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心脏外科术后监护手册 > 安徽医科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目录(按如下顺序)
  • 安徽医科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目录(按如下顺序)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4-08-07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安徽医科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目录(按如下顺序) 注: 1.内科学(105101)包含: 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2.外科学(105109)包含: 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 序号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专业领域代码 专业领域名称 1 1051 临床医学 105101 内科学 2 1051 临床医学 105102 儿科学 3 1051 临床医学 105103 老年医学 4 1051 临床医学 105104 神经病学 5 1051 临床医学 1051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6 1051 临床医学 105106 皮肤病与性病学 7 1051 临床医学 1051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8 1051 临床医学 1051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9 1051 临床医学 105109 外科学 10 1051 临床医学 105110 妇产科学 11 1051 临床医学 105111 眼科学 12 1051 临床医学 105112 耳鼻咽喉科学 13 1051 临床医学 105113 肿瘤学 14 1051 临床医学 105114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5 1051 临床医学 105115 运动医学 16 1051 临床医学 105116 麻醉学 17 1051 临床医学 105117 急诊医学 18 1051 临床医学 105127 全科医学 19 1051 临床医学 105128 临床病理学 20 1052 口腔医学 105200 口腔医学 21 1053 公共卫生 105300 公共卫生 22 1055 药学 105500 药学 23 1056 中药学 105600 中药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1)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发病机理和治疗,兼顾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研究.如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介入诊治等.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一)内科学二级学科临床能力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 1.理论内容 学习内科学的系统理论知识,要求有基本的内科学基础.能全面的询问病史,规范的体格检查,病历和日常临床工作记录书写准确. 2.技能要求 熟悉内科常见诊疗操作,如骨穿、胸穿、腹穿、腰穿、心电图操作等;能协助老师临床带教及辅导实习医生;熟悉心肺复苏技术和危重症监测及处理,包括心外按压、心脏电复律、人工呼吸、呼吸机监测、心电监护、复苏药物等;能阅读内科常见病的X线片、CT、MRI等.熟悉了解常见心血管介入诊疗适应症,了解手术治疗的大致过程. 3.轮转要求 各科轮转时,需管理病床数4~6张,整个轮转期间应完成病历20例.由各轮转科室对其工作进行考核,科主任签署意见.临床总轮转时间2年,本专业以外科室轮转时间不少于6个月. (二)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临床能力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 1.学习病种 掌握:冠心病分类,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型、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病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急性心衰的处理;心律失常分类、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心肌病和心脏瓣膜病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强心、利尿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凝溶栓药、降压药以及扩血管药的分类、作用、临床应用,及各自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心电监护和心脏电复律技术. 熟悉:主动脉夹层、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了解:人工永久心脏起搏植入术、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先心封堵术的临床适应证,了解一般心内科介入手术操作大致过程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2.理论知识 掌握:常见心血管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了解:心血管疑难杂症的分析方法;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操作过程、适应证和禁忌症;常见心血管病的研究和治疗新进展. 3.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心电图操作,常见心电图理解、分析诊断;心脏监护仪和除颤仪的使用和结果分析;急性左心衰、高血压危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填塞、室性心动过速及心脏骤停的诊断、治疗和抢救措施;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心脏电复律;心包穿刺术. 了解: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心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支架植入术;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适应证;心脏永久起搏器、先心介入治疗适应证,以及常用心导管技术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并发症. 要求:书写大病历20份.并完成以下操作: 操作名称 ≥(次) 操作名称 ≥(次) 心电监护仪操作 5 心包穿刺术 1 心电图检查和报告 10 心肺复苏术 2 超声心动图报告 2 电复律除颤仪使用 2 呼吸机使用 2 食道心脏电生理检查术 1 4.轮转科室安排 (本科室14个月,科外10个月)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心内科(病房+门诊) 14个月 呼吸内科 1个月 超声心动图室 1个月 神经内科 1个月 心电图室 1个月 急诊内科 1个月 内分泌科 1个月 消化内科 1个月 心脏外科 1个月 ICU 1个月 放射科、CT室 1个月 临床专科轮转要求:分管病床4~6张,心内科专业书写病历不少于50份,其他专科书写病历不少于5份. 心脏外科轮转要求:了解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心、大血管病的外科手术大致治疗方法.了解体外循环手术大致过程,了解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工作内容.其他相关轮转科室要求了解其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5.临床能力考核要求 出科考核由科室负责人和导师组织,由有导师组成的3人小组执行,科室负责人签署考核意见.理论笔试和技能考核记录并存档,成绩上报教研室和科研处.考核要求心血管专业临床技能水平不低于住院医师的考核标准,不合格者须补考或延期毕业.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要求硕士研究生熟悉本专业医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参加教学听课和教学实践,锻炼教学和表达能力.临床各科轮转结束后,由科室或教研室写出评语.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教学能力训练要求: 1.教学实践 由导师决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完成一定量教学任务,如小讲座、病例分析讨论、带本科生实习实验和阅读专业文献等.参加病案讨论、抢救病人等并能给下级医生适当讲解. 2.学术讲座 在各科轮转期间,协助上级医师指导实习生诊治病人和病历书写,参加示教及病例讨论,参与专科讲座活动,参加临床教学时间不少于30学时.参加大学和医院组织的各类学术报告等.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另要求完成一篇SCI论文书写,熟悉投稿发表过程.完成一次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申报,熟悉科研标书的书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专业参考书目及期刊 内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科学(8年制,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irculation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 附表 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01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概论(二选一) M2013067/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基础与临床药理学 M2013056 40 2 MSCTA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 M2013092 20 1 临床流行病学 M2013025 40 2 医学前沿文献阅读 M2013007 24 1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合理利用 M2013084 40 2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M2013005 46 2 细胞信号转导及其研究技术 M2013009 40 2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内科学(血液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1)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恶性血液病的诊治 2、造血干细胞移植 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一)轮转培训目标 轮转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打好内科临床工作基础.要求能准确询问、书写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具有一定临床科研能力. (二)轮转培训方法 在本学科和内科范围内的三级学科(专业)及其它相关科室轮转. 轮转科室安排(科内12个月,血液实验室6个月,科外6个月)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血液科 12个月 血液实验室 6个月 心内科 2个月 呼吸科 1个月 消化内科 1个月 风湿免疫科 1个月 神经内科 1个月 (三)轮转培训内容与要求 血液科:临床12个月,血液实验室6个月 掌握:各类贫血的临床表现、病因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的要点;溶血性贫血分类及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的特点;正常的止血和凝血机制;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出血特点及诊治原则;急性、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及常用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淋巴瘤分类、分期、诊断依据及治疗;骨髓穿刺及活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分类及治疗原则;成分输血的指征及各种输血反应的处理. 了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检查及抢救措施;骨髓增殖性肿瘤及常见凝血功能障碍性疾患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在血液病中的应用;各种溶血、出凝血实验室检查的原理、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其它血液疾病.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病种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 急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成分输血及输血反应 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 淋巴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要求至少30例(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名称 骨髓穿刺 骨髓活检术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 病种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多发性骨髓瘤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血涂片和骨髓涂片的解读.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心内科:2个月 掌握: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分类;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分型、诊断和处理;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常见心脏病X线诊断;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电复律技术. 了解: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心包穿刺术、临时心脏起搏术、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平板运动试验等操作技术.了解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病种心力衰竭 高血压 心肌炎与心肌病 血脂异常 常见的心脏病急诊的诊断与处理 常见心律失常 常见瓣膜病 冠心病,包括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 要求至少20例. (2)基本技能要求 技术名称常见心脏病X线图像的诊断 12导联心电图操作及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 (包括:左右心室肥大、心房肥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死、低血钾、高血钾、窦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逸搏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 病种心包疾病(了解) 感染性心内膜炎(了解) 常见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了解)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名称名称心包穿刺术(了解) 动态心电图(了解) 临时心脏起搏术(了解) 超声心动图(了解) 动态血压(了解) 平板运动试验(了解)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了解)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消化内科: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消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生化功能(消化、内分泌、免疫);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慢性胃炎的病因、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并发症及处理;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炎及溃疡病的关系;制酸剂如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胃粘膜保护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要点及治疗;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表现;肝性脑病、门脉高压的产生机制;腹腔积液形成的原因及实验检查的特点、鉴别方法和处理;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区别及常规处理;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的适应症、禁忌症;肝穿刺活检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消化系统X线检查和消化内镜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了解: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鉴别;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慢性肝病病因及处理;消化内镜常见病理图像的识别;其它诊疗技术.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病种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肝性脑病 慢性胃炎 功能性胃肠病 消化性溃疡 胃癌 脂肪肝 急性胰腺炎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 (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原发性肝癌 自身免疫性肝病 急性胆道感染 要求至少45例.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名称腹腔穿刺术 胃肠减压 消化系统X线检查(读片)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 病种腹腔结核(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了解) 慢性腹泻(了解) 慢性胰腺炎(了解)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操作名称操作名称胃镜检查术 (了解) 结肠镜检查术(了解)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了解)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呼吸内科: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常规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和X线异常的鉴别诊断;要求掌握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支气管镜检查的诊断、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常用临床诊疗手段. 了解:结节病、肺真菌病、肺部良性肿瘤、肺间质性肺疾病、肺栓塞、睡眠呼吸紊乱等疾病的有关知识;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粘膜及肺活检,胸部CT、经皮肺活检、雾化治疗、睡眠呼吸监测等较高诊疗手段.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病种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慢性阻性肺疾病(COPD) 支气管哮喘 医院获得性肺炎 肺脓肿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肺癌 肺结核 自发性气胸 胸腔积液 呼吸衰竭 肺心病 要求共45例. (2)基本技能要求 名称名称结核菌素试验 动脉采血 吸痰 体位引流 窒息抢救 胸腔穿刺 氧疗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 病种病种结节病 (了解)间质性肺疾病(了解) 肺真菌病(了解) 肺栓塞(了解) 肺部良性肿瘤(了解)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了解)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名称名称支气管镜检查(了解) 雾化治疗 支气管肺泡灌洗(了解) 胸部CT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了解) 经皮肺活检(了解) 睡眠呼吸监测肺功能(了解) 机械通气的应用(了解)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风湿和免疫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风湿热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及预防;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诊断标准和治疗;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诊断方法,几种常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抗体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中性粒细胞数目和功能缺陷和细胞免疫缺陷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常见儿童过敏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了解:儿童风湿病的定义和分类;风湿热的病因及病理;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和病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病因及病理;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概况;儿童过敏症的常见过敏原及诱因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和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风湿热 1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1 过敏性紫癜 2 系统性红斑狼疮 1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1 免疫缺陷病(包括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胸腺发育不全) 1 儿童过敏症 2 (2)基本技能和要求 技术例数(≥) 风湿免疫专科体格检查 2 皮肤点刺试验 1 3.较高标准 (1)学习病种:罕见儿童风湿病(≧1),如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症或混合结缔组织病等;罕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1),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病等.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关节腔穿刺. (三)考核 研究生按培养计划要求轮转,每个科室轮转结束后都要进行转科考核.考核小组由各专业带教教师在内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对研究生按本学科领域要求进行考核.考核标准参照相应学科培养方案.考核总评成绩≥75分为合格,其成绩作为临床能力训练平时成绩的依据,在毕业考核中占一定比例.考核不合格者应适当延长轮转时间并进行补考.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血液科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各科轮转期间,协助上级带教教师做好实习医师的实习、示教,指导本科生书写病历和病情记录,参加临床示教和病例讨论等,接受临床教学能力的初步培养.临床教学累计工作时间应不少于40学时.临床各科轮转结束后,由教研室写出评语. 1. 教学实践:协助上级带教教师做好实习医师的实习、示教,指导本科生书写病历和病情记录,参加临床示教和病例讨论等. 2.学术讲座 参加科内读书讲座,至少主讲1次;参加病例讨论、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等.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主要专业参考书 (一)经典著作 1.王吉耀,七年制《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张之南,《协和血液病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3. Textbook of Williams Hematology; 4.Thomas`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Edited by Karl G. Blume, MD et al. (二)权威期刊 1.中华血液学杂志 2临床血液学杂志 3.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4.Blood 5.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6.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7.Leukemia 8.Biology of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内科学(血液病)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01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M2013017 60 3.0 医学科研设计 M2013026 40 2.0 FCM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M2013091 20 1.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细胞生物学 M2013021 60 3.0 循证医学 M2013030 40 2.0 SCI论文的撰写、投稿与审稿 M2013088 40 2.0 学术报告 3.0 临床与教学实践 2.0 文体活动 1.0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内科学(呼吸系病)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1)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肺部感染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研究 3.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4.肺癌的基础和临床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具体设置见附表. 专业进展课:成绩分两部分,各占50分. 1)以科室研究生读书报告会形式进行,内容为特殊病例讨论分析及某个疾病诊断和/或治疗进展.主讲者每次10分,参会者每次5分计算. 2)要求相关专业方面进展综述一篇,统一命题,可二选一. 专业英语: 要求:能阅读Chest; Thorax;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期刊.如果发表SCI论文者为优秀,已被SCI论文接收为良好,一般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用英文书写读书报告1篇.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1.轮转安排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心内科 2个月 感染科 1个月 血液科 1个月 心电图室 1个月 内分泌科 1个月 CT室 1个月 消化内科 1个月 纤支镜室(科内安排) 1个月 风湿免疫科 1个月 肺功能室 1个月 肾脏内科 1个月 学科外总轮转时间至少12个月.完成相关学科的轮转后,参加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训练时间不少于一年. 2.轮转学科目的和要求 【心内科】 掌握: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处理;心血管急、重症的诊断和处理;心律失常的机制和分类;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了解: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心包穿刺术、心脏起搏术,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操作. 熟悉: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运用和结果判断. 基本要求:全程管理住院病人数不少于30例. 基本技能要求:掌握电复律及心肺复苏技术,能正确描述常见心脏病X线图像的诊断. 