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素养高级读本 > 苏教版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
  • 苏教版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08-2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苏教版语文(必修1)教案全集 《向青春举杯》专题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1.围绕"青春"话题,从全篇着眼,深入探究作品中饱含的思想感情,通过活动体验,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2.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阐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受,了解诗歌所体现的精神风貌与时代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同学们刚刚结束了七天的军训,在军训期间,大家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来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青春作了最好的证明.七天中,大家纷纷拿起笔写下了自己青春的感言,记录下军训中的种种感受,不仅仅接受了成长道路上一次特殊的洗礼,也吟诵了自己的青春.今天,大家回到了课堂上,让我们也来看一看老一辈革命家又是怎样吟诵自己的青春的. 二、背景简介与解题 此词作于1925年春天,是毛泽东在长沙橘子洲头的记游之作,长沙是其故乡,也是他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在青少年时代,他曾在长沙度过长期的进德修业的生活,以后奔走革命,也数度往返于此,长沙对其而言,具有深厚的感情.这首词就是以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为背景,抒写旧地重游,附近溯昔的激情壮志.词人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三、文本理解 1.朗读全词,体会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2.文本分析:词的上阙写景.作者旧地重游,先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深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湘江水不停息地奔流着.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碧透明澈的江面上,无数船只争相竞驶,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随着视角的变化,动景与静景结合,远景与近景交替,思路开阔,面对寒秋严霜万物生机盎然、勃发的场面,词人思绪万端,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及博大的胸怀.万人皆悲的秋景,在作者眼中却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美.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独自一人伫立在已有寒意的秋风之中.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看"是领字,一个"看"字,总领七句,领起了上阕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领字,是词学中的专用名词.它只有一个字,常冠于一句或数句之上而又不断开,诵读时只作语音上的小小停顿,它主要由副词和动词充当."一字逗"以下的几句要一气贯通,形成一个整体.)"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层"字表现出树林的重重叠叠,"染"字则活画出岳麓山一带的枫林,仿佛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的是近景,"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透"字表现出江水碧绿清澈,"百"字写舸之多,而一个"争"字,则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鱼翔浅底"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把鸟不扇动翅膀地盘旋回飞的状态,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作者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词的下阙由景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阙集中描写了主宰大地命运的青年革命家群像,正值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有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有敢于藐视一切反动派的气魄.正是他们,主宰而且能够主宰这个世界.他们有雄心,有才干,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峰岁月稠. ——诗人从上片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恰:正值.此亦为领字,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谈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讨恶扬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此指湘江江心.江河中央往往水深流急.击水:毛泽东同志1958年12月21日在文物出版社同年9月版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批注道:"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中流击水:中流击楫,祖逖典故.夸张语,谓游泳时掀起的波浪遏止住了江中快速行驶着的船舶.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四、整合小结 综观全词,造像写意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游人;借景抒情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诗人;深沉发问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哲人;怀人忆事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战士. 鉴赏方法:诵读入境,抓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形象;了解抒情方式,体会情感特征. 五、赏读结束 放投影片毛泽东诗词手迹,听配乐朗诵带. 请朗诵水平好的同学朗读全词,要求读出感情. 附:板书设计(投影)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立——造像写意——游人 独立深思 看——借景抒情——诗人 关怀天下 怅问——直抒胸臆——哲人 忆旧言志 携忆——怀人忆事——战士 主宰沉浮 记 相信未来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赏析当代诗歌的能力 具体的目标: 1.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 3.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活动体验法 注意问题: 让学生参与活动与体验. 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这些写于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 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2.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二、课题导入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灭,人生最困顿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行路难》,其中有两句话体现了作者相信未来,誓为理想而奋争的雄心壮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时隔1200年后,又一位天才的诗人用同样的激情,写下了《相信未来》的醒世之作.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要求:听课文录音,明确每节的主要意思结构脉络 明确:课文基本结构: 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 痛斥现实 第3节: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 表明信念 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 相信未来 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 决心战斗 四、分析鉴赏,把握主旨 (一)揣摩语言: 1.诗歌意象的运用: 问题: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第1节: 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4节: 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5节: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2.比喻的用法: 问题:分析第三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上面三个句子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谓关系.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 全节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二)表现形式 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 明确: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 五、讨论交流,自由欣赏 注意:积极引导学生,使其掌握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诗歌的语言表达形式,透过形式体悟内容. 六、组织朗读,加深体验 在理解诗文主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诗文,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七、学生质疑,师生交流 组织学生质难问疑,师生共同交流,以加强对本文的体验与感悟. 八、补充内容 食指诗二首: 1.世纪末的中国诗人 添加些我们无用的尸骨做干柴 经寒冬的狂风一吹便吹大火熊熊 在物欲漫天的冬夜,火焰被吹得 像民族精神的旗帜迎风抖动 化苦难的生活为艺术的神奇 净化被金钱异化了的灵魂 如此我便没有虚度 自幼追求艺术的一生. 2.《热爱生命》(1979)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到墓地寻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法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多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恶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缕经挫折,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生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教学目标 1.学习这首诗歌,让学生能够感受并理解诗人在面对祖国春天来临时的那份喜悦之情以及对理想和美好未来的渴望与追求. 2.学习这首诗,学生能够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深刻领悟作品的感情基调;能够用恰当的声音形式充分表达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够准确读出诗人的激情与喜悦,渴望与追求. 2.难点:对诗歌中一些意象的认识与理解,朗读过程中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呈现形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阴云密布,无人能够看到国家、民族以及个人未来的时期,20岁的诗人食指用朴实平易的文字,用冷静而炽热的语言告诉人们:相信未来,相信我们能够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若干年后,所有有幸还活着的人真地看到了诗人当年的预言,"文革"结束了,我们的国家从疯狂回归了理性,从寒冬走回了春天.内乱结束了,建设开始了;封闭结束了,改革开放开始了.每一个中国人都由衷地发出了笑声,这时候又有一位诗人站了出来,他放声为所有的变革者唱出了一首歌,这首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如此导入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简单的社会背景了解,让学生对《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与《相信未来》两首诗所产生的年代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二是想唤起学生读诗的激情,最初读《相信未来》时,我们更多拥有的是压抑与沉重,现在读《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当初的压抑之情会一扫而空.这样能让学生有一种读诗的冲动.) ? 二、诗人江河及社会背景 1.江河:原名于友泽,生于1949年,北京人.江河的诗歌创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梁小斌等人构成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朦胧诗群,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有《纪念碑》、《星星变奏曲》等.其大部分诗作与其他朦胧诗人的作品一样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但他的有些诗作更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意识,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无限向往与追求,《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即是其中的佳作. 2.社会背景:1976年,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国家初步从内乱中走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注定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这次会议确定了国家对外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中国开始由内乱走向建设,社会逐步走回正确的轨道.国家的这一变化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感到鼓舞和振奋,人们普遍感到国家发展的春天回来了.八十年代初,中国的有志青年甚至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而作为诗人的江河更是敏感地意识到国家这一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面对一个崭新的时代和社会,诗人满怀激情地进行了歌唱,并且把这首歌明确地表示要献给所有的变革者. (诗人和背景知识简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大时代背景,让学生初步理解诗人为什么会在诗歌中有那么浓烈的激情,为什么会如此地喜悦和兴奋,这是为准确朗读诗歌并准确理解诗歌打基础.) ? 三、检查预习,让学生回答全诗四个诗章的基本内容. 【明确】全诗四个诗章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章写变革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用一系列意象描绘了大地回春的欢欣气息和蓬勃生机,这是被束缚力量的释放,是久蛰生命活力的勃发. 第二章写出了变革者的精神风貌,诗人激情赞美了热情、开朗、纯洁的奔腾者. 第三章写出了变革者的生命准则.诗人用独特的诗歌形式和丰富的诗歌语言歌颂了坦诚、纯洁和信任的美好.既可以理解为新时代到来后,诗人对人与人之间构建坦诚交流关系的渴望,又可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相处境界的期盼,表达了对新时代生命准则的理解. 第四章点明变革者创造的意义.变革者所有变革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了人的"生活",要让"美丽的风光""在人们的脸上内动",要让"笑声""溢满普通的家庭". (此环节一是检查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二是为下面的朗读打下基础.) 四、教师读诗,让学生感知诗歌情感基调(可就某一诗章进行朗读,不必读全诗) (教师的读之所以不称为"范读"是为了让所有的教师都能在学生面前拥有读诗的勇气和权力.一旦称为"范读"势必意味着教师读出来的诗歌就是范例,这会让所有在朗读功力上有所欠缺的教师知难而退.在这个环节,教师只要尽力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与把握就可.如果觉得时间紧张,这个环节也可以略去.) ? 五、自由诵读,把握节奏,体会诗人情感. 把学生分为四组自由诵读,每组分别读诗中一个诗章.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读出诗人的情感. 【诵读提示】: 第一诗章是写变革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用一系列意象描绘了大地回春的欢欣气息和蓬勃生机.全诗章共3节,第1节和第3节要着重读出大地回春的欢欣气息和蓬勃的生机.其中第1节"船冲向浪头/我们这样站着/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这几句诗在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由重到轻柔的转换;第3节中的两个"走吧"所带有的那种欢快与兴奋要在语气上有所体现.第2节在朗读节奏上的处理要舒缓而略显沉重,要有一种叙事感."为了在今天歌唱"要读得余味悠长. 第二诗章是写变革者的精神风貌.第1、2节,诗人言说"热情、开朗"的奔腾者有着美好的愿望,他在寻找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如美丽的爱情、大地的丰收、机器的轰鸣等.在朗读时节奏要明快,要突出奔腾者的兴奋、激动和喜悦之情.第3、4节诗人写奔腾者在现实中看到了一些因被过往历史伤害而感到迷茫的目光,那些迷茫的目光又尖锐地刺痛了奔腾者的神经,让奔腾者想到了历史中"不能原谅的一切".奔腾者决心以自己一颗纯净的心灵"清澈地对待别人",那颗心就像"一颗鲜红的浆果""一年又一年地挂满枝头",去"让善良的人们摘去",从而重建生活的信心.一想起奔腾者的这种举动,诗人的"诗中就扬起好听的声音".要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就要注意节奏的变化与语气的缓急.比如读"我知道你那善良的愿望,你们原谅的姑娘/原谅的,生活中渐渐迷茫的目光"时节奏要慢,语气要轻,体现的情感要凝重.读"但是那不能原谅的一切/又尖锐地刺痛你/你憎恨黑暗,甚至阴影"时"但是"要重读,语气要加强,情感要强烈;读到"你憎恨黑暗,甚至阴影"时语气要由强转弱,节奏要由快到慢.读到"想起你,我的诗中就扬起好听的声音"时语气应该是抒情的,要体现一种温暖和希望,要能体现诗人对奔腾者的由衷赞美. 第三章写变革者的生命准则.诗人用独特的诗歌形式和丰富的诗歌语言歌颂了坦诚、纯洁和信任的美好.在朗读这个诗章时节奏要轻快,语气要抒情,要让听者感觉朗读者就是在描绘一张美丽的图画,在叙述一个动人的童话.只有在读到最后一节时节奏才要表现得铿锵有力,以示我们对生命准则的坚守. 第四章点明变革者创造的意义.变革者所有变革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了人的"生活",要让"美丽的风光""在人们的脸上内动",要让"笑声""溢满普通的家庭".因此,第1、2节要读得节奏干脆而鲜明.第3节节奏要舒缓,要读出一种期盼和呼告的效果.第4节应该是轻快的节奏.第5节语气应读出严肃,节奏读的要有力,要有一种斩钉截铁的意味在里面,以此来表达诗人面对未来和理想的坚定信念和不懈的追求.最后一节要把诗人的自信、追求、一往无前的气势读出来,全诗最后一句话"春天伴随我们一起奔腾"要处理得干净利落而气势不凡,节奏和语气都要仔细揣摩. (之所以把学生分为四组出于以下考虑:一、全诗很长,不分组一节课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二、所有学生都应在课前充分预习了全诗,课堂上只是让他们在相应的诗歌部分把自己的阅读体验朗读出来,从常理上说不应存在有学生无法体验全诗情感及思想内容的情况.) (所有的朗读提示都应是教师在课前下发的预习指导材料,以便学生在预习中有所借鉴.) ? 六、每组进行组内朗读交流,要读出个人对诗歌的真实理解,在此基础上评选出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同学在全班朗读以展示自己的理解,并接受老师及全班同学的评价. 【明确】诗人的情感:当时,中国刚刚从"文革"动乱的岁月中走出来,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整个社会充满了寒冬过后春天复苏所带来的欢欣气息.诗歌用纷繁的比喻和意象描绘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达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呼告人们一起奔腾,像自己一样和春天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因此作者的情感应是喜悦、兴奋、激动、昂扬的,诗人要和所有善良的人一道奔腾,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具体到每个诗章,诗人的情感并不完全相同,在每个诗章的内部,诗人的情感也有不同的变化,学生在朗诵时应准确体会诗人的具体情感,用恰当的声音形式把诗人的具体情感表达出来.不同诗章的具体情况可参看上述材料. 学生的朗诵及师生的评价围绕以下两点进行: 1.学生的朗读要紧紧围绕声音能否准确表达诗人的情感. 2.教师与学生对朗读的评价主要是声音形式是否恰当和情感理解是否正确. ?当学生对朗读及评价出现分歧时,教师及时加以点拨和指导. (这个环节既是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为了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小组内学生朗诵交流的过程既是理解把握意象的过程,也是理解诗歌内容与体验诗人情感的过程.因此,组内的朗诵交流既是活动也是体验.这种活动体验是整个活动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内朗诵交流的初步成果会带到全班范围内进一步接受检阅,而全班范围内的朗诵更会促使每一位学生最终形成对诗歌的全面理解与正确认知.而这种在活动的形式背后形成的诗歌价值确认正是活动体验式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如江河的这首诗歌,我们在诵读的背后完成的是对诗人激情与喜悦、渴望与追求的深刻理解与细致体会.) ? 七、找一位学生分诗章把全诗朗诵一遍. 十八岁和其他 教学目标: 1、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够说出本文对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4、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 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 二、针对各个版块,小组讨论交流 (一)十八岁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 (1)焦急忧虑(2)激动喜悦(3)辛劳(在"青春"版块中) 爱2、句子的理解 (1)第一段第一句中"欣慰"和"似水流年的迷惘"的原因:"欣慰"是因为"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挚友、知己."似水流年的迷惘"是因为时光流逝,十八年里因孩子引起的"焦急忧虑"或"激动喜悦"都已转眼逝去,留给自己的也许只有"无法再把握孩子童年的惆怅".(见第三段) (2)"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作者用诗人的话来形容养育孩子的十八年光阴,自己沉湎于养育孩子的巨大幸福中,猛然间惊讶时光之飞逝. (3)第四节中"这样的心情"指:"时常把你看作缠绕身边的孩子"(第1节);"会情愿溺爱你"(第2节);"高兴有了一个可以像朋友般谈谈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令人满意开怀"(第3节). 3、交流父母养育自己的片段. (二)两代人的矛盾 1、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流行观念的影响;(2)父母的愚昧与落伍;(3)子女的盲目与急躁; (4)缺乏沟通、理解、平等.(根本原因) 2、探讨:你同意文中父亲归纳的原因吗?