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附件 1:
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立项申报表
学校名称 :
苏州科技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教学中心类型:
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教学中心网址:
http://aup.usts.edu.cn/jxsyzx
公章:江苏省教育厅制
二 一一年
- 2-
一、实验教学中心基本情况
实验中心名称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 学科门类
申报类型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筑学
教学简况实验课程门数
实验项目个
数
面向专业
个数
年实验人时数
34 177 11 145017
基础条件
实验室建筑
面积(平方米)
设备台件数
仪器设备
总值(万元)
10万元以上设备
台套
数
总值(万元)
10800 941 1428.55 24 741.79
实验中心主任情况姓名 年龄 学历 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夏健48 本科 学士 教授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电子邮箱
0512-68251955 13962167708 Xiayifei92@yahoo.com.cn
教学科研
工作经历
1984 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 1984—2001 年任
教于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建筑系,期间曾在同济大学、重庆大学、意
大利罗马建筑技术培训中心(CEFME)和意大利罗马 Tomasso Valle
建筑师事务所等处访学累计 4 年多,历任建筑设计教研室副主任、
主任、系副主任等职.2001 至今任教于苏州科技学院(学校合并并
更名).主要学术兼职有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专业委员会
委员、苏州市土木建筑学会理事、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编委、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社
会兼职有苏州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科技
学院苏鑫幕墙设计研究院院长、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董事等.
长期从事城市设计与理论、建筑设计与理论、外国建筑史和毕
业设计等本科、研究生课程教学,城市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住区
设计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工作.
近5年中,2006 年被评为苏州科技学院首届优秀教师, 2007
年被评为苏州科技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08 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系
统优秀共产党员.
- 3-
主要教学
科研成果
一、主要教学成果
1111、教研课题、教研课题、教研课题、教研课题
(1)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省教改项目 ,
2005-2008,1/9
(2)跨专业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省创新实验
基地项目,2008-2011,2/9
(3)城市规划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教育部,2007-2011,2/10
(4)宽口径应用型建筑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校专业
人才培养综合改革项目,2009-2011,1/6
(5)建筑系专业历史课程群,校重点课程群建设项目,2004-2006,
1/6
(6)建筑设计课程群建设,校重点课程群建设项目,2008-2010,
1/8
(7)城市设计理论精品课程建设,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
2010-2011,1/5
(8)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团队,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2010-2012,2/16
2222、教学成果、教学成果、教学成果、教学成果
(1)省二类精品课程:城市详细规划设计,江苏省教育厅,2006.06,
3/8
(2)古罗马建筑,"天空教室"杯江苏省高校第三届多媒体教学课
件竞赛好课件奖,江苏省教育厅,2007.01,1/3
(3)教学型大学建筑类设计人才复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校教
学成果一等奖,苏州科技学院,2011.04,1/5
(4)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探索设计类人才教育质量管理新体系,
校教学成果一等奖,苏州科技学院,2007.01,3/5
(5)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校教学成果二
等奖,苏州科技学院,2007.01,1/5
(6)建筑设计,校一类精品课程,苏州科技学院,2011.01,1/19
3333、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教学论文
(1)外国古建史课程的数字化学习探讨,高等建筑教育,2006.09,
1/1
(2)传统生态观的教育--以苏州园林为例,2006 建筑教育国际学
- 4-
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09,2/2
(3)整合思维:外国古代建筑史教学研究,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06,1/1
二、主要科研成果
1111、科研项目、科研项目、科研项目、科研项目
(1)旧城工业遗产地段的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研究(2010-R4-6),
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2010-2011,1/7
(2)小城镇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比较研究 (以苏南地区为例 )
(03KJD560200),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3-2010,
1/5
( 3 )基于整体观的苏州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09-C-25),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2009-2010,1/5
(4)城市工业遗产地段的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研究(JS2009ZD03),
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项目,2009-2011,1/8
(5)基于跨域治理的都市圈规划体制重建路径研究(09YJCZH08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2012,3/6
(6)历史文化名城中古典园林的环境研究,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
1999-2002,3/6
2222、科研获奖、科研获奖、科研获奖、科研获奖
(1)江苏省集约型景观(园林)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华夏建
设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住建部,2010.12,3/7
(2)回归生活世界 —历史街区生活真实性问题的探讨,苏州市哲
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苏州市人民政府,2009.11,1/2
(3)理论思维和直觉结合下的建筑形象创作,2004-2005 年度苏州
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苏州市人民政府, 2006.10,
1/1
(4)老新村综合整治中静态交通解决的思考 --以苏州市为例,
2006-2007 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苏州市人
民政府,2008.11,1/1
(5)数字时代历史街区保护的观念更新初探,2002-2003 年度苏州
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苏州市人民政府, 2008.11,
1/2
(6)苏州科技学院建筑系馆,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省建
- 5-
设厅,2004.09,1/5
(7)张家港市兴鸿清水湾居住小区详细规划,江苏省优秀工程设
计三等奖,省建设厅,2007.06,1/5
(8)苏州市胥江及其周边地区城市设计,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二
等奖,省建设厅,2007.06,2/8
3333、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学术论文
(1)历史街区重建建筑设计策略,工业建筑,1/2,2010,(4)
(2)从重置到重生: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真实性的保护,城市
发展研究,1/2,2010,(2)
(3)基于"异托邦"的历史街区营造,城市问题,1/2,2010,(3)
(4)回归生活世界 ——历史街区生活真实性问题的探讨,城市规
划学刊,1/2,2008,(4)
(5)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对农村聚落形态演化的影响分析 ——以江
苏省苏州市为例,安徽农业科学,1/2,2008,(5)
(6)理论思维和直觉结合下的建筑形象创作 ——以苏州科技学院
建筑系馆设计为例,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工程技术版 ),1/1,
2005,(3)
(7)数字时代历史街区保护的观念更新初探,规划师, 1/2,
2003,(6)
(8)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建成环境的意义——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1,2004,(2)
(9)景观系统在居住小区形态规划结构中的作用,规划师,1/2,
2004,(8)
(10)试论苏南水乡小城镇中心的城市设计原则,城市规划汇刊,
1/1,2001,(1)
(11)试比较巴罗克建筑与北京"拍子"式店面设计,苏州城建环
保学院学报,1/1,2002,(1)
(12)居住环境中第一级交往空间设计的探讨,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学报,1/2,2002,(3)
(13)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关联发展,南方建筑, 1/1,
2001,(2)
(14)苏州古典园林创作理论与古城空间环境更新,苏州城建环保
学院学报,1/1,2001,(1)
- 6-
(15)关于苏州园林区域发展的思考,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1,
2001,(2)
(16)江南水乡城镇特色的继承与发扬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中
心区的城市设计,规划师,1/1,2000,(4)
(17)江南地区建筑风格的追求——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行政中心
设计,新建筑,1/1,2000,(5)
(18)塑造再生的城市细胞 ——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
究,城市规划,2/2,2008,(2)
(19)融入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系统的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
用,工业建筑,2/2,2008,(4)
(20)区域 CBD 网络的构建模式,现代城市研究,2/2,2007,(3)
(21)历史空间与现代空间的融合——城市设计解读,现代城市研
究,2/2,2008,(3)
(22)试论历史街区空间的"异托邦"特质,现代城市研究,2/2,
2010,(2)
(23)城市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方法,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工程技
术版),2/2,2008,(1)
(24)试论小城镇公共空间系统的建设策略,小城镇建设, 2/2,
2009,(4)
(25)小城镇公共空间系统的建构初探,常州工学院学报, 2/2,
2009,(5)
(26)城市道路界面景观的建构与设计策略探讨,江苏建筑,2/2,
2008,(5)
4444、学术专著、学术专著、学术专著、学术专著
(1)小城镇中心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05,1/2
(2)住区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04,2/2
- 7-
实验中心人员情况实验
教师
总人数
其中专职教师人数 其中兼职
教师人数小计 正高 副高 中级 其他
40 36 10 15 11 0 4
实验技
术人员
总人数
其中高级工程师 /
实验师人数
其中工程师/
实验师人数
其他技术
人员人数
5 0 5 0
其他
人数
0
2008200820082008年以来
实验中心经费
投入和支出
情况
时间
经费投入
(万元)
支出项目
支出
子项目
支出
金额
(万元)
备注
2008 288
专业建设
实验室建
设
教材、教学改革 15
实验室平台建设 250
财政部
专项
师资队伍建设 8
实验室环境建设 15
2009 128
专业建设
实验室建
设
教材、教学改革 25
实验室平台建设 65
师资队伍建设 18
实验室环境建设 20
2010 375
专业建设
实验室建
设
教材、教学改革 30
实验室平台建设 300
财政部
专项
师资队伍建设 15
实验室环境建设 30
合计 791791791791
- 8-
2002002002004444
年以
来
实验
中心
教学
科研
主要
成果
(只
列省
级以
上成
果)
一、教研获奖
序号主要
参与人
获奖项目 获奖等级
获奖
时间
授予单位
1 杨新海
多校联建、资源共享的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模式改革与创新
江苏省教学成果
特等奖
2009 江苏省教育厅
2 文剑钢
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
系的创建与高素质人
才的培养
江苏省教学成果
一等奖
2005 江苏省教育厅
3 杨新海
抓基础重实践、以改革
促提高——城市规划
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
革
江苏省教学成果
二等奖
2005 江苏省教育厅
4 杨新海
教学型大学城市规划
专业"创用型"高水平
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
研究与实践
江苏省教学成果
二等奖
2009 江苏省教育厅
5 黄耀志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 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 2004 江苏省教育厅
6 袁中金 城乡规划原理 江苏省二类精品课程 2006 江苏省教育厅
7 范凌云 城市道路与交通
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多
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
2009 江苏省教育厅
8 范凌云 城市对外交通
第二届江苏省"方正奥
思"杯多媒体课件大赛
三等奖
2004 江苏省教育厅
9 夏健古罗马建筑
第三届江苏省"方正奥
思"杯多媒体课件大赛
"好课件"奖2006 江苏省教育厅
10 范凌云 城市道路与交通
第三届全国建筑类多
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
2009
中国建设教育
协会
11 屠苏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三届全国建筑类多
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
2009
中国建设教育
协会
12 胡莹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
第三届全国建筑类多
媒体课件大赛优胜奖
2009
中国建设教育
协会
二、教研项目
- 9-
序号主持人 教学项目 时间 项目来源
1 夏健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2005-2007 江苏省教育厅
2 杨新海
城市规划特色专业教学体系的深化研究与实
践2005-2008 江苏省教育厅
3
文剑钢
夏健培养跨学科、跨专业设计复合型人才的改革
研究与实践
2007-2009 江苏省教育厅
4
杨新海
黄耀志
工科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07-2009 江苏省教育厅
5
黄耀志
夏健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
地:跨专业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
验基地
2008-2011 江苏省教育厅
6 杨新海
省重点精品建设教材:城市规划设计系列教
材2006-2010 江苏省教育厅
三、教研论文(部分)
序号论文题目 作者
发表
时间
刊物名称
1
基于工作室模式的设计课程跨专业联合教学
探索
王雨村
胡莹2010-10
2010 全国建筑
教育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2 建立一套理性的建筑设计教学模式 张曦2007-12 高等建筑教育
3 加强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能力培养的探索 洪杰2008-02 高等建筑教育
4 论社会实践活动与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 王勇2006-12
现代教育研究学
刊5论城市规划专业社会综合实践教学 王勇2007-03 高等建筑教育
6 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屠苏莉
吴芸钱达2007-06 高等建筑教育
7 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之生态学教学方法探讨
丁金华
刘志强
2007-08 高等建筑教育
8 园林专业设计类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刘志强
王雨村
2007-12 高等建筑教育
9 我国室内设计教育发展初探 郭晓阳 2009-09 家具与室内装饰
10
培养跨学科、跨专业室内设计复合型人才的
研究与实践
文剑钢 2010-12
2010 年教育教
学改革与研究论
文集
- 10-
11 社会调查与城市规划相关课程联动教学探索
范凌云
杨新海
2008-05 高等建筑教育
12 论城市规划专业社会综合实践教学 蒋灵德 2008-05 高等建筑教育
13 建筑教育的整体绿色理念初探 朱建文 2006-09
2006 全国建筑
教育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14 传统生态观的教育---以苏州园林为例
申青夏健2006-09
2006 全国建筑
教育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15
工科院校景观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探讨
丁金华
吴芸2009-10 高等建筑教育
16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类课程教学初
探
罗小华 2009-12 高等建筑教育
17 关于风景园林专业教育职业化的思考 陈蓓2009-12 高等建筑教育
18 建筑学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张曦2007-12 山西建筑
19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探索 蓝刚2008-02 山西建筑
20
走出困境——论高校园林专业教学质量的提
高
雍振华 2008-11
第三届全国风景
园林教育学术年
会论文集
2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屠苏莉 2008-12 高等建筑教育
22
意义建构与信息传达——建筑设计原理课程
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胡莹2009-04 南方建筑
23 景观专业教育中生态教学模式的探讨 丁金华 2009-08 四川建筑
24 风景园林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王丽萍
屠苏莉
2010-02 高等建筑教育
25 高校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探讨 高安2006-12 文苑
四、学术专著和教材
序号 姓名 专著名称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时间
承担角
色1时匡全球化时代的城市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08
第一著
者2雍振华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09 参编
3 黄耀志 小城镇详细规划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10 主编
4 林海室内设计概论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0.10 参编
- 11-
5
邱德华
董志国
胡莹建筑艺术赏析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9.12 主编
6 林海室内与环境设计实训 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2008.01 参编
7
雍振华
钱达园林工程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9.09 主编
8
黄耀志
杨新海
小城镇区域与镇域规划导则研
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05 参编
9 刘志强 种植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10 参编
10 刘皆谊
城市立体化的视角--地下街设
计及其理论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07 著者
11 雍振华 江苏民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12 主编
12 黄耀志 城市雕塑系统规划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09 主编
13 张家骥 中国建筑论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4.05 著者
14 黄耀志 小城镇规划设计施工指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06 参编
15 张家骥 中国造园艺术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4.12 著者
16 王秀慧 建筑装饰设计表现图技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07 主编
17 杨新海
城市规划资料集:第3分册—小
城镇规划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07 参编
18 杨新海
全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优
秀作业选(三、四、五)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07 参编
19 袁中金 小城镇发展战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2 主编
20 朱建达 村镇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01 主编
21 袁铭数字城市建设与管理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5.03 主编
22 袁铭测量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12 参编
23 袁中金 震后乡镇典型调查分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10 参编
24 范凌云 都市景观地理 日本株式会社古今书院 2008.11 参编
25
楚超超
夏健住区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04 主编
26 杨志华 房屋建筑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11 主编
27 王勇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指导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04 主编
- 12-
五、学生专业获奖(部分)
序号姓名专业
年级
获奖名称及等级
获奖
时间
1
蒋维科、王海
宁等 9 人
跨专业
01 级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英国文化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
国学生城市规划国际竞赛银奖第一名(金奖空缺)
2005
2
黄丹、朱加丰
等7人跨专业
01 级
中国世界建筑博览园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二等奖
(一等奖空缺)
2006
3
张晗沁、赵英
晨、林琳、杨迪、许枫
跨专业
07 级GAP - The Shout From The Old Town
IFLA 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第三名
2010
4
侯明明、俞瑛、俞永咏
城规00
第九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
作品竞赛三等奖
2005
5 吴秋颖等 城规01
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
作品竞赛三等奖
2007
6 殷平平 建筑99 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 2004
7 郝光宇 建筑99 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 2004
8 刘翊 城规99 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 2004
9 周沫 城规01 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 2005
10 黄丹 建筑01 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 2006
11 刘积平 室内04 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 2008
12 鲁晶晶 规划03 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 2008
13 姚凌燕 规划04 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 2009
