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厅服务员中级理论知识及答案 > 教育新闻 4
  • 教育新闻 4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3-11-24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教育新闻 4 教育部:高校学术委员会领导委员不得超1/3 4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素质是不能灌输和传授的 4 中国成立首家网络文学大学 莫言出任名誉校长 5 两岸四地大学排名发布 清华大学蝉联榜首 6 山东学分制收费改革是非解析 6 上大学系"失败投资"引争议 折射公众就业焦虑 8 专升本冲动造"四不象"大学 贡献大量失业者 12 大学要求贫困生演讲比穷 得票最高者可获助学金 13 高校助学金分配各异:演讲"比穷" 投票普遍 16 大学生课间睡觉玩手机死气沉沉 称高考后遗症 17 网传各地大学生生活费标准 福建上海浙江居三甲 19 大学生未报名参加校运会 被辅导员称"残疾" 20 人大开俄式西餐厅被指"高大上" 两人一餐花三百 21 "万人计划"首批名单出炉记 23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遴选百人冲击诺奖引争议 25 万人计划:诺贝尔奖得主能培养出来吗? 28 博客视线 30 用现代大学制度守护大学精神 30 "史上最严校规"折射畸形的学校管理 31 教育改革,走技术路线还是制度路线 32 大学如何给学生先成人再成才的环境 33 成绩造假现象源于竞争不公 35 南科大的改革有怎样的未来 36 外语学校"免试":还有几点追问 37 北大早已名不副实 37 理论研讨 40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育探讨 40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44 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的理论、现况及其策略 49 6成大学生称就业难因自身不足 专家:扩招改善就业 55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综述 57 建立高校网络监控势在必行 62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64 高校学生翘课现象及其归因分析 70 创新思维方法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74 浅析高校学生焦虑心理及其应对建议 79 向课堂要质量 82 媒介素养与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83 新书推介 88 《温家宝谈教育》 88 《教育资讯汇编》阅读方式说明 89 教育部:高校学术委员会领导委员不得超1/3 教育部昨天开始对刚起草的《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在一所高校的高校学术委员会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委员不得超过委员总人数的1/3. 按照征求意见稿,学术委员会的委员由学校不同学科、专业的教授(含副教授)和其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组成,人数应为不低于15人的奇数.其中,担任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行政领导职务的委员不得超过委员总人数的1/3;不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及院系负责人的专任教授不得少于1/3. 学校的十类事务在提交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讨论之前,应当提交学术委员会审议或直接由学术委员会审议决定,包括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自主设置或申请设置的学科专业;学术机构设置方案;科学研究规划及年度计划方案;教学科研成果、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及考核办法;学位授予标准及规则,学历及非学历教育的标准、教育教学方案以及发展政策;学校教师职务聘任标准、政策和办法;学术评价、争议处理规则,学术道德规范等.? (摘自《北京青年报》10月19日)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素质是不能灌输和传授的 "素质是不能灌输和传授的,要求学生主动发展,因此素质教育要求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在南开大学刚刚召开的2013年百所重点中学校长论坛上,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做了关于素质教育的主题演讲,他如此表述. 此次论坛主题为"加强大学与中学相互衔接,全面推进中学素质教育",来自全国各个省市的106位校长与会.龚克介绍了南开大学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他说,这个思路的逻辑起点是大学以育人为本;大学育人主要是靠教学和科研两种方式,其中教学处于基础性地位,要给予优先保证;育人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龚克提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素质教育作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意义十分重大.过去,在中小学阶段讲素质教育多一些,而大学则强调"专业培养".上世纪末,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教授本人曾提出"要在工科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概念引入高等教育阶段.实事上,学生文化素质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理工科院校.所谓文化素质,并不是学了古文、背几篇经典就是能够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比如学了历史也许能够知道很多历史知识,但未必能够从中体会到人文情怀.同样,在文科生中加强科学精神的教育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所以,大学的素质教育也走上了全面的、综合的素质教育的发展阶段. 龚克说,虽然大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各有其特点,但定是一脉相通的,大学中学的对接就是相互学习、借鉴,希望能从中学的实践中汲取经验,获得启发. 他指出,南开素质教育的核心转变是突出"公能"培养."公能"出自"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一校训的核心理念是"责任,能力,创新性".南开校训不是从《诗》、《书》、《礼》、《易》等经典中提炼出来,而是老校长张伯苓总结30年办学精神,总结概括而来."公"是天下为公的情怀,"能"就是服务社会的能力,"允公允能"就是把为"公"做到最好;"日新月异"就是与时俱进,与当今提倡的德才兼备和培养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是异曲同工的. 龚克表示,南开"公能"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是将"德智体美"的教育结合起来."德智体美"是相互融通又各有侧重的"四育",而不是分门别类的"四课".而当前包括南开在内很多大学将"德智体美"作成了知识性的课程,而没有相互融合.比如"德育",不是把政治理论知识了解记熟了就完了,德育是要培养渗透到学生各种行为之中的品行.像大学生搞科研,科研诚信就是其中的"德".又比如体育,体育的直接目的是身心健康,同时也是发展学生品行的载体,所以锻炼学生承压能力、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团队合作的精神,正是张伯苓先生所说的"体育精神就是民主法治精神". 龚克说,实施素质教育,最大的难点在于"素质评价",这是牵牛鼻子的,南开正在探索,希望从兄弟中学那里汲取经验,大学中学携起手来,创造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摘自《中国新闻网》10月21日) 中国成立首家网络文学大学 莫言出任名誉校长 中新网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 杜燕)30日,在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北京孔庙国子监内,中国首家网络文学大学宣告成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担任名誉校长,今后将与中国诸多知名作家一起,引导中国网络文学从"自发式"步入"职业化"写作阶段. 从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刮来一股网络文学旋风发轫,中国网络文学历经十余年发展,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受众,而网络文学作者也达上百万.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崎嵘在网络文学大学成立仪式上坦言,网络文学发展到现在作品很多,但精品不够,出现了缺失文学性、内容雷同的速食内容.同时,"工业化"写作在快速透支网络文学作者的才智,也抑制了网络文学的创新和活力. 中文在线董事长兼网络文学大学校长童之磊表示,中国首家网络文学大学诞生,要解决作者"不得其门而入"的难题,还将就作者不同创作阶段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不同层级的培训,帮助作者突破创作瓶颈,避免半途而废. 他强调,该所大学希望能引导网络文学从"工业化"步入"职业化"写作阶段,让网络文学新人更快走上职业道路,让网络文学成为社会主流,让网络文学从中国走向世界. 此次出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的莫言笑称,"当网络文学刚刚发展的时候,我心里想不准备跟它打交道",但现在网络文学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他在国子监为学员上网络文学大学第一堂课,以"讲故事"的方式道出创作经验以及对文学未来发展的解读. "今天在这个地方我突然想到网络跟墙壁的关系."他称,小时候村子里谁家用石灰粉刷了的墙壁,用不了几天,就被热爱文学的学生创作上了诗歌或者是小说. "谁跟谁已经好了,这是一篇爱情小说.谁今天在谁家吃肉、喝酒了,这就是一篇反腐小说." 莫言称,这些自由抒发内心情感的东西,跟网络写作是一样的.当然,网络文学的比农村的墙壁更加宽阔,更加自由,可以容纳更多更美好的东西. 谈到写作,莫言称,好的文学作品,要有非常丰富、新鲜的思想,要表达建立在普遍情感之上的特殊情感,要塑造典型人物,要创作一种独特的文体或者形成个性的文体.此外,还要一种很有匠心的结构组织. 莫言称,网络作家,不管面对的是传统的还是比较新潮的读者,用美的语言来写作、用有个性的语言写作,肯定能更多地吸引他们,"使用一套别人不熟悉的拳法很重要,这个拳法就是你的语法." 据悉,除莫言外,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白描以及石钟山、人海中、周德东、曾子航等知名作家,酒徒、骁骑校等知名网络作家都将担任网络文学大学的导师,每年参与培训网络文学作者10万人次. (摘自《中国新闻网》10月31日) 两岸四地大学排名发布 清华大学蝉联榜首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今日发布2013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北京)连续三年蝉联榜首,台湾大学和清华大学(新竹)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十强中港台高校占据六席.大陆地区64所高校入围百强榜单,沪上9所高校进榜,其中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位列第11名和12名. 相比香港和台湾的大学,大陆高校欠缺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大师,"高被引科学家"数最多的10所大学中港台地区的有9所."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指标的前九名均为台湾高校,且比例均在90%以上,其他参加排名的港台大学的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也大多在80%以上,大陆地区只有北京师范大学一所学校的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超过80%. 从"顶尖论文"总数来看,前三名分别是清华(北京)、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前十名中大陆大学有8所,但师均"顶尖论文"前十名中大陆高校只有4所.年度发表"国际论文"最多的是北大,前十名中大陆高校有8所.但是师均发表"国际论文"的前十名大学中只有1所大陆高校. (摘自《新民晚报》10月26日) 山东学分制收费改革是非解析 日前,为配合高校的学分制教学改革,山东省物价局、财政厅和教育厅三部门联合出台政策,在山东7所高校持续推行学分制收费改革,这意味着在山东实行了多年的高校按学年收费的政策将"作古",新的具有弹性的收费政策将走向前沿.对于这一举措,网络上众说纷纭,有人赞其是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也有人认为这是给学校提高收费标准提供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资源优化还是变相涨价?孰是孰非,还需要去了解这一场改革的初衷和目的,以及置身改革之中每一个人的感受. 学生:感觉影响不大 "今年开学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抢课'."来自山东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2012级学生小刘说,"实行学分制收费改革之后,感觉自己对课程选择的自主性加大了.我所在的专业学费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可能学分制收费刚刚开始,收费标准的变动还没有成为同学们的焦点吧,感觉影响不大." 山东省此次的学分制收费改革,首批选择了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济南大学、鲁东大学、青岛大学7所高校进行试点,然后再逐步逐年向全省推行.根据相关规定,改革后的学分制学费可以在学年制学费基础上上浮10%.在政策推行的过程中,争议比较大的也就是这"10%".有人认为,"给高校一个10%的上浮标准,还给高校收费的自主权,这不是变相鼓励高校'增收',加重学生负担吗?"也有人认为,"限定上浮标准不超过10%,其实就是为了防止学校变相收费.而且学分制收费实行更可以彰显公平公正的教育原则,没有必要所有的专业所有的课程都是一个标准,平均化并不符合高等教育的理念." 目前正在试点学分制收费改革的几所高校,学生对于收费标准提高自然会有些抵触,但是也有不少学生表示,相对于能够增加自己选择课程的自主权,还是值得的. 教师:自己的压力大了 "学分制收费改革对教师们来说压力更大了,而且是一个挑战:按学分计费,学生选谁的课还是不选谁的课,对教师会有直接的影响.教同样课程的两位老师,可能就要相互竞争,不受学生欢迎的甚至会被淘汰."一位高校教师说,"在以前的制度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很小,老师教得怎么样也没有太大的压力,因为最后考试给学生个分数,学校的考核过了就万事大吉.那些不学无术或不负责任的教师,平常并没有表现得这么明显,而现在则完全不一样了,'优胜劣汰'的法则在教师队伍中开始实行了."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有这样一条规定:"高校要不断丰富课程资源,80%以上的必修课要实现同一门课程2名以上教师授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上课时段和上课教师."这一规定,再加上学分制收费政策,学生必定会选择自己认为更加"物有所值"的课程,而如此一来,自然淘汰了教学责任心不强、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有利于教师自觉提高教学水平. 赞成反对两种声音同时存在 山东此次的学分制收费改革,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但是,山东并非此项改革的"吃螃蟹者".自2005年,上海和广州等地区为了严防教育乱收费并确保教育资金全部用于教育事业,已率先实行学分制收费.2007年起,北京部分高校成为学分制收费改革试点.2011年,武汉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实施学分制收费改革.山东此次的收费改革之所以引起轰动,在于社会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关注度和期许提高了. 对于学分制收费改革,山东工商学院院长刘全顺很支持.他表示,我国的高等教育其实已经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了.在原先的制度之下,学生的主动学习动力严重不足.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学年制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是在现行的按学年收费的情况下,学生学多少门课,修多少学分,跟缴多少学费没有关系,导致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成本,没有学习的责任感.而按照学分制管理和学分制收费,学生的自主权扩大,此举将会倒逼学校开设更好的课程,请更好的教师,对教育是有促进作用的. 山东省教育厅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山东进行学年制收费改革是有其现实基础的.山东省高校收费标准是2000年制定的,13年未系统调整,积累矛盾较多:一是普通本专科基本学费标准偏低,约居全国26位;二是学费标准结构不合理,普通本科专业学费分类不科学、院校间学费差别小、艺术院校和非艺术院校艺术专业学费差距较大等;三是部分专业学费减免政策不完善等.而学分制收费改革恰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 不过反对的声音同样存在.有专家指出,由于近十年高校不断扩招,导致师生比例非常高,此时进行学分制收费改革,就要求高校必须开设更多更丰富的课程,而这很难短时期实现,所以学费制改革很难倒逼出高校的快速发展,甚至有可能陷入一个"徒有其表"的境地.而且,这样的收费政策会不会让学校把学分当成了商品,变成一切向"钱"看,教育这片净土是否适合"市场经济"?此外,学费上浮势必会加重那些贫困学子的负担,这种情况下,教育公平不是更难实现吗?看来,学分制收费是否是正确的道路,还需要进一步检验. 避免改革加重学生负担 "是否会加重学生负担"是大家关注山东学分制收费改革的焦点,山东省教育厅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山东的改革并不会让贫困学子无钱求学." 事实上,山东在学分制收费改革的同时就设定了控幅度保基本原则.从严控制公办高校学费标准调整幅度,完善奖学助学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山东会在改革期间加大奖学助学力度.首先会落实国家奖学助学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及时足额发放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为有需要并符合条件的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提供支持,保证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时得到资助.其次是增设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励志奖学金专项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一步完善对定向委托培养学生免收学费和住宿费政策,缓解社会急需艰苦行业人才短缺问题.最后,山东将落实高校各项资助措施.每年从学校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专项资助困难学生;建立健全全额奖学金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免收学费和住宿费,补助生活费;完善"绿色通道"制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记者 赵秋丽 特约记者 周振兴 通讯员 张丽丽) (摘自《光明日报》10月28日) 上大学系"失败投资"引争议 折射公众就业焦虑 上大学将是一笔"失败的投资"——一位父亲对"不供女儿上大学"的解释,引发热议.一项调查显示,近七成网友支持这位父亲."校园话题"刊出讨论预告后,来稿却几乎一边倒地认为上大学决不是失败的投资.为什么这么说?大家各有理由. 学生论坛 读大学,读生活 华南农业大学?李梦娜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认为大学时光是我成长路上最重要的. 在一个离家千里的大城市求学,我面临的是气候、饮食甚至生活方式都不同的挑战.然而,远方并非只有泪水和思念,还有探索未知的魔力.前三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从适应每天的饮食起居开始,渐渐地发现校园的美,并逐渐被这座美丽的花园城市深深吸引. 在学校的社团组织里,我结识了不同专业的同学,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彼此都获得了新的体验.在校外的志愿活动中,我看到了各大高校的大学生积极地为社会作贡献,相互配合相互沟通,别提多带劲! 课余,我喜欢到学校图书馆静静地看书写字,在一排排书架间游走,感觉非常温馨.尤其是报刊阅览室里的各种期刊,不仅让我领略了学术前沿的风景,还丰富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当我能够大方地跟更多同学交流并且被称赞知识面广博时,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有些人因此认为读大学是失败的投资.但我认为,只要自己学有所长,踏踏实实地在各方面提高自己,就不至于落到"毕业即失业"的境地.大学的价值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读大学也并不仅仅是花几万块钱买张文凭混饭吃,大学既会教我们读好专业书,也会培养我们的能力,让我们学着读懂"生活"这本无字书. 教育投资的成与败 青岛农业大学?晁星 父母供孩子上学,进行教育投资,并不像炒股,收益与否靠投资者自己操持,它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投资者——学生. 无可否认,大学生早已不是什么天之骄子,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但是,在舆论将其归咎于大学教育方式、教育质量时,作为学生,我们也确有必要进行自我反思. 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每到毕业季,虽有人失意,但也有大批人微笑.失意的人,大学四年懒散度日,没有清晰的目的和规划,整日无所事事,吃喝玩乐、逍遥自在,最后迷茫无助.微笑的人,大学四年埋头苦学,泡图书馆、跑实验室、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充实自己,四年硕果累累.对于后者来说,找一个好工作并没有那么难.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面对郑州大学五名保安最近考取名校研究生的新闻,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只会抱怨的我们,是否应该汗颜?在大学里,发掘各种宝贵资源,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避免落于"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才能让大学生群体得到社会认可,也才能让家长的教育投资获得回报. 这太功利了 曲靖师范学院?朱加锐 生活在这么一个物质社会,一切都变得那么功利.学习钢琴舞蹈是为了增强竞争力,而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交朋友是为了给自己带来方便利益,而不是为了能够荣辱与共.所以,一些人产生上大学是失败的投资的想法也很正常. 其中原因,主要是大学生以前被称作天之骄子,考上大学就意味着飞黄腾达、地位显赫,而随着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情况变了,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可能找不到工作,而不少没有上大学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反倒过得风生水起.这让一些人怀疑上大学到底值不值. 其实,上大学给一个人的成长带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对其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都有莫大的帮助.但身处这样一个只讲物质不讲精神的时代,一些人坚定地认为只要不能带来丰厚的物质利益,那么不管做什么,都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功利了. 善用校园资源,完成自我提升 太原师范学院?刘涛 上大学是不是失败的投资,关键看学生能不能利用大学资源完成自我提升. 大学的图书馆是对学生免费开放的可供自习的场所,大学的学生组织是学生培养能力、结交同好的所在,大学的教师是在学识上修养上对学生起示范作用的榜样,大学的课堂是学生完成学业、交流观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地方,这些虽然都不是经济上的回报,却给予了学生良师益友及一生受用的知识积累、思想培养. 如果仅仅把大学看成是一个混文凭的地方,那这样的"投资"确实是失败的. 老师观点 上大学,不该这样计算 河北省沙河市第九中学 张立日 上大学不能像办企业一样一味计算数字上的盈亏.教育是慢事业,那种把孩子的教育仅仅当做投资的想法过于急功近利."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经济",一些地方这样的大幅标语,体现了一种浮躁情绪. 其实这种论调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我们的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等同于就业教育,许多人上学的理想,不是学而优则仕,就是学而优则富,思想成长、人格完善等完全被忽略了. 有谚语说:三世能造就一个富翁,却不能造就一个绅士.我们的教育偏偏就仅仅着眼于培养权贵.就连一些国内知名高校,也以本校校史上诞生了多少亿万富豪和省部级高官为荣.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上大学是其中一个短暂但又很关键的阶段.学生进入大学,应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思维习惯,涵养阔大的人生境界,学习将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技能,而不仅仅是学一门技术,找个好工作,更不能因为有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去否定上大学的意义,就认为上大学得不偿失. 风物长宜放眼量,你如果扎扎实实地度过了大学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信此后绝对不会后悔人生中有一段大学时光.至于出校门后做什么工作,从自己的内心需求出发,笃定选择、坚定前行就好. 西方有个故事,说一个人舍不得卖掉家里的毛驴供儿子上学,别人就讽刺他:"你若不让儿子上学,家里就会有两头毛驴了."故事虽简单,却充分彰显了教育的意义,值得每位家长好好品味. 旁观者言 支持者的集体情绪更值得关注 江苏省海安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杨一成 一位父亲不愿供女儿上大学的言论被各种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据一项调查显示,一万多名网友中有七成赞同该父亲的做法,支持者可谓众矣.说实话,对于那些观念比较传统的国人而言,这位父亲的话绝对算得上奇谈怪论,然而却迅速赢得了众多网友的声援,其中原因,引人深思. 网友们的态度,依我看,与其说是在参与读书究竟有没有用的讨论,还不如说是借助这个平台进行了一次集体情绪宣泄——集中火力炮轰就业中的不公平现象.毋庸讳言,就业如同教育和飞涨的房价一样,一直饱受关注和非议,其核心问题不是就业机会的整体减少,而是就业面前很难做到人人平等. 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下某些地方,无论你是想当一名体面的公务员,还是想进一家薪酬高、福利好的企事业单位,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或财力作后盾,是很难如愿的,即使你在大学里学业成绩优异. 这恐怕是催生读书无用论很重要的土壤.这种现象,必然会让既无权势又无关系的普通人产生强烈的焦虑感,这种焦虑积聚久了,自然需要一个释放的渠道,如此一来,那位父亲无意中就成了社会公众的代言人. 所以,读书究竟有没有用这一问题其实不用讨论,人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其产生的背景,有效净化就业环境,促进就业公平.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深思的问题,也是政府相关部门亟须解决的问题. 过来人语 只闻书香,莫谈收益 安徽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李颖 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够一毕业就找到令自己十分满意的工作.拿我自己来说,毕业于某211重点大学,读书时是所谓的好学生,年年拿奖学金,年年评优,毕业时还被评为优秀毕业生.毕业后谋到一份工作,其待遇和发展前景都和预期的有不小差距. 但这两年里,我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中积累了经验,在同事的肯定中感受到了一定的自我价值,这就为将来可能到来的更好的工作打下了基础.读大学也是如此. 如果你只看重那一纸文凭,它不一定能带来令你满意的收益,但如果你把它看作一段成长的经历,你会发现,阅读能提高修养,与人交往能开阔视野,社团经历能锻炼能力,就连大学恋爱都能丰富人生.这段经历是对一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足够影响一生. 只闻书香,莫谈收益,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家长谈心 上有些大学确实是失败的投资 河北省涞源县 李国婧 尽管从心里来说很不愿意承认,但事实还是逼得我不得不承认,让女儿上大学这步棋走得很失败.女儿当年上的是一所三本学校,四年下来各种费用有十几万,可学校对学生们就是糊弄,各方面都比较混乱. 如今孩子毕业一年了,仍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现在还在家里待业.如果当初不上大学,那时就业形势没有现在严峻,起点不高,期待不高,找工作也容易些,干到现在也能有好几年工龄了,最起码也能混出点社会经验来. 现在这张大学文凭没有单位认可,孩子又没学到啥本领,这能说不是失败的投资吗?有些大学真应该好好规范一下了,不能再放任它们误人子弟了. (摘自《半月谈》10月27日) 专升本冲动造"四不象"大学 贡献大量失业者 "专升本"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未建立,旧模式尾大不掉 "美国、欧盟高校毕业生中80%是应用型人才,20%是学术型人才;中国高校毕业生则相反,40%是应用型人才,60%为学术型人才.中国真需要那么多学术型人才?"日前,在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改革发展有关会议上,一位副省级领导说:"中国教育出现了重大结构性矛盾." "不少家长为让孩子读4年大学(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和三本院校)欠了一屁股债,结果出来还是就不了业,什么也不会干.他们对高等教育的意见不大才怪!"这位副省级领导直言不讳地说:"在高校'毕业即失业'大军中,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贡献'最大." 对于这种说法,教育部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名也给予了统计数据的支撑.据统计,排在第一位的是985高校,第二位是高职院校,第三位是211大学,第四位是独立学院,第五位是科研院所,第六位是地方普通高校.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社会现象,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如何进行深刻反思、转型发展?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采访. 地方"专升本"冲动造就一批"四不象"大学 "在地方'专升本'的诸多利益诉求与冲动下,一些老牌高等专科学校被改头换面加入综合性大学的群体.这对于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知是福,还是祸."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长孟庆国忧虑地说. 据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张亚军介绍,国内在上个世纪50年代建立的4所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中,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黑龙江工程学院,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山东交通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东南大学"二本"分数线以上的学生,但只能给毕业生发大专文凭,直到2001年才正式与本科学历挂上钩.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叶高翔说,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之初,中国高等教育界就存在两个误解,一方面是把Fachhochschulen翻译为高等专科学校,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与我国高等专科学校混为一谈.另一方面是突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职业取向(Berufsorientierung),把FH等同于高等职业教育. "在我国高等教育内部排斥应用型人才的观念根深蒂固.一提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家认为那是培养低端产业工人的职业教育,根本不屑一顾."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秘书长闫舒静说. 云南工商学院董事长李孝轩透露,前几年他在学院大楼上挂了一块创建"中国一流应用科技大学"的牌子,后来顶不住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拆了下来.他希望有一天可以光明正大地把这块牌子重新挂上去. "当前,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不转型发展,将错失改革机遇期,毕业生就业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存在的社会价值会越来越少."孟庆国说. (摘自《中国青年报》10月21日) 大学要求贫困生演讲比穷 得票最高者可获助学金 "想申请助学金,交贫困证明还不够,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家里有多困难,太伤自尊了!"沈阳大学某学院学生小刘自从在同学面前讲了自己最羞于启齿的家境后,常常觉得抬不起头来."本来不想让大家知道家里困难,可这样一来全班都知道了.说是为了公平,可让我们当众'揭伤疤',这对我们公平吗?"为认定贫困生资格,贫困学生需当众演讲接受投票,得票高的才有资格得到助学金,这样的方式对这些学生来说究竟是公平还是伤害? 学生:演讲并投票选出"最穷" 小刘告诉记者,她是外地来沈读大学的学生,家境贫困,可正是贫寒的家境养成了她好强不服输的性格."我最不爱在别人面前说我家里的情况,不想让大家知道我家困难,不想让人同情,更不想成为别人的笑柄."小刘说. "可现在要认定贫困生资格,拿助学金和奖学金,就必须在全班同学面前讲我家困难的情况,真是开不了口!"小刘告诉记者,学院为了公平公开,在认定贫困生资格的环节上,每位提交申请的学生除了要上交贫困认定材料外,还要在同学面前将自己贫困的家境和盘托出.随后投票选举,得票最高的前5名才能获得资格."有的人愿意讲,得票自然多,可像我这样不爱讲的,肯定没人投给我啊!这样真的公平吗?" 院方:最初是想评判公平公开 10月15日,记者来到了这所学校,见到了该学院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贫困生认定工作一直是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认定标准则是申请学生提交的贫困认定材料.贫困生分为特殊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个等级,每个等级的人数都是有定额的,因此学院才想以一个公平的方式进行认定. "公开演讲的方式也是一年多以前才使用的,出发点是好的,以前学生没有反馈说这种方式不好,我们也就疏忽了.现在看来,这种方式的确会对贫困生的自尊心有所伤害.我们已经着手修改测评认定的方式了,可能会借鉴兄弟学校、学院的好办法,尽量做到让同学们满意."据《沈阳晚报》 记者调查 学生:保护自己的隐私更重要 "如果要靠演讲才有可能获得助学金,你会选择吗?"昨日记者在两类大学生中做了一项调查,一类是家境普通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均表示不会选择,"因为保护自己的隐私更重要". 记者又就这个问题采访曾经报道过的五名贫困学子,虽然思考回复的时间不一,但是均表示会上台演讲,"3000元的资助是个不小的数额,基本可以解决一个学期的生活费,何况我家本来就贫穷,我只是陈述事实而已."来自青海藏族乡的陈立同学很坦然地告诉记者,有时候必须向现实屈服.虽然会这样做,但是所有被调查大学生均表示不赞成这样的方式.(记者岳霞实习生颜奕) 老师:演讲不能客观反映贫困 "年轻人都有自尊心,特别是18、19岁阶段."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辅导员邹萌表示,用这样的方式说不定会适得其反,"有个别同学会有拉票的嫌疑,谁说得煽情谁得到的支持就多,那些不善于表达的贫困学子得不到真正的关怀,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 中南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唐海波也表示不赞同学生以演讲的方式评选助学金."首先,演讲投票的方式不能客观地体现出学生真实的家庭状况,因为这个过程存在夸大或者淡化困难情况的可能.同时,这种方法也暴露了学生的隐私,是非常没有人文关怀的."(记者岳霞实习生颜奕) 湖南经验 参考平常生活水平 发动身边同学评判 正值高校国家助学金的评选时期,沈阳大学的做法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到底要怎样才能把助学金送到真正需要它的学子手中,保证评选的公正公平呢?记者在湖南几所大学进行了采访. 中南大学: 该校学工部副部长唐海波介绍,中南大学国家助学金评审一般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每个学生入校都要填写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此表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家庭所在地区、人口、经济收入等情况.其次,申请国家助学金的贫困生还需要提供家庭情况的三级(县、乡、村)证明,这项证明中除了家庭的困难情况,还可提供地震、台风、洪涝等意外受灾情况.最后,还要根据每个学生入学后的日常行为表现,以及身边同学的实际反映来评判. "除了最后一项,前两项的详细资料是绝对保密的."据悉,中南大学目前国家助学金的评选比例在30%左右,此外,全校还有社会企业捐助的50余种助学金项目. 长沙环保职业学院: "我们学校在评选时一定要开一个班会,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给自己认为家庭最贫困学生."该校相关负责人刘彦妮告诉记者,评选时为了公平公正,不能由老师指定,而是开班会选出一些候选人名单由全班同学投票产生,"因为同学是最了解情况的,平常的生活水平怎样,消费情况怎样,同学心里都有一杆秤". 湖南交通职院汽车工程学院: 该院辅导员邹萌告诉记者,他们评定贫困生,首先是贫困生交村镇等相关部门盖章的"贫困生认定表",分配名额下来后,首先以开班会的形式,同学进行投票,然后结合辅导员了解到的情况和学生条件综合评价,"比如有些家庭突发不幸的同学,像这期有个农村同学,妈妈得了癌症,治疗花了很多钱;有个张家界慈利的学生父亲刚出车祸,母亲卧病在床,这些特殊情况我们就会一起考虑".(记者岳霞实习生颜奕) 时事辣评 "比穷演讲"是校园懒政 在网友的吐槽里,能看到助学金的各种"奇葩"用途:设宴请客、买化妆品、购置游戏装备……从这些远远超出基本生活需求的开支来看,当下高校的助学金申请队伍里,的确有人鱼目混珠.秉持"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理念,扣上了公平高帽的"比穷演讲",似乎颇具正义性. 高校存在助学金申请乱象不假,但由此就以一场罔顾贫困生人格尊严的"哭穷比赛"来实现公平、公正、公开,无疑是一种仅站在校方立场、希图一劳永逸的懒政行为. 助学金设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让贫困生能够有尊严地完成学业.让人放下自尊,将家庭的隐私一五一十地汇报给朝夕相处的师友,这无异于对贫困生的二次伤害.他们的义务仅仅是在户籍地开出贫困证明,而其他的工作则完全应当由校方完成.因此,举办"比穷演讲",让学生"自证贫困"的学校,既错在侵犯贫困生隐私、践踏其尊严,也错在推卸工作责任. 既是校园懒政,就该立即整改.但也有论者认为,单凭几乎可随意开出的贫困证明,根本无法落实助学金的准确发放.然凡事皆有利弊,既然尊严和隐私是两条不能僭越的底线,那么学校能做的,也只是在信任贫困证明的基础上,对助学方式进行改良.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隐形补助"就是基于助学金制度的创新和细化.该校利用技术手段,对监测到的连续数月消费较低的饭卡,自动打入餐补.如此把直接的资金补助,改为其他方式的生活帮扶,既会降低其他学生动歪脑子的几率,也能在尊重贫困生人格尊严的基础上让其得到必要的帮助. 总而言之,如何提高贫困证明的公信力、改良助学金制度,是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的责任,绝不能以一句"为求公平"就将此担子转嫁到贫困生瘦弱的肩膀上.( 罗晓星) 网友微评 @平凡先生随记:公平公正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G_Colour:不这样搞又有人跳出来说学校内定.我感觉还是很好的,贫困生如果把自己的贫困当成伤疤,讲讲就觉得丢人,那就不要来申请好了. @嘟嘟瞳宝宝:其实学校完全可以组成一个专项调查小组,真正地去考查,选出需要帮助的人,更好地维护他人自尊. (摘自《长沙晚报》10月17日) 高校助学金分配各异:演讲"比穷" 投票普遍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助学金本来是国家用来帮助高校在校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但是近日有媒体却曝出,国内某高校学生申请助学金,得上台演讲"比穷",引发争议. 俗话说"斗富比的是腰粗,比输了也不丢人,可比穷永远比的是气短.贫穷虽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但要说自己有多穷总不是件荣耀的事.演讲"比穷"是否违背了"助学"的本意呢?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在我国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在河南的个别高校对于这种评选方式,一些大学辅导员表示这也是"无奈之举". 张华是河南郑州市一所高校的大一新生,他没想到自己和班里其他贫困生申请助学金的名单,这两天居然贴在了学院办公室的公告栏里.他告诉记者,学校里很多学院都是这样. 张华:他还要公示,贴出来哪个同学贫困,贴出来那个名单,都是这样好多. 焦作大学09级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化名)也告诉记者,每年开学不久,学校会让每个学院确定获取国家助学金的贫困生名额.他所在的班级,除要求出具三级(村、乡、县)贫困证明及申请书外,还要举行班会,让申请的同学轮流上台演讲. 张明:说说家庭情况,让下面学生投票,都是这样选出来的.这种方式都不太接受.我们班有单亲家庭的,说着说着都哭了.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有关文件对助学金申领者的要求,规定很模糊,各高校很难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每个学院甚至每个班级,都存在不同的评定方式.有的学校是由班级选出评定小组,由小组投票决定;有的是大一需要上台演讲,再看以后的表现. 大学辅导员张帆透露,助学金名额分配很难避免主观性,即使申请的学生递上来的贫困证明也不一定都是真的. 张帆:系里边有的会做一些小动作,有些材料是可以做出来的.贫穷没有特定的标准.有的高校贫困生的比例就很低很低,有的高校贫困生就非常多. 记者了解到,国家设立助学金政策,是为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在每生每年1500-4000元的范围内确定,分为2-3档.为体现公平,曾有学校要求申请助学金的学生不能配带手机,甚至穿着打扮也有限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主要是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由于名额有限,不少高校在分配助学金名额的时候,会和成绩挂钩,成绩太差的学生,即使家庭贫困,也不见得能领到助学金. 河南大学学生王清政:比如我们班是50人,可能就有6个到7个那样.要排成绩,不是说你们家里穷,助学金就会给你的. 在实际操作中,对贫困生的认定不仅要看成绩,有时候还要看学生的申请意愿,也有学生因"爱面子"而不愿意主动申请助学金.大学辅导员张帆告诉记者,贫困认定难,学校也很头疼. 张帆:都是进行一个民主评议的.必须向所有学生告知,怕有人提出来意见.牵扯到钱的问题,怕说三道四,到底是给谁,老师也挺犯难,指标的问题. 据很多从事贫困生助学金评选工作多年的老师反映,评选怎样才能达到公正、公平,这的确是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难题.有些高校成绩优异的贫困生,如果助学金、奖学金都获得,一年获得的奖学金差不多能达到10000元. 这么大额的奖学金,确实缓解了贫困生的就学压力,但也吸引了更多学生争相申请评选,矛盾也就更加突出. 对高校贫困学生的关怀,奖学金的确是很重要的方式之一.但是追求公平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在学生的尊严和隐私面前,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助学方式能让贫困学子摆脱"自证贫困"的窘境吗? 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宋振也坦言,对贫困学生的评定,省里没有出台统一标准,而是将具体操作办法交给高校自行制定. 宋振:助学金各个学校都有助学金评定管理办法,学生的认定也有学校的认定办法.具体的操作都在学校.也许有些学校做的不恰当. 宋振还表示,他们已经注意到媒体的报道,下一步他们会开展调研并逐步规范,但是如何对贫困学生认定,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宋振:因为各个地区经济条件不同,标准也不同.学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尽可能做到以人为本,人性化,但是怎样保障公平、公开或者公正,切入点很不好把握. 教育心理专家陈思认为,贫困的标准虽然很难认定,但学校对贫困家庭的评估可以更人性化.学校应该派出工作组到学生家里家访,对贫困生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 陈思:真正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是不愿意谈家庭贫困的状况,他们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敬.真正说的很精彩,恰恰是生活并不怎么困难的.如果采取这样一种方法,是学校的一种行政不作为.学生是否贫困,不是由学生自己说的算的,要看他的实际情况.其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学校深入到基层去了解、去调查,贫困不贫困到村庄里一问就一清二楚. (摘自《人民网》10月20日) 大学生课间睡觉玩手机死气沉沉 称高考后遗症 高三像地狱,大学似天堂,很多咬牙备战高考的同学都憧憬着大学里自由奔放的日子.大学开学一个月了,可大一新生却无奈发出这样的感叹:大学的生活竟然如此死气沉沉,"下课比上课更安静!" 新生感叹 课间十分钟太安静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一新生陈志皓近日在QQ空间发了张下课时教室里的照片,感叹道:"下课比上课更安静!" 从这张照片上看,一间小教室里亮着日光灯,黑板上投影机展示着上课时老师用的课件.讲台上空无一人,旁边的大门敞开着,重重迹象表明,这应该是课间十分钟. 但教室里秩序井然,8行座位,基本上都坐满了同学.绝大部分趴在课桌上睡觉,还有一部分埋头注视着手机.整间教室只有一位同学起身,一位同学转头.坐在后排的陈志皓拍下了这一场景,而后他上传到自己的QQ空间. 网友吐槽 难道是高考后遗症 没想到这张照片引起了不少大学新生的同感和一些网友的吐槽———"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高考后遗症,小伙伴们都不知道该如何耍了?" 一位80后网友说:"经过高三枯燥乏味的考试训练,进入大学的天之骄子已经失去了年轻人的朝气蓬勃. 陈志皓看到这些议论,还给予了回复,"开学都一个多月了,同学们下课后基本都是这个状态,我想可能是大家不知道如何休息吧." 回想高三时,陈志皓说,尽管课时满,学习压力大,但那时候走出教室活动的同学好像还多一些,"老师会督促我们出去跑一跑,跳一跳,教室里也有一些活动用具,可以随意去摆弄一下." 记者调查 睡觉玩手机很普遍 近日,晨报记者对全市部分高校和在外就读的重庆大一新生进行调查发现,"下课比上课更安静"是种普遍现象. 无论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重点院校,还是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这些普通院校,大一新生的课间十分钟都显得寂寂无声. 