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连云港车管所电话 > 尿素反应耦合法合成异氰酸酯(MDI) 清洁工艺集成技术
  • 尿素反应耦合法合成异氰酸酯(MDI) 清洁工艺集成技术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3-04-02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化工轻工领域
    ??
    尿素反应耦合法合成异氰酸酯(MDI)
    清洁工艺集成技术
    项目简介:非光气法清洁工艺。碳酸二甲酯与苯胺反应生成苯氨基甲酸甲酯副产甲醇、二苯基脲与甲醇反应生成苯氨基甲酸甲酯副产苯胺两个反应耦合,利用中间体交换由二苯基脲与碳酸二甲酯直接生成苯氨基甲酸甲酯,苯氨基甲酸甲酯与甲醛聚合生成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后经直接热 产异氰酸酯。无其它副产物生成,大大地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减少了分离难度,增加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无任何污染物排放;并相应提出了尿素与苯胺非催化法合成二苯基脲的新工艺,副产的NH3 易于分离,返回尿素合成过程。
    应用前景:MDI要用于合成聚氨酯,也是农药、医药、染料、皮革等行业的重要的中间体。目前,我国MDI 年需求量约为75 万吨,其中进 占55%。国际上的咨询机构预计未来5 年全球MDI 需求量将以5.4%/年左右的速度继续增长,到2011 年需求量将超过480 万吨。亚洲市场需求量增长速度为7%/年,而中国需求增速将高达10%。
    推广及合作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科技开发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崔 倩 联系电话:010-62554257
    电子 :kaifa@home.ipe.ac.cn 传 真:010-62554257
    亚熔盐法钒渣提钒铬清洁生产技术
    项目简介:1)反应温度低:传统焙烧温度为750~850℃,亚熔盐钒 洁工艺反应温度仅为200~400℃,反应能耗大大降低;2)V、Cr提取率高,V的提取率可由老工艺的80%提高到95%,Cr 的提取率可由老工艺的无法提取提高到80%以上;3)工艺中无氨氮废水及废气的排放;4)可实现尾渣的综合利用。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资源利用率高、无污染物排放,经济效益显著。形成以钒铬高效提取-多组分清洁分离-钒铬产品转化-提钒尾渣综合利用的清洁生产技术。
    应用前景:钒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在钢铁、有色冶金和化工部门有着广泛用途。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钒在航天、能源工业等行业的广泛应用,钒的需求量将日益增加。现有提钒技术资源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企业对钒渣提钒清洁生产技术需求迫切。本项目在温和条件下可实现钒 的钒铬的高效回收,并可削减提钒废水排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科技开发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崔 倩 联系电话:010-62554257
    电子 :kaifa@home.ipe.ac.cn 传 真:010-62554257
    难选铁矿石循环流化床磁化焙烧技术
    项目简介:在我所1966 年3 万吨/年流化床磁化焙烧技术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流态化理论及流化床技术的发展,开发了难选铁矿石循环流化床磁化焙烧工艺及技术,提高了磁化焙烧反应效率。新开发的工艺中磁化焙烧尾气先在燃烧室中通过燃烧释放其中未反应还原性气体的潜热,再通过多级旋风筒预热器与冷铁矿石粉体换热回收热量;采用流态化冷却器回收高温焙烧矿的显热。本技术具有磁化焙烧效率高,焙烧过程热量回收利用充分等优点,可降低难选铁矿石粉体磁化焙烧过程的能耗,提高难选铁矿石磁化焙烧过程的经济性。
    应用前景:我国钢铁高速增长的势头在短期内还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未来对铁矿石的需求还将大幅增加,铁矿石的供应形势不容乐观。采用本技术,可望实现难选铁矿石高效开发利用。若实现100 亿吨难选铁矿石的利用,将能够生产出近40 亿吨铁精矿,目前市场条件下产值可达3 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经济效益巨大。
    推广及合作方式:授权使用技术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科技开发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崔 倩 联系电话:010-62554257
    电子 :kaifa@home.ipe.ac.cn 传 真:010-62554257
    新型钢坯高温防氧化涂料
    项目简介:原材料来源广泛,对钢种具有普适性。1)能有效地降低高温炉中待轧钢坯的表面氧化和脱碳,有效防氧化温度可达1300℃,可直接在钢坯从连铸机到加热炉前热送过程中对600-1000℃热钢坯进行喷涂;2)不会与钢材表面发生严重的化学反应,传送过程中与基材结合紧密,机械动作不致使涂层高温脱落;3)环境友好;4)高温下可自动愈合,保证致密性和完整性;5)成本低,平均用量3-5kg/吨钢。
    应用前景:高温氧化产生的氧化铁皮给钢铁生产带来了直接的产量和质量损失,若不及时清除干净,轧制时将会压入坯料表面,造成产品表面缺陷,甚至报废。本涂料的推广应用至少将氧化烧损降低50%以上,按国内目前的产能粗略统计,可增产粗钢400 多万吨以上,按吨钢综合能耗在0.8t标煤 ,可节约320万吨标煤,按吨钢耗能水量为15m3 ,可节约工业用水6000 万吨,如果按新增节约产量每吨钢坯纯利润1000元,平均一年可以多创造40亿元的经济效益。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科技开发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崔 倩 联系电话:010-62554257
    电子 :kaifa@home.ipe.ac.cn 传 真:010-62554257
    新型高效超滤汲取浓缩技术及装置
    项目简介:该技术及装置利用浓差极化原理高效浓缩生物大分子产品,在无剪切或低剪切的条件下进行,有效地降低了剪切导致生物大分子失活、变性的风险,特别适合对剪切敏感的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的浓缩;与传统错流过滤浓缩工艺相比,该技术及装置无料液循环,节约能耗效果显著。该装置实现了自动连续超滤-浓缩-分析-汲取,操作简单,不引入其它杂质,料液处理量达60L/h 以上,料液浓缩倍数超过50 倍,产品质量和活性回收率大于90%,可长时间连续运行100 小时以上无需停机清洗,显著节能50%以上,可获得传统超滤浓缩技术无法达到的浓缩效果。
    应用前景:料液浓缩是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功能性生物产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单元操作之一,传统技术因膜污染导致的通量下降及因循环错流导致的剪切失活均降低了生物产品的浓缩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本技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合作开发、设备定制销售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科技开发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崔 倩 联系电话:010-62554257
    电子 :kaifa@home.ipe.ac.cn 传 真:010-62554257

    尺寸均一、可控的海洋多糖微球与微囊的制备技术
    项目简介:本项目中所采用的微孔玻璃膜乳化技术及相关设备,可用于亲水、疏水、多孔、单孔、无孔等多种性质的微球及微囊制备,乳化条件温和,且步骤简单,易于放大,便于工业化生产。可制备从纳米级到微米级的微球级微囊,粒径在400nm 到100μm 之间可控,所制备出的微球及微囊粒径均一性好,粒径分布系数小于15%,可用做药物载体和生物分离介质等。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新型的微球表面修饰技术,制备得到不同性质、用途的微球,实现了海洋多糖材料的高附加值利用。并且本项目中所用大型生产设备为自行开发研制,属于国际首创,可实现全自动生产,每批乳液产量可达到30 升以上,连续两批产品的平均粒径的变动系数控制在20%以内。
    应用前景:本项目中所制备的琼脂糖层析介质,粒径均一,批次间重复性好,不经筛分即可使用,凝胶强度高,在实际应用中显示了很好的分离效果,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合作生产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科技开发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崔 倩 联系电话:010-62554257
    电子 :kaifa@home.ipe.ac.cn 传 真:010-62554257
    秸秆汽爆变性新技术与生态板生态肥产业化示范工程
    项目简介:该项目基于秸秆和木材在结构与化学组成方面的差异,通过秸秆转化、利用的过程中,将生物转化与秸秆组分分离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根据大规模产业化的要求,进行了工艺技术与过程工程一体化的深入研究,采用“爆”的方法,利用秸秆在高温高压的蒸气中自然产生的各种低聚糖和糠醛、酚等天然黏合剂,并 了防回潮变形、防腐等关键技术,不添加任何黏合剂就生产出了可完全降解的装饰板。用同样的方法生产出含有腐植酸的生态复合肥,全部生产过程没有三废排放,实现了对作物秸秆的全利用。
    应用前景:目前国内生产各种密度板,多以胶或树脂为黏合剂,甲醛含量过高,危害人体健康。本项目粉碎后的玉米秸秆经汽爆过程产生出植物纤维,纤维干燥后,即可加工成绿色板材,并能替 材、塑料,热压成内包装材料、一次性餐具盒、农业工程绿色育苗器等产品,用过之后可完全降
    推广及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科技开发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崔 倩 联系电话:010-62554257
    电子 :kaifa@home.ipe.ac.cn 传 真:010-62554257
    纸浆与腐植酸肥料联产技术
    项目简介:基于黑液肥料化利用的制浆工艺,采用改变前端制浆工艺和末端黑液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集成技术,利用氢氧化钾和亚硫酸铵脱出木素,将脱出的木素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低分子量的高效腐植酸,黑液中除含有丰富的腐植酸外,还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钾和氮元素,以这种黑液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的腐植酸钾肥料。采用该工艺,原有制浆和造纸设备无需改变,只需建设配套的肥料生产线即可。
    应用前景:腐植酸钾市场销售价为4000元/吨以上,同时,用腐植酸钾为主要原料,与无机氮肥和磷肥进一步制备成腐植酸复合肥料,视养分含量不同,其售价在2500 元左右。试验报告显示,在施用同等量氮 养分的条件下,农作物产量增产幅度为10%-17%,效果显著。腐植酸肥料在农业生产上有很大的需求,以每亩使用量100 公斤 ,全国农业耕地有18亿亩,如有10%耕地使用腐植酸肥料,其需求量就有1800 万吨,其市场需求量十分巨大。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科技开发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崔 倩 联系电话:010-62554257
    电子 :kaifa@home.ipe.ac.cn 传 真:010-62554257
    新疆紫草繁育及种植技术
    项目简介:本项目利用组织培养和生物反应器技术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大规模培养增殖,实现新疆紫草的快速繁殖,同时筛选出了一个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含量高的细胞系,含量达到5.37%,为有效成分的工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通过对新疆紫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建立了新疆紫草浸种和包 苗技术,发芽率达76%以上。在温室大棚中成功实现了穴盘育苗,出苗率达75%以上,保苗率达到85%以上。大棚种植紫草的成熟期比野生紫草缩短了二年,栽培的紫草素含量平均达到4.5%,高于野生紫草的平均含量。初步制定出了新疆紫草人工种植操作规程(SOP)、质量标准。
    应用前景:除了药用市场之外,紫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塑料、纺织、化工、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都在成倍增长。目前,滥采滥挖导致野生紫草产量连年下滑,而市场需求却有增无减,缺 续加大,发展人工种植紫草刻不容缓。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合作开发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科技开发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崔 倩 联系电话:010-62554257
    电子 :kaifa@home.ipe.ac.cn 传 真:010-62554257
    焦化废水综合处理过程强化与产业化
    项目简介:首先用气浮强化疏水聚油工艺预脱除水中分散油滴,再以过程所开发的焦化废水专用组合萃取剂预回收废水中酚和杂环化合物,然后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效精馏脱氨技术回收水中大部分的氨,接着用A2/O2 组合式生物工艺脱COD 和氨氮,然后再分别用高效混凝剂和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净化水中微量的难生物降 后,大部分回用于冷却用水,最后采用反渗透工艺制备高品质回用水。为了保证处理过程高效、稳定运行,本技术对废水处理各单元过程进行在线检测与工艺参数实时自动调控, 各单元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同时,针对我国北方地区四季温差大的现状,创新性地将蒸氨废水的内能进行梯级优化利用,保证所有生物反应的温度始终维持在20-35℃。
    应用前景:钢铁和焦化产业升级,广泛采用干熄焦先进工艺,处理后水质要求高,国家对排 理严格,使得企业排污成本剧增,间接地增加了生产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工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开发和移植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科技开发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崔 倩 联系电话:010-62554257
    电子 :kaifa@home.ipe.ac.cn 传 真:010-62554257
    合成气完全甲烷化制天然气技术
    项目简介:针对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特别是新疆特大型煤化工基地的发展规划,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利用其在常压水煤气部分甲烷化催化剂及工艺技术开发方面的研究积累,通过对高温、高压、多段甲烷化催化剂、反应器及工艺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发出高热稳定性和高强度的甲烷化催化剂和合成气完全甲烷化工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全甲烷化催化剂及工艺技术,实现SNG项目催化剂的国产化,并实现整套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和推广,降低项目投资并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奠定基础,同时为新疆500亿立方米/年SNG工业化项目的实施作前提工业示范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该技术还可以用于焦炉煤气甲烷化制天然气等领域。
    技术指标:高温催化剂能够耐受600-700oC反应温度,低温催化剂反应温度范围为250-500oC,反应气体的体积空速可以达到20,000hr-1, 反应压力2-6MPa的条件下操作,CO最终转化率大于98%。甲烷催化剂的寿命2年以上,产品气中的CH4大于94%,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抗积炭性能;甲烷化工艺具有高的热量利用效率和低的系统运行功耗,能够副产高品位蒸汽。
    技术成熟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合成气完全甲烷化技术研发,并取得了较大的技术突破。
    自主研发出高、低温系列甲烷化催化剂专利技术,研发的高温甲烷化催化剂在650oC下,经过连续8000小时的稳定性测试,催化剂的性能完全能够满足工业应用,催化剂预期寿命3年。结合甲烷化工艺技术的特点,研发出异型的完全甲烷化催化剂;为了配套甲烷化工程建设,设计完成了甲烷化催化剂工业示范生产软件包。并建设并调试完成了一条年产100立方米甲烷化催化剂的工业示范生产线。
    结合多段循环甲烷化工艺,获得了多段甲烷化动力学数据,对甲烷化工艺过程以及甲烷化反应器进行了优化设计,集成了一套5000立方米/天的中试试验装置,正在开车运行,并编制完成日产12万立方米合成天然气的成套甲烷化系统工艺技术软件包。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现在已经具备了年产数十亿天然气的合成气完全甲烷化项目以及每小时数万立方米焦炉煤气甲烷化项目的催化剂供应能力和成套甲烷化系统工艺技术软件包设计能力。
    应用前景:据《2007年BP能源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50%的天然气将依赖进 年缺 1100亿立方米至1800亿立方米。而国际上能源价格急剧动荡,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能源安全。另外,我国长久保持的煤炭利用模式存在着长距离运输成本高、损耗大,运力紧张以及燃烧利用为主,能量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因此,探求合理的煤炭转化技术路线,改变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缓 源安全是保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煤制天然气和其他煤炭转化技术路线相比,具有能效高、水耗低、投资少等技术特点。该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将会改变目前我国传统的煤炭利用模式,建立“煤炭开采—煤炭转化—产品运输—产品利用”的新模式,由此形成的煤炭坑 化模式,将会改变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 。特别是在新疆地区,具有煤炭资源、价格以及运输管网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测算,在新疆建设年产50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产业链能够实现工业产值800亿元,将对新疆GDP的增长起到极大拉动作用,同时还可以为国家节省上百亿元的外汇支出。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许可、合作开发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曹 磊 传 真:0411-84662365
    联系电话:0411-84379506 / 15998426116 电子 :leicao@dicp.ac.cn
    甲醇石脑油耦合裂解制低碳烯烃
    项目简介:目前世界低碳烯烃的主要来源是由石脑油热裂 取,发展石脑油催化裂 低碳烯烃是一个国际性的发展新趋势。相比于石脑油管式炉热裂 催化裂解由于反应温度相对较低,一方面能够大大降低反应的能耗,另一方面反应产物中甲烷和焦碳产率也大大降低。同时能够通过调整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产物中的丙烯收率可以提高,满足日益增长的丙烯需求。
    在成功开发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甲醇与石脑油耦合制取低碳烯烃,实现甲醇和石脑油共进料生产低碳烯烃,使从煤基生产的甲醇和从石油基生产的石脑油两种原料在同一装置上进行处理成为可能。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裂解原料油品的价格波动所带来成本上涨,规避行业风险,实现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烯烃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甲醇与石脑油耦合制取低碳烯烃反应的主要特点有:首先甲醇在裂解催化剂上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而石脑油裂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二者共进料可以实现能量优化利用;其次,从已经进行甲醇耦合烃类裂化的基础研究看,甲醇的引入可以降低裂 应的活化能;第三,甲醇参与的反应可以带来较高的芳烃产物,进一步增加产品价值。
    已经完成实验室小试和催化剂开发和定型。在实验室固定流化床上进行的试验验证这一新的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在较低反应温度下,甲醇耦合的石脑油裂解反应中烯烃收率优于单纯的石脑油热裂解。如果考虑将C4产物和反应原料进行循环,可以获得更高收率。此外,新技术可以比传统的石脑油热裂 省能耗1/3以上。初步结果表明流化床反应工艺是较好的选择。利用流化床工艺的反应-再生过程,解决催化剂结焦失活问题,使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能够一直保持高活性和高的烯烃生成选择性。将开展工业性试验,编制相应的工艺包,将该技术推向市场。
    推广及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叶 茂 联系电话:0411-84379290
    电子 :maoye@dicp.ac.cn 传 真:0411-84379289
    甲醇石脑油耦合裂解制低碳烯烃
    项目简介:目前世界低碳烯烃的主要来源是由石脑油热裂 取,发展石脑油催化裂 低碳烯烃是一个国际性的发展新趋势。相比于石脑油管式炉热裂 催化裂解由于反应温度相对较低,一方面能够大大降低反应的能耗,另一方面反应产物中甲烷和焦碳产率也大大降低。同时能够通过调整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产物中的丙烯收率可以提高,满足日益增长的丙烯需求。
    在成功开发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甲醇与石脑油耦合制取低碳烯烃,实现甲醇和石脑油共进料生产低碳烯烃,使从煤基生产的甲醇和从石油基生产的石脑油两种原料在同一装置上进行处理成为可能。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裂解原料油品的价格波动所带来成本上涨,规避行业风险,实现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烯烃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甲醇与石脑油耦合制取低碳烯烃反应的主要特点有:首先甲醇在裂解催化剂上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而石脑油裂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二者共进料可以实现能量优化利用;其次,从已经进行甲醇耦合烃类裂化的基础研究看,甲醇的引入可以降低裂 应的活化能;第三,甲醇参与的反应可以带来较高的芳烃产物,进一步增加产品价值。
    已经完成实验室小试和催化剂开发和定型。在实验室固定流化床上进行的试验验证这一新的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在较低反应温度下,甲醇耦合的石脑油裂解反应中烯烃收率优于单纯的石脑油热裂解。如果考虑将C4产物和反应原料进行循环,可以获得更高收率。此外,新技术可以比传统的石脑油热裂 省能耗1/3以上。初步结果表明流化床反应工艺是较好的选择。利用流化床工艺的反应-再生过程,解决催化剂结焦失活问题,使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能够一直保持高活性和高的烯烃生成选择性。将开展工业性试验,编制相应的工艺包,将该技术推向市场。
    推广及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叶 茂 联系电话:0411-84379290
    电子 :maoye@dicp.ac.cn 传 真:0411-84379289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第二 DMTO-II)技术
    项目简介:
    DMTO-II技术是在DMTO技术基础上将甲醇制烯烃产物中的C4+组分回炼,实现多产烯烃的新一 醇制烯烃工艺技术。DMTO-II技术的主要特点有:(1)C4+转化反应和甲醇转化反应使用同一催化剂;(2)甲醇转化和C4+转化系统均采用流化床工艺;(3)甲醇转化和C4+转化系统相互耦合。
    DMTO-II技术工业化试验项目于2008年5月开工建设, 2009年6月试验装置正式建成。DMTO-II工业化试验装置进料量约为50吨/天,采用工业制造DMTO催化剂。2010年5月完成工业化试验并接受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组现场对试验装置进行的72小时连续运行考核和标定。结果表明试验中甲醇转化率接近100%,乙烯+丙烯选择性86%,吨烯烃甲醇消耗为2.67吨,催化剂消耗为0.25kg/吨甲醇。2010年6月26日DMTO-II技术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各项数据达到预期指标,技术先进可行,是在DMTO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
    2010年10月26日,“新一 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II)工业化技术成果新闻发布会暨工业化示范项目技术许可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大连化物所等技术许可方与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首套67万吨/年DMTO-II烯烃项目技术许可协议。
    推广及合作方式:许可使用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吕志辉 联系电话:0411-84990500
    电子 :lvzh@dicp.ac.cn 传 真:0411-86649885
    甘油加氢制备1.2-丙二醇
    项目简介:1.2-丙二醇是合成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的重要化工原料,大量用于表面涂料、增强塑料和液压制动液。此外,替代乙二醇在防冻飞行器及食品中用作防冻剂。1.2-丙二醇的粘性和吸湿性好,并且无毒,常用于非离子洗涤剂;在药物、化妆品、动物食品、烟草工业中广泛用作乳化剂、吸湿剂、润滑剂。同时,1.2-丙二醇还是良好的溶剂, 可用于油墨和环氧树脂等方面。
    采用新型纳米催化材料和新工艺,实现了甘油加氢制备的1.2-丙二醇新技术。解决纳米催化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控制和重复稳定性等难题,建立了催化剂放大控制检测技术。建成百公斤级非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生产设备,并连续生产百公斤/批催化剂数批次。完成工业催化剂的1000小时寿命考察,催化剂的物化性能均达到实验室小试标准。通过宏观动力学研究,建立500mL模拟反应装置,通过反应工艺的优化,提出基础设计参数。在4.0MPa氢压、入 度200℃的适中的操作条件下,甘油的转化率为99%和1,2-丙二醇的选择性为95%。可提供甘油加氢制备1.2-丙二醇技术的基础工艺包。
    目前,粗甘油的价格在0.25~0.3万元/吨左右,1,2-丙二醇为1.0~1.2万元/吨。利用生物基甘油通过氢解合成1.2-丙二醇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与石油原料路线相比,具有环境友好,原料成本低,工艺流程短,技术经济性强等优势。形成价廉的1,2-丙二醇产品将成为乙二醇产品的补充,成为无害高值化工产品进入市场,关键技术在投资、物耗、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取得领先优势,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推广及合作方式:提供甘油加氢制备1.2-丙二醇技术的基本工艺包
    联系单位: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18号 邮政编码:730000
    联 系 人:崔 芳 联系电话:13993189504
    电子 :cuifang@licp.cas.cn 传 真:0931-4968129
    发动机活塞用固体润滑涂层材料技术
