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业性别歧视问题 > 经济困难时期日本的就业与收入再分配问题
  • 经济困难时期日本的就业与收入再分配问题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1-11-08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hbzx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日本人均 GDP 在 1000 至 3000 美元时期 社会的均等化发展及政策因素
    李国庆 丁红卫 1963 年, 日本举办东京奥运会的前一年, 人均 GDP 仅为 573 美元, 是美国 2544 美元的 22.5%,不足四分之一;是西德的 43.7%,英国的 44.3%,不足一半.首次 突破 1000 美元是在 1966 年,这时日本已经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后期. 人均 GDP 超过 1000 美元后的第二年,以美元换算的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即超过 英国和法国,1968 年又超过了西德,达到 1000 亿美元,从而在经济规模上成为西 方国家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但是,这一年日本的人均 GDP 仍排在世界 的第 20 位.1971 年人均 GDP 突破 2000 美元,1973 年达到 2964 美元,占美国的 52%,西德的 60%,英国的 108%.1978 年对三国的比例分别上升到 83.6%,78.3%, 144.0%.日本人均 GDP 从 1000 美元增加到 2000 美元,再增加到 3000 美元所用的 时间分别只有 6 年和 3 年,大大快于西方发达国家1.至此,日本人自明治维新以 来梦寐以求的赶超欧美国家的理想终于变为现实.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是社会均等化发展,首要标志是经济收入差距缩小.在 持续 18 年的高速增长时期, "终身雇用"等日本式经营制度促使日本实现了发达 国家中最高的就业率.税收政策有效地发挥了缩小阶层差异的作用.收入再分配 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弱势群体获得了社会再生的制度援助.构成战后初期最大 社会差别的农户与城市工薪家庭的消费支出水平在 1973 年发生逆转,消除了城乡 二元结构.引人深思的是,社会的均等化发展又成为日本自民党长期稳定执政的 重要社会基础. 日本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经验值得正面临阶层差异扩大困扰的中国去参考 和借鉴. 一,产业结构的变化
    1
    日本人均 GDP 水平从 1000 美元迅速上升到 3000 美元显然是受汇率水平的影响. 用美元换算
    的人均 GDP 加以国际比较仅仅是一个大致的参考数值. 日本从 1949 年以后一直执行日元对美元的 单一固定汇率,汇率为 1 美元=360 日元,这一偏低的汇率导致按美元计算的日本人均 GDP 偏低. 直到 1971 年底十国财长华盛顿会议对日本施加压力,日本实行汇率自由化,日元汇率上升到 1 美 元兑换 308 日元,1973 年 2 月转为浮动汇率制.以后日本按美元换算的人均 GDP 随汇率上升而迅 速提高.
    1
    战后日本迄今经历了 11 次景气循环.日本承办了 1964 年东京奥运会后,经 济出现了被称为"昭和 40 年萧条"的战后第一次大萧条.1965 年 10 月以后,由 于采取了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走出了谷底,进入了战后最长的繁荣局面,史 称"伊奘诺景气" .这次景气一直持续到 1970 年 7 月,其中 1966 年—1969 年度的 年平均增长率接近 12%. 进入 70 年代后, 1973 年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 "尼 由于 克松冲击"日元升值及其后日元汇率转变为浮动汇率制等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经 济增长速度放慢, 1974 年战后日本的经济成长率第一次出现负增长. 表 1 日本在 1000 到 3000 美元前后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年份 1960 1970 1973 1998 第一产业 14.9 6.5 6.3 2.0 第二产业 36.6 49.6 49.3 34.0 第三产业 48.8 43.8 44.4 63.9