【血液科】 掌握:各类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的要点;溶血性贫血分类及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的特点;正常的止血和凝血机制;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出血特点及诊治原则;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常用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案;淋巴瘤分类、分期、诊断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及治疗;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分类及治疗原则;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检查及抢救措施;成分输血的指征及各种输血反应的处理;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常见凝血功能障碍性疾患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在血液病中的应用;各种溶血、出凝血实验室检查的原理、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基本要求:全程管理住院病人数不少于15例. 基本技能要求:掌握骨髓穿刺、骨髓活检技术及其适应证、禁忌证. 【内分泌科】 掌握:糖尿病分类、病因、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慢性并发症及治疗方法;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的方法及意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激素的分泌与调节. 了解:内分泌其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激素的免疫测定原理、步骤及临床意义;内分泌功能试验(包括兴奋、抑制试验)的原理、步骤及意义. 基本要求:全程管理住院病人数不少于15例. 基本技能要求: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尿病营养食谱处方. 【消化内科】 掌握: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急重症的诊断与处理;消化道内窥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X线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常用消化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了解: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鉴别;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及处理;慢性肝病病因及处理;典型消化道内窥镜常见病例图像的识别. 基本要求:全程管理住院病人数量不少于15例. 基本技能要求:腹腔穿刺术,三腔两囊管插管技术,典型消化系统X线检查(读片). 【风湿免疫科】 掌握:常见风湿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风湿性疾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常用抗风湿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 了解:常见风湿性疾病自身抗体及相关项目的检测原理;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常见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表现;风湿性疾病与其他系统疾病的交互关系,树立疾病诊治的整体观念. 基本要求:全程管理住院病人数量不少于15例. 基本技能要求:掌握各种风湿性疾病相关抗体检测的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关节的基本检查法. 【肾脏内科】 掌握: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的应用;急、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非透析疗法中营养治疗的目的和要求;血液、腹膜透析疗法的适应证;肾穿刺适应证;肾功能检查的运用和结果判断. 了解:肾单位和肾脏生理功能;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肾小管疾病和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治原则;肾脏移植的抗排异治疗;其他相关临床诊疗技术. 基本要求:全程管理住院病人数量不少于15例. 基本技能要求:肾穿刺的适应证及围手术期管理. 【感染科】 掌握: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知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重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伤寒、菌痢、阿米巴病、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共同性、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特异治疗;脓毒血症与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及抗休克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进展及临床应用;寄生虫病的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的病原学知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消毒隔离的程序. 了解:医院内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与防治;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选择;肝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人工肝支持治疗的适应证、原理和方法. 基本要求:全程管理住院病人数量不少于15例. 基本技能要求:消毒隔离的程序;各种体液(血液、痰液、浆膜腔积液) 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室】 掌握: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 了解: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及动态心电图的应用. 【CT影像室】 掌握: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X线正常影像及常见疾病表现;风湿免疫性关节病的X线表现;CT、MRI的适应证. 了解:CT与MRI基本原理和应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表现.脑血流灌注显像等. 【纤支镜室】 掌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准备,术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尤其出血的处理),术后标本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了解:纤支镜操作过程及经纤支镜介入治疗的操作. 【肺功能室】 掌握:肺功能的适应证,肺功能操作技术及操作时注意事项,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的运用和结果判断. 了解: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应用和操作过程. 3、本学科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训练要求:内科学(呼吸系病) (1)学习病种 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体征和鉴别诊断要点: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结核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肺栓塞、呼吸衰竭、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了解:结节病、肺真菌病、肺部良性肿瘤、睡眠呼吸紊乱等疾病的有关知识; (2)理论知识 掌握: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无创通气技术;动脉血气分析的操作与判读;胸部X线和CT判读. (3)基本技能 掌握:结核菌素试验、动脉采血、胸腔闭式引流术、给氧、吸痰、体位引流、常见胸部X线读片、抽胸水、吸入给药方法. 了解:重症呼吸监护及机械通气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胸腔镜下胸膜活检、肺活检,雾化治疗及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等 (4)工作量:管理床位数6~8张,完成病例数30~50例. 4.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 临床技能训练主要在各轮转科室按要求完成,要求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病例讨论、大会诊、讲座、读书报告、学术会议等).其中病例讨论在本学科本人至少组织完成1次,读书报告在本学科本人至少完成1次. 临床技能考核由各轮转科室导师组负责进行现场考核并做出评估,并签署意见.主要考核是否具有规范的临床技能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1.教学实践 呼吸内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本科室或临床各科轮转期间,主要协助上级带教教师带好实习医师的实习、示教,指导实习医师病历的书写和病程记录,参加临床示教和病例讨论等,接受临床教学能力的训练.通过参加教学实践,使研究生了解学校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掌握临床医学教学工作的实际技能.临床各科轮转结束后,进行教学能力考核. 2.学术讲座 参加呼吸内科学习班,病案讨论(抢救病人、疑难及危重病例讨论等),学术交流,省级或院内相关学术报告等,并作为专业进展课成绩评定的依据之列.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内科学(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第八版; 实用内科学 陈灏珠主编; 呼吸病学?? ? 朱元珏主编 现代机械通气的监护和临床应用? 俞森洋主编 X线诊断学(第一册?胸部) 宋独山主编 内科学科中华系列杂志; 国际呼吸杂志 Chest Am?J?Respir?Crit?Care?Med 国家执业医师、护师"三基"训练丛书—临床医师分册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内科学(呼吸系病)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01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概论(二选一) M2013067/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医学科研设计 M2013026 40 2.0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M2013005 40 2.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细胞培养技术 M2013012 60 3.0 医学前沿文献阅读 M2013007 24 1.0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内科学(消化系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1) 第一条 培养目标 同总则 第二条 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消化道内镜的应用与研究 2.慢性肝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3.炎症性肠病基础与临床与研究 4.消化系统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 5.消化疾病临床药物研究 第三条 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第四条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详见附表 第五条 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一、内科学二级学科临床能力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 1.理论内容 学习内科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力求有较扎实的内科学基础.能全面和准确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规范,及时完成日常临床工作记录,病历书写合格规范. 2.技能要求 掌握内科常见诊疗操作,如骨穿、胸穿、腹穿、腰穿、心电图操作等.能胜任临床带教及辅导实习医生.熟悉心肺复苏技术及处理技术,包括胸部按压、人工呼吸、心电监护、复苏药物等.较熟练阅读内科常见病的X线片、CT等.了解常用内窥镜检查技术和特殊X线造影技术,基本掌握其检查适应症、禁忌症和临床意义. 3.轮转要求 在各科室轮转时,需管理病床数3~6张,整个轮转期间应完成病例30~50例.由各轮转科室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签署意见.临床总轮转时间不少于2年. 二、内科学(消化系病)专业临床能力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 1.学习病种与理论知识 掌握:消化系统解剖与生理功能;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慢性胃炎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炎及溃疡的关系;肝硬化的发病机理,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表现及并发症的诊断处理;肝性脑病、门脉高压的产生机理诱发因素及处理;腹水形成的原因、实验室检查的特点、鉴别方法及处理;急性胰腺炎轻型与重型的区别及处理;上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黄疸的发生机制与鉴别诊断;肝癌、胃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乙肝抗原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熟悉:质子泵抑制剂和组胺H2受体阻滞剂的药理及临床作用;克隆氏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要点及抗炎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肠结核与克隆氏病的鉴别;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 了解:慢性腹泻的病理生理及常见病因;慢性腹痛的病理生理及常见病因. 2. 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腹腔穿刺术、胃管置管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紧急处理、三腔二囊管使用的禁忌症、适应症及常规操作方法;能正确阅读消化系统常见病的X线检查及腹部CT、MRI的分析;消化内镜常见病理图像的识别. 熟悉:胃镜,结肠检查术. 了解:超声内镜、ESD、肝穿刺等的临床应用. 要求完成的工作: 操作名称 量化标准(≥) 腹腔穿刺术 10 胃镜 100 胃管置管术 5 3.轮转科室安排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消化内科 9个月 风湿科 1个月 心血管内科(含心电图室) 2个月 血液科 1个月 呼吸科 2个月 影像放射科(含B超室) 2个月 传染科 2个月 内镜室 3个月 机动 2个月 4. 轮转要求:掌握轮转科室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轮转期间独立管理3~6张病床,参加住院医生值班,完成病历数20份/月. 考核要求:轮转结束时由科室硕士生指导小组组织考试(包括口试、病例分析及诊疗操作),占成绩60%,并由科室医护人员对其临床工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医德医风进行测评,占成绩40%. 第六条 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1.教学实践 消化医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由导师小组决定,参加教学听课和实践教学,完成一定量教学任务,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领导课堂讨论、带本科生实习、指导硕士生实验等. 2.学术讲座 举办前沿讲座:主要讨论本学科或各研究方向的重大学术课题与前沿性课题以及可供深入探讨的热点课题,使硕士生对本专业的学术发展或未来发展趋势有清晰的了解,积极参与本专业前沿问题和重大课题的研究.以小型讲座和小组讨论为主,由导师或有关教师主讲,或外请专家主讲,亦可由硕士生主讲,然后进行专题讨论.参加内科消化学习班;病案讨论(抢救病人、疑难杂症讨论等);学术交流,参加学术报告等.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活动,并完成规定的学分. 第七条 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第八条 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第九条 专业参考书目及期刊 《内科学》(第7版) 《实用内科学》(第13版) 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 ( 第5版) 循证胃肠病学和肝病学 ( 第1版)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肝脏病学杂志 Gastroenterology Gut Endoscopy Am J Gastroenterol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第十条 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内科学(消化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01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概论(二选一) M2013067/M2013068 18 1 专业必修课分子生物学 M2013010 80 4 临床流行病学 M2013025 40 2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1) 第一条 培养目标 同总则 第二条 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 糖尿病 2.甲状腺疾病 3.骨质疏松症 4.肥胖症 第三条 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第五条 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一、内科学二级学科临床能力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 1.理论内容 学习内科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力求有较扎实的内科学基础.能全面和准确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规范,及时完成日常临床工作记录,病历书写合格规范. 2.技能要求 掌握内科常见诊疗操作,如骨穿、胸穿、腹穿、心电图操作等.能胜任临床带教及辅导实习医生.熟悉心肺复苏技术和重症监测及处理技术,包括胸部按压、心脏电复律、人工呼吸、呼吸机监测、心电监护、复苏药物等.较熟练阅读内科常见病的X线片、CT等.了解常用内窥镜检查技术和特殊X线造影技术,基本掌握其检查指征和临床意义. 3.轮转要求 在各科室轮转时,需管理病床数3~6张,整个轮转期间应完成病例30~50例.由各轮转科室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签署意见.临床总轮转时间至少2年. 二、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临床能力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 1. 学习病种 掌握内容: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急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低血糖症、痛风、骨质疏松症. 了解内容:垂体瘤、尿崩症、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肥胖症、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等. 2. 理论知识 掌握内容: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甲状腺毒症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内分泌高血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病理生理及鉴别诊断.以上要求掌握病种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了解内容:多内分泌腺自身免疫综合征的类型及相关疾病,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伴瘤内分泌综合征,男性性腺疾病、女性性腺疾病,绝经期综合征诊断及处理原则,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新进展. 3. 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内容:常见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常规和处理原则,以及危急重症病症的抢救措施.常用内分泌功能试验的适应证、禁忌症、诊断意义. 了解内容: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妊娠合并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的处理;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内分泌激素的测定方法和注意事项. 要求完成的工作:书写大病历15份,通过跟班实习要求能在实验室老师指导下独立操作内分泌激素的检测. 4. 轮转科室安排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内分泌科病房 12个月 肾脏内科 2个月 心血管内科(含CCU) 2个月 放射科(含CT室) 1个月 呼吸内科 2个月 风湿免疫科 1个月 消化内科 2个月 血液内科 1个月 神经内科 1个月 第六条 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1.教学实践 承担实习医生临床实习带教,指导实习医师病历书写. 2.学术讲座 参加科内业务学习,承担2次以上讲课内容. 第七条 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须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或CSCD(含扩展)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论文. 第八条 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第九条 专业参考书目及期刊 1.《内科疾病鉴别诊断》 2.《实用内分泌学》 3.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4.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5. Diabetes Care 第十条 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01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概论(二选一) M2013067/M2013068 18 1 专业必修课分子生物学 M2013010 80 4 临床流行病学 M2013025 40 2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内科学(肾病)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1)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 肾小球疾病诊断和治疗 2. 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与干预 3. 肾脏替代治疗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一)培训目标 本阶段为二级学科基础培训,培训期间住院医师不确定专业.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打好内科临床工作基础.要求能准确询问、书写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基本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具有一定临床科研能力. (二)培训方法 在内科范围内的各三级学科(专业)及其它相关科室轮转. (1)必选的轮转科室及时间 科室时间(月) 科室时间(月) 心血管内科 1 肾脏内科 14 呼吸内科 1 血液科 1 消化内科 1 内分泌代谢科 1 风湿免疫科 1 急诊科 1 (2)可选择的轮转科室 科室科室风湿免疫科 普外科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1)心血管内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分类;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分型、诊断和处理;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常见心脏病X线诊断;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电复律技术. 了解: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心包穿刺术、临时心脏起搏术、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平板运动试验等操作技术.了解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病种心力衰竭 高血压 心肌炎与心肌病 血脂异常 常见的心脏病急诊的诊断与处理 常见心律失常 常见瓣膜病 冠心病,包括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 要求至少60例. (2)基本技能要求 技术名称常见心脏病X线图像的诊断 电复律 12导联心电图操作及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 (包括:左右心室肥大、心房肥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死、低血钾、高血钾、窦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逸搏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 病种心包疾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常见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肺血管病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名称名称心包穿刺术 动态心电图 临时心脏起搏术 超声心动图 动态血压 平板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2)呼吸内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常规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和X线异常的鉴别诊断;要求掌握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支气管镜检查的诊断、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常用临床诊疗手段. 了解:结节病、肺真菌病、肺部良性肿瘤、肺间质性肺疾病、肺栓塞、睡眠呼吸紊乱等疾病的有关知识;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粘膜及肺活检,胸部CT、经皮肺活检、雾化治疗、睡眠呼吸监测等较高诊疗手段.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病种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慢性阻性肺疾病(COPD) 支气管哮喘 医院获得性肺炎 肺脓肿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肺癌 肺结核 自发性气胸 胸腔积液 呼吸衰竭 肺心病 要求共45例. (2)基本技能要求 名称名称结核菌素试验 动脉采血 吸痰 体位引流 窒息抢救 胸透 氧疗 胸腔穿刺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基本标准中要求掌握的病种的有关知识,要求掌握和了解的其它疾病要求如下. 病种病种结节病 间质性肺疾病 肺真菌病 肺栓塞 肺部良性肿瘤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名称名称支气管镜检查 雾化治疗 支气管肺泡灌洗 胸部CT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 经皮肺活检 睡眠呼吸监测 肺功能 机械通气的应用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3)消化内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消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生化功能(消化、内分泌、免疫);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慢性胃炎的病因、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并发症及处理;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炎及溃疡病的关系;制酸剂如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胃粘膜保护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要点及治疗;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表现;肝性脑病、门脉高压的产生机制;腹腔积液形成的原因及实验检查的特点、鉴别方法和处理;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区别及常规处理;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的适应症、禁忌症;肝穿刺活检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消化系统X线检查和消化内镜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了解: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鉴别;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慢性肝病病因及处理;消化内镜常见病理图像的识别;其它诊疗技术.