    项目简介:固体润滑涂层材料技术是一种特种润滑材料技术,是解决苛刻工况条件下润滑与 问题的有效手段。
    发动机是汽车、船舶等动力系统的心脏,其中缸套/活塞群摩擦组件是发动机的关键动力部件,它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燃油消耗、输出功率和发动机的寿命。发动机汽缸/活塞组件通常处于高温、高负荷、高速等极其苛刻的工矿条件下,发动机在 初期,或者是冷起动情况下,尤其在磨合初期,易产生拉缸现象,致使活塞裙部 ,缸体受损,影响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增加污染气体排放。高性能发动机在活塞裙部表面采用固体润滑技术,可使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2009年汽车产量已突破一千万辆,预计2015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2500万辆。
    目前,我国活塞制造业生产厂家200余家,活塞产量大约在3亿只活塞,产量在500万只以上的就有3家。同时,随着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工业的发展,对活塞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由此发动机活塞用固体润滑涂层材料技术应用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非常突出。
    采用新型固体润滑材料和印刷新工艺,实现了发动机活塞用固体润滑涂层材料技术。解决了固体润滑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控制和重复稳定性等难题,建立了材料标准和评价方法。
    与国外相关同类材料相比,研发的发动机活塞用固体润滑涂层材料技术具有环境友好,原料成本低,工艺流程短,技术经济性强等优势,该项技术克服以往涂层材料在应用性能和制备工艺等方面的缺点,可以替代进口产品应用于各类发动机缸套/活塞群摩擦组件。
    推广及合作方式:提供产品或联合开发
    联系单位: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18号 邮政编码:730000
    联 系 人:冶银平 联系电话:13519668264
    电子 :yeyinping585@sina.com 传 真:0931-8277088
    甘草次酸纯化技术及产品
    项目简介:甘草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地区,种植面积广、产量高资源丰富。甘草次酸由甘草酸水 备,而甘草酸来源于干草的根茎提取物。甘草次酸作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拥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也是制备高活性药物的的基础前驱物。甘草次酸为甘草酸皂苷的苷元,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和高 妆品原料。甘草次酸是经典的抗炎药物,具有抗菌 抗肿瘤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将其应用于化妆品中可调节皮肤的免疫功能,增强皮肤的抗病能力,消除炎症、预防过敏、清洁皮肤,同时还能 化妆品及其它外界因素对皮肤的毒副作用。它还能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化,阻止黑色素的产生,具有美白功效。国际市场上销售的的高纯度甘草次酸(纯度>97%)价格远远高于低纯度甘草次酸,开发潜力巨大。
    产品指标:甘草次酸纯度:98.8%
    产率:68%
    技术要点:以工厂现有生产甘草酸水解工艺为基础,开发高纯度甘草次酸制备工艺。制备工艺中主要采用乙醇、水作为生产介质,杂质去除剂为无毒的无机材料。
    联系单位: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18号 邮政编码:730000
    联 系 人:郭 勇 联系电话:13893156277
    电子 :guoyong@licp.cas.cn 传 真:0931-4968274
    甘珀酸钠制备及纯化技术
    项目简介:以甘草次酸为高活性药物的基础前驱物制备甘珀酸钠,甘珀酸钠为甘草次酸琥珀酸酐衍生化产物,能够增加胃粘膜的粘液分泌,减少胃上皮细胞的脱落保护溃疡面,促进组织再生和愈合,是较好的胃部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 溃疡用药。通过甘草次酸中间体能够衍生开发出多种重要的活性产品。
    产品指标:甘珀酸钠纯度:98.49%
    产率:>50%
    技术要点:利用甘草次酸基础前驱物,进行甘珀酸钠制备。产品制备介质低毒可全部回收,产品使用水为纯化介质。
    联系单位: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18号 邮政编码:730000
    联 系 人:郭 勇 联系电话:13893156277
    电子 :guoyong@licp.cas.cn 传 真:0931-4968274
    红三叶异黄酮制备技术
    项目简介:近年来国际上采用植物雌激素样物质替代激素疗法,特别是采用天然来源的异黄酮化合物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等疾病取得了较大成效。国内外已经对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等中异黄酮含量及其生理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研究发现,红三叶是少数几种含有4种雌激素样异黄酮(染料木素、大豆苷元、鹰嘴豆芽素A、B)的植物之一。 红三叶具有比大多数异黄酮6倍以上的雌激素样的活性且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目前,红三叶的提取物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的植物药,其销量在美国多年来一直名列植物药的前10位,我国每年均有大量出口。因此,红三叶异黄酮的提取制备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红三叶中异黄酮的含量仅为0.1-0.9%,且其理化特性与其它生物活性物质极其相近。目前采用的提取红三叶异黄酮的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和吸附树脂法,普遍存在提取率偏低(含量一般为8%),工艺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且对红三叶异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控制不够全面系统,仅对刺芒柄花苷、印度黄檀苷、刺芒柄花素、鹰嘴豆芽素A四种成分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难以全面反映异黄酮的种类和数量。
    该技术以含盐酸的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通过一步水 、水沉碱溶法、膜分离、柱层析等步骤,可获得纯度分别为5%、10%、40%和60%的红三叶异黄酮系列功能产品,同时采用液相色谱技术,对总异黄酮的各个单体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宏观、综合和整体的分析和表征,获得色谱指纹图谱,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
    本研究成果获得国内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610105321.3。
    联系单位: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18号 邮政编码:730000
    联 系 人:师彦平、陈 娟 联系电话:13919188456
    电子 :shiyp@licp.cas.cn 传 真:0931-4968208
    胡麻胶和胡麻木脂素制备技术
    项目简介:亚麻籽胶又称富兰克胶,存在于亚麻籽 ,其含量随亚麻籽品种的不同而差异较大,一般含量为10??15%。亚麻籽胶是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食品专用添加剂,具有营养成分高、黏性大、吸水性强、乳化效果好、对重金属有吸附 作用等特点,还具有护肤、美容、保健之功效,在食品工业、日用化学工业及制药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木酚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雌激素。亚麻籽中富含木酚素,其中,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DG)是最重要的组分,一般约占籽重量的0.9%??1.5%,比其它已知含木酚素的66种食品高100??800倍。现有的亚麻籽胶和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的提取工艺都是二者分别进行提取的。亚麻籽胶的提取工艺主要是采用水、酸水或亚硫酸钠溶液室温或加热浸泡。SDG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采用乙醇或甲醇或丙酮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然后进行碱水解,再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凝胶、C18、大孔吸附树脂等柱层析进行纯化,但均存在提取过程繁琐的缺点。
    该技术以亚麻籽或榨油后的亚麻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水溶液室温浸提的方法,同时提取亚麻籽胶和木酚素(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并且使SDG的提取和碱水 步完成,经乙醇沉淀、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乙醇复溶,可获得高纯度的SDG和亚麻籽胶,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亚麻籽综合利用的工艺方法。使用本方法,制备的亚麻籽胶中多糖含量为90%以上(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SDG纯度为70%以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而且二者的提取率均较高,亚麻籽胶的提取率可达到90??95%,SDG的提取率可达到80??90%。
    本研究成果获得国内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810184476.X。
    联系单位: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18号 邮政编码:730000
    联 系 人:师彦平、陈 娟 联系电话:13919188456
    电子 :shiyp@licp.cas.cn 传 真:0931-4968208
    异丁烷催化脱氢制异丁烯
    项目简介:近年来,随着异丁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现有的乙烯副产异丁烯总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我国催化裂化装置规模居世界第二位, 2010年达到1.3亿吨/a,以碳四馏分收率8% ,副产碳四将达1040万吨,而异丁烷是催化裂化碳四馏分中主要组分之一,其含量可高达34%,并且异丁烷还广泛存在于天然气和其他C4馏分中。若能将异丁烷转化为异丁烯加以利用,可使廉价碳四烷烃大大升值,从而提升炼油企业的竞争力,也将缓和国内异丁烯的供求矛盾,世界范围内由异丁烷脱氢生产的异丁烯每年达300多万吨,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工业化的装置。因此开发高活性、抗积碳催化剂体系,实现异丁烷脱氢国产化,无论对炼油企业还是石油化工行业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具有异丁烷资源的地区,该工艺过程也将备受关注,若关键技术得以成功开发,其应用前景十分明确。
    本所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异丁烷催化脱氢制异丁烯方向的研究,至今已有十数年的研究基础,在实验室层次上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研究的LICP-1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高、抗积碳性能突出、高空速等优点。主要的参数为:
    (1)LICP-1催化剂在异丁烷催化脱氢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选择性。该催化剂在反应温度590℃,空速750 h-1情况下,异丁烷气体作为反应气,1 h内转化率60-65%,选择性为89-92%,收率为54-58%;兰州石化炼厂气(异丁烷含量87%)作为反应气,1 h内转化率65%、选择性90%、收率为58%。
    (2)LICP-1催化剂上积碳较为缓慢,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反应温度590℃,空速750 h-1下, 纯异丁烷气体作为反应气,异丁烯收率在40%以上催化剂能持续3 h;兰州石化炼厂气作为反应气,能持续2 h。兰州石化炼厂气气氛下, 2 h平均积碳率为0.4-0.5%。
    (3)LICP-1催化剂能适应较高空速。在1300 h-1空速下,催化剂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与稳定性。该空速是文献报道的2-4倍。
    本技术特色及优势:
    (1)催化活性较目前报道的结果有大幅度提高,一次运行收率在60%以上,而已建的国外装置均在45-50%左右。
    (2)该催化剂抗积碳性能较佳,能稳定1.5 h以上,而已建的国外装置一般需要在0.5 h时间内均需再生。
    (3)该催化剂可以在较高空速下运行,能适应不同原料气。催化剂在1300 h-1下仍能保持在60%的收率,这一空速是报道空速200-800 h-1的2-4倍,空速的提高可以大大降低运行成本与建设成本。
    (4)该催化剂不仅对异丁烷,对其他碳四烷烃也有很好的催化转化作用。
    (5)该催化剂制备简单,采用简单试剂,造价较低。
    目前工作是在已有的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反应放大过程中的工艺条件,研究催化剂性能,传热传质及催化剂再生工艺等方面内容,继而开展现场模拟反应研究,采用炼厂气或者液化气作为原料,考察各项工艺参数。若本技术研究成功,以一套6万吨异丁烯生产装置为例,建设投资2.5亿元,生产成本4500元/吨左右,而异丁烯售价9000-10000元/吨,显然,该技术路线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若考虑到异丁烯高附加值下游产品的延伸(如生产MTBE或MMA等),则经济效益更为显著。因此,本项目不仅为异丁烷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 实可行的路线,而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
    联系单位: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18号 邮政编码:730000
    联 系 人:王晓来
    联系电话:0931-4968082,13809312402
    电子 :xlwang@licp.cas.cn 传 真:0931-4968129
    煤层气的综合利用
    项目简介:煤层气(又称瓦斯CBM)是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近年来,世界各国高度关心煤层气的开发动向,煤层气的资源量253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前苏联、中国和北美地区。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煤层气开发成熟活跃,中国、加拿大、印尼以及欧洲各国也已开始开发。2010年国家能源局已启动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编制课题研究。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丰富,埋深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为36.8l万亿立方米。随着对抽放力度的加大,我国的煤层气抽采量逐年递增,但是对煤层气的利用还停留在很低的水平,尤其是化工应用方面。煤层气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甲烷(大于95%),还有少量二氧化碳、氮、氢以及烃类化合物。利用廉价的煤层气开展一步合成烯烃及含氧化合物等高附加值化学品越来越备受关注,而由煤层气中甲烷直接制备当代石油化工产业的龙头产品乙烯被认为是其 性反应更被大力重视。
    本所于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甲烷直接转化制乙烯(OCM)的研究开发工作。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我们研究了大量的催化剂,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反应条件、反应机理、催化剂制备和催化剂表征的经验。在反应工艺和工程化研究方面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催化剂方面,我所开发的W-Mn/SiO2体系催化剂具有卓越的催化性能。该催化剂具有活性好,选择性高,稳定性好,适合流化床和加压操作;时空产率大;产物中烯烷比高,碳利用率高;批量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有工业化应用价值的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
    该技术特色及优势:
    该催化体系具有如下特点及优势:
    (1)活性、选择性高,稳定性好,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产物中乙烯/乙烷的比例高;
    (3)总碳的利用率,即生成乙烯、乙烷和CO的总选择性可达90%以上,CO2生成率低,CO生成率高,从而减少了CO2的排放和碳损失,有利于环保;
    (4)适合于固定床和流化床加压操作;
    (5)实现了催化剂的混浆喷雾干燥成型的批量制备,得到了 指数合格、活性、选择性重现性好的流化床用微球催化剂,为该类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行煤层气直接转化制乙烯新型催化剂技术和工艺的中试研究,为煤层气直接转化制乙烯技术的工业化进程提供现实基础,可以推动煤层气直接转化制乙烯工业化进程在我国的发展。
    随着石油储量的减小,生产乙烯所用石脑油裂解法的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利用煤层气中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技术将会有较强竞争力。另外,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的经济效益还体现在它的下游产品增值上。由于甲烷氧化偶联的生产规模可根据需要设计,对乙烯生产成本无明显影响。因此,该技术非常适合应用于利用煤层气进行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和生产。
    推广及合作方式: 面谈
    联系单位: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18号 邮政编码:730000
    联 系 人:王晓来
    联系电话:0931-4968082,13809312402
    电子 :xlwang@licp.cas.cn 传 真:0931-4968129
    裂解C5馏分的深加工利用
    项目简介:技术成熟度:已完成下列环戊二烯系列产品合成小试:
    (1)C5馏分聚合合成双环戊二烯
    双环戊二烯收率:94.8%。
    (2)双环戊二烯 合成环戊二烯
    环戊二烯收率:92%。解聚转化率98%,结焦聚合率6%以下。得到精环戊二烯(95%-99%)。
    (3)双环戊二烯加氢合成四氢双环戊二烯
    四氢双环戊二烯收率:82%。得到精四氢双环戊二烯(99%以上)。
    (4)环戊二烯选择加氢制备环戊烯:完成小试研究;转化率99%;选择性97%。
    随着世界能源的日益紧张和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合理有效利用C5馏分资源,已成为研究和产业部门关注的热点之一。通过C5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可为石油化工深加工提供必要的基础原料和化学品,节约石油资源,提高石油化工行业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徐 杰 联系电话:0411-84379245
    电子 :xujie@dicp.ac.cn 传 真:0411-84379245
    天然气经合成气制乙醇和醋酸等二碳含氧化合物
    催化剂及工艺过程
    项目简介:
    乙醇和醋酸等二碳含氧化合物是大宗的化工原料,乙醇还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良好添加剂。我国乙醇主要由粮食发酵法生产。醋酸主要由乙醇或乙烯氧化法和甲醇羰化法生产。我所在实验室系统研究基础上,与四川垫江天然气化工总厂及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合作开发由天然气经合成气制乙醇和醋酸等二碳含氧化合物的30吨(产品)/年中试于1996年10月成功。1996年11月通过中国科学院鉴定,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技术指标:利用垫江天然气化工总厂含氮12~14%、二氧化碳8~9%,H2/CO=2.3~2.5(体积比)的合成甲醇的原料气,在312 oC,8.0~8.2 MPa和空速16000 h-1条件下,连续稳定运转1026小时而未见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 ,二碳以上含氧化合物的时空产率达310 g/kg.h,选择性达70~75 w%的良好结果。如把合成产物在线加氢使其中的醋酸、乙醛和醋酸乙酯转化成乙醇,则主产品乙醇在二碳以上含氧化合物产品中占90%以上。如把合成的液相粗产品进行酯化蒸馏分离,则主产品为醋酸乙酯,主副产品为乙醇;如把合成的粗产品进行氧化处理则醋酸为主产品。
    应用范围:具有天然气或煤炭资源,或有合成气来源的地区和企业。
    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我国乙醇年消耗量约150万吨;醋酸年消耗量约80万吨;醋酸乙酯的消耗量也较大。
    推广及合作方式:工业化试验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丁云杰 联系电话:0411-84379143
    电子 :dyj@dicp.ac.cn 传 真:0411-84379143
    天然气空气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技术
    项目简介:
    本项成果提供了一种甲烷空气(或富氧空气)部分氧化制含氮合成气的方法。本项成果的特征是以空气(或富氧空气)代替纯氧进行造气,可避免昂贵的空分设备投资和制氧成本,显著降低合成气的制造成本。由于以合成气合成二甲醚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率,反应原料气不需要在反应体系循环,因而氮气对消耗压缩功的影响相对较小,不需要将氮气分离除去,即该方法生产的含氮合成气可直接进行二甲醚合成。
    目前,二甲醚生产主要采用甲醇催化脱水工艺,其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大规模生产二甲醚采用天然气经合成气转化技术。在天然气经合成气制二甲醚过程中,天然气制合成气过程具有决定性作用,其装置投资和生产成本约占整个二甲醚合成过程的60%左右。
    推广及合作方式:工业化实验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徐恒泳 联系电话:0411- 84581234
    电子 :xuhy @dicp.ac.cn 传 真:0411- 84581234
    微反应技术
    项目简介:针对目前化工工业存在的诸多问题:设备庞大、能耗高、污染重、资源浪费、效率低等。大连化物所于2000年开展了微化工技术研究,建成了集微化工、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于一体的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平台。
    鉴于其特征尺度微型化(<1毫米)和结构模块化,与传统化工设备相比,微化工设备具有高传递速率(高1-3个数量级)、易于直接放大(并行放大)、安全性高(系统持液量低)、过程易控等优点,可实现过程连续和高度集成、分 柔性成产。微化工技术具有强传热和传质能力,可提高反应过程中资源与能量的利用效率,实现化工过程强化、微型化和绿色化。强放热反应过程,普遍存在爆炸危险,采用微化工技术将会提高过程效率和改善过程安全性。如苯、甲苯、氯苯等芳烃的硝化反应,反应时间小于10秒,可以实现其过程强化、过程安全和绿色化生产,达到节能降耗之目的。
    应用领域:医药、农药、火炸药等精细化工,石化、能源、纳米材料等。尤其适用于常规反应设备难以保障安全的反应——易燃易爆强放热快速反应:如直接氟化、硝化、 、重氮化、氯化、氧化、酰胺化、氨氧化、过氧化、加氢等,以及危险化学品的就地生产。纳米粒子合成等:如药物微纳米化。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可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如工艺开发、微反应器研制等)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陈光文 联系电话:0411-84379031
    电子 :gwchen@dicp.ac.cn 传 真:0411-84379327
    新一 醇制丙烯技术(DMTP)
    项目简介:传统的丙烯生产原料依赖石油资源,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油价的不断攀升,丙烯生产的成本也不断增加。以煤或天然气为原料,经由甲醇生产丙烯,对于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我们提出了一条全新的流化床甲醇制取丙烯路线(DMTP技术路线):即开发一种兼有甲醇制烯烃、催化裂 甲醇烷基化的多效流化反应催化剂,将下述反应集成在一个催化剂上完成:甲醇单程高选择性转化生成丙烯;副产乙烯与甲醇烷基化生成丙烯;C4以上组份的回炼裂 成丙烯。这一新工艺在提高丙烯选择性的同时,进一步简化流程、降低能耗,降低甲醇制丙烯的成本。目前阶段性成果包括:
    A.完成了催化剂中试放大,放大催化剂反应性能达到小试催化剂水平、主要物理机械性能达到现有工业流化床催化剂的标准。
    B. 在工业规 装置上进行了催化剂放大试验,制备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基本达到小试和中试放大的指标水平。
    C.完成了反应工艺中试研究, 了甲醇制丙烯流化反应的具体工艺流程。整套工艺模拟计算结果达到甲醇转化率>99%,总丙烯选择性>75%。
    D.基本 了工业性试验性装置改造方案,并配合工业性试验建设一套百吨级试验装置。
    项目的开发目标是:完成多效流化反应催化剂的研制和放大,最终完成工业性试验,编制工业装置设计工艺包,开发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石油路线制丙烯的新工艺技术。
    推广及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齐 越 联系电话:0411-84379291
    电子 :qiyue@dicp.ac.cn 传 真:0411-84379289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
    项目简介:烟气脱硝将是“十二五”期间国家控制火电厂污染物排放的一个重点领域。《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计划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它要求,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所有新建火电机组NOx排放量不得超过100 mg /立方米。并且从2014年1月1日起,要求重点地区所有火电投运机组NOx排放量达到100mg/立方米,非重点地区2003年以前投产的机组达到200mg/立方米。在火电厂脱硝技术中,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凭借其脱硝率高、选择性好、成熟可靠等优点,是目前燃煤机组脱硝的主流技术。而SCR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是催化剂,其成本通常占脱硝装置总投资的30%~50%。现阶段国内产能每年约4万立方米,而市场需求达到5万~6万立方米,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国家实行强制性限排政策后,需求量将增至每年15万~20万立方米,其所蕴涵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901组经过多年的努力,开发出适用于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的整体挤出式蜂窝状SCR催化剂,并于2009年9月,和大唐国际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进行火电厂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国产化技术开发。我所作为SCR脱硝催化剂的研发方,完成了蜂窝式SCR脱硝催化剂的中试放大制备,制备的催化剂外观规整,孔道平直,强度好。电厂工业侧线实验于2011年1月5日开始进行,目前,在烟温320℃,NH3/NO 为0.95,5000h-1,烟气灰含量达20g/m3的高灰环境中实验已稳定运行1700小时,脱硝率稳定在93%,氨泄漏率小于3ppm,SO2氧化率小于1%,催化剂性能完全满足要求。??