    注:根据《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崛起》《世界发展指标》(2001), , 《国际统计年 鉴》(1995--1997), 《中国统计年鉴》(2002)资料计算整理,2000 到 3000 美元阶 段数字用加粗表示.转引自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 2003-10-23 网上文章"人均 GDP2000 到 3000 美元发展阶段的国内外经验比较及浙江发展趋势" . 这一时期日本产业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从 14.9%下降到 6.3%, 第二产业比重增加 12.7%,第三产业比重则保持在较高水平,发展模式由以重工业 化学工业为主导转变为由耐用消费品生产为主导. 产业结构变化引发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如表 2 所示,从各产业的就业人数可 以看出,此间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例急剧减少,65 年至 75 年的 10 年间减少近 10%,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特别是第三产业人口增加的速度非常 快,75 年前已经占到就业人口的一半,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比例缓慢增加,体现 了日本经济已经由以大型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转变为由消费,服务等与国民 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增长.第一产业人口比例的降低和第三产业人 口比例的增加是这一时期日本就业结构的显著特点. 表2 年度 1960 1965 1970 不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的变化(%) 总就业人口(千人) 44,042 47,960 52,593 第一产业 32.7% 24.7% 19.3% 第二产业 29.1% 31.5% 34.0% 第三产业 38.2% 43.7% 46.6%
    2
    1975
    53,141
    13.8%
    34.1%
    51.8%
    出处: 《劳动白皮书》 厚生劳动省. 表 3 不同行业就业人口比例的变化(%) 年度 农林水产业 生产·运输 1960 1965 1970 1975 32.5 24.5 19.2 13.8 32.9 35.2 36.9 36.4
    销售·服务 17.1 18.7 19.4 21.2
    事务·技术·管 理 17.4 21.5 24.5 28.6
    出处: 《劳动白皮书》 厚生劳动省. 与此相关,从不同行业看,从事农林水产业的人口比例急剧减少,从事生产· 运输业的人口比例稍有增加,而从事销售·服务以及事务·技术·管理行业的"白 领"阶层的人口比例均明显增加(见表 3). 二,国民收入与消费问题 影响国民福利的主要因素是人均实质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增长率.下面 来看看日本与英国,加拿大,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的数据比较. 表4 时 期 人均实质个人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增长率 日本 PY/N 1923~36 1929~39 1932~39 1956~76 7.17 6.43 2.36 1.96 3.61 2.96 2.5 PC/N 1.29 英国 PY/N 1.82 PC/N 1.38 0.18 0.10 2.38 2.30 1.99 2.35 加拿大 PY/N PC/N 美国 PY/N PC/N
    注:PY/N 为人均实质个人可支配收入,PC/N 为人均实质个人消费.资料出处:南亮 进《日本的经济发展》 ,东洋经济新报社,1981 年,第 323 页. 由于 GNP 中含有不能计入家计收入的折旧费,税金和企业内部提留部分,个 人可支配收入更能够反映出国民生活实质水平.从上表可以看出,日本人均实质 GNP 增长率战前为 2.5%,战后(1955~1976 年)为 7.17%,这是仅次于瑞典的高增 长率.从上表还可以看出,战前的人均实质个人消费增长率为 1.29%,低于同期的 GNP,也低于美国,接近英国,高于加拿大,基本上处于欧美的平均水平.其主要 原因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降低了工资水准,消费生活仍然在传统范式之下.但是
    3
