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行政伦理学》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www.wordwendang.com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word文档 模拟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 ). A.政治伦理学 B.行政伦理学 C.管理伦理学 D.行政道德学 2. 专门行使行政权力和制定公共政策的系统是( ). A.管理系统 B.政治系统 C.行政系统 D.执行系统 3.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是( ). A.行政效率观 B.行政法治观 C.行政伦理观 D.行政权力观 4. 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是( A.重法轻德 B.德法并重 C.重德轻法 D.德法并废 5. 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 A.遵纪守法 B.为人民服务 C.廉洁奉公 D.尽职尽责 6. 在我国,行政人员把服务精神贯彻到行政管理活动中并通过公共行政的服务价值的实现去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选择和道德追求的总和是( ). A.行政责任 B.行政良心 C.行政理想 D.行政作风 7.下面关于良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良心不是与生俱来的 B.良心是没有阶级性的 C.良心的内容是客观的 D.良心是一种道德范畴 8.下面关于行政良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行政人员应该照章办事,而不能讲良心 B.行政人员在执行政策时,要讲感情而不是讲政策 C.行政人员制定政策的依据是法律,与良心无关 D.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员按政策办事和凭良心办事是统一的 9.行政责任的具体实现主要体现为( A道德责任 B法律责任 C外部行责任 D消极责任 10.严格意义上的行政责任体现出现在下列各社会治理模式选现的( )模式中. A统治型 B服务型 C管理型 D以上都不对 11.下列内容不属于我国政府行政纪律六项基本内容之列的是( ). A 政治纪律 B公共道德纪律 C政治中立纪律 D保密安全纪律 12. 对行政纪律社会性的正确理解是( A. 行政纪律的有些内容使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 B. 行政人员生活在普通的社会生活中,纪律内容必然反映社会规范的要求 C. 行政纪律既要考虑社会影响,又要关注维护自身组织秩序中的作用 D. 行政纪律反映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13.行政荣誉是社会舆论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做出的(的道德评价以及行政人员的全体或个人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 A否定性 B肯定性 C中性 D客观 14. 行政荣誉按照( )来划分,可以分为团体荣誉和个人荣誉. A.荣誉主体 B.产生的原因 C.内容 D.形式 15.从行政人格的现实表现来看,它是( A.个体人格 B. 组织人格 C.职业人格 D. 群体人格 16.在行政人格的构成要素中居主导地位,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起支配作用的是( A. 行政理性 B.行政感情 C. 行政习惯 D. 行政信念 17.在政府治理模式走向德治的过程中,治理工具主要表现为( ). A. 法律制度 B. 伦理规范 C. 政策法规 D. 行政法规 18. 一般伦理规范以哪种模式为主( A. 应为模式 B. 勿为模式 C. 能为模式 D. 可为模式 19.政府信任关系是指(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管理活动的合理期待. A. 公民 B. 公众 C.行政相对人 D. 行政官员 20. 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的基本特性是( A.主观灵活性 B.客观性 C.社会通用性 D.强制执行性 填空题(请将适当的选项填入对应的空中.每空2分,共30分) 行政责任制度 强度的转变 内在的 全体社会成员 方向的转变 个体行政责任意识 人格特征 自律 现实表现 行政管理 1.行政伦理属于一种行政权力的 机制,是行政权力 一种约束机制. 2.行政伦理学的正义观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 活动中公正地对待 . 3.行政态度的转变方法包括:和.4.行政道德是行政技能的 ,行政技能是行政道德的 . 5.实现 向 的转化,并最终形成群体的行政责任意识,是优化行政管理所要追求的目标. 6.行政纪律生成和运行机制的动能就是解决以 等形式出现的 如何监督、规范行政人员行为的问题. 7.在现实的行政过程中,公共政策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公共政策的效力,严重破坏了政府的 .主要问题是: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为什么说行政责任既是制度的又是伦理的? 如何理解行政荣誉具有道德激励与工作评价相统一的特点? 为什么说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但违背了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论述题(2题选作1题.每题20分,共20分) 结合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基本建设的实践,试述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为什么说行政伦理规范是主客观的统一?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行政伦理学》 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B 2. C 3. A 4. C 5. B 6. C 7. B 8. D 9.A 10.B 11.C 12.C 13.B 14.A 15.A 16.D 17.B 18.A 19.C 20.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自律 内在的 2.行政管理 全体社会成员 3.方向的转变 强度的转变 4.人格特征 现实表现 5.个体行政责任意识 行政责任制度 6.行政条例 规章 伦理道德 7.公信力 朝令夕改 行政不力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为什么说行政责任既是制度的又是伦理的? (1)首先,行政责任是制度化的责任,不仅法律责任会以制度化的形式存在,而且道德责任也会受到职业道德规范等制度化的道德因素来规范.(3分) (2)其次,行政责任的伦理性特征突出表现在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对公共性的遵从,对社会公众的服务要求.(3分) (3)在某种意义上,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组织特别是行政人员所承担的一切责任,都是通过转化为道德责任的形式才会使行政责任成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责任,才会使行政责任得到有效的实现.对行政人员来说,这无疑既是制度上的规范,又是道德上的要求.(4分) 如何理解行政荣誉具有道德激励与工作评价相统一的特点? (1)行政荣誉的给付是建立在对行政管理组织和行政人员行为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基础之上的.在程序上,它往往是在工作评估阶段之后出现的.在根据行政人员所在职位的要求而对其素质及其工作做出全面的评价之后,给出优秀、称职、不称职的考核结果.(3分) (2)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行政荣誉也是对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的一种道德激励手段.激励问题是当前"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荣誉给人鼓舞和激励,荣誉的获得,首先是对其工作业绩与成就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是对其他后来者的一种示范,使他们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更高的追求,为获取荣誉而积极工作,不断创新,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这也正是荣誉本身的号召力和魅力所在.认真实行对行政人员考核工作,建立行政人员"德、能、勤、绩、廉"评价制度,并将考核结果同奖惩、工资、职务升降、辞退等挂钩,就会使考核的奖优罚劣功能得到发挥,从而较好地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5分) (3)在此基础上,还需充分发挥行政人员奖励制度的作用,适时开展行政性表彰奖励活动,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如中组部、人事部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称号,就是一种荣誉激励机制.因为,开展行政性表彰奖励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广大行政人员奋发向上的精神.行政荣誉的获得,能满足行为人员的精神需求,能激励行政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重复和强化被激励的行为.(2分) 为什么说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但违背了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政纪律是行政组织基于法律的授权而制定的,是法律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规范的具体化.行政组织根据自身利益需要,所制定的行政纪律往往比法律规范更为严格,具体和细致,因而,是一种更高标准的行为规范.(5分)从这个意义上讲,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而反之,行政人员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5分) 论述题(2题选作1题.