上课时,有老师在滔滔不绝,偶尔还有师生交流,而下课后大家都喜欢演"默剧",相当部分的同学在睡梦中,在手机的陪伴下度过课间十分钟. 晨报记者注意到玩手机的同学绝大部分是在看微博、微信和QQ空间,有少部分在玩打飞机等网络游戏. 辅导员解读 需要时间适应新环境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学院大一辅导员黄小琴带的班级,也有类似的现象.她说,"其实,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是'自然熟',9月上旬报道的时候,就发现不少同学通过QQ群开学前就成了朋友."她分析说,大学的学习以自学为主,晚上休息的时间没有特定的安排,一些同学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喜欢晚上上网聊天、打游戏,因此这类"夜猫子"型学生,课间会活力不足想睡觉.对于爱玩手机,黄小琴说,这是年轻人的通病. "这一现象,归根结底是因新生还不太适应大学生活."黄小琴曾做过调查,85%的同学在新学期上半期会逐渐适应,仅少数同学需要更长时间来适应. (摘自《重庆晨报》10月20日) 网传各地大学生生活费标准 福建上海浙江居三甲 近日,网上疯传《各地大学生生活费参考标准》,湖北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参考标准为603元.此数据一出,武汉的大学生小伙伴们再也无法淡定了,他们在网上声称,这个标准偏低,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仅吃饭,603元的生活费够用了. 调查 603元/月仅两成学生称够用 记者调查了100位在线的武汉大学生网友,每月生活费在1000~1200元左右的大学生有49名,占了半壁江山.他们认为,603元的月生活费完全不够用.吃饭、通讯费、交通费,再加上日常开销,千元也得精打细算着花. 34位在校学子的每月生活费在800~1000元.大二学生小鲁称,在学校食堂内吃饭和日常开销,每月800元完全够用."偶尔出去打个牙祭,这个费用就悬了."小鲁称,不少开销稍多点的同学已开始利用闲暇时间打工赚钱. 仅17位武汉在校的大学生生活费为600~800元.他们多来自于贫困地区.一位来自云南临沧的武汉大学生网友"畅爽加倍"称,每月生活费600元,吃饭是够用了.吃饭在食堂,买打折的日用品,电话费控制在50元以内. 热议 标准普遍偏低 昨天,微博、微信及各个大学生贴吧里,都在热议《各地大学生生活费参考标准》. 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福建、上海和浙江,每月生活费标准为886元、867元、 811元,北京为799元,位列第四.湖北每月大学生生活费参考标准为603元,位列第十. 武汉的大学生网友"程小猪SAY要努力考上研"说:603元/月的生活费标准在武汉果断不够啊!武汉网友"嘿我就叫棉花糖了":"话说603元的生活费只能每天吃饭吧!应该不包括零食小吃饮料什么的!"喻珊_CENOZOIC"说,每月吃都要吃1000多元. 还有网友说,这个表格千万不能让爸妈看到,否则会克扣生活费的! 专家 大学生应通过实践改善生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老师称,现在的在校大学生生活费应该在800~1000元左右.作为上世纪90年代末的大学生,他当年的生活费400元不到.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说,如果603元/月,只是在校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用,而不是所有的生活开销,应该勉强够用了.大学生在生活开销上,不应有攀比心理,应该根据各自的家庭基本生活支出计算生活费.其实多数大学生的生活开支是在自己家庭支出的平均数以上.在大学阶段,家长不应无限度的提供在校生活的费用,给出一个标准值,孩子觉得不够用,完全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改善生活. (摘自《荆楚网》10月21日) 大学生未报名参加校运会 被辅导员称"残疾" 如果你是一位大学生,因为不积极报名参加运动会,就被辅导员说成是"心理和身体上的'残疾'",你会有何感想? 此事发生在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被曝光在网上后引起一场热议.有网友认为老师措辞过激不合适,也有网友认为老师也是用心良苦. 对此,校方回应说,辅导员的措辞欠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辅导员的教育培训. 前天下午3点多,"和-风-夏-蓝色之恋"在新浪微博上爆料,称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了让学生报名参加运动会,辅导员竟用言语刺激学生. 这位网友还贴出了具体的信息,上面写着"通信1、通信3、电科2的运动会报名表请尽快交给我.鉴于电科1、通信2、计科2每班仅有至多两名同学报名的情况,其他班级也不多.不知道是你们通知不到位,还是很多同学宁愿在宿舍宅着也不愿意动,抑或有的人是心理和身体上的'残疾',你们这些班级以后在奖学金、助学金、课外学分等方面全部按比例删减." 内容曝光后,引起网友激烈讨论,有人反对有人支持.不过,到当天下午5点多,原微博已被作者删除,现代快报记者私信博主,也一直没有回音. 昨天上午,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相关工作人员向现代快报记者证实,经过了解,这个信息确实是学校一位大三年级男辅导员老师发的. 不过这名辅导员比较年轻,去年刚刚来到学校,从事辅导员工作不到一年半. 对于此事,这位老师表示短信是为激励学生而发的,措辞上确实不太合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目的是动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提升身体素质,绝无恶意.如果短信让学生受到伤害,我本人深表歉意.但不管怎样,作为老师,以后还是会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注意方式方法,对每个学生负责." 据学校学工部相关人员介绍,这名辅导员平时工作很尽心尽责,对学生也很关心.这次所发的短信在措辞和方法上确实欠妥,但出发点是好的.他说:"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辅导员的教育培训,改进工作方法." (摘自《现代快报》10月16日) 人大开俄式西餐厅被指"高大上" 两人一餐花三百 不久前,人大校内一组豪华西餐厅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在这家名为"1958"的西餐厅看到食客满座,来消费的多是人民大学的学生.按照菜价,两人吃一餐的花费在300元左右,相当于普通学生在附近食堂半个月的生活费. 对于校园内该不该开豪华西餐厅,学生、家长和专家各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校园开复古俄式餐厅 网友直呼"高大上" 不久前,一组豪华西餐厅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这组照片据称是开在中国人民大学内的一家俄式餐厅,被网友大呼"高端大气上档次","人大真土豪"!引来很多人围观.周末,这家餐厅已经开业,记者前往探访发现,该餐厅是由人民大学老教工食堂改造而成.这是一排低矮的房子,看上去十分复古.餐厅有两个大门,一个是"1958餐厅"的正门,一个是"1958甜品"的门店.黄色是餐厅的主色调,华丽的大吊灯,暗红色的绒布窗帘,皮制的座椅,浅黄色的桌布,摆放着高脚玻璃杯和暗红色的方形餐巾,整个餐厅充满华丽贵气. 人大国际政治专业13级毕业生小张说,从今年5月餐厅装修开始,他们就听说这里要建一个"有品位的俄式西餐厅",自上周五正式开业以来,餐厅从来都不缺顾客.下午5点,"1958餐厅"的休闲区已经没有空座,部分顾客正在入口处的休息区等候,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下午的顾客多是以学生为主,大都在休闲区消费各种甜品和饮料,"来过的同学给我们力荐的就是甜品和咖啡."晚餐时间的顾客也多是人大的学生,或者是3到4人的小型聚会或者是两人的情侣约会,高峰时期休息区等候的顾客从无间断.经理张志说,开业这几天,每天的顾客在500名左右. 两人一餐三百元 吃掉半月伙食费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三名学生从下午2点就来到了"1958餐厅",一直在休闲区聊天,因为这里能无线上网,说话方便,所以他们在这里进行学习小组的活动,但并没有在这里吃过正餐,"点餐的话有点小贵."陈同学说.北青报记者翻看菜单发现,服务员主推的焗蜗牛随香草法棍为98元,各种牛排从80多元到150多元不等,两人吃一餐的花费在300元左右.而据公共管理学院的陈同学说,她一个月在食堂的花费能控制在400元以内,如此看来,"1958餐厅"的消费标准对于基本没有工作收入的学生而言的确价格不菲,吃一顿差不多半个月的伙食费. 但即便是价格不菲,到了晚餐时间,这间俄式西餐厅里依然是食客满座.四位正在切红酒牛排的人大学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八十几块一份牛排的价格她们还可以承受,"又不是经常吃,偶尔来尝鲜还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的价钱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英语专业的肖同学就告诉北青报记者,昨天他们班本来打算在"1958餐厅"班级聚会,作为团支书的她来"打探场地",翻了翻菜单就"认怂地溜走了".肖同学说,本来想带着同学吃西餐洋气一回,但是这样的价格实在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西餐厅为校外餐厅分店 校方曾用包间对外接待 豪华俄餐厅从何而来?在人民大学资产与后勤管理处近日发出的官方微博中写道,当天下午,校党委书记靳诺、主管副校长刘向兵及后勤集团有关负责人察看了多个暑期修缮工程,其中就包括"1958餐厅"."1958餐厅"的总经理张志告诉北青报记者,"1958餐厅"是人大西门外维兰西餐厅的分店,之所以改名为"1958餐厅",资产与后勤管理处的官微的解释是,一是该建筑竣工于1958年,二是该餐厅力图展现人大上世纪50年代的蓬勃发展和浓郁的国际范儿,三是1958读起来也上口、顺心. 总经理张志说,学校方面也是考虑到校内和学校周边都没有适合招待的场所,在校内建这样一个餐厅也有方便校方对外接待各方来访宾客的需求.穿过"1958餐厅"的后厨操作间,是五个包间,两个最大的包间有14个座椅,一个有8个座椅,最小的有4个座椅,每个包间都配有独立的洗手间.拱形的屋顶,印花的墙纸,仿古的吊灯,西式的壁炉,木质的橱柜,再加上墙上的老照片,包间的布置十分有上个世纪苏联时期的感觉.餐厅服务员透露,试营业的时候,人民大学的商学院就在那个可以容纳20多人的最大包间里举行过招待酒会,他们还特意把长桌撤换成了小圆桌,让客人可以自由活动. 校园内该不该开 豪华西餐厅观点不一 学校内应不应该开设这样高消费餐厅,学生、家长和专家各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人大历史学院的小赵和她的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他们只是偶尔去"改善生活",贵点无所谓.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认为,这是学校在为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让不同消费水平的学生有更多不同的选择,只要不是强制消费就没有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说,如果学校像开食堂一样只是针对学生开设这样的高消费西餐厅是不合适,但是如果并不只针对学生而是面向社会,消费高低就不应该受到限制.但学生家长王女士并不认同,她认为这样的西餐厅开在学校是经济多元化对于学校教育的挑战,因为学生多数花的都是家长的钱,不是自己挣的,这样的高端消费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摘自《北京青年报》10月28日) "万人计划"首批名单出炉记 这是一个对国内高层次人才给予特殊支持的计划. 这是一个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并行的人才计划. 入选者被寄予厚望——或冲击诺贝尔奖,或领军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或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或专注于课堂教学…… "万人计划"一开始便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以更大力度推进"万人计划".目前,首批人选已确定.那么,这些人选是怎么产生的?有哪些特殊支持?让我们共同走近这项计划. 一项高端人才计划 厘清"万人计划"的来头,还要从"千人计划"说起. 2008年底,中央启动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目前已累计引进近4000人,其中包括40多位发达国家的科学院院士等世界顶尖科技领军人才. 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两只手",一手抓海外高精尖人才引进,一手抓国内人才的激励培养,防止"招来女婿气走儿".出于这个考虑,中央在2008年底审议"千人计划"时明确提出,适时制定实施针对国内高层次人才的国家支持计划,最大限度地激发国内各级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2012年9月,"万人计划"正式启动实施. 这一计划准备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高层次人才."该计划不铺新摊子,不设新项目,主要是对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相关重大人才工程进行整合打包,从国家层面提供特殊支持,形成与'千人计划'同等地位的国家人才工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计划包括3个层次7类人才—— 第一层次100名,为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 第二层次8000名,为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第三层次2000名,为35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 一批特殊支持措施 作为我国国家级人才工程,"万人计划"和"千人计划"一样,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中组部牵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共同实施. 对"万人计划"入选对象,在有关部门和单位原有支持的基础上,国家再给予直接特殊支持、提供特殊条件,形成集成效应.特殊支持包括: ——经费支持.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安排每人约100万元用于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地方和用人单位还可配套给予适当支持. "这与平时的课题申报、评审不同,入选者可以瞄准自己专注的领域开展自主研究,把他们从繁琐的项目申报、评估中解脱出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 ——政策支持.在科研管理、事业平台、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制定重点培养支持政策. 为杰出人才设立科学家工作室,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方式给予经费保障,支持其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针对领军人才,改革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优先立项、滚动支持;创新经费支持方式,落实期权、股权和企业年金等激励措施;同时支持他们组建创新团队.对于青年拔尖人才,按照《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施方案》提供支持经费,用于开展前瞻性、预研性自主选题研究等,并赋予相应自主支配权. ——服务支持.根据需要,贡献突出的还可纳入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范围联系服务. "以上支持措施的功能指向是不同的."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设立'教学名师'支持类别,在于鼓励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回归课堂,传授知识,教书育人,树立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的导向.青年拔尖人才正处于创新高峰期,活力最强,也最需要宽松的环境和有力的支持." 一串值得期待的名字 从2012年9月起,各有关部门按照边设计、边实施、边完善的原则,开展各类人才评选工作.今年7月,首批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入选名单面向社会公布.其中,杰出人才6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2名,青年拔尖人才199名. 今年9月,经专家咨询顾问组集体把关,首批其他各类人选也已产生.546名入选者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选201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人选52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人选94名,教学名师人选101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人选98名. 这是一串令人期待的名字——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低维碳材料的控制生长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获中国发明专利24项. 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等研究领域发表文章350余篇,被引用超过6900余次. 王贻芳,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作为我国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做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贡献.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带领团队在鸟类的起源和演化等研究领域取得突出发现和成果,使我国逐渐成为当今国际研究该领域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卢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现了纳米孪晶强化效应,开创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研究方向,发展了系列表面纳米化技术. 马永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油气资源勘探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工作,发展了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取得一系列创新性重大成果. 说到下一步打算,该负责人表示,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将协同推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实施,将各级各类人才凝聚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事业中来. (摘自《 人民日报 》2013年10月30日04 版)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遴选百人冲击诺奖引争议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又称"万人计划")第一批入选名单近日正式发布.据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该计划将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高层次人才,包括100名"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 昨天,这一说法引发网友质疑:诺贝尔奖是可以冲击出来的吗?对此"万人计划"首批杰出人才入选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认为,诺贝尔奖不是冲击出来的,希望社会对基础科学研究不要过于急功近利. 计划内容 将为科学家设立工作室部分人才可获百万经费 昨天,《人民日报》刊发了"'万人计划'首批名单出炉记"一文,介绍一项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并行的国内人才支持计划.该文经网络转载标题改为"中央将遴选100名具冲击诺贝尔奖潜力人才"后,凭借"诺贝尔奖"的眼球效应,在网上迅速传播,引起不同观点之争. 报道称,计划将遴选3个层次7类人才,第一层次100名,为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第二层次8000名,为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第三层次2000名,为35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 其中,计划将为部分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安排每人约100万元用于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 此外,据新华社消息,首批杰出人才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均是"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主持人和高层次创新团队带头人.首批杰出人才入选者、清华大学薛其坤教授率领团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被誉为"诺贝尔奖级"的重大发现. 记者发现,据《中国组织人事报》去年9月刊登的"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显示,计划中并无"冲击诺贝尔奖"的目标,也无"诺贝尔奖"相关字眼. 计划中提到支持100名杰出人才,每年遴选一批,每批10名左右,具体标准是"研究方向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基础学科、基础研究有重大发现,具有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的潜力,能够坚持全职潜心研究",还强调"重视遴选中青年杰出人才". 计划提到,中组部、人社部为杰出人才授予"国家特殊支持人才"称号,颁发证书,将其纳入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范围.计划还将为杰出人才设立科学家工作室,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方式给予经费保障,支持其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 链接 首批"杰出人才"研究领域一半与"诺奖"无关 入选万人计划首批"杰出人才"的6位科学家中有5位院士,大部分从事基础研究.但按当前诺贝尔奖项的奖项设置(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经济学、和平奖)看,有3人的研究领域无缘诺奖.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低维碳材料的控制生长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获中国发明专利24项. 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等研究领域发表文章350余篇,被引用超过6900余次. 王贻芳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作为我国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做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贡献.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带领团队在鸟类的起源和演化等研究领域取得突出发现和成果,使我国逐渐成为当今国际研究该领域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卢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现了纳米孪晶强化效应,开创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研究方向,发展了系列表面纳米化技术. 马永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油气资源勘探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工作,发展了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取得一系列创新性重大成果. 网友质疑 诺奖能够冲击出来? 把诺奖当成奥运会金牌来冲击是否有点可笑?诺贝尔奖是能'冲击'出来的? 该消息发布后,网友提出不同看法.有网友认为这体现了国家对科研更大力度的支持,也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但更多网友对冲击诺奖的说法表示质疑: "诺奖是可遇不可求的,功到自然成",有网友指出,瞄准诺贝尔奖有点剑走偏锋,正如鲁迅所言"天才的出现,首先要有天才的土壤",而科学精英的出现,需要的是有大量的"科学民众",中国当务之急是培养科学民众. 还有网友认为这体现了科技界的浮躁之风,近几年国家出台一系列人才奖励计划的初衷是好,但就像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学生参加奥数比赛,国外大部分来自民间,中国却是举国体制.还有网友引用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的话"一个做科学家的人,为拿诺贝尔奖来工作是非常危险的". 入选者说 周忠和 "诺贝尔奖不是冲击出来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周忠和在首批"万人计划"杰出人才6人名单中.昨天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周忠和对"冲击诺贝尔奖潜力人才"的提法不大认同,认为"诺贝尔奖不是冲击出来的". 对于遴选"杰出人才",周忠和希望能淡化"冲击诺贝尔奖"的提法,一者很多学科没有诺贝尔奖,二者做科研不应有急功近利的心态. 他觉得,有对获诺贝尔奖的愿望可以理解,但中国基础研究荒废了几十年,最近十多年才条件比较好,慢慢迎头赶上,特别需要积累,需要长期潜心去做,不能拔苗助长. 把冲击诺贝尔奖作为一个目标,专门针对一个特定人群,周忠和坦言对此并不赞同,因为这不符合科学规律.科研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需要鼓励很多人去冒险、探索,国家应积极营造比较公平的学术生态环境,让科研回归本质. 周忠和认为,做科研当出于兴趣和爱好,如果科学家有潜力,愿意做某个方向,无论十年二十年都应坚持下去,国家也应支持,让很多人逐渐达到可以拿诺贝尔奖的水平,在这个大环境下也许某个人就冒出来了,得奖了,但与拿诺贝尔奖相比,更重要的是中国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 "希望社会不要过于急功近利" 根据"万人计划"的政策,将为杰出人才设立科学家工作室,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方式给予经费保障. 在周忠和的理解中,所谓"按需支持"并不是传说中的"要多少给多少",而是根据科研实际的需要,通过专家评审,在经费使用上简化程序,少一些干预,多一些稳定和持续性;在人员经费、条件保障等方面多赋予一些新的政策.他提到,尽管目前已经在做一些实际操作,但过程进展有点缓慢,科学家工作室等尚未设立. 他希望这个"科学家工作室"能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探索一些思路和经验,给优秀的科研人员有更多稳定性的经费支持,能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潜心研究,不为申请各类经费浪费很多时间,不需应付很多考核与评比,无需为工资发愁,充分享受科研的乐趣. 周忠和希望科学评价能回归科学共同体,逐步摆脱行政化约束,也希望社会能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意义有更多认识,不要过于急功近利,让科研人员受到应有的信任与尊严,觉得做基础研究是体面的、骄傲的工作. 专家观点 诺奖在传播中被放大可能会歪曲计划宗旨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王扬宗昨天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万人计划"作为一个中央计划,如果没有一定的具体目标,很可能在执行过程中落空、变形,因此冲击诺贝尔奖也可能作为一个目标提出来,但不会仅限于此,而是着眼于国内人才质量与国际上的差距,通过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但这部分在传播中被放大,可能会歪曲这个计划的宗旨. 王扬宗指出,"万人计划"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政策渠道,能够支持的范围有限,国家应当通过制度化的渠道来稳定支持基础研究,"不能觉得某些人有希望了就去支持,瞄准诺贝尔奖,这样很可能瞄不准". 他认为,不能把获奖做成一个政绩工程,对一个大国来说,即使获个别诺贝尔奖,对科技发展的意义也有限,因为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提升有更全面的指标,非一两个诺贝尔奖就能涵盖.而很多杰出的科研成果都是不太起眼的人在还年轻的时候做出来的. (摘自《京华时报》10月31日 记者商西) 万人计划:诺贝尔奖得主能培养出来吗? 2012年9月,"万人计划"正式启动实施.这一计划准备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高层次人才.计划包括3个层次7类人才.第一层次100名,为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第二层次8000名,为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第三层次2000名,为35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 今天,"万人计划"的披露让国人知道,中国实际上是在有组织和有计划地培养可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得主和其他高级人才.诺贝尔奖得主是否能培养出来,这个问题不仅有趣,而且争论会非常激烈. 从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得主的情况来看,几乎没有一位在获奖之前认为自己的研究会得奖,换句话说,大凡抱着获得诺贝尔奖的动机进行科研的,没有一个是能获奖的.也就是说,在获得诺贝尔这个问题上,动机和结果好像是悖离的,而不像其他一些问题需要动机与结果的一致.最有趣的例子是,弗洛伊德自认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会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且也确实有很多权威专家多次提名他获奖,但直至弗洛伊德去世都没有获奖. 个中原因固然有诺贝尔奖评委会的评价:没有理由认为其关于梦的解析不是纯属主观的经验及对其做出的阐释.现在所见到的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的学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假说,被其追随者几乎作为一种宗教信仰以狂热的方式接受下来.该学说无法经受住适当的科学检验. 但是,弗洛伊德未能获奖也说明,抱着获奖的动机去进行科学研究确实无法获得诺贝尔奖.不过,这并非意味着诺贝尔奖得主不可以培养.因为,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科学家是可以培养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女科学家也是可以培养的,既如此,诺贝尔奖得主为何不能培养呢?从好几年前美国的一个女科学家是否可以培养并获得诺贝尔奖的争论和事实获得某种答案. 早在2005年2月28日的美国《纽约时报》上就有一篇题为"科学家是培养出来的,而非天生的"的文章指出,女性无论是作为科学家还是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可能培养出来.例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法律、医学、兽医学和牙科学领域获得硕士学位的人中,女性不到10%,而药学领域女性不到20%.但是,在今天兽医学和药学方面获得硕士学位的人中,女性超过了男性,占2/3. 在法律方面女性则与男性等量齐观,获硕士学位者占约50%,医学超过40%,牙医超过1/3.甚至在商学院中获得硕士学位的女性也从1970年的3.6%上升到2002年的41.1%.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学等社科领域,女性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也从1970年的13.3%上升到2002年的46.3%.而且美国有一个促进妇女投入科学的网站不再开列1975年以后的女性科学家名单,理由是人数太多了. 由于美国培养的女科学家逐渐增多,参与科学研究的女性也越来越多,因而这些女性中取得卓越科研成果的女科学家也成比例地增多,也就逐渐有了被诺贝尔奖评委会认可并获奖的女科学家.这篇文章的说法尚未淡化,就有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与其他二名男科学家因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而共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如果有意要培养诺贝尔奖得主,也许有可能实现. 但是,培养诺贝尔奖得主还有一个人们可能并未理解的原则,即对事不对人,或既对事又对人.这一点在汤森路透对诺贝尔奖得主的预测中表现出来,他们的预测首先是针对一些广泛认可的重要基础研究和发现,然后再确定该研究和发现的最重要贡献者,以此预测谁能获得年度诺贝尔奖.从2001年到2012年,汤森路透正确预测出2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这也意味着,如果只是从培养诺贝尔奖得主入手并不够,而是要通过科学和客的分析,了解哪些研究项目是世界前沿的,能对社会和人类做出重要贡献的,并选拔和挖掘这些领域的第一流研究者,才有可能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 当然,培养诺贝尔奖得主并非有钱就行,而是需要对科研体制和管理进行彻底的改革.例如,需要零容忍权力寻租、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同时既要研究人员拥有坐冷板的坚守,也需要管理者有耐心的等待.因为,从诺贝尔奖获奖情况看,一项研究结果能获奖一般都需要30-40年的时间.在这方面,或许科研人员更有耐心和执着坚守的精神,最怕的就是管理者的没有耐心.如果管理体制还像要求研究人员如评职称和报成果一样频频施以压力,虚假成果、垃圾论文和应时研究就会充斥于科研界,培养诺奖得主也只能是一厢情愿.(作者/张田勘) 用现代大学制度守护大学精神 22日,山东大学校长任命仪式举行,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张荣担任校长,徐显明和教育权分权,校长只负责行政事务,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则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管理、决策.这样的办学制度,确保大学的办学风格,不会因校长的变化而变化,大学的精神也因制度的保障而得以传承.大学校长当然也有个人的风格,但这更多地为学校添彩,而非让学校变得面目全非、一人一个风格. 我国大学现在还缺乏这样的办学制度.教育部曾要求各校制订大学章程,但到目前为止,只有6所大学,公开自己的大学章程草案;教育部也曾在2011年年底推行公选校长试点,但两年过去,只有5所大学的校长实行公开选拔,且不涉及985高校;教育部前不久出台了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要求学术委员会发挥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的作用,校领导不得超过委员的三分之一,但能否真把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建设成能独立发挥作用的学术决策机构,还有待观察. 由于制度的缺乏,导致近年来的高校改革希望,大都寄托在校长身上.比如,有高校校长宣布担任校长后不再从事学术研究,这本来应该成为校长职业化的一项制度,却只是校长的个体行为.具体到山大的改革,也具有很强的校长色彩,改革也因此而引发争议.举例来说,徐显明作为校长,主动退出学术委员会,从表面上看,这是在推进行政权和学术权分离,可是,真正意义的行政权和学术权分离,应该是学者担任校长之后不再从事学术研究,如果校长不再从事学术研究,其参与学术委员会,不为自己谋求学术福利,并无不妥,国外大学的学术委员会,校长也是委员,可这并没有影响到学术的独立、自主. 已有媒体称新任校长张荣不再担任山大校长职务.临别之际,徐显明是"学术型"校长,这是一个颇为奇怪的称呼,是把校长类比为官员得到的一个称呼——官员有"学术型"官员一说,而事实上,大学校长由于有副部或正厅的行政级别,首要身份就是官员.中国任命大学的校长从来是重视学术能力的,这也导致学者上任后官学不分,既担任管理工作,又从事学术研究,貌似为学校办学做出更多的贡献,结果却是既得校长行政权力的好处,又得学术利益.从校长职业化角度分析,选拔校长应重视校长的教育管理能力而非学术能力;考核校长的业绩,也应该只关注其管理一校的业绩,而非其教育或学术贡献. 如果有现代大学制度,新任校长尚在遴选期间,其治学理念就会被师生知晓;同时,校长必须依照职业化要求履行自己的岗位责任,大家也就不会担心学校会发生波动.为此,只有努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才能守护大学精神. 发表深情感言,他说,对像山大这样的百年老校而言,守护大学精神这是校长的基本职责.五年来,"尽管做得不够,但是我用心了,我追求卓越,但是我未能追求完美,这是我的不足." 徐显明担任山大校长5年期间,因主张改革而引起舆论关注,比如,在学校推行"大部制"改革,正副处级干部减少了20%;提倡"教授治校",作为校长的他主动 22日,山东大学校长任命仪式举行,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张荣担任校长,徐显明不再担任山大校长职务.临别之际,徐显明发表深情感言,他说,对像山大这样的百年老校而言,守护大学精神这是校长的基本职责.五年来,"尽管做得不够,但是我用心了,我追求卓越,但是我未能追求完美,这是我的不足." 徐显明担任山大校长5年期间,因主张改革而引起舆论关注,比如,在学校推行"大部制"改革,正副处级干部减少了20%;提倡"教授治校",作为校长的他主动退出学术委员会.也因此,他的离任,也让关注山大改革者,有一丝担忧:高校的改革会不会因换校长而波动?大学精神如何得以守护和延续? 对此,徐显明的意见是,"后任必定胜过前任."据媒体报道,他表示,自己的继任者,有着美国名校留学经历,必定使山大的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我坚信后任干得必定比前任更强."而媒体也详细介绍了张荣在南京大学所推进的院系改革,力证张荣也是一名教育改革者. 在笔者看来,大学的改革,确实与一校之长的风格有关,但要传承大学的精神,要使大学的改革不因换校长而变,更需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 在发达国家的大学,首先有大学依法治校的大学章程,所有办学活动,都必须依章程办事;其次,大学的新任校长,通常是由对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负责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办学要求,公开遴选的,这样遴选产生的校长,必然符合学校的办学要求,那些与学校办学理念不适应的人将难以当选大学校长;再次,学校内部实行行政权、学术权退出学术委员会.也因此,他的离任,也让关注山大改革者,有一丝担忧:高校 22日,山东大学校长任命仪式举行,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张荣担任校长,徐显明不再担任山大校长职务.临别之际,徐显明发表深情感言,他说,对像山大这样的百年老校而言,守护大学精神这是校长的基本职责.五年来,"尽管做得不够,但是我用心了,我追求卓越,但是我未能追求完美,这是我的不足." 徐显明担任山大校长5年期间,因主张改革而引起舆论关注,比如,在学校推行"大部制"改革,正副处级干部减少了20%;提倡"教授治校",作为校长的他主动退出学术委员会.也因此,他的离任,也让关注山大改革者,有一丝担忧:高校的改革会不会因换校长而波动?大学精神如何得以守护和延续? 对此,徐显明的意见是,"后任必定胜过前任."据媒体报道,他表示,自己的继任者,有着美国名校留学经历,必定使山大的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我坚信后任干得必定比前任更强."而媒体也详细介绍了张荣在南京大学所推进的院系改革,力证张荣也是一名教育改革者. 在笔者看来,大学的改革,确实与一校之长的风格有关,但要传承大学的精神,要使大学的改革不因换校长而变,更需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 在发达国家的大学,首先有大学依法治校的大学章程,所有办学活动,都必须依章程办事;其次,大学的新任校长,通常是由对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负责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办学要求,公开遴选的,这样遴选产生的校长,必然符合学校的办学要求,那些与学校办学理念不适应的人将难以当选大学校长;再次,学校内部实行行政权、学术权的改革会不会因换校长而波动?大学精神如何得以守护和延续 22日,山东大学校长任命仪式举行,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张荣担任校长,徐显明不再担任山大校长职务.临别之际,徐显明发表深情感言,他说,对像山大这样的百年老校而言,守护大学精神这是校长的基本职责.五年来,"尽管做得不够,但是我用心了,我追求卓越,但是我未能追求完美,这是我的不足." 徐显明担任山大校长5年期间,因主张改革而引起舆论关注,比如,在学校推行"大部制"改革,正副处级干部减少了20%;提倡"教授治校",作为校长的他主动退出学术委员会.也因此,他的离任,也让关注山大改革者,有一丝担忧:高校的改革会不会因换校长而波动?大学精神如何得以守护和延续? 对此,徐显明的意见是,"后任必定胜过前任."据媒体报道,他表示,自己的继任者,有着美国名校留学经历,必定使山大的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我坚信后任干得必定比前任更强."而媒体也详细介绍了张荣在南京大学所推进的院系改革,力证张荣也是一名教育改革者. 在笔者看来,大学的改革,确实与一校之长的风格有关,但要传承大学的精神,要使大学的改革不因换校长而变,更需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 在发达国家的大学,首先有大学依法治校的大学章程,所有办学活动,都必须依章程办事;其次,大学的新任校长,通常是由对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负责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办学要求,公开遴选的,这样遴选产生的校长,必然符合学校的办学要求,那些与学校办学理念不适应的人将难以当选大学校长;再次,学校内部实行行政权、学术权? 对此,徐显明的意见是,"后任必定胜过前任."据媒体报道,他是"学术型"校长,这是一个颇为奇怪的称呼,是把校长类比为官员得到的一个称呼——官员有"学术型"官员一说,而事实上,大学校长由于有副部或正厅的行政级别,首要身份就是官员.中国任命大学的校长从来是重视学术能力的,这也导致学者上任后官学不分,既担任管理工作,又从事学术研究,貌似为学校办学做出更多的贡献,结果却是既得校长行政权力的好处,又得学术利益.从校长职业化角度分析,选拔校长应重视校长的教育管理能力而非学术能力;考核校长的业绩,也应该只关注其管理一校的业绩,而非其教育或学术贡献. 如果有现代大学制度,新任校长尚在遴选期间,其治学理念就会被师生知晓;同时,校长必须依照职业化要求履行自己的岗位责任,大家也就不会担心学校会发生波动.为此,只有努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才能守护大学精神. 表示,自己的继任者,有着美国名校留学经历,必定使山大的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我坚信后任干得必定比前任更强." 22日,山东大学校长任命仪式举行,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张荣担任校长,徐显明不再担任山大校长职务.临别之际,徐显明发表深情感言,他说,对像山大这样的百年老校而言,守护大学精神这是校长的基本职责.五年来,"尽管做得不够,但是我用心了,我追求卓越,但是我未能追求完美,这是我的不足." 徐显明担任山大校长5年期间,因主张改革而引起舆论关注,比如,在学校推行"大部制"改革,正副处级干部减少了20%;提倡"教授治校",作为校长的他主动退出学术委员会.也因此,他的离任,也让关注山大改革者,有一丝担忧:高校的改革会不会因换校长而波动?大学精神如何得以守护和延续? 对此,徐显明的意见是,"后任必定胜过前任."据媒体报道,他表示,自己的继任者,有着美国名校留学经历,必定使山大的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我坚信后任干得必定比前任更强."而媒体也详细介绍了张荣在南京大学所推进的院系改革,力证张荣也是一名教育改革者. 在笔者看来,大学的改革,确实与一校之长的风格有关,但要传承大学的精神,要使大学的改革不因换校长而变,更需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 在发达国家的大学,首先有大学依法治校的大学章程,所有办学活动,都必须依章程办事;其次,大学的新任校长,通常是由对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负责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办学要求,公开遴选的,这样遴选产生的校长,必然符合学校的办学要求,那些与学校办学理念不适应的人将难以当选大学校长;再次,学校内部实行行政权、学术权而媒体也详细介绍了张荣在南京大学所推进的院系改革,力证张荣也是一名教育改革者. 和教育权分权,校长只负责行政事务,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则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管理、决策.这样的办学制度,确保大学的办学风格,不会因校长的变化而变化,大学的精神也因制度的保障而得以传承.大学校长当然也有个人的风格,但这更多地为学校添彩,而非让学校变得面目全非、一人一个风格. 我国大学现在还缺乏这样的办学制度.教育部曾要求各校制订大学章程,但到目前为止,只有6所大学,公开自己的大学章程草案;教育部也曾在2011年年底推行公选校长试点,但两年过去,只有5所大学的校长实行公开选拔,且不涉及985高校;教育部前不久出台了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要求学术委员会发挥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的作用,校领导不得超过委员的三分之一,但能否真把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建设成能独立发挥作用的学术决策机构,还有待观察. 由于制度的缺乏,导致近年来的高校改革希望,大都寄托在校长身上.比如,有高校校长宣布担任校长后不再从事学术研究,这本来应该成为校长职业化的一项制度,却只是校长的个体行为.具体到山大的改革,也具有很强的校长色彩,改革也因此而引发争议.举例来说,徐显明作为校长,主动退出学术委员会,从表面上看,这是在推进行政权和学术权分离,可是,真正意义的行政权和学术权分离,应该是学者担任校长之后不再从事学术研究,如果校长不再从事学术研究,其参与学术委员会,不为自己谋求学术福利,并无不妥,国外大学的学术委员会,校长也是委员,可这并没有影响到学术的独立、自主. 已有媒体称新任校长张荣在笔者看来,大学的改革,确实与一校之长的风格有关,但要传承大学的精神,要使大学的改革不因换校长而变,更需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 22日,山东大学校长任命仪式举行,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张荣担任校长,徐显明不再担任山大校长职务.临别之际,徐显明发表深情感言,他说,对像山大这样的百年老校而言,守护大学精神这是校长的基本职责.五年来,"尽管做得不够,但是我用心了,我追求卓越,但是我未能追求完美,这是我的不足." 徐显明担任山大校长5年期间,因主张改革而引起舆论关注,比如,在学校推行"大部制"改革,正副处级干部减少了20%;提倡"教授治校",作为校长的他主动退出学术委员会.也因此,他的离任,也让关注山大改革者,有一丝担忧:高校的改革会不会因换校长而波动?大学精神如何得以守护和延续? 对此,徐显明的意见是,"后任必定胜过前任."据媒体报道,他表示,自己的继任者,有着美国名校留学经历,必定使山大的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我坚信后任干得必定比前任更强."而媒体也详细介绍了张荣在南京大学所推进的院系改革,力证张荣也是一名教育改革者. 在笔者看来,大学的改革,确实与一校之长的风格有关,但要传承大学的精神,要使大学的改革不因换校长而变,更需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 在发达国家的大学,首先有大学依法治校的大学章程,所有办学活动,都必须依章程办事;其次,大学的新任校长,通常是由对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负责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办学要求,公开遴选的,这样遴选产生的校长,必然符合学校的办学要求,那些与学校办学理念不适应的人将难以当选大学校长;再次,学校内部实行行政权、学术权在发达国家的大学,首先有大学依法治校的大学章程,所有办学活动,都必须依章程办事;其次,大学的新任校长,通常是由对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负责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办学要求,公开遴选的,这样遴选产生的校长,必然符合学校的办学要求,那些与学校办学理念不适应的人将难以当选大学校长;再次,学校内部实行行政权、学术权和教育权分权,校长只负责行政事务,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则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管理、决策.