    到了战后,日本的人均实质个人消费增长率提高很快,高达 6.4%,高于欧美其他国 家的 2~3倍,表明日本的衣食,娱乐和教育支出迅速增加,消费生活在量和质上 都有很大的改善.但是消费的增加仍然低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这是日本储 蓄率远远高于欧美国家的缘故. 从经济增长的实质看,日本持续了 18 年的高速增长可以分为两大时期:60 年 代中期以前是由生产性投资推动的高速增长时期,后期是由消费增长推动的高速 增长时期.1964 年东京奥林匹克之后,彩电开始以极快的速度普及,拥有量 1970 年占总户数的 26.3%,1975 年急剧上升至 90.3%.以电视为主的媒体扩大了消费需 求,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很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耐用消费品的"用 完就扔" 现象. 汽车得以普及也是在这一时期, 1965 年注册登记的汽车共为 187.8 万辆,1975 年达到 677.7 万辆,增加 3 倍多.1966 年汽车的运输量客货均超过铁 路运输量.高速道路里程也急速增加,1965 年名神(名古屋—神户)高速公路开 通,1969 年又开通了东名(东京—名古屋)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网迅速向全国普 及,开自家车上下班变得常见起来,象征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国民消费方式的 变化. 表5 年度 1950 1960 1970 1976 消费支出(实际支出比例)的结构变化 食品 52.4 41.8 31.9 28.7 服装 8.6 12.9 10.9 9.9 居住 11.6 12.4 15.9 17.4 光热费 6.9 4.5 4.8 5.7 其他 20.5 28.4 36.5 38.3
    资料: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 ,东洋经济新报社,1981 年,第 325 页. 从表 5 可以看出恩格尔系数发生了显著变化, 1960 年的 41.8%下降到 1976 从 年的 28.7%.这一变化比起其他国家要迅速得多,主要是人均消费的迅速增长造成 的.服装支出增加,实际支出金额的比重占 10%左右.居住费用也在上升,其中包 含着由于城市化的压力造成的房租上升的因素.光热费比重略有降低.其它一项 中包括卫生保健费,交通费,教育以及娱乐与交际费用等等,这项支出的比例有 所增长,标志着日本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市化生活方式的普及. 三,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 1,吉尼系数下降 战后日本国民收入分布的显著变化就是基尼系数的降低,表明日本的收入分 配从战前到战后的均等化变化趋势.推动均等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有战后初期实施
    4
    的农地改革,解散财阀以及工会组织的普及.正是政治民主化改革的先行,才使 随之而来的高速经济增长创造的巨大财富得以均等地分配到各个职业阶层.1960 年代以后,基尼系数明显降低,收入分配均等化.由于经济增长,劳动力从供大 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导致日本的工资差距缩小,非农劳动分配率降低的趋势停 止. 表6 年度 1962 1964 1968 1970 1972 1974 收入分布(基尼系数) 全国 0.376 0.353 0.349 0.355 0.357 0.344
    资料来源:厚生省《国民生活实态调查》 . 库兹涅茨曾经指出,在近代经济长期的变动过程中,收入分配一般会先出现 不平等的趋势,然后趋向均等化.日本的经验支持了他的这一学说.日本战前不 均等(工资差距的扩大,分配率的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与劳动力供大于求有关.60 年代以后由于日本消灭了剩余劳动力现象,出现了均等化的趋势.1968 年日本人 均 GDP 超过 1000 美元时期,吉尼系数下降到 0.349,表明日本出现了较高的均等 化水平. 2,各个阶层收入均等化发展 收入水平是反映各个阶层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为收入水平可能直接影 响个人接受教育的机会,进而对人们的职业选择产生制约作用.首先看看富永健 一对 1975 年日本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富永按照 SSM8 分类 分析 1955 年至 1975 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年平均收入时,发现管理者阶层的平 均收入在三个时点上都是最高的,内部的差异也最大.但是管理者阶层与商业人 员一样,收入的增长幅度最小,1965 年为 1955 年的 2.4 倍,1975 年为 1955 年的 7.2 倍.而同期非技术职业的增长率分别为 3.7 倍和 12 倍,农业的增长率为 3.1 倍和 13.8 倍,技术职业的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3.3 倍和 10.8 倍.即收入较低阶层 的增长率超过高收入阶层(参照表 7) .他把这一收入差距缩小的趋势称为"分配 的民主化" . 表 7 元) 按职业大分类计算的年均收入(1955~1975 年) (单位:万日