14 顾华波 室内06 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 2010
15
李玮伟、陈晨、张戈
室内05
苏州市东山会所室内设计—茶道·禅韵
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
2009
16
孙晶、缪敏、
张剑等 8 人
建筑、
规划05
级
常熟市民活动中心规划及建筑设计
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
2010
17 万晶等
跨专业
04、05
级
泰翔御品城市综合体设计
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
2010
18 韩伟等
跨专业
03 级
第二届"U+L"新思维全国大学生概念设计竞赛
佳作奖
2006
19 鲁肖楠 园林06 "园冶杯"风景园林毕业作品国际竞赛一等奖 2010
20 关美芳 园林06 "园冶杯"风景园林毕业作品国际竞赛一等奖 2010
- 13-
21 周思颖 园林06 "园冶杯"风景园林毕业作品国际竞赛二等奖 2010
22 梁程园 园林06 "园冶杯"风景园林毕业作品国际竞赛二等奖 2010
23 陈懿君 园林06 "园冶杯"风景园林毕业作品国际竞赛三等奖 2010
24 高朦园林06 "园冶杯"风景园林毕业作品国际竞赛三等奖 2010
25 沈妍园林06 "园冶杯"风景园林毕业作品国际竞赛三等奖 2010
26 姜珊园林06 "园冶杯"风景园林毕业作品国际竞赛优秀奖 2010
27 黄蕾园林06 "园冶杯"风景园林毕业作品国际竞赛优秀奖 2010
28
姚之浩等 7
人
城规03
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国际青年学生作品
展荣誉奖
2006
29 赵雷城规01
国际住宅规划联合会第十届大学生城市规划夏令营
最佳创作奖
2006
30 朱淳建筑07
"不系舟—咖啡馆设计":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
业观摩和评选,优秀作业
2008
31 朱一帆、景艳 建筑08
组合空间的推理与演绎: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
观摩和评选,优秀作业
2009
32
张骁聪、李一
奇
建筑08
苏州博物馆空间认知与分析: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
作业观摩和评选,优秀作业
2009
33 李纯阳 建筑07
老城·幼儿·园—南方六班幼儿园设计:全国大学
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和评选,优秀作业
2009
34 蔡归鸿 建筑05
Laboraty City——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和纳米仿
生研究所建筑设计: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
和评选,优秀作业
2010
35 杨迪、朱淳 建筑07
缝隙——平江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系统设计:全国大
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和评选,优秀作业
2010
36 朱一帆 建筑08
大家的城市——集宿区活动中心设计:全国大学生
建筑设计作业观摩和评选,优秀作业
2010
37 李一奇、王任 建筑08
生活在古城——艺圃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设计:全国
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和评选,优秀作业
2010
38
孙苏娴、高旻、陈政全
建筑09
空间认知与设计训练—江南民居启示录:全国大学
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和评选,优秀作业
2010
39
隋潇、殷悦、
姚远
建筑09
经典建筑解析: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和评
选,优秀作业
2010
40
李萌、刘亚
梅、施鹏骅、
苏予轩、徐晓
赟、徐钰超
建筑09
空间体验和分析: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和
评选,优秀作业
2010
41
王慧娜、唐渂
辰等
城规03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三等奖 2006
- 14-
42 缪炫、刘飞等 城规03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佳作奖 2006
43
姚之浩、陈兵
等
城规03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佳作奖 2006
44 叶雷、赵虓江 城规03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三等奖 2007
45 张展、赵丽凤 城规04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佳作奖 2007
46
吴沛芝、邹晔
晔
城规04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佳作奖 2007
47 邹璀莹、章华 城规05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三等奖 2008
48 潘晖婧、赵龙 城规05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佳作奖 2008
49 王薇、王佳 城规05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佳作奖 2008
50 吕燕、宣豪 城规05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佳作奖 2008
51
韦柯筠、沈拮
平
城规05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佳作奖 2008
52
胡竞越、段苹
晏
城规06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三等奖 2009
53 陶沁、孔夏慧 城规06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佳作奖 2009
54
姚杨洋、朱安
宁
城规06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佳作奖 2009
55
胡云飞、李雪
冰
城规07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二等奖 2010
56 林彤、程昳晖 城规07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三等奖 2010
57 孙颖、陈默 城规07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三等奖 2010
58 赵邯、周美吟 城规07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三等奖 2010
59 林琳、钱悦斐 城规07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设计作业评优三等奖 2010
60 陈锦芳、郑茵 城规02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佳作奖
2006
61 夏戴萍等 城规03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三等奖
2007
62 刘飞、殷铭等 城规03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佳作奖
2007
63 朱阳、陈兵等 城规03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佳作奖
2007
64
李凌宵、朱晓
玲
城规03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佳作奖
2007
65
成晋晋、陈悦、周德坤、
施晓婷
城规04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三等奖
2008
- 15-
66
张菁姝、周慧
华、沈鸿飞、
李新
城规04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三等奖
2008
67
刘畅、王震、
刘世敏、蔡婷
婷
城规05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三等奖
2009
68
潘晖靖、沈佶
平、韦柯筠、
赵龙
城规05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三等奖
2009
69
章华、王薇、
邹璀莹、王佳
城规05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三等奖
2009
70
孔夏慧、王蜜、陶沁、裴
茂义
城规06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三等奖
2010
71
储备、顾韵
斐、吴茜、马
一星
城规06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佳作奖
2010
72
史可任、堵鹏、施刚、曹阳、严星玲
城规06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二等奖
2010
73
缪诚、于晨、
胡竞越、孟震、段频晏、
任晨辰
城规06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二等奖
2010
74
霍铭滔、姚杨
洋、朱安宁、
赵璇、钱澜、
周杏庄
城规06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佳作奖
2010
75
刘小凤、钱浅、陈聪颖、
杨茜雯、高小
宇、吴斌
城规06
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大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
佳作奖
2010
76 钱敏华 园林02 第二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三等奖 2006
77 张艳丽 园林02 第二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6
78 周良杰 园林02 第二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6
79 常光宇 园林02 第二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6
80 雏益园林02 第二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6
81 邵哲园林02 第二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6
82 祁婷立 园林02 第二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6
- 16-
83 张小莉 园林03 第三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7
84 钱悦娇 园林03 第三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7
85 邵卓言 园林03 第三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7
86 蒋瑛瑛 园林03 第三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7
87 李薇娜 园林03 第三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7
88 俞洁园林03 第三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7
89 王加伟 园林03 第三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7
90 郑杨园林03 第三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7
91 孟晓惠 园林03 第三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7
92 刘禹彤 园林04 第四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8
93 相蕾园林04 第四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8
94 刘慧园林04 第四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08
95 沈超园林05 第五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荣誉奖 2009
96 黄晨园林06 第六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10
97 吴岚园林06 第六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10
98 王勇园林06 第六届全国高校园林景观毕业设计展优秀奖 2010
99 韩伟、付玲 室内03 "和成·新人杯"全国青年学生室内竞赛二等奖 2006
100 许枫等 室内07 "和成·新人杯"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竞赛优秀奖 2010
101 林涛室内07 "和成·新人杯"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竞赛优秀奖 2010
102 凤丹室内07 "和成·新人杯"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竞赛鼓励奖 2010
103
孙慧中
李少飞
室内07 "和成·新人杯"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竞赛优秀奖 2010
104 黄前景、徐璐 室内07 "和成·新人杯"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竞赛鼓励奖 2010
105
叶晓俊、贾韬、许鹏、宣豪建筑05
"汶川地震纪念馆建筑设计"
Revit 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
2009
106
王舒啸、李皓、何玉文、
谈筠
建筑07
低碳生命体—城市低碳生活展示馆设计
Revit 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
2010
107
凌宇翔、张浩、崔佳亮
建筑07
单元融合—城市低碳生活展示馆设计
Revit 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
2010
108
施浩、李纯
阳、王乾、金
志浩
建筑07
湿地微泵—城市低碳生活展示馆设计
Revit 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
2010
- 17-
109 陈蕾等 园林06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表扬奖 2009
六、科研获奖
序号 年份 获奖人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 授奖部门
1 2005 黄耀志
山地城市生态化规划
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教育部
2 2007 袁中金 小城镇技术政策研究
2007 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
术一等奖
建设部
3 2007 黄耀志
小城镇区域规划与镇
域规划导则
2007 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
术二等奖
建设部
4 2007 袁中金
国家小城镇评价指标
体系研究
2007 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
术二等奖
建设部
5 2010 刘志强
江苏省集约型园林评
价体系研究
2010 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
奖,三等奖
住建部
6 2010 袁铭苏州数字城市三维基
础平台系统工程
2010 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
奖,三等奖
住建部
7 2004 时匡扬州国际会展中心
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
奖
江苏省建设厅
8 2005 张曦苏州市人力资源市场
业务大楼建筑设计
2005 年度江苏省建设系统
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江苏省建设厅
9 2005
彭锐阳毅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
护和整治规划
2005 年度建设部优秀勘察
设计,二等奖
建设部
10 2005
2005 年度上海市优秀城市
规划设计,二等奖
上海市城市规划
协会
11 2006
200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
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12 2005
夏健蓝刚申青张家港市兴鸿清水湾
居住小区详细规划
2005 年江苏省优秀住宅,金奖省建设厅住宅产
业化促进中心
13 2006
2006 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优秀住宅小区,金奖
中国土木学会住
宅工程指导工作
委14 2006
2006 年度全省中小规划院
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
江苏省建设厅
15 2007
江苏省第十二届优秀工程
设计,三等奖
江苏省建设厅
16 2006 时匡扬州润扬森林公园大
桥纪念馆
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三等
奖
建设部
17 2007
杨新海
夏健苏州市胥江及其周边
地区城市设计
江苏省第十二届优秀工程
设计,二等奖
江苏省建设厅
- 18-
18 2007 洪杰拙政东园别墅区
江苏省第十二届优秀工程
设计,二等奖
江苏省建设厅
19 2007
时匡扬州体育馆
2007 年度江苏省城乡建设
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江苏省建设厅
20 2007
2007 年世界华人建筑师,优
秀奖
世界华人建筑师
协会
21 2007 赵书杰
宝时得机械(中国)有
限公司部件车间岩土
工程治理
中国建材工程建设优秀工
程勘察奖,一等奖
中国建材工程建
设协会
22 2007 洪杰苏州市相城区行政中
心部委办局办公楼群
规划设计
江苏省第十二届优秀工程
设计,三等奖
江苏省建设厅
23 2008 郭晓阳
国贸嘉和办公楼室内
设计
江苏省建筑室内设计
特等奖
中国建筑学会室
内设计分会
24 2009 张应鹏 苏州高博软件学院
2008 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
察设计行业建筑工程,二等
奖
住房与城乡建设
部25 2009 张应鹏
苏州石湖第一商业广
场2008 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
察设计行业建筑工程,三等
奖
住房与城乡建设
部26 2009 时匡扬州新体育馆设计
江苏省第十三届优秀工程
设计,一等奖
江苏省住房与城
乡建设厅
27 2009
时匡洪杰吉林省南湖国宾馆扩
建工程
江苏省第十三届优秀工程
设计奖,二等奖
江苏省住房与城
乡建设厅
28 2009
王勇李广斌
转型时期我国区域规
划理论革新研究
江苏省建设科学技术奖 江苏省建设厅
29 2010 时匡鉴真学院总体规划及
教研楼、行政楼、鉴真
图书馆建筑
2009 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
察设计行业建筑工程设计,
三等奖
住房与城乡建设
部30 2010 张应鹏
太湖度假区知湖轩度
假酒店
2009 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
察设计行业建筑工程,二等
奖
住房与城乡建设
部31 2007 王勇权利的社会回归:论城
市规划的非市场缺陷
2007 年全国青年规划师论
文竞赛佳作奖
中国城市规划学
会32 2009 王勇论两规冲突的体制根
源2009 年全国青年规划师论
文竞赛二等奖
中国城市规划学
会33 2010 雍振华 《江苏民居》
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
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
奖
江苏省教育厅
- 19-
七、科研项目
序号年份 项目名称 主持人 项目来源
1 2010
基于跨域治理的不同空间尺度城市群
规划体制机制研究
王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目22005
"城镇化发展战略"子课题"中国小城镇
发展战略研究"
袁中金
科技部"国家小城镇科技发
展重大项目"
3 2005
"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研究"子课题"小
城镇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政策研究"
袁中金
科技部"国家小城镇科技发
展重大项目"
4 2005
"国家科技示范小城镇评价指标体系"子
课题"科技示范小城镇运行控制机制研
究"
袁中金
科技部"国家小城镇科技发
展重大项目"
5 2010
"村镇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关键技术研
究"子课题"村庄整治关键技术研究"
袁中金
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
撑计划重点项目"
6 2005 中国城镇化发展研究 袁中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7 2005
"居住区与小城镇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子课题"小城镇及相关区域规划设计导
则与标准研究"
袁中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8 2006 生态城镇规划和案例分析研究 袁中金 科技部、建设部
9 2005 小城镇人居环境的结构形态研究 袁中金 科技部、建设部
10 2006 城镇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及调控 黄耀志 建设部科技项目
11 2006 转型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理论革新研究 王勇建设部科技项目
12 2007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边缘区生态环
境保护与土地资源整合对策研究—以
苏锡常为例
范凌云 建设部科技项目
13 2008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集约利用的
对策研究-以江南地区为例
丁金华 住建部科技项目
14 2008
苏州市既有公共建筑运行能耗调查研
究
赵书杰 住建部科技项目
15 2008
苏南乡村空间形态整合的理论、方法与
实践
李广斌 住建部科技项目
16 2009 中国集约型园林评价标准研究 刘志强 住建部科技项目
17 2010
旧城工业遗产地段的地下空间开发与
利用研究
夏健住建部科技项目
18 2010
基于 GIS 的城市绿地防灾空间规划研究
--以苏州、绵竹为例
袁铭住建部科技项目
19 2010
低碳环境技术在苏州老住区改造中的
应用方法研究
谢岚住建部科技项目
20 2010 长三角地区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 洪亘伟 住建部科技项目
- 20-
规划体系研究
21 2011 江南水乡城市避灾绿地规划建设研究 朱颖住建部科技项目
22 2011
宜居城市建设中城市老龄化对策研究
--以苏州为例
胡莹住建部科技项目
23 2011 城乡统筹规划模式及其机制创新研究 张振龙 住建部科技项目
24 2011
城市化进程中江南水网地区水资源在
城市特色塑造中的运用研究
洪杰住建部科技项目
25 2006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研
究
杨新海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
26 2009
基于跨越治理的都市圈规划体制重建
路径研究
王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青年项目
27 2008 江苏省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杨新海 省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项目
28 2008
环太湖地区生态网络建设与土地资源
整合对策
黄耀志 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9 2008
不同空间尺度跨区域规划管理模式研
究
李广斌 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 2008
苏南城市边缘区水环境的规划修复方
法研究
范凌云 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 2009
城市园林发挥平、灾时健康与安全作用
的机制及应用研究
刘志强 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2 2009 苏南乡村居住转型模式及对策研究 王勇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3 2010
小城镇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比较研
究(以苏南地区为例)
夏健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4 2010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像素化理论及其应
用研究
郭晓阳 省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项目
八、专利
序号 专利名称 发明者 专利号 专利类型
1 一种外遮阳装置 赵书杰 ZL201020203010.2 实用新型专利
2
苏州市既有公共建筑运行能耗
调查信息管理系统
赵书杰 2010SR063363 软件著作权
- 21-
二、教学实验中心建设方案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学学科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已有 26 年的办学历史,具有一级学科
硕士点和"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支撑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室
内设计等传统专业.我校各专业现分别是国家、省、校等各级特色专业和学校重点建设专
业,其中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均已通过国家专业评估,建筑学专业今年已申报卓越工程
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本学科已拥有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市重点实验室、市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等学科平台各1 个.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面向多学科、多专业开展实验教学,承担着以建筑学学科所支撑
的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室内设计四个专业为主体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也承担着
学校其他学科的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 7 个专业的部分实验教学任务.目前,该中心每年
共承担着 34 门实验课程,年实验项目数达 177 个,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实验教学中心之一.