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病种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肝性脑病 慢性胃炎 功能性胃肠病 消化性溃疡 胃癌 脂肪肝 急性胰腺炎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 (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原发性肝癌 自身免疫性肝病 急性胆道感染 要求至少45例.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名称腹腔穿刺术 胃肠减压 消化系统X线检查(读片)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 病种腹腔结核(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 慢性腹泻 慢性胰腺炎 其他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操作名称操作名称胃镜检查术 结肠镜检查术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 肝穿刺活检 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4)血液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各类贫血的临床表现、病因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的要点;溶血性贫血分类及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的特点;正常的止血和凝血机制;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出血特点及诊治原则;急性、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及常用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淋巴瘤分类、分期、诊断依据及治疗;骨髓穿刺及活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MDS)的分类及治疗原则;成分输血的指征及各种输血反应的处理. 了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检查及抢救措施;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常见凝血功能障碍性疾患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在血液病中的应用;各种溶血、出凝血实验室检查的原理、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其它血液疾病.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病种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 急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成分输血及输血反应 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 淋巴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要求至少30例(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名称 骨髓穿刺 骨髓活检术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 病种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多发性骨髓瘤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血涂片和骨髓涂片的解读.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5)肾脏内科 14个月(含肾脏内科门诊1周、血液透析1月) 1.轮转目的 掌握:肾单位和肾脏生理功能;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应用;尿路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急性和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非透析疗法中营养治疗的目的和要求;血液、腹膜透析疗法的适应证;肾功能检查的运用和结果判断;肾穿刺适应症及其禁忌症. 了解: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肾小管疾病和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治原则;肾脏移植的抗排异治疗;其它临床诊疗技术.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急性肾炎综合征 慢性肾炎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无症状尿检异常 IgA肾病 狼疮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糖尿病肾病 尿路感染 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急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 要求至少30例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急进性肾炎. (2)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3)临床知识、技能要求:肾穿刺 (6)内分泌代谢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学、临床表现、治疗及实验室表现;糖尿病分类、病因、诊断标准、临床表现、药物治疗方法、饮食疗法原则、食物热卡计算及实施要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的诊断及抢救;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的方法及意义. 了解:内分泌其它疾病诊断、治疗原则;激素的免疫测定原理、步骤及临床意义;内分泌功能试验(包括兴奋、抑制试验的原理、步骤及意义).内分泌高血压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高催乳素血症及催乳素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糖尿病(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等)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炎 要求至少30例. (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名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指测血糖 常用激素血尿浓度测定标本采集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体重指数(BMI)测定 糖尿病营养食谱处方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 病种病种皮质醇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 尿崩症 高脂血症及高脂蛋白血症 泌乳素瘤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Addison病) 痛风 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肥胖 脑垂体疾病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禁水加压素试验;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7)急诊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急、危、重病人的生命支持理论,心肺复苏(CPR),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CLS)、基础创伤生命支持(BTLS)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的基础知识;常见急救技术的应用;常见急症的病因鉴别、临床表现及处理规范;常见急症辅助检查的选择指征、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常用急救药物的指征、作用、副作用以及具体应用方法(扩容药、血管活性药、强心利尿剂、解痉平喘药、镇痛药、止血药、抗心律失常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 了解:生命支持理论的新进展;心脏呼吸骤停及心肺复苏后综合症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病种发热 急腹症 胸痛 呼吸困难 晕厥 昏迷 休克 心脏呼吸骤停 急性中毒 出血(咯血、呕血、血尿等) 心律失常 要求至少45例. (2)基本技能要求 名称名称心肺复苏术 洗胃术 导尿术 胸腹腔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心电监护 电复律术 呼吸机使用 气管插管术 动静脉穿刺术 危重病人生命支持技术(包括心肺复苏和创伤病人生命支持)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心肺复苏后综合症5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例(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术;机械通气的适应症、不同病症的应用特点和脱机方法等.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国外有关文献综述或读书报告1篇. (8)风湿免疫科 1.轮转目的 掌握:常见风湿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风湿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常见抗风湿药物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 了解:常见湿性疾病自身抗体及相关项目的检测原理;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常见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了解风湿性疾病与其他学科的交互关系,树立疾病诊治的整体观念.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收治或见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痛风? (2)基本技能?了解各种风湿病相关抗体的检测原理,掌握结果判断和临床意义;掌握关节的基本检查法. 3.较高标准 (1)学习病种病种:成人Stills病、系统性硬化症、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白塞病、系统性血管炎. (2)技能要求?掌握关节腔穿刺术、滑液分析及临床意义,初步掌握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疾病的影像学特点. (3)外语能力的要求:?国外最新文献读书报告1篇.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要求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临床各科轮转期间,协助上级带教教师做好实习医师的实习、示教,指导本科生书写病历和病情记录,参加临床示教和病例讨论等,接受临床教学能力的初步培养.通过参加教学实践,使研究生了解学校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掌握临床医学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教学累计工作时间应不少于40学时.临床各科轮转结束后,由教研室写出评语.内科学(肾病)专业教学能力训练要求: 1.教学实践 肾脏医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由导师小组决定,参加教学听课和实践教学,完成一定量教学任务,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领导课堂讨论、带本科生实习、指导硕士生实验等,至少完成1次专题学术报告. 2.学术讲座 内科肾脏学习班;病案讨论(抢救病人、疑难杂症讨论等);学术交流,参加学术报告等.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一)经典著作 1.陆在英主编,内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罗蔚慈主编,内科疑难病例会诊.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林善锬主编,当代肾脏病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4.黎磊石,刘志红主编,肾脏病临床集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5.王海燕主编,现代临床医学内科进展(肾脏内科分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6.王质刚主编,血液净化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郑克立,临床肾移植学(第一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8.Kidney, Sixth edition, edited by Brenner BM, W. B. Saunders Company, 2001; 9. Disease of Kidney, Second edition, edited by Schrier RW, Gottschalk CW, Little Brown Press, 2001; (二)权威期刊 1.中华肾脏病杂志 2.中华医学杂志 3.中华内科杂志 4.肾脏病与透析移植杂志 5.中华糖尿病杂志 6.中国药理学通报 7.Clinical Nephrology 8.Nephron 9.Kidney International 10.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11.American Journal Kidney Disease 12.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Nephrology 13. Current Opinion in Nephrology and Hypertension 14.Hypertension 15.Diabetes 16. Diabetologia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内科学肾病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0201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医学科研设计 M100419 40 2.0 SCI论文的撰写、投稿与审稿 M201307 40 2.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内科学(风湿病)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1) 一、培养目标 总的目标: 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医学事业服务,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教学、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具体包括以下: 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创先争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组织纪律,自觉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做到了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识,具备良好的医德素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爱国守法的优秀医学专门人才. 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学习内科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力求有较扎实的内科学基础.能全面和准确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规范,及时完成日常临床工作记录,病历书写合格规范.熟练掌握常见症状(如发热、呼吸困难、胸痛、腹痛、意识障碍、关节肿痛、腰疼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休克、心功能不全(急性左心衰)、呼吸衰竭、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常见的心律失常等内科急症的急救处理原则. 掌握内科常见诊疗操作,如骨穿、胸穿、腹穿、心电图操作等.能胜任临床带教及辅导实习医生.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和重症监测及处理技术,包括胸部按压、心脏电复律、人工呼吸、呼吸机监测、心电监护、复苏药物等.较熟练阅读内科常见病的X线片、CT等.了解常用内窥镜检查技术和特殊X线造影技术,基本掌握其检查指征和临床意义. 结合本专业具体临床工作特点,在内科学二级学科相关专业轮转,需管理病床数3~6张,并参与值班,整个轮转期间应完成病例30~50例.能较好地独立处理内科二级学科相关疾病的急诊、常见病的诊治和处理原则. 专业知识: 掌握内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包括狼疮性肾炎、神经精神性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主要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未分类脊柱关节病)、骨性关节炎等.掌握常见关节炎的诊断思路和方法;关节液的分析及鉴别诊断;抗核抗体等系列抗体的临床意义;非甾体抗炎药的合理使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狼疮性肾炎治疗的合理治疗.以上内容需结合各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掌握.掌握关节腔穿刺抽液及药物注射治疗,关节检查手法,常见RA及SLE的活动评价,常见关节病X光片诊断. 了解内容:成人Still病、系统性血管炎(包括多发性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白塞病、韦格纳肉芽肿、显微镜下多动脉炎、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抗磷脂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膜炎等.了解腹部B超,CT,MRI,核医学检查的适应证、禁忌症、诊断意义;唾液流量及泪流量测定等. 要求完成的工作:书写大病历10份及完成关节腔穿刺10次,独立阅读常见关节病X线片30次以上. 临床实践能力: 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向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重视培养研究生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的能力,达到培养研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要具有独立进行风湿病学的教学、查房、带教实习生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掌握最新的本专业知识进展,包括最新的诊断标准、诊治指南、最新药物的临床应用等,能独立承担并完成临床疑难和为重病例的实际诊治任务.撰写学术论文,并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 二、研究方向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诊治;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诊治、合并妊娠及预后因素的研究 骨关节炎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风湿免疫病自身抗体致病机制及临床意义; 炎性关节病骨与关节损伤的临床与机制研究; 风湿病骨质疏松研究;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对关节及肾脏损害的研究; 新型抗风湿药物的临床研究;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脱产)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学校的相关规定允许研究生提前或延期毕业.本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只安排在第一学期. 1.脱产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 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所有课程学习. 第二学期:进入学科学习,在本专业内参加日常病区、门诊工作. 第二学年 第三学期:专业课学习,查阅文献,为选题作准备.书写综述,开题报告. 第四学期:参加二级相关学科的轮转工作,查阅文献,进行临床课题研究. 第三学年 第五学期:继续参加本专业内日常病区、门诊工作,进行临床课题研究,完成课题研究,进行资料整理、撰写论文. 第六学期:继续参加本专业内日常病区、门诊工作,大论文撰写及答辩. 2.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4年 具体安排除需参加教学工作和一定的教研室行政工作外,余则与脱产研究生同,只是课题研究时间延长一年,从第二学年起同教研室其它同志一样参加工作. 四、课程设置 详见附表 五、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严格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暂行规定》执行. 各导师指导研究生选题后由学科统一组织公开开题,课题研究工作如期进行后要求研究生向导师小组作论文工作阶段报告和论文工作结束报告. 第二学期开始选题,查阅文献,确定后开题;撰写综述. 第三、四学期:选择研究对象、收集标本、积累资料,着手摸索和掌握研究的技术操作,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有步骤地进行临床科研工作,完成综述和临床研究. 第五学期: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国内外学术会议投稿. 第六学期:完成研究生论文、答辩、论文发表. 各阶段分别填写《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归入本学科研究生后期培养档案.研究生科研原始资料必需完整,经整理、分析、撰写出论文,制备好各种图、表,准备答辩工作,提出答辩申请,进行论文答辩,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学位论文,按照申请学位发表论文规定发表论文. 研究生从第二学期进入系室参加本学科、二级相关轮转学科的临床、门诊和学术活动和政治学习;参与教研室专业课的集体备课、预讲等教学工作;完成6~9学时的实验教学工作.各项教学实践活动的安排由导师和系主任负责,按要求考核. 在读期间必须完成规定论文的撰写和投稿工作,对于成功发表SCI论文者将作为优秀研究生评选的重要标准.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1.专业技能训练内容、时间、时限 进行内科学(风湿病专业)各研究方向相关实验技术的训练和学习,时间安排在第2-3学期.要求阅读英文文献不少于20篇. 同时按照规定在本学科相关的二级学科各专业进行轮转,需管理病床数3~6张,并参与各相关学科的临床一线值班工作,处理各专科的急诊、疑难病案和重症病案的诊治及抢救工作,书写大病历,整个轮转期间应完成病例30~50例.各专科出科时必须经过严格的出科考试和考核工作,并由治疗组组长和科室主任签署轮状鉴定意见并打分. 轮转科室安排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风湿科病房及门诊 15个月 风湿病实验室 2个月 心血管科(含CCU) 1个月 消化内科 1个月 放射科(CT、MRI、超声) 1个月 感染科 1个月 肾脏内科 1个月 神经内科 1个月 急诊(或ICU) 1个月 内分泌科 1个月 呼吸内科 1个月 2.教学活动实践内容、时间、时限 参加内科学(风湿病专业)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包括讲课与实验),不少于60学时,时间安排在第3-4学期,专业进展课讲授安排在每月中旬的周四晚在本学科小教室进行;同时在每月初的周二晚进行研究生例会,轮流进行研究生读书报告会(每位研究生至少2次),并由导师进行旁听、点评.在职研究生于第3学期开始则与教研老师一样安排教学. 每年安排研究生参加本专业的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性风湿病学术会议、各级别的风湿病专业的继续教育学习班,鼓励研究生积极投稿尤其是国际学术会议的英文投稿. 同时积极参加各导师的课题研究工作,承担相应的环节和实验工作. 3.考核 基础理论课的考试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管理规定》执行; 专业课和专业英语以导师指导下自学为主,适当安排课堂讲授以及英语口语讨论,内容包括内科学、风湿病学等;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考核方式为闭卷. 教学及实践技能考核由教研室组织有关专家现场考核. 七、主要专业参考书 (一)经典著作 Keller's Text Book of Rhamatotogy(8th eidtion)Sherine E Gabriel (chief editor) 内科学(8年制及7年制)王吉耀主编 中华风湿病学(第2版)蒋明主编 医学免疫学(第6版)吕昌龙主编 (二)权威期刊 ANN RHEUM DIS(9.11) ARTHRITIS RHEUMA RHEUMATOLOGY(4.21) SCAND J RHEUMATOL(2.21) RHEUMATOL INT(2.21) J RHEUMATOL (3.54) LUPUS(2.73) CLIN EXP RHEUMATOL?(2.6)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附表 内科学(风湿病)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01 专业代码:100201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医学科研设计 M100419 40 2.0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M2013005 40 2.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急救医学技能 M2013093 20 1.0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内科学(传染病)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1)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细菌耐药机制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病毒性肝炎的基础与临床 其他肝病的基础与临床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一、内科学二级学科临床能力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 1.理论内容 学习内科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力求有较扎实的内科学基础.能全面和准确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规范,及时完成日常临床工作记录,病历书写合格规范. 2.技能要求 掌握内科常见诊疗操作,如骨穿、胸穿、腹穿、腰穿、心电图操作等.能胜任临床带教及辅导实习医生.熟悉心肺复苏技术和重症监测及处理技术,包括胸部按压、心脏电复律、人工呼吸、呼吸机监测、心电监护、复苏药物等.较熟练阅读内科常见病的X线片、CT等.了解常用内窥镜检查技术和特殊X线造影技术,基本掌握其检查指征和临床意义. 3.轮转要求 在各科室轮转时,需管理病床数3~6张,参加住院医师值班,整个轮转期间应完成病例30~50例.由各轮转科室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要求掌握相关科室常见病的诊疗常规.临床总轮转时间至少2年. 呼吸内科:1月,心内科:1月, 血液内科:1月,内分泌科:1月, 消化内科:1月,肾内科:1月, 风湿内科:1月,急诊内科:1月, 儿科:1月,CT:1月, 心电图:1月,ICU:1月 感染病科:18月二、内科学(传染病)专业临床能力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 1.学习病种 掌握:病毒性肝炎、伤寒、细菌性痢疾及其它感染性腹泻、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立克次体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肝炎后肝硬化及常见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腔感染及肝肾综合症. 了解:法定烈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肺炭疽等)、乙型脑炎、艾滋病、禽流感、血吸虫病、绦虫病、囊虫病. 2.理论知识 掌握:上述常见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原则.