这样的办学制度,确保大学的办学风格,不会因校长的变化而变化,大学的精神也因制度的保障而得以传承.大学校长当然也有个人的风格,但这更多地为学校添彩,而非让学校变得面目全非、一人一个风格. 是"学术型"校长,这是一个颇为奇怪的称呼,是把校长类比为官员得到的一个称呼——官员有"学术型"官员一说,而事实上,大学校长由于有副部或正厅的行政级别,首要身份就是官员.中国任命大学的校长从来是重视学术能力的,这也导致学者上任后官学不分,既担任管理工作,又从事学术研究,貌似为学校办学做出更多的贡献,结果却是既得校长行政权力的好处,又得学术利益.从校长职业化角度分析,选拔校长应重视校长的教育管理能力而非学术能力;考核校长的业绩,也应该只关注其管理一校的业绩,而非其教育或学术贡献. 如果有现代大学制度,新任校长尚在遴选期间,其治学理念就会被师生知晓;同时,校长必须依照职业化要求履行自己的岗位责任,大家也就不会担心学校会发生波动.为此,只有努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才能守护大学精神. 我国大学现在还缺乏这样的办学制度.教育部曾要求各校制订大学章程,但到目前为止,只有6所大学,公开自己的大学章程草案;教育部也曾在2011年年底推行公选校长试点,但两年过去,只有5所大学的校长实行公开选拔,且不涉及985高校;教育部前不久出台了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要求学术委员会发挥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的作用,校领导不得超过委员的三分之一,但能否真把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建设成能独立发挥作用的学术决策机构,还有待观察. 和教育权分权,校长只负责行政事务,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则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管理、决策.这样的办学制度,确保大学的办学风格,不会因校长的变化而变化,大学的精神也因制度的保障而得以传承.大学校长当然也有个人的风格,但这更多地为学校添彩,而非让学校变得面目全非、一人一个风格. 我国大学现在还缺乏这样的办学制度.教育部曾要求各校制订大学章程,但到目前为止,只有6所大学,公开自己的大学章程草案;教育部也曾在2011年年底推行公选校长试点,但两年过去,只有5所大学的校长实行公开选拔,且不涉及985高校;教育部前不久出台了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要求学术委员会发挥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的作用,校领导不得超过委员的三分之一,但能否真把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建设成能独立发挥作用的学术决策机构,还有待观察. 由于制度的缺乏,导致近年来的高校改革希望,大都寄托在校长身上.比如,有高校校长宣布担任校长后不再从事学术研究,这本来应该成为校长职业化的一项制度,却只是校长的个体行为.具体到山大的改革,也具有很强的校长色彩,改革也因此而引发争议.举例来说,徐显明作为校长,主动退出学术委员会,从表面上看,这是在推进行政权和学术权分离,可是,真正意义的行政权和学术权分离,应该是学者担任校长之后不再从事学术研究,如果校长不再从事学术研究,其参与学术委员会,不为自己谋求学术福利,并无不妥,国外大学的学术委员会,校长也是委员,可这并没有影响到学术的独立、自主. 已有媒体称新任校长张荣由于制度的缺乏,导致近年来的高校改革希望,大都寄托在校长身上.比如,有高校校长宣布担任校长后不再从事学术研究,这本来应该成为校长职业化的一项制度,却只是校长的个体行为.具体到山大的改革,也具有很强的校长色彩,改革也因此而引发争议.举例来说,徐显明作为校长,主动和教育权分权,校长只负责行政事务,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则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管理、决策.这样的办学制度,确保大学的办学风格,不会因校长的变化而变化,大学的精神也因制度的保障而得以传承.大学校长当然也有个人的风格,但这更多地为学校添彩,而非让学校变得面目全非、一人一个风格. 我国大学现在还缺乏这样的办学制度.教育部曾要求各校制订大学章程,但到目前为止,只有6所大学,公开自己的大学章程草案;教育部也曾在2011年年底推行公选校长试点,但两年过去,只有5所大学的校长实行公开选拔,且不涉及985高校;教育部前不久出台了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要求学术委员会发挥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的作用,校领导不得超过委员的三分之一,但能否真把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建设成能独立发挥作用的学术决策机构,还有待观察. 由于制度的缺乏,导致近年来的高校改革希望,大都寄托在校长身上.比如,有高校校长宣布担任校长后不再从事学术研究,这本来应该成为校长职业化的一项制度,却只是校长的个体行为.具体到山大的改革,也具有很强的校长色彩,改革也因此而引发争议.举例来说,徐显明作为校长,主动退出学术委员会,从表面上看,这是在推进行政权和学术权分离,可是,真正意义的行政权和学术权分离,应该是学者担任校长之后不再从事学术研究,如果校长不再从事学术研究,其参与学术委员会,不为自己谋求学术福利,并无不妥,国外大学的学术委员会,校长也是委员,可这并没有影响到学术的独立、自主. 已有媒体称新任校长张荣退出学术委员会,从表面上看,这是在推进行政权和学术权分离,可是,真正意义的行政权和学术权分离,应该是学者担任校长之后不再从事学术研究,如果校长不再从事学术研究,其参与学术委员会,不为自己谋求学术福利,并无不妥,国外大学的学术委员会,校长也是委员,可这并没有影响到学术的独立、自主. 已有媒体称新任校长张荣是"学术型"校长,这是一个颇为奇怪的称呼,是把校长类比为官员得到的一个称呼——官员有"学术型"官员一说,而事实上,大学校长由于有副部或正厅的行政级别,首要身份就是官员.中国任命大学的校长从来是重视学术能力的,这也导致学者上任后官学不分,既担任管理工作,又从事学术研究,貌似为学校办学做出更多的贡献,结果却是既得校长行政权力的好处,又得学术利益.从校长职业化角度分析,选拔校长应重视校长的教育管理能力而非学术能力;考核校长的业绩,也应该只关注其管理一校的业绩,而非其教育或学术贡献. 如果有现代大学制度,新任校长尚在遴选期间,其治学理念就会被师生知晓;同时,校长必须依照职业化要求履行自己的岗位责任,大家也就不会担心学校会发生波动.为此,只有努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才能守护大学精神 22日,山东大学校长任命仪式举行,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张荣担任校长,徐显明不再担任山大校长职务.临别之际,徐显明发表深情感言,他说,对像山大这样的百年老校而言,守护大学精神这是校长的基本职责.五年来,"尽管做得不够,但是我用心了,我追求卓越,但是我未能追求完美,这是我的不足." 徐显明担任山大校长5年期间,因主张改革而引起舆论关注,比如,在学校推行"大部制"改革,正副处级干部减少了20%;提倡"教授治校",作为校长的他主动退出学术委员会.也因此,他的离任,也让关注山大改革者,有一丝担忧:高校的改革会不会因换校长而波动?大学精神如何得以守护和延续? 对此,徐显明的意见是,"后任必定胜过前任."据媒体报道,他表示,自己的继任者,有着美国名校留学经历,必定使山大的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升,"我坚信后任干得必定比前任更强."而媒体也详细介绍了张荣在南京大学所推进的院系改革,力证张荣也是一名教育改革者. 在笔者看来,大学的改革,确实与一校之长的风格有关,但要传承大学的精神,要使大学的改革不因换校长而变,更需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 在发达国家的大学,首先有大学依法治校的大学章程,所有办学活动,都必须依章程办事;其次,大学的新任校长,通常是由对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负责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根据学校的办学要求,公开遴选的,这样遴选产生的校长,必然符合学校的办学要求,那些与学校办学理念不适应的人将难以当选大学校长;再次,学校内部实行行政权、学术权. (摘自熊丙奇博客) "史上最严校规"折射畸形的学校管理 日前,有东莞技师学院学生在微博上爆料称,该校校规太严,从9月1日开学至今,已有几十名新生违规被开除.此事披露后,引发网友热议,称其为"东莞史上最严校规".对此,东莞技师学院表示,该校校规在东莞同类院校中尚属宽松,近期开除的21名新生,多数是因打架斗殴.这在全校4 0 0 0多名新生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南方都市报10月24日) 开学还不到两个月就开除21名学生,这所学校已把开除学生当家常便饭,习以为常.而这种习以为常,则是更令人忧虑的:学校不认为这样做有何不妥,不会反思校规是否合理,是否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虽然东莞技师学院属非义务教育学校,学校有权对违反校规的学生进行包括开除在内的行政处理,但需要的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缺乏健全的学生转学制度,被一所学校开除的学生,很难有机会再到另一所学校求学,开除于很多学生来说,就意味着剥夺受教育权,因此,在制订开除的校规时,必须充分听取教师、学生的意见,在进行行政处理时,要建立完备的调查、听证、处理程序.但从目前的情况分析,东莞技师学院的校规制订、校规执行都存在行政主导,不顾及学生权益的问题. 首先,制订有关学校规定时,是否听过学生的意见?学校解释称,制订严格的校规是出于学生的安全考虑,可需要注意的是,严格与动辄开除是两个概念,校规的严格,应该体现在其教育意义上,而不是将学生开除了之,如果学生一旦犯错,就开除学籍,那么,还要学校这一育人机构干什么?当然,相对于开除学籍,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是需要花更多精力和时间的,而有的办学者并不愿意在这方面花功夫.这样的管理未免太过粗暴,非但不能"重拳"治理出好的校风来,还会制造学生和学校的对立情绪.而且,学生接连被开除,也反映出动辄开除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花精力投入教育引导学生,要学生增强对自身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改变以前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这才是上策. 客观而言,虽然国家近年来十分重视中职发展,但由于教育管理制度和就业评价体系的原因,中职学校的地位比普通高中往往低人一等,中职教师、学生对中职的认同度并不高,在一些地方,中职还被认为是"差生集中营",这导致有的中职学生自暴自弃,中职学校发生的打架斗殴、异性交往问题要比其他普通高中学校多,这更需要中职办学者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听取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权益.粗暴管理,两个月开除20多名学生,只会让学生、家长感觉学校乱,也会影响社会舆论对中职教育、学校的评价. 另外,出于学生安全考虑,是为学生好,那么,真正为学生好,就必须尊重学生的权益,同时重视对学生的教育,而让学生参与到校规的制订中,听取学生的意见,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 其次,对学生进行行政处理,应有有健全的程序,可东莞这所学校的处理却很随意.对于学生的违规事实,学校有调查吗?在学校做出初步的处理后,允许学生申诉、举行过听证会吗?更进一步说,这所学校是否成立学生听证委员会或者学生事务仲裁委员会?从媒体报道透露的信息分析,学校没有这些程序.比如,一名被开除的郭姓女生就表示自己很冤枉,她说:"我跟那名男生不熟,只是见过几次,怎么会让他留宿呢?第二天,宿管还带我去学校领导处求情,但校领导说一定要把我开除."那么,这为何不举行听证会,给学生申诉的机会呢? 对于东莞开除学生事件,有关监管部门需要介入调查,了解学校是否存在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做法,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与此同时,要督促学校转变育人理念,调整管理学生的思路.每个学校都应该把学生作为学校的宝贵财富加以珍惜、爱护,不能弃之如敝履,如果学校都不爱自己的学生,那么谁来爱学校呢?在所谓史上最严校规中,我们只能看到的是畸形的学校和学生的关系. (摘自熊丙奇博客) 教育改革,走技术路线还是制度路线 前不久参加央广主办的《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十月谈》"就业谈:明天的工作在哪里?"论坛,论坛上,一位嘉宾分析了我国的劳动力供给与需要的关系,以及美国劳动力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指出,我国未来的就业形势是乐观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唯一不能慢下来的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 这样的观点早在多年前就曾有专家提出,到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时,还依旧有专家坚持这一观点,可见这一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这就是坚定地支持高等教育扩招.客观而言,从技术层面分析,他们根据数据对比得到的结果有那么一点道理——美国接受高等教育者占劳动人口的40%,而我国每10万人口中只有9000人有大专以上学历.但是,却忽视了制度层面的问题,而导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问题,就是制度问题. 只从技术层面做分析、提建议,而不关注制度问题,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实行高等教育大扩招,主要理由也是来自人口数据分析,包括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低,社会有旺盛的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等,却没有考虑高等教育的体制问题,是否把扩招的权利交给每个学校自主决定,大学是否能培养有个性与特色的人才,高等教育怎样做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等等,结果学校根据行政部署盲目的扩招,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学校失去特色定位模糊,社会对大学和大学毕业生的不满意情绪增加.很显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并没有深入反思,还是继续以前的技术分析路线. 从根本上说,我国大学生的人口比例并不高,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大学生比例,可是,我国和外国的经济情况与教育制度情况很不相同.为何大学毕业生遭遇就业难?这与我国的经济结构有密切关系,在美国,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的80%,而我国,按国家规划,到2015年服务业的增加值才能达到47%,上海2012年的服务业增加值,也只有60%,而众所周知,服务业是容纳大学生最多的行业,由于服务业不发达,我国培养的大学生有不少只有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就业,这就是政府鼓励学生到农村基层、到中小企业,甚至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抢工作,有专家提出用大学生填补民工荒的原因,但这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长久之计. 而导致服务业不发达的原因有二,一是一些服务业高度垄断,并未向民间开放,缺乏竞争活力,二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低,缺乏创新能力,到用人单位之后无法提升原有工作的内涵,尤其是基层、中小企业的大学生,并没有对基层、中小企业带来多大改变,有的只把这当作短暂的过渡,政府部门一直关系的大学生创业,更是尴尬,有的985高校一年毕业本科、研究生上万人,选择创业的只有10来人.大学毕业生集中选择公务员、国有企业就业,已很能说明问题. 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关键在于政府放权.——打破服务业的垄断,这需要政府放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5月曾发表演讲指出,"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最大的制约是体制机制障碍,出路在于改革开放.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最大限度地依法依规为服务业发展'松绑',让企业轻装上阵,增添活力和创造力.健全制度、标准,规范市场监管,营造良性发展环境."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需要推进高等教育管理放权,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让学校能有自己的定位(不再按行政指令办学千校一面),并根据办学定位,开设学科、专业、课程,采取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才能让高等教育的发展真正满足社会的需求,也做到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只有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保持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规模适度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 不分析制度原因,进而推进放权改革,而只做简单的数据分析,并以此提出建议,这是很不负责的.笔者还发现,有专家就以官方发布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来论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被夸大了,这就跟在教育部门、学校之后,玩"数字游戏"了.鉴于就业率的统计、发布就由教育部门、学校负责,加上不少学校传出学生"被就业"、"被要求就业"的丑闻,对教育部门公布的就业率是必须谨慎对待的. 当然,我可以理解他们为何只关注技术问题,而不触及制度问题,这是因为这不会触碰权势阶层和既得利益,甚至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一些教育、劳动人事部门官员喜欢的"建议".不独就业的问题如此,在基础教育的改革问题也是如此,近年来,不少专家关注的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说实在的,这些改革虽然有必要,但如果离开了根本的高考制度改革,都很难起到实际效果. 改革要啃硬骨头,对于研究者、专家来说,也必须有啃硬骨头的勇气和独立意识,不能回避最根本的制度问题,只做数据的表面文章,更不能做迎合行政部门的文章.我国的专家被舆论称为"砖家",一些专家意见在教育、就业决策中起到很大的负面作用,这需要专家们反思,既要关注技术层面,更应该关注制度层面的深层次问题. (摘自熊丙奇博客) 大学如何给学生先成人再成才的环境 各大学开学典礼,校长的致辞,语重心长.其中,谈得最多的,是寄语学生先成人再成才.这是很应景的,接连发生在高校中的投毒、学生自杀、打架斗殴、作弊抄袭事件,让大家认识到德性的重要,社会都在关注大学生的人格、身心,大学自然要做出回应. 目标的高校,一直灌输给学生功利的求学思想.这样的学校,如果是应用本科、高职高专还说得过去,毕竟它们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而如果是985高校、211院校,则会发生办学的严重错位,虽然这些学校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办学地位,可他们作为一本招生院校,好歹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通识教育,可通识教育在大学里很难觅到踪影.学生们普遍崇尚工具课程、实用课程,那些文理基础课,因为无法排派上求职的用场而被抛弃. 至于做人教育中,十分重要的质疑精神培养,更是今日大学的短板.前些年,华中科大的根叔在开学典礼上16分钟内连说了82个质疑,今年复旦大学的校长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校长老师,这可视为学校已经意识到质疑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可是,学校真能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吗?比如,质疑学校的饭菜质量不好,质疑学校的校长说一套做一套,质疑学校的就业率弄虚作假.要知道,北大曾针对学生批评学校的问题,专门推出了学生会商制度,这就不是鼓励学生做一个求真求实的人.需要提醒学校的是,要学生做人,不是做老好人,没有原则、独立性的人. 教师做好准备了吗?有人对中国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为何变得失去动力,感到不解,因为很多学生在进大学时,还是有一些梦想的.而且,这些学生的同学,到了国外大学读书,基本上都呈现一种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觉得大学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大学新生们接触的大学课程和教师,有不少让他们失望,于是梦想很快破灭. 我国香港地区的大学,新生入校,学校有新生营,对新生进行适应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新生营通常会有教授和学生们共同对话、交流,而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大学十分重视本科寄宿制的作用,把宿舍作为学生感受大学文化,发展人格、身心的重要平台——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就是基于宿舍组建的,学生可加入不同的书院,接受学科知识之外的人文育. 但只有一句口号,是远远不够的.今日的大学,应该以"成人是基础,成才是追求",重新思考学校能否做到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 ? 目标的高校,一直灌输给学生功利的求学思想.这样的学校,如果是应用本科、高职高专还说得过去,毕竟它们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而如果是985高校、211院校,则会发生办学的严重错位,虽然这些学校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办学地位,可他们作为一本招生院校,好歹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通识教育,可通识教育在大学里很难觅到踪影.学生们普遍崇尚工具课程、实用课程,那些文理基础课,因为无法排派上求职的用场而被抛弃. 至于做人教育中,十分重要的质疑精神培养,更是今日大学的短板.前些年,华中科大的根叔在开学典礼上16分钟内连说了82个质疑,今年复旦大学的校长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校长老师,这可视为学校已经意识到质疑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可是,学校真能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吗?比如,质疑学校的饭菜质量不好,质疑学校的校长说一套做一套,质疑学校的就业率弄虚作假.要知道,北大曾针对学生批评学校的问题,专门推出了学生会商制度,这就不是鼓励学生做一个求真求实的人.需要提醒学校的是,要学生做人,不是做老好人,没有原则、独立性的人. 教师做好准备了吗?有人对中国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为何变得失去动力,感到不解,因为很多学生在进大学时,还是有一些梦想的.而且,这些学生的同学,到了国外大学读书,基本上都呈现一种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觉得大学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大学新生们接触的大学课程和教师,有不少让他们失望,于是梦想很快破灭. 我国香港地区的大学,新生入校,学校有新生营,对新生进行适应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新生营通常会有教授和学生们共同对话、交流,而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大学十分重视本科寄宿制的作用,把宿舍作为学生感受大学文化,发展人格、身心的重要平台——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就是基于宿舍组建的,学生可加入不同的书院,接受学科知识之外的人文育. 在我看来,依照很多大学的办学模式、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很难做到这一点. 目标的高校,一直灌输给学生功利的求学思想.这样的学校,如果是应用本科、高职高专还说得过去,毕竟它们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而如果是985高校、211院校,则会发生办学的严重错位,虽然这些学校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办学地位,可他们作为一本招生院校,好歹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通识教育,可通识教育在大学里很难觅到踪影.学生们普遍崇尚工具课程、实用课程,那些文理基础课,因为无法排派上求职的用场而被抛弃. 至于做人教育中,十分重要的质疑精神培养,更是今日大学的短板.前些年,华中科大的根叔在开学典礼上16分钟内连说了82个质疑,今年复旦大学的校长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校长老师,这可视为学校已经意识到质疑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可是,学校真能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吗?比如,质疑学校的饭菜质量不好,质疑学校的校长说一套做一套,质疑学校的就业率弄虚作假.要知道,北大曾针对学生批评学校的问题,专门推出了学生会商制度,这就不是鼓励学生做一个求真求实的人.需要提醒学校的是,要学生做人,不是做老好人,没有原则、独立性的人. 教师做好准备了吗?有人对中国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为何变得失去动力,感到不解,因为很多学生在进大学时,还是有一些梦想的.而且,这些学生的同学,到了国外大学读书,基本上都呈现一种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觉得大学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大学新生们接触的大学课程和教师,有不少让他们失望,于是梦想很快破灭. 我国香港地区的大学,新生入校,学校有新生营,对新生进行适应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新生营通常会有教授和学生们共同对话、交流,而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大学十分重视本科寄宿制的作用,把宿舍作为学生感受大学文化,发展人格、身心的重要平台——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就是基于宿舍组建的,学生可加入不同的书院,接受学科知识之外的人文育. 校长们做好准备了吗?我相信,绝大多数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给新生致辞时,是充满教育家的情怀的,但回到现实之中,是否还有这一情怀,就要打上问号了.作为行政任命的公办大学校长,有着相应的行政级别,办学对上负责是必然的.于是,在应对各种来自上级的评估、评审、检查中,就很可能干出对上负责,却不对教育、对学生负责的事儿来.比如,有的高校应对上级检查,会提前对学生"培训目标的高校,一直灌输给学生功利的求学思想.这样的学校,如果是应用本科、高职高专还说得过去,毕竟它们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而如果是985高校、211院校,则会发生办学的严重错位,虽然这些学校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办学地位,可他们作为一本招生院校,好歹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通识教育,可通识教育在大学里很难觅到踪影.学生们普遍崇尚工具课程、实用课程,那些文理基础课,因为无法排派上求职的用场而被抛弃. 至于做人教育中,十分重要的质疑精神培养,更是今日大学的短板.前些年,华中科大的根叔在开学典礼上16分钟内连说了82个质疑,今年复旦大学的校长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校长老师,这可视为学校已经意识到质疑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可是,学校真能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吗?比如,质疑学校的饭菜质量不好,质疑学校的校长说一套做一套,质疑学校的就业率弄虚作假.要知道,北大曾针对学生批评学校的问题,专门推出了学生会商制度,这就不是鼓励学生做一个求真求实的人.需要提醒学校的是,要学生做人,不是做老好人,没有原则、独立性的人. 教师做好准备了吗?有人对中国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为何变得失去动力,感到不解,因为很多学生在进大学时,还是有一些梦想的.而且,这些学生的同学,到了国外大学读书,基本上都呈现一种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觉得大学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大学新生们接触的大学课程和教师,有不少让他们失望,于是梦想很快破灭. 我国香港地区的大学,新生入校,学校有新生营,对新生进行适应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新生营通常会有教授和学生们共同对话、交流,而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大学十分重视本科寄宿制的作用,把宿舍作为学生感受大学文化,发展人格、身心的重要平台——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就是基于宿舍组建的,学生可加入不同的书院,接受学科知识之外的人文育. ",包括准备回答的问题,请问,这是对学生进行"成人"的教育吗? 我国的高校中,现在有一部分二本院校、三本院校,被称为考研基地.这些学校在新生入校时,就做动员,告诉他们从大一开始准备考研,把整个大学作为"高四",向第二次高考(研究生入学考)发起冲击.这貌似对学生负责,给学生指明一条光明大道,可是,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学生们接受的将不是大学教育,而是考研应试培训.他们或许会在四年之后的考研中取得不错的考分,可他们真有学术潜能吗?——有一些研招机构,已把这些高校列进考研"黑名单".而如果学生无法成功突围,他们在大学里又得到怎样的教育?可以说,把考研作为华山一条路的学生们,在面对求职时,只有茫然失措.这时他们才会明白,他们被学校功利的考研率欺骗,这样的大学,给学生的是做人的教育吗? 同样,把就业率作为重要办学目标的高校,一直灌输给学生功利的求学思想.这样的学校,如果是应用本科、高职高专还说得过去,毕竟它们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而如果是985高校、211院校,则会发生办学的严重错位,虽然这些学校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办学地位,可他们作为一本招生院校,好歹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通识教育,可通识教育在大学里很难觅到踪影.学生们普遍崇尚工具课程、实用课程,那些文理基础课,因为无法排 各大学开学典礼,校长的致辞,语重心长.其中,谈得最多的,是寄语学生先成人再成才.这是很应景的,接连发生在高校中的投毒、学生自杀、打架斗殴、作弊抄袭事件,让大家认识到德性的重要,社会都在关注大学生的人格、身心,大学自然要做出回应. 但只有一句口号,是远远不够的.今日的大学,应该以"成人是基础,成才是追求",重新思考学校能否做到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 在我看来,依照很多大学的办学模式、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很难做到这一点. 校长们做好准备了吗?我相信,绝大多数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给新生致辞时,是充满教育家的情怀的,但回到现实之中,是否还有这一情怀,就要打上问号了.作为行政任命的公办大学校长,有着相应的行政级别,办学对上负责是必然的.于是,在应对各种来自上级的评估、评审、检查中,就很可能干出对上负责,却不对教育、对学生负责的事儿来.比如,有的高校应对上级检查,会提前对学生"培训",包括准备回答的问题,请问,这是对学生进行"成人"的教育吗? 我国的高校中,现在有一部分二本院校、三本院校,被称为考研基地.这些学校在新生入校时,就做动员,告诉他们从大一开始准备考研,把整个大学作为"高四",向第二次高考(研究生入学考)发起冲击.这貌似对学生负责,给学生指明一条光明大道,可是,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学生们接受的将不是大学教育,而是考研应试培训.他们或许会在四年之后的考研中取得不错的考分,可他们真有学术潜能吗?——有一些研招机构,已把这些高校列进考研"黑名单".而如果学生无法成功突围,他们在大学里又得到怎样的教育?可以说,把考研作为华山一条路的学生们,在面对求职时,只有茫然失措.这时他们才会明白,他们被学校功利的考研率欺骗,这样的大学,给学生的是做人的教育吗? 同样,把就业率作为重要办学派上求职的用场而被抛弃. 至于做人教育中,十分重要的质疑精神培养,更是今日大学的短板.前些年,华中科大的根叔在开学典礼上16分钟内连说了82个质疑,今年复旦大学的校长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校长老师,这可视为学校已经意识到质疑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可是,学校真能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吗?比如,质疑学校的饭菜质量不好,质疑学校的校长说一套做一套,质疑学校的就业率弄虚作假.要知道,北大曾针对学生批评学校的问题,专门推出了学生会商制度,这就不是鼓励学生做一个求真求实的人.需要提醒学校的是,要学生做人,不是做老好人,没有原则、独立性的人. 教师做好准备了吗?有人对中国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为何变得失去动力,感到不解,因为很多学生在进大学时,还是有一些梦想的.而且,这些学生的同学,到了国外大学读书,基本上都呈现一种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觉得大学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大学新生们接触的大学课程和教师,有不少让他们失望,于是梦想很快破灭. 我国香港地区的大学,新生入校,学校有新生营,对新生进行适应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新生营通常会有教授和学生们共同对话、交流,而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大学十分重视本科寄宿制的作用,把宿舍作为学生感受大学文化,发展人格、身心的重要平台——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就是基于宿舍组建的,学生可加入不同的书院,接受学科知识之外的人文育. 目标的高校,一直灌输给学生功利的求学思想.这样的学校,如果是应用本科、高职高专还说得过去,毕竟它们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而如果是985高校、211院校,则会发生办学的严重错位,虽然这些学校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办学地位,可他们作为一本招生院校,好歹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通识教育,可通识教育在大学里很难觅到踪影.学生们普遍崇尚工具课程、实用课程,那些文理基础课,因为无法排派上求职的用场而被抛弃. 至于做人教育中,十分重要的质疑精神培养,更是今日大学的短板.前些年,华中科大的根叔在开学典礼上16分钟内连说了82个质疑,今年复旦大学的校长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校长老师,这可视为学校已经意识到质疑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可是,学校真能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吗?比如,质疑学校的饭菜质量不好,质疑学校的校长说一套做一套,质疑学校的就业率弄虚作假.要知道,北大曾针对学生批评学校的问题,专门推出了学生会商制度,这就不是鼓励学生做一个求真求实的人.需要提醒学校的是,要学生做人,不是做老好人,没有原则、独立性的人. 教师做好准备了吗?有人对中国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为何变得失去动力,感到不解,因为很多学生在进大学时,还是有一些梦想的.而且,这些学生的同学,到了国外大学读书,基本上都呈现一种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觉得大学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大学新生们接触的大学课程和教师,有不少让他们失望,于是梦想很快破灭. 我国香港地区的大学,新生入校,学校有新生营,对新生进行适应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新生营通常会有教授和学生们共同对话、交流,而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大学十分重视本科寄宿制的作用,把宿舍作为学生感受大学文化,发展人格、身心的重要平台——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就是基于宿舍组建的,学生可加入不同的书院,接受学科知识之外的人文育. 与之对比,我国大学的教师,包括教授,对教学并不重视,越是层次高的学校,这种情况越严重,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以论文、课题、经费为主,因此,教师们关注的就是撰写、发表论文,申请课题,搞到经费,对教育教学基本采取应付的态度.这就难怪,进校不久,新生们没有感受到大学名师的风采,倒是从学长那里明白"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 有学校把这归为教师的功利,但教师的功利,其实来自学校办学的功利,现实的学校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必然做出功利的选择.大学生的求学,能摆脱功利的束缚吗? 更重要的, 各大学开学典礼,校长的致辞,语重心长.其中,谈得最多的,是寄语学生先成人再成才.这是很应景的,接连发生在高校中的投毒、学生自杀、打架斗殴、作弊抄袭事件,让大家认识到德性的重要,社会都在关注大学生的人格、身心,大学自然要做出回应. 但只有一句口号,是远远不够的.今日的大学,应该以"成人是基础,成才是追求",重新思考学校能否做到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 在我看来,依照很多大学的办学模式、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很难做到这一点. 校长们做好准备了吗?我相信,绝大多数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给新生致辞时,是充满教育家的情怀的,但回到现实之中,是否还有这一情怀,就要打上问号了.作为行政任命的公办大学校长,有着相应的行政级别,办学对上负责是必然的.于是,在应对各种来自上级的评估、评审、检查中,就很可能干出对上负责,却不对教育、对学生负责的事儿来.比如,有的高校应对上级检查,会提前对学生"培训",包括准备回答的问题,请问,这是对学生进行"成人"的教育吗? 我国的高校中,现在有一部分二本院校、三本院校,被称为考研基地.这些学校在新生入校时,就做动员,告诉他们从大一开始准备考研,把整个大学作为"高四",向第二次高考(研究生入学考)发起冲击.这貌似对学生负责,给学生指明一条光明大道,可是,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学生们接受的将不是大学教育,而是考研应试培训.他们或许会在四年之后的考研中取得不错的考分,可他们真有学术潜能吗?——有一些研招机构,已把这些高校列进考研"黑名单".而如果学生无法成功突围,他们在大学里又得到怎样的教育?可以说,把考研作为华山一条路的学生们,在面对求职时,只有茫然失措.这时他们才会明白,他们被学校功利的考研率欺骗,这样的大学,给学生的是做人的教育吗? 同样,把就业率作为重要办学则是学生们自己有怎样的思考?毋庸置疑,今日我国大学的办学,存在诸多的问题,最近大学开学期间,一位父亲以"读书无用"拒绝资助女儿上学,引发社会关注.对于所有选择上大学的学生来说,有必要对大学学业生涯进行规划,如果在大学里随波逐流,以混一张文凭为目标,那么,大学生活留给自己的,只会是遗憾,而不可能是充实.非但不能成才,连成人都成问题. (摘自熊丙奇博客) 成绩造假现象源于竞争不公 日前,有网友向媒体爆料,称江西赣州一所民办学校涉嫌用假成绩单糊弄家长.有学生连一些简单问题都答不上来,竟然每次考试分数都很高.爆料者怀疑,学校是为了拉生源而欺骗家长. 虽然这些"指控"并没有得到进一步证实,但成绩造假的现象却值得我们慎思.因为该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个别民办学校,在一些公办学校中也屡见不鲜. 对于民办学校和教师成绩造假的原因,人们有着诸多功利猜想.但无论是因为教学情况要跟教师的工资挂钩,教师可能刻意制造假成绩,还是学校为了留住生源不得不欺骗家长,经过分析都不难发现,其背后暴露的都是民办教育市场的无序以及学校管理的混乱. 由于当前教育领域的开放程度有限,民办学校常常在夹缝中求生存,部分学校选择了"偷鸡摸狗式"的发展模式,成绩造假、学籍造假等现象比比皆是.问题的根源就出在学校之间竞争的不公和不足. 众所周知,公平的竞争才可能出真质量,教育也不可避免.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办学环境中,教学质量才能得以真正提升.因为合理的、规范的市场规则是信息公开、优胜劣汰.在这个市场宗旨的指导下,造假几乎无所遁形,一旦信息披露,办学者伪劣的办学资质必定暴露人前,失去立足之地.如网友曝光的那所学校一样,如果事实存在、证据确凿,消息一传开,还有家长和学生愿意信任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吗? 然而,信息公开还只是手段之一.构建规范的市场,关键是基于公平的竞争环境.当前,教育与医疗一样,深受垄断之困.高度垄断的地方往往伴生着混乱、浪费、落后以及低效.近年来不断曝光的医疗纠纷、教育事故等都与其体制封闭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而非扬汤止沸.一直以来,有关部门经常秉着"出事就取缔"的官僚化管理思维,对民办学校严阵以待,甚至不惜成本、不顾后果将一些民办学校转为公办校,结果却不甚理想.而要从根本上杜绝教育乱象,教育开放无疑是最佳途径.最重要的是,必须打破公办学校的生源垄断和资源垄断,让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回归同一起跑线上.多年来,许多公办学校借着教育主管部门支持,垄断了各种资源,包括经费投入、学校用地、生源优先挑选权等,也确实办出了"好"学校.但这种"好",缺乏稳固的根基——在资源竞争严重不公的情况下,公办学校还办不好那是要"逆天"了.如果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公平竞争,结束在温室里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仍然能取得办学佳绩,那才是真的好. 一旦放开教育市场有序竞争,许多教育乱象很快会得到逐步清理.倘若竞争足够公平,市场足够开放,家长们的选择自然而然就会增多.而家长们的选择,就成为优胜劣汰的关键选票,学校想得到这张选票,就必须下功夫办好学校.学校和学校之间,才可能产生教育理念上、教学质量上的公开公平较劲,朝更多元化方向发展,更重视及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经过一轮洗牌后,留下的学校也必定才是真正的好学校. 近年来,国外的许多学校已经把橄榄枝伸进了国内,这种"外来雁"无形中也正倒逼和催促国内的教育改革步伐.时不我待,教育开放不能再拖而不决. (摘自信力建博客) 南科大的改革有怎样的未来 扛着高校改革大旗,誓去行政化,践行教授治校的南方科技大学一直备受国人关注.《南方教育时报》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既是盗火者,也是小白鼠"的报道,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这所学校成长的历程,试图在个体变化中找到学校改革的痕迹,全文不乏反思、忧虑以及期望.双导师、通识教育、书院制等与众不同的做法,都在彰显南科大和朱清时的勇气与坚持,然而,如果我们将"杀出一条血路"的期望全部寄托在南科大身上,既是虚幻,又不公平.南科大以一己之力,恐难完成这一重托. 这所学校未来的走向令人担忧.首先,明眼人一看便知,学校治理结构存在巨大问题,赋予深圳市政府过大的权责,与学校自治格格不入.实际上,很多重大问题,作为学校理事长的市长也难以拍板,结果问题被推给了整个官僚体制共同决定,看似有责任人,实际上又没有具体责任人. 其次,南科大的行政管理人员都有行政级别,与其他大陆高校毫无二致,且一些人身居要职,这些人受命于市府,如果当上司指令与学校章程发生冲突,他们到底如何行事,不难想见.妥协和改革在中国往往需要一个艺术化的平衡,目前,这个平衡多半是由于朱清时的执着才能暂时达成,但是除了朱清时之外,学校到底有多少理想者能够坚持其改革初衷呢?或许大家都心中没底. 很多改革往往先从易处着手,热热闹闹开场,以惨淡结局收场.最典型的一例,是始于1994年的中国足球市场化改革.最初几年,由于引入市场机制和联赛竞争制度,让中国足球曾红极一时,然而管办不分,足协权力独大等痼疾不除,导致行政部门干预市场运作,领导意志泛滥,腐败丛生、效率低下,改革不断倒退,中国足球又重回泥沼中.相比之下,同时进行的日本足球改革,一开始就明确联赛与足协分治的原则,让足球改革一帆风顺,其国家足球水平也脱亚入欧.可见,不涉及根本制度的改革,很难走远,各种所谓妥协后的措施也会让改革变得光怪陆离,以至于最后连改革本身都会成为被质疑的事情. 南科大以热闹非凡的姿态开场亮相,我认为其首届教改班的45名学生将享受最充分的改革红利,比起后来者,他们的道路有可能是最宽广的.在他们身上改革色彩最浓,社会给予的期望最高,再加上学校的重视,以及自断后路的决绝,拿到手又是南科大自发的文凭与学位,含金量最高.所以,如果他们真的具备一定的水平,是骡子是马,市场和实践自然能够分辨出来. 大学是改变社会价值判断的地方,不考四六级的西交利物浦大学,鼓励自己的学生全英文参与公司和大学研究生面试,以真才实学证明自己.既然南科大的学生选择缺席高考,如今又拿不到官方毕业证,他们的命运有如过河的卒子,注定只能往前.往前意味着放弃既定模式,尽量活出自己.在巨大的质疑和压力下,学生们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让自己尽可能野蛮生长,一旦野蛮生长,虽说将来未必都能长成参天大树,至少不会沦为温室里的花朵.他们的野心和成就反映的是学校最初的野心与构想. 为避免昙花一现,希望深圳市政府能彻底放权推动制度改革,不妨引入当前已经开始推广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形成更加多元化的理事会.如此一来,既能减轻政府身上的担子,又能走出一条长治久安的道路,何乐而不为?对于南方科技大学来说,迈出这一步,才是兑现其口号的真正开始. (摘自信力建博客) 外语学校"免试":还有几点追问 这几天,"取消民办学校考试招生"争议纷纷.如果只取消民校考试,而放任公办学校招考,只会让政府陷入"厚此薄彼"的责难,想必基于这样的考虑,昨日最新公布的《广州市公办外国语学校特色办学指导意见》透露,公办外国语学校从明年开始初中阶段招生不能进行笔试,但可对有外语特长学生的听说能力以面谈的方式招生. 虽然外语学校在此前的招考"掐尖"中表现积极,但毕竟不是公校的主流,此番具有投石问路性质的折衷办法究竟能否安抚各方,还有待观察. 首先,外国语学校能否真正还原为外语特长,而不是奥数、英语尖子生"通杀"?同时,这种"不进行笔试"的办法能否真正推广到所有公办初中?现在各方都在批评"小升初"考试愈演愈烈.但实际上,真正的民办学校大多都是扮演规矩从命的角色,能够与主管部门抗衡的,往往还是某些强势公办学校,瞒天过海,有法不依,没有切实履行其义务责任. 其二,公办外语学校"不进行笔试"了,民办学校法定的考试权利是否就应该取消?公办和民办不应放在一起来讨论,因为两者分属不同领域,所谓公平归公平,市场归市场.如果政府能够解决大多数孩子就近入学,那么少量特色学校的招生考试只是锦上添花的事而已.现在"小升初"考试引发如此民愤,归根结底是行政权力主导下的角色错位,公办学校介入市场竞争,甚至衍生出一批"名校办民校"的怪胎,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真正的民办学校并没有拿纳税人的钱,如果反而要承担"电脑派位"等兜底责任,请问纳税人应当享受的公共福利哪里去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哪里去了? 而所谓"取消考试",本身只是一个表象问题.取消笔试不意味着不测试,不过是换一种考试形式.如今广州初中学校有近500所,其中八成是公办学校,两成是民办学校.如果八成的公办学校不能规范自身,那么,无论换何种招生方式,都可能重回"分数优先"的游戏,甚至会让许多学生手足无措.只有严格要求公校按《义务教育法》行事,明确其普惠型的功能,同时切断现有某些名校与民校的利益关联,市场才有机会提供更多的优质学校.学生们即使参加考试,也有更多选择机会,而不是哄抢几所特定的"民校"门票. (摘自信力建博客) 北大早已名不副实 中国的亿万儿童每天为了学业披星戴月,熬得深度近视,榨干灵魂和活力,只为争得一张进入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的门票,而重点大学中又尤拼尽精力都要进入清华北大.但这所谓的一流学府还值得学子挤破脑袋、耗尽青春去奋斗吗?北大,还是那个北大吗?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国立综合大学,也是中国学术界思想界的明珠——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在1949年之前,这之后的北大,虽然还叫北大,但已如《红楼梦》中所云"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怎着桂花油",名不副实了. 