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平旧县村 >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09-28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二一二年六月 目录前言1第一部分 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 2 一、建设背景 2 二、建设基础与优势 8 三、问题与思考 12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建设目标与建设思路 13 第三部分 重点建设专业 20 专业一 劳动与社会保障 20 一、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 21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28 三、专业建设内容 33 四、专业建设进度安排 68 五、专业建设经费预算 74 六、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77 专业二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 78 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建设基础 79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86 三、专业建设内容 90 四、专业建设进度安排 129 五、专业建设经费预算 135 六、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39 专业三 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 140 一、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 141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45 三、专业建设内容 149 四、专业建设进度安排 174 五、专业建设经费预算 178 六、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82 专业四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183 一、 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 184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89 三、专业建设内容 192 四、专业建设进度安排 207 五、专业建设经费预算 209 六、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213 第四部分 重点建设项目 214 项目一 以院系两级理事会建设为重点,创新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 214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分析 215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217 三、项目建设具体内容 218 四、项目进度安排 226 五、项目经费预算 227 项目二 以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为载体,开展"课证融合"政策环境建设 228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分析 228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230 三、项目建设具体内容 230 四、项目进度安排 235 五、项目经费预算 235 项目三 以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建设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239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分析 239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242 三、项目建设具体内容 243 四、项目进度安排 249 五、项目经费预算 252 项目四 以技术培训服务为重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53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分析 253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255 三、项目建设具体内容 255 四、项目进度安排 259 五、项目经费预算 260 第五部分 建设经费预算与进度安排 262 一、建设经费预算 262 二、进度安排 268 第六部分 保障措施 270 一、思想保障 270 二、政策保障 270 三、组织保障 271 四、制度保障 272 五、经费保障 272 第七部分 预期效果分析 273 一、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273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得明显突破 273 三、"双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形成 273 四、课证充分融合政策环境建设成果初步显现 274 五、以技术培训服务为重点的社会服务能力大幅度增强 274 附件一: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276 附件二: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281 前言新一轮的全国高职院校体制机制改革大潮即将到来,嘹亮的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号角已经吹响,手抚着《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的文件稿,我们既惊讶又兴奋,既紧张又略感沉重.因为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这一轮全国骨干高职院校的评选工作,决不是在第一批全国示范高职院校数量上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几年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要求上的补充与改良,它是对全面贯彻落实以上两个文件中对高职院校改革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创新办学体制机制,进一步从本质上推进我国高职教育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是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载体与支撑点,是撬动高职教育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而进行政策环境建设的杠杆.我们相信这一轮的国家骨干校建设工作,一定而且必将引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新一轮的改革发展方向,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巨大而且长远的影响.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按照《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要求,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结合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我们制定了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本方案分为"建设背景"、"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重点建设专业"、"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经费预算与进度安排"、"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分析"共七部分. 第一部分 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隶属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1984年开始筹建,1986年正式招生,其前身是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1999年开始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建院二十多年来,学院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依托行业优势,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领导班子具有清晰的发展战略,确立了"面向首都、依托行业、服务民生"的准确办学定位,在探索办学体制机制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院具有独特行业优势,拥有北京市高校中唯一一所职业技能鉴定所,同时学院具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为学院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期以来,学院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从2006年以来一直稳定在98%以上,重点专业就业率达100%.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1992年至1997年,学院连续五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1997年至今,连续十三年被授予"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并获得"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十连冠"荣誉称号.2005年至今连续两届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一、建设背景 学院作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当前面临着服务首都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战略任务,也面临着转变自身发展方式、提高科学发展水平的严峻挑战.《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一年多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积极推进,成效逐步显现,职业教育在理念、制度、体系、机制、政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化,是本质上的变化,尤其是在职业教育理念上,确立了系统培养人才、人人都是人才、多样化人才以及终身教育的理念.北京市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高端型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高端技能型人才对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将愈加明显.面对新挑战、新要求、新机遇、新环境,学院的国家骨干校建设必须要从服务国家和首都发展战略全局、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出发,认真总结国内外经验,深刻认识当前的形势与任务,整体谋划,攻坚克难,全力推动职业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一)保障首都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迫切要求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已经确立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目前,北京三大产业基本呈现出"1:23:76"的比例格局,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在产业发展上顺利完成了以制造业为主导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转型,现代服务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今后较长时期北京将呈现以现代服务业作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决定了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从业技术技能人员最多的行业群,对北京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有着巨大的吸纳作用.反之,北京高职院校专业发展也必须匹配产业发展形态,适应其前瞻性需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今后高职院校专业开设的重要前提.可以预见现代化的社会管理、完善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健康服务、老年关怀、社区管理等服务类专业将会不断涌现.2011年,党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工作目标要求,使北京更加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人文条件.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作为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得到较快发展.由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更应立足行业,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培养满足北京社会保障管理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践行"人文北京"精神.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最早建立的一所高职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作为学院的特色专业,其专业设置紧扣首都经济发展模式,培养具有现代社会管理能力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从而保障首都政治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本专业立足目前正在建设的覆盖城乡的现代社会管理服务网络体系,把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于北京市各区县社保业务经办机构的一线窗口经办人员和城乡街道(乡镇)、社区、农村等劳动保障基层平台的劳动保障协理员,突出培养能够熟练运用劳动保障政策和操作具体经办业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从而对接国家劳动保障协理员的职业资格要求,满足目标岗位对劳动保障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建设好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既可以促使其培养更好更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缓解北京市社会保障事业人才紧张的局面,又能够带动高校同类专业的发展,为首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实现劳动者体面充分就业,迫切要求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24字指导方针,其中"以用为本",就是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随着北京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供求规模都将逐步扩大.据预测,北京"十二五"期间,劳动力供给总量将达到12369000人,劳动力需求为11953000人,劳动力将继续供大于求,大量的劳动力需要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目前北京市仅有人才中介机构329家,职业介绍机构683家,用人缺口近10000人,无论从机构还是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人力资源服务的需要. 学院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是最能体现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高职特色专业.二十多年来,该专业紧扣市场人才需求,面向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基层组织,利用政策、机制、环境、硬件投入等多种优势资源,在就业服务、人力资源中介服务、劳动关系协调处理,以及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服务等方面,为北京市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基层一线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人才.加强该专业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首都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带动全国同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而且能够对促进首都劳动者充分、体面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保障北京安全高效运行,迫切需要发展以地下管网为主的城市公用设施服务业 以地下管网为主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城市发展以基础设施为先导的方针,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优先发展.到2020年,建成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重视水资源供给、能源供应、信息通讯安全,为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同时,还进一步要求,"建立安全可靠高效的交通、水、电、气、热、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系统,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城市生命线运行监控系统,提高科技含量,加强政府管理.加强城市生命线系统设施和应急体系建设,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到2020年,"北京城镇居民燃气气化率达到100%,新增4座天然气接收门站并建成沿六环路的高压输气管道和17座4.0兆帕调压站,新建污水处理厂33座,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全市污水管道普及率和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市政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服务体系是首都地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加快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以更高标准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基本条件支撑.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强调,"发展安全生产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落实校企合作办学、对口单招、订单式培养等政策,加快培养高危行业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家创新示范区的定位和提高履行"四个服务"职责的能力出发,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急需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市政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服务体系.随着北京市各类市政公共基础设施数量和规模急剧增加并不断升级改造,专门从事城市公用设施保障服务业、掌握现代管网安全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存在着巨大缺口.目前,北京城市地下管线按其属性主要分为给水、燃气、热力、电力、雨水、污水、中水、通信信息、有线电视等九大类,分属于自来水集团、市燃气集团、市热力集团、市排水集团等20多家权属单位;例如,本市区域内共有26条输油气管道,总长度约1204公里,分属于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原北京华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东方石油化工公司等10家权属单位.据调查,这些以地下管线为主的城市公用设施保障服务单位,急需大量掌握现代管网安全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未来5年用人缺口达12000人以上. 随着首都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为满足北京城市公用设施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需要,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在劳动保护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于2007年开办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开办此专业的高职院校.从全国范围看,该专业具有开创性、前瞻性和适用性.加强该专业建设,不仅能够为首都培养一大批精通城市管网安全运行与维护业务和掌握现代管网安全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且能够凸显专业特色、树立专业品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或相近专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市公用设施保障服务体系,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建立首都立体化的交通体系,急需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事业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蓬勃发展.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22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申请,使当前处于建设或运营中的城市数量达到25个.到2020年,全国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约6100公里.北京市作为首善之区,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指出:首都城市建设要"积极发挥基础设施的引导作用,采取以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土地开发与交通设施建设相互协同,建立以公共交通为纽带的城市布局及土地利用模式,促进新城的理性增长".到2020年北京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接近美国纽约市地铁里程.根据相关调查,到2020年,北京地铁要新增一线基层人才50000人,培养大量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高技能人才刻不容缓. 为应对首都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于2004年开办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是北京地区最早开办此专业的高职院校,主要面向地铁车务、站务和机电岗位培养一线工作人员,培养规格符合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定位.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等主动与学院合作,开展订单班,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首都轨道交通运营第一线的专门人才.但是,现有的培养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首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加大该专业的培养力度,以合作培养、订单班等多种途径解决人才紧缺的矛盾.学院作为第一所开办此专业的高职院校,具有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和扎实基础,将该专业建成全国知名的国家高职重点专业,有利于缓解首都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事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发展. (五)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迫切需要体制机制创新 按照《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要求,"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将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合作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增强活力,凸显特色,提高质量.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作为全国建设的首善之区,首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了适应首都高职教育的形势,贯彻落实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化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政策环境建设,优化双师队伍结构,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学院确定了四个高职教育体制机制创新项目:一是以创新高职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体制机制为核心,开展"课证一体化"政策环境建设,实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二是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入推进学校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学院共同成立理事会,共建高职院校新模式,健全校企合作、社会支持和促进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以师资培养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加强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能力提升和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将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纳入职称评审、聘用和绩效考核,引导"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方向.四是以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为推手,强化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以技术培训服务为主的服务.通过以上项目的建设,使学院成为北京市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口和实验基地. (六)依托行业办学,学院具有独特优势 学院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最早建立的一所高职院校,从创立以来,始终紧紧依托行业,利用多种优势资源来建设学院,办学实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迅速提升,培养了大批适合行业及首都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形成了"依托行业办教育、办好教育为民生"的良性发展格局.主要作用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掌握行业动态,拥有信息资源优势.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学院依托行业能掌握最新的政策动态与出台背景,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具有了特殊的政策优势.学生进入学院后,信息资料即进入北京市人才市场数据库,与用人单位实现双向充分选择,更有利于指导毕业生就业;二是共享行业人才,拥有人力资源优势.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在领导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可以说是行业政策的制定者、行业信息的知情者、行业规定的执行者,他们对行业的把握是准确的,而且具有前瞻性,对学院办学方向的指引和办学定位的确定具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是行业部门整合,拥有更多发展机遇.2009年3月,原北京市人事局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整合为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学院的行业依托范围更广,人力资源市场的重新整合为学院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四是利用行业职能,开展多种社会服务.学院拥有北京唯一一所高校职业技能鉴定所,承担高职学院、中职学校学生和社会成员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独特的行业背景是其他高职院校无法与学院相比的,上级主管部门在此项工作中对学院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为学院设置完备的培训、鉴定和考核的项目,同时提供强有力的工作指导和鉴定人员培训,确保了培训、鉴定与考核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将为学院搭建一个高职教育全面建设的高层次发展平台,有利于学院更好地探索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促进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使学院专兼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院领导的治校和教学资源整合能力,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建设基础与优势 学院拥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88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总资产近3.46亿元.学院全日制在校生4937人,其中普通高职学生3142人,现有专任教师165人(其中专业教师128人),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专业教师108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126人,占专任教师比例的76%,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专任教师8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的54%,在专任教师中有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市级优秀教师和市级青年骨干教师24人. 学院现设有劳动经济管理系、安全工程系、工商管理系、机电工程系、实训中心和基础部等6个教学系部.开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等普通高职专业共20个.学院已形成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等全面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一)办学定位准确,办学理念先进 学院确立了"面向首都、依托行业、服务民生"的办学定位,紧紧围绕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和特殊行业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作为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最早建立的一所高职院校,学院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始终把行业的优势与办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发挥行业政策、信息、人才等方面优势,积极为高职、中职等院校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等工作;学院始终将服务民生作为己任,并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贯穿到具体工作之中,为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社区基层服务站、人才服务中介机构等基层部门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首都的广大市民,为首都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紧紧围绕首都经济发展中现代化城市设施安全保障和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需要,培养具有务实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长期以来,学院人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践行"面向首都,依托行业,服务民生"的办学定位. 我院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确立了"质量为本 创新为魂"的办学理念,把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立院之本,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从有利于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角度出发,同时在高职教育办学过程中进行制度创新,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鼓励学生进行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创新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院中每一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专业基础实力雄厚,实习实训成果显著 根据首都产业布局来开设和调整我院专业,学院现有的20个专业涉及劳动保障、人力资源、城市智能安全运行和首都交通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被评为教育部教改示范专业和北京市高职教育示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城市管理与监测(城市安全实施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被评为北京市高职教育示范专业,数控技术专业被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列为承担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专业.学院在教育部进行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并成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建设院校. 学院建有独具特色的院内实训室和院外实训基地.现有院内实训室48个,院外实习实训基地60余个,学院实习实训设备总价值9100万元.其中,城市管理与监察、数控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被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和家政服务实训基地被评为北京市高职示范实训基地,数控加工、计算机维修等九个工种的实训基地被原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北京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全院所有专业中均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重点专业中形成了一批较成熟的"订单式"、"双基地"和"课证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等专业从设置之初就采取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北京市社保中心、北京市职介中心、北京市燃气集团、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与用人单位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制定培养方案、参与教学过程,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岗位,学生由中心和企业直接录用.通过上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考核要求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引入职业标准、鉴定要点、考核依据,以此为依据开发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完成课程教学的同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9%以上,重点专业就业率100%. (四)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师资队伍高效精干 学院已有二十五年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办学经验,综合办学水平较高,在同类院校中示范作用明显.1996年学院已具有十余年成人职业教育经验,为此北京市教委组织的"第一届高等职业教育现场会"选定在学院召开,开启了学院职业教育发展的崭新一页,1999年正式招收高职学生.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所有专业均已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尤其是重点专业与北京的支柱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如依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业、创立"双基地"校企合作模式;整合资源、创建与法国国民教育部、世界500强PSA集团、双鹤药业成立理事会等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在与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北京燃气集团、自来水集团等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创立了企业冠名班如"轨道班"、"燃气班"等,实现企业、学院、学生各方共赢,同时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五阶段"法教学方案设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形成"订单式"、"校中厂"和"课证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为北京地区高职教育探索新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质量提高和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 学院实施师资队伍优先建设工程,坚持"稳定、培养、引进、聘任并重"的原则,制定了学院《2008—2010年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紧紧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研及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积极引进、培养人才,形成了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技师和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企业、行业,提高职业素质,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学院目前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165人,专任教师中有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市级优秀教师和市级青年骨干教师24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6%,还有16名具有技师或高级技师职务,他们身怀绝技,技能高超,成为学院教师队伍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院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拥有100余名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技术人员作为稳定的学院兼职教师队伍,同时建立了500余名的兼职教师库.拥有北京市级专业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通过专兼职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提升了学院的办学实力,为学院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带动北京地区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技能鉴定辐射面广,质量监控体系完善 学院拥有北京市高校中唯一一所技能鉴定所——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承担着32个大类,92个项目的鉴定任务.多年来面向北京市高等院校学生以及企业职工和社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服务,本所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中设立23个职业技能鉴定站点,覆盖了北京市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成为面向北京高校在校生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的中坚力量,为北京市职业院校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训考核鉴定做出了贡献.至今已完成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5.1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3万余人次,为首都职业院校提供了优质服务. 教学质量是学院办学的生命线,"质量为本,创新为魂"是学院多年来形成的办学理念,学院大力加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对各方面和各环节都做了详尽具体的规定和要求,真正做到教学、学生管理有章可循,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学院根据教学各环节要求,狠抓教学环节的质量保障和工作规范,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建立了"六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即领导听课评价制度、督导员评课与巡视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务系部检查制度、同行听课制度和教师评学制度.学院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六)社会服务不断完善,对口支援获得好评 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对口支援工作,履行社会赋予高职院校的神圣职责.学院以重点专业为主导,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10余项,技术培训服务年均收入60余万元.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依托行业优势,为行业、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业务技术骨干等提供了多种形式的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服务,年培训及考试人数达6.6万人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考试服务品牌.学院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承担对口支援责任,主动履行社会义务.自2005年起,培训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七县一区的劳动保障系统干部共四批60名学员;从2004年6月至今,与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教育对口支援与协作;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学院主动安置了四川地震灾区德阳东方电气高级技校的37名学生,并承担了他们在院期间就读两年的所有衣食住行等费用;2010年5月,学院启动了对四川地震灾区什邡职业中专学校的三年援助项目.同时,学院为支持新农村建设,与驻在地昌平区旧县村开展了手拉手服务项目,定期为乡镇、街道、社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转业服务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并获得支援单位的一致好评. 三、问题与思考 虽然学院建院二十多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北京市"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对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 1.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不完全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在骨干校建设中创新校企合作办学长效体制机制,使其更加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 2.师资队伍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师数量要进一步充实,尤其是要加大聘用行业、企业和相关领域内享有较高声誉的高级技术人才的力度,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需求; 3.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需要通过高职理论研究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创新来树立学院的品牌.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严格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根据教高[2006]14号、教高[2010]8号、教高函[2010]27号文件精神,结合首都区域产业布局,主动适应首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深化"质量为本 创新为魂"的办学理念,坚持"面向首都、依托行业、服务民生"的办学定位,全力实施服务首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战略,依托人力社保行业优势,服务基层,全面培养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较高职业道德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首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全国高职院校发展建设探索新路. 二、建设目标与建设思路 (一)总体目标 经过三年建设,完善院系两级理事会指导下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将四个重点专业建成校企合作紧密、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骨干专业,带动学院各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增强为首都人力社保行业人才服务的能力;在首都高职院校中实行"课证融合"的基础上,创新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模式,实施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单免"、"双免";进行高等职业教育分级制试点工作,创新"学分银行"和"双证互换"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使学院成为全国人力社保行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高端基地,成为行业企业高新技术人才培训不可或缺的首选基地,成为全国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基地. (二)建设思路 在未来三年,学院将重点建设"4个重点专业"和"4个重点项目".即以院系两级理事会体制机制创新建设项目为引领,促进重点专业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以四个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课证融合、分级制改革"建设项目为突破口,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以师资队伍建设项目为支撑,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整合政、行、企、校四方资源全面促进国家骨干校建设,提高学院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具体目标 1.以院系两级理事会建设为重点,创新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 院系两级理事会建设重在解决高职院校在办学体制机制方面,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我院将充分挖掘多年来在办学过程中,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所积累的丰富成果和经验,在政府和主管部门校企合作政策支持下,建立和完善"院级理事会"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成功实现"三个对接",即通过政府主导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通过行业指导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对接,通过企业参与实现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达到快速反应、同步跟进、动态调整,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院四方联动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新模式.学院将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各大行业、企业集团共同成立院级理事会,负责规划学院的办学方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建设布局、师资队伍建设等重要事项,形成院级理事会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学院将努力提供各种资源保障,以实现理事会各方的利益诉求,达到互利共赢,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最终实现深度融合,资源共享,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在教学系建立由学院专业带头人、行业企业专家、用人单位代表组成的系级理事会,研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评聘、实习实训、社会服务等项工作,实施"三引三进"——"企业(行业)引入校园、工程师(专家)引入课堂、产品(工作流程)引入实训,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位、教学进入现场",达到"三合一"——"学生与企业工人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形成多方联合的办学体制的长效运行机制. 2.以四个重点专业为龙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系级理事会建设.在完善现有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探索和创新.一是以重点专业为龙头,创新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立与北京市劳动保障系统、各社保经办机构等共同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系级理事会",在理事会治理下开展专业建设,合作共建"双线互动式"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开办"海淀社保班"、"朝阳社保班"等合作培养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立与行业、企业组成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合作开发"岗前培训证书",明确将合作行业、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专业教师的定点实践与服务单位,全面开展校企合作;城市管理与监察专业建立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与北京市地下管线相关的行业、企业、高校密切合作,共同组建给排水班、热力班、燃气班,实现"合作目标双赢化、合作形式组织化、资源信息共享化、合作评价定量化",探索"一会四化"的校企合作机制;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与北京地铁公司、京港地铁公司等企业成立系级理事会——"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共同体",探索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对接、全程互动、互补互利"的"双元共构、三维共享"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二是推出教师"企业实践券"制度,强化教师联系企业机制.学院将加大内部人事制度改革,鼓励和引导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建立"企业实践券"制度,包括教师企业实践的具体时间和内容、工作量核定与实践效果考核办法、实践环节与校内教学工作量折算办法等内容.要求每一名专业课教师至少稳定联系一个企业,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政策咨询服务,三年内承担企业的工作至少三个月.按照项目考核办法,教师可将"企业实践券"兑换成教学工作量,并由学院付酬.通过这种制度的实施,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激励教师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服务.三是积极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新模式.学院在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深入开展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新型运行机制,创新实习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突出体现实习实训基地的参与性、开放性、共享性.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各专业已经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在四个重点专业中分别创新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建立与之配套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创新"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将具有三项"直通"内涵.培养环境直通:通过校企合作,从硬件到软件,将目标岗位真实的工作环境引入校内,使学生未出校门之前就接受完全仿真的职业训练;岗位技能直通:充分利用行业优势,体现岗位技能要求,开发出如社保中心业务经办操作证书等体现行业标准的岗位技能证书;就业渠道直通:举办行业内社保订单班,聘请社保中心的业务主管直接参与学生培养全过程,学生经实习考核合格后,持证进入社保中心就业,从而实现就业直通.最后,在课证完全融合的基础上,实现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双免".二是创建"三元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元"是指发挥"学校、行业、用人单位"三方不同的作用,"一新"指开发新的岗位技能证书.已有的国家职业标准是基于职业特点设计的,而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用人单位特别强调对本单位企业文化的融入和岗位技能操作特殊性的适应,针对这一需求,由用人单位和学校联合设计、联合培养,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推广,共同创新如"职介中心岗前培训证书"、"启人网人力资源业务岗位操作技能证书"等系列证书,丰富职业技能取证类型,提高学生就业的岗位适应能力,满足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三是构建"课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在"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构建"课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按照能力体系来设计核心课程体系,把国家职业标准和考核内容融入核心课程体系之中,实现"能力——课程一体化"、"课程——证书一体化"、"教学——实训一体化"、"考试——考证一体化",同时在课证充分融合的基础上,实现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双免".四是打造"段站结合,全程嵌入"人才培养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打造"段站结合,全程嵌入"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地铁段站运行的具体特征,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最终目标分解为可操作性强、考核指标明确的分段式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教学段",以能力考核为"教学站",设置由浅入深的能力培养梯度,形成"段站结合"的技能培养过程;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同进行教学评价,实现人才培养的"全程嵌入". (3)内涵建设.加强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建设,具体表现在:一是优化专业结构、稳定专业数量.以服务产业为目标,通过对相关产业链应用性人才需求状况的结构分析,紧紧围绕重点行业发展重点专业,强化专业的适应性、关联性,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层次、立体化、多功能的人才和技术服务.在内容上体现"三实"原则即"讲实际、重实用、求实效",与行业、企业等方面专家紧密合作,按行业、企业需求的职业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设置具体课程内容,确定实习实训方案和岗位资格考证计划,形成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学院的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市场,专业内容建设更加符合行业、企业需求,促进人才培养与职业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并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经过三年建设,实现国家级重点专业达到4个,北京市级重点专业达到4个,院级重点专业达到6个,全院专业规模稳定在20个左右,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二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是教学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和直接载体,是学生能力建构的基础和依托.在课程开发上,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构建符合岗位群人才培养的"理实一体化"课程结构体系,继续在四个重点专业分别探索"基于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的行动导向型"的课程建设模式,形成学习超市;在课程改革上,根据专业能力要求,遵循"三度"原则,即"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的匹配度、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度、学生学习特性与课程实施的吻合度";根据基础能力和不同专业覆盖的岗位群要求,构建"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综合平台,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体系,通过思政课、英语课、应用文写作、法律基础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诚信、守法、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素养,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整合过程中,体现"四化"标准,即按照课程理论适度化、课程组织职业化、课程实践充足化、课程结构模块化,构建系列优质核心课程体系.经过三年建设,争取建成系列优质核心课程23门以上,在"理实一体化"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学院特色的"理实一体化"系列高职教材20部以上.三是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学院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将以骨干校建设为契机,以重点专业为抓手开展教学资源建设,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技能与企业、行业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精品课程、精品课件、案例库,以及教学方法、实习实训、师资队伍等方面全面进行建设. 通过三年建设,把我院重点专业建设成行业特色鲜明、首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品牌专业,引领全国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共同发展. 3.以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为载体,开展"课证融合"政策环境建设 开展"课证融合"基础上的"单免"、"双免"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模式研究,积极争取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以北京市国家级高职示范(骨干)校以及北京市级高职示范校为试点,以其重点专业为对象,探索课证完全融合以及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互换的内容、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制定可操作的相关办法,并进行改革实践.在北京市国家级示范(骨干)校重点专业实行理论、操作技能课证融合基础上的"双免"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在北京市级示范校重点专业实行理论课证融合基础上的"单免"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扩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层次,对符合条件的上述院校及专业做到全覆盖,考核鉴定学生人数累计达到15000人次,其中中高级鉴定人数占80%以上. 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是北京市教委为适应社会需要、服务终身学习、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所进行的有益探索,是教育部重点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项目.其目的是探索建立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制度、新机制、新模式,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和制度创新做出系统设计、整体安排,以便更好地丰富终身教育和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从而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建立制度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协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制度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学院积极开展北京市教委组织的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分级的整体框架,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分级标准,建立紧密的产教结合机制,完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评价体系,引领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不断深化,形成体系. 4.以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建设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瞄准世界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实践,大力开展教师国内外培训,建立与德国爱科特教育集团合作的工科教师培训基地和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合作的文科教师培训基地.进一步建立和充实稳定的教师企业实践基地,重点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教师机制和制度创新的研究,一是积极探索制度建设与创新,加强教师联系企业机制.在职教师实行"企业实践券"制度,新入职教师实行两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准入制度,完善专业教师招聘、培训、考核、评聘等管理环节,确保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达标;二是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教师机制研究,建立校企合作培养、选拔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制度,落实重点专业"双带头人"制度,提升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的质量和教师社会服务的能力,建立兼职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制订兼职教师岗位津贴、课时补贴等优惠政策,扩充、优化兼职教师库;三是制订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质量标准、专兼职教师职业教育能力评价标准和教师双师素质评价标准,实施质量监控;四是实施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建设、兼职教师资助、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引进、专业带头人聘用和培养等5个建设计划.通过三年建设,实现全院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重点建设专业达到100%;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使总数达到238人;全院兼职教师平均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 5.以技术培训服务为重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重点开展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研究,酝酿出台"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管理办法",使校企各方在合作中充分体现各方需求和利益诉求,以达到互利共赢.建立"两个中心,一个专家服务团",集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服务)等文科专业优秀师资组建"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中心",承担行业有关政策制定的调研、论证及有关方案起草工作,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提供政策制定、业务支持和智力参谋;集中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等工科类专业优质教师组建"技术服务中心",承担校企合作项目,参与企业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等过程,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服务;集中全院各专业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组建"专家服务团",为企业提供兼并重组、流程再造、营销策划、薪酬设计等咨询服务,实现各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同时,为社会人员、农民工、企业转岗等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强化社会服务能力.每年技术服务收入不低于200万元. 相信经过三年建设,通过"院系两级理事会"体制机制创新项目建设解决学院目前存在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不完全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问题,从而促进专业内涵建设;通过四个重点专业建设,带动专业群发展,强化专业与产业深度融合,突出专业特色,发挥专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师资队伍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建设,实现教师数量的充实和结构的优化,提升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在为行业、企业服务的同时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解决"师资队伍结构、数量、影响力"的问题;通过"课证融合、分级制改革"项目建设,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研究,提升学院的创新能力,并树立学院在全国高职教育领域中的品牌,解决我院"自主创新能力和高职教育制度探索"需要强化的问题,最终全面实现国家骨干校建设目标. 第三部分 重点建设专业 专业一 劳动与社会保障 专业负责人:张慧霞(劳动与社会保障教研室主任 讲师 博士,专业带头人) 吴晓军(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 专业建设小组成员: 刘兰方燕平 康士勇 许晓青 赵巍巍 刘红霞 王红红 薛齐(以上为专任教师) 喻乃忠(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333电话咨询中心主任) 张秀云(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保基金监督处处长) 徐树理(北京市劳动科学研究所正处级调研员) 郑秀兰(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 王明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处处长) 褚福灵(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教授) 李春霞(北京市海淀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 顾志军(北京市朝阳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学院的品牌专业,是北京市首批招收高职学生的专业之一,是学院依托行业办学最有代表性的特色专业.该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备了"专业有示范、师资有团队、课程与教材有精品"的专业领先优势.于2003年被评为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高职示范性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团队2007年入选北京市首批专业创新团队,《劳动关系管理实训》课程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该专业面向首都,依托行业,服务民生,促进经济,根据首都大量一线劳动和社会保障经办机构、乡镇(街道)社保所、社区(农村)基层服务平台的人才需求,培养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在骨干校建设期间,继续巩固专业建设成果,进一步突出专业的行业特色,形成"专业理事会"治理下的校企合作机制;以创新"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全面推进专业建设,以劳动保障基层业务岗位要求为依据,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项目课程体系,探索"专业+职业"的教学模式,建设"双线互动式三位一体"劳动保障全业务校内实训平台;提高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优化双师结构;增强对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群众的多层次社会服务能力,成为首都劳动保障事业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培养满足首都劳动与社会保障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做强专业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最终起到对国内的同类专业起到示范效应,带动全国同类专业的发展. 一、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背景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与近年来首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首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社会管理的完善,北京社会保障体系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完善自身的建设.《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更是推动首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催化了首都基层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需求.目前,首都劳动与社会保障一线对人才需求量急剧增长、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不但满足首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需求,另外专业化的培养,对于提高一线经办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确保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挥着巨大作用.劳动与社会保障事务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尤其是政府机构改革将"人事"与"劳动"部门合并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后,进一步加强了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就业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这为该专业创造了广阔的用人需求,而目前北京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供应还不能满足劳动保障行的用人需求. 1.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增加了对人才的需求 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已经确立为以服务业为主导.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任务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整体提升社会福祉,更好地引导社会和谐.但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遇到的挑战则是首都人口规模仍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社会结构变化更加复杂,围绕民生的教育、医疗、健康、住房、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难点.社会管理的创新和经济发展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在"惠民生"方面,社会急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高端技能人才.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社会保障发展目标为:"大力推进社会保险由制度覆盖向人群覆盖转变,实现社会救助无盲点、社会福利适度普惠,政策相互衔接、公共服务高效便捷、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形成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北京的社会保障事业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为了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和首都人民,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各个区县都设立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机构和劳动保障事务所.不断调整变化的政策、不断增加的社会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的服务对象,要求北京社会保障事业的从业人员做到专业、耐心、细心、热心.但目前服务首都社会保障事业的人才比较有限,难以满足社会保障体系快速发展的需要.仅以社会保险的经办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数量对比为例,截止2009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827.7万人、938.4万人、675.7万人和747.1万人,比上年末净增69.6万人、67.4万人、61.4万人和80.5万人.首都目前社会保险实际经办人员编制不足2000人.发达国家经办人员与服务对象配比为1:300~800,而北京市确定的标准为1:5000,就算以后者的标准计算,仍然需要近10000人的经办人员,存在较大的用人缺口.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社会基层缺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积累,目前整个劳动与社会保障行业基层还需要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将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促进"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的发展方式. 2.劳动与社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急需基层专业人才 《北京市社会保障"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深化社会保险经办模式改革,构建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经办服务网络","加快实现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体系覆盖所有社区(行政村),管理服务范围扩大到城乡全部社会保障对象".适应这一建设需要,全市325个社保所和近7000个社区、村委会也还将需要3200余名具备国家职业资格的劳动保障协管员.同时,已聘用的1万余名社保所工作人员、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管员和大学生"村官"还面临着大量的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工作.2009年,北京市在全市600个社区进行了社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的试点工作.2010和2011两年北京市还分别完成1000个社区服务站的规范化建设.北京目前正在某些地区进行试点,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要下沉到基层社区,从正在试点中的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站(又名"96156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定位和职能上来看,它对社区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处理素质提出全面的要求.除了公共的服务机构外,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还涉及到每一个用人单位和个人.在每一个参保单位中每月都需要固定处理一定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再加上首都不断变化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决定了每个用人单位都需要劳动与保障专业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无论是公共服务机构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还是用人单位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共同目的是为国家、首都、用人单位和个人进行专业化的服务,维护参保双方的社会保障权利和社会福利,保障地方和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最终保障民生.目前,无论政府还是社会单位都急缺高端技能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 (二)专业建设基础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学院的品牌专业,是学院依托行业办学最有代表性的专业之一.该专业是学院劳动保障专业群的龙头专业,创造了学院专业建设中的多项"第一":第一个招收高职学生的专业,第一个教育部教改示范专业,第一个北京市级专业创新团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团队等,在全国社会保障领域中独树一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依托劳动保障行业,具有长期的校企合作基础,曾经采取过"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外,该专业在专业特色、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教研科研等方面均位于首都兄弟院校的前列,形成了以国家级示范专业和北京市级专业创新团队领衔主导的劳动保障专业群,具备了"专业有示范、师资有团队、课程与教材有精品"的专业领先优势.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中,总结了"寓职业于专业之中"的技能训练模式,为劳动与社会保障行业以及各类企事业等单位培养了大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专业教师同时也为首都社会保障事业、街道、社区社保业务经办提供了大量专业性的社会服务,解答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的各类社会保障难题,成为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重要的"专家库"和研究人才库中的专家.该专业成为首都社会"安全网"和"稳定器"人才培养的孵化器. 1.培养规模 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前身为社会保障专业,成立于1997年,当年招收成人高考学生.1999年更名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并成为学院第一批进入高职序列的专业之一.该专业至今已招收高职生13届,共计1116人,已毕业学生831人,在校生285人.目前生源稳定,录取分数在北京市高职招生专业中名列前茅. 2.校企合作及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由于背靠行业,立足首都发达的劳动力市场,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引领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因为能够紧紧依托行业,能够与劳动与社会保障行业进行多方面的紧密合作,所以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该专业与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行业机构紧密合作,双方积极共建"双基地",在师资上实行"双师互聘",在课程体系上进行共同开发,在教研科研上专业教师与政府深入合作,在学生实习就业方面双方更是合作紧密.目前,"双基地"已初具规模,校内的实训基地除满足学生的实习外,近三年已为行业培训在职人员980人次.本专业聘用行业专家9人为学院兼职教师,行业同样聘请我专业教师为政策的智囊库的专家.双方立足行业用人需求,采取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北京市社保中心等用人单位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与用人单位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制定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参与教学过程,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岗位,学生由社保中心和企业直接录用.近三年,合作行业、企业吸收学生顶岗实习290余人,吸收毕业生就业160余人. 3.专业课程体系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体系初步打破了传统学历教育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按照劳动与社会保障行业的业务特征,确定本专业的目标岗位群,然后由目标岗位群倒推所需开设课程,基本逻辑如图3-1-1所示: 经过多年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一套满足行业和用人单位需求同时又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尤其是专业实训课程的开发机制,立足与行业的校企合作机制,与行业业务负责人共同合作确定专业的目标岗位,然后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标岗位进行分析,构建起由主干实训课程支撑的职业岗位能力实训项目体系,最终将该专业核心技能分解为五项专项技能,现分别由9个实训课程承担,并进一步分解为50余个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专门训练一种具体的操作技能. 4.师资队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典型的双师结构.双师不但体现在教师个人的双师知识体系,而且还体现在在校企两个机构担任的双重角色.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19人,其中专任教师10人,兼职教师9人,师资结构合理.师资队伍中有高级职称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8人.兼职教师全部来自劳动保障行业和企业一线,形成了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该专业拥有北京市市级创新团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团队",学院院长亲自担任团队带头人,成员为专业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近五年来,该专业教师累计已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编著教材20余部,其中多部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主持或参与各级课题研究数十项,包括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三项. 