你是如何看待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的?你和父母产生过矛盾吗?有了矛盾后你是如何处理的?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去做的?你认可他们的做法吗?(让学生明确平等、对话、理解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 (三)读书的苦乐 1、理解文意(补充阅读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见《学习与评价》) 苦学 乐学 蒋士铨 每日夜读直至鸡叫一遍 被不出书被父亲罚跪,母亲训斥 幼时用柳枝拼字 诵诗作为闲时游戏 我为病中母亲诵读 考取举人 我 "十年寒窗"、"光宗耀祖"的传统压力 曾祖母的"读书最乐",引我共鸣 涉猎古今中外名篇,废寝忘食,读书"闲趣" 儿子 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 ?我希望儿子做一率性的读书人,但现在? 2、我的态度:"同情"却不能不"鼓励",甚至"鞭策",希望考取大学. 3、探讨: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然后思考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一定是对立的吗? (四)青春 1、作者对孩子的希望:(1)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2)惜时如金. 2、延展: (1)我 挺秀的树 自负 你??(2)《金缕曲》(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三、品题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十八岁"为题?为什么要写到"其他"? 本文是杨子在儿子18岁生日时写的,文章四个部分,并不是正面直接描写18岁,而是写由18岁引起的有关两代人矛盾、读书、青春等内容.可见,18岁只是一个契机.其实可以联想的东西还有很多,而作者独取四部分,与儿子平等对话,可谓取舍有道. 四、总结 平等,对话,理解.这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父母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成长的关爱完全可以不用我们一般人惯用的强制约束手段,而是向孩子表达出自己的那种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什么是爱呢?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同样,也需要理解与尊重,也需要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 五、艺术特色 小标题的运用.十八岁的青春有许多内容可写,如何安排文章结构很重要.作者把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化为了四个小标题,分别是成长的喜悦、两代人的冲突、读书的苦乐和珍惜青春时光.尽管并非是青春的所有内容,但小标题的运用的确给人非常清晰的写作思路. 谈话式的行文方式.本文的行文方式很特别,作者用一种谈话般的形式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这种行文远离了板起面孔的说教,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文字本身与阅读者容易化为一体,在对话中让阅读者受到了心灵的感化. 语言朴素、真挚.谈话般的行文方式注定了语言的朴素与真挚,全文就是靠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语言把父母之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人读后无法不为之动容. 我的四季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2、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关于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义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学习方式:活动体验 [大屏幕:一年四季图] (配乐)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 这就像一年的四个季节一样,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轮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属于我们却只有一次.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 [大屏幕:思考: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自读学习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张洁对人生的种种感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二、字词教学: 1、音形 颤抖 冰雹 夭折 碾成 kē绊焦zhuó 干biē 急cù (答案chàn báo yāo niǎn 磕灼瘪促?/DIV> 2、释义 汗流浃背(汗流得江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痴心妄想(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怨天尤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幸灾乐祸(幸:高兴.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 入不敷出(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 三、关于作者: 张洁——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生于北京,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 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翌年加入中国作协.1982年加入 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 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 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只有一个太阳》,散文集《在那绿革地上》以及《张洁集》等.张洁获意大利1989年度"玛拉帕尔帝"国际文学奖.她的《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获1979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祖母绿》获全国第 3届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有一个青年》改编摄成电视剧播映,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 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四、温故知新: 阅读抒情散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1、首先要知道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是什么.2、关键是从文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3、还要明白文章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例如《白杨礼赞》使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上写的是白杨树,其实是为了赞扬北方的抗战军民.此外,抒情散文的语言也和其他文章大有不同,在学习时,我们也要注意体会.) 五、自读研讨: 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着怎样的特点? 2、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 3、划出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说说这些感悟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自读研讨十分钟) 讨论:通过第一遍阅读,同学们对课文有哪些发现和感受? (这篇散文也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比做是一年的四个季节,文章表面写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实是在写作者的一生经历和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作者的人生之春里,她的土地是"不毛之地",而且她所有的是"细瘦的胳膊"和"锈钝的犁","土地里的石块和树根还经常磕绊着她的犁头"可见,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很苦的,可是她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像一个母亲一样期待着自己希望的种子早日开花结果.) 讨论:作者的人生之春是艰辛的,但作者没有无尽的感慨命运的不公,她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作者没有怨天怨地,而是意识到了自己在获得生命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生命赋予自己的责任.文中这样写到:"我只有低着头,弯着腰,用尽我全身的力气压着我的犁头,我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耕种的土地."和作者相比,我们的人生之春可谓春光灿烂,那么,我们又将怎样来耕种自己这块土地呢?读了这篇文章后,给我们的启示最主要的就是懂得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每一天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课文中,写到作者在夏季里,遇到过干旱,他的幼苗还遭受过狂风、暴雨、冰雹的袭击,我想表面是在写自然界,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作者青年时代很苦. (作者在最初遇到困难时,也曾在思想上走过误区."在遇到干旱时,她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而且,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可见,刚开始时,作者是把战胜困难的希望寄托在了别人或别的力量上了,在失败过后,她明白了:必须在自己的土地上寻找水源.也就是说,任何困难都得*自己. (从文中我看出作者也曾犯过错误."在找到水源后才发现自己忘了带盛水的容器"我更发现作者在犯了错误之后,知道如何检点自己.她说:不要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检点自己.我也明白:人无完人,错误和失败是难免的,最关键的是我们如何去面对. ( "弱者,即使你替他挡过了这次风雨,但终有一次会被淘汰,只有强者,会留下来继续走完自己的路."在作者的人生夏季里,充满了困难,挫折,磨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是要做生活的强者.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小结:记得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生命就像奔涌的洪流,如果没有岛屿或暗礁,又岂能激起美丽的浪花?是啊,不经历风雨,又怎能看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老师也真心希望每一位同学,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有了一种独特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认真的生活过,无悔的付出过,和谷物一起收获的还有人生."(联想:"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是最终占有什么,收获什么,而是在于追求什么的过成."今后,我们的努力也许得到的结果会不尽人意,但我也会正确面对.如果我们在辛勤的耕耘过后,我们的未来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辉煌,那就让我们像雷锋那样做一颗普通的螺丝钉吧,像李素丽那样做一个平凡的劳动者吧,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美丽,难道不是吗?) 概括作者人生四季的特点? (作者的人生春季是生活艰辛但仍充满希望;夏天是历经磨难仍不放弃;秋天是感悟收获但不后悔;冬天是人生黄昏仍老有所为. (春季,播种希望;夏天,战胜磨难;秋天,感悟收获;冬天,发挥余热. (从文中可见作者的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贯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六、自由朗读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哪个季节感悟最深刻,你能有感情的将你最喜欢的段落为大家读一读吗? [三、四位同学读课文](配乐、配画面) 六、挖掘主旨 同学们,女作家把生命比做一年的四个季节,她在自己的人生四季中认真生活,无悔付出,在历经了人生的各种坎坷、痛苦、磨难后,她这样警醒后人: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人的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对于这句话,你又有何理解呢?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对于这句话,你又有何理解呢?] (这句话告诉我,不要总沉浸在过去,要珍惜现在,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奥斯特洛夫斯基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曾有过一番精辟的论述,他告诉我们,要认真对待生命,就要学会珍惜,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现在我们正处在人生的春季里,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青春,春天去了还会来,青春一去可就不复返了. 师生齐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在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们又将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七、结束语: 人生的四季是短暂的,青春更是转瞬即逝.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更加懂得如何面对生命,如何珍惜青春.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到:"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走,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在过每一分钟"如果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认真的生活,无悔的付出,那么,在未来,我们也会坦然地对自己说:哀叹和寂寞的,将永远不会是我! 八、附部分活动体验参考答案: (1) 说明一个人既然拥有了生命,他就有责任为自己的生命地块即人生负责,在人生的历程中不要指望别人来为你的人生做什么,自己的生命质量只能由自己来决定,自己的人生只能由自己走过. (2) 这一种期待,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生命过程中的信念和动力,信念和动力能够鼓舞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为自己既定的目标付出不懈的努力,一个人一旦有了信念,他就会身心投入到生命的奋斗当中去. (3) 一个人在生命的四季里只要认真地无愧地经历了,所有的欢乐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将是人生的收获,在生命的最后季节,一个人就不会有什么人生的遗憾和哀叹,也不会有什么生命的愧疚和寂寞. 我的五样 一、教学目的 1.浓缩内容,理清思路. 2.品味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二、教学重点 品位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四、教学方法 读:学会略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 品:品味描写的精妙,体会作者思想的独到. 思:联系自身实际,思考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该是什么.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和大家做一个心理游戏,请大家按照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请写出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并说明理由. 2、请依次划去这"五样东西"中相对不重要的四样,并说明理由. 这虽是一次虚拟的选择,却是我们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的一次深入思考,面对这一问题,你是如何作答的呢?也许你很果断,也许你很踌躇,也许你从未考虑过,不知从何说起.没关系,先让我们来借鉴和慰家幌伦骷冶鲜缑粼凇段业奈逖分械难≡窈腿∩岚伞?/DIV> 二、略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问题一:快速略读全文,理清哪些段落写"选",哪些段落写"弃"? 学情估计:a."留"的内容归纳不易出错,可能有第1自然段至第16或第17自然段两种说法.b.因为快速略读的原因,可能很多学生凭经验会认为第17或第18自然段至完是"弃"的内容. 应对办法:a.明确第17自然段是过渡段,即"留"的内容是第1—16/17自然段.b.明确第40段是写"弃"的最后一段.即"弃"的内容是第16/17—40自然段. 问题二:模仿以"留"、"弃"概括课文内容的方式,用一个字概括第41—45自然段的内容. 学情估计:a.能力强的学生容易触类旁通,但不一定准;b.课文内容不熟或概括能力不强的学生可能不会说或会说错.例如概括成"尾"或"想". 应对办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从表达方式上思考,容易想到"感想/感慨、抒情/议论"等概念,从而概括成"感"或"议". 三、浏览全文,在整体感知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 问题三:请从内容角度理清本文思路. 学情估计:因为前面整体感知中的概括,这个问题只是对已有学习成果简单的归纳过程,应该不难. 明确:课文以时间顺序,按"留"→"弃"→"议"的思路展开全文. 问题四:请从表达方式角度理清文章思路. 学情估计:如果缺乏几种基本表达方式的常识,这项工作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棘手. 应对办法:a.简要补充五种基本的表达方式.b.提示"留"→"弃"→"议"中"议"已经说出了一种表达方式,只要整体考虑"留""弃"的内容所用的表达方式即可. 明确:先记叙描写"留"和"弃"的全过程,后对此过程进行抒情议论. 四、精读课文,品味心理描写,体会思想感情 问题五:仔细阅读全文,画出你最感动、最欣赏的心理描写句子,并说说你欣赏和感动的理由. 学情估计:a.能画出精彩的描写句.b.精彩之处有的学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有的学生能言传,但说不出那种精妙之处. 应对方法:a.引导学生从主观上谈感受.b.告诉学生从客观分析修辞,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例如:第24、25、30自然段中作者都用了形象的比喻来描写心理. 问题六:从这些心理描写中,谈谈你对本文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学情估计:本文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丰富而独特,把握局部不难,把握整体就不易了. 应对办法:a.抓第41—45这些自然段,因为其中多次谈到"生命".b.抓本文的核心问题"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 明确: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 总结课文: 毕淑敏在这篇文章中,从作为医生、身为女性以及作为作家三个方面对自己的生命呈现方式进行了一次灵魂拷问. 作为医生,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作者只需片刻的思索,就本能地选择了"空气、水、太阳",的确是"飘着药品的味道",但这决非仅仅是出自"严谨的科学意识",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理解为作者作为医生的生命情结.毕淑敏曾经在被视为"生命禁区"的昆仑山上用最原始的徒步穿越方式进行野营拉练,捡回了一条年轻的生命.文本中当"老师"要求舍弃时有这样的表述:"我曾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冰山上攀缘绝壁,被缺氧的滋味吓破了胆."这在她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中篇小说《昆仑殇》中有非常精彩的描绘.20年后,拿起笔开始写作的她,怎能忘记得了"空气、水、太阳"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作者对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东西的思考,首先是从职业医生的角度,与其说是"充满了严谨的科学意识",毋宁理解为作者20多年医生生涯中对生命存在形式的思考和认定. 身为女性,毕淑敏选择了鲜花,这不仅仅是字面意思上的鲜花.它包含了一定的象征性——"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短暂的艰难".在许许多多的鲜花中作者从女性的独特视角出发,"我愿有一束美丽的玫瑰,陪伴我到天涯",爱情、美好,艰难、曲折……生活中的一切真真切切的东西,才是生命的全部. 作为作家,作者选择了笔,这是作者的一份心灵告白,是作者在京城内科主治医师与作家之间的慎重抉择过程.作家的生命存在意义与方式的拷问是毕淑敏选择"笔"和最终保留之的根本用意,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对自己的人生未来的又一次设计或重新确认. 五、设身处地,思索人生 问题七:由以上学习我们可知,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一定是你的真爱,请再次确认一下你的五样,然后再逐一舍弃其他四样,只留一样. 问题八:结合当时的心理和自我的生活体验,表述选择和放弃的理由和感受. 学情估计:a.有课文内容的帮助和自身实践和体验,或多或少、或好或差都能讲.b.大部分学生的表达可能存在条理问题或不够形象问题. 应对办法:A.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多重身份(如作为学生、身为子女、未来的公民等)角度规划青春,设计自己的未来.B.集中精力谈好一种感受.C、学用修辞使抽象变具体、平淡变生动.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思索人生) 相信经过刚才痛苦而艰难的选择,同学们生命中最初的重中之重已简洁而挺拔地凸现出来了.请记住:人生不能拥有世上的一切,在有限的珍藏中,你的选择就是你生命意志的支点.请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作为本课的结束语. 六、作业 以"我也有五样"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选"与"弃"过程中的心理描写. 《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教学设计 获得教养的途径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了解关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教学设想] 1.进入高中,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因此学习本课前,可以让学生了解并逐步掌握阅读现代文的步骤与方法.对于学习目标2,可以采用教师教给方法,学生实践探索的方法来实现. 2.通过学习讨论,让学生知道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使用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讨论:读一篇文章要掌握哪些东西?怎样阅读现代文? 明确:问题1 高考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问题2.阅读的步骤与方法 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整体把握,筛选信息 研究探讨,深入领会 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以上步骤可以借助问题来完成. 二、结合课文"问题探讨"读文章. 1.