不妨先来看看北大的名声是怎样建立起来的.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大学,严复出任首任校长.然而,因为积重难返,读书做官的传统思想依然统治着这个号称大学的地方,尸居余气,毫无作为.北大真正建立起它"学术重镇民主摇篮"的名声,是从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开始的.蔡元培上任之初,就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的办学理念,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学术繁荣.是时也,林纾,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胡适,鲁迅,刘半农,刘师培,周作人,吴梅,黄侃等时代娇子或指点江山,或埋头故纸,或宏扬西学,或破除陈腐,或面向未来,真个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盛一时之况.其继往开来,无论思想,文化与学术等,均取得了非凡成就,为中华历史上所罕见.也因此,北大成为开风气之先的"新文化运动"中心和多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等北京多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罗家伦、江绍原、张廷济为学生运动三个代表,罗家伦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随后举行示威游行.军警当场逮捕学生.蔡元培等学校领导当时为了营救学生,不惜发动全国工商界罢工罢市.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1930年,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的高足、曾三度代理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开始执掌北大,翌年一月正式就职.就任后萧规曹随,继续蔡元培的办学理念,并动工兴建新图书馆、地质馆、灰楼学生宿舍等三大建筑,修建了大操场;理科各系设施得到相当的改善.1935年,北大已建成实验室40多个,实验仪器6716件,标本15788种,药品及实习用具3100多件,设备条件居于全国高校前列.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往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再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艰苦的环境下,不仅继续培养出大量战时和战后国内战争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而且为世界贡献出了李政道、杨振宁这样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因此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复员北京,于1946年10月正式复校,胡适出任校长,整合了北平大学医学院、农学院以及北洋工学院在北平的部分师资和学生.北大在内战烽火中继续她造就人才繁荣学术的崇高使命. 纵观此时的北大,其特点,正如鲁迅在《我观北大》中所言:"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虽然很中了许多暗箭,背了许多谣言;教授和学生也都逐年地有些改换了,而那向上的精神还是始终一贯,不见得弛懈.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 ? ? 可是,这一特色在49年后,就不落花流水春去也,不再存在.这首先体现在人才的流失上.1948年末,根据国民政府训令,科学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地,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到11月29日,共产党所属东北野战军会同华北军区主力共100万人,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联合发起平津战役,与国民党军傅作义部60万人展开决战.国民政府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危急时刻,朱家骅、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在蒋介石授意下,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很快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名单包括四类:(一)各院校馆所行政负责人;(二)因政治关系必离者;(三)中央研究院院士;(四)在学术上有贡献并自愿南来者.因这一计划的实施,当时被"抢救"到台湾的学人不少:著名的有沈刚伯、钱思亮、毛子水、郑通和、余又荪、台静农、姚从吾、王国华、东方美、夏德义、李宗侗、英千里、杨树人、潘贯、萨孟武、杜聪明、彭九生、陈振铎等三十几人,此外尚有史语所抵台的李济、董作宾、凌纯声、芮逸夫、石璋如、劳干、高去寻、屈万里,连同晚一辈的陈槃、王叔岷、严耕望、周法高等年轻学者,这其中不少是北大的中坚.比如台大校长傅斯年,便是在五四运动中赫赫有名的北大学生领袖.傅斯年于1913年考取北京大学预科乙部,1916年升入北京大学国文门,受到章太炎门下弟子刘师培与黄侃等人的栽培.蔡元培校长革新北大后,傅斯年在胡适与鲁迅等五四先锋思想的影响下,与罗家伦、毛子水、顾颉刚等志同道合的同学,于1918年发起创立新潮社,创办《新潮》杂志,发表了大量鼓动新文化、新思潮的文章,成为五四运动的一员中坚力量.除了史学上的卓越建树外,傅斯年还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授(1929-1937)、北京大学代理校长(1945-1946),直至生前担任台湾大学校长(1949-1950),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又比如傅斯年去世后,接替他出任台大校长的钱思亮是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也与北大渊源颇深.此外如台大中文系主任台静农.历史系教授姚从吾等,都是原来北大教授.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北大中文系原系主任陈平原教授才会这么说:"我在台湾大学教过一个学期的书.台大跟北大有很深的渊源,抗战胜利以后,帮助创建台大中文系的,好些是以前北大的教授或学生.所以,我在那儿教书很亲切." ? ? 这还只是数量上的损失,北大精神或者说北大特点的消逝更体现在其质量上.这首当其冲的就是解放初期的院系调整与思想改造.政府于1952年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的文理科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土、建4系合并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合并到天津大学,农学院、医学院、政法专业等脱离北京大学,或组建成新的高等院校,或并入其他相关院校.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迁校址于原燕京大学校址,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这个调整的最大特色是把民国时代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体系.在院系调整时北大也无例外地进行了"大换血".当清华大学的186位教师喧宾夺主,进入燕园时,北大的八成科学家却告别了"红楼".即使那按调整方针可以留校的27位理学专业的科学家,也有19位被调离,北大自己仅留了8位.北大不仅进行了"大换血",而且调整后其拥有的科学家也仅仅达到调整前的六成.此外,诸如高校丧失教学自主权,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被停止和取消等措施也使北大元气大伤.更要命的是思想改造运动,即以学习苏联教育模式取代北大过去尊崇的欧美教育模式,而且这种学习是单向的,只允许老老实实地学,不允许有丝毫的怀疑或批判.开始时,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对苏联的教育理论持怀疑和保留的态度,甚至在专家讲课的时候公开提出质疑.为此,当局在各大高校相继开展的"人人过关"、"个个洗澡"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当年北大校长马寅就在1951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上发表《北京大学教员的政治学习运动》一文,其中有云中:"必须按照国家的需要,彻底的调整院系,改革课程,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一个最主要的关键,就是要……自觉自愿地进行了思想改造".从此,北大既丧失了它"改进的运动的先锋"的角色,也不再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的勇士.到文革十年,北大自身更堕落为"黑暗势力",成为了统治着用来制造舆论愚弄百姓的有力武器.其集中体现就是文革中臭名昭著的"梁效"."梁效"的前身是1973年10月拼凑起来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批林批孔研究小组",由当时的军宣队负责人迟群、谢静宜主持.1974年3月,人员调整后,改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它是江青直接控制、指挥的写作班子,设在北京大学朗润园湖畔的一座幽雅的小楼里.前后有数十人参加,多时保持在30人左右.这些"秀才们"根据钓鱼台的指令,炮制了200多篇文章,其中有30余篇"重点文章",成了当时的"学习文件".他们的文章,在《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上连续发表.当时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文章的来头,反对他们的文章也会被视为"反动行为"而遭遇打击.江青曾得意洋洋地对迟、谢二人说:"你们都是我的排炮."而他们自己也以此为荣.江青把"梁效"叫作"我的班子",而迟群也曾表示:"班子要对我负责,我对江青负责."写作班子里的成员也声称,他们是在江青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 正是因为北大离真正的北大精神越来越远,所以,今天的北大不仅成为留美预备学堂,而且还丑闻不断:比如2005年,红极一时的北大校园BBS被关,自"北大未名"的转型后,全国高校纷纷跟进建立限制外部访问的"校内交流平台";2010年,北大率先引进自主招生,标准引发争议、被指沦为"掐尖大战";2011年,"偏激学生"、"会商制度"等名词又再度牵动社会的敏感神经.北大牵动公众神经的,不再是其在思想领域的作为,而是各种让人汗颜的举动. 北大虽然现在还叫北大,可它早已不是蔡元培时代的北大,也不是蒋梦麟、胡适时代的北大,它只是一个"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北大教授钱理群语)的北大,一个面目全非名不副实的北大. (摘自信力建博客)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育探讨 摘要:要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然而,很多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 师实践能力普遍很低,不足以胜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国外院校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如何培育和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育 近年来,一些高校引进了很多高学历的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好的科研素养,他们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而且,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2012两会委员姚凯伦的调查,目前全国部属高校专任教师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3.但是,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刚刚走出学校或研究机构,普遍存在着专业实践能力低、实际工作经验少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来源途径主要是高校毕业生,该部分教师数量在高校教师总数中所占比例很大.虽然这些教师接受较好的教育,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他们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没有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经历和经验,缺乏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有较小部分青年教师是来自企业的,在来高校之前,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实践经历和能力,但是,来到高校以后他们要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越来越少有机会去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变化,他们原来具备的技术、工艺及其知识等逐步老化,这样,这些教师的实践能力越来越不能跟上新的行业需求并不断下降.具体地,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一)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教学 目前,很多高校在培养本科生过程中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操作".虽然在教学改革中大家都认识到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由于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还远没有象课堂教学那样被重视.而且,高校大部分青年教师是来自高校毕业生,直接从课堂走向课堂,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实践能力弱也使得他们在教学上偏重于理论传授.即使许多高校已经重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但是仍存在着所用案例真实性、典型性及启发性不够,与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联系不紧密,尤其是反映我国市场、我国企业经营成败的案例数量太少等问题. (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结构性缺失 一方面,一些高校对大学生所开设的实践课程数量还十分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实践课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特别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应用型教师更是严重匮乏,因此很多高校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师资数量的矛盾.另一方面,多年来,我国高校教师培养形式比较单一,多数青年教师主要通过提升学历学位、做访问学者等途径提升自身学术水平,而鲜有人通过在企业、研究机构等进行工作来提高实践经验和能力的,从而导致了高校青年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之间的不协调,对于提升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难上加难. (三)缺乏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育途径 教师实践能力强弱直接影响着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要求,但这只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多流于形式,缺乏系统、长效的培育途径,也没有制定一系列、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另外,对于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也影响了教师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制度保障 尽管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比如,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当前的教师考核体系、奖励制度等很少涉及有关教师实践经历和实践能力的指标,这样不利于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从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久而久之,很多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降低了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要求,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一些科研项目逐渐偏离生产、管理与服务的实际需求,很多的研究成果甚至被束之高阁,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于社会. 二、国外院校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成功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应用科技大学、技术学院、独立学院、社区学院(本文统称国外院校)等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很强的相通性.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院校在培养和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方面的成功做法. (一)美国 美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技术学院、社区学院以及一些四年制普通院校的独立学院来进行的.在美国,应用型院校特别强调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比如,教师对所授技术课程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及最新经验,或者在合适的技术领域有五年以上的实际经验,还要求有当顾问和单独判断与研究的能力.美国社区学院师资的教师证课程和培训在许多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开设,特别强调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对于在职教师的培养,美国社区学院鼓励教师利用假期接受培训,参加研修会或课程进修并到企业实习实践,此外,每年还向在职教师提供国外访学的机会. (二)德国 在德国,应用型院校师资结构主要包括专业教师、实训教员和兼职教师.在培养职教师资过程中,通常德国院校采用在企业实习、在学校实习、专业知识培训、教育科学以及方法学的培训四个模块来进行的,而且他们将该培训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大学学习阶段、两年的见习期及继续教育阶段.在应用师资培养过程中,德国高校注重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博士生毕业后必须在企业工作五年,方可应聘为应用科学大学的教师.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培养出了大量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会计师等,这些应用型人才对推动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加拿大 在加拿大,应用型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主要由具有工程师资格的人员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了解本行业的先进技术或生产工艺、方法等,这些经历为他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有效案例,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在加拿大应用型院校加强教师的业务进修,比如每三年要求教师返回企业进行实践,或从事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等,以防止知识和技术老化. (四)英国 英国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院校教师队伍,英国职业教育师资是专兼结合的,很多教师是来自企业的技术人才,比如技术员、工程师等,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容易为教育教学提供工作经验和成果. (五)俄罗斯 俄罗斯主要采用脱产进修的方式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更新充实专业知识和各种技能,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 综上可以看出,各国为了实现不断提高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在重视教师具备较高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具体而言,国外院校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以下一些启示: 1.加强青年教师对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认同感.在思想上,更新青年教师的教育观念,青年教师既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能力,这对培养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十分重要. 2.丰富青年教师岗位培训和职中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比如,在岗前培训过程中增加有关行业、工程背景等认知实践,甚至要求新入职前具有一定相关实践经验等;职中培训可以对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能力培训,并定期选派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工作、参加实践活动等. 三、培养和提高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途径 (一)强化实践意识,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很多高校都已意识到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但是将其内化为教师的自觉意识还需要高校进行长期的引导和积极鼓励.尤其要让青年教师充分认识到自身实践能力的不足,意识到提高个人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认真锻炼能力,并将提高实践能力作为提升自我的自觉行为和长期行动.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还有利于将更多的科研项目成果服务于地方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同时,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应该不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以实现基于地方、服务于地方,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以"应用型"见长的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比如,增加实验教学环节,规定青年教师必须有从事相关实验教学的经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教学,既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又能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实验操作技能;在实习教学环节方面,要求青年教师深入实践一线指导毕业生的实习,通过与现场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人员的接触,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培养青年教师熟练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不断积累和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可以采取多种渠道引进教师,比如吸收当地企业中的优秀人员来校任教,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使学校的教学既能跟上行业的发展要求,又能满足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而且,从企业吸收的人才还可以对其他教师进行实践经验的分享和实践技能的培训,有利于促进教师整体实践能力的提升.或者聘请一定比例、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各行业、企业内部的新技术、新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既解决了高校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较低的问题,又解决了建立校内实训室大量经费投入的困难.另一方面,高校在引进硕士生、博士生时,除了考查他们是否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还要将相关的实践技能、实践经验作为考查内容,比如可以借鉴国外院校的做法,即要求教师对所授课程具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及最新经验.高校可以逐步考虑各级教师的任职条件要有相应的岗位实践能力的要求,将是否有实践经历、是否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情况等作为重要的任职条件,以引导高校教师自觉提升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 (三)加大校企合作,拓展培育途径 目前,培育和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就是青年教师深入到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参加到社会、企业的实践活动中.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大高校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这样,不仅能确保青年教师实践锻炼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还可以为企业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实现双赢,使企业更愿意接纳青年教师和实习学生进行实践.具体而言,地方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采取以下一些途径: 1.采用访问工程师的模式.考虑到专业青年教师授课时间和实习锻炼时间可能会发生冲突,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院校的成功做法,即高校可以每年利用假期时间分批次、有计划地将青年教师选派到名企业、大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访问和实践锻炼.这样,青年教师既能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当前企业在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管理等相关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又可以根据理论上、教学中的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请教、探讨,以提升综合分析、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2.挂职锻炼.高校可以以脱产、半脱产的方式选派专业教师在企业、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参加挂职单位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在直接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 3.参加实际科研项目和课题.鼓励和引导青年教师参与到各级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中,承担其中某项具体任务,或者参与到横向科研服务,为企业提供理论培训、科技服务、产品研发等,或者针对企业和社会某一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完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从而在科研过程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4.充分利用学生实习基地.当前,很多高校建立了一些相关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并与其进行长期合作,通过这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培育和提升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培养高效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方面,高校也可以利用这一途径,选派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到实习基地或企业进行一段时期的业务实践或实践技能训练,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 (四)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实践保障制度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不断建立健全有关青年教师实践的各项制度,以保证该项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期性.比如,可以制定高校教师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培训考核制度,在年度考核中,将是否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是否参加规定实践培训项目、实践能力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作为考核内容.与此同时,还要设立相关奖励制度,例如,对于在实践教学活动、产学研合作、实践能力培训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青年教师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参考文献: [1]委员吁为大学年轻教师加薪称博士20年苦读难得[EB/OL]. http://news. china. com. cn/2012lianghui/2012-03/07/content_24833162. htm,2012-3-7./[2]姚吉祥,汪本强.国外院校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5). [3]董文.国外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概述[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4]陈幼德.德国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及其培养模式的启迪[J].教育发展研究,2002,(2). [5]赵有生.国外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分析[J].吉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12). [6]拜五四.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学术论坛,2005,(2). [7]李春燕.提高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 [8]何景梅.提高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 [9]任昌玉,付明,赵丹梅.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7). [10]崔少敬.农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双师化建设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摘自《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作者/?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王素艳)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摘要: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调适大学生的心理平衡性,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然而辅导员、大学生个人及沟通途径等方面的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双方的有效沟通,应通过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健全沟通信息反馈机制等来提高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水平.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大学生,有效沟通 0??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个教育过程,更是一个沟通过程.有效沟通是指沟通的信息接收者在接收到信息后,能按照信息发送者的意图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信息,它在强调信息的正确传递的同时还强调信息的正确理解和反馈.因此,有效沟通的达成要求信息发送者不仅要清晰地表达所要传递的信息,而且要重视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并不断修正信息的传递.辅导员、大学生个人及沟通途径等方面的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辅导员和学生的有效沟通,最终必然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意义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特殊地位及所承担的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决定了其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1.1??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辅导员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具体表现在:(1)能发展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人格作为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其发展的本质是人的一系列由低到高心理需要的不断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交往等需要较为强烈,辅导员从尊重、理解和关心的角度与学生进行沟通,满足其心理需求,可以促进大学生人性的丰富和高扬;(2)能构筑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马克思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1]学生在沟通中以辅导员为"镜子",根据自身思想和行为在辅导员那里的反映,较为全面地认识与评价自己,提升自我意识,发展自我评价能力. 1.2??有利于调适大学生的心理平衡性 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心理调适功能主要表现为:(1)能帮助大学生释放压力.当代大学生是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的,鲜有坎坷经历,当面对学习、生活、发展及社交等方面的问题时,较易出现心理困惑.辅导员和学生的沟通能为学生提供释放身心压力的途径,使他们在心理上趋向平衡、情绪上趋于稳定;(2)能帮助大学生获得归属感.当代大学生交往欲望强烈,但交际能力较差,内心深处充满孤单寂寞.辅导员通过沟通,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疏导,引导其学会沟通和交流,使学生融入集体,获得归属感. 1.3??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价值的创造者,有着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2].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过程的引领者和人生目标的指路人,在经验阅历及信息掌握等方面与学生相比都有其自身优势.因此,应增强辅导员与学生的有效沟通,重视学生合理利益诉求的满足,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分析 2.1??辅导员方面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开展者,其自身素质状况会对沟通产生重要影响.现实中有的辅导员忽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功底欠缺,对一些问题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影响了沟通工作的开展;有的辅导员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不高,淡化了对崇高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马列主义的坚定信念,政治意识淡薄,导致沟通立场不稳;一些辅导员由于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涵养意识淡化,导致在沟通中应有的示范效应遭到弱化. 辅导员的教育理念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沟通工作的成效.在目前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中,部分辅导员片面地认为只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就足够了,因而忽视沟通的教育引导功能.一些辅导员仍片面倚重灌输式的单向沟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得到深入贯彻,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良好的沟通态度和娴熟的沟通技能对师生间的有效沟通至关重要,而现实的辅导员工作中沟通态度不良和沟通技能不足的情况时有出现.(1)沟通态度不够积极.辅导员工作量大、待遇不高、发展出路窄是不争的事实,部分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差,加上高校相对滞后的"重显性、轻隐性"的辅导员绩效评估机制难以客观、全面地显现他们的辛勤劳动成果,抑制了辅导员参与沟通的积极性:(2)沟通方式过于简单.辅导员常采用开班会、群发短信、加入班级QQ群等"一对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很难有机会与辅导员单独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3)辅导员的角色冲突.高校辅导员既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班级事务的服务者: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是学生实际问题的辅导咨询者.多样的社会角色使得辅导员处于两难境地:既想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又是一名严格的管理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师生间的沟通. 2.2??大学生方面 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个性特征方面既有其独特的优点,同时也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思想活跃,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他们理论知识水平较高,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都在增强,有主见,不盲从,不人云亦云;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较好,容易理解和接受新事物. 在肯定优点的同时,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个性特征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对沟通的制约也应引起重视.一些大学生不注重政治素质的提升,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理想信念方面表现出模糊不清的状况,导致沟通中接受辅导员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自觉性差;思维的活跃使他们在沟通过程中跳跃性较强,但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往往比较执拗,不容易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强烈的自主精神致使一些大学生常常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自尊心极强,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大懂得尊重别人,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好走极端,在沟通中易产生逆反心理;充斥于社会的多元复杂的道德观念必然引起大学生内心价值观念的冲突和博弈,加上对自我利益的较多考虑,一些大学生在道德选择中出现彷徨困惑,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缺乏有效的统一,导致沟通中的知行转化困难;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和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成熟使得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具有不稳定性,表现为情绪与情感的波动性大,沟通中容易出现心理困扰.这些消极因素既损伤了辅导员参与沟通的积极性,也削弱了辅导员和学生沟通的效果. 2.3??沟通途径方面 高校辅导员和学生在沟通过程中互为主客体,沟通后的反馈在沟通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沟通过程中沟通反馈渠道不畅、沟通反馈机制不健全、辅导员忽视沟通反馈等都会阻碍辅导员和学生的有效沟通. 1)沟通反馈渠道不畅.畅通的沟通反馈渠道有利于辅导员第一时间获取学生的需求及意见,摸清学生在思想道德观念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其思想和行为实施正确的引导.沟通反馈渠道的不畅无疑会阻碍有效沟通,比如有些大学生不善言谈,性格偏内向,与辅导员面对面的沟通可能无法让他们自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观念等,辅导员如果没有开设针对特殊学生需求的沟通反馈渠道,必然会使这部分学生的反馈意见被淹没,引导和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2)沟通反馈机制不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建立前置反馈、中继反馈和追踪反馈机制[3].辅导员和学生的沟通需将这3种反馈贯穿始终,任何一种反馈的缺失都有可能导致反馈信息的不完善,从而影响沟通活动的顺利进行.以追踪反馈的缺失为例,一些辅导员在一轮沟通结束后,不能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来了解学生对沟通信息的态度和评价,不注意全面审视沟通过程的得失以总结经验教训,致使新一轮的沟通计划和内容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不愿意接受沟通信息,进而对沟通造成障碍. 3)辅导员忽视沟通反馈.在沟通过程中,部分辅导员以思想政治教育权威者自居,把学生看成是消极被动的"接受器",时常采取"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沟通态度,不太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或者学生在接受沟通信息后作出了一些反应,而辅导员却置若罔闻,忽视学生的反馈意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失望进而出现敷衍了事、虚假反馈等情况,不利于辅导员改进和优化新一轮的沟通,给进一步的沟通造成障碍. 3??提高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促进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提高有效沟通的水平,进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3.1??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对于推进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具有重大意义.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严格辅导员准入制度.高校应公开选聘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优秀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保证新进辅导员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效利用他们人格上的权威性、态度上的亲和力等来熏陶感染大学生,积极促成双方的有效沟通. 2)建立健全辅导员培训制度.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内容涵盖面广、范围大,要求辅导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全面的技能,强化对辅导员的培训就显得尤为必要.应把能力提升作为辅导员培训工作的重点,将岗前培训与在岗定期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教书育人能力、事务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3)建立健全沟通效果评估监督制度.高校应努力完善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估制度,制定辅导员和学生沟通工作指导细则及相应的评价标准,定期检查辅导员沟通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应重视学生对辅导员的评估,并将其作为确定辅导员考核结果的重要指标. 4)建立辅导员职称制度.高校应将辅导员的职称与其评优、考核等相结合,仿照教师职称制度或按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标准建立辅导员职称制度,建设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提升他们对学校、学生的忠诚度. 5)通过校内转职晋升,将辅导员与校内其他部门职位挂钩,以此使辅导员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提高其与学生沟通的积极主动性. 3.2??提高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个人人格魅力 辅导员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沟通工作的顺利开展,决定着沟通效果的优劣,因而要求辅导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自觉加强政治理论素养.辅导员应珍惜学校提供的政策学习、理论研讨等学习机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扎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构建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 2)努力锤炼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是辅导员与学生沟通中最具体、最生动、最深刻的教育因素.