    5
    1955 年 平均年收入 标准差 专业技术 148.5 管理 182.6 事务 89.7 商业 154.6 技术 109.8 半技术 17.5 90.8 非技术 68.2 农业 131.6 资料:第 1-3 次 SSM 全国调查. 12.6 11.7 12.9 9.0 16.6 17.2 10.1 29.2 31.3 21.9 13.4 49.6 33.8 26.8 24.2 标准差
    1965 年 平均年收入 标准差
    1975 年 平均年收入
    79.0
    55.1
    262.9
    117.7
    64.0
    359.0
    59.6
    28.2
    221.5
    68.5
    55.3
    211.7
    57.2
    40.0
    185.4
    46.4
    23.7
    187.0
    47.8
    38.0
    155.0
    39.2
    18.7
    173.6
    资料出处:富永健一编, 《日本的阶层结构》 ,东京大学出版会,1979 年,第 43 页. 在高速增长时期, 就业结构变动最大的是农业, 转移出来的人员进入其他职业,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阶层,事务员阶层和商业阶层人员构成增加.这一时期日本 的阶层结构的主要特征是:1,收入,教育和职业声望等社会资源分配均等化;2,
    6
    社会流动量扩大,代际就业机会开放程度增大;3,从属性主义原理向成就主义原 理转变;4, "中间"阶层意识进一步增强;5,社会地位不一致性推动了多种类型 的"中间阶层"形成.富永由此得出"产业化命题" ,即随着产业化的发展,教育 年数的分布和职业声望得分等社会资源的分布并没有出现金字塔式的形态,而是 呈现"中间层肥大型"的分布特征,社会阶层将趋于均等. 3,均等化奠定了自民党永久执政的社会基础 自民党的支持率 1955 年以后逐渐上升,特别是 1965 年至 1985 年期间一直保 持很高的支持率,其主要原因是自民党将日本由追求理想的时代带入了一个充满 梦幻的高速增长和稳定增长时期,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提高.自营业白领阶层,农 民阶层和大企业管理层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受益者,也是自民党的主要支持者.而 革新政党的支持者大企业蓝领阶层在石油危机之后的"后工业化"浪潮中,在社 会中所占比重降低,导致其支持率下降.除 1994-1996 年社民党短暂的执政时期 之外,政权永久性地掌握在自民党手中. 4,带来日本社会均等化的主要制度因素 战后日本社会的均等化变迁一直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应该说,除了战后 初期实施了民主化改革为经济社会均等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之外,与日本政府实 施的一系列社会制度有关.其中高就业制度与就业保障政策,收入分配的均等化, 税收政策,收入再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起了关键作用. 1)就业状况与就业政策 高速经济成长期中,日本一直保持着所有发达国家中最低水平的失业率,60 年代完全失业率2一直在 1%左右推移,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 73 经济发展速度放慢, 完全失业率开始有所上升,73 年为 1.3%,74 年为 1.4%.这期间由于产业结构的剧 烈变化,产业与企业的不断更新,人们不得不跨越企业甚至产业重新谋求职业, 因此这期间的失业可以认为是构造性失业,就业者因对工资不满而自发离职失业 的情况很少. 此间日本政府采取的就业措施多以巩固以终身雇用,年功序列制工资为主的 日本式经营,完善劳动市场,保护弱势群体为目的.早在 1960 年日本就通过了旨 在保护残疾人的《身体障碍者雇用进法》 ,确定了保障残疾人就业,提供康复训练, 对雇用残疾人企业以补助等措施.1966 年通过的《雇用对策法》被认为是日本针 对产业整体制定的最为完善,最为体系化的以解决构造性失业问题为目的的就业 对策.该政策明确规定, (1)企业大量解雇或削减员工时必须事先向有关部门登 记申请; (2)政府应充实就业指导与职业介绍事业; (3)加强技术训练与测评,
    2
    完全失业率=完全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完全失业人口指可能并希望就业且正在找工作者.