建设意义和必要性: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以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为背景,以提高建筑类
设计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建设优质的实践教
学条件和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为重点,以提高教师队伍实验教学与科研水平为关键,创新建
设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培养建筑学学科和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室内设计
等专业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力争在国内同类高校中争创一流,形成特色,发挥示范辐射
作用.
中心的建设将在培养城市建设所需要的设计类人才的设计创新思维、设计创新能力、
设计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意义
1111、彰显人才培养特色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学科及各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室内
设计专业)一直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经过 26 年的建设和发展,培养的建筑类设
计人才在江苏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在多年的教学中,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凸显出一定
的特色和优势.在校学生近 5 年参加的各类竞赛共获省级以上奖项 109 项,其中不乏高等
级的奖项,2010 年建筑学专业学生在专指委组织的作业观摩与评比活动中获奖率达 100%,
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在历年专指委组织的作业竞赛中获奖率长期名列全国前茅,充分显示了
本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
通过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为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学科及各专业学生搭建集优
- 22-
良的设备、高效的管理、先进的教学手段为一体的实验教学平台,为跨专业复合培养提供
有效途径,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有力支撑,从而进一步彰显我院创新应用型设计人
才培养的特色.
2222、满足社会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
建筑学学科及四个设计专业是和城市建设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
程的加快,设计人才成为社会紧缺人才.我校本学科专业的毕业生连续五年一次就业率达
100%,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用人单位对我校
毕业生的认同.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是搭建学科及各专业的新型实验实践教学模式,为复合型、
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支撑,通过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展开校企合作教学等,有利
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形成学校教学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加
快了毕业生走入社会后适应企业环境和工作模式的步伐,有效提高社会就业后的工作适应
能力,以便更快、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3333、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复合型设计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对复合型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建筑城规学院在教学和人
才培养过程中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近几年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尝试以"交替→交互
→交融"为路径,进行"渗透激发,强化创用"的复合培养模式实验并获校 2011 年教学成
果一等奖.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将为复合培养模式实验提供新的平台,为探索利用现代
高技术的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途径,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二)建设的必要性
1111、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学科及各专业承担了向社会输送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重任,多
年来,建筑城规学院一直以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为目标,这就要求人才培养必须注重
应用快速发展的新技术、新手段,才能使人才培养规格与高新技术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相
适应.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通过集成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培养学生新型技术的应
用能力和专业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培养的设计人才在满足应用的基础上,拓展创新型人才
成长渠道,从而推动学科的协调发展.
以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为目标是建筑学学科及各专业的定位,经过多年实践和探
索的成绩证明了人才培养定位是合理的.一方面为社会输送了以实践动手能力见长的毕业
生,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上能很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涌现了大量的优秀设计和管理人才,
如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李锋(91 届)、荷兰尼塔设计集团上海公司设计总监
- 23-
于致远(00 届)、金螳螂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林(90 届)等.另一方面,近五年在
校各专业学生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立项 16 项.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是立足于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的定位,依托中心的先进技术
和装备,建立教师的科研和实践转化教学成果的机制,可以更好更高质量培养创新应用型
设计人才.
2222、现代技术发展的需要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创意提供了的新途径和新理念.进入 21 世纪,以数字技术、网
络技术等合成的数字媒介必然成为工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设计师必备的
技能之一.然而,目前在国内把现代技术和设计人才培养结合还刚刚起步,这就要求我们
不断整合新的教学资源,形成新的设计实验教学体系.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是以
现代技术为基点,融合传统的教学资源,通过创建新型的实验教学环境,在传统教学模式
基础上建成多专业融合、以现代技术为核心,传统和现代手段并重的新型设计人才培养环
境和模式.
建筑城规学院下属的建筑实验中心目前实验设备总值达 1428.55 万元,仪器设备 941
多台套,其中三维扫描仪、三维打印机、SGI 超级图形计算机、VR 实验系统等大型设备在
省内乃至国内同类院校中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先进设备为实验教学以及为实现科研成果
转化为教学内容提供了途径和装备,通过集成建设,可以进一步发挥设备优势,支撑学科
发展.
3333、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竞争力的需要
21 世纪社会对复合型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培养的人才既掌握设计的知
识,也掌握现代技术的知识,为将来进入社会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建筑学
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使得建筑学学科及各个专业能有更多的交流时间和机会,也为复合培
养模式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建筑学学科及各专业实践性很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目前
的实验实践教学仅仅采用送出去进入校外实践基地的单一模式,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虽然
能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但对过程管理、校内外师资的沟通等带来不便.建筑学
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校内外联合的实验
基地,校内外指导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实验实践教学,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动手
能力提高创造条件.
我校建筑学学科及各专业培养的学生在用人单位得到普遍认可,培养质量得到专业指
导委员会的好评,但要保证创新培养质量,必须在创新实验教学环节上继续加大投入和建
设.
4444、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内在需要
- 24-
经过 26 年建设,我院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均已通过国家专业评估,在国内专业建设
方面占据有利的地位.通过三次的财政部专项资金的建设,目前我院的实验室条件已远远
超过评估标准,在国内同等院校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但作为人才培养主干课程的设计教学仍采用传统的班级教学模式,尽管也能满足人才
培养的要求,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科专业发展和建设提升.建立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
以现代技术和实验设备为依托,打破班级教学的传统模式,建立类似现代设计企业的实验
教学环境,将在江苏省内起到一定示范作用.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服务的建筑学学科及各专业在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上基础条件较
好,但是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更强的实践条件支撑,将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成为省级示
范中心是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迫切需要.
5555、产学研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建筑学学科及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师资队伍的建设密不可分.作为应用性极强的
学科专业,要求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形成互动机制.
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建筑学学科及各专业已经基本形成了双师型的专业师资教学队
伍.实验中心专职教师队伍中同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国家执业注册资格的教师 20 名,占
实验教师总数的 50%,在产学研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五年来,实验教师科研成果共获
省部级以上奖项 33 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34 项.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必将为教
学、科研、社会服务达到更高层面的协调和统一,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实现铺垫
了基础,也为更好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提供保障.
6666、区域内教学示范性的要求
前身为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建筑系的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规学院成立于 1985 年,是江
苏省第三个成立建筑系的高校,经过 26 年的建设,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在
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进入 21 世纪以来,省内许多高校相继成立了建筑系并开始
招生,与我院交流密切,我校在同类学校中一直起到了标杆作用.作为历史较长和培养经
验较为丰富的地方性高校的建筑学学科,需要通过创新实践,在区域内起到更好的示范作
用.
- 25-
现有建设基础(包括管理体制、实验教学、实验教材、实验队伍、仪器设备、
开放管理、环境与设施、保障机制等方面):
1111、中心概况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面向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等 4 个学科门类,涉及到建筑学、
土木工程等 9 个一级学科、14 个专业,以建筑基础实验教学为主体开展实验教学.包含 1
个建筑实验中心(7 个专业实验室)、1 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个工程设计实践教学
中心以及 22 个校企联盟(实习基地),已相继三次获得国家财政部专项资金资助建设.目
前中心总建筑面积 10800 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 1428.55 万元.
建筑实验中心建筑实验中心建筑实验中心建筑实验中心含苏州市建筑环境技术重点实验室,下设建筑物理实验室、计算机辅助
设计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模型实验室、建筑材料与构造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城市
规划技术实验室等 7 个专业实验室(表2.1).建筑面积 2800 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近 1230
万元.建筑实验中心承担 11 个专业的基础实验教学任务,近五年年均实验项目 177 个.
表表表表 2.12.12.12.1 专业实验室概况专业实验室概况专业实验室概况专业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实验室实验室实验室
名称名称名称名称
建筑面建筑面建筑面建筑面
积积积积(㎡)
仪器总值仪器总值仪器总值仪器总值
(万元)(万元)(万元)(万元)
使用功能使用功能使用功能使用功能 承担实验专业承担实验专业承担实验专业承担实验专业
建筑物理
实验室
600 217
物理环境课程的声光热实验
教学,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实验
平台,开展建筑学、建筑技术
科学、城市规划的科学研究工
作.
建筑学、室内设计、环境工
程
计算机辅助
设计实验室
650 407
各专业辅助设计实验,开展现
代数字技术培训,各实验室网
上实验预习、学生的课外上机
和学生的创新研究活动.
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
室内设计
摄影实验室 250 38
承担建筑摄影、建筑设计、室
内设计等课程的实验项目,学
生利用本实验室的设备进行
建筑摄影的创作.
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
室内设计、地理信息系统、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模型实验室 500 31
承担各专业 模型等课程的实
验项目,学生利用本实验室的
设备制作建筑模型
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
室内设计
建筑构造与
材料实验室
350 66.5
主要承担建筑材料与构造课
程的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的教学任务
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
室内设计、土木工程、工程
管理、工程力学
虚拟现实
实验室
300 441
各专业利用三维模拟场景进
行设计实验
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
室内设计、地理信息系统、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测绘工程、地理科学、交通
工程
- 26-
城市规划技
术实验室
150 29
进行城市系统工程分析实验、
工程设计实验等
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 2009 年7月经苏州市科技局批准成立的市级工程中心.
该中心实验用房建筑面积 800 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价值 190 余万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和节能减排的要求,结合长江中下游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特点
而建设的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科研平台.该中心承担建筑学学科及各专业相关建筑节能设计
方面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提供平台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工程设计实践教学中心工程设计实践教学中心工程设计实践教学中心工程设计实践教学中心建筑面积 7200 平方米,是建筑学学科及各专业的主要设计实践
教学场所.设计实践教学中心承担了学院全部主干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任务.该中心教学理
念先进,并强调针对性训练,即根据教学阶段的不同要求而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一种是学科基础实践教学模式,即采用不分专业的合班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较
宽的学科基础;另一种是学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即分专业分组的工作室制教学,这种模
式应用在各专业三四五年级设计实践教学,可以有效拓展学生创新性、综合性设计实践的
能力.
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学院在校外建立了 22 个校企联盟(实习基地)校企联盟(实习基地)校企联盟(实习基地)校企联盟(实习基地)
(表2.2).校企联盟(实习基地)为各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校外场所和平台,基地
根据实验实践内容,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校内外指导教师联合指导设计实
践.
表表表表 2.22.22.22.2 校企联盟(实习基地)建设一览表校企联盟(实习基地)建设一览表校企联盟(实习基地)建设一览表校企联盟(实习基地)建设一览表
序号名称 所在地 负责人 承担任务
1 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苏州市 夏健各专业综合设计实习
2 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苏州市 蓝刚各专业综合设计实习
3 苏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苏州市 蒋灵德 各专业综合设计实习
4 苏州金螳螂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市
文剑钢
刘志强
各专业综合设计实习
5 苏州科技学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苏州市 洪杰各专业综合设计实习
序号实习基地名称 所在地 基地类型 涉及专业
1 苏州市城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苏州市 综合实践 建筑学
2 苏州华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苏州市 综合实践 建筑学
3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市 综合实践 建筑学、景观学
4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分院 苏州市 综合实践 建筑学、城市规划
5 苏州市规划局编制研究中心 苏州市 综合实践 城市规划
- 27-
6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 综合实践 城市规划
7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 上海市 综合实践 城市规划
8 苏州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苏州市 综合实践 景观学
9 江苏省园林建筑设计院 南京市 综合实践 景观学
10 太湖风景区石湖景区管理处 苏州市
基础、专
业实践
景观学
11 周庄镇建管所 苏州市 专业实践 景观学
12 苏州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苏州市 综合实践 城市规划、景观学
13 江苏省园林建筑设计院 南京市 综合实践 景观学
14 苏州美瑞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苏州市 综合实践 室内设计
15 苏州苏明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苏州市 综合实践 室内设计
16 苏州国贸嘉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苏州市 综合实践 室内设计
17 苏州市卓越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苏州市 综合实践 室内设计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曾先后三次获得国家财政部专项资金计 1180 万元资助建设,其中
2006 年的建筑环境基础实验数字化集成系统、2008 年的建筑生态与节能技术实验室、2009
年的城市规划技术实验室,分别就教学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教学实践平台等方面建设
了虚拟现实实验室、建筑节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城市规划技术实验室等.通过建设,积
累了项目建设经验,增添了教学和科研实验设备,改善了教学研究条件,为创新应用型设
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中心在 2010 年申报的国家财政
部专项资金资助建设项目——基于现代数字技术的工程设计实践教学中心正在评审中.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基础实验教学为主体,实现多层次(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型、
研究型)、全方位(感知、实验、创新)、全开放(全天候、面向全校、面向社会)的现代
教育理念.
2222、管理体制
2.12.12.12.1 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组织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学校指导,学院主管,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设主任 1 名,
全面负责中心的建设、教学管理以及发展计划等工作.同时中心设副主任 3 人,副主任分
别兼实验中心、工程中心、实践教学中心主任.各实验室主任负责各实验室的实验仪器设
备与环境的建设、管理以及维护工作.中心现有专职、兼职实验教师 40 名,实验室技术人
员5名.
中心组织结构如图 2-1.
- 28-
图2-1 教学实验中心组织结构图
2.22.22.22.2 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管理制度
实验教学中心具有一整套的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
设,使实验中心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数字化的现代教育轨道.
学校制定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学校制定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学校制定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学校制定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主要有:
《苏州科技学院实验室工作条例》
《苏州科技学院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苏州科技学院实验室学生守则》
《苏州科技学院实验室环境与安全考核办法》
《苏州科技学院实验室安全与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苏州科技学院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办法》
《苏州科技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
《苏州科技学院实验室工作考核办法》
《苏州科技学院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工作程序》
《苏州科技学院关于实验教学的规定》
《苏州科技学院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管理办法》
学校制定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学校制定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学校制定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学校制定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主要有:
《苏州科技学院仪器设备管理条例》
《苏州科技学院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苏州科技学院仪器设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苏州科技学院仪器设备报废及废旧物资回收管理办法》
《苏州科技学院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苏州科技学院关于政府采购管理的实施细则》
《苏州科技学院仪器设备采购工作规程》
- 29-
《苏州科技学院仪器设备使用绩效考核办法》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学校相关实验室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学校相关实验室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学校相关实验室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学校相关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关的制定了相关的制定了相关的制定了相关的
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主要有: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上机管理办法》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实验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实验中心负责人职责》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同时,实验教学中心根据专业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特殊性实验教学中心根据专业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特殊性实验教学中心根据专业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特殊性实验教学中心根据专业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特殊性,,,,制定了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
主要有: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学管理规定》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理论类课程教学工作细则》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类课程教学工作细则》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实践类课程教学工作细则》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补充规定》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关于保存各课程教学资料标准的规定》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实验中心学术交流管理办法》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2.32.32.32.3 经费管理经费管理经费管理经费管理
中心的建设、运行经费由学校和学院共同负责,实行计划单列,校设备处、教务处根
据中心的运行需要以及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设备维修和维护费等实行单列,以保障实验
教学中心的各项经费.
3333、实验教学
3.13.13.13.1 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理念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学院"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
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服务于国家建设事业的高素质设计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立
了"立足学科平台,加强理论基础,注重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实
验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紧贴学科与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追踪和利用现代技术,深化专
业教学改革,形成了""""理论传授与实验实践并重理论传授与实验实践并重理论传授与实验实践并重理论传授与实验实践并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强调综合创新设计能力培养强调综合创新设计能力培养强调综合创新设计能力培养强调综合创新设计能力培养""""
的实验教学理念,逐步建构了多维互动、层次分明、整体提升的实验教学体系.
3.23.23.23.2 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
近年来,实验中心在教学改革上的主要措施有:
(1)调整实验教学内容
- 30-
优化实验课程,建构结构优化、具备鲜明特色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确立了以学生为
主体的理念,按照学生知识结构和专业特色研究教学策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
生实施因材施教,比如对偏文科方向的专业学生注重实验技能训练,对偏理科方向的学生
注重人文基础培养,对低年级学生注重基础实验训练,对高年级学生提高多专业跨学科实
验项目的比例.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开放实验室的机会从事课外学习和实验项目
研究.