辅导员只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才能在沟通中以高尚的思想境界感染学生,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3)具有渊博的知识底蕴.辅导员除了要不断夯实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还需学习和掌握心理学、沟通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知识,时时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体系. 4)掌握娴熟的沟通技能.具体包括合理选择沟通方式的能力、巧妙运用沟通语言的能力、创设温馨沟通情境的能力和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沟通的能力等. 3.3??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其积极能动作用 高校辅导员沟通的对象是大学生,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能动作用是提升沟通实效最为重要的方面. 1)充分激发大学生对沟通的内在需要.沟通能否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及满足学生内在需要的程度是衡量沟通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关键.因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可以为提升沟通实效提供动力.需要是无止境的,一个需要的满足必然孕育着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伴随学生一系列需要的不断满足,他们参与沟通的意识就会增强,沟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会提高. 2)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简单说教.辅导员应力戒灌输、命令式的话语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和个性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同他们平等沟通,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沟通活动的初衷和目的,使学生充分展现出自我认知、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的主体性作用[4]. 3)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使他们乐于接受沟通信息,逆反心理、抵触心理等非理性情绪反应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某些问题的认知.辅导员应正视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大人文关怀力度,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来自辅导员的真诚关怀,为沟通营造良好的心理情境. 3.4??建立健全沟通信息反馈机制,提升沟通实效 在辅导员和大学生的沟通中,要搭建多样化的沟通平台,建立健全沟通反馈机制,增强沟通反馈意识.只有完善沟通主体意思表达的通道,才能有效消解沟通途径不畅所带来的沟通障碍. 1)搭建多样化的沟通平台.辅导员要利用面谈、书信、座谈会、班会等沟通方式来加强与学生沟通的深度.同时,辅导员应定期深入到学生中去,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减少信息的传递环节,将信息损耗、失真降至最低.另外,辅导员还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利用互联网,通过QQ、飞信、E-mail、微博等加强与学生的实时沟通,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沟通的实效性. 2)建立健全沟通反馈机制.为了使沟通效果达到最优化,应将前置反馈、中继反馈和追踪反馈有机结合起来.沟通前,辅导员应提前预测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需求,采取恰当方式传递科学合理的沟通内容;沟通中,辅导员要实时关注情况的变化,以随时补充和修正;沟通结束后,辅导员应及时了解学生对沟通信息的评价、意见,对照沟通目标来考察和评价整个沟通过程,以调整和优化下一步的沟通. 3)增强沟通反馈意识.辅导员只有具备了沟通反馈意识,才有可能重视反馈,积极倾听学生的反馈信息,掌握学生对沟通内容的接受程度及沟通对学生的影响程度,然后作出适当的改变和调整,使下一步的沟通更具针对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沟通的积极性. 4??结束语 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基本方式和有效途径,是一个关涉多种要素的动态循环过程.只有参与沟通的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提高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84. [3]??董伟.论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控制?[J].?探索,2002,(6):113-115. [4]??胡长青,洪倩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探讨?[J].?教育探索,2010,(10):99-100. (摘自《教学研究》2013年第03期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贾飞雄) 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的理论、现况及其策略 摘要:教师教学投入,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情感的总和.一般地,教师的教学投入与其教学质量呈正相关,即教师在时间、精力和情感上对教学的投入越充分,教学质量就越会得到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我国高校教师教学投入总量偏低,且不同年龄、性别、学位、职称以及院校层次的教师教学投入不均衡.提高教师教学投入水平,政府和学校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师激励制度,加强教师情感教育,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投入,时间,精力,情感 在高等教育领域,存在这样一种简单而实用的逻辑: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提高教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提高教师质量.教师质量包含很多方面,但笔者认为,无外乎学术专业质量、教育教学法质量和意愿性质量三种.如果将教育质量比喻成一个运行系统,学术专业质量相当于系统的原材料,教育教学法质量相当于系统的技术和工艺,而意愿性质量则相当于系统的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三者不可缺一.从发展的过程和趋向看,三者不甚平衡:教师学术专业质量呈逐渐上升态势,高校教师聘用的准入门槛一直在提高,博士学位渐成高校教师从业资质的基本要求;教师教育教学法的质量也开始受到重视,教师不仅要有学历学位,还需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且随着教学质量工程和教学评估的持续深入,教师教育教学法培训已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建设;然而,教师的意愿性质量却没有明显提升.现实情况是,高校教师虽然学历学位普遍提高,并或多或少接受了教育教学法培训,但教学意愿性不强,缺乏教学驱动力,这已成为困扰提高教育质量的一大瓶颈. 教师的意愿性,实际就是教师的教学投入,它是教师释放教育教学能量的保证.从这一意义上说,抓住了教师教学投入,就抓住了教育教学质量本身.基于此,笔者就教师教学投入内涵、结构、现状及相关政策等问题做一探讨. 一、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的内涵、结构及其表征 所谓教师教学投入,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情感的总和.时间、精力和情感,构成了教师教学投入的三大要素.一般说来,教师的教学投入与其教学质量呈正相关,如果教师在时间、精力和情感上对教学的投入越充分,相应地,教学质量就越高.既然时间、精力和情感构成教师教学投入的三大要素,那么对教师的教学投入也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加以考察和评价. 1.教师的教学时间投入.教师的教学时间投入是最重要的投入,一般地,教师对教学所投入的时间,从物理量上可以表明一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教学时间看似简单明了,却不容易把握和计算,因为从不同角度或者用不同的方法考量,会得出不同的时间结果.如,是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计算还是按照实际发生的时间计算?如依前者,很显然,课程表中规定某一教师一学年应上的课程及其课时总量,或者该名教师一学年实际所上课程的课时量,就是该教师该学年教学投入的时间量;如依后者,就应加上该教师为课程顺利进行所做的各种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各种后期补偿工作花费的所有时间,如备课、辅导、答疑、作业指导等.学校规定的任务及其占用的时间,属于显性时间.有些课程教学的准备时间及补偿时间也可纳入显性时间.但多数情况下,教师教学投入绝不仅仅局限于显性时间,事实上,很多时间是隐性的,因为一些教学工作具有隐蔽性,如,教师为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所做的思考、设计、研究的时间,与同事共同探讨或请教的时间,日常教学生活中或课外校外与学生接触而间接进行言传身教的时间,教学进修、交流研讨时间等等.隐性时间一般难以计算,有时教师自己都无法准确说明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时间.这一点,恰恰证明了高校教师教学的高度复杂性和专业性,它明显不同于那些仅凭体力、经验或者工余可以完全抛开劳动内容的非专业的工作.教师教学工作往往会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也因此可能远远超过学校规定的时间量. 如果教师用于教学工作所花费的时间越是超过学校规定的时间,那么,证明教师的教学的时间投入量就越多,反之,就证明投入量越少.当然,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形,即教师连学校规定的教学时间都没有投入到位,那就不单是时间投入不足问题,而是教学态度不端正问题. 2.教师的精力投入.教师的时间投入仅是一种物理量.这种物理量只能在形式上说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但还不足以说明所投入时间的质量和效果,而用以说明时间投入效率、效果和质量的,就是精力投入.精力投入即用功程度、用心程度和用力程度.时间和精力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在时间投入一定情况下,如果教师对教学能够全神贯注和全力以赴,那么,教学效率就高、效果就好,否则,精力投入不足,即使时间投入再多,也不能保证教学效率和效果,甚至有可能浪费时间资源.同样,充足的精力投入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投入,降低时间成本. 教师教学时间投入与精力投入相辅相成,二者在现实教学生活中很难抽离,不过在理论上,是可以进行分解分析的.与衡量教师教学时间投入相比,评价教师教学精力投入更为复杂,因为时间可直观、可计算,精力却间接、不易计量,需要通过其他形式或借助相应载体来反映.比如,教学设计的新颖性与艺术性,教学内容的适应度与前沿性,教学过程组织的有效性,教学方法运用的熟练性与创新性,教学技术手段应用的恰当性,等等. 教学的设计性是评价教师教学精力投入的有效方法.一个教师教学是否表现出足够的精力投入,最重要的就是察看其教学设计程度.如果教师的教学缺乏设计,没有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结构,没有技术和艺术含量,那么,就可以肯定其教学精力投入是不足的.而教学设计又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之中.教学内容编排是否合理,是否易为多数学生理解和接受,是否将先进的素材反映到教学过程之中,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否新颖别致,是否吸引学生注意力,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是否能够因材而教,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教学组织是否合理有效,是否充分利用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所有这些,都是衡量教师教学精力投入的重要指标. 如果再深入一步考察教师教学精力投入,我们还可以将教学各环节按照复杂性程度从简到繁做进一步细分,以具体凸显教师精力投入情况.如,教师教学中,根据教学对象——学生的特点,可区分为无视对象的教条式教学、注意到教学对象不同而适当调整教学过程、充分尊重教学对象差异而实施区别化教学等.显然,这里面就有一个精力投入从少到多、从低到高的程度区分.以此类推,根据教学内容组织程度,可区分为完全复制教材结构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适当重组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组教学内容且有效更新的教学、完全突破教材结构的创新式教学等;根据教学方法运用程度,可区分为单纯讲授式教学、讲授加适当设问或提问式教学、互动讨论式教学、学导与导学式教学等;按照教学手段设计情况,可区分为传统手段教学、多媒体式教学、超媒体式教学等. 3.教师的情感投入.教师教学情感投入,主要表明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和感情.这种态度和感情可以用一系列情绪性语言和行为表达.如,热爱、讨厌;喜欢、反感;认真、应付;接近、拒斥等.当然,在热爱或讨厌等两极情绪情感状态中,还有许多过渡性或中间性的情绪和情感,也不能忽视. 教师教学不只是耗时费力的工作,不只需要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也包括情感投入.情感因素是教师教学投入的动力机制和持续投入的力量.教师教学如果缺少情感支持,对教师和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无疑是痛苦的.而有情感投入的教学,则会使教师教学过程始终充满愉悦、激情,并能激发创造性. 评价教师情感投入同样复杂.因为情感投入也有间接性和内隐性,需要借助于其他形式或载体来反映.如,教师是否对教学有正确的认知和深厚的情感?是否愿意将教学当作自己的主业,进而将时间和精力主要用在教学工作上?是否愿意认真钻研教学,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是否关爱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愿意多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上述这些情绪情感,尚属于外在形态,属于基本情感.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能否将教学生活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像生命一样加以珍视?教学是否成为生命价值实现的重要形式?教师是否将教学生活作为生命或情感的寄托,并以此全身心地奉献给教育事业?教师是否能够在情感的激励下使日常教学生活变为一种奇迹,从而培养起学生健康而丰富的情感?这些情绪情感,已经深入或内化到教师生命体验和生命价值实现范畴,是更高级的情感投入形态. 二、教师教学投入现状的实证研究 有关教师的教学投入问题,实际上早已引起人们注意.如,1993年,时任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司长的周远清教授就指出高校教学存在四个投入不足问题: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干部管理精力投入不足,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学生学习精力投入不足[1].殷慧在她的研究中也介绍了高校教师投身教学的现状:思想上对教学重视不够、教学投入不足、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与学生沟通不多;并提出了大学教师投身教学的主要特征,即视教学为首要任务,具有教学责任意识,充分准备教学,乐于研究教学,积极与学生交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指导青年教师[2].其他学者关于教师教学投入的研究文献也很多.不过,仔细考察发现,这些研究多数仅是提出了教师教学投入概念,并未对这一概念做进一步的分析,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多局限于一般性议论,缺少实证研究支持.基于此,笔者借鉴清华大学学情调查课题组开发的"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China)"问卷[3]研制了高校教师教学投入调查问卷.该问卷总计43个问题,均为封闭式的单一选择题型,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包含了教师时间、精力和情感等教学投入的主要结构要素.问卷拟好后,在高校选取了若干教师进行了填写测试,并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进行了修改.2013年4月,正式在6所高校380名教师中进行了无记名调查,问卷全部收回且有效.其中"985工程"高校2所计122人,"211工程"高校2所计74人,地方高校2所计184人.所有教师中,男性164人,女性216人;教授161人,副教授103人,讲师74人,助教42人;博士204人,硕士94人,学士及以下82人;45岁以下144人,46~55岁175人,56岁以上61人.调查结果如下: 1.关于时间投入.关于教师教学时间投入,因各学校规定的每学年教师教学工作量并不相同,或者每一位教师实际教学工作量差异较大,统计起来非常困难,也缺少可比性,因此本调查没有采用规定时间量这一概念作为统计口径,而只是通过问卷了解被试教师每天用于备课、辅导、课外与学生接触的大致时间量(取决于教师个人判断,这里面肯定会有出入),它仅仅表明教师教学时间投入的一个范围. 从表1可见,被调查的380名教师中,认为自己能够认真备课的31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2.2%,偶尔认真备课的为61人,只占总数的17.8%.这说明,教师中绝大多数教师教学态度端正,认真对待教学,肯于投入.而从具体备课时间分布看,每天花费2小时以上的教师共计20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3.4%,其中,有47位教师每天的备课时间超过3小时.但也要注意到,每天只用不足1小时备课的教师达70人,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18.4%,这一比例并不低.每天用于辅导答疑的时间分布,与此大体相同.但每天除了上课外,积极与学生交流的教师很少,有277人认为只是偶尔与学生交流或者从不与学生交流,这部分教师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82%. 就教师备课态度而言,调查样本总体显示(见表2-1),男性教师逊于女性教师,青年教师逊于年长教师,低职称教师逊于中级和高级职称教师,高学历教师逊于低学历教师,"985工程"高校教师和"211工程"高校教师逊于地方一般高校教师.这种格局和特点,在不同类别教师具体备课时间、辅导答疑时间、与学生交流时间等投入方面,进一步得到印证(见表2-2).之所以出现这些差异,可做出如下解释:一是在认知上女教师可能认为自己更适合做教师,所以,在教学时间投入上,也就比男教师更多些.青年教师逊于年长教师,是因为年轻教师科研、评职称以及生活压力比年长教师要大,同样,低职称教师的科研与评职称压力也比高级职称教师大,所以,投入教学的时间不如后者.而高学历教师投入教学时间少于低学历教师,是因为高学历教师的科研意识强,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解释"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以及地方一般高校的教师教学时间投入问题. 2.关于精力投入.精力投入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学的用心和用功程度.为说明这个问题,笔者主要围绕教师是否重视教学设计、是否关注和运用最新教学理论、是否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是否经常与学生交流、是否重视强调教学反思、是否经常与同事讨论教学工作、是否经常及时批改学生作业、是否经常更新教学内容、是否开展教学研究、是否注重听取学生意见并改善教学工作等项目进行调查. 从表3看出,在总体上,教师在精力投入上表现不一,有强有弱.其中,接近或超过2/3的项目依次是教师用心进行教学设计(占被调查者的72%),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约65%),重视教学内容更新(80%);接近或超过1/2的项目是开展教学研究(约52.4%).但在关心并运用教学最新理论成果、教学方法创新、与学生交流、与同事讨论教学工作、批改学生作业、按学生意见改善教学工作等方面,教师精力投入很不充分,如,92%以上的教师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肯在革新教学方法上下功夫;61%左右的教师只是偶尔或根本不按照学生的意见改进教学;约40%的教师基本不用心批改学生作业;近40%的教师不与同行讨论教学工作;51%以上教师基本不与学生交流. 就教师精力投入在不同类别表现方面,与教师时间投入呈现出的结构特点较为相似.总体上女性教师精力投入高于男性教师,年长的教师高于年轻教师,职称高的教师高于职称低的教师,地方院校教师高于"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教师.如,在用心进行教学设计的272位教师中,女性教师为178人,男性教师94人,分别占女性和男性教师总数的比例为82%和57%;同样,地方高校教师用心于教学设计的人数为143人,占地方高校教师总数的比例为78%以上,相应地"211工程"高校教师为47人,"985工程"高校为82人,所占比例分别为63.5%和67%.不过,在教学内容更新以及教学研究方面,男性教师高于女性教师,"985工程"高校高于地方高校.就教学内容更新而言,男性教师经常更新内容的为138人,女性教师为166人,二者各自占比分别为84%和77%;而经常开展教学研究的男性教师和女性教师分别为93人和106人,占各自人数比例分别为57%和49%.地方高校教师经常更新教学内容的为105人,"211工程"高校为51人,"985工程"高校148人,三者占比分别为57%、69%和87%,同样,三者在经常开展教学研究方面投入的力量分别为68人、46人和85人,分别占比为37%、62%和70%. 3.关于情感投入.为了解教师教学情感投入情况,笔者设计了教师对教学是否有热情、教师教学成就感、职业再选择、工作兴奋度、尝试革新、是否在意学生评价、是否愿意指导学生等问题.但实事求是地说,调查了解教师的情感投入是比较困难的,它只能表明教师的主观情绪情感体验和感受,客观性上要差于教学时间投入的调查,因为有时连教师本人都可能很难准确了解把握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意向. 表4表明,380名教师中,对教学有热情(包括同时对科研有热情)的教师为252人,占总数的66%,对教学有成就感的教师占总数的37%,成就感一般或很弱甚至毫无成就感的教师占总数的73%,需要引起注意.在问题"如果再有机会是否还会选择高校教师"中,279人表示还会选择教师职业,占总数73%,而明确表示不再选择教师职业的为53人,占总数比例为14%.教师每当走进教室就会很兴奋的比例为43%,兴奋不起来的教师占比例为38%,感到无奈和厌倦的约占22%.愿意尝试新教学法的教师占28%,不愿意尝试新教学法的比例为34%.63%的教师在意学生评价,49%的教师愿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这里面有一倾向值得注意,教师既愿意从事现有职业,同时在具体情感投入上又表现出一定的拒斥和淡漠.这说明情感投入很复杂,教师情感表现也相当现实.如,对教师职业的再选择,绝大多数教师表示如果有机会还会选择教师职业,说明一是热爱和适合这份职业,二是当前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要比以往高,对教师的吸引力较大,但同时,教师职业又比较枯燥单调,很难让教师感到成功和快乐. 在具体结构上,女性教师情感投入总体上高于男性教师,高称职教师高于低职称教师,"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教师高于地方院校教师,年长教师高于年轻教师,低学历教师高于高学历教师. 仅以教学成就感为例,在142名成就感强的教师中,56岁以上教师为48人,占该年龄段教师总数的79%;46~55岁之间的教师83人,占该年龄段教师总数的47%;45岁以下的11人,只占该年龄段教师总数的8%.表示具有成就感的女性教师为89人,男性教师为53人,分别占女性教师和男性教师的比例为63%和32%.教授63人、副教授44人、讲师23人、助教12人,分别占各自人数比例为39%、43%、31%和29%."985工程"高校教师49人,"211工程"高校31人,地方高校62人,分别占各自比为40%、42%和34%.具有博士学位的66人、硕士43人、学士及其以下30人,比例分别为32%、46%和37%. 三、教师教学投入的政策问题 上述调查证明,当前高校教师教学投入,总体上不尽如人意,尽管超过50%的样本证明教师重视教学并能够保证在时间、精力和情感上对教学的投入,但是,如果从调查中所反映出来的教师教学投入性质、形式、内容以及结构等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教师教学投入不足相当程度地存在,并且有些方面还非常严重.事实上,教师教学投入不足是一直存在的,本调查仅仅是一个时间片断或时间截面,若将调查连续进行5年或10年再来观察,就会发现其间趋势,也许更能说明问题.直观上看,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非常快,变化非常显著,不过,这种发展和变化,更多地表现在外在的物质技术层面或者通常人们所说的外延方面,即高校数量的增多、师生规模的扩大、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而高校内涵发展和变化却很迟缓,传统落后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依然故我. 是什么原因造成高校教师教学投入不足且长期得不到根本改观?笔者也试图调查了解其中的原因.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以下问题,"您愿意把自己看成是教师、学者还是学者兼教师?""教师职业是复杂的脑力劳动、一般脑力劳动还是简单技能性劳动?""你是把教师工作当成事业,还是专业或仅仅是谋生的职业?""自己是否胜任教学创新?""教师事业发展取决于教学好、科研好或者关系好?""教学改革是否会吃力不讨好?""目前高校实行的教师职称晋升、人事和薪酬制度是否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和投入?"等.这些问题设置,有的侧重了解教师对职业本质和角色的认知,有的侧重教师对职业发展的价值选择,有的侧重于了解教师对现有制度的态度和看法. 从调查结果来看(见表5),380名教师中,有359人认为教师职业或者教学工作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占总数的比例为94%,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289人认同自己是教师,占总数76%,85人认同自己是教师同时兼学者,约占总数22%,只有6人认为自己是学者或研究人员,不足总数2%,将前两者相加,比例高达98%1)1上.上述两个问题从另一侧面说明,教师教学投入不足问题主要不是认识上的.如果不是出于认识上,是否出于态度、能力或者外在制度方面?调查显示,有127人将教师职业看作事业,进而追求事业成功,占总数约33%,有141人将教师职业看作专业工作,占总数的37%,而有112人只是将教师职业当成谋生的工作,约占总数的30%.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态度较为复杂,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仅将教师工作当作谋生的职业,缺乏长远的目标、理想和对事业的追求,这种态度势必影响教师的教学投入和创造.关于教师对自身胜任良好教学的能力认识,136人认为能力较强,能够胜任教学改革,占总数约36%,而177人认为不能很好胜任教学改革,占总数约47%.这说明教师教学能力总体不强,这可能会限制教师的教学投入.更为明显的则是制度因素,调查表明,在教师职业成功的因素中,认为取决于教学好的教师有127人,占总数约33%,认为取决于科研好的教师有197人,占总数约52%,另有62人认为教师成功取决于关系(主要是与领导搞好关系),占总数16%.在回答政府或高校制度对教学影响时,教师几乎一边倒地认为现行的政策和制度重科研而轻教学,这部分人高达333人,占总数约88%. 据此,笔者得出结论,影响教师教学投入的因素,首要的是政策制度,其次是教师的态度和教学能力,而教师教学投入不足与其职业性质认识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改变教师教学投入不足,需在制度建设、情感态度建设和能力建设上下功夫. 首先,要根本改变长期以来重科研轻教学的政策和制度,制定有利于激励教师积极主动投入教学的政策.职称晋升、薪金、奖励、人事等制度,都应优先向教师和教学工作倾斜,倾斜度越大,吸引力也就越大.教师搞好教学需要投入,要占用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这些时间、精力和情感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教师劳动的成本.而成本能否得到有效回收,根本上影响教师是否决定他的持续性教学投入.只有回收明显高于成本投入时,教师才能启动、维持或加大其教学投入.尽管我们总是强调教师职业的高尚性和光荣性,但思想道德仅是教学投入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是学生认可、同行认可.但经验表明,学生认可和同行认可,也不是教师强化教学投入最重要的条件.有研究早就指出,教师对"学校的忠诚"(指完成教学任务)远不如对"专业的忠诚"(指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此外,教学"内在的乐趣"也是教师教学投入的因素,不过,达到这样的高度和境界的教师,可能是非常少的.按照社会学原理,不应该用那些少数道德高标或兴趣高标者衡量和要求大多数人,这既不公平也不现实.所以,良好的激励政策和制度就显得异常重要.激励政策必须有利于教学,使那些认真从事教学的人从中得到益处.每一个教师都是理性的人,都在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教师总是希望投入会得到高的产出,收益大于投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投入才能激发和维持.这是教学经济学的基本常识. 其次,要重视教师情感教育和责任心的培育.情感和态度是教师工作的动力机制,正确的态度和饱满的情感有助于增强教师工作的动力和激情.因此,要重视教师情感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年轻教师的情感教育,使之立德树人,增强工作责任心,确立长远的目标,坚定成才信念,以职业为依托、以专业为基础、以事业为目标.衡量教师事业是否成功,不在于自己科研上多大的成就,关键是看教学上的成功,即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多少高素质专门人才.要教育教师热爱教学、专心教学、钻研教学、奉献教学,在教学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奉献中成长和成才. 第三,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工作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除了在政策和制度上倾斜于教学之外,还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为什么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方法、教材总是得不到改变?为什么灌输式注入式教学一直统治课堂,为什么对话式教学、启发性教学、互动性教学总是停留在倡导层面,实践中很难施行?这当然有习惯问题、有态度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缺乏教学创新的技术和方法.由于缺乏能力、缺少方法,教师即使想强化教学投入也是有心无力.因此,政府和高校要加强教师培养培训,特别是要广泛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现代教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学习和教育,要坚持助教制度、备课制度和教学研究制度,要把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教师要学会教学、学会改革、学会创新,在此基础上善于教学、善于改革、善于创新. 参考文献: [1]??孙纬君,陈浩.突出教学主旋律推动质量上台阶——国家教委高教司周远清司长访谈录?[J].?中国高等教育,1993(Z1). [2]??殷慧.论大学教师投身教学?[D].?长沙:湖南大学,2005. [3]??清华大学"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课题组NSSE—China问卷使用手册?[Z].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08期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研究员 刘振天) 6成大学生称就业难因自身不足 专家:扩招改善就业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但是,由于各种复杂原因,自本世纪初以来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并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促进大学毕业生顺畅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这是高校扩招导致的.其实,这个说法似是而非.我们曾以23—25岁的个体为对象,考察了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差异.调研结果表明,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如果不上大学,其失业率会更高,劳动参与率会更低.也就是说,高校扩招并没有使得个体就业状况变得更糟糕,相反,它改善了青年就业的状况.就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近十几年之所以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30%,但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在总体就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也就在12%左右,且在城乡之间的分布很不均衡,88%左右的大学毕业生集中在城镇就业.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劳动力流动是低成本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也将大为降低.但现实是,我国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而且是一种制度性分割.劳动力市场被户籍等制度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可称之为主要劳动力市场,有城镇户口,工作环境好,稳定性强,工资福利待遇较好;另一部分与前者相反,可称之为次要劳动力市场.这两个市场彼此独立,很难流动.毫无疑问,大学生毕业时肯定首选主要劳动力市场.即使不能如愿,他们对次要劳动力市场也会抱慎重态度,有的可能"屈尊",有的则宁肯"宅着".而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岗位毕竟有限,如果非主要劳动力市场不去,就业难就不可避免.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数量上的,而是结构性的,是大学生追求高质量就业的结果. 二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什么高增长没有带来相应的大学生充分就业?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方式出了问题.各国的实践证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产业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主要是第一、二产业比重不断减少,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这种产业结构的不断转换和升级,要求教育机构能够提供具有相应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劳动力,同时,教育带动的创新也会促进不同产业高质量的发展.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和循环.但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在第三产业中,又以低端服务业为主,能吸纳更多大学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 三是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虽然每年有近700万大学毕业生,但一些用人单位仍抱怨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认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团队合作意识差等.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而且在不同发展阶段这种相互影响有着不同的内涵.经过多年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很大出入,这些学生在走向社会时遇到困难也就在所难免.此外,由于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主要是由民办院校和地方所属院校完成的,与部委所属院校相比,地方所属院校特别是民办院校的办学条件差一些,师资队伍、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准备难以满足快速扩招的要求,人才培养质量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实际上,虽然我国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维持在70%—80%之间,但不同层次学校的差异很大,"985"高校和"211"高校多在95%左右,这同时意味着多数地方所属院校和民办院校的初次就业率可能不到60%. 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的问题.据调查,我国有将近60%的学生认为"自身能力不足"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学习成绩、英语四六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党员身份等,都对就业概率和就业质量有明显影响.就业能力当然跟大学的教育有关,但同时跟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也有密切关系.有些学生在大学期间,时间配置不合理,几乎没有职业规划,缺乏自信,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的学生,在激烈的求职市场中,是很难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聘任的.就业观念是个更复杂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是就业观念落后,说大学毕业生只盯着铁饭碗,盯着大城市,没有与时俱进.对此,我不完全认同.观念从来都是现实的反映,大学生之所以盯着大城市和铁饭碗,是因为在当前背景下,它们能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利益,这无可厚非.不过,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家庭因素导致的就业观念问题.现在的大学生不少是90后的独生子女,家长不仅可以供养他们上大学,还可以资助他们毕业后的生活.因此,大学生找工作时可能会掺杂过多的家长意愿,对工作比较挑剔.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需要引导,应鼓励大学毕业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工作岗位. 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政策建议 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身上积累有较多的人力资本.他们能否顺畅就业,以及就业质量高低,不仅关乎他们自身的利益和命运,而且关乎创新的源泉,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要想办法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放在国家整体就业的大框架内考虑.由于我国劳动力数量庞大,农村仍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加上新增劳动力就业和转型就业,因此,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只有整体就业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才可能根本缓解,否则只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我国"十二五"规划和《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就业优先的战略,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应该说,在理念和顶层设计上,就业工作已得到相当重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落实.就业优先和高质量就业,要求我们在考虑问题、制定目标、出台政策时,要将促进就业作为一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就业状况作为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不仅包括就业规模的扩大,也包括就业结构的优化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当前,人们对于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很多讨论和争论,其实,从促进就业的角度看,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如果经济在结构调整、质量提高方面有所进展,即使增长速度低一点,也会明显地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李克强总理9月10日在同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对话交流时指出,"我们稳增长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保就业",提出要"长期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我国正在改变过去那种唯增长、唯GDP的做法,将就业优先战略逐渐落到实处. 二是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降低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是人为地把不同劳动力市场的身份和福利待遇进行划分,并将其制度化.这不仅有悖效率原则,也有悖公平原则,必须改革.为此,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完善在现行户籍制度下减少大学毕业生择业和流动成本的政策措施.近年来,国家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大学生村官制度、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政策等.这些制度和政策总的来说是有效的,但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第二步,减少城市户籍和非城市户籍居民的福利和权利差异,从而缩小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制度性经济差异,其中的关键是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均等化,以降低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成本,从而使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空间大为扩展.第三步,剥离依附于户籍上的福利和权利,从而彻底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真正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三是提高办学质量,使大学生有更强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能否为社会输送足够多的合格人才,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大学生就业难,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大学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办学体制和办学条件上.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充裕的合格人才,应在以下三个方面改进.第一,减少政府对大学自主权的干预.政府管得太多,全国一个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难以满足现实多样化的需求.第二,办学条件均衡化.上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实施的"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绩有目共睹.但研究表明,如果高校之间的差异太大,可能不利于整个高校系统的创新.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另一方面对于扩招的主力军——一般高等院校更应该给予关注,因为它们承担了大部分人才的培养任务.不仅基础教育需要均衡化,高等教育也需要一定的均衡化.第三,加强对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具有倍增的就业效应,但我国大学毕业生中创业的比例很低.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对普通本科学校开展创业教育作出了明确规定,很多学校对此却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以为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只是企业家的事情.其实,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因此,要采取措施,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四是切实发挥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特殊作用.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政府更应发挥特殊作用.主要有三:首先,作为用人主体,政府应扩大对大学生的直接需求,或出资为大学生购买更多的工作岗位,或通过给企业减税的方式,鼓励企业多聘任大学毕业生.由于国有企业与政府有更多的直接关系,政府可要求国有企业发挥蓄水池的作用,多雇佣大学毕业生.其次,应进一步简化创业手续,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更优惠、更灵活的支持,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率,并吸纳更多大学生就业.第三,加强服务和监督,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及时纠正性别歧视、院校歧视、户籍歧视和其他各类就业歧视行为,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特别是要为就业困难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摘自《求是》2013年10月16日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赖德胜)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着重从近五年来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关注点、较之以往研究所取得的新进展、研究不足之处及其展望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整体概况,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综述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基于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促进学生生命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1].