    推广及合作方式:此项技术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已和大唐国际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约定此项技术工业化侧线实验成功后筹建催化剂工业化生产厂(基地)。此项技术可以采取技术转让、许可使用、技术服 合作方式。此外,还可以采取资金入股、合作开发等方式参与合作。此技术对合作者及投资者没有技术背景方面的要求。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程 昊 联系电话:0411-84379328
    电子 :chh@dicp.ac.cn 传 真:0411-84662365
    液化气芳构化生产BTX芳烃和车用汽油燃料
    项目简介:BTX(苯,甲苯和二甲苯)芳烃主要来自催化重整, 高温裂解制乙烯副产, 煤加工副产, 轻质烃芳构化,芳烃之间的转化等。为获得新的芳烃来源, 近年来国内外轻烃芳构化的研究异常活跃。通过芳构化技术可将一些不宜作重整原料的LPG馏分、轻石脑油馏分、轻烯烃及天然气等轻烷烃原料转化为芳烃, 从而提高这些廉价原料的利用价值,其中具有 性的过程属于BP、UOP公司联合开发的Cyclar工艺过程,以混合烃为原料进行芳构化反应生成芳烃,应用Ga改性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 另一方面,我国“西气东送”计划和民用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实施,使本来就过剩的炼油厂液化气进一步积压,急需寻找出路,尤其其中所含50 %左右的碳四烯烃用量更小。此外液化气中高含量烯烃的存在还影响车用液化气的生产,因而,如何优化利用这些炼油厂液化气资源是我国石油和石化行业面临难题之一。 为此大连化物所提出炼厂液化气芳构化生产BTX芳烃,将液化气中的烃类经过聚合,环化和脱氢等反应生产BTX芳烃。此外,反应后碳三和碳四尾气中的烯烃含量小于5 %,是优质的车用液化气,因此通过该新过程可在生产BTX等轻质芳烃同时副产优质的车用液化气。该工艺技术与催化重整生产芳烃工艺相比,原料适应性强,并且产品不需要精制,工艺流程短,建设投资小,操作费用低。与Cyclar工艺相比,工艺流程简单,并且燃料气产率明显降低,得到的副产品(民用液化气)可直接用作车用汽油燃料。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的新型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在450-550 oC, 0.1-1.0 MPa反应条件下,液化气原料不应预处理,产物BTX芳烃收率>50 %,液化气中烯烃< 5 %,催化剂单程寿命20-30天,总寿命2年以上。目前完成了分子筛和催化剂的工业放大(100 公斤级), 拟进行工业化试生产。
    推广及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徐龙伢 联系电话:0411-84379279
    电子 :lyxu@dicp.ac.cn 传 真:0411-84379279
    液化气芳构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和油和车用汽油燃料
    项目简介:
    目前我国70 %以上的汽油为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高达50-55 %,芳烃含量只有10 %左右,主要采用加入烷基化汽油或重整汽油等高辛烷值、环境友好的清洁汽油组分进行调和。其中烷基化汽油是通过H2SO4或HF液体酸催化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反应生产,重整汽油的生产是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和移动床反应工艺。烷基化汽油生产过程中造成的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重整汽油的生产成本昂贵。 大连化物所开发的新型催化剂和过程,可以将液化气中烯烃在低温下直接进行芳构化生产富含非苯芳烃的高辛烷值的汽油调和组分。该技术不与铂重整和乙烯装置争石脑油原料。汽油产品的市场需求最大,能够大量消化液化气等低碳烃副产品, 可能会成为炼化企业解决液化气压库问题的有力手段。另外, 液化气芳构化制汽油技术采用沸石分子筛催化剂,此类催化剂无腐蚀无污染,可以反复再生使用。特别是具有较强的抗硫、抗氮能力,能省略液化气原料预精制步骤,从而简化工艺,降低投资。
    本项目是将液化气中的烯烃选择性地、低温下进行芳构化反应,反应液体产物是品质优良、富含非苯芳烃的高辛烷值组分,可用作汽油调和剂。此外,由于液化气中烯烃转化率高达95 %,反应后碳三和碳四尾气中的烯烃含量小于5 %,是优质的车用液化气,因此通过该新过程可在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调和剂的同时,副产优质的车用液化气。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几种新型的共结晶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在320~450 oC, 0.1~1.0 MPa反应条件下,液化气原料不应预处理, 可直接将烯烃转化为非苯芳烃,液收率高达98%。炼厂液化气中的混合碳四烃直接在催化剂表面进行烯烃芳构化和烷基化反应,生成的汽油产品辛烷值(RON)高达95~102。目前完成了分子筛和催化剂的工业放大(100 公斤级), 拟进行工业化试生产。
    推广及合作方式:工业化实验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徐龙伢 联系电话:0411-84379279
    电子 :lyxu@dicp.ac.cn 传 真:0411-84379279
    全无机A级不燃的膨胀蛭石防火保温板
    项目简介:采用无机填料-高温煅烧高岭土,结合热压过程,制备出了全无机材质、耐水性好、强度高的膨胀蛭石节能保温板,其防火等级达到最高等级-A级不燃,吸水率仅有4.6%,抗压强度达到5.5MPa。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在建筑物内装修内保温、外墙防火隔离带、建筑防火、建筑节能、消防通道、防火门制造、电厂保温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膨胀蛭石/XPS复合节能板材,在保持XPS优良保温效果的同时大大提高其防火性能。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1号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邮政编码:830011
    联 系 人:陈朝阳 联系电话:13579238106
    电子 :czy@ms.xjb.ac.cn 传 真:0991-3838957
    太阳热反射纳米涂料
    项目简介:针对新疆石油石化行业储罐等设备以及建筑节能、粮储等行业对新型节能涂料的巨大需求,采用高性能成膜树脂和纳微米颜填料,开发出纳米太阳热反射涂料。测试结果表明其太阳热反射率可达90.4%,涂装在模拟储罐表面可将其内部温度降低约12~18度,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久性。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可以用于石油石化储罐、建筑物、粮仓等夏季降温节能。
    推广及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或技术转让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1号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邮政编码:830011
    联 系 人:陈朝阳 联系电话:13579238106
    电子 :czy@ms.xjb.ac.cn 传 真:0991-3838957
    豆粕聚氨酯泡沫塑料
    项目简介:泡沫缓冲包装领域,泡沫管道保温、冷库保温、彩钢板、夹芯板等保温领域及阻燃保温领域。
    技术指标:
    保温用豆粕聚氨酯泡沫:
    豆粕含量: 20-30%
    密度: 55-80kg/m3
    压缩强度: ≥150kPa
    导热系数: 0.022-0.030 w/(m·k)
    尺寸稳定性(70℃,48h):≤1.5%(体积变化率)
    氧指数: 30-33
    包装用豆粕聚氨酯泡沫:
    豆粕含量: 15-20%
    密度: 14-25kg/m3
    压缩强度: 30-50kPa
    尺寸稳定性(70℃,48h):≤2%(体积变化率)
    成熟程度:已完成包装及保温用豆粕聚氨酯泡沫百吨级中试,正在进行试生产。
    应用前景:我国豆粕产量丰富,但利用率低,严重浪费资源。本项目以豆粕为原料,通过对豆粕的高效活化、接枝改性和结构泡沫的制备技术制备了可用于管道保温、夹层保温及缓冲包装用的豆粕聚氨酯泡沫塑料,性能上可与相关领域聚氨酯泡沫塑料媲美,其成本要比同类产品低1000~2000元/t,具有原料易得、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应用前景良好。该泡沫的产业化能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相关聚氨酯泡沫市场,年产1000吨可实现净利润至少达200万元,同时也能为现今富余的豆粕提供广阔的应用途径,具有极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入股联合经营等。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189号 邮政编码:266101
    联 系 人:平 涛 联系电话:0532-80662796
    电子 :pingtao@qibebt.ac.cn 传 真:0532-80662778
    防雾、防流滴亲水自洁涂料
    项目简介:防雾、防流滴亲水自洁涂料是纳米技术和光催化技术的完美结合。该产品可在多种材质如玻璃、镜面、塑料、建筑材料等表面使用,在保持材料原有色度、透明度等装饰或应用效果的情况下,赋予材料亲水和超亲水性能和光催化功能。基于此,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了防雾、自清洁、光催化分解污染物和清洁空气等新功能,使其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洁净和美丽。如在玻璃窗、交通道路指示牌、警示牌、大型广告牌、照明器具、建筑物内外墙等使用,可显著降低 在物体表面的累积速度,减小污物与表面的作用力。表面黏附污物易于用水清洗,显著减少清洁的人力、时间和清洁剂消耗。在交通镜、头盔前挡和汽车窗玻璃上使用,涂料膜的超亲水性及防雾性能可显著提高雨雪天气和寒冷 的行车安全;在塑料薄膜表面使用后,可显著改善塑料的防雾,防流滴和自清洁性能。
    技术特点:生产工艺简单,技术易于放大;(2)可在室温下刷涂或喷涂成膜,涂装工艺简单、操作难度小、易于实现;(3)使用过程中不影响基底原有的外观性能和透光度;(4)牢固度和耐侯性良好;(5) 寿命长,单次涂膜后寿命可保持1年以上。
    推广及合作方式:目前已经完成实验室技术研发和耐侯性考察。可通过技术转让方式与企业进行中试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刘 云、刘春艳 联系电话:010-82543573
    电子 :liuyun@mail.ipc.ac.cn 传 真:010-82543573
    工程用微波吸收材料
    项目简介:
    泡沫塑料吸波材料具有良好电性能,重量轻,可用于飞行器吸收杂波,改进雷达性能以及隐身目的。橡胶吸波材料具有耐天候性能,可用于室外目的,还可以做得很薄,贴于金属基底使用。可机械加工的磁性吸波材料可加工成各种形状,用于微波系统,做吸收负载。
    泡沫塑料吸波材料角锥型,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垂直入射、斜入射、散射和隔离衰减性能。当材料厚度与工作波长之比L/??为1、2.5、8时,垂直入射的反射率Rw分别达到-30、-40和-50 dB,斜入射一般在30°内Rw变化不大,随着入射角增加,Rw逐渐变差,60°时,Rw比垂直入射时高10-15 dB。散射电平比较低,一般低于垂直入射和斜入射的Rw。一般也有较好的隔离衰减性能,对于L/??较大的情况,隔离 可达-40 dB以下。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橡胶波导终端负载,以橡胶和吸收填料压制成特殊的形状制成。不仅吸收性能好,而且有弹性,安装方便,耐老化性能好,品种系列齐全,适合小功率使用。
    可机械加工的高损耗磁性材料广泛用于整机,吸收S波段、C波段、X波段、Ku波段及8毫米波段的电磁能量,电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机械强度和表面光洁度良好,抗震、抗腐蚀,可在恶 境条件下使用。
    在微波和雷达系统广泛使用各种微波吸收材料,吸收杂波,消除干扰。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产品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马 磊 联系电话:0411-84379573
    电子 :leima@dicp.ac.cn 传 真:0411-84685940
    秸杆液化制备聚氨酯硬质泡沫结构材料
    项目简介:本项目以农业副产物稻草及秸杆为原材料,在特殊催化条件,在常压和中低温度下,将稻草及秸杆降解成中低分子量的液体植物多元醇;以降解产物植物多元醇为原料,与多异氰酸酯反应,制备可用于建筑、隔音、冷库用隔热及地面的聚氨酯硬质泡沫结构材料。
    本项目的创新:
    1. 以量大面广的农业副产物稻草和秸杆为原材料,来源广泛,是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价格低廉;
    2. 在特殊催化体系下,实现了在常压,液化温度在 150℃下的液化降 降解残渣率可控制在 3%以下,实现了可定向控制液化降 使其成本接近或低于石油转化而来的聚醚多元醇,已经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
    利用液化产物植物多元醇制备的硬质聚氨酯泡沫(PU 泡沫)结构材料的技术指标达到:
    1. PU泡沫的密度:大于 30kg/立方米;
    2. PU泡沫的压缩强度: 大于150 kPa;
    3. PU泡沫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 0.042W(m.K);
    4. 可作为冷库、建筑用隔音、隔热材料, 由聚醚多元醇制备的同类材料来使用;
    5. PU泡沫的成本控制在:小于或等于 19500 元/吨;
    主要经济指标:建立 1000 立升/次规 稻草秸杆液化中试生产线,液化产量达到:300 吨/年;中试产值达到 600 万/年。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 邮政编码:510650
    联系人:陈 如、庞 浩
    电话:020-852531815,85231236 传 真:020-852531815
    电子 :chenru@gic.ac.cn、panghao@gic.ac.cn
    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技术
    项目简介:本技术主要通过将聚烯烃熔融挤出,制备出结构均匀、弹性回复率高的硬弹性膜。接着进行热处理以及拉伸制备出单层微孔聚烯烃膜;该产品在锂离子电池中起隔离 极和离子传导通道的作用,是手机锂离子电池以及动力锂离子电池等各种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膜厚度(μm)25±1;孔隙率(%)38~45;纵向热稳定性(%)≤2;拉伸强度(kg/cm2)纵向700~1100横向11~150;断裂伸长率(%)纵向30~100横向410~570;融化温度(℃)135~170;
    本产品为硬弹性法制备锂离子电池隔膜,其工艺相对简单且无污染。利用聚合物硬弹性的原理,聚合物熔体在应力场下结晶,制备聚合物的硬弹性膜,然后拉伸该硬弹性膜,利用硬弹性膜的堆积片晶结构的分离形成微孔。
    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经检测达到(部分超过)国内外同期的典型产品,而且产品性能稳定。通过对该产品的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化学稳定性能、透气率、孔隙率、孔径大小及分布、吸液性能、电阻等性能的测试表明该产品的主要性能已经达到或者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据统计,我国锂离子电池生产量占全球锂离子电池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每年我国锂离子电池生产所需的隔膜量约为9千万平方米,基本依赖进口,折合人民币约十多亿,因此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 邮政编码:510650
    联系人:陈 如、胡继文 传 真:020-852531815
    电 话:020-852531815、85232136
    电子 :chenru@gic.ac.cn、panghao@gic.ac.cn
    聚羧酸系高效陶瓷减水剂
    项目简介:聚羧酸系高效陶瓷减水剂是指在保持陶瓷浆料基本性能不变的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球 水量的陶瓷外加剂。该减水剂具有解凝效果好、解凝范围宽、节能增效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此产品的部分性能优于市场最好产品,综合性能与市场最好产品持平,是理想的建筑陶瓷泥浆稀释助磨材料。聚羧酸系高效陶瓷减水剂制备所用物料易得、无环境污染,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环保,对环境无害,所用设备简单,可操作性强,使用该减水剂后能有效地降低能耗。
    产品特点:
    1. 具有显著减水效果的复配陶瓷减水剂,浆料水分降至30%;
    2. 在喷雾干燥工序节省能源10%;
    3. 每吨粉料节省柴油4kg 粉料,每吨粉料节省油料费用12元。
    4. 泥浆、釉料稳定性高;对泥浆颗料间有润滑助 用,缩短球磨时间,提高工效,节约能耗;能减轻劳动强度,可较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指标:
    项?? 目
    指?? 标
    外 观
    淡黄色至黄色粘稠液体
    固体含量 %???????????? ≥
    42.0
    pH (1%水溶液)
    7.0—8.0
    密度(20℃)g/cm3 ≥
    1.20
    粘度(25℃)Mpa.s
    260—700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 邮政编码:510650
    联系人:陈 如、庞 浩
    电话:020-852531815,85231236 传真:020-852531815
    电子 :chenru@gic.ac.cn,panghao@gic.ac.cn
    YDS系列高渗透环氧化学灌浆材料
    项目简介:国内首创化学灌浆材料及其技术应用的科研单位,先后研制成功三 渗透性环氧化灌浆材:中化798系列(第一代),400系列(第二代)和第三代YDS系列,已广泛应用于水电大坝低渗软弱基础的原位加固处理,地铁涵洞、隧道等混凝土缺陷的补强、防水处理与文物保护。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局伏秀专利奖,第二届国际专利与新技术新产品金奖。2006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适用范围:低渗透性软弱基础的原位加固补强。
    浇注不合格混凝土桩的补强加固。
    混凝土梁、柱裂缝的修复与补强
    混凝土微细裂缝的补强、防渗漏
    混凝土屋顶的抗渗漏防水层处理
    各种材质管道及其与混凝土接触面的防渗漏
    混凝土及金属表面的防酸、碱、尿素腐蚀
    性能指标:
    浆材型号
    渗透能力
    cm/s
    起始粘度
    mPa.s
    抗压强度
    MPa
    抗拉强度
    MPa
    抗剪强度
    MPa
    中化798
    K=10-6
    5.4~12.5
    50~80
    10~20
    10~40
    400
    表观缝宽≤0.1mm
    2.15
    42~60
    6~9
    18~27
    YDS
    K=10-6~-8
    2~10
    50~100
    2~14
    39~46
    推广及合作方式:产品 ,共同承担工程处理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 邮政编码:510650
    联系人:陈 如、何泳生
    电 话:020-852531815、85231033 传真:020-852531815
    电子 :chenru@gic.ac.cn,panghao@gic.ac.cn
    秸秆基高性能、环保木塑复合材料的产业化技术
    项目简介:本成果是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科院广州化学所实验室成果为基础,重点研究和开发的秸秆基高性能、环保木塑复合材料的中试及产业化技术。本技术主要利用地方特色的农林废弃物资源来制备木塑复合新材料,该材料可替代木材,制品广泛应用于家具家装、建筑装饰、工业和运输包装等领域。
    目前,已完成年产1500吨的木塑中试生产线进行了中试放大试验,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开发出诸如木塑发泡板、木塑地板、木塑景观等多种产品,关键技术已经申请发明专利。项目技术成熟,具备产业化实施条件。2011年6月,青能所参股的铜陵中科木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投产,制备的第一 型木塑建筑模板已经开始推广。
    本技术开发的木塑复合材料属于新型环保材料,具有耐虫蛀、耐老化、耐腐蚀、吸水性小,使用寿命长、易于加工成型、可再生等优点,是理想的木材替代品,市场前景广阔。年产15000吨可实现年产值15000万元,毛利2000万元,税收800万元,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技术开发的木塑复合材料,不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绿色环保,同时可以提高秸秆的经济附加值,因此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部分木塑产品性能指标
    项目
    密度/g/cm3
    含水率/%
    邵D硬度
    抗弯强度/Mpa
    握钉力/N
    甲醛含量
    建筑模板
    0.6-0.8
    ≤2
    ≥58
    ≥20
    ≥800
    低于E1级
    装饰板
    0.5-0.8
    ≥50
    门板
    0.7-0.9
    ≥50
    家俱板
    0.5-0.8
    ≥55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技术入股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189号 邮政编码:266101
    联 系 人:平 涛 联系电话:0532-80662796
    电子 :pingtao@qibebt.ac.cn 传 真:0532-80662778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制备
    项目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仪器设备的小型化,以及新型电子仪器设备的不断问世,使得对小型分立的可移动电源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势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自其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移动工具、数码产品、人造卫星、航空航天等领域中,且在电动自行车和汽车等领域中亦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橄榄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自1997年Goodenough小组首次提出其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 材料以来,由于该材料具有较高理论比容量;非常稳定的放电平台;高的化学稳定性及安全性;较低的成本等一系列优点,使得该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本项目采用新颖的流变相结合高温固相碳热还原法以氧化铁、 二氢锂为原料,通过加入功能添加剂—草酸,经由高温热处理制备了电化学性能优良的 亚铁锂 材料。该方法的优点为:选用廉价的氧化铁为原料,大幅度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反应过程无有害气体排放,是一种环保的生产方法;工艺路线简单可靠、流程短、工艺参数易控制、材料批次重复性好;易实现工业化规 产。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合作开发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北京南路40-1号 邮政编码:830011
    联 系 人:康雪雅 联系电话:0991-3850517
    电子 :kangxy@ms.xjb.ac.cn 传 真:0991-3850517
    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
    项目简介: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填补国内高性能绝热材料空白,是一种最新发展的、在中、高温绝热工程中具有“终极”绝热性能的产品,结合了最低的导热系数和阻燃特性。其对三种传热机制的有效抑制,使得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导热系数均低于静止空气的导热系数且几乎不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和常规隔热材料相比,绝热性能提高3-4倍以上,可普遍降低隔热层厚度3/4、节能25-30%。也是目前最薄和最轻的防火、阻燃材料,特别适用于狭窄空间内的绝热、绝缘、阻燃等应用领域,不仅可显著降低能耗,还可大幅缩减设备体积和重量,提高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降低金属耗量和模具费用。
    纳米孔超级绝热技术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支黔工程成果的结晶,是节能降耗最经济、收益最为明显的重要措施。系列产品由贵阳高新金睿通纳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研制,已成功通过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科技厅的验收,产能已达每年12万标准片(600*600*10)。主要性能指标已通过国家权威部门检测,各项性能指标和Microtherm nv(Belqium)一致,售价只有其50%以下。
    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可广泛适用于电热器具、钢铁、航空航天、军工、玻璃、科学实验、石化、水泥、电力、核能、加热炉、船舶等领域。
    推广及合作方式:合作开发、产品推广
    联系单位:地球化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水路46号 邮政编码:550002
    联 系 人:朱 琼 联系电话:0851-5891712
    电子 :zhuqiong@vip.gyig.ac.cn 传 真:0851-5895239
    固态纳米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项目简介:在中科院“百人计划”和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的强有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自2002年起,对长寿命、高性价比固态纳米晶半导体光电化学电池进行研究。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对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的各组成部分包括纳晶薄膜、电 和对电极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和优化。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态纳晶太阳能电池效率一直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电池效率稳步提高,由3.86%( LANGMUIR 19 (9): 3572,2003),4.3%(Chin. Phys. Lett. 21, 1828, 2004),4.9%(Photochem. & Photobiol. Sci. 3, 918,2004), 5.48 % (J. Am. Chem. Soc. 125,6394,2005)到6.1%(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8, 170,2006)。
    这是目前报道的固态纳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最高转换效率。目前物理所在这一研究领域申请了6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国际发明专利。 我们的工作也得到包括纳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创始人等国际著名专家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目前,我们已通过制备5X5cm2的大面积电池来证实上述技术的实用性。如果大面积制备技术能够取得进一步的突破,这种新型的固态纳晶太阳能电池产业将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同时也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新型的可靠的清洁的能源保障。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合作、共同开发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中关村南三街8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胡 忻 联系电话:010-82648129
    电子 :huxin@aphy.iphy.ac.cn 传 真:010-82648157
    系列纳米杂化发光玻璃、涂层、粉末技术
    项目简介:利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制备的纳米杂化有机改性凝胶玻璃系列产品,包括光致发光玻璃、涂层、粉末等,可反复光照后发光(绝对发光效率可达82 %),可以实现光功能碳纳米材料在凝胶玻璃中任意比例的掺杂(0%-100%),具有优良光学(在可见-近红外区域光透过率>90%)、热学(耐温>900 ??C)和力学(玻璃可以裁剪、抛光和进一步加工)稳定性。这是一类结构新颖、制备简单方便、荧光效率高、稳定可反复使用、易加工、普适性、长寿命、耐极端环境、无毒、无放射性、生产使用安全的纳米杂化光功能凝胶玻璃宏观体材料。这种新型光功能玻璃系列产品在信息能源、建筑、节能、航空航天、紧急照明、美术工艺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该技术已经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合作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47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谢 政 联系电话:15110120170
    电子 :zhengxie@126.com 传 真:010-82543573
    新型相变储能材料
    项目简介:
    将利用太阳能和低谷电与相变材料相结合,应用于建筑墙体或地板,通过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进行能量的贮存和使用,是调整经济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开发系列相变温度适中、相变潜热大、耐久性、经济性、储/放热性能优良的新型高潜热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组长期从事材料热化学,热物理和热分析研究,已经在水合无机盐相变材料的凝胶化,有机相变材料的微胶囊化和相变材料的导热能力改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经研制出了循环储热性能稳定,过冷度极小的基于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的相变材料,成功制备了以石蜡为相变材料的微胶囊相变材料,发表多篇相关的研究论文,并申请了多项专利;主持的“新型相变储能材料”项目研究, 2004年度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
    本项目组通过将无机-有机复合相变材料嵌入到地板和墙体材料中,应用太阳能、谷期电能或晚间的冷空气给相变材料供热(冷),再由相变材料给房间供热(冷),以维持房间的温度始终处于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内。相变材料用于地热材料,能够避免室内温度突然升高或降低,减少供热用煤的使用量,还可用于电子元器件 控制,对于建筑节能与电子行业等具有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合作开发、技术服务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孙立贤 联系电话:0411-84379213
    电子 :lxsun@dicp.ac.cn 传 真:0411-84379213
    有色金属超微细粉体材料
    项目简介:在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注湿化学法和过程控制技术合成金属、半导体微晶及其复合超细颗粒方法。该方法简单、一次性产出率高、产物易分离、技术易重复,所得粉体材料单分散性好,可根据需求调控粒子尺寸、形貌、结构,成本低廉,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特别在如银、铜、镍有色金属超微细粒子合成方面已形成了多种高、中、底端导电粉体的合成技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产品主要用于电磁屏蔽、电极、电子器件及其他导电、电子信息材料。已经形成4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及多项专有技术。
