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发展研究投稿方式 > 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本土化及反思
  • 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本土化及反思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11-01-07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Traditional Chinese
    文档格式:pdf
    文档作者:洋芋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本土化及反思 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本土化及反思
    李宗华 (济南大学法学院 李伟峰 张荣 250022)
    山东,济南
    摘要:中国己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的老龄化具有来势迅猛的特点,如何解 摘要 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 所引发的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传统的养老方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养老实 行社会化,即由国家,社会,集体,个人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并承担,是中国应 对老龄化问题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区照顾 关键词 本土化 反思
    2000 年"五普"结果显示,2000 年中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10.3%;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7%,已进入"老年型国家"或"老年型地区" (国际 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衡量标准: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 10%以上或 65 岁 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 7%以上) .2005 年底,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1.44 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 1 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人口大国崛起 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峻的国家[1]. 与此同时, 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来势迅猛, 程度不断加深的特点,估计将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由此导致的老 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相当长时间内关注的焦点,其中又以如何解决老年人养老 问题为社会各界探讨的重中之重.
    一,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意义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所引发的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老年人养老 方式必将发生嬗变.如何以发展中国家水平的经济实力应对发达国家水平的老龄 化问题将是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社区照顾体现老年人的现实需求 社区照顾体现老年人的现实需求 体现
    基金项目:本文是 2008 年山东省软科学项目:社会福利社区化背景下的老年人社区照顾新型养老模式探索 研究(编号:2008RKB091)的阶段性成果,且得到"山东省重点学科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项目编号:S07YG03)的资助,特致谢忱! 1
    在社会转型时期,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传统的大家族已经不复存在, 家庭日益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而现代家庭的功能有所缩小,且不断让渡给社 会,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的种种需求通过社会,市场购买等形式方得以实现.这 些都严重冲击着家庭作为老年人主要养老力量及养老领域的赡养方式,不断瓦解 着家庭养老的根基.机构养老作为养老的另一个重要形式,因其能够满足老年人 (尤其是高龄老人)需要时间长,强度大的照顾的现实需求曾一度得到长足的发 展.但受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局囿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束缚,中国老年人及其家庭 对机构照顾持有很大的抵触心理,往往视其为最后或最无奈的选择;机构照顾在 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因其非人性化而备受争议,更使老年人望而却步. 综合上述,种种问题,迹象与事实均表明养老必须社会化,即由国家,社会, 集体,个人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并承担. (二)社区的成长发育为社区照顾提供保障 与养老社会化密切相关联的还有另一宏大的社会背景,即社区建设运动,社 区建设的迅速发展,社区的成长发育,为老人社区照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 保障.在当前政府,社会广泛开展的社区建设运动中,社会成员固定的从属于一 定生活组织的管理体制已经被打破, 数量庞大的 "单位人" 不断转变成 "社区人" , 社区的功能日益凸显.此外,大批相对独立的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也逐步得到发 育,它们同社区一道承接了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此 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已经具备了社会工作组织的雏形.这就决定了在很大程度上, 转型期的大量社会问题如老龄化问题,婚姻家庭问题,青少年犯罪等的解决需要 以社区为平台. 就现实而言,全国各地为社区服务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兴建了一大批社区 服务设施,便民服务网点及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的对象已经由传统的民政对 象扩展到全体居民,服务内容逐渐发展到包括养老,助残等多层次的系列化服务. 因此,依托社区建设进行老人社区照顾工作,有利于解决老年人工作的断层 问题,有利于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我价值,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总而言之,它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二,社区照顾及其本土化实践 社区照顾及其本土化实践
    2
    (一)社区照顾:概念和界定 社区照顾: "社区照顾" (community care)源自于人们对福利机构照顾的批评, "在有 关福利机构关怀的一片批评中孕育了最初的社区照顾政策"[3].英国政府首次在 1930 年英国督察局的年度报告中使用这一术语,当时指涉的是医院以外的照顾. 早期的社区照顾偏重于心理卫生内容,到 20 世纪 50 年代进入到老年人照顾的范 畴.目前,这一名词正被许多国家广泛使用,但对何谓社区照顾却因各自所处的 文化环境,时代背景差异而互不相同.如在英语国家普遍将社区照顾认同为"通 过非制度性的方式对老人进行照料和安置"[4].而非英语欧洲国家中,则视"家庭 关怀""以家庭为中心的关怀"为社区照顾的近义词.美国则将社区照顾的重点 , 置于"长期照顾" .尽管如此,实践层面的社区照顾达成以下共识:社区照顾是由 社区多元系统(非正式网络与正式社会服务网络)在属地为有所需求的老年人共 同承担长期照顾服务.在这里,社区非正式网络由家庭成员,亲朋好友,街坊邻 舍等群体组成,正式社会服务机构包括政府,非政府的专业服务机构. 社区照顾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发展的总方向朝着在社区照顾向 由社区照顾的转换,进而实现为社区照顾,这种转变也被视为当代老人社会政策 变化的象征 [5].与其它照顾方式比,社区照顾具有凸显人本主义价值诉求,能够 提供长期照顾,重视发展非正式照顾以弥补,矫正正式照顾的缺陷与偏差,强调 不同的照顾资源和社会网络源的整合与配合,注重案主的参与性和选择权,倡导 需求导向,最终以低廉的成本满足老年人的权利,尊严,需要,价值与人格等多 元需求的鲜明特点.可见,社会角色的激发,增权,正常化是这一人文主义理念 的具体注脚. (二)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本土化实践 老年人社区照顾的 社区照顾理论虽然是舶来品,却与中国社会固有的孝思想,家国一体和互助 精神等传统文化理念相契合而得以在本土移植和推行.如香港,台湾从上自下均 接受此理念且实施效果可圈可点.但在中国大陆,社区照顾基本未被推广,只有 少数业内人士知晓[6].尽管如此,各地正在进行社区照顾的实践和探索,本文结合 济南市槐荫区,青岛市市南区等社区照顾开展情况,分析城市社区照顾的发展现 状,借鉴其中的有益经验,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城市社区照顾模式的构建 进行初步的探索,为当前的养老社会化进程中的社区照顾模式的研究提供参考.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PDF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城市发展研究投稿  城市问题投稿方式  城市规划杂志投稿  城市规划学刊投稿  城市问题投稿须知  城市问题投稿  城市画报投稿  城市导报投稿  护理实践与研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