(2)更新实验仪器设备
实验中心利用各项建设经费和自筹资金,不断更新仪器设备,适当添置高档专业设备,
以更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自2003 年以来实验教学中心先后三次获得中央财政专项
资金资助建设,提升了仪器设备的层次.
(3)突出学科和专业交叉培养的特色优势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学学科及各专业人才培养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改革,探
索学科和专业交叉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11 年教学成果"立足专业,渗透激发,强
化创用----教学型大学建筑类设计人才复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同时由多学科教师共同指导高年级多专业学生的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以及研究创
新型实验项目.2010 年,由四个专业教师合作指导的设计实验课题"GAP - The Shout From
The Old Town"获IFLA 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第三名.
3.33.33.33.3 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教学总体情况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每年承担的实验教学情况(表2.3).
表表表表 2.32.32.32.3 每年承担实验教学情况统计每年承担实验教学情况统计每年承担实验教学情况统计每年承担实验教学情况统计
专业
名称
课程或实践环节
名称
课程
性质
实验
项目
(个)
实验课时
(学时)
学生数
(人)
实验人时
数
建筑学建筑学建筑学建筑学
建筑设计基础 必修 10 40 68 2720
建筑设计 必修 8 40 68 2720
建筑物理 必修 8 16 68 1088
建筑构造与材料 必修 4 8 68 544
建筑摄影 必修 4 8 68 544
计算机辅助专业设计 必修 7 32 68 2176
建筑节能 必修 4 8 68 544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选修 4 8 68 544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选修 4 8 68 544
遥感技术应用 选修 4 8 68 544
毕业设计 必修 4 8 68 1088
建筑模型 必修 5 40 68 2720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周 必修 1 80 68 5440
建筑物理环境设计实验 必修 1 40 68 2720
建筑构造实习 必修 4 16 68 1088
- 31-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基础 必修 10 40 60 2400
建筑设计 A 必修 4 20 60 1200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 必修 4 16 60 960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 必修 4 16 60 960
建筑构造与材料 必修 4 8 60 480
建筑摄影 必修 4 8 60 480
计算机辅助专业设计 必修 7 32 60 1920
城市规划系统分析 必修 6 12 60 720
城市工程系统设计 必修 4 8 60 480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选修 4 8 60 480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选修 4 8 60 480
遥感技术应用 选修 4 8 60 480
毕业设计 必修 4 8 60 960
建筑模型 必修 5 40 60 2400
规划模型 必修 5 40 60 2400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周 必修 1 80 60 4800
景观学景观学景观学景观学
建筑设计基础 必修 10 40 120 4800
建筑设计 A 必修 4 20 120 2400
景观规划设计 必修 6 24 120 2880
建筑构造与材料 必修 4 8 120 960
建筑摄影 必修 4 8 120 960
计算机辅助专业设计 必修 7 32 120 3840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选修 4 8 120 960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选修 4 8 120 960
遥感技术应用 选修 4 8 120 960
毕业设计 必修 4 16 120 1920
建筑模型 必修 5 40 120 4800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周 必修 1 80 120 9600
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室内设计
建筑设计基础 必修 6 24 120 2880
建筑设计 必修 4 20 120 2400
室内设计 必修 18 72 120 8640
装饰构造与材料 必修 6 12 120 1440
建筑摄影 必修 4 8 120 960
计算机辅助专业设计 必修 7 32 120 3840
装饰设计 必修 4 8 120 960
室内物理环境 必修 4 8 120 960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选修 4 8 120 960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选修 4 8 120 960
遥感技术应用 选修 4 8 120 960
毕业设计 必修 4 8 120 960
建筑摄影实习 必修 5 20 120 2400
建筑模型 必修 5 40 120 4800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周 必修 1 80 120 9600
室内构造实习 必修 3 6 120 720
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土木工程 房屋建筑学 必修 5 10 143 1430
- 32-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必修 1 10 143 1430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选修 6 24 80 1920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必修 2 8 80 640
工程力学工程力学工程力学工程力学 房屋建筑学 必修 5 10 38 380
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管理
房屋建筑学 必修 5 10 39 390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必修 1 10 39 390
测绘工程测绘工程测绘工程测绘工程
遥感原理与应用 必修 6 12 72 864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必修 6 12 72 864
城市遥感分析 必修 4 8 72 576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必修 5 20 72 144
地理科学地理科学地理科学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必修 6 12 34 408
环境遥感 选修 6 12 34 408
城市规划软件应用 必修 12 36 73 2628
景观摄影 选修 4 12 73 876
资源环境资源环境资源环境资源环境
与城乡规与城乡规与城乡规与城乡规
划管理划管理划管理划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必修 6 12 79 948
城乡规划实用软件 必修 12 36 79 2844
景观摄影 选修 4 12 79 948
环境工程环境工程环境工程环境工程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 选修 5 10 73 730
噪声控制课程设计 必修 5 15 73 1095
3.43.43.43.4 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
((((1111)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验教学规律,中心经过几年的建设,在不断整合、
优化和完善教学体系和内容,目前已经形成了"学科基础实验,专业提高实验,设计性实
验实践"三个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图2-2),具有宽广性、层次性、系列性、创新性
等特点,实验实践体系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并且与创新性实验实践有机结合,保证学生
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为"厚基础、宽平台、大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
才培养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2-2 多层次、模块化的建筑学学科实验教学体系
学科基础实验:学科基础实验:学科基础实验:学科基础实验:包括建筑模型实验、摄影实验、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建筑材料与构
- 33-
造实验实践等,涵盖了四个专业学科基础的多门理论课程.
该模块的实验是通过学科基础实验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进
行综合训练,培养事实就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踏实的科学作风,丰富和活跃学生的科学思
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提高实验:专业提高实验:专业提高实验:专业提高实验:在学科基础实验基础上,根据专业培养要求,针对不同的专业培养目
标,拓展专业实验实践.
该模块的实验主要面向各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实验内容侧重于理论课程与专业设计课
程的结合、综合性的专业实验两方面,通过专业提高实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设计思维,提升设计创新能力,为以后的设计性实验实践铺
垫.
设计性实验实践:设计性实验实践:设计性实验实践:设计性实验实践:包括专业设计课题的实验实践、专业综合业务实践、毕业设计以及
学生创新研究性实验实践等.
该模块的教学内容侧重于针对设计课题的实验和综合各理论课程的毕业设计实验,主
要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性实验的能力.学生通过文献阅读、设计方案的制定、组织实
验、撰写报告等过程,获得全面的锻炼,通过组织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合作设
计课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等.
((((2222)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以实验教学体系中每一模块选一例来说明.
学科基础实验学科基础实验学科基础实验学科基础实验————————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表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表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表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表2.42.42.42.4))))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环节《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周》的教学目的是:
了解数字技术的概貌及其最新发展,初步掌握建筑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即通过
课堂学习建筑设计中的常用软件和上机操作,使学生能初步运用计算机进行方案构思和设
计.同时掌握计算机绘制设计方案的渲染效果图,实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成果的
目的.
表表表表 2.42.42.42.4 2010-20112010-20112010-20112010-2011 学年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项目情况学年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项目情况学年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项目情况学年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项目情况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
时数实验目的及要求 适合专业
首开
年份
1 建模实验 4
墙、门窗(套)屋顶建模;不规则
构件、特殊形体建模,如地形、窗帘、台布;
建筑学、城市规
划、景观学、室内
设计
1999
2 材质编辑实验 4
标准材质质编辑、位图贴图;blend
材质编辑、玻璃质感的制作;金属
质感、地面倒影等效果制作
建筑学、城市规
划、景观学、室内
设计
1999
- 34-
3 灯光布置实验 4
建筑效果图日景的灯光布置;了解
室内场景灯光布置
建筑学、城市规
划、景观学、室内
设计
1999
4
效果后期处理实
验4效果图 photoshop 后期处理内容及
流程;photoshop 后期处理要点:构图、色彩、明暗、对比等
建筑学、城市规
划、景观学、室内
设计
2001
5
Photoshop 渲染
实验 4 总平面二维渲染、户型图制作
建筑学、城市规
划、景观学、室内
设计
2001
6
天正软件应用实
验8标准层平面、屋顶平面的绘制;立面、剖面图的生成及绘制;节点祥
图、大样图绘制
建筑学、城市规
划、景观学、室内
设计
2001
7 建筑表现实验 4 别墅效果图制作(考查课成绩依据)
建筑学、城市规
划、景观学、室内
设计
1999
8
计算机辅助设计
综合实验 80
两周时间由学生结合以前的课程教
学,在设计表达方面做整体设计
建筑学、城市规
划、景观学、室内
设计
2006
专业提高实验专业提高实验专业提高实验专业提高实验————————建筑物理环境实验(表建筑物理环境实验(表建筑物理环境实验(表建筑物理环境实验(表2.52.52.52.5))))
本实验教学涵盖建筑学专业课程《建筑物理》、实践环节《建筑物理设计实验》,室内
设计专业课程《室内物理环境》、环境工程专业《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践环节《噪声污
染课程设计》等环节的实验教学内容.
建筑物理课程是建筑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建筑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三
部分.通过本实验课的实践性学习,不仅能加强同学们对建筑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
掌握,同时能帮助同学们正确地掌握建筑物理所属各种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同学们进
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建筑物理实验课包括建筑热工实验、建筑光学实验和建筑声学实验三大基础实验和一
个建筑物理环境设计综合实验,每一部分又包括若干个实验.有的实验为现场实际测量,
有的实验为实验室内测量,有的实验为模型模拟实验.同学们在学习的不同时间段分别做
不同的实验,其实验内容由任课教师安排.要求同学们在做每个实验之前认真熟读实验指
导书的相关内容,弄清实验的原理、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实验的过程.禁止在未读实验
指导书的情况下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中努力避免一些人为因素和操作不当对实验结
果的影响,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表表表表 2.52.52.52.5 2010-20112010-20112010-20112010-2011 学年建筑物理环境实验项目情况学年建筑物理环境实验项目情况学年建筑物理环境实验项目情况学年建筑物理环境实验项目情况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
时数实验目的及要求 适合专业
首开
年份
1 热环境测量实验 2
学习和掌握与人的热舒适感有关的
各物理量(温度、湿度、风速及太
建筑学、室内设计 2004
- 35-
阳辐射强度等)的测量方法
2 建筑日照实验 2
学习和掌握建筑日照实验的原理和
方法
建筑学、城市规划 2004
3
建筑围护结构的
传热实验 2
学习和理解建筑围护结构传热实验
的原理和方法、节能建筑检测的原
理和方法
建筑学、室内设计 2002
4 照明实测实验 2
学习和掌握室内人工照明的实测方
法,建筑室内外各表面的反光系数
和亮度的测量方法
建筑学、室内设计 2002
5
天然采光模型实
验2学习和掌握天然采光的实测方法,
人工天穹采光模型实验的原理和方
法
建筑学、城市规划
室内设计
2002
6
建筑环境噪声测
量实验 2
学习和掌握环境噪声的测量原理和
方法
建筑学、城市规
划、环境工程
2002
7
驻波管测量材料
吸声系数实验 2
学习和理解驻波管测量建筑吸声材
料的原理和方法
建筑学、室内设计 2002
8
房间混响时间测
量实验 2
学习和理解建厅堂混响时间测量的
原理和方法
建筑学、室内设计 2002
9
建筑物理环境设
计实验 40
建筑物理环境设计实验课程是建筑
物理实验课与建筑设计课的结合,
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相关设计课程中
熟悉建筑环境质量和建筑节能实效
的实验测量与分析研究能力,使学
生们掌握建筑环境控制的有效方
法,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建筑学、环境工程 2006
设计性实验实践设计性实验实践设计性实验实践设计性实验实践————————建筑设计课题实验(表建筑设计课题实验(表建筑设计课题实验(表建筑设计课题实验(表2.62.62.62.6))))
《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室内设计专业主要课程,由多组具
有不同教学目标又具有各自阶段性特点的设计课题实验构成.这些课题设计和实践环节相
互衔接,共同构成.通过设计性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相关环境、消防疏散、建筑设备、
结构体系等基础知识,理解建筑的功能和空间组合概念和规律,明确建筑方案设计的一般
步骤方法、内容、目的和要求,逐步培养学生从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意识出发,对建筑进
行功能分析、空间组合和技术协调.掌握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要点和程序,灵活
应用综合专业知识的能力,具备进行中小型公共建筑建筑方案设计的能力,具备对复杂空
间、综合空间、群体空间等建筑方案的能力.
表表表表 2.62.62.62.6 2010-20112010-20112010-20112010-2011 学年建筑设计课题实验项目情况学年建筑设计课题实验项目情况学年建筑设计课题实验项目情况学年建筑设计课题实验项目情况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
时数实验目的及要求 适合专业
首开
年份
1
简单空间设计实
验4掌握从简单的空间设计中的空间与形
体组合的基本技能,了解形体与空间设
建筑学、城市
规划、景观学
2002
- 36-
计的基本要素及其构成
2
单元空间设计实
验4掌握从简单的空间到基本单元组合空
间的空间设计发展中学习空间与形体
组合的基本技能,了解形体与空间设计
的基本要素及其构成
建筑学、城市
规划、景观学
2004
3
组合空间设计实
验4掌握从组合空间设计中的空间与形体
组合的基本技能,了解形体与空间设计
的基本要素及其构成
建筑学、城市
规划、景观学
2002
4
综合空间设计实
验8以内部功能和流线相对复杂、空间尺度
形态多样化的建筑为课题,面对外部环
境制约,培养学生从场地分析开始,和
环境结合紧密,组织内外交通流线和各
种功能空间,运用恰当的结构形式,创
造性地设计建筑空间形态,具有不断深
化并完成整个方案的能力.
建筑学、城市
规划、景观学
2002
5
由功能转向空间
的建筑设计实验 4
加强对建筑功能和空间互动关系的理
解,学习并掌握由功能关系解析的空间
"转换"方法及其"变形"途径.
建筑学 2002
6
由场地环境启动
的建筑设计实验 4
建立建筑设计的文脉意识,学习并掌握
建筑设计中采用的环境分析技术以及
在设计中融入文脉观念的设计方法.
建筑学 2002
7
以建构启动的建
筑设计实验 4
要求学生理解建筑技术因素对建筑设
计的意义,并尝试将对技术因素的被动
接受转化为设计中的积极资源.
建筑学 2002
8
综合空间设计实
验8学生在综合考虑把握总体布局、空间组
织、流线安排、结构选型、室内设计之
间的相互关系中得到多方位综合锻炼,
以培养其对复杂建筑的处理能力
建筑学 2002
3.53.53.53.5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心实验教学方法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切合学生实际情况,强调实验教学质量的
提升.
(1)互动讨论式教学方法
互动讨论式教学方法贯穿于实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实验前指导教师讲解有关行业要
求和设备操作规程,通过讨互动论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行业要求和设备操作规程;实验实践过程中,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训练,并针对典型
问题进行讨论;实验实践结束后,组织同学们一起对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得出最佳选择.
(2)示范设计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综合性课题先进行示范性教学,尤其是在低年
级的设计实践教学中,然后由学生独立进行.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更
- 37-
好地理解课题训练的目的、内容.
(3)开放式教学方法
对于创新制作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做到实验时间开放、内容开放、设备资源开放,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意识及素养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4)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对综合能力训练,在给定设计任务和要求的情况下,学生从资料收集、现场踏勘、方
案拟定、设计深化到撰写总结报告,主要由学生自行完成,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教师负责答疑指导和最后评价.这种面向任务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培养
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集中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对于设计性实践训练,由于学生个体对设计性的理解和创新,教师除了对面上学生正
常的实验实践方法、理念教学外,对设计的内容、进程等给予个别指导,做到既尊重学生
的创意,又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专业潜能.