    推广及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张志颖 联系电话:010-82543573
    电子 :zhiying-zhang@mail.ipc.ac.cn 传 真: 010-82543573
    “交通遥感图像分析系统”(ImageTrans1.0)
    项目简介:该软件是基于遥感图像处理、GIS、网络通信技术等开发的交通领域遥感数据应用解决方案,具有遥感影像输入、处理、判读分析等功能,可为交通领域规划、勘察设计、养护与路政 、航道整治及其环境评价、灾害监测应急等遥感应用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推广及合作方式:项目合作、技术咨询与服务、区域示范、企业技术转移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科技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北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区(9718 )
    邮政编码:100101
    联 系 人:杨 静 联系电话:010-64879458
    电子 :yangjing@irsa.ac.cn 传 真:010-64864643
    “农易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项目简介:“农易通”是可以用电视、电话作为计算机用户终端的计算机系统,是帮助农村用户使用电脑的用户辅助软件(UAS),具有 机的全部功能和优点。它融合了固定电话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和 机互联网络,同时综合了电视、电话、电脑三者的优点。
    “农易通”农村综合信息服 统能够结合试点实际情况经过一系列资源整合、统一规划、创新设计、,设有村务公开、数字文化、农业技术、科学技术、招工信息、电视短 栏目众多、信息量广、界面新颖的多元化综合系统。
    推广及合作方式:与相关政府部门如信息中心等合作推广
    联系单位:肇庆软件国际化中心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肇庆市星湖大道肇庆学院星湖校区16栋中巴软件园西侧一、二层
    邮政编码:526062
    联 系 人:陈丽娟 联系电话:13717235178
    传 真:0758-2715952 电子 :chenli68998@163.com
    D2000数据交换与综合应用平台软件
    项目简介:D2000数据交换与综合应用平台软件,是企业级核心产品之一,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中间件和基础平台方面,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该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授予的2007年“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应用领域:主要用于电力监管局监管及电网调度。
    创新内容:该软件是针对企业信息化现状,为 “信息孤岛”,构建综合数据平台,建设企业数据中心和数据仓库,实现企业众多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的企业级基础应用平台软件。建立了电力业务标准体系,实现了电力行业信息资源共享。
    市场应用:已为电力系统中监管局、电网等多家单位完成电力信息 系统、电力调度管理系统、电力市场技术支撑系统等大型项目。
    效益分析:该软件符合主流技术发展方向和国家技术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支持。
    推广及合作方式:新应用开发合作、代理销售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 技术研究所
    通讯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南屏东路16号 邮政编码:110171       联系人:于金刚、赵琳祎 联系电话:24696181
    E-mail:yujingang@sict.ac.cn、zhaoly@sict.ac.cn
    D2000网省级电网电能量采集与管理系统
    项目简介:D2000电网电能量采集与 系统(TMR),是为适应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电网运营和 走向商业化需求而设计。包括主站系统(适应地调、电厂的子站系统)及电量采集装置。
    应用领域:主要用户电网、发电厂以及关口变电所。
    技术特色:电量实时自动采集;
    电量手动采集;
    电量数据向其它系统实时转储;
    电量实时自动加工;
    电量手动加工;
    电量采集终端的远程管理与维护;
    电量数据字典维护;
    电量数据查询
    创新内容:系统按照国家电力行业的相关标准,在多年电力行业应用开发和产品研制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产品的特点,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 机技术,开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电网电能量采集与管理系统(TMR)。通过辽宁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市场应用:自1997年成功推出后,开始陆续装备电网和发电厂,已在东北电网和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和华北部分地区的关口变电所及发电厂成功应用。
    效益分析:其功能涵盖了调度自动化中电量相关绝大部分业务流程,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是EMS、电量实时核算与考核、电力市场运行的实用装置。
    推广及合作方式:新应用开发合作、代理销售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 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南屏东路16号 邮政编码:110171
    联系人:于金刚、赵琳祎 联系电话:24696181
    E-mail:yujingang@sict.ac.cn、zhaoly@sict.ac.cn
    GVD第二 智能虚拟电脑
    项目简介:GVD第二 智能虚拟电脑,是运用云技术,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三往融合的相结合使用基础上,建立移植和使用“分布式智能应用交付架构”—简称为“复合网络应用平台”,云智能虚拟电脑提供基于云技术的应用集成平台服务环境。该云智能虚拟电脑,采取了内核镜像投射技术使存储在小至USB上的程序能通过任意一台电脑启动连接到云端数据库,转变为个人可随身携带的微型智能虚拟电脑,履行传统台式机及手提脑的一切功能。并可随时根据使用者需求增大容量,在线同步备份,资料永不丢失,全球随时登入,应用实现办公零地域、低成本、高效率、超保险、高增长并且无病毒入侵等云主机物联网优势。其中,该云智能虚拟电脑的“云服务”针对了消费者和商业服务的交付,并开拓了宽带连接的消费实施应用。 而这里的“云 ”则提供了一个新兴的资讯科技发展和部署模型,把即时的服务和应用实现和提供在互联网上,也就是说与云服务全方位相结合。
    推广及合作方式:全球推广,与政府学校,加盟以及代理
    联系单位:肇庆软件国际化中心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肇庆市星湖大道肇庆学院星湖校区16栋中巴软件园西侧一、二层
    邮政编码:526062
    联 系 人:陈丽娟 联系电话:13717235178
    电子 :chenli68998@163.com 传 真:0758-2715952
    GVD第一 拟云主机服务
    项目简介:GVD虚拟云主机,作为中巴软件园自主的核心云服务产品,提供了个性化的用户系统定制服务,通过IPad、IPhone、Android智能平板等智能终端安装GVD手机应用客户端,以2G、3G、WLAN等无线网络进行远程使用个人定制的虚拟桌面系统(后台服务器端),用户看不着,摸不到,却实际使用的到的一个移动电脑,只需要通过手机,只需要通过网络,就可以拥有一个真 于自己在何时何地都可以使用的不需要随身携带的个人电脑。
    推广及合作方式:校企联合推广、免费试用、多平台、多终端应用推广
    联系单位:肇庆软件国际化中心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肇庆市星湖大道肇庆学院星湖校区16栋中巴软件园西侧一、二层
    邮政编码:526062
    联 系 人:陈丽娟 联系电话:13717235178
    电子 :chenli68998@163.com 传 真:0758-2715952
    SIPHello IMS 客户端
    项目简介:SIPHello IMS 客户端是严格遵循3GPP IMS/SIP/RCS等相关协议规范的软件终端产品,SIPHello IMS 客户端经过严格测试,与华为、爱立信等众多知名厂商的IMS/SIP产品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
    应用领域:应用于虚拟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构建的音视频多媒体业务系统,并可以为第三方的企业通信系统提供终端 方案。
    技术指标:符合SIP、RTP、SDP等协议标准。拥有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即时消息、好友呈现、电话簿、文件传输、白板共享等丰富的功能特性。
    创新内容:遵循3GPP IMS/SIP/RCS等相关协议规范,将丰富的功能特性集于一身,为构建音视频多媒体业 统和第三方企业通信系统都能提供终端 方案。
    市场应用:与华为、爱立信等众多知名厂商的IMS/SIP产品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为多个虚拟运营商的音视频多媒体业 统和第三方的企业系统提供 方案。
    效益分析:IMS将是未来大型电信运营商提供下一代IP业务的首选网络架构,已经被世界各大运营商接受,而IMS终端是用户体验IMS多媒体业务最直接的形式,随着IMS系统的发展,IMS终端将有巨大的市场价值。
    推广及合作方式:新应用开发合作、代理销售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 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南屏东路16号 邮政编码:110171 
    联系人:于金刚、赵琳祎 联系电话:24696181
    E-mail:yujingang@sict.ac.cn、zhaoly@sict.ac.cn
    SIPSYS-ES融合通信服务器
    项目简介:SIPSYS-ES是用于构建新一 业通信系统、实现融合通信(Converged Communications)的IP-PBX服务器产品。SIPSYS-ES主要表现为支持通用硬件平台的一款软件产品,面向有一定用户规模、通常具有专业通信技术维护人员;或者特别强调IP通信应用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间或具有某些特别资源配置需求的企业通信应用场景。SIPSYS-ES是采用包交换技术、部署在IP网络上完成企业通信业务的设备或软件,是突破传统PBX模式的新一 信服务器。
    应用领域:主要是面向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具有多个分支机构或者办事处的企事业单位,可以与多种落地网关配合,构建服务于企业的统一通信系统。
    技术特点:通过传统PSTN电话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可以为企业提供语音、传真、数据和视频等多种集成的通信服务模式,满足企业个性化、低成本、多媒体、融合通信的崭新通信需求,提高企业的沟通效率,降低通信成本,提升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客户满意度。
    创新内容:SIPSYS-ES服务器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开放式的体系结构,基于标准的SIP协议,可以将企业的通信系统和信息系统整合,提高企业的沟通效率;支持企业业务关联的通信服务流程的定制或二次开发,提升企业形象。
    市场应用:该产品已经在国内外多家企业成功部署,在多个行业中成功推广,运行状况良好。
    效益分析:本系统是作为企业统一通信的服务器产品,以其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博得一致好评。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作为企业统一通信产品的SIPSYS-ES的市场日益扩大,具有可观经济效益。
    推广及合作方式:合作开发、代理销售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 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南屏东路16号 邮政编码:110171       联系人:于金刚、赵琳祎 联系电话:24696181
    E-mail:yujingang@sict.ac.cn、zhaoly@sict.ac.cn
    便携式远程血氧血压监护仪
    项目简介:便携式远程血氧血压监护仪将无创检测血压、血氧饱和度、脉搏的功能整合到了一起,并利用监护仪中集成的GPS模块和GPRS模块进行定位和数据发送。将实时采集到的血氧、血压、心跳和定位信息传送到后台服务器中。
    应用领域:本产品可以应用于远程医疗、社区医疗保健、健康监护等领域。
    技术指标:健康状况监控系统主要用于监控人体的健康状况,主要监控项目有:脉搏、血压、血氧等人体健康的主要参数,兼有GPS定位、GPRS通讯、RF通讯等主要功能模块。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系统设计成若干个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扩充达到系统功能的扩充。
    健康状况监控系统主要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终端设备(便携式远程血氧血压监护仪)
    通讯中继设备
    监控中心
    终端设备可以独立作为一个单独的设备使用,也可以作为整个系统的一部分组网使用。
    终端设备包括如下几个模块:
    检测模块(血压、脉搏、血氧)
    主控制模块
    GPS模块
    通讯模块(GPRS模块)
    终端设备根据委托人的具体监控要求配置不同的模块。
    创新内容:与国内已经存在的远程医疗系统的区别在于本项目所实现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是将信号采集后,集中上传到后端的监护中心,改变为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实时监测、实时上传的方式。并且将GPS集成到便携式监护终端中,将被监护者的具体位置信息与人体生理数据一并实时上传。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可以为抢救 赢得宝贵时间。同时,本系统中还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将大量医学数据作为先期校验比对。
    市场应用:
    系统信息流程 :
    被监护人健康状况信息←→终端设备←→通讯中继←→监控中心
    系统适用范围:
    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的人群
    老年痴呆
    区县医院经济型ICU
    家庭医疗
    效益分析:根据我国的国情,随着空巢老人的增多,对家庭中应用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需求正在逐年增加。如果为需要监护的病人佩带一种便携式监护仪,可以实时对病人的情况进行掌握。同时,医疗改革与信息化的脚步正在加快,对健康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未来一两年内,我国的远程医疗健康监护工程一定会得到迅速实施和快速发展。以防病为主的医疗设施或者机构的市场是极其巨大的,也是今后医疗机构的主营业务。
    推广及合作方式:可与各种医疗机构合作,行程远程医疗、社区医疗、家庭病房、健康监护等服务,产业化合作,代理销售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 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浑南新区南屏东路16号 邮政编码:110171       联系人:于金刚、赵琳祎 联系电话:24696181
    E-mail:yujingang@sict.ac.cn、zhaoly@sict.ac.cn
    肇庆超算中心
    项目简介:肇庆超算中心是全国首个建立在地级市的超级 中心,已形成每秒两万亿次的浮点运算能力。中心的超算服务的应用能大幅度提高企业科技基础设施的水平,有力地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推动整个信息和科技工作的发展;为软件企业、动漫游戏企业、生产制造企业提供高性能 服务,大幅度地改善相关企业的科研条件,推进各个产业的信息化的发展。
    推广及合作方式:超算中心云服务、企业服务、免费试用、企业合作
    联系单位:肇庆软件国际化中心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肇庆市星湖大道肇庆学院星湖校区16栋中巴软件园西侧一、二层
    邮政编码:526062
    联 系 人:陈丽娟 联系电话:13717235178
    电子 :chenli68998@163.com 传 真:0758-2715952
    超算中心云计算服务
    项目简介:超算中心云计算服务以中巴软件园的肇庆超算中心大型超级 设备为硬件基础,在其上构建包括政府云、农村云、商业云、工业云、教育云、创业云等多种类、开放的社会公共服务云平台于一体的云计算服务中心。其上提供丰富而实在的多样应用,为建设信息化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与发展平台。
    推广及合作方式:超算中心云服务、企业服务、免费试用、企业合作
    联系单位:肇庆软件国际化中心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肇庆市星湖大道肇庆学院星湖校区16栋中巴软件园西侧一、二层
    邮政编码:526062
    联 系 人:陈丽娟 联系电话:13717235178
    电子 :chenli68998@163.com 传 真:0758-2715952
    基于语音技术的新疆双语教学软件
    项目简介:基于语音技术的新疆双语教学软件是由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声学所、新疆电化教育馆紧密结合新疆双语教学的实际需求,针对双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师队伍数量缺、汉语言能力低、教学水平低、数字化教学资源形式单一等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以中小学教材为基础,应用语音识别、多语种信息处理、多媒体、动漫等信息化前沿技术,研制完成了基于语音技术的新疆双语教学软件系统。该系统采用维汉双语操作界面,以电子书的形式对教材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现,具有标准话朗读、跟读、动漫、影片、幻灯片、维汉电子词典以及生字拼音、笔划、结构、部首、字义、组词等学习功能,尤其具有语音评测和发音指导功能,可营造虚拟交互、图文并茂的汉语学习环境,拓展了教学和学习空间。项目成果已在多所基层“双语”学校试点应用,得到基层少数民族师生的高度评价,取得很好效果,为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双语”教学跨越式发展,实现“2015年基本普及‘双语’教育,2020年使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推广及合作方式:应用推广
    联系单位: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1号 邮政编码:830011
    联 系 人:王 磊 联系电话:13579227910
    电子 :wanglei@ms.xjb.ac.cn 传 真:09913672967
    新疆低成本农村卫生医疗网底工程关键设备
    项目简介:针对农村卫生室普遍存在基础诊疗设备严重不足,缺乏专业人才,农村公共卫生 水平低等问题,开展自主创新的、适合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农村卫生医疗网底工程关键设备研发,研究开发了包括支持维哈文的信息采集终端(包括多功能便携体检包,多功能健康检查平台)、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社区信息系统)、信息存储和发布系统(区域卫生监 统)。
    针对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解决方案
    (a)增强型多功能床,包含五项常规:血压,身高,体重,血氧, B超;
    (b)兼容第二代身份证识别系统。
    (c)生化选配:快速便携小生化
    (d)DR选配:低成本DR,4K*4K,14bit,17寸成像
    (e)超声选配:Doppler彩色超 像系统
    (f)骨密度选配:超声骨密度测量系统
    (g)人体成分分析(h)心功能,肺功能选配。
    完善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符合卫生部2009年7月份发布的《居民健康 数据集标准草案》要求,以实现社区“六位一体”功能为前提。兼顾同上下游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数据共享、检查结果互认等功能。
    推广及合作方式:应用推广
    联系单位: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1号 邮政编码:830011
    联 系 人:王 磊 联系电话:13579227910
    电子 :wanglei@ms.xjb.ac.cn 传 真:09913672967
    干旱区地下目标探测与隐伏特征提取技术
    项目简介:SAR遥感技术的优势之一就是对干燥介质层的穿透作用,可以探测地下目标及其隐伏特征,这使得SAR在浅表地下水露头、古河道、古湖泊、古遗迹探测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目前,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探测到干旱区地下目标以及提取其隐伏特征参数,如含水量、含盐量、粒度分布等。
    推广及合作方式:项目合作、技术咨询与服务、区域示范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科技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北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区(9718 )
    邮政编码:100101
    联 系 人:杨 静 联系电话:010-64879458
    电子 :yangjing@irsa.ac.cn 传 真:010-64864643
    广播电台数字导播系统
    项目简介:DDL数字导播系统将以“包交换”为基础的IP通信技术引入到广播电台数字化改造中,是一套全新概念的数字热线电话装置。摒弃了使用多年的电话耦合器,采用全数字化方案,采用呼叫列与呼叫排队、混音与混音控制等技术为基础,具有信令控制精确、通话清晰、抗干扰能力强、接入能力扩大、操作直观简单、利用率高等特点,解决了听众打热线电话难以及广播电台热线电话使用过程中一系列问题。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热线电话的利用效率,还通过等待音乐、IVR导航、电话会议等方面提高了热线电话的服务质量。进而提高了电台的黏着度,为广播电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也为电信运营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应用领域:该系统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全面替 电行业热线电话系统,促进广电行业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改造,实现可视化的数字导播。
    技术指标:输出/输入方式:数字、模拟可选
    发送失真:<0.1%THD,270-3300Hz
    发送SNR:>65DB
    接收失真:<0.1%THD,270-3300Hz
    接收SNR:>65DB
    每导播室最大支持导播个数:4人
    导播区最大旁听等待数:120路
    最大并发通话数量:120路
    直播区最大旁听等待容量:120路
    最大分台数: 12
    特 点:数字E1接入,信令控制精确
    通话清晰,抗干扰能力强
    接入能力扩大、操作直观简单、利用率提高
    CID显示及黑名单功能
    具有场外直播功能
    附加导播功能
    电话会议模式通话功能多达12路
    电话收听广播功能,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内容服务
    完善的统计功能
    创新内容: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道式SIP-B2BUA体系结构;设计了针对广播电视音质要求的混音与混音控制算法“自对齐权重法”; 制定了适合广播电视热线电话复杂操作流程的信令流程、媒体传输方式以及拨号规划。
    市场应用:系统已经部署沈阳、烟台、潍坊、张家口、洛阳等多家广播电台,运行良好。效益分析:市场潜在规模8亿元,市场尚无同类产品。
    推广及合作方式: 销售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 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南屏东路16号 邮政编码:110171       联系人:于金刚、赵琳祎 联系电话:24696181
    E-mail:yujingang@sict.ac.cn、zhaoly@sict.ac.cn
    火灾遥感监测预警技术系统
    项目简介:该系统是针对我国主要森林、草原地区的环境特征,利用准实时、昼夜火灾遥感监测和预警的技术与方法,研制开发出的软件系统。
    系统主要技术和功能:
    (1)火遥感信息自动提取与人工复合分析
    (2)动态火灾遥感监测
    (3)动态火险定期预警
    在技术能力方面可实现火灾多发期每10天进行一 灾预警;在火灾发生时,2-3小时内提供火灾分布、燃烧面积、持续时间等信息产品。
    推广及合作方式:项目合作、技术咨询与服务、企业技术转移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科技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北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区(9718 )
    邮政编码:100101
    联 系 人:杨 静 联系电话:010-64879458
    电子 :yangjing@irsa.ac.cn 传 真:010-64864643
    矿井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项目简介:本系统采用IP通信技术,结合WiFi无线接入技术, 煤矿井下和井上的通信和调度问题,是全国首家通过ISO认证的WiFi煤矿调度通信系统。
    应用领域:主要用户矿井无线调度通信,解决矿井和井上的通信调度问题,是数字化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指标:组呼、群呼;
    调度强插、强拆;
    会议功能:具备召开电话会议的功能;
    录音功能:多通道同时录音、具备一个放音通道;
    实时监听功能:随时监听分机的通话内容;
    支持数字E1中继接入;
    单机最多支持1000个用户。
    创新内容:采用IP通信的标准协议,结合WiFi无线接入技术,配合强大的调度台功能,实现井下与井上的调度通信功能,并有效的融合PSTN、矿企通信网络,形成一体化通信 方案。
    市场应用:目前该系统已部署山东兖矿下属30余个矿井、山西大同下属10余个煤矿等多家煤矿,运行良好。
    效益分析:全国煤矿企业大约有2万家,市场总容量在500亿元左右,本系统是煤矿应用最早、最成熟的WiFi调度系统,随着2011年小灵通的退市,矿用WiFi通信市场将迅速扩大。
    推广及合作方式:新应用开发合作、代理销售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 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南屏东路16号 邮政编码:110171       联系人:于金刚、赵琳祎 联系电话:24696181
    E-mail:yujingang@sict.ac.cn、zhaoly@sict.ac.cn
    蓝蜻蜓系列IP-PBX
    项目简介:蓝蜻蜓系列IP-PBX采用嵌入式及IP通信技术,以SIP信令交换为核心,将语音、视频通信完全融合到企业公司的数据网络中。
    应用领域:多分支、多机构连锁企业,跨国企业,具有分布式客服服务中心需求的企业,具有虚拟或移动办公需求的企业。
    技术指标:呼叫转移,呼叫驻留,呼叫限制;
    分机带答,呼叫记录,语音邮件;
    来电显示,一号通,免打扰;
    呼叫队列,语音会议,分机捆绑;
    等待音乐,个性化提示音,自定义IVR;
    提供FXO、FXS接口,提供USB接口;
    单机最多支持120注册用户,20路并发。
    市场应用:目前蓝蜻蜓系列IP-PBX已出货千余台。已与厦门宽迈科技、深圳洋金电子、济南蓝动科技等企业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效益分析:在2008年,使用IP-PBX系统的用户首次超过传统PBX用户,制造业、IT业、金融保险业和交通运输业等是其部署使用得主要方向。据国内IT咨询机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到2010年IP-PBX销售收入将达到21.2亿元,并且在未来2年,中国IP-PBX企业用户市场将以超过50%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蓬勃发展。
    推广及合作方式:新应用开发合作、代理销售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 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沈阳市浑南新区南屏东路16号 邮政编码:110171       联系人:于金刚、赵琳祎 联系电话:24696181
    E-mail:yujingang@sict.ac.cn zhaoly@sict.ac.cn
    面向矿产资源勘查的地面机载短波成像光谱仪
    项目简介:研发的地面机载两用型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可在1000~2500nm范围内获取100个波段以上具有20nm光谱分辨率的成像光谱数据;该设备不仅能够实现机载推扫成像获取航空高光谱数据,而且能够实现地面扫描成像进行现场勘查,并可对钻孔岩芯进行光谱扫描,达到一机多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利用矿物的吸收特征参数,在光谱库参与下进行矿物光谱匹配与识别,对高光谱图像进行矿物填图,从中提取出相应矿物成分及含量。研发样机通过工程改造产品化后,可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查、矿产资源探测等领域。
    推广及合作方式:项目合作、技术咨询与服务、区域示范、企业技术转移、产品联合研发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科技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北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区(9718 )
    邮政编码:100101
    联 系 人:杨 静 联系电话:010-64879458
    电子 :yangjing@irsa.ac.cn 传 真:010-64864643
    UPT生物传感器
    项目简介:UPT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上转换磷光技术(Up-Converting Phosphor Technology, UPT)的光学生物传感器。依据配备的不同种类UPT免疫层析试纸,可对多种目标被检物进行快速定量检测。
    应用领域或应用前景:医学诊断、细菌探测、环境及食品安全监测、兽医诊断、毒品检测、药物筛选、生物反应过程的动态监测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
    依据配备的不同种类UPT免疫层析试纸,UPT生物传感器可对多种目标被检物进行快速定量检测,如传染病原、媒介生物携带病原、癌症标志物、心脏病标志物、各种激素的快速诊断与检测。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合作开发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联系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邮政编码:201800
    联 系 人:郑新友 联系电话:021-69918721、69918018
    电子 :daheng@shdh.net daheng@shdh.net 传 真:021-69918888
    实时生物气溶胶监测仪
    项目简介:工作原理:通过对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尺寸、形状、特定粒径段浓度快速升高与荧光特性,实时监测空气中的可疑生物恐怖剂(生物战剂)。
    技术进展:研制成功原理样机:SWQ-1型; 机:SWQ-2型。已应用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反生物恐怖安全保卫工作。
    技术性能或技术指标:
    技术组成:空气动力学+粒子激光散射(强度、散射光分布)+UV-LIF