如表3-1-1所示: 表3-1-1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教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类别 主要参加人 来源或出版社 1 完善北京市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对策研究 课题 康士勇、王彦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2 北京市最低工资调整机制研究 课题 孙立如 北京市政府发改委课题 3 "人文北京"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 课题 张慧霞、赵巍巍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4 昌平区"十二五"规划调研 课题 李琦等 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5 北京市劳动人事科研创新平台 课题 肖红梅 北京市政府课题 6 国外大城市就业管理经验对北京的启示研究 课题 肖红梅、赵巍巍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7 促进顺义区劳动力机场就业的对策研究 课题 肖红梅、赵巍巍 顺义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课题 8 北京市社会保障政策法规手册 教材 康士勇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9 北京市医疗保险政策导读 教材 康士勇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0 北京市养老保险政策导读 教材 康士勇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1 薪酬福利管理实务 教材 康士勇、肖红梅 全国"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市级精品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 社会保障管理运作实务 教材 赵巍巍、贾如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3 社会保险精算 教材 赵巍巍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5.实践教学条件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行业紧密合作,呈现出明显的行业特点.目前校内所有实训室都是与行业共建,在软硬件上都体现出行业特色.实训室内部场景与北京各区县的业务经办机构相似,实训室内的一些软件与劳动保障行业内的实用版本相同,部分实现了与实际工作软件的无缝对接.校外实训基地则直接建立在各区县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接受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最终的就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在建立劳动保障全业务流程实训大平台思想的指导下,校内实训室从无到有,校外实训基地从少到多,初步满足该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训需求.主要合作单位如表3-1-2所示: 表3-1-2 签有协议的主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序号 实训基地 序号 实训基地 1 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 9 北京永信达实业开发公司 2 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10 北京四达人才服务中心 3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12333电话咨询中心 11 北京金日阳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4 北京市职业介绍中心 12 北京清水百工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5 昌平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13 北京北方众鑫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6 北京市海淀区社会险基金管理中心 14 西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7 北京市朝阳区社会险基金管理中心 15 宣武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8 北京市精灵时创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16 丰台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1)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目前该专业拥有场景式专业实训室,完全按照社会保险实际业务经办场景与流程建设而成,配备有先进的服务器、计算机、网络和丰富的实训资料,软件方面还拥有与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完全一致的劳动与社保管理软件及真实的数据库.另外,还拥有覆盖专业群的实训室3个,实训管理制度、实训课程体系等均已初具规模.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除校内实训基地外,本专业还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将北京市劳动保障系统内的主要行业部门纳入其实习实训合作对象,实现实习导师、办公设备、工作场景等资源共享,签有协议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6个,稳定保持合作关系的实习实训基地近30个. 6.社会服务 该专业紧紧依托北京市劳动保障系统,与行业以及相关企业紧密结合,积极为社会提供专业性服务.近年来,该专业承担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政府部门委托的专项课题与调研任务6项,服务质量得到了委托部门的肯定,并为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了重要建议.同时,为各区县劳动保障系统提供横向调研服务3项,有力地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该专业的相关专业教师还被聘为行业专家,多次受到北京市委、市人大等部门的邀请,为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市劳动保障政策法案等提供专家论证20余人次.大量专业教师承担了社会培训的任务,培训对象达2000余人次,教师还走向基层,为基层人民群众提供义务咨询服务,服务对象达500余人次.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及建设思路 立足首都今后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行业发展趋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遵循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践行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规律,通过借助背靠行业的资源优势,立足首都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需求,加强与相关行业部门的深度合作,创新校企合作办学的新体制机制,解决目前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的难题,走富有地方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依托行业,通过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扩展与机关、事业和企业等单位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岗位直通车"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以核心职业技能为中心具有行业特色和品牌效应的多级课程体系,开发教学模式改革,解决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与岗位职业能力融合不够深入的问题;通过完善人事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参与"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中心"和"专家服务团"等方式,增强专业人才服务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发展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解决师资队伍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教研能力不够强的问题;通过对校内外实训基地在软硬件方面的建设,解决教学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形成对社会开放的富有劳动与社会保障行业特色的实训基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发动各方力量,推进合作办学,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动专业发展,增强专业发展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同行中的引领作用,最终满足首都对劳动保障事业人才的需求,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成全国高职领域的品牌专业. 通过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龙头,带动劳动关系管理、老年服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发展,解决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建设高效集约型专业群. (二)总体目标 通过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系级理事会",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探索和创新"岗位直通车"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实现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提高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优化双师结构,建立政、行、企、校共同参与的教学团队;建设"双线互动式三位一体"劳动保障全业务校内外实训平台,引进行业的软件和数字化共享资源,引合作单位入校内基地进行行业培训和业务办理,扩展校外实训基地;不断增强其为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群众等进行社会服务的能力,提升专业实力;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龙头,带动专业群发展,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最终通过带动全国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具体目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定位是面向首都,依托行业,促进经济发展,服务民生,主要培养满足首都劳动和社会保障经办机构、乡镇(街道)社保所、社区(农村)基层服务平台的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在职业生涯初期往往在经办机构的前台岗位就业,经过一段时间的业务锻炼,很快上升到业务主管,甚至更高.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首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职介(人才)中心社会保险业务代理岗位、参保单位的社会保险经办岗位、社区或农村基层的社保所提供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经过系统培养的学生不但拥有专业化的服务能力,更重要的还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一心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不断再学习的学习能力.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会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系级理事会的运作下,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1)在院系两级理事会框架下,建立"系级理事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系级理事会"治理下的校企合作机制.该专业将与北京市社会保障系统、区(县)社保经办机构、基层社保所等共同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系级理事会",并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关制度和实施方案,开展在专业理事会治理下的专业建设. (2)充分利用首都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投入进行专业建设.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社会保障业务软硬件建设与该专业实习实训建设统筹考虑,为该专业校内顶岗实习提供真实的业务系统和运行数据.利用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优势,保证该专业课证充分融合,实现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双免".同时,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行业内部培训业务和部分经办业务引进校内实训基地,加强双方的深度合作. 2.人才培养模式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系级理事会的治理下,创新"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并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岗位直通车"是指该专业通过与劳动保障行业的紧密合作,将未来劳动保障管理和社保业务经办职业岗位的要求循序渐进地在校内人才培养中加以贯彻,在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上达到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目标岗位的无缝连接,进而通过这种岗位技能真实训练快车直达目标岗位.这一模式具有三项"直通"内涵.即:培养环境直通、技能取证直通、就业渠道直通. 3.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建设 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系级理事会"的指导下,深化"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建设. (1)教学模式改革 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思想指导下,探索"专业+职业"教学模式改革,寓职业于专业之中,力图将课堂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起点,强调理论与实训的融合、专业实训与综合实训的结合,强调团队式教学.同时,改革教学评价与课程考核模式,突出过程控制. (2)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与建设是高职教育走向深入的重点所在,在打破传统课堂传授的基础上,还要结合该专业所面向的产业行业,从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全方位进行课程再造与改革.在课程开发流程方面,借鉴基于学习领域(LFC)的课程设计思想,实践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流程;统筹考虑课程体系结构,建设以核心职业技能为中心具有行业特色和品牌效应的多级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为:以工学结合为路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以专业群共享课程为平台,实现5项"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造项目,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项目课程体系.在三年内,1门课程建成市级水平的优质核心课程,3门课程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3)高职优质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建设 采用基于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技术,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出版市级水平高职教材3部,院级优质高职教材5部,全部教材实现自主编写、公开出版;建设优质多媒体课件6套. 4.专兼职教师的教学团队建设 (1)教师团队数量与质量建设 在双师素质方面,聘用或培养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1-2名,培养或引进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专业骨干教师4名,使该专业中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100%;在双师结构方面,继续聘请行业企业一线专家能手为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达到20名,优化兼职教师队伍结构,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培养或聘用教授1名,副教授2-3名. (2)教师科研建设 积极参与国家级和市级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组成科研团队,发挥整体协作优势,实行团队科研,重点加强行业前沿应用性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在未来三年内,完成市(省)级课题(或横向课题)1项,院级重点课题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篇以上. 5.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将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考虑,建设"双线互动式三位一体实训平台"."双线"即指贯穿实训基地的两条主线:①外线:企业外部劳动保障业务为主的公共管理专业化训练主线;②内线: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为主的职业化训练主线(本部分将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承担,参见专业二);③强调两条线的互动式实习实训(如企业与社保中心业务的互动,企业与人力资源市场的业务互动,企业内部员工关系协调与外部劳动关系协调处理的互动).三位一体实训平台:①本院文科专业实训平台;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全业务培训平台;③校企联合职前实习实训平台. 结合现有实训条件,具体目标有:新建一个专业群实训前台大厅,新建社保业务经办实训室、劳动关系实训室、劳动保障政策信息实训室、速录文秘实训室、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实训室等6个专业实训室;完成行业实用社保软件和医保软件等专业软件的改造与聘用;巩固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再扩展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6.社会服务 为行业提供继续教育和高层次岗位培训服务,平均每年500人次以上;为首都社会保障领域的政策咨询、课题调研等提供行业专家服务;为各区县、各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各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三年内争取服务6-9家,为广大社区、农村群众提供义务政策培训解答服务,每年达到300人次. 7.共享型专业群建设 该专业群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行业依赖性,现有的四个专业与劳动保障行业紧密相关;二是专业之间的相关性,其核心课程、师资队伍等具有很强的相互借鉴与互补性,可以大大提高专业建设效率.所以将该专业群建设的目标确定为:整体专业群布局为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重点专业,着力打造学院的名牌专业和在全国高职院校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以公共事务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专业、财务管理(社保财务与审计)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与老年关怀)专业为辅助,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建设内涵与方向,丰富该专业群的专业类型,在保持一定生源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进行调整.在"宽基础、大平台、多方向"的思路下,形成"手掌形"专业布局. 通过三年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将会成为富有行业特色的国内知名的品牌专业,不但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方面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满足北京劳动保障事业的人才需求,而且还因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备的实训基地、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辐射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发展,引领和带动全国高职院校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1.充分利用首都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强专业资源建设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劳动保障业务软硬件建设与该专业实习实训建设统筹考虑,为该专业校内顶岗实习提供真实的业务系统和运行数据.北京市社保中心、医保中心、各大医院运行的医保软件及数据库,是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专业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专用系统,并无商业版的产品.该专业将利用行业优势,与市人保局和软件公司合作,共同实现专业实用软件向校内实训基地的移植,并引入真实的数据库,由软件公司根据实际社保经办业务的需要实时维护升级,实现校内学生顶岗实习操作的真实性,并可用来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此举不仅能够节约开发与维护费用近3000万元,而且能使本院成为全国范围内唯一获得真实社保管理软件的高职院校,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的充分结合,大大提高校内的教学效果、保证学生的实习实训的质量,这种富有行业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深度对兄弟院校而言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 另外,该专业还将充分利用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优势,保证该专业课证充分融合,实现学生"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双免". 2.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系级理事会"治理下的校企合作机制 该专业将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业务主管部门、各区(县)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基层社保所等共同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系级理事会",开展在专业理事会治理下的专业建设.专业理事会必须参与到校企合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团队建设、校企资源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技能证书开发等专业建设中,形成富有行业特色的校企合作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系级专业理事会将确立管理制度.将制定理事会章程、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课证开发、课证融合方案、双向互聘的教师实施方案、学生实习实训、共享性实习实训基地、一对一的"订单班"的实施方案、毕业生就业和接收方案等文件,规定各方权利和义务,明确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对人才培养实现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共担风险.第二,系级专业理事会形成组织机构.将选举正副理事长各一名,统筹规划理事会活动和专业建设事宜,理事会成员由来自北京市劳动保障各级经办机构的业务主管领导、一线行业专家和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第三,系级理事会及其成员日常的主要工作内容.校外系级理事成员不仅需要论证专业培养方案,还需要直接进入校园和课堂,亲自为专业学生授课,了解培养对象.同时,这些专家还应承担起学生到相应单位顶岗实习时的职业导师职责,推动校内外人才培养一体化.第四,创办"订单班",合作开办"某某社保中心订单班"等培养机制,共同确定培养计划,培养方案、选拔制度等内容,行业、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联合授课,合作单位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职业导师,实现"岗前培训—顶岗实习—就业接收"的一体化合作机制.第五,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在专业理事会治理下的校企合作机制目的在于创造出校企交融的全方位人才培养环境,依托理事单位,合作共建"双线互动式"实习实训基地.由于文科类职业教育存在两个现实的困难,一是真实工作场景中人文环境设计的困难,二是实际工作的连续性与有限容量导致安排顶岗实习的困难.因此,文科类专业的工学结合就需要多种类型和多种层次相结合的校企合作.这种校企交融的全方位人才培养环境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主体、双层基础、八种渠道,如图3-1-2所示.一个中心是指以专业建设为中心;两个主体是指以专业理事会和校内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为主体,两支队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校企合作交流;双层基础是指软硬两个基础依托,软基础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硬基础是由若干校企合作基地提供合作平台;八种渠道是指校企合作的八种具体形式,包括顶岗实习、职业导师、双基地建设、实战招聘、创新团队、课程开发、理事会例会、兼职授课八种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学生往返于实践一线和校内课堂,企业相关人员在校内外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创造校企交融式的人才培养环境.校企交融人才培养环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为学生在校内提前创造职业氛围,寓专业学习于职业化的形式之中;二是培养内容来源于实践,一线专家人员不仅参与培养方案设计,而且参与执行,增强实践技能的迁移性;三是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共享化,吸引校企合作单位"引企入校",能够为校内师生提供感性材料,专业教师可以直接接触实际工作场景与流程,学生在未出校门时直面一线专家与工作人员,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3.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预算 如表3-1-3所示: 表3-1-3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专业理事会机制建设 依托行业企业,确定筹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系级理事会,并做相应的准备工作. 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理事会发挥其专业建设功能,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履行职责. 进一步强化专业理事会在专业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形成与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6 8 6 20 行业软件改造 根据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确定软件建设需求,并与行业主管、软件公司协商教学移植需要. 根据移植方案对软件进行改造与植入,并进行硬件配套,同时,将合作单位的真实业务引入学院. 软件投入使用并进行及时的升级改造,继续强化与合作单位的业务合作. 5 5 5 15 合计 11 13 11 35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专业理事会的治理下,本专业强化与行业合作,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高职人才的培养新模式--"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根据行业业务内容的变化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校企共享型的教学资源、扩展教学与社会管理服务共用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发实用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技能证书、根据专兼职教师和学生学习特点,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校企和校内外互动的教学形态,从而培养能够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原有"双基地"模式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充分做到四个结合:即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服务实践结合、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结合、工作过程与学习领域结合. 在专业建设面临新的发展背景下,由"双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向"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校内校企合作机制外,还更加强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进行,可以更有力地促进学生顶岗实习、对口就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的开展.(2)"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了"双基地"校内人才培养的内涵,在"三项直通"要求下,可以更有利于引专家入校、引企业入校、引流程入校,更好地落实"三引三进"的机制.(3)"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校内外人才培养的衔接与平衡,将更进一步地加强校企合作.随着首都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北京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量不断增加,在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人员有限的情况下,由我院定岗实习学生与社保经办人员组成工作团队,极大地提高了北京劳动与社会保障服务的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民生.在此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与行业经办人员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室与经办机构合一"的"三合一"机制. 1."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 "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为:通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系级理事会"的运作,来确定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内涵、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开发和完善课程体系.通过"三引三进"机制,建立"双向互聘"的师资队伍,形成主要由专业教师、行业和企业的专家能手构成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利用行业办学优势,建立仿真的教学环境,链接校企共享的真实的教学资源库,共建"双线互动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由教学与指导能力强大的教学团队在资源丰富、职业化特征明显的教学环境中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教学和指导,从而确保能够不断培养出满足首都劳动保障事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由此,"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的表现形式可简化为:"培养环境直通、岗位技能直通、就业渠道直通".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培养环境是技能直通和就业直通的保障,也是实现后两者的平台,岗位技能直通是培养环境内容的具体化,也是实现就业直通的重要手段,而就业渠道直通则是环境和技能直通的直接目的和导向."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课程体系,改变了师资队伍结构,改变了学习环境,学生在校内接受双师型的专兼职教师的教导,在仿真的实训基地利用真实的教学资源库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在校外真实的实训基地中实现由学生身份向职业人的转变,并实现就业,在此过程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该模式从目标岗位确定培养环境、进行课程开发、选择专业对口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生实习与就业,从而实现教、学和工作的无缝对接.在"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团队由自身的双师素质教师和行业一线的业务精英共同组成,双方共同研讨、协商建立人才培养计划,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一起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校内外团结一致,资源共享,实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从而很好地完成职业教育的目标. "岗位直通车"的人才培养模式三种形式的主要内容如下: (1)培养环境直通——全真人才培养环境 培养环境直通是指通过校企合作,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从硬件到软件,将行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目标岗位和真实的工作环境引入校内.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方面,引实际业务进校,使学生未出校门之前就接受完全真实的职业培训和训练. ①软硬件方面 在硬件建设方面,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系级理事会"指导下,校内实训基地在实地考察行业经办机构、职介(人才)的社会保险代理部、街道社保所以及企业内部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岗的实际业务场所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建设,例如社保业务经办实训室,其内部办公设备的配备、摆放方式、环境的布置等方面都与优秀区(县)的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大厅一样.同样,劳动关系实训室的布置与仲裁院的一样,社区服务平台实训室的布置与社区工作站等场景一致,无论对社会上的在职人员还是对学生都给提供直接真实的职业环境的感觉. 在软件建设方面,随着政府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社保经办业务依赖于专用的软件系统处理业务,因此,环境直通的关键是要在校内硬件上安装与行业完全一致的专业实用软件,并拥有与经办机构共享性的数字资源.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利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行业优势,与主管局社保中心、信息中心及专门为其开发维护专用软件的公司进行合作,将社会保险业务经办软件引入校内,在对大量真实的社会保险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后也同时引入,保证学生在校内就已完全掌握行业专用软件的操作,并能够承担相应的行业的社会培训服务.与此同时,与12333热线的政策信息库联网,实现信息资源的及时更新和共享. ②业务传授方面 在配备完善的实训基地里,校企合作单位把部分工作业务放到真实的实训基地办理.如,在一些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机构把对员工的业务培训放在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软硬件和信息资源库.一些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由本专业教师和合作单位的工作人员组成合作队伍,在校内实训基地共同处理.在真实业务的办理过程中,学生也参与其中,有的观摩,有的帮忙,有的旁观,有的提问,从而提前给予其职业熏陶. 除真实业务入校外,校外实训基地直接与专业对口,并由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实践与学习. (2)岗位技能直通——融行业标准于课程的职业技能取证体系 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多种职业技能.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推动学生的职业资格取证,但取证不是目的,只是促进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手段.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职业技能取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已有社会和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取证,并实现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免",二是结合该专业与企业用人需求实际,开发体现行业标准的岗位技能证书.力争取证率达到100%.岗位技能直通表现形式似乎单纯为技能取证,但实际内涵则是以职业资格取证为载体,改革课程体系,改善双师结构,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变革,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到直通岗位的专业技能. ①利用已有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进行课证融合.该专业面对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内的许多操作性岗位,社会与行业已推出一些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其中就定义了目标岗位的行业标准,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上将这些标准引入使得学生更易于取证和掌握标准化的专业技能.适合引入的行业标准取证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如表3-1-4所示.该专业将利用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优势,在"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鉴定时实现理论与实操鉴定考核的"双免",取得该职业资格证书. 表3-1-4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行业标准证书与对应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证书名称 能力培养 考证学期 备注 1 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岗位资格证书 各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业务处理能力 第五、六学期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 社会保障管理 劳动保障协理员 各种劳动保障经办业务处理能力 第五、六学期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 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实训 社会保障岗位资格证书 各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业务处理能力 第五、六学期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4 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实训 劳动保障协理员 各种劳动保障经办业务处理能力 第五、六学期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5 劳动法 劳动保障协理员 各种劳动保障经办业务处理能力 第五、六学期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6 劳动法 劳动关系管理员 各种劳动关系管理业务运行协调能力 第五、六学期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7 速录实训 速录师(初级、中级) 办公速录书记能力 第四、五学期 北京市速录协会 ②积极探索新的行业技能标准.现存职业技能证书中存在着一些不能满足培养劳动保障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例如随着劳动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劳动保障业务的不断现代化和专业化,一些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内容陈旧,未能及时反映专业实践一线的最新技能要求;另外,还有的职业资格理论化要求过高,职业的操作性较差,从而不能满足目前社会用人的需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征等.还有,现有的该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也过于笼统,不能全面反映该专业培养人才的详细技能分类.经过多年的校企合作,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系级理事会"治理下,我们立足北京劳动保障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不断调查研究来设计新的技能证书体系,改造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等.若要获得这些证书就需要接受系统的专业化训练,拥有最新的专业化的劳动保障知识和职业技能,需要拥有办理业务的实践经验.因此这些证书不仅承载着课证融合的特征,而且还承载着培养满足岗位直接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立足于新的课程体系,我们积极探索和创新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要求更加贴合的技能证书,开发的证书如表3-1-5所示. 表3-1-5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发技能证书 序号 证书名称 技能培养 考证学期 认证单位 1 社保中心业务经办系统操作证书 基于社保中心专用软件系统的各种经办业务操作技能 第五、六学期 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2 医保中心业务经办系统操作证书 基于医保中心专用软件系统的各种经办业务操作技能 第五、六学期 北京市医保中心 3 社保中心岗前教育培训合格证书 社保经办机构一线业务操作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第五、六学期 北京市社保中心、各区县社保中心 (3)就业渠道直通——创新用人单位订单培养内涵,举办海淀社保订单班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就业,在"岗位直通车"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不但要学到职业技能,而且还要能够拥有优先选择或被选择的就业机会,并且在就业后能够不断地向职业上层流动.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设置之初就采取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院与北京市社保中心等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与用人单位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制定培养方案、参与教学过程等合作活动,用人单位要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岗位,培训合格的学生由用人单位直接录用.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开创了就业渠道的直通,通过建设要对这种就业渠道直通的方式向深层挖掘,以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提高学生职业的适应性. ①注重对传统"订单式"培养内涵的改造.传统的"订单式"合作往往过于迁就用人单位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容易违反教育规律,我们借鉴市场营销中对客户培训的做法,在专业理事会的研讨中注意对订单的主动引导,在充分尊重用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也将我们设计的培养体系、理念传达给用人单位,使其对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更全面更深的了解,不仅能够使其建议更具针对性,还能够提高学生就业的稳定性.另外,我们还专门设计用人单位"用人需求订单",进行更为详细的资料积累和数据分析.在近年进行的自主招生中,我们在面试环节大胆进行了创新,引入企业专家合作组建考官队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举目前至少取得了三个效果:一是将企业的选才标准纳入招生标准之中,从源头上进行了订单式培养;二是进一步创新了校企合作的内容,拓展了合作领域;三是创造了校内教师与企业实践专家的交流机会,对校内专业教师也起到了学习提高的作用. ②举办"海淀社保中心订单班".由学院与"海淀社保中心"双方共同选拔学生组成"海淀社保中心订单班",学生毕业前,海淀社保中心的业务领导、主管入校开设岗前辅导训练课程,并进行选拔性测试.进入中心实习后,给每位实习生配备1名专职导师,实行一对一的实习指导,通过这一系列训练合格的毕业生,将获得由行业签发的技能证书并进入海淀社保中心就业. 2.完善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流程 由于学院隶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业背景给该专业的校企合作带来了便利的机会.与此同时,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其下属单位、其他企事业单位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也需要与学院建立资源共享的育人机制,来满足单位用人所需."岗位直通车"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产生. (1)"岗位直通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 完善"岗位通过车"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操作流程为:第一步,由市人保局社会保险研究室、就业促进部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政策和业务部门、各大企业集团和学院形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系级理事会".理事会立足国家大政方针、未来五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劳动力市场人才发展规划和用人需求、用人单位具体的人才需求和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来确定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内涵、发展定位和培养目标.第二步,由市人保局下属的区(县)级的社保中心(如海淀、朝阳和昌平等社保中心)的保险业务部门负责人、企业和学院从事具体专业的人员共同合作,围绕专业内涵研讨确定专业建设内容.具体内容包括:①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由于背靠行业,本专业与市人保局、各区(县)社保中心的社会保险业务部门交流渠道长期保持畅通.本专业能够快速及时地获取国家与地方的行业发展动态、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趋势、未来五年首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和人才的具体发展规划等政策和信息.由于与各大企业集团合作紧密,本专业能够准确地获得用人单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需求,能够准确定位人才需求的规模与规格.这些信息奠定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社会需求基础,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可行性.②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和创建资格证书.围绕社会对专业的人才需求,开发和完善课程体系,共建资源共享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发双方互认并积极向社会推广的岗位资格证书(详细内容见下文).第三步,共建师资队伍,共享教学资源.与各(区)县的社保中心合作,建立"双向互聘"的师资队伍,改善双师结构.校内专职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共同组队,培养直接满足行业需求和合作单位需求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与此同时,引行业企业软硬件、数字资源和具体业务进基地,把产学研结合起来,对师生进行培养.第四步,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制度和管理队伍,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第五步,学院的专业调研队伍每一学年都进行多次的专业调研.对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多方进行调查与访问,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将帮助完善专业建设内容.最终形成多方携手共进,资源共享,共同育人,多方共赢的人才培养机制. 实施"岗位通过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图如图3-1-3所示: 图3-1-3: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图 "岗位通过车"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系级专业理事会的指导下,立足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完成课程体系改革,改善和壮大双师结构,改善实习实训环境和就业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 (2)"岗位直通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①资源共享的教育环境保证机制 在育人机制上资源共享,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校内实训基地实现与用人单位的软硬件直通,即在软件方面,校内的教学与实训都使用的与各区(县)一样的社会保险经办软件、12333政策资源库,在硬件方面,模拟区(县)社保中心的业务经办机构建立实训室.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仿真的职业环境;另一方面也为合作单位提供了培训环境和业务办理环境.与此相对应的是,北京各个区(县)的社保中心、公共的职介和人才中心的社会保险业务代理处、社保所等机构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的机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劳动力市场管理、社保软件等课程都可在某个区县的经办机构传授.这些机构为我院学生提供真实的业务表格、业务的现场咨询和演示,师生与社保机构的业务经办人共同为参保方办理业务、政策咨询等. 这种合作机制形成了教室中有社保机构,社保机构中有教室的资源共享的教学环境.因为校企融合,学生交替于学校与社保机构之间,进行着学生与员工的角色变换,形成学中有做,做中有学的工作和学习方式,有利于从学生转换为职员的身份过渡,也有利于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继续学习,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②共同建构的知识技能和资格证书的支撑机制 目标岗位群由专业理事会中来自校企双方的、与专业直接相关的专业人员共同协商确定,要求目标岗位群与专业和学生就业直接相关.一旦确定好目标岗位群后,再对岗位工作内容与范围进行研讨,确定完成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归纳核心工作能力,从而确定设置或开发对应的课程,开发教学资源,探讨课程的授课方式、方法,专兼职教师的职责分工、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机制等,形成专业课程体系. 同时,根据岗位需要,进一步由双方共同合作开发新的满足最新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需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带动课程体系改革.通过此项建设,本专业将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其下属单位合作开发系列职业技能证书,该证书将成为学生毕业后上岗的必备条件. ③立足社保业务特征安排工学结合的共育人才的柔性培养机制 柔性培养机制主要体现在培养计划的变化和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两个方面. 在培养计划方面,实行"通用+定制"的培养方式.即在遵循专业的通用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外,会根据用人单位的直接需求执行定制计划.专业的通用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主要由系级专业理事会确定,定期进行讨论,并根据实际专业技能的变化进行及时变更.特殊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由用人单位、系级理事会主要成员和学生共同敲定.它往往在通用培养计划执行完成以后,学生有了相对明确的就业目标,用人单位也有了明确的用人计划,由系级理事会成员三方合作在第三年实施"订单班"培养.订单班有自己相对独特的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组织形式、评价体系和筛选制度.不同用人单位的订单班、不同年份的订单班,这些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与北京市海淀、朝阳和昌平等区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合作开办"订单班",共同设计满足各自用人需要的培养班计划和特色课程,除行业、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组成教师团队对"订单班"的学生进行联合授课外,还由用人单位如海淀、朝阳和昌平等区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机构的业务能手为学生直接授课."订单班"学生拥有优先的实习实训、就业的机会. 在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实践方面实行工学交替的组织形式.第一,教学时间不再固定在传统的教学周.根据业务需要、根据专兼职教师的业务特长和教学时间进行校内外授课和兼职教学周等.第二,学生同时拥有学校和职场两种教师.在系级专业理事会的管理体制下,根据社保经办机构的业务需要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职业导师,实现"岗前培训—顶岗实习—就业接收"的一体化合作机制,学院培养的人才直接为劳动保障基层服务.第三,教学地点不再单纯地固定在教室里,学生在校内外两个基地进行职业化学习.第四,学习方式是工学交替.学生在前4个学期根据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要求,主要在教室和校实训基地进行系统化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软件的学习.这里的学习除课堂的教学和实训外,更重要的还有对实际业务的观摩和参与,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义务咨询、参观与学习.第5个学期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学习,强化业务技能和目标岗位的技能学习,并形成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根据具体的用人单位需求,确定"订单班",建立一对一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由用人单位的业务人员直接授课,把岗位培训提前.第6学期则直接到实习单位或就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 "岗位直通车"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依托行业的资源优势,在原有"双基地"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探索,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北京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人才需求,北京用人单位在用人机制方面的灵活、务实使"岗位直通车"的人才培养模式变成校企双方取得共赢的一种发展机制.随着全国其它省市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这种模式将对其它地方具有借鉴应用,因此这种模式对兄弟院校的同类专业将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预算 三年预计投入52万,如表3-1-6所示: 表3-1-6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全真人才培养环境建设 创新"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力图实现培养环境的硬件"直通",将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岗位的真实工作环境引入校内. 完善"岗位直通车"的人才培养模式,力图实现培养环境的软件"直通",着重社保软件直通,引入和改造行业实用软件和相应的数据库资源.同时,加强环境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 完善全真人才培养环境,真实实现培养环境"直通",确保实训室软硬件正常运转,完善软环境建设,将校企合作单位人才或业务引入学院. 7 7 7 21 融行业标准于课程职业取证体系建设 根据行业标准确定融行业标准于课程体系,着重推动对现有行业证书的取证,提高取证率. 完善原有的课程体系,提高现有行业资格证书的取证率,着重与行业合作开发满足社会实际业务需要的资格证书和岗前教育培训证书. 依据证书要求,完善课程体系开发,全面完善社保经办技能培养方案,进一步提高取证率. 7 7 8 22 创新用人单位订单培养内涵建设 通过创新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制定满足社会、行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人才选拔标准,选择合作单位确定订单班培养机制. 实施订单班培养方案,校企双方进行联合培养,并由用人单位进行相应的人才选拔. 关注上一期订单班顶岗实习实训情况,并与就业相衔接,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接着,进一步确定本学年订单班的培养方案. 3 3 3 9 合计 17 17 18 52 (三)课程体系改革 在系级专业理事会指导,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立足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岗位直通车"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典型特征就是要突出专业课程体系的职业化特征,把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结合起来,在探索新的课程开发流程、开发具有行业特色和品牌效应的多级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把基本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课程融入其中,建设基础课与专业课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和改革劳动保障业务应用英语、劳动保障应用文写作、劳动保障政策信息检索、职业指导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体现行业技术要求与职业道德相结合的改革理念. 1.项目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最后都要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体系上,因此,深化专业建设的重点就是进行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该专业针对课程建设的目标,将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项目课程体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借鉴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理念,探索项目课程开发流程 高职教育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实训课程的开发,传统上基于流程和场景的实践环境平移式的实训模式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主要应抓住三个创新点:一是工作过程的提炼与再加工,使之符合校内实训的环境要求,提高可操作性,并经过加工提高学生对实训内容的兴趣;二是实训指导教师对实践工作过程的体验,推动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落实;三是综合实训项目的创新,注意专业技能与通用技能的有机结合. 学习领域课程是理论和实践教育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它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通过对现代职业工作进行整体化的分析和描述,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将职业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来设置课程教学单元.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核心就是BAG课程开发法,也就是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和实践专家研讨会.我们将借鉴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理念,通过实践专家研讨会加上专业教师"走出去"(实践一线顶岗实习),提炼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典型的工作岗位,在此基础上分解典型工作任务与技能,重点完成工作任务向学习任务的转化,开发出具有本行业特色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其基本模式如图3-1-4所示. 通过"请进来"(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一线工作人员来学校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共商课程开发思路)和"走出去"(专业教师亲赴社保中心、职介中心、基层社保所等一线顶岗实习),提炼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典型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主要集中在各级政府社保机构社保业务经办(征缴、支付、社保财务)、企事业单位社保专员、员工关系管理专员、人事管理专员等.其典型工作任务有: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征缴、支付、社保财务)、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中所必备的核心职业能力有:专业软件的操作能力、社保业务经办能力、社保会计的操作能力、劳动关系管理能力.围绕上述典型工作任务和核心能力来开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符合职业教育理念的项目课程. 利用学院"三引三进"机制,通过"请进来"机制,即邀请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社会保险的业务部门负责人、其下属的各区(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如海淀、朝阳和昌平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的业务负责人、具体业务经办人员、企业社会保险业务经办人等一线工作人员,通过"走出去"机制,即每年都由专业教师亲赴社保中心、职介中心的社会保险代理处、企业人力资源部的社会保险业务岗等一线顶岗实习,成为与社会保险实际业务直接接触,掌握大量一手信息的接地气的专业教师,双方内外结合来学校共同进行课程开发,提炼出社会保险业务的典型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主要集中在各级政府社保机构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如社会保险的申报岗、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岗、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岗、五险费用的支付岗位、社会保险统计分析岗、社会保险财务管理岗、参保单位的社会保险管理岗、员工关系管理岗等.其主要的核心职业能力有:专业软件的操作能力、社保业务经办能力、社保会计的操作能力、劳动关系管理能力.校内实训基地的仿真教学环境中将设立相应的岗位,并把该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贯穿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实习实训过程中,围绕上述典型工作任务和核心能力来开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符合职业教育理念的项目课程,形成能够满足劳动保障行业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2)建立体现职业综合能力的项目课程体系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是指以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和实际工作过程为中心,并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建设,紧密围绕学生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和劳动关系管理两大典型工作任务(过程),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为目的,横向立足于两个"基础素养"平台(文化素养基础和职业素养基础),纵向实现四个核心技能的培养(社会保障岗位资格证书、社保中心业务经办系统操作证书、医保中心业务经办系统操作证书、社保中心岗前教育培训合格证书、劳动保障协理员、速录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课证融合),整个过程中贯穿职业拓展课程.具体来说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文化素养课、职业素养课、核心技能课和职业拓展四类课程组成. 文化素养课是保证高职学生培养大专规格,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必要文化基础的课程.这主要以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的有关文件规定为依据,全校统一开设. 职业素养课强调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生典型工作岗位上的一些通用职业能力的养成.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除了会业务实操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劳动保障文书能力、劳动保障政策运用能力和信息分析与处理等通用能力.这既是学生当前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未来其职业生涯拓展的前提. 核心技能课则主要围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生典型工作岗位上的核心技能的培养展开.这些核心职业能力主要是:专业软件的操作能力、社保业务经办能力、社保会计的操作能力、劳动关系管理能力.所对应的主要课程有:《社保业务经办实训》、《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应用》、《社保会计综合训练》、《社保统计综合训练》、《劳动关系管理综合训练》. 职业拓展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传达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创业优惠政策、传授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知识和技能.所对应的课程主要包括《就业与创业指导》、《职业指导》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如图3-1-5所示. 图3-1-4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 图3-1-5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3)重点建设课程 ①优质核心课程. 根据课程重要性和课程质量以及现行课程师资条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建设多级优质核心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主要集中在核心技能课程中.未来三年,该专业在已有的1门市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在现有课程中实现1门市级水平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院级水平的优质核心课程3门,如表3-1-7所示: 表3-1-7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名称 建设水平 负责人 团队成员 社保业务经办实训 市级 张慧霞 赵巍巍、肖红梅 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应用 院级 赵巍巍 肖红梅、王明山 劳动法原理与实务 院级 孙立如 刘兰、张耀嵩 劳动经济基础 院级 田辉 李宝莹、赵巍巍 ②"理实一体化"改造项目课程.当前该专业群内的部分课程还存在理实教学分离或实训教学不充足的缺陷,而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整合现有课程资源,选择适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部分课程完成5个"理实一体化"改造项目,形成该专业及专业群的品牌课程,最终能够成为代表学院行业办学特色的核心品牌课程.这5门课程主要集中分布在职业素养课与核心技能课两类课程中.在项目课程重新划分的基础上,对重点课程全面实施理实一体教学,改造项目及负责人如表3-1-8: 表3-1-8"理实一体化"改造项目课程 改造项目 负责人 社保业务经办综合训练 张慧霞、赵巍巍 社保会计综合训练 刘红霞 社保统计综合训练 郑振华 劳动关系管理综合训练 刘兰 人际关系管理综合训练 许晓青 (4)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预算 如表3-1-9所示: 表3-1-9 课程体系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课程体系建设 全面了解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着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重构. 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构建以岗位能力为主导的项目课程体系. 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课程体系结构,优化教学进度表. 8 8 8 24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根据课程重要性和课程质量以及现行课程师资条件,建设多级优质核心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内容主要涉及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和课程网络资源等. 在原有的多级优质核心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优质核心课程在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和课程网络资源等的建设.具体内容为将《社保业务经办实训》建设为市级水平的优质核心课程,将《劳动法原理与实务》建设成为学院优质核心课程. 继续增加优质核心课程,并全面提升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水平,实现核心课程的全部优质化.具体内容为提升《劳动关系管理实训》、《社保业务经办实训》课程水平,使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将《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应用》、《劳动经济基础》建设成为学院优质核心课程. 24 24 26 74 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造项目 学习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造经验,启动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造项目. 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整合现有课程资源,选择适合进行"理实一体化"部分课程进行改造,最终能够成为代表学院行业办学特色的核心品牌课程.重点进行《社保业务综合训练》理实一体化改造,同时进行《社保会计综合训练》、《人际关系管理综合训练》改造项目. 拓宽"理实一体化"的改造范围,对重点课程进行全面实施理实一体改造,强化核心品牌课程的示范效应.重点进行《劳动关系管理综合训练》理实一体化改造,同时进行《社保统计综合训练》改造项目. 8 5 9 22 合计 40 37 43 120 2.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改革 (1)实施以"专业+职业"为核心的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将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之中. 立足典型的工作任务,确定主要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工作和更好地向上发展的能力.课程不再是传统的"理论课"与"实训课"的简单分类,而是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对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分解形成项目模块.学生在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的指导下,通过专业与综合的实践性学习,学生能够胜任实际岗位,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况,正确理解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劳动保障政策,独立处理劳动保障业务,更好地为参保对象服务.教学模式改革走向深化的另一个侧重点是改革传统教学评价和成绩评定模式,突出过程控制和综合技能鉴定性评价.目标为了让学生除拥有职业基本能力外,还拥有不断学习、学会做事、与人友好相处、不断求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的能力.例如,《社保业务经办实训》依据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业务的基本岗位,提炼出六大项目模块.以参保登记项目模块为例,首先,学生要了解和掌握参保单位的基本特征,如企业名称、行业性质、资金来源、人员构成、薪资结构、隶属关系等,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来了解、熟悉和掌握参保单位的基本信息,然后进行参保业务的分项训练,如审核材料、填写业务表格、审核信息表、应用社保软件、反馈参保单位信息、发放社会保险登记证等训练.以上各项都通过后,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进行初级阶段的模拟训练,达标后再去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真实场所的学习.层层环节都通过后,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服务于参保单位.社保业务经办机构要面对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参保单位和业务经办人,服务对象背景复杂,参保单位的业务经办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其业务能力也有高有低,故在整个业务训练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而且必须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不仅仅是工作技能达标就可以了,服务能力、处理特殊事件的应变能力、理解和应用新政策的能力等都作为测试的一部分. (2)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改革预算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依托行业、立足校企合作机制,依托学院数字化信息平台,建立与行业共享型的数字资源库,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形态,加强教学模式改革.如,在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与行业机构建立共享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信息库.利用视频技术,建立远程指导教学的尝试与改革,把现实业务通过视频转播到校内,让学生进行观摩;与合作单位和顶岗实习的学生建立互动机制,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监控与指导. 教学模式改革预算如表3-1-10所示: 表3-1-10 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改革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改革 研究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教学评价标准和多样化的成绩评定方案. 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运行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标准和多样化的成绩评定方案. 根据对新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完善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学评价标准和多样化的成绩评定方案,并把其应用到专业课程中. 2 3 5 10 合计 2 3 5 10 3.建设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多级教材和优质多媒体课件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现已拥有一批自编教材,并有一定数量的精品教材和规划教材,在未来三年中应针对核心课程建设,进一步加强自编教材建设,出版专业系列教材10部.根据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制做优质多媒体课件6套.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所直接对应的岗位一般要求学生认真细致、服务态度好、业务能力强,单纯的书本读写、讲解等方式不能满足教与学的需要.新的多媒体课件加入视频,把真实的社会保险业务处理过程视频化,通过教师的教学与指点,实现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全面传授.多媒体课件对教师来讲方便了教学,但最终却帮助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故优质多媒体课件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助学. 围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编著一套系统的适合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材,制作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专业课件,改善长期以来市面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材过于理论化或过于政策化的特征.随着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越来越一体化,这些教材和课件将会成为全国兄弟院校教学的共享资源,推动全国同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教材建设和优质多媒体课件建设如表3-1-11所示: 表3-1-11教材体系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优质教材建设 在原有自编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数量的达到市级水平的优秀高职教材.具体内容为:出版1本市级水平高职教材,出版2本院级优秀高职教材 进一步加强自编教材建设,在上一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市级水平的优秀高职教材的数量和质量.具体内容为:出版1本市级水平高职教材,出版2本院级优秀高职教材 进一步加强自编教材建设,最终形成一系列满足专业需要的、达到市级水平的优秀高职教材,满足教学需要.具体内容为:出版1本市级水平高职教材,出版1本院级优秀高职教材 16 18 14 48 优质多媒体课件建设 确定和完善部分核心课程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具体内容为:制作2套专业课程的优质多媒体课件 在原有优质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具体内容为:制作2套专业课程的优质多媒体课件 在前两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专业课程的优质多媒体课件.具体内容为:制作2套专业课程的优质多媒体课件 4 4 7 15 合计20 22 21 63 (四)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该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总体上以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与聘用为核心,以骨干教师的培养与聘用为重点,积极整合校外资源,在扩展师资总量的同时,通过国内外培训交流等方式,大力推动专业教师走入实践,聘请来自行业和企业一线的专家能手为兼职教师,建设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1.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 为满足专业建设需要,本专业对现有带头人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带头人通过国内外职业教育培训、专业培训进修、行业企业实践、科研课题、社会服务等过程,提高其组织和带领专业团队进行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与研究的能力,提升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在全国范围的知名度,并从所依托的行业中聘用成熟的有影响力的专家,对其进行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计划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聘用的专业带头人须具备5年以上该专业从业经验,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行业影响力,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职业资格.各年度设想重点如表3-1-12所示: 表3-1-12专业带头人聘用或培养计划 年度 专业带头人选拔方式 2011年 加强对现有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考察聘用外部成熟人才;确定内部、外部专业带头人职责. 2012年 在原有基础上,自主培养专业带头人,增加专业带头人的人选,完善外部专业带头人职责. 2013年 形成本专业带头人自主培养机制,建设带头人梯队. 2.建设双师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骨干教师是专业的主要力量,要负责专业重点核心课程的课程建设与实施任务,三年内培养骨干教师3名,引进骨干教师1名,执行学院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券制度",培养的教师企业实践时间三年内不低于3个月,强化教师联系企业的制度,鼓励教师运用专业技能为行业企业服务.有计划的对骨干教师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组织其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培训、专业培训进修、科研课题、参与社会专业活动或企业顶岗实习,组织专业骨干教师进行专业研讨,使骨干教师在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符合高职教育的特色,具备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改进或更新教学内容,成为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双师教师比例达到100%.聘用的专业教师须具备2年以上该专业从业经验,并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依托行业、立足于校企合作机制,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1名以上,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专家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系统的专家;(2)企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专家. 这些兼职教师队伍承担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1)校内理论与实训课程的讲授与指导;(2)学生顶岗实习实训的职业导师;(3)与专家所在单位进行项目合作开发.最终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 4.教学团队建设 充分利用市教委的教师团队项目,加强该专业的教师团队建设,在已完成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市级创新团队项目基础上,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达到市级水平的优秀教学团队.同时,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核心成员的培养上要充分注意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建设,力争培养1名北京市重点专业带头人,实现国外学习进修,培养或聘用教授1名,团队成员中培养博士2名,培养副教授2名. 5.师资队伍建设经费预算 如表3-1-13所示: 表3-1-13 师资聘用、培养和培训进度与经费预算 建设项目 财政资金投入(万元) 合计 2011年2012年2013年 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 8 8 8 24 培养或引进骨干教师 8 8 8 24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13 15 13 41 教学团队建设 5 5 5 15 合计34 36 34 104 6.科研项目建设 科研与教研活动的开展既是对师资队伍的锻炼,又能够加强专业建设的深度.故在科研方面确立了专业学术为时不晚和教育教学课题并重的建设思路.在专业学术课题方面,利用行业优势,教学团队主要专注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科研项目.目前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北京也紧随国家法律、政策和制度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本专业教师往往兼任北京劳动保障政策研究部门的专家,能够适时地进行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未来继续加强该专业作为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库"的作用,结合人才培养需要,积极开展各项科研和教研活动.职业教育离不开教育教学方面的课题研究,例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等方面,都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以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建设. 在未来三年内,完成市(省)级课题(或横向课题)1项,院级重点课题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篇以上.如表3-1-14所示: 表3-1-14 科研项目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项目名称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市级课题(或横向课题) 2 1 1 4 院级课题 2 2 2 6 学术论文及专著 2 2 2 6 合计65516 (五)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1.