每题20分,共20分) 1.结合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基本建设实践,试述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1)行政人员的"自律".所谓"自律"指人的道德规范.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人员的内在道德规范.(2分) (2)行政主体的道德"自律"是行政伦理的核心.因为:第一,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中最基本、最深刻的内在根据.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性使行政伦理领域的"自律"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4分);第二,制度的主体具有自律精神的内在涵养是保障制度本身具有伦理的前提.制度都是人为的,在相同制度规范背景中,公共权力的运行会因为行政主体"自律"境界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4分) (3)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先进性赋予了社会主义行政伦理更高的要求.主要说明:第一,我国行政人员作为先进制度的承载者和实施者,其"自律"精神的养成和发扬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最大程度地得到体现,关系到执政党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 为什么说行政伦理规范是主客观的统一? (1)行政伦理规范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行政伦理规范体现了人类对行政伦理关系的自觉认识和自觉规范,体现了人类的主体性、创造性.行政伦理规范又是专门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规则和标准,所以对行政人员及其行为具有客观的制约性,它以普遍性的社会形式实现对行政人员个体任意行为的理性制约.(8分) (2)行政伦理规范在内容上客观的,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行政伦理根植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伦理关系,是反映行政管理职业伦理关系及其客观要求的行为规范.(4分) (3)行政伦理规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行政伦理规范作为客观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形式,作为客观的行政伦理关系和行政道德要求的反映形式,是行政人员及行政体系各部门对行政伦理关系主观认识的结果,它必然包含着行政人员作为道德主体的抽象、概括、判断等思维活动,并以行政伦理概念、行政伦理范畴、行政伦理判断等主观形式表现出来.(8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本科) 《行政伦理学》历年考题(主观题)汇总 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中廉政与勤政的关系.(2007.7,2008.2 2009.1,2010.7) 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哪些内容?(2007.1 2008.1 ) 行政人员的德行和行政良心是什么关系?(2008.7) 行政人员的公正意识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2009.1,2010.7) 确立严格的行政纪律有什么意义?(2007.7) 如何理解行政荣誉具有道德激励与工作评价相统一的特点(2007.1) 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责任的关系?(2009.1,2010.7) 如何理解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2010.1) 试述行政荣誉的获得途径.(2010.1) 要做到勤政为民,必须树立哪几种意识?(2007.7) 行政伦理规范中"勤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006.7, 2009.7) 政府信任关系中,在权力道德方面政府应如何作为?(2007.1, 2009.7,2010.1) 简述信任关系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2006.7) 简述社会舆论、行政行为习惯和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三种评价方式的关系.(2006.7 2007.7) 结合我国现实,试论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2006.7) 论述公共行政追求社会公平的意义.(2008.7) 论述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作风的内容.(2007.1) 在我国,行政责任制度包括哪些内容?行政责任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007.7 2008.1) 我国行政责任制度包括哪些内容?联系实际说明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关键.(2006.7) 行政人格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009.7,2010.1) 试论行政信念对行政人格构成的作用.(2008.1) 如何理解独立人格生成中制度的作用.(2005.7 2008.7) 为什么说行政伦理规范是主客观的统一?(2008.7) 联系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说明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建设方向.(2009.1,2009.7,2010.7) 行政伦理监督的基本原则和作用.(2010.1) 试述社会舆论在行政道德评价中的重要作用.(2009.1,2010.7) 试述社会舆论监督的方式和作用.(2009.7)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伦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主观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简答题 1.中国当代行政伦理有哪些规定? (1)在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行政伦理规定,属于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行政伦理. (2)主要包括的内容:第一,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第二,强调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2. 行政伦理学与伦理学都要研究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但二者之间还有什么不同? 行政伦理学与伦理学二者的不同表现在:伦理学是从整个社会出发,着眼于社会的伦理关系和个人的道德发生机制和一般性的伦理道德规范,属于一般意义上的道德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行政伦理学则是研究公共行政领域道德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可以说,行政伦理学是研究行政系统这一特定领域中伦理关系和道德现象的科学,所要揭示的是道德在行政管理系统和过程中的特殊表现. 3. 行政伦理对行政权力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行政伦理作为一种约束机制,它不仅可以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作为一种观念力量,可以提高行政权力的合法性.而且,行政伦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众对于行政权力的认同感和支持程度.行政伦理对于行政管理的公正、廉洁与高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行政伦理可以树立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获取较高的社会支持与服从. 二、论述题 1.试述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要点: 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行政领域才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从本质上讲,行政伦理体现为一种特定的公共利益观念,这种观念的出现是公共权力产生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行政伦理作为公私利益的观念体系,是由众多要素组成的.其中,权利义务关系是最根本的. 从主体性来看,行政伦理包含两个层次,即行政人员个体层次和行政组织层次.从更加完整的意义上讲,行政伦理应该是关于整个政府管理的价值观念体系,包括如下层次:即行政人员的个人道德、行政管理的职业道德、行政机构的组织伦理及行政过程中的政策伦理等方面. 行政伦理属于一种行政权力的自律机制,是行政权力内在的一种约束机制.这种机制体现了行政伦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功能. 行政伦理也是关于行政管理职业规范的范畴体系,如行政伦理观,行政理想、态度和作风,行政良心,行政责任,行政纪律,行政荣誉,行政人格等. 2.结合我国现实,试论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 答案要点: (1)研究行政伦理学有重要的意义.