    应用领域:生物反恐等领域。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合作开发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联系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邮政编码:201800
    联 系 人:郑新友 联系电话:021-69918721、69918018
    电子 :daheng@shdh.net daheng@shdh.net 传 真:021-69918888
    激光液位容积测量仪
    项目简介:激光液位容积测量仪将位相式激光测距技术应用于油品液位测量中,是人工量油尺、微波和超生波等液位探测法的更新换代产品,可广泛应用在化工、石油、船舶油舱和储油罐等行业中。主要用于现场船舶油舱中油品液位空高及油品容量和质量的测量。
    主要技术指标:测量范围: 1-30m;测量精度: 2mm(2d);响应时间: ??10s。
    产品特点:非接触式测量,安全性高;激光位相测量方式,准 高;中空球轴两维精密调整机构,可实现在液面晃动和倾斜情况下的测量,环境适应性强;现场进行油品信息管理和存储,自动化程度高;随身携带,操作简单快捷;对人眼安全的激光;符合GB3836.1-2000、GB3836.2-2000产品安全使用标准,防爆标志为ExdIIBT6。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合作开发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联系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邮政编码:201800
    联 系 人:郑新友 联系电话:021-69918721、69918018
    电子 :daheng@shdh.net daheng@shdh.net 传 真:021-69918888
    便携式红外甲烷检测报警仪
    项目简介:工作原理:采用国际最新非色散红外气体探测技术研制而成的新一 斯检测产品。利用甲烷气体在红外波段的特征吸收谱线,采用高效率红外光源和先进光电子器件,结合高灵敏度微弱信号探测技术,实现对甲烷气体浓度的快速准确检测,克服了热催化原理传感器的缺点,是用于煤矿预防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的更新换代产品。
    产品特点:
    测量工作稳定,校准周期长,维护工作量小;
    测量范围大(量程可任意扩展),不存在受高浓度瓦斯气体冲击损坏的现象;
    可在无氧环境中工作;不存在中毒问题,使用寿命长;
    测量快速准确,对气体种类有很高的选择性,受其它气体的干扰小。
    技术性能或技术指标
    技术参数
    规 格
    测量范围
    0-100% LEL CH4 / 0-100% VOL CH4
    分辨率
    0.01% VOL
    测量误差
    ≤ 测值 × ±10%
    测量速度
    ≤20s
    调校周期
    6个月
    使用寿命
    ≥5年
    电源
    9小时(可充电的镍镉电池/锂电池)
    重量
    500克
    尺寸
    120mm×80 mm×32.5mm
    应用领域或应用前景:煤矿、城市地下空间有害气体、天然气管道泄漏等。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合作开发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联系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邮政编码:201800
    联 系 人:郑新友 联系电话:021-69918721、69918018
    电子 :daheng@shdh.net daheng@shdh.net 传 真:021-69918888
    食品、药品质量监 制数据库数据库系统
    项目简介:《食品、药品质量监 制数据库数据库系统》专为国家中央到地方各级食品 部门、质量监 门设计,主要 监督 的有效性问题。是一套成熟的 控制信息系统。该系统从到食品、药品企业生产、供应、销售一直到居民消费全过程监 制系统,各级 部门可以直接使用,数据库既可用于日常监督控制,又为事后追溯处理提供基础的、真实的交易信息。
    应用领域:应用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 理部门,监管范围可大可小、可松可紧,任意依据 部门而定值设置。
    技术指标:传统的监管方式不能有效的根本原因有两点: 部门没有办法从交易资金流达到对假冒伪 品的有效控制,同时由于管理部门没有基础交易数据库支持,使得事后处理缺乏真实的依据。《食品、药品质量监 制数据库数据库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与全国银行网络联网。在食品、药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嵌入了管理部门的信息控制网关,当食品、药品质量为“真”的时候,控制网关信息控制资金流回到卖家;当食品、药品质量为“假”的时候,控制网关信息控制资金流不回到“卖家”,从根本上 了执法监 理的有效问题。同时,该系统形成了可以追溯的基础消费数据库,当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时候,可以通过数据库提供的真实数据实现事后追溯和消费者赔付。
    成熟程度:在全国各城市、地区建设的《xxx 市食品、药品质量监 制数据库数据库系统》隶属全国食品、药品质量监 制数据库数据库系统下的地方数据库子系统,以该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系统覆盖全国网络,技术运用已非常成熟。
    应用前景:管理部门只需要把每年监管费用的一部分用于此系统的使用费用即可。效益分析 投入少、管理效果显著 ,监管有效率在80%以上。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许可使用、合作开发
    联系单位: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研究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0号 邮政编码:100080
    联 系 人:崔 福 联系电话:010-62672568
    电子 :c99982@wo.com.cn 传 真:010-62672569
    数字云校园
    项目简介:中巴数字云校园是最先进的面向基础教育的校园信息化平台,解决了教学过程中数据采集的难题,突破了网上交流辅导的瓶颈,从而实现了教学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互动交流的信息化网络化,为教学 者、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了自己独立的个性化网络空间,围绕学校资源和教学过程中的丰富数据,实现了同步共享和深层的互动交流,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率,让老师和家长更好的关注和辅导学生。
    推广及合作方式:企业免费试用,面向市场推广,校企联合推广
    联系单位:肇庆软件国际化中心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肇庆市星湖大道肇庆学院星湖校区16栋中巴软件园西侧一、二层
    邮政编码:526062
    联 系 人:陈丽娟 联系电话:13717235178
    电子 :chenli68998@163.com 传 真:0758-2715952
    水环境遥感监测系统
    项目简介:“水环境监测评价系统”,通过综合处理国内外多种卫星遥感器数据,如国外TERRA/MODIS,Landsat TM,NOAA/AVHRR等,国产FY-1,CBERS-02B,HY-1等卫星,并集成多种水环境遥感监测反演模型,能够生产诸如:叶绿素浓度、悬浮泥沙浓度,水体透明度,营养状态指数,水华分布以及热污染等遥感系列产品,实现了从数据读入、数据处理、信息提取、专题分析、制图,到评价报告制作全流程一体化,能自动生产专题制图和监测评价报告,更好地服务于水环境监测的日常业务工作。
    应用示例:遥感监测表明:2008年3月2日太湖北部梅粱湖、竺山湖沿岸水域有水华出现,2008年4月24日太湖西部和南部水域(靠近江苏宜兴,浙江长兴和湖州)水华面积达232km2,约占整个湖区面积的10%。
    推广及合作方式:项目合作、技术咨询与服务、区域示范、企业技术转移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科技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北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区(9718 )
    邮政编码:100101
    联 系 人:杨 静 联系电话:010-64879458
    电子 :yangjing@irsa.ac.cn 传 真:010-64864643
    塔里木遥感动态监测三维数字城市平台
    项目简介:新疆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典型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域,城市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状况密切相关,“塔里木遥感动态监测三维数字城市平台”是综合运用 “天-空-地”多维一体的空间观测系统和信息采集与集成技术,整合塔河流域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及关联的各类经济社会信息,结合喀什经济特区的建设情况,建立多尺度、多分辨率且及时更新的三维可视化动态监测平台,构建空间信息交换和共享在线服务体系,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力,满足城市规划、建设和 及社会公众对空间基础信息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
    该平台由两个系统组成:遥感信息处理子系统可进行专题信息提取与城市动态变化监测,系统按照“影像-基元-目标-格局-序列”的思路发展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信息提取、目标识别、变化检测和序列分析算法体系,实现林区、水体、道路、居民地等与应用主题相关的专题信息自动提取。并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基于GIS和遥感的定量测度方法,构建综合数理模型,对城市建设扩张从城镇形态、空间结构、扩展特征、用地格局、相互作用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分析。
    三维城市基础平台系统在“天-空-地”多角度遥感数据采集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多元空间信息数据综合处理技术,实现从空中和地面同步获取不同角度数据的能力;研制城市真三维模型和全景照片的自动化制作软件工具,实现大规模、快速、高效率城市三维场景的重构,并通过三维网络发布平台按照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标准,基于新疆现有基础网络,以Web方式实现塔河流域空间基础数据的加载、可视化、局部景观模拟、三维量测、信息检索及快速定位等功能。
    区别于普通的数字城市平台,本成果充分结合了新疆的区域生态特点,且能将变化监测的结果在三维可视化界面上的动态变化展示,从而实现监测区域的4D时空展示,更加直观地实现了静态数据向动态的发展,促进了新疆信息化的发展,也为数字新疆提供示范试点。
    该系统的建成可为政府、企业和公众对于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于改善政府宏观 的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结构布局调整和资源合理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广及合作方式:项目协作
    联系单位: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联系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106号
    邮政编码:518055
    联 系 人:胡金星 联系电话:0755-86392373
    电子 :jinsing.hu@siat.ac.cn
    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协同决策支持系统VGE-Emergency
    项目简介: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协同决策支持系统VGE-Emergency集成超低空无人机遥感系统、移动空间信息技术、分布式多用户协同、以及虚拟现实等技术,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管理、会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解决方案。该系统的无人机遥感信息获取以及基于移动手机的公共卫生现场调查已成功应用于5.12纹川大地震的应急救灾。
    系统功能:
    基于小型低空遥感无人机遥感系统的高分辨率信息快速获取与处理;
    基于手持移动设备如手机、PDA等的野外移动信息采集、协同分析与现场处置;
    分布式的多用户协同交流与交互;
    多用户协同虚拟会商;
    全球多尺度虚拟现实表达与可视化情景模拟分析。
    应用领域:
    地震、洪水、火灾等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会商与救援决策支持;
    政府 部门、应急指挥中心等;
    突发事件应急模拟训练、培训与教育等。
    推广及合作方式:项目合作、技术咨询与服务、区域示范、企业技术转移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科技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北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区(9718 )
    邮政编码:100101
    联 系 人:杨 静 联系电话:010-64879458
    电子 :yangjing@irsa.ac.cn 传 真:010-64864643
    网络软件基础架构平台—网驰中间件(ONCE)
    项目简介:网络化是软件技术和应用的主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强烈依托于大型网络应用软件。但目前网络化软件难以完全信赖,系统性能下降、服务失效乃至完全崩溃等现象时有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网络化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导致系统运行 和开发集成难度极大增加,传统软件工程开发方法和技术已不能满足需要。
    项目以网络化应用的运行支撑和集成整合为突破口,旨在建立支持网络化应用开发、运行、集成和 的一体化中间件平台。经过多年的刻苦攻关,形成了网络软件基础架构平台,即网驰(ONCE)平台,它从消息通信、基础服务、组件容器、业务集成等不同层次将现有主流JEE 和Web Services 技术体系进行了抽象和融合,全面支持组件化和服务化的网络应用系统的开发集成、部署运行和 维护,其作用就像“网络环境下的操作系统”一样。
    网驰(ONCE)平台采用了首创的“微内核总线+组件容器框架” 柔性中间件平台结构,支持平台组件及应用的松耦合集成和按需配给。参照JEE、Web服务技术体系,形成了包括微内核总线、基础服务、组件容器框架、集成协作框架的网络软件基础架构平台,平台功能部件被封装为统一的组件模型,由微内核总线灵活插拔装配,支持应用及平台组件的松耦合集成和按需配置, 形成柔性中间件平台, 并采用产品线工程方法,实现组件容器框架的高效复用和可定制。目前网驰平台已定制形成并发布的中间件系统可以覆盖目前大多数主流的中间件类型,主要包括:1)Web 应用服务器OnceAS,是Web 应用开发、部署、运行和 的基础环境;2 ) SOAP 引擎OnceSOAPExpress,是Web 服务运行支撑系统;3)XML 引擎OnceXMLParser,是网络化应用中基础的XML 支撑系统;4)流程引擎OnceBPEL,是服务组合与协作的支撑系统;5)数据集成中间件OnceDI,是分布异构数据提取、转换、传输和加载的支撑系统;6)门户中间件OncePortal, 是面向组织内外分布、异构资源统一集成、发布和访问的支撑系统。网驰平台还包括应用开发与 工具OnceToolkits,用于支持网络化软件的开发和 。
    成果已应用到航天、航空、核电、08奥运等国家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以及中组部、商务部等政府部门,如中国共产党基本信息 系统全国应用推广8万多套。通过网驰成果的应用,推动了一大批软件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竞争力,如中科软公司的保险领域核心应用平台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基于本成果,项目团队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创建了中国中间件技术联盟"四方国件"和国际4大开源软件组织之一"OW2",推动了中间件技术的发展。
    推广及合作方式:行业应用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四街四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叶 丹 联系电话:010-62661581-631
    电子 :yedan@otcaix.iscas.ac.cn 传 真:010-62661580
    新疆文物普查遗址考古
    项目简介:新疆文物普查遗址考古项目是与新疆文物局合作,在新疆第三次文物普查与新疆遥感考古工作站建立的背景下,于2009年5月份启动。遥感考古手段的运用,弥补了常规考古调查在地域广阔和环境恶劣的条件下方法的局限性。经分析发现了大量的古代墓葬、坎儿井以及重要的古城遗址等。另外新疆文物综合数据库 系统的开发,为综合管理与文物保护辅助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平台。该项目取得的大量成果为“十二五”更加深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广及合作方式:项目合作、技术咨询与服务、区域示范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科技处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北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区(9718 )
    邮政编码:100101
    联 系 人:杨 静 联系电话:010-64879458
    电子 :yangjing@irsa.ac.cn 传 真:010-64864643
    新型智能手机和游戏机
    项目简介:目前已经完成了游戏机的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了以ARM CPU应用和图形处理器的IP研发。基于最新开放源 的操作系统Google Andriod,已经调试和移植了部分游戏软件,以适应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和不同手机硬件平台和平板电脑平台。 新型智能手机可以实现手机游戏键盘或其它特种键盘的操作。
    推广及合作方式:专利转让,合作开发,融资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 邮政编码:100029
    联 系 人:程亚奇 联系电话:136-9354-6030
    电子 :chipcheng@ime.ac.cn 传 真:010-6202-1601
    远程数据备份与容灾服务
    项目简介:肇庆市超算计算中心灾备中心定位于为客户提供专业、便捷、安全的数据存储备份、数据管理、异地容灾、数据恢复等各项数据灾备服务,以满足各类型客户的数据安全要求,充分节约客户在通信及数据存储方面的投资成本。
    灾备中心具有20TB以上数据存储容量,并能按照客户需求制定灵活的存储备份方案,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数据专线方式接入,将其重要数据备份到容灾备份系统中。
    推广及合作方式: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推广,面向企业推广
    联系单位:肇庆软件国际化中心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肇庆市星湖大道肇庆学院星湖校区16栋中巴软件园西侧一、二层
    邮政编码:526062
    联 系 人:陈丽娟 联系电话:13717235178
    电子 :chenli68998@163.com 传 真:0758-2715952
    云ERP
    项目简介:云服务平台ERP服务面向流程,针对生产型、分销型、服务型企业等不同的行业特点,对全部资源进行整合,对每个流程进行实时控制;功能全面、低投资、高效益、简单易用。
    推广及合作方式: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推广、面向企业推广
    联系单位:肇庆软件国际化中心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肇庆市星湖大道肇庆学院星湖校区16栋中巴软件园西侧一、二层
    邮政编码:526062
    联 系 人:陈丽娟 联系电话:13717235178
    电子 :chenli68998@163.com 传 真:0758-2715952
    云动漫渲染平台
    项目简介:云动漫渲染平台为园区所有CG制作公司提供力所能及的渲染服务(技术支持),平台建设完毕能打到2万亿次每秒的渲染速度。现在需要客户莅临现场才能渲染的历史已终结,客户只需具备一根网线,就能把制作完成的场景提交到超算中心的云动漫渲染平台,设置好必须的简单配置就能由平台完成场景的渲染输出;因此非本地的所有客户均可通过专用FTP网络提交方式进行网络自助渲染,渲染完毕后您就可通过服务网站的专用FTP软件迅捷的下载已经打包好的成品文件,100M的光纤带宽保证您的下载与渲染一样畅快淋漓。
    推广及合作方式:企业免费试用,面向市场推广
    联系单位:肇庆软件国际化中心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肇庆市星湖大道肇庆学院星湖校区16栋中巴软件园西侧一、二层
    邮政编码:526062
    联 系 人:陈丽娟 联系电话:13717235178
    电子 :chenli68998@163.com 传 真:0758-2715952
    真三维显示系统
    项目简介:目前已经完成了一种新型真三维显示系统的总体设计, 了高速投影系统和多投影系统的应用,将形成新一 三维显示系统产品。基于微镜阵列芯片(TI DLP)或激光电视或LED显示器等高速显示系统或多投影机LCOS显示系统,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真三维显示系统,其特点是低成本且具有高速旋转和较大的显示屏幕。
    推广及合作方式:专利转让,合作开发,融资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 邮政编码:100029
    联 系 人:程亚奇 联系电话:136-9354-6030
    电子 :chipcheng@ime.ac.cn 传 真:010-6202-1601
    政府消费 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技术和方案
    项目简介:《政府消费信用数据库的相关技术及方案》通过本、息分离账户技术、政府信用清分技术、中国福个人账户技术将居民银行卡消费信息与政府各部门管理信息互通互联,信息共享,建立起来以政府主导的、以实现为政府管理各个部门科学决策和服务的基础数据库系统工程。整个工程分为:政府消费 资源数据库大厦、政府消费信用居民服务中心和政府消费 企业、银行服务中心。
    应用领域:政府消费信用数据库建成后,可广泛服务于政府 的各个方面,如财政、金融、三农补贴、中小企业服务、城市住房管理、人 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社区管理、公共安全等政府 的各个方面。
    技术指标: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信用体系存在两大瓶颈,一是由于金融部门和政府部门利益分割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一个是无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互协调,无法保证政府信用体系的良性发展。〈政府消费信用数据库的相关技术及方案〉突破了这两个瓶颈,使得政府各部门、银行、企业、消费者四方多赢,也实现了政府 体系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该技术的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政府 体系建设投入市场盈利模式和社会服 协调机制。
    成熟程度:《政府消费信用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技术和方案》是该中心崔福研究员“中国福 ”理论在政府 中的具体应用。此技术和方案先后在部分省市有过试点案例,具备全国推广的全部条件,构建了政府、银行、企业和老百姓都多赢的信用系统,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的方方面面。
    应用前景:根据在全国其它省份试点经验,必须建立政府主导的下企业运营机制,在这个机制下,投资建设的企业可投入2亿人民币即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服 良性循环,创造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许可使用、合作开发
    联系单位: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研究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0号 邮政编码:100080
    联 系 人:崔 福 联系电话:010-62672568
    电子 :c99982@wo.com.cn 传 真:010-62672569
    中小企业无抵押、无担保融资交易系统
    项目简介:《中小企业无抵押、无担保融资交易技术系统》是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和实践的创新成果,以该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系统覆盖全国银行网络, 全国各城市建设本地服务平台。《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交易技术》包括《消费数据信用评价系统》、《风险控制系统》、《业务流程系统》、《无抵押、无担保金融产品设计》等核心技术工程,可以满足大企业、中小企业、中小商户、个体工商户无抵押、无担保融资需求,属于我国原创,国内外没有同类可比性的技术系统和工程。
    应用领域:金融行业相关机构,优先顺序:新疆市政府背景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及公司,国有公司、大型民营公司、新疆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工行、建行新疆地方分支机构;其它商业银行分行机构
    技术指标:《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交易系统》是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多年研究和实践的创新成果,该平台主机系统覆盖全国,正在全国主要城市建设本地服务平台。网络覆盖全国,中央数据库和交易中心硬件系统托管在新联通国家顶级IDC。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以满足每秒300万笔交易。业务已经可以在全国任意有银行网点的城市、农村办理。为落实中国科学院援疆工作会议,优先考虑安排新疆中小企业融资交易中心。
    成熟程度:在全国各城市、地区建设的《xxx 市中小企业融资交易中心》隶属全国交易中心系统下的地方服务平台,以该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系统覆盖全国银行网络, 全国各城市建设本地服务平台。企业已经可以在全国任意有银行网点的城市、农村办理,该技术运用已非常成熟。
    应用前景:《中小企业无抵押、无担保融资交易技术》着眼于 世界金融难题,从实际情况入手,很好地 了我国企业发展的资金难题。该技术应用推广需要的条件简单,将全面带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许可使用、合作开发
    联系单位: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研究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0号 邮政编码:100080
    联 系 人:崔 福 联系电话:010-62672568
    电子 :c99982@wo.com.cn 传 真:010-62672569
    机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简介: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近年来完成了大量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多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项目主要包括:网省级电力调度 信息系统信息发布系统
    电力营销审计软件生产 系统
    人力资源 信息系统
    贷款 信息系统
    信息中心 信息系统
    工会 系统
    科技计划 系统
    社保 系统
    工作流系统
    防疫 系统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客运 系统
    行政审批系统
    办公自动化(OA)系统
    ERP系统??
    贵阳市交通警察支队管理信息系统
    城市自来水营业管理系统
    鞍山市自来水 信息系统
    交警 系列软件产品
    大气感官监测系统
    城市公共事业营销信息系统
    防疫监督 系统
    大气感官监测系统
    城市行政审批系统
    交通局客运 系统
    电磁加热节能系统
    项目简介:电磁加热节能系统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该产品不仅能取 统的电阻片加热,实现大幅节能(节能率30%-75%),而且配套完善的温度控制策略,从系统化的角度解决了加热温度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产品品质和稳定性。该产品实施简单、稳定性高,是工信部第二批重点推荐的节能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注塑机、挤出机、吹膜机、型材等塑料机械的加热系统改造,投资回收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推广及合作方式:产品销售及项目合作
    联系单位:中科院自动化所-三博中自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自动化大厦6层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王海清 联系电话:13911570181
    电子 :haiqing.wang@sciample.com 传 真:010-62651767
    红外测温产品及解决方案
    项目简介:三博(S)CIT系列红外测温仪是把国防(如原子弹、氢弹、火箭燃气测温等)红外探测技术用于工业领域的高科技产品。(S)CIT红外测温产品分为红外线性传感器、分离式、便携式和比色类四大系列,60多个品种。尤其适合于对运动物体,带电导体,真空或其它特殊环境下的目标进行非接触温度检测,能在200~3500℃范围内(分段)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三博温度控制解决方案主要由三博红外测温仪、西门子PLC控制系统、上位机温度显示与管理系统、现场触摸显示屏等组成。系统可实时精 视每个工段的温度,使整个加工过程获得良好的品质保证。广泛应用于焦化、钢铁、冶金等行业。
    推广及合作方式:产品销售及项目合作
    联系单位:中科院自动化所-三博中自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自动化大厦6层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王海清 联系电话:13911570181
    电子 :haiqing.wang@sciample.com 传 真:010-62651767
    企业能源管控综合信息系统SciMES
    项目简介:企业能源管控综合信息系统SciMES是自主研发的以智能生产调度管理系统、能源优化集成系统和生产设备 系统组成的一个信息化系统平台,即高度信息集成、智能信息分类、关联、分析和辅助决策的平台。根据企业需求,通过该平台,组织生产计划安排,合理及时的能源调配,准确的计划执行,到位的生产设备维护,以确保生产 进行,从而使企业生产逐渐进入良性循环,达到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废物排放量的目的。广泛应用于以钢铁、冶金、焦化、化工、石化等行业为代表的流程工业,同样也适用于离 工行业。
    推广及合作方式:产品销售及项目合作
    联系单位:中科院自动化所-三博中自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自动化大厦6层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王海清 联系电话:13911570181
    电子 :haiqing.wang@sciample.com 传 真:010-62651767
    语言学习和自动评估系统
    项目简介:自动化研究所针对语言学习和自动评估的巨大社会需求,成功开发并实施了口语自动化测试系统方案,为英语学习和教育提供最先进的教育评估和测量手段。云 为语言学习评估技术提供了非常大的发展和应用空间。建立在云计算等技术基础上的语言学习和自动评估技术,可以迅速地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做出即时的诊断性分析,反馈其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能通过记录学习过程,对学习者的说写能力和进展情况进行多层次的自动评估。尤其是随着云计算和3G技术的发展,学生将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双向、实时、互动、自主的学习,及时纠 音问题,随时评估学习成果,从而有效解决外语教师的匮乏、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口语训练等缺陷。语言学习将有着巨大的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应用前景。