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思路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将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考虑,可概括为建设"双线互动式三位一体实训平台",具体样式如图3-1-6所示."双线"即指贯穿实训基地的两条主线,该专业重点建设"外线"实训室,即企业外部劳动保障业务为主的公共管理专业化训练实训室,包括社会保险经办业务、劳动保障政策服务、劳动争议处理、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等实训室和实训项目.强调两条线的互动式实习实训,如企业与社保中心业务的互动,企业内部员工关系协调与外部劳动关系协调处理的互动. 图3-1-6 双线互动式三位一体实训平台 2.建设内容 (1)改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硬"环境 校内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定位实习实训和社会服务,实现校企双方合作育人、共同发展的目标.因此校内"硬"环境建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实训室软硬件建设和实训基地扩充. 第一,围绕政府公共服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新建六个专业实训室,建立以企业为视角确立的"外线". 新建的六个专业实训室如表3-1-15所示: 表3-1-15 新建六个专业实训室概况 实训室名称 开设项目 实训人时数 主要设备台套数 主要设备参数 资金预算(万元) 劳动与社会保障事务 前台大厅 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业务展示; 实训室功能布局介绍; 前台接待业务; 实训基地政策信息发布与展示 4800人时左右/年 电脑2台,传真机、自助式查询机、电话各1台,LED显示屏10平米,接待台等家具8套 电脑HP Pro 3080 MT;传真机松下KX-FP706;查询机C-8;;、家具与LED屏定制 15 社保业务经办实训室 社会保险申缴; 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管理; 社会保险待遇给付;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21600人时左右/年 电脑47台;投影机及幕布、中控、服务器、一体机、查询机、交换机、有线无线话筒、装订机等各1套;家具50余套 电脑HP Pro 3080 MT;投影机SHARP-XG-D2780XA;中控控智KZ-4600;查询机C-8;一体机惠普(HP)LaserJet M5025;家具定制 65 劳动关系 实训室 劳动关系协调; 劳动争议调解; 劳动争议仲裁. 16200左右/年 电脑2台;投影机及幕布3套;中控、手拉手会议系统、有线无线话筒等各1套;家具50余套 电脑HP Pro 3080 MT;投影机SHARP-XG-D2780XA;中控控智KZ-4600;会议系统CR-M4101;家具定制 56 劳动保障政策信息实训室 教师和学生专业资料库; 12333呼叫中心业务; 专业图书出版社公开书架. 10800左右/年 电脑14台;投影机及幕布、中控、服务器、一体机、交换机、有线无线话筒、呼叫系统等各1套;电话14台;家具50余套 电脑HP Pro 3080 MT;投影机SHARP-XG-D2780XA;中控控智KZ-4600;一体机惠普(HP)LaserJet M5025;呼叫系统大唐;家具定制 55 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实训室 社区端社会保险业务; 社区端社会福利业务; 社区端社会治安业务; 社区端人口计生业务. 10800左右/年 电脑11台;投影机及幕布、中控、服务器、一体机、交换机、等各1套;家具50余套 电脑HP Pro 3080 MT;投影机SHARP-XG-D2780XA;中控控智KZ-4600;一体机惠普(HP)LaserJet M5025;家具定制 49 速录文秘实训室 速录技能训练; 文秘实操能力训练; 应用写作训练; 信息处理能力训练. 21600人时左右/年 电脑、速录机各43台;投影机及幕布、中控、服务器、一体机、交换机、有线无线话筒等各1套;家具50余套 电脑HP Pro 3080 MT;速录机亚伟YW-III型机;投影机SHARP-XG-D2780XA;中控控智KZ-4600;一体机惠普(HP)LaserJet M5025;家具定制 75 新建的实训室除机器设备的配备外,还需要围绕着实训室建设强化实训软件建设.软件建设主要体现在引进行业软件系统和相应的共享的数字化的专业资源.在软件系统方面,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社保经办机构等单位都已经拥有相对独立统一的软件,并且根据政策法规的变化进行升级与更新.社保业务经办机构拥有社保软件和医保软件、市人才与职介中心拥有独立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软件等.由于学生毕业后直接使用这些软件进行工作,为满足教学与实训的需要,需要改造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实际运营的社保管理软件和医保管理软件,使之能够在实训环境下运行,保证学生在就业上岗之前全面熟悉该软件的操作和业务流程.学院将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支持下,通过软件开发公司移植到教学中来,并根据业务部门软件变化进行及时的更新. 在进行软件移植的同时,为了强化教学环境的仿真性,软件系统内部建立了经过改造的方便教学的劳动保障数据,这些数据在构成和使用方式上同真实的业务数据是一样的.与此同时,与市人保局的公开信息同步运行,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12333政策咨询热线联网,及时了解和掌握政策变动,教师和学生能够直接查询不断更新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库,服务于教学和学习. 第二,扩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在用人单位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零距离"的接触职业技术岗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心理与角色转换.同时,也为学生展现职业技能,取得单位认可,获得就业契机提供机会.校外实训基地不仅是实训教学、职业素质指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平台,也是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就业指导、服务社会等工作的多功能场所,它是校内实训基地不可或缺的延伸和补充.因此本专业将在巩固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在三年内扩展9家左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具体如表3-1-16所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主要围绕着专业建设,满足多方面的需求,最终实现校企双方、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赢局面. 表3-1-16扩展校外实训基地计划 年度 扩展数量 负责人 2011年 3家 刘红霞、张丽然 2012年 3家 刘红霞、张丽然 2013年 3家 刘红霞、张丽然 (2)实习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在"硬"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实训项目,增加校内实训基地新的服务功能;第二,对校外实训基地而言,增强服务教学与实践的功能.第三,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实训管理制度,保障实训基地的正常功能的发挥. 开发服务于产学研的新服务功能. 首先,校内实训基地必须实现其基本教学功能,包括开发实训项目、教师实训指导书和学生实训手册等.增强本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的互动,建设用人单位与公共服务机构业务互动的"小环境".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学生在实训基地能够完成实际业务中所涉及的主要业务内容,如社保业务经办机构企业内部的社保业务、职介人才社保业务、用人单位内部的社保业务等.其次,进一步开发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本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除能够让学生进行实习实训、方便教师教学外,在社会服务方面,还能够让合作单位直接到实训基地进行单位职工的岗位培训、业务处理、课程和项目开发等生产功能.最后,实训基地除能够服务于教学、生产和科研外,还要建立起合作单位、兄弟院校咨询交流平台,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强化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持功能 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在合作单位内部,除用来满足教师的社会实践、学生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功能外,还承担着学生就业的功能.即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真实的培养环境,实现就业直通. 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 实训基地若要实现功能的正常发挥,就必须建立相对应的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校内实训基地既有学生的实习与实训,更重要还有社会服务的功能,因此要建立实训基地的日常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建立专职管理人员,保障实训室正常功能的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往往在用人单位内部 ,对教师和学生的实践与学习管理只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间接的监管.如,建立学生的实习与就业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系级理事会"的领导下,校企双方共同选派实习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在学生的每个顶岗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实习单位都要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工作情况、实习效果等内容进行考核,并给出相应的书面报告.有些岗位还需要通过岗位证书考核,顶岗实习的考核纳入正常教学考核. 这种与行业共建、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呈现出较强的行业特色.这种基地对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种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模式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 3.实训基地建设预算 如表3-1-17所示: 表3-1-17 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内容进度表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校内实训室建设 完成实训室建设方案,完成硬件、软件招标,完成实训室土方及基础施工. 全面完成实训室建设,建立健全实训室各项管理制度,并引业务入基地. 初步建成"三位一体平台"的校内实训基地,提高实训室利用率,不断拓展实训室的功能,开发实训项目,保证实训基础软硬件正常运转,同时增加业务入基地,发挥其"双基地"的功能. 150 90 75 315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原有实训基地维护,根据专业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继续开发新的实训基地,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实训的管理制度,发挥实训基地在产学研方面的作用. 除维护原有实训基地外,在上一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满足专业发展需要的实训基地维护. 立足以前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进一步体现增量. 15 15 15 45 合计165 105 90 360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将建设多层次的社会服务,首先鼓励教师参与学院"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中心"和"专家服务团"的工作,增强专业服务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其次,发挥专家教授的作用,进行科研,为行业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服务团队主要服务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直接服务于行业企业,为其提供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平均每年500人次以上.另一方面,根据社会需要,为基层老百姓提供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的专业服务.主要内容为为各区县、各乡镇劳动保障机构提供政策咨询,为各企事业单位提供横向的专业咨询服务,三年内争取服务6-9家,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师生定期走入基层,为社会人员、农民工、企业转岗人员等提供义务政策培训解答服务,每年达到300人次.同时,由专业教师组成的专家团,为同行业的研究机构提供高水平的专家服务.本专业教师全面参与首都社会保障领域的政策研究、咨询与课题调研,增加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进入行业专家库中的比例,为首都"十二五"期间劳动保障领域的立法、政策出台提供专业支持. 开展社会服务项目如表3-1-18所示,开展社会服务项目预算如表3-1-19所示: 表3-1-18开展社会服务项目方案 项目类别 2011年项目内容及负责人 2012年项目内容及负责人 2013年项目内容及负责人 行业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 建设多层次社会服务内容,提升全方位社会服务能力,主要内容是为劳动保障系统的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 继续为劳动保障系统的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扩大专业教师的社会影响力,提高行业从业人才的素质. 继续为劳动保障系统的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并扩大服务范围. 行业专家服务 提升部分专业教师为行业服务的能力,参与市局调研项目,少数教师能够为市局提供咨询和课题评审、论证等服务. 继续为行业提高行业专家服务,为市局调研项目提供咨询和课题评审、论证提供专家,并体现增量. 提高为市局调研项目提供咨询和课题评审、论证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为行业系统发展贡献力量. 基层专业服务 增加专业教师与基层的接触机会,为基层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或培训服务,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 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继续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或培训服务,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并扩大服务面. 在前两年的基础上,继续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或培训服务,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提高服务层次,并建立服务的长效机制. 表3-1-19 开展社会服务项目预算 项目类别 财政资金投入(万元) 2011年度 2012年度 2013年度 小计 行业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 4 5 3 12 行业专家服务 4 5 4 13 基层专业服务 5 5 5 15 合计13 15 12 40 (七)共享型专业群建设 随着国家《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日益完善、会计制度的更加成熟、老年服务事业的日渐发达,围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新兴的分工更加细致的行业日益增多,如劳动关系、社保财务与审计、老年服务与管理等,建设与其紧密相关的新型的专业,并作为其专业群,将会更好地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壮大.这些专业系统完整地出现在同一个专业群体中,在全国同类兄弟院校中是较为少见的,以目前和长远的发展来看,这种专业群的建设构架是值得推广的. 劳动保障类专业群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龙头专业,目前主要辐射四个专业,见图3-1-7. 1.总体思路 建设"宽基础、大平台、多方向"的"手掌形"专业群布局,并利用专业之间的相关性,充分共享资源,建设高效集约型的专业群.如图3-1-7所示. 专业群建设的重点工作有三项. (1)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龙头,突出行业特点 紧紧围绕已具备一定基础的龙头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继续强化行业特色,针对性地为首都劳动保障领域提供人才培养和专业化社会服务.结合重点专业建设做好两项工作:一是结合课程改革注意专业课程的细化;二是总结提炼其专业建设经验,向其他专业加以推广,带动整体专业群乃至全院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2)围绕劳动保障业务核心能力圈,设计不同专业能力方向 在"宽基础、大平台、多方向"的专业布局下,学生能力与素质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炼"宽基础"和"大平台"的核心能力圈,主要包括政策理解与宣传能力,制度设计与执行能力,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关系协调处理能力四项能力;二是根据劳动保障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多个专业能力方向,主要是社会保障领域、社区基层劳动保障业务经办和劳动关系管理等几大领域.在培养过程中"寓职业于专业之中",使通用技能与专项技能有机结合. (3)在劳动保障实训大平台下,实现专业资源共享 在依托劳动保障事业建设专业群实训大平台后,充分利用专业的相关性,共享各项资源,建设高效集约型专业群.可共享的专业资源主要有:一是教师资源,从事劳动经济、社会保险、劳动法等领域的专业教师可在全专业群共享;二是课程资源共享,如前所述,《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应用》、《社保业务经办实训》、《劳动关系管理实训》、《社保会计理论与实训》等课程可共享;三是校内实训室共享,在流程与场景相结合的实训大平台下,按照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流程,将所有实训室共享为专业群校内实习基地. 2.专业群建设的途径 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一系列的保证措施支持,这些保证措施的综合运用就是专业建设的保证机制. (1)以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 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师资队伍,每个专业都要形成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后备力量的梯队式师资队伍结构,加大教师培养力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师资成长提供条件.未来三年内,每个专业应保证拥有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2名,专业教师3名,再有稳定的兼职教师8名左右,即专职教师6名左右,专兼职教师近14名左右的师资规模. 加强专业教师与高职教育教学相关的科研成果的产出.(1)争取三年内再有1-2项市级教改立项,2项以上院级教改项目及1-5篇教学改革研究论文.(2)以教材建设为重点,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教材,实现公开出版,出版院级优秀高职教材2部.(3)形成团队式科研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科研团队,在科研中形成专业互补、理实相通、互相促进的工作方式,提高整体师资水平.(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预算详见重点项目三.) (2)以课程建设为核心 课程建设与开发是师资教学能力提高的最好表现,因此,加强各专业课程建设,尤其是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最好的专业建设突破点.重点也要做好三个方面:(1)建设完善市级精品课程,总结经验,深化课程建设内容;(2)力争三年内推出2项院级水平的优质核心课程,形成梯度的优质核心课程体系;(3)加强新的实训课程的开发,做实和创新已有的实训课程,形成互相借鉴而又各有侧重的实训课程体系. (3)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平台 加强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强调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包括标准化的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课件、视频资料、教学案例及试卷库等内容. 如表3-1-20所示: 表3-1-20专业群建设预算 项目建设内容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度 2012年度 2013年度 小计 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30 30 30 90 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 10 10 10 30 科研教研资助 6 6 6 18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50 60 50 160 合计 96 106 96 298 注: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预算详见第四部分 重点项目三. 四、专业建设进度安排 本专业进度安排如表3-1-21所示. 表3-1-21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项目总体进度安排 建设内容 建设进度 2011年2012年2013年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专业理事会机制建设 依托行业企业,确定筹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系级理事会,并做相应的准备工作. 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理事会发挥其专业建设功能,具体表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履行职责. 进一步强化专业理事会在专业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形成与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行业投入软件建设 根据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确定软件建设需求,并与行业主管、软件公司协商教学移植需要. 根据移植方案对软件进行改造与植入,并进行硬件配套,与此同时,引合作单位的业务入校. 软件投入使用并进行及时的升级改造,继续强化与合作单位的业务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全真人才培养环境建设 创新"岗位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力图实现培养环境的硬件"直通",将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岗位的真实工作环境引入校内. 完善"岗位直通车"的人才培养模式,力图实现培养环境的软件"直通",着重社保软件直通,引入和改造行业实用软件和相应的数据库资源.与此同时,加强环境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 完善全真人才培养环境,真实实现培养环境"直通",确保实训室软硬件正常运转,完善软环境建设,引校企合作单位人才或业务入校. 融行业标准于课程职业取证体系建设 根据行业标准确定融行业标准于课程体系,着重推动对现有行业证书的取证,提高取证率. 完善原有的课程体系,提高现有行业资格证书的取证率,着重与行业合作开发满足社会实际业务需要的资格证书和岗前教育培训证书. 依据证书要求,完善课程体系开发,全面完善社保经办技能培养方案,进一步提高取证率. 创新用人单位订单培养内涵建设 通过创新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制定满足社会、行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人才选拔标准,选择合作单位确定订单班培养机制. 实施订单班培养方案,校企双方进行联合培养,并由用人单位进行相应的人才选拔. 关注上一期订单班顶岗实习实训情况,并与就业相衔接,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接着,进一步确定本学年订单班的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建设 全面了解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着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 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构建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课程体系结构,优化教学进度表. 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改革 研究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教学评价标准和多样化的成绩评定方案. 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运行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标准和多样化的成绩评定方案. 根据对新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完善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学评价标准和多样化的成绩评定方案,并把其应用到专业课程中.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根据课程重要性和课程质量以及现行课程师资条件,建设多级优质核心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内容主要涉及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和课程网络资源等. 在原有的多级优质核心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优质核心课程在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和课程网络资源等的建设. 继续增加优质核心课程,全面提升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水平,实现核心课程的全部优质化. 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造项目 学习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造经验,启动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造项目. 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整合现有课程资源,选择适合进行"理实一体化"部分课程进行改造,最终能够成为代表学院行业办学特色的核心品牌课程.重点进行《社保业务综合训练》理实一体化改造,同时进行《社保会计综合训练》、《人际关系管理综合训练》改造项目. 拓宽"理实一体化"的改造范围,对重点课程进行全面实施理实一体改造,强化核心品牌课程的示范效应.重点进行《劳动关系管理综合训练》理实一体化改造,同时进行《社保统计综合训练》改造项目. 课程体系改革 优质教材建设 在原有自编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数量的达到市级水平的优秀高职教材.具体内容为:出版1本市级水平高职教材,出版2本院级优秀高职教材. 进一步加强自编教材建设,在上一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市级水平的优秀高职教材的数量和质量.具体内容为:出版1本市级水平高职教材,出版2本院级优秀高职教材. 进一步加强自编教材建设,最终形成一系列满足专业需要的、达到市级水平的优秀高职教材,满足教学需要.具体内容为:出版1本市级水平高职教材,出版1本院级优秀高职教材. 优质多媒体课件建设 确定和完善部分核心课程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具体内容为:制作2门专业课程的优质多媒体课件. 在原有优质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具体内容为:制作2门专业课程的优质多媒体课件. 在前两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专业课程的优质多媒体课件.具体内容为:制作2门专业课程的优质多媒体课件. 专兼职教师的教学团队建设 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 加强对现有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考察聘用外部成熟人才;确定内部、外部专业带头人职责. 在原有基础上,自主培养专业带头人,增加专业带头人的人选,完善内部、外部专业带头人职责. 形成本专业自主培养机制,建设专业带头人梯队. 培养或引进骨干教师 有计划地对骨干教师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使骨干教师在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符合高职教育的特色,具备课程开发与建设能力,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改进或更新教学内容,成为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 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增加对骨干教师的培养数量和质量. 在前两年的基础上,继续体现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的增量.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重点聘用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加强其对专业建设、课程改造和学生实习实训的指导.同时,强化对兼职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与水平. 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对行业企业人才进行重点聘用,继续深化其对专业建设、课程改造和学生实习实训的指导作用,完善对兼职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 在前两年的基础上,继续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体现增量. 教学团队建设 完成市级专业创新团队推广工作,强化教学团队的社会实践管理,改善教师团队的双师结构. 建设专业的优秀教学团队,进一步强化教学团队的社会实践管理,改善教师团队的双师结构. 提升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水平,增加数量,优化结构,提高专业水平. 科研项目建设 根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围绕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积极开展相应的科研活动. 根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科研活动外,增加职业教育的教研活动. 根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继续增加科研和教研活动,并提高科研和教研活动水平. 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室建设 完成实训室建设方案,完成硬件、软件招标,完成实训室土方及基础施工. 全面完成实训室建设,建立健全实训室各项管理制度,并引业务入基地. 初步建成"三位一体平台"的校内实训基地,提高实训室利用率,不断拓展实训室的功能,开发实训项目,保证实训基础软硬件正常运转,同时增加业务入基地,发挥其"双基地"的功能. 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原有实训基地维护,根据专业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继续开发新的实训基地,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实训的管理制度,发挥实训基地在产学研方面的作用. 除维护原有实训基地外,在上一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满足专业发展需要的实训基地维护. 立足以前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进一步体现增量. 社会服务 行业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 建设多层次社会服务内容,提升全方位社会服务能力,主要内容是为劳动保障系统的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 继续为劳动保障系统的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扩大专业教师的社会影响力,提高行业从业人才的素质. 继续为劳动保障系统的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并扩大服务范围. 行业专家服务 提升部分专业教师为行业的服务能力,参与市局调研项目,少数教师能够为市局提供咨询和课题评审、论证等服务. 继续为行业提高行业专家服务,为市局调研项目提供咨询和课题评审、论证提供专家,并体现增量. 提高为市局调研项目提供咨询和课题评审、论证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为行业系统发展贡献力量. 基层专业服务 增加专业教师与基层的接触机会,为基层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或培训服务,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 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继续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或培训服务,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并扩大服务面. 在前两年的基础上,继续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或培训服务,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提高服务层次,并建立服务的长效机制. 五、专业建设经费预算 本专业三年内预计资金总投入109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16万元,地方财政投入532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建设资金预算及安排详见表3-1-22. 表3-1-22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表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其他投入: 自筹 合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合计 223 136 157 516 164 206 162 532 17 17 16 50 1098 人才 培养 模式 与 课程 体系 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 1-1全真人才培养环境建设 7 5 7 19 2 2 21 1-2融行业标准于课程职业取证体系建设 7 4 6 17 3 2 5 22 1-3创新用人单位订单培养内涵建设 3 3 3 9 9 2.课程体系改革 2-1课程体系建设 7 5 6 18 1 3 2 6 24 2-2教学模式改革 2 3 5 10 10 2-3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18 15 16 49 6 9 10 25 74 2-4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造项目 7 5 7 19 1 2 3 22 2-5精品教材建设 9 10 8 27 7 8 6 21 48 2-6优质多媒体课件建设 4 4 7 15 15 小计 64 54 65 183 15 25 22 62 245 师资 队伍 建设 1.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 7 7 7 21 1 1 1 3 24 2.培养或引进骨干教师 7 5 5 17 1 3 3 7 24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11 8 8 27 2 7 5 14 41 4.教学团队建设 0 5 5 5 15 15 5.科研项目 5 4 4 13 1 1 1 3 16 小计 30 24 24 78 10 17 15 42 120 续表3-1-22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表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其他投入: 自筹 合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校企合作、工 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专业理事会机制建设 5 5 4 14 1 3 2 6 20 2.行业投入软件建设 4 3 4 11 1 2 1 4 15 小计 9 8 8 25 2 5 3 10 35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1.校内实训室建设 110 40 50 200 40 50 25 115 315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0 10 10 30 5 5 5 15 45 小计 120 50 60 230 45 55 30 130 360 社会 服务 能力 建设 1.行业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 4 5 3 12 12 2.行业专家服务 4 5 4 13 13 3.基层专业服务 5 5 5 15 15 小计 13 15 12 40 40 专业 群建 设 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23 23 24 70 7 7 6 20 90 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 5 5 5 15 5 5 5 15 30 科研教研资助 6 6 6 18 18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45 55 45 145 5 5 5 15 160 小计79 89 80 248 17 17 16 50 298 注: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预算详见重点项目三. 六、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按照学院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组织机构设置要求,成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项目工作小组,全面负责该项目建设方案的组织、实施,确保各建设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同时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项目小组由专业带头人任组长,相关系主任、系办公室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为成员.对项目组组长及其成员建立一套完备的项目考核奖惩机制,将项目内容进行指标分解,与子项目负责人签订子项目指标建设责任书,明确任务和时间安排,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奖惩机制.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标准及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执行. (二)管理保障 在学院的统一管理下,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项目建设经费专款专用,按建设内容设明细项目统一登记核算.各年度按建设方案,编制经费使用预算,各项支出由学院统一划转列支.教研课题、创新研究、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经费,实行"专项经费使用手册"管理制度.经费支出需经项目负责人批准,在严格经费支出的基础上,保证对建设项目的及时到位支持. 专业二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 专业负责人:李琦(劳动经济管理系系主任 副教授 博士,专业带头人) 吴峥(启人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专业建设小组成员:孙立如 朱莉莉 郑振华 李宝莹 肖红梅 田辉王建民 屈冠银 (以上为专任教师) 林革(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 孟宪苍(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处长) 刘小军(北京市职业介绍中心主任) 董晓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市场处处长) 杨旭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处处长) 李春伟(北京中科启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歆瑛(中国航空工业新能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 徐惠来(同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是学院依托行业办学的重点和特色专业,是学院建校便设立的专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已形成行业特色鲜明、专业品牌优势突出和社会服务能力强的三大特点.按照学院提出的"面向首都、依托行业、服务民生"的办学定位,该专业面向首都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基层组织的公共就业服务、非公人力资源中介服务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线业务操作岗位,培养高端技能型人力资源服务专门人才. 在三年内的国家骨干校建设中,该专业探索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主导下的校企合作机制,创建"三元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专业建设的品牌力度;认真执行学院提出的"企业实践券"制度,打造双师素质优良和师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配合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基层平台建设,为人力资源行业基层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经过三年建设,成为对全国同类专业的发展起辐射和带动作用的特色和品牌专业,满足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高职人才培养需要,满足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需求,服务首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首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 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背景 目前,首都区域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北京三大产业基本呈现出"1:23:76"的比例格局,这种发展态势给我们带来了重要启示,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从业技术技能人员最多的行业群,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有着巨大的吸纳作用;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必须匹配产业发展形态,适应其前瞻性需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今后高职院校专业开设的重要前提,可以预见中介代理、老年关怀、现代物流、艺术设计、社区管理等一批新兴的专业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是我国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战略和行动纲领,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落实离不开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重要支撑,也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创新机制、服务人才、高端带动、 引领发展"的指导方针,在服务人才上,要"完善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手段,转变服务方式,拓展人才发展空间,有效满足人才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为首都人力资源服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鼓励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将就业和创业指导、网络招聘、培训、人员派遣、高级人才访聘、人员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人力资源服务业列入国家鼓励类的商务服务业产业目录,对于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大部分还处在招聘、派遣等行政事务处理的初级阶段,在管理、咨询、教育培训和外包等中高端服务上亟待加快提升,迫切需要培养人力资源服务业高端的从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在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系统、紧贴市场需求的办学指导思想下,紧紧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契机,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需求. 1.国家新的重大政策的出台给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是最能体现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高职特色专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24字指导方针,其中"以用为本.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将直接工作在"用好人才"的第一线,纲要中也把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培养作为重大人才培养工程中的组成部分,同时,在重大政策中提出了"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完善政府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全国一体化的服务网络.健全人事代理、社会保险代理、企业用工登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人事档案管理、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满足人才多样化需求".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多年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的培养定位、就业去向都适应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该专业的建设,培养大批量的服务于人力资源市场和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9年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显示,2.1个求职者竞争1个非技能劳动岗位,而1个在人力资源市场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基础性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以及为国际贸易、商务往来服务的商务服务人员,却可以选择3.4个岗位.这与首都的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世界城市"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是相吻合的."世界城市"建设过程中服务行业是基础,尤其是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更是文化、金融、贸易、商务、科技产业发展的先导行业,这将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及其专业群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 2.人力资源市场的整合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政府人事和劳动部门的合并,以及由此引发的人力资源市场的整合,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2008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加强统筹人力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整合职责,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作为一项主要职能.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立法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各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制度化、规范化是立法变革的重要目标,各用人单位越来越需要精通业务的专业人员来经办本单位的人力资源事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劳动力供求规模都将逐步扩大.据预测,北京"十二五"期间,劳动力供给总量将达到1236.9万人,劳动力需求为1195.3万人,劳动力将继续供大于求,大量的劳动力需要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劳动者近1000万人次.目前北京市拥有人才中介机构329家,职业介绍机构683家,无论从机构还是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人力资源就业服务规模.根据北京市关于就业建设的"十二五"规划,下一步将重点加大社区(村)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投入,将公共就业服务窗口向社区(村)延伸;此外,除组织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参加公共就业服务活动,还将吸引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公共就业服务,扩大就业服务渠道,此举必将进一步加大对基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人才的需求. 对于企业而言,小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数量仍在不断增长,因此对人力资源市场的依赖度逐渐提高,对商贸服务行业人力资源供给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人员的需求也会持续不断地增长.仅以2010年第一季度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为例,以职业类别划分,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的管理人员、办事人员需求数合计为148461人,占全部用人需求的比重达到52.83%,而求职人数却只有33558人,占全部求职人数的47.95%,用人缺口达到114903人. 3.体面就业和劳动关系立法的加强带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契机 一系列的新法实施后,促进了企业规范劳动关系,企业能够按照法律的要求,规范包括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在内的各种用工行为,逐步完善规章制度,多数大中型企业能按新法的要求,重新梳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劳动关系管理体系,使大中型企业的劳动关系的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从北京市劳动争议受理情况看,2008年的劳动争议案件比2007年增长了124.6%,而2009年的劳动争议案件比2008年增长了47.6%,受理案件到达8万余件.案件的高位攀升,主要是由于管理不规范造成的.以"富士康事件"为代表的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矛盾说明了企业迫切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与劳动关系协调处理事务方面的高端技能型的专门人才,而该专业正是培养这样的人才. (二)专业建设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已有二十余年的建设历史,其前身劳动人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许多已成长为劳动保障行业的局级、处级等各级领导干部,毕业生遍布首都人力资源行业.2006年该专业被批准为院级教改试点专业,成为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处于北京市的先进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也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现拥有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市级精品教材5部,市级教学名师3名,市级精品课程2门,市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等多项成果和荣誉,成为名副其实的"精品专业、品牌专业",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示范作用. 1.培养规模 截至2011年,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已招收高职生23个班944人,其中,在校生293人,已有毕业生651人,平均就业率达到99.86%,毕业生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专业对口就业率很高. 2.校企合作及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发挥学院隶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优势,探索建立了"双基地"的校企合作模式.该模式把学校教学、企业实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互融合贯通成一个教育体系,利用外部软硬件资源,直接培养服务于首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双基地"建设的运行机制在校企合作及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三点经验:(1)深入一线调研,充分分析了人力资源行业和企业的特点,实现了与校内"双基地"合作单位在项目、人员、业务等方面的全面合作.(2)发挥传统的行业优势,充分利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各种资源,加强了与就业促进、职业能力建设、职业培训、职介中心、人才中心等部门的合作.(3)充分满足为社会服务的需要,增强外部合作方的动力.利用校内 "双基地"的软硬件条件,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培训服务,有些实训室还承担了真实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务,有效地增强了相关行业企业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3.专业课程体系 经过多年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尤其是专业实训课程的开发,以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实训为代表的实训课程,在全市范围内具有领先地位,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设计了基于PDCA循环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将高职教学系统中的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总结处理(Action)等环节链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市场需求——能力体系设计——教学模块设计——课程体系设计"的教改思路,对本专业高职学生的能力体系进行了科学定位;然后运用流程再造的基本原理,对教学体系进行了动态设计,采取了教学过程的模块化和培养能力的证书化,针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修订教学计划,初步建立了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知与行互动、学与用互动,设计了基于PDCA循环的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PDCA的不断循环,推动专业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4.师资队伍 (1)师资队伍规模及结构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18人,其中专任教师9人,拥有高级职称的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9人;兼职教师9人,拥有高级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13人,专兼职教师比例1:1.专任教师学术功底深厚,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服务从业经验,科研成果丰硕,各级课题、论文、教材、专著等成果上百项.兼职教师全部来自行业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一线,具有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顾问、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从业经验,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的教学改革、课程设计、教材开发等提供了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该专业的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2)丰硕的科研成果 该专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教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目前,该专业教师累计已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1部,编著教材20余部,其中多部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主持或参与各级课题研究10余项,包括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教改课题等6项.代表性成果见表3-2-1. 表3-2-1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主要教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类别 主要参加人 来源或出版社 1 中国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安排的经济效率研究 专著 李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 北京市中小企业改制问题研究 课题 王建民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3 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课题 李琦北京市教委教改课题 4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 王建民 北京市教委教改课题 5 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立体化实验实训集成平台建设 课题 王建民 北京市教委教改课题 6 职业教育品牌和特色研究 课题 王建民、屈冠银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7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技能实训 教材 李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精品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 8 人力资源管理 教材 李琦北京大学出版社 9 企业管理创新理论与实务 教材 王建民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 管理沟通实务 教材 王建民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精品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 劳动关系实务操作 教材 孙立如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 组织员工管理 教材 许晓青 中国经济出版社 5.实践教学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是学院文科专业中较早建立实训室的专业之一,所有专业实训室均是与行业企业共建、共享,是校内"双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目前,该专业拥有场景式专业实训室2个,按照人力资源服务场景与流程建设而成,硬件上配备了先进的服务器、计算机、网络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服务技能实训资料,与企业共同开发实用版人事管理、测评、就业指导等软件,具有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场景的全部功能,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技能培养平台.而且,为了保障实训室的正常运行和较高的使用效率,制定了《人力资源实训室管理制度》、《实训室教学低值耐用品管理办法》、《实训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训室安全制度》相关制度和办法,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实训管理制度体系.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除校内实训基地外,还依托行业优势,将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的相关单位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的主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实习导师、办公设备、工作场景等资源共享.签有协议的主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近20个,基本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实训的需求.主要合作单位如表3-2-2所示. 表3-2-2 签有协议的主要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序号 实训基地 序号 实训基地 1 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 9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仲裁处 10 北京京天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 昌平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11 北京中创国业薪酬设计研究院 4 北京市职业介绍中心 12 北京金洪恩电脑有限公司 5 宣武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13 时代集团公司 6 丰台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14 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 清华同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 北京吴然思德咨询有限公司 … …… 6.社会服务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拥有一批在行业、企业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专家,多位教师常年担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系统评审专家,定期为行业内调研项目、课题论证、政策出台等事务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同时,专业教师先后为100余家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为500余家企业提供管理培训,培训人员达9000余人次.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及建设思路 遵循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按照学院"依托行业办教育、办好教育为民生"的办学思想,以培养首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行业优势为依托,创新"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主导下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享共培师资,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课程教学,共同展开人才培养评价,共同安排学生实习就业,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认真贯彻执行学院教师"企业实践券"制度,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鼓励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教师参与"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中心"和"专家服务团"的工作,以学生为主体,以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为途径,创品牌、做精品、出特色、树典范.通过国家骨干校的建设,争创全国一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带动专业群的发展,引领同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带动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改革;率先制定岗位技能操作标准,搭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共享的云平台;建设"教学、实践、科研、社会服务"、"四栖"全面发展和"双师"结构的教师明星团队,提供先进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和教学经验,培训和提升同类院校专业教师水平,通过"双线互动、三位一体"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启发和指导同类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从而带动和辐射全国同类专业的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骨干校重点专业建设,依托行业优势,为首都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主导下的校企合作机制,借力行业政策与投入助推专业发展;以创建"三元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探索新的岗位技能标准内涵,建立课证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建设"三位一体平台"实训基地,加大品牌专业建设力度;执行教师"企业实践券"制度,密切专业教师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企业的联系,打造双师素质和结构优良的优秀教学团队;依托"双基地"和优质师资,为北京市人力资源行业基层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三)具体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的定位是:面向首都,依托学院隶属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行业优势,针对首都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基层组织的公共就业服务、非公人力资源中介服务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线业务操作岗位,培养高端技能型人力资源服务专门人才,服务首都民生事业的发展.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1)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主导下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在"双基地"校企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起行业、企业、学校三方组成的"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明确将合作行业、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专业教师的定点实践与服务单位,通过人力资源全业务培训平台的利益共享吸引行业参与,通过校企联合职前实习平台的利益共享吸引企业参与,实现三方的紧密结合,利用各自优势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全程参与培养方案的实施,系级理事会成员单位具有毕业生的优先选择权,并向更广范围的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就业,实现人才培养的成果共享与责任共担. (2)借力首都政策支持,共享行业建设投入,助推专业做优做强 《北京市就业与职业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制,大力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着手将自主开发的人力资源市场业务软件及运行数据库移植入校内实训基地,并将实训基地接入北京市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网,做到实时更新、实时发布,此举不仅为学院节省系统开发与维护费用近2000万元,实现了教学软件和实际业务软件的零对接,有效提高校内顶岗实习的质量、快速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2.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学院隶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行业优势,在行业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充分探索高职的教育教学规律,大力培养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一线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北京市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充分发挥"学校、行业、用人单位"三方不同的作用,在"课证结合"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岗位技能标准内涵,联合北京职介/人才行业主管机构和启人网等企业探索新的职业资格标准,为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更新提供依据,实现"三元一新".已有的国家职业标准是基于职业特点设计的,而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用人单位特别强调对本单位企业文化的融入和岗位技能操作特殊性的适应,针对这一需求,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由用人单位和学校联合设计、联合培养,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推广,共同探索如"职介中心岗前培训证书"、"启人网人力资源业务岗位操作技能证书"新标准的内涵,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职业标准创新提供参考,提高学生就业的岗位适应能力,满足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 3.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建设 在院系两级理事会的治理下,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企业专家、用人单位代表引入课程建设与开发领域,在由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学校三方组成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的指导下,以人力资源服务的典型工作岗们和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人力资源服务业技术标准为课程开发标准,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合力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依据岗位群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将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融入高职人才规格质量标准,构建课证结合的课程体系.借助行业优势,充分发挥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作用,在课证充分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的"双免".以优质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课证结合"和"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改造项目. 总体目标是围绕课证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完成5门理实一体化优质课程.三年内建设国家级水平精品课程1门,市级水平优质核心课程1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3门.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想进行教材建设,变过去教材编写的知识逻辑转变为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设计.三年内建成支撑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核心技能的系列教材7部,其中,市级水平高职教材1部,院级优秀高职教材3部,优质多媒体课件5套. 4.专兼职教师的教学团队建设 聘用或培养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1—2名;培养或引进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骨干教师4名,增加兼职教师11人;贯彻学院教师"企业实践券"制度,通过脱产和业余(寒暑假)两种企业实践形式,专任教师每年进行企业实践不低于30天;兼任教师每年进行企业实践不低于15天,使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100%,优化双师结构,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教学团队争取建设成为国家级水平优秀教学团队. 积极参与国家级和市级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组成科研团队,发挥整体协作优势,进一步加强行业相关领域的横向课题研究工作,加强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三年内完成市(省)级课题(或横向课题)1项,院级课题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篇以上. 5.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联合建设"双线互动式三位一体实训平台",即建成学院文科专业实训平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全业务培训平台、校企联合职前实习实训平台.新建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实训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人力资源测评实训室、管理沟通实训室、行政办公能力实训室、实训前台大厅等6个校内实训室,再扩展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在完成硬件环境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加强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配套完善的管理运行制度,不断扩展实训基地的功能,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在服务教学的同时,满足实训基地承担社会服务的功能,以校内实训基地为载体,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6.社会服务 为人力资源行业基层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高层次岗位培训服务,平均每年400人次;为广大求职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和免费的职业指导服务,三年内不少于300人次;依托行业知名专家,为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及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提供专家级社会服务,三年内不少于9人次;利用"职业指导进校园项目",由职业指导师和专业教师为首都大学生提供职业指导服务,三年内不少于450人次. 7.共享型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建设的目标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专业布局上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为核心专业,带动电子政务(就业服务)和国际商务专业的发展,拟建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的传统优势,以校企合作为动力,专业内涵向专、精、深发展,创出品牌.探索电子政务(就业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建设成为院级示范专业;强化国际商务专业,进一步细分专业定位,将国际商务专业建成北京市示范专业.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学院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企业共同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主要负责总体人才培养规划设计、专业建设思路、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过程全程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实训指导、顶岗实习安排和毕业生就业接收等工作.明确将合作行业、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专业教师的定点实践与服务单位,通过人力资源全业务培训平台的利益共享吸引行业参与,通过校企联合职前实习平台的利益共享吸引企业参与,实现三方的紧密结合,共同开发"岗位技能证书",实现人才培养的成果共享与责任共担. 专业系级理事会的构成 根据专业特点,依托行业主管的优势,在院系两级理事会的框架下,拟组建由北京市职介中心、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海淀区职介中心、海淀区人才交流中心、丰台区职介中心、西城区职介中心、昌平区职介中心、启人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四达人才服务中心等行业部门、企业组成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进行校企的深度合作,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三元"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职责 为了保障"三元"主体合作的顺利进行,将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系级理事会章程》、《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系级理事会章程工作规程》、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课证开发、课证融合方案、双向互聘的教师实施方案、学生实习实训、共享性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和接受方案等文件,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予以规定,并对合作的运行过程予以规范.在"专业系级理事会"中,学院、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如表3-2-3所示: 表3-2-3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角色定位和职责 组成成员 角色定位 职责 学院 组建"系级理事会" 举办"系级理事会"例会 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主导课程建设和进行教学改革 拥有教学、科研成果等的知识产权 优先向成员单位提供培训师资、实训室、图书馆等各种教育资源 优先按成员单位人才需求组建订单培养班,向成员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 优先向成员单位提供培训、科研课题成果转化等社会服务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主管部门 指导学校办学,参与学校的专业调整、课程设置、学生能力培养等教学工作和招生、就业指导工作 资格认定、政策咨询、提供行业标准,进行行业指导 提供行业发展咨询 提供人才供需信息 指导《岗位技能证书》的设计,推广《岗位技能证书》 与学校共建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 参与学校办学,参与学校的专业调整、课程设置、学生能力培养等教学工作和招生、就业指导工作 在有用人需求的前提下,优先享受人才"订单"服务和员工培训服务,优先挑选优秀毕业生 可要求学校为其培训在职员工以及为科研提供条件和支持 接纳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 接纳教师实践和社会服务 向学校提供兼职教师 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实践案例,进行教学和课程改革,共同编写教材 共同制定岗位技能标准,开发适合企业的《岗位技能证书》 向学校提供就业信息和招聘毕业生,并培训和推荐毕业生就业,及时反馈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需求信息,进行就业指导 与学校共建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3.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主导下,开展以下主要工作. (1)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实行人力资源置换,打造双师结构教学队伍 学校采取优惠政策吸引行业、企业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能手担任兼职教师,系级理事会成员单位积极向学校推荐和提供兼职教师,学校为兼职教师提供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培训.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工作重点是参与专业建设、制定职业岗位标准、开发实训课程、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及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同时还要为专任教师开办系列专题讲座,介绍行业发展方向、提供人才需求信息等.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 专任教师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部分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这是行业、企业所祈求的智力支持.基于这一契机,学校教师可以实质性地参与行业、企业兼职,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服务,解决人力资源服务管理中的难题,改进工作内容和方法.同时,教师进入企业积累实践经验,加快"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工作内容的零对接,培养出企业真正需求的人才. (2)学校与行业、企业双向培训,提升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和教师双师素质 通过人力资源全业务培训平台的利益共享吸引行业参与,共同参与北京市基层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通过校企联合职前实习平台的利益共享吸引企业参与,共建校内实训室,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专任教师为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提升知识水平,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素质提升问题;在行业、企业培训时专任教师要积极参加培训,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双师素质. (3)联合培养学生,实现人才需求与学生就业的双赢 学校根据行业、企业的要求为其进行针对性的订单班培养,学生毕业后,系级理事会成员单位优先选拔毕业生,以满足人才需求.系级理事会成员单位联系更多的行业、企业单位,学校联系用人单位、校友资源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 (4)共建人力资源服务工作室,实现校企双赢 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双基地"的校内实训基地,既作为学生的校内实训基地,又作为行业、企业的培训基地,在双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合作内容和形式,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工作室,吸引行业企业专家开展实际业务工作,也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岗位培训和业务操作平台,为学校提供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和社会服务平台,总结并不断更新教学案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参与企业实践,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员工业务培训,并提供薪酬、绩效等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设计、咨询顾问等智力支持,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服务. 4.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的指导下,学校、行业、企业三元主体构建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建立有力的组织平台保障机制,通过双向互动的合作机制,构建共享资源的流动机制,并引入多元的评价监督机制. (1)利益驱动机制 三元主体必须在统一的目标体系下协调各方利益,寻求各方利益需求的平衡点是关键,这也是三元主体合作的动力所在,从而保证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在三元合作的过程中,建立在政府主导下"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合作机制.学院是作为主体,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者,具体组织实施人才培养;行业主管部门作为指导者,调控和监督人才培养过程和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业务的发展,企业是作为积极参与者,是平等的合作者.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的交流和合作,三方均能受益,从而达到利益的平衡.学校培养输出了高质量的人才,获得了专业知名度,并能取得新的职业资格标准代理权,锻炼了双师型的师资队伍;行业主管部门通过职业资格标准可以指导、规范、监督企业行为并能获得来自学校的专家级社会服务,更有利于科学决策服务民生;企业获得了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高质量毕业生,将业务委托处理,并能获得来自行业的指导和学校全方位多形式的社会服务. (2)组织平台保障机制 本专业建立由学校、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三方组成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系级理事会,在系级理事会的协调下,三方展开密切合作,建立校内外合作平台. 