从整体看,研究行政伦理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由于行政伦理在公共行政领域和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行政伦理对整个社会伦理以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社会政治状况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二是由于行政伦理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有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去研究、去深化、去解决. (2)结合我国现实,具体说明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第一,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行政人员尽快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观念;第二,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是行政体制自身健康运行与发展的要求;第三,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行政人员增强抵御腐朽伦理侵蚀的能力;第四,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总结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教训. 第二章 行政伦理观 一、简答题 1. 如果公共行政单纯受到效率观的支配,会导致什么弊端? 第一,使对行政体系以及行政管理活动的评价偏向于投入活动而忽视其效果;第二,会让人们专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合逻辑性、合目的性,而忽视了活动的实质性价值前提;第三,会使人变成为求成功不择手段的非道德主义者;第四,片面的行政效率观不可避免地会伴生数字虚假现象. 因而,行政效率观虽然是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但它只是公共行政价值理念中的一个,在坚持行政效率观的同时,也需要拥有其他行政价值理念. 2. 什么是公共行政的高效率? 行政管理应首先确定行政目标,然后尽量少地消耗人、财、物,讲时效、高质量地完成行政目标,实现低成本、高产出的行政管理就是高效率.如果一个行政组织拥有丰富的资源、拔尖的人才、先进的设备,那只是拥有了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被用于高效的行政管理,推动该地区的迅速发展,才是行政高效率. 3.为什么说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其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行政权力是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属于一个国家中的全社会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第二,行政权力具有超然性.致力于实现以国家利益形式表现的公共利益,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第三,行政权力具有全局性.应着眼于社会中全局性的事务,或关系到整个社会秩序的基本问题. 六、论述题 1.试述公共行政追求社会公平的意义. 答案要点: (1)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追求社会公平的过程中,只有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社会公平的存在,才会去推动他们所认同的那种能够保障他们的社会权利的社会体系,才会自觉维护和营建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包括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等. (2)社会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要保证改革开放政策继续得到广泛的拥护和支持,就必须认真对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对社会公平的破坏.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必将削弱国家的凝聚力,必将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以至使国家关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无法实现. (3)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政府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的高低,影响到干群关系的亲疏,影响到政府工作完成的好坏,影响到社会环境是否安定.因此,从根本上解决公共权力的运行而导致的社会不公平问题,将为良好的政府形象的建立扫清障碍,特别是政府官员腐败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将再次拉紧干群关系,重建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关系. (4)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是政府追求效率的前提.政府是政治性的、非营利性的、为公众服务的公共组织,它的目的是为其它社会组织、利益团体以及个人在一个公平的社会大环境下追求效率提供公平保障.因此政府追求社会公平的意义更重于其组织效率的追求.当然,也应看到,高效率也能够为政府所追求的社会公平提供保障. 2.试述民主在社会运行中的功能. 答案要点: 第一,民主可以成为一种激励机制.在社会生活中发扬民主,就能够调动起公众的积极性,群策群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奋进. 第二,民主可以成为一种凝聚机制.民主是通过管理活动的公开性来接纳广泛的参与的,而管理活动的公开又可以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及公众之间形成统一认识,这种统一认识将整个社会凝聚为一个总体,形成整体的合力,个人在整体中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第三,民主可以成为一种防错和纠错机制.决策的民主化意味着广泛征求意见,集中集体智慧,形成决定.与个人决策相比,无疑是更为正确和有效的.当然,有时真理也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民主又是服从多数的原则,这就可能出现集体犯错误的情况.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民主具有及时发现错误和顺利纠正错误的优势. 第四,民主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民主赋予了公众对管理者实行监督和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这种权利是防止管理者官僚主义化的重要保障. 第五,民主可以成为一种宣泄机制.正常的民主生活、畅通的民主渠道可以使公众充分发表意见. 第六,民主可以成为人们自我实现的机制.民主的宗旨就在于:让公众自己管理自己,实行社会自治;同时,通过代表制,实现对国家事务管理的参与.个人在这两个方面的积极实践中都可以确认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三章 行政理想、态度和作风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中廉政与勤政的关系. 廉政是勤政的前提,而勤政则是廉政目标或结果. 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首先应当是廉洁的,只有在廉洁的前提下,勤政才有意义,否则,勤政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廉洁可以保证公共行政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无私无偏,以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作为行政管理的唯一追求.但是,仅有廉洁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对行政人员的考察中,仅仅做到了廉洁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他必须在廉洁的同时也积极自觉地做到勤政.所以,廉政需要得到勤政的补充和支持. 2.行政态度对行政人员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行政态度对行政人员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起积极或消极作用,具有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态度一旦形成便成为个人带有习惯性的反应,使人具有某种不变的固定看法,甚至会影响到个人的知觉、感情与判断;第二,行政态度对于行政人员的成长发生重大影响 3.行政作风与行政道德的关系怎样? 行政作风与行政道德有着密切联系,是行政道德的构成要素格行政道德的外在显现,是行政人员对待行政义务、行政良心和行政荣誉的态度,也是行政义务、行政良心和行政荣誉在行政行为的中表现,是行政人员见之于行动的行政道德,最集中、最突出地表现在行政人员与其服务对象即人民群众的关系方面.行政人员的行政作风反映了行政道德的状况,是行政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论述题 1.论述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作风的内容. 答案要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这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行政作风,它要求行政人员既要克服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又不能像热气球那样随风飘荡. (2)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民主作风.这是经常深入群众生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的行政作风.所有行政人员都需要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至上.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人员还需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3)为人民办事的务实作风.