我国学界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后尤其是扩招政策实施之后,随着大量青年教师加入高校教师队伍,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成了近年教育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相关研究成果可谓硕果累累.本文以国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重点是2009年至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相关期刊所发表的相关论文,并与2009年之前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近五年来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近况、新进展、不足及未来的研究趋势,以供后续研究参考. 一、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关注点 (一)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研究 关于教师教学能力构成问题在2009年以前众多学者已经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基本已经确定,近五年来学者多引用前人已有的成果,不再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在这一领域也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张大良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一个立体多维的结构,从教育学角度把教师教学能力分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研究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把教师能力分为教学认知、教学操作及教学监控能力,从社会学角度分为教师沟通、终身学习、心理辅导及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的能力[2];蔡宝来根据教学层次划分理论,在申继亮和唐玉光研究的基础上,把教学能力划分为一般教学、学科教学及特殊教学能力,并将每一种能力细化为若干指标[3].在研究中,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与普遍意义上的教师教学能力构成没有本质的区别. (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学者们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问询法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了总结,普遍认为高校青年教师这一群体学历高、有活力,发展潜力大,专业知识储备渊博,科研能力强,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经验. 近五年来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周萍、纪志成通过对高校管理部门调查,发现高校师资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年教师队伍趋向高学历,学缘结构渐趋合理,但队伍不够稳定,流失比较严重,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都有待提高,教学手段先进,但缺乏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师范教育的正规训练[3].佘远富通过对8所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考察认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教学内容不熟悉或把握不当,教学手段不得当或模式单一,多媒体使用不恰当或过分依赖,教学研究不深入或基本没有[5].杨慧清认为青年教师存在"乐教"但缺乏动力;重视科研,轻视教学;重视专业技能提高,忽视教学能力的提升等问题[6]. (三)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者对这一问题有两种理解,一种将影响因素理解为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因素,另一种将其理解为阻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周萍、纪志成认为,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学科知识深度、表达能力、课堂教学管理能力和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素养,还有对学生学习知识的了解、学校的培养机制、社会和学校对高校教师的要求、教师对行业发展的敏感度等[7].张大良认为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因素分为个体特性、制度与环境因素和实践因素三个方面,其中个体特性包括教师个体的教育理念、从业态度、自我发展要求,制度与环境因素包括教育政策法规及学校的教师评价政策、社会报偿、文化氛围,实践因素包括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8]. 将影响因素理解为阻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观点,主要是针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不足找出其成因.于晓红认为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有缺乏严格系统的教学能力培训,不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重科研轻教学的政策导向[9].束仁龙认为影响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教师职后培训问题凸显,教学管理措施不够,教师考核评价导向偏颇,教师个体教学反思欠缺[10].另外,还有学者提出经济待遇低、社会压力大等影响因素[11],徐玲从教师个体发展角度提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高原期"、教学效能感的走低等影响因素[12]. (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针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一直贯穿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始终,是研究的重中之重.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对策和策略,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宏观层面.主要是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政策保障.国家需要完善相关法规条例,做到依法治教;改革研究生教育,加强教师职前教学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物质待遇,解决教师后顾之忧[13].(2)中观层面.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多.主要包括完善高校制度建设,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营造制度环境,具体提出完善培训制度、教学激励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措施,其中培训制度包括岗前培训、教师基本技能培训、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外出进修培训等[14].黄世华进一步将岗前培训制度细化为教育理论培训、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培训、教学能力培训[15].关于考核评价制度,刘慧提出构建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综合指标体系,该体系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分为教学基本素养、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学科专业能力四个二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为20个三级指标,为科学评价教师教学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16].田夏彪认为高校管理部门要建立多元、公正的考评制度,形成客观全面且富有弹性的考评办法[17].(3)微观层面.主要是从青年教师个人角度进行研究,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青年教师的自主发展,通过终身学习、师德建设和反思经验,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二是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通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18];三是通过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进行全面展示和检阅[19]. (五)对国外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与引进 相对于前几个关注点而言,我国学者对国外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引进并不多,田夏彪指出国外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关注的是"参与式"、"实践式"的培养方式,"国外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在,教学·中完成的,而不是单纯地借助于·教学之外·的·文凭、成果噪实现"[20],并从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讥两大层面展开具体的论述.刘肖芹以英、美、澳、印四国为例,介绍国外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特点,包括职前培养模式、导师制培养模式、校本培养模式、在职进修与继续教育模式[21]. 二、较之以往研究所取得的新进展 与2009年以前的研究相比,近年来学界的研究成果更丰富,研究领域更为广泛,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也与以往研究存在明显的不同. (一)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 从中国知网搜索关键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现从1999年至今,相关论文成果数量呈不断增长趋势,这说明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学者的研究已经初步构建了关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问题的框架体系,关于青年教师能力考核和评价也已经建立了清晰明确的标准.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从以往关注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构成、现状分析、培养策略的一般研究,扩展到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激励考核机制的构建和自主发展等研究领域,使研究进一步深入化,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范式从解释性研究向实证性研究转变 2009年之前的研究偏重于解释性研究范式,主要通过文献查阅、对相关问题的语言性描述的形式进行,侧重于对概念的界定和规范,如申继亮、余承海、姚本先等学者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分析与界定,吕纪增、李晓静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与素质的讨论,2009年以来学者的研究开始向实证性研究转变,张志明、余远富、刘芳等一批学者通过对某一高校或某类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操作及教学评价能力等方面的实地调查,以调查报告和数据表格的形式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三)研究手段进一步专业化、具体化 首先,是研究的分类更为详细,学界除了关注一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之外,开始关注地方高校、研究型大学、高职院校、财经类大学、工科院校等不同类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如有学者提出构建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特殊构成要素[22],有学者提出构建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23],使研究进一步专业化.其次,有学者开始将定量分析的方法运用到这一研究领域,如韦雪艳通过标准化问卷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及相关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用回归分析法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构建的影响因素进行模型构建[24].还有部分学者关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这些使研究进一步多元化和具体化. 三、研究不足之处 (一)低水平重复研究多,研究人员整体层次不高 通过对2009年以来中国知网相关论文的检测,共找到论文123篇,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作者是讲师及以下级别的文章共41篇,行政人员(包括教务处、人事处、研究员)所发文章为25篇,占全部文章比例的53%,这说明研究人员大多是青年教师,虽然说青年教师对自身情况比较了解,但由于理论深度及思考问题的高度明显不足,难以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从内容上看,一般研究共89篇,占文章比例的72%,很多内容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低水平重复,研究关注点多集中于青年教师能力现状分析及其培养策略上,且提出的观点大多集中于"导师制"、"职前培训"、"制度建设"及"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等方面,多是点到为止,缺少深度研究,且创新点不多,观点雷同者多,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视角和方法偏位 首先,研究视角偏位.目前对青年教师能力的研究多是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入手,用能力构成要素、评价指标体系等外在因素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规制,其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而缺乏从作为研究主体的青年教师及其学生角度进行探讨,既没有考虑到学生对青年教师的要求,也没有考虑到青年教师的自身发展及职业生涯规划,所以提出的措施缺少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研究方法缺少针对性.通过比较发现,虽然学界把教师能力分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财经类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等,但在研究方法上没有实质性区别,在其能力构成上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也没有指出高校青年教师不同于其他教师群体的特点,更没有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三)系统性研究少 首先,研究过于分散.一般性研究往往过于宽泛,针对某一群体的实证性研究往往侧重于个案分析,带有较强的经验性,缺乏普适性,致使研究整体上呈现出松散化和个别化的特征,没有形成逻辑严密的研究系统. 其次,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教学理论对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目前关于教学理论的研究太少,大多是从教育理论中引进过来的,童婧和邵春艳在硕士学位论文中把教学能力的理论基础定位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到目前为止,学界还没有针对教学理论的分类研究,致使此类研究的理论深度有所欠缺. (四)对国外相关成果研究比较薄弱 从研究数量上看,五年来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引进的文章只有2篇,从文章的参考文献看,所用参考文献都是2000年以前的,很少有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关注.研究内容多是对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共性的宽泛总结,很少有细化的、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研究结构上多是对西方相关理念、思想和做法的罗列,然后提出对中国的启示或借鉴意义,缺乏对西方已有理论在中国本土的适应性分析,有机械罗列之嫌.在研究思路上,尽管各国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有异,但得出的结论都是"导师制"、"职前培训"等,这种做法太空泛,缺乏应有的指导价值. 四、研究展望 通过对近年来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研究不够系统,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在研究方法上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更注重实证分析和量化研究.以往的研究多是描述性的定性研究,注重对概念的界定和描述,未来的研究虽然仍需要关注概念的界定,如进一步细化不同学科、不同类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特殊构成要素,但更多的研究将会进一步专业化和细化,更偏重于技术分析,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对不同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样本取证,分析不同类型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制定多元化的绩效考评标准,开发教师能力评价系统等.二是理论研究将进一步深化,随着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问题研究的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问题,对教学理论的研究也将提上日程. 在研究主题上,以下主题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1)不同类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如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很大区别,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也会有很大区别,通过对其进行调查验证,发现其教学能力的特殊构成要素.(2)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阶段性研究.一般把青年教师的范围界定为35岁以下从事高校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师,这一范围内的教师也分为初入职场、适应和调整、成长和向上等阶段,不同阶段教师的特点和面临的压力是不同的,因此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也应该分阶段进行.(3)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的实证研究.教师隐性知识是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专业知识以外的素养,如何将教师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可以从现代网络技术、通讯工具、人工智能等方式入手,为隐性知识显性化搭建平台,这将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4)多元化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构建.针对不同类型学校的具体要求构建多元化的青年教师综合指标体系,并用统一规范的量化标准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是研究的重点. 注释: [1]??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7. [2][8]??张大良,纪志成,周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和影响因素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9,(9). [3]??蔡宝来,王会亭.教学理论与教学能力:关系、转化条件与途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1). [4][7]??周萍,纪志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2). [5]??佘远富.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考察与对策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 [6]??杨慧清.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9]??于晓红,李雪.财经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与成因分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10]??束仁龙.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探讨?[J].?江苏高教,2011,(5). [11]??解筱杉.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分析?[J].?琼州学院学报,2012,(8). [12]??徐玲.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与培训模式创新?[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2), [13]??童婧,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4]??封栩琛.论多层次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35). [15]??黄世华.高专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23). [16]??刘慧,王贵成,冯军,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探讨?[J].?职业时空,2010,(6). [17][20]??田夏彪.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基于国内外研究的思考?[J]. (摘自《现代教育科学》2013年第04期 作者/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宋朝丽) 建立高校网络监控势在必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QQ、BBS、博客、微博、微信为主的新兴媒介工具异军突起,使虚拟空间中多元价值观并存、各种社会思潮涌动、意识形态冲突和较量凸显.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的重要场所,也是网络舆情的重要集散地,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和引导关系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高校事业的和谐稳定.如何正确分析网络舆情,因势利导,提高网络舆情分析能力,及时准确把握动向,化解危机,是做好高校稳定工作的重要任务. 网络时代高校舆情引导面临挑战.高校是各种网络舆情交流交融交锋非常活跃的领域,特别是大学生和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思想活跃、社会责任感和政治热情都很高,对网络上一些热点问题通常反映迅速、观点激烈.在新媒体环境深刻变化和影响下,高校网络舆情呈现显著特征. 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具有扩散性.与一般的社会舆情相比,高校舆情更易呈现即时性、自由性、盲从性、情绪化和群体性等特点.互联网上的一些虚假或不良舆情信息一旦被采信,在评论和传播过程中就会被歪曲和放大,传播的"蝴蝶效应"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高校负面舆情是直接诱发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是推动高校群体性事件恶性化发展的"催化剂",是高校稳定的"绊脚石".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具有从众性.大学生思想活跃,行动积极,乐于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意见共同体.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逐步成型之中,面对复杂的网络世界,仍缺乏准确的研判能力,容易出现情绪化的盲从.一旦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并煽动发布各种负面虚假信息,将对高校学生造成恶劣不可控的影响,危及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 高校网络舆情的互动具有激辩性."人人都能发声"的自媒体拥有随意采编、发布、转播互联网信息的特征,为大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表达自我的理想场所,他们积极参与各类热点事件的播报和点评,将相关事件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发布于网络,并通过"自主圈子"的关注、评论、转播等方式形成网民围观的"广场效应",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辩论,较短时间内凝聚公共意见,网上与网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往往造成强大的意见声势. 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面对高校网络舆情主体知识层次高、参与意识强、个性化特征明显等特点,网络舆情的引导必须把握传播规律,健全引导和监控机制,有效预防负面舆情的蔓延,维护高校稳定. 构建高校舆情传播的预警机制是高校维稳工作的前提.危机事件从产生、发酵到爆发是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舆情预警的意义在于发现苗头,及时研判,做好应对.一是做好舆情收集,拓展信息渠道,掌握真实、全面、立体的信息;二是做好舆情分析,整理信息素材,做出准确、科学、理性的研判;三是做好舆情预警,依据舆情数据,提供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及时做出预案,避免危机爆发. 构建高校舆情传播的引导机制是高校维稳工作的基础.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信息舆论互动平台,预警处理单纯采取"堵"的方式,常常适得其反."流言止于公开,谣言止于智者",建立公开、快速、畅通的信息发布机制,有利于制止谣言.转变工作方式,变粗暴打压为互动交流,对各类偏激的非理性言论进行积极主动、平等灵活的疏导,通过强化主流舆论,争取中性舆论,孤立错误言论,破解"沉默的螺旋"现象. 构建高校舆情传播的处理机制是高校维稳工作的关键.舆情爆发后,需快速反应,积极应对,控制局面,遏制群体性事件的恶性蔓延.一是成立应急处理中心,制定科学的领导决策;二是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整合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化解危机;三是健全应急处理反馈机制,有效疏导负面情绪,沟通思想;四是建立处理评估机制,提升应对网络舆情的处理能力. 完善高校舆情传播的法律机制是高校维稳工作的保障.通过完善网络立法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和追踪,对传播虚假信息、制造社会恐慌、扰乱社会秩序者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另外,高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其理性表达和应对能力.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0月18日 作者/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 陈纯柱 谢俊)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摘要:尽管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高校教学方法改革存在步履艰难、问题比较严重的困境,这主要源于学校、教师、学生方面的阻力.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既需要意识到大学生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强烈需求,又需要把握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改革,高校 尽管高校教学方法是师生公认的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和高校一直高度重视并力推教学方法改革,广大教师也做了大量尝试,但其问题还比较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有何困境?改革面临哪些阻力?为什么要进一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如何根据教学原理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诸如此类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教学方法改革之困境 尽管政府和高校一直高度重视并力推教学方法改革,广大教师也做了大量尝试,但步履相当艰难,问题较严重.早在1998年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原部长陈至立就明确指出,高校教学存在"教学方法过死的弊端";14年后的2012年,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杜玉波副部长基于长期存在的高校教学方法问题,明确提出要"开展教学方法大改革".对教学现实观察和研究表明,当前高校教学方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其一,教学方法几乎只有讲授法.我们发现[1],高达85.3%的学生认为,教师不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及时变化教学方法,习惯采用单一的讲授法.也有研究发现[2],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等仍是教师主要运用的教法,读书指导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法运用相对过少.还有研究发现[3],高达70.8%的学生认为讲授法多,而有29.7%、39.9%、27.2%的学生认为启发法、讨论法、案例法少.其二,教学方法有效性低.有研究发现,学生中认为教学方法较好和非常好的34.1%,一般的53.3%,差和很差的12.5%.我们发现[4],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认为,课堂教学只是比较有效,而不是有效,更不是非常有效,在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态度、教学组织和教学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五个维度中,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更低.其三,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低.有调查表明[5],专家和学生对课堂教学最不满意的是教学方法和手段.调查还表明[6],对教学方法满意的只有3%,多数不满意和都不满意的高达58%.我们调查发现[7],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不高,满意的只占3.1%,高达58.1%的学生不满意.还有研究发现,68.1%的学生和57.0%的教师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一般,高达65.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艺术性和启发性. 二、教学方法改革之阻力 为什么高校教学方法改革面临困境?问题在哪?有研究指出[8],在教师看来,影响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因素是:开展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的回报率低47.8%,科研与社会工作任务重精力不足37.3%,学生基础与学习态度差34.5%,教学设施与条件保障不足34.1%,教学方法改革难以获得立项支持30.5%,教师之间交流与合作环境差29.9%,学校对教师教学方法改革要求少22.0%,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创新的风险大20.6%,基层教研活动及其活动不健全18.1%,其他3.7%.借鉴前期研究成果[9],我们认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阻力主要源于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 学校的阻力主要有:其一,教学中心地位与实践不符.虽然高校确信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高度重视教学及其教学方法改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学之中心地位受到冲击,存在对教学及其教学改革理论上重视而实践中不重视、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却不重视的问题,因而教学方法在高校一直不被重视.其二,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由于高校"最高的专业奖励是与学术成就和出版成果而不是与教学业绩挂钩"[10],因而重科研轻教学,教学方法改革不被重视.研究发现[11],20世纪7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工作时间用于教学与指导学生占56%,研究仅占24.6%,而我国的研究发现[12],56所有研究生院高校教师工作时间投入本科教学仅占25.9%,科研包括研究生教学高达40.6%,教师第一偏好或喜欢的事务是:研究65.0%,教学24.8%.其三,忽视教学学术性和教师的教学发展.本来高校教学具有学术性,教师发展主要是教学发展,但长期以来,高校窄化学术,认为只有学科专业研究才是学术,教学不是学术,窄化教师发展,认为教师发展只是学科专业发展,因而注重教师学科专业研究,注重教师的学科专业发展,忽视教学学术,忽视教学发展,忽视教学探索和研究,教师的教学探索和研究难以甚至根本得不到认可、支持和鼓励,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研究教学、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其四,管理上不支持教学方法改革.学校管理过分强调教学的规范、程序,无视教学是生成的,需要教师的个性化探索,因而往往以简单、统一、同一、刻板化、程式化的标准评估不同学科专业、不同课程教师的教学优劣成败,教师担心甚至恐惧因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而被评价较差,从而不敢探索或尝试新教法.其五,生师比过高和教学班级规模过大.尽管根据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和《专科学历教育高等学校设置标准》中高校生师(专任教师)比应不高于18∶1的标准,但有些学校的实际生师比往往更高,我们对某省7所高校网页的学校概况浏览发现[13],4所学校的生师比高于18:1的标准,最高达30.36:1.并且由于有一定数量的专任教师不进本科课堂,因而致使班级规模很大,如我们对某省7所高校14091个教学班级规模的数据统计发现,高校班级规模过大,平均为65.91人.生师比过高、班级规模过大必然制约教学方法改革.此外,高校秧田式座位安排以及教室课桌固定也制约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的阻力有:一是教学思想观念错误.有些教师认为教学改革主要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并不很重要,是否改革对教学成败关系不大.二是教学方法改革的责任意识不强.有些教师缺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责任感.例如,研究发现,尽管68.6%的教师意识到了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但多达80.5%的教师很少学习和研究教学方法.三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努力不够.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需要其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并且由于是改革,可能会出现失败,这使得教师对教学方法改革有畏难心态,也不愿努力.例如,研究发现,认为学校多数教师自觉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只有44%,而不自觉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高达56%,证明学校缺乏教学方法改革的氛围,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努力不够.四是教学方法改革的能力不高.高校教师职前和职后缺乏教学方法理论和应用知识的学习,几乎都是作为某一狭窄领域的研究人员接受训练的,对教育理论、新式教学方法或课程发展知之甚少,没有受过职前教学培训,加上在进入高校开始教学后,学校也并没对他们进行在职教学培训.例如,研究发现,23.1%的教师从没有没有接受培训,其教学方法源自学习与摸索的占83.7%,观摩与借鉴同事的占65.3%,承袭老师的占43.6%,教师通过专门培训获得教学方法的仅占到30%.因而他们教学方法改革的能力不高. 学生的阻力有:一是学生习惯教师"灌"学生"受"的教法.大学生从入学接受教育起,一直接受"灌注"、"填鸭"式的教学,其学习经历、经验、能力等已经决定了他们习惯或比较喜欢教师"灌"、学生"受"的教法.二是学生不喜欢需付出更多努力和投入的教法.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法,需要学生更多努力和投入,但学生并不太适应这些新教法,"并不喜欢在学习中付出太多努力的思考,也不喜欢独立的工作"[14],因而使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受到制约.三是学生害怕需变更学习方式的教法改革.教师改变教师"灌"学生"受"的教法,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法,需要学生变更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学习,但学生害怕变更?学习方式的教法改革,对这些教法改革不愿配合甚至不配合.四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教法改革缺乏学生根基.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后,恰如马丁·特罗教授指出的那样[15],一些"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其文化水平、共享知识和读写能力都在降低","没有准备,也比以前更不喜欢读书","使大学面临教授那些具有多样性倾向与多样性学术潜能的新型学生所构成的挑战".例如,研究发现[16],27.1%的学生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20%左右的学生学习不认真,不按时完成作业,抄同学作业,26%的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30%的学生学习兴趣不太浓或不浓;研究还发现[17],有一部分学生持记忆知识的学习观,尚未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缺乏反思能力,具有较强的考试倾向.这自然增加了教师创新教法的难度,使其创新教法缺乏适合的学生根基. 三、教学方法改革之需求 教学方法改革步履艰难,教学方法问题较严重,提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紧迫性,事实上,对大学生的调研显示,他们对大学教学方法改革有强烈需求,这些调研也提示高校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到底应该怎么改,要废止哪些方法,改造哪些方法,创新哪些方法. 其一,看重教学效果的教师更被学生喜爱.研究发现[18],高达61%的学生喜爱教学效果为主的教师,仅有27%的学生喜爱学术研究为主的教师,这说明就科研和教学而言,学生更喜爱教学的教师,更喜爱看重教学效果的教师,期望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并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 其二,教师的教学能力更被学生重视.研究发现[19],学生认为有效教师的素质依次是:教学能力(2.94)、知识(2.29)、平易近人(1.96)、热情(1.88)、组织(0.89),这说明在有效教师的诸多素质中,教学能力被学生认为是首要素质,提示学生更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 其三,以师生研讨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更被学生喜欢.研究发现[20],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是:以师生研讨式为主(55.3%)、以教师主持的课堂讨论为主(22%)、以分组讨论、集体总结为主(11.5%)、以独白式讲授为主(10%),可见,学生更喜欢以师生研讨式为主的教学方法,而不喜欢以独白式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其四,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效果不被学生看好.研究发现[21],我国7所"985"大学和3所非"985"大学6939名大学生认为,教师讲授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传统板书授课的使用频率分别是3.56、3.45、2.32,相应的教学效果分别是2.57、2.72、2.51,也就是说,讲授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低于其使用频率,传统板书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显著高于其使用频率,说明学生并不看好讲授为主的教学法的效果. 其五,讨论式教学方法被学生评价得更好.研究发现[22],讨论式教学方法比讲授式教学方法得到学生更好评价. 其六,互动式讲授法、根据学生兴趣和需要的教法、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法被学生更加期待.研究发现,学生希望的教学方法依次是:互动式讲授(1.77)、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0.91)、指导性教学(0.88)、以班级活动为基础的教学(0.75)、班级活动(0.66)、正规讲授(0.52)、自学(0.36)、学生角色扮演(0.09)、学生讲授(0.07),说明互动式讲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学生期待的教学方法.我们的研究也发现,分别有70.2%、11.3%、9.9%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趣和需要、内容好教、教师特长和喜好采用教学方法;分别有52.6%、28.8%、4.9%的学生希望教师采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法、互动式讲授法、学生自己讲授法.提示学生希望教师互动式讲授、根据学生兴趣和需要采用教法、采用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法. 四、教学方法改革之理论基础 既然教学方法改革源于学生强烈的需求,那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当代教学研究对教学提出了新的理解,形成了新教学观,构成了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基础. 知识建构式教学.与"知识灌输式"教学[23]相对的 "知识建构式"教学认为,"知识"并不是靠教师传递、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要采取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 对话性教学.与教师独白式教学[24]相对的对话性教学认为,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在社会交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现象,没有沟通、对话,就没有教学,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讲授而主宰课堂,而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要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创造机会、提供条件,因而要采取讨论式、问答式、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 求知范式教学.与教授范式(instruction paradigm)教学[25]相对的求知范式(learning paradigm)教学认为,教学不应该满足于传递知识(教授),而应该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建构知识的环境,让学生学会学习与研究(求知),据此教学要采取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 学习促进型教学.与知识传递型(knowledge transmission)教学[26]相对的学习促进型(learning facilitation)教学认为,教学不是知识信息从一个容器(教师)倒入另一个容器(学生)的过程,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知识库中倾泻而来的知识或智慧的过程,而是教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而应该注重采用探究式、启发式、指导式等教学方法. 生成性教学.与预成式教学[27]相对的生成性教学认为,教学并不完全是静态预设的,而是动态生成的,教师选用的教法并不是完全预设好的,不能采取僵化的方法,而应该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选择适合的方法. 即兴演奏式教学.与"古典乐演奏"式教学[28]相对的即兴演奏式或"爵士乐演奏"式教学认为,教学有"即兴"的性质,要注意与现场的互动,根据现场的气氛、状况来即兴发挥,应因时应境而变,教学具有面对特定情境、在师生默契中形成的即兴创造品质,教学方法因而也是灵活的、变化的. 最优化教学.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最优化教学的理论[29],在他看来,选用教学方法要符合教育原则、教学目的和任务、该专题的内容、学生学习的可能性、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以及教师的可能性,也只有这样,教学方法才是最优的,教学也才是最优的. 五、教学方法改革之对策 我们认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对策包括: 就教师而言,要根据国家和政府"改革'灌输式'以及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重视、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的要求,努力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一要用好讲授法.教学方法改革并不能因为讲授法有些缺陷或不足就要废止,而是要继续用好,努力改进讲授法,讲授不应灌输,而应引入启发,多提问,科学提问,注意逻辑性地讲授,讲清思路.有学者发现,教学有效性与讲授方式相关密切,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师生思维冲撞、共振等的研讨式讲授是有效的讲授.二要用好研讨法、探究法、对话法.