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浅析 高要市南岸中心小学:莫劲元 摘要:众所周知,栩栩如生的插图与文字相得益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大特色,翻开数学课本,教材中一幅幅让孩子们心动的画面,色彩鲜明、清晰,富有生气、充满童趣,为孩子们勤于思考、乐于学习提供了精致素材.从2003年至今,我们已经在1-4年级推广使用了新教材,笔者教材中的插图进行了如下分析. 关键词: 情境图 应用 意境 拓展 一、主题情境图——导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因此,无论是新课题的引入还是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或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情,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情境中,激发他们探究新知的欲望,教材"主题情境图"编写的目的正在于此.如,一年级上册"2.比一比",教材用"小兔和小猪搬运建筑材料"作为主题情境图.教学时可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或以表演方式展示,将静态的主题图变为动态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或表演,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中,从小兔和小猪的动作语言、神态中感知参加劳动的快乐心情和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少).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按图索骥,"主题图"出示后,习惯地问,"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便开始"看图说话",漫无边际地说起来,往往忽视了情境图对本节课的引入作用,绕了一大圈后,还得教师说出图的真正用意.还有些教师打着对教材"创造性使用"、"二度开发"的旗号,无视课本中情境图的内在特点和前后联系,随意对主题图改头换面或弃之不用.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统计"时,教材提供的主题情境是找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盘?,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男女生套中的个数.学生对此很熟悉,操作起来应该很方便,可有的老师觉得不行,任意换成别的形式,达不到编者的实际用意. 因此,教师首先要加强对"主题情境图"的理解、研究、领悟,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对主题图进行观察、分析,从中发现、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只有会鉴赏才能创新,也才能发挥"主题情境图"应有的作用. 二、应用实践图——析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教材中"试一试"、"想想做做"、"练习"等练习题的呈现大多以图片为载体,以文字加图片、卡通、表格等形式展现.很多练习在文字叙述后配上了插图,但插图不只是点缀,更多地在图中暗含着解题的信息.如,一年级的下册有一题,妈妈说:"买的苹果和梨一共有15个"小朋友问:"梨最少有几个?最多有几个?"单看文字,可能性很多.但插图作了提示,桌上放了3个苹果还有2个梨.妈妈的水果篮里也很清楚地看到2个苹果.显然苹果最少有5个,梨最少有2个.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理解教材,"从妈妈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从哪里知道有关解题的信息?"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交流,在此基础上再来回答"梨最少有几个?最多有几个?". 因此,练习时,教师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的习惯,边读文字叙述,边关注图片提供的解题信息,要把文字和图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思考.要使应用实践图成为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平台. 三、意境(场景)描述图——悟 插图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能够帮助学生读懂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说插图是对文本意境的描述,是文本的补充.学生在读清文字叙述的同时,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能有效加深对题目的理解.例如,二下第46页剪一剪,教材只用图解释剪折过程,学生对具体的操作依然模糊,编者适时适当地配上三位小朋友的实际场景.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从场景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能看明白他们剪折的方法吗?"有疑而问后再读文字叙述,自然能很快找到答案.应该说,实践活动是新教材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亮点.如此丰富的场景、多彩的画面,给学生提供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别的教学形式无法实现和替代的.教师应充分挖掘可用的资源,使它们为学生所学、所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它们常常被忽略,原因是多方面的.1、有些活动与当地学生生活有出入,学生无法身临其境.例如,二年级下册P109《统计》,要求20分钟统计各种车辆经过的辆数.城市学生可以做到,内地大多数农村学生却较为陌生.农村教师在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后再教学,对遇到的问题要逐个解决,深入探讨. 2、活动费时费力还多不见"即时效",觉得不值得,还不如多花些时间练习别的题目.如二下P49第七题用P133学具拉一拉,第八题用P135的学具转一转.是让学生欣赏由平移或旋转得到的美丽图案,再根据要求自己设计一些图案.这既是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认识生活中数学的过程,又是动手、动脑综合运用平移、旋转知识的好范例.不但不能省,更应花大力气来让学生欣赏、设计,充分感悟数学的奇妙效用.3、只完成实践活动中要算的题目,其余的忽略或一带而过.如一年级学完了20以内的加减法后,安排了《我们的校园》的实践活动,除了计算的问题还有如"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还喜欢哪些体育运动吗?你能解决活动中的哪些实际问题?"这些也是这个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之一,怎能弃之不理? 四、知识拓展图——延 人教版数学教材在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应用方法和技能的同时,加入许多数学背景知识的介绍.这些介绍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那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史料的加入,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类知识多安排在"你知道吗?"和"生活中的数学"环节里.除了这些,练习中编者也有意识地插入一些知识介绍、拓展性的图片.如二年级上册第120页"多位数加减法",插入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等图片,学生在对读数写数知识巩固的同时,也对许多"世界第一"有了深入了解.对于这此内容我们不能漠视编者的良苦用心,对提供的知识性的内容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了解,并让学生搜集、调查相关的信息,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犹如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他以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教材是个例子,提供给教师、学生学习的范本,我们的教师要善于开发插图的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让插图"活起来",发挥它特有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参考文献: 宋振韶《教科书插图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年第06期 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课程. 教材. 教法,2004 . 4 刘金辉《新实验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广东教育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