    在国际口语翻译先进研究联盟组织的 翻译系统国际评测(IWSLT)中,自动化所 翻译系统在2007、2008、2009年度连续三年国际评测英汉或汉英评测中获得了主要指标的第一名。
    2006年和2007年,在国家“863”计划组织的语音识别和关键词识别所有评测项目中均获第一名。
    2010年,在国家相关部门举行的说话人/语种/关键词识别全部评测中,以大幅超越其他参评队伍的成绩获得第一名。
    作为中科院唯一 完成SSML1.1版本和EmotionML 1.0版本的标准发布。牵头起草国家标准《中文语音识别通用技术规范标准》(GB/T 21023-2007)和《中文语音合成通用技术规范》(GB/T 21024-2007)。
    自动化所的语言学习评估技术是从目前对 测试的需求切入点进行推广的。于2009年和2010年在江苏省全省中考正式采用。2010年这个项目进入浙江,为浙江省温州市提供英语听说考试的全套解决方案。如今,自动化所每年为两百多万人次、三千多个计算机考场提供英语听说考试服务。
    针对我国多民族的语言特色,面对国内广阔的教育服务市场,自动化所 全面布局推广,致力于打造教育行业云 的“火车头”。
    推广及合作方式:项目合作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徐 岩 联系电话:010-82617643
    电子 :yan.xu@ia.ac.cn 传 真:010-82614467
    智能监控系统
    项目简介:该项目赋予计算机观察动态场景中运动目标行为的视觉能力,完成罪犯的跟踪、捕捉和异常行为检测与报警等功能。
    让计算机能认出目标的类型或者人的身份;能够看目标物体的行为;能够想目标物体的行为意味着什么;能够把想的结果用几句话的形式表达出来。
    应用领域包括:交通场所、军事场所、国家重要安全部门、敏感的公共场所和高级社区监控等。已应用于北京2008奥运会、北京城铁13号线等。
    推广及合作方式:项目合作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徐 岩 联系电话:010-82617643
    电子 :yan.xu@ia.ac.cn 传 真:010-82614467
    油品在线优化调合系统
    项目简介:自动化所的油品在线优化调合系统将调合计划,调合调度,在线优化,实时控制,以及罐区计量等应用集成一体。在满足油品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组分油、优化产品结构,以及油品主要质量指标的卡边控制和提高一次调成率,为各大炼油企业 了技术革新的关键。 该技术能实现以下优化目标:
    1、属性控制:偏离质量指标要求最小。
    2、成本最小:即在满足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多消耗低成本组分油。
    3、效益最大:即在满足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多生产高标号汽油,同时,多消耗低成本组分油。
    4、距离最小:与调度给定的原始配方距离最小,使得实际控制过程更加平稳。
    油品在线调合技术通过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次调合成功率100%,在中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成功实施并投入运行,年调合汽油120万吨,实现每年近2000万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在北京燕山、新疆等地方石化行业成功实施运行,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2008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推广及合作方式:项目合作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徐 岩 联系电话:010-82617643
    电子 :yan.xu@ia.ac.cn 传 真:010-82614467
    生产线在线自动检测处理系统
    项目简介:下面是针对医药行业的瓶盖在线检测的实例介绍,其使用在线视觉检测技术来完成,检测速度高达每分钟 1000 个左右,检测精度可根据要求由用户设定,检测缺陷包括小芯缺陷及边缘缺陷等,通过自学习与标准瓶盖比较,对不符合标准的瓶盖实现机械手自动剔除。
    1、边缘缺陷检测
    检测无错误的瓶盖:最左边是采集的原图像,中间是检测结果图像(检测时间 15ms),右边是检测信息显示 :
    2、中间缺损检测
    检测到小芯错误:左是采集的原图像,右是检测结果图像(检测时间是 16ms)
    3、压伤检测
    检测到环形区有压伤:左是采集的原图像,右是检测结果图像(检测时间是 47ms)
    4、外环缺陷检测
    检测到外环变形:左是采集的原图像,右是检测结果图像(检测时间是 15ms)
    本系统是工业流水线实时自动检测及处理系统,具有自动识别与自动处理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上产品质量的实时检测,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医药、纺织等行业。
    推广及合作方式:项目合作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徐 岩 联系电话:010-82617643
    电子 :yan.xu@ia.ac.cn 传 真:010-82614467
    嵌入式视频交通数据采集系统
    项目简介:嵌入式视频交通数据采集系统是专门为解决交通数据采集工作设 ,该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和专用数字信号处理器,能够实时有效地检测车流量、道路占有率、平均速度、交通密度、车辆类型、排队长度等交通参数;既能独立使用,又能无缝集成到绿通??2070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器中。系统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性能稳定、使用灵活,能够完全替代传统的感应线圈,用于路口信号控制、道路交通数据采集、交通事故监控等领域,为现代交通管理系统提供即时路况信息。
    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模拟摄像机、视频箱体和主机 软件。模拟摄像机捕获交通场景视频,输出PAL/NTSC制式信号。视频箱体将模拟视频数字化,处理每帧图像,实时采集交通数据,发送给信号机主控板,也可将交通数据或压缩图像通过以太网发送给主机。主机管理软件从视频箱体接收信息,在屏幕上显示,并保存到中心数据库中;用户使用主机管理软件还可以方便地设置、修改、查询视频箱体的一些参数。
    全天候检测。系统集成了先进的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算法,克服了自然场景中天气和光照变化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现场测试,面对阳光反射、阴影、雨、雪、雾、车灯反光、夜晚低照度、摄像机晃动等干扰,表现出极其稳定的性能。
    目前,自动化所的智能交通系列技术与产品在山东威海、江苏、广州等地都有合作与应用。
    推广及合作方式:项目合作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徐 岩 联系电话:010-82617643
    电子 :yan.xu@ia.ac.cn 传 真:010-82614467
    RFID技术及应用系统
    项目简介:该RFID技术与系统可以广泛运用于制造业生产线的智能优化控制,如家电制造、汽车制造、机械加工与装配、物流等行业,也可用于电子票证系统、防伪、防盗、质量检验、食品安全、包装等场合。
    随着RFID技术逐渐成熟,电子标签成本的逐步下降,RFID技术与应用的市场将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
    系统通过使用RFID技术,通常能提高3.5%~11.5%的生产效率,由于可对电子标签进行实时在线读写信息(条码系统仅能读),因此,可以方便地实现生产制造的全过程透明跟踪 ,为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RFID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血液/食品追踪系统、专用防伪读写器及系统、医药追溯与信息 、工厂生产线数据采集与处理等领域。
    开发了集成RFID技术、智能在线检测技术的智能化制造执行系统(iMES), 无锡海林海峰精密轴承公司进行示范工程建设
    与无锡新鸿泰合作项目,一期实现150台液压机床的联网和生产过程管理,二期在其它车间实施集成RFID技术的MES
    奇瑞汽车、东南汽车装配车间(生产线)……
    推广及合作方式:项目合作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徐 岩 联系电话:010-82617643
    电子 :yan.xu@ia.ac.cn 传 真:010-82614467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装置
    项目简介: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制开发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装置,主要生产50升至1500升的生产型设备。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与常规有机溶剂萃取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只需调节流体的压力就可实现物质的提取和分离。该技术有以下特点:
    1.操作温度低, 能有效保留物质的有效成分,特别适用于热敏性、易氧化物质的分离和提取,并使高沸点、低挥发度的物质远在其沸点之下萃取出来。
    2.CO2无毒、无味、不燃、不腐蚀,萃取产品无溶剂残留,故能满足对药物、食品等溶剂残留控制质量指标,不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3.传质速度快,操作时间短,萃取分离效率高。
    4.操作参数主要为压力和温度,操作简便,控制容易。
    5.萃取后溶质和溶剂分离容易,避免了传统的有机溶剂再生需通过加热蒸发等过程。
    6.技术与设备的通用性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装置具备萃取釜快速开启功能、可实现逆流萃取、精馏等新工艺的开发能力,设备全部自动化控制和 机远程管理,整机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占据国内市场60%以上的份额,并出 度和我国台湾地区。并且装置完全符合国家GMP规范,是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行业的首选设备。先后获得贵州省优秀新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科技部超临界成套装备的技术依托单位等 。
    超临界流体技术利用可用于中药材和生物资源深度开发和超细材料制备、超临界印染、干燥等领域。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
    联系单位:地球化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水路46号 邮政编码:550002
    联 系 人:朱 琼 联系电话:0851-5891712
    电子 :zhuqiong@vip.gyig.ac.cn 传 真:0851-5895239
    毒品/易制毒化学品检测仪
    项目简介:我所发明的离子迁移谱系列毒品/易制毒品探测仪(专利号:ZL94112925.7,ZL95110016.5,ZL96225317.0),采用先进的离子迁移谱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可达ppb以下),功耗低,携带方便,易于维护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机场安检,国防安全,公共缉毒等领域。利用不同离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差异,离子迁移谱实现了对不同物质的检测。
    该类迁移谱具有如下特点:
    1.该仪器工作于大气压下,体积小,无需庞大昂贵且高功耗的真空产生及维持系统,功耗低,可以实现便携,维护和使用均较为简易方便;
    2.该仪器具有极低的检测限,易制毒化学品的检测限通常可以达到ppb量级;
    3.该仪器具有极快的检测速度,可以实现实时在线监测,无需复杂的前处理工作。
    该迁移谱仪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简单,携带方便。对于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适应性强。主要可应用于毒品/易制毒化学品稽查,并根据需要可以开发出更多的用途。随着世界缉毒局势的发展,国内外对该类探测仪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李海洋 联系电话:0411-84379509
    电子 :hli@dicp.ac.cn 传 真:0411- 84379517
    MVR热泵蒸发技术
    项目简介:应用领域:石油石化废水、特种有毒废水、造纸黑液等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的浓缩减量处理,海水淡化、制盐等大型生产领域,食品饮料的乳品、制糖、果汁等蒸馏浓缩处理。系统特点:低能耗、低运行费用;占地面积小;公用工程配套少,工程总投资少;运行平稳,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原生蒸汽;无需冷凝器以及冷却水。技术指标:蒸发一吨水需要耗电为20-70度电,相比多效蒸发方案节能30%以上;常压蒸发;亦可实现17- 80℃的低温负压蒸发或者微 蒸发。成熟程度:产品经过试验验证,各项指标合格,可用于实际生产中。应用前景:该技术节能效果显著,符合目前大力倡导的低碳、环保理念,应用前景广阔。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冯 丰 联系电话:010-82543609
    电子 :fengfeng@mail.ipc.ac.cn 传 真: 010-82543609
    家庭监控机器人
    项目简介:
    本项目面向日益增长的家庭监控需求,设计和开发应用于室内的家庭监控机器人。担任家中的警卫任务,防范非法入侵家庭,在发生异常 时通过手机网络向主人报警。室内机器人将具有异常 检测、入侵检测、自动巡逻、远程控制和察看等功能。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联系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号 邮政编码:518055
    联 系 人:欧勇盛 联系电话:13530792005
    电子 :ys.ou@siat.ac.cn 传 真:0755-86392299
    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
    项目简介:应用领域:该成果主要应用于煤矿及非煤矿山,其功能为:在井下发生突出、火灾、瓦斯煤尘爆炸、水害等灾变事故后,在逃生路径被阻和逃生不能的情况下,为无法及时撤退的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技术指标:防护时间大于等于96小时,舱体抗冲击压力大于0.3MPa,舱内维持100~500Pa的微 ,气体浓度控制为:O2控制在18.5%~22%,CO2吸收能力≥0.5L/min且浓度<1%,CO处理能力≥400ppm/h且浓度<24ppm,瓦斯(CH4)浓度<1%;采用非电式高压气体膨胀制冷方式,研究其节流效应的典型特征,在外界温度55℃情况下,维持舱内空气温度≤35℃,湿度≤85%;成熟程度:产品经过初步试验,各项指标合格,可以进行后续生产;应用前景:国家安监总局要求2013年,所有煤矿配备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2015年,所有非煤矿山配备完成,我国矿山种类多,数量多,该产品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冯 丰 联系电话:010-82543609
    电子 :fengfeng@mail.ipc.ac.cn 传 真:010-82543609
    生活垃圾等离子体气化及发电技术
    项目简介: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城市生活垃圾数量不断增长,已经对我国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例如,目前北京市每天产生约1.8万吨生活垃圾,由于卫生填埋场地紧张且环保效果较差、焚烧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而遭到群众反对,因而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面临巨大压力,急需发展新一 环保、节能的焚烧替代技术。同样的问题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等离子体技术是最有希望替 烧的先进技术。随温度升高,物质先经历固、液、气三态,若温度继续上升,气体电离导电,但在一定体积内(德拜半径之内),由于正负离子数目相等,宏观呈现电中性,此时物质成为等离子体态,为物质的第四态。放电产生的2,000~30,000??C的等离子体,为低温热等离子体,工业应用比较广泛。
    等离子体技术在上世纪60年代受益于航天事业的发展而飞速发展,用于处理废物则始于1970年代初,最初主要用于低放射性废物、化学武器和常规武器销毁,1990年代才进入民用领域。由于传统等离子体处理设备技术含量高,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初期多用于销毁多氯联苯(PCBs)、POPs、废农药、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近十年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带来了成本的逐渐降低,随着政府对垃圾处理问题的重视和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等离子体处理生活垃圾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技术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热点。
    技术特点及原理:生活垃圾气化处理一般采用电弧放电得到的低温热等离子体,弧区温度达6000??C 以上。由于能量密度非常高,且富含大量极具反应活性的电子和重粒子,因此能够迅速使有机废物的化学键断裂、达到裂 目的。生活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在等离子体反应器内1000 ??C高温环境下充分裂 化,转化成CO和H2等小分子可燃性气体(一般称为“合成气”),用于能源或资源回收,等离子体技术最主要的技术优势包括:
    (1)处理温度高,环保效果好:等离子体核心温度可达6000??C 以上,反应器内温度可根据需要控制在1000~2000??C范围,有害物质摧毁彻底,二恶英前驱体被彻底破坏,二次污染物排放比焚烧低2~3个数量级。
    (2)反应器尾气量少,便于洁净处理:采用还原性气氛时,约为焚烧法的5~10%;采用过量空气系数0.3的部分氧化气氛时,尾气量不到焚烧法的40%。
    (3)不能回收利用的无机物以液态底 式排出,可形成玻璃体,无害化彻底,可以直接填埋或作为建材利用。
    (4)经济效益好:合成气可用燃气内燃发电机发电,也可合成柴油。相对蒸汽发电循环,发电效率可从20%左右提高到32%以上,投资回报期可缩短2~3年;由于热值高,没有焦油问题,合成气品质优于常规气化技术。
    (5)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设备高度低,可减少厂房建设成本。
    大量实验数据表明,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危险有机物的尾气中二恶英类物质含量极低,远远优于焚烧技术所能达到的排放控制能力。此外,酸性气体NOx和SOx排放也较焚烧法易于控制。
    工程实践与应用前景:上世纪九十年 以来,力学所开始采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销毁化学武器、裂 疗废物、危险化工废物等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过863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科学院级项目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进行了多方面的等离子体废物处理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设备研制和工程建设工作。力学所还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方面具有多年研究积累和工程实践经验,承担过国内首批垃圾焚烧项目的设计。
    相关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已获得六项发明专利授权,并在实验室建成了一条3 t/d的等离子体处理模拟医疗垃圾的实验线,与企业合作建成了两条工业规模的等离子体处理有机废物的生产线,一条是日处理3 t化工厂含多氯联苯的固体危险废物,一条是专门处理危险废物中POPs(持续性有机污染物,主要为多氯联苯和含氯农药),规模10 t/d。这三条线是国内仅有的三条完整的有机废物处理线,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等离子体气化处理生活垃圾技术涉及七大行业中的“节能环保”和“高端装备制造”两类,作为一种极具环保优势又有产业化基础的高新技术,必将在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拉动国内需求、打造高端产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可形成每年几十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
    我们愿与有志于此项事业的单位开展密切合作,将新技术进一步产业化及全面推广。
    推广及合作方式:可采用专利授权、项目承包、技术支持等方式开展合作,详情面谈。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Science系列机动车检测与网络系统
    项目简介:Science系列机动车检测网络系统是以机动车安全、尾气排放检测为主的机动车检测网络系统,它由机动车检测设备(制动台、侧滑台、轴重台、速度台、尾气分析仪、烟度计、灯光仪、 计)和机动车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及检测场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检测项目有:外观(车上部检查)、制动、轴重、侧滑、速度表、灯光、尾气排放、底盘(车下部检查)。
    应用领域:系统可适用于国内外的各种机动车辆检验机构、汽车制造厂、汽车维修企业。
    技术指标:
    1、专利技术--复合推进式控制法。
    网络服务器与工位控制机同时存储检测数据,,检测数据不会因服务器或工位控制机偶然出现故障而丢失,系统可靠性高。
    检测场网络系统设计为一种具有监管功能的机动车检测网络系统。即检测场内的检测线、线外检测数据录入点(路试)、线外检测点组成一个计算机局部网,该局部网与市车管所联网,实时监视每条检测线的检测全过程。同时建立完备的车辆检测数据库实现监管并用。
    3、该系统于1999年1月通过中国科学院成果鉴定,鉴定意见: 该系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并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在机动车检测技术规范化和网络化上有很大突破,意义重大。系统为国内外首创。
    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国科计字[2000]056号项目编2001010505)。
    成熟程度:在北京市场占有率近100%并在黑龙江、内蒙古、山东、山西、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广东、海南等全国的十余个省市的检验机构和生产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应用前景:汽车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如何保证汽车运行安全,减少汽车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等,已成为当今社会迫切要 的问题。汽车检测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提高汽车检测技术水平与检测设备的质量,则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地区性的具有监管功能(监管检测设备、监管操作人员)的机动车检测网络系统, 由此可以看出,我所研制的Science系列机动车检测网络系统的市场相当广阔,推广应用前景是非常乐观的。作为汽车安全性能诊断的重要一环,本系统可适用于国内外的各种机动车辆检验机构、汽车制造厂、汽车维修企业。
    推广及合作方式:我们愿与有志于此项事业的单位开展密切合作,将新技术进一步产业化及全面推广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真空阴极弧离子镀及DLC超硬薄膜制备技术
    项目简介:本系统引入高压脉冲辉光放电技术,将真空阴极弧和中频磁控溅射等多种镀膜技术相结合,可研究开发单层及多层功能膜,如硬质膜、金属膜、半导体膜、介质膜、碳膜、铁磁膜和磁性薄膜等新型薄膜材料。TiN、TiC、TiCN、TiAlN等硬质薄膜已经在工具、模具、装饰等行业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类金刚石碳(DLC)膜是一种光滑致密、高硬度、高电阻率、高导热率、良好的红外透过性、高化学稳定性、低摩擦系数高耐 的新型超硬薄膜。
    应用领域:
    在机械、电子、光学以及医学等方面有广阔具有应用前景
    技术指标:
    1、电源输出功率:~ 500KW,设前级隔离变压器,对电网电压的干扰小;
    2、计算机实时控制电流、电压、功率、频率、脉宽及时间曲线等;
    3、在电源设计范围内, 负向脉冲波形可独立组合调整,;
    4、可设定恒流、恒压和恒功率三种输出方式,恒流、恒压在线无扰动转换;
    5、电流和电压 负向峰值及脉冲宽度单独可调,稳定精度2%;
    6、脉冲频率范围为50 ~ 2000Hz,占空比5~95%之间可调;
    7、主体系统包括:机械传输系统、等离子体电 化系统、冷却循环系统、微机控制系统;
    8、辅助系统包括:纯水制取系统、水处理系统、排风系统、温控系统、电 检测系统;
    成熟程度:已应用于图片所示领域。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YAG激光毛化轧辊技术及装备
    项目简介:为了生产优质冷轧薄板、优质涂镀板,企业需要对工作轧辊表面进行毛化处理。以往我国轧辊毛化的方法主要是喷丸处理,但由于此工艺难以精确控制轧辊表面的形貌和粗糙度,使我国冷轧薄板企业长期只能生产低端板材产品,对于汽车板、精密薄板等高端板材产品长期依赖进口。为了解决这一生产难题问题,中科院力学所研究所于1994年成功开发出YAG激光毛化轧辊技术及装备。YAG激光毛化技术是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和中科院“九五重大项目”成果,1997年获中国专利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中国专利发明创造金奖”,2007年该技术被评为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并已达到产业化阶段。尤其是它独有的高重频激光波形调制技术和二维可控毛化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该技术经历了十几年的研究、提高和完善,目前已在我国二十余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得到应用,共为企业创造了上百亿元的经济效益。
    应用领域:钢铁企业
    技术指标:YAG激光毛化技术可以精确控制所加工轧辊表面的形貌和粗糙度,使轧制生产的激光毛面钢板具有优良的冲压成形性能和涂漆光亮度,其塑性变形能力有所改善,明显优于同材质的光面板和喷丸毛面板。激光毛化技术可以在毛化的同时,使激光作用区的材料获得超常硬度,给轧面带来超常的强韧化效果,延长轧辊使用寿命,一般激光毛化辊寿命是普通辊的2~3倍。此外激光毛化加工也可改善轧辊使用性能;由于优化摩擦条件,轧制时不易打滑和粘连,轧制速度可提高一倍以上;消除板卷退火粘结现象;甚至可用激光辊实现异步轧制。
    YAG激光毛化技术采用特殊 调制的高重频激光脉冲,经光学系统聚焦,对辊面进行均匀扫描,在辊面形成间距稳定的熔凝微坑和凸台,从而完成辊面的均匀毛化。设备具有独特的二维可控无规则毛化分布技术,可实现毛化点菱形、矩形和无规则分布毛化,大大改善了毛化的均匀性。激光毛化工作辊可用于厚0.02~2.0mm钢板的轧制和平整。在热镀锌线生产中,可用于基板轧制和镀锌后光整。
    成熟程度:
    ●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
    ● 本溪钢铁有限公司
    ● 天津里碑有限公司
    ● 鞍山天力精密带钢有限公司
    ● 福建凯西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公司(唐山贝氏体钢铁集团)
    ● 山东东海薄板有限公司等
    应用前景:该技术经历了十几年的研究、提高和完善,目前已在我国二十余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得到应用,共为企业创造了上百亿元的经济效益。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版辊数控激光直接制版技术
    项目简介:版辊是印刷、印染、以及金属板、带和皮革表面印花生产行业的关键生产工具,其加工质量与加工周期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生产周期和质量。
    版辊数控激光直接制版技术,是力学所1995年开发成功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版辊雕刻技术。该技术采用高功率脉冲激光、计算机图形处理及控制技术,在金属版辊表面直接进行显微雕刻,可实现高效、灵活、无污染、且图形图案完全闭合的版辊加工,是继掩膜腐蚀法和电雕法之后发展起来的新一 辊制版技术。该技术已获得国家4项专利授权。该技术及装备已成功应用于多家冶金企业的花纹板带生产。
    应用领域:该技术可应用于印染、印刷、以及具有表面装饰性和功能性的金属花纹板带和有机、无机材料板带生产企业。
    技术指标:
    有丰富的图形库,扩展性强,编辑和排版灵活迅速,可以点间距误差小于0.1mm的精度在版辊上雕刻无接缝图形和图案;
    排版制版一体化,设备紧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无环境污染;
    显微坑点的宽度、深度和分布可精确控制,显微形貌重现性好,可对版辊进行毛化(均匀点阵)或图形图像加工,亦可在同一版辊上进行毛化和图形复合加工;
    可加工用常规制版方法难以加工的合金钢和陶瓷类硬质材料版辊,激光加工的表面改性作用可显著提高被加工版辊的使用寿命;
    为适应版辊辉度要求,另开发了双光路合束YAG激光雕刻技术及设备,可方便地进行一定辉度要求(即在同一辊面根据要求使不同坑点有不同的深度)的版辊加工。
    应用前景:该技术可应用于印染、印刷、以及具有表面装饰性和功能性的金属花纹板带和有机、无机材料板带生产企业,潜在的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爆炸处理水下软基技术
    项目简介:爆炸法处理水下淤泥质软基技术是力学所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适用于防波堤、护岸、围堤、码头等水下建筑地基的软基处理以及水下抛石基床密实等。该技术原理是:在堤头适当位置的淤泥内埋设群药包、爆炸将淤泥向四周挤出并向上抛掷形成爆坑,临近爆坑的堤头堆石体,在爆炸负压与强烈压缩、振动作用下滑向爆坑,形成瞬时定向滑移与泥石交换。塌落石方滑向爆坑后,形成“爆炸石舌”。继而在爆后堤头抛填,形成新的抛填堤头。新的抛填体将“石舌”上部浮淤挤走并压在“石舌”上。在新的抛填堤头前方继续埋药爆炸。这样“抛填---爆炸”重复进行,直至完成海堤设计长度为止。
    应用领域:可用于防波堤、护堤、围堤、大型沉箱码头、造船厂滑道工程等淤泥软基处理和港 程。
    技术指标:该技术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
    成熟程度:典型工程:连云港西大堤、嵊泗中心渔港防波堤、大连港东港区围堤、汕头电厂贮灰堤、深圳滨海大道围堤、珠海发电厂防波堤、台山发电厂防波堤、粤海铁路轮渡北港南港四条防波堤等工程的软基处理以及深圳妈湾电厂码头和连云港多条滑道等工程的抛石基床爆夯密实。
    应用前景:应用该技术,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地基后期沉降小以及造价低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其效益比常规的挖泥法节约总工程费的30%,比常规土工布垫层法节约总工程费的20%,且施工周期可缩短。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技术咨询、承接工程、技术合作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气脉冲除灰装置
    项目简介:电站锅炉及各种加热炉、余热锅炉在运行中,烟气中的灰粒常常附着在受热面如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上,形成灰垢。国内外最常用的蒸汽吹灰方法往往会使烟气湿度增大,更容易造成受热面的积灰、腐蚀和堵塞。1993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国内率先采用高速脉冲气流和冲击波清除积灰(灰垢)的原理,研究并开发了我国新一 灰技术——燃气脉冲除灰技术。