在校内,在已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平台、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业务培训平台基础上不断扩展,以"启人工作室"为着手点,重点打造校企联合全业务实习实训平台."启人工作室"要承担生产性实训,完成校内顶岗实习、真实业务引进、业务提炼整合、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校内教师实践素质培养、为企业提供外包专业性服务等任务.校企联合全业务实习实训平台要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硬件资源,加强软件的内涵建设.一是开发一套兼具实际业务处理和实训教学使用功能的综合控制系统,其中内嵌了人力资源市场业务系统和企业内部人事管理系统,二是该系统具有一定的真实业务数据,与实际业务对接,满足实训教学需要,并通过开放式、交互式的方式与行业企业业务系统对接,不断提炼、充实教学案例库的内容;三是要在系级理事会的协调下,建立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长期承担专业教学任务. 在校外,与主流行业经办机构和企业中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将基地建设成为专业教师实践、教师社会服务、学生实习实训、毕业生就业、兼职教师培养、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3)"双向互动"的合作机制 学校与行业、企业三方实现双向互动式的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全过程合作.主要工作有: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中,学校充分调研行业企业的需求,利用专业系级理事会展开充分研讨,由行业主管部门提供行业发展趋势、人才市场需求和政策咨询意见,由企业提供岗位任职能力需求、典型工作任务和毕业生反馈信息,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按照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行业内容和技术标准大纲要求,依据企业提出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学校设计"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综合平台上的学习领域式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模式改革中,企业提供兼任教师担任一线教学、实习实训指导,专任教师不断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丰富企业实践经历,不断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与行业主管部门、学校与企业间展开双向兼职、双向培训、双向实践等合作,不断充实师资力量,提高师资质量,同时不断提高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也为企业培养内部培训师. 在实习实训建设方面,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双基地"的校内实训基地,既作为学生学习的校内实训基地,又作为行业、企业的员工培训基地.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双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工作室,开展真实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务,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同时为毕业生提供全真业务的岗前培训和操作平台,让学生足不出校,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快速转变,让教师足不出校便可完成企业实践和典型工作任务的提炼. 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专业教师为行业企业提供师资培训、专家顾问、课题研究、方案设计、专家论证等服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专业教师也接触大量行业企业一线信息,丰富教学资料,提升个人实践教学能力. (4)资源共享机制 学校、行业、企业拥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学校拥有师资、信息、技术、实训环境、实训设备等优势,行业、企业也拥有实践专家、实践环境、技术、设备、资金、成果转化等优势,有着长远合作的条件和基础.应在系级理事会的协调下,搭建共享资源互惠互利的平台,促进资源的相互共享机制. 资源的共享主要包括人员、资金、物资、技术和信息的共享.(1)人员的共享表现在学院与行业、企业双向兼职、双向培训、双向实践、双向服务;(2)资金的共享表现在行业、企业与学院投资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使之成为行业、企业的培训基地和工作基地,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将课堂建在行业经办机构和企业;(3)物资的共享表现在学院的实训基地、行业企业的实践环境等可以共享使用;(4)技术的共享表现在学校提供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技术解决方案,行业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标准、技术流程等;(5)信息的共享表现在行业的发展动态、政策信息、行业调控监督信息,企业的技术创新信息、人才需求信息、人才评价反馈信息,学校的人才培养信息、人才供求信息,包括学院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等信息在三者间的相互传递和交流. (5)评价监督机制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监督实行学校自评、教育主管部门检查、行业企业参与,并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价的多元主体进行评价.将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引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写进课程考核标准,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毕业生满意度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根据指标的动态变化不断调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5.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预算 如表3-2-4所示: 表3-2-4 "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校企合作机制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1."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推进校合作人才培养 考察、调研校企合作模式,编制章程,成立委员会. 召开委员会日常例会,研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委员会正常运行. 总结委员会运行的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制度性文件,形成"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管理运行体制机制. 5 6 5 16 2.行业软件改造 调研行业企业专业相关软件的应用,与行业主管部门、软件开发公司研讨软件的教学应用解决方案. 软件改造与植入,并进行硬件配套. 软件试运行与调试维护. 5 5 4 14 合计10 11 9 30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三元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必要性 充分利用学院的行业优势,了解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需求信息,并通过教师的一线实践亲身获取人力资源服务从业岗位的典型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在充分调研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拓展已有的"双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拓展外延建设,建立"三元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元"是指学校、行业和企业三方主体的定位与协调运行,而"一新"是指在三元合作机制下探索新的岗位技能标准内涵,为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更新和创新提供依据. 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系级理事会的协调下,利用学校、行业、企业"三元"主体合作办学的不同优势,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的主导地位,行业主管部门予以指导、积极吸引企业参与.依托学校隶属行业主管部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优势,以启人网4000余家合作企业作为强大支撑,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引企入校,创立"启人工作室",开展全真业务,搭建三方合作的校内"三位一体平台",即校内专业实训平台、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业务培训平台和校企联合全业务实习实训平台,并与主要行业经办机构和大型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合作基地.以"启人工作室"的创立为着手点,以点带面,"三元"合作建立和探索"一新",即人力资源管理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标准新内涵,并为主管部门的职业标准制定提供参考,在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框架体系下,全面开展双向互动式、全方位全过程合作,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合作开发学习领域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推行专兼职教师结合的团队式教学、双向聘用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共建共享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等,最终培养首都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首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双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不断深化内涵和拓展外延建设 已有的"双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将校外的行业、企业引入校内,实现了学校与"双基地"合作单位在项目、人员、业务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加强了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为行业企业提供培训服务,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 随着人力资源业务的不断发展和高职教育的不断探索,在"双基地"合作的内容上还需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上还需进一步拓展.校内实训基地不仅仅承担实训教学、培训服务,更重要的是将校外实训基地的全真业务整体引入,按照学院提出的"三引三进"措施,"引公司入校、引行业企业一线实践专家入课堂、引业务流程入实训,教师进工作间,学生进工作岗位,教学进工作现场",使得行业企业能够开展实际业务,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教师足不出户就能进行企业实践.同时依托学院政策咨询中心的专家名师,在提供培训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服务内容,开展技术研发与应用、课题研究、咨询顾问、评审论证、经验成果推广等服务. (2)"三元"主体需要进一步统一目标,明确职责和权益,形成合作共同体 学校、行业、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学校主动、行业企业被动参与的状况,应对三元主体的合作进行通盘考虑,而非顾此失彼,将为首都提供系统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作为共同的目标,三方在统一的目标框架下有机联系提供不同服务,学校主要培养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需要的人才,企业需要人才运行人力资源服务业务,行业主管部门调控、指导和监督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三方利益息息相关,都集中在"人才"上,即三方利益平衡点,通过这个平衡点,进一步明确各自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中的职责和权益,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从而形成合作共同体,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3)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更新提供借鉴的需要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行业培养标准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全社会统一的说法,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资格考试并存,有政府部门主办的、外企主办的、部分企业主办的、行业联合主办的等等.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目前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竟达14种之多.这些资格认证各有特点,但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并不能达到像注册会计师、注册律师等资格认证一样权威的全社会认证标准,又缺乏有效的行业准入资格标准,导致各类组织人力资源职业资格取证比例较低,尤其对于高职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些职业资格标准内容有待于更新. 已有的国家职业标准是基于通用职业设计的,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用人单位特别强调对本单位企业文化的融入和岗位技能操作特殊性的适应.针对这一需求,本专业力图在三元合作的基础上探索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新内涵,提炼其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共同的部分,并加以理论化、规范化、系统化,提高实施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进而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职业资格标准内容更新与创新提供重要的借鉴,即"一新". 2."三元一新"人才培养模式整体设计思路 建立"一个中心、三元主体、一个载体、工学结合、四位保障、多元评价"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学校、行业、企业三元主体相结合,融入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建立基于能力培养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平台课程和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体系,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工作内容六大模块切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实现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改革改革,以课程体系为载体,探索灵活弹性的工学结合培养过程,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以课证融合为手段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以岗位资格标准的创新作为三元主体合作的重要成果.以师资队伍、培养环境、组织制度、建设资金为重要保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仿真的校内实训环境和全真的校外实训环境,并建立启人工作室开展真实业务,真正实现"引企入校、引企业专家进教室、引真实项目进课程",配备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文件和充足资金,建立校内外结合、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机制. 3."三元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学校、行业、企业三元主体的各自优势,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构建"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平台课程+"理实一体化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深化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1)专业定位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系统,服务首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紧贴市场需求,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需求. (2)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企业文化理念,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操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毕业生就业的目标岗位群及发展岗位 适合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从事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信息管理、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工作;适合到民营就业服务机构从事劳务派遣、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工作;也可以到各类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事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工资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培训、劳动关系管理等工作. 以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岗位为例,学生可按"专员—主管—经理—总监"的职业发展路径,进一步拓展从业岗位. (4)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路径 具体来说,按照目标—运行—保障—评价四方面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在目标制定阶段,由学校主导,行业、企业充分配合,调研人才需求状况及"三元一新"中的"一新"即岗位技能标准的需求状况,在充分调研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背景、趋势及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确定职业素养与核心职业能力,完成社会人才需求报告,联合行业、企业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运行阶段,由三方共同研讨,行业提供发展动态及行业标准等信息,企业配合提炼通用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由校方综合汇总,根据行业企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由行业专家、企业从业人员、专业教师共同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方法,引入行业企业的工作标准,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和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分析职业标准,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设计适合高职学生和企业需要的课证结合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在教学环节中,由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根据兼职教师的需求和行业企业工作过程的需要,探索灵活多样的弹性教学组织形式,如周末上课、晚上上课、工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校内外学习.采用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通过工作来学习,通过体验校内仿真的实训基地,参观、实习校外实训基地等手段,按照"职场认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路径培养综合的职业能力.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联合启人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依托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校企共建"启人工作室",展开学生实训实习、教师实践、真实业务开展、社会服务、课程合作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多方面深层次的合作. 在保障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系级理事会"的指导下,在教学系的具体领导下,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实践等形式,打造"双向双师型"的教师团队,专业教师需具备较强的企业实践能力,兼职教师也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为人才培养提供强大师资支持. 在评价方面,建立和完善专业自评、学校检查、行业、企业和研究机构外评参与的多方质量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发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年报. 4.深化"课证结合",为更新职业资格标准内涵提供参考 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目标岗位群相关的职业标准体现了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它是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充分反映了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需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应按照国家颁布的职业标准培养满足从业岗位需求的高职人才,将职业标准引入课程内容中.另一方面,高职作为学历教育,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外,也应加强理论教育,构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应将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进行融合,将职业标准作为职业能力培养的纲领,将理论知识作为职业标准内容的丰富和补充,既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训练学生具备从业的工作能力,从而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综合需求. 现有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包括北京市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岗位证书、助理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职业指导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该专业课程与证书的核心能力相结合,具体如表3-2-5所示: 表3-2-5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课证结合"对应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证书名称 能力培养 备注 1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市场管理 北京市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岗位证书 北京市人力资源行业从业人员岗位基本能力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 2 人力资源管理 薪酬管理理论与实训 绩效管理实训 助理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的业务能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 3 人力资源市场管理 职业指导员 人力资源市场业务处理能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 4 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实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操作能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 但现有证书不能完全反映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因此在利用已有的职业资格的基础上,与北京市职介/人才中心、启人网等校企合作单位共同探索更新从业人员职业资格标准的内涵,为相关国家从业人员职业资格标准的更新提供重要的参考,如表3-2-6所示,打造成专业的品牌,校企双方逐步共建完善的岗位技能资格标准与证书等级体系. 表3-2-6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探索新职业标准内涵一览表 序号 证书名称 技能培养 认证单位 1 职介/人才中心业务经办系统操作标准 基于职介/人才中心专用软件系统的各种经办业务操作技能 北京市职介/人才中心 2 职介/人才中心岗前教育培训标准 职介/人才中心一线业务操作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北京市职介/人才中心、各区县职介/人才中心 3 企业人力资源事务操作技能标准 基于企业人力资源事务处理的各项操作技能 启人网、北京启人伟业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单位 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预算 经过调研分析,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如表3-2-7所示: 表3-2-7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1."三元一新"建设推进人才培养 调研行业、企业,选择"三元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方,确定合作的方向和内容. 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社会人才需求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共同研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计划, 初步形成"三元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执行"三元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新的教学计划,总结经验,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3 5 2 10 2."课证结合"提升职业资格水平 研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的结合,从课程标准、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案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提升学生的职业资格水平. 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的课证结合建设,组织学生考取职业资格. 总结课证结合的经验和问题,不断加大课证结合的研讨,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互为补充,深入课证结合的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取证率,提升学生的职业资格水平. 7 7 7 21 3.创新"岗位技能证书"建设 市场调研,确定优质合作单位,共同研讨创新"岗前培训资格证书"、"岗位技能操作证书". 开发适用于该专业及专业群的"岗前培训资格证书"和"岗位技能操作证书". 组织学生"岗位技能培训证书"取证,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推行"岗前培训资格证书"和"岗位技能操作证书". 4 5 3 12 合计14 17 12 43 (三)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 在院级理事会和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的共同治理下,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企业专家以及用人单位代表引进教学模式改革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开发中来,组织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成立教学模式改革和学习领域开发建设团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企业专家和用人单位的作用,借助"外脑"推行"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设"学习领域式"的课证结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充分掌握行业的发展动态、人才需求信息及岗位能力需求信息,注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如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增加档案管理课程的相关内容,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实际业务案例和典型工作任务,对专业软件进行及时升级改造,与行业软件保持同步更新,并突出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人文素养课程. 1.教学模式改革 (1)推行"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将非专业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改变过去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培养相分离的状态.通过一体化的教学项目,以人力资源服务的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通过制作学生工作手册将任务书面化,组建项目学习小组进行教学,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方法能力和学习能力. (2)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行动导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合一,鼓励自主式、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辅助角色,从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出发,借鉴学习领域"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教学实施步骤,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 重视学生学习模式的构建.以教师为引导,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精心设计学习项目,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式、探究式学习,自主设计学习任务,采取团队式合作的方式完成工作过程,并由学生自行设计考核评价标准,树立职场人的角色意识,体验真实的工作过程. (3)探索灵活弹性的工学结合教学组织形式 结合工学结合的需要,不断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一是实行工学交替,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探索灵活的组织形式,实行多学期,分组分期进行工学交替,并根据企业用人需求组建如"海淀职介订单班"进行订单式培养;二是充分考虑兼职教师的授课时间及企业的工作时间需要,探索周末上课、平日晚上上课、分段式集中上课、集中实习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三是采用现场教学,将课堂建在校外实训基地,边实训边教学;四是采用分组教学法,小组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五是采用个别教学法,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特长,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及协助教师运作真实的项目和课题研究;六是实施双导师制,从学生大一入学起,建立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实践专家的双导师制,共同负责学生的职业指导、学业指导;七是实施导生制,选择学有所长的学生作为"导生",教师给予指导,由导生再辅导其他学生;八是探索实施协作教学,即"一课多师",改变"一门课一位老师"的授课模式,建立由专业教师、企业实践专家、教学辅助人员共同组成的课程教学团队,共同设计、共同完成教学过程. (4)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形态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形式.一是建设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设施,营造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理实一体化的多媒体教室;二是开发或引进虚拟仿真或真实的专业实训教学软件,如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软件、远程面试系统,开发基于启人工作室的全业务训练平台管理软件,实现足不出户让学生体验真实业务的操作;三是充分利用多媒体录播教室,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录播,积累宝贵的教学资料,供教学诊断、学习和观摩;四是充分利用现场直播技术手段,如仲裁庭开庭直播,学生在教室便能收看,实现突破时空和人数限制,扩大教学效果;五是以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为着手,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六是与行业企业共建共享专业图书库、案例库等教学资源库;六是开发课程网络学习系统,建成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导教学的远程开放教学平台. (5)采取过程导向的多元化教学评价 在课程考核环节,改变过去的理论知识考核为能力考核,变期末试卷"一张纸"的终结性评价为过程导向的形成性评价.采用笔试、口试、作品成果展示、案例分析、实际操作、调研报告、演讲、辩论、答辩、竞赛、课业、课题任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建立起以能力培养和提高为核心的学生学习档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行依据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方面多维度的成绩评定方法,方便学生获知优势和不足,改变"以试卷成绩定课程成绩"的传统考试成绩的评定方法.采用个人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多元化评价. (6)教学模式创新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经过调研分析,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如表3-2-8所示: 表3-2-8 教学模式创新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教学模式改革 制作"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教学资料,探索构建教学评价标准. 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行动导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合一. 总结完善教学模式,全面推行,初步建立多元化、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5 9 4 18 合计 5 9 4 18 2.建设"课证结合"的项目课程体系,开展两项课程建设工程,完善配套的系统教材 (1)建设"课证结合"的项目课程体系 在专家论证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依据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证结合"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向导,使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内容相一致,开发"课证结合"的项目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熟悉现有职业资格要求;同时,依据项目课程开发理论,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施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结构与岗位任务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的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的对接,理实一体化对接.专业项目课程体系建设包括四个要点:①建立有学校领导、教师、课程专家、行业专家、企业人员等参加的项目课程开发小组.②依据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标准.以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确定课程标准,实现课证融合.③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体系.同时,在建立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注重人文素养课和职业素养课与专业课的互相融合.④精心设计项目课程内容与方法,建设优质课程.采取跨学校、跨行业的形式成立优质课程项目团队,与企业及其他兄弟院校承担相同课程的人员共同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精心组织和实施,实现课程内容由知识逻辑向任务驱动的方向转变.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体系建设 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体系.项目课程体系建设具体的开发过程如下: 首先定位专业面向的典型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工作任务.岗位定位是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工作的起点.课程体系开发将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初期在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的带领下,通过走访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企业、定期召开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研讨会等方法,对专业的目标岗位(群)典型工作岗位(群)进行梳理分析,对目标岗位(群)进行名称界定,对典型工作岗位进行甄选确定;然后,对典型工作岗位(群)所包含的岗位工作任务逐一进行分析.工作任务是在一个复杂的职业活动中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实施以及工作结果的检查和评价等步骤. 其次,对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进行定位.根据专业面向的典型工作岗位(群)及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岗位能力要求,同时,收集职业岗位(群)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最终提炼出职业能力的要求及标准.针对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需求,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标准,形成知识技能体系,根据知识的相关性并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对知识技能体系进行整合. 最后,设计项目课程体系.即把前期开发成果转化成可实施的课程产品,确定课程设置是设计项目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环节,而后,经充分讨论后进行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及项目教学方案的编制工作,开发教学资源;同时,在课程设计阶段,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企业内部收集的相关行业标准、企业要求及相关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来,以课程所对应的职业能力的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为依据分配课时,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证结合"项目课程体系. 同时,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基础课与专业课互相融合,即将基础课真正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的岗位群要求,将相关要求融入基础课中,建设和完善人力资源服务英语、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文写作、就业指导、人力资源政策信息检索等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守法、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素养,建设基础课与专业课互相融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在人文素养课、职业素养课和核心技能课的基础上,考虑学生多样化的毕业去向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利用选修课或讲座的形式增设职业拓展课程,开展分类别、个性化的教学.一是学生未来升学发展的需要,增设数学、英语等基础课学习的内容,提高相应难度;二是结合学生职业发展目标的个性化需求,增设根据意愿岗位扩充专业方向细分内容,增设符合未来职业发展路径的提高类课程. 总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证结合"项目课程体系设计将以人文素养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体系为平台,按照职业导入课程和职业岗位课程两个子体系建设,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所处的行业优势,积极发动行业企业的"外脑",提供新信息、新思路,不断进行创新.课程体系开发过程如图3-2-1所示: (3)两项课程建设 ①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建设.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课程体系中,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的三大目标岗群,确定核心技能课程三门:《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薪酬管理技能》和《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技能》.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课程是我院第一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对应的目标岗位群是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基层业务岗位,主要有:招聘专员(主管)、培训专员(主管)、薪酬专员(主管)、绩效专员(主管)、员工关系专员(主管).课程将培养学生企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具体业务操作技能,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训练内容之一,该课程旨在培养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各岗位模块,如工作分析、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模块的具体业务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各种专业方案的设计、执行能力;《薪酬管理技能》的目标岗位群是企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专员,旨在培养学生在薪酬方案设计、核定工资总额基数、日常工资发放、社保公积金、人工成本核算,薪酬福利台账管理维护等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技能》对应的目标岗位群为各类就业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与管理岗位,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就业管理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就业服务中的咨询服务、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就业与失业管理等业务操作流程. ②"理实一体化"优质课程建设.与劳动保障专业群的建设现状类似,当前该专业群内的部分课程还存在理实教学分离或实训教学不充足的缺陷,需要推进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造,选择5门优质课程建设项目,进行项目课程开发.通过对"理实一体化"优质课程进行项目课程开发,形成该专业及专业群的品牌课程,最终能够成为代表学院行业办学特色的核心品牌课程. 5门"理实一体化"优质课程的开发将依据项目课程开发理论,采用项目课程开发方法,依循"学习项目→学习任务→技能训练"的课程实训模式,来设计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创造性地利用项目课程理论,以系列化整体设计的技能训练为载体,让学生边学、边做、边总结,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学与做的交替中,学会分析判断,学会总结反思,学会归纳提升. 项目课程具体的开发过程如下:首先进行课程定位.课程定位是课程设计的依据.课程定位的重要依据是专业面向的典型工作岗位、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及任务的职业能力定位. 其次是项目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包括课程标准的制定、项目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开发项目课程教学资源等环节.其中,项目设计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有项目设计的模式、项目的类型、项目的选取与序化及项目中的知识分配等要素. 最后,项目课程的实施.项目课程实施要以项目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学的开始、展开与结束均以项目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整合所有教学要素;项目课程的实施的关键是转变教学观念和角色定位,使教师由"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评价者"和管理者;同时要求教师具有项目设计能力、学习状态的评价能力和项目活动的指导能力. 在课程反馈阶段,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的指导下,聘请行业企业专业座谈、教师深入学生就业单位访谈,收集反馈信息,对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实时追踪面向的岗位群对知识技能要求的不断变化,实施再修订、更新教学内容及方法. 根据人才培养需求、课程重要性、课程发展历史、现有课程质量等因素,在三年内建设国家级水平精品课程1门,建成北京市级水平优质核心课程1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3门,如表3-2-9所示: 表3-2-9 优质课程建设 课程名称 建设级别 负责人 团队成员 人力资源管理技能 国家级(拟) 李琦李宝莹、许晓青 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技能 市级 朱莉莉 李宝莹 招聘与测评技能 院级 田辉 王江涛 薪酬管理技能 院级 肖红梅 康士勇 绩效管理技能 院级 李宝莹 田辉③课程体系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经过调研分析,人力资源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如表3-2-10所示: 表3-2-10 课程体系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课程体系建设 学习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合作开发专业课程体系. 论证课程体系方案,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标准. 总结完善课程体系和课程理实一体化实施情况,完善课程体系,修订理实一体化课程标准. 5 5 5 15 课程建设 启动2门"理实一体化"优质课程建设,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国家级水平精品课程1门,《招聘与测评技能》院级优质核心课1门. 启动3门理实一体化"优质课程建设,其中,《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技能》市级水平优质核心课1门,《薪酬管理技能》、《绩效管理技能》院级优质核心课2门.全面建设《人力资源统计实务》院级优质核心课1门. 完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2门理实一体化"优质课程建设.全面建设《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技能》1门市级水平优质核心课程,建成《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国家级水平精品课程. 21 28 31 80 合计26 33 36 95 建设与课程匹配的优质教材和优质多媒体课件 教材建设重点工作有五个方面:一是做好教材的规划建设,有组织地进行开发,推出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列化教材;二是吸收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和企业一线优秀人员参与教材建设,使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编写出具有高职专业特色和鲜明职业资格特色的教材;三是加大投入,鼓励优质核心课程开发多媒体立体化教材;四是在教材选用上,结合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优先选用高职高专系列国家级或市级水平优质教材,以及自编教材;五是计划出版专业系列教材7部,其中,市级水平高职教材1部,院级优秀高职教材3部;六是开发优质多媒体课件,强调其科学性、辅助性、有效性、艺术性和交互性,共开发7套,引领其他专业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教材与优质多媒体课件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见表3-2-11. 表3-2-11 教材体系和多媒体课件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优质核心教材建设 建设市级、院级精品教材,以精品带动专业的优质教材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实训》建成市级水平高职教材;《人力资源统计实务》建成院级优秀高职教材. 建设院级精品教材,提高自编教材的使用率. 《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建成院级优秀高职教材. 建设院级精品教材,进一步提高自编教材的使用率.《绩效管理实务》建成院级优秀高职教材. 10 10 10 30 专业系列教材建设 以精品教材为引领,带动出版其他专业系列教材.修订出版《薪酬管理实务》教材. 以精品教材为引领,带动出版其他专业系列教材.编写出版《招聘管理实务》教材. 以精品教材为引领,带动出版其他专业系列教材.编写出版《职业指导实务》教材. 4 4 4 12 优质多媒体课件建设 加强自学和培训,制定优质多媒体课件评价标准,制作优质多媒体课件,评价标准,在核心课程中提高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的水平.制作《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优质多媒体课件. 加强研讨,制作优质多媒体课件,进一步提高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的水平.制作《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优质多媒体课件. 加强推广,扩大其他专业课程的优质多媒体课件数量,全满提高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的水平.制作《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统计实务》优质多媒体课件. 4 4 4 12 合计 18 18 18 54 (四)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或引进"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的技术项目,为行业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政策咨询服务,落实"企业实践券"制度,打造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争创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组建教师科研团队,大力开展横向课题和教改课题研究.按照学院师资培训计划,定期分批派教师参加国外培训和交流,重点培训专业学术前沿和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积极参加国内的有关会议和培训,通过国内外培训提升教师的学术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学团队整体素质. 1.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 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标准和计划,通过聘用的方式或出国培训、专业进修、下企业实践等方式培养1-2名在专业领域有较深研究且在业界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须具备5年以上人力资源从业经验以及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高级职业资格或高级职称,要能够带领骨干教师完成2门优质核心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任务.在3年内指导2名专业骨干教师,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篇或出版特色教材1部,承担院级以上教改课题1项. 2.培养或引进"双师"素质骨干教师 培养或引进"双师"素质骨干教师4名.条件是:2年以上行业企业实践经验,教学改革意识强,年龄40岁以下;具有专业理论功底,有企业实践经历.培养途径:确定 "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培养计划,明确骨干教师培养要求,通过学历进修、国外研修、企业挂职锻炼以及技术研究和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等形式,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及教学能力,在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更符合高职特色,使他们成为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技术骨干、操作能手,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从企业聘请11名以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人才和业务能手担任兼职教师,承担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课程教学与指导,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学院通过为兼职教师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和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 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稳定兼职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制定兼职教师标准,严格选聘环节,开展教育教学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通过听课检查、师生座谈会等形式展开教学质量监控,与兼职教师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兼职教师了解企业需求,同时为兼职教师做好教学服务工作. 4.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专业整合、内涵建设以及专业带头人聘用或培养,逐步形成以行业企业专家牵头、专业带头人主导、内外结合、形式多样的教学团队.通过发挥团队优势,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创新,不断深化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人力资源服务教学团队争创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培养教授1名,培养副教授2名. 5.组建教师科研团队,大力开展横向课题和教改课题研究 组成科研团队,发挥团队协作优势,积极参与国家级和市级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重点加强对教学教改的实证研究.完成市(省)级课题(或横向课题)1项,院级课题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篇以上.其中,专业学术课题和教育教学课题各占50%. 6.师资队伍培养及科研项目建设进度与经费预算 经过分析论证,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教师师资聘用、培养和培训进度表和经费预算,见表3-2-12. 表3-2-12师资聘用、培养和培训进度与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 稳定培养现有带头人为主,考察外部成熟人才. 聘用外部带头人为主,聘用1-2人,自主培养为辅. 自主培养,建设带头人梯队. 8 8 8 24 培养或引进骨干教师 通过学历进修、国内外培训、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社会服务等方式重点培养骨干教师1人,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重点培养1人,引进1人. 通过学历进修、国内外培训、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社会服务等方式重点培养骨干教师1人,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引进1人,充实骨干教师队伍.重点培养1人. 通过学历进修、国内外培训、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社会服务等方式重点培养骨干教师1人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重点培养1人. 8 8 8 24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从行业企业重点聘用3人,优化提高双师结构,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教育理论方法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重点聘用3人. 从行业企业重点聘用3人,进一步优化提高双师结构, 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教育理论方法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重点聘用3人. 从行业企业重点聘用5人,达到双师结构优良,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教育理论方法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重点聘用5人. 10 10 10 30 教学团队建设 总结人力资源管理市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经验,扩充教学团队. 进一步提高市级优秀教学团队的水平,建设国家级水平优秀教学团队,改善双师结构. 推广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经验,不断提高教学团队的内涵建设,能够承办职业教育教学、专业建设交流和培训,双师结构进一步优化.培养教授1名,副教授2名. 4 4 4 12 合计30 30 30 90 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科研项目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见表3-2-13. 表3-2-13 科研项目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科研项目 提高专业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完成院课题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 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完成院级课题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 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合作完成市(省)级课题(或横向课题)1项,院级课题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 7 7 5 19 合计77519 (五)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考虑,实现资源共享,重点建设"三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平台,包括:①本院文科专业实训平台;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全业务培训平台;③校企联合职前实习实训平台.新建一个专业群实训前台大厅1个,新建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实训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管理沟通实训室、人力资源测评实训室、行政办公能力实训室6个专业实训室;巩固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再扩展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在完善硬件环境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加强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配套完善的管理运行制度,不断扩展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如企业业务开展、新员工入职培训、员工业务培训、项目合作、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提高校内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在服务教学的同时,满足实训基地承担社会服务的功能.同时,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就业、教师企业实践、社会服务、项目合作等的基地. 1.校内实训室建设 根据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校内实训室建设坚持"围绕核心、以点带面、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 首先,以提高学生人力资源服务综合业务能力为核心,以强化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关键节点,新建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实训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管理沟通实训室、人力资源测评实训室、行政办公能力实训室等6个实训室.实训前台大厅、行政办公能力实训室主要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课程设置,如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职业指导等课程服务,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实训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人力资源测评实训室主要为学生的核心技能课服务,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测评、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服务. 其次,突出整体设计、布局合理、营造职业氛围,实现企业的共同参与.在软件选择上,重点配置应用范围广、实践效果好的实训教学软件;在硬件配置上,体现实训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同时考虑静态实训室和动态实训室的有机结合,综合实训和专业实训的结合,远程实训和课堂实训的有机结合. 新建6个人力资源专业校内实训室,如表3-2-14所示. 表3-2-14 新建校内实训室概况 实训室名称 开设项目 实训人时数 主要设备台套数 主要设备参数 资金预算(万元) 实训前台大厅 人力资源服务领域业务展示,实训室功能布局介绍; 前台接待业务; 实训基地政策信息发布与展示 4800人时左右/年 电脑1台,传真机、自助式查询机、电话各1台,,接待台等家具8套 电脑HP Pro 3080 MT;传真机松下KX-FP706;查询机C-8;家具定制 9 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实训室 职业介绍业务; 职业指导业务; 信息发布业务; 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业务; 就业失业管理业务. 21600人时左右/年 电脑42台;投影机及幕布、中控、服务器、一体机、查询机、交换机、有线无线话筒、LED屏等各1套;家具50余套 电脑HP Pro 3080 MT;投影机SHARP-XG-D2780XA;中控控智KZ-4600;查询机C-8;一体机惠普(HP)LaserJet M5025;家具与LED屏定制 6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实训室 薪酬管理业务; 工作分析与评价业务; 绩效管理业务; 培训业务; 招聘业务;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技能训练;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训练. 32400人时左右/年 电脑45台;投影机及幕布、中控、服务器、一体机、交换机、有线无线话筒、录播系统等各1套;家具50余套 电脑HP Pro 3080 MT;投影机SHARP-XG-D2780XA;中控控智KZ-4600;一体机惠普(HP)LaserJet M5025;录播系统NCAST NP-ADPRO;家具定制 76 管理沟通 实训室 员工沟通训练; 组织行为训练; 个体行为训练; 模拟职工代表大会; 模拟集体协商和谈判; 模拟劳资政三方协商会议. 21600人时左右/年 电脑2台;投影机及幕布、中控、手拉手会议系统、有线无线话筒等各1套;家具40余套 电脑HP Pro 3080 MT;投影机SHARP-XG-D2780XA;中控控智KZ-4600;会议系统CR-M4101;家具定制 26 人力资源测评 实训室 模拟面试; 远程面试; 评价中心技术; 心理测试;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指导. 10800左右/年 电脑7台;投影机及幕布、中控、服务器、一体机、交换机、等各1套;家具40余套 电脑HP Pro 3080 MT;投影机SHARP-XG-D2780XA;中控控智KZ-4600;一体机惠普(HP)LaserJet M5025;家具定制 35 行政办公能力实训室 办公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 计算机网络组建、应用和维护; 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 电脑速录. 21600人时左右/年 电脑43台;投影机及幕布、中控、服务器、一体机、交换机、有线无线话筒等各1套;家具50余套 电脑HP Pro 3080 MT;投影机SHARP-XG-D2780XA;中控控智KZ-4600;一体机惠普(HP)LaserJet M5025;家具定制 62 在校内实训室的建设过程中,注意软硬结合,重视内涵建设.通过行业软件、职业氛围和企业文化、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三个对接以实现实训室的软件建设,发挥实训室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最大效益.一是通过引进行业软件,如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软件,从而引入真实的操作流程和业务数据,以启人工作室为依托,开发人力资源全业务训练软件,实现教学和实际工作在软件使用上的无缝对接;二是突出职业氛围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学生不出校门便融入真实的工作场景,实现职场认知;三是加强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改造,同行业、企业共同进行课程开发,编写岗位所需的典型案例,选择典型工作任务进课堂,引入行业企业的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除实现培养学生的主要功能外,拓展校内实训室的社会服务功能,承担参观考察、开展新员工入职培训、员工在职培训、企业真实业务开展、项目合作、课题研究等功能,并利用实训室的硬件环境,实现发布就业信息、宣传企业文化、实施企业招聘、测评等服务,并引启人工作室进驻实训室,实现工学的完美结合、教学做的有效统一. 在校内实训室的管理方面,一是设置专人进行管理,二是实训室免费开放.不仅对学生全天开放,学生可自由使用实训室开展学习活动,而且对社会开放,供各行业、企业、学校进行参观考察、业务开展、培训等使用.三是制定完善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如《开放管理原则》、《指导教师职责》、《学生职责》、《实训室管理员工作职责》、《实训室卫生管理制度》、《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开辟校外实习基地是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今后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加大投入,寻找校企合作的利益结合点和切入点,或者共同出资建设相关项目,并探索建立校企互惠互利合作的动力机制,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相应配套制度,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 从校外实习基地的功能来看,校外实习基地提供学生的实习就业和教师的企业实践场所.对学生而言,大一时为学生提供职业认知环境,主要以参观考察的形式对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岗位业务工作有感性认知,大二时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结合专业问题对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调研和实习,大三时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场所,对教师而言,提供校外实训教学的场所和教师企业实践的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以学生的顶岗实习作为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重点,拓展教师企业实践、学生就业、校外实训教学的功能.在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中,从计划、过程控制、考核评价、实施保障四个方面进行全过程管理和监控.首先,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的方案和具体计划,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总体设计和安排;其次,学院与实习单位明确责任、密切合作,签订实习协议,建立实习过程的"双导师制",即实习单位安排"一对一"的实习导师,负责业务指导和实习鉴定,对学生的出勤、态度、能力和实习业绩进行记录和鉴定,系派出教师担任实习督导,负责监督检查实习效果和理论及政策辅导;再次,在实习结束时,由学生填写实习报告、实习导师给出鉴定意见或由实习单位安排培训考试,由学校根据综合情况给出实习阶段的成绩.为了保障顶岗实习更好地展开,由系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负责学生实习就业的行政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专任教师共同组成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机构,遵循学院有关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并根据本专业学生实习的具体情况,制定专业学生实习的有关规章制度. 三年内扩展9家左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具体如表3-2-15所示: 表3-2-15 扩展校外实训基地 年度 扩展数量 负责人 2011年 3家 刘红霞 2012年 3家 刘红霞 2013年 3家 刘红霞 3.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内容进度和经费预算,分别见表3-2-16. 表3-2-16 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内容进度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校内实训室建设 1.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实训室 完成实训室建设方案,完成硬件、软件招标,完成实训室土方及基础施工. 完成实训室硬件、软件设备的采购与安装,进行调试和试用,校企合作完成实训室的装修装饰,建立健全实训室各项管理制度. 初步建成"三位一体平台"的校内实训基地,即建成学院文科专业实训平台、人力资源行业全业务培训平台、校企联合职前实习实训平台,提高实训室利用率,不断拓展实训室的功能,校企合作共建共用实训室,丰富校内实训室"双基地"建设内涵. 100 80 90 270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 3.人力资源测评实训室 4.管理沟通实训室 5.行政办公能力实训室 6.实训前台大厅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共同维护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和开发3个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校企合作,共同维护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和开发3个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校企合作,共同维护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和开发3个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15 15 15 45 合计115 95 105 315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着力打造一支在校内具有良好专业方向结构、在校外具有咨询和培训能力的师资队伍,融入学院"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中心"和"专家服务团"之中,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家服务团,发挥团队优势,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为首都民生事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服务和智力支持. 1.为人力资源行业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咨询和培训 依托专业优质师资,为人力资源行业基层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平均每年400人次.利用专业师资力量,为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针对不同类型人群,利用专业优势,采用不同方式展开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见下表3-2-17. 表3-2-17 不同类型人群社会服务项目 不同类型人群 主要服务内容 服务方式 农村劳动力 提高就业技能 采用短期定期培训班的形式,利用专业优势,主要开展职业道德、劳动法、就业指导等培训; 利用第二技能鉴定所,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中职毕业生 提升学历层次 成人业余班学习,获得专科学历; 尝试进行网络教育,利用网站实现灵活的远程学习. 行业企业员工 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 定期为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企业从业人员展开员工培训; 与企业共同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利用师资优势,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 社区成员 多样化、个性化学习 调查社区成员继续教育的学习需求,建设学习超市,依照需求展开"自选式"培训,尤其是根据专业优势,在职业指导、就业服务、法律咨询展开培训,学校根据需求情况分析,定期开办需求量较多的培训班,如《劳动法》班、《职业生涯设计》班等. 2.依托"双基地",直接为社会提供就业信息与职业指导服务 依托双基地的建设,拓展校内实训室的社会服务功能,直接为求职者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等服务;利用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对接的优势和学院专业师资,为广大求职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和免费的职业指导服务,三年内不少于300人次. 3.利用"职业指导进校园项目",为北京市大学生提供职业指导服务 利用"职业指导进校园项目",与北京市职介中心合作,为首都大学生提供免费的职业指导服务,主要包括提供职业信息、职业生涯规划、劳动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等服务,三年内不少于450人次. 4.依托行业知名专家,为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及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提供专家级社会服务 充分利用该专业所建成的专家教授队伍,发挥他们知识和技能专长,为人力资源服务相关调研项目提供提供咨询顾问、专家论证、人员培训、项目合作、课题研究等服务,三年内不少于9人次.如为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涉及就业、人力资源方面的局级课题提供专家服务,拓展西部地区行业对口支援与协作服务,为西藏和新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提供培训,举办高级职业经理人研修班,为企业设计人力资源专业方案,不断提升专业服务社会的层面和水平. 社会服务平台建设进度见表3-2-18,建设费用预算见表3-2-19. 表3-2-18 开展社会服务项目进度 项目类别 2011年2012年2013年 北京市基层人力资源服务人员培训服务 为北京市人力资源行业公共机构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提高公共机构从业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提高人力资源行业公共机构的服务质量,不低于350人次. 为北京市重点行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岗位训服务,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不低于400人次. 为北京市人力资源行业公共机构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提供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搭建公共机构从业人员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共享培训平台,促进主管行业、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不低于400人次. 社区就业服务站就业信息服务 为求职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和免费的职业指导服务,减少求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求职人员的求职能力,对其就业提供帮助,不低于100人次. 进一步扩大对求职人员的就业信息和免费的职业指导服务,提高求职人员的求职能力,对其就业提供帮助,不低于100人次. 强化对重点人群求职人员的就业信息和免费的职业指导服务,帮助提高求职成功率,一定程度上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的良性发展,不低于100人次. 首都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 与北京市职介中心合作,为首都大学生提供政策解读方面的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其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法律、保险、流程等政策,不少于150人次. 与北京市职介中心合作,为首都大学生提供职业素质测评、求职技巧方面的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其正确地看待自我,确定定位,掌握求职技巧,寻找合适工作,不少于150人次. 与北京市职介中心合作,为首都大学生提供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方面的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其了解市场信息,不少于150人次. 专家级社会服务 依托行业知名专家,为人力资源服务相关调研项目提供咨询顾问、专家论证、人员培训、课题研究等服务,每年不低于3人次. 依托行业知名专家,为人力资源服务相关调研项目提供咨询顾问、专家论证、人员培训、课题研究等服务,每年不低于3人次. 依托行业知名专家,为人力资源服务相关调研项目提供咨询顾问、专家论证、人员培训、课题研究等服务,每年不低于3人次. 表3-2-19 开展社会服务项目预算 项目类别 财政资金投入(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北京市基层人力资源服务人员培训服务 3 3 3 9 就业信息与职业指导服务 4 3 3 10 首都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 3 4 3 10 专家级社会服务 2 3 2 7 合计12 13 11 36 (七)共享型专业群建设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服务业调整升级.围绕拓展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促进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促进经济结构由服务业主导向生产性服务业主导升级,打造服务区域、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市."201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又引发了《北京市加快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意见》,提出了建设商贸流通服务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 国际商务专业致力于培养高端技能型的国际化商务服务人才,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需要大力发展人力资源的中介服务,积极开发新型服务业态,发展服务外包,为其他服务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服务于北京市商贸服务及人力资源中介服务,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资源共建共享、互相学习交流,实现师资共建共享、部分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和国际商务教学团队同是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电子政务(就业服务)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互为补充,实现了非公人力资源服务和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的有机结合,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改革等方面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搭建专业群建设的共享平台. 在三年内,专业群的发展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为领头雁,加快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的发展,带动电子政务(就业服务)、国际商务、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待建)专业的"雁群式"发展.专业布局上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为核心重点专业,形成"三叶草式"专业布局,如图3-2-2所示. 1.专业群建设整体规划 高职教育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要建设适应首都区域经济特点的人力资源服务类专业群,就必须对首都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明确把握首都区域经济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和规格,这样才能使专业群的建设适应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准备集中力量重点调查首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状况、人才市场供求状况、其他同类院校举办相同或相近专业情况等,在调研的基础上,邀请校外行业企业有关专家学者对专业群建设进行论证,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科学的专业群建设规划方案,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切实依据和支撑. 具体来说,进一步加快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的建设,带动专业群快速发展,总结电子政务(就业服务)专业和国际商务的建设经验,巩固建设成果,待时机成熟,开设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专业群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专业群师资队伍规划;聘用和培养专任教师队伍;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专兼职教师定期研讨交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实习指导或来校专题讲座;建立兼职教师队伍评价体系;对专兼职教师进行培训、培养等. 三年内每个专业应保证拥有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3名,专业教师3名,再有稳定的兼职教师10名左右,即专任教师7名左右,专兼职教师17名左右的师资规模.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预算详见重点项目三. 3.专业群实训室系统建设 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专业群校内实训室整体规划;巩固和开辟校外实训基地;联系落实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并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给予指导. 4.