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混排公开课教案 > 我的一次教研活动
  • 我的一次教研活动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8-09-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3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user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我的一次教研活动
    【引言】
    为了上好一堂课,每一位教师课前总会认真地备课: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情况,设想可能出现的课堂意外,考虑教学教法.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各自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情感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也必将使他们在课堂表现也千差万别.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多样性,课堂活动的动态运行,再加上信息技术课上另一重要成员,同时又是一个不稳定因素——计算机的加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出现偶发事件也就再所难免了.这时,教师便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
    【背景】
    本案例来自一次苍南县息技术教学的一次活动.教学内容为科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第一单元 第4课《图文混排》,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包括页面的设计,文本框的插入及设置.重点是文本框属性的设置.我创设小小名片设计师的情境,设置一个个小的任务促使学生去完成名片的制作,掌握页面纸张的设置,文本框的插入,调整大小和位置,及设置颜色.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实际的应用,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执教本课前,我自认为已经对课的整个环节相当清楚,自以为已经预设了相当多的情况,应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于是在课前胸有成竹.可是学生素材还没发送完毕呢,一看到学生进教室,这心里就开始紧张起来,让学生干坐了一分钟,一发完文件心里就放松下来了,还没平息教室里的吵闹声就开始上课了....
    【片断】
    片断一: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导入
    T:认识老师吗 想认识吗 想知道老师的哪些情况
    学生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有一两个学生举起小手,
    S:老师姓吴,教电脑,还教数学.
    T:吴老师有哪些兴趣,爱好呢 你们想了解吗
    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气氛很尴尬,但学生也很聪明,马上出声替我解围,很"配合"地应了一句:想.
    紧接着出示已经制作好的名片,"哇!"地一声,学生总算感兴趣了,但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学生感兴趣的不是名片,而是名片上的QQ号码,因此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骚动.
    "哇!老师的QQ号码哦,15……"
    "我也有QQ号码,我要加老师,我要加"
    ……
    教室里一片哗然.怎么办呢 学生对我的名片丝毫不感兴趣 在我的预设中还没想到遇到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我一下子懵了.而且QQ号码又在学生中掀起了一层不小的涟漪,该怎么处理呢 无数的疑问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下意识地示意其他学生保持安静,可是场面似乎不受控制了,我也只能装作若无其事,说:
    "是啊,通过名片里的基本信息,同学们了解了老师的一些情况,课后同学们可以利用里面的信息跟老师交流沟通.看来名片可以让不认识的双方相互了解一些基本信息.那么老师,其他同学也想了解了解你,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制作自己的名片,秀出你自己好吗 "
    这下子也顾不得学生的反应是冷淡还是充满兴趣,我就马上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了.
    片断二:
    在介绍文本框的使用时,我的教学预设是采用任务驱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来解决这个问题,以便体现新课程的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理念.学生通过操作尝试后,如果不知道用文本框,可能会提出疑问,"老师文字输入的位置不对,怎么调整 "这时我再讲解文本框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这样就可以水道渠成,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课堂上学生们也的确在动手操作尝试解决问题,但是我忘了课堂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遵循固定的模式进行.
    在巡视的时候我发现学生沿用刚才使用艺术字的方法,继续输入基本信息.心想:"麻烦了,呆会儿肯定一发不可收拾,学生肯定难以从艺术这个角色中抽离出来."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能慌不能慌,要镇定……我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仔细地思索着……于是我当机立断马上利用广播讲解了这一现象,再引出利用文本框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但是由于教学经验尚浅,课堂没有进行充分的预设,再加上顾及到身为一名教师不能抹杀学生的任何"创新性行为",所以我没有彻底否定学生的操作不当之处,尽管后来我多次提醒对文本框的使用,但收效甚微.在这一环节中我追加了2分钟让学生继续操作,但由于前面的失误,到了作品展示环节只得指定了几位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这些作品引出图文混排制作名片.最后铃声结束了我的尴尬.
    【评析】
    李老师:本设计还是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在上课初对本课的内容及任务做了简捷有效的分析,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一节课学习内容的初步印象,教学思路也清晰.但我觉得分段讲练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容易分散注意力,完成任务后易失去目标,可能会造成课堂纪律的松懈.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图文混排教案  在word中图文混排作品  图文混排实例  在word中图文混排图例  table中图文混排css  图文混排软件  图文转换题教案  图文组合教案  ps图文混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