整体感知,讨论:文章是怎样逐步深入论述的? (1)这是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从文体上看是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寻找中心论点——理清分析思路——理解作者观点"入手来把握文章内容. (2)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3)第1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在这里,作者的意思很清楚: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在这里"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第2段至第5段,论述阅读的作用.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在论述读书的必要性时,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 在深入分析这一问题时,文章提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文章指出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爱学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第四段中,作者特别指出"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轻视读书的倾向.)作者建议读书应该从基础阅读开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提高阅读的层次,因为读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他认为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因而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第6、7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实现阅读的目的?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一种是"多数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字.一种是"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从"幼儿园"变成"城市和国家",直到变成"全世界",变成"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文章用这样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读书能磨砺人的思想,经典作品"常读常新".文章最后,作者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认为经典作品有志玫镊攘Γ馗丛亩粒梢圆欢系赜兴形颍兴⑾郑谩熬浮⑸钊牒途僖环慈卦亩痢保驮侥芸闯雒恳桓鏊枷牒兔恳徊孔髌返亩捞匦裕庵指形虻墓蹋腔竦媒萄耐揪丁?/FONT> (4)内容小结: 文章阐述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高视阔步,既有理性思考,也富有感染力,以亲身体验说明问题,许多论述充溢着对读书的感情.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如把不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比等.文章用的是谈话方式,亲切自然,语言富有哲理和诗意. 2.揣摩语言,讨论问题2. 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对这句话应当如何理解?尝试用自己的话阐述第一段的意思.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人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作者倡导的是怎样的一种读书观?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取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答:黑塞认为"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修养不应当追求功利,而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这是有效的阅读.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是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 3.分析观点,讨论问题3. 为什么要重视阅读经典作品?文中提到"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些体验说明了什么? 答: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阅读经典作品,能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增强自我修养,决定审美追求.反复阅读经典作品,能不断地有所发现,是因为经典作品是一个时期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思想内蕴丰富,语言文字精致,像取之不竭的宝库.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不断的有所收获.人的经验在不断增长,阅读也逐渐深入,就能不断地有新的发现. 4.引发思考,讨论问题4. 本专题的文章可能会引发你的某些思考.有人认为,读书能获取知识但不一定能铸炼智慧,有文凭不等同于知识分子,有文化未必有教养;常言说"开卷有益",有人却认为"开卷未必有益";人们通过读书求知,贤人却又告诫"尽信书不如无书"……你在校读书9年,有了不少体会和教训,你的学习经历中有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联系你的学习,就这类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这个问题中涉及的概念并不相通."知识"和"智慧"二者虽然密切相关,但是是两个概念,读书能获取知识,但是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才能产生智慧.知识可以继承,但是智慧是不能继承的.有学习经历固然重要,但是知识分子还需要有精神的追求,有独立的人格,有修养,这些,都不是文凭能代表的."文化"和"教养"也有距离,如同人识字未必一定有礼貌."开卷"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则未必有益;读书求知,如果没有质疑精神,读得再多,也只能是"仓库型的学生",加上不知变通,也有可能导致失败.可以联系这方面的体会去谈. 5.难点问题:黑塞所说的"世界文学"是什么概念? 黑塞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他在具体解说的时候,认为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里特别指出是"作家和思想家".人的求学之路无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读伟大人物的思想经验和理想. 三、回顾反思,明确读书之道 讨论:第一部分学习材料重点谈经典的力量,出发点是一个"读"字.可以分几个层次讨论展开探讨. 1.为什么作者强调阅读经典作品?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 读书学习,"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为获得教养,先要了解学习的作用,明白学习的要求.文章开宗明义,建议人们多读书,读经典著作,强调从"世界文学"中汲取营养. 2.第1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为什么经典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 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作者在这里特别谈到阅读的效率问题.他指出,有的人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成为真正的读书人,这是因为他们有追求,会选择,是"用心在读";而有的人"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深入理解思想家和作家的杰作,能激发学习者产生鲜活的有价值的思想.本专题的第二部分学习材料也能印证黑塞的这个论断. 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 探讨这个问题,可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许多同学在高小到初中阶段读过中国古代名著,可是到了高中以后,他对这些名著会有新的认识和评价.教学时可举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为例.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四、作业: 1.完成《学习与评价》 2.预习下课 劝学 教学目的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 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生xìng通性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结合"思考和练习"二,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3.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②正反设喻、③反复设喻,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三、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学习与评价》;补充练习. 2.背诵全文. 3.用一个寓言故事;用五个以日常生活的事例作喻体的比喻 师说 【背景材料】 一、韩愈抗颜而为师 《师说》有一句话:"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就是说,韩愈在《师说》里讲的所谓"师",不是指在学校里教课的老师,而是指给"士大夫之族",即社会上学业有成就的士人或学者做老师,或给做官的当老师. 韩愈生活在佛教极盛的时代.唐太宗就很佞佛,从他以下都在极力地扶持佛教.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皇帝佞佛的结果,首先是大大抬高了佛教的地位,在王公士庶中间,增加了对于佛的迷信.其次,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思想,它主张"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寂灭者".这和中国的传统的儒家思想是针锋相对、格格不入的.因而,迷信佛教的人愈多,耻笑谈论所谓"圣人"之化的也就必然愈多.于是这就成了一种风气.整个唐朝时候,反对给学业上有成就的士人、学者、当官的做老师,认为有人敢于做这样的老师,便是狂人. 在那样的情况下,只有少数人敢于不管这种风气,韩愈是其中的一个. 他不管这种风气,不怕人家的耻笑,不顾世人的笑骂,敢于做这样的老师,毅然以青年人的老师自命,担负起教导他们的责任.他的好朋友柳宗元尽管自己不愿担任老师的名义,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却赞扬了韩愈的做法:"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韩愈为了反对当时的那种风气,批驳世人的那种耻笑,写了《师说》. 二、古文运动 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从陈子昂开始,经元结、韩愈、柳宗元直到杜牧、罗隐等许多人的努力,在前后二百多年间,改变了自东汉以来逐渐形成的骈体文对文坛的统治,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解放,推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这次文学变革,适应着时代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需要,总结了自先秦以来我国散文长期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改革文体和革新散文创作的理论主张,并成功地进行了创作实践.加之参加这次革新的作家们以极大的热忱和高度的自觉为推行新文体、创作新散文而不懈努力,并广为宣传,诱掖后进,在文坛上形成一股变革的潮流.由于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又有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影响,俨然成为一个"运动";而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又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立,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 三、《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仆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渐不喜闹.岂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骚吾心?则固僵仆烦愦,愈不可过矣!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独欠为人师耳! 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胤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廷,荐笏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何预我邪?"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今之命师者大类此. 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吾子前所欲见吾文,既悉以陈之.非以耀明于子,聊欲以观子气色,诚好恶何如也.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见爱甚故然耳. 四、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原因)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德育教育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针砭时弊的作品,因而教师应对写作缘由作简单介绍,可用柳宗元当时说的话来说明.同时本单元有两篇"说"文体的课文,因而就要联系初中学过的课文,归纳"说"的文体知识. 二、明确本文的教学重点:第二段用三种人进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教给学习方法.除有关字词句的学法外,把本文与《捕蛇者说》作比较,教给比较阅读方法. 四、引导学生注意文言实词的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等现象.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本文的教学目的;二、作者介绍、解题;三、有关词的读音、单音词和双音词、古今异义、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四、分段;五、意动用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本文的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可用投影形式将其原文介绍给学生)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板书题目) 四、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五、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六、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òu——读书dú或不焉fǒu——不能bù 经传zhuàn——传道chuán 聃dān——冉rǎn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 学者 句读 百工 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4.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 26 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A.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B.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作"姓"讲 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 25 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A.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B.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A.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D.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A.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B.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C.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 17 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三种情况 A.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B.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C.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A.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B.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多么) 七、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 宾= 以+ 宾+ 为+ 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相师为耻 八、布置作业 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2.书面作业:"练习"二——四题. 3.预习思考题: (1)本文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样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继续研习课文 1.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②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分析第二段 A.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讨论后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B.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讨论后明确: 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这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④分析第三段 A.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讨论后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教师备注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B.本段的分论点?所用的论证方法? 讨论后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⑤分析第四段 提问:a.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b.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a.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b.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2.欣赏品味 问题: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明确: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结语一句比一句重.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课堂训练 背诵全文 三、布置作业 写一篇《师说》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附:板书设计 师说韩愈 为师的作用:传道 受业 解惑 古圣人从师而问 今众人耻学于师 不从师 师道不传入 爱其子择师教之 从师的必要: —— 子其身则耻师焉 师道之不复可知 不拘于 惑终不解 欲人无惑难 能行古道 技艺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曰师而笑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圣人无常师 行:孔子师郯 弟子不必 师之所存 子之徒 不如师师不 言:三人行必有我师 必贤于弟子 贵在一个"新"字 [学习目标] 1.学生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探讨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2.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3.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后,能够在作文中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引言论证等手法. [教学设想] 1.从筛选重要信息入手,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2.借助问题讨论把握作者的观点,重点探讨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质疑和创新的关系. 3.使用2课时(含"积累与应用""学习与评价"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 1.学习《贵在一个"新"字》,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观点; 2.掌握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准确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掌握一些论证 方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了解作者与背景 王梓坤既是科学家,也是教育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他对成才理论有很深的研究.本文选自他的《莺啼梦晓——科学方法与成才之路》. 本文用的是谈话风格,由导语和四个部分组成.文章开头说"历史上有些重大错误,就是这两种倾向相结合的产物",这句话意味深长.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史上),那种顶礼膜拜,人云亦云,惟命是从,不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而酿成的社会惨祸一再发生,教训太深刻了.这也是作者想写这篇文章的动因之一. 二、浏览课文,理清作者思路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说这样的能力很重要,是本文要论述的核心问题.作者认为创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有:重视积累,批判与怀疑精神,注重方法,勇于实践.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哪几层来论证的? 讨论,明确:文章就这四个方面逐一分析.第一部分以笛卡尔为例谈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后三个部分分别谈独立思考者的三个特点. 第一部分就笛卡尔的成功谈独立思考精神在学习研究中的作用.笛卡尔为什么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在于他通过独立思考,发现疑问无处不在,他对自己的现状也有批判意识,不满足自己的成就.他青年时代学习成绩优秀,可是他反而犹豫了,因为他发现"自己被许多疑难和错误困住",而他之所以能发出这些疑问,和他的大量阅读、积累知识是有关系的.经过一度彷徨,他"大彻大悟",得出了最有价值的发现,这就是"决不可过分地相信自己单单从例证和传统说法中所学得的东西".笛卡尔的"四条思维原则"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乃至对一切学习者都能有启迪. 第二部分谈读书积累的重要作用.王充博览群书,贯通百家,爱因斯坦对许多问题保持浓厚的兴趣,鲁迅主张跨学科读书.这些成功者的经历和主张,都揭示了一个普遍的规律:善于独立思考需要厚实的思想基础,没有积累就缺少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书读得越多,了解的问题就多,成功的机率就大. 