发热皮疹的鉴别诊断,腹水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了解:常用抗病毒药、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的适应症、疗程及毒副作用.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及管理原则. 3.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胸片及腹部CT片阅读,肝病各种检验单的解读,腰穿、腹穿、三腔二囊管压迫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要点. 了解:肝穿刺活检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要点.病毒性肝炎有关病毒标志物的检查方法.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适应症及方法. 要求完成的工作:书写大病历20份及完成以下操作: 腹穿术:5次 腰穿术:1次 三腔二囊管压迫术:1次 胸穿术:1次 肝穿刺术: 3次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教学实践:指导本科和专科实习医师采血、吸氧、导尿、腹穿等操作;指导本科生病史和病程记录书写. 学术讲座:结合自己的综述内容在科内进行讲座.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彭文伟.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学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Hepatology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内科学(传染病)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01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 M2013084 40 2.0 重大传染病的分子致病机制 M2013018 70 3.5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分子生物学 M2013010 80 4.0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2) 第一条 培养目标 同总则 第二条 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2.小儿心血管系统疾病 3.小儿肾脏风湿性疾病 4.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5.新生儿疾病 第三条 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第四条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公共必修课 10.0学分(必修) (1)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 (二选一)1.0学分 (2)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学分 (3)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4.0学分 (4)医用统计方法 3.0学分 2.专业英语 2.0学分 3.专业进展课 2.0学分 儿科学进展、小儿各系统系统疾病进展等 4.专业基础课(至少2门)3.0-5.0学分 根据临床研究方向与导师自研究生课程中选择 第五条 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一、学习病种 分别见各系统疾病要求 二、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 (一) 理论知识 1.掌握 (1) 小儿各系统生长发育的基本特征,儿童保健知识. (2) 儿科各系统典型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包括:上感、支气管炎、哮喘、神经系统感染、癫痫、脑性瘫痪、肺炎、腹泻病、胃炎、贫血、血小板少性紫癜、川崎病、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常见先心病、心肌炎、心力衰竭、新生儿常见疾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黄疸、感染),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营养不良及常见维生素缺乏病等. (3) 常见寄生虫病的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如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等. (4) 小儿常见传染病的防治与管理知识,如麻疹、水痘、猩红热、菌痢、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炎、甲肝、乙肝、结核、脊髓灰质炎等. 2.熟悉 (1) 长期发热、皮疹、呕吐、惊厥、腹痛、黄疸、发绀、头痛的鉴别诊断程序. (2) 小儿常见危重症的诊治方法,如心跳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术、高热惊厥、脱水酸中毒、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颅压增高、休克、常见中毒等. (3) 儿童用药特点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3.了解小儿心理行为特点. 4.其余见各疾病具体要求. (二) 临床技能 1.能全面系统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规范、及时完成日常临床工作记录、书写正规合格病历不少于20份. 2.掌握 (1) 心肺复苏ABC要点 (心脏按压、开放气道、正压通气)及复苏药物的应用. (2) 结核菌试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3.熟悉 (1) 血气分析的一般临床应用意义. (2) 小儿正常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特点. (3) 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4) 儿内科常用诊疗操作技术,如腰穿、骨穿、胸穿、腹穿、硬膜下穿刺、氧疗、雾化吸入等. (5) 各种监护仪、输液泵的正确使用方法 (如心率、呼吸、无创血压、心电等). (6) 小儿胸部X线片. 4.了解CT、MRI的一般知识. 5.能胜任对实习医师的带教工作. 6.其余见各疾病具体要求. 三、各系统分别要求 神经系统疾病 (一) 理论知识 1.掌握 (1) 小儿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2) 小儿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方法. (3)小儿脑瘫、癫痫的诊断方法 2.熟悉 (1)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鉴别要点. (2) 小儿惊厥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 (3) 惊厥持续状态的诊断及处理. 3.了解癫痫分型、病因及治疗原则. (二) 临床技能 1.掌握 (1)小儿神经物理康复技术 (2)神经系统检查、穿刺技术 2.熟悉 (1) 脑电图报告的临床意义,典型异常脑电图 (2) 头颅MR及CT检查的适应证,基本阅读. 3.了解肌电图、肌内活检、脑血流图、脑超声检查、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脑MRI检查适应证.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 理论知识 1.掌握 (1) 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的常用分类方法. (2) 常见左向右及右向左分流先心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治疗原则及手术时间的选择等. (3) 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 2.熟悉 (1) 小儿先心病常见合并症 (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缺氧发作等)的诊治. (2) 心肌疾病的分类,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3) 小儿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4) 其他系统疾病导致心血管改变的诊治,如风湿热、川崎病、红斑狼疮、肥胖症、高血压等. (二) 临床技能 1.掌握正常小儿心电图特点. 2.熟悉 (1) 先天、后天性心脏病的X线胸片、心电图、心脏B超等检查. (2)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 3.了解心导管检查、心包穿刺的适应证和禁忌症. 肾脏疾病 (一) 理论知识 1.掌握 (1) 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分类. (2) 急性肾炎的诊断、并发症及治疗原则. (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激素治疗方案、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副作用. (4) 血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程序. (5) 泌尿系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熟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 临床技能 1.熟悉 (1) 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的适应证、禁忌症、操作方法及并发症. (2) 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如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等. 2.了解 (1) 肾活检新技术. (2) 肾造影、超声检查及CT等肾脏影像学检查技术. 呼吸系统疾病 (一) 理论知识 1.掌握 (1)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2) 喉、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原则. (3) 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方法. (4) 呼吸系统常用抗生素、止咳、平喘、祛痰药物的基本药理知识及临床应用原则. 2.熟悉 (1) 各种肺炎的特点,重症肺炎及并发症的诊治. (2) 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3) 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4) 熟悉肺结核的分类. 3.了解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二) 临床技能 l.掌握 (1) 胸部X线片阅片. (2) 血气分析. (3) 机械通气的适应证. 2.熟悉 (1) 动脉采血技术. (2) 胸腔闭式引流适应证和方法. 3.了解 (1) 肺功能检测方法、分析肺功能状态. (2)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果分析及肺活检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疾病 (一) 理论知识 1.掌握 (1) 新生儿的分类及其特点和护理,尤其是早产儿的管理. (2) 新生儿的用药特点及剂量. (3) 新生儿期的化验正常值. 2.熟悉常见疾病的诊治,如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湿肺、肺透明膜病、肺出血、新生儿黄疸、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新生儿出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硬肿症、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脐炎、肺炎、破伤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先天呕吐及消化道畸形的鉴别、新生儿惊厥的鉴别、青紫型先心病的初步诊断和处理、常见的外表畸形,如21三体综合征等. (二) 临床技能 1.掌握 (1) 新生儿窒息复苏术. (2) 暖箱、抢救台 (开放式暖箱)、输液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 (3) 蓝光治疗的适应证与方法. 2.熟悉新生儿的液体疗法. 3.了解新生儿换血疗法. 内分泌与遗传代谢病 (一) 理论知识 1.掌握 (1) 传统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生理. (2) 小儿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管理及糖尿病昏迷的急症处理. (3) 小儿身材矮小、肥胖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 先天愚型、苯丙酮尿症的诊断和治疗. (5) 常见甲状腺疾病 (甲亢与甲低)的诊断和治疗. 2.熟悉 (1) 垂体性侏儒症、尿崩症的诊断方法与治疗. (2) 小儿性早熟的诊断与治疗. 3.了解染色体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二)临床技能 熟悉 (1) 常用内分泌腺体功能试验的应用方法与判断结果. (2) 骨龄发育特点及阅读X线光片. 血液系统疾病 (一) 理论知识 1.掌握 (1) 骨髓及其他造血器官的生理功能,血细胞生存及造血的调节. (2) 各年龄阶段血象特点和正常值. (3) 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的病因、诊断和防治. (4)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临床和实验室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和预后. 2.熟悉 (1) 常见小儿贫血、溶血性贫血、出血性疾病的分类、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与治疗.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分型、诊断标准,名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与疗效评价. (4) 抗肿瘤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的应用. (5) 成份输血的指征、输血适应证及反应的处理. 3.了解骨髓移植、干细胞移植的适应证. (二) 临床技能 1.掌握 (1) 骨髓穿刺技术及其适应证和禁忌症. (2) 各种正常血细胞形态学特点. 2、能分析血常规、骨髓、凝血象和溶血象的报告单. 3、了解骨髓细胞形态,能正确辨认. 消化系统疾病 (一)理论知识 l.掌握 (1) 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特点与生理功能. (2) 口腔粘膜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 小儿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与治疗. (4) 小儿腹泻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 (包括液体疗法). 2.熟悉 (1) 组胺H2受体阻断剂的药理作用. (2) 小儿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 (3) 小儿胃肠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点与诊治原则. (4) 小儿常见肝胆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5) 婴幼儿及儿童期黄疸的发病机制、鉴别诊断. (6) 小儿急腹症 (如阑尾炎、肠套叠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了解 (1) 小儿消化道畸形的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2) 小儿呕吐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 临床技能 熟悉 (1) 腹腔穿刺术及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 (2) 胃电图、胃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3) 消化系统常见病的X线片特点. 风湿病(一) 理论知识 1.掌握 (1) 风湿病学及免疫学相关理论知识. (2)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各型的诊断与治疗. (3) 风湿热、血管炎综合征 (如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 2.熟悉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实验室特殊检查及免疫损伤分型,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则. (2) 皮肌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及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3) 儿童脊柱关节病的特点. (4) 风湿性疾病用药特点. (二) 临床技能 1.掌握风湿病的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及阅读报告单. 2.了解风湿病骨关节影像学检查的改变. 本科室轮转 轮转时间 儿科一病区 4个月 儿科二病区 4个月 儿科三病区(新生儿) 4个月 儿科四病区(小儿神经康复中心) 4个月 其他临床科室轮转 神经内科 1个月 心血管内科 1个月 感染科 1 个月 心电图 1个月 小儿外科 1个月 放射科 1 个月 四、轮转科室安排 说明:临床时间共24个月,其中本专业病区12个月,其他三个病区各3个月,其他临床医技科室和成人内科相关科室,根据专业需要选择,轮转不少于3个科室,时间不少于3个月. 第六条 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要求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熟悉本专业医学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选定本研究方向的教学内容,参加教学听课和实践教学,锻炼和提高组织教学和教学表达的能力,至少完成1次专题学术报告.临床各科轮转结束后,由教研室写出评语.儿科学教学能力训练要求: 1.教学实践 儿科学医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由导师小组决定,参加教学听课和实践教学,完成一定量教学任务,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领导课堂讨论、带本科生实习、指导硕士生实验等,至少完成1次专题学术报告. 2.学术讲座 儿科学习班;病案讨论(抢救病人、疑难杂症讨论等);,参加1次学术交流. 第七条 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第八条 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第九条 专业参考书目及期刊 一、论著 1.《儿科学》(第八版) 王卫平主编 2.《小儿心脏病学》杨思源主编 3.《小儿血液病学》黄韶祖主编 4.《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左启华主编 5.《小儿肾脏病学》杨霁云主编 6.《小儿内分泌学》颜纯主编 7.《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张梓荆主编 8.《儿童保健》郭迪主编 9.《实用用新生儿学》金汉珍主编 10.《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胡亚美等主编 二、期刊 1.《中华儿科杂志》 2.《国外医学》(儿科分册) 3.《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4.《临床儿科杂志》 5.《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第十条 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老年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3) 第一条 培养目标 同总则 第二条 研究方向 一、老年医学(呼吸系病)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肺癌的临床与发病机制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及干预治疗 肺损伤的基础研究 肺部感染 二、老年医学(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1.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2. 糖尿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三、老年医学(心血管系病) 1、高血压病 2、老年冠心病 3、心力衰竭 第三条 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第四条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学分要求:硕士专业学位实行学分制,课程总门数不少于8门,学位课程总学分要求不少于16学分. 1.公共必修课 10 学分(必修) (1)自然辩证法 2.0学分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学分 (3)研究生英语 4.0学分 (4)医用统计方法 3.0学分 2.专业英语 2.0学分(必修) 3.专业进展课:老年医学进展 2.0学分(必修) 4.专业基础课 3.0-5.0学分(必修,至少2门) 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分子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 5.选修课:(可从以下课程中选择)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SCI论文的撰写、投稿与评审 动物实验 细胞培养 医学影像学进展 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临床流行病学 循证医学 第五条 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一、老年医学(呼吸系统疾病) 1.学习病种(包括掌握内容和了解内容) 掌握内容: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代偿、失代偿期)、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炎(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肺癌、肺脓肿、肺结核、气胸、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了解内容: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间质性肺病、先天性肺囊肿、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部真菌感染,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 2.理论知识 掌握内容: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动脉血气分析、酸碱平衡和电解质代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支气管哮喘的GINA、关于COPD的GOLD方案,胸腔积液鉴别诊断,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和并发症,副癌综合症等. 了解内容: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全身疾病的肺部表现,COPD研究进展等. 3.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内容:掌握老年呼吸内科疾病常见疾病胸片和CT及MRI等影像学表现,掌握胸腔穿刺术和胸腔闭式引流术,骨髓穿刺术,腹腔穿刺术,腰穿术,氧气治疗的方式、方法,正确使用无创呼吸机,肺功能,动脉血穿刺术,要求全面准确询问病史,掌握体格检查并获得满意体检结果,掌握严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正规书写病历、全部病历质量必须达到甲级要求(按三甲医院要求),掌握老年人呼吸系统各种常见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掌握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掌握老年人常见急诊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心肺复苏技术,抗菌药物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正确用法. 了解内容:了解重症监护:包括心电监护、呼吸监护;了解超声雾化治疗,人工气道的管理及有创机械通气、无创呼吸机的调节与应用,了解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和经皮肺穿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PET-CT等. 要求完成的工作:独立管理床位数6-8张,完成病例数40-60例,熟练使用床边肺功能仪. 并完成以下操作: 操作名称 ≥(次) 操作名称 ≥(次) 胸腔穿刺 30-40 胸腔闭式引流 20-30 无创通气呼吸机 20-30 股动脉穿刺术 50 4.轮转科室安排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老年呼吸病房(包括呼吸监护) 16个月 腔镜中心 3个月 老年心血管病房(包括CCU) 1个月 放射科 1个月 老年内分泌病房 1个月 肺功能 1个月 CT室 1个月 二、老年医学(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1.学习病种(包括掌握内容和了解内容) 掌握内容: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ushing 病、垂体功能减退症、垂体瘤、甲亢危象、肾上腺危象、低血糖症、骨质疏松症等. 了解内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症、嗜铬细胞瘤、伴瘤综合症等 2.理论知识(包括掌握内容和了解内容) 掌握内容:老年内分泌学基本理论知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原则,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的治疗原则,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诊断及药物治疗原则,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诊断及药物治疗原则,Cushing综合征的病因分类及与Cushing病的鉴别诊断. 了解内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嗜铬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改变等. 3.临床基本技能(包括掌握内容、了解内容和要求完成的工作) 掌握内容:掌握老年内分泌科一些基本疾病如糖尿病、甲亢及甲减等疾病的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法,血糖的监测、动态血糖的监测,掌握一些内分泌危重症疾病的救治方法,如甲亢危象、肾上腺危象及低血糖症等,掌握老年内分泌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求全面准确询问病史,掌握体格检查并获得满意体检结果,掌握严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正规书写病历、全部病历质量必须达到甲级要求(按三甲医院要求),掌握老年医学各种常见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掌握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掌握医学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心肺复苏技术,抗菌药物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正确用法. 了解内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症、伴瘤综合症等一些少见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方法. 要求完成的工作:独立管理床位数6-8张,完成病例数40-50例,血糖监测病例数50例,动态血糖监测病例数30例,抢救内分泌科各种危重病例个5例,正规病例(按三甲医院要求)书写50份. 4.轮转科室安排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老年内分泌病房 16个月 放射科 1个月 老年呼吸病房(包括呼吸监护) 2个月 CT室 1个月 老年心血管病房(包括CCU) 2个月 医学影像科(含超声和核医学室) 1个月 心电图室 1个月 三、老年医学(心血管系病) 掌握内容: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分类;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分型、诊断和处理;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常见心脏病X线诊断;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等. 了解内容: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临时心脏起搏术等操作技术.了解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 2.理论知识 掌握内容老年病学基本理论知识,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理生理,高血压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抗栓治疗药代和药动学. 了解内容:心律失常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新近展,心脏介入治疗研究进展等. 3.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内容:掌握老年心血管疾病疾病常见疾病心电监护、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和冠脉CTA等影像学表现,掌握心包穿刺,胸腔穿刺术和胸腔闭式引流术,骨髓穿刺术,腹腔穿刺术,腰穿术和动脉血穿刺术.