研讨法要由教师课堂引导、提出研讨题目、要点、阅读文献,然后学生准备,研讨时要引导所有学生参与研讨,教师适当简短总结.探究法要精选探究的主题,师生共同探究,逐渐找寻结论和解决办法.研讨和探究法要确保研讨和探究的题目或主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可以研讨和探究的、紧扣教学内容的题目或主题.对话法要围绕关键教学内容问答、沟通与对话,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对话.三要用好个别化教法.教师既要根据学生在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动机、认知风格等方面的差异,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学有法,因材施教;又要根据教学情境、教学进程和教学变化,适时调整创新教学方法,灵活选择与教学情境、教学进程、教学变化相适应的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四要用好个性化风格教法.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切忌一刀切,也不能盲目仿效或照搬他人的教学方法,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创造,采用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风格的教学方法,采用与自己实际相适应并能体现自己教学特色或风格的教学方法.五要用好更关注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教法.根据教师教学成长的理论[30]和学生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期望,教师要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因此要选择和采用更关注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六是用好整体优化教法.教师既要了解众多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那些十分关键的教学方法,更要具备采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变通性,认真考虑和慎重做出在何时、何种教学情境、以何种方式采取有效教学方法的抉择,采用整体优化的教法. 就学校而言,一方面,要重视、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学校要认识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健全重视、鼓励、支持教师投身教学和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相关政策、制度,提供相关条件,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为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营造氛围、创造条件,认可、鼓励、支持教师投身教学和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增强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识,提高其教学方法改革的能力.学校要使教师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对教学成败、对保障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性,增强教学方法改革的责任感,努力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同时,教学并不完全是凭良心、责任感和努力就能干好的操作性工作,而是一种需要教育教学知识、教学技巧、教学智慧的专业性服务,而后者制约着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程度与水平,因而学校要对不同教龄、不同教学水平的教师通过在职培训培养、教师相互帮扶、教学观摩、教学研讨与交流以及自我学习、提高等方式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的教育培养,使他们了解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并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提高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能力,有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就学生而言,要支持、配合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诚如学校的任何改革若没有教师参与都不能成功那样,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若没有学生支持、配合也不能成功,因此学生要支持、配合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先言学生要支持教学方法改革.学生支持教学方法改革要求学生以尊重、敬佩、赞同、认可、欣赏的神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作出反应与回应,公正、客观地评判教师的教学,友好而充满善意地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批评,向教师提出教学方法改进的建议,使教师从学生尊重、敬佩、赞同、认可、欣赏的神态体验到教学方法改革的自豪、快乐,得到奖赏和鼓励,从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和友好而善意的批评、建议明确教学方法改进的方向和着力点.次说学生要配合教学方法改革.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需要学生主动学习,投入学习,也需要学生一定程度地变革学习的方式或方法,采取深层而非表层学习方式,注重研究、质疑、探索,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与交流,因此,学生必须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全身心投入学习,变革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研究、质疑、探索,惟其如此,才能为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奠定基础,进而促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 总而言之,教学方法改革需要教师、学校、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真正意识到教学方法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认识到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教学方法大改革;学校要重视、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并为教师教学方法改革创造条件;学生要配合支持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成黎明.期望与现实——大学教师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7(3):37-40. [2]??任平.高校教师教学方法运用现状调查?[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尹宁伟.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研究报告?[R].?长沙:第四届大学教育思想讨论会论文集(厦门大学),2012. [4]??姚利民,曹霞,黄书真.高校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77-81. [5]??钟秉林.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1):8-10 [6]??丘斯迈.在大学文科推行自学为主教学方法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1998(1):79-82. [7]??姚利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5):90-93. [8]??洪巧红.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 [9]??姚利民.打破教学改革坚冰,创新高校教学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10(8):40-42. [10]??C K·纳普尔,A J·克罗普利.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第三版)?[M].?徐辉,陈晓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9,187 [11]??F C Wendel. The faculty member's load:improving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ing [J]. Undergiring Graduate Study,1977,?25(2):82-84. [12]??阎光才.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学与科学研究间关系失衡的迷局?[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7):38-45. [13]??杨静.高校班级规模调研与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4]??N Hativa & M Birenbaum. Who prefers what?Disciplinary differences in students'?preferr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yles [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00(2):209-236. [15]??[美]马丁·特罗.从大众高等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J].?濮岚澜译.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5-16. [16]??王秀平等.北京市大学生学情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8(9):21-24. [17]??史秋衡,郭建鹏.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2(2):109-121. [18]??吕渭源,叶显发.大学有效教学评估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92-97. [19]??P Sander et al. University students'expectaions of teaching [J]. Studies in Higher Eductaion,2000,25(3):310-323. [20]??王淑芳,类淑河,王洪欣.大学有效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120-122. [21]??吴凡.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研究——基于985工程高校大学生学习体验的调查?[C].?长沙:第四届大学教育思想讨论会论文集(厦门大学),2012. [22]??H W Marsh& M J Dunkin.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University Teaching: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In J C Smart(ed.).Higher Education:A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Vol.8??[M]. New York:Agathon Press,?1992. [23]??钟启泉."知识教学"辨?[J].?上海教育科研,2007(4):4-8. [24]??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3):33-39. [25]??R Barr et al. From teaching to learning—a new paradigm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J]. Change,1995?(6):13-24. [26]??D Kember & D Gow. Orientation to teaching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student learning [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4,65?(1):58-73. [27]??李炜,涂荣豹.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设计?[J].?教育研究,2007(1):41-44. [28]??W F Pinar & R L Irwin. Curriculum in A New Key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5:369. [29]??[苏联]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吴文侃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03-104. [30]??姚利民.大学教师教学成长之涵义——国外研究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09(3):84-87.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究(BIA120069)和2012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12YBA062)的阶段性成果]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第08期 作者/?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姚利民 段文彧) 高校学生翘课现象及其归因分析 摘要:据调查,高校翘课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存在,翘课频率严重,学生翘课的重灾区是"马哲类"、"人文类"、"学科选修类"课程,学生对翘课采用"不以为然"的态度,但事后一般会采取补救措施.学生翘课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我约束的松懈"、"教学内容的缺陷"和"教学方法的缺陷". 关键词:翘课现象,理性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率 所谓"翘课",是指大学生在未提前请假或请假未被允许的情况下,没有在特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听课,而在相同的时间段选择进行除了听课以外的其它行为.大学生"翘课"是当下大学课堂教学的"风景"之一,其风气悬浮于整个中国大学校园的上空,其普遍性可谓人尽皆知.其存在的根源在哪里?其背后存在哪些根本性的高等教育问题?对于这种行为的深入分析,能否有助于根除大学校园久治不愈的顽症,正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我们对于翘课的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000份,按各年级和各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分层抽样,重点对2007级、2008级和2009本科级学生进行调查,共回收1425份,剔除18份,有效问卷1407份,有效回收率为70.35%.使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交叉列表分析,将目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翘课的现状进行剖析,就学生翘课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 一、学生翘课现状 1.翘课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存在 在全部1407个调查对象中,样本分布为:2007级113人,占8.0%;2008级530人,占37.7%;2009级439人,占31.2%;2010级325人,占23.1%.翘过课的学生有1032人,占总体的73.3%;没有翘过课的学生有373人,占总体的26.5%,该问题信息缺失的学生有2人,占总体的0.1%.从该数据可以看出,翘课学生比例接近四分之三,翘课现象在教学中广泛存在,换言之,8000名在校本科生中共有近6000人存在翘课现象. 2.学生翘课的频率比较严重 翘课频率的统计是关注学生翘课的严重程度,从翘课频率统计表可以看出,从不翘课和基本不翘课的学生仅占总数的28.2%,大部分学生翘课的频率集中在"一个月一两次"和"一周一两次",占70%以上,甚至有2.3%的学生每天都翘课,可见翘课现象比较严重,按8000名在校本科生、每学期2000个本科课堂、每天400个本科课堂、每天上课人次16000人次、1周按5天计,假设翘课的分布是均匀分布,可以推测出每天会出现1000多人次的翘课,约十六分之一的课堂被学生翘掉了. 3.学生翘课的重灾区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翘课类型(本条为多选题)前四位依次是:"马哲类"占59.6%,"人文类"占48.5%,"学科选修类"占16.0%,英语课占11.2%.其中选择前两类课程的学生比例均在45%以上.而翘"学科必修类"和"体育课"的学生比例相对较少,分别占6.6%和6.1%.另外,有10.8%的学生不管什么课都会翘,如表1所示.通过翘课的频率和翘课的类型交叉列表分析,可以看出本科生翘课的50%左右发生在"马哲类"和"人文类"类课程. 4.学生对翘课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 关于学生对于翘课采取的态度,有41.3%的学生认为"只要不是经常,偶尔翘课没什么",51.9%的学生认为"若理由充足可以原谅",持"无所谓"态度的占10.4%.可见大部分学生对翘课现象都比较宽容. 在被调查的1407位学生中,有921人认为翘课现象正常,占总体的65.5%;有483人认为翘课现象不正常,占总体的34.3%;有3人该信息缺失,占总体的0.2%.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已将翘课视为正常. 而当被问及"当你翘课时是否会内疚?"时,有1111位学生作答,其中41.4%的学生认为翘课会内疚,45.9%的学生会有一点点内疚,而12.7%的学生不会内疚.可见大部分学生对翘课还是抱有内疚的心情.这也反映了大部分学生认为翘课行为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违反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 5.学生翘课后的补救措施 "你翘课之后会自己补习吗?",回答该问题的学生有1196人,其中53.9%的学生翘课之后会自己补习,33.4%的学生回答部分课会补习,而12.7%的学生翘课之后不会自己补习.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翘课之后是会自己补习的,也同时说明大多数本科生并没有因翘课对自己降低要求或过度放松,从这一点看,学校管理者对于学生翘课问题并不需要过度担心. 二、翘课原因分析 翘课理由统计如表2所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翘课的理由排前五位的依次是:"身体不适"、"课程本身枯燥无聊,翘课也无所谓"、"学生活动冲突"、"老师管理不严有机可乘"以及"约会、私事".其中选择前三个原因的学生比例均在40%以上.如果将前3个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话,显然,本科生的翘课理由,在他们自己看来基本上都属于客观原因. 在"翘课现象在大学普遍存在,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多选题)这一调查中,前三位依次是:"学生自我约束的松懈"、"教学内容的缺陷"、"教学方法的缺陷",分别占50.8%、46.3%和42.7%,均超过了40%,如表3所示."学生自我约束的松懈"至少暴露出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在自我管理、专业规划、人生规划和时间管理上的能力不够,学校学生工作和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还有较大空间.值得提出的是,学生在"翘课的理由"中认为翘课的责任不属于自身,但当问卷要求学生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去审视翘课现象时,学生却不得不承认翘课现象确实是学生自身的原因. "教学内容的缺陷"和"教学方法的缺陷",各占46.3%和42.7%,这给学校的领导者和相关的管理部门发出了信号,如何重视本科教学,把教师的教学内容的完善与革新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换提到重要议程,是本次问卷调查发现的重要问题之一.学生们以"翘课"这种无声的形式在抗议,作为教育教学管理者该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可能是学校高层领导者应该关注的议题之一. 三、建议 学生认为要解决翘课问题主要该从以下方面入手:"改善教学环境、改进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大学生自我约束的教育"及"完善考勤、平时成绩等管理制度",如表4所示.这三个方面也与翘课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完全对应. 如果将学生认为的翘课原因与翘课对策结合起来看,我们发现,侧重于认为翘课现象存在的普遍原因是"学风败坏,校园文化腐化"、"学生价值观的改变"、"学生自我约束的松懈"的学生,认为要解决大学生翘课问题主要应从"加强大学生自我约束的教育"入手,同时又要重视"改善教学环境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内容".而将翘课现象归因于其它原因的学生认为要解决大学生翘课问题应从"改善教学环境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内容"入手,如表5所示. 综上所述,针对本科生翘课现象,我们课题组提供如下改进建议: 其一:本科生翘课现象严重且"马哲类"和"人文类"课程属于重灾区.建议相关部门予以重视,采取相关措施,特别是应转换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其二:"教学内容的缺陷"和"教学方法的缺陷"成为学生翘课最主要的客观原因.建议学校相关部门,特别是教务处和各学院共同推进教师教学模式革新,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其三:本科生翘课并不"翘学",还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能够在翘课后自己补习,所以,对于翘课问题不必过度担心. 其四:所谓"必修课选翘,选修课必翘"折射出大学生翘课的基本心理倾向,体现了本科生对于课堂行为的理性选择.正如科尔曼指出:"如何判定一种行为是'理性'与'非理性',不能以局外人的标准,而是要用行动者的眼光来衡量." 其五:大学生翘课现象也从一定程度上充当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导向器,它从一个侧面告诉管理者,哪些课堂学生在"用脚投票",学生即使自己付了费,却选择放弃这种享受服务的权利,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的无奈选择和大学教育在某些方面体现出的悲哀,它折射出高等教育系统层面的问题以及体制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其六:大学生在直面翘课问题时会因为"内疚"等心理因素,下意识地回避"自身原因",将其归咎于"客观原因",当以旁观者视角分析翘课问题时才承认翘课在很大程度上也存在"自我约束的松懈"的问题,需要"加强大学生自我约束的教育".建议学生工作部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并就这一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摘自《高教发展评估》2013年第05期 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 王丽娟 韩淑伟 张瑾) 创新思维方法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之历史重任,将创新思维方法引入大学课程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创新教育、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文章以德育、数理基础、英语、人文、工程等学科课程为对象,就如何通过在课程教学中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改进课堂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能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大学教学,大学生,创新思维方法,课程教学创新 中国大学课程的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更多地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习惯于做"忠实"的听众,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性思维培养.因此,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当代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所谓"智慧"实际上体现的是一个人能够发现知识、运用知识与创新知识的能力,而智慧的产生源于其拥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悟性以及精熟的思维方式.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S.crowell)认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1](P300)将创新思维方法有效应用到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对创新高校教育方式、方法,改善教学效果,推进大学全面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思维方法在大学德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加强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德育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必修课,是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心理健康、道德品质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可或缺的教育环节.但是,这些课程的理论性强,说教成分重,如果教学过程比较僵化、死板,是很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因此,引进创新思维方法,改革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对改善大学生学习态度、活跃其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将产生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创新思维方法很多,教师要结合授课具体内容选择适宜方法,融入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目的旨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思考.一堂好的课程教学当然要有很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将一些创新思维方法体现的原理、流程等与设问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结合,构建能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独立思考的教学方案. "六顶思考帽"是被誉为"创新思维之父"的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团队讨论,可以将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通过集思广益的智慧碰撞,能使每个人的思考变得富有创造性.这里,假定以"西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为题,结合一些教学方法,运用"六顶思考帽"设计一堂90分钟的教学讨论课(设计方案见表1),相信这样设计和组织的课程教学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思维方法在大学数理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期理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它们构成了人类认识、探索自然奥秘的基础知识体系.数学是人类探究世界,研究自然界事物的核心工具,是整个科学技术最基础的学科[2].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源于实际又用于指导实际的一种思维创造,它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着奠基性作用.物理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物理学科是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头学科[3].现代物理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其每次重大科学突破都导致了生产技术的巨大飞跃.数理基础课是工程类本科生必修的基础性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可以形成完整数理知识结构,为后续工程类专业课的学习提供理论方法与工具,同时还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和实验技能,为将来工程实践和从事创新研究打下扎实的数理基础.数理课程作为工具类课程对一些文科专业也是非常有用的,它不仅使学生可以具备日常工作、生活需要的基本数理常识,还可以培养文科专业学生的科学理性思维,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意能力. 数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基于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实际需要,同时也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现代社会,数学方法的应用已广泛渗透到各个部门、各行各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越来越直接的作用.数学具有论断的精确性、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等特点,它不仅为其他学科问题的解决提供工具与方法,它本身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逻辑判断能力、数理推理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然而,正是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较高的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定理证明都比较抽象,技巧性较高,过程也相对复杂,使得数学成为一门不易理解和掌握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较为枯燥与乏味.因此,对于大学的数学课程教学,教师要创设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的环境氛围,注意有目的地引进一些创新思维方法以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许多数学教师在证明定理时,习惯于把定理的条件、证明过程、结论一起写出来,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听、去做笔记.如果把"因果关系分析"引入教学,可以先提出问题与条件,让学生根据条件去猜想、分析和尝试证明,然后再由教师做出讲评.课堂教学中,可随时请学生在黑板上演练,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的证明过程也许是错误的或不严谨的,但教师要多给予肯定与鼓励,同时通过分析证明错误的原因所在,再给出正确的推演过程与结论.这样,不仅学生可以吸取好的思路,更好理解所学内容,学生之间也可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而且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信息,从而形成活泼的课堂教学局面. 大学物理学科的综合性和推理性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归纳演绎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合理的课堂教学方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对物理学普遍有枯燥、深奥、难懂、难学的印象,如果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习惯于理论讲解,那么学生就会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缺乏独立思考,想象力与创造力难以发挥,也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大学物理教学要创新教学方法,积极采用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有效调动学生思考、质疑、分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许多创新思维方法的产生主要源于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大学物理教师适当地在教学活动中引进一些创新思维方法,将其与课堂教学、实验设计、专题研究报告撰写等活动有机结合,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联想、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比如,类比法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创新思维方法,它将新事物同已知事物间相类似的方面作比较,并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进而建立描述研究对象概念和模型的思维方法.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类比法,可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上,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相似事物之间的对比,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达到知识融会贯通、开阔思维、快速认识新事物与新规律、掌握新知识的效果.大学物理有很多内容可以将类比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像位移和路程、速度和速率、动量和角动量、状态方程和过程方程、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电势差和电动势、磁矩和磁力矩、位移电流和传导电流等相似概念,非常容易混淆,通过差异对比,可以很好地将其澄清[4].除此之外,大学物理中的一些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和规律,可以用形象的概念和规律进行类比.如:讲电流的形成和电压的作用时可与学生熟悉的水流和水压的作用类比,讲电容器的概念时可与装水的容器类比等等.以比求同、以比求异,可以使学生很快接受新知识,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相似事物的规律、联系与区别. 三、创新思维方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又是世界性的交流语言,学好英语对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英语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掌握语言交流工具的过程,而且也是对学生交际能力、思辨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近些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对英语的教学改革与方法创新越来越重视,英语的教学质量水平总体上在逐年提高.但同其他课程教学情况相似,传统的教学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知识传授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依然是主要方式.因此,如何创新英语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一般都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可以通过六级英语考试;但就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而言,他们普遍表现为读的能力较强,其他能力则显得较弱.究其原因,还是与我们一贯的讲授型为主的教学模式密切相关.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婴儿呀呀学语本是从听说开始,但我国的英语教学却是以词汇与语法学习开始.教师善讲授,学生善背记,学了多年英语,往往还是"聋子"、"哑巴"[5].因此,不进行英语教学方式的彻底革命,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就很难提高.为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积极引进讨论式、质疑式、启发式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气氛、活化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其自主学习能力. 人的语言能力本就是以思维为基础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理应从他们的思维能力入手.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引进创新思维方法以改进教学方式,可以在把握人的心理因素与思维特点基础上,探寻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突破口.像设问法、发散思维法、联想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类比法、求异思维法、普遍联系法等创新思维方法,都可以通过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形成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教学氛围. 例如,在词汇教学中,可以将普遍联系法与竞赛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结合,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利用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词组搭配方法等,滚雪球般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理解、记忆单词的效率[6][7].在句型教学中,可以采用发散思维法,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用不同的词汇替换句型中的相关词汇,用一个句型来形成不同的意思表达,使学生能够记牢一些典型句型并能做到灵活运用.再如,可以通过巧设疑问,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设置疑点、讨论点,让学生从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归纳,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这样,不仅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利于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四、创新思维方法在大学人文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当代社会教育具有"重理轻文"的倾向,从最基础的教育到大学教育,学生普遍具有偏科现象,人文教育事实上已基本被边缘化.这种缺失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熏陶的教育模式,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人文科学涵盖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学科,它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自然科学给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而人文社会科学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支撑.人文学科不同于理工学科,它传递的是一种思想力量.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并追求人的完美化.因此,现代大学教育发展应是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精神相得益彰、互相融合发展的过程.对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类院校来说,要通过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促进大学生人文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人文课程应倡导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应变性[8],提倡结论的多样性和获得结论的思维方式与认知过程的多样性,强调求异、追求个性、宽容另类、鼓励创新.如能把一些创新思维方法与情境创设教学、讨论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对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欣赏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意能力等,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可以运用联想思维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历史发生在过去,理解历史必须借助于想象[9].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以史为鉴,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经验借鉴.虽然历史不可重来,但探讨历史问题是可以大胆假设的;虽然历史教学中的很多问题有既成事实的定论,但通过提出多种假设,探讨历史演化的多种可能性,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能力.再比如,人类历史画卷是由时间、空间、人类活动这三维角度组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系统思维能力,能够整体地、全面地分析某一历史事件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期寻求众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答案的思维方式.运用发散思维法,可以把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看作是历史空间的聚集点,沿着聚集点进行发散思维,延伸出各条脉络,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去全面地分析问题,就能够通过对该历史点进行纵横交叉探究,形成立体化考察,获得对该历史问题较为客观、全面的认识. 五、创新思维方法在大学工程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大学工程类专业主要面向国民经济生产建设领域培养设计、研制、工程建设等专门人才.工程类课程可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两类,如工程制图是专业基础课程,建筑设计则是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既与实际工程领域有密切关系,又强调理论性与方法性,一般属于某类工程领域的通用课程.专业课程则具有明确的专业特性,与实际工程应用对象紧密相关.总的来说,工程类课程涉及大学生专业特长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故夯实基础、精熟专业、强化实践、培养素质、训练能力,是工程课程教学应体现的基本特色.每一门工程课程都是在为大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做好储备,如何将专业知识学精、学透,使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具备能够应对未来工作的扎实的专业素质与专业应用能力,是工程课程教学应该探索的重要课题.当然,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实验训练、重视实践教学应是工程课程教学创新的基本途径.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其他一些方式、方法对其教学创新的作用. 例如,将一些创新思维方法引进工程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可以更好地提升工程课程教学效果.以工程制图为例,可抓住其课程特点,通过引入创新思维方法来改进其教学方式.工程制图课程理论严谨,对空间抽象思维有较高的要求,它与工程实践有密切联系,实践性强,将一些创新思维方法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对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其工程和创新意识都能起到重要影响作用.比如,工程制图需要有三维空间的立体想象力,如能在课程初期通过发散思维法、聚焦思维法、联想思维法等对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进行一定的训练,就可以为提高思维空间想象力打下较好的基础.再如,物体都是三维的,但在制图里都是用二维平面图来表达关系的,因此视图法就成为了工程制图的核心方法.如果能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组合创新法、逆向思考法、关联法的学习与训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多向思维,启发学生联想,培养学生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的思维,增强他们梳理解决纷乱复杂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理解二维与三维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方式会有很好的促进效果. 我国的大学课堂上,教师普遍习惯于讲授式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思维方法是人类对创新规律、创新原理长期总结的成果,不仅可以指导人们的生产创新实践活动,也可以应用于教学创新实践活动中.本文探讨了一些学科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的可行性,不仅有利于创新教学设计、改进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瞿葆奎.国际教育展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苏德矿.大学公共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EB/OL].http://jpkc.scezju.eom/wi.f/showlv3ex/102/0,2012-08-09. [3]??张晴,袁晓梅,李汉军.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21):182. [4]??陈修芳.类比法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1):25-26. [5]??李亚琴.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途径初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5):50. [6]??王??卓.浅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7. [7]??