第三部分谈"善问",谈质疑.这一部分主要谈思考的方法,写得有针对性.作者痛感于社会上政治骗子和伪科学能不费气力地迷惑大批群众,提出遇事要有科学态度,要具备怀疑批判精神.引用陈献章和郑板桥的话,指出读书要学会发问.作者提供了读书思考的具体方法,这是成功者的经验. 第四部分强调实践,提出要注意刻苦钻研并注意思想方法.创新是否能取得成功,只有实践才是检验标准.作者指出,要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光靠刻苦钻研,还不足以成事,还需要正确的思想方法,一个好的思想方法能够提高学习和研究的效率.独立思考不是孤立的苦想,还要向一切可以学习的对象学习.不但要向群众学,向书本学,还要向大自然或社会请教,这就需要实践精神.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也是这样. 三、组织探讨,启发学生注意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培养"独立思考"这种能力需要哪些条件? 2.为什么文章的题目是"贵在一个'新'字",而文章却并没有具体地谈"创新"? 3.他的论述对社会科学研究有用吗?能否找出一些实例? 4.为什么作者把独立思考的素质看得如此重要? 5.他介绍的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启发? 学生探讨有可能发现以下基本结论: 1.落后的学习方法是因为有落后的教育观念.文章作者从正面阐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也从反面观察出"学而不思"的弊端. 2.关于如何培养独立思考素质,作者提出四个基本条件:要有怀疑精神,要重视积累,注重方法,勇于实践.四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3.文章指出,许多实践活动的共同要求是"创新",具体表现为发现新事物,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写出新作品等等.没有怀疑精神,就不会有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有发现,也就不可能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在思维上有突破,就要有对旧有的思想观念、习惯做法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这就必须独立思考.作者不需要把笔墨花在论证"创新"如何重要上,因为在改革发展的时代,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了. 4.文章主要就自然科学研究谈独立思考,实际上独立思考精神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更为重要.哥白尼和布鲁诺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发现本属自然科学领域,但是都引起过宗教政治势力的镇压和攻击.中国古代稍稍有独立思考意识的读书人,都会被视为异端.汉代王充的《论衡》中有《问孔》、《刺孟》篇,不得读书人的喜欢,晋代嵇康因为一句"非汤武而薄周孔"而遇害,明代李贽因不赞成"以孔子是非为是非"而下狱.为什么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后来没有得到发展,由此可见一斑.从康梁的变法到五四运动,从"百家争鸣"到"两个凡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那样艰难,就在于具备独立思考素质的知识分子过少.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之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才逐步倡导了独立思考. 5.独立思考的根本目的,就是尊重客观存在,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中国要发展,走改革开放之路,思想解放是关键.中国教育落后,主要在于灌输替代了独立思考. 6.无论在具体的学习还是研究,"不思想"终将一事无成,充其量只能得"死的知识",只有独立思考才有可能获得教养,获得智慧. 小结:本文把"独立思考"作为话题是有针对性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真正知识分子的必备条件.如果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读书得再多,充其量也不过是"仓库型的学生(或学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易于上当受骗.作者对"独立思考"的认识由"创新"而起,内容丰富,也比较全面.作者虽然是自然科学家,但是他的思考对一切学习者都有指导意义.文章揭示了获取教养的规律性的东西.如,在思考中质疑,"我思故我在",但是又不可怀疑一切;有知识,才有比较;有比较,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创新;深刻的见解来自周密的思考;在实践中刻苦钻研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探究问题的兴趣,也就没有了思考的过程,也就不可能培养思考的基本素质. 有博学的意识,强调积累,有所发现,是人类从读书求知摸索出来的基本规律.本专题有许多学习内容可以互相印证,如本文认为要多读书,而且可以读得杂一些,《劝学》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本文认为善问是一种素养,《师说》主张从师学习,等等. 本文谈独立思考问题,举重若轻,用最简明的论述方法,列举大量的实例并加以分析,引用权威论述对观点作进一步阐述.作为普及读物,旁征博引能增强文章的效果,但是如果只举事例没有必要的分析,不能提炼其思想内涵来证明观点,例子就只是个没作用的例子,而不是"例证".作者是一位数学家,从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熟悉程度看,正说明了他积累丰厚并善于思考,因此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四、结合课文"问题探讨",进一步讨论. 1.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注意到"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与"思而不学"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本文围绕独立思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出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分析这些问题的?为什么作者把独立思考的素质看得如此重要?作者认为培养"独立思考"这种能力需要哪些条件?他介绍的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启发? 讨论明确:本文首先提出了创新需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必须要有质疑能力,以笛卡尔为例,介绍了笛卡尔的思考方法.接着就独立思考的三个要素——重视积累知识,善于发现问题,刻苦钻研并注意思想方法,引用了许多实例和前人的论述,展开分析.作者从自然科学研究的角度展开分析,实则阐述了独立思考的基本规律. 文章两次提到"受骗上当"不是偶然的,但是提倡独立思考的目的不仅仅是防止"受骗上当",而是为提高自身修养,培养创新能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就不会质疑,就不会有发现,也就很难有创新;同样,盲从轻信一定会导致落后和失败.所以必须要独立思考. 作者阐述的"三个特点"就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三个条件. 他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在思考层面上.在我们的学习中,通过独立思考培养辨析能力,学会质疑思考,学会选择、批判,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2.文章中有许多事例和分析,论述明白晓畅,平易可亲.请想一想,如果只举事例不作分析,说理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本文列举事例并作适当分析,以支持自己观点;如果只罗列事例而不作分析,只说事实不讲道理,论说就停留在感性的层面,就不能形成论证. 五、课后讨论: 随着探讨的深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中国文化教育的大背景.结合这个大背景,本专题的探讨可能会有深度和广度.如,中国古代注意到"学"和"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是究竟有没有"不唯上,不唯尊,只唯实"的独立思考?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提倡独立思考?为什么中国社会近五百年在人文科学方面没有对人类作出有价值的贡献?为什么没出现世界级的伟大科学家?中国经济发展滞后和教育有没有关系?中国人的教育观念存在什么问题?中国高等教育中,文科理科所占比例为什么和发达国家相反?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中国有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探讨的大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学生会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会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 1.完成本专题"积累与应用"1-2,检查背诵. 2.单元小结.完成《学习与评价》本单元练习. [学习步骤] 一、检查背诵("积累与应用"1). 1.学生之间相互背诵、检查. 2.默写并翻译部分句子. 二、学生互查并补充词语积累本. 三、结合"写作实践"题的讨论,小结本专题的学习. "写作实践"参考提示 1.提示:在写作之前,可以彼此交谈读书的故事,互相启发,如:你喜爱在什么情况下读书?你在什么时间读书效率最高?你读不同的书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你在寻找选择书籍时有没有曲折有趣的经历?你通过读书结识了哪些朋友?…… 2.学习本专题,在学习观念上可能会有转变.传统的"刻苦学习"、"勤学苦练"、"苦读"和"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有意无意间,都把读书当作了苦事.本题意在启发学生注意表面的"苦"和"快乐""幸福"的实质,透过表象去探求更有价值的内涵,认识到读书也是一种快乐,是精神的享受;读书需要下功夫,但是下功夫未必是一种苦.本题除了可以从愉快地学习角度切入,也可以从"智慧的学习"角度切入. 3.韩愈字退之,岳飞字鹏举,朱自清字佩弦,钱钟书字默存……人们取字号是为了表现自我期待和精神追求,这是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你想给自己起一个字号吗?翻检词典选几个你喜欢的词,推敲含义,选定最能表现个性和精神追求的字词,叙述选择的过程和原因. 中国人的字号一般要名字有关,考虑到一些同学的名字可能缺乏内涵,因此作文时可以重新做出选择,在选择时可以考虑与名字相关,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叙述选择过程,要注意文章的起伏,不要"一步到位".可以参看《向青春举杯》中《我的五样》的写法, 1.第一部分学习材料重点谈经典的力量,出发点是一个"读"字. 读书学习,"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为获得教养,先要了解学习的作用,明白学习的要求.文章开宗明义,建议人们多读书,读经典著作,强调从"世界文学"中汲取营养. 《月是故乡明》专题教学设计 采薇教学目标 1.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对话、文本研习,结合自己成长经历、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2.学生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学生能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 教学重点: 能独立与文本、老师、同学展开对话,独立研习文本并就艺术手法进行鉴赏. 教学设想: 1.本板块的学习重点是文本研习.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研习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一中心设计. 2.本板块的对话研习的话题是家园之思,所以,围绕家园之思设计活动情境,是引导展开对话、进行文本研习的关键. 3.本篇为古典诗歌,反复阅读以以至背诵是研习文本、展开对话的前提. 教学内容 背景知识 《诗经》和"〈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三百).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根据音乐的不同, 《诗经》可分为《 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国风",是各国土乐."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雅"是周朝王畿之乐,"雅"又有"正"的意思,"雅"又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大多是时代较早,以歌颂为主的诗,共31篇;时代较晚的民歌以及一般贵族的雅乐称"小雅",共74篇 "风"、"雅"、"颂"和《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合起来,被称为"《诗经》六义". 1.阅读和背诵 (1)提示字的读音和语气助词的使用,以便在阅读体会文义时就排除虚词的干扰. (2)提示比较各段的异同,以体会反复咏唱的效果,并为文本研习,展开对话做准备. 2.对话和文本研习 (1)话题和情境设计 你是如何理解乡愁的 ? 乡愁的具体内涵有那些? 乡愁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教者不能随便下结论.但对上述问题,教者应把握一个基本要点: ——乡愁即家园之思 ——对亲人、对故土的思念. ——漂泊、远游、战争. (2)文本研习的主要方向 仔细阅读2、3两章,比较忧心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如何表现出乡愁的? 诗歌从"采薇"写起,这跟乡愁有怎样的联系? 前三章第二句的变化与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联系? 4、5两章是如何表现诗歌的主题的? 你以为结尾一章前四句写得好吗?说说理由. 以上问题设计不可一律,但在引导文本研习、展开对话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展开对话,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文本的表现手法的运用进行文本研习. 以上问题的要点包括:(参考) ——从时空上表现乡愁之浓,从"亲人"与"我"两个方面渲染乡愁. ——《诗经》里常用的起兴手法,而薇菜又是乡间常见的事物,自然能唤起乡愁. ——这种变化不仅是避免重复,更是用"薇菜"的生长暗示乡愁的渐浓、渐深. ——4、5两章转写战事之频、战事之烈,这是乡愁的根本原因. ——(见仁见智)以哀情写乐景,情景交融.想象之笔,虚实结合,表达物是人非之叹. 4.拓展延伸: 你读过那些写乡愁的诗句,介绍给同学们听听,并说说你的理解. 奥德赛 教学大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歌的能力 具体的目标: 1.了解《奥德赛》的有关知识 2.体会奥德赛执著回归的情怀 3.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文本研习法 注意问题:教师深钻教材,精心备课,努力提高课堂的点拨引导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作者作品简介 作者:相传盲诗人荷马,经常带着竖琴在各地吟唱特洛亚战争英雄事迹的歌.广征博采,巧制精编,荟前人之长,避众家之短,以大诗人的情怀,大艺术家的功力,创作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瑰美的诗篇. 背景:奥德修斯在攻下伊利昂城后,就带着他的伙伴,乘船向它的故乡出发.但回乡的旅程很不顺利:独幕巨人吃掉了他的同伴,神女克尔刻把他的同伴用巫术变成猪,又要把他留在海岛上;他又到了环绕大地的瀛海边缘,看到许多过去的鬼魂;躲过女妖的迷惑人的歌声,躲过怪物卡律布狄斯和斯库拉,最后女神卡吕普索在留了奥德修斯好几年之后,同意让他回去.本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二、整体感知 节选部分几乎由对话组成,从神女接受旨意为奥德修斯放行写起,继而写忧郁的,"消磨着生命"奥德修斯听完女神的陈述后由不信到相信的过程,又写神女为奥德修斯饯行及奥德修斯德坚定的归家信念,表达了作者对奥德修斯执著回归信念的赞美之情. 三、课文分析 ㈠课文的段意划分 参考答案: 第一节写高贵的神女为奥德修斯放行. 本来神女要留下英雄的奥德修斯结为百年,,但执著的奥德修斯眷念着自己的国家和妻子,坚决不同意留下.宙斯命令信使赫尔墨斯代表他的旨意命令女神为奥德修斯放行,因此他"不得不听从宙斯的难以违抗的旨意".这是前三行交待的内容. 然后对奥德修斯进行描绘:"坐在辽阔的海岸边","两眼泪流不断","怀念归返","神女有情他无意"等等,刻画了一个思归心切的英雄形象."消磨着美好的生命""折磨自己的心灵"反映了奥德修斯欲走不能,无可奈何,但又坚守自己信念的内心.这是4至11行的主要内容. 12行至本节的结束,是女神宣布放行的消息. 第二节是奥德修斯对放行的怀疑的质问. "心惊颤"表现了奥德修斯复杂的心理,消息来得太突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是真的放行,还是真有企图?但归家的信念迫使他说出了"有翼飞翔的话语",大胆的对女神的话质疑."我无意顺从你的心愿"显示了奥的修斯的机智,接着又提出了一个更难得问题让女神回答:"如果你不能对我发一个重誓,这不是在给我安排什么不幸的灾难."机智的奥德修斯想还实消息的真假,所以急切的要求女神发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激动,机智的人物形象. 第三节是女神的发誓. 第四节是神女为奥德修斯饯行,并作最后的询问. 1之10行是写饯行,11行到本节结束时仍抱有幻想的神女对奥德修斯德最后询问,他的询问很有水平.首先是赞美,"机敏的神裔",接着是住院,"祝愿你顺利";再接着是摆出归家之难,"经历多少苦难";并写奥德修斯没想遇到苦难后的心理;最后把自己欲奥德修斯德妻子做了对比,亮出了自己的优势. 第五节是奥德修斯的大胆表白. "我仍然每天怀念我的故土,渴望返回家园,见到归返那一天","我仍会无畏,胸中有一颗坚定的心灵.我忍受过许多风险,经历过许多苦难,在海上或在战场,不妨再加上这一次".这些铿锵有力的话到除了一个信念坚定,执著追求的英雄奥德修斯德内心. 附板书 神女为奥德修斯放行 奥德修斯对放行的怀疑的质问 奥德赛 女神的发誓 神女为奥德修斯饯行,并作最后的询问 奥德修斯的大胆表白 ㈡请分析奥德修斯这一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奥德修斯是一个热切思家,追求执著,机智勇敢的英雄人物,他眷念故土,思念棋子,报定能返回故土,重建家园的思想,他知道,"温柔之乡"是他乡,所以他从内心抛斥女神的苦苦挽留,他"流泪不断","消磨着美好的生命""用泪水,叹息和痛苦折磨自己的心灵".这些语言可见奥的修斯内心之一斑. 他机智勇敢.当女神告知为他放行时,他机智的探听出消息的确凿;当女神饯行最后询问时,他大胆表露自己的心迹,蔑视任何困难,表现他坚定的追求. 四、课文鉴赏 节选部分人物形象鲜明,得益于精练德对话描写和细致的行动描写. 言为心声,对话描写直接反映人物的内心,像奥德修斯的"女神,你或许别有他图而非为归返","如果你不能对我发一个重誓,这不是给我安排什么不幸的灾难",这些语言描写,反映了奥德修斯及欣喜又不信的矛盾心理,被禁海岛,他多么想回归故里,但欲走不能;女神一改往昔的面孔,居然说出放他离开,并为他准备好行囊,这一切变化如此之快,奥的修斯又怎能相信呢? 思之于内而现之于外,文章的几处动词描写也很恰当,如"坐""流泪""消磨""无意""望"等动词的运用表达出奥德修斯思家的心理;更为传神的是"惊颤",这个动词的运用把他的内心展示的淋漓尽致:梦想一下子成真时竟怀疑它的真实.我们刻想象出英雄奥德修斯此时的复杂心理.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同学们更好的体会奥德修斯的人物形象和本文的艺术特点. 我心归去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采薇》中主人公表现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这种乡愁并不仅仅萦绕在出征在外的战士心中,它也也久久萦绕在了每个游子的心底,凝结成了一个永恒的思乡情结,从古时吟唱到了今日,就连远在异国他乡的韩少功也在心底里深切地呼唤着——我心归去. (板书题目) 二、检查预习:听写文中的字词 问:同学们把这篇文章都预习了,我们来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归纳:想家,思念故乡. 问:文章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一句话,一个字,还是一段情?为什么打动你? (生自由发挥) 三、分析课文: 1.分析文章第一段: 问:既然是想家,是否因为在国外不好?作者怎样来描写他在法国的情形? 答:(从文中找出描写的句子,读一读) "一幢雅静的别墅""大""环境优美" "家"——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在法国的居住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2.分析文章第2、3、4段: 问:读2、3、4段,从中找出印象深刻语句进行鉴赏,须注意朗读的节奏,体会作者的感情. 体会重点句子含义: "这里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周围与你有关的声音有哪些?学生自叙.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声响的包围中,每个种声音都为你而来,比如:早上厨房里妈妈"磁拉"煎鸡蛋的声音,是在为你准备早餐;晚上你房门钥匙的转动声,是爸爸来看看是否弄掉了被子;学校的铃声是在督促你学习;街上的汽笛声是在提醒你注意行车安全……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中心,所有的声音都为你而起.而在这里,在法国,韩少功异常孤独,因为他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熟悉的文化,甚至熟悉的母语,一种巨大的孤独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周围的一切与你没有关系,你无法交流,这种孤独寂寞是可以让人发疯的."法语法语法语,……无处逃遁" (学生想象) "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无聊至极的举动,六次已经让人倍感无聊了,何况是六十次.真的可以让人发疯了. 朗读第二三段,体会作者情感. (过渡)练习:就连现在流行的出国热在作者的眼里也不屑一提:"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请把这个句子改成陈述句,可以添加一两个副词来强调一下意思. 答:我根本/一点也/极/毫不在乎...... (过渡)问:为什么? 答:因为"很想念家里"."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到这里,作品的铺垫工作已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感情的汩汩而出了. 3.分析文章5、6段: (老师范读)(生读) A.生在这两段中选句并进行鉴赏. B.这两段写了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具体表现,是对家园之思的正面描写. C.在《采薇》里思念亲人是如何体现的?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D.那么这一段作者是怎么表现思念亲人的? 作者通过对亲人生活场景的想象,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笔调抒发了自己在异国他乡对亲人的强烈思念."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想家,思念故乡,家的含义进一步深化. E.第六自然段的修辞手法,表现技巧. 对比 排比 欲扬先抑 "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我依然爱它,依然在心底想着它. F.问:想家,想家里的什么? 答:小径,月夜,草坡,小羊,犁头. 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有大家不熟悉的,可以想象一下:故乡的小径正走来了我最亲近的人;月夜下忘了回家的小羊是否找到了回家的路. G.问:同学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想一想.你有过想家的感觉吗?想家时你最想家里的什么?即使你没有离开过家,没有离开过父母,若让你置身于韩少功的境地,你最想家里的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闹钟的声音,油烟机的声音,爸爸的摩托车的声音,妈妈的敲门声....) 归纳:同学们想象的事物非常的具体,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想象的东西越具体,想家的感觉就越强烈.而这种感觉往往借助于一定的意象来传达,如《故乡的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他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九月九的酒》"亲人和朋友举起杯倒满酒,饮尽这乡愁醉倒在家门口" H.难点:带泪的笑 二胡:悲凉低沉 赛马曲、赶集调:欢快 4.分析文章7、8、9段: 问:到5、6段,作者的感情基本抒发完了,文章完全可以作结,无论是内容上还是结构上都相对完整了,为何还要加上这三段呢?这三段的内容是什么?她的作用是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快速浏览也是语文阅读的重要技巧之一,把启示性语句找出来,认真体会. 