    7
    为求职者提供援助帮助他们更换职业和跨地区调动工作,使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充实必要的再就业政策; (4)采取必要措施提高退休年龄,中高年的再就业; (5) 改善雇用状况.这为强化以后的雇用保障政策奠定了基础,也意味着从法律上认 可了终身雇用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终身雇用制和年功序列制工资为特征的日本式经营模式也带来了问题,其 一就是企业没有中途录用中高年离职者的机制,对企业而言,录用中高年离职者 远没有录用工资相对较低的大学毕业生更为"合理" ,如何确保中高年的雇用成为 社会性议题.1971 年日本通过了《关于中高年雇用安定的法律》 ,目的在于通过延 长退休年龄,实行连续雇用制度以稳定中高年龄人口的就业.此外,还采取综合 性的措施,促进中高年龄人口的再就业,为他们提供再就业信息.还对用人企业 招收员工时的年龄限制加以指导,并设立了"银色人才中心" ,从各方面援助中高 年求职者. 战后,女性作为边缘劳动力参与正规劳动力市场的机会很少.随着经济高速 增长以及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体力不再是判断劳动力质量的唯一标准,女性受 教育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就业人数不断增加.除正规就业之外,从事服务业等第三 产业的钟点工很多,因结婚生育暂时"回家"的女性在孩子可以送幼儿园后再就 业的人数也不断增加.为确保女性就业的权利,避免性别歧视,1972 年日本制定 了《确保雇用领域男女机会与待遇均等的相关法律》 ,旨在让国民加深对男女平等 的理解,消除妨碍男女均等的各种因素,禁止企业歧视女性,规定企业必须确保 妇女怀孕期间及生产后的健康管理,确保其保健与接受体检的时间,采取相应的 改变工作时间,减轻工作量等措施. 1973 年 8 月爆发的石油危机及年底的日元升值导致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至 1.3%.为妥善安置失业人员,保障国民生活,日本政府于 1974 年设立了"雇用保 险制度" .这是由政府掌管的强制性保险制度,由"失业保险补贴"和"雇用保险 三项事业" (雇用安定事业,能力开发事业,雇用福利事业)构成.失业保险补贴 由就业补贴,促进就业补贴,教育训练补贴,连续雇用补贴组成;领取期限一般 为失业次日开始的一年,基本失业保险的金额按日计算,根据失业前 6 个月工资 的日平均值支付,支付比例根据被保险者的年龄,收入,加入保险时间等从 50%--80%不等.没有正当理由擅离岗位或因自己的重大责任被解雇者,只能领取 3 个月.因怀孕,生产,疾病,随配偶赴海外工作,参加海外协力队等原因不能连 续 30 天就业者可再延长领取 3 年. 另外, 政府在各地设立了 HELLOWORK 网络机构, 专门从事失业指导和提供再就业信息. 通过上述政策,日本到 1974 年基本确立了以保护弱势群体,寻求均衡发展, 完善劳动力市场为主要目的的政策体系,为以后的相关就业政策奠定了基础,保 证了就业环境的稳定.
    8
    2)收入分配均等化的原因 从表 8 可以看出,高速经济成长最盛的六十年代收入分配显示出平等化的倾向. 表8 所有家庭及除农家以外家庭双方的收入差距(根据对数分散计算得出)的变 化情况 所有家庭 1924 38 53 60 79 0.190 0.297 0.041 0.054 0.043 除农家以外的家 庭 0.170 0.273 0.041 0.054 0.043
    出处:沟口敏行(1986)"日本收入分配的长期变动"《经济研究》vol.37, pp.152-158. 日本学者一般从以下三点说明这一平等化出现的原因,第一,高速经济增长带 来制造业工资的上升,由于这一上升几乎渗透到制造业内的各个行业,各个行业 的工资平普遍上升.第二,被认为工资支付能力较低的中小企业,由于生产率的 增加,工资支付能力增强.而且这一时期,日本社会农村流向城市的劳动移动几 乎结束,开始出现劳动力人口不足的情况.以前支付相对较低工资的中小企业, 现在不得不支付较高工资.第三,这一时期,农家的兼业化不断发展,50 年代水 平很低的农家收入再加上兼业所得收入,总收入上升,农家与非农家的收入差距 缩小(橘木,p.48). 3)税收的再分配效果 国家征收的税金被用来做为财政收入为国民提供公共财物.由于税种和税率 直接影响税后收入,因此,税收方法本身就有进行收入再分配的效果,是十分有 效的政策调节手段. 租税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即以所得税与法人税为代表的直接税,与以物品税 与消费税(附加价值税)为代表的间接税,对家计收入有影响的是所得税与间接税 (物品税与消费税).由于所得税是直接对家计收入征税,所以影响力最大.日本 实行累进税制,对高收入者课高税率,对低收入者课低税率,这一原则在日本被 普遍接受. 决定所得税再分配效果的因素有两种.一是征税起点的设定,二是税率累进度 的设定.日本税制的特点在于课税起点相当高,而且累进度呈陡势上升,对所得 税的收入再分配效果寄与厚望(橘木,p.90).