专业群优质课程及优质教材建设 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专业群课程建设规划和教材建设规划;进行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组织编写专业群系列教材,建成1门市级水平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和遴选3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建成1部院级优秀高职教材. 5.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 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整体方案;建立项目或任务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群核心课程教案库、课件库、案例库、视频图像库、试题库、师资库等,为课程教学提供资源支持. 6.人力资源服务类专业群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经过分析论证,人力资源服务类专业群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分别见表3-2-20和表3-2-21. 表3-2-20人力资源服务类专业群建设进度进度 项目类别 2011年2012年2013年 专业群建设 聘用或培养专业群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或引进专业群骨干教师3人,聘请专业群兼职教师7人,市级科研课题1项,院级科研立项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建设院级优质核心课程3门,院级优秀高职教材1部,搭建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扩展校内外实训基地. 聘用或培养专业群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或引进专业群骨干教师2人,聘请专业群兼职教师7人,院级科研立项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建成市级水平优质核心课程1门,院级水平优秀高职教材1部,充实专业教学资源库,扩展校内外实训基地. 培养或聘用专业群骨干教师1人,聘请专业群兼职教师10人,院级科研立项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扩展校内外实训基地. 表3-2-21 人力资源服务类专业群建设预算 项目建设内容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课程建设 17 17 16 50 教材建设 13 13 14 40 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 10 10 10 30 科研教研资助 3 3 3 9 调研费用 3 3 3 9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35 45 35 115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5 15 15 45 合计 96 106 96 298 注: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预算详见第四部分重点项目三. 四、专业建设进度安排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建设进度安排如表3-2-22所示. 表3-2-22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建设总体进度安排 建设内容 建设进度 20 11 年20 12 年2013 年 人才 培养 模式 与 课程 体系 改革 深化人才 培养模式 1."三元一新"建设推进人才培养 调研行业、企业,选择"三元一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方,确定合作的方向和内容. 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社会人才需求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共同研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计划, 初步形成"三元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执行"三元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新的教学计划,总结经验,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2."课证结合",提升职业资格水平 研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的结合,从课程标准、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案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提升学生的职业资格水平. 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的课证结合建设,组织学生考取职业资格. 总结课证结合的经验和问题,不断加大课证结合的研讨,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互为补充,深入课证结合的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取证率,提升学生的职业资格水平. 3.创新"岗位技能培训证书"建设 市场调研,确定优质合作单位,共同研讨创新"岗前培训资格证书"、"岗位技能操作培训证书". 开发适用于该专业及专业群的"岗前培训资格证书"和"岗位技能操作证书". 组织学生"岗位技能培训证书"取证,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推行"岗前培训资格证书"和"岗位技能操作证书". 课程体系及 课程建设 4.课程体系建设 学习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合作开发专业课程体系. 论证课程体系方案,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标准. 总结完善课程体系和课程理实一体化实施情况,完善课程体系,修订理实一体化课程标准. 5.课程建设 启动2门"理实一体化"优质课程建设,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国家级水平精品课程1门,《招聘与测评技能》院级优质核心课1门. 启动3门理实一体化"优质课程建设,其中,《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市级水平优质核心课1门,《薪酬管理》、《绩效管理》院级优质核心课2门.全面建设《招聘与测评技能》院级优质核心课1门. 完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2门理实一体化"优质课程建设.全面建设《人力资源市场服务》1门市级水平优质核心课程,建成《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国家级水平精品课程. 教学模式创新 6.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制作"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教学资料,探索构建教学评价标准. 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行动导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合一. 总结完善教学模式,全面推行,初步建立多元化、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材及多媒体 课件建设 7.优质教材建设 建设市级、院级精品教材,以精品带动专业的优质教材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实训》建成市级水平高职教材;《人力资源统计实务》建成院级优秀高职教材. 建设院级精品教材,提高自编教材的使用率.《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建成院级优秀高职教材. 建设院级精品教材,进一步提高自编教材的使用率.《绩效管理实务》建成院级优秀高职教材. 8.专业系列教材建设 以精品教材为引领,带动出版其他专业系列教材.修订出版《薪酬管理实务》教材. 以精品教材为引领,带动出版其他专业系列教材.编写出版《招聘管理实务》教材. 以精品教材为引领,带动出版其他专业系列教材.编写出版《职业指导实务》教材. 9.优质多媒体课件建设 加强自学和培训,制定优质多媒体课件评价标准,制作优质多媒体课件,评价标准,在核心课程中提高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的水平.制作《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优质多媒体课件. 加强研讨,制作优质多媒体课件,进一步提高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的水平.制作《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优质多媒体课件. 加强推广,扩大其他专业课程的优质多媒体课件数量,全满提高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的水平.制作《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统计实务》优质多媒体课件. 师资 队伍 建设 1.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 稳定培养现有带头人为主,考察外部成熟人才. 聘用外部带头人为主,聘用1-2人,自主培养为辅. 自主培养,建设带头人梯队. 2.培养或引进骨干教师 通过学历进修、国内外培训、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社会服务等方式重点培养骨干教师1人,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重点培养1人,引进1人. 通过学历进修、国内外培训、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社会服务等方式重点培养骨干教师1人,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引进1人,充实骨干教师队伍.重点培养1人. 通过学历进修、国内外培训、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社会服务等方式重点培养骨干教师1人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重点培养1人.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从行业企业重点聘用3人,优化提高双师结构,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教育理论方法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重点聘用3人. 从行业企业重点聘用3人,进一步优化提高双师结构, 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教育理论方法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重点聘用3人. 从行业企业重点聘用5人,达到双师结构优良, 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教育理论方法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重点聘用5人. 4.教学团队建设 总结人力资源管理市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经验,扩充教学团队. 进一步提高市级优秀教学团队的水平,建设国家级水平优秀教学团队,改善双师结构. 推广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经验,不断提高教学团队的内涵建设,能够承办职业教育教学、专业建设交流和培训,双师结构进一步优化.培养教授1名,副教授2名. 5. 科研项目 提高专业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完成院课题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 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完成院级课题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 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合作完成市(省)级课题(或横向课题)1项,院级课题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 建设内容 20 11 年20 12 年20 13 年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推进校合作人才培养 考察、调研校企合作模式,编制章程,成立理事会. 召开理事会日常例会,研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委员会正常运行. 总结理事会运行的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制度性文件,形成"人力资源服务专业系级理事会"管理运行体制机制. 2.行业投入软件建设 调研行业企业专业相关软件的应用,与行业主管部门、软件开发公司研讨软件的教学应用解决方案. 软件改造与植入,并进行硬件配套. 软件试运行与调试维护.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1. 校内实训室建设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实训室 完成实训室建设方案,完成硬件、软件招标,完成实训室土方及基础施工. 完成实训室硬件、软件设备的采购与安装,进行调试和试用,校企合作完成实训室的装修装饰,建立健全实训室各项管理制度. 初步建成"三位一体平台"的校内实训基地,即建成学院文科专业实训平台、人力资源行业全业务培训平台、校企联合职前实习实训平台,提高实训室利用率,不断拓展实训室的功能,校企合作共建共用实训室,丰富校内实训室"双基地"建设内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 人力资源测评实训室 管理沟通实训室 行政办公能力实训室 实训前台大厅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共同维护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和开发3个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校企合作,共同维护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和开发3个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校企合作,共同维护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和开发3个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社会 服务 能力 建设 1.北京市基层人力资源服务人员培训服务 为北京市人力资源行业公共机构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提高公共机构从业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提高人力资源行业公共机构的服务质量,不低于350人次. 为北京市重点行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岗位训服务,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不低于400人次. 为北京市人力资源行业公共机构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提供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服务,搭建公共机构从业人员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共享培训平台,促进主管行业、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不低于400人次. 2.就业信息与职业指导服务 为求职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和免费的职业指导服务,减少求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求职人员的求职能力,对其就业提供帮助,不低于100人次. 进一步扩大对求职人员的就业信息和免费的职业指导服务,提高求职人员的求职能力,对其就业提供帮助,不低于100人次. 强化对重点人群求职人员的就业信息和免费的职业指导服务,帮助提高求职成功率,一定程度上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的良性发展,不低于100人次. 3. 首都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 与北京市职介中心合作,为首都大学生提供政策解读方面的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其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法律、保险、流程等政策,不少于150人次. 与北京市职介中心合作,为首都大学生提供职业素质测评、求职技巧方面的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其正确地看待自我,确定定位,掌握求职技巧,寻找合适工作,不少于150人次. 与北京市职介中心合作,为首都大学生提供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方面的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其了解市场信息,不少于150人次. 4. 专家级社会服务 依托行业知名专家,为人力资源服务相关调研项目提供咨询顾问、专家论证、人员培训、课题研究等服务,为西部地区行业提供对口支援与协作服务,每年不低于5人次. 依托行业知名专家,为人力资源服务相关调研项目提供咨询顾问、专家论证、人员培训、课题研究等服务,为西部地区行业提供对口支援与协作服务,每年不低于5人次. 依托行业知名专家,为人力资源服务相关调研项目提供咨询顾问、专家论证、人员培训、课题研究等服务,为西部地区行业提供对口支援与协作服务,每年不低于3人次. 五、专业建设经费预算 本专业三年内投入资金99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37万元,地方财政投入511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建设资金详细分配详见表3-2-23. 表3-2-23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其他投入: 学院自筹 合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合计 168 128 141 437 148 194 169 511 17 17 16 50 998 人才 培养 模式 与 课程 体系 改革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 10 12 7 29 4 5 5 14 43 2.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 20 23 26 69 6 10 10 26 95 3.教学模式创新 5 6 4 15 3 3 18 4.教材及多媒体课件建设 15 11 13 39 3 7 5 15 54 小计 50 52 50 152 13 25 20 58 210 师资 队伍 建设 1. 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 6 5 5 16 2 3 3 8 24 2.培养或引进骨干教师 7 5 5 17 1 3 3 7 24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8 7 7 22 2 3 3 8 30 4.教学团队建设 4 3 3 10 1 1 2 12 5. 科研项目 7 7 5 19 19 小计 25 20 20 65 12 17 15 44 109 续表3-2-23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表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其他投入: 学院自筹 合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校企合作、工 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系级理事会"推进校合作人才培养 4 3 3 10 1 3 2 6 16 2.行业投入软件建设 4 3 3 10 1 2 1 4 14 小计 8 6 6 20 2 5 3 10 30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1.校内实训室建设 75 40 55 170 25 40 35 100 270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0 10 10 30 5 5 5 15 45 小计 85 50 65 200 30 45 40 115 315 社会 服务 能力 建设 1.北京市基层人力资源服务人员培训服务 3 3 3 9 9 2.就业信息与职业指导服务 4 3 3 10 10 3. 首都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 3 4 3 10 10 4. 专家级社会服务 2 3 2 7 7 小计 12 13 11 36 36 续表3-2-23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建设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表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其他投入: 学院自筹 合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专业 群建 设1.课程建设 15 15 15 45 2 2 1 5 50 2.教材建设 8 8 9 25 5 5 5 15 40 3.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 5 5 5 15 5 5 5 15 30 4.科研教研资助 3 3 3 9 9 5.调研费用 3 3 3 9 9 6.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35 45 35 115 115 7.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0 10 10 30 5 5 5 15 45 小计 79 89 80 248 17 17 16 50 298 注: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预算详见重点项目三. 六、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实行项目负责制,成立以系主任为组长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小组.建立健全包括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度和项目负责人制度,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方案落实、资金落实.还要对项目组组长及其成员建立一套完备的项目考核奖惩机制,将项目内容进行指标分解,与子项目负责人签订子项目指标建设责任书,明确任务和时间安排,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奖惩机制.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标准及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执行. (二)管理保障 建立专业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专业建设经费专款专用,按建设内容设明细项目统一登记核算.对项目实行目标管理与动态管理,各项目标按建设标准和要求制订建设方案,有计划地开展建设与改革工作,学校定期进行检查评价.各年度按建设计划,编制经费使用预算,各项支出由学院统一划转列支.教研课题、创新研究、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经费,实行"专项经费使用手册"管理制度.经费支出需经项目负责人批准.严格执行教研课题、创新研究、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经费的使用办法. 专业三 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 专业负责人:苗金明(城市管理与监察教研室主任 高级工程师 博士,专业带头人) 刘增昌(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 专业建设小组成员:张梅 刘江 徐翯 赵俊岭 张宪金 何福贵 陈曦 王亚楠 张力展 姚越 杨爱敏 胡琛 鲁绍华 贾文涛 杨邦华 孟霞(以上为专任教师) 母秉杰(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张萍(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 唐明明(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陈明(北京新源恒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邝诺(北京市排水集团管网分公司经理) 辛军(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主任) 李庆林(北京燃气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刘云涛(中地数码集团经理) 首都北京在2009年确定了建设成为"世界城市"的目标.建立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市政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服务体系是北京实现"世界城市"目标的重要保障性条件之一.北京首都的城市公共安全维系着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国家的形象.以城市地下管线——城市"生命线"为代表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安全是城市公共安全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如图3-3-1所示. 图3-3-1 城市公共安全研究对象 学院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面向市自来水集团、市燃气集团、市热力集团、市排水集团等以地下管线为主的城市公用设施保障服务单位的生产一线管网安全运行与操作维护岗位而设立,以现代管网安全技术为基本专业内涵,主要培养掌握管网安全运行与操作维护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技能包括:管网信息化管理技能,管网运行操作维护技术、安全检测技术及安全修复技术,管网事故调查分析及应急救援处置技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能.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市政公共设施保障服务体系所需的管网安全运行与操作维护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 (一)建设背景 1.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北京市目前常住人口(含长住外来人口)已达1633万人,每一个市民的生活都与水、电、气、热、交通、通讯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息息相关.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体系,具有服务社会的公益性、运行的连续与不可间断性和网络协调的综合性等特点,是否平稳运行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人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进而严重影响到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地下管线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废物排弃的功能,就像人体内的"血管"和"神经",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城市地下管线已经成为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发挥城市功能、确保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以地下管线为代表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其迅猛的发展.北京市地下管线从解放前有限的几条管道发展到现在的管道总长达6万多公里的种类多、分布广的管网系统,管线检查井井盖约119万个.目前,北京全市燃气用户总数已超过600万户,管道燃气年供应量已经由1978年的3.1亿立方米人工煤气(按热值折合1.1亿立方米天然气)增长到2010年的近6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量增长了50倍;集中供热面积从1980年的560万平方米增长到现在的6.0亿平方米,增长了100倍,供热管道覆盖了市区的主要地区;现有66水厂座、日供水量375万立方米,自来水管线覆盖了全部的城区并延伸到部分郊区,服务面积1466平方公里. 2.保证安全、优质、平稳运行已成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业的重中之重 随着北京市地下管线等公共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业同时也暴露出愈来愈严重的安全运行管理问题.水、电、气、热、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虽然是独立运营,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大.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共同支撑城市运行,促进城市发展,缺一不可,没有电就无法供水、供热、供气,没有气就无法供热,没有水、没有气也无法发电.各类设施有机组合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因各类地下管网事故引发的社会问题和损失呈现增长的趋势.以燃气为例,如果管网上游供气中断,即使马上恢复供气,待我市全部用户恢复使用,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再如发生地下管线事故,由于现在的管线已经交织在一起,如果发生供水管线爆管,就有可能冲垮路基造成临近管线断裂,使周边用户断水、断气.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平均每年会发生上百次各类地下管线突发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数亿元.这些事故如果酿成灾难性事件或社会危机,损失将无法估量.地下管线引发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北京作为首善之区的城市公共安全,进而影响到北京成为"世界城市"的建设.毫无疑问,如何保证首都北京"生命线"工程的安全、优质、平稳运行已成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业的重要任务. 3.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业急需大量高质量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北京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业暴露出的安全运行管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过去只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其中一个方面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不配套,没有跟上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业高速发展,导致接受过专门系统技能训练的一线运行维护管理岗位人员极少,根本不能满足保证首都北京"生命线"安全、优质、平稳运行的需要.目前,北京市政府及社会各界都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业急需补充大量接受过专门系统技能训练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以提升服务水平,保证安全、优质、平稳运行.专家预测未来五年内,北京市将至少需要掌握地下管线安全检测技术及安全修复技术、管网事故分析调查及应急救援处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1.2万余人.但是,目前服务于城市地下管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北京市地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产业发展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院设立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充分考虑了北京市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现在和将来的实际需要,与北京市区域地方经济密切结合,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力争为处于转型调整期的北京市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高技能型城市公共设施服务产业的专门人才. (二)建设基础 1.专业培养规模 目前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共有在校生230人.该专业是学院的重点专业,且伴随着学院的成长而发展壮大,在建院之初,1986年学院就开设了安全生产管理专业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专业,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1999年开始招收高职学生,之后又相继开设了物业管理(工程设备)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等专业,2003年在物业管理(工程设备)专业的基础上,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充分的专家论证,根据特大型城市智能安全运行管理需要,设立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 2.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把课证结合、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初步形成了"课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专业课程体系 在对北京市及周边城市各有关单位管道管网安全运行与操作维护岗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聘请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专家和行业专家对管道管网运行维护管理专业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再由学院教师与课程开发专家共同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构建以管道管网系统的全寿命周期(从建设施工、运行管理、检测维护、故障排查修复处置到寿命评估)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具有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根据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开设相关课程,并且根据岗位所属行业的取证要求,将安全资格证书、管道工、电工、测量员、全国信息化工程师等证书的考试融入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专业课程+职业技能证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4.师资团队 城市管理与监察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5人.其中,专任教师7人,企业兼职教师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4名;博士2名,硕士5名;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5名.兼职教师均为业内有影响的从业人员,或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专业师资团队是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结构合理,具有科研能力及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 5.实践教学条件 该专业实践教学条件较完备,具备较完善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教室:城市管理与监察专业现设有8个实训室,见表3-3-1所示. 表3-3-1 校内实训教室情况表 序号 名称 建立时间 设备名称 承担的实训项目 1 低压运行维修室训室 1997 低压运行维修室训台 低压运行维修 2 高压运行维修室训室 2001 高压进线柜、高压互感器柜、计量柜、高压出线柜、配电变压器 高压运行维修 3 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实训室 2010 应急救援设备 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 4 钳工实训室 1997 钳工台 管道工实训 5 无损检测室训室 2008 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 无损探伤 手持式超声探伤仪 6 GIS应用开发实训室 2007 计算机 GIS实训 7 SQL Server实训室 2007 计算机 数据库管理 8 工程测量实训室 2009 全站仪 工程测量 经纬仪 水准仪 (2)校外实训基地:为了便于学生校外实习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我专业与多家市政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服务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先后开辟了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集中专业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及教师社会实践提供便利,这些实习基地主要有: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北京热力集团、北京排水集团、北京燃气集团等. 6.社会服务 利用实训基地和师资资源,通过"送教进厂"等方式开展培训工作,主动满足市政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服务单位就相关企业的培训需求.同时,充分发挥我专业"双师"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强,具有应用性科研优势的特点,学院已积极开展了城市管网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性技术研究和横向课题研究.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及建设思路 按照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总体指导思想,推进高职教育与企业、社会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市政公共设施保障服务体系所需的管网安全运行与操作维护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通过系级专业理事会的建立,加强校企合作主动适应首都现代化市政公共设施保障服务事业的需要,解决专业建设顺应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强化课证融合,提升师资团队的整体水平,增强专业实力,建设品牌专业,为北京地区同类院校公用设备及设施类专业的发展起到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为解决北京地区城市公用设施高技能人才匮乏的问题打开一个突破口,更好地为北京市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与行业企业及有关方面专家共同组建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积极探索"一会四化"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巨大优势,在"课证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课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并开发基于国家或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成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教师参与学院的"技术服务中心"和"专家服务团"的工作,增强对首都城市设施安全行业服务的能力.通过国家级重点专业的建设,将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打造成高职院校的品牌专业. (三)具体目标 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现代管网安全技术为基本专业内涵,主要培养掌握管网安全运行与操作维护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技能主要包括:管网信息化管理技能,管网运行操作维护技术、安全检测技术及安全修复技术,管网事故调查分析及应急救援处置技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能.本专业定位主要是面向市自来水集团、市燃气集团、市热力集团、市排水集团等以地下管线为主的城市公用设施保障服务单位的生产一线管网安全运行与操作维护岗位,培养目标定位于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市政公共设施保障服务体系所需的管网安全运行与操作维护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重点专业建设,主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解决的具体问题如下. 1.通过组建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形成"一会四化"的校企合作机制,有效解决校企合作的脱节问题.与北京市燃气集团、北京市排水集团等行业企业以及来自有关方面的专家,共同组建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积极探索和形成"合作目标双赢化、合作形式组织化、资源信息共享化、合作评价定量化"(可概括为"一会四化")的校企合作机制,并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理事会章程》、《理事会工作制度》.推动与企业密切合作的订单式培养,按企业需求设立给燃气班、排水班、热力班等定制班,实现为企业定制,达到校企双赢,并进一步在理事会的指导下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实训基地共享实施方案》、《促进学生就业实施方案》等.从而使校企合作落在实处,实现校企双方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紧密衔接. 2.通过构建"课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考试-证书-能力"的三位一体,解决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的衔接问题.按照岗位任职资格设计能力体系,按照能力体系来设计核心课程体系,把国家和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有机融入核心课程体系之中,实现"能力-课程一体化"、"课程-证书一体化"、"教学-实训一体化"、"考试-考证一体化",完善岗位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推动订制培养,实现企业个性需求与学校培养的一体化,构建"课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院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优势,争取实现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双免"的目标.按照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任务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方案特色鲜明、科学、合理、先进,具有可行性,符合职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3.通过推行"任务导向、情境达标、过程评价"的教学模式,开发基于国家或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体系,解决课程学习与职业资格能力要求的脱节问题.根据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特点和实际办学经验积累,积极探索建立"任务导向、情境达标、过程评价"的教学模式.构建基于任务导向的一体化能力体系,采取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及学生占主导性的情境达标教学形式,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趣,高效促进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形成,从而达到"能力-课程一体化"、"教学-实训一体化"教学目标的要求.变过去的知识考核为职业能力考核,变试卷结果性评价为操作过程性评价,实现"课程-证书一体化"、"考试-考证一体化".通过课堂演练、工作任务完成,运用团队工作评价表、个人工作评价表、教师对团队或个人的评价表、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等工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以城市公共设施保障服务业管网安全运行与操作维护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引进国家或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开发以城市公共设施保障服务业管网安全运行与操作维护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证一体化"课程体系.按照实际的岗位要求及工作任务设置课程,使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一致,重点建设5门核心课程,其中1门课程建成市级水平优质核心课程、4门课程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融入国家或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大纲,基于学习领域的课程设计进行教材建设,改变过去教材编写的知识逻辑和实验内容的思路,转变为基于工作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通过三年建设,建成支撑该专业核心技能的系列教材12部,争取建设市级水平高职教材2部,院级水平高职教材5部,"理实一体化"教材5部,建设8套优质多媒体课件. 4.通过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解决教师经验及能力的问题.引进城市公共设施保障服务单位中的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 "双师"结构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使之既能胜任专业教学,又能从事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培训、安全技术应用与开发等多项工作. 聘用或培养2名在专业领域有较深研究且在社会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引进和培养3名教学科研水平较为突出的专业骨干教师,双师素质达到100%,聘请11名行业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贯彻学院教师"企业实践券"制度,专业教师每年企业实践不低于1个月,建成一支理论素质高、实践技能强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将城市设施安全技术团队建成市级水平优秀教学团队.积极参与国家级和市级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组成科研团队,发挥整体协作优势,实行团队科研,重点加强对教学教改的实证研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完成国家部级或市(省)级课题1项,院级重点课题7项.出版专著1本,发表论文10篇. 5.通过巩固和新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解决学生的实训问题.以高度仿真职业环境为标准,加大实训基地建设投入,提高实训基地水平.新建2个校内实训室,扩建3个校内实训室,能满足80%专业课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建立5个紧密型或合作型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半年顶岗实习.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6.通过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以实训基地作为依托为社会提供城市管网安全运行与操作维护的技术技能、现场管理以及安全培训等服务.具备为同类院校培训师资的能力,每年为社会提供各类专业培训500人次以及对社会开展各类安全技术咨询诊断服务.与相关国有大型公用事业单位及企业展开密切合作,推动公用设施安全技术管理领域的课题研究. 7.通过共享专业群建设,带动其他专业同步发展,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在未来三年内,专业群建设的目标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以核心专业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为优先发展和重点建设的龙头,利用该专业较强的师资力量,较大的社会需求,及初步形成的特色优势,辐射专业群中其他专业(如图3-3-2),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将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建成国家重点专业,将计算机网络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建成院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图3-3-2 城市智能安全运行类专业群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1.组建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探索"一会四化"的校企合作机制 与北京市燃气集团、北京市排水集团等行业企业以及来自政府、社会有关方面的专家,共同组建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以理事会作为深化校企合作的纽带和协调交流平台,努力探索和形成"一会四化"的校企合作机制,即通过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建立校企合作交流的平台,实现学校和企业在办学上的"合作目标双赢化、合作形式组织化、资源信息共享化、合作评价定量化".在理事会的平台上,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加强与企业的密切合作,确定该专业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定位,建立合作培养机制,推动订制培养,与企业合作开设给燃气班、排水班、热力班等定制班,实现为企业定制,达到校企双赢.建立能保证行业企业全过程深度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和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产教对接、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2.通过"四化",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1)合作目标双赢化.通过充分发挥专业建设理事会的作用,努力达成"三合一",即"学生与企业工人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在目标维度上使学校和企业互惠互利,在合作中实现双赢.从企业的角度讲:通过合作,参与制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使人才适合自身实际需要,学生可直接上岗工作,减少未来的培训实习费用,节省人力成本;同时,学校的技术和设备可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信息与技术等服务.从学校的角度讲:通过合作,为"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与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基地,同时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2)合作形式组织化.通过组专业建设建理事会,将北京市相关企业与学校有机融合,使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形成"三引三进"——"企业引入校园、工程师引入课堂、产品引入实训,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位、教学进入现场"并在理事会这个平台上有组织有计划的展开.从而,为首都管网公用设施安全运行维护提供技术培训、咨询及诊断,提高北京市行业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信息沟通,推动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3)资源信息共享化.在理事会的合作机制下,促进学校和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协商签订合作协议,按照双方的利益共同点,积极探索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化,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同时推动帮助企业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造就产、学、研、做的一体化. (4)合作评价定量化.确保学校和企业合作的质量、效果.从理事会开会、交流研讨、形成意向到签订协议、协议执行,对校企合作的全过程展开定性定量的评价,实行校企合作的双向满意度测评.根据评价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及时通过理事会的交流平台加以协调、解决,不断改善和强化校企合作的质量、效果. 总之,借助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这个合作平台,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办学、合作培训、合作研发、合作就业的"四合"目标,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形成校企双方良性互动的长效发展机制. 3.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表 经过调研分析,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见表3-3-3. 表3-3-3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进度与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投入经费(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成立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 筹备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 成立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设置组织机构,制定运行制度,并开始运作 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全面运行,指导制定专业建设相关文件 3 5 5 13 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建设 研究合适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制定校企深度合作可行性方案 校企合作机制组织实施,并对其进行评价 改善校企合作机制中不足,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2 5 5 12 合计510 10 25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具有"课证一体化"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实施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和设计技能综合运用课程的课程改革,推行以校企合作订制培养和"任务导向、情境达标、过程评价"为核心的教学组织和方法手段的创新,充实和优化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软硬件完备和内涵丰富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包括精品教材、精品课程、精品课件和试题库等在内的丰富教学资源,发挥学院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优势,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或鉴定,使学生获取为社会所认可的技能证书. 1.构建"课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三年建设,将进一步深化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实施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证取证的对接,在获取职业资格证的的基础上按照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最终目标,设计技能综合运用课程,由"课证结合"进一步构建"课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内容、培养方案、师资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组织及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 该专业面对的是以地下管线为主的城市公用设施保障服务单位的生产一线操作性岗位,只有取得相关职业资格方能上岗,行业已推出一些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其中就明确了目标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将这些知识技能融入课程使得学生更能掌握标准化的专业技能,并能取证.按照岗位任职资格设计能力体系,由能力体系来设计核心课程体系,把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技能鉴定培训大纲融入核心课程体系之中,实现"能力-课程一体化"、"课程-证书一体化"、"教学-实训一体化"、"考试-考证一体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就业方向,按照需要选择性取得至少两个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认证.发挥学院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优势,实现低压维修电工(中级)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双免".本专业适合引入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表3-3-4所示. 表3-3-4 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与对应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证书名称 能力培养 考证学期 备注 1 安全管理 安全法规 安全生产技术 安全员资格证 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作业监护 第四、五学期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2 低压电工维修 低压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 低压电工操作和维修 第四、五学期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局 3 高压电工维修 高压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 高压电工操作和维修 第四、五学期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和北京市供电局 4 数据库应用技术 GIS应用技术 GIS证 数字化管网GIS信息系统的建立维护 第五、六学期 北京市信息化委员会 5 管网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 急救员证 现场救护和紧急处置 第四、五学期 中国红十字会 6 管道检测技术 管道修复技术 管网运行与维护 燃气管道工 燃气调压工 燃气安装检修工 管道设备和监控仪表的操作、巡线、故障排除 第四、五学期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7 工程测量技术 测量员证 工程测量 第四、五学期 (2)推动订制培养,实现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的一体化 由于不同类别的管网系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城市公用设施保障服务单位往往会从自身实际出发对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技能提出特殊要求.为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就业,在实施"课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借助专业系级理事会的平台,与企业密切沟通,按照"一会四化"的要求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推动订制培养,如设立"给排水班"、"热力班"、"燃气班"等,由企业提出人才培养的岗位要求,校企双方确定人才培养基本规模,共同拟定培养方案,把企业对职业资格的个性需求融入课程体系之中,学生在毕业前完成上岗前的一系列学习与培训.在培养过程中,由企业和学院共同实施培养方案,企业派出专家和技师直接负责相关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授课,并参与实训指导;企业适时提供生产设备工具供学生实训,吸收学生进入实际的工作现场进行实训;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掌握企业技术要求,反馈于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的一体化.学院发挥师资、实训基地完善的优势,对合作企业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真正做到"合作方的双赢化". (3)设计技能综合运用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在实施"课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实现了"能力-课程一体化"、"课程-证书一体化"、"教学-实训一体化"、"考试-考证一体化"并不意味着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唯一特征和最终目标,通过设计基于实际职业工作过程的技能综合运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拓展和提升"课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实现"证书—能力一体化". (4)职业资格证书与岗位职业能力考核评价的一体化 在实施"课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完善岗位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岗位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与职业资格取证形成一体化,确保学生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真正具备了职业能力和技能,证书名至实归,不以取证代替课程的考核评价,避免学生仅为了取证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养成,实现"能力-课程一体化"、"课程-证书一体化"、"教学-实训一体化"、"考试-考证一体化"所要达到的真正目标"证书—能力一体化". 在学生取证的同时,加强对课程考核环节的控制,变过去的知识考核为能力考核,变试卷结果性评价为操作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演练、工作任务完成,运用团队工作评价表、个人工作评价表、教师对团队或个人的评价表、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岗位能力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到2013年,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将目标设定为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9%,"双证书"获取率100%.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度和经费预算表 经过调研分析,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度和经费预算见表3-3-5. 表3-3-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度与经费预算表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投入经费(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通过调研社会人才需求的,建立"课证一体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任务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立"订单班",达到校企双赢. 实施 "课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5 5 3 13 岗位能力评价体系 构建以职业标准为导向、岗位能力为主导的课程体系 探索体现岗位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 实施新的考核评价体系. 3 3 2 8 合计88521 (三)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 1、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确保学生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真正具备了职业能力和技能,使"课证一体化"名副其实,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根据该专业特点和实际办学经验积累,围绕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借助理事会的纽带作用,邀请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参与,按照"三引三进"和"一会四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任务导向、情境达标、过程评价"的教学模式,具体内涵是: 构建基于任务导向的一体化能力体系.通过基于真实业务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将非专业能力与专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改变过去素质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相分离的状态,将各模块组成,通过一体化的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个人能力、方法能力、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建立起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能力-课程一体化"能力体系.采取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项工作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它的主要结构是:呈现工作明确任务完成任务工作评价.在教与学的各个环节,明确培养目标,立足课程教学,以"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和策略. 采取学生主导性的情境达标教学形式."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是根据"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建立形成的一种通用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创设更为适宜的教学情境,才能更加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即"情境"是"达标"所必需的条件,"达标"是"情境"所产生的结果,这是"情境——达标"式教学模式的核心.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创设直观和贴近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精心布置实训环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切实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中心,注重学法指导、强化专业理论、突出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并及时反馈、矫正.这样开展教学,就能够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趣,高效促进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形成,从而达到"教学-实训一体化"教学目标的要求. 采取过程控制的教学评价方式.在课程考核环节,变过去的知识考核为能力考核,变试卷结果性评价为操作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演练、工作任务完成,运用团队工作评价表、个人工作评价表、教师对团队或个人的评价表、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等工具,引入企业专家和技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在毕业设计环节,通过学生提交项目方案的设计、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的成绩.使学生在"三合一"的情况下切身感受实际工作情景,锻炼实际的职业能力和技能. 教学模式改革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经过调研分析,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见表3-3-6. 表3-3-6 教学模式改革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表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一体化能力体系设计 与企业共同研讨设计该专业应具备的能力体系 设计一体化能力体系培养方案并组织实施 对一体化能力培养方案实施过程进行评价与完善 3 2 2 7 情景达标学习形式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设置贴近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并设计出实施方法和步骤 实施情境达标法教学,探索更加适合课程的情境达标教学形式 规范情境达标学习模式整体设计,形成方法、步骤等实施规范 2 2 2 6 过程控制教学评价方式设计 完成课程评价方案的初步设计 实施课程评价方案 规范课程评价方案,形成标准化教学文件 2 2 2 6 合计76619 2、课程体系建设 (1)根据岗位群分解本专业的职业能力 通过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确定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群如下:城市公用设施服务单位的生产现场安全员、应急管理员、急救员、消防员岗位;公用设备设施运行操作岗位;公用设备设施检测、维修岗位.根据岗位群进行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分解,并结合社会对学生的总体需求、学生就业后应具有的适应能力和自身发展期望确定职业发展能力.如图3-3-3所示. 图3-3-3 职业能力分解 无论校内外、课堂内外,将人文素质教育以及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图3-3-4所示. 图3-3-4 人文素质培养 (2)按照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建设课程体系 根据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并在对北京市及周边城市公用设施服务单位及其他一些相关单位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发挥专业建设理事会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协调沟通作用,邀请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参加,按照"一会四化"的要求,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聘请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专家和行业专家针对管网设备设施运行操作及维护管理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专业能力以及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再由学院教师与课程开发专家共同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构建以管网设备设施系统的运行操作及检测维护管理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开设相关的专业基础和职业技能课程,并且根据岗位所属行业的取证要求,将安全资格证书、管道工、电工、测量员、全国信息化工程师等证书的考试融入课程体系. 设立专门的技能综合运用课程模块,如《管道风险评估技术》、《管道安全运行与管理》、《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等课程,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体系之中,形成"专业核心课程(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职业拓展课程(综合职业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课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真正内涵"证书-能力一体化". 本专业的能力—课程—证书对应关系,如图3-3-5所示. 图3-3-5 能力—课程—证书 (3)围绕"课证一体化",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中,教学内容要与职业资格核心能力直接相关,将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恰当合理地融入教学中,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任务导向案例分析、实训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个人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与学习能力,在使学生即符合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同时也能真正掌握职业能力和技能.贯彻多元整合的策略思想,打破原有课程、专业之间的界限,把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课程模式作为基本取向.实现课程结构与岗位任务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的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的对接. 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为核心,按工学结合的要求,专业课程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大实训课时量,使之占到全部课时的50%以上,确保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给学生的授课学时与专任教师的授课学时达到1:1,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环境下的顶岗实习机会. ②在保证职业能力和技能的基础上,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考核的要求,以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主线,对原有课程设置进行整合,打破原有课程之间的界限,积极开发基于岗位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既能够方便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又不影响综合职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按照市级水平和院级水平的优质核心课程标准,分别开发能够体现岗位综合技能的核心课程《管道风险评估技术》、《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管网安全运行与管理》,同时带动体现岗位主要专业技能的4门课程《数据库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管网检测技术》、《安全生产技术》的建设达到院级水平的优质核心课程标准.每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突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拟订课程实施方案和建设课程网络资源.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项目建设进度及费用预算.课程体系建设进度与项目建设费用预算见表3-3-7. 表3-3-7 课程体系建设进度及费用预算表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岗位技能设计核心课程体系 根据核心课程设计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完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证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8 8 4 20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开发 完成专业核心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 完成专业核心学习领域的开发与设计 15 15 10 40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将《管网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数据库技术》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将《工程测量技术》、《管网安全运行与维护》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将《管网检测技术》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将《管网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建成市级水平优质核心课程 15 20 15 50 课证一体化课程改造 将《工程测量技术》、《管网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数据库技术》改造成课证一体化课程 将《管网安全运行与维护》、《管网检测技术》改造成课证一体化课程 将《管道风险评估技术》、《安全生产技术》改造成课证一体化课程 10 10 5 25 合计48 53 34 135 3、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重点工作.今后三年教材建设将结合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工作,围绕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按照"课证一体化"的要求,突出专业特色,紧跟社会的发展,紧贴岗位,集中抓核心课程教材建设、实训课教材建设,出精品教材,全面提高教材水平.三年内,完成市级水平的优质高职教材2部、院级优质高职教材7部、课证一体化系列教材5部,完成优质多媒体课件8套. 教材建设内容.未来三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有组织地开展教材开发,做好教材的规划建设工作.(2)将吸收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或企业一线优秀人员参与教材建设,使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编写出具有高职专业特色和鲜明职业资格特色的教材.(3)结合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建设,选用校内外优秀教材.(4)加大投入,鼓励优质核心课程开发研制出立体化教材. 教材建设进度及预算.经过分析论证,教材建设进度与费用预算见表3-3-8. 表3-3-8 教材体系建设进度及费用预算表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精品教材建设 将《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方法与实务》、《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建成院级精品教材.《数据库技术》建成为市级精品教材. 将《工程测量技术》建成院级精品教材. 将《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管网安全运行与维护》建成市级精品教材水平. 将《管网检测技术》、《地下管道非开挖技术应用》建成院级精品教材; 14 12 16 48 专业系列教材建设 编写出版《安全法规》、《安全生产技术》教材. 编写出版《管道风险评估技术》、《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英语》、《市政管道系统》教材. 9 15 12 36 优质多媒体课件建设 制作《安全管理》、《工程测量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课件. 制作《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多媒体课件. 制作《管网检测技术》、《管道风险评估技术》、《管网安全运行与维护》、《管网修复施工技术》多媒体课件. 9 9 9 27 合计32 38 35 105 (四)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或引进"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的技术项目,为行业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政策咨询服务,落实"企业实践券"制度,打造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组建教师科研团队,大力开展横向课题和教改课题研究.按照学院师资培训计划,定期分批派教师参加国外培训和交流,重点培训专业学术前沿和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积极参加国内的有关会议和培训,通过国内外培训提升教师的学术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学团队整体素质,在人才培养改革、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教学和实践环节改革等实践中发挥作用. 1.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 按照专业带头人培养标准和计划,通过聘用的方式或出国培训、专业进修、下企业实践等方式聘用或培养2名在专业领域有较深研究且在业界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须具备本专业从业经验,要能够带领骨干教师完成优质核心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任务,指导专业骨干教师,并承担院级以上教改课题,承担横向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2.培养或引进"双师"素质骨干教师 培养或引进"双师"素质骨干教师3名.骨干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队应行业企业实践经验,教学改革意识强,年龄40岁以下,具有专业理论功底,有企业实践经历.按照"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培养计划,明确骨干教师培养要求,通过学历进修、国外研修、企业挂职锻炼以及技术研究和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等形式,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及教学能力,在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更符合高职特色,使他们成为该领域的技术骨干、操作能手,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3.建立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师资库 充分利用北京市信息化程度高、行业内技术专家数量多且水平高的优势,继续聘请城市管网安全管理技术领域专家和技术能手11名担任兼职教师,从事实训教学、指导学生顶岗工作和毕业设计,形成"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并且,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为50%.扩大目前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定期举行讲座、座谈,保证教学与社会需求保持同步. 4.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落实"企业实践券"制度 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包括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争取培养教授1名、副教授1名;强化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程经验的积累,强化教师联系企业机制,积极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深入开展三方合作新模式.人均增加一个高等级的认证,确保教师全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100%. 定期组织专兼职教师出国培训,落实学院"企业实践券"制度,鼓励专业教师面向社会,积极参与政府、社会、行业学会的相关技术工作,担任政府、行业学会的学会会员、专家顾问,为社会提供服务,促进教学科研工作.通过主持实训室建设、最新的专业知识培训、行业学者交流等渠道,实现现有专业骨干教师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教育理念与社会需要接轨. 通过三年建设,按照重点专业建设的要求,在院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将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具有市级水平的优秀教学团队. 5.师资团队建设进度与预算 师资团队进度与经费预算见表3-3-9. 表3-3-9 师资团队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建设项目 经费预算(万元) 小计 2011年2012年2013年 师资聘用、培养 聘用专业带头人 1人87823 培养专业带头人 1人88723 培养或引进骨干教师 3人56516 本项小计 21 21 20 62 聘用兼职教师和专家 11人97824 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 1个35412 本项小计 12 2 2 36 师资团队建设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1个68822 合计39 41 40 120 7.科研建设 积极参与国家级和市级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组成科研团队,发挥整体协作优势,实行团队科研,重点加强对教学教改的实证研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完成国家部级或市(省)级课题1项,院级重点课题7项.出版专著1本,发表论文10篇. 经过调研分析,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科研项目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见表3-3-10. 3-3-10 科研项目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表 项目名称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省部级课题 2 2 1 5 院级课题 3 4 3 10 学术论文及专著 4 3 3 10 合计99725 (五)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适应"课证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紧跟技术发展潮流,在现有实习实训条件基础上,通过完善提升3个实习实训室,新建2个实习实训室,建设具有真实环境、集实习实训、职业技能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管网安全技术管理实训中心,融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同时高度重视实训室内涵建设,积极开发实训项目,使之成为北京地区地下管网安全技术管理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室建设促进本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现,促进"课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发挥本专业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在实训中掌握本专业技能,同时可为社会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服务.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以岗位的技术能力为导向,实现教学过程中的理实一体化为基本思路.