归纳:后三段,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故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有你的血、泪、汗水.故乡的美中含悲.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作用就是使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 5.体会重点语句: (1)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对故乡的失望可能含有期望更美好的意思,即使是真的失望,也不妨碍对它的真爱.这是浸着心血、发自内心的爱,这种爱,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与精神的创造. 这种失望也存在于很多的文学作品中,例如鲁迅的《故乡》中就这样写道:"在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你能否也运用相同的句式,将《故乡》的内容替换文中的内容呢? "我会对故乡萧索的荒村失望,我会对尖酸刻薄的杨二嫂失望,我会对麻木愚昧的闰土失望……" (2)没有故乡的人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 四、小结: 这种爱,铭刻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流淌在每一人的血夜里,无论走得多远,依然忍不住回头眺望. 五、布置作业: 以"想家"为话题,通过联想和想象,通过具体的意象来抒写你的思乡之情.记住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因为爱家,所以想家. 想北平 一、结构及说明 本说课稿由八部分构成:(一)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重点、难点等);(二)学情分析(包括学生现有的基础和学习兴趣等);目标定位;(四)教学设想(包括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五)学法指导和习惯培养;(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八)理论支持. 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深学生,教材分析透了,学情了解清楚了,目标定位才能准确,而教学目标的完成有赖于教学法方法、教学手段的选用和教学过程的实施,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引导学生学,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正所谓"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板书设计是课文教学过程的高度浓缩,整个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现实运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想北平》是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它本身的作用是让学生利用课内所学的知识、方法到课外去自学,体现的是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另一作用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巩固课内教材所学知识,积累语文的素养.在高一学生已接触到散文,是以写景抒情散文为主.在高二再次遇到散文,学生对散文的鉴赏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有了一定知识的积累.所以在巩固先前所学散文鉴赏方法的同时,要继续巩固鉴赏的方法和加深鉴赏的深度,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想北平》是老舍先生(舒庆春)写的一篇散文,是一篇典型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核心意义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核心意义须通过审美形式表现出来,作品的内涵是以审美意义的存在为依据和前提. "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想北平》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延伸课内教学重点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2.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因为散文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主要是语言的含义及情感).在高一学生已接触到散文单元,对散文鉴赏的一些基本方法已初步掌握,再加上这是高二第三册的读本课文,其目的是结合第三册散文单元来实现单元教学目标和课内教学目标.因而根据散文鉴赏的方法,揣摩语言含义及情感的单元教学教学目标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散文鉴赏技巧的运用,揣摩语言的含义和情感,掌握散文的写法"形散而神不散". 教学重点是鉴赏的方法,对散文语言的鉴赏主要是语言的情感和含义的鉴赏. 教学难点是语言的特色和关键语句的情感和含义. 依据是,散文的语言往往渗透作者的情感而散文语言的情感又往往是作者写作意图的流露,大多时候它就是文章的中心.把握了这些也就把握了文章,其它问题也就随之而解.同时学生平时在鉴赏方法上积累较少,生活的经验积累也少,故而少年人来理解成年人的情感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又因为第三册的散文单元目标是把揣摩语言作为重点来对待的,在整个单元的编排中体现了这一精神.另外,散文本身的语言特点就是渗透情感,具有丰富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1.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散文作品,因为散文语言的优美,情感的丰富很能吸引人,不喜欢的较少.但无论哪种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来具体说说它美在何处,为什么这样写,都是一些难题,不能很好的把握. 2.学生在初中和高一已学过散文,对散文的一般性鉴赏方法已初步掌握. 3.老舍其是个小说家也是个剧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拍成了影片,如《骆驼祥子》、《茶馆》等早已为同学们熟知.但老舍的散文平时学生接触的不多,不知其风格如何,故而有很强的好奇心理. 4.题目是《想北平》,写作的主要材料是关于老北京的生活.因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早已对其有所了解.另外,我们在高一课文中学到的《胡同文化》,高二本单元中《故都的秋》已对北京,特别是对北京的风土人情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目标定位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表达效果". 根据此要求,结合教材和学情分析,定位如下: 1.整体感知,诵读品味,体味语言的情感、含义及特色. 2.揣摩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对比等写作技巧. (四)教学设想 1.教学时数:考虑其是读本文章,主要是学生自学为主,安排1教时. 2.教材处理:整体感知课文之后,从课文正文的第二段中"我真爱北平"切入,因为此句为本文的文眼(有关文眼在《荷塘月色》中强调过),展开文章思路的理清.在理清文章思路之后着重对重点语句进行情感和含义的揣摩,分析其语言特色,写作技巧,最后总结全文. 3.教学方法:新教材"重视积累,感情熏陶和培养语感",而科学的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①诵读法.大纲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重音、语调、语速、体会作者的感情等.通过诵读,得出整体印象,感觉文章的"气质",通过诵读去发现精妙词句,体会其作用. ②情境法.人类所获取的知识百分之八十五都是通过视觉直接获得的,情境法既有利于直接获得感性认识,快速进入角色,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③研讨法.在高一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课堂内的主题式研究.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新课改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互动性.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到引导和组织作用.语文教学主要是主题式探研.以上三个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 4.教学手段: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它既便于学生直观,节约时间,又能利用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快速进入角色. (五)学法指导和习惯培养 "教"是为了最终落实学生的"学",以达到"不需要教便能自行研习"的目的,而学法指导和习惯培养是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 1.学法指导 ①诵读法:朗读要注意语言的节奏,体会作者的情感. ②揣摩语句法:主要是从句子所蕴藏的含义和情感入手. ③比较阅读法:将要学的内容与已知内容进行比较,求同存异,加深理解 2.习惯培养 ①诵读的习惯,为是培养语感最直接有效的习惯 ②对散文中抒情语句和议论语句的敏感. (六)教学过程 1.导入:由住校生在外读书求学想家导入,调出一个人长期在外对家乡的思念,进行情感准备,同时达到要文情感基调一致,达到更好的,更有效的理解课文. 2.作家介绍和背景介绍(用幻灯打出) ①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有解放前创作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建国后创作了话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因话剧《龙须沟》的创作1950年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②用幻灯播放北京城的布局,环境,自然风景、人文生活,使学生有了对"北京"特色的感性认识,这些能让学生更好的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印象. 3.学生一起诵读课文体味语言特色和作者的情感,同时让学生思考用文中的一个字来回答作者对北平的情感,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情感?这是落实重点、难点的第一步. 4.理清线索和思路 从第二段"我真爱北平"这句话切入,因为这句话是本文的文眼,全文的情感抒发和材料组织都是围绕这句话进行的.在解决诵读时的问题同时理清线索和思路. (情) 俊伟 景物 上海、天津 (情) 复杂有边际 巴黎 我真爱北平 人为之中显出自然 四大历史都城 真想念北平 (神聚) 物多(花多、菜多、果子多) 其它地方 (神聚) (形散) 对比手法 5.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和情感. ①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北平的伟俊.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答:此句道出了作者对北平的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难以割舍,刻骨铭心的爱. ②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答:本句在突出北平的与众不同时,道出了作者对北平的喜爱之情. 选取这两句作为情感和语意的分析依据是:第一句是抒情性的语句,第二句是议论性的语句.目的是想要让学生明白散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和作者直接议论的句子是文中的关键句,它往往包含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体现了文章的中心. 6.文章语言特色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讨论回答. ①语言朴素、自然,带有北京地方特色. ②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朴素中蕴含典雅. ③句式灵活,整句的运用,使语言抒情味更浓.④⑤⑥ 7.总结 对文章的写作思路,语言的情感和含义,寻找关键句的方法进行总结,以梳理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8.作业布置 课后模仿老舍的《想北平》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想家乡》字数600字.此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体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七.附板设计 俊伟 景物 上海、天津 (情) (情) 复杂有边际 巴黎 我真爱北平 人为之中显出自然 四大历史都城 真是想念北平 (神聚) 物多(花多、菜多、果子多) 其它地方 (神聚) ( 形散 对比手法 乡土情结 [学习目标] 1.理解作品以故园之思作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的行文思路,体会作者将乡土情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文引用古诗文来增强文章抒情色彩的方法. [教学设想] 1.文章引用的古诗文较多,教师要适当介绍,帮助学生理解. 2.重点要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将乡土情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学习时可借助对话栏来引导学生去把握. 3.使用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学生初读课文,思考:本文抒发的"故园之思"与前几课的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作者不仅写出了千百年来人们对故乡的思念,更写出了为了保家卫国而舍弃故园之思的高贵品质. 二、作者简介 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原名高季林.少时因家贫失学,靠刻苦自学,走上了文学道路.1925年,在绍兴小学任教.1926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妇女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叙事诗《织布的女人》.1930年任《儿童时报》编辑.1931年冬到上海.从此,除1948年因受国民党政府迫害在香港生活一年外,一直在上海从事报刊编辑工作和电影、话剧活动.建国前曾先后编辑过进步报刊《文化街》、《民族呼声》、《读者生涯》等,介绍了不少延安文艺作品,建国前的主要著作有儿童诗歌《月亮姑娘》、童话《蝴蝶的故事》、短篇小说《掠影集》等.全国解放后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文化部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上海影协党组成员兼常务副主席、上海电影局顾问等职.建国后主要著作有杂文和散文选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散文集《暖流》,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根据夏衍的剧本改编的《秋瑾传》等. 《乡土情结》是柯灵为纪念《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而作的散文,作品以故园之思作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将乡土情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三、课文理解 1.题解:情结,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 2.课文引用的古诗文简析. (1).唐代诗人贾岛(据《全唐诗》四七二卷一作刘皂诗)有诗云:"客合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他说我在并州做客已经十年了,不分日夜思念的是长安附近的咸阳,如今我渡过桑乾河来到更远的地方,回首并州,倒仿佛并州也是我的故乡了.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凡是到过江南的人都说江南的风光无限美好,离家远游的人只愿跟着江南一起苍老.春天的江水清沏澄碧胜过春天,这时躺在画船之中细听雨声悠然入眠. 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一轮明月,洁白的双腕像凝满霜雪.年轻人未老时还是不要回乡,若是回乡一定会使你伤心断肠. (3).孟浩然《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这样寂寞无聊还有什么可待?天天碌碌无为独自空手而归.我想归隐山林去寻芳馨花卉,但又珍惜友情不愿分手相违.如今当权者们谁肯提携我辈,世上要寻知音实在寥寥无几.或许今生今世命合空守寂寞,还是回家关闭我的故园门扉. 第一联写落弟后的景象 :门前冷落,车马稀疏."寂寂"两字,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既表现了门庭的景象,又表露了诗人的心情.一个落第士子,没有人愿理会,只有孤单单地"空自归"了.在这种情形下,长安虽好,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 第二联写惜别之情."芳草"一词,出自《离骚》本用以比喻忠贞,而孟浩然则用以比喻自己归隐的理想 ."欲寻芳草去",表明他决定归隐了."惜与故人违",表明了他同王维友情的深厚.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地表现出诗人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出诗人的惜别之情.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语气沉郁,充满了怨愤之情.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说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能了解自己心事,赏识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维,这的确是太少了!一个"稀"字,准确地表现了知音难遇的社会现实.这在封建社会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这一联是全诗的重点,给全诗带来一种强烈的怨怼、愤懑的气氛.真挚的感情,深刻的体验,是颇能感动读者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类似遭遇的人,更容易引起共鸣.从结构上考虑,这一联正是全诗的枢纽.由落第而思归,由思归而惜别,从而在感情上产生矛盾,这都是顺理成章的.正是因为认识到"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这一冷酷的现实,自知功名无望,才下定决心再回襄阳隐居.这一联正是第四联的依据."只应守寂寞 ,还掩故园扉",表明了归隐的坚决 ."只应"二字,是耐人寻味的,它表明了在诗人看来归隐是惟一应该走的道路.所以决然地"还掩故园扉"了. 这首诗不事藻饰,语句平淡,近似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然而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言浅意深,颇有余味,耐人咀嚼. (4).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吴钩,一种形似剑而弯的刀.春秋时吴人善铸钩,故称.这里泛指武器.凌烟阁,古代朝廷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像的高阁. 这是李贺所写《南园》诗十三首的第五首,表达弃文就武,为国家统一事业建功立业的的愿望. 诗的首句"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势急切,气魄豪迈,既是泛问,也是自问,在鼓动别人的同时,也在鼓励自己,抒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爱国情.接下来的次句承前启后,气势磅礴,喊出挥刀杀敌、驰骋战场、收复失地的心声,字里行间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希望国家统一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令人读了为之精神振奋.诗的后两句则是呼吁有志男儿"带吴钩"效命沙场,以鼓励别人和鞭策自己能像凌烟阁上那些功臣一样,为国建功立业.(当然,联系作者的身世来看,诗中也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全诗运用设问、借代等修辞手法,语言通俗易懂,壮志豪情与爱国热情溢于字里行间. (5).林则徐《赴戍登程口示家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即鸦片战争以签署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条约《南京条约》为结果之后,林则徐被革职发配,在西安与家人告别,写此诗以示其志.一、二句为自谦,称自己年衰才庸,不能为国家做什么事情了.然而,作者笔锋陡然一转,吟出乍读与前两句不甚协调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两句,表示:但若对国家有利,都要生死以之,报效国家,决不能因个人祸福而避之.这两句可谓惊天裂帛,淋漓尽致地显现出作者胸中跳荡的报国之心,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相继的爱国精神的基础也就在此.该诗的五、六两句,是属于那个时代为臣子之人的特殊心理,君恩厚重,虽被发配,却不敢有半点微词.对此,我们只能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之.七、八两句作者用了一个典故.宋真宗时,一个叫杨朴的人诗写得好,真宗召他入宫,问其近来可有人作诗送他.杨朴说,他的妻子写有一首诗,诗里有句:"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大笑,让杨朴回去了.至于真宗召他有无杀他之意,无考.苏东坡被贬入狱时,妻子大哭.苏说,你能不能像杨朴的妻子一样也送一首诗与我?其妻破涕为笑.林则徐遭贬,发配伊犁,与家人告别,写诗用此典故,虽溢散一股凛然大气,却难隐内心苦涩之一斑. 3.理清思路 第1、2小节解释乡土情结的由来与涵义.作品以王维的《杂诗》引出一个普通的道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并且援引了大量古代思乡诗来进一步说明这种情感,点出"乡土情结",然后再对这种情结进行具体的说明和解释,之所以称为情结,因为它像烙印,像蚕茧,像纹身一样不能化解与消褪,一个人的出生地不仅给了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个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乡的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3、4、5小节叙述人们离家的几种情形,并说明乡土情结每个人都会有,但它往往在人远离故乡时表现得更为强烈.人是眷恋家乡的,但有时人又不得不走出家乡,作者叙述了这样两种情形:一是离家创业,不管成也好,败也好,"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二是灾难与战争,灾难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战争不管是正义的,非正义的,都免不了流离失所,骨肉分离,这种状况下的思乡之情也就更为浓厚. 第6小节在叙述了因各种原因而造成的离家之后,重新回到对乡土情结的探讨上.作者从历史说如当今,从自然说到人伦,从现实世界说到神话传说,归结一点: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这里特别说到近百年无数创业者浮海五洲,打拼天下,写到香港一个多世纪的苍桑巨变,从正反两个方面讲述了人对故乡、家园直至对祖国的感情,这也是乡土情结中最重的一份情感. 最后一小节,作者从当今世界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文化交融越来越充分的角度对乡土情结作了新的阐释,人已不为家所累,但人又应该永远拥有自己的家,既走向开放,又会有心灵的归宿,这就是新时代的乡土情结."我们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作品至此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柯灵是怀着真挚深厚的情感写作这篇散文的,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与灾难的离乱之苦,因此,对家园之思有特别的体会,再加上香港回归这一特殊的背景,作者从家到国展开联想就十分自然了.作品叙古写今,纵横捭阖,元气淋漓,文中征引了大量的诗文、史料和典故,不仅说明了乡土情结的久远、普遍,根深蒂固,而且还通过它们营造了一个个具体的历史场景,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感人. 前方教学目标: 1.在与文本对话、评点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并比较与前两篇文章立意上的区别; 2.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内涵深刻的句子进行解读. 教学重点、难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虚实结合的写法. 