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的价值观 >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初探
  •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初探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08-06-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a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初探
    徐冰 杨宜音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价值观既是个体的选择倾向,又是个体态度,观念的深层结构,它主宰了
    个体对外在世界感知和反应的倾向,因此是重要的个体社会心理过程和特征;与此同时,价值观还是群
    体认同的重要根据——共享的符号系统,因此又是重要的群体社会心理现象.而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
    个体和群体的价值观都会表现出很大的变化.所以,它还是关注社会变迁的人文,社会科学家特别重视
    的社会心理标志.
    一, 理论与方法
    社会心理学家大都认为,价值观是社会心理学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它是比态度更抽象,更一般的
    具有评价性,选择性,规范性的深层心理建构,是文化成员合理的信念体系.在价值观的诸多内容里,
    人生价值观当数其中最为重要,与人类生活价值评价和生存方式选择最为密切的一部分.本研究即是想
    通过对人生价值观的测量,探讨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人们的人生价值观,或者称为一般价值观是否存
    在相应的变化.
    早期,以整个社会或文化为对象所作的有关价值取向的研究,多由人类学家所从事.他们大多采用
    访谈法或自然观察法.自1945年以后,一些心理学家及受过心理学训练的人类学家,开始试行设计比较
    标准化的问卷或量表,以便更广泛而有系统地研究不同民族,国家,社会,或团体的价值观(杨国枢,
    1974).
    我们的问卷以Morris的"生活方式问卷"(The ways to life)为测量工具,探讨人生价值观问题.从
    Morris的人生价值观研究入手,是出于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考虑.从理论的角度,人生观是对美好生活
    的看法或观念,它是个人价值系统(value system)的一部分,而且是个人价值系统中的主要内涵或成分,
    以此从事价值变迁的研究,是相当适宜的(杨国枢,1975,193/195).从方法论的角度,我们可以籍此从
    事控制较佳的历时比较(diachronic comparison).
    探讨中国社会变迁对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影响的研究,大都采用横断性的变量(cross-sectional variable)
    (如现代化程度不同的社会或地区)来代表社会变迁;有的研究者则将自己所得的有关价值观念的经验
    结果,与他人以前的研究发现从事笼统性的比较与讨论;有的研究者更将自己所发现的价值特征,与中
    国人的传统价值特征相比较.总结而言,过去以中国人为对象所从事的有关研究,较缺乏控制较佳的历
    1
    时比较(杨国枢,1975,195).
    Charles Morris经过在美国2000多大学生中进行了测查,于1948年编制了"生活方式问卷".他是最
    早以问卷法研究中国人价值观的美国学者.他在中国各省实测了男女大学生743人,以研究当时中国学
    生对各种生活方式的好恶情况或人生观.所得资料经统计整理后,于1956年随同施测美,加,印,日,
    及挪威等国大学生所得的结果,发表于《人类价值种种》(Varieties of Human Values)一书中.他的问卷
    被认为是由"超越文化界限的抽象哲学问题"构成的,因此,他编制的量表中的13个测题也被认为代表
    13种生活哲学(Robinson,Shaver & Wrightsman,1990/1997:879).Morris认为,这些测题从"对美好
    生活的想法"这一操作层面测量了人们"所喜欢"的构念,即"想象的价值观"(Morris,1956:13).
    他的"生活方式问卷",为许多学者所沿用.例如,Paras, Singh, Sophia Huang,和George Thompson
    (1961)对在美中国学生,,国枢(1964,1984)对台湾大学生,谢惠灵(1987)对中国大陆大学生,分
    别进行了施测.所得资料已经为系统的历时比较(diachronic comparison)奠定了基础.再次在全大陆范
    围内施测这一问卷,我们可以与半个世纪前的Morris(1948)的同类研究进行比较,探讨大陆中国人的
    价值变迁;我们也可以与杨国枢(1964,1984)对台湾大学生的研究进行比较,探讨共享中国传统文化,
    经历不同社会变迁的人们的价值变迁;我们还可以与谢惠灵(1987)对中国大学生的研究进行比较,探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大学生谈谈人生价值观  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论文  大学生价值观论文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大学生人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