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 资助项目(No. 962A23202212)
1 引 言
油类物质大体上是一种黏性的、可燃的、密度比水小的有机物质 ,属于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如果有
较多的油漂浮于水体表面 ,将影响空气与水体界面氧的交换 ,而分散于水中及吸附于悬浮微粒上或以乳
化状态存在于水中的油则可被生物氧化分解 ,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使水质恶化 ,严重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另外 ,油类往往还含有致癌物质多环芳烃 ,它可经水生生物富集后危害人体健康1 ~6 。油类物质对土壤
污染的后果也较严重 ,它们进入土壤后对土壤的微生物、酶及作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较大危害 ,还会对地
下水造成污染7 ,8 。因此 ,随着油类物质的大量开采和广泛使用 ,它们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已成为一个
全球关注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我国于 1997 年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的推荐 ,颁布了以红外光度
法为基础的“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GB/ T 1648821996) 国家标准9 。“标准”
中的红外分光光度法规定检测样品在 2930、2960、3030 cm- 1 3 波数处的吸收情况 ,并综合它们对样品中
矿物油的贡献 ,以实现定量分析 ,这大大促进了我国红外分光测油仪的发展。迄今国内已有 3 家以上公
司推出了以光栅分光为基础的红外分光测油仪 ,由于它们都采用齿轮转动的光栅扫描办法依次检测上
述 3 波数处的吸收情况 ,一般都存在重现性差 ,分析速度较慢 ,灵敏度也不能满足地表水监测的要求等
缺点。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固定光栅阵列检测器的新型红外测油仪 ,它的分光和检测系统无可动部件 ,
多个检测器同时检测 2930、2960、3030 cm- 13 波数处的吸收情况 ,仪器分析速度快、测量结果重现性好。
同时 ,由于该仪器采用特殊设计的长程吸收池 ,可采用注射泵进样 ,从而使仪器的灵敏度高 ,并减少了操
作人员与萃取剂接触的可能性。较好地克服了现有仪器所固有的一些缺点。
2 仪器主要技术指标
检出限 : 0.10 mg/L (油/ 萃取剂) ;精密度 : RSD < 2. 0 %(5 mg/L) ;光谱带宽 :0. 035μm; 波长准确
度 : ±0. 005μm; 波长精密度 :0. 003μm; 动态线性范围 : 0.10~200. 00 mg/ L (采用高阶拟合) ;主机外形
尺寸 :200 ×340 ×500 (高 ×宽 ×深(mm) ) ;电源 :220V ±10 % , 50 Hz ,50 VA ;微机接口 :RS232 接口 ;显示
方式 :LCD 显示或计算机显示屏显示。
3 测量原理
油类物质分子一般含有亚甲基 (
CH2
) 、甲基 (
CH3 ) 和芳环 (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