预习字词: 迁徙(xǐ)袭(xí)击 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o cuì) 颠簸(bǒ) 惶(huáng)惑 温馨(xīn) 教学过程: 导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二、课上学生展示自己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到的有关作者情况的介绍. 教师补充作者简介:曹文轩, 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二、文本研读 1.理清文章思路 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作者又是如何围绕它展开叙述的?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特点反弹琵琶)(第二节) 第三节: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和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地迁徙. 第四节:写人类有了家后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 第五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外面世界的诱惑. 第六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二: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第七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三:理想的诱惑,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唤. 第八节:回到摄影作品上来.由"前方"到"路"到"汽车",完成了从联想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 ②哪几节开始,作者转入对人生的思考? 明确:9-11节. 第九节由"路"着手,着眼于"路"与"家"和"前方"的关系,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第十节:论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第十一节:论述人处于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中.("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离乡与思乡似乎是个永恒的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③文章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如何? 明确: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问. 2.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 第九段中"路连着家与远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方流浪""是命运把人抛在了路上""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这些句子中的"路""家""前方"等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简言之,凡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漫无尽头的路上"与"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第10段中的"旅途"也是如此. 板书: 家(乡)精神家园 (脚下的)路 人生的路 离家……前方……苦旅……精神家园 小结: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月是故乡明 [学习目标] 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能通过评点的方法与文本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第一次评点课文,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老师可介绍方法并进行示范,来指导学生评点课文. [教学时间]:使用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 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简介作者 季羡林(1911.8.6- )山东清平人.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等.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与特色.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乡思之情,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有的景物因为被反复书写而成为思乡的文学意象,如柳、月、炊烟、乡音等等.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第1小节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作了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是一句流传很广用以表达故园之思的诗句,它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抒发了杜甫离乱之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对自然事物的感觉有时因主观情绪而改变,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写法特别多,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由于杜甫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本文的第一段,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最后说"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正是说明它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感受. 第2、3、4、5节是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第2小节是一个过渡,由月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对家乡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但儿时的记忆连同那少年的梦境与感受仍新鲜如昨,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拣鸭蛋,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构成了美丽纯洁的乡村生活图景,经过几十年后一位耄耋老人的的叙述显得更加动人. 第6、7、8三节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现出来,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故乡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故乡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作者指出,对一个异乡人来说,对故乡的思念常常构成他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思乡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有故乡可思,甜,思而不得,苦,正是这种复杂的滋味显示出乡思特有的情感色彩. 最后一小节是对前面的呼应,也是作品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的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虽然短短几句话,却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文章的风格与一个人的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老年人的文章都写得古拙、质朴,所谓由绚丽而归于平淡.季羡林的这篇《月是故乡明》就体现了这一点,它写得非常平实,采用的大都是短句子,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娓娓道来,甚至不时流露出返老还童般的天真,但越是这样的质朴自然,越是能见出作者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四、通过评点,研读课文. 1.什么是评点? 评点是古人研读文章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等)和写作方法进行评论与分析,从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从方法上讲,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评点作为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的交流.文本肯定是对话的第一个对象,与文本的对话是构成其他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实际上,在阅读中,作品的局部与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对整体的理解是建立在局部的基础上的,而且,从阅读的过程看,也是由局部到整体次第展开的,有时,一些看上去是局部的地方实际上关系到作品的全局,是理解作品整体的关键.古人讲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眼"有的关系到全篇的结构,有的关系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转换,甚至是给全篇写作方法和风格定调子的地方,我们在评点时就要注意到.另一方面,对局部的理解又离不开作品的整体,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比如《前方》中的"家"、"路"、"眼前与心中",这些词语,有时是实指,有时又是比喻,有时又是在实指中寄托了另外一些涵义,如果不从全篇的立意出发,不从文章特定的语境出发,是很难搞清楚的. 与文章对话的进一步就是与作者对话,孟子讲"以意逆志",意思就是说可以通过对作品意义的把握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想北平》为例,由文章就会想到老舍,想到老舍与北平的关系,老舍为什么爱北平?为什么爱到了与爱母亲相提并论的地步?爱到了"说不出"的地步?这就是从文章过渡到作者了.还有,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只是你一个人的一己之见,而文章是不会只有一种看法的,因此,点评时应该会想到别人怎么看.这实际上就是在与文章的其他读者展开对话. 2.示例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开篇点题.)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过渡,由月到山、水,从而写到故乡的水.) 至于水……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写童年往事,故乡往往与童年连在一起.下面还有许多充满童趣的细节.)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对比,为的是突出故乡月亮之美,同时又是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随着年月的增加,思乡之情更增一番苍茫.)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这也是对比,又是衬托,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不足以与故乡的"小月亮"相媲美.) 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对故乡的思今是充满了惆怅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人有故乡可以思念,并且拥有一份温馨的回忆,又是幸福的.) 3.学生进行评点,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五、小结 评点是读书时常用的方法,古人讲读书不动笔等于不读书.读书不是纯粹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同时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随时记下来,书的天地边角空白处都是记录的地方,因此,评点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习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要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六、作业 1.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 2.预习. 今生今世的证据 [学习目标] 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能通过评点的方法与文本、与作者及想像中的读者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文章富含哲理,需要仔细品味,课堂上可让学生充分讨论,集思广益,通过评点理解课文. [教学时间]:使用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简介作者 刘亮程,1962年生,新疆沙湾县人.在一个靠近沙漠的村子里长大.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 自2000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风中的院门》:这是一本始终把人和村庄的命运连在一起的散文集.作者刘亮程虽然才过而立之年,却经历了中国农村的世事沧桑.庄稼人,牲畜,田野,小麦和树林……在他的眼中化出化入,生死衰荣.他在《住多久才算是家》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自白:"我一直庆幸自己没有离开这个村庄,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白白耗费在另一片土地上;在我年轻的时候、年壮的时候,曾有许多诱惑让我险些远走他乡.但我留住了自己,我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是没让自己从这片天空下消失."于是我们不难发现,丰沃而贫困的土地就变成了感情,他的哲学. 李锐: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 韩少功:我多年来想写的一种文字、被刘亮程写出来了. 南帆:这批散文内含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甚至一种慢条斯里.多数作家写不出这样的散文,我们没有悠然地徘徊于生活外部的眼光. 林贤治:关于乡土的散文,……集中于写一种哲学,一种心理文化,刘亮程是独步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与特色. 刘亮程是一位题材与风格都很独特的散文作家,他的大量作品通过对西北农村的细腻抒写,体现了一种难得的对乡村、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对乡村日常生活意义的发掘,以及对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两种文明之间冲突的反思.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关故乡的散文,但是它跟一般的乡思作品有明显的不同,刘亮程没有过多地去抒情,相反,这是一篇情感深藏不露、多少显得克制、理智的作品.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今生今世的证据》则越过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其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 第1小节是一个铺垫,是为了与下文作对比的,叙述一个人在没有懂得怜惜旧物时,对故土的轻慢之举.作品从一个人的迁徙开始.当人拥有的时候,并不觉得一样东西的珍贵,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东西是否珍贵,人们主要是从实用的角度考虑它的.所以,文章说:"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因为"它没有用处了". 第2-8节可以看作一个部分,这是文章的主体,从各个角度,反复说明故乡对人生命的意义.故乡是人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不是永远永远与它相伴,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用作品里的话说"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证据啊".之所以有人不明白,是因为他"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人的生活需要物来证明,物又因为人才具有意义,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人为什么喜欢怀旧?因为人是有时间感的动物,他知道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知道什么叫历史.曾经经历的物之所以常常是人怀念的对象,说穿了,怀念的并不是物本身,而是怀念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自己过去的时间与历史的意义和价值.这其中,故乡显然具有特别的份量.否定了或忽视了这曾经之物,必然意味着对自己生命的怀疑:"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最后一小节,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是全文主题的升华,短短的一句话,含义非常深刻,它设想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从日常性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当故乡也就是一个人生命的印记不复存在时,他的生命,他的历史也就成了一片虚空,他没有"根",也就没有了寄托与归宿,没有了通向未来的方向,这实际上如《前方》一样,也是对现代人精神状况的况喻,想"回家",却只能走向"虚无". 情感、意义,以至过去的生活,特别是"一个人内心的生存",都是抽象的,无法把握的,它们只有通过具体的物、具体的场景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今生今世的证据》在写作上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对场景细腻的描写,这种描写是浸透了作者的感觉的,它表明,物与场景总是个人化的,是人感觉的延伸,它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比如"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这些对物的记忆显然是非常个人化的,换言之,故乡对人的意义并不是雷同的.这就是故乡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存在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的道理所在. 三、通过评点,研读课文. 1.示例 ①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许多事理总是要经过人生历炼和心灵思考才会明白,等到明白时,时间的流水已经带走了许多的东西,所以人生常有遗憾.文章开篇实际是站在今天对昨天的假设.) ②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这是本篇的关键词.) ③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对象来证明自己的,如同任何事物一样,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于自己生活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 ④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文章的意思又进一层."内心的生存"是一个复杂的表述,包含了人内心丰富的精神生活.如果人"内心的生存"找不到依凭,那么就会产生空虚感和漂泊感,所谓"精神的流浪"是现代人常有的精神疾患.本文的"证据"、"村庄"、"家园"实际上都包含多层的意思,既是日常生活的,又是精神的.) ⑤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一个人要想将他生命的物质痕迹全部留住是不可能的,但它们会长久地留存在记忆中,成为人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只有这样,"家园"才不会废失,否则,就如结尾所言,人只能在"虚无"中了.) 2.学生讨论、评点、交流.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教学设计 江南的冬景 [学习目标] 一、理解散文情与景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于江南冬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二、联系多幅冬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 "的关系 1.学习文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设想] 1.本文体现了郁达夫散文 "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 的特点,在学习时,主要采用文本研读的方式,通过问题讨论来理解、体会. 2.文章利用多处对比来突出江南冬景之美,学习时要注意体会作者联想的思路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习使用. 3.使用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明确单元学习重点 谛听天籁 : 表述自然之美; 感悟自然 :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 湖山沉思 : 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二、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该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于良友出版公司1936年版的散文集《闲书》. 三、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理清思路 1.在《江南的冬景》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心目中的江南冬天很好,阅读之后,你能够用哪些更具体的词语来替换这个"好"字? 2.作者笔下的"江南"主要指哪些地方? 3.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较?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 4.在做完以上阅读思考之后,你又发现了江南冬景的哪些美妙所在? 学生讨论.理清思路. 《江南的冬景》里,作者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包括: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夜,写那种"明朗的情调";闽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较,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第五段,作者写到了江南的植被.江南丰腴润泽的土地上,芦花、红叶、桕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气.作者将这种种富有生气的色彩和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相连接,别有一番情趣.写江南,不能不写到江南的河港湖泊.第七段,作者为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挥毫泼墨,借助想像的力量,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就呈现在读者面前.郁达夫熟稔绘画的用色技巧,也能够较好把握情绪的节奏,因而写景时,他善于运用五颜六色状物写景,把江南冬景情意浓浓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其中既有素描的工笔,也有浓淡适宜的写意,绘出的,总是一幅幅情景交融的优美图画. 八、九两段写到了江南的雨雪,承接上文说到的雨,又说到雪.作者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只是引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结合郁达夫的创作风格来谈,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是作者审美情趣和景物特征相融合的结果,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郁达夫主张表现自我,认为小说是作者的"自叙传".