这是脚踏实地,埋头实干,勤奋努力做实事,讲求实效追求效率的行政作风,是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行为表现. (4)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理论联系实际,有两层含义:一是学习理论,掌握理论;二是学习理论着眼于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学习理论时只有联系实际才能学得深、学得透.联系实际就是联系自己分管或从事的工作实际. 2.论述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和方法. (1)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践行阶段.所谓认知阶段,就是行政人员了解和认识行政作风的阶段.所谓认同阶段,就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职业生活的经验和体验,从内心深处接受社会对于职业生活的道德要求,并在情感上形成相应的道德趋向,从而确立相应的理想人格及其修养目标.所谓践行阶段,就是将理想人格的修养目标付诸于实践,扬弃道德原则规范的抽象性与一般性,使之个性化,现实化.这是道德修养能否成功达标的关键阶段. (2)方法包括四种:认真学习的方法,树立典范的方法,省察克治的方法和慎独的方法. 第四章 行政良心 一、简答题 1. 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说来,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行政人员在自己违反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明确禁止的行为时就会感到一种犯罪感,自觉接受所应受到的惩罚,及时矫正这种行为,自觉履行法定责任; 第二,行政人员不能有效准确地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所赋予的职责时应自觉对其后果负责; 第三,行政人员不仅仅应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政,而且也要遵从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即为公共利益服务. 2.行政人员的德性和行政良心是什么关系? 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外在形式,是指行政人员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己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的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这种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转化为自觉履行行政责任行为的道德内涵.德性与良心是一体的、重合的,德性的实质是良心,而良心的外在显现就是德性. 3.简述行政良知的内容. 行政良知的基本内容. "诚信"与"忠恕"是行政良知的两个方面和两种境界,构成了行政良知的完整内容.其中:"诚"指一种真诚的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信"涉及到对自己言行的承诺,涉及到与他人的关系.诚信的重心主要不是主观的"诚",而是客观的"信";做到了诚信,"忠恕"之道也就已在其中了.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中的诚信发自内心,"诚"就上升到"忠"的境界,即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进而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做到不愠不火、不急不躁,公正无私、不偏不倚,就是"恕". 二、论述题 1.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人员应该如何在其行政行为中的充分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 答题要点: ( 1 )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 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表现为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根据全心全意服务于公共利益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去认真体察、自觉认识和努力发现行政良心的主观追求;第二,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在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中,只要有自觉的道德追求,就会走向形成行政良心的结果. ( 2 ) 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人员在行政行为中充分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主要说明:第一,行政良心是行政人员的职业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内心深处最基本的"道德律",是推动行政人员履行行政管理职业义务的内在精神力量;第二, 在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中应该从三个方面注意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首先,在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发生之前,自觉将全心全意服务于公共利益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作为自己行为动机,发挥行政良心对行为动机选择的调控作用;其次,在行政行为中,自觉发挥行政良心对行政行为取向的变化起监督和控制作用;再次,在行政行为选择已经完成的时候,发挥行政良心会对行为后果起反思和评价的作用. 2.试述提高行政效能的途径. 答案要点: 行政效能涉及到行政效果与行政消耗之间的比例关系.行政人员如何以最少的行政消耗获得最优化的行政效果,对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是至关重要的.行政人员是否拥有行政良能,直接关乎行政效能的实现程度. 随着行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制约行政效能的制度因素、组织因素和管理方式方法方面的因素都不断地得到改善,从而也使行政人员的行为因素所发挥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行政人员缺乏行政道德的行为越来越成为制约行政效能的主要消极因素.可以说,随着行政管理机构、制度和运行机制设计和安排越来越达到科学化技术化的水准之后,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就是行政效能增量的主要因素.所以,行政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状况,提高行政效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行政道德建设.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需要不断地提高行政人员的道德责任意识.行政效能必然要在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获得,需要通过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来加以体现.因而,行政人员行政道德状况的改善也必然通过行政行为的改善而促进行政效能水平的提高. 第五章 行政责任 一、简答题 1.为什么说行政责任既是制度的又是伦理的? 首先,行政责任是制度化的责任,不仅法律责任会以制度化的形式存在,而且道德责任也会受到职业道德规范等制度化的道德因素来规范.其次,行政责任的伦理性特征突出表现在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对公共性的遵从,对社会公众的服务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组织特别是行政人员所承担的一切责任,都是通过转化为道德责任的形式才会使行政责任成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责任,才会使行政责任得到有效的实现.对行政人员来说,这无疑既是制度上的规范,又是道德上的要求. 2. 行政责任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1)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中的责任,从内容上看,行政责任有客观责任和主观责任之分.客观责任与外部强加的可能事物有关,具体有职责和应尽的义务两个方面;主观责任根植于行政人员自己对忠诚、良知、认同的信仰. (2)行政权力.行政权力实质上是公共行政主体行使的公共权力,在具体行使过程中,行政权力存在相互冲突和矛盾的地方. (3)行政责任的设置,就是为了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使其有序化,而行政权力则是确保行政责任最终得以实现的保障之一. 首先,行政权力是行政责任产生的基础.对于行政人员而言,行政权力可以引起客观的行政责任,但这种客观责任是外在于行政人员的,所以,行使行政权力的行政人员在承担客观责任的过程中,需要得到主观责任的补充和支持. 其次,行政责任对行政权力具有制约作用.行政责任体系中,主观责任通过将客观责任内化而形成对行政人员持续的、理性的和独立的履行行政权力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再次,民主社会中,行政责任要求行政权力要公正地运行. 总之,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既相互生成,又相互制约. 3. 行政人员的公正意识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行政人员的公正意识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做出公正的行政行为选择的前提;第二,行政人员的公正意识要求行政人员必须办事公道,不徇私情,平等对待不同身份、民族、性别和不同宗教信仰的行政相对人. 二、论述题 1.在我国,行政责任制度包括哪些内容?行政责任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题要点: ( 1 )行政责任制度的内容.