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中医养生学的意义 > 本科教育中医学专业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
  • 本科教育中医学专业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8-09-08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3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侯薇薇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附件6:
    本科教育中医学专业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
    (试行)
    1 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
    1.1 中医基础理论
    1.1.1 目标
    系统掌握阴阳五行,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疾病防治原则等基础理论知识,能运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方法指导临床实践.
    要求
    1.1.2.1 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概况.
    1.1.2.2 掌握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了解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1.2.3 掌握脏腑的生理功能,主要病理表现以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熟悉脏腑与体华窍志液之间的联系.
    1.1.2.4 掌握经络的概念,组成,基本功能,主要临床运用;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表里关系及具体的循行分布;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分布规律以及督,任,冲,带四脉的功能特点.了解经别,经筋,皮部,别络的概念及基本功能.
    1.1.2.5 掌握气,血,津液的概念及其生成,运行和主要生理功能.熟悉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1.1.2.6 掌握体质的概念,正常体质的主要分型,具体特征.了解体质学说的形成,应用.
    1.1.2.7 掌握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失宜的概念及致病特点;痰饮,瘀血,内生五邪的概念,形成及致病特点.了解病因的概念,分类及劳逸失常,外伤等的主要致病特点.
    1.1.2.8 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邪正盛衰,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的基本病机变化.了解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1.1.2.9 掌握预防疾病的基本原则,以及治病求本,正治反治,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等概念和临床运用规律.
    1.1.2.10 能运用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1.2 诊法
    1.2.1 目标
    掌握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知识,熟练地运用四诊及其合参的技能.
    1.2.2 要求
    1.2.2.1 熟悉"诊法"的含义,中医诊法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诊断法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1.2.2.2 掌握望神,望色的内容和临床意义;熟悉望异常形体,望姿态和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的基本内容及临床意义.了解望诊的原理,局部望诊的主要表现.
    1.2.2.3 掌握正常舌象和病理舌象的表现和临床意义,正确掌握舌诊的方法;了解舌的形态结构,舌诊原理和舌象分析要点;了解舌诊研究进展.
    1.2.2.4 掌握常见病理声音的一般规律,特点及意义;熟悉常见病体气味的特点和临床意义;了解正常声音的特点,病室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1.2.2.5 掌握临床常见症状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熟悉问诊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1.2.2.6 掌握正常脉象的特征,常见病理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相兼脉的组合与主病规律,正确掌握脉诊的方法;熟悉脉诊原理,脉象的生理变异;了解妇人脉,小儿脉和真脏脉的特点.
    1.2.2.7 掌握按脘腹的内容和意义;熟悉按诊的意义,按胸胁,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内容和临床意义.
    1.2.2.8 能够辨识正常神,色与病理神,色;正常舌象和常见病理舌象;常见病理声音;正常脉象与常见病脉;按诊常见病理表现等特征以及临床常见症状的表现.
    1.3 辨证
    1.3.1 目标
    掌握中医辨证诊断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运用中医的辨证方法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分析和诊断.
    1.3.2 要求
    1.3.2.1 熟悉中医"辨证"的含义,主要内容;中医辨证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1.3.2.2 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基本证候表现与证候分析;熟悉八纲证候相兼,错杂,转化,真假等概念,病机与临床表现.
    1.3.2.3 掌握六淫证候,阴阳证候,气血证候,津液证候中常见证型的概念,病机,临床表现.
    1.3.2.4 掌握各脏腑证候的病变范围,常见症状,病机特点,各脏腑常见证的概念,病机,临床表现及相关证的鉴别;熟悉脏腑辨证是以脏腑(形体官窍等)病位为纲,并分辨病性的辨证方法;熟悉脏腑辨证的意义,运用范畴.
    1.3.2.5 熟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的概念,病机及其各自的主要内容.
    1.3.2.6 了解病情资料综合处理的概念,意义;熟悉病情资料各属性的含义,诊断意义;熟悉诊断思维各法的含义和特点;熟悉病名诊断的意义,疾病诊断的一般途径,疾病分类的诊断意义及常见病类知识.熟悉各种辨证方法的主要特点,相互关系;证名诊断的要求;掌握辨病位,辨病性的主要项目.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学习中医养生学打算  学习中医养生学的收获  中医养生学的意义  中医养生学习  中医养生学论文  什么叫中医养生学  学中医养生有前途吗  中医养生学心德  中医养生保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