情感.第六件写蔡老师正确处理"我"与同 学之间的纠纷.第七件写"我"梦中寻师,深刻反映了我对老师的爱戴和思 念. 这七件事从校内到校外,从课上到课下,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地展示了 蔡老师美好的内心世界. 3.讨论总结: 找出文中关于人物心理、神态描写的语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4.复习巩固: ①完成课后练习题. ②课堂练笔——以《难忘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1.细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讨论思考.标题为什么用"卓越"二字?文中选了哪些生活片断来突 出"卓越"二字的?这些片断各反映了人物怎样的思想品质? 3.释疑精析: ①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句归纳出竺可桢从事科学研究的五个片断:持之 以恒,细心观察北京物候;深入实际,不畏艰苦到野外工作;孜孜不倦,从 大量史料中寻觅气候变化的线索;坚持真理,驳斥苏联气候界的错误论断; 奋斗终生,临终前仍做科研记录. ②明确文中有几处景物、细节描写,它们的作用如何? 4.巩固复习: ①完成课后练习题. ②课外练笔——选取一二个典型生活片断反映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的思 想品质. 《任弼时同志二三事》 1.预习讨论: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明确什么叫首括段、首括 句. 2.依据"自读提示",利用工具书和课后注释,解决文中"时局、渗透、 断然、无微不至"等词的意义,并完成课后练习三. 3.释疑精析: 结合练习一、二细读课文,明确任弼时同志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主要 表现在"带病坚持工作;工作认真负责;注重调查研究;原则性强;生活俭 朴"等五个方面. 4.联系实际小结阅读收获. 《老哥哥》 着重教育学生学习本文"怀着深情叙事写人,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1.预习课文:利用工具书和注释,扫清理解课文的文字障碍. 2.默读讨论: ①标题为什么不用真实姓名? ②文章第一段写了哪几件事,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③文章通过哪些典型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教师小结.(略) 《中山先生的习医时代》 了解文章结构脉络,理解文章是从做人处事、刻苦学习、树立志向等方 面选材来突出中心思想的. 通过自读,重点掌握如下几个特点: ①选材匠心独具,组材结构严谨; ②正面叙述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③语言亲切,感染力强. (陈贵友)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雨中登泰山原文  雨中登泰山  雨中登泰山阅读答案  雨中登泰山李健吾  雨中登泰山教案  雨中登泰山赏析  雨中登泰山教学设计  李健吾散文雨中登泰山  雨中登泰山课件  雨中登泰山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