3.63.63.63.6 实验教学特色实验教学特色实验教学特色实验教学特色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经过几年的实验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以下实验教学特色:
((((1111)以学生设计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在重视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和设计)以学生设计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在重视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和设计)以学生设计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在重视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和设计)以学生设计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在重视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和设计
性实验教的建设.性实验教的建设.性实验教的建设.性实验教的建设.
立足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和优化教学体系,使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更完整,更有利于人
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例如,在2006 年修订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体系做
了系统的安排,形成了"三线并进,强化两核"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图2-2)
认识实习
美术写生
建筑模型
美术写生
计算机辅助
设计实践
建筑设计表
达实践
快速设计 快速设计
快速设计
构造工地实习
建筑物理综
合实验
建筑师业务
实践( 12121212周)
毕业设计
(16161616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古建调查与测绘
建筑设计专
题调查
表达修养
专业设计
技术实践
- 38-
图图图图 2-22-22-22-2 建筑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筑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筑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筑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2222)强化专业特色与优势,配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强化专业特色与优势,配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强化专业特色与优势,配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强化专业特色与优势,配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在总结了多年人才培养的经验基础上,改变以前理论课程与设计实验课程在人才培养
方案中脱节的状况,强化理论课程与设计实践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
的能力.如中心承担的建筑学专业《建筑物理》课程,通过引进生态建筑设计课题,优化
了建筑物理理论知识在建筑设计课题中的应用,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3333)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突出产学研一体化协)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突出产学研一体化协)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突出产学研一体化协)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突出产学研一体化协
同发展.同发展.同发展.同发展.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更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核心.建
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在注重实验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了科研平台建设,建成了市级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不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科学研究的基础实验平台,同时也为科研成果转化
为教学内容提供了实现的途径.在中心开设的设计实践教学的课题中,有80%来源于教师
的科研或者生产实践课题,加快了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进程.
4444、实验教材
实验教材是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中心也十分重视实验教材
的选用与建设.实验课程教材尽量采用面向 21 世纪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或者知名大学编写
的优秀教材.
中心鼓励实验教师参加教材编写,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实验教师自编实
验教材、实验指导书以及教学课件.近五年,实验中心自编的实验指导书、实验讲义和设
计实验任务书 72 份,主编或参编并出版的教材 19 部.(表2.7)其中教材《房屋建筑学》、
《测量学》等2部教材或校级精品课程.城市规划设计系列教材(《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
指导》已出版)获得省精品教材立项,《房屋建筑学》获校精品教材立项建设.
表表表表 2.72.72.72.7 中心正式出版的教材中心正式出版的教材中心正式出版的教材中心正式出版的教材
序号 姓名 专著名称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时间
承担
角色
1 雍振华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09 参编
2 黄耀志 小城镇详细规划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10 主编
3 林海室内设计概论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0.10 参编
4
邱德华
董志国
胡莹建筑艺术赏析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9.12 主编
5 林海室内与环境设计实训 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2008.01 参编
- 39-
6
雍振华
钱达园林工程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9.09 主编
7 刘志强 种植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10 参编
8 刘皆谊
城市立体化的视角--地下街设计及
其理论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07 著者
9 雍振华 江苏民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12 主编
10 黄耀志 小城镇规划设计施工指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06 参编
11 王秀慧 建筑装饰设计表现图技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07 主编
12 杨新海
全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优秀作
业选(三、四、五)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07 参编
13 袁铭数字城市建设与管理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5.03 主编
14 袁铭测量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12 参编
15 袁中金 震后乡镇典型调查分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10 参编
16 范凌云 都市景观地理 日本株式会社古今书院 2008.11 参编
17
楚超超
夏健住区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04 主编
18 杨志华 房屋建筑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11 主编
19 王勇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指导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04 主编
5555、实验队伍
5.15.15.15.1 概况概况概况概况
目前,中心共有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 45 人,其中主任 1 人,副主任 3 人,副主
任分别兼实验中心、工程中心、实践教学中心主任.
在现有中心师资队伍中,实验教师 40 人,实验技术人员 5 人.实验教师中专职教师
36 人,兼职教师 4 人.实验教师队伍中教授 10 人,占25%,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 15 人,
占37.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6 人,占40.0%;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15 人,占37.5%.
专职实验教师队伍中,既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同时也具有执业注册资格的教师 20 人,占50%.
表表表表 2.82.82.82.8 教师队伍中获得荣誉情况教师队伍中获得荣誉情况教师队伍中获得荣誉情况教师队伍中获得荣誉情况
姓名职称专家称谓或人才工程名称
时匡教授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
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杨新海 教授 住建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
- 40-
委员会委员、江苏省"333 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校
级教学名师
袁中金 教授 住建部专家委员会委员
侯爱敏 副教授
江苏省"333 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
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王勇副教授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范凌云 副教授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5.25.25.25.2 队伍建设队伍建设队伍建设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重大任务之一,中心秉承"人本管理,能本管
理"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旨在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职业技能水
平高的教师队伍,以保证实验实验教学水平和中心辐射能力的不断提高.
一是重视高水平专任教师的引进.2006 年以来,中心共引进 6 名博士毕业生,1 名硕
士毕业生,作为中心专任教师,他们在承担实验教学主讲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从事相应的
科研与生产实践工作.
二是重视具有行业资质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2006 年以来,共引进具有高级职
称或者行业执业注册资格的专职或兼职指导教师 7 人,培养具有执业注册资格的中青年教
师5名,他们在承担实验教学任务时结合行业要求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鼓励和指
导学生的课内外实验活动,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是在引进人才的同时,重视加强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鼓励他们在职学习与培训,
适当给予工作量补偿或减免,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接受继续教育.2006 年以来
中心教师队伍中有 3 人获得了博士学位.
四是学院鼓励教师开发实验实践设备和项目,并给予专项基金支持,在岗位评聘、职
称评定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充分发挥了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2006 年以来,中心共有
3 名教师晋升为教授,8 名教师晋升为副教授.
5.35.35.35.3 培训与考核培训与考核培训与考核培训与考核
中心根据教学需要和个人发展计划,每年安排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参与有关的专
业培训,总体上达到五年一轮训,保证实验队伍跟上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的步伐;为实验
队伍中攻读高一级学位者创造必要的条件,减免一定的工作量,保证其充分的时间与精力
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之中.实验中心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综合素质高、
教学效果好、热心于实验教学的师资队伍.
实验中心对各类人员实行多方位的考核制度:
(1)实行全员聘任制,严格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规定,并根据各实验室功能、仪器设备
性质的不同以及工作量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范围和任务.
- 41-
(2)实验教师实行课程岗位负责制,实验室管理人员实行实验室工作岗位责任制,同
时制定实验教师与实验室管理人员每年的考核指标和职称晋升的相应条件.
(3)针对学校设备管理与中心每年设立的实验教学研究、改革项目,实验教师和实验
技术人员对实验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改革、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等具有改革与创新的项目,给予立项资助.
(4)建立年终考核制度,鼓励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积极参与本科实验教学,为学科
前沿技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实验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6666、仪器与设备
学校十分重视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与建设,中心的仪器设备购置经费均被列入
学校的"十五"、"十一五"计划,在投入上完全有保障.近五年来,投入中心建设资金 1200
万元,主要用于教学改革研究、师资培训、改善中心实验教学环境和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
等.
为提高实验教学的层次和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科研实践条件和科研水平,中心自 2003
年来先后 3 次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院校建设专项基金和省财政及学校配套经费近 1100
万元的支持,添置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目前中心共有仪器设备 941 台套,仪器设备价值 1428.55 余万元.所有设备仪器利用
率达到 95%以上,完好率达到 98%以上.
本着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科研成果,中心的实验仪器设备的添置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
学质量的前提下,重点添置技术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目前中心拥有价值 10 万元以上的设
备24 台套.(表2.9)
表表表表 2.92.92.92.9 单件价值单件价值单件价值单件价值 10101010 万元以上设备清单万元以上设备清单万元以上设备清单万元以上设备清单
设备名称 品牌/型号
价值
(万元)
台套数 主要用途
服务器 DELL 6600 10.23 1 中心教学数据存储
磁盘阵列 DELL CX300 29.78 1 中心教学数据存储
AUTOCAD 网络版
AUTODESK 50 个LICENCE
118.80 1 辅助设计实验
建筑声学分析系
统
丹麦 BK 15.041 1 建筑声学实验
建筑声学测试仪 VS302/USB 11.419 1 建筑声学实验
PULSE 噪声、震动
测量分析系统
丹麦 BK-3560-C 57.97 1 建筑声学实验
红外热成像仪
InfraTec-Vov
480-SLN
25.00 1 建筑热学实验
室内空气质量检 CASELLA CEL LTD 13.00 1 建筑室内物理环境实验
- 42-
测仪 141073D-05
三维场景数据网
络发布系统
IMAGIS Web3D 10.50 1 虚拟现实实验
弧形投影幕 BARCO10M*2.7M 12.0846 1 虚拟现实实验
投影机 BARCO 908S 32.58 3 虚拟现实实验
超级图形计算机 SGI OnyX350 101.40 1 虚拟现实实验
三维激光扫描仪 徕卡 HDS3000 102.675 1 虚拟现实实验
激光三维数据化
仪CREAFORM 41.00 1 虚拟现实实验
三维打印机 Dimension 29.60 1 虚拟现实实验
建筑门窗现场及
整体气密性检测
系统
美国 TEC-APT3 15.20 1
建筑节能设计实验教学与
研究
外墙外保温系统
抗风险检测设备
盛科 SK-FY6M210B 17.80 1
建筑节能设计实验教学与
研究
节能建筑技术教
学模型系统
JTJN-JX 25.80 1
建筑节能设计实验教学与
研究
建筑遮阳系数测
试系统
JTZY-I 25.41 1
建筑节能设计实验教学与
研究
耐候性试验仪 紫微机电 25.50 1
建筑节能设计实验教学与
研究
导热系数测定仪 紫薇 CD-DR3030 10.50 1
建筑节能设计实验教学与
研究
亮度计 BM-7A 10.50 1
建筑节能设计实验教学与
研究
合计 741.7896 24
在添置实验仪器设备的同时,实验中心也进行了仪器、设备或实验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实验中心自 2004 年自主研制开发了虚拟实验室的建成环境三维模拟演示系统(图2-3)、
建筑构造与材料实验室的构造做法实验系统、摄影实验室的摄影灯光系统等.自主开发的
实验装备价值约 200 余万元,在省内同类实验室中处于领先优势,尤其是建成环境三维模
拟演示系统、建筑构造与材料实验室的构造做法实验系统.
- 43-
图图图图 2-32-32-32-3 自主研制的建成环境三维模拟演示系统自主研制的建成环境三维模拟演示系统自主研制的建成环境三维模拟演示系统自主研制的建成环境三维模拟演示系统
7777、开放管理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全面开放实验室,根据实验教学要求和创新活动的需要,综合利
用实验室资源,全天候、面向全校和社会开放实验室,开放形式灵活多样.
(1)课内开放课内开放课内开放课内开放:课内开放形式是各个高校普遍使用的开放形式,本中心对学科基础性
实验大部分采用课内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实验课程系统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
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点.
(2)课外开放课外开放课外开放课外开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指导下对专业实验进行初步或者深入的研究.
课外开放分为课程前开放与课程后开放.课程前开放有利于学生初步了解理论课程的研究
方向,在学到相关理论时有初步的印象.课程后开放有利于进一步探索专业实验,培养学
生独立思考与对手能力.
(3)学生自主立项学生自主立项学生自主立项学生自主立项:在学生进行立项科研时,由中心提供相应的实验条件.在创新实
验进行中,中心只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全部科研方案实验项目均由学生独立设计.
这种形式更加深入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与专业和社会需求的课题,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科研能力.
中心现有的开放机制是根据开放形式的不同,采用学生自主创新全开放、课内实验固
定开放时间和课外选修进行开放的模式,在充分满足开放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而充分利用
实验中心资源.
8888、环境与设施
8.18.18.18.1 维护与运行维护与运行维护与运行维护与运行
为了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学校制定了比较完备的
- 44-
管理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多个物资管理文件,同时中心也制订了相应的设备管理规定,
主要有:
《苏州科技学院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苏州科技学院仪器设备采购招投标工作实施细则》
《苏州科技学院贵重仪器设备共享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苏州科技学院仪器设备报废处理管理办法》
《苏州科技学院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管理规定》
《苏州科技学院仪器设备管理岗位制》
《苏州科技学院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办法》
《苏州科技学院物资设备购置与管理的暂行规定》
《苏州科技学院仪器设备的在用管理、维护、维修有关规定》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实验室自制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实验室低值耐用品、材料、易耗品管理规定》
中心参照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相应的设备管理办法,制定了设备维护保
养计划,仪器维护管理量化指标,推行量化考核办法、仪器完好率动态评比制度.配置专
职仪器设备管理员,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修工作,每台设备还指定设备负责人,负责日常
维护工作.仪器设备的验收、注册、调剂和报废等由设备管理员负责,一般故障由中心自
行维护,疑难问题请仪器仪表生产单位上门协助维修.设备的使用做到集中管理,统一调
配,设备使用率达到 95%以上,完好率达 98%以上.
8.28.28.28.2 环境与安全环境与安全环境与安全环境与安全
((((1111)环境)环境)环境)环境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场地包含建筑实验中心楼、建筑第一教学楼,总建筑面积 10800
平方米.中心各实验场地自然条件、宽敞舒适、干净卫生,在一些重要实践区配备空调,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
为了加强信息化建设,学校投资 1000 万元完成了校园网主干的升级改造,实现各校区
48 芯光缆万兆互联(带宽达 40G).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各实验区均有主控机与校园网相
联,实现教学、管理及办公的网络化.
((((2222)安全与环保)安全与环保)安全与环保)安全与环保
学校建立了校、院(中心)两级领导和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包括危险点实行分
级安全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奖惩规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等.中心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
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
中心各实验区、实验室及楼道均设有灭火器及消防栓.实验室内都张挂有《实验室安
- 45-
全工作规定》、《技术安全规范》等有关管理规定,并指定一名安全员,负责该实验室的安
全工作.
在日常管理中,定期为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以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和事故救护常识.
中心的安全巡视人员负责对安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
中心设有专人管理,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私自进入实验实训区.每次实践活动结束后,
训练指导教师负责将实验区域打扫干净,关好电源、水源和门窗,防止意外发生.
中心大楼安保工作和门卫值班工作由学校后勤保卫部门负责,保安和值班工作人员 24
小时执勤、巡逻,实行物品出入登记制度,全面负责实验大楼的安全.
9999、保障机制
9.19.19.19.1 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为确保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中心确立了"制度建设为前提,管理结构为保障,教学
改革为核心,学生评教为基本,专家监督为主导"的管理理念,建立了一整套多层次、多
角度、全方位的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图2-5)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学院院长(中心主任)的直接领导下,副主任分管建筑实验中
图2-5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心、工程中心和设计教学实践中心,各系主任、学工办、教务办等对教学环节进行监
控.
9.29.29.29.2 经费使用保障机制经费使用保障机制经费使用保障机制经费使用保障机制
对中心运行经费实行预算申报制度,由各专业实验室向中心提出使用经费计划,学院
对中心的经费使用实心计划单列.
对于设备维护经费,学院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加以保障,按申报审批手续
办理申请.
为保证实验中心的正常运行,学院根据学生人数、实验学时数下拨实验中心耗材费、
运行费等运行经费每年约 20 万元,不包括专项建设经费.
- 46-
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建设目标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将根据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的要求,依托建筑学校优势和重点学
科,围绕苏州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的整体目标,结合建筑城规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其
建设目标为:
集成与整合建筑学学科及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室内设计等专业的实验教学资
源,针对各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培养创新应用型高级专业设计人才为核
心,以为学生开展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实验为立足点,以建设提档升级的实验条件和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开放机制为重点,以提高实验教师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为关键,构
建一整套符合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一支满足现代社会对建筑类
设计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的、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师队伍,建立并完善仪器设备先进、统
筹规划、资源共享、开放管理的现代化实验教学环境及管理机制,经过三年的建设,将中
心建设成实验教学体系完整、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管理与运行机制灵活、开放共享,在省
内具有先进性、特色性的建筑类设计人才的高水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在地方性大学
建筑学学科发展中的示范辐射作用.