通过广泛调研,聘请行业专家对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安全检测技术)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做准确定位,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按照空间结构与项目工作现场相吻合的原则设计实训基地,构建职业与学习集成的情境;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开发增加训练新技能的实训项目,满足城市管网设备设施安全运行保障服务工作过程中各种职业技能的要求,同时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求、推动"课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建实训室情况统计见表3-3-11. (2)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根据职业资格标准的能力和技能要求,对核心课程进行工作任务实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工作及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感受真正的工作流程,以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快地融入到城市管网安全管理所对应的工作环境中. (3)高度重视实训室内涵建设,重点开发实训项目,丰富实训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教学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与实践指导教师考核备案制度,建立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建立基地兼职教师信息资源库,将校外实训基地群中的专家、技术能手列为专业的备用兼职教师,对备用兼职教师上岗前给予必要的培训或学习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实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在现有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根据就业岗位群及其职业资格标准的能力和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建设5个紧密型或合作型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且将教学管理贯穿实习全过程,明确学生在校外实习的目标、教学计划、实习安排、考核制度,采用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实习的方法,建立适应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机制. 3.校企岗前联合培训制度建设 为保证校内外实训基地的顺利运行和实训教学质量,完善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机制,明确校企双方管理的分工与职责,紧紧围绕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模拟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几个模块进行建设,促使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过程的管理和质量考核. 拟与北京燃气集团、北京市热力集团、北京市排水集团、中地数码集团、北京市设备检测中心等实习基地建立校企联合岗前培训制度,按照相关企业的用人标准,将我专业集中实训环节的教学计划与相关企业的员工培训计划相结合,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或企业培训基地安排学生全日制集中实训,教学资料、指导教师由企业提供,校企双方共同考核,确定优先录用参加过实训的毕业生的原则. 4.实训基地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经过分析论证,实训基地建设进度(见表3-3-11)和经费预算见表3-3-12. 表3-3-11 城市管理与监察专业新建实训室一览表 实训室名称 开设项目 实训人时数 主要设备台套数 主要设备参数 资金预算(万元) 管网运行与修复实训室(新建) 1.天然气门站工艺实操; 2.天然气门站各类设备设施结构功能的了解与实操; 3.门站燃气管道、阀门及相关仪器仪表的安装、使用及维护实操; 4.门站燃气管道泄漏探测、紧急处理及原因分析实操; 5.门站燃气管道测漏技术、方法及设备实操; 6.门站燃气管道维护、修复实操; 7.管道事故与消防系统及与其他单元的联动实操; 4800人时左右/年 燃气门站系统1套、 虚拟仿真软件系统1套、组态软件1套、电脑50台 无缝管、燃气过滤器QGGL-DN65、燃气调压器299HS、燃气切断阀、罗茨流量计DN80 PN1.6、电脑HP Pro 3080 MT. 150 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实训室(扩建) 1.安全规程和安全作业程序制作; 2.危险物质及有害因素检测; 3.安全培训组织; 4.城市公用设施事故原因分析 5.管道泄漏事故应急处置 6.燃气管道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 7.中毒事故救援及人员急救实训 8.触电事故急救处置 5600人时左右/年 服务器1套、安全管理软件1套. 服务器Intel Xeon E5506 QC 2.13GHz, 2GB DDR3 内存, 无阵列卡, DVD光驱, 670W电源 30 管网安全检测实训室(扩建) 1.给水、排水管网泄漏检测 2.燃气管网泄漏检测 3.管道定位检测 4.管道腐蚀状况检测 5.管道风险评估 5600左右/年 漏水相关仪、电子听漏仪、SEBA流量计(TDM10-60)、管线探测仪、外防腐状况检测仪、杂散电流测试仪、多功能探地雷达、管道内窥检测系统 漏水相关仪:主机带有RS232接口,可以方便地下载数据和对仪器的维修诊断和软件升级;数据处理:DSP数字相关技术以及FFT快速傅立叶变换 100 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实训室(扩建) 1.SQL数据库系统的使用; 2.GIS系统输入输入; 3.GIS系统在管道抢修中的应用; 4.GIS系统在管道维护与管理中的应用 4800左右/年 电脑50台GIS软件 电脑HP Pro 3080 MT; 10 管道设备拆装和检修实训室(新建) 1.市政管道安装工艺; 2.排水管道系统的维修工艺流程; 3.燃气管道系统的维修工艺流程; 4.管道非开挖修复工艺流程 4800左右/年 管道及型材;法兰、扳手 无缝钢管DN50 钢管DN50 50 表3-3-12 实训基地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表 建设项目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校内实训基地 新建 管网运行与修复实训室(场) 调研,制定实训室建设计划. 购置仪器设备;制定实训教学资料,建立实训管理制度. 完善实训室内涵建设,满足专业教学、职业培训的需要. 5 125 20 150 管道设备拆装和检修实训室 调研,制定实训室新建计划.购置仪器设备;制定实训教学资料. 完善实训室内涵建设,满足专业教学、职业培训的需要. 0 30 20 50 扩建 管网安全检测实训室 调研,制定实训室扩建计划. 购置仪器设备;制定实训教学资料,建立实训管理制度. 完善实训室内涵建设,满足专业教学、职业培训的需要. 5 85 10 100 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实训室 调研,制定实训室扩建计划. 购置仪器设备;制定实训教学资料,建立实训管理制度. 完善实训室内涵建设,满足专业教学、职业培训的需要. 5 20 5 30 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实训室 调研,制定实训室扩建计划.购置仪器设备;制定实训教学资料. 完善实训室内涵建设,满足专业教学、职业培训的需要. 0 5 5 10 校外实训基地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指导人制定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模式及实训考核方案. 试点实施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教学模式、考核方案. 对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进行总结,完善校外实训管理制度. 5 9 6 20 合计20 274 66 360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在努力加强专业自身建设的同时,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教师融入学院"技术服务中心"和"专家服务团"之中,发挥学院社会服务团队优势,不断拓宽社会服务领域,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辐射、科研能力强的社会服务体系. 1.为社会提供培训场所和培训教材 一方面,将学院已建成的城市管网安全技术专业实训教学基地作为企业新上岗人员提供培训基地;另一方面,在重视开展各类安全资格培训的同时,注重与企业合作共同研发适合教学与生产运行的一体化培训教材. 2.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培训和科研服务 充分发挥该专业社会服务团队优势和专家、教授的作用,以及"双师"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强,具有应用性科研优势的特点,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利用实训基地和师资的资源,为行业开展各类安全技能培训.在培训项目上着重从知识培训与技能培训入手.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学员来院培训、"下厂培训"、"输出培训项目"等多种形式,并积极通过"送教进厂"等方式开展培训工作,主动满足企业的培训需求.每年培训城市管网安全行业人员不低于500人次.同时,积极开展城市管网安全技术管理领域的应用性技术研究和横向课题研究. 3.推广目前专业发展成果 充分发挥我院始创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的特点,将学院已有的专业成果进行推广,建设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该平台将拥有数字化信息资源、职业教育和企业特色数字资源、培训资源,满足用户视频信息点播、企业化网络检索、阅览、在线学习、远程培训等多种需要.为城市地下管线安全管理技术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社会服务平台建设费用预算见表3-3-13. 表3-3-13 开展社会服务费用预算表 项目类别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企业培训 宣传联系费 2 2 2 6 培训教材费 2 2 2 6 教师课时费 3 3 3 9 企业咨询 宣传联系费 2 2 2 6 材料费 1 1 1 3 合计10 10 10 30 (七)共享型专业群建设 1.建设思路 通过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的建设,全方位带动我系与之密切联系的网络、楼宇智能、移动通信等专业的发展,专业群所辐射的专业岗位技能都是以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技能,形成智能网络检测群体优势,营造专业高地.如图3-3-6. 图3-3-6 专业群技术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果互相借鉴 城市管理与监察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项目资源库建设、实训室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在专业群进行借鉴,形成经验借鉴、成果共享的发展机制. (2)实训基地共享 在专业群建设中实现实训平台共享,依托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在各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过程中,互相利用实训资源,使实训基地共享. (3)课程互相渗透 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和互相渗透,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检测技术互相促渗透. (4)实现共同发展 由于核心技能的互关联性,城市管理与监察龙头专业的发展将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其他专业的发展也带动城市管理与监察专业的发展,形成龙头带领,共同前进的格局. 2.建设目标 以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为重点,带动专业群建设,以骨干专业带动其他专业,以重点投入带动资源共享;即通过专业群建设,可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实现带动提高,实现教学资源、教学成果共享. 3.建设内容 (1)专业群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专业群建设按照职业性、开放性的原则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体现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建设5门专业群优质核心课程,其中《Linux系统管理与维护》课程建设目标为市级水平优质核心课程,其它4门建设为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中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训一体化、课程结构模块化、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课证一体化"优质教材.《Linux系统管理与维护》教材建设目标为市级水平优质高职教材,其它4本为院级优质高职教材. (2)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以高水平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专兼职教师优势互补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培养教学骨干8名,聘用企业兼职教师25名,建立专业群共享型兼职教师资源库.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预算详见重点项目三. (3)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 专业群共享实训室建设.在深入分析专业群共享的职业能力基础上,完善和新建计算机网络实训室、移动通信实训室、楼宇智能实训室、物业管理(工程设备)等专业群共享实训室建设. 专业群建设项目进度表及资金投入预算表分别见表3-3-14. 表3-3-14 专业群建设资金投入预算表 建设项目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专业群核心课程 Linux系统管理与维护 1 4 3 8 网站设计与开发 1 1 1 3 移动通信系统 0 1 2 3 系统集成与组态应用技术 0 2 1 3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0 1 2 3 市级水平优质高职教材 Linux系统管理与维护 1 2 2 5 院级优质高职教材 网页设计与制作 0 2 2 4 移动通信系统 0 2 2 4 系统集成与组态应用技术 0 2 2 4 中央空调运行管理实务 0 2 2 4 专业群实训基地 计算机网络实训室 70 70 80 220 移动通信实训室 40 140 30 210 楼宇智能布线实训室 60 40 40 140 物业工程设备实训室 0 10 10 20 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 计算机网络技术 1 1 1 3 移动通信技术 1 1 1 3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 1 1 1 3 物业管理 1 1 1 3 合计 177 283 183 643 注: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预算详见第四部分重点项目三. 四、专业建设进度安排 为保障项目建设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特制定项目进度安排,见表3-3-15. 表3-3-15 建设项目进度安排明细 建设内容 进度安排 2011年2012年2013年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成立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 筹备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 成立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设置组织机构,制定运行制度,并开始运作 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全面运行,指导制定专业建设相关文件 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建设 研究合适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制定校企深度合作可行性方案. 校企合作机制组织实施,并对其进行评价 改善校企合作机制中不足,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通过调研社会人才需求的,建立"课证一体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任务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立"订单班",达到校企双赢. 实施 "课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岗位能力评价体系 构建以职业标准为导向、岗位能力为主导的课程体系 探索体现岗位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 实施新的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模式改革建设 一体化能力体系设计 与企业共同研讨设计该专业应具备的能力体系 设计一体化能力体系培养方案并组织实施 对一体化能力培养方案实施过程进行评价与完善 情景达标学习形式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设置贴近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并设计出实施方法和步骤 实施情境达标法教学,探索更加适合课程的情境达标教学形式 规范情境达标学习模式整体设计,形成方法、步骤等实施规范 过程控制教学评价方式设计 完成课程评价方案的初步设计 实施课程评价方案 规范课程评价方案,形成标准化教学文件 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岗位技能设计核心课程体系 根据核心课程设计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完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证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开发 完成专业核心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 完成专业核心学习领域的开发与设计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将《管网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数据库技术》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将《工程测量技术》、《管网安全运行与维护》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将《管网检测技术》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将《管网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建成市级水平优质核心课程 课证化一体化课程改造 将《工程测量技术》、《管网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数据库技术》改造成课证一体化课程 将《管网安全运行与维护》、《管网检测技术》改造成课证一体化课程 将《管道风险评估技术》、《安全生产技术》改造成课证一体化课程 教材体系建设 精品教材建设 将《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方法与实务》、《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建成院级精品教材.《数据库技术》建成为市级精品教材. 将《工程测量技术》建成院级精品教材. 将《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管网安全运行与维护》建成市级精品教材水平. 将《管网检测技术》、《地下管道非开挖技术应用》建成院级精品教材; 专业系列教材建设 编写出版《安全法规》、《安全生产技术》教材. 编写出版《管道风险评估技术》、《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英语》、《市政管道系统》教材. 优质多媒体课件建设 制作《安全管理》、《工程测量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课件. 制作《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多媒体课件. 制作《管网检测技术》、《管道风险评估技术》、《管网安全运行与维护》、《管网修复施工技术》多媒体课件. 师资团队建设 培养专业带头人 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为专业带头人. 通过培训、科研、生产实践等多方面培养专业养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指导专业建设 培养骨干教师 确定骨干教师名单 通过培训、生产实践等方式培养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指导专业教学 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 聘用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初步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扩大兼职教师的数量,并对兼职教师给予教学理念的培训. 完善兼职教师资源库,对兼职教师的管理方法总结.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确定教学团队的成员,分析团队力量不足之处 多方位建设教学团队 成为优秀教学团队 教学实训条件建设 管网运行与修复实训室 调研,制定实训室建设计划. 购置仪器设备;制定实训教学资料,建立实训管理制度. 完善实训室内涵建设,满足专业教学、职业培训的需要. 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实训室 调研,制定实训室扩建计划. 购置仪器设备;制定实训教学资料,建立实训管理制度. 完善实训室内涵建设,满足专业教学、职业培训的需要. 管网安全检测实训室 调研,制定实训室扩建计划. ,购置仪器设备;制定实训教学资料,建立实训管理制度. 完善实训室内涵建设,满足专业教学、职业培训的需要. 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实训室 调研,制定实训室建设计划,购置仪器设备;制定实训教学资料,建立实训管理制度. 完善实训室内涵建设,满足专业教学、职业培训的需要. 管道设备拆装和检修实训室 调研,制定实训室扩建计划.购置仪器设备;制定实训教学资料. 完善实训室内涵建设,满足专业教学、职业培训的需要. 校外实训基地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指导人制定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模式及实训考核方案. 试点实施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教学模式、考核方案. 对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进行总结,完善校外实训管理制度. 科研项目建设 申请省部级课题及院级课题;发表论文,确定专著撰写方案. 课题研究阶段,发表专业论文,专著完成. 科研结题,发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专著出版. 开展社会服务 为社会培训提供培训资料及实训环境,开展培训工作. 扩大社会培训的规模,面向企业开展科研活动. 推广专业发展成果,为社会提供更多培训、科研服务. 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师资团队建设 培养或引进骨干教师 通过培训、生产实践等培养师资 建成过硬的专业群师资团队 专业群核心课程 规划专业群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核心课程建设 完成核心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确定教材编写方案. 编写教材. 完成市级水平优质高职教材1本,院级优质高职教材4本 专业群实训基地 制定实训室建设计划,购置仪器设备;制定实训教学资料,建立实训管理制度. 制定实训室建设补充方案,完善仪器设备的购置; 完善实训室内涵建设,满足专业教学、职业培训的需要. 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 成立教学资源库. 建设教学资源库 完善教学资源库,并总结资源库管理方法. 五、专业建设经费预算 本专业三年内预计资金总投入148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52万元,地方财政投入981万元,自筹资金150万元.建设资金预算及安排详见表3-3-16. 表3-3-16 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 无 其他投入: 自筹 合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合计 90 154 108 352 231 479 271 981 34 99 17 150 1483 人才 培养 模式 与 课程 体系 改革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5 5 5 15 3 3 6 21 2.教学模式改革 5 4 4 13 2 2 2 6 19 3.课程体系改革 40 34 25 99 40 57 44 141 240 小计 50 43 34 127 45 62 46 153 280 师资 队伍 建设 1.聘请专业带头人 6 3 5 14 2 4 3 9 23 2.培养专业带头人 4 3 3 10 4 5 4 13 23 3.建设骨干教师队伍 4 3 3 10 1 3 2 6 16 4.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6 6 6 18 6 6 6 18 36 5.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0 6 8 8 22 22 6. 科研项目建设 9 9 7 25 25 小计 20 15 17 52 19 26 23 68 9 9 7 25 145 续表3-3-16 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 无 其他投入: 自筹 合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校企合作、工 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 成立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系级理事会 3 3 4 10 2 1 3 13 2.校企深度合作机制建设 2 3 3 8 2 2 4 12 小计 5 6 7 18 4 3 7 25 教学 实验 实训 条件 建设 1.管网运行与修复实训室 5 35 15 55 60 5 65 30 150 2.管道设备拆装和检修实训室 20 15 35 10 5 15 50 3.管网安全检测实训室 5 15 10 30 50 50 20 100 4.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实训室 5 15 5 25 5 5 30 5.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实训室 5 5 10 10 6.校外实训基地 5 9 6 20 20 小计 15 90 50 155 5 134 16 155 50 360 社会 服务 能力 建设 1.社会培训服务 7 7 7 21 21 2.技术应用推广 3 3 3 9 9 小计 10 10 10 30 30 续表3-3-16 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 无 其他投入: 自筹 合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核心课程 2 9 9 20 20 精品教材建设 1 10 10 21 21 专业群实训基地 155 230 160 545 15 30 45 590 教学资源库建设 4 4 4 12 12 小计 162 253 183 598 15 30 45 643 注: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预算详见重点项目三. 六、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应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普遍实行项目负责人制,成立以系主任作为组长各项目建设小组.学校成立以院级领导为首的督促小组,督促各个项目的建设.对项目组长以及成员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在专业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有关责任人的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 学院要专门建立专业建设项目定期检查、专业建设项目任务书等保障性制度,对于这些制度要严格遵守、实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进一步强化学院聘用制的人事制度,按照"公开、平等、择优"的思想聘用,并且对他们的考核要做到严格,这样有利于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及发展. (二)管理保障 建设项目实施严格执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政策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执行,在学院各项制度框架下,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实施项目责任制度,建立项目质量管理及监控. 项目建设经费专款专用.各年度按建设计划,编制经费使用预算,经费支出需经项目负责人批准,各项支出由学院统一支出. 做到责任到人、目标清晰.各建设项目均明确直接责任人,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实行项目实施问责制. 专业四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专业负责人:宁玉红(机电工程系系主任 副教授 硕士,专业带头人) 张竟成(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 专业建设小组成员:朱玉飞、张奇峰、万捷、纪娜、蒙娟、程晓辉、 孔杰、赵海静、周立红、张军(以上为专任教师) 顾群(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伟(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人事处副处长) 林雯(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 王春玲(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四分公司副经理) 刘东升(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二分公司乘务中心主任) 游江(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机电公司人力资源科科长) 付旭东(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培训经理) 根据首都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为应对首都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学院于2004在北京市高职院校中率先成立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几年来通过与北京地铁的紧密合作,具备了较为深厚的办学积淀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起到了借鉴作用.当前,首都及全国其它大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出现了一个高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出现了较大缺口,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该专业培养服务于首都交通发展,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三年建设期间,探索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对接、全程互动、互补互利"的"双元共构、三维共享"合作新机制,达到校企深度合作;创新"段站结合、全程嵌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共同育人;构建"平台+岗位技能"课程体系,在课证融合的基础上,使该专业学生职业资格取证"双免";建好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校企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为行业和社会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服务,撬动首都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事业的发展. 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背景 1.首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蓬勃发展.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22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申请,使当前处于建设或运营中的城市数量达到25个.到2020年,全国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约6100公里. 北京市作为首善之区,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指出:首都城市建设要"积极发挥基础设施的引导作用,采取以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土地开发与交通设施建设相互协同,建立以公共交通为纽带的城市布局及土地利用模式,促进新城的理性增长".到2020年北京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接近美国纽约市地铁里程.《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15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累计达到660公里,四环路内线网密度达到0.94公里/平方公里,四环以内平均步行1公里即可到达地铁站点.根据相关调查,到2020年,北京地铁要新增5万名员工,而新增员工的主体是高职层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培养大量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高技能人才刻不容缓. 2.准确的专业定位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就业保障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在建设之初就明确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思想.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中,始终坚持"一切源于岗位,一切服务岗位"的建设思路,在准确把握专业定位的基础上,按照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的特点和实际工作的要求,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成为面对三大类岗位群,即主要针对城轨电动列车司机、城轨综控员和城轨电动列车检修工岗位群,定位准确的高职专业,为学生的充分就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专业建设基础 该专业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构建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体系;开发了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的课程;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打造了基本满足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训练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部分课程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为首都轨道交通事业培养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保证校内专业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外职业技能培训、咨询等社会服务. 1.培养规模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已招收7届高职生,生源规模稳定.该专业已毕业学生284人.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历年招生人数见表3-4-1.目前,该专业共有在校高职生241人. 表3-4-1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历年招生人数 招生时间 班级 招生人数(人) 2005年05轨道 93 2006年06轨道 44 2007年07轨道 74 2008年08轨道 73 2009年09轨道 77 2010年10轨道 71 2011年11轨道 93 2.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贯彻"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基础"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合作,不断探索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构建起"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在一个高起点上起步,为专业更好、更快、更有特色地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良好的校企合作推进了该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创新,带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锻炼了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促进专业的快速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聘请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和京港地铁公司的人力资源专家以及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机电、通号、运营、供电等分公司的技术专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定期举办专业座谈,充分利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人脉资源,在招生面试、职业指导、实习合作、招聘实战、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3.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成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 (1)引入职业标准,形成鉴定所支撑的技能先导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充分利用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的资源优势,在教学中引入岗位技能鉴定标准,将技能优先导入课程开发,通过技能鉴定对教学质量进行考核,检验课程教学质量.为该专业毕业生实行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奠定了基础.同时,职业标准的引入也为该专业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 (2)积极开拓先进的教学资源为我所用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充分利用北京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时机,加强和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及京港地铁公司的合作,与之密切联系,获得企业专家的指导与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同时积极利用轨道交通的相关网站,如"北京地铁车迷在线社区"、"铁道论坛"等,获得第一手的技术资料及现场经验等网络教学资源,使学生了解实际工作过程与现场案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感性认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强化实践教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该专业核心技能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取低压运行维修操作证、维修电工中级证、高压运行维修操作证及地铁综控消防员证等,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相应的职业能力,"双证书"获取率达100%. 学生在校期间获取的证书见表3-4-2. 表3-4-2 学生在校期间获取的证书 序号 证书名称 能力培养 考证时间 1 低压运行维修操作证 理解和掌握低压电工类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安全技能 第三学期 2 高压运行维修操作证 理解和掌握高压电工类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安全技能 第四学期 3 维修电工中级证 掌握主要电气设备的安装、维护和维修 第五学期 4 地铁综控消防员证 掌握消防安全检查、消防控制室监控、建筑消防设施操作与维护 第六学期 5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办公软件应用Windows平台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第一学期 6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A级或B级 英语基本读、写能力 第二学期 7 北京市英语口语证书考试 (人人说英语)---中级 英语基本听、说能力 第三学期 4.师资队伍 (1)专业带头人基本情况 该专业实行双带头人制度,分别是宁玉红老师和韩冬青. 宁玉红老师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控制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副教授,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要讲授的课程有: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自控原理与微机控制.曾在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供电公司企业实践半年. 韩冬青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机车柴油机及电传动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深高级专业主管工程师,长期从事地铁车辆维修技术管理工作及维修规程、工艺制定、车辆技改技措、职工培训等工作.曾多次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项、北京市职工技协优秀技术成果奖、合理化建议奖、技协先进个人、岗位标兵等荣誉奖. (2)专业教学团队基本情况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学团队是一支学历层次较高,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该团队既能承担理论教学又能承担实训教学,具备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专业素质. 目前,该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0名,兼职教师8名.在专任教师队伍中,具备高级职称者2名,具备中级职称者8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5名;团队平均年龄36.3岁;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人数占全体专任教师队伍的80%;其中2名教师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8名兼职教师均源于企业一线,有着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 (3)专业教学团队现有科研成果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学团队业务学习能力强,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较高水平.截止到2010年,该专业教师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编著教材及校本教材10余部,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5项. 5.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实训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各类设备较齐全,实训教学条件较好,基本满足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同时建立了实验、实训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累计投入资金980余万元,建立了7个实训室.校内实训室一览表见表3-4-3. 表3-4-3 校内实训室一览表 序号 实训室/区 建筑面积(m2) 主要功能 1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室 120 完成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相关知识点的实训任务 2 单片机技术实训室 60 完成89C51单片机原理与系统功能设计学习所需的实训任务 3 PLC技术实训室 86 完成电气控制、PLC技术的实训任务 4 现代电工技术实训室1 120 完成维修电工中级的实训任务 5 现代电工技术实训室2 120 完成维修电工高级的实训任务 6 现代电工技术实训室3 120 完成维修电工技师的实训任务 7 机床电气实训室 60 完成机床电气的实训任务 (2)校外实训基地 该专业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与2个紧密合作的企业签定了实习实训协议.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见表3-4-4. 表3-4-4 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训基地 主要功能 1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机电公司 基地的主要功能是完成顶岗实习,主要岗位有地铁司机、站务员、综控员、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人员、机车维修人员等. 2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 3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二分公司 4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四分公司 5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 6.社会服务 除完成正常教学外,该专业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近年来为北京地铁培训了1248人次,主要是岗前安全操作培训.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及建设思路 遵循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通过系级理事会——"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共同体",共同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通过"段站结合,全程嵌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凸显专业特色,为国内轨道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树立标杆;通过专业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为首都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事业输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专业的品牌效应,引领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发展. (二)总体目标 坚持"突出优势、开拓创新、强化特色"的方针,凸显专业特色,塑造专业品牌,成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系级理事会——"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共同体",创建"双元共构、三维共享"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新体制;创新"段站结合,全程嵌入"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平台+岗位技能"课程体系,在课证充分融合的基础上,实现该专业学生职业资格取证"双免";建好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和校企共建共享的实习实训基地,为行业和社会提供多样化、内容丰富的培训和咨询等社会服务,建成全国知名的国家高职重点专业,带动同类院校的轨道专业建设,推动首都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事业的发展. (三)具体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集土建工程、轨道工程、车辆工程、通信信号工程、系统控制工程、供配电工程、运输工程和运营管理等于一体的、复杂而又高度集约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机械、电子、材料、城市规划、交通工程、建筑工程及社会经济等多类学科.结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2011年-2020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和学院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专业基础,该专业主要为北京轨道交通行业培养从事车辆工程或运营管理的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和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用人需求和学生意愿,分城轨电动列车检修、城轨站务、城轨乘务三个方向具体培养. 1.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成立"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共同体",由机电工程系、轨道交通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相关人员作为共同体的成员,共同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定位,共同探索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对接、全程互动、互补互利"的"双元共构、三维共享"合作新体制,并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关制度和实施方案等,深入挖掘学院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和各自优势,形成相互依托、互利共赢、紧密合作的"双元"互动关系;创建学生、教师、企业员工"三维"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设备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 2.打造"段站结合,全程嵌入"人才培养模式 在"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共同体"的指导下结合地铁段站运行的具体特征,将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最终目标分解为可操作性强、考核指标明确的分段式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教学段",以能力考核为"教学站",设置由浅入深的能力培养梯度,形成"段站结合"的人才评价与素质提升体系;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同进行教学评价,实现人才培养的"全程嵌入". 3.构建"平台+岗位技能"课程体系 根据"段站结合,全程嵌入"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北京地铁员工"业务模型"和"素质模型"的要求,引进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引入课程体系,形成专业核心课程,构建"平台+岗位技能"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探索一套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与企业合作开发基于工作任务的"理实一体化"系列课程,以任务为驱动,以技能为抓手,《教师手册》和《学习手册》相辅相成,打造展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新式系列教材,重点建设4门优质核心课程. 4.建设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聘用或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引进或培养骨干教师3名,使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100%;新聘用11名行业企业业务骨干或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落实"企业实践券"制度,每名专任教师每年在企业实践不少于一个月,每名骨干教师与一位行业指导教师建立"一带一"的现代师徒关系,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与企业合作,发挥整体协作优势,积极参与国家级、省市级及院级科研课题,重点加强对教学教改的研究,并注重成果转化,为专业建设服务.在建设期内,完成或参与省市级课题1项,院级重点课题5项,公开发表教改、学术论文10篇. 5.完善功能复合、内外共享的实习实训基地 建设具有真实的职业环境、设备先进、软硬件配套,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服务、鉴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新建综合控制实训室、机电一体化实训室2个实训室,扩建单片机技术实训室和PLC技术实训室,实现专业之间、校校之间、校企之间资源共享;新建2家稳定的校企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有利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习实训项目,不断完善实训基地的各种管理制度.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在服务教学的同时,满足实训基地承担社会服务的功能. 6.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师融入到学院"技术服务中心"和"专家服务团"工作中,发挥专业教学团队专业优势,利用学院专业实训资源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职工提供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三年不少于1500人次;积极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同时,尝试为京外城市培养轨道交通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7、共享型专业群建设 在建设期内,以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为龙头,带动首都交通服务类专业群的发展.建好现有市级示范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提升数控技术专业的内涵,培养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的急需人才.按照"搭平台、筑模块"的理念,构建基础课平台、专业群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做到专业群教学资源共享,为培养学生职业迁移能力提供一个平台.以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为龙头的专业群如图3-4-1所示. 图3-4-1 首都交通服务类专业群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以探索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合作模式为指导思想,成立系级理事会——"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共同体",共同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由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行业主管部门代表作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共同体"的成员,共同研讨解决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发展等问题,推动教师实践、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及就业等项工作;并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系级理事会章程》、《系级理事会工作规程》等,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学院与企业共同探索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对接、全程互动、互补互利"的"双元共构"合作新机制. 在深刻认同"双元共构"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学院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和各自优势,形成相互依托、互利共赢、紧密合作的互动关系,创建学生、教师、企业员工"三维"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设备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达到"三引三进"和"学生与地铁员工合一、教师与工程师合一、实训室与工场合一"的"三合一".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见表3-4-5. 表3-4-5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 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成立"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共同体",探讨"双元共构"合作机制 确立"双元共构"合作机制,初步实现学生、教师、企业"三维共享"目标 深化"双元共构"合作机制,实现"三维共享" 15 10 10 35 小计 15 10 10 35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系级理事会——"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共同体"指导下,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趋势,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同多家行业企业合作,在分析职业能力的基础上,走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创新"段站结合、全程嵌入"人才培养模式. "段站结合"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的特点和实际工作的要求,将高技能人才培养最终目标分解为可操作性强,考核指标明确的分段式的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教学段",以能力考核为"教学站",针对不同的岗位需求设置由浅入深的能力培养梯次,形成"段站结合"的人才评价与素质提升体系. "全程嵌入"是指专业充分依托行业企业,利用政策、机制、环境、智力投入等多种优势资源,吸引一流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企业与学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同进行教学评价.从招生到就业,企业从始至终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学院提供师资、技术、实训场地等支持,构建"全程嵌入"的校企共同育人模式,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人才交流、技术交流和设备交流.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度和经费预算见表3-4-6. 表3-4-6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度和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初步建立"段站结合、全程嵌入"人才培养模式. 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之间信息、人才、技术和物资交流平台. 完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实扩展四个平台的内容,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10 10 10 30 小计 10 10 10 30 (三)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 "段站结合、全程嵌入"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引领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方向.在教学流程上,通过设计"教学段"和"教学站"之间的衔接关系,结合能力培养的梯次和共性,提炼能力内涵,在校企"全程嵌入"的基础上实施分阶段的"231"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依托"全程嵌入"的校企合作模式,立足"段站结合"的人才评价与素质提升体系,构建起"平台+岗位技能"的课程体系. 1.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特点和实际教学经验积累,探索一套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明晰"段站结合、全程嵌入"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规范,构建承载校企共同育人重任的"231"的教学模式,既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又重视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 (1)"2"个平台 "2"个平台指的是素养平台和基本技能平台.素养平台是由思想道德修养、机电数学、轨道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和多样化课外活动组成,强调基本素养为专业服务,注重基本素养的渐进养成,重点培养学生的诚信、守法等素养.基本技能平台指的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基础、电机与拖动等轨道专业的基础课程,注重职业素养的养成,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素养. (2)"3"类岗位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特点,该专业主要针对城轨电动列车司机、城轨综控员和城轨电动列车检修工三类岗位设置课程,学生完成素质平台课程和基本技能平台课程的学习后,根据企业用人需求情况和学生的自主选择,选择三类岗位之一的相关课程进行学习,以确定其就业的岗位方向. 岗位方向课程部分由企业兼职教师来完成,根据企业客观情况,调整学生上课时间,兼职教师可在周六、日完成教学任务. (3)"1"个顶岗实习 在第六学期,根据顶岗实习计划,学生在企业或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完成岗位技能训练,顶岗实习时间为1个学期.顶岗实习由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完成,并评定顶岗实习成绩,期间按照学院有关制度监控学生顶岗实习的实习内容及实习效果. "231"的教学模式基于"段站结合、全程嵌入"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教学分成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本素质培养阶段,通过搭建素养平台和基本技能平台"2"个平台,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职业迁移能力;第二阶段为岗位技能培养阶段,依据北京地铁员工的"业务模型"和"素质模型"的要求,设置城轨电动列车司机、城轨综控员和城轨电动列车检修工"3"类岗位培养方向,形成学生成才的主体技能;第三阶段为"1"个顶岗实习阶段,由企业主导,教学系辅助完成由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变.每个"教学段"的实施末尾设置"教学站",承担考核与阶段转换的职能."231"的教学模式如图3-4-2所示. 图3-4-2 "231"的教学模式 2.课程体系建设 立足"段站结合、全程嵌入"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与主流企业(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企业调研,了解岗位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员工的"业务模型"和"素质模型"的要求,引进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引入课程体系,规划专业核心课程,构建"平台+岗位技能"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 根据培养目标岗位群,分析城轨电动列车司机、城轨综控员和城轨电动列车检修工三类岗位所共同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找出共同点,对课程体系的结构进行创新.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又充分体现培养轨道交通技能人才观念.通过深层次的分析,找出国家职业标准与课程的相关性,将其融入到课程之中,构建"平台+岗位技能"的课程体系. "平台"由素养平台和基本技能平台构成.素养平台为学生接受终身教育奠定相关的可持续学习基础,基本技能平台是该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平台"不仅为岗位技能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且使学生获得在一定行业范围内的职业迁移能力. "岗位技能"包含城轨电动列车司机、城轨综控员和城轨电动列车检修工三类岗位的岗位技能,通过对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员工的"业务模型"和"素质模型"分析,设置三类岗位的相关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岗位技能.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更接近工作的实际,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支撑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内涵见表3-4-7. 表3-4-7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内涵 培养阶段 教学运行模式 开设课程 实施主体 主要培养的能力 第1段"2"个平台 素养平台 1、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2、劳动保障政策法规 3、军事理论知识 4、机电数学 5、轨道英语 6、计算机应用基础 7、体育 8、应用文写作 9、礼仪及手语 校方 人文基本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渐进养成,重点培养学生的诚信、守法、责任意识等素养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基本技能平台 1、电工技术 2、电子技术 3、电机与拖动 4、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5、单片机应用技术 6、工程制图及CAD 7、机械基础 8、金工实训 9、行车组织 10、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概述、车辆结构) 11、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 12、供配电技术 校方 1、电工、电子及电气基本技能; 2、机械基础及钳工基本技能; 3、地铁基本专业能力. 第1站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电工职业资格取证 考核主体 校方、北京市安监局等 第2段"3"类岗位 城轨电动列车司机岗位 1、设备操作(车内设备) 2、地铁运营管理(技术规范、操作规范) 3、地铁安全管理(安全行车) 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辆运行及使用) 5、车辆驾驶 6、地铁客户服务 7、应急事故处理(车辆故障及突发事件) 校企合作 1、设备设施的操作能力 2、车辆驾驶能力 3、列车故障处理能力 4、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5、客户服务能力 城轨综控员岗位 1、设备操作(综控室内设备) 2、地铁运营管理(服务规范、行车工作细则、行车组织办法) 3、地铁安全管理(行车安全) 4、地铁票务管理 5、地铁顾客服务 6、应急事故处理(车站突发事件) 校企合作 1、设备设施的操作能力 2、AFC设备操作能力 3、车站的运营管理能力 4、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5、顾客服务能力 6、责任意识 城轨电动列车检修工 1、地铁车辆基础(车辆机械和电气) 2、地铁车辆维护 3、地铁安全管理(设备及人身安全) 4、应急事故处理(列车救援) 校企合作 1、看图识图能力 2、电工、钳工实操能力 3、地铁车辆维修技能 4、安全作业能力 第2站 考核方式 1、参加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委托企业组织的电动列车司机、行车值班员、机械钳工、电气钳工取证考试 2、城轨综控员还要参加消防局组织的(构)建筑物消防员取证考试 考核主体 企业、校方、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消防局等 第3段"1"个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 岗位综合实习 校企合作 1、沟通协调能力 2、经验介绍汇报能力 3、组织工作能力 4、合作能力 5、应变能力 6、分析能力 7、故障处理能力 8、专业能力 第3站 考核方式 实习鉴定,进入订单单位就业 考核主体 企业、校方 3.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积极与企业合作,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开发或改造基于工作任务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系列课程.在课程开发或改造时,要将职业标准完全融入到课程中,根据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标准,实现课证融合.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重点选择《车站行车组织》、《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供配电技术》4门核心课程进行建设.将《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建成市级水平优质核心课程,出版市级水平教材1部.将《车站行车组织》、《单片机应用技术》、《供配电技术》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正式出版教材3部. 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始终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则处于引导和辅助的地位.教学中不要求针对某些教材,而是鼓励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去查找资料,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包括问答、讨论、演练、案例、演讲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带着问题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学习. 课程建设需要开发的课程资料包括:课程标准、教师手册、学习手册、多媒体课件等.其中教师手册体现教学设计思路,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仪器、设备及耗材、模块实施细则、考核办法及考核标准等;学习手册的作用主要是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 课程体系建设及课程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见表3-4-8. 表3-4-8 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课程体系建设 初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试行课程体系. 完善课程体系. 15 10 10 35 优质核心课程课程建设 将《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建设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将《单片机应用技术》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将《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建设成市级水平优质核心课程;将《供配电技术》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将《车站行车组织》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35 20 20 75 小计 50 30 30 110 (四)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 1.积极做好专业带头人的聘用或培养工作 聘用或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标准和计划,按照"敬业爱生、理论扎实、技能精湛、熟悉市场、改革创新"的要求,通过出国培训、专业进修、下企业实践等方式培养在专业领域有较深研究且在业界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应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操作技能,加强对专业知识体系的把握能力和对专业的指导能力. 2.培养或引进"双师"素质骨干教师 培养或引进具有专业理论功底,有企业实践经历的骨干教师3名,使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100%.安排骨干教师深入到企业和科研单位,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并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鼓励教师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通过学历进修、国外研修、企业锻炼以及技术研究和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等形式,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及教学能力,培养2名副教授.在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更符合高职特色,使他们成为骨干教师. 3.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新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能工巧匠11名作为兼职教师,完善兼职教师资源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学院具体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通过为兼职教师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和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 4.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以骨干教师为中坚,专兼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学历进修、国内外研修、企业实践、技术研究、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和聘请企业的技术专家为教学团队进行指导等形式,拓宽教师视野,更新理念,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和教学能力,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落实"企业实践券"制度,每名专任教师每年在企业实践不少于一个月,每名骨干教师与一位行业指导教师建立"一带一"的现代师徒关系. 发挥团队配合优势,积极参与国家级、省市级及院级科研课题,重点加强对教学教改的实证研究.完成或参与省市级课题1项,院级重点课题5项,公开发表教改或学术论文10篇.通过专兼职教学团队的建设,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师资队伍建设进度与经费预算见表3-4-9. 表3-4-9 师资队伍建设进度与经费预算 建设项目 经费预算(万元) 小计 2011年2012年2013年 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 7 9 11 27 培养或引进骨干教师 11 9 8 28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10 12 15 37 教学团队建设 7 5 7 19 小计 35 35 41 111 (五)院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紧密联系企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引进先进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共同制定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共享实训基地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具有真实的职业环境、设备先进、软硬件配套,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服务、鉴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实现专业之间、校校之间、校企之间资源共享. 在现有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扩建2个实训室即PLC技术实训室和单片机技术实训室.新建2个实训室,即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和综合控制实训室,开发有利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项目.探索基于校内、面向行业的开放型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设备和师资,完善管理制度和服务手段,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借力企业,组织实训教学与社会服务,力争建成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开放型实训基地.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校外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并不断地扩充与完善.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建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并对实习的过程及内容进行监控. 稳定和深化现有2家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教师企业实践、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应用研究和项目开发提供保障. 实训基地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见表3-4-10. 表3-4-10 实训基地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扩建单片机技术实训室、PLC技术实训室 新建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新建综合控制实训室 80 70 220 370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稳定和深化现有2家校外实训基地,探索校外实训基地运行办法 总结前一年运行中不足之处,完善校外实训基地运行办法 规范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 10 10 10 30 小计 90 80 230 400 各实训室具体功能及配置见表3-4-11. 表3-4-11 各实训室具体功能及配置 实训室名称 主要完成实训项目 实训人时数 主要设备及台套数 实训室功能 资金预算(万元) 备注 单片机技术实训室 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过程的认识和演示 单片机I/O口控制实训 单片机外部中断实训 定时器、计数器实训 89C51扩展实训等 11520 单片机实训台14台; 计算机14台;投影仪1台 掌握51单片机系统的设计方法,能利用80C51单片机组成实际系统,具备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能力 40 PLC技术实训室 1、 PLC基本技能实训 2、 PLC模拟控制应用实训 3、 PLC实物控制应用实训 4、 PLC设计、安装、调试及检修实训 5、 PLC、变频器、触摸屏综合应用技能实训 34560 可编程序控制实训台21台;计算机21台;投影仪1台 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及相关工种技能培训及考核. 40 部分实训模块可与原PLC技术实训室共用 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1、 供料单元的安装与调试的实训 2、 加工单元的安装与调试的实训 3、 装配单元的安装与调试的实训 4、 分拣单元的安装与调试的实训 5、 输送单元的安装与调试的实训 6、 自动生产线控制的安装与调试的实训 11520 自动生产线实训考核装备9台;计算机9台;投影仪1台 通过工作任务训练,能充分锻炼学生的生产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能力;满足自动化相关专业的核心能力训练要求 70 综合控制实训室 车站信号控制台操作 AFC(自动售检票系统)操作 FAS(火灾报警系统)操作 BAS(环境设备监控系统)操作 IBP盘(紧急控制台)操作等 4320 普通服务器 1台; 交换机1台;工作站42个;扩展屏幕40个;软件2套 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综控员岗位,通过模拟车站综控室的运作模式,完成对综控员的模拟培训 220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在努力加强专业自身建设的同时,专业教师融入学院"技术服务中心"和"专家服务团"之中,发挥学院社会服务团队优势,为企业职工提供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有效的社会服务体制,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强化社会服务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职工提供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三年不少于1500人次.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积极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尝试为京外城市培养轨道交通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见表3-4-12. 表3-4-12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进度和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强化社会服务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1 2 2 5 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 1 2 2 5 尝试为京外城市培训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高技能人才 3 4 3 10 小计 5 8 7 20 (七)共享型专业群建设 首都交通服务类专业群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五个专业都是将现代的机电、电气、电子和自动化的产品或系统的制造、加工、装配与调试、使用、维护、修理、营销、服务和管理等岗位(岗位群)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这些专业具有共同的理论、技术、技能基础,完全可以共享基础课平台、专业群平台课程. 该专业群以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为龙头,分析企业、社会对人才要求,以培养目标岗位群所需能力、知识和素质为依据,分析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内涵与联系,按照"搭平台、筑模块"的理念构建专业群课程平台.首都交通服务类专业群职业素质能力和课程体系对照表见表3-4-13. 表3-4-13 首都交通服务类专业群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群平台课程对照表 专业 职业核心能力 专业群平台课程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各类机电设备和电气系统电路、器件等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能力 机械基础、工程制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金工实习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数控技术(数控机床装调维修) 机电一体化技术 通过专业群平台课程建设,实现该专业群的教学资源共享,包括课程资源共享、师资共享、实训基地共享,带动专业群的整体建设.专业群为学生提供了共同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在一定行业范围内的职业迁移能力. 1.课程建设 在专业群课程中,重点建设《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2门核心课程,将其建设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首都交通服务类专业群课程建设进度及经费预算见表3-4-14. 表3-4-14 首都交通服务类专业群课程建设进度及经费预算 建设 内容 具体措施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启动《汽车电气系统检修》院级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 完成《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教师手册、学习手册的编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完成《汽车电气系统检修》的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5 3 2 10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启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院级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 完成《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师手册、学习手册的编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完成《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5 2 3 10 合计10 5 5 20 2.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群各个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数控技术(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专业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或引进骨干教师1名;机电一体化专业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或引进骨干教师2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培养或引进骨干教师1名;培养2名副教授;聘用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25名.注重培养专业群平台课程的师资,实现师资共享.通过国内、外研修、下企业锻炼和专业技术培训等方式,使首都交通服务类专业群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通过IHK项目,重点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成院级优秀教学团队.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预算详见第四部分重点项目三. 3.实训基地建设 在原有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经费预算见表3-4-15. 表3-4-15 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经费预算 建设项目 实训室名称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 电工电子实训室 60 0 0 60 机械基础实训室 0 20 0 20 液压与气动传动实训室 200 60 0 260 自动变速器实训室 0 0 20 20 合计260 80 20 360 专业群各实训室功能及配置见表3-4-16. 