这种直接抒写性情的创作风格同样也体现在散文写作中,只是在散文里更注重表现与再现的结合.因此,江南的冬景在郁达夫笔下,既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情境. 接下来又写到了江南旱冬的晴和,并将话题再一次引到"散步"上来.文中的雨雪天气以及晴和的日子变换频繁,但读来没有生硬凑合的感觉,仍是浑然天成的一个整体,主要原因是作者高超的构思已经将读者引导到了江南冬天的温润和煦之中.这是一种让人身心愉悦的情绪的散步.文章最后一段语言平实而又活泼,照应全文行云流水般的描述,既是一个巧妙的收束,又是一次洒脱无羁的荡开.至此,作者的情绪已经带领读者完全融入到江南冬景的优美意境中去了. 明确: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它们最与重不同的地方. 四、文本研读,深入思考 讨论: 1.文章写景时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描写策略.读完全文,你觉得哪些地方写的是实景?哪些地方写的是虚景?虚景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境和情趣? 2.文章多次引用诗文名句,找出这些诗文名句并体会: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替换这些名句?如果替换以后,会不会影响文章的语言风格? 3.有时,作者也借助想像的力量,看一看,哪些地方是作者想像出来的景致? 4.文章阅读使我们沉浸在一种画意之中,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风格的图画(油画、水彩、素描、速写、中国画的工笔或写意,等等)?(可以从用色和构图的意蕴等方面为自己选择的答案找到理由.)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语言特色和行文风格,体会到,江南冬景的悠闲和暖、作者心境的闲适和行文时的舒缓自如在全文中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就做到了通过简省洗练语句传达丰富的意象这一目的. 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画家刘海粟对此深有感触:"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 晨昏诺日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能够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 2、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能够对自然景物美有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他们的审美品位,从而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从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修辞技巧等方面入手深入赏析本文,学习并借鉴文章的表达技巧,体会文章壮丽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古筝曲《高山流水》录音带; 2、学生:预习并朗读课文.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文在文意理解方面难度不大,学生基本上也能抓住相关的语句、语段进行鉴赏,因此,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小组交流,扩大学生的阅读成果,增加学生的阅读成就感,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师生共同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将这种合作探讨深入下去,达到教学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自然拥有着广博的胸怀,它的一切不仅仅只是江南秀美,它同样兼容着壮阔与雄伟,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晨昏诺日朗》,一起来欣赏赵丽宏笔下壮丽的西部风光. 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并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描述了作者几次观赏诺日朗的景象? 2、提问交流. 明确: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作者三次观赏诺日朗的景象,即夕照中的诺日朗瀑布、晨雾中的诺日朗瀑布以及诺日朗瀑布的源头——海子. (三)、品味研读: 1、自读品味: 在作者所描绘的这几次诺日朗景象的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次?请大家仔细阅读文章,选择你最喜欢的画面,读一读,品一品,并评一评,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展示出诺日朗景观的. 要求:(1)、抓住相关语段反复阅读; (2)、任选一幅画面进行赏析; (3)、在文中圈点勾画,并在文中空白处写下阅读感受.(投影给出) 2、合作借鉴:学生小组学习,借鉴他人的学习成果,共同研讨. 要求:(1)、可以就你所选择的画面自由寻找学习伙伴(2-4人一组)(2)、小组充分交流,保留交流结果,并推荐小组代表准备做小组总结发言. 3、师生共同赏析: (1)、请选择欣赏第一部分内容即夕照中的诺日朗瀑布的小组代表发言,进行班级交流,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段. 要求:小组代表首先朗读所要分析句子,然后进行分析,最后班级齐读. 如: A:"路旁的树林里突然飘出流水的声音.开始声音不大,如同一种气韵悠长的叹息,从极遥远的地方飘过来.声音渐渐响起来,先是如急雨打在树叶上,嘈杂而清脆;继而入狂风卷过树林时发出的呼啸;很快,这声响便发展成震天撼地的轰鸣,给人的感觉是路边的丛林中正奔跑着千军万马,人马的嘶鸣和呐喊从林谷中冲天而起,在空气中扩散、弥漫,笼罩了暮色中的整个山林……" 这一语段中连用了四个比喻,将水声比喻为"叹息"、"急雨"、"狂风"和"千军万马",并照应了四个动词:"飘"、"打"、"卷"、"奔跑",从人的听觉角度入手,细腻地将声音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表明了作者距诺日朗瀑布也越来越近了. B:"大瀑布离公路不到一百米,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飘忽的水雾." 这一语段中作者从视觉角度,用"流"、"跌入"、"垂挂"、"飞扬"四个动词写出了远观诺日朗瀑布的特点."流"一般是用在较平坦的地方,准确地写出了瀑布起源时水流较缓的特点,而"跌入"一词则十分生动地写出了水流突遇峭壁时猛然由缓而急,汹涌直下的雄浑景象,让读者不得不感叹作者用笔的精妙! (2)、交流第二部分内容即晨雾中的诺日朗瀑布. 要求:同(1). A:"瀑布后面的群山此刻还隐隐约约藏在飘忽的云雾之中,千丝万缕的水帘仿佛是从云雾中喷涌倾泻出来,又像是从地底下腾空而起的无数条白龙,龙头已经钻进云雾,龙身和龙尾却留在空中,一刻不停拍打着悬崖峭壁……" 这一语段中,将瀑布比作白龙,并用动词"喷涌倾泻"、"腾空而起"、"钻"、"拍打"以及修饰语"无数条"、"一刻不停"形象生动地将晨雾中远观时诺日朗瀑布的壮阔、神奇动态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B:"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是裂开了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浩浩荡荡,洋洋洒洒,一落千丈,在山谷中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 这一语段中,"巨大的豁口"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瀑布奔流而下的形态自然地展示在读者眼前,而"汹涌而下,浩浩荡荡,洋洋洒洒,一落千丈"一系列的修饰语又将仰观时诺日朗瀑布气势磅礴、雄浑博大的特点揭示无余. C:"我想起许多年前在雁荡山看瀑布时的情景,站在著名的大龙湫瀑布跟前,产生的联想是在看一条巨龙被钉在崖壁上挣扎.此时,却是群龙飞舞,自由之水精灵在宁静的山谷中合唱出一曲震撼天地的壮歌,使人的灵魂为之战栗." 将诺日朗瀑布与雁荡山的大龙湫瀑布相比较,突出诺日朗瀑布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特点.动词"钉"强调了大龙湫瀑布水与崖壁紧密结合,致使水流紧贴崖壁"挣扎"的特点,而与此相比,诺日朗是"自由"的,水从崖顶临空而下,其壮阔的气势自然不言而喻. D:"奔泻的瀑布中,闪射出千万道金红色的光芒,这是对面山上射过来的早霞.飘忽的水雾又把这些光芒糅合在一起,缤纷迷眩地飞扬、升腾,形成一种神话般的气氛……"写出了在朝霞中远观时诺日朗神奇、迷幻,如入仙境般的迷人色彩. (3)、交流第三部分内容即海子. "平静的湖水如同一块硕大无朋的翡翠";"这正是大瀑布的跳台" "翡翠"突出了海子极为平静的特点,而"跳台"又暗示着雄浑的瀑布,在这强烈的对比中突出了诺日朗在这平静中孕育着激情这一深刻内涵. (4)、教师就文章的语言特点,作者的观察角度等方面对全文做出总结. (四)、再读体悟: 教师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请一生朗读全文. 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章的意境; (2)、其他同学合上书,闭上眼,静静地听,在脑海中想象一下你所见到的诺日朗画面,再次感悟课文壮丽的意境. (五)、拓展延伸: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借鉴本文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给大家口头介绍一处你曾经游览过或观察过的自然景观. (六)、作业: (1)、将口头表达形成文字. 要求:200字左右,并要求同桌交换批阅做好点评; (2)、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投影给出) 附:板书:晨昏诺日朗 听觉:叹息、急雨、狂风、千军万马 昏 "飘"、"打"、"卷"、"奔跑"——雄浑 视觉:"流"、"跌入"、"垂挂"、"飞扬"渐进:白龙 巨大的豁口(比喻) 晨 跟前:雄浑博大、激情横溢 大龙湫 (对比) 稍远:神话般 海子 翡翠、跳台 ————平静中孕育激情 前赤壁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体会本文"文境邈不可攀"的特点. 2.能力目标:体会本文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的特点. 3.德育目标:学习作者历经磨难后开朗乐观的豁达精神. 教学设想: 重点:见教学目标1、3. 难点:见教学目标2. 教学方法: 探究法(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上讨论解决问题并生成知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要求:分组研读课文,从文章的词语句子、情感哲理、写作特色等方面提出问题.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整理学生的问题,并制作课件 三、课堂互动 (一)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都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具体说说吗? 学生可能回答1、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学生可能回答2、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学生可能回答3、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学生可能回答4、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 (二)导入新课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三)听课文朗读带,总体把握课文 师: 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学生可能回答1、我感受最深的是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学生可能回答2、自己读不出的东西似乎一下子有了感悟. 学生可能回答3、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师:很好!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我们同学在预习中也读出了这一点. (四)请看下列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问题一: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你是如何理解月亮"徘徊"的? 学生讨论. 明确: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也可能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 建议跟读课文第1段. 师:下面我们一边听朗诵一边跟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生:全班齐读 问题二: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 师:我们先来理作者情感的变化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学生讨论. 学生可能回答1、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吟明月之诗为了召唤月亮出现,而月亮也似乎听到苏子的呼唤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 学生可能回答2、《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和烦闷不安.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 明确: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 ,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美好事物、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 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师问: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明确: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学生讨论 明确:"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师:我有一个问题:这个"慕"是"爱慕"的意思吗?如果是,那么它的感情基调与哀怨、哭泣等是否矛盾? 学生讨论. 明确:我认为这里的"慕"是"思念","如慕"就是"又像在思念". 师:语言就需要这样细心揣摩、品味. 师: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 明确: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 是借琵琶写愁情.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问题三:这段如何通过对比写出人生短暂? 写曹操的重点在哪里?本段情感有何变化? 学生讨论. 明确:曹操和"吾与子"对比,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坷坎,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是令人悲叹的啊.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本段情感由喜而悲. 师:那么,它通过客人的一段议论,用对比写出了愀然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 明确: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 还有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说明想长生不老而不能,只有" 托遗响 于悲风 "的悲哀. 师: 同学们注意,这儿的"风"已不是徐来的"清风",而变成了"悲风",显示了情绪的变化,将情融于景中去抒写. 问题四:第四段议论让人难以理解."哀吾生之须臾"与"水与月"有什么关系?"且夫"一句与解答客的问题又有什么本质上联系? 师:文章从第四段开始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你看它从几个方面论述主旨? 明确:两个层次,"且夫"表示进一步议论,属本段第二层次. 师:第一层次扣住第三段哪一点来说理? 明确:从"而又何羡乎"看是针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 来阐发的. 师: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明确: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师:作者用什么修辞方法阐述"不变"的观点. 明确:用水与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 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第二层还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进一步说理,从什么角度来论述? 明确:"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问题五: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 学生讨论. 明确: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 师: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 明确: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师:那么后面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朗诵四、五两段,着重体会景、情、理的交融. 小结: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景(山水之乐)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情(悲)无枝可依 英雄安在 人生无常 理(达观之乐) 盈虚有数 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 与子共适 问题六: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学生讨论. 观点参考: 1、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2、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3、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小结: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问题七: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言之成理即可. 可能有以下观点: 1、我认为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2、在现代社会,"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显然行不通,你不去争取,只有被别人"吃"掉. 3、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了,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作为成语现在还用,如果说是对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破坏,显然是不对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风、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坏生态. 小结:同学们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 学生齐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 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雷师:学了《前赤壁赋》苏轼的达观对你有何影响? 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你怎样看待. 问题八: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 生:苏轼这番话看起来很超脱,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虚之感,所以所谓的听任自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生:我不这么认为.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生: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师:对.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问题九:文中吹洞箫的客人是谁?真有这样一场主客对话吗? 明确: 1.古代"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 2.见老教材152页《〈赤壁赋〉中吹箫人》 3.客人的话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主客问答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内心苦闷迷惘又不甘消沉落寞的矛盾思想."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五)布置作业 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教学目的: 1. 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现象. 2. 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3. 通过与《小石潭记》的比较阅读,加深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特征的掌握. 二、教学重点:见教学目的1.2 三、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2. 疏通课文生字词及语句停顿节奏. 一、导入新课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乎.似与游者相乐."出自何人所写的哪篇文章?(柳宗元《小石潭记》)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十年间,遍游佳山秀水,借以排遣心中的愁闷,并创作了一系列山水游记,其中尤为人们传诵的是《永州八记》,我们已经学习了《小石潭记》,今天将再次和柳一起登上西山之巅,感受其高峻峭拔的特立之景,体会作者抒发的内心感受. 二. 简介作者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三. 解题 八百零五年,柳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此期间他放浪于山水之间,排遣郁闷,写了不少游记文章,《永州八记》是其中为后人传诵的名篇,即《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记》.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始得",初识,初游."宴游",宴饮游乐.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视情怀. 四. 疏通课文 1. 生自读,将下面有拼音的生字正上音,并记熟 ⑴ 僇(lù)人⑵惴(zhuì )栗(lì施施(yì)( yì ) ⑷榛(zhēn)莽 ⑸茅伐(fá) ⑹箕(jī)踞(jù) ⑺衽(rèn)席 ⑻岈(xiā)然 ⑼若垤(dié) ⑽攒(cuá)蹙(cù) ⑾培(pǒu)娄(lǒu) ⑿颢(hào)气 ⒀引觞(shāng) ⒁斫(zhuó) ⒂ 遁(dùn)隐 ⒃颓(tuí)然 ⒄冥(míng)合2.生朗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 3.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4.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5.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6.复述主要内容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找出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的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 理解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的现象. 2. 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一、 复习旧课 二、 分析课文 1. 翻译全文 2. 词语小结 A、古今异义 未始(古义)未尝 而~知西山之怪特. (今义)没开始 累积(古义)重叠,积压 攒蹙~ (今义)积累 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知吾向之未始游.