在我国,行政责任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宪政责任制、政党责任制、有限目标管理责任制、公仆责任制.其中,公仆责任制是贯穿于其他三种行政责任制中的精神内核. ( 2 )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的基本原则.进行行政责任制度的设计和安排时,需要遵循如下几项基本原则:第一,服务原则.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是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的出发点;第二,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行政体系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第三,效率原则.从发展的角度看,没有效率就没有公正. 2.我国行政责任制度包括哪些内容?联系实际说明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关键. 答题要点: (1)行政责任制度.在我国,行政责任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宪政责任制、政党责任制、有限目标管理责任制、公仆责任制.其中,公仆责任制是贯穿于其他三种行政责任制中的精神内核. (2)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行政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中所应拥有的职业意识.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行政人员的公正、仁爱、宽容、求实和自我节制的意识,它们是行政人员对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信仰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行政伦理学要求通过增强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去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道德水平. (3)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关键在于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因为:在现实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和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行政人员需要将客观的、外在的行政责任内化为内在于他的行政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整个行政体系中的行政人员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不会自动产生,需要外在的、客观的行政责任制度来提供保障.行政责任制度的保障作用对于行政人员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的增强和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道德水平至关重要,而制度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才能得以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其保障作用. 第六章 行政纪律 一、简答题 1.确立严格的行政纪律有什么意义? (答案要点)行政纪律通过成文规范的形式,明确行政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并采取强制手段保障这些准则的施行,这对于维护行政组织的工作秩序和效率,提高行政人员自觉守法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第一,行政纪律有利于形成一支优化、廉洁、稳定、高效的国家公务人员队伍;第二,行政纪律有利于实现行政人员管理的规范化;第三,行政纪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 2.为什么说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但违背了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行政纪律是行政组织基于法律的授权而制定的,是法律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规范的具体化.行政组织根据自身利益需要,所制定的行政纪律往往比法律规范更为严格、具体和细致,因而,是一种更高标准的行为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而反之,行政人员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3. 简要说明行政纪律责任与法律责任的区别. (答案要点)行政纪律责任是指行政人员对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犯有的尚未构成违法或虽已构成违法但情节较为轻微而不追究法律责任的违纪行为制裁,是依照职务从属关系而承担的责任,由国家行政机关按照行政程序而给予行政处分.法律责任则是指行政人员因普通犯罪行为及职务犯罪行为构成违法的内容所应承担的责任,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而加以追究的责任.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产生方式与调整对象不同;内容和层次不同;责任后果不同. 二、论述题 1..结合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基本建设的实践,论述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答题要点: (1)行政人员的"自律".所谓"自律"指人的道德规范.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人员的内在道德规范. (2)行政主体的道德"自律"是行政伦理的核心.因为:第一,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中最基本、最深刻的内在根据.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性使行政伦理领域的"自律"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第二,制度的主体具有自律精神的内在涵养是保障制度本身具有伦理的前提.制度都是人为的,在相同制度规范背景中,公共权力的运行会因为行政主体"自律"境界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 (3)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先进性赋予了社会主义行政伦理更高的要求.主要说明:第一,我国行政人员作为先进制度的承载者和实施者,其"自律"精神的养成和发扬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最大程度地得到体现,关系到执政党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第二,一些行政人员道德"自律"缺位,致使公共权力被滥用的现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高标准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如何,不仅依赖于外在的"他律"机制,更有赖于行政主体的道德自我约束,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2 .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伦理建设过程中必须实现由 " 他律 " 到"自律 " 的转化. 答题要点: ( 1 )行政伦理建设过程中必须实现由 " 他律 " 到"自律 " 转化的重要性.主要说明:第一,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先进性赋予了社会主义行政伦理更高的要求,行政人员的 " 自律 " 精神构成了社会主义行政伦理最根本、最深刻的内在基础,是社会主义行政伦理最稳定、最本质的精神力量;第二, " 自律 " 精神的养成和发扬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最大程度地得到体现,关系到执政党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 2 )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伦理建设过程中实现由 " 他律 " 到"自律 " 转化的必要性.主要说明:第一,现代管理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证明,制度规范的建设不可能把所有的行政行为都固定在一成不变的模式之中,总会给行政主体留下一定的自由空间,这个空间既有可能成为行政主体发挥德性、创造性的前提,也有可能给行政主体创造权谋私、滥用权力的机会.如果行政主体的道德 " 自律 " 缺位,公共权力难免被滥用;第二,行政纪律对行政人员发挥约束作用需要依靠行政纪律的生成和运行机制等 " 他律 " 因素,更需要通过建立、健全 " 他律 " 机制逐步实现行政人员自身的廉洁自律,即实现由 " 他律 " 到"自律 " 的转化. 第七章 行政荣誉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具有道德激励与工作评价相统一的特点? 行政荣誉的给付是建立在对行政管理组织和行政人员行为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基础之上的.在程序上,它往往是在工作评估阶段之后出现的.在根据行政人员所在职位的要求而对其素质及其工作做出全面的评价之后,给出优秀、称职、不称职的考核结果.. 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行政荣誉也是对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的一种道德激励手段.