表3-4-16 专业群各实训室功能及配置 实训室名称 主要完成实训项目 实训人时数 主要设备及台套数 实训室功能 资金预算(万元) 电工电子实训室 1、电工基本实验 2、继电接触控制实验 3、数字电路实验 4、模拟电路实验 47000 电工电子实训装置21套;计算机1台;投影仪1台;数字示波器21台 完成城市轨道交通控制、机电一体化及数控专业的电子技术和电工课程的实训任务 60 液压与气动传动实训室 1、压力控制回路:调压回路、减压回路、保压回路、卸荷回路、平衡回路、 缓冲回路 2、速度控制回路:节流调速回路、增速回路、速度变换回路 3、方向控制回路:换向回路、 锁紧回路 4、多缸控制回路:顺序动作回路、同步动作回路 5、动力元件性能实训,液压元件性能实训 6、直线运动执行元件性能实训 7、方向控制元件性能测试实训 8、压力控制元件性能测试实训 9、流量控制元件性能测试实训 10、常用典型气压控制回路的组成、各种常用气压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选择气压元件的方法 11、气压控制回路连接方法,组成简单气压控制系统的实训 13、机电气联合控制的技能,形成对气压执行元件的多种控制实训 14、PLC的作用,及对各元件进行控制的能力,形成机电气对生产系统联合控制的实训 15、气压系统原理与功能;分析诊断系统原理性故障 16、压力控制回路(包括双压回路) 17、速度控制回路(包括节流调速,快慢速转换回路) 800 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台2套;示教演示用教学透明液压元件模型2套;液压气动元件及辅助件彩色挂图2套;液压传动与气动"声光电"自控陈列柜1套;装拆实验用工业标准液压元件3套;液压传动与控制教学培训系统5套;气压传动与控制教学培训系统3套;机电液气一体化教学培训系统1套 使学生对液压、气动传动元件、系统及其应用建立感性认知,对所学的液压与气动传动基本回路以及程序控制技术等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了解系统性能;培养液压与气动传动技术应用能力.在接触典型的液压与传动系统和控制技术实训过程中,培养液压传动创新意识与应用创新能力. 260 机械基础实训室 1、机械零件、运动副与机构认识实训 2、连杆机构运动原理实验 3、凸轮机构设计实训 4、间歇机构运动原理实验 5、螺旋传动运动原理实验 6、传动机构组合搭接实训 7、齿轮参数测量实训 8、轮系运动原理实验 9、轴系零件拆装实训 10、离合器、联轴器拆装实训 149760 机器与结构1套;铰链4杆机构1套;平面连杆机构1套;凸轮机构1套;间歇运动机构1套;机械传动机构1套;齿轮基本尺寸1套;轮系1套;轴和轴承1套;离合器与联轴器1套;陈列台(柜)与机构配套;计算机1台;投影仪1台 完成机电类专业群《机械基础》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任务,为机电类的学生提供机械零件认识、机械传动机构认知、常用传动机构的搭建,并能进行演示和验证实验、机械创新设计实验. 20 自动变速器实训室 1.液力变矩器检测方法; 2. 行星齿轮机构的装配; 3.液压泵的检测; 4.控制部件检修; 5.自动变速器阀体的检修; 6.信号输入装置检修; 7.自动变速器的拆装及检修; 8.油面高度和油质的检查; 9.自动变速器的失速试验 10.自动变速器的时滞试验 11.自动变速器的油压试验. 8640 自动变速器实训台2台;自动变速器专用工具2套;通用工具26套 为学生提供真实或仿真的实训环境,满足学生实训教学与技能鉴定要求. 20? 四、专业建设进度安排 本专业建设进度安排见表3-4-17. 表3-4-17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进度安排 建设内容 进度安排 2011年2012年2013年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成立"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共同体",探讨"双元共构"合作机制 确立"双元共构"合作机制,初步实现学生、教师、企业"三维共享"目标 深化"双元共构"合作机制,实现"三维共享"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初步建立"段站结合、全程嵌入"人才培养模式 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之间信息、人才、技术和物资交流平台 完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实扩展四个平台的内容,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 初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试行课程体系 完善课程体系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将《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建设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将《单片机应用技术》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将《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建设成市级水平优质核心课程;将《供配电技术》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将《车站行车组织》建成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师资队伍建设 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 聘用或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 聘用或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 继续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 培养或引进骨干教师 培养或引进具有专业理论功底,有企业实践经历的骨干教师1名 培养或引进具有专业理论功底,有企业实践经历的骨干教师1名 培养或引进具有专业理论功底,有企业实践经历的骨干教师1名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能工巧匠3名 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能工巧匠3名 聘请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能工巧匠5名 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学历进修、国内外研修、企业实践等形式培养教师3名;完成或参与省市级课题1项,完成院级重点课题2项,公开发表教改或学术论文2篇 通过学历进修、国内外研修、企业实践等形式培养教师3名;完成院级重点课题2项,公开发表教改或学术论文5篇 通过学历进修、国内外研修、企业实践等形式培养教师4名;完成院级重点课题1项,公开发表教改或学术论文3篇 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扩建单片机技术实训室、PLC技术实训室 新建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新建综合控制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稳定和深化现有2家校外实训基地,探索校外实训基地运行办法 总结前一年运行中不足之处,完善校外实训基地运行办法 规范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 首都交通服务类专业群建设 课程建设 启动《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院级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 完成《汽车电气系统检修》和《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师手册、学习手册的编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完成《汽车电气系统检修》和《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院级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聘用或培养数控技术(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或引进骨干教师1名,聘用兼职教师10人;通过IHK项目,继续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培养或引进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骨干教师2名,聘用兼职教师7人 聘用或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或引进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骨干教师1名,聘用兼职教师8人 实训基地建设 扩建电工电子实训室,新建液压与气动传动实训室 新建机械基础实训室、扩建液压与气动传动实训室 扩建自动变速器实训室 五、专业建设经费预算 本专业三年内预计资金总投入108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95万元,地方财政投入691万元,自筹资金100万元.建设资金预算及安排详见表3-4-18. 表3-4-18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表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其他投入: 自筹 合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合计 119 82 94 295 286 166 239 691 70 10 20 100 1086 人才 培养 模式 与 课程 体系 改革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8 7 7 22 2 3 3 8 30 2.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13 7 7 27 2 3 3 8 35 3.完成课程开发/改造 25 12 12 49 10 8 8 26 75 小计 46 26 26 98 14 14 14 42 140 师资 队伍 建设 1.积极做好专业带头人的聘用或培养工作 2 5 3 10 5 4 8 17 27 2.培养或引进 "双师"素质骨干教师 5 4 4 13 6 5 4 15 28 3.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5 5 5 15 5 7 10 22 37 4.教学团队建设 3 2 2 7 4 3 5 12 19 小计 15 16 14 45 20 19 27 66 111 续表3-4-18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表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其他投入: 自筹 合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校企合作、工 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体制 8 5 4 17 7 5 6 18 35 小计 8 5 4 17 7 5 6 18 35 教学 实训 条件 建设 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40 30 45 115 40 40 175 255 370 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0 5 5 20 0 5 5 10 30 小计 50 35 50 135 40 45 180 265 400 社会 服务 能力 建设 1.强化社会服务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1 2 2 5 5 2.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1 2 2 5 5 3.尝试为京外城市培训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高技能人才 3 4 3 10 10 小计 5 8 7 20 20 续表3-4-18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表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其他投入: 学院自筹 合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2013 年度 小计 专业群建设 1.课程建设 10 5 5 20 0 20 2.实训基地建设 190 70 0 260 70 10 20 100 360 小计 200 75 5 280 70 10 20 100 380 注: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经费预算详见重点项目三. 六、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按照学院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组织机构设置要求,成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建设工作小组,全面负责该专业建设方案的组织、实施,确保各建设内容按时保质完成.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小组由专业带头人任组长,相关系主任、系办公室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为成员.工作小组组长将建设内容进行指标分解,与各负责人签订指标建设责任书,明确任务和时间安排,强化责任意识.另外,要建立健全包括专业建设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毕业生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制度,使专业建设的各个项目及各个环节都有规范的制度管理作支撑. (二)管理保障 建设项目实施严格执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政策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执行,在学院的统一管理下,建立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专业建设经费专款专用,各年度按建设计划,编制经费使用预算,经费支出需经专业建设工作小组组长批准,各项支出由学院统一支出.另外,要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实施项目责任制度,做到目标清晰、责任到人. 第四部分 重点建设项目 项目一 以院系两级理事会建设为重点,创新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 项目领导: 张欣庆(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理事长 母秉杰(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吴素芳(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 张祖德(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孙善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员) 项目负责人:李继延(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院长) 张彤(北京祥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晓林(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俞启定(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教授) 吴岩(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 李宗泽(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项目组成员:吴晓军(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 刘小军(北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主任) 林革(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 陈明(北京市热力集团副总经理) 张竟成(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 冯琦琳(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副院长) 沈云(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副院长) 郑建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副院长) 吕润武(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副书记) 杨明亮(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副院长)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分析 1.探索院系两级理事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特性决定了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办学的基本体制,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从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与社会实践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只有在真实的技术技能学习环境里,才能培养出技能型人才,这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也是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学校和企业只有双向参与,实现校企之间的紧密结合,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具有真实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以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决定了必须探索院系两级理事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2.建立院系两级理事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客观要求 2010年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说明校企合作将逐步法律化、制度化.如何将行业、企业和学校组织起来,形成校企互动的良性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虽然高职院校一直在认真思考学校与企业以及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尝试和探索,结合各自校情,构建了校企合作的董事会、专业建设的理事会、校企合作委员会、学校发展委员会、学校基金会等多种具体互动方式,但是高校与企业、社会之间双向参与的运行机制没有真正形成,需要进一步探索校企共建高职院校的新模式,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健全校企合作、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3.学院在探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方面积累的经验,为创新体制机制奠定了基础 学院建院二十多年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运行规律,积极实践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办学经验,取得了可喜成果.学院与法国国民教育部、世界500强企业PSA集团成立理事会,由PSA集团捐赠了价值1000万人民币的现代化实训设备,法国国民教育部无偿提供了高素质的专家,学院提供了实习实训场地,设置"客户服务培训中心";该中心由三方共同使用、共同管理、师资互聘、共同受益,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1458人次,培训了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3526人次.同时,PSA集团还吸收学院大量的优秀毕业生进入该集团所属企业.在三方深入开展合作办学的过程中,行业、企业的专家全面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实现了人才的全面联合培养和学生的充分就业.学院与国内著名上市公司——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理事会,利用学院的师资优势为企业提供培训、咨询和诊断服务,几年来为公司高管、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达到2200人次,技师培训200余人次,同时利用企业的整体优势为学院教师提供企业实践岗位,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企业8名高管成为学院兼职教授.公司每年为学院提供奖学金、奖教金,接纳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加入企业.这种院级理事会体制是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的成功范例. 同时,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北京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基层社保所、仲裁庭合作积极推进"双基地"建设,促进"引企入校",实训基地既承担校内的实习实训任务,又将行业的一些工作环节、培训项目引入校内实训室执行,将其挂牌建设成为合作单位的培训或分支工作基地.通过"双基地"建设,行业为学院无偿提供真实社保软件运行环境(开发费用近亿元).近三年校内的实训基地为行业培训在职人员980人次,聘用行业专家9人为学院兼职教师,行业吸收学生顶岗实习240余人,吸收毕业生就业120余人.这种机制成为系级理事会建设的示范. 通过院系两级理事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调动了行业、企业参与高职学院办学的积极性,增强了办学活力,初步建立起了充满活力、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为创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理事会体制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指导思想及建设思路 遵循学院骨干校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突出行业办学特色,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规律,探索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建立理事会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新形式,破解校企(行业)之间深度融合的难题,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互利互惠,资源共享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为我院重点专业校企合作搭建新平台,为首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建设目标 充分运用学院在多年办学过程中积累的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成果和经验,在政府和主管部门校企合作政策支持下,建立和完善"院系两级理事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1)发挥学院整体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院共同参与的院级理事会,负责规划学院的发展战略、办学方针、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发展规划等重要事项.设立常务理事会及秘书处作为办事机构,制定保障理事会运行的组织制度、运行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政府行业企业参与,研究职业教育战略定位,密切校企合作发展"为指导思想,开展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建设,实现理事会各方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形成相对稳定和紧密的校企合作体制和长效机制;(2)建立院级理事会指导下的"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战略规划建设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和社会服务建设委员"等四个组织机构.明确各自职能,发挥各自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布局与规划、双师素质提高、服务首都区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学院与社会的深度融合.(3)以学院重点专业为主线,在重点专业中先行试点并根据专业特点和行业企业需求建立各具特色的系级理事会,负责具体落实四个重点专业建设任务,充分利用系级理事会资源优势,共同研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师资评任、实习实训、社会服务、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等项工作;(4)加强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摆正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关系、找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选择适合的校企合作具体形式,制定和完善保障校企合作运行的各项制度,出台管理规定和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建设,保证企业、学生、学院等各方利益,最终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三、项目建设具体内容 1.发挥学院整体优势,建立稳定紧密的院级理事会管理体制 在政府和主管部门政策支持下,学院将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才中心和各大企业集团的负责人共同成立院级理事会,通过制定《院级理事会章程》、《院级理事会工作规程》、《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协议书》等规章制度,明确理事会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校企平等互利、责权相应、双向互动的理事会管理体制.设立常务理事会及秘书处作为办事机构,常务理事会负责组织召开理事会大会、制定理事会运行管理制度、执行理事大会决议等工作,秘书处下设在学院教务处,负责常务理事会日常工作、执行常务理事会的决议、联络理事会成员、筹备会议、协调各系级理事会工作等具体问题处理工作. 院级理事会在学院办学方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建设布局、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战略上的指导;对企业合作项目的确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新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智力支持,形成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新体制.院级理事会要在合作办学、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培养、技术研发、员工新技术培训等方面建立制度,通过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实现"企业(行业)引入校园",通过制定《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资助计划》支持各专业从相关行业企业聘请优秀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技能型人才担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承担专业建设、课程教学任务或实习指导任务,实现"工程师(专家)引入课堂";通过制定《实习实训管理办法》,制定实习实训计划,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岗位工作任务,实现"产品(工作流程)引入实训".从制度层面规范校企双方责权利关系,准确定位学院与行业企业互动的利益平衡点和持续合作的激励点,通过经济杠杆、利益杠杆的作用实现校企合作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本项目重点开展院级理事会建设,系级理事会将在各重点专业中开展建设. 2.以重点专业建设为主线,建立多形式的系级理事会体制 学院各教学系结合自身专业建设特点,以重点专业建设为主线,成立由专业带头人、行业企业专家、用人单位代表组成的系级理事会,并制定相应规章制度. 系级理事会的内容详见各重点专业对应部分. 3.加强校企合作制度和机构建设,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学院将从办好高职教育,主动服务首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展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研究.邀请政府、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究建立学院校企合作制度体系,酝酿出台"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关于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管理规定"及引企入校优惠政策等一系列制度和配套管理办法,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共育的实习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双师型素质的师资队伍. 理事会组织机构及其运行,如图所示: 图4-1-1 理事会组织机构及其运行图 (1)决策机构——院级理事会 ①院级理事会.院级理事会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各理事成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和修改《院级理事会章程》和相关制度;选举和罢免领导机构成员,决定院级理事会职能机构设置;审议院级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理事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的议案;审议和决定理事会的其他重大事项. 理事大会采用年会制度和临时会议制度.每年定期举行1至2次全体会议.也可根据校企合作工作需要,由常务理事会提出,不定期召开由部分理事会成员参加的临时会议,研究校企合作中的特殊性问题.理事会日常工作由常务理事会负责. 常务理事会在理事大会休会期间,代理事大会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理事大会决议的落实,并向理事大会报告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制度制定并组织执行;统筹协调理事成员相关工作,整合办学资源;审批各项制度,审核和接受新的理事成员;决定理事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的主要内容;领导和监督下设各机构的工作;讨论和决定有关重要事项. ②院级理事会理事长.院级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常务理事长1名,副理事长若干名.理事长全面主持院级理事会工作,主要职责是:主持召开院级理事大会和常务理事会;向院级理事大会作年度工作报告;发布各项决议并检查其执行,以及代表院级理事会签署各项重要文件等. ③秘书处.秘书处是理事大会及其常务理事会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院级理事会的日常工作事务.秘书处设秘书若干名,向常务理事会负责.秘书处协同院级理事会各下设职能机构落实理事会相关决议,并向常务理事会报告执行情况;负责理事成员的联络协调工作;筹备组织理事大会和常务理事会会议,负责起草会议文件;收集、发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信息、人才供求信息. ④理事.院级理事会中理事若干名,原则上由政府、行业、企业、学院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担任.理事的主要职责是:参加院级理事大会,审议院级理事会的工作报告,确定院级理事会的工作方针、任务;审议院级理事会的其他重大事项. (2)院级理事会的职能机构及对专业的支撑作用 ①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由学院、行业和企业负责人组成,教务处负责日常工作,教学系、实训中心、人事处、财务处等部门配合工作.该委员会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制度,协调与指导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研究议定校企合作项目,解决校企合作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等. 支撑作用: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通过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方面的制度,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协调沟通各专业与政府、行业、企业的联系,使政府的政策、行业的标准、企业需求及时传递给各专业,邀请政府、行业、企业的专家全面参与到专业建设中,共同培养人才. ②战略规划建设委员会.战略规划建设委员会由学院、政府、行业和企业人员组成,人事处和教务处负责日常工作.该委员会把握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制定《学院发展规划》和《专业发展规划》等制度,为院校提供产业发展、行业动向、技术进步及人才需求方面的信息,对学院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结构等方面进行指导、咨询、协调. 支撑作用:战略规划建设委员会通过制定各种战略规划,谋划学院整体发展和各专业布局,使专业建设方向更加明确,对各专业教师的配置、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搭建、教学模式运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 ③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由学院、行业和企业人员组成,人事处负责日常工作,教务处、教学系部等部门配合工作.该委员会负责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提升工作,探索双师队伍建设的制度机制创新,推出"企业实践券"制度,制定《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质量标准》、《专兼职教师职业教育能力评价标准》、《教师双师素质评价标准》等系列制度,实行兼职教师公开招聘,对新调入的专业教师实行2年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准入,促进师资队伍质量的全面提升. 支撑作用: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通过制定各种标准和激励措施,促进各专业紧密型教学团队的形成,建立稳定的国内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和国外教师培训基地,同时也为各专业的教师搭建了一个提升双师素质的平台,促进学院专兼职教师团队建设,进一步提高各专业教学质量. ④社会服务建设委员.社会服务建设委员由学院师资组成,科研处负责日常工作,教学系部等部门配合工作.该委员会负责建立社会服务长效机制,提高学院服务首都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组建"两个中心、一个专家服务团"即"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和"专家服务团",分别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提供政策研究、规划制定、业务咨询、人员培训等服务,为城市管网、轨道交通、机电等行业提供项目合作、技术服务、人员培训,为大型公司企业提供兼并重组、流程再造、营销策划、薪酬设计等咨询服务,逐步探索和完善社会服务的制度建设,提升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和社会服务体系. 支撑作用:社会服务委建设员会充分利用"两个中心、一个专家服务团"的组织作用,使各专业教师充分融入为首都各界的社会服务中来,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和掌握本专业最新的人才需求和规格、专业发展动态等方面信息,反馈到专业建设中,更好地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 在建立院级理事会机构的基础上,创新校企合作制度体系,形成校企合作的高效运行机制,起到沟通政府、行业、企业和学院协调发展的作用.通过规范理事会各方权利义务,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最终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资源共享,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 (3)院级理事会运作流程 运作流程是院级理事会及其组成部门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战略规划建设委员会、师资队伍建设委员会、社会服务建设委员会与各系级理事会之间进行沟通协作的过程.院级理事会运作流程图,如图4-1-2所示: 4.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促进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院系两级理事会体制机制建设,将教学、科研、生产、应用相结合,健全与首都经济社会体制相适应的合作办学机制,加强合作各方的沟通与合作,从而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企业竞争力,促进教师服务企事业单位能力的提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长效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1)促进合作各方多元合作机制的形成 以互惠共赢为基点,院级理事会充分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调动理事会各方的积极性,精心策划校企合作发展形式,多方协商筹措合作办学经费,依据投入比例合理分配合作办学效益.学院、企业(行业)、政府、社会等以多方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充分挖掘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发挥各自优势为条件,遵守市场经济规律,职业教育规律,逐步形成互利互补、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多元合作机制. (2)促进合作各方互惠共赢保障机制的形成 以院级理事会为合作平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以"如何使企业在合作办学过程中获利"为突破口,确立互惠共赢机制,保障校企合作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依靠学院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不断获取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对员工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实现人才终身学习的需要;通过订单班、校中厂、委托培养等合作办学形式,将员工或准员工的技能培训与企业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将职业教育与岗前培训和入职教育结合起来,降低人员培训成本;企业通过学生顶岗实习,解决短期内的人力不足,而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实践提升了专业技能,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价值.因此,互惠共赢机制的建立,能够为校企合作、多方共赢提供动力保障. (3)促进合作各方综合协调机制的形成 理事会办学体制机制是基于合作各方的利益与发展需求,将政府、行业、企业和学院各方资源进行整合与共享,积极发挥各方在产学研方面的优势,建立院级理事会办学的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利益相关主体在办学中的作用,增强内部凝聚力和社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的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办学过程中,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和统筹作用,从管理的高度充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全局和长远利益的把握、发展思路和导向等方面,给予有针对性地引导,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循序渐进;行业发挥对校企合作办学的协调主体功能,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动态的岗位需求信息、经济和技术发展信息、企业员工培训计划信息,提高企业与学院在人才培养对接方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院利用行业企业的信息优势,根据市场人才需求预测,规范专业建设、开展专业课程改革;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培训和产品研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理事会成员各方优先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技术服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院级理事会通过统筹和协调多元化的办学要素,努力寻找彼此利益和兴趣的契合点或共同点,在兼容、务实、渐进中,保持理事会内成员之间的可持续合作. (4)促进合作各方多种激励机制的形成 院级理事会以制度为依据,明确合作各方在的地位、功能和职能,明晰企业介入学院办学的方式,从投入的多元化、运作的市场化入手,以利益交换为基点,建立合作办学的激励机制,保障合作办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建立职业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出台校企合作的实施办法,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拓展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空间;以资源共享为合作基础,以多方共赢为合作目标,引入市场经济成本概念,优化办学的资源配置,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产权界定和利益分配,形成校企合作共赢机制,真正实现合作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达到合作各方协调发展、互动发展、共同发展的目的. 四、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进度安排如表4-1-1所示: 表4-1-1 项目进度安排表 序号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进度安排 2011年2012年2013年1院级理事会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建设 制定院级理事会《章程》、《工作规程》,明确理事会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初步明确组织构架和职能分工. 根据理事会运作的实际要求,对院级理事会《章程》、《工作规程》和相应规章制度、组织体系、职能分工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校企合作的发展要求. 完成对院级理事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职能分工的完善工作,最终形成理事会各方平等互利、责权相应的院级理事会制度. 2 系级理事会校企合作体制建设 以四个重点专业为试点,制定系级理事会《章程》、《工作规程》及规章制度,初步明确组织构架和职能分工,人员配置. 完善系级理事会《章程》、《工作规程》及规章制度,落实四个重点专业的校企合作项目,实现系级理事会的良性运行. 全面完善系级理事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职能分工的完善工作,最终形成系级理事会制度. 3 校企合作办学制度建设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研究校企合作办学的环境因素,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协议书》等相关制度. 落实制度,实施共建共管的管理模式,考察制度运行效果,初步形成资源共享、利益分享的制度体系. 完善校企合作办学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达到双方达到互利共赢. 4 实习实训制度建设 制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与建设方案》、《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和指导,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制定符合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实训教学文件.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加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比例,保证在校生不少于半年时间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共建共管的管理模式;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完善实训教学文件资料.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渐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项目经费预算 体制机制创新建设项目资金预算为220万元,全部为地方财政投入.资金预算明细详见表4-1-2. 表4-1-2 体制机制创新项目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表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11年度 2012年度 2013年度 合计 院级理事会体制机制建设 1.成立院级理事会 18 15 15 48 2.研究和制定院级理事会章程 7 5 5 17 3.研究和制定院级理事会工作规程 4 3 3 10 小计 29 23 23 75 系级理事会体制机制建设 1.成立系级理事会 12 12 12 36 2.研究和制定系级理事会章程 5 5 5 15 3.研究和制定院级理事会工作规程 3 3 3 9 小计 20 20 20 60 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1.研究和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10 12 6 28 2.研究和制定《校企合作协议书》 6 8 4 18 小计 16 20 10 46 实习实训制度建设 1.制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方案 7 7 3 17 2.制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4 5 2 11 3.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 4 5 2 11 小计 15 17 7 39 合计80 80 60 220 项目二 以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为载体,开展"课证融合"政策环境建设 项目负责人:李继延(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所长) 李世广(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 王小兵(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 刘振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培训指导中心主任) 沈云(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副所长) 项目组成员:黄建宁(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实训中心主任) 马洪波(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中心副主任) 安平(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实训中心副主任) 牛小铁(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系主任) 陈万利(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系主任) 诸刚(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系主任) 武晓钊(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系主任) 张晓蕾(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系主任) 陈湛平、秦海蛟、芦建平(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工作人员)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分析 1、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迫切需要创新职业技能鉴定新模式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十二五"期间,培养16000000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首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以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据统计,目前北京高技能、新技术的技能人才缺口约400000,而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用人单位对这些人才的要求,不仅需要学历证书,更看重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这就为北京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了机遇,也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制度对接提供了发展空间. 2.学院的行业背景和资源优势,为创新职业技能鉴定模式奠定了基础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的证明,是劳动者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进入就业岗位的凭证,是我国劳动人事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 学院隶属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拥有北京市所有高校中唯一的职业技能鉴定所——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以下简称鉴定所).该所主要为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在校生提供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服务.目前在职业院校、高等院校设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能够提供32个大类、92个项目的职业技能鉴定.近年来,为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各类高校学生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达30000多人次,年均为在校生提供技能鉴定8000人次,拥有一大批先进的鉴定设备和经验丰富的考评员与质量督导员,已经成为向北京高校在校生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的中坚力量. 自2004年开始,鉴定所在技能鉴定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中心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包括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中,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改革的试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学院在首都高职院校中推行"课证融合"基础上的"单免"、"双免"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指导思想及建设思路 遵循学院骨干校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实践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理念,突出行业特色,主动适应北京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和世界城市的新形势,应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积极开展职业鉴定体制机制研究,探索适应首都高等职业发展的职业鉴定新模式,为我院重点专业课证融合提供支撑,为北京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建设目标 以创新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技能鉴定为核心,以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为载体,在北京市国家级示范(骨干)校重点专业"课证融合"基础上,免除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职业技能鉴定(以下简称"双免"),在北京市级示范校重点专业"课证融合"基础上,免除理论知识的职业技能鉴定(以下简称"单免"),最终建立国民教育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之间的联系;组建12个由行业、学校及鉴定考评机构组成的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层次,鉴定人数累计达到15000人次,其中,中、高级职业资格鉴定占80%以上.以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为试点,开展"学分银行"、"双证互换"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研究,探索课证完全融合以及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互换的内容、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并制定实施方案,为创新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奠定基础. 三、项目建设具体内容 1.建立"课证融合"基础上的"双免"、"单免"职业技能鉴定模式 所谓"课证融合"是将国家职业标准、职业技能培训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入到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形成专业核心课程;将职业技能培训融入学校的教学过程;将职业(工种)生产融入学生的实习、实训过程;将职业技能鉴定融入专业课程结业考试,使学生的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合二为一,从而实现课程学习与国家职业标准的深度融合,构建职业技能鉴定新模式. 设在我院的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将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组建专家团队,制定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的"课证融合"方案及"双免"和"单免"的实施方案,包括实施的原则、目标和步骤、范围和等级、组织领导机构、管理与监督、职业资格证书核发等,以确保"课证融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鉴定所将与北京市高职院校紧密配合,在认真考察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课程改造、实训基地建设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院校开展"双免"和"单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开展调研工作,对"课证融合"基础上的"双免"和"单免"鉴定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并制定实施方案;第二,确定第一批参加"双免"和"单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高职院校、专业及与专业相衔接的职业(工种);第三,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对"课证融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第四,组织高职院校开展"课证融合"基础上的"双免"和"单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第五,发放职业资格证书. 通过"课证融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逐步在北京市国家级示范(骨干)校重点专业实现"双免",在北京市级示范校重点专业实现"单免",最终在其他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全部推广实施,从而达到引导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2.扩大覆盖面,拓宽鉴定种类,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为满足北京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依托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挥行业优势,充分挖掘潜力,扩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覆盖面,拓宽职业技能鉴定种类,提升职业技能鉴定的层次,加强协调,提供优质服务,主动回报社会,服务首都高职教育,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构建覆盖首都高职院校的鉴定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根据在校生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实际需求,合理布局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做到高职院校鉴定机构全覆盖,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布局合理.不断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项目,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层次,使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和层次完全能够满足北京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形成开放式、立体化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未来三年,鉴定所将根据相应规定(课证融合基地建设基本条件、课证融合专业与职业及等级对照指南、课证融合基地申报规程、课证融合人员资格审核办法等),于2011年对国家级高职示范(骨干)校和北京市级示范高职院校重点专业组织实施"课证融合"调研工作,制定"课证融合"基础上的"单免"、"双免"职业技能鉴定方案.不断完善职业技能鉴定所及鉴定基地基础建设.2012年对北京市国家级高职示范(骨干)校部分重点专业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双免"试点,对北京市级示范高职院校部分重点专业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单免"试点.2013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争取对符合条件的上述院校及专业做到全覆盖.鉴定学生人数累计达到15000人次.其中中高级鉴定占80%以上. (2)为企业提供技能培训鉴定服务.未来三年,将全面开展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品牌为目标,在巩固现有项目鉴定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开发适合首都经济发展的高技能、新技术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项目,满足首都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和继续教育需求. (3)为北京市高校提供考评员培训和开放实训服务.为全市高校鉴定机构和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考评员、质量监督员提供上岗培训.利用鉴定所和学院市级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平台,为全市高校培养更多更好的紧缺"双师"素质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每年培训教师、考评员100人次,完成社会化培训鉴定5000人次. 3.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学分银行"、"双证互换"体制机制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即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密切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这些都为开展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点和"学分银行"、"双证互换"体制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是北京市教委为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终身学习,而对现有职业教育体系所进行的有益探索.按照北京市教委关于开展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点的部署和要求,我院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分级改革的试点工作,利用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的契机,探索"学分银行"和"双证互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构建终身体系作出贡献. (1)职业教育分级制基本内涵 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的基本思想是建立职业教育分级制标准,职业教育分级制的制度设计框架如图所示: (2)职业教育分级制路径 职业岗位(1~N个) 职业教育需求分析 职业教育分级标准 各级人才培养规格 开发课程模块(内容构建与开发) 教学实施方案 质量评价方案(证明方式与考评鉴定) 通过探索真正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适应行业标准的职业教育分级制标准体系,为"学分银行、双证互换"奠定基础. (3)探索"学分银行"、"双证互换"的体制机制 "学分银行",是指一种模拟、借鉴银行的功能特点,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实现各高等学校、各种教育形式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的一种管理模式.主要做法是为每位学生建立学分库,学分可以通过学习课程来取得,职业教育分级制学分也可以通过获取的职业技能证书折算取得职业教育分级制学分.学分可以存取."双证互换",是指普通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路径进入职业教育分级制学习,通过学习取得分级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人员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测试进入分级制中不同级别学习,并取得职业教育分级制证书. 学院将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下,成立专门机构,对北京市"学分银行"和"双证互换"工作进行研究,探索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及职业教育分级制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用职业教育分级制作为桥梁连接普通教育与国家职业培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同时,不断研究和探索课证完全融合的双证互换机制,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最终形成可操作的具体方案,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学院将根据北京市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学分认定标准、双证互换标准和程序等,逐步搭建起"学分银行"和"双证互换"的基本框架. 通过该项目建设,促进我院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推进首都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项目进度安排 本项目进度安排如表4-2-1所示: 表4-2-1 项目进度安排表 序号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进度安排 2011年2012年2013年1对北京市国家级高职示范(骨干)校和北京市级高职示范校组织实施单免"、"双免"的政策研究及组织实施. 对北京市的国家级高职示范、骨干校和北京市级高职示范校实施"单免"、"双免"的"课证融合"基础进行调研、研讨;对调研情况进行研讨和可行性分析,制定相关政策,确定实施原则、目标、步骤、范围等级、组织领导、管理与监督等. 报批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单免"、"双免"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方案,对参与 "单免"、"双免"职业技能鉴定的北京市国家级高职示范、骨干校和北京市级高职示范校的重点专业进行试点评价,建立"单免"、"双免"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对具备条件的院校开展"单免"、"双免"鉴定试点工作. 扩大试点范围,形成北京市实施"单免"、"双免"职业技能鉴定的基本构架;鉴定人数累记达到15000人次.其中,中高级技能人才占80%以上.建成能同时满足120名考生上机考试的鉴定机房.完成"单免"、"双免"职业技能鉴定模式工作总结. 2 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和"学分银行"、"双证互换"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 根据北京市教委统一部署和要求,建立酒店管理专业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分级制的整体框架和具体实施方案,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以职业教育分级标准为依据,建立产教结合的机制,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开发课相,探索建立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在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验的基础上,探索"学分银行"、"双证互换"的制度设计与实践. 五、项目经费预算 本项目资金预算为1050万元,资金预算明细分别见表4-2-2、4-2-3. 表4-2-2 政策环境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表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学院 投入 2011年度 2012年度 2013年度 小计 2011年度 2012年度 2013年度 小计 合计 鉴定所规章制度建设 职业技能鉴定评估方案 10 5 15 1 1 16 专业与职业资格对照指南 5 5 1 1 6 鉴定所申报规程 5 5 1 1 6 鉴定所资格审批办法 10 10 1 1 11 教学评估方案 10 5 15 2 2 17 质量评估及日常管理办法 5 3 3 11 2 2 13 课程考核申报细则 5 3 3 11 2 2 13 小计 50 16 6 72 10 10 82 鉴定所质量监控及队伍建设 鉴定所增项资格审批 25 10 10 45 45 考评人员培训 25 10 7 42 42 鉴定质量督导员培训 6 7 7 20 20 课程考核质量过程监控 6 25 35 66 66 小计 62 52 59 173 173 续表4-2-2 政策环境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表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学院 投入 2011年度 2012年度 2013年度 小计 2011年度 2012年度 2013年度 小计 合计 证书费用 证书申报 信息管理费用 280 450 730 730 鉴定所基础建设 办公设备 10 10 8 8 18 信息存档设备 4 4 7 2 9 13 交通设备 7 7 3 3 10 小计 21 21 15 5 20 41 其他 工作交流、总结等会议费用 5 9 10 24 24 合计 138 357 525 1020 10 15 5 30 1050 4-2-3 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表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学院 投入 2011年度 2012年度 2013年度 小计 2011年度 2012年度 2013年度 小计 合计 试点专业分级制框架 20 10 10 40 0 0 0 0 40 试点专业分级标准 20 10 5 35 0 0 0 0 35 人才培养方案 10 10 5 25 0 0 0 0 25 合计 50 30 20 100 0 0 0 0 100 项目三 以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建设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项目负责人:李宗泽(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石冰河(国家外专局行政处处长) 刘俊京(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处处长) 邱小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 李海燕(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处副处长) 项目组成员:魏红涛(首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 赵薇薇(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部副部长) 张金玲(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人事部部长) 林雯(北京京港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 辛军(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主任) 青玮(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院长助理、院办主任) 孙岩(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人事处处长) 张耀嵩(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分析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建设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2010年最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伟大战略目标.为此《纲要》第一次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同时《纲要》突出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竞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已是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和国际性的普遍现象.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教师队伍的结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双师素质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国际职业教育资源和成功经验,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是学院的必然要求. (2)建设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是首都经济发展的外在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随着首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进一步加快,由此带动的现代服务业、社会公共事业、现代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数量也将更加庞大.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与生产实践的脱节,使师资队伍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需要加强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真正达到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的提升,聘用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建立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世界城市的建设尤其需要建设者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开放思维,而现有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还不具备培养这种人才的能力.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习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加强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将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总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是首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首都安定、促进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2、项目建设的基础 (1)学院具有深厚的高职教育底蕴和精干的"双师"队伍 学院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最早建立的高职院校,从1993年开始就与法国国民教育部和法国雪铁龙公司进行了长达13年的合作,是北京市最早开展国际合作的高职院校.同时学院始终紧紧依托行业,通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校企合作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目前在北京市同类院校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和结构居于前列.通过培养和聘用,使一批具有行业和企业工作经验并具备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人员充实到实习实训教师岗位,促进了学院"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此外,学院还吸引行业和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使兼职教师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逐步建立起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稳定、水平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学院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教师数量得到了稳步增长,队伍结构也有了显著优化.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65人,兼职教师108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126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76%;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专业教师8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4%.在专业教师中有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市级优秀教师和市级青年骨干教师共24人.目前所开设的专业中有超过一半的专业建立起稳定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其他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也已纳入学院发展规划之中. (2)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日趋完善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并结合学院实际,学院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关于引进高端人才的实施办法》(院人字[2008]9号)、《关于选拔专业带头人的实施办法》、《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名师培养工程计划》(院人字[2008]10号)等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与措施.在事业单位实行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后,学院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岗位设置、岗位聘任等有关规定和管理办法,使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日趋完善. 学院充分利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机制,为教师企业实践提供各种资源,促进了教师双师素质的提高.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指导思想及建设思路 遵循学院骨干校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结合学院发展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以加强师德建设为中心,以全面提升学院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为重点,通过双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建立师资队伍素质提升的长效机制;通过双师队伍建设标准的建立,促进教师的能力提升;通过国内外合作、校企合作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和教学能力.建设一支品德高尚、兼具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双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为我院重点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2.建设目标 重点开展国内外合作、校企合作培养教师机制和制度创新的研究,大力实施企业实践券制度,探索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企业和学院"双向聘任"制度,完善院、市、国家三级名师队伍建设制度,建立、实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访问学者制度,通过三年建设,在师资规模、结构等方面达到 --专任教师总量由目前的165人达到185人; --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由目前的76%增长到90%,重点专业达到100%;专业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技师、二级管理师、咨询师等)的比例由目前的46.7%增长到60%(其中具有高级职业资格的教师比例达到10%以上); --各专业均有专业带头人,重点专业实行行业企业专家与学院专业教师共同担任专业带头人的"双带头人"制度; --力争新增市级及以上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名以上,全院获得市级以上名师、专业带头人、优秀教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优秀称号的教师达到30人以上;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均具有校外学习和国外培训或研修的经历; --新增教授(教授级高工)2-3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8-10名,全院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35%; --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的比例由目前的54%增长到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10%以上; --扩大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的力度,使总数由目前的108人增加到238人; --全院兼职教师平均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 --教师承担市级以上科研课题1-3项,在专业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5篇; --争取新增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创新团队)2个; --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三、项目建设具体内容 1.积极探索制度建设与创新,完善配套政策与标准及保障体系 (1)积极探索双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 学院将加大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出"企业实践券"制度,包括教师企业实践的具体时间和内容、工作量核定与实践效果考核办法、实践环节与校内教学工作量折算办法等内容.要求每名专业课教师至少稳定联系一个企业,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政策咨询服务,三年内承担企业的工作至少三个月.按照项目考核办法,教师可将"企业实践券"兑换成教学工作量,并由学院付酬.通过这种制度的实施,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激励教师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服务. 对新调入的专业教师实行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准入制度.根据学院"十二五"期间教师队伍规划要求,学院今后主要从企业引进教师,除学历要求外,还必须具有2年以上相关企业工作经历,并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技术等级证书或专业技术职务资格.2011年起,学院将逐年增加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等高技能人才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进一步改善学院师资队伍结构. 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制度,即把青年教师送到企业中,以脱产培训为主、项目合作为辅进行培养,使之完成由普通教师向骨干教师的转变;把骨干教师送到企业中,以挂职锻炼、大型技术项目合作、高端技术项目研发等方式进行培养,使之完成由骨干教师向专业带头人的转变.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 制定《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建立兼职教师公开招聘制度.通过职务评聘管理,把企业兼职教师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与高职学院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对接,作为制定兼职教师岗位津贴标准的依据,规范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定期向行业企业发布岗位信息,同时制定课时补贴、共享教学团队教育培训资源等优惠政策,广泛吸引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进校承担专业教学任务,扩充、优化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还将不断完善教师绩效考核、评聘等人事管理制度,把企业实践和双师素质标准作为师资管理的重要内容,并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在教师岗位聘任条件中,明确各级岗位的双师素质要求、企业实践工作量要求,对双师素质、企业实践工作量未达标的教师实行低聘、待聘;对达标情况突出的教学系和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2)完善双师队伍建设的标准与保障体系 在加大投入、完善制度的同时,学院将制订《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质量标准》、《专兼职教师职业教育能力评价标准》、《教师双师素质评价标准》等一系列质量标准,实施质量监控,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要求我们深入总结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专兼职教师职业教育能力评价、教师双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经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提炼出先进的建设理念、准确的评价要素和规范的操作步骤,并将其转化为一整套质量标准和实施细则,为指导和评价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依据,为北京市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规范建设提供样板. 2.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的4个计划,全面完成三年建设目标 (1)国内企业实践基地和教师国外培训基地建设计划 稳定的教师培训基地和企业实践基地,是落实教师国内外培训、企业实践、提高教师国际交流能力和双师素质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兼职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必要条件.本计划分为"国内企业实践基地建设"和"国外培训基地建设"两部分. "国内企业实践基地建设"计划是指学院选取与专业对口并且能代表产业行业发展水平的企业,合作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轨道交通控制、汽车检测与维修、商贸服务等6个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教师的长效机制.企业实践基地不仅承担接收教师企业实践的功能,还要成为学院各专业兼职教师的资源库.学院设立专项资金进行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制定培训计划、共商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以提高教师企业实践的实效.同时,通过合作促进企业对学院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的了解,更有针对性地为学院提供符合专业建设和教学需要的兼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双方共享企业人才资源和学院教师资源,使校企互利共赢.通过3年建设,企业实践基地能满足学院全体教师的企业实践需求,同时能为学院提供100名以上高水平"特聘专家"指导专业建设,并能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 "国外培训基地建设"计划即根据学院专业设置,在发达国家选取2-3个职业教育理念先进、实践丰富、与我国有良好合作交流关系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分别建立以工科、文科为主的两个培训基地,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保证学院全体教师出国轮训的质量.同时根据骨干校建设不同阶段的任务,不断丰富基地建设的内涵,开展包括师资培训、研修、学术交流、专业合作建设等多项内容的国际交流. (2)教师培训计划 学院计划从2011年-2013年,依托教育部、北京市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国内企业实践基地和国外培训基地等三类基地及省内外高校,统筹安排全院教师的培训. 国内培训计划 主要包括3个组成部分,一是主要以教育部、北京市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基地为依托,完成每年40人次的教师国内培训,这类培训主要以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现代职业教育技术等内容为主,以更新理念、提高教师职业课程开发能力为目的;二是根据专业建设和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每年选派2-3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省内外高校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或进行半年以上的专业研修,提高其在本专业技术领域理论研究的能力;三是全面推进、深化校本培训,把具有学院特色的"教师教学改革风采展示"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常态化,将其建成贯彻国家职教改革最新要求、整合全院教师培训成果、交流借鉴改革的经验教训、达到学院各项建设标准的平台,切实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企业实践计划 以与专业建设的合作企业和院级企业实践基地为主要平台,每年所有专任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到企业进行累计时间不低于一个月的相关实践,不断更新职业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企业实践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有效落实:方式一,以专业带头人的讲课、咨询、课题研究等社会活动为载体,以团队的方式为企业、行业提供服务的同时,团队成员进行企业、行业调研;方式二,以学院的名义与行业、大型产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实施教师企业考察、调研、挂职锻炼等活动;方式三,以学生顶岗实习、真实企业环境理实一体教学为依托,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设计顶岗实习、理实一体内容及考核标准,并与企业实习指导人员共同完成学生的实习、实训管理,达到教师企业实践和调研的目的.