(今义)转折连词 于是(古义)从此,从这时 游~乎始.(今义)递进连词 更(古义)更换交替 醉则~相枕以卧.(今义)更加 披(古义)拨 到则~草而坐.(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就(古义)接近,颓然~醉(今义)就是. 向(古义)从前 然后知吾~之未始游.(今义)朝. 志(古义)记 故为之文以~.(今义)志气,志向. 是(古义)代词,这 ~岁元和四年也.(今义)判断动词. B、一词多义 异 认为......奇异 始指~之 独特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态者 特 特别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 超出一般 然后知是山之~立为成为 自余~ 人为(表目的) 故~之文以志 C、通假字 自余为僇人("僇"通"戮",遭到贬谪) 3、思考问题 A、 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明确:作者游山水是想聊以忘忧,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感受.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B、 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明确:前部分写以往浏览时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的高洁人格. C、 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有何作用? 明确:第一次反映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第二次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前后对比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独特感受. D、 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 明确:作者不直接写眼中西山,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的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做法华西亭......异之".再写登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凡数州......之下"映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为类"的感受. 三、 小结 四、 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体会本文的语句特点. 2、通过与《小》的比较,加深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理解. 一、 复习旧课 二、 分析课文 1、 根据文意给课文划层次,并归纳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概述自己被贬到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 第二部分:特写游西山的经过. 2、体会本文在语句方面的特点. 三、 反复诵读,试背此文. 四、 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中本课练习. 附:主体板书 概写: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特写:西山之怪特 高峻:凡数州之土壤……之下;尺寸千里 广大:悠悠乎……洋洋乎……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物我浑一) 寂寞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现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学习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 教学方法:研读与讨论 ? 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背景,提供阅读情景(可由学生提供) 亨利·戴维·梭罗 (Henry David Thoreau, 1817年7月12日— 1862年5月6日),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著名散文集《 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的作者. 梭罗出生于 马萨诸赛州的 康科德城, 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 梭罗除了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 环境保护主义者外,还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有影响的 哲学家,他的著名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影响了 托尔斯和 圣雄甘地. 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 康科德城(Concord)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他于 1847年9月6日离开瓦尔登湖,重新和住在 康科德城的他的朋友兼导师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一家生活在一起.出版于 1854年的散文集《 瓦尔登湖》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 在不同时期,梭罗靠教书与务工过活.他曾经在他家办的铅笔厂工作过,还发明了一种可以简化生产、降低费用的机器. 梭罗是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学生和朋友,受爱默生的影响,梭罗也是一位 先验主义者. 梭罗曾经旅行到过科德角(Cape Cod)、阿基奥科楚科(Agiokochuk) 和 缅因州的卡塔丁山(Mt. Katahdin).其中的缅因州之行到过卡塔丁(Ktaadn)、车桑库克(Chesuncook)和培诺伯斯科特河(Penobscot River)的东支. 梭罗因患肺病死于他的家乡康科德城,并被葬于马萨诸赛州康科德城的斯利培山谷公墓(Sleepy Hollow Cemetery) 2.阅读全文,讨论问题: A.文章以"寂寞"为题,那么"寂寞"表现在哪里?(从文中找出) B.作者真的寂寞吗?为什么?(从文中找出) C.对于这种"独处"的生活,作者是怎样认为的,情感有变化吗? D. 过独处的生活而不觉寂寞,是因为大自然的缘故,如果老师说文中表现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你们同意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E.文中对于大自然的描写有很多,作者用了何种修辞?(从文中找出) 3.? 梭罗的这两年的独处生活,是想寻求一种生活方式.他不满当时的复杂生活,提出"人口膨胀"将导致"生活绝望";他断言当时所谓之进步是不必要的,他声言我们往往由于手段而搞不清目标,为了达成目的而误用了方法;甚至断言原始人的生活在某种情况下比现实快乐而完满. 其实,这其中隐含着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你觉得梭罗是怎样认为的? 4.? 小结 : ??? 本文通过写"我"在山林独居的生活与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 作业: 大家都知道,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没有像他的同学那样,去经商发财或走向政界成为明星,而是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在那儿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生前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他写作,静思,直到得肺病在康科德死去. 美国梭罗博物馆在互联网上搞了这么一个测试,题目是: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共有467432人参加了测试,其结果是这样的:92.3%的人点击了"否";5.6%的人点击了"是";2.1%的人点击了"不清楚". 你是怎么看待的? ? 板书: ? 远离城市?自然为伴 寂寞?????? 不寂寞 他人)??? (自己) 交往人少?偶客拜访 ? ??? 热爱自然??? 融入自然 像山那样思考 一、教材简介 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一模块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的一篇同题散文.这套新教材最大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专题为基本结构单位,围绕专题进行设置.这篇课文所在的专题是"人与自然"这一向度,共分为有层次的三个板块:谛听天籁(自然纯美展示),感悟自然(人生感慨抒发),湖山沉思(生态忧患思考).它是属于最后一个板块中的文章,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二、专题解说 1、主题内涵:本专题旨在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 2、通过研习,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四、教学构想 此文是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代表作《沙乡年鉴》中的一则随笔,文章语言简洁传神,挟裹着作者深深的忧患意识.开篇就是对一声"深沉的、骄傲的"狼嗥的特写,这也是此篇文章的文眼,作者把诗意的叙写和深刻的生态忧虑杂糅在这声狼嗥中,给人以震撼和思考.因此教学中我就准备以此为着眼点和突破口,紧紧围绕这一声饱含有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的号叫,展开和深入全文.同时,由于本文的语言充满着诗意美,因此可通过反复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来体味. 五、实录部分 (一)导语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将进入这本书的压轴之戏.在这本书的最后一个专题中,我们涉及到了人与自然这样一个人文话题.也许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和感触:大自然,她是美的源泉,她蕴涵着各种各样的美.她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她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 面对大自然,有的人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有的人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抒写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的人反思生态环境的恶化,思考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切关注的. 下面请看一组图片.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幅画面,大家看到了什么?(齐说:近处一只海豹倒在了血泊之中,不远处就是这起"凶杀案"的制造者——一位猎人,手里还拿着"作案工具"——猎枪,并且他的眼睛似乎还在盯着大海,盯着下一个目标的出现.)(背景介绍:这是发生在加拿大圣劳伦斯海湾的一件司空见惯的事,加拿大出于商业的目的猎杀海豹已长达三十多年,一直为世人所争议.) 再来看下一幅图片,大家看到了什么?(齐说:一头藏羚羊,一头神气活现的藏羚羊.它抬着前蹄,似乎在狂奔,地上还扬起了灰尘,这就将这头藏羚羊的生机活力,神气活现的模样展露无疑.)(背景介绍:其实就在一个多月前,它还是一头躺在冰面上的,奄奄一息的,接近死亡边缘的可怜的小羊.后来被当地的巡查人员发现后,经过及时救治和精心护理,终于使它得以再现昔日的风采.这就是当时工作人员将它放归大自然时的情形.) (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面对自然界中的生灵,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做法,一个极力捕杀,一个全力救治.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究竟是以经济利益为重,比如加拿大出于商业目的,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去肆意猎杀海豹,还是多去考虑一下在人类看来是弱者的感受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这篇文章《像山那样思考》,也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所在,从中得到一些理解和感悟. (二)文本研习 1、接下来就给大家一些时间,我们可以小声地快速地阅读全文.相关字词可以参见大屏幕,希望大家能够把它划出来,标注好.同时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阅读,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起、缘由. 附相关字词: 嗥(háo)叫:号叫,大声叫. 拾遗(yí):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毛骨悚(sŏng)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悚,害怕. 不堪(kān)教育:堪,可,能.如:堪当重任. 辨:湍(tuān)急:水势急. 揣(chuăi)测:猜测,推测. 辨:饿殍(piăo):饿死的人. 俘(fú)虏(lŭ). 艾(ài)蒿(hāo) 明确:是缘于人们对狼群的猎杀,缘于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 2、文章开篇就是对这声狼嗥的特写,大家先来把这段齐读一遍,体会此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明确:我们可以先从文中找出一些反映此种情感的词语,然后再从这些词语中体味出这声狼嗥中所饱含的情感.如"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等,表现出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学生大致谈谈自己的感受即可)那么这声嗥叫中究竟又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我们要学会从情感上升为理性,这个问题先留下来,等课文大致分析完了以后再回过头来思考这样的问题. 3、我们接着往下看,看看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可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作答) 明确:留意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4、文章往下还写到了一般的人,"不能辨别其隐藏含义的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他们其实也属于第一类事物,他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直接的,表面的.那么文章接下来写到,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谁呢? 明确:是"我"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那么一开始"我"是怎样的呢?先是随波逐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齐读第六小节,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性认识、一时触动表述出来的.)有了触动以后,作者又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坏和退化中,进一步得到验证:此时作者意识到要保护环境.作者的认识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发展到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剑拔弩张的矛盾关系,但人类的印迹似乎还很重.这里保护环境归根结底还是为人类服务的(如第九小节中所叙述的那样,不至于"使河水把人类的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人类仍然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位置,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那么作者的最终认识是不是就仅限于此呢? 我们先来补充一点作者的个人经历:奥尔多•利奥波德从小就有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在他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名为沙乡的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我们这篇课文就选自其中.应该说作者的这些实践活动对他认识的发展更有启发. 下面我们就把文章的最后一小节一起来读一遍,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思考上面刚才提出的问题,看看作者在不断地实践探索过程中,认识有了怎样的发展? 此节中的一些语句很有哲理,我们来细细体味一下.比如"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更长远地来思考问题,不能只顾眼前暂时的利益.还如"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提问:如何理解?)这是梭罗的名言,作者对此也是完全赞同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荒野中万物之间都是怎样的.应该说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文章到此就把作者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位、为中心的认识,发展为了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所有一切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5、文章末节在引出梭罗的名言后,又提到"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这就与首节前后呼应,也回到了我们开始留下的问题了.我们再来把第一小节齐读一遍,这节其实也是此文的文眼.通过文章的讲解,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领会一下这声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涵义? 联系上面对作者思想与主张的分析,我们可以听出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嗥的"悲哀"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能领悟,"骄傲"就是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 6、通过我们先前的反复朗读,我们能否感觉到这篇文章在形式上,特别是在语言文字上有何特色呢?比如同样是介绍自然的,介绍生态伦理观念的,它与我们的地理课本的语言,与我们的一些生物学理论,在文字表达上有何区别呢? 明确:后者是一种科学语体,而利奥波德身为一位生态伦理学家,同时他的文学素养也是很高的.他所使用的语言文学性较强,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充溢着诗意美.这就与他的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溶为一体,使全文熔诗意美与思辨色彩于一炉. 7、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它与我们的这一专题"人与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明确:是目的与途径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途径,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像山那样思考,就是作者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意表达.从生态伦理、生态和谐的角度来看,人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山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与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并无二致.我们要像山那样处理好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等等一切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思考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梭罗的一段文字,看看这段文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与主张?不妨再与利奥波德的生态主张进行比照,找出两文的异同. 可以请前面的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诵一下. 这是一个愉快的傍晚,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中都浸润着喜悦.我在大自然里以奇异的自由姿态来去,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我只穿衬衫,沿着硬石的湖岸走,天气虽然寒冷,多云又多风,也没有特别分心的事,那时天气对我异常的合适.牛蛙鸣叫,邀来黑夜,夜莺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摇曳的赤扬和白杨,激起我的情感,使我几乎不能呼吸了;然而像湖水一样,我的宁静只有涟漪而没有激荡. —— 梭罗《瓦尔登湖》 明确:此段文字主要写了作者与湖边的生物在共同享受着这样一个愉快的傍晚. 文中的"成了她(自然)自己的一部分"这句话,反映出了梭罗的主张.这样的主张与利奥波德如出一辙,都说明了一点:人类只是生态共同体中的一分子,大家都是均衡平等的. 当然两文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比如他们笔下描写的对象,描述的场景就有着不同之处:利奥波德在文中写到了许多生态恶化的场面,如高山植被的破坏,狼群遭到猎杀等等,似乎更多了点批判反思的味道,饱含着生态忧患意识;而梭罗则为我们展现了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美景,他好象在尽情地享受着和谐美景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显得很满足.其实这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正面的先例.两人好象有一反一正的味道. 两人其实都是美国的生态学家,无论思想上(都主张自然万物皆是平等一员的生态伦理观念),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有一段在荒野居住的经历,并依据这些独特的经历写成了各自的绿色经典著作),两人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学习时要学会比较,要树立起这样的比照意识,特别是针对这套新教材的学习,更是如此. (四)、结束语 自私的人类,在付出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开篇时图片留给我们的疑问,可以说已是不解自破.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树立起平等对待一切的思想,学会像山那样去思考,使这原本已很脆弱的伤痕累累的地球,不要再继续受到伤害. 展示图片,画面内容为:一个椭圆形的蛋,上面印有各大洲的地形框架.(代表着地球)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上面已经有了几道深深的裂痕,旁边写着"脆弱的地球". 六、课后反思 这节课基本已经完成了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学构想,并且很好地体现了这套新教材的精神.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波折,主要就是学生对作者生态伦理观念的理解和接受上.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到保护环境,这一层转变大家都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但可能是大家习以为常或始料未及的缘故,对万物皆是平等的生态伦理观念的理解和把握上存在一定障碍.后来通过对文章相关字句的反复研读,以及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总算顺利通过了这一关.这也给了我一个启发,即以后在讲思想性较强的文章时,首先必须保证让学生充分吃透文本,其次要让学生课前尽可能地去了解作者及其思想.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语文素养高级读本下载  语文素养高级读本pdf  语文素养高级读本txt  语文素养读本3年级  人文素养读本  健康素养读本电子版  人文素养读本读后感  马小平人文素养读本  干部素养读本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