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针对阅读教学中的基本理念"重视阅读过程和阅读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一篇教学案例与评点.(500字左右) 缘何三打 ————《三打白骨精》教学片段案例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从孙悟空的三打中知道孙悟空本领高强,既然如此,那么,吴承恩在文章中为什么不一次就打死白骨精,而要打三次呢?请同学们讨论. 学生:如果一次就打死白骨精,文章就不精彩,就不能吸引我们了. 教师:为什么一次性打死白骨精,文章就不精彩,而三次才打死白骨精文章就精彩了呢? 学生:因为有白骨精的三变,所以有三打. (接下来让学生分别品读描写白骨精三变的画面,在读的过程中可以与同桌交流想法——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白骨精!) 学生交流. 教师:显然吴承恩想让读者知道白骨精并不愚蠢,是狡猾、诡计多端的.那么,文章如果这样写:白骨精非常狡猾而且诡计多端,她为了吃到唐僧肉,变化了三次,先变成美丽的村姑,再变成老妇人,最后变成白发老公公.但是孙悟空很机智,三次都识破妖魔诡计,勇敢的打死了妖精.这样的文章与课文比较,哪篇文章给你的印象更深,为什么? 学生:课文给我们的印象深,因为课文写得具体,读完课文,画面很清晰. 教师:课文写得具体,画面很清晰.说得太好了!请学生再读课文. 教师:白骨精明知孙悟空厉害,却不愿放弃吃唐僧肉的梦想,可见她贪婪;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先变成美丽的村姑,再变成老妇人,最后变成白发老公公,三次变化,表现了她狡猾、诡计多端;正因为白骨精的三变,才有了孙悟空的三打."变"是为了欺骗唐僧师徒,从中找准机会,吃到唐僧肉;"打"是为了揭穿白骨精的阴谋,保护唐僧,尽徒弟之职.正因为有了这一正邪生死较量,变得越狡猾,打得才尽兴,这样的反衬,使得文章环环相扣,高潮迭起! 评析: 新课程标准凸显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视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认为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因素."三打白骨精"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以为学生在理解上不存在什么问题,而在本课中,我抓住了学生怎样进行阅读名著,适时质疑,与学生一起探究,从而达到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追求的那种"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最佳教育状态. 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对于名著导读来说,那就是要通过一堂课的引领让学生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关于名著阅读,有观点认为应该指导学生用文学的方式来阅读.我以此为理念,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反复"的写法中研究人物特点.当学生在"三变""三打"的交流中,在对语言的品味分析中感受了白骨精和孙悟空的特点后,学生凭借原有经验和本课所学,通过发现"三打"与"三变"的关系,对"反衬"写法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在研读中品味语言、感悟语言,比如对"美貌""八旬老妇人""劈脸打来""当头一棒""抡起一棒"等比较分析,再比如对"闪""夺"等词的准确理解,对发现名著的语言魅力起了很好的作用. 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孩子在比较中阅读,在阅读中比较,划划读读,集体交流,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于文字背后,感受了白骨精的阴险、狡诈、伪善;感受了《西游记》情节曲折、想象丰富;感受了名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