教师企业实践列入教师绩效考核,并按规定进行工作量的认定. 职业资格取证制度的实施是学院探索建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企业和学院"双向聘任"制度的基础,为使教师具备真正参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学院规定专任教师在进院三年内应取得初级以上(含)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骨干教师应取得中级以上(含)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带头人应取得高级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培训计划 借助教改项目、依托国外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学院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国外培训基地项目:依托以德国爱克特教育集团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为主的两个培训基地,2011-2013年共选派110人次以上教师到国外教师培训基地学习、考察、研修21天,学习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方法与内容; --访问学者计划:每年选派1-2名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三个月以上的专业定向培训和研修,把握专业建设的前沿. --IHK培训项目:根据中德IHK合作项目要求,每期项目组的6名教师完成连续三年的国内外教-学交替式的培训; --重点专业国际化培训及高层论坛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学院举办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国际培训,每年聘请4-5名国外大师级的专家和4-6名有国际影响的国内专家来院讲学,开拓教师视野,活跃学术研究氛围,扩大学院影响. (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企业一线人员直接参与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聘用有教学能力的企业一线人员作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也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突出特色.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从人员总量和担任专业课教学时数上达到骨干校建设要求,即保证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时数不低于50%.二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层级体系的建设,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在职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人员、离职或退休后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他们分别在学院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实训实习、就业指导等方面发挥作用,其中符合条件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高级技术人员由学院聘为特聘专业带头人或特聘专家. --学院根据《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制定兼职教师聘任、资助计划,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各专业从相关行业企业聘请优秀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技能型人才,担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承担专业建设、课程教学任务或实习指导任务.至2013年,兼职教师数从目前的108人增长到238人. --对学院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的培训,使之能尽快掌握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和方法.兼职教师教学素质有待于系统化的训练和提高,学院计划每年组织2-3期专门面向兼职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和教学竞赛,并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优势. 该计划包括制定特聘企业专业带头人选聘标准、特聘专业带头人和特聘专家工作方案、兼职教师培训计划、兼职教师岗位津贴、课时补贴的标准及实施办法、兼职教师评优奖励办法及奖励标准等. (4)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计划 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校企合作成果、落实"产教研"结合的有效载体,也是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所有专业都要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质量标准为依据,组建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三年建设 --团队由目前的12个增至19个; --在全部教学团队中,4个重点专业的团队达到优秀标准,其他专业中6个以上的团队达到良好标准; --争取新增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创新团队)2个.该计划包括搭建教学团队交流合作平台、组织实施团队及成员的国内外研修活动、团队建设成果评价、团队建设模式研究、团队建设经验推广等内容. 四、项目进度安排 本项目进度安排如表4-3-1所示: 表4-3-1 项目进度安排表 序号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进度安排 2011年2012年2013年1制度建设 调研,完成各项制度、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继续实施各项制度、政策和标准. 总结实施经验,修订完善制度、政策和标准. 2 国内企业实践基地建设 1.建立与4个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配套的企业实践基地,保证重点专业的教师每年完成企业实践工作计划; 2.基地能满足重点专业新教师的初级培训和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岗位实践活动需求; 3.能为重点专业及专业群提供30名以上符合专业教学需求的兼职教师. 1.新建与汽车检测与维修、商贸服务及相关专业群配套的2个企业实践基地; 2.基地能满足所有专业教师的岗位实践活动的需求; 3.能为重点专业及专业群提供50名以上符合专业教学需求的兼职教师. 1.完善企业实践基地建设,扩大基地在专业、学科上的覆盖面,保证全院教师每年完成企业实践工作目标; 2.能满足全院教师企业实践的需求; 3.能为学院提供100名以上符合专业教学需求的兼职教师. 3 国外培训基地建设 根据学院专业设置和教师培训要求,建立2个稳定的国外教师培训基地;并开展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合作项目,选派30人次出国培训. 充实国外教师培训基地,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研修、学术交流等合作项目,选派40人次出国培训. 完善国外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深入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研修、学术交流、专业建设等合作项目,选派40人次出国培训. 4 教师培训 1.专业带头人中博士比例由32%增长到37%,重点专业达到75%; 2.60%以上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有国外培训或研修经历; 3.重点专业带头人承担2项市级课题; 4.1-2人成为市级专业带头人(参照北京市"十二五"师资素质提高工程中专业带头人评选的相关标准); 5.骨干教师中博士比例由10%增长到14%; 6.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内职业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40人次以上; 7.重点专业教师100%完成企业实践计划规定的任务;50%以上的其他专业教师完成企业实践计划规定的任务; 8.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由目前的76%增长到80%;专业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技师、管理师、咨询师等)的比例由目前的46.7%增长到50%. 1.专业带头人中具有丰富企业经历或高级技师、高级职业资格的比例由36%增长到57%; 2.新增市级专业带头人或市级教学名师1-2人; 3.所有专业带头人和80%以上的骨干教师有国外培训或研修经历; 4.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内职业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40人次以上; 5.重点专业教师100%完成企业实践计划规定的任务;80%以上的其他专业教师完成企业实践计划规定的任务; 6.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由80%增长到85%;专业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技师、管理师、咨询师等)的比例由50%增长到55%. 1.专业带头人中博士比例达到47%; 2.专业带头人中具有丰富企业经历或高级技师、高级职业资格的比例达到90%;3.新增市级专业带头人或市级教学名师1-2人; 4.90%以上的专业教师有国外培训或研修经历; 5.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内职业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40人次以上; 6.教师校本培训每年不低于400人次; 7.全院教师100%完成每年企业实践计划规定的任务; 8.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由85%增长到90%,重点专业达到100%;专业教师中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技师、管理师、咨询师等)的比例由55%增长到60%; 9.全院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35%;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的比例达到到80%以上. 5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1.通过有关制度、政策的实施,新增兼职教师40名,总人数达到148名,其中特聘专业带头人(参照北京市"十二五"师资素质提高工程中特聘企业专家评选的相关标准)4名以上; 2. 兼职教师平均承担专业课时比例达到45%左右;兼职教师教学考核合格率达到100%,良好率达到50%. 1.新增兼职教师50名,总人数达到198名,其中特聘专业带头人8名以上; 2. 兼职教师平均承担专业课时比例达到48%左右;兼职教师教学考核良好率达到50%以上,优秀率达到5%以上. 1.新增兼职教师40名,总人数达到238名,其中特聘专业带头人10名以上; 2. 兼职教师平均承担专业课时比例达到50%;兼职教师教学考核良好率达到70%以上,优秀率达到15%以上. 6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1.重点专业均有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其中市级团队2个; 2.争取新增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创新团队)1个; 3.新增院级教学团队3个,全院院级及以上教学团队8个. 1.争取新增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创新团队)1个,使重点专业市级教学团队达到3个; 2.新增院级教学团队2个,全院院级及以上教学团队总数达到10个. 3.争取新增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创新团队)1个1.力争全院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2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创新团队)6-7个,其中4个重点专业教学团队均为市级团队; 2.所有专业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均能达到学院团队建设的良好标准. 五、项目经费预算 本项目资金701万元(其中未包括中央财政投入部分),均由地方财政投入.资金预算明细详见表4-3-2. 表4-3-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表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11年度 2012年度 2013年度 合计(万元) 制度建设 2 3 0 5 国外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15 15 10 40 国内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建设 6 5 4 15 教师培训 200 200 150 550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10 15 15 40 教学团队建设 15 15 15 45 合计(万元) 248 253 194 695 项目四 以技术培训服务为重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项目负责人:冯琦琳(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副院长) 王明山(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主任) 史文龙(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社会考试办公室主任) 项目组成员:张丽娟(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 黄建宁(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实训中心主任) 孙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 王建民(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 李琦(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劳动经济管理系主任) 张梅(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安全工程系主任) 宁玉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 孙立如、屈冠银、何福贵、苗金明、解顺强、姜宏、 鲁韶华、张耀嵩(以上为教授博士服务团队)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分析 1.国家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对高职教育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国家产业发展"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要求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高投入、高耗能、低技能、低附加值向提高技术含量、提升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转变,对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知名大型企业成立了自己的研发基地,或是与重点大学联合成立研发机构,更多的中小企业却面临着技术创新和应用的紧迫任务.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实验实训条件、产品设计、技术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大量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需求为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赋予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高职教育引领技术创新、贴近市场需求提供了发展机遇. 2.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 高职教育所从事的应用能力教育,本身就直接体现为社会服务的形式.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学校生存的基础.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体现了办学生命力的强弱,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因此,强化以技术培训服务为重点的社会服务功能是高等职业院校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学院目前拥有本市高校中唯一一所技能鉴定所--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承担32个大类92个项目的鉴定任务,年均职业技能鉴定6千人次,社会服务年收入60余万元;学院实训基地为转岗转业人员再就业提供各类社会培训服务,同时大力开展社会化培训及考试,年培训及考试量年均达6.6万人次.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服务的同时,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社会影响力,也有利于锻炼教师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学院拥有科研团队,为强化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奠定了基础 学院拥有一支博士组成的科研团队,专业分布广泛,科研能力较强,团队成员多为企业咨询、技术培训的专家.同时,学院与北京平强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平强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完全按照企业的要求,建立真实的工作环境,由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学院教师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构成中心软件开发团队,承担企业的开发任务,开发成果直接市场化,至今已承接3个技术开发项目,收入达到30万,到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与国内著名上市公司——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双鹤药业管理学院",成立理事会,学院院长任理事长并兼任"双鹤药业管理学院"院长,企业副总经理任理事,利用学院的师资优势为企业提供培训、咨询和诊断服务.从2001年成至今,截止到2011年底,共举办企业管理干部和职工培训服务项目达到139期,培训人数8千余人.这些实践探索为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1.指导思想及建设思路 遵循国家骨干校建设的指导思想,适应首都产业升级发展需要,创新校企合作长效体制机制,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模式.通过建立"两个中心,一个专家服务团",加强技术培训服务能力为重点提升专业教师社会服务水平和层次. 2.建设目标 重点开展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建立"两个中心,一个专家服务团",中心和服务团人员主要由各系专业教师和各教研室人员组成,开展政策研究咨询、技术服务、管理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每年收入不低于200万元.进一步拓展西部地区行业对口支援与协作服务,包括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四川什邡职业中专学校等重点社会服务项目.积极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留学生与在校学生之间的学习实践交流项目,拓展针对留学生的专项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尝试建立外国留学生到校学习和交流的制度设计. 三、项目建设具体内容 1.建立社会服务长效机制,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1)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开展社会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 学院将从办好高职教育,主动服务首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整体规划以企业咨询、社会培训和技术支持为重点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展社会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酝酿出台有关社会服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为学院系统开展社会服务搭建平台.制定学院开展社会服务的具体配套和激励措施,并提供相应物力、财力支持,成立社会服务发展研究和管理机构,根据学院专业特点和资源优势,社会服务采取团队服务形式,集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服务)和经管类专业优质教师资源,组建"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中心",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提供政策研究、规划制定、业务咨询、人员培训等服务;集中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和工科类专业优质教师资源,组建"技术服务中心"为城市管网、轨道交通、机电等行业提供项目合作、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集中全院各专业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成立"专家服务团"为大型公司企业提供兼并重组、流程再造、营销策划、薪酬设计等咨询服务.通过以上三个组织构建社会服务体系,逐步探索和完善社会服务的制度建设,通过具体的社会服务实践总结提升,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和社会服务体系,提升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并实现每年社会服务收入不低于200万元. (2)以"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强服务行业能力 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以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等文科专业为主导,与各级政府、行业联合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中心",承担与行业有关政策制定的调研、论证及有关方案起草工作,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政策制定提供业务支持和智力参谋.同时,开展行业合作,为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提供咨询培训服务.在三年中,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项目,积极拓展西部地区行业对口支援与协作服务,尤其为西部地区提供行业人员岗位能力等培训服务,在过去的六年中,学院已经为西藏地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统的干部培训了六期,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业及国家法律法规咨询和政策解读等热点方面进行系统的专业化的培训服务,累计培养100余名专业干部,培训服务合作项目对西藏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统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得到了西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大力肯定.在骨干校建设期间,学院还将继续加强与西部地区对口支援的力度,投入更大的资金支持,不但要"请进来",还要"送教上门",选派专家教师到西部地区,给予更多专业方面的培训和咨询指导,提升西部地区行业队伍的整体素质.该中心将由相关专业具有丰富社会服务经历的教授任主任,聘请部分业内专家,和学院优秀教师共同组成团队,实行灵活的运行机制,开展调研论证工作.中心向产学研合作工作委员会负责,实行主任负责制. 中心将试行PMC模式(项目承包模式),制定项目承包办法,项目承包人可自行决定项目参与人和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立项后即进行动态监控,结项前先进行内部审核,根据审核结果对承包人进行等级评分,作为下一个项目的评比依据.在加强调研能力的基础上,中心将拓宽服务内容.即中心既承担政策制定的前期调研、论证和方案起草工作,又负起政策颁布后的政策研究、解读和推广工作,促进行业发展,提升服务水平. 经过三年建设,要把中心建设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调研咨询项目的重要机构,为行业提供政策调研、论证和培训等服务不少于18000人次,每年服务收入不低于120万元. (3)以"技术服务中心"为载体,提升服务企业能力 以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等工科专业为主体,与企业联合建立"技术服务中心",承担校企合作项目,参与企业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等过程,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制定出台有关校企合作技术服务办法,使技术服务的参与各方在合作中充分体现各方的利益需求和诉求.该中心将由技术服务经验丰富的教授任主任,向产学研合作工作委员会负责,实行主任负责制,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与学院优秀教师共同组成团队.合作开展工艺设计和技术应用推广项目.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的作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等工作.在三年中,不断拓展和开发技术服务项目,面向社会和中、高职院校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根据社会和职业院校在校学生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实际需求,为各类人员以及中、高职业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提供服务,不断开拓培训类别和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层次,使职业技能鉴定项目类别和层次能够满足社会和北京职业院校学生技能鉴定的需要,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不低于15000人次.并继续加强在中、高职教育接轨方面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所具有的终身职业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此外,积极开展与西部地区中职学校的对口支援服务,特别是加大与四川什邡地区中职学校合作的力度,在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继续开展新技术培训,提供更为深层次的社会服务. 该中心实行企业项目主导模式.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与企业联合成立项目小组,承接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中心统一调配人才资源,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实施.同时,中心将严格审核监控制度,狠抓立项和结项,严把质量关.项目立项后即进行动态监控,结项前先进行内部审核,根据审核结果对项目负责人进行等级评分,作为承接下一个项目的依据. 经过三年建设,要把中心建设成相关企业项目合作开发的理想伙伴,解决中小企业技术难题,提升为企业服务水平,每年服务收入不低于70万元. (4)以"专家服务团"为载体,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以学院博士科研团队为核心,成立"专家服务团",为企业提供兼并重组、流程再造、营销策划、薪酬设计等咨询服务,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定制培训方案,提供业务或管理培训服务.服务团将由学院业内权威教授任主任,以博士教师组成服务团队. 服务团成员专业领域广泛,将试行多学科融合的专家服务模式.可以为企业提供兼并重组、流程再造、营销策划、薪酬设计等各类咨询服务,力争实现一个团队解决多个问题,为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团将实行项目合作制,承接企业项目后专家团队进行项目细分,责任到人,团队协作,共同提高.服务团将制定项目管理办法,严格动态审核监控,结项前将进行项目内部审核,根据审核结果对责任人进行等级评分,作为承接下一个项目的依据.在加强咨询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服务团将拓宽企业人员培训领域.利用团队成员丰富的教学经历、企业培训经历的优势,创新培训方法,试行多人联合培训,模块教学,提高培训质量,三年中社会培训不低于3000人次. 经过三年建设,要把专家服务团建设成业内知名团队,成为企业咨询培训项目的重点选择对象,在履行社会服务责任的同时提升学院知名度和美誉度,每年服务收入不低于10万元. 2.建立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制定有效激励机制措施 建立学院社会服务的组织机构,成立学院社会服务项目管理小组,制定社会服务战略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有序开展.组建以教授、博士为主要成员的社会服务团队,联系企业服务项目,评估项目的风险,监控项目的实施过程,评价项目的结项成果,保障社会服务有序开展. 建立和完善学院内部激励机制,制订并实施学院《社会服务的管理办法》,确定社会服务的范围,以社会服务的功能进行指标分配,并依据社会服务项目提供的评价及证明材料,实施过程监控;建立鼓励教授博士团队、教师个人和研究人员参与社会服务的激励制度体系,制订学院《社会服务考核奖励办法》,对社会服务项目内容进行分类管理,每年进行社会服务成果统计,将学院教师参加社会服务,包括为企业培训员工、参加企业技术研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等内容作为教师工作量的一部分,纳入到教师业务工作考核和管理范畴,并将其作为绩效考核与职务评聘的重要条件之一. 对合作开发的社会服务项目,学院将给予优先立项和经费上的大力支持,对无经费项目学院将考虑酌情给予资助,保持专业人员服务企业与社会的积极性,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对社会服务工作成绩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对重要技术成果完成者给予重奖. 四、项目进度安排 本项目进度安排如表4-4-1所示: 表4-4-1 项目进度安排表 序号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进度安排 2011年2012年2013年1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利用学院职教所的资源,确定研究课题、方案,进行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初步完成校企合作社会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索.完成制度保障体系的研究和构建,建立清晰明确的权益规定. 研究完善"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和"专家服务团"为核心的社会服务体系. 2 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中心 成立组织机构,完成人员配备,完成中心运行机制研究.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提供咨询培训服务4000人次,实现服务经费收入120万元. 开展政策咨询培训服务,研究试行PMC模式.培训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人员达6000人次,实现服务经费收入130万元. 开展政策咨询培训服务,创新"一心两用"的服务领域.行业咨询培训8000人次,实现服务经费收入140万元. 3 技术服务中心 成立组织机构,完成人员配备,完成中心运行机制研究.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3000人次,其中制造类行业2500人次,服务类行业500人,实现服务经费收入70万元. 开展技术支持、应用推广、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研究试行企业项目主导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5000人次,其中制造类行业4000人次,服务类行业1000人,实现服务经费收入80万元. 开展技术支持、应用推广、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研究试行技术超市服务办法.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7000人次,其中制造类行业5500人次,服务类行业1500人,实现服务经费收入90万元. 4 专家服务团 成立组织机构,完成人员配备,完成服务团运行机制研究.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培训讲座1000人次,实现服务经费收入10万元. 开展管理咨询、培训服务,研究试行多学科融合的专家服务模式.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培训讲座1000人次,实现服务经费收入10万元. 开展管理咨询、培训服务,研究试行"多讲师制"培训方法.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培训讲座1000人次,实现服务经费收入10万元. 五、项目经费预算 本项目经费预算如表4-4-2所示: 表4-4-2 研发能力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表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及来源 北京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 2011年度 2012年度 2013年度 合计 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项目调研 3 3 3 9 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6 7 6 19 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6 7 6 19 小计 15 17 15 47 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中心 机构设立及日常运行 4 4 4 12 人员配备及培训 5 8 5 18 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研究 6 9 6 21 小计 15 21 15 51 技术服务中心 机构设立及日常运行 4 4 4 12 人员配备及培训 5 8 5 18 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研究 6 9 6 21 小计 15 21 15 51 专家服务团 机构设立及日常运行 4 4 4 12 人员配备及培训 5 8 5 18 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研究 6 9 6 21 小计 15 21 15 51 合计60 80 60 200 第五部分 建设经费预算与进度安排 一、建设经费预算 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经费预算总额为693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600万元,占总预算的23.09%;北京市财政投入4950万元,占总预算的71.43%;学院自筹380万元,占总预算的5.48%. 未来三年,重点专业建设预算经费总计4665万元,其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预算经费125万元,用于开展在专业理事会治理下的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共同研讨课程开发、师资评聘、实习实训等工作;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预算经费875万元,用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及优质多媒体课件建设,建设市级、院级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等项目;师资队伍建设预算经费485万元,用于聘用或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和引进骨干教师,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进行优秀专业团队建设,进行科研与学术交流等项目;教学实习实训条件建设预算经费1435万元,用于校内实训室的新建、改扩建及完善现有实训室,搭建校外综合实训平台,稳定和深化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等项目;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预算经费126万元,用于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和服务等项目;专业群建设预算经费1619万元,用于社会保障类专业群、人力资源类专业群、城市智能安全运行类专业群和首都交通服务类专业群的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改革等项目.其他项目建设预算经费总计2265万元,其中: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项目预算经费220万元,"课证一体化"政策环境建设项目预算经费1150万元,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项目预算经费695万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预算经费200万元.以上各建设项目经费预算将严格按照财政部、北京市财政局的要求,做好预算方案并请专家进行论证,以保证项目预算的可行性、科学性. 表5-1 项目资金投入比例预算总表 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总预算及来源 合计 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地方财政投入 学院自筹投入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重点支持专业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80 5.00 45 0.91 125 1.80 2.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560 35.00 315 6.37 875 12.63 3.师资队伍建设 240 15.00 220 4.44 25 6.58 485 7.00 4.教学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720 45.00 665 13.43 50 13.16 1435 20.71 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96 1.94 30 7.89 126 1.82 6.专业群建设 1374 27.76 245 64.48 1619 23.36 其它项目 1.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220 4.44 220 3.17 2.政策环境建设 1120 22.63 30 7.89 1150 16.59 3.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695 14.04 695 10.03 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200 4.04 200 2.89 合计 1600 100.00 4950 100.00 380 100.00 6930 100.00 注:1.中央财政投入占总投入的23.09%,北京财政投入占总投入的71.43%,学院自筹投入占总投入5.48%. 2.中央财政投入、北京财政投入与学院自筹投入之比为1:3.09:0.24 表5-2 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分年度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建设专业 建设项目 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地方财政投入 学院自筹投入 合计投入 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1 劳动与社会保障 重点专业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9 8 8 25 2 5 3 10 11 13 11 35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64 54 65 183 15 25 22 62 79 79 87 245 师资队伍 30 24 24 78 10 17 15 42 40 41 39 120 实训条件 120 50 60 230 45 55 30 130 165 105 90 360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3 15 12 40 13 15 12 40 专业群 79 89 80 248 17 17 16 50 96 106 96 298 小计 223 136 157 516 164 206 162 532 17 17 16 50 404 359 335 1098 2 人力资源管理 重点专业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8 6 6 20 2 5 3 10 10 11 9 30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50 52 50 152 13 25 20 58 63 77 70 210 师资队伍 25 20 20 65 12 17 15 44 37 37 35 109 实训条件 85 50 65 200 30 45 40 115 115 95 105 315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2 13 11 36 12 13 11 36 专业群 79 89 80 248 17 17 16 50 96 106 96 298 小计 168 128 141 437 148 194 169 511 17 17 16 50 333 339 326 998 3 城市管理与监察 重点专业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5 6 7 18 4 3 7 5 10 10 25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50 43 34 127 45 62 46 153 95 105 80 280 师资队伍 20 15 17 52 19 26 23 68 9 9 7 25 48 50 47 145 实训条件 15 90 50 155 5 134 16 155 50 50 20 274 66 360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0 10 10 30 10 10 10 30 专业群 162 253 183 598 15 30 45 177 283 183 643 小计 90 154 108 352 231 479 271 981 34 99 17 150 355 732 396 1483 4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重点专业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8 5 4 17 7 5 6 18 15 10 10 35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46 26 26 98 14 14 14 42 60 40 40 140 师资队伍 15 16 14 45 20 19 27 66 35 35 41 111 实训条件 50 35 50 135 40 45 180 265 90 80 230 400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5 8 7 20 5 8 7 20 专业群 200 75 5 280 70 10 20 100 270 85 25 380 小计 119 82 94 295 286 166 239 691 70 10 20 100 475 258 353 1086 合计 600 500 500 1600 829 1045 841 2715 138 143 69 350 1567 1688 1410 4665 表5-3 其他建设项目分年度投入预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建设项目 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地方财政投入 学院自筹投入 合计投入 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1 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80 80 60 220 80 80 60 220 2 政策环境建设 188 387 545 1120 10 15 5 30 198 402 550 1150 3 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248 253 194 695 248 253 194 695 4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60 80 60 200 60 80 60 200 合计 576 800 859 2235 10 15 5 30 586 815 864 2265 表5-4 骨干校建设项目分年度投入预算总表 单位:万元 序号 建设 项目 建设内容 中央财政投入 北京市地方财政投入 学院自筹投入 合计投入 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2011年2012年2013年 小计 2011年2012年2013年 合计 1 重点专业建设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30 25 25 80 11 19 15 45 41 44 40 125 2.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210 175 175 560 87 126 102 315 297 301 277 875 3.师资队伍 90 75 75 240 61 79 80 220 9 9 7 25 160 163 162 485 4.教学实习实训条件 270 225 225 720 120 279 266 665 50 50 390 554 491 1435 5.社会服务能力 30 36 30 96 10 10 10 30 40 46 40 126 6.专业群 520 506 348 1374 119 74 52 245 639 580 400 1619 小计 600 500 500 1600 829 1045 841 2715 138 143 69 350 1567 1688 1410 4665 2 其它项目建设 1.办学体制机 制创新 80 80 60 220 80 80 60 220 2.政策环境建设 188 387 545 1120 10 15 5 30 198 402 550 1150 3. 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248 253 194 695 248 253 194 695 4.社会服务能力 60 80 60 200 60 80 60 200 小计 576 800 859 2235 10 15 5 30 586 815 864 2265 合计 600 500 500 1600 1405 1845 1700 4950 148 158 74 380 2153 2503 2274 6930 二、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1年,项目启动阶段,制定建设方案并部分启动 1.认真学习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文件,全面领会文件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全员参与建设工作; 2.在北京市教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启动项目建设,召开专家论证会,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编制项目建设方案; 3.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制订项目管理的保证体系和相关制度,制定项目的分阶段目标,负责项目的组织、建设、检查、监督; 4.成立项目工作机构,编制建设项目任务书,确定各项目负责人,划分目标责任,层层落实,任务到人; 5.启动部分建设项目,包括部分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内容改革等. 第二阶段:2012年,项目全面建设阶段,全面实施,初见成效,迎接中期检查 以"4+4"项目建设为主线,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全面展开建设工作. 1.总结提升成功经验,形成理事会治理下的办学长效机制,加大内部人事制度改革,鼓励和引导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强化教师联系企业机制; 2.以4个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创新"岗位直通车"、"三元一新"、"课证一体化"和"段站结合、全程嵌入"人才培养模式,并全面进行教学模式与课程建设、"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3.全面实施高职教育体制机制建设的4个重点项目,即以院系两级理事会为重点,深化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以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为载体,开展"课证一体化"政策环境建设,以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为试点,探索"学分银行"、"双证互换"的运行机制;以"双师"结构为核心,加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以应用研发为重点,推进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4.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验收目标自查整改,准备接受教育部、财政部的中期检查. 第三阶段:2013年,项目完成、总结、验收阶段 1.按照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完成所有建设项目; 2.对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写出自评报告.学院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对各建设项目进行检查评估,查找不足和问题,并进行整改、完善; 3.起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自评报告》,呈报上级部门,接受评估验收. 第六部分 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认真学习落实《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关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高[2007]12号)以及《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把国家骨干校建设作为学院中长期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骨干校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建设,重点是体制机制创新.根据这一目标,学院将重点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这四个依托行业、服务民生的优势专业,满足首都建设世界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以此撬动首都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以及保障特大型城市公共设施的安全运行.学院将利用行业优势和拥有的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的有利条件,推行"双免、单免"的职业技能鉴定模式,探索"学分银行"与"双证互换"的运行机制,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为首都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服务,为首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贡献.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是一项既需要理论指导又需要大胆实践、涉及学院工作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因此,建设工作要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论武装为先导,加强学习,利用各种会议、讲座、报刊、宣传栏、校园网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意义与必要性、建设内容、建设目标与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支持的良好格局,提高认识和执行骨干校建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实施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二、政策保障 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北京市先后制定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的决定》、《北京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关于实施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意见》、《北京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高职院校基本建设经费投入、实训基地建设、"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多次亲临学院检查指导工作;市教委、市财政局将学院列为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城市管理与监察实训基地被列为北京市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学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学院的上级主管部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学院进行国家骨干校建设给予政策支持.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已将学院列入北京市 "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重点支持建设单位,全力支持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重点专业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及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并承诺在国家骨干校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作用,将根据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和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在专业设置、招生就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重点保障. 综上,北京市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北京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上级部门对学院的大力支持,为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组织保障 学院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院长、书记担任组长,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由系部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项目的管理、组织和实施.领导小组下设骨干校建设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和具体建设工作,对项目建设进行日常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 学院成立项目建设工作小组.由建设方案中各项目组成员担任,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依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组织项目建设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编制和协调年度建设计划;督促、检查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定期总结汇报建设情况;解决问题,改进工作. 学院成立项目建设监督小组.由纪检委书记担任组长,校企共建单位负责人、纪检委委员为组员,负责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仪器设备采购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四、制度保障 为保证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健康顺利地进行,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办法,学院制定了《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实行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制定了《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保证建设项目资金投向准确、专款专用.根据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制定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骨干校建设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完善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学风建设,保证骨干校建设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探索建立国家骨干校建设的长效机制. 五、经费保障 学院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建设项目所需专项资金,以中央财政、北京市财政和学院三方共同筹集的方式,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委市政府将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资力度,学院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全额拨款高职示范院校,北京市财政的各项教育事业经费都能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学院将按照北京市财政预算资金管理规定,建立严格的项目资金管理和监控制度,制订详细的分项目、分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开展预算管理,保证项目资金完全用于项目建设,学院纪检部门将进行全程监控.学院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审批权限、预决算制度等,严格审批手续,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严肃性和合理性,使建设资金的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第七部分 预期效果分析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将有力地推动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提升,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首都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发挥显著的推动作用;使学院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强大的带动作用,成为全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模范和改革先锋. 一、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学院在高职教育政策环境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师资培养体制机制创新和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将取得长足进步.在政府和主管部门校企合作政策支持下,建立和完善"院系两级理事会"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立由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和学院三方共同参与的院级理事会,开展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建设.学院将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与首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成立专业理事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立专业共建委员会,城市管理与监察专业探索"一会四化"的校企合作机制,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探索"双元共构、三维共享"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学校和企业行业共建方式,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推出教师"企业实践券"制度,强化教师联系企业机制,积极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深入开展三方合作新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得明显突破 学院将进一步完善订单式、校中厂、课证融合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岗位直通车"、"三元一新"、"课证一体化"、"段站结合、全程嵌入"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与之配套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实践导向,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融教、学、做为一体.充分发挥各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同企业专家们一起参与到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行业企业及用人单位与学院之间组成双赢的强强联合体. 三、"双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形成 学院将通过大力推进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制定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规划,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践挂职锻炼、国内外培训进修、教改研讨会议等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建成一个双师素质优良、教学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实现任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力争承担北京市(省部)级课题4项以上;国家级水平精品教材达到3部以上,市级水平精品(立项)教材达到16部以上. 四、课证充分融合政策环境建设成果初步显现 学院将以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为载体,建立"双免"、"单免"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模式,在国家级示范(骨干)校重点专业实现职业技能考核"双免",在北京市级示范校重点专业实现职业技能考核"单免";探索课证充分融合以及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互换的内容、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制定出可操作的相关办法供有关政府部门参考,在职业教育分级制试点的基础上,初步完成"学分银行"、"双证互换"职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层次,新增鉴定机构达到12个,累计考核鉴定学生人数达到15000人次,其中中高级鉴定人数占80%以上. 五、以技术培训服务为重点的社会服务能力大幅度增强 学院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精细化,制定"校企合作技术培训服务办法",使校企各方在合作中充分体现各方研发需求和利益诉求,以达到互利共赢.重点建立"两个中心,一个专家服务团",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联合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中心",承担行业有关政策制定的调研、论证及有关方案起草工作,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提供政策制定、业务支持和智力参谋;与企业联合建立"技术服务中心",承担校企合作项目,参与企业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等过程,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成果和运用方案;以学院优质教师队伍为核心,成立"专家服务团",为企业提供兼并重组、流程再造、营销策划、薪酬设计等咨询服务,年平均服务收入不低于200万元. 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尤其是重点专业建设,使学院服务首都区域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继续坚持"面向首都,依托行业,服务民生"的办学定位,在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得明显突破;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理实一体教学等方面树立学院品牌;在开展继续教育、社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促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附件一: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为全面落实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保证建设方案执行的严肃性,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建设项目实用性与经济性的最佳结合,达到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既定目标,根据教育部和财政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学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学院秉承"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办学理念,坚持"面向首都,依托行业,服务民生"的办学定位,以培养"德艺双馨,持续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形成理事会或董事会治理下的办学长效机制,加大内部人事制度改革,鼓励和引导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优化专业结构、稳定专业数量,创新"岗位直通车"、"三元一新"、"课证一体化"和"站段结合、全程嵌入"等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与职业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重点专业学生就业率达到100%,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重点专业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进一步拓展北京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北京市公共实训基地面向首都高校和全体市民的开放式的社会服务功能,继续承担对四川德阳、什邡地震灾区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无偿援助的社会责任,为首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为建设一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第二条 建设项目内容:学院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归纳为4个重点专业和4个重点项目.通过三年建设,重点建设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城市管理与监察(城市设施安全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四个具有创新型教学模式的重点专业;以四个重点专业带动"四大专业板块群"建设的思路,调整专业布局,整合资源,带动整体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重点项目建设:以院系两级理事会建设为重点,创新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以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为载体,开展"课证一体化"政策环境建设;以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建设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以培训咨询为重点,推进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第三条 项目建设实施"统筹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目标责任制,以"统一规划、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严格考核与监督"为原则."统一规划"就是学院统一制定相关政策制度、规划总体建设方向和重点项目;"分级管理"就是将建设项目的实施与管理进行逐级分解,明确具体建设责任单位;"责任到人"就是每个项目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人;"严格考核与监督"就是专门成立监督检查领导小组,负责对建设项目全程监控、严格把关. 第二章 机构组成与管理职责 第四条 学院成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建设监督领导小组、分项目建设工作组等机构,全面负责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实施与领导工作. 第五条 学院成立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院长、书记担任组长,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由系部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项目的管理、组织和实施.制订保证项目顺利完成的各项政策及措施,充分动员、调动和组织学院的一切力量,保证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和具体建设工作,对项目建设进行日常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 第六条 学院成立项目建设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由纪检委书记担任组长,校企共建单位负责人、纪检委委员为组员的项目建设监督小组,负责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仪器设备采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保证建设质量和决策民主、管理科学. 第七条 分项目建设工作,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依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组织项目建设工作.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以专业建设为核心进行归口管理.分项目建设工作组负责与专业相关项目的实施和日常管理,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贯彻建设精神;编制和协调年度建设计划;督促、检查建设项目的实施进度,检查有关政策及措施的落实情况等;及时总结、交流、推广项目建设的经验,进行必要的理论研究;统筹、协调解决分项目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及时发布项目建设中各方面信息. 第八条 为保证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各有关部门、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必须服从大局,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在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九条 分级管理责任制,院长对教育部负责,各系(部)处所(中心)主管对院长负责,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对系(部)负责,逐级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各个责任人必须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并将项目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相关部门责任人的重要指标. 第三章 建设项目的实施 第十条 所有项目,立项前必须进行充分调研,并组织校内、外专家对项目论证报告进行评审;立项后建立相应的监督、验收专家组,对项目执行情况和项目的实际效果进行考评. 第十一条 各建设项目实行目标责任制,由学院与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签订责任书.学院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行严格的绩效考评,以保证建设项目的完成. 第十二条 项目负责人每年向建设领导小组提交绩效报告,根据建设成效对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进行奖励或处罚. 第十三条 建设项目整体绩效考核.学校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整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估与考核,每学期项目建设专家顾问咨询委员会对建设项目整体运行状况、运行效能进行评估、考核,提出评估意见和改进建议. 第十四条 建设领导小组对所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监控,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项目负责人汇报建设进度,领导小组总结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布置下一阶段建设任务,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保证建设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第十五条 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情况作为专项议程,每年向学院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提交书面报告,由全体职工代表进行审查、讨论,实现思想认识到位、检查督促到位. 第十六条 加强制度建设,引入开放式项目管理模式,实现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项目建设质量的持续改进,保证项目的良性运行. 第十七条 实训基地建设要积极探索校企组合新模式,加强现有资源整合,强调整体性、突出真实性、体现实用性、保证先进性,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实训基地具有一定的"造血"机能,满足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第十八条 加强建设项目的理论研究,及时进行成果总结,实现建设成果和教育资源的共享. 第四章 建设项目的检查与监督 第十九条 所有建设项目均实行全程监控、严格把关.由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项目建设监督领导小组共同实施. 第二十条 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的检查与监督,主要包括对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实施情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用人单位对学院顶岗实习学生和毕业生的质量评价,带动区域和行业内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水平提高情况. 第二十一条 教学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检查与监督,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构建及标准研制情况,精品课程及配套教材的建设情况,精品课程在区域或行业内职业院校中推广使用情况,专业资源库建设情况. 第二十二条 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的检查与监督,主要包括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情况,培养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比例,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锻炼、技术服务、参与产品开发的情况,以及出国深造、进修情况. 第二十三条 教学实验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检查与监督,主要包括新建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情况和使用情况,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情况,新增设备的生产性、先进性、实用性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第二十四条 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项目的检查与监督,主要包括社会服务、承担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劳动技能证书的情况,开展校际合作和国际合作交流的情况. 第二十五条 对于每项检查监督,均要有总结材料,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行必要的理论研究,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 第五章 考核与奖惩 第二十六条 考核的组织是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进行公正、客观的考核. 第二十七条 考核的范围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所有项目. 第二十八条 考核的主要内容为项目目标完成情况,包括项目的阶段、全年和终结工作目标完成情况,项目进度、项目团队管理和项目效益.将考核内容进行量化,实行等级制考核. 第二十九条 考核方式,采取自我检查与考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按照阶段检查和终结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以终结考核为主,结合日常掌握的情况综合平衡,综合得出结论. 第三十条 实行月报和年报相结合的制度,每个月底对项目建设进度、建设效果等情况进行信息报送,考核部门将初步的评价和进一步的指导意见反馈给各项目组;每学期期末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将考核结果在全院进行通报,对偏离工作目标的部门限期整改;年终对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总体考核. 第三十一条 项目终结考核,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以文件形式提前通知被考核单位和个人.被考核单位在接到通知后,在一周内按考核要求进行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同时准备好有关考核所需要的材料,以备考核工作小组考核.考核结束后,将考核情况向被考核部门进行反馈,并在全院进行通报. 第三十二条 奖罚措施,学院根据考核结果予以通报和奖惩.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按照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对优秀的项目小组和项目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好人好事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不能如期完成工作目标的个人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直至免职,并扣发绩效酬金;对由于实施不力造成一定后果的项目,及时调整项目负责人. 第六章 资金与设备管理 第三十三条 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所需建设资金,采取中央财政引导、北京市财政配套资金为主、学院积极自筹的方式解决. 第三十四条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建设资金实行单独核算,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高[2007]12号)等一系列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加强对建设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实现经费管理到位. 第三十五条 对50万元以上的大型及大批的仪器设备购置,必须实行政府招标或网上招标采购制度.由学院自行采购的设备,在价格商议及谈判过程中,须有包括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项目建设监督检查领导小组成员在内的3位(及以上)相关人员同时参加. 第三十六条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严格执行学院制定的项目金额20万元以上或单件设备金额5万元以上,均实行财务审计的制度.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项目批准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学院骨干校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附件二: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对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保证骨干校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按照《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高[2007]12号)、《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教高函[2010]27号)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专项资金来源包括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北京市财政配套专项资金和学院自筹资金.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四个重点专业建设,北京市财政配套专项资金和学院自筹资金主要用于专业群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 第三条 学院对骨干校专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专款专用.专项资金的管理原则:总体规划,分年度实施;项目管理,绩效考评;确保重点、兼顾一般. 第四条 项目建设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政、财经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凡使用国家骨干校建设专项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应纳入学院资产统一管理,合理使用、精心维护. 第五条 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与骨干校建设项目无关的日常公用经费的开支,以及国家规定不得列入的其他费用支出. 第二章 预算管理 第六条 学院根据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结合学院的发展战略、四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四个重点建设项目以及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北京市财政配套资金和学院自筹资金等情况,编制"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方案及项目申报书",报教育部、财政部审批立项. 第七条 学院财务处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财政局批复下达的预算及有关要求,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分别按来源渠道、项目单位,进行项目单独明细核算,专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第八条 专项配套资金预算一经审定下达,必须严格按预算执行,一般不作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按教育部、财政部、北京市财政局有关规定办理,进行预算调整. 第三章 支出管理 第九条 骨干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支出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经批准的基本建设支出项目,须按基建财务规定和要求进行核算和管理. 第十一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本着勤俭节约、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四章 决算管理 第十二条 年终,学院根据财政部门年度决算工作要求,及时将骨干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支出情况按预算科目编报财务决算,并提供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效益、资金管理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有关资料. 第十三条 各项目承建部门应高度重视和确保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预算的执行进度;各项目年末结存的资金,应按照《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性结余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骨干校建设领导小组及骨干校建设财务管理与监督办公室应对骨干校建设各项目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实施全面监督,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和评估. 第十五条 专项资金的大额采购、使用,学院纪检部门要全程进行监督. 第十六条 各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全程负责,定期向骨干校建设领导小组汇报项目实施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确保资金不被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十七条 骨干校建设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如发现有挪用、挤占骨干校建设专项资金的行为,以及因管理不善导致资金浪费、资产毁损、效益低下的,将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做出处理,情节严重者,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项目批准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学院骨干校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昌平旧县规划公示  从旧县去昌平北站  昌平旧县羊蝎子电话  泰安旧县村未来规划  东平县旧县二村石子厂  阳朔旧县村秘密花园  泰安旧县村何时开发  湛江湖光旧县村黑社会  东平县旧县乡旧县一村  旧县村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