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中也提到音乐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欣赏在开发孩子智力、陶冶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养他们良好气质修养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标志之一,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完美的音乐教育."那么,如何进行音乐欣赏教育呢? 一、多设环节,多听多感受 对于低年级而言,上音乐课是充满乐趣的,音乐欣赏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多设一些环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音乐,那么这个音乐作品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如在学习《森林中的铁匠》这节课中,我分别采用了图谱教学、音乐与美术结合、借助打击乐器、模仿打铁等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体会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其次还可以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有利于孩子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如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鹅舞曲》时,可出示芭蕾舞剧《天鹅湖》挂图,有条件的还可播放有关的录像或影碟,让学生边听边看.这种视听结合的方法,对孩子感知舞曲的形象及情绪颇有益处.当然对于低年级活泼好动的特点,在音乐欣赏中还要加入一些律动,让孩子随音乐律动更能体会到音乐的情绪情感. 二、对比欣赏,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对比欣赏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能很直接的让学生知道两首乐曲的差别.在对比欣赏中,找些可比性强,富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可以从旋律、节奏、体裁、力度和音色上进行对比欣赏,同时要明确对比的目的和意义,更应突出重点、难点,以便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欣赏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还可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对比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欣赏的乐器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如欣赏《牧童短笛》与《火把节之夜》的对比,因为乐器的不同,学生的感受也不同;作品的地域不同也会有不同的音乐感受.如歌曲《鲜花雨露》和《小红帽》一个是中国作品,一个是外国作品,演唱效果截然不同.对比欣赏也是音乐欣赏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手法. 三、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而教师便是给学生穿针引线的人.在音乐欣赏中教师给学生一些引导,在体会音乐时要让孩子自己去体会乐曲的快乐、忧伤.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和学习.如在欣赏《田园随想》中的《间奏曲》和《小步舞曲》时,我让学生讨论乐曲表达的是个什么样的画面,并让小组合作将他们想象的画面画下来,学生边听边画,从而也加深了对乐曲的理解.欣赏时还应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他们所喜爱、感兴趣的内容开始,逐步由近及远地扩展他们的视野.教学中常以儿童歌曲入手,逐渐过渡到其他歌曲;由富于儿童情趣的器乐曲扩展到其他内容的器乐曲;由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歌扩展到其他地区与民族的民歌;由中国的音乐作品扩展到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使欣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越是低年级的孩子越是想象力丰富,给孩子一首乐曲,你根本不知道他会给你一个怎样的世界. 四、借助联想法创造意境,诱发美感 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总是心理描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可见音乐作品是与一定事实形态联系在一起,与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引导他们通过心理活动设身处地地构思,以获得鲜明生动的想象,这就是联想法.它关键是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所抒发的感情,并对作曲家描绘的"音画"展开想象物联想.几乎每一次欣赏都要和想象联想结合到一起,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一定要肯定学生的想象,因为音乐欣赏中没有准确答案,只要是学生的切身感受教师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如在欣赏《阿细跳月》时,我给学生们讲了关于阿细跳月的故事,于是学生们凭借想象,随音乐模仿打火的情景. 五、将音乐欣赏形象化 音乐作品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声乐作品有歌词,其音乐形象比较具体、明确,欣赏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便可领会.因此低年级欣赏教学中,应从歌曲入手,如《劳动最光荣》、《铃儿响叮当》等.器乐作品由于没有文字的参与,音乐内容就比较抽象.在学生初次欣赏器乐作品阶段,可以从《龟兔赛跑》、《彼得与狼》等带解释词的音乐童话故事开始,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再欣赏直接模仿或近似模仿自然音响的作品,如模仿钟声的《在钟表店里》、模仿鸟叫声的《百鸟朝凤》等乐曲.这两种直观性的听觉形象,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通过上述过渡,再逐步引导他么欣赏纯音乐作品,就水到渠成,不为其难了. 总之,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是孩子在音乐欣赏中的启蒙老师,我们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培养出他们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主要有一个好的习惯再加上家长对孩子艺术才能的培养,相信孩子们一定能越来越好.小学音乐课的欣赏教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积极引导,寻求最恰当的教学途径,优化音乐课堂结构,全面提高音乐素质,使学生具有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要使音乐欣赏教学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一定音乐素质的音乐欣赏者,还须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去摸索出新的教学方法,使音乐欣赏教学更科学合理,更易于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使我们的音乐教学永远充满着动力与活力.其实用心备课,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学生一定会爱上欣赏课,从而达到音乐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