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自考科目 >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08-29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课程代码:00403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实践性、理论性并重的应用性基础理论课程.该门课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家庭和家庭教育的概念,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和教育能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以及如何组织对学前儿童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家庭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处理方法,把握学前儿童家长的特点和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理论,了解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提高对家长的咨询能力和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主要是研究出生至6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活动,揭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规律,以提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该课程是一门多边综合学科,它与《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游戏论》《学前儿童特殊教育》等学科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发展的总体态势,从而提高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学好本课程创造有利条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中的对象(次重点) 2、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具体过程(重点) 3、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次重点) 4、制约家庭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一般)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方法 1、情报研究的概念、调查研究的概念、经验总结的概念、实验研究的概念、质的研究的概念、行动研究的概念(重点) 2、情报研究的过程、调查研究的过程、经验总结的过程、实验研究的过程、质的研究的过程、行动研究的过程(重点) 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1、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次重点)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重点) 第二章 家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家庭的概念,了解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等基本知识,为学习后面学前家庭教育的有关章节提供条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家庭的概述 1、家庭的概念(重点) 2、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重点) 3、家庭的生命周期(一般) 第二节 家庭结构 1、家庭结构的概念(重点) 2、家庭结构的类型(重点) 3、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趋势(次重点) 第三节 家庭关系 1、家庭关系的概念、家庭关系的特点(重点) 2、家庭关系的类别(重点) 3、影响家庭关系的因素(重点) 4、家庭关系的发展趋势(次重点) 第四节 家庭的功能 1、家庭功能的概念和类别(重点) 2、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重点) 3、家庭功能的变化和演变(次重点) 第三章 家庭教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了解现代教育体系下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概述 1、家庭教育的概念、性质、特点(重点) 2、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次重点) 第二节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1、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重点) 2、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参与(重点) 3、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的概念(重点) 4、社区与家庭教育的相互影响(重点) 5、传播媒介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及家庭对传播媒介的选择(一般) 第三节 学习社会中的家庭教育 1、终身教育思想的内涵(重点) 2、实现家庭的终身教育目标需要具备的条件(一般) 3、学习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的概念(重点) 4、学习型家庭的特征(重点) 第四章 家长与子女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家庭中不同角色的职责特点,如父母、祖辈子女的职责,了解亲子关系的概念、形成、互动过程,及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提供依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父母的职责 1、影响父母角色的因素(重点) 2、父母的作用(一般) 3、称职父母的典型特征(重点) 4、父母的角色分工及教育重任(次重点) 第二节 祖辈的职责 1、祖辈家长的定义、家庭类型和作用(重点) 2、祖辈家长的教育特点及成因(次重点) 第三节 子女的职责 1、子女角色的地位(次重点) 2、子女角色的职责和权利(次重点) 3、子女角色在家庭中的作用(次重点) 第四节 亲子关系 1、亲子关系、亲子互动的概念(重点) 2、社会转型期的亲子关系特点的新发展(次重点) 3、亲子间的要求及地位(次重点) 4、亲子间的良性互动(重点) 5、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次重点) 第五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念与类别,了解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的影响,理解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初步体会如何针对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开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念与类别 1、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念(重点) 2、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重点) 3、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类别(重点)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1、不同的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对教育行为的影响(重点)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 1、学前儿童家长不同辈分、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职业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一般) 第六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含义与类型,理解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其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含义与类型 1、教养方式的概念、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概念(重点) 2、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三种划分方法.(重点) 3、学前儿童家长主要的四种教养类型,如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娇惯溺爱型、忽视冷漠型(重点)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对其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 1、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重点) 2、绝对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重点) 3、娇惯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重点) 4、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重点)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 1、夫妻关系、家长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重点) 2、孩子的性格、年龄、性别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次重点) 第七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类别,理解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对其教育行为的影响,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因素,从而初步体会如何提高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类别 