激励问题是当前"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荣誉给人鼓舞和激励,荣誉的获得,首先是对其工作业绩与成就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是对其他后来者的一种示范,使他们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更高的追求,为获取荣誉而积极工作,不断创新,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这也正是荣誉本身的号召力和魅力所在.认真实行对行政人员考核工作,建立行政人员"德、能、勤、绩、廉"评价制度,并将考核结果同奖惩、工资、职务升降、辞退等挂钩,就会使考核的奖优罚劣功能得到发挥,从而较好地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还需充分发挥行政人员奖励制度的作用,适时开展行政性表彰奖励活动,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如中组部、人事部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称号,就是一种荣誉激励机制.因为,开展行政性表彰奖励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广大行政人员奋发向上的精神.]行政荣誉的获得,能满足行为人员的精神需求,能激励行政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重复和强化被激励的行为. 2.什么说行政荣誉机制能弥补现实责任机制的缺陷? 责任制共有三种类型,无限责任制、有限责任制、无责任制. 这三种责任制各自有其利弊之处.权责相符的是无限责任制,但是,它将加大行为主体的风险,将会扼杀其创新积极性.同时,现实中实行无限责任制缺乏可操作性.所以,行政管理实践选择了有限责任制——权大于责的责任制.这样可以调动行政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在享有权力的同时有承担相当的责任.但是,由于存在权大于责的问题,在现实中,常常衍生出了不负责任的情况,有限责任制实际上演变成了无责任,所以,需要同时寻找有效路径弥补有限责任制的缺陷. 可行的途径是,尽量加大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对其责任承担的力度.由于行政荣誉是能为行为主体带来综合利益的东西,而且这种利益是远期的和难以准确预测的,对行政行为主体就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使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在承担有限责任的同时,辅之以行政荣誉获得或丧失,就能够使有限责任由于行政荣誉的得失而带有了无限责任的色彩.虽然权责不符,但通过行政荣誉机制,在权力和责任之间寻找到了新的平衡点. 3.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责任的关系? 责任与行政荣誉有密切的关系.第一,行政人员担当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就需要承担特定的责任,责任规定是行政人员的行为底线,而行政荣誉是更高的境界;第二,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责任追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剥夺行政荣誉. 二、论述 1. 如何理解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 行政管理中的责任体系可以分为三种,行政责任体系、法律责任体系、道德责任体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往往表现为制度性的责任设置,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有僵化的特点;二者也表现出依据权力结构而对上负责任的情况,缺少对权力结构中向下负责的动力.行政责任与法律责任都是对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最基本的责任要求. 同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本身也存在着某些冲突的可能性,当上级的命令、法律的规定等出现矛盾的时候,尽管依法行政是行政的基本原则,但在官本位的行政理念影响下,"唯上是从"往往是许多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选择. 道德责任的存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道德责任的承担,能使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通过其自身的内在信念而发挥积极性,不再致力于如何避免责任的追究,而是致力于满足公民对行政管理的多样化需求,努力与动态发展着的行政管理实践保持平衡,最终实现服务于社会的宗旨. 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可以相互补充,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最终要向道德责任转化.行政荣誉机制使三种责任更具有灵活性,是三种责任机制相互补充的融合剂. 在现阶段,不能片面地强调道德责任的作用,不能把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道德内约上.不偏执于道德责任体系,进一步深入完善法律、规章及监督因素,建立完善有效的行政责任体系和法律责任体系,是提高行政效率、实现行政价值目标的合理途径. 2.试述行政荣誉的获得条件. 无论职业荣誉、行为荣誉还是道德荣誉的获得,都要求行政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只有较高的德能勤绩表现,才能为行为主体赢得荣誉,只有每一个行政人员都具有较高的素质,整个行政组织才可能赢得团体荣誉.具体而言,行政人员只有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才能模范遵纪守法,树立清正廉洁的公职形象;才能具有忠诚、积极、热情、乐观、谦虚、朴实等等高尚的精神情操;才能有献身观念,时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唯一尺子;才能具备行政管理活动所需要的专门科学知识、管理知识,学会如何管理社会,管理下属;才能具备较高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公务活动的能力;才能具有竞争开放的性格、果断决策的气质、风险应变的意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相容性、工作的独创性、面对服务对象的谦和态度、心理的自我调适等. 职业荣誉是与行政人员的身份联系在一起的,当行政人员获得了公务员身份就具备了获得职业荣誉的条件.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具备了一定素质才能获得公务员身份.行为荣誉的获得,一方面,取决于行政组织科学的工作设计与人性化的管理,另一方面,取决于行政人员自身提高心理成熟度,在重视物质利益和物质需求的同时也重视精神利益和精神需求.道德荣誉的获得来源于行政人员出色的工作表现,合乎道德标准的道德行为选择. 在我国,对公务员的奖励往往就是一种赋予行政人员道德荣誉的行为.国家公务员奖励的原则,一是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二是公平合理,奖不虚施的原则.即公开、平等、合理,论功行赏,奖当其功.三是激励及时、注重实效的原则.总起来说,国家公务员奖励的条件是: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成绩显著的;遵守纪律,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办事公道,起模范作用的;在增进民主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指工作中有发明、创造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国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爱护公共财产,节约国家资财,有突出成绩的,防止或者挽救事故有功,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在抢险、救灾等特定的环境中奋不顾身,做出贡献的;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维护社会公德和社会治安,表现突出的;同违法违纪作斗争的,有功绩的;在对外交往中,为国家争得荣誉和利益的. 第八章 行政人格一、简答题 1. 行政人格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行政人格具有如下特征:(1)行政人格具有伦理的内涵,是行政伦理观和行政价值观在公共行政主体中的体现;(2)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个体性的体现;(3)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的价值实现与自我价值评价的统一;(4)行政人格为行政人员所特有,并由此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之人格;(5)行政人格也是行政人员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标准之一. 2.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存在哪几种类型的行政人格? 行政人格作为一种历史生成,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表现,存在着不同的行政人格模式.首先,在农业社会形成的行政人格是一种依附人格.其次,在近代社会,官僚制的盛行,造就了行政人员工具人格的生成.最后,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在服务行政条件下,形成了一种独立人格. 3. 为什么说行政习惯是行政人格的最后完成? 行政习惯,是指行政人员经过一段较长时间逐渐养成、不容易改变的一种行为倾向.特定的行政习惯,是特定的行政理性、行政情感、行政意志、行政信念与特定的行政人员肉体的融合,它是在行政情感的推动下、接受行政理性的指导,经由行政意志的强化所形成的,最后通过自然生命的物质基础表现为一种现实的经常性的行为.因此,行政习惯是行政人格的最后完成. 二、论述题 1. 行政信念对行政人格的构成有何作用? 答案要点: (1)行政信念是激励行政人员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被意识到的思想倾向.