掌握老年病学基本理论知识,要求全面准确询问病史,掌握体格检查并获得满意体检结果,掌握严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正规书写病历、全部病历质量必须达到甲级要求(按三甲医院要求),掌握老年医学各种常见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掌握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掌握医学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心肺复苏技术,抗菌药物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正确用法. 了解内容: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起搏治疗. 要求完成的工作:独立管理床位数6-8张,完成病例数40-50例,使用床边心电监护仪并书写报告20-30例次,采集动脉血50例. 4.轮转科室安排 科室时间(月) 老年心血管内科(含CCU) 16 老年内分泌科 2 老年呼吸内科(包括呼吸监护) 2 心电图室 2 医学影像科(含超声和核医学室) 1 心脏彩超室 1 第六条 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要求老年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熟悉本专业医学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选定本研究方向的教学内容,参加教学听课和实践教学,锻炼和提高组织教学和教学表达的能力,至少完成1次专题学术报告.临床各科轮转结束后,由教研室写出评语. 1. 教学实践 由导师小组决定,参加教学听课和实践教学,完成一定量教学任务,形式可以是讲课、参加课堂讨论、带本科生实习. 2.学术讲座 参加本学科内每周一次的读书讲座和病例讨论;参加学术交流,参加学术交流,院内相关学术报告等. 第七条 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第八条 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第九条 专业参考书目及期刊 一、老年医学(呼吸系疾病) 1. 现代老年医学 2. 现代呼吸病学 3.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4. 国际呼吸杂志 5. Chest 6.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7. Lung 二、老年医学(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1.现代老年医学 2.现代内科学(基础部分) 3.Brain 4.journal of endocrinological investigation 三、老年医学(心血管系病) 1.老年心脏病学 2. 医学统计学 3.Circulation 4.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第十条 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4)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 老年神经病学(如脑衰老、老年期痴呆、帕金森病) 2. 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脑动脉瘤) 3. 神经心理学(如记忆、情绪、语言、视-空间技能、执行功能) 4. 睡眠障碍(病理生理学、后果、诊断、治疗、)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具体内容是详细制定轮转科室、轮转时间、轮转目的、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等) 培训方法: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养时间为3年,采取神经内科与相关临床科室轮转的方式进行. (一)临床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 轮转科室名称 时间(月) 轮转科室名称 时间(月) 神经内科 12 神经外科 2 内分泌科 1 神经电生理 1 呼吸内科 1 医学影像 2 心脏内科 2 急诊科 1 神经内科N-ICU 2 (二) 理论培训内容和要求 培养项目 参加要求(≥学时) 神经病学 120 内科学 60 医学影像学(包括CT、MRI 、SPECT、PET、TCD等) 40 神经电生理学(包括 肌电、脑电、诱发电位) 20 病例讨论 40次注:理论培养内容应为自学与授课两种形式相结合.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神经内科(12个月) 1.轮转目的 初步掌握神经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定位、定性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脑梗死 30 脑出血 20 脑炎 5 脑膜炎 5 癫痫 10 偏头痛 3 帕金森病 10 脊髓病 5 多发性硬化 2 吉兰-巴雷(Guillain-Barre)综合征 10 单神经病或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5 (2)基本技能要求: 名称例次(≥) 规范完整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与定位 60 腰穿10 肌电图阅读 20 脑电图阅读 20 头颅和脊柱CT阅片 80 头颅和脊柱MRI阅片 80 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应能进行正规、系统的神经系统检查;掌握腰穿适应证、禁忌证及正确操作步骤.能识别正常头部CT、MRI神经影像学定位,辨别脑血管病影像学改变.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阿尔茨海默病 5 运动神经元病 5 多系统萎缩 3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3 多发性肌炎 3 重症肌无力 3 (2)临床知识及较高技能要求:在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较高标准中炎性和变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熟悉脑炎、癫痫等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脑电图改变;掌握炎性和变性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表现,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3)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能阅读专业外文文献和进行简单的医学英语对话.能对实习和见习医生进行专业理论指导.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可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 (二)神经内科ICU (2个月) 1.轮转目的 熟悉:神经内科ICU或急诊室常见疾病的诊疗规程,着重掌握多脏器功能衰竭、癫痫持续状态、高颅压及脑疝、肌无力危象的诊断与急救;掌握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了解: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 2.基本要求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高颅内压及脑疝 5 癫痫持续状态 5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5 心、肺功能衰竭 5 肌无力危象 1 (2)基本技能要求:能熟练进行心肺复苏和气管插管的操作,并能掌握呼吸机正确使用方法. (三)心脏内科(2个月) 1.轮转目的 初步掌握心脏内科常见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熟悉心脏内科物理检查及心电图结果分析. 2.基本要求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心肌梗死 10 心力衰竭 10 心律失常 10 原发性高血压病 15 瓣膜、心肌病 5 基本技能要求 名称例(次) 心电图操作 30 心脏电复律 2 掌握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处理;高血压病及抗心律失常的用药原则;掌握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 (四)呼吸内科(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呼吸内科常见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熟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改变;能正确分析血气分析、痰培养等检查结果;熟悉抗生素的应用.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上呼吸道感染 10 肺炎 10 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 呼吸衰竭 5 (2)基本技能要求: 种类例数(≥) 吸痰术 10 次 胸腔穿刺术 2 例 肺部X线阅片 20 张 肺部CT阅片 20 张 呼吸机操作 5 次 (五)内分泌科(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糖尿病治疗用药原则和胰岛素使用方法; 了解:糖尿病饮食疗法,熟悉食物热卡计算及快速血糖测定方法; 重点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及处理原则.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名例数(≥) 糖尿病 1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 (2)基本技能要求: 名称例数(≥) 快速血糖测定 5 糖耐量试验 5 (六)神经外科 2个月 1.轮转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基本要求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名例数(≥) 颅脑外伤 5 蛛网膜下腔出血 2 胶质瘤 3 脑膜瘤 2 脑脓肿 1 垂体瘤 1 脊髓肿瘤 1 (七)急诊科(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技术. 熟悉:急诊医学的概念与诊治处理流程;常用的急诊抢救药物的使用.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急性发热 5 休克 3 心脏病发作 3 急性中毒 3 呼吸困难及窒息 3 其他 5 (2)基本技能要求: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技术(参与实际操作≥2例)、心电监护(参与实际操作≥5例),参与洗胃术实际操作及掌握昏迷的鉴别诊断等.参与抢救各种急诊病例.了解常用抢救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注意惊恐发作、自杀及中毒患者的处理. (八)医学影像科 2个月(CT室、 MRI室各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系统的、正规的CT、MRI读片方法和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神经影像学表现. 2、基本要求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名例数(≥) 脑梗死 20 脑出血 20 蛛网膜下腔出血 10 颅内及椎管内肿瘤 10 脑炎10 脑血管畸形 10 脑膜炎 5 中枢系统脱髓鞘病 5 椎间盘突出 5 脑寄生虫病 3 颅脑、脊柱外伤 3 (九)神经电生理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熟悉: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基本要求 学习种类和例数要求: 种类例数(≥) 脑电图阅读 30 肌电图阅读 30 诱发电位 20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1.教学实践:在本科和其他各科轮转期间协助上级带教教师指导本、专科实习医师病历书写和诊疗操作工作,参加示教和疑难病例讨论.在担任住院总医师期间承担本、专科实习医师小讲座5-8次,承担一个小班的本、专科学生神经内科见习带教工作. 2.学术讲座:参加神经内科示教和疑难病例讨论,主讲学科内讲座2次.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神经病学》(吴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八年制,2005年) 《神经病学》(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体层摄影和磁共振成像》(沈天真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Text Book of Neurology》(edited by Rowland L.P. Merritt, 9th edition, Williams & Wilkins, Baltimore, 1995)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临床神经病杂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国际脑血管疾病杂志 Neurology Annals of Neurology Archive of Neurology Brain, Stroke Epilepsy Lancet Neurology Nature Medicine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神经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04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 M2013075 40 2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M2013005 40 2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105105)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临床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儿童精神病学、成瘾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精神药理学、心身医学及联络会诊精神病学.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神经病学的关系密切,与其他临床学科也有广泛联系,如精神因素影响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防的各个环节,综合医院的精神障碍十分常见.本学科包括老年精神病学、儿童精神病学、成瘾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精神药理、心身医学、联络会诊精神病学等亚专业.精神科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3年.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获得临床执业医师所必需的临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精神医学与生物医学相统一的整体医学意识,达到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要求. 二、培训方法 精神科专科医师培养为期3年,以培养通科和普通精神科临床工作能力为首要任务,培养方式主要为内科各科(包括神经内科)、急诊科、普通精神科病房轮转,完成规定的临床技能培养量化指标和指定的自学内容等. 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 年度轮转科室名称 时间第1~3年 神经内科 3个月 急诊科 3个月 心血管内科 1个月 呼吸内科 1个月 消化内科 1个月 血液内科 1个月 肾脏内科 1个月 内分泌科 1个月 普通精神科病房 12个月 精神科轻症病房或临床心理科 6个月 精神科(或医学心理科、心身科)门诊 6个月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神经内科 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神经系统查体的基本技能,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痴呆、癫痫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熟悉:其他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大脑疾病的影像学检查与诊断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2.基本要求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病房): 病种例数(≥) 脑血管疾病 5 脑变性疾病 3 中枢系统感染 2 周围神经疾病 3 脑肿瘤(颅内高压) 3 脊髓炎 2 其他 2 (2)基本技能要求:管理床位不少于4张,新收病人不少于10例;书写规范大住院病历3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20人次,达到质量要求并完成基本训练. 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系统的神经系统查体 20 阅读头颅CT或MRI或EEG 20 (3)外语要求: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外语,学习并掌握神经科基本专业词汇,能够阅读和正确理解神经科专业文献. 3.参考书刊 《神经病学》《实用内科学》;《中华神经科杂志》等. (二)急诊科 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技术. 熟悉:急诊医学的概念与诊治处理流程;常用的急诊抢救药物的使用.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急性发热 5 休克 3 心脏病发作 3 急性中毒 3 呼吸困难及窒息 3 腹痛 3 其他 5 (2)基本技能要求:急诊值班(含夜班)至少10次.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技术(参与实际操作≥5例)、心电监护(参与实际操作≥5例),参与洗胃术实际操作及掌握昏迷的鉴别诊断等.参与抢救各种急诊病例.了解常用抢救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注意惊恐发作、自杀及中毒患者的处理. (三)心血管内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心血管疾病的体检;心电图检查. 熟悉: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常见心脏疾病的影像学检查. 2.基本要求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高血压病 5 冠心病 3 心肌炎与心肌病 2 心功能衰竭 3 心律失常 3 (2)基本技能要求:应管病床数不少于4张,新收治病人至少4人.书写规范大病历2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10人次;心电图检查操作并阅读所查患者的心电图不少于20例;心脏疾病的影像学检查阅片不少于10例. 3.参考书刊 《内科学》;《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 (四)呼吸内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熟悉:其他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原则;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学检查;呼吸功能检查技术. 2.基本要求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慢性阻塞性肺病 3 支气管扩张或呼吸道感染 4 哮喘 2 (2)基本技能要求:应管病床数不少于3张,新收治病人至少3人.书写规范大病历2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10人次;阅读X线胸片不少于10例. 3、参考书刊 《内科学》;《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 (五)消化内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熟悉:其他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原则;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化验检查、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判别. 2.基本要求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胃十二指肠溃疡 3 肝癌 2 肝硬化或腹腔积液 3 急性胰腺炎 1 其他 1 (2)基本技能要求 应管病床数不少于4张,新收治病人至少4人.书写规范大病历2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10人次;阅读腹部影像摄片不少于10例. 3.参考书刊 《内科学》,《中华消化科杂志》等. (六)血液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白血病、紫癜、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熟悉:其他临床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基本要求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白血病 3 贫血 2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 骨髓瘤 1 其他 1 (2)基本技能要求:应管病床数不少于4张,新收治病人至少4人.书写规范大病历1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10人次;骨髓穿刺及涂片不少于1例. 3.参考书刊 《内科学》,《中华血液科杂志》等. (七)肾脏内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常见肾小球疾病和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肾功能检查的运用和结果判断. 熟悉:透析及肾脏移植病人的治疗及相关并发症.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肾小球肾炎 3 尿路感染 3 肾功能衰竭 2 透析治疗病人 1 其他 1 (2)基本技能要求:应管病床数不少于4张,新收治病人至少4人.书写规范大病历2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10人次. 3.参考书刊 《内科学》,《中华肾脏内科杂志》等. (八)内分泌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糖尿病及常见慢性合并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各项指标的判断等. 熟悉: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相关疾病等其他临床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糖尿病 4 甲状腺功能亢进 3 其他 3 (2)基本技能要求:应管病床数不少于4张,新收治病人至少4人.书写规范大病历2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10人次;掌握内分泌功能试验及测定的标本留取要求. 3.参考书刊 《内科学》,《中华内分泌杂志》等. (九)精神科普通病房 12个月 1.轮转目的 此阶段侧重于精神科普通病房日常工作.通过培训达到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职业要求:独立准确地收集病史,进行精神检查,提出治疗方案;具备独立正确地处理精神科临床常见问题的能力. 掌握:精神病学基本理论知识;临床晤谈和沟通技能,采集病史和精神检查的技能,资料分析和总结技能,病历书写技能;常见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精神科主要药物治疗、一般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技能;精神病科急症常见问题的处理. 熟悉:精神科临床常用的量化评估技术;精神科文献查阅. 了解:精神病学最新理论和技术进展. 病房轮转分配:至少轮转二个病房. 2.基本要求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器质性精神障碍 5 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 35 心境障碍 20 物质依赖 2 其他 10 (2)基本技能要求:应管理病床不少于4张,平均每月收新病人不少于2人次,共收新病人不少于24人次,共管病人不少于48人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住院病历不少于24份.病历书写要求甲级病历合格率95%以上.不允许出现丙级病历了解改良电抽搐治疗的操作流程.. 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系统的精神检查 30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 10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 10 TESS量表检查 10 PANSS量表或BPRS量表检查 30 CGI工量表 10 Yong躁狂量表评定 10 3.科研与教学 学习临床科研方法,利用业余时间结合临床实际进行个案报道和科研综述,写出1篇以上具有一定水平的临床报告或综述.为进一步的临床科研打下基础. 协助上级医师带教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和教学培训.参加全院病例讨论或会诊5次,本科生实习带教3次. 4.外语要求 通过学习,具备较熟练的阅读并准确理解精神病学外文原版书籍和杂志的能力、一定的外语听、说、写的能力,翻译外文专业文献至少2篇. 5.参考书刊 《精神医学进修讲座》;《精神病学》;《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ry》; ICD-10和DSM-IV(或最新版本);《精神药理学》;《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等. (十)精神科轻症(或临床心理科、心身科)病房 6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神经症与应激相关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心理生理障碍等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熟悉:其他临床心理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常用心理测验与心理治疗的方法,以及危机干预的策略.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焦虑障碍 10 应激相关障碍 2 躯体形式障碍 2 心理生理障碍 5 其他 5 (2)基本技能要求:管理床位不少于4张,新收病人不少于10例;书写规范大住院病历6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20人次,达到质量要求并完成基本训练. 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系统的精神(心理)检查 10 人格测验 5 智力测验 5 其他心理评估量表 10 心理治疗与咨询(包括个别与集体) 10 (3)外语要求:学习并掌握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基本专业词汇,能够阅读和正确理解本专业的文献. 3.参考书刊 《医学心理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 (十一)精神科(或医学心理科、心身科)门诊 6个月 1.轮转目的 此阶段侧重于精神科门诊的日常工作.通过培训达到能够独立准确地收集病史,进行精神检查,提出治疗方案并掌握精神科辅助检查以及各类精神药物处方的能力. 掌握:临床面谈和沟通技能,在短时间内采集病史和精神检查的技能,资料分析和总结技能,病历书写技能;常见精神障碍的综合分析、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精神药物和物理治疗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相互作用; 熟悉:精神科疑难病例的诊治. 2.基本要求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器质性精神障碍 3 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 50 心境障碍 20 其他 10 (2)基本技能要求:应每周参加精神科门诊不少于3天,平均每周参与接诊人次不少于60人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首次就诊患者的门诊病历不少于20份. 3.参考书刊 《精神病学》;《精神科门急诊手册》等.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二年级进行带教(见习)试讲,由教研室组织督导,成绩合格者准予临床带教.带见习时数不少于10学时,且学生反馈意见良好. 在临床轮转期间指导医学本科实习生人数不少于10人,要求认真负责,按照实习生大纲规定教授知识,并如实填写实习生成绩,反馈意见良好. 参加和掌握本科生教学及部分进修医师的带教工作.在老师指导下给专科或本科生讲大课5--10学时,给进修生讲课不少于4学时.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参考书刊 (一)经典著作 1. 郝伟、于欣、徐一峰主编,精神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教程.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2. 沈渔邨主编: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第五版.; 3.Gelder M, et al. 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ry.3r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4. Kaplan, H., et al. Synopsis of Psychiatry (7th edn). Williams & Wilkins,1994. 