1、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重点) 2、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各类别名称(重点) 3、家长了解儿童需求的能力的途径(重点) 4、家长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对应的教育行为(重点) 5、家长协调亲子关系的方法(次重点) 6、家长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对应的教育行为(一般)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1、了解幼儿需求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重点) 2、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重点) 3、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次重点) 4、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一般)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因素 1、影响学前儿童家长了解儿童需求能力的因素(次重点) 2、影响学前儿童家长评价儿童发展能力的因素(重点) 3、影响学前儿童家长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的因素(次重点) 4、影响学前儿童家长处理儿童问题能力的因素(一般) 第八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原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初步体会确立科学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则的必要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1、家庭教育的目的(重点) 2、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重点) 3、学前儿童教育教育目的概念(重点) 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的作用(次重点)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 1、健康教育的任务(重点) 2、健康教育的要求(重点) 3、认知教育的任务(重点) 4、认知教育的要求(重点) 5、品行教育的任务(重点) 6、品行教育的要求(次重点) 7、审美教育的任务(重点) 8、审美教育的要求(次重点) 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四项原则具体名称(重点) 2、寓教于生活和娱乐中的原则注意事项(次重点) 3、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相结合原则的注意问题(次重点) 4、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的要求(次重点) 5、教育要求一致和教育方法灵活相结合原则的注意问题(次重点) 第九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初步了解产前保健和胎教的相关内容,熟练掌握不同年龄段婴幼儿不同的家庭教育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产前保健与胎教 1、产前营养的意义(重点) 2、孕妇必须注意的营养物质(次重点) 3、对胎儿有害的药物及化学物质(重点) 4、孕妇情绪对胎儿的影响(重点) 5、影响孕妇情绪的因素(一般) 6、胎教的内容(重点) 第二节 乳婴儿的家庭教育内容 1、身体适应的内容(次重点) 2、自制行为发展的内容(重点) 3、基本信任感建立的内容(次重点) 4、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容(重点) 5、对婴幼儿进行言语刺激的内容(重点) 第三节 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内容 1、发现个人能力的途径(重点) 2、建立常规,对个人行动负责的法则(重点) 3、区分社会角色,学习与人相处的途径(次重点) 第十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概念、对象及作用,了解非期望行为的概念、发生原因,明确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策略和方法,初步体会如何针对学前儿童非期望行为开展家庭教育的策略、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概述 1、家庭教育方法的概念、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概念(重点)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对象(重点)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作用(次重点) 第二节 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方法 1、非期望行为的概念(重点) 2、非期望行为的发生原因(一般) 3、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重点) 4、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方法(重点) 第三节 管教的策略 1、对儿童非期望行为管教策略的各名称(重点) 2、行为改变技术的含义及操作方法(重点) 3、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的含义及操作方法(重点) 4、沟通的策略的含义及关键点(重点) 5、父母效能训练策略的含义及关键点(重点) 6、比较各管教策略的异同(次重点) 第十一章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目的与任务,领会领导工作的原则,把握指导工作的主要对象;了解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形式、组织与管理,从而提高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从事该项工作的自觉性,提高自身的指导素质和管理能力,为更好地开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创造条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1、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缘由(重点) 2、家庭教育指导的性质(次重点) 3、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重点)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任务、原则与对象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重点)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次重点)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次重点) 4、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重点) 第三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1、指导内容的要求(次重点) 2、指导内容的类别(一般) 3、指导内容的分年龄要求(重点) 第四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 1、指导形式的概念(重点) 2、指导形式的要求(重点) 3、个别指导形式(重点) 4、集体性指导活动(重点) 5、文字音像资料的介绍、推荐与提供(次重点) 6、指导形式的选择与发展(一般) 第五节 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与管理 1、指导工作的领导体制(一般) 2、管理者与指导者的队伍建设(重点) 3、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重点) 4、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评价(次重点) 5、家庭教育指导的科学研究(次重点)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指定教材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李洪曾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二、考试内容 本课程考试内容覆盖到章,其中各章中不做要求的节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 三、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内容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 2、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3、本课程较适合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4、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及格. 四、题型示例 1、填空: 家庭环境分 环境和 环境. 2、单项选择题: 学前儿童家长要形成不同的教育模式,应具备的教育观念是( ) ①人才观②儿童观③道德观④教育观 3、多项选择题: 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方法有( ) ①榜样示范法 ②正面说理法 ③暗示提醒法 ④批评惩罚法 ⑤自然后果法 4、名词解释题: 学习型家庭 5、简答题: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6、论述题: 论述祖辈家长的教育特点,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发挥祖辈家长的教育优势.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学前教育自考本科科目  学前教育专业自考科目  学前教育自考更改科目  自考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比较教育自考重点  学前教育自考本科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资料  学前教育自考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自考论文答辩  自考学前教育专业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