行政信念生成于行政管理实践活动,它是行政人员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积累的知识并进行深思熟虑之后所确定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2)在认识论意义上,行政信念是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对与现实相关联的未知领域的一种思想预期和美好憧憬,是行政文化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意识现象和一种最普遍的思维观念.行政信念是行政理性、行政情感、行政意志的综合与深化,它在行政人格中居主导地位,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起支配作用. (3)行政信念具有坚定感和稳定感.一方面,行政人员一旦确立了行政信念,就会始终不渝地遵循它来选择行为、履行义务,并以此作为评定自身和他人行为的标准.另一方面,行政信念是行政人员对外在世界的一种稳定的、长期的看法和认可,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深刻的感情.在当前,行政人员应树立的最基本的信念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文化信念理论相结合的必然要求. 2. 如何理解独立人格生成中制度的作用? 答案要点: (1)制度的必要性.制度根源于人类对社会秩序的要求,历史选择了政府成为社会秩序的供给者,并且通过其组成人员来实现.为保证行政人员高效率、高质量地提供社会秩序,政府主要通过法律制度来达到这一目的. (2)制度保证的发展趋势.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德治成为政府制度建设的方向,实现德治的途径就是制度的道德化和道德的制度化. (3)制度的道德化与道德的制度化是政府实施德治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保证独立人格的真正生成. 第九章 行政伦理规范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经济关系对行政伦理规范的决定作用. 社会经济关系对行政伦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行政伦理规范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行政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发行政伦理规范的变革. 2. 要做到勤政为民,必须树立哪几种意识? 要做到勤政为民,必须要树立三种意识:一要树立责任意识,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要树立学习意识,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来对待;三要树立宗旨意识,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做好行政管理工作. 3.行政伦理规范中"勤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勤政就是指行政人员应勤于政务,忠于职守,其具体要求表现在:第一,勤于学习和思考,这是做好行政工作的基础;第二,勤于工作,这是保证行政系统正常运转、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需要,同时也只有勤于工作,行政价值才能从理念走向现实,行政伦理才能真正由规范走向现实,理想行政人格才能真正形成. 二、论述题 1.为什么说行政伦理规范是主客观的统一? 答案要点: (1)行政伦理规范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行政伦理规范体现了人类对行政伦理关系的自觉认识和自觉规范,体现了人类的主体性、创造性.行政伦理规范又是专门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规则和标准,所以对行政人员及其行为具有客观的制约性,它以普遍性的社会形式实现对行政人员个体任意行为的理性制约. (2)行政伦理规范在内容上客观的,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行政伦理根植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伦理关系,是反映行政管理职业伦理关系及其客观要求的行为规范. (3)行政伦理规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行政伦理规范作为客观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形式,作为客观的行政伦理关系和行政道德要求的反映形式,是行政人员及行政体系各部门对行政伦理关系主观认识的结果,它必然包含着行政人员作为道德主体的抽象、概括、判断等思维活动,并以行政伦理概念、行政伦理范畴、行政伦理判断等主观形式表现出来. 2. 我国现阶段的行政伦理规范关于廉洁奉公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要点: (1)廉洁奉公是行政人员必备的最基本的行政道德,是行政人员行为的道德底线,这里廉洁和奉公互为前提,二者有机统一于行政人员的具体行为之中,它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要做到廉洁,必须奉公,做到了廉洁,也就做到了奉公,反之亦然. (2)廉洁的具体内容:第一,不贪;第二,不占;第三,不奢. (3)奉公的具体规定可归纳为:第一,忠于党;第二,忠于国家;第三,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第四,服从全局;第五,团结协作;第六,公正严明,一心为公. 第十章 政府信任关系 一、简答题 1.政府信任关系中,在权力道德方面政府应如何作为? 应做到以德用权.所谓以德用权,就是要求行政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首先考虑的是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一己私利,按照民意,遵循官德,把政府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告诉人民群众,把政府的关怀送给人民群众,当好信任的桥梁.由此,以德用权必须强化权力道德意识.第一,强化个体权力道德意识;第二,强化群体权力道德意识;第三,强化整体权力道德意识. 2. 简述政府信任关系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 政治合法性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承认,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正当性的认可.就行政管理而言,合法性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形式的合法律性,一是管理的价值观能得到公民的认同.政治合法性的获得,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活动,包括国家政权为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运用意识形态的、法律的和道德伦理的力量为自身所作的种种论证,另一方面是国家政权在大众当中赢得了广泛信任和忠诚,人们自觉地把对政府的服从当作自己的义务.合法性可以提升可预测性,拥有合法性,政府官员可以计算出哪些事情被期望他们去做;对公民来说,它们也可以预测到他们会怎样被官员们对待.从这一意义看,合法性概念本身也包含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关系在内. 3. 简述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原则的意义及内容. 政府信任关系建构的原则是指导整个社会信任关系建构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根据正确的原则去建构政府信任关系,对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保证政府与公众之间利益一致基础上相互信任、合作的良性循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行政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也取决于自身的组织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其目标系统能否以社会公众公认的进步的道德为准绳,并能够有效调节和平衡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需要遵循利益一致性原则、客观求实原则、公开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二、论述题 1. 结合实际,论述你对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的评价及其对策. 答题要点: (1)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评价.主要结合实际说明:我国目前正处于转轨变型的特定历史时期,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与社会和公众的价值期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并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2)引发公众对政府信任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行政人治色彩浓重;第二,行政权力缺乏制约;第三,政府行政效能与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第四,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固守旧的行为习惯;第五,公共行政缺乏绩效评价体系,责任机制薄弱.而行政道德的匮乏是引发政府信任危机的直接原因. (3)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对策.主要说明:解决信任危机问题或重塑信任关系是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要从根本上克服信任危机现象并建立起普遍的信任关系,一方面需要社会成员个体道德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要确立起一种能为社会成员普遍信任的制度性安排与制度性承诺.