    9
    4)社会保障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社会保障制度实现收入的再分配效应是在下述两个阶段实现的.第一阶段是 筹资阶段,公共年金保险与医疗保险最有效果.第二阶段是支付阶段,退休年金, 医疗费,生活保护费以及儿童补贴等都有收入再分配效应.1961 年日本就已经实 现了"国民皆年金"的目标,国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得以确立.社会保障制度中, 再分配效果最为显著的是低收入者生活保障和残疾者生活保障. 表 9 人均实质社会保障费与社会保障占 GDP 比例 年度 1955 1960 1970 1976 社会保障费占国民收入的比率 (%) 5.5 5.1 6.1 10.4
    资料: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 ,东洋经济新报社,1981 年,第 331 页. 社会保障政策的普及程度是规定国民福利水平的重要因素.人均实质社会保 障费以及社会保障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战后一直处于增加趋势,70 年代增加最为 显著.日本的社会保障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差距不大,但是与日本的人均收 入比较,社会保障水平还显较低. 四,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是日本社会具有分期意义的转折点 尽管日本的高速增长实现了高就业率,并成功地消除了经济收入分配差距问 题,实现了均等化发展,但还是面临着一系列经济与社会问题.日本政府从 1961 年开始制定一项重要的"综合开发计划"来应对这些问题. 1,以解决人口过疏问题为课题的第二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 高速度的工业化带来的首先是人口过疏与过密问题,这是收入再分配的地区 差异造成的.人口过疏过密是城市化,产业化过程中人口流动的两个极端表现. 城市生活方式吸引大量农村青年涌向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城市圈及其周围地 区.1965 年以后,人口流动的另一个极端是过疏现象加剧.过疏是指人口数量减 少显著,当地经济发展出现停滞甚至衰退,原有公共福利设施难以维持正常运营, 最终导致村落共同体解体的现象.日本过疏地区主要是北海道,东北,关东,北 陆,近畿,中国,四国,九州,冲绳等地区,这 9 个地区的人口在 1965~1970 年 间减少 13.6%,达到最高峰值. 其次,经济发展虽然使日本国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大提高,但是相比之下,
    10
    住房,上下水道,交通等公共设施不完备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企业片面追求利 润和环境保护政策不健全造成了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振动,恶臭,土壤 污染和地基下沉等七大典型公害,著名的日本四日市哮喘病,疼痛病,新泻水俣 病,熊本水俣病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对居民生活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1969 年内阁通过了"新全国综合开发计划" .该计划的四个目标是:1,谋求 人与自然界的长期和谐,永久性地保护自然,以解决公害环境问题.2,避免国土 利用的地区偏倚,均衡地开发利用全部国土.3,发挥各地的优势,制定因地制宜 的国土利用计划,解决人口过疏过密问题.4,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安全,舒适和文 明的生活环境,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差距. "新全综"采用了大规模项目开发方式.为了与技术革新,信息化社会以及城 市化趋势相对应,需要增强国土长期的和可持续的巨大活力,实现社会中枢管理 功能的集中,建立全国性的物品流通网络.同时与这一新的网络相联系,从各地 特性出发,实施自主,高效的大规模开发项目,使效果逐步波及到周围地区,实 现国土整体的均衡利用. 大规模开发项目分为以下三大类型.第一,将中枢管理功能和物资流通功能 集中到以三大城市圈为中心的大城市;与此同时建设全国性的高速通信交通网络 (包括航空网,高速干线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港湾) ,连结地方和大城市,使开 发效果波及到整个日本列岛,最终实现全部国土的均衡利用.纵贯日本列岛南北 2000 公里的闻名于世的新干线就是这一时期修建的,新的交通网络以首都东京为 中心联结从札幌到福冈的 7 个城市功能集中地区.第二,边远地区根据当地特点 举办包括农业开发基地,工业基地,流通基地和旅游基地在内的大型开发项目. 