5.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最新版本) (二) 重要期刊杂志 1.中华精神科杂志 2.中国神经精神病学杂志 3.上海精神医学 4.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5.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6.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7.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8.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9.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10. Schizophrenia Research 11.Psychiatry Research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05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行为理论与行为干预实践 M2013031 40 2.0 药物代谢动力学 M2013059 20 1.0 普通心理学 M2013073 40 2.0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 M2013075 40 2.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循证医学 M2013030 40 2.0 医患沟通学 M2013072 48 2.5 SCI论文的撰写、投稿与审稿 M2013088 40 2.0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6) 一、培养目标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二)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与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以下同)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合格的临床工作水平; (三)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四)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遗传性皮肤病(银屑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 2.美容皮肤病学(光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3.性传播疾病(梅毒的发病机理与治疗) 4.免疫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一)学习年限 一般为三年,重点突出临床技能的培养.其中课程学习半年,临床能力训练两年半(含论文工作). 时间安排如下: 第1学期:集中上课,完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的学习.在不影响课程学习的情况下,开始进入导师所在科室进行临床能力训练. 第2-5学期:进入临床各科室,进行临床轮转及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安排专业课与专业外语的学习和考试;进行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完成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开题报告最迟在第4学期内完成并上报). 第6学期:继续进行临床能力训练,撰写学位论文,通过预答辩和答辩. (二)培养方式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导师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科主任负责管理、导师负责指导、小组成员分工指导,加强集体培养,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四、课程设置 (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课程(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外语)和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培养实行学分制,课程总门数不少于8门.学位课程总学分要求不少于16学分: 1、公共必修课 10 学分(必修) (1)自然辩证法 2.0学分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学分 (3)研究生英语 4.0学分 (4)医用统计方法 3.0学分 2、专业英语 2.0学分(必修) 3、专业进展课 2.0学分(必修) 4、专业基础课 3.0-5.0学分(必修,至少2门) (二)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三)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教研室统一组织开课和考试.授课小组一般应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主要采取教(导)师讲授、辅以研讨、阅读文献、自学等方式组织学习.考试成绩由各教研室于第五学期前填写《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专业进展课、专业外语成绩报告单》经各院系汇总后交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一)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表 No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备注 1 肾内科 1个月 2 呼吸内科 1个月 3 感染科 1个月 4 儿科 1个月 5 皮肤性病科病房 2个月 6 皮肤病性病门诊 12个月 7 皮肤美容门诊 1个月 8 皮肤病性病临床检验 2个月 9 实验室平台 9个月 (二)相关临床科室轮转(肾内科、呼吸内科、急诊内科和儿科各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内科常见急重症的抢救原则,重点是:急性心功能与呼吸功能不全的病因、诊断方法与早期处理;心肺复苏;各种类型休克的病因、诊断与处理;水、电介质与酸碱代谢失衡的原因、诊断与处理;抗生素合理应用;胸腔、腹腔、骨髓穿刺术;心电图机的使用. 熟悉:与皮肤性病相关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常规;常见危重病人的抢救.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分类、诊断与处理原则;呼吸机及心电监护仪等设备的使用. 2)基本要求 (1)病种及例数要求: 科室 病例 例数(≥) 肾脏内科 狼疮肾 5 紫癜肾 5 肾功能衰竭 5 肾小球肾炎 5 尿路感染 5 呼吸内科 呼吸功能不全 5 肺炎 5 肺结核 5 胸肺部肿瘤 5 感染科 败血症 5 感染性休克 5 水痘 5 儿科 根据儿科要求制定标准和考核 3)考核 记录所诊治患者的科室床号或姓名、病种,心电图及心电监护仪、呼吸机使用和心肺复苏次数.由所在科室指导教师签字;所在科室指导教师对轮转医师的工作态度与业务能力作出评价. (三)、皮肤性病科病房(2个月) 1.轮转目的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进行基本功训练,要求做到住院病历的书写系统、完整、整洁,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逻辑性.能够对本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等做出初步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在病历书写中有所体现.基本掌握皮肤病性病常见住院病种及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对重危或疑难病例能独立作出基本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并提出初步诊断与处理意见. 2.基本要求 (1)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皮炎湿疹类疾病 5 银屑病(含寻常型、红皮病型、脓疱型及关节型) 5 带状疱疹 5 天疱疮或类天疱疮 2 皮肤血管炎(如结节性红斑、硬红斑、过敏性紫癜等) 2 药疹 2 红皮病 2 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 5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5 性传播疾病 5 (2)基本技能要求 书写完整住院病历:≥20例.承担住院病人的诊治:≥20例.熟练掌握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及处理方法;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的适应证、方法及注意事项;常用免疫抑制药物在皮肤病性病的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四)、皮肤性病门诊(含美容门诊和皮肤病性病临床检验,15个月) 1.轮转目的 能熟练正确地诊治本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并逐步独立处理本科一些少见病和疑难杂症.熟练掌握皮肤病/性病临床检验常用技术.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 掌握内容:皮炎和湿疹、荨麻疹类皮肤病、药疹、感染性皮肤病、动物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大疱性皮肤病、血管性皮肤病、皮肤附属器疾病、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粘膜疾病、皮肤肿瘤(癌前期病变、CTCL)、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艾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其他性传播疾病(生殖器念珠菌病、细菌性阴道炎、阴道滴虫病) 了解内容:职业性皮肤病、恶性皮肤肿瘤及癌前期皮肤病、角化及萎缩性皮肤病、(单基因)遗传性皮肤病、营养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非感染性肉芽肿、脂膜炎症、生殖器部位非性传播疾病、皮肤病综合征、系统疾病的皮肤表现(如白血病、传染性单个细胞增多征)等(2)理论知识 掌握内容:异位性皮炎、药物超敏反应综合症(DRESS)、银屑病及各亚型、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混合结缔组织病、天疱疮及大疱性类天疱疮、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痤疮、神经梅毒,皮肤美容激光疗法、光动力学疗法. 以上疾病要求掌握病因、分类、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以上疗法要求掌握原理及其临床适应症. 了解内容:银屑病、白癜风、异位性皮炎、红斑狼疮易感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意义、美容皮肤病技术、性病的病征管理等. (3)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内容:皮肤组织病理及免疫病理检查、致病真菌检查及菌种鉴定、皮肤活检、腰椎穿刺、过敏原检测、醋酸白及甲苯胺兰检查、淋球菌培养及鉴定. 了解内容:皮肤组织脱水、梅毒血清学检测、NB-UVB、准分子激光技术、超脉冲激光技术、原位PCR检测. 并完成以下操作: No 操作名称 量化标准(≥次/份) 备注 1 皮肤组织病理 50 操作及报告 2 皮肤免疫病理 50 操作及报告 3 皮肤组织活检 10 操作及示范 4 腰椎穿刺 5 操作及示范 5 致病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 20 操作及报告 6 醋酸白及甲苯胺兰检查 20 操作及报告 7 淋球菌培养及鉴定 10 操作及报告 8 超脉冲CO2激光 10 操作及报告 9 NB-UVB/准分子激光 20 操作及示范 (五)考核 门诊考核:由指导教师负责从门诊就诊患者中随机抽取2-4例不同病种的患者,轮转医师记录完整病历,作出诊断、鉴别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病房考核:由指导教师负责从住院患者中选取2-4例,书写完整住院病史. 理论考核:根据培养目标及目的,由教研室统一进行皮肤性病学书面考核(≥75分合格). 技能考核:由教研室从皮肤病/性病临床检验常用技术中随机抽取2项进行操作考核.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1.教学实践:参加教学听课和临床实践教学、完成一定数量教学任务(形式包括:课堂讲授、课外辅导、试卷答疑、专科小讲座)、指导实习生某些技能操作、能用专业英语讲授2个学时理论课等. 2.学术讲座:专题学术讲座(不少于2次)、科内病例讨论(危重病人抢救、疑难杂症分析)、参加继教学习班及学术交流活动. 3.考核:教学能力训练由导师及导师组成员综合评定,轮转科室在轮转结束后由所在教研室写出评语.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一)在进行临床能力训练的同时,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在科研能力训练过程中,教研室和指导小组要同研究生一起制定出具体的论文工作计划,使研究生掌握论文选题、课题设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答辩前须完成一篇临床应用论文或病例分析报告(含文献综述不少于5000字). (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要求: 1.完成医学综述及临床应用论文或病例分析报告各一篇; 2.论文内容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际经验为主; 3.论文应表明作者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求贯穿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研究生应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科研工作,论文工作累积时间不少于半年,不能占用临床训练时间. (四)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对论文工作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报告、论文工作结束报告和学位论文预答辩制度.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见《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实施细则》.完成临床和论文工作后,在通过预答辩的基础上,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经过导师审查、学位办批准及同行专家书面评议合格后,由教研室组织进行论文答辩.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一)专业参考书: 1.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张学军,等主编.现代皮肤病学基础.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 王侠生,廖康煌主编. 杨国亮皮肤病学. 第1版.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 Richard B Odom, et al. Andrews'Diseases of the Skin: Clinical Dermatology, 9th Edtion. USA :ElservierPte Ltd, 2004 (二)专业期刊: 1.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JID) 2.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JAAD) 3.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BJD) (三)本学科、校图书馆订购的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期刊及相关图书和网上资源. 十、管理与待遇 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必须在入学后三个月内由导师根据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要求结合硕士生的个人情况制定,由指导小组、院部学位分委会审批后执行. 二、培养过程中的各类表格均汇编入《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手册》,一式三份,由各院部负责管理,一份作为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必需材料之一,其它两份分别留各院所和各学科教研室存档备查. 三、各院系、各学科专业和主管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应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加强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培养管理制度,并要注重教书育人. 四、研究生在临床工作期间的补贴,按各医院的有关规定执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享受寒暑假,其休假一般与同年住院医师相同,具体休假时间由教研室(科室)安排. 附表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06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SCI论文的撰写、投稿与审稿 M2013088 40 2.0 医学科研设计 M2013026 40 2.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7)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介入放射学 2.影像学新技术应用 3.神经影像学 4.心血管超声及超声新技术应用 5.肿瘤核素显像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第一阶段(第二、三学期):在学科内各专业组之间轮转. 放射影像专业:神经、胸部、腹部、骨关节、介入组各3个月.掌握放射影像的基本理论,包括普通放射、CT和MRI的成像原理和检查方法.放射影像诊断报告书的书写原则,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断原则和鉴别诊断,每周至少书写诊断报告书50份. 超声影像专业:消化、泌尿系统超声4个月;妇产超声3个月;心脏超声3个月;血管超声1个月;浅表超声1个月.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初步掌握本学科所涉及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断和治疗原则及基本技能,熟悉超声诊断的步骤、图像分析方法,包括检查前准备、操作程序和手法及基本切面、观察内容和指标、分析及诊断原则.熟悉超声图像资料的记录方法,每周至少书写诊断报告书50份. 核医学专业:核影像技术和诊断6个月,核素治疗2个月,放射性药物1个月,放射影像诊断3个月.初步掌握各种核素显像的原理及其操作,了解体外标记免疫分析的原理和进展、体外放射分析的基本类型和基本操作技术,熟悉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和内、外防护的具体措施,初步掌握核素治疗的机理,各种治疗用核素的特点. 第二阶段(第四学期):到相关临床科室轮转.要求掌握各专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了解和熟悉各类标本的处理技术,了解各类常见病的病理特点. 放射影像专业:外科专业(包括普外科、神经外科)2个月,内科专业(包括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3个月,病理科1个月 . 超声影像专业:外科学专业(普外科1个月、妇产科1个月、甲乳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 1个半月)3个半月,内科专业(消化内科、心内科)2个月,病理科半个月. 核医学专业:外科专业(包括普外科、泌尿外科)2个月,内科专业(包括肿瘤科、心内科)3个月,病理科1个月. 第三阶段(第五、六学期):根据研究生的培养方向,进行亚专科定向培养,进一步巩固和充实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考核: 第一阶段:由导师组成员组成考核专家组.放射影像专业各系统选择一个病例进行读片,并进行一次消化道造影和介入操作.超声影像专业完成各系统一例次超声检查和诊断.核医学专业完成一例次核素治疗,核素显像5例次. 第二阶段:由轮转科室进行考核. 第三阶段:由导师组成员组成考核专家组,根据培养方向进行考核.放射影像专业诊断方向选择三个疑难病例进行读片,介入方向独立完成一次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操作.超声影像专业完成三例次疑难病变的超声检查和诊断.核医学专业独立完成三例次核素治疗,核素显像和诊断五例次.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1.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由导师小组决定,参加教学听课和实践教学,完成一定量的实习带教任务. 2.学术讲座 至少完成2次专题学术报告,学术交流,参加2次省级以上学术会议,科室每周读片会.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一)共同性书籍 荣独山主编.X线诊断学 金征宇主编.医学影像学 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 张永学主编.核医学(8年制教材) (二)有关影像诊断学 李松年主编.现代全身CT诊断学 陈星荣,沈天真主编. 全身CT和MRI 周康荣主编.磁共振成像 郭启勇主编.介入放射学 (三)有关超声学 王纯正、张武主编.腹部超声诊断图谱 曹海根、王金锐主编.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 陆恩祥、任卫东主编.血管超声诊断图谱 徐智章主编.现代腹部超声诊断学 金震东主编.现代腔内超声学 唐杰,董宝玮主编.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诊断学 (四)有关核医学 屈婉莹主编.核医学 裴著果主编.影像核医学 中华医学会主编.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 中华医学会主编.临床诊疗指南核医学分册 潘中允主编,临床核医学 王世真主编,分子核医学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07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断层解剖学 M2013014 48 2.5 神经科学 M2013006 30 1.5 影像学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M2013085 20 1 临床流行病学 M2013025 40 2 医学研究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软件 M2013029 48 2.5 医学前言文献阅读 M2013007 24 1 SCI论文的撰写、投稿与审稿 M2013088 40 2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M2013005 40 2 肿瘤学 M2013082 33 1.5 急救医学与技能 M2013093 20 1 医学科研设计 M2013026 40 2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8)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目前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设立下列研究方向: 1.临床分子诊断学检验 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3.临床免疫学检验 4.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5. 临床血液学检验 6. 临床体液学检验 7. 临床输血检验 随着本专业的不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需要,将逐步增设检验诊断学的其它研究方向.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技能训练与考核 (一)、 理论知识 系统掌握所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基本原理、方法学的选择、结果的临床解释;系统掌握血液成份分离技术、成份输血意义和临床应用,献血者血液检测技术及质量保证,输血不良反应实验室处理及临床处理;系统掌握检验前和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了解临床血液学和体液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基因诊断的前沿技术;了解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和实验室比对、校准的基本要求;了解室内、室间基本操作技术. (二)、 临床基本技能 临床体液学检验专业 掌握:1.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2.血细胞分析的室间质评与室内质控; 3.血液的一般检验:手工法与血液分析仪法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检查、红细胞、沉降率、网织红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4.尿液干化学自动分析仪应用及结果分析; 5.粪便常规检查和潜血试验的临床意义; 6. 血涂片的形态学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辨认,感染、中毒等血象变化以及疟原虫检查; 7.脑脊髓液检查:颜色、透明度以及蛋白、糖、氯化物测定, 细胞计数与分类; 8.浆膜腔积液检查:外观的颜色及比重测量、蛋白检查、细胞计数与形态,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了解:1.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及性能评价、保养与维护; 2.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校准、性能评价、保养与保养; 3.尿液的其他检查:尿液24h蛋白及糖定量、 Addis计数、 乳糜尿检查、含铁血黄素检查、尿妊娠试验. 临床血液学检验专业 掌握:1.血细胞形态变化; 2.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各种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DIC的实验诊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IB):衍生法和Clauss法、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测定(D-Dimer)、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FDP)、凝血酶时间(TT); 3. 凝血检查的室间质评与室内质控. 了解:1.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诊断: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蔗糖水试验、酸溶血试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血红蛋白电泳、血红蛋白A2测定、血红蛋白F测定、抗人球蛋白试验; 2.血液流变学检查及临床意义: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 3.凝血仪的校准、性能评价、维护与保养.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专业 掌握:1.常用临床化学检查项目的方法学原理和临床意义: (1)血清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淀粉酶(Amy)、酸性磷酸酶(ACP); (2)肝功能: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浆蛋白电泳、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血氨; (3)肾功能:尿素(Urea)、尿酸(UA)、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 (4)糖代谢:葡萄糖(Glu)、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及C肽; (5)脂代谢: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脂蛋白(a)LP(a); (6)心肌损伤: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或T(cTnI/cTnT); (7)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C反应蛋白( CRP)、类风湿因子(RF). 2.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理论及失衡的判断:钾( K+)、钠(Na+)、氯(Cl-)、二氧化碳(CO2)、钙(Ca2+)、磷(P3-)、铁(Fe2+); 3.生化项目实验设计,标准曲线绘制,方法学评价. 了解:1.自动生化仪的校准、操作、保养; 2.不同生化分析仪检测的比对试验及评价; 3.各种生化标本的核收、保存与处理. 临床免疫学检验专业 掌握:1.临床免疫学有关常规试验的项目、结果报告与临床意义: (1)肝炎标志物: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测定(HBsAg、HBsAb、 HBeAg、 HBeAb、 HBcAb)、甲肝和丙肝病毒抗体测定; (2)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 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磷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 (3)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测定(IgG、 IgA、 IgM), 补体测定(C3、C4),T淋巴细胞亚群、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AdsDNA)、抗线粒体抗体; (4)病毒抗体: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检查(TORCH试验); (5)其他类:血清肥达反应. 