    力学所研制开发的气脉冲除灰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系统可靠、操作方便、能耗低等优点。气脉冲除灰装置已获多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并于1996年4月通过电力部主持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气脉冲除灰装置是新一 灰技术,对我国锅炉的除灰技术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属国内首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燃烧气脉冲除灰技术研究”荣获中国科学院1998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力学所研制的“新一 脉冲除灰装置”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审定为1999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
    应用领域:
    电力、冶金工业电站锅炉及各种加热炉、余热锅炉的燃气脉冲除灰。
    技术指标:
    1.作用直接,吹灰彻底。
    2.运行费用低,其运行费用只有蒸汽运行费用的1/10 左右。
    3.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
    4.维护保养容易,维护量小,维修费用低。
    5.安全可靠。
    成熟程度:气脉冲除灰技术成果的成功应用表明它是电力、冶金工业中一项节能降耗的有效新技术,用这项技术对电站锅炉、余热锅炉等实施技术改造,已经给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应用前景:采用燃烧气脉冲除灰技术后,虽然锅炉换热面积灰严重程度不尽相同,但均有显著的除灰效果和经济效益,具体表现为:换热器烟阻大幅度下降、排烟温度降低、引风机电流下降、锅炉效率提高等,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节约了燃料,提高了发电量。降低运行成本50%以上,有明显的经济效益。1025t/h锅炉投用燃气脉冲除灰技术后,年增收节支总额平均为150万元/台。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技术咨询、承接工程、技术合作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蛋白质芯片生物传感器
    项目简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制的蛋白质芯片生物传感器,是新近发展成功的自动蛋白质检测技术。该技术基于生物分子的特异识别和椭偏光学成像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光学无接触、无扰动、无标记的多元生物分子检测技术,使蛋白质溶液输运、蛋白质芯片的制备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均在同一蛋白质微阵列反应器系统内实现。在静态检测方面,已实现蛋白质芯片制作及多达48种蛋白质的同时检测,结果直观,具有反应快(分子相互作用仅几分钟),样品消耗少(10微升量级),检测灵敏度优于1ng/ml,可同时实现定性与定量测量等优点。
    应用领域:蛋白质的结构功能研究;医学诊断和医疗新药开发;生物工业等生物医学领域。
    技术指标:直接测量非纯化分析物;多元样品同时检测样品用量少; 样品无需任何标记物;实时检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具有分辨和排除干扰信号能力;检测速度快;结果直观。
    成熟程度:已成功实现了乙肝五项指标同时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微量抗原抗体检测、SARS抗体药物鉴定、病毒检测及急性心急梗塞诊断标志物检测等多项应用实验。
    应用前景:由于高通量的优势,该装置可应用于蛋白质和蛋白质谱的检测、疾病标志物的识别和药物筛选等领域。目前,已成功实现了乙肝五项指标同时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微量抗原抗体检测、SARS抗体药物鉴定、病毒检测及急性心急梗塞诊断标志物检测等多项应用实验,显示出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工件内表面激光强化技术及装备
    项目简介:针对某型14.5mm高射机枪枪管激光强化项目,研制出了同样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实施装备和加工质量检测仪器,并建立了相应的加工质量评估方法和检测规范,形成了一整套可直接应用于工业规模生产的系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应用专利技术开发的整筒抽油泵泵筒内表面CO2激光热处理技术与装备,能对7.3米长、最小至56毫米内径的泵筒进行整体全面积或离 环境污染激光强化处理,泵筒材质可用45钢替 贵的优质合金钢,同时激光局部处理可避免常规整体淬火引起的变形问题,大幅度降低了抽油泵原材料及加工成本,产品合格率及使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该技术及装备已成功应用于辽河油田。
    发动机缸体
    应用专利技术开发的CO2/YAG激光表面热处理技术与装备,采取了离散加工、显微造形以兼顾表面的强化与韧化的新思路,应用于汽油发动机缸体内表面热处理,工件变形小,可在零件精加工后进行激光强化处理,处理后的工件表面硬度较常规淬火提高15~20%,已应用于多家汽车大修企业
    某型150系列柴油机气缸套采用价格昂贵的氮化性好的38CrMoAIA电渣无缝钢管材料制造,工艺过程复杂,氮化在镗孔后进行,为了防止外表面渗氮先对外表面进行镀锡,氮化处理时间长,变形大,易形成疏松而导致硬度下降。采用激光强化技术,该型柴油发动机缸体可采用42MnCr52低合金精轧钢管替代38CrMoAlA电渣钢无缝钢管,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且产品性能和工效均大为提高。
    应用领域:管状工件内表面激光强化项目、油田等企业抽油泵筒内表面CO2激光热处理、汽车企业。
    专利:
    1. 工件内表面激光强化方法与装置(国防发明),发明专利授权号:99116728.7
    2. 金属基体与涂镀层之间的界面激光强韧化方法,发明专利号授权号:ZL02149191.7
    3. 用于细小狭长 工件内表面激光强化加工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ZL99211633.3
    4. 用于 工件内表面激光强化的加工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ZL02289417.9
    成熟程度:已为国内各行企业应用。
    应用前景:大幅度降低了抽油泵原材料及加工成本,产品合格率及使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且产品性能和工效均大为提高。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服务、合作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装置)成套设备
    项目简介: 等离子体发生器(装置),又称为等离子体炬,它可将电能传递给工作气体从而形成高温电离气体。离子体发生器成套设备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等离子体专用电源和辅助设备等,可实现对等离子体射流的控制、监测、显示等功能。
    应用领域:需要温度超过3500℃的场合。如等离子体气化、等离子体锅炉无油点火、等离子体球化、等离子体化工、废弃物(有毒有害)处理等。
    技术指标:
    1、功率:5~300kW,等离子体温度3500~6000K。
    等离子体射流的温度可达5000~6000K,射流速度可超过200米/秒;工作气体可以是氮气、空气、氢气等。
    2、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装置)成套设备
    DC-5k型;DC-20k型;DC-35k型;DC-70k型;DC-120k型;DC-200k型;DC-350k型
    成熟程度:已为国内工业厂家、大学等提供了多套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应用前景:等离子体由于温度高,具有很多优点,如化学反应速度快、效率高等,在节能减排、精细化工、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其潜在的用途。
    推广及合作方式:提供全套设备,可根据用户的特殊需要提供不同温度、不同工作气体、不同功率的等离子体发生器,提供技术服务。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光学定位检漏仪
    项目简介: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电力部门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电力行业的技术更新换 步加快、关键设备国产化的加速,以及三峡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的需要,1996年国家计委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给力学所下达了一项“九五”国家科技重点科技攻关专题:蒸发冷却系统监测检漏仪(国家计委编号:96-222-04-03)。该检漏仪考核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检漏仪的检测灵敏度达到5×10-3cc/sec。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攻关,力学所于1999年研制成功光学定位泄漏检测仪的初级样机,达到并大大优于“九五”攻关的技术指标
    应用领域:光学定位泄漏检测仪的应用领域广阔,几乎所有的需要密封的各种容器和管道都存在检测泄漏需求。在各种工业设备中,如水力和火力发电设备(包括变电站高压开关)、化工机械设备、炼油设备和油气输送设备等,有大量需要密封的容器和各种管道。
    技术指标:
    1、可远距离、非接触地检测泄漏,大大地减少了对检测人员的人身威胁;
    2、可快速 泄漏点的方位,缩小检测范围;
    3、可同时检测多节点的泄漏,通过监视器能直观地看到多点泄漏的确切位置和不同泄漏强度的清晰图像;
    4、灵敏度高,对年泄漏率10克左右的泄漏点,能在监视器上清楚地观察到;
    5、光学检漏系统中带有扫描装置,从而实现了大面积内多个泄漏点一次检出的效果,既省工又省时,进一步提高了检漏工作的效率;
    6、光学检漏设备使用方便,可以减轻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可大大缩短检漏时间,成倍地加快工作进度。
    成熟程度:“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李家峡400MW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总负 力学研究所在总项目中负责专题项目“蒸发冷却系统监测检漏仪”的研制工作。1999年,力学所与电工所、黄河上游水利水电建设局合作,在青海李家峡水电站400MW水轮发电机的4#机组安装现场,进行光学定位泄漏检测仪的合作实验,获得合作单位的好评。
    应用前景:光学定位泄漏检测仪的研制成功,是我国在此技术领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创新。尤其在光学检漏设备中使用了扫描装置,是我国独有的创造性的发展。这一光学检漏技术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检漏仪产品的更新换 技术进步,也将为各工业部门高效率的检漏工作提供先进的检漏设备。就全国对光学定位泄漏检测仪的需求来看,各工业部门的需求量很大。就电力部门来说,水力和火力发电部门至少有二、三十家需要,再加上其他各工业部门,初步预计全国的需求量在50家以上。在电力部门,当发电机出现泄漏事故时,按以往的检测方法,往往是要停机后,检测人员背着检漏仪,爬到机架上,成千上万的节点要逐个地依次检测,不仅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工期还很长,有时检测一次,仅停电损失就达百万,而用光学定位泄漏检测仪来查找泄漏点,既方便又快捷,不仅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我们也希望能更多地为我国的石油、化工、能源、机械等工业部门的泄漏定位检测工作服务,进而为在这一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做出 。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集成化激光智能制造及柔性加工系统
    项目简介:本项目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套高度集成化、功能跨度大、创新程度高的智能化、柔性化激光加工制造系统。此系统包括全数值化控制的大功率YAG激光器,大范围高精度五轴框架式机器人,基于PC视窗平台的控制软件,高强光束柔性传输与空间变换系统,CAx过程数据库系统、全数值化控制及反馈系统、工艺仿真模拟及外设辅助系统等,整套装备系统完全能适应现代化大功率激光智能制造的要求。根据激光制造自身特点的需要采用了开放式控制理念对机器人和激光器等系统进行了开发,实现了各子系统协作同步,很好地满足了各种激光制造工艺需求。研制成果已申报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应用领域:可应用在机械、电子、航空、医疗等领域。该系统可进行多种激光柔性加工和智能制造,包括激光三维切割及焊接、激光微打孔、金属零件的激光直接成形和熔覆、模具工作表面强化及快速修复等,完全能适应现代柔性化、智能化激光制造的要求。
    技术指标:
    五轴框架式工作台加工空间:2.6m×1.9m×0.9m; 精度0.1mm/m。
    固体工业激光系统(输出波长:1.06??m):
    ?? 连续激光器
    输出功率:0-1000W; 光纤传输:100m。
    ?? 脉冲激光器
    平均功率:500W(峰值2000W);光纤:15m;脉宽:0.2-25 ms。成熟程度:为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激光技术、热流体力学、材料工艺力学、先进制造、空气动力学等学科发展的优势,力学所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发动机研究所成立了“发动机科学与工程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在汲取中科院力学所与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各自优势的基础上,着重在发动机部件异种材料焊接方法、发动机零部件热负荷试验规范设计、发动机动态能量分布控制方法、发动机摩擦系统分析及摩擦学设计方法、发动机多场耦合机制研究及数值模拟、发动机新型 机构设计、发动机关键部件激光微孔加工技术、发动机关键部件表面激光强化等方面展开研究。
    应用前景:与国际同类型集成化系统相比,该技术装备系统集约度高,性能价格比优异,加工精度高,应用范围广,并具有自主开发和功能拓展能力,中/英文控制操作平台系统更加适用于中国的工业用户。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系统先进水平,在机械、电子、航空、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铝合金发动机缸体内壁陶瓷化技术和装备研究
    项目简介:在汽车工业中,以铝合金发动机替代铸铁已经成为主流趋势。铝合金具有质量轻、比强度高、易成型、导热性好及热膨胀性低等优点,发动机采用铝合金,可减低汽车自重,从而降低油耗,提高发动机效率和汽车的行驶性能。与铸铁发动机相比, 更快,体积重量更小。
    但铝合金作为气缸材料表面硬度低,耐 和抗蚀性能较差,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铝合金缸体内镶嵌铸铁缸套,不但增加了制造成本和加工难度,而且缸套和活塞膨胀系数不同,造成发动机运行过程中配缸间隙过大,引起密封不良而动力下降。
    本项目在铝合金缸体内壁和活塞上制备一定厚度耐 蚀的陶瓷涂层,可显著提高铸铝发动机的服役寿命。同时,陶瓷涂层的热障效应能够降低气缸内热量损失和发动机冷却的需求,从而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排放量
    应用领域:基础产业:冶金、建材、新材料
    技术指标:PEO陶瓷层技术指标:
    陶瓷层硬度: ≥800 HV0.05
    陶瓷层厚度: 20~100 微米
    陶瓷层热疲劳: ≥35 次
    PEO生产线技术参数:
    输入电源电压: 三相380 伏
    输入电源容量: 10~400 千伏安
    正/反向输出电压峰值: 0~530 伏
    正/反向输出电流有效值 0~450 安
    输出电压频率: 50~1500 赫兹
    调功器控制精度: 优于0.2%
    陶瓷层的系列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涂层及设备成本低于国内外同类技术。
    成熟程度:与重庆机电设计院合作,在发明专利《铝合金缸体内壁陶瓷涂层的等离子体电 积方法及装置》基础上,开发了小型铝合金发动机缸体内壁PEO陶瓷化生产装备。
    应用前景:我国汽车、摩托车行业每年约有至少800~1000万台套铝合金发动机缸体的市场需求。以小型汽油机铝合金(YLADC12)缸体为例,PEO处理的陶瓷层较传统工艺如镀铬和阳极氧化工艺具有更高的硬度、耐腐蚀、耐 特性。目前,镀铬工艺的成本约为每平方分米0.8元。而PEO处理每平方分米不到0.7元,按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缸体平均加工费30元计算,可实现产值近3亿元,其科技附加值含量较高。从工艺流程而言,PEO过程克服了传统工艺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空气、水、及噪音污染),无污染水排放,属绿色环保产业。可见,铝合金表面陶瓷化工艺及装备的应用,将极大的提升传统产品的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冶金炉中低温余热高效发电关键技术
    项目简介:本项目通过集成高效急冷换热器、煤气防爆技术、低参数饱和蒸汽汽轮机组、蒸汽储热稳流系统、换热器壁面清灰技术以及新型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等,充分利用中低温余热进行高效发电,有效降低企业能耗。国内外还没有成套的冶金炉中低温余热高效发电设备,该项目能够将间断性、多尘性、爆炸性气体的低品位余热转化为高品位能源—电能。成功开发出中低温余热高效发电新技术和设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余热回收新技术。
    应用领域:高耗能高耗材工业节能减排。
    技术指标:可燃预混气燃烧爆炸实验台、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仪、精密压力传感器、25 kW防爆加热器、高速摄影仪等。
    成熟程度:已经建成济钢4.5 MW转炉汽化冷却余热发电工程和昆钢5 MW烧结线余热发电工程。
    应用前景:通过本项目的攻关研究,研制出适合冶金炉中低温余热高效发电的系列技术。在一家年产200万吨钢的企业实施余热高效发电技术,则吨钢能耗降低50 kg标煤/t,同时可发电65 kWh/t。每年节约标准煤10万吨标准煤,发电1.3亿度,减排CO2达25万吨,直接经济效益为0.5亿元。2-3年内回收投资成本,投资回报率对于企业有相当的吸引力,因而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在高耗能行业中,由于工艺的要求产生大量的低参数饱和蒸汽,目前都没有得到十分有效的运用,他们都可能是本项目的潜在用户,这个市场需求是巨大的。我国每年钢产量为5亿吨,若仅按3亿吨量计算,采用本技术就可以每年节约标准煤1500万吨,发电195亿度,减排CO2 3750万吨,产生经济效益75亿元。 该技术为国内外首创,若应用于国外钢铁企业,则经济效益还可翻一番。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涂层力学试验机
    项目简介:该系统由精密型多功能力学加载系统、 射动态监测系统、双路体视显微CCD实时观察系统构成,将涂层力学性能评价的多种加载方式和信息采集手段集于一身,建立起一个多用试验平台,为涂层力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综合的实验技术手段。通过图像判别涂层表面及界面裂纹,通过声发射信号判别涂层内部裂纹,并由载荷—位移曲线,通过一定的力学模型,获得涂层的弹性模量、涂层断裂强度(或断裂韧性)、涂层界面断裂强度(或断裂韧性)等基本力学参数,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涂层的力学性能研究和评价。
    应用领域:在涂层/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中,人们通常关注涂层的界面结合性能、涂层断裂强度等指标。由于涂层/基体材料体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再加上涂层较薄(通常为微米量级至毫米量级),传统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并且目前的涂层力学测试方法大多带有探索性,缺乏规范的试验平台。为此,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与深圳高品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涂层力学试验机。
    技术指标:
    1、精密型多功能力学加载系统功能及主要技术指标:
    设备功能:单向拉伸、弯曲、剪切、扭转、压入、双向拉伸(平底模胀形);
    加载方式:位移控制加载,载荷控制加载,程序控制加载;
    载荷范围:500N、5KN、50kN三 力),200NM(扭矩);
    时间同步:建立载荷、位移、涂层表观图像、涂层内部 射信号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
    2、双路体视显微CCD实时观测系统功能及主要技术指标:
    设备功能:涂层在加载过程中表观图像的实时观察;
    图像记录:带采集时刻的bmp格式图像,图像连续采集间隔时间最短为25ms;
    体视显微镜:放大倍数40至80倍,连续可调。
    3、 射动态监测系统功能及主要技术指标:
    设备功能
    监测涂层内部或截面的裂纹类型和开裂时间点;
    传感器:频率范围50—400KHz,谐振频率150KHz,灵敏度峰值??-65dB;
    信号采集:4通道16位2.5MHzAD数字化 射波形和参数数据采集卡;
    信号分析:离线处理所保存的数据,输出分析结果。
    应用前景:在涂层/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中,人们通常关注涂层的界面结合性能、涂层断裂强度等指标。由于涂层/基体材料体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再加上涂层较薄(通常为微米量级至毫米量级),传统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并且目前的涂层力学测试方法大多带有探索性,缺乏规范的试验平台。为此,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与深圳高品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了涂层力学试验机。
    推广及合作方式:提供设备及服务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及决策系统
    项目简介:??本项研究成果针对滑坡灾害防治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融合地学、力学和工程科学的思想,将滑坡动态监测技术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发展滑 害监测、预警及决策技术。在Skyline、ArcGIS 、力控等商用软件二次开发的基础上,融合多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监测手段、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开发了“滑 害监测、预警及决策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政府已经建设的三维数据平台,实现滑 害体监测数据的自动无线实时遥测,为滑 害防治决策科学化及实施预案奠定了基础。
    应用领域:滑 害监测、预警及决策,滑 害体监测数据的自动无线实时遥测,滑坡灾害防治决策科学化及实施预案。
    技术指标:
    (1)提出了“CAS”减灾防灾模式
    (2)不稳定地质体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3) 非连续介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数据接收及分析软件V1.0,软件登记号:2006SR05081
    基于离散元法的边 定性分析软件V1.0,软件登记号:2008SR00317
    成熟程度及应用前景:社会评价:“滑 害监测、预警及决策系统”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肯定,中国科学院江绵恒副院长、科技部程津培副部长、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环境与移民司袁松龄副司长等领导先后考察该系统,给予较高的评价。 “抗震救灾三维动态信息管理及演示系统” ,得到包括中央人民政府网、人民网在内的社会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微力学万能试验机
    项目简介:微力学万能试验机(Micro UTM)是一种可以对微米尺度样品进行拉伸、压缩、弯曲等力学测试的仪器,是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开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载荷量程±1N,分辨力10mN;位移量程±500mm,分辨力10nm。该仪器自2000年开始研发以来,经历了ZHY-Ⅰ型和ZHY-Ⅱ型两 进。目前定型的ZHY-Ⅱ型优化了实验软件,可以实时显示位移~载荷曲线;外观造型设计新颖,使用更为方便。
    应用领域:该仪器可以用于力学、材料、物理、生物、纺织等领域中微颗粒、细丝和薄膜等的拉伸、压缩、弯曲等测试。其主要用户为高校、工业部门研究所等科研单位。
    技术指标:
    表1 ZHY-Ⅱ型微力学万能试验机技术指标
    内容
    技术指标
    载荷
    量程
    ??1N
    最高分辨力
    10??N
    位移
    量程
    ??500??m
    最高分辨力
    10nm
    成熟程度:目前ZHY-Ⅱ型微力学万能试验机已经被东南大学采用。
    应用前景:已使用该仪器为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进行过测试服务。
    推广及合作方式:提供设备、技术服务、合作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MIP系列多功能离子镀膜技术与设备
    项目简介:??MIP系列多功能离子镀膜技术与设备是当 新表面处理方法之一。 采用低电压、大电流真空电弧技术和中频磁控溅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物理气相沉积PVO技术),直接将阴极材料(被蒸镀材料)蒸发井离化,形成高度电离的等离子体束,这些高能粒子在工件偏压的作用下,沉积在工件表面上,生成各种金属薄B莫{如铜、铝、铁等)。当通入反应气体,如N2或C2H2时,可以生成各种氢化物或碳化物薄膜(如TiN, (TiAI)N, CrN, ZrN或TiC,TiNxCy和类金刚石等),多层膜、复合膜、纳米硬质膜等、牢固地涂敷在工件 表面上,可以使金属表面改性、提高零件的耐 耐腐蚀性能,改善表面的瘦劳断裂性能。
    我所研制的该项技术与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内领先水平。1991年即通过了院级鉴定,被国家科委列为93年度国家级科技重点推广项目,至今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己售出的设备受到用户的好评,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应用领域: PVO离子镀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现 械加工、化工、轻工、日用五 金等领域,涂层种类主要包括丁iN;有CN; TiALN; AITiN; CrN; AITiN +OLC;有CN +OLC;刀具涂层;模具涂层;汽车部件涂层;医疗器械涂层; 纺织部件无油耐 层;装饰涂层等。
    技术指标:MIP系列多功能离子镀膜技术与设备,包括: MIP-4 MIP -6 MIP-8 MIP-12等多功能离子镀膜设备
    成熟程度及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产业化应用,在深圳的离子镀装饰涂层产品,已成为国际品牌钟表公司涂层零件加工基地和手机零件加工基地。国内各大工具公司纷纷引入国外著名的涂层公司设备,如瑞 balzersi公司、Sadvik公司、德国的comecon公司和PVT公司等,设立涂层生产服务中心。潜在的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推广及合作方式:包括技术转移用户,成立公司、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等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管道式油气水高效分离技术
    项目简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80年代初就在林同骥院 领导下开展了海洋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随后在郑哲敏院 导下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从事与海洋油气开采有关的研究工作。“八五”、“九五”期间,在院重大项目中,设置了与多相增压技术、多相分离技术、海底混输管线的流动模拟与计算有关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在“十五”中国科学院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中,油气水高效分离器研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项目执行过程中,本研究组提出了结合离心、膨胀、重力多种分离原理于一体的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器设计方案。随后的十多年中,我们在油气水混输的多相流动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下油气混输系统增压技术研究”;国家863高技术(海洋领域820主题)青年基金项目“水下多相增压泵技术--智能型高效混输泵技术探索”;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混输管道的多相流态、压降、阻力特性研究”;中国科学院“十五”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海洋石油开发工程中若干重大科技问题研究“;中国科学院“十一五”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石油开采中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应用示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中的“海洋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的外协子课题:管道式油气水高效分离技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中的“海上稠油高效开发新技术”的外协子课题:海上油田丛式井网整体加密及综合调整技术等。
    应用领域:油气田开发中的多相混输技术
    技术指标: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得到了分离器各部件(包括梯形管、旋流管、螺旋管、沉降罐及动态气浮选技术等)的最佳设计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工况研制了不同类型的油气水高效分离器:
    陆地油田:按日处理量250m3/d设计了全新的复合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样机。在不同粘度的油品(粘度为1~1500mPa·s)、不同油气水含率、不同流速(0.2~1.5m/s)条件下,样机试验实现了快速动态分离油中含水率小于1%的先进指标,水中含游离水小于20ppm。
    海上平台:针对超稠油品开发了油气水深度分离技术,研制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T型分离+管道旋流+动态气浮选技术为一体的小型、高效的管道式分离器工业样机,不同油品来流通过分离器后达到油中游离水含量小于1%,水中含油量低于1000ppm;不同排水来流经过分离器后将水中油含量从1000ppm降到20ppm以下。
    成熟程度:2007年至2010年期间,研制的分离器已经在华北油田、大庆油田、南海陆丰平台和流花平台等成功的进行了现场中试试验。
    应用前景:我们在多相流分离技术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为多相混输系统在海上油气田中的应用扫除技术上的主要障碍,为实施水下生产系统创造条件,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小型,高效的分离器装置,由于其体积小,节省分离级数,占地少,可极大地节省油田原油处理的投资费用,简化工艺流程,对我国陆上油田的开发和工艺进步能起到积极作用。在海洋油田开发中,该分离器的作用更为显著。
    推广及合作方式:我们愿与有志于此项事业的单位开展密切合作,将新技术进一步产业化及全面推广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联 系 人:丁敬东、柳哲胜、张 勇
    联系电话:010-82543885、82543883、82543816、82543858
    电子 :ydc@imech.ac.cn 传 真:010-82545796
    全紫外区激光共振拉曼光谱仪
    项目简介:激光拉曼光谱是一项重要的现代分子光谱技术,是研究物质分子结构的强有力工具,已应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环境和能源等各个领域中。近年来李灿院 用紫外拉曼技术, 了催化研究中拉曼信号灵敏度低和易受荧光干扰的难题,在催化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紫外拉曼光谱研究所用的紫外激光光源多为200 nm以上几个波长的紫外激光。