第三,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历史环境和国土资源,开发水资 源,建设住房和居住环境设施. 2,强调社会开发的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 1973 年以后,日本转入稳定增长时期.石油危机对日本加工贸易型经济产生 了巨大冲击,促使整个经济体系向省能源,省资源方向转变,资源有限时代已经 到来.其次,田中角荣内阁推行的日本列岛改造加剧了土地投机,诱发了地价暴 涨.此外,由于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已接近极限,必须将劳动密集产业结构 转向知识密集型结构. 国民意识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高速增长丰富了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基本 上实现了完全就业,人们逐渐安于目前的物质生活条件,出现了所谓"一亿总中 流"的意识.与高速增长时期相比,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淡化,而转为追求 更高层次的精神安定与充实,生活的安定与安全,追求历史环境,文化环境的协 调.以公害为核心,包括地价,交通,环境在内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围 绕四大公害出现的居民运动高潮象征着国民意识的变化. 1977 年,日本公布了"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 .该计划将社会开发作为计
    11
    划的重点,由原来的"工业开发优先"转向"重视人的生活" ;确定计划的基本目 标为"立足于历史,传统文化,形成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相互协调的 人类居住的综合环境;抑制人口和产业向大城市集中,振兴地方,治理人口过疏 过密问题,确立新的生活圈" . "三全综"把"定居构想"确定为新的开发方式.由于大城市人口过密问题 的加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的落后,不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人口都不具有永久居住 的意识.必须改善地方城市特别是农山渔村的就业,住宅等生活设施以及教育, 文化,医疗等条件,为向地方分散人口创造条件,从而把大城市从水资源不足, 能源匮乏和地价暴涨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逐步实现人口和产业的地区合理布局. 计划对地方中小城市和农村社区寄予很大希望,特别提出重视地方公共团体的作 用,开创"地方时代" . 五,对现阶段中国的借鉴意义 这一时期日本给我国的启示,不仅是推进经济增长的经验,更在于驾驭社会 协调发展的对策.日本自民党特别注重代表农民和自营业者等社会下层的利益, 在社会中均等配置社会资源,保持了稳定的国民支持率.所谓均等配置并不是平 均分配.从微观上看日本的各个阶层在收入,财产,学历,职业声望上都存在差 距,有的收入高,有的则职业声望高.但是大家相互综合评价时感觉这些差异可 以相互抵消,每一个阶层获得的社会资源总量是均等的.这种中流社会是"地位 的非一致性"带来的. 我国正在经历高速增长,如何建立在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 机制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首先,经济增长创造的各种社会资源以及获得资源 的机会应在各阶层中均等分配,应特别为社会下层创造社会流动的机会.其次, 发挥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效应至关重要,它将有效调节资源分 配结构.此外,应高度关注社会开发,努力消除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地区差异,促 进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南亮进, 《日本的经济发展》 ,东洋经济新报社,1981 年. 李国庆, 《日本社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 正村公宏, 《战后史》 (下),筑摩书房,1985 年. 橘木俊诏著,丁红卫译, 《日本的贫富差距》 ,商务印书馆,2003 年.
    中国社会学网 www.sociology.cass.cn
    12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就业性别歧视  就业性别歧视成功案例  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  反就业性别歧视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