建设思路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总体建设思路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知能兼顾知能兼顾知能兼顾知能兼顾;;;;统筹规划统筹规划统筹规划统筹规划,,,,重点突破重点突破重点突破重点突破;;;;
联动建设、持续建设;特色建设、共建共享.联动建设、持续建设;特色建设、共建共享.联动建设、持续建设;特色建设、共建共享.联动建设、持续建设;特色建设、共建共享.
以人为本,知能兼顾:以人为本,知能兼顾:以人为本,知能兼顾:以人为本,知能兼顾:根据我校建筑学学科的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室内设计
- 47-
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建筑类设计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为为中心,以增强建筑类设计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线.
坚持科学发展观,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自主能力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建设过程中应该把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作为重点,改革实验教学依
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学科专业、知识结构、
培养层次"三个层面的要求,建设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个不同层次的
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多层次实验教
学模式,在加强现代化教学实验条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
的改革与建设.
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结合苏州科技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学校对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相关教学场地的增加,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建设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要求,为中
心的场地和环境建设进行统筹规划,构建建筑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总体建设方案.
在构建建筑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需的各种要素的基础上,结合中心的现状,以
培养学生实验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分析创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需解决的
关键问题——完善和整合实验教学体系、提升仪器设备和环境、提高教学队伍水平等.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学校已有的学科优势和苏州地方经济为依托,坚持科学的人才
观,建设高水平、稳定的师资队伍.加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机
制建设,积极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吸引一批具有较高职称及学历,同时拥有
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中心工作,建设一支以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为主体、以基础扎
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为骨干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联动建设、持续建设:联动建设、持续建设:联动建设、持续建设:联动建设、持续建设:实验中心建设将和学科、专业建设中的其他质量项目实行联动
建设,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精品教材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计划、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等项目,进行系统设计,联动建设,协同发展,使各类教
学改革建设项目形成相互依托、相互支撑、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以实验中心资源条件的
持续建设、实验室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实验项目、仪器及实验教材的开发、实
验室开放共享运行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以及开放共享的绩效为持续建设的主要内容.
特色建设、共建共享:特色建设、共建共享:特色建设、共建共享:特色建设、共建共享: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以发挥学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为
立足点,推进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发挥示范中心的全面开放共享,在同类实验教学中心
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 48-
主要建设内容:
1111、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依托建筑城规学院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
心,不断尝试实验教学的理论探索与改革实践,进一步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和完建立和完建立和完建立和完
善一个兼顾基础性善一个兼顾基础性善一个兼顾基础性善一个兼顾基础性、、、、综合性综合性综合性综合性、、、、设计性设计性设计性设计性、、、、创新性和发展性为一体的多层次创新性和发展性为一体的多层次创新性和发展性为一体的多层次创新性和发展性为一体的多层次 、、、、全方位的实验教全方位的实验教全方位的实验教全方位的实验教
学体系学体系学体系学体系:
一方面是在各专业内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各专业
实验教学体系.形成涵盖教学与科研创新的"学科基础实验、专业拓展实践、设计创新性
实验实践"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另一方面构建低年级的学科基础教学体系和高年级跨专业的复合培养的教学体系.根
据设计行业的发展和设计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升,为更好培养适合社会和行业需求的高级设
计人才,建立起贯穿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立体化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222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1)改进实验教学方式
在原有的实验教学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课题,既满
足教学基本要求,又要提升实验教学的层次,特别是通过建设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
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课题,改进实验教学方式.
(2)实行差异化的创新能力培养
针对设计专业和设计性实验的特殊性和个体的差异性,为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学生
实行差异化的创新能力培养,实行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3)严格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过程管理是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实验教学的特殊性和
复杂性,目前实验教学管理还比较粗放,为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中心将进一步完善
实验教学管理规范,注重实验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主要工作包括课内实验教
学管理、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实训和实践环节教学管理等,以满足适合于各种层次、各种
专业的学生的实验要求.
(4)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
中心积极动员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申请实验研究课题,对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
实验内容的改进、教材的编写、仪器设备的改进和自制仪器、新实验的开出等进行资助,
鼓励发表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并作为对中心工作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
3333、升级设备和软硬件平台建设
- 49-
加强对实验中心的教学仪器设备、实验用房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中心把硬件和
软件设施的提升作为基础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设备购置中一直坚持"高品质、实用性、前
瞻性"的原则,使得实验仪器数量配置合理,教学效果良好,使用效益高,品质精良,满
足总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等现代实验教学的要求.通过建设,使我中心设备的质与量
在省内同类高校实验中心中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加大自制实验设备的支持力度,调动广
大教师和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不断进行实验项目改造和设备研发.
中心通过三年的建设增加建筑面积中心通过三年的建设增加建筑面积中心通过三年的建设增加建筑面积中心通过三年的建设增加建筑面积 3000300030003000 平方米平方米平方米平方米,实验室布局合理,环境安全,具备
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条件,健全中心安保系统,创造文明卫生安全、舒适优雅的人
文环境.争取在通过示范中心建设,使中心布局更加合理,利用更加科学,效果更加优化.
不断完善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等教学资料的建设,积极开发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
依托学院的相关研究机构,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中心通过三年建
设,编写并出版实验教材 8 部,必修实验教学课程多媒体课件做到 100%覆盖所有课程.
4444、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业务素质硬、梯队合理稳定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是完
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中心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水平,
积极为教师提供中心管理方法的改革、实验设备研制、实验技术开发、实验教学改革及学
术研究的机会和条件,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
通过引进和培养,建立一支由高水平教授负责、以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主导、以中
青年教师为骨干、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三到五年内三到五年内三到五年内三到五年内,,,,专兼职实验教师中专兼职实验教师中专兼职实验教师中专兼职实验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高级职称的比高级职称的比高级职称的比
例达到例达到例达到例达到 70%70%70%70%以上以上以上以上;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兼职指导教师队伍.
通过调整、补充、培养的渠道,在3-5 年内使实验技术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实验技术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实验技术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实验技术队伍结构更趋合理,,,,硕士以上硕士以上硕士以上硕士以上
学历人员达到学历人员达到学历人员达到学历人员达到 60%60%60%60%以上以上以上以上.
5555、完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中心管理水平,中心将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贯彻
管理制度为实验中心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在目前已有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基础上,重
点建设作为省级示范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设作为省级示范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设作为省级示范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设作为省级示范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管
理机构,具体为:
(1)结合学校、学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各项规章制
度.
(2)积极做好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建设,建设完善的实验教学
网站,建立管理信息化平台一个.
(3)积极探索学生创新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制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创新的主动性
- 50-
和积极性,又利于实验教师主动参与指导积极性的激励机制,让实验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
到中心的建设与管理中.
6666、扩大中心开放建设力度
(1)实施全面开放,学生可以进行网上选课、预约实验室,经过老师在线批复后可以
直接进入实验室;
(2)开放管理:根据首先满足正常的实验教学任务的要求,中心合理安排实验室技术
人员管理开放实验室,保证实验室技术人员每周上班时间在 35-40 小时,采取轮值制;
(3)开放经费:中心每年从正常实验运转费用中列支一定额度来满足开放实验室的需
要,同时向主管部门甚至省部级主管部门申请开放资金的课题;
(4)开放实验的实验成绩甚至研究论文将作为学生毕业评优的重要方面,并奖励出成
果的课题人或实验者.
(5)开放自主实验: 针对学生的自主实验课题,中心在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方面给予
全部开放,鼓励有研究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计划研究.
7777、整合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和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永恒的主题.教学质量的提高要牢固树立
起科技是源,教学是流的理念,中心建设以教学建设为立足点,在"教学—科研—生产"
体系中研究教学的体系、方法的改革等.
科学研究一方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领,使科研成果不断更
新和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实施产学研一体化不仅有利于中心科研
成果的推广应用,增强科技工作的源动力,同时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补充与突破.
中心将在基础研究与实验、产学研一体化的建立机制、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发展机
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8888、集成先进技术,推进自主学习
实验中心实行全面彻底的网络化管理,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
首先,中心作为学院的直属机构,应保证上下政令畅通,实施网络管理.
其次,中心有大量的实验设备和仪器,每年还需淘汰和新购一定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为了保证实验中心的实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资源共享,对实验设备和仪器资源也应实施网
络化管理.
此外,要采取新的教学手段,实施开放自主式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学习需要自
主选择实验项目,由实验室管理系统统一自动分配实验资源,在实验运行、成绩管理、学
生选课、开放预约等实验过程各环节实现全面支持.
- 51-
- 52-
资金来源和年度资金安排(包括年度投资计划、子项目投资计划等):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经费主要以省教育厅资助和学校配套经费为主,共需经 费300 万元,资金来源为省教育厅资助经费 200 万元,学校自筹配套经费 100 万元,分3年建设(2011 年9月——2014 年7月).年度经费投资计划见表 2.10.子项目经费投资计划
见表 2.11.
表表表表 2.102.102.102.10 经费进度投资计划表经费进度投资计划表经费进度投资计划表经费进度投资计划表
年度 2011 年2012 年2013 年2014 年
投资经费额 30 万元 150 万元 100 万元 20 万元
表表表表 2.112.112.112.11 子项目经费投资表子项目经费投资表子项目经费投资表子项目经费投资表
项目名称 投资经费(万元) 承担实验室名称
造型设计实验系统 35 模型实验室
设计实验终端系统 65 设计实践中心
三维实景模拟实验系统 44 虚拟现实实验室
现代数字技术设计实验系统 50 虚拟现实实验室
建筑节能设计实验系统 43 节能技术研究中心
网络化中心管理系统 23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
其他零星添置设备 5 实验教学中心
环境与场地升级建设 35 实验教学中心
合计300
- 53-
建设具体实施计划及进程安排:
第一阶段: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完善,实验仪器设备的计划及可行性研究,时间:2011
年9月—2011 年12 月;
第二阶段:仪器设备采购和安装调试,示范中心网络平台建设与完善.时间:2012 年1月—2012 年9月;
第三阶段:增设综合和设计性实验并实现实验室完全开放,实验教学实现全部数字化
网络化.时间:2012 年9月—2013 年12 月;
第四阶段:提交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总结、自评报告和项目验收申请.时间:2014 年1月—2014 年7月.
保障机制与校内外共享机制:
保障机制:
(1)制度保障:学院在已经建立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中心规章制度并
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中心的资源共享和对外开放,提高管理效率.
(2)经费保障:在校院两级管理下保证配套经费的及时到位,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并严格执行上级部门批准的项目内容和预算安排.
(3)场地保障:根据中心承担的教学和科研要求,不断扩大和调整中心场地,进一步
保证增加开放实验项目的正常运行,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4)人员保障:通过引进与培养(包括短期进修、攻读学位等)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中
心师资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
继续鼓励高职称教师承担中心学科综合训练教学任务,保证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校内外共享机制:
(1)所有中心的实验设备及实验项目均在网上公布,校内外人员可通过建成的网络预
约系统进行预约,经同意后进行实验或者科研创新等工作,使仪器设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中心面向苏州以及省内同类高校、企业和社会开放,成为苏州市以及省内设计人
才综合训练、设计科研及相关实验的示范性基地.
(3)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合作,建立一套校内外共享机制.
- 54-
预期效益与建设成果:
1111、教学方面效益分析
通过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加强了建筑学学科设计人才培养中实验教学内容的
更新和拓展,建成后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大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使综合
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达到实验总数的 80%以上,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培养设计创新思维和创新
能力.
建立开放实验室并使开放实验课时数达到示范中心的要求.较大范围内使用现代实验
教学手段,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开发各种实验教学软件和实验教材,并使用到学生的实验
教学中.
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从教学水平、科研能力、职称、学历等方面上一个台阶.建成一套
现代化、规范化的中心管理体制,发表相应的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20 篇.
2222、科研方面效益分析
通过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增添现代技术先进的实验设备,提升了实验教学和
科研设备的层次,为教师的相关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完善的硬件.依托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
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一定提高.预计中心建成后教师的年均科研成果在原有的基础
上提高 20% ,同时科研成果的等级有较大的提高.
通过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提升了学生专业基础水平,大大增加了综合性、设
计性实验,着重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
3333、社会效益分析
结合苏州的城市和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为城市建设提供相关的社会服务,从而实现
科学知识、科学技术转化成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中心将搭建起校企、校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桥梁.
- 55-
学生预期受益情况:
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经过示范化建设,通过中心资源的整合、添置高层次的现代实验
教学仪器设备和搭建产学研平台,提升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4 个专业或专业方向一千二
百多名本科生实验教学条件,优化了实验教学体系,提高了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效
率,学生预期受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改革,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大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了教学质量,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使得人才培养质量更高、特色更加鲜明.
2、中心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可以更加方便学生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建立的开放实验
室并增加开放实验课时,学生对实验教学条件的使用效率更加提高,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
的能力.
3、实验设备台套数的增加和仪器设备层次的提高将使原来的实验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发展了学生的设计创新和应用能力.
4、通过在建筑学实验教学中心搭建产学研平台,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供了实
现途径,提升了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实验教师科研成果层次,为学生开展相关科研活动提
供了条件,将大大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增加科研成果.