孙媛媛,王倩.论创新思维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64-65. [8]??扈中平,刘朝晖.多元性教学理念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教育研究,2001,(7):20-24. [9]??张正文.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式?[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6):44-45. (摘自《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第09期 作者/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李存金 张慧娇) 浅析高校学生焦虑心理及其应对建议 摘要:目前,由于学习、就业等压力过大,一些大学生出现焦虑心理现象,具体表现有新生焦虑、应试 焦虑、就业焦虑等.提出大学生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积极融入集体和参加体育锻炼,树立正确的考试观,摆正就业心态,正确面对就业压力,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培养健康、开朗的性格,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克服焦虑心理等建议. 关键词:焦虑心理,高校学生,体育锻炼 一、引言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最早从心理学角度重视并探讨焦虑问题.在其早期著作中确信,焦虑是受压抑的里比多的一种发泄方式,后来他又认为焦虑是自我和本我之间、本能欲望和现实调节之间冲突的结果.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学习、就业等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焦虑心理不容忽视.笔者对辽宁对外经贸大学部分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状况与行为调查,此次调查共随机抽取了1~4年级在校生共1358名,其中男生917名,女生441名.1358人中检出心理抑郁者165人,检出率为12.2%;检出焦虑者40人,检出率为2.9%.心理环境:成就感降温,兴奋期消退. 本文从高校学生焦虑心理的具体表现入手,重点分析其应对建议. 二、高校学生焦虑心理的表现特征 (一)新生焦虑 国内研究显示,59.1%的大学新生焦虑心理水平高于全国18~29岁青年的平均水平.高校新生既要承受学习的压力,又要学会独立应付日常起居,甚至还要面临情感上的困扰,焦虑抑郁时有发生.自身角色转换和来自外界环境的变化往往会让人感到紧张和压力,出现偶尔的焦虑情绪无伤大雅,但如果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与客观事件和处境不相称,或持续时间过长,在大多数人不会紧张的情况或场所突然感到强烈恐惧,可能就是焦虑障碍的征兆. (二)应试焦虑 在当代大学生中,考试焦虑症比较普遍.考试焦虑症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消极情绪现象,它是在一定应试情境的激发下,受人格倾向、个体认知评价能力和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和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必须通过考试拿到学分,否则无法毕业.还有大学英语四级也是很多学校颁发学位证书的必要条件.部分准备不充分的学生,认为目的达不到,或是在应试过程中预感到成绩不好,表现出情绪低落,动机缺乏强度,缺乏韧性,同样表现为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致弃考.这是由于动机过弱和注意力分散所致.在高校考试中,如第一科考试试题难度较大,成绩过低,会给第二科考试的应试者心理带来干扰,表现为消极,没有信心,直至不能坚持下去. (三)就业焦虑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的求职之路也变得格外艰辛、漫长.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增加就业砝码,不少在校大学生除了要应付紧张的课程外,还利用课余时间"试水职场".笔者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103位大四准毕业生做了抽样调查,有60%的大学生都会在毕业前试水职场,跑招聘会、"海投"简历、找兼职等屡见不鲜.结果显示,72%的大学生都存在"就业焦虑症"问题. "大学生担心找不到合适、满意的工作,担心企业不适合自己,担心工资太低,这都是就业焦虑症的表现."中央教科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家尹邓安表示,就业焦虑症不可忽视,轻者可带来压力、唤起大家的警觉;重者则会使人在就业面前惊慌失措,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对就业产生恐惧."如果长期处于过度焦虑的惊恐状态,容易造成生理失常或产生焦虑性神经症."他提醒说."大学生应该理性面对就业,做好自我定位和职业规划,有目标地加强学习."尹邓安强调,扎实的专业功底才是找工作的根基,同学们即使焦虑也不能舍本逐末,丢掉上课的时间去跑招聘会." 三、克服焦虑心理的建议 (一)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积极融入集体生活 新生要克服"入学焦虑症",适应大学生活,首先必须转变依靠家长和老师督导学习的心理习惯,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二是转变依赖家长照顾生活起居的习惯,学会融入集体生活.同时,新生应积极主动的通过各种方法、渠道了解高校,如,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校园论坛上开设了新生报道专栏,专门为新生答疑解难.一些热心的高年级同学,也会经常登录校园BBS,对新生的求助有问必答,甚至还附上了校园地图、风景照.高校BBS成为新生快速了解学校,融入大学生活的最好方式. (二)通过体育锻炼控制焦虑情绪 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副教授约翰·J·莱特伊在《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杂志》中阐明,"体育锻炼本身并不能使你更聪明,但他能使学习者的大脑处于最有利于学习的状态."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有句名言:"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全的身体." 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促进作用.每天有规律地体育运动是消除焦虑的最好办法,只要让大学生每天运动最少1小时,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都会远离焦虑."八减一大于八",是说在8小时学习过程中抽出1小时进行运动,会比8小时全部学习收效大.作为高校学生,还可通过体育课培养信心,激发自强精神;强化心理适应能力,来缓解自身的焦虑心理. (三)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1.考试具有局限性,一次考试并不能得出对学业的完整评价,更无法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考生完全可以告诉自己只要尽力就行了,问心无愧,重过程轻结果,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值. 2.如果对考试的结果期望过高,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就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心理,应该进行适当调整,客观分析自己的学习成效,确定比较恰当的自我期望目标. 3.正确估计自己的应试能力.教师可在考试之前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复习等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自己的长处,找出弱点和漏洞,从而制定适当的考试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四)正确面对就业压力 大学生就业有六种归因因素:个人素质、机会运气、求职知识、个人努力、积极情绪、社会关系.其中,个人素质、求职知识、个人努力、积极情绪属于内归因,机会运气、社会关系属于外归因.当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取得好的进展时,适当引导毕业生进行内归因正强化,认为取得好的进展是个人素质、求职知识、个人努力、积极情绪等因素的结果,从而提高毕业生找工作的自信心. 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要合理调整工作预期,摆正就业心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平时也要加强身心锻炼,培养健康、开朗的人格素质,摆脱就业焦虑情绪.学校也应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辅导,引导大学生们保持合理的就业期望,形成开朗乐观的就业观. 四、结语 当人们面临一个新的环境,对许多事情没有把握可以控制的时候常常出现焦虑,而高校新生和毕业生对新环境、学习和工作、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压力,导致他们的焦虑体验加强,严重的则导致焦虑障碍的现象.正确面对焦虑心理,分析其成因,提出对策,既是当代大学生要积极面对的问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同时也是全社会应认真对待的专题.要立足于预防为主与防治相结合、早觉察早治疗的原则,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承受力.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59-260299-302. [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7-24200-202. [3]高鸿鸣.刘金华人生心理指导大全[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460-462. [4]沈德立.高效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M].心理学杂志,2006:24-29. [5]杨傲多.卡耐基情绪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547-552. (摘自《对外经贸》2013年第8期 作者/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马秀欢) 向课堂要质量 编者按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关键是要抓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等教育质量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多民族地区课程与教学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者从某些大学课堂存在的低效现状出发,提出问题,想出点子,很有借鉴意义. 大学课堂效率低亟待变革 大学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 因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升学考试压力,使得中学生身心疲惫,升入大学以后,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大学管理者为了加强管理,又在大学发动了升学应试教育,比如大学中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与考研之风盛行与此有必然联系.这种大学的应试教育倾向,使大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应付考试方面,本来可以开展素质教育的高等院校,又重蹈应试教育之覆辙.在大学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或背英语单词、或戴着耳机训练英语听力、或睡觉、或发呆、或看闲书、或心不在焉,等等,而教师在讲台上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即使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同样的现象亦然不变,而课后的四六级考试培训班却人满为患. 面对大学课堂上的低效问题,有责任心的教师常常会尝试一些改革,可因为缺乏政策支持与制度的保障,常常是举步维艰,半途而废.大学课堂教学低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教师教学方法的陈旧与单调,这种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已经不符合现代学习理论的基本理念,需要通过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来实现大学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须针对学生的特点 一般来说,人的成熟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身体的长成、心理发展完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处于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身体的长成已经完成,但心理的成熟和社会化程度还不够,因此,大学生还不能说是成熟的人,还是处在发展中的人.他们一方面因为生理上的成熟而表现出成人的某些特点,行为方式模仿成人,以显示自己的成熟;另一方面,因为心理的不成熟和社会化程度不高,常常又表现出单纯幼稚的一面.因此,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要与中小学不同,要考虑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平等、尊重、信任的理念下开展课堂教学. 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虽然以校园的学习生活为主,但同时还伴随着一定的社会生活.现在的大学生成长在我国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无不打上信息化时代的烙印.所以,他们在思维方式上与大学教师有较大的差异,他们所接触的社会信息也十分丰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有关内容都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出现"反哺教育".但是,有些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问题关注比较多,但更多是理论上的和间接经验,所以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对现代科学与技术的问题了解得比较深入,涉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但同样缺乏实践参与体验.大学课堂教学不仅要客观地面对这些客观地存在于大学生身上的时代特征,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好这些时代特征以提高大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变革重在改变学习方式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是在我国进入新世纪以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从普通高中升入大学的,从2013年始,我国启动新课程改革小学一年级入学的学生已经升入了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新课程反对"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出了"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学习、参与式学习"等新型的学生学习方式.在这样的理念下,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更加适应新型的学习方式,课堂正在变为一种"学习型共同体".而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师生的互动,缺乏学生的合作、参与、体验.大学课堂教学方法正在受到挑战,必须通过变革以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大学的课堂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特点.课堂教学的内容不仅重视知识与技能,更要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融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之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切忌单调的讲授法,而是要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大学生在学会倾听与表达的同时,体验、参与课堂教学,形成活态的知识与技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要民主平等,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及时发现自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对待学生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课堂教学管理有条件的话应实行小班化,让学生在愉快学习中形成创新能力.这种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生活,表面上看所传授知识的量好像是少了,但质量却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在减轻学习负担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创造力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还有,大学课堂教学方法变革,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目前大学均已配置现代的教学设备,但很多大学对其的应用开发却十分有限,通常的情况是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变为白板加话筒的教学,教师站在讲桌前宣读讲义的教学变为教师坐在操作台前宣读PPT(电子演示文稿)的教学,其本质仍然是满堂灌的照本宣科教学法.大学课堂教学变革需要现代教育技术及掌握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开展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展大学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是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总之,大学课堂生活是丰富的,课堂教学不能是局限在一定的时空中对大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课堂生活首先是作为活生生的人的一种特殊生活,虽然特殊但却是和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相通的专业生活.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只是大学课堂生活变革中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只有全面深入地理解大学课堂生活的内涵与实质之后,课堂变革才能启动,而这又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这也正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根本任务所在. ?(摘自《光明日报》2013年10月30日 作者/?西北师范大学 王鉴 王明娣) 媒介素养与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摘要:外语教学质量与外语教师素质有着密切关系.而提高外语教师素质关键在于重视和促进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媒介素养成为高校外语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媒介素养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为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依据教师媒介素养的内涵,结合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外语学科特点,从媒介素养对促进外语教师发展的必要性,将媒介素养培养有效融入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以及媒介素养教育对促进外语教师发展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关键词:媒介素养,专业发展,外语教师 0??引言 新世纪高校外语教育领域的深入改革亟待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外语教师队伍.高素质的外语教师队伍决定着高校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和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在借鉴国外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逐渐得到国内研究者的关注和认可.笔者认为,所谓的高素质外语教师队伍意味着外语教师不仅仅要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学术水平以及教学科研能力,还意味着外语教师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膨胀、充斥的社会,作为信息传递载体的各种媒介形式也日益丰富.从这个角度来讲,高素质的外语教师必定也是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教师.教师媒介素养是时代赋予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内涵.目前,在国内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尤其是教师媒介素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更不必说从教师媒介素养视角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展开探讨了.因此,本文尝试就此问题展开初步讨论.笔者有理由相信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无论对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外语教育改革,还是对提高外语教学质量都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从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过程.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其专业发展过程也就是他们的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具有持续性和自主性特点.教师专业发展持续性在于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贯穿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而高校不断的教育教学改革、社会的发展变迁以教学对象更迭等因素则促使教师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各种途径的学习、培训,不断促进自身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近些年来,为了满足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人才培养国际化趋势的要求,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开设了公共英语基础课或专业英语课,外语教师队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可以说,外语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对外语教学质量乃至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外语教师专业素养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为了保证外语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国内一些培训机构和高校均开设针对外语教师开展职前和在职学历教育.甚至作为高校主管部门的教育厅和教育部还针对外语专业、大学英语、高职高专等外语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类型多样、不同层次的研修班.另外,目前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也已引起外语界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并且也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研究主题由最初的引介、评述国外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高校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反思教学、行动研究、教学设计以及教师话语研究而逐步扩展涵盖国内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构建、相关概念内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和策略探讨等方面[1].当然,在外语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研究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师资培训和教师发展缺乏长效机制、教学任务繁重、进修机会少以及批判、反思性外语师资缺乏等.令人兴奋的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高度发达的媒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 2??外语教师媒介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传媒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无时无刻不在传播着海量信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等也成为了当代公民必备的素质,这种素质可称之为媒介素养[2].因此,可以说教师媒介素养培养就是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师教育的思想和方法,是指导教师掌握基本的媒介知识、正确选择、准确理解、合理评价大众传播信息,并使教师成为有创新性的传播者的教育.通过教育,培养教师批判性地接受媒介信息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利用媒介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等.教师媒介素养应包含媒介认知和媒介批判性等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讲,一方面,教师要了解不同媒介形式的特征和信息制作过程,能够自觉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清醒认识各种媒介的性质和功能[3];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提高自身对不良信息和不同价值信息的甄别选择能力,从而可以引导大学生批判性地解读和利用媒介信息. 信息时代面对各种新媒介对高校教师的不断冲击,将教师媒介素养培养融入教师专业发展中愈发显得迫切和必要.当然,外语教师也不例外.外语教师亟待培养媒介素养与高校外语课程不无联系.高校外语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决定了高校外语教师须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首先,外语课程已逐渐成为一门依托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实际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4].高校外语课程也被指出"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以及"课程的设计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5].包括多媒体、网络甚至手机等移动设备在内的多种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我国外语教育的主要教学手段.教师必须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现代的信息技术.当然,这只是教师媒介素养的其中一个方面而已.其次,从高校外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来看,通过外语课程学习,要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人才.也就是说,外语课程不应该被狭义地认为是一门仅关注学生语言工具性的课程,而是一门同时肩负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使命的课程.相对于中小学外语课程对语言基础和技能的关注,高校的外语课程更多的应该关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性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综合素质将得以提高[6]. 3??媒介素养教育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概念引进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无论对于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还是对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培训,相对于国外在此方面展开的工作和研究而言,可以说是刚刚起步,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必须结合现有的外语教师培训策略,总结、借鉴和利用国外教师媒介素养的经验,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途径,推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3.1??构建和完善外语教师媒介素养培养机构和平台 美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源于美国具有促进教师媒介素养的专业培训机构以及这些培训机构设计研发的针对性课程.在我国,虽然也成立了包括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媒介素养浙江传媒学院研究培训基地、浙江传媒学院媒介素养研究所等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机构,但基本上没有开展针对外语教师媒介素养的教育培训.面对信息时代强大的传媒力量对传统外语教师的地位、角色以及权威性等的冲击,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共享资源、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手段、知识成果的快速传播、高效的协商交流以及广泛的协作学习与研究等鲜明的时代特征,构建和完善外语教师媒介素养研究机构已刻不容缓. 在考虑成立国内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培训机构同时,目前应着重完善国内现有的媒介素养培训机构以及承担外语教师发展的培训机构和平台.这样做既可以扩展培训机构的发展空间,还可以利用培训机构的现有资源,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随着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运用,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以媒介内涵为主要内容的外语教师媒介素养的初级阶段培训可以采取校本培训的方式进行.当然,鉴于中心成员对媒介内涵的掌握并不意味着他们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因此,笔者认为国内现有的媒介素养教育培训机构因其依托具有良好媒介素养的专业师资的优势,可增加对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项培训,以满足他们对包含电视素养、视觉传播、批判性分析媒介现象及信息素养等内容的高级阶段媒介素养的培训需求.另外,旨在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由外语教育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两大外语类权威出版社资助的暑期主题培训因为目前尚未开展过针对外语教师媒介素养的相关培训,所以今后外语教师的暑期培训中可考虑增加媒介素养主题培训.此外,中国高等学校教师网及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网等网站应结合自身的网络资源优势,完善其网站内容.比如,增加包含媒介素养相关信息、媒介素养教育能力指标、教学资料库、媒介素养教育人力资源以及评估方法等栏目,推广普及教师媒介素养知识,努力搭建起有效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教师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平台. 3.2??构建系统的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制度 高度发达的媒介为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丰富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全面的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应包含媒介的认知能力和媒介批判反思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媒介素养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素养,更重要的是它已成为一种人文素养,是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部分高校外语教师的媒介素养进行问卷调查后,结果表明90%以上的教师对媒介的认可度保持较高的统一性,他们都认可媒介在高校的外语教育教学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是当他们被要求在问卷中简要描述"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时,绝大多数教师承认他们并不了解这一概念及其内涵.调查结果还显示,外语教师日常使用较多的媒体是幻灯片之类的东西,而其他基于互联网的比如微博和播客等其他媒介则较少使用.实际情况便是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的思想在幻灯片等教学材料上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而花哨绚丽的幻灯片背后却难觅批评性思维培养训练的踪影.可以说,高校外语教师对媒介的认识和利用仍处于自发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构建完备的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保障以及促进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以制度化的形式来规范外语教师素养教育的内容以及标准等方面.形成长期、稳定的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制度,依托高校内部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也可以联合相关培训机构定期对外语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通过规范的制度来提升高校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自觉意识.具体来说,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制度首先必须对外语教师媒介素养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以及培训机构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和完善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激励、评价制度等.激励、评价制度应旨在鼓励外语教师自觉地在自身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课程实践中去.另外,在时机成熟条件下,作为外语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可与教师入职、教学考核以及学生评价等方面结合起来.需要指出的是,在构建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制度方面,还可以和课程设置加以综合考虑.通过要求在课程设置时,应提高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借此培养高校外语教师多层次的媒介素养能力.可以说,构建完备的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制度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制度对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加以规范是此方面培训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4??媒介素养教育对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4.1??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外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提高外语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重要内容之一.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各种媒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规模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活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手段都无法规避媒介发展所带来的空前的影响.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量急剧膨胀,信息传播速度和知识更新都很快,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多元化.外语教师获取与教学活动相关信息知识的传统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通过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促进高校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意识,提高利用媒介为教学服务的自觉性.比如,具备一定媒介素养的外语教师能够正确评价学习资源,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习资源的优势,丰富教学和学生学习资源,满足大学生外语学习中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另外,教师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将信息和知识的内涵以丰富的媒介形式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促进了大学生的语言学习和相关知识的建构.最终,使外语教师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4.2??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外语教师的批判和反思能力 媒介批判能力亦即公民判断、解读各类媒介信息以适应社会发展,参与社会进步的能力,是媒介素养的重要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媒介素养可被理解为一种批判性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过程.当进行严谨的阅读和研究时,媒介素养能够提高教师传统的文字素养能力,教师会准确地辨析一篇杂志文章、电视新闻和广告的真伪等[7].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的文本建构规则,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梳理和呈现事实.媒体作为一种意识机构,其本质是为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服务.因此,媒体语言不可能是中立的,媒体信息总是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各类媒体新闻报道中的遣词造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主流意识形态对新闻事件所持的立场和态度,折射出新闻媒体编辑者乃至其背后利益集团的主观意识.外语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门文化特质课程.能否正确解读所接触的文化对外语教师来说非常关键.外语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提高外语教师的文化解读能力.另外,当代大学生每天频繁接触各种媒介和大量文本信息,如果他们在接触各种媒介,尤其是接触西方的英语广播、电影、报刊和网络媒介时,不能辨别出媒体话语隐含的特定意图和观点,极容易被媒体所左右.具备媒介素养的外语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客观把握新闻媒体报道的相对性.比如,对于国内外的一些热点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不同国家、不同媒体的外语媒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某些媒体报道观点差异产生背后的深层原因和所体现的意识形态[8].批判性地引导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媒介批判意识,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完善其公民意识,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说,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最终归宿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只有自身具备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的外语教师才敢于鼓励自己的学生勇于反思现状、提出问题、挑战权威,培养出具有批判意识的社会公民. 5??结束语 信息时代媒介正在前所未有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媒介素养已成为高校外语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予了新时代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内涵.只有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融入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外语教师才能正确地认识媒体,熟练掌握、运用媒体,将现代媒体技术有效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另外,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融入教师媒介素养,还能促使外语教师自觉地对媒体所传播的信息进行批判、反思,从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这种批判、反思的观念成功传递给学生,最终有助于推动对大学生以批判性思维为宗旨的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文秋芳,任庆梅.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趋势、特点、问题与对策——对我国1999-2009期刊文献的分析?[J].?中国外语,2010,9(4):77-82. [2]??"媒体对大学生成长影响的研究"课题组.论新形势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及特征?[J].?现代传播,2008,(6):116-117. [3]??刘晓敏.教师教育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207-210. [4]??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3-07-0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 1667143.htm.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8. [6]??徐协.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教学研究,2012,(5):70-72. [7]??陈晓慧,杨菲.美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5):22-25. [8]??杨春红.媒体英语课程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现代传播,2013,(9):159-160. (摘自《教学研究》2013年第04期 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郑友奇) 《温家宝谈教育》 作者:《温家宝谈教育》编辑组 定价:69.0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3年10月 简介:《温家宝谈教育》本书体现了温家宝同志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和深刻思考,展示了他根据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规律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教育论断,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及十八界三中全会精神,在新时期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温家宝谈教育》本书内容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事业的各个方面,涵盖了温家宝同志自1995年至2013年的代表性教育论述,包括讲话、报告、信函、谈话等66篇,另收录新闻媒体报道文章17组、教育活动图片50余幅,其中许多文稿和图片资料为首次公开发表. 温家宝同志始终心系教育,特别关心教育,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担任国务院总理十年间,他更是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深入基层学校视察调研,对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战略部署.编辑出版《温家宝谈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学习领会温家宝同志的教育思想. 《教育资讯汇编》阅读方式说明 Word版 在目录中,按住Ctrl并单击鼠标左键即可阅读对应文档 PDF版 方法一:直接点击目录中对应文档即可跳转至全文阅读 方法二:直接点击PDF阅读器左侧书签中标题,也可直接跳转至对应文档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高级餐厅服务员理论  前厅服务员理论知识  客房服务员理论知识题  餐厅服务员中级题库  餐厅中级服务员考试卷  电工中级理论知识答案  电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考驾照理论知识  中级审计理论与实务  驾驶员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