2.临床免疫分析的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方法及数据分析. 了解:1.全自动酶标仪的校准、规范操作、维护与保养; 2.全/半自动免疫分析仪的校准、规范操作、维护与保养. 3.免疫荧光检查标本制备、荧光显微镜使用的规范操作,自身检查抗体的结果分析.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专业 掌握:1.常用微生物染色法:革兰、抗酸、墨汁染色; 2.常见标本的核收、培养及鉴定:血、脑脊液、痰、尿、便、脓汁、胸腹腔积液、分泌物; 3.常见细菌的培养、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微球菌属,A、B、D群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卡他、淋病奈瑟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克雷伯菌,哈弗尼亚菌属,变形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普罗非登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嗜麦芽黄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 4.常见标本涂片的微生物镜下形态菌落的形态辨认:抗酸杆菌、淋球菌、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新生隐球菌及其他真菌等; 5.各类细菌检查的实验方法、流程及质量控制. 了解:1.特殊染色:荚膜、芽胞、细胞壁、鞭毛、阿伯尔染色法、异染颗粒染色 2.细菌鉴定仪的使用、维护与保养; 3.血培养仪、CO2 培养箱、生物安全柜的使用、维护与保养; 4.微生物实验室及各种微生物标本的消毒、灭菌规范操作,感染防护用具使用. 临床输血检验专业 掌握:1.ABO血型及Rh血型鉴定; 2.成分输血的意义及适应证; 3.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 4.HLA配型等血型相容性检测技术和输血相关治疗技术. 了解:血型血清学实验技术. 临床分子诊断学专业 掌握:1.HBV DNA检测; 2.TB DNA检测; 3.HCV RNA检测. 了解:1.HCV基因分型; 2.HEV基因分型; 3.HBV DNA 耐药基因; 4.HCMV、EB等检测; 5.分子诊断学基本要求. (三)、轮转科室安排 根据安徽医科大学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精神,全日制攻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半年,临床、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两年半. 临床检验专业 (1)临床化学检验 2个月 (2)临床免疫学检验 2个月 (3)临床血液及体液检验 2个月 (4)临床微生物检验 2个月 (5)急诊检验 2个月 (6)PCR检验 2个月 (7)临床输血检验 6个月 临床输血检验专业 (1)临床输血检验 12个月 (2)临床化学检验 2个月 (3)临床血液及体液检验 2个月 (4)临床血液及体液检验 2个月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1.教学实践 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同学带教,下级医院检验科医生、输血科医生带教. 2.学术讲座 血细胞分析临床应用 止血凝血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检验进展 免疫学检验进展 生物化学检验进展 实验室质量控制与实验室管理 基因诊断进展 临床输血检验进展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一)经典著作 1.《cellular?and?molecular?immunology》 2.《cancer》 3.?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4.?高级生物化学理论与技术 5.?肿瘤分子生物学 6.?基础免疫学 7.?肿瘤免疫学 8.?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9.医学检验专业新版教材: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输血技术、两年床实验室管理. (二)权威期刊 1.《clinical?chemistry》 2.《cancer?letters》 3.《Biochemical?and?Biophysical?Research?Communications》 4.《cancer?research》 5.?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6.?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杂志 7. 临床检验杂志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08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M2013005 40 2.0 分子生物学 M2013010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医学科研设计 M2013026 40 2.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细胞生物学 M2013021 60 3.0 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 M2013084 40 2.0 FCM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M2013091 20 1.0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M2013017 60 3.0 细胞信号转导及其研究技术 M2013009 40 2.0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M2013011 50 2.5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外科学(普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9)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胃肠外科 肝脏外科 胆胰外科 血管外科 微创外科 乳腺甲状腺外科 疝与腹壁外科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具体内容是详细制定轮转科室、轮转时间、轮转目的、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等) 轮转科室及轮转时间 培训时间为3年.受训者在外科各亚专科轮转学习. 轮转科室时间(月) 普通外科 26(包括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普通外科门诊3个月) 骨科 3(包括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骨科门诊1个月) 泌尿外科 2 心胸外科 2 外科重症监护治疗室(SICU) 2 外科急诊 1 合计 36 轮转目的 掌握:消毒与无菌技术、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创伤、外科感染、心肺复苏、外科营养、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原则等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 熟悉:普通外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随访规范;熟悉外科基本用药. 了解:普通外科少见病和罕见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器官移植进展状况、微创外科和腹腔镜手术基本理论;普通外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原则. 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全面掌握外科换药的技术;掌握外科手术切开、显露、缝合、结扎、止血等技术;熟悉外科常用的诊疗操作技术,如导尿、静脉切开、中心静脉压力测量、乙状结肠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等;了解普通外科特殊诊断方法和技术,如针吸活检、腹腔穿刺等;书写住院志60份以上,书写大病历不少于15份.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疖和疖病 10 痈1特殊感染 1 急性乳腺炎 1 急性蜂窝组织炎、丹毒 5 脓毒血症或败血症 2 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5 肛周疾病 15 静脉炎 5 脓肿 3 体表肿瘤 20 急性阑尾炎 5 腹外疝 5 甲状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 5 乳腺增生 5 乳腺癌 5 胆囊结石 5 大隐静脉曲张 3 各类动物咬伤 5 消化道肿瘤 10 肠梗阻 5 (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以下手术: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疝修补术 5 阑尾切除术 5 大隐静脉曲张治疗手术 3 拔甲术 3 体表肿物切除活检 5 甲状腺良性腺瘤或囊肿摘除术 3 参加以下手术: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甲亢或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 10 结肠切除术 5 乳腺癌改良根治或根治术 5 胆囊切除术 10(必须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胃大部切除术 5 肠梗阻、肠切除吻合术 2 胆总管探查 2 参考书刊 吴阶平、裘法祖主编. 黄家驷外科学. 第6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实用外科学》第三版,2010 吴在德 吴肇汉主编:外科学(五年制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请制定具体要求) 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熟悉本专业医学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选定本研究方向的教学内容,参加教学听课和实践教学,锻炼和提高组织教学和教学表达的能力,至少完成1次专题学术报告.临床各科轮转结束后,由教研室写出评语. 1.教学实践:由导师组决定,参加教学听课和实践教学,完成一定量教学任务,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领导课堂讨论、带本科生实习、等,至少完成1次专题学术报告, 2.学术讲座:病案讨论(抢救病人、外科疑难病例讨论等);学术交流,参加学术报告等.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陈孝平.外科学(八年制教材) 吴阶平、裘法祖. 黄家驷外科学.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 中华系列医学杂志(外科学类) 中国系列医学杂志(外科学类) Annals of Surgery.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外科学(普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0210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局部解剖学 M2013013 72 3.5 分子生物学 M2013010 80 4 细胞培养技术 M2013012 60 3 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M2013085 20 1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M2013005 40 2.0 医学科研设计 M2013026 40 2.0 肿瘤学 M2013082 33 循证医学 M2013030 40 2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外科学(骨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9)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脊柱外科 2、关节外科 3、创伤外科 4、骨肿瘤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具体内容是详细制定轮转科室、轮转时间、轮转目的、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等) 一、外科学二级学科临床能力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 1.理论知识 掌握:外科总论的基本知识(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创伤、休克、心肺复苏、外科感染、外科营养等).具备对常见临床疾病有初步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具备对急诊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能力.了解现代外科的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 2.技能要求 掌握:外科常见诊疗操作技术,如缝合换药、活检、胸腹腔穿刺、腰穿、骨穿及牵引操作技术等.术前准备、术后处理、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心肺复苏技术;重症监测及处理技术;外科营养疗法适应证及临床应用.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清创术、胸腹腔引流术、气管插管术、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本专业的影像诊断(能阅读本专业X线平片、CT、MRI). 熟悉:中心静脉压测量、开腹术、开胸术、阑尾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等. 了解:常见内窥镜检查法;常见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技术. 3. 轮转要求 轮转时间不少于2年,结合专业要求,合理安排临床科室轮转.以外科学二级学科各专业轮转为主,兼顾专业相关科室.原则上本专业以外轮转的科室不少于3个,时间不少于1年.在各科室轮转时,需管理病床数5~8张,整个轮转期间应完成病例数不少于40例.由各轮转科室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签署意见. ???目的与任务?1.通过外科学教学,学生应掌握外科常见病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并学会一些外科基本技能的操作.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作为主讲内容,适当介绍国内外外科领域的现代发展动态,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医学科技竞争的基本素质和发展的潜能. ????2.重视外科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三基"培养.系统掌握外科常见病的发病原因、发展规律、病理、临床表现、系统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预防、治疗原则和手术适应征等.手术学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严格的无菌观点和进行外科基本操作的训练.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生的考试获取执业医生执照并兼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目标. 二、外科学(骨外)专业临床能力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 1.学习病种: 骨折总论、四肢骨关节损伤、手外伤及断肢再植、脊柱及骨盆骨折、周围神经损伤、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腰腿痛及颈肩痛、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骨与关节结核、非化脓性关节炎、运动系统畸形、骨肿瘤等. 2. 理论知识: 骨科的生物力学理论,骨科临床基本检查,腰椎退变的病理及相关研究,脊髓损伤的病理研究. 目的与任务 掌握:掌握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处理原则.熟悉:骨科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常见的骨折与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关节炎、骨肿瘤的骨科检查法,熟悉与骨科有关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方法. 基本内容 (一)骨折概论 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和骨折移位的机理;骨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骨折的合并症、多发伤、早期及晚期并发症;骨折和愈合过程及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的防治原则;骨折的急救及治疗原则;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 (二)四肢骨关节损伤 ????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概要、病因、分类、移位特点、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原则;前臂双骨折的临床表现、移位特点和治疗原则;桡骨下端骨折的解剖概要、病因、分类;锁骨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桡骨头半脱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髋关节脱位的分类、临床表现、后脱位并发坐骨神经损伤的表现和手法复位方法. (三)手外伤和断肢(指)再植 手的应用解剖,手外伤的原因、分类、检查、诊断、现场急救和治疗原则;断肢(指)再植的定义、分类;离断肢体的保存运送;再植的适应证、手术原则和术后处理原则.??? (四)脊柱及骨盆骨折 ????脊柱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治疗原则、脊髓损伤的诊断、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骨盆环的构成、骨盆骨折的分类、诊断、并发症及治疗. (五)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病理改变以及上下肢主要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六)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分类、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狭窄性腱鞘炎、腕管综合症、股骨外上髁炎、胫骨结节骨软骨病、髌骨软化症、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股骨头坏死的原因、病理和治疗原则;膝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的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及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手术治疗. (七)腰腿痛与颈肩痛 有关的解剖生理、病因、分类、发病机制、疼痛性质和压痛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病因、病理及分型、临床表现、特殊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颈椎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分型、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八)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化脓性骨髓炎的感染途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原则、手术方法的选择;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理、诊断及治疗原则. (九)骨与关节结核 骨关节结核概论、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脊柱结核、髋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十)非化脓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大骨节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十一)运动系统畸形 先天性斜颈、先听性髓脱位和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姿势畸形如脊柱侧弯、平足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十二)骨肿瘤 骨肿瘤的分类、良性与恶性骨肿瘤的特点、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良性骨肿瘤(骨软骨病、软骨瘤)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临床基本技能 1)掌握内容: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前必须通过临床能力考核,对骨外科常见病具备一定的独立分析与处理能力.掌握:夹板、石膏和骨牵引固定技术等骨科常用治疗技术的具体操作,掌握其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原则;掌握封闭治疗的意义、操作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熟悉:骨科创伤(以骨折和脱位为主)的常用治疗方法及手术操作技术,掌握开放性伤口清创闭合的原则.了解:手外伤清创、皮肤缺损的修复、肌腱吻合以及骨科内固定的基本技术.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腰扭伤、狭窄性腱鞘炎、半月板损伤、网球肘的保守治疗方法与原则.了解关节镜的临床应用. 3)要求完成的工作:书写大病历20份及完成以下操作: 4.轮转科室安排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普外科 2个月 急诊科 2个月 胸外科 1个月 CT室 1个月 整形外科 2个月 磁共振室 1个月 神经内科 1个月 机动 1-2个月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常见部位骨折 10 常见部位关节脱位 10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5 腰椎间盘突出症 2 颈椎病 2 骨与关节感染 2 骨肿瘤 2 (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以下手术: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常见部位骨折的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 10 常见部位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 5 常见部位的骨牵引 5 参加以下手术: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手外伤的清创、缝合、皮肤缺损的修复及肌腱吻合 5 开放骨折的清创、切开复位内固定 5 腰椎或颈椎手术 3 人工关节置换术 2 四肢常见的骨及软组织肿瘤手术 2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请制定具体要求) 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熟悉本专业医学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选定本研究方向的教学内容,参加教学听课和实践教学,锻炼和提高组织教学和教学表达的能力,至少完成1次专题学术报告.临床各科轮转结束后,由教研室写出评语. 1.教学实践:由导师组决定,参加教学听课和实践教学,完成一定量教学任务,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课堂讨论、带本科生实习等,至少完成1次专题学术报告,? 2.学术讲座:病案讨论(抢救病人、外科疑难病例讨论等);学术交流,参加学术报告等.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1.吴在德主编,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陈孝平主编,外科学(七年制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3.胥少汀主编,实用骨科学(第三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4.邱贵兴主编,骨科手术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5.王岩主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6.戴尅戎主译,骨折治疗的AO原则,华夏出版社 7.中华系列医学杂志(外科学类) 8.中国系列医学杂志(外科学类) 9.冯传汉、张铁良主编. 临床骨科学. 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0.五年制外科学教材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1. 田伟、陈安民主编,骨科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外科学(骨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09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 ?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M2013005 40 2.0 医学前沿文献阅读 M2013007? 24 ?1.0 ? ? ? ? ? ? ? ?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 ? ? ? ? ? ? ? ? ? ? ? ?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外科学(泌尿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9) 第一条 培养目标 同总则 第二条 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泌尿系微创治疗 2前列腺疾病 3.男性性功能障碍 第三条 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第四条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硕士专业学位实行学分制,课程总门数不少于8门,学位课程总学分要求不少于16学分. 1、公共必修课 10 学分(必修) (1)自然辩证法 2.0学分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学分 (3)研究生英语 4.0学分 (4)医用统计方法 3.0学分 2、专业英语 2.0学分(必修) 3、专业进展课:2.0学分(必修) 4、专业基础课 3.0-5.0学分(必修,至少2门) 分子生物学理论与实验、细胞信号转导及其研究技术 5、选修课 第五条 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一、外科学二级学科临床能力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 1.理论知识 掌握:外科总论知识(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创伤、休克、心肺复苏、外科感染、外科营养等).急诊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 了解现代外科的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 2.技能要求 掌握:外科常见诊疗操作技术,如缝合换药、中心静脉压测量、活检、胸腹腔穿刺等.术前准备、术后处理、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开腹术、开胸术、胸腹腔引流术、气管插管术、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清创术、骨折外固定术、阑尾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等.本专业的影像诊断(能阅读本专业X线平片、B超、CT、MRI的影像所见) 熟悉:心肺复苏技术;重症监测及处理技术;外科营养疗法适应证及临床应用.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了解:常见内窥镜检查法;常见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技术. 3. 轮转要求 轮转时间不少于2年,结合专业要求,合理安排临床科室轮转.以外科学二级学科各专业轮转为主,兼顾专业相关科室.原则上本专业以外轮转的科室不少于3个,时间不少于1年. 在各科室轮转时,需管理病床数5~8张,整个轮转期间应完成病例40~50例.由各轮转科室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签署意见. 4.非本专业科室轮转要求 (1)熟悉并掌握外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2)完成不低于20份的病历书写. (3)参与不低于20例手术. 二、外科学(泌尿外)专业临床能力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 1.理论学习 (1)结合临床实践循序渐进,以自学为主,阅读泌尿外科学,泌尿科手术学和膀胱镜检查等书籍. (2)掌握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了解泌尿外科某些疑难病种(肾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神经源性膀胱等)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参加科室内各种业务学习、讲座及学术活动. 2.