    波长在200-400 纳米的激光波长连续可调的全紫外激光共振拉曼光谱仪的研制工作目前尚无人问津。而我国紫外区倍频晶体研究、紫外拉曼光谱研究在国际上处于先进地位,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全紫外区激光共振拉曼光谱仪由紫外区激光器、拉曼光谱仪和外光路收集系统组成。激光器采用国际首创的200-400 nm 全紫外区波长连续可调激光;全紫外区激光共振拉曼光谱仪由三联紫外光栅成像光谱仪组成,光谱仪采用高反射率紫外反射镜、紫外响应光栅,紫外CCD探测器;全紫外激光拉曼光谱信号的采集系统将采用具有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椭圆收集镜收集,以提高光通量并解决像差问题。
    全紫外区激光共振拉曼光谱仪,将在催化科学、光电材料以及生物科学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解决这些重要领域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推动我国在这些研究领域的发展。同时全紫外拉曼光谱仪还能在环境(海洋污染、海水重离子检测等)、地矿以及物理、化学等领域推广,在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重大的经济效益。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入股、许可使用、合作开发、技术服务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冯兆池 联系电话:0411-84379303
    电子 :zcfeng@dicp.ac.cn 传 真:0411-84694447
    全自动加压溶剂萃取仪
    项目简介:
    开发快速、高效、自动化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是环境检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分析检测的迫切需要。本课题组研制的全自动24池加压溶剂萃取技术和设备(APLE)已在北京吉天仪器公司产业化。该仪器操作简单,性能可靠,整个仪器操作由电脑远程控制,完全自动化,并提高了人员操作的安全性,仪器可运作的温度范围及压力范围分别为0-180 oC,0-18 MPa,并有5、10、22和33 mL等多种规格萃取池供不同需求的顾客配备使用,使用过程中溶剂消耗量小,符合绿色环保要求,是美国、欧盟和我国食品检验的标准方法所用仪器。
    该仪器专用于固体、半固体样品的预处理,它能同时提取样品中的各类农残和污染物,萃取时间为几分钟到二十分钟。配合氮吹,富集倍数可达1000以上,溶剂消耗为毫升到几十毫升,适合现有色谱、色谱-质谱等分析仪器样品预处理。满足了固态、半固态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萃取的国标要求。该仪器已于2008年赢得国家质检总局招标并列入采购目录,击败美国戴安公司产品。并于2009年获得BCEIA大会金奖,大连市2009年度技术发明一等奖,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中高端科学仪器领域首个成功案例。
    推广及合作方式:面谈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关亚风 联系电话:0411-84379590
    电子 :guanyafeng@dicp.ac.cn 传 真:0411-84379590
    新型相变储能材料
    项目简介:
    将利用太阳能和低谷电与相变材料相结合,应用于建筑墙体或地板,通过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进行能量的贮存和使用,是调整经济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开发系列相变温度适中、相变潜热大、耐久性、经济性、储/放热性能优良的新型高潜热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组长期从事材料热化学,热物理和热分析研究,已经在水合无机盐相变材料的凝胶化,有机相变材料的微胶囊化和相变材料的导热能力改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经研制出了循环储热性能稳定,过冷度极小的基于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的相变材料,成功制备了以石蜡为相变材料的微胶囊相变材料,发表多篇相关的研究论文,并申请了多项专利;主持的“新型相变储能材料”项目研究, 2004年度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
    本项目组通过将无机-有机复合相变材料嵌入到地板和墙体材料中,应用太阳能、谷期电能或晚间的冷空气给相变材料供热(冷),再由相变材料给房间供热(冷),以维持房间的温度始终处于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内。相变材料用于地热材料,能够避免室内温度突然升高或降低,减少供热用煤的使用量,还可用于电子元器件 控制,对于建筑节能与电子行业等具有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合作开发、技术服务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孙立贤 联系电话:0411-84379213
    电子 :lxsun@dicp.ac.cn 传 真:0411-84379213
    用于垃圾焚烧过程二恶英前驱物实时监测的在线质谱仪
    项目简介:
    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二恶英有机污染物对环境污染极其严重。对焚烧过程中二恶英前驱物——多环芳烃类物质的实时监测,有助于研究二恶英的形成机理和二恶英的产生及其其对环境的影响过程。
    我所研制的用于垃圾焚烧过程二恶英前驱物实时监测的在线质谱仪(专利号:200610011793.2,200810013526.8,200810013525.3),使用毛细 接进样,进样全程加热保温,消除了低沸点多环芳烃的记忆效应;采用VUV光软电离源,谱图简单,定量准 飞行时间质谱仪作为质量分析器,有微秒级的快速响应速度,一次扫描即可得到全谱,特别适用于环境样品的实时、在线分析。
    该在线质谱仪采用小型化设计,分辨率达到500,质量数范围1~500,对垃圾焚烧烟气中的萘、芴、联苯、三氯苯、三氯酚、菲、芘等样品的检测限均优于1 ppm,响应时间和滞后时间均在20 s以内。进样系统能够避免金属催化作用,可在高温下稳定工作,拆装清洗方便。仪器操作简便,全部功能由计算机控制,集成化和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对多个样品组分同时监测。
    这种在线质谱仪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小型化的设计可实现便携,适用于现场分析。主要可应用于垃圾焚烧中的二恶英前驱物在线分析、环境突发性事故中有害物质的在线监测、痕量有害有机气体的在线分析、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快速评定等领域。各环境监测站和垃圾焚烧场均可配备,市场前景广阔。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李海洋 联系电话:0411-84379509
    电子 :hli@dicp.ac.cn 传 真:0411- 84379517
    高精度数字化电源
    项目简介:从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来的模拟信号经ADC卡转成数字信号,然后在DSP内实时完成与数字设定参数进行比较和PID ,结果通过PWM发生器形成PWM驱动输出信号,用以调节电源输出以保持电源稳定。又称数字调节电源。
    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集成模拟控制的PWM调制模拟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节能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数字信号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又向传统的模拟电路控制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以DSP芯片直接 反馈参数并驱动PWM输出的数字调节开关电源已经开始在瑞 源、英国光源、上海光源等同步辐射光源装置上得到应用,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电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4月29日胜利竣工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率先在国内加速器领域使用高精度数字化电源技术,全部700多台各种功率的磁铁电源全面采用高精度数字化电源技术,由于通用性、一致性、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上的优势,在电源方面保证了上海光源的建造周期和机器性能,为光源顺利建成做出了贡献。
    目前,在与国内电源生产厂的合作下,负 造和维护上海光源的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电源部,已具备承接加工各类非标数字化电源的能力。
    不同种类的数字化电源可采用统一的数字化电源控制器,只需重新设定电源的参数和PID调节系数,就可以 工作。所以数字化电源具有调试维护方便,控制器和电源主机可以独立加工的优点。
    由于数字运算过程不受外界干扰信号影响,相对传统的模拟电源控制器而言,数字化电源具有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的优点。
    数字化电源控制器可以直接和中央控制系统数字连接,不需另外使用数模转换控制接口,故具有信号易于传输,成本低等特点。
    推广及合作方式:成果转化或共同成立公司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上海市800-204 邮政编码:201800
    联 系 人:于俊峰 联系电话:13564007454
    电子 :yujf@sinap.ac.cn 传 真:021-39194990
    系列电子辐照加速器
    项目简介: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从事研制和使用高压静电加速器己有三十多年历史,拥有研制加速器的雄厚技术力量,是我国最早研制生产工业辐照电子加速器的单位之一。我所制造的电子辐照加速器己先后在烟台电缆厂、常熟电缆厂、溧阳电缆厂、昆明电缆厂、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鲁能泰山曲阜电力电缆有限公司等国内近20家单位投入运行。这些加速器性能稳定可靠、运行状况良好,经济效益显著。2003年研制成功的超大功率燃煤烟气脱硫脱硝电子加速器,是我国迄今为止引出束流最大的加速器。我所生产的电子辐照加速器型号和技术指标见下表。
    电子辐照加速器技术指标
    型 号
    DGB-0.8
    DD-1.5
    DD-2.5
    DD-3.0
    DD-5.0
    最高能量(MeV)
    0.8
    1.5
    2.5
    3.0
    5.0
    束流(mA)
    300
    20,30,40
    20,30,40
    20,30,40
    20,30
    扫描宽度(mm)
    2000
    900-1200
    900-1200
    900-1200
    900-1200
    扫描频率(Hz)
    150
    150
    150
    150
    150
    能量不稳定度
    <±5%
    <±3%
    <±3%
    <±3%
    <±3%
    束流不稳定度
    <±3%
    <±3%
    <±3%
    <±3%
    <±3%
    电子辐照加速器目前在国内主要用于辐射交联电线电缆和热收缩材料的辐照加工,在国外己广泛应用于聚乙烯发泡材料的交联,轮胎橡胶的处理、复合材料与涂层的固化,烟气脱硫,食品保鲜和医用材料消毒等领域。
    ?????? 订购我们制造的加速器在合同生效后十个月内供货,安装调试时间不超过三个月。我们还可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研制特殊用途的加速器设备,我们热忱欢迎国内外加速器用户前来洽谈定购。
    服务内容??:
    DD-型电子辐照加速器采用了多重安全联保措施,确保加速器的安全运行。
    DD-型电子辐照加速器采用 机控制,能够与束下系统实现联控,确保产品质量和加速器系统安全运行。
    为用户提供加速器运行和维修人员培训,使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能够独立 加速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为客户提供的维修及操作手册,内容详细具体,操作性强。
    保修期内提供及时的免费维修服务。并提供终身售后维修服务,使用户无后顾之忧。
    我们在全国各地安装的DD-型电子辐照加速器均达到设计指标,为客户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
    推广及合作方式:成果转化或共同成立公司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上海市800-204 邮政编码:201800
    联 系 人:于俊峰 联系电话:13564007454
    电子 :yujf@sinap.ac.cn 传 真:021-39194990
    放射性新药-注射用铼[188Re]硫混悬液
    项目简介:注射用铼[188Re]硫混悬液是一种放射性治疗药物,属化学药品1.1类,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它是一种放射性滑膜切除剂,用于关节腔内注射,可治疗各种关节炎,包括血友病引起的关节滑膜炎。本品为灭菌的混悬液,具有一定的颗粒度范围,注入关节腔后能长期滞留在关节腔内,泄漏很少,因而不会对其它组织造成伤害。从而达到减轻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改善关节功能。作为一种新的较为简便的治疗手段,代替手术切除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降低医疗费用,同时降低复发的几率,和化学切除术相比,又具有毒性低的优点,应用范围广。  188Re是理想的治疗用核素之一,可以从188W-188Re发生器得到。该发生器使用寿命达半年以上,配上相应的药盒就可以随时方便地制备本品,便于边远地区使用,价格也较便宜。
    该药的特点是放化纯度高、稳定性好,颗粒度均匀适宜,在关节腔内保留时间长、泄漏极低、毒性低、而且价格较便宜。动物试验证实,疗效好,而且各组织脏器的吸收剂量均远低于引起辐射损伤的最低剂量,是十分安全的,能满足临床试用的要求。2003年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 理局特殊药品研制立项批件。现在该药的临床前研究已基本完成,正在整理申报资料,申请进行临床试验。“Re-188硫化铼混悬液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和“Re-188硫化铼混悬液制剂药盒及其制备方法”两项已获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ZL98110879.2;ZL00111447.6)。
    放射性滑膜切除能用于多种炎症性和非炎症性关节病,不仅可减轻病人的痛苦,还可降低医疗费用。据报道,我国近年来关节炎发病率急剧上升,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很高。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约占总人 13亿)的13-15%,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仅以骨关节炎计(在我国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较为严重的 就占10%以上。还有其它各种类型的关节病和由其它疾病象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之类引起的关节出血、滑膜肿胀等也能用放射性关节滑膜切除治疗。以血友病引起的慢性滑膜炎为例,该方法简单有效,成功率高,复发率低,花费少。如果仅以全国共有近二千万的骨关节炎 中有1%的人接受本药物的治疗计,每例药费500元,就将产生1亿元的经济效益。
    推广及合作方式:成果转化或共同成立公司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上海市800-204 邮政编码:201800
    联 系 人:于俊峰 联系电话:13564007454
    电子 :yujf@sinap.ac.cn 传 真:021-39194990
    X射线荧光(XRF)微区镀层测厚仪
    项目简介:当一束激励X射线照射到样品上,镀层和基底中的元素都放射出特征荧光X射线(XRF)。镀层荧光X射线的强度随镀层厚度而增加;基底荧光X射线的强度随镀层厚度而降低。根据这类关系,测定荧光X射线的强度,便可以计算出镀层的厚度。普通XRF仪器的照射区域比较大,不适用于精微细小、形状复杂的样品。微区XRF仪器将微束X射线集中照射在很小的区域内(专利ZL 94 1 12117.8),采用激光定位技术(专利ZL 97 2 35392.5),能方便地选择样品上任意部位进行精确测量。
    XRF微区镀层测厚仪的国内市场需求量每年约300台,(以每台20万计算,每年需求额约6000万元),绝大部分来自三家外国公司(美国CMI公司,德国Fischer公司和日本精工舍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凝聚其30多年从事X射线荧光(XRF)技术研究的经验,结合其近年来在微区分析领域取得的成果,于1994年研制成功XRF系列微区镀层测厚仪,受到用户好评。这项研究成果的目标是在镀层质量检验中,用我国高新科学技术,取代昂贵的进 器。该项产品已通过国家技术监 鉴定,性能指标达到进口仪器的水平,它的价格只有进口仪器的几分之一,是一种比较先进而实用的质量检验仪器,适合于电子元件,精密机械,钟表眼镜,制笔工艺,珠宝首饰及其它电镀行业推广使用。
    目前,我们已经开发出XRF300,XRF500和XRF900三种适合不同大小被测件的仪器,它们能够测量的品种和精度都达到进口仪器的水平。由于测量自动化程度、仪器结构包装和市场营销等因素不如进 器,现在的年销量约25台,少于国内市场的10%。
    推广及合作方式:成果转化或共同成立公司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上海市800-204 邮政编码:201800
    联 系 人:于俊峰 联系电话:13564007454
    电子 :yujf@sinap.ac.cn 传 真:021-39194990
    新型电启化学发光生物检测系统
    项目简介:在超微量化学及生物物质的检测技术中,电启化学发光生物检测是迄今灵敏度最高(最高可达10-18M)且重复性最好的技术体系,而且因其易于实现自动化和便携化等优点而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生物检测系统。
    目前,生物检测已涉及临床分子诊断、食品安全控制、环境监测和生物反恐等多个领域,这些应用领域均要求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 ,而且除了实验室检测以外,对便携式现场检测的需求日益增长。本项目所建立的电启发光生物检测系统即可实现实验室检测的自动化需求,又可实现现场检测的便携化要求,在与相匹配的生物检测试剂的组合下,该套技术和装置具有显著的变换和拓展功能。
    本项目建立了一个基于电启动化学发光(ECL)原理的可用于检测化学与生物分子识别的分析系统,包括生物分子修饰的生物捕获模块、信号载体模块、电化学及发光反应控制模块、流动进样模块和发光检测模块等。生物分子修饰的捕获模块主要用于富集和捕获待测体系中的化学或生物分子,以实现进一步的检测;该模块采用基于磁微颗粒(MMPs)的磁分离技术提高捕获效率。信号载体模块是实现发光检测与信号放大的物质基础。整个系统包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生物复合技术、流动电 设计和独有的发光启动模式。
    本项目目前的状况,包括电启化学发光生物检测装置1台,本样机可以实现待测生物样品的进样、洗涤、磁分离、信号收集等多重功能;本电启化学发光样机实现了检测极限(LOD)低于1fM的高灵敏DNA分子检测,同时实现了从fM至μM的宽范围梯度浓度效应;本系统可以拓展用于多种方式的基因标志物、蛋白标志物和有机小分子物质的检测。本项目包含多项专利技术,其中的流动电 设计已获专利授权(200520040819.7),微流控芯片技术已经获得申请号(200610117234.X),新型电发光体系已经获得申请号(2008100203100.9)。纳米生物复合探针技术发明专利正在受理中,另有部分专利正在进入申请阶段。
    本系统和装置包含多项专利技术。该技术作为本实验室所建立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系统的一部分获得了2007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鉴于本项目研究的实验室长于生物传感检测,而在电子器件更硬件技术方面相对薄弱,所以该系统在充分的硬件技术支持下可以很快的转化为具有实用功能的便携式和自动化仪器。
    推广及合作方式:成果转化或共同成立公司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上海市800-204 邮政编码:201800
    联 系 人:于俊峰 联系电话:13564007454
    电子 :yujf@sinap.ac.cn 传 真:021-39194990
    系列纳米二氧化硅溶胶产品的研发
    项目简介:硅溶胶为无机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在水中均匀分散形成的胶体溶液,具有较大的比表面,较大的吸附性,较好的粘结性,较高的耐火绝缘性等优良性能。目前,硅溶胶产品已被广泛地使用在涂料、精密铸造、耐火材料、石油化工、电子、半导体材料抛光等各个行业。
    目前项目组拥有酸性、中性、碱性;普通型、电子级高纯度、钠型、氨型等数十种系列硅溶胶产品.其主要指标水平如下:
    颗粒:目前项目组可以精 制生产颗粒分布在10-200nm内各个控制段的二氧化硅溶胶产品,如:10-20nm,20-30nm,40-60nm,80-100nm等范围内的二氧化硅产品。
    浓度:产品SiO2的浓度可以控制在10-40%内进行生产;
    pH值:目前拥有产品的pH在1-12内可以任意分布控制,拥有高稳定性酸性pH2-3,3-4;中性pH6.5-7.5,碱性pH8-10内的系列产品;
    纯度:项目组目前拥有普通纯度型到微电子行业专用高纯度电子级系列硅溶胶产品;高纯度微电子级硅溶胶产品中固体二氧化硅的纯度可以达到99.9999%以上,所有金属杂质离子可以控制在10ppm以下。
    目前项目中的系列硅溶胶产品均完成放大生产,并大部分产品已经面向市场进行销售。
    推广及合作方式:成果转化或共同成立公司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上海市800-204 邮政编码:201800
    联 系 人:于俊峰 联系电话:13564007454
    电子 :yujf@sinap.ac.cn 传 真:021-39194990

    处理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和微尘的化学稳定剂及其方法
    项目简介:城市固体垃圾焚烧技术具有完全消毒、显著减量和回收热能等的优点,作为垃圾填埋的替代技术,在中国已广泛被采用。但焚烧所产生的飞灰中含有较高浸出浓度的重金属(Pb、Cd、Cr、Cu、Zn和Ni等)和剧毒有机污染物二恶英(PCDD/Fs)等,处理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
    飞灰无害化处理药剂分为无机型和有机型两种。无机药剂主要是以Na2S、 盐和石灰与重金属离子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尽管成本可能较低,但固化效果较差,易受酸性环境条件影响。 有机药剂是以鳌合型药剂为主,这些有机化合物尽管固化效果可能很好,但并未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或生产成本较高,且有些药剂对飞灰中微尘并无絮凝作用。
    本专利研究的化学稳定计及方法对处理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和微尘具有成本低、稳定效果好及环保等优点。化学稳定剂成分重量比计为40%~80%的选矿螯合剂和20%~60%的高分子絮凝剂。处理方法为:将化学稳定剂配成质量浓度为0.8%~3%的水溶液,将水溶液加入到飞灰中,其重量比为0.7-1.5:1,均匀搅拌,制成稳定的胶粘状固体基质,然后干燥,保存。
    本专利所研究的化学稳定剂及方法针对于垃圾焚烧飞灰堆放、运输和填埋过程中的重金属淋失和微尘飘散迁移问题,为垃圾焚烧企业提供一种固定效果好、易运输和填埋、生产成本低、环保的处理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和微尘的化学稳定剂及其方法。其主要优点是所采用的稳定化药剂为大宗化工产品,易得且价格低廉,极具实际使用价值。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陈吉平 联系电话:0411- 84379562
    电子 :chenjp@dicp.ac.cn 传 真:0411- 84379562
    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气相烃化和液相反烃化组合成套技术(三代技术)
    项目简介:
    本技术是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催化剂和工艺,将炼油厂尾气(FCC 干气、催化裂 气等)所含的稀乙烯与苯通过气相烷基化反应、以及过程中副产的多乙苯与苯通过液相烷基转移反应生产乙苯的成套技术。
    ① 干气制乙苯第三代新技术,原料适应性强,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抗H2S、CO、CO2、H2O 等杂质能力,干气无须精制,工艺简单,能耗低,投资省,乙苯原料成本比纯乙烯法低13-15 %,乙苯产品纯度>99.8 %,杂质含量由前两 术2000-3000 ppm降到800 ppm以下,达优等品标准。
    ② 发明的低温高活性DL0801 液相烷基转移催化剂,使苯与多乙苯烷基转移反应温度由前两代技术430 oC降至220 oC,多乙苯转化率由50 %提高到70 %(接近热力学平 化率),乙苯选择性>99 %,催化剂单程寿命由3-5个月提高到2年以上。
    ③ 发明了高活性DL0802 烷基化催化剂,烷基化温度由先前380 ℃降至320 ℃,干气中乙烯转化率>99 %,催化剂单程寿命由3个月延长到1 年。
    由于创新性、实用性、经济性及优异的节能减排降耗效果,该技术近年内迅速转让至石化行业十几家单位,年产值超过100 亿元,利税20 多亿元,减排CO2 达80 万吨/年以上,有力地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将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推广及合作方式:许可使用;催化剂制备技术转让、许可使用或提供催化剂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徐龙伢 联系电话:0411-84379279
    电子 :lyxu@dicp.ac.cn 传 真:0411-84379279
    大功率LED灯具 技术
    项目简介:为解决大功率LED产品的散热问题,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自主研发了体式热管散热技术和热驱动循环灯杆散热技术,研制出可用于各种大功率LED灯高效散热的高技术产品。目前项目成熟度处于小试状态,希望能与大功率LED灯具公司开展合作,将该项技术推向产业化。
    技术特点:体式热管 技术的优点有:(1)体式热管可制成任意大小,能够为灯具布置足够的散热面积,体式热管还具有使整个灯具迅速均温的作用,散热能力强;(2)可在竖直方向布置翅片起到强化自然对流的 效果,而且雨水可以保证其清洁性,不会出现积尘现象;(3)无需过于复杂的吸液芯结构,成本相对较低;(4)LED芯片温度低:LED芯片工作温度可低于50℃以下;(5)重量轻:重量不到现有散热器的30%。
    热驱动循环灯杆散热技术的优点有:(1)灯杆本身充当散热面,无需或少需 翅片,成本低;(2)灯头本身质量非常轻,具有很强的抗台风能力。
    市场分析:由于LED灯具高效节能的特点,其在新装路灯工程或路灯改造工程中应用实际可实现节能60%以上,另外可节省维修费与大量电线、电缆及变压器等费用。可预见,随着创新技术的采用及大功率LED灯具的逐步推广应用,项目成果产品市场规模预计可达到10万盏,总经济产值超过3.1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实现利税总额6300多万元。
    推广及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推广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技术转移中心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邮政编码:510640
    联 系 人:肖妍艳 联系电话:02087057632
    电子 :xiaoyy@ms.giec.ac.cn 传 真:02087057677
    动态冰蓄冷技术
    项目简介:冰蓄冷是利用夜间低谷电力制冰并蓄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用蓄存的冰作为冷源供给空调系统,以减轻白天电网的高峰负荷,达到为电网削峰平谷的目的。动态冰蓄冷以动态的过冷水来制冰,换热效率高、制冰速度快、设备紧凑、制冷机能耗低,是国际上冰蓄冷的主要发展方向。该研究得到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广东省等10余项省部级以上项目的支持,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多篇。
    主要指标:冰过程中的全部热量交换均由液态水完成,单位体积中的载冷量提高到水的3-4倍,大幅度降低了载冷介质的循环流量,整体节能达到20-50%;初投资比现有的冰球和盘管冰蓄冷减少15%以上;采用超声波促晶技术;占地面积比现有的冰球和盘管冰蓄冷减少20%以上,而且可以直接使用建筑的消防水槽。
    推广及合作方式:股权投资、风险投资、许可使用等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技术转移中心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邮政编码:510640
    联 系 人:肖妍艳 联系电话:020-87057632
    电子 :xiaoyy@ms.giec.ac.cn 传 真:020-87057677
    分子筛膜有机物脱水技术
    项目简介: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高科技之一,具有突出的节能、环保等优点,能够代替蒸馏、萃取、吸附等传统分离方法,并能实现这些常规方法难以或无法实现的分离要求,在有机物脱水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近些年,随着分子筛膜技术的发展,渗透汽化进入了一个以无机膜为分离材料的新时代。分子筛膜可以在苛刻的条件(较高温度和有机溶剂)下使用,因此在有机物脱水领域(如醇、醚、醛、酮、有机酸、酯等与水的分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积累,本课题组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子筛膜载体的大规模制备、分子筛膜微波合成、渗透汽化(蒸汽渗透)组件设计、以及分子筛膜分离成套设备的制造等相关技术。
    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可以降低脱水能耗30-50%,有望在有机物脱水领域取得广泛应用,为我国单位GDP能耗的降低提供重要的保障和充足的推动,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推广及合作方式:合作开发、产品推广、技术许可、技术服务、以及工程承包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联 系 人:杨维慎 联系电话:0411-84379073
    电子 :yangws@dicp.ac.cn 传 真:0411-84674449
    风光互补发电照明系统
    项目简介:风力、太阳能光伏互补供电照明系统(简称“风光互补发电照明系统”),是利用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将风能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照明的装置,两个发电系统在一个装置内互为补充,为照明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具有广泛的推广利用价值。该照明系统具有不需挖沟埋线、不需要输变电设备、不消耗市电、安装任意、维护费用低、低压无触电危险、使用的是洁净可再生能源,是真 环保节能高科技产品。
    从2003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的应用推广方面做了大量的应用示范项目,分布于全国各地,如:广东、云南、西藏、辽宁、山东、浙江等地。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为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
    技术特点:系统部件寿命:高效永磁风力发电机15年,太阳能电池板20年以上;
    发电系统可提供:DC直流或 AC交流输出,电压范围宽12-220V;
    系统工作方式:全自动运行,无人值守;
    系统设计输出功率:可根据负载情况灵活配置;
    系统的设计可以为:一体化设计(如:风光互补路灯)、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等。
    市场分析:风光互补发电照明系统也可应用于道路照明、住宅供电、海岛供电、城镇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连云港车管所  江苏连云港车管所  连云港网上车管所  连云港丁字路车管所  2012连云港中考英语  连云港市车管所  连云港新车管所  车管所电话  北京车管所电话  杭州车管所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