- 56-
三、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出生
年月
学历 学位
专业技
术职务
承担任务
专职
兼职
1 夏健1963.09 本科 学士 教授
中心主任,中心建设与实验教学、
管理总负责
专职
2 时匡1946.11 本科 学士 教授 建筑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总负责 专职
3 杨新海 1962.06 研究生 硕士 教授 城市规划技术实验教学总负责 专职
4 杨志华 1958.07 研究生 硕士 教授 建筑物理实验教学总负责 专职
5 文剑钢 1958.10 研究生 硕士 教授 模型实验教学总负责 专职
6 张应鹏 1964.12 研究生 博士
教授级
建筑师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教学总负责 专职
7 袁铭1955.11 本科 学士 教授 虚拟现实实验教学总负责 专职
8 洪杰1962.08 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建筑构造与材料实验教学总负责 专职
9 黄耀志 1956.04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建筑节能设计实验教学总负责 专职
10 黄晓平 1961.01 本科 学士 教授 摄影实验教学总负责 专职
11 王秀慧 1971.05 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建筑设计基础实验教学 专职
12 胡莹1974.12 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建筑设计基础实验教学 专职
13 张曦1972.03 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建筑设计基础实验教学 专职
14 董志国 1975.11 本科 学士 讲师 建筑设计基础实验教学 专职
15 楚超超 1978.11 研究生 博士 讲师 建筑设计基础实验教学 专职
16 周曦1980.06 研究生 博士 讲师 建筑设计基础实验教学 专职
17 袁中金 1963.08 研究生 博士 教授 城市规划技术实验教学 专职
18 范凌云 1976.12 研究生 博士 副教授 城市规划技术实验教学 专职
19 王雨村 1963.10 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城市规划技术实验教学 专职
20 李广斌 1973.01 研究生 博士 副教授 城市规划技术实验教学 兼职
21 侯爱敏 1975.02 研究生 博士 副教授 城市规划技术实验教学 兼职
- 57-
22 蒋灵德 1968.10 本科 学士 讲师 城市规划技术实验教学 专职
23 林海1975.10 研究生 博士 副教授 建筑物理实验教学 专职
24 王舒扬 1979.09 研究生 博士 讲师 建筑物理实验教学 兼职
25 胡炜1972.10 研究生 博士 讲师 建筑物理实验教学 专职
26 雍振华 1956.09 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模型实验教学 专职
27 刘皆谊 1973.09 研究生 博士 讲师 模型实验教学 专职
28 龚士春 1963.08 中专 — 工程师 模型实验技术 专职
29 郑皓1975.02 研究生 硕士 副教授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教学 专职
30 朱颖1973.07 研究生 博士 高工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教学 专职
31 宁玲1962.05 研究生 硕士 讲师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教学 专职
32 罗小华 1963.10 研究生 博士 讲师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教学 专职
33 庞煜文 1971.09 本科 学士 工程师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技术 专职
34 吴杰1984.06 研究生 硕士 工程师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技术 专职
35 黄明华 1964.12 研究生 博士 副教授 虚拟现实实验教学 兼职
36 张振龙 1980.30 研究生 博士 讲师 虚拟现实实验教学 专职
37 李兆堃 1983.12 本科 学士 工程师 虚拟现实实验技术 专职
38 朱建文 1960.12 本科 学士 副教授 建筑构造与材料实验教学 专职
39 邱德华 1972.10 研究生 硕士 讲师 建筑构造与材料实验教学 专职
40 董志国 1975.01 本科 学士 讲师 建筑构造与材料实验教学 专职
41 赵书杰 1964.09 本科 学士 副教授 建筑节能设计实验教学 专职
42 蓝刚1971.11 本科 硕士 讲师 建筑节能设计实验教学 专职
43 居晴磊 1977.04 研究生 硕士 讲师 摄影实验教学 专职
44 刘志强 1975.06 研究生 硕士 讲师 摄影实验教学 专职
45 高安1965.08 专科 — 工程师 摄影实验技术 专职
- 58-
四、实验教学中心的仪器设备配备方案(单价 800 元以上填写)
现有设备清单:
序号名称 品牌////型号
单价
(元)
数量
金额
(万元)
用途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
1 不间断电源 KANTAK 山特/C1KS 2780 1 0.278 辅助设计实验
2 不间断电源 艾佩斯/SUA3000UX 13000 1 1.3 辅助设计实验
3 不间断电源 SKI/1000VA 950 1 0.095 辅助设计实验
4 柜式房间空调器 KFRd-70LW/Z(S) 5100 6 3.06 辅助设计实验
5 分体式房间空调器 KFRD-32GW/Z1 1985 1 0.1985 辅助设计实验
6 分体式房间空调器 LG 柜机 6350 2 1.27 辅助设计实验
7 服务器 长城 XSeries 235 44500 1 4.45 辅助设计实验
8 服务器 DELL 6600 102300 1 10.23 辅助设计实验
9 服务器 海星 22000 1 2.2 辅助设计实验
10 服务器 AST/服务 6/200 26500 1 2.65 辅助设计实验
11 磁盘阵列 DELL CX300 297800 1 29.78 辅助设计实验
12 大幅面彩色绘图仪 NOVATET 46000 1 4.6 辅助设计实验
13 大幅面彩色绘图仪 HP450C 70600 1 7.06 辅助设计实验
14 大幅面彩色绘图仪
EPSON stylus PRO
10600
80650 1 8.065 辅助设计实验
15 彩色喷墨打印机 EPSON EX3 2950 1 0.295 辅助设计实验
16 彩色激光打印机 HP LASERJET5550 35800 1 3.58 辅助设计实验
17 彩色激光打印机 HP LJ5500 31590 1 3.159 辅助设计实验
18 打印机 LJ-1000 3200 1 0.32 辅助设计实验
19 打印机 MJ1500K 5400 1 0.54 辅助设计实验
20 移动硬盘 爱国者 10G 960 4 0.384 辅助设计实验
21 大幅面高精扫描器 Contex GC67D 86700 1 8.67 辅助设计实验
22 扫描仪 Scanmaker 8700 5700 1 0.57 辅助设计实验
23 扫描仪 紫光 D50 1480 1 0.148 辅助设计实验
24 光盘刻录机 HP USB4CE 1950 1 0.195 辅助设计实验
25 集线器 10-100M/16 口2450 8 19.60 辅助设计实验
26 交换机 CISCO 2950T 6800 1 0.68 辅助设计实验
27 交换器
ACCTON
100M8/EH3016SW
1650 1 0.165 辅助设计实验
28 微机 实达/云志 3000 4700 72 33.84 辅助设计实验
29 微机 海星飓风 7440 38 28.272 辅助设计实验
30 微机 新华海 7290 10 7.29 辅助设计实验
31 机房辅设 — 21850.4 1 2.185 辅助设计实验
32 控制台 — 1500 1 0.15 辅助设计实验
33 电动幕 红叶 850 1 0.85 辅助设计实验
34 投影机 松下 PT-F1X200 33900 1 3.39 辅助设计实验
35 便携式投影机 普乐士 U4-161 18500 1 1.85 辅助设计实验
36 便携式投影机 富士通 LPF-4801 20150 1 2.015 辅助设计实验
- 59-
37 壁挂式无线扩音器 WP-FA30 1800 2 0.36 辅助设计实验
38 收、扩音.电唱音箱 科博 1# 1040 1 0.208 辅助设计实验
39 功率放大器 天鹅 AV-300 1100 1 0.11 辅助设计实验
40 彩色电视机 康佳 3472 7250 1 0.725 辅助设计实验
41 数码照相机 富士 6900 5550 2 1.11 辅助设计实验
42 数码照相机 富士 2800 3180 1 0.318 辅助设计实验
43 多媒体教学网 苏亚星 V7.1 9600 1 0.96 辅助设计实验
44 AUTOCAD 网络版 AUTODESK(50 个) 23760 50 118.8 辅助设计实验
45 AUTOCAD 软件
AUTOCAD
MECHANICAL
41955 1 4.1955 辅助设计实验
46 3DStudio Max1.2 AUTODESK 29355 1 2.9355 辅助设计实验
47 CAD 软件包 MPT3.0 3DMAX2.5 35000 1 3.5 辅助设计实验
48 高配置微机 HP/X2818SFF 5885 70 41.195 辅助设计实验
49 高配置微机 HP PRO3080MT 5885 40 23.54 辅助设计实验
50 中央控制台 —— 3500 1 0.35 辅助设计实验
51 中央控制器 —— 2100 1 0.21 辅助设计实验
52 网络机柜 —— 4000 2 0.8 辅助设计实验
53 服务器机柜 —— 8000 2 1.6 辅助设计实验
54 配线架(带理线架) —— 1000 15 1.5 辅助设计实验
55 图形工作站 HPXW8600 19500 1 1.95 辅助设计实验
56 笔记本电脑 Dell PP27L 8200 1 0.82 辅助设计实验
57 便携式计算机 联想 2767MH1 21600 4 8.64 辅助设计实验
小计 368368368368 407.21407.21407.21407.21
摄影实验室
1 拷贝机 1558.5 1 0.1559 建筑摄影实验
2 变焦镜头 适马 35-135 1201.6 4 0.4806 建筑摄影实验
3 变焦镜头 腾龙 28-70 2071.8 1 0.2072 建筑摄影实验
4 广角镜 威达 19MM 936.45 1 0.0936 建筑摄影实验
5 变焦镜头 腾龙 70-210MM 1491.7 1 0.1492 建筑摄影实验
6 照相机镜头 Nikon80-200EDN 8540 1 0.854 建筑摄影实验
7 135 普通照相机 奥林巴斯 OM-20 1057.7 3 0.3173 建筑摄影实验
8 135 普通照相机 理光 KR-10 908.48 1 0.0908 建筑摄影实验
9 135 普通照相机 理光 XR-7 1035.9 1 0.1036 建筑摄影实验
10 135 普通照相机
尼康 FE-2
F1.4/50MM/135
2128.3 1 0.2128 建筑摄影实验
11 35 普通照相机 美能达 X300 1424.4 4 0.5698 建筑摄影实验
12 佳能数码相机 IDs MarkII 63300 1 6.33 建筑摄影实验
13 佳能数码相机 EOS 20D 13050 1 1.305 建筑摄影实验
14 数码相机 富士 S9500 5140 2 1.028 建筑摄影实验
15 自动调焦放大机 海鸥 611 824.58 1 0.0825 建筑摄影实验
16 佳能相机镜头 EF28-135MM 4200 1 0.42 建筑摄影实验
17 佳能相机镜头 EF16-35MM 11300 1 1.13 建筑摄影实验
18 佳能相机镜头 EF24-70MM 12500 1 1.25 建筑摄影实验
19 佳能相机镜头 EF70-200MM 10000 1 1.00 建筑摄影实验
- 60-
20 佳能相机镜头 EF100-400MM 13000 1 1.30 建筑摄影实验
21 佳能相机镜头 MP-E65MM 7000 1 0.7 建筑摄影实验
22 佳能相机镜头 EF 180MM 11800 1 1.18 建筑摄影实验
23 天花路轨 — 5203 2 1.0406 建筑摄影实验
24 外拍灯 A-600 外拍灯 1800 2 0.36 建筑摄影实验
25 静物拍摄台 — 2500 2 0.5 建筑摄影实验
26 数码闪光灯 CR-500 2600 9 2.34 建筑摄影实验
27 电源箱 YZX-4000TA 箱14600 2 2.92 建筑摄影实验
28 乐摄宝摄影包 ROAORimiver 3500 1 0.35 建筑摄影实验
29 乐摄宝摄影包 DRYZONE200 1100 1 0.11 建筑摄影实验
30 世光测光表 世光 608 3800 1 0.38 建筑摄影实验
31 世光测光表 世光 558 3100 1 0.31 建筑摄影实验
32 WD 电子干燥箱 保险柜式 MD250 3800 1 0.38 建筑摄影实验
33 三角架 455.029 云台 1950 1 0.195 建筑摄影实验
34 柜式空调机 KFR-48LW/Z2 2640 1 0.264 建筑摄影实验
35 柜式空调机 KFR-70LW/Z(s) 4520 1 0.452 建筑摄影实验
36 冰箱 香雪海 BY170 911.59 1 0.0912 建筑摄影实验
37 微型电子计算机 实达云志 6000 8550 2 1.71 建筑摄影实验
38 数码相机伴侣王 爱国者 VH-P606 1950 2 0.39 建筑摄影实验
39 彩色录相机 松下 G33MC 4736.1 1 0.4736 建筑摄影实验
40 摄像机三脚架 Libec H-35 4000 1 0.4 建筑摄影实验
41 摄像机充电器 BLB1703BP2-B 1100 1 0.11 建筑摄影实验
42 摄像机托板 VCT-U14 1800 1 0.18 建筑摄影实验
43 专业摄像机头灯 GPL518 2000 1 0.2 建筑摄影实验
44 采集卡 品尼高全能王 1600 1 0.16 建筑摄影实验
45 金钟三脚架 NEO carmagne 840 3500 1 0.35 建筑摄影实验
46 曼富图三脚架 444TRIMINOR DUO 3000 1 0.3 建筑摄影实验
47 数码摄像机
SONY DSR-250P 含BL-BP135 长效锂电
池2块41200 1 4.12 建筑摄影实验
48 高分辨率摄像机
Nikon 长效电池
NP-FF71 壹块,128M
记忆棒,UV 镜等
11610 1 1.161 建筑摄影实验
小计 71717171 38.2138.2138.2138.21
模型实验室
1 干燥箱和温度环境设备 101 1550 1 0.155 建筑模型实验
2 磨刀机 4500 1 0.45 建筑模型实验
3 汤姆斯喷泵 美工 1750 1 0.175 建筑模型实验
4 气体压缩机 1850 1 0.185 建筑模型实验
5 雕刻机 JDSign 85000 1 8.5 建筑模型实验
6 精雕机 JD50B 68000 1 6.8 建筑模型实验
7 刀具 5000 1 0.5 建筑模型实验
8 微型电子计算机 PIII/17" 9800 1 0.98 建筑模型实验
9 微型电子计算机 DEL300 4348 1 0.4348 建筑模型实验
- 61-
10 陈列柜 吊柜 2300 1 0.23 建筑模型实验
11 模型材料橱 —— 1800 1 0.18 建筑模型实验
12 组合工作台锯 CMS-TS 55 SET 16770 1 1.677 建筑模型实验
13 真空吸尘器 CT 22 E 5880 1 0.588 建筑模型实验
14 吸尘袋 FIS-CT22 1430 1 0.143 建筑模型实验
15 电刨 HL850EB-Plus 6326 1 0.6326 建筑模型实验
16 电刨平面底座 SE-EHL 981 1 0.0981 建筑模型实验
17 砂带机 BS 75 E 4584 1 0.4584 建筑模型实验
18 泡沫模型切割机 Lzrcut 3S 2600 30 7.8 建筑模型实验
19 压刨机 良明 5600 1 0.56 建筑模型实验
20 空压机 捷豹,无油静音泵 1450 1 0.145 建筑模型实验
小计 49494949 30.7030.7030.7030.70
建筑物理实验室
1 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 北京东方奥达 JW-1 44000 1 4.4 建筑热工实验
2 热流计式导热仪
北京东方奥达 JW-
Ⅲ
44000 1 4.4 建筑热工实验
3 测距仪 LEICA classic 5 4590 1 0.459 建筑热工实验
4 激光测距仪 LEICA DisToLites 3480 1 0.348 建筑热工实验
5 亮度计 L88 7410 2 1.482 建筑光学实验
6 电热干燥箱 450*450*550 2700 1 0.27 建筑热工实验
7 超级恒温水浴锅 501A 1850 1 0.185 建筑热工实验
8 中央实验台 2400*750 1050 2 0.21 建筑热工实验
9 实验桌 1200*750 880 10 0.88 建筑热工实验
10 照明实验台 1500*1000 850 1 0.85 建筑光学实验
11 中央实验台 2400*750 1050 2 0.21 建筑光学实验
12 人工天穹 世纪建通 JT-1 47000 1 4.7 建筑光学实验
13 风速/温度表 清华同方 1360 7 0.952 建筑热工实验
14 热流/温度表 清华同方 1360 8 1.088 建筑热工实验
15 温度/湿度表 清华同方 1020 8 0.816 建筑热工实验
16 三参数日照仪 世纪建通 JT-2 7600 2 1.52 建筑光学实验
17 散射装置 322 研究所 TBD-1 1980 2 0.396 建筑热工实验
18 太阳辐射记录仪 PC-1 5850 2 1.17 建筑热工实验
19 分光谱辐射表 TBQ-4-3 7279 2 1.4558 建筑光学实验
20 照度计 1050 1 0.105 建筑光学实验
21 直接辐射表
交直流两用
TBS-2-2
3780 2 0.756 建筑光学实验
22 照度计 ST-85 980 10 0.98 建筑光学实验
23 累积式辐射表 双罩总表 TBQ-2 2880 1 0.288 建筑热工实验
24 辐射热计 MR-4 1050 4 0.42 建筑热工实验
25 建筑声学分析系统 丹麦 BK 150410 1 15.041 建筑声学实验
26
驻波管(含TTZB 测试专
用频谱分析仪和收声系
数测试系统信号源)
世纪建通 JTZB 29500 1 2.85 建筑声学实验
27 打击器 TM002 34300 1 3.43 建筑声学实验
- 62-
28 数码相机 SONY DSC-F717 6300 1 0.63 建筑声学实验
29 信号发生器 长城 UZ-3A 3956 1 0.3956 建筑声学实验
30 声率放大器 长城 JS5870 2576 1 0.2576 建筑声学实验
31 建筑声学测试仪 VS302USB 114190 1 11.419 建筑声学实验
32 噪声频谱分析仪 AWA62 70 9333 1 0.933 建筑声学实验
33 数字声级计 杭州爱华 AWA5633 1428 5 0.714 建筑声学实验
34 噪声频谱分析仪 AWA6270 8160 1 0.816 建筑声学实验
35 脉冲积分声级计 杭州爱华 AWA5671A 5110 3 1.533 建筑声学实验
36 声级计(精密) 红声 ND2 3400 1 0.34 建筑声学实验
37 发生器 红声 ND2 950 1 0.095 建筑声学实验
38 倍频程滤波器 爱华 AWA5721 1275 3 0.3825 建筑声学实验
39 声级校准器 杭州爱华 980 1 0.098 建筑声学实验
40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
CASELLA CEL LTD
141073D-05
130000 1 13 建筑声学实验
41 贝莱尔送风机 贝莱尔 DT-1880 2000 2 0.40 建筑声学实验
42 柜式空调机 海尔 KFR-48LW/Z2 2640 1 0.264 建筑声学实验
