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仁兆镇仁兆小学研修简报
主办:平度市仁兆镇仁兆小学数学组
研修组长:高淑伟
主编:于秀香
专题五
怎样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平度市仁兆镇仁兆小学于淑洁2011年9月9日 15:56浏览:20评论:7鲜花:0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2送花
指导教师 于秀香于11-9-13 13:58推荐你对这节课的认识比较到位。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凸现了内容的情趣化和生活化;给足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体现了过程的活动化。
转化法是数学解决问题时的一个重要技巧,它能分散难点,化繁为简,有迎刃而解的妙处。掌握转化策略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益于思维的发展。看了这节课,我结合本节课教学谈一下看法。
(1)突出转化策略的实际价值。通过观察、比较、猜测、合作交流等活动形式体会策略的实际价值。
(2)合理突破运用转化策略的关键。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转化,既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又便于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转化的策略。
(3)形成积极的经验积累。教学中不能把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作为目标,而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策略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一环节教学引入新课。故事使原本枯燥数学变得生动具体。它不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初步感知转化策略。第二环节是让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启发下,独立进行转化。出示不规则图形让学生观察比较他们的面积大小,提出猜想,并让学生动手实践去验证猜想。在这一系列数学活动中,不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使学生对图形的具体转化方法获得清晰的认识,再次感受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好策略。第三环节回顾实例,感受策略价值。在本环节中我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说一说以前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把以往学习的一些具体的数学方法上升到转化策略的高度来认识,以增强策略意识。第四环节拓展运用,提升策略。在这一环节中为了让学生在思想上从策略的高度主动运用转对策略,空间与图形领域,数与代数领域,在应用中巩固对“转化”策略的理解,提升对“转化”策略价值的再确认。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在某些问题的解决中,某种经验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但要使数学活动经验更长效地纳入学生的个体知识体系,还需要经历一个概念化和形式化的过程,这是经验与“双基”相互融合、向“思想”升华的必要途径。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途径
平度市仁兆镇五道口小学王胜宝2011年9月10日 11:36浏览:13评论:4鲜花:0专家浏览:0指导教师浏览:3送花
指导教师 于秀香于11-9-13 13:56推荐这几说确实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好处。
1.一例多说,养成解题的思维习惯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看似这是重视解题,实则这是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对解题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只囿于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中,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1.1 顺逆说
每解答一道应用题时,不必急于去求答案,而要让学生分别进行顺思考和逆思考,把解题思路及计划说出来。再把说出的意义与原题对照,看看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要重新分析,认真检查,直到说出的意义与原题一致为止。
1.2 转换说
对于题中某一个条件或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转换的思想,说成与其内容等价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使学生加深理解,从而丰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这样,学生解题思路就会开阔,方法就会灵活多样,从而化难为易。
1.3 辩论说
鼓励学生有理有据的自由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发表不同见解的思维品质,寻找到独特的解题方法。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为了排除学生这种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