临床实践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负责床位5-8张. (2)熟悉本科诊疗常规及手术前后处理,掌握常用的诊治技术,熟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3)按时完成病史书写,提出诊断和处理意见,记录好病程录. (4)指导实习医师的临床实习,负责修改实习医师的病史及病程录. (5)正确掌握手术的基本操作,逐步掌握各种门诊小手术(包皮环切、睾丸活检、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等).在下列手术中担任术者:膀胱造瘘术、睾丸鞘膜翻转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膀胱切开取石术、部分膀胱切除术、肾造瘘术及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等. 三、要求完成的工作: (1)书写大病历20份; (2)完成以下操作: 操作名称 量化标准(≥) 膀胱穿刺术2 膀胱镜置管或活检5 包皮环切术10 尿道、膀胱造影术5 四、轮转科室安排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泌尿外科病房 16个月 妇产科 2个月 肾脏内科 2个月 ICU 2个月 普外科 2个月 超声波室 1-2个月 第六条 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1.教学实践 医学博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由导师小组决定,参加教学听课和实践教学,完成一定量教学任务,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课堂讨论、带本科生实习、指导硕士生实验等. 2.学术讲座 骨科学习班;病案讨论(抢救病人、疑难杂症讨论等);学术交流,参加学术报告及国内学术会议等. 第七条 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第八条 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第九条 专业参考书目及期刊 专业参考书目 1.《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2.《泌尿外科学》 3.《泌尿外科手术学 4.《Campbell-Walsh Urology》 期刊 1.《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 2.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 3.《中华男科学》,中华医学会主办 4.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武汉同济医院主办 5. 《Journal of Urology》,AUA主办 6.《Europe Urology》,EUA主办 第十条 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外科学(胸心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105109)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2. 心脏瓣膜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4.微创心脏手术的临床研究 5.胸主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 6.体外循环脏器损伤与保护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I.本专科轮转 (一)心血管外科 十四个月(含体外循环二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胸部应用解剖和心脏大血管的解剖与生理;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主动脉疾病的病理解剖;心血管常见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方法、手术要点;体外循环的建立和撤除方法;住院病案、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出入院记录等各种医疗文书的正规书写方法;各种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围术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管理和术后液体管理、肾脏、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管理. 熟悉:体外循环装置和管理;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植入和管理;心肌保护技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性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后并发症、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理生理、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了解:心律失常外科治疗的适应症和方法;心脏移植的适应症和方法;人工机械辅助循环的适应症和方法.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 病种例数(≥) 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50 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50 房间隔缺损 10 室间隔缺损 10 动脉导管未闭 1 法乐氏四联症 2 主动脉窦瘤破裂 1 肺动脉口狭窄 2 双腔右心室 1 三尖瓣下移畸形 1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1 急性化脓性心包炎 1 心脏粘液瘤 1 注:学习的病种必须大于要求的90% (2)基本技能要求: 1)分管病床6~9张.培训期间分管病人总数不少于100.完成住院病志合格率100%.准确完成本专业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出入院记录等各种医疗文案.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人病情变化,能提出初步诊断和处理意见. 2)应掌握的诊疗技术操作及要求完成的例数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以下手术: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经皮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10 经皮动脉穿刺置管术 10 胸腔穿刺术 10 胸腔闭式引流术 5 开胸术 2 体外循环管理 2 参加以下手术 临床操作技术名称 房间隔缺损修补 10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10 二尖瓣置换术 10 主动脉瓣置换术 10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及要求例数:: 病种例次(≥) 联合瓣膜病 10 感染性心内膜炎 2 复发性心脏瓣膜病 1 右室双出口 1 完全性房室瓣畸形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0 胸部主动脉瘤 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2 (2)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以下手术: 临床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体外循环建立和撤除 2 桥血管摘取术(大隐静脉)2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 (3)手术操作及实践例数要求: 手术名称 例次(≥) 肺静脉异位引流纠治术 法洛氏四联症纠治术 瓣膜成形术 瓣膜再次替换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Bentall术121110 1 II.相关科室轮转 (一)心血管内科 三个月(含心血管内科门诊2周和心脏彩超室2周) 1.轮转目的 掌握: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分类;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分型、诊断和处理;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常见心脏病X线诊断;常见心脏病的彩超诊断;电复律技术. 了解: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心包穿刺术、临时心脏起搏术、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平板运动试验等操作技术.了解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基本知识.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心力衰竭 高血压 心肌炎与心肌病 血脂异常 常见的心脏病急诊的诊断与处理 常见心律失常 常见瓣膜病 冠心病,包括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5 10 3 10 10 15 5 10 8 要求全程管理住院病人至少60例. (2)基本技能要求 技术名称例数(≥) 常见心脏病X线图像的诊断 20 能正确描述 电复律 5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 病种心包疾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常见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肺血管病 (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技术名称技术名称心包穿刺术(了解) 超声心动图(了解) 临时心脏起搏术(了解)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参与) (二)心电图室 一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心率失常的发生机制和分类;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 了解: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平板运动实验等操作技术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 12导联心电图操作及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 左右心室肥大 逸搏心率 心房肥大 房室传导阻滞 左右束支传导阻滞 早搏 心肌梗死 室上性心动过速 低血钾 心房颤动 高血钾 室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率失常 心室颤动 预激综合症 独立撰写报告100份(2)基本技能要求 技术名称动态心电图(参与) 动态血压(参与) 平板运动实验(了解) (三)麻醉科 一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局部浸润麻醉的适应证和操作方法;局麻药中毒的诊断与处理;气管插管术难易程度的判断及快速气管插管的操作方法;生命体征的监测技术;呼吸循环支持技术;容量复苏的方法与实施. 熟悉:常用镇静镇痛药、肌肉松驰药的适应证、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麻醉意外的紧急处理. 了解: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的适应证和并发症.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麻醉实施与管理 例数(≥) 局部浸润麻醉的管理 2 椎管内麻醉的管理 10 全身麻醉的管理 10 (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临床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周围神经阻滞术 2 托颌法(开放气道) 10 手法人工通气(利用麻醉机) 5 球囊-面罩呼吸装置 5 快速气管内插管术 10 动脉穿刺置管术 5 心电监测 10 脉氧监测 10 有创血压监测 10 (四)儿科 一个月(小儿心血管/小儿呼吸/新生儿 三选一) 1.轮转目的 掌握:高热、惊厥、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炎、小儿腹泻、脑膜炎(细菌性、病毒性)、急性心力衰竭等常见疾病、症状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小儿心肺复苏术,系统物理检查术. 熟悉:小儿体液疗法、外周静脉穿刺术、腰椎穿刺术、鼻胃管置入术;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 了解: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溶血性疾病等的诊断与治疗;儿科学最新的医疗技术与方法.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惊厥 1 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2 肺炎 2 小儿腹泻 新生儿黄疸 先天性心脏病 3 1 1 脑膜炎(细菌性、病毒性) 1 (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临床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小儿系统物理检查 小儿体液疗法的实施 小儿(含新生儿)心肺复苏术(见习) 5 5 1 (五) 普通外科 二个月(血管外科一月,小儿外科一月) 1.轮转目的 掌握:消毒与无菌技术、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外科营养、小儿外科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原则等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 熟悉:普通外科周围动脉病、腹主动脉病、下肢静脉疾病和小儿外科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随访规范;熟悉小儿外科补液和基本用药. 了解:普通外科少见病和罕见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普通外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原则. 2.基本要求 全面掌握外科换药的技术;掌握外科手术切开、显露、缝合、结扎、止血等技术;熟悉外科常用的诊疗操作技术,如导尿、静脉切开、中心静脉压力测量和活组织检查等;了解普通外科特殊诊断方法和技术,如针吸活检、腹腔穿刺等;书写住院志60份以上,书写大病历不少于15份.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腹主动脉病 动脉栓塞 肠套叠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1 1 1 1 1 静脉炎 5 急性阑尾炎 5 腹外疝 5 胆囊结石 脐膨出与腹裂 先天性肠闭锁和狭窄 先天性巨结肠 5 1 1 1 大隐静脉曲张 3 肠梗阻 5 (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以下手术: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疝修补术 1 阑尾切除术 1 大隐静脉曲张治疗手术 1 体表肿物切除活检 1 参加以下手术: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肠梗阻、肠切除吻合术 腹主动脉腹内隔绝术 经皮周围动脉血管成形术 (六)医学影像科 二个月 (含普放、导管室一个月,CT室一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神经、呼吸、心血管、腹部等X线、CT的正常解剖、基本病变表现、常见疾病诊断、鉴别诊断要点. 熟悉:医学影像的观察和分析方法及其诊断原则,了解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限度. 了解: X线投照、心导管检查、导管介入治疗适应症和方法、CT检查操作方法.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病例要求: 系统(检查技术) 病种/操作名称 例(次)数(≥) 神经系统(以CT和MRI为主) 脑出血 10 脑梗死 10 脑肿瘤 5 脑外伤 5 呼吸循环系统(以平片和CT为主) 肺炎 10 胸腔积液 10 肺结核 5 肺肿瘤 5 支气管扩张 5 肺脓肿 2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2 心包积液 2 主动脉夹层 2 消化、泌尿系统(以CT为主) 肝脏占位 5 肝硬化 5 胰腺炎 5 胆囊炎、胆石症 5 肠梗阻 5 实质性脏器损伤 5 肠系膜血管栓塞 2 泌尿系结石 2 (2)基本技能要求:各系统、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和综合应用(10例).常见疾病的X线及CT阅片(100例). 3.较高要求 (1)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消化系统造影(见实习) 1次 左右心导管检查和造影 导管介入治疗术 1次 1次 (七) 胸外科 三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胸腔生理学,肺、食管的外科解剖学;掌握胸外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临床特点、检查手段、诊断步骤、处理原则;掌握正常胸片与非正常胸片的识别. 熟悉:胸部外伤特别是血气胸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熟悉胸外科常见病的手术适应证选择以及手术要点. 了解:胸外科最常应用的辅助检查,如胸部X线片、胸部CT、纤维胃镜、支气管镜、胸腔镜检查的应用和操作要点;了解胸部肿瘤的常用化疗方案. 2.基本要求 掌握:常见胸部外伤的处理原则;掌握开胸术、关胸术的操作要点 熟悉: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要点. 书写:住院志10份,大病历4份.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食管(贲门)癌30 肺癌 30 胸部外伤、血胸、气胸 其它普胸病种 5 3 (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以下手术: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胸腔穿刺术 3 胸腔闭式引流术 3 开胸术 2 参加以下手术: 手术或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食管、贲门癌手术 2 肺叶切除术 2 (八)ICU (心外) 三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体外循环术后和休克、急性器官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心脏骤停、呼吸骤停、严重体液内环境紊乱等危重病症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常见生命支持技术(如循环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等)和急救技术的应用;各种监护仪器和抢救设备(如除颤机、呼吸机)的操作和应用;常见监测技术(如体温、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心电、血压、血气分析等)操作和应用. 熟悉: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的适应证、操作方法. 了解:血液净化技术,Swan-Ganz导管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和心排血量监测;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各种脏器功能不全 1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2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5 休克 5 心脏骤停、呼吸骤停 2 (2)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临床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监护仪使用 30 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术 5 经皮外周动脉穿刺置管术 2 动脉采血 10 呼吸机使用 10 电除颤与复律 2 3.较高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心肺复苏后综合征 2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2 (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临床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 血液净化技术(参与) 2 心脏临时起搏(参与) 1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研究生在临床各科轮转期间,需积极的参加临床教学工作,临床教学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40学时.临床各科轮转结束时,由教研室写出评语. 1.协助上级带教教师做好实习医师的实习、示教,指导本科生完善地采集病史,系统的体格检查,并书写病历和病情记录,参加临床示教和病例讨论. 2.至少每三个月撰写文献阅读心得或读书体会或文献综述一篇,并在科室报告,每次报告记3个学时. 3.主持见习医师的带教工作,每次带教记3个学时.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1.《心脏外科学》 朱晓东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2.《心脏病学》第七版,Douglas P.Zipes著,陈灏珠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3.《体外循环原理与实践》第三版,Glenn P.Gravlee著,姚尚龙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4.《心脏外科手术技术》Siavosh Khonsari著,周睿主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5.《心脏标志物》Alan H.B.Wu著,邹雄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6.《Cardiac Surgery》 Kirklin/Barratt-Boyss 4nd Editi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Inc.2013 7.《成人心脏外科学》第二版,Lawrence H.Cohn 著,刘中民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8.《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综合治疗学》Richard A Jonas著,刘锦纷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年9.《胸心外科临床解剖学》姜宗来 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10.《现代小儿心脏外科学》丁文祥 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11.《外科学》陈孝平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期刊 1.《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2.《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3.《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4.《Asian Cardiovascular & Thoracic Annals》 5.《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6.《中国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外科学(胸心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09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局部解剖学 M2013013 72 3.5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M2013005 40 2.0 医学科研设计 M2013026 40 2.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外科学(神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9)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颅内肿瘤的外科治疗 1)颅内常见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2)颅底复杂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 2.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 1)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2)脑血管病的显微外科治疗 3.椎管内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 4.脊髓髓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 5.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与监护技术 6.神经系统疾病的内窥镜诊断与治疗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一)外科学二级学科临床能力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 1.临床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外科总论知识(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创伤、休克、心肺复苏、外科感染、外科营养等).急诊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了解现代外科的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 2.技能要求 要求掌握:外科常见诊疗操作技术,如缝合换药、中心静脉压测量、活检、胸腹腔穿刺等.术前准备、术后处理、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开腹术、开胸术、胸腹腔引流术、气管插管术、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清创术、骨折外固定术、阑尾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等.本专业的影像诊断(能阅读本专业X线平片、B超、CT、MRI的影像所见); 要求熟悉:心肺复苏技术;重症监测及处理技术;外科营养疗法适应证及临床应用.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要求了解:常见内窥镜检查法;常见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技术. 3.轮转要求 轮转时间总计24个月,神经外科12个月,神经外科相关专业科室12个月.结合相关专业要求,合理安排临床科室轮转.以外科学二级学科各专业轮转为主,兼顾专业相关科室.原则上本专业以外轮转的科室不少于3个,时间不少于1年.在各科室轮转时,需管理病床数5~8张,整个轮转期间应完成病例40~50例.由各轮转科室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签署意见. 二)外科学(神外)专业临床能力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 1.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要求 1)临床理论知识: 掌握: ①神经外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神经系统检查及定位、定性诊断原则. ②颅内压增高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脑疝危象的判断及紧急处理原则和颅脑损伤的分类、诊治原则. ③脑血管病的诊治原则 ④颅脑、脊髓常见肿瘤的诊治原则 熟悉: ①脑深部及颅底肿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②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海绵窦动静脉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③脑和脊髓常见疾病影像学、电生理检查、临床检验的 特征及意义 ④脑先天性疾病、脊髓先天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了解:当前国内外神经外科的发展现状 2)临床技能要求 ①能熟练掌握显微神经外科操作技术. ②能独立处理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③掌握神经外科常用诊疗技术,如腰穿、脑室穿刺术等. ④能完成一般闭合性及某些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清除术、脑室枕大池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等. ⑤参加大脑半球深部、鞍区、颅底、先天性疾病及复杂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手术. ⑥要求完成的工作: A.书写正规合格的病历不少于20份B.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颅骨钻孔脑室引流术3~5例,硬膜外、硬膜下及脑内血肿清除术30例,脑室腹腔分流术3~5例,全脑DSA+栓塞术3~5例,神经内窥镜手术3~5例. C.参加大中型手术不少于20例. 2.专业相关科室轮转安排 1)拟轮转科室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普通外科 3个月 MRI室 2个月 神经内科 3个月 外科急诊 2个月 CT室 2个月 2)轮转要求 普通外科:参加轮转科室正常医疗工作,管理5~8张床,书写病历20份,参加手术20台.主要掌握腹部损伤、失血性休克等救治治疗,腹部常见病诊断及处理原则. 神经内科:参加轮转科室正常医疗工作,管理5~8张床,书写病历20份,参加危重病人抢救20人次.主要