43 柜式空调机
海尔
KFR-70LW/Z(s)
4520 5 2.26 建筑声学实验
44 分体式房间空调器 海尔 KFR-32GW/Z1 1985 1 0.1985 建筑声学实验
45 川井除湿机 川井 DH-252B 2050 4 0.82 建筑声学实验
46 冰箱 海尓 185UT 2160 1 0.216 建筑声学实验
47 微型电子计算机 商祺 6100 9500 2 1.90 建筑声学实验
48 打印机 EPSON COLOR1520K 5800 1 0.58 建筑声学实验
49 打印机 LQ1600K 4590 1 0.459 建筑声学实验
50 扫描仪 方正 5180PULS 1250 1 0.1250 建筑光学实验
51 建筑采光模型 RGM110 2000 1 0.20 建筑光学实验
52 建筑照明模型 JTZM-Ⅰ 3500 1 0.35 建筑光学实验
53 设计大师软件 ARCHT+DCR14.5 5000 1 0.50 建筑光学实验
54 渲染巨匠 LIGHTSCAPE3.2 5000 1 0.50 建筑光学实验
55 文件柜 二抽斗玻璃移门 800 4 0.32 建筑声学实验
56 微型电子计算机 DELL300 4348 1 0.4348 建筑声学实验
57 声级校准仪 B&K4231 11300 1 1.13 建筑声学实验
58 声环境分析软件 Odeon10.0 5000 17 8.5 建筑声学实验
59 手持式激光粉尘检测仪
英国 TURNKEY
DUSTMATE
32100 1 3.21 空气环境实验
60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苯)检测仪
PC-5OOOEX-Ben 66300 1 6.63 空气环境实验
61 氨气气检测仪 Z-800xp 9700 1 0.97 空气环境实验
62 电子测氡仪
德国 SARAD 公司
RTM1688-2
52000 1 5.2 空气环境实验
63 甲醛检测 英国 PPM400ST 12300 1 1.23 空气环境实验
64 一氧化碳分析仪 Z-500 5250 1 5.25 空气环境实验
65 二氧化碳检测仪
美国 TELAire
TEL-7001
5750 1 5.75 空气环境实验
66 红外热成像仪
德国 InfraTec 公司
Vov 480-SLN
250000 1 25.00 建筑热学实验
- 63-
67
B-K2260 手持式震动测
量仪
丹麦 BK 公司
B-K2260
66678 1 6.6678 建筑声学实验
68
PULSE 噪声、震动测量
分析系统
丹麦BK公司3560-C 579700 1 57.97 建筑声学实验
小计 153153153153 217.31217.31217.31217.31
虚拟现实实验室
1 机柜 1M 双鹿 850 1 0.085 虚拟现实实验
2 办公桌 含转椅一把 910 1 0.091 虚拟现实实验
3 立体眼镜 天域时捷 1500 10 1.5 虚拟现实实验
4 挂壁式空调 格力 KFR-26GW/K 2330 1 0.233 虚拟现实实验
5 柜式空调器 海尔 KFR-48LW/Z2 2640 1 0.264 虚拟现实实验
6 投影电动幕 200 寸2900 1 0.29 虚拟现实实验
7 中控台 定制 3500 1 0.35 虚拟现实实验
8 功放 YAMAHA RX-V357 4080 1 0.408 虚拟现实实验
9 柜式空调器 海尔 KFRD-70LW/Z 4520 2 0.904 虚拟现实实验
10 单项隔离变压器 华润 DGB-10KVA 4600 1 0.46 虚拟现实实验
11 显示器 优派 P225FB 4900 2 0.98 虚拟现实实验
12 激光测距仪 瑞士徕卡 lite 5 5200 2 1.04 虚拟现实实验
13 交换机 CISCO 2950 5400 4 2.16 虚拟现实实验
14 立体眼镜 Crystal Eye3 5492.5 10 5.4925 虚拟现实实验
15 APC 电源机柜 图腾 28A42H 6300 1 0.63 虚拟现实实验
16 柜式空调器 海尔 KFRD-70LW/Z 6800 1 0.68 虚拟现实实验
17 手持 GPS 定位仪
美国 GARMIN MAP
60CS
8000 1 0.08 虚拟现实实验
18 微型电子计算机
云志 6000 P4
515/160G/1G DDR
8550 1 0.855 虚拟现实实验
19 微型电子计算机
云志 6000 P4
515/160G/1G DDR
8750 32 28.00 虚拟现实实验
20 投影机 上海索广 VPL-CX80 18000 1 1.8 虚拟现实实验
21 交换机 CISCO 3550-12T 76308 1 7.6308 虚拟现实实验
22 笔记本电脑 戴尔 M70 28000 1 2.8 虚拟现实实验
23 不间断电源 APC URT10000XLI 37470 1 3.747 虚拟现实实验
24 三维影像快速漫游系统 IMAGIS 3DBrowser 5000 3 1.50 虚拟现实实验
25 IMAGIS 3DBrowser Sup3DBrowser 10000 2 2.00 虚拟现实实验
26
城市建模与景观可视化
系统
IMAGIS MagiXity 15000 3 4.50 虚拟现实实验
27
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系
统IMAGIS Education 1500 33 4.95 虚拟现实实验
28
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系
统IMAGIS Classic 34000 3 10.2 虚拟现实实验
29
三维场景数据网络发布
系统
IMAGIS Web3D 105000 1 10.5 虚拟现实实验
30 弧形投影幕 BARCO10M*2.7M 120846 1 12.0846 虚拟现实实验
31 投影机 BARCO 908S 325800 3 97.74 虚拟现实实验
- 64-
32 超级图形计算机 SGI OnyX350 1014000 1 10.14 虚拟现实实验
33 三维激光扫描仪 徕卡 HDS3000 1036100 1 103.61 虚拟现实实验
34 图形工作站 THINKAPD 19800 4 7.92 虚拟现实实验
35 三维鼠标 罗技 2900 4 1.16 虚拟现实实验
36 三维打印机 Dimension 296000 1 29.60 虚拟现实实验
37 激光三维数据化仪 CREAFORM 410000 1 41.00 虚拟现实实验
38 投影仪 Sony/LCD 3000流明 11800 2 2.36 虚拟现实实验
39 日照模拟分析软件 众智(10 用户) 9000 10 9.00 虚拟现实实验
40 逆向工程软件 Geomagic Studio 6800 10 6.80 虚拟现实实验
41 高端三维图元处理集群 ZSD-WS3.0 31000 3 9.3 虚拟现实实验
42 千兆交换局域网系统 CISCD 1900 1 0.19 虚拟现实实验
43 KVM 多脉控制器 AS-2108RD 4650 1 0.465 虚拟现实实验
44
多通道边缘融合曲面矫
正模
VR-Platform 31000 1 3.1
虚拟现实实验
45 虚拟现实编辑器 VRP-Builder 25500 1 2.55 虚拟现实实验
46 数字城市规划平台软件 VRP-Diprcity 4150 20 8.30 虚拟现实实验
47 三维网络平台 VRP-IE 11000 1 1.10 虚拟现实实验
48 多功能射线仪 德国 Coliy-900 5600 1 0.56 虚拟现实实验
小计 190190190190 441.11441.11441.11441.11
城市规划技术实验
1 城市综合分析软件 SPSS 17(10 用户) 6800 10 6.8
城市规划技术
实验
2 城市建模系统软件 ESRI/rcgis9.3 6800 10 6.8
城市规划技术
实验
3 遥感分析软件 ERDAS/magine 2010 6300 10 6.3
城市规划技术
实验
4 交通分析软件
美国 Caliper 公司
TransCAD 5.0
48000 1 4.8
城市规划技术
实验
5
高分辨数码相机(带配
件GPS)
尼康 D300S,
18-200VRII 镜头
17880 3 1.788
城市规划技术
实验
6 投影仪 Sony/LCD 3000流明 11800 2 2.36
城市规划技术
实验
小计 36363636 28.8528.8528.8528.85
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建筑门窗现场及整体气
密性检测系统
美国 TEC 公司 APT3 152000 1 15.20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2 超声波流量计
英国 MICRONICS 公司PT204
26000 1 2.60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3 建筑材料水分仪
德国德图
Testo 606-2
1500 1 0.15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4
水蒸气渗透性能试验装
置JTST 6000 1 0.60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5 高精度温湿露点仪 德国德图 Testo 24500 1 2.45 建筑节能设计
- 65-
635-22 实验
6 高精度微风仪
德国德图 Testo
435-2
12000 1 1.20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7 恒温恒湿试验箱
武汉盛科
SK-SJ260L
25000 1 2.50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8
外墙外保温系统抗风检
测设备
武汉盛科 SK-FY6M
210B
178000 1 17.80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9 分析天平 上海越平 FA2004B 4500 1 0.45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10
无线式建筑热工多路温
度热流检测仪
武汉盛科
SK-FHRL1810W
52500 3 15.75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11
节能建筑技术教学模型
系统
JTJN-JX 258000 1 25.8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12 建筑室外气候测试系统 JTQX-AI 30900 1 3.09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13 建筑遮阳系数测试系统 JTZY-I 254100 1 25.41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14
铆钉、隔热材料粘结强
度检测仪
HCJM-5 型9400 1 0.94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15 高精度温湿露点仪
世纪建通,德图
Testto435-2
27000 1 2.7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16 高精度微风仪
世纪建通,德图
Testto636-Ⅱ
14400 1 1.44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17 温湿度仪 TES 泰仕 1160 5 0.58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18 耐候性试验仪 紫微机电 255000 1 25.5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19 导热系数测定仪 紫薇 CD-DR3030 105000 1 10.5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20 分光光度计 盛科 35000 1 3.5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21 太阳能电池分析仪 TES 泰仕 5980 1 0.598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22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
测试仪
TRM-2A 绿光电子 58000 1 5.8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23 亮度计 BM-7A 105000 1 10.5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24 电子万能试验机 紫微机电 83000 1 8.3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25 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 紫微机电 69000 1 6.9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26 水泥胶砂搅拌机 紫微机电 6000 1 0.6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27 生态建筑软件
Autodesk/COTECT
2010(10)
7800 10 7.8
建筑节能设计
实验
小计 42424242 198.66198.66198.66198.66
- 66-
建筑构造与材料实验室
1 清官式五彩柱头斗拱
北京古建馆
1/2.5(单翘单昂)
4000 1 0.40
建筑构造设计
实验
2 清式五踩平身斗栱
北京古建馆
1/25(单翘单昂)
4000 1 0.40
建筑构造设计
实验
3 清官式五彩角科斗拱
北京古建馆
1/2.5(单翘单昂)
4800 1 0.48
建筑构造设计
实验
4 清官式五彩镏金斗拱 北京古建馆 1/2.5 4200 1 0.42
建筑构造设计
实验
5 宋式柱头辅作 北京古建馆 1/5 4500 1 0.45
建筑构造设计
实验
6 宋式补间辅作 北京古建馆 1/5 4500 1 0.45
建筑构造设计
实验
7 宋式转角辅作 北京古建馆 1/5 4800 1 0.48
建筑构造设计
实验
8 庆成宫 1/20 138*82*64 44700 1 4.47
建筑构造设计
实验
9 四合院垂花门 1/10 44*32*52 8500 1 0.85
建筑构造设计
实验
10 单围柱重檐六角亭 1/20 44*48*54CM 26000 1 2.60
建筑构造设计
实验
11 沈厅模型 1/20 44*48*54CM 81000 1 8.10
建筑构造设计
实验
12 清式斗拱 600MM 4000 6 2.40
建筑构造设计
实验
13 建筑构造系统 自主研制 30000 15 45.00
建筑构造设计
实验
小计 32323232 66.566.566.566.5
金额总计1441.511441.511441.511441.51
- 67-
立项建设期间拟购置设备清单:
序号名称
品牌
////型号
单价
(元)
数量
(台////
套)
金额
(万元)
用途
1 光纤存储系统 ESTOR2700 348500 1 套34.85 中心数据存储
2
塔式网络服务
器IBM System
x3500 M3
18900 1 台18.90 中心网站服务器
3
设计实验个人
终端
自主研发 3000 210 套63.00 设计实验教学
4 投影仪 SONY F400H 75000 1 台7.50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
验5万欣机房管理
系统
万欣机房管
理系统 V5.x
18000 2 套3.60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
验6实验室信息交
互网站
万欣 5000 1 套0.50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
验7高端微机
HP PRO
3080MT
6000 22 台13.20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
验8电子干燥箱 Md250 3800 2 台0.76 摄影实验教学
9 照片打印机
佳能
Pro9500MkⅡ
6500 1 台0.65 摄影实验教学
10 自由建模系统
Freeform
Modeling
Plus
4000 66 套26.40 数字模型设计实验
11
逆向工程设计
检测软件
Geomagic
Qualify
8000
10 用户8.00 数字模型设计实验
12
建筑环境模拟
软件
Phoenics
2010
12000
10 用户12.00 数字模型设计实验
13 软金属雕刻机
骏雕
JDWMS200V
188000 1 台18.80 模型实验教学
14
多功能组合车
床
西马特 20000 1 套2.00 模型实验教学
15 模型切割机 自主研制 4000 30 台12.00 模型实验教学
16 微机
HP PRO
3080MT
6000 2 台1.20 模型实验教学
17
门窗节能计算
软件
MQMC 1000
10 用户1.00 建筑节能设计实验
18 能耗分析软件 Energyplus 6400
20 用户12.80 建筑节能设计实验
19 采光分析软件 IES 6000
20 用户12.00 建筑节能设计实验
- 68-
20 照明模拟软件 eQUEST 6250
20 用户12.50 建筑节能设计实验
21
电能质量分析
仪Fluke 50000 1 台5.00 建筑节能设计实验
金额总计 266.66
- 69 -
五、审核意见
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审核意见
经审核,表格所填内容属实,
本人对所填内容负责.
签名: 日期:
学校职能部门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公章)
日期:
学校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公章)
日期: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PDF格式下载
- 更多文档...
-
上一篇:倾角传感器电子周刊 高精度0.001 倾角传感器
下一篇:计算机专业个人简历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捷豹静音空压机的相关文档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求购静音无油空压机 全无油静音空压机 小型静音空压机 静音空压机品牌 无油往复静音空压机 静音空压机价格 医用静音无油空压机 天津无油静音空压机 巨霸静音空压机
- 大家在找
-
- · 工厂用电安全知识
- · adobereader9
- · e78caae78caa
- · 西门子安装电话
- · 专科毕业证书
- · excel图表之道pdf
- · 新疆棉粕价格
- ·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
- · 爱丽舍脱档修变速箱
- · htcg14自带壁纸
- · 工厂供电pdf
- · dnf国庆套2011宠物
- · 365.tv660.con
- · 姚先国(2001)
- · 村官考试成绩查询
- · 三角高程测量实习报告
- · 尚高卫浴怎么样
- · 高频在线式mail
- · 下载办公室软件word
- · 高等数学第二版答案
- · 超市工作心得体会
- · 工资增长率计算公式
- · 潍坊环保局
- · 中兴u830驱动
- · 重庆计算机二级vf笔试
- · windowssystem
- · 联邦快递官网
- · 山东大学 身份证号
- · autocad是什么软件
- · www.dd5588.com
- · 铜箔厚度规格
- · 毛概实践报告
- · 四年级上册数一数ppt
- · 北京中铁物流公司
- · dnf7上8
- · 开关磁阻电机原理
- · 梅塞尔集团
- · 西工大明德学院贴吧
- · 湖南工学院机械系宿舍
- · 北京ktv服务生招聘
-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