政府信任关系作为普遍信任关系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普遍信任关系的建立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社会制度性安排和制度性承诺也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 2. 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你对政府信任关系建构原则的理解. 答题要点: ( 1 )政府信任关系建构的原则.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利益一致性原则.利益一致是建立和维持政府信任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客观求实原则.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活动必须是建立在对事实真实把握的基础上,在组织决策和公众间如实传递有关信息,并根据客观真实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政策和行为;第三,公开性原则.公开性原则要求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第四,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在权力运行中为了政府的整体效应而必须遵循的彼此配合协调的原则. ( 2 )结合实际说明 政府信任关系建构原则的意义.主要说明:上述原则 是指导整个社会信任关系建构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根据正确的原则去建构政府信任关系,对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保证政府与公众之间利益一致基础上相互信任、合作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行政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也取决于自身的组织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其目标系统能否以社会公众公认的进步的道德为准绳,并能够有效调节和平衡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十一章 行政道德评价与行政伦理监督 一、简答题 1.简述行政伦理监督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答案要点)行政伦理监督应当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日常性原则.行政伦理监督应坚持日常性原则-的,每时每刻地与行政人员相伴随. (2)广泛性原则.行政伦理监督应与社会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广泛性相适应,监督的范围也涉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切公务行为.不仅包括职务行为,而且对于他开展职务活动相关的、一切可能影响到他的行政行为的因素,都要进行监督. (3)规范性原则.行政伦理监督的过程应遵行特定的规范性,最终要达到预防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保证行政目标准确、及时地实现. (4)有效性原则.对发现可能发生的行政道德失范行为所采取的回应措施应该是及时、有效的;对已经产生后果的行政道德失范行为通过执行必要的惩戒措施,缩小可能导致的结果扩大化影响也应该是及时有效的. 2. 简述社会舆论、行政行为习惯和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三种评价方式的关系. 答案要点: 行政道德评价的方式,从评价的手段和途径上来区别,又可以分为社会舆论、行政行为习惯和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三种. 三者的关系上来看,社会舆论的作用离不开行政人员的内心道德信念及其坚定程度;而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又往往是在一定的舆论氛围和道德习俗中逐渐形成的.舆论和习俗的持续发展有助于使某种规范转化为信念,即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总之,社会舆论作用的发挥以内心信念和习俗为基础,内心信念和行政行为习惯的强化也势必会有助于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行政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或深或浅的内心信念,并且总会以一定形式的社会舆论方式出现.由这三者构成的整个评价系统内部的良性互动又必然促进着行政道德的进步. 3. 简述新中国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的发展历程. (答案要点)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建立法律监督机关即人民检察院以外,在行政系统内还设置了专门的行政监察机关,建立了行政监察制度.大体来说,建国后的行政监察制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新中国监察制度的确立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共同纲领》和《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系统的监察体系,到1951年初步建立起了行政监察制度. (2)监察体系与制度的调整和废弛. 1954年人民监察委员会改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1955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简则》,我国监察制度得到改进和发展,开始走向初步完备,行政法制监督工作也随之加强.但由于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以及后来"四人帮"的影响,党的监督也只能流于形式. (3)监察制度的恢复和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的重大决策,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主和法制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1982年宪法规定,国务院领导监察工作,1986年经六届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全国范围的监察系统得以恢复.1990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条例》,1992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实行一套班子两项职能.1993年1月7日,中纪委和监察部合署运作.随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县、各级纪委和监察厅(局)也分步进行了合署. 二、论述题 1. 联系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方面的问题,说明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建设方向. 答题要点: (1)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现行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存在缺位、滞后以及力度欠缺等问题,主要反映在:第一,行政道德评价、监督机制的多元和无序;第二,评价、监督主体与客体关系错综复杂;第三,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的法治化程度较低,存在着"因人而异"、"对人不对事"等问题. (2)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建设的方向.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以改革和完善,主要是:第一,应加强总体协调,充分发挥整体监督效能;第二,有效的监督、评价必须以监督、评价客体切实处于被监督、评价之下为前提,并且监督、评价主体的活动不应受到客体的直接制约和干扰,以保证监督主体能充分行使监督评价的权利,保证监督评价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第三,加强行政伦理监督与道德评价的法治化,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使各类行政监督评价具有明确具体的主体权限、法律依据、程序和手段. 2.社会舆论在行政道德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 1 )什么是 社会舆论.舆论 是行政道德评价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由口头议论和大众传播两方面构成. 口头议论是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对评价客体进行评论、肯定、赞扬、指责和贬斥的活动,通过街谈巷议、彼此相传的形式,对评价客体施加影响.大众传播则是利用一定的传播工具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对被评价人施加影响,并在更大范围内起到抑恶扬善的作用. ( 2 )社会舆论在行政道德评价中有重要作用.社会舆论这种道德评价方式对于培养行政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抑制种种道德失范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之所以能够产生约束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有强大的社会舆论来作为保障. ( 3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基本方向.总之是要通过倡导积极的、正确的舆论去抵制和压倒错误的舆论,努力消除和减少错误舆论在社会中的不良影响.要做到:第一,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第二,坚持以"发展是硬道理"作为我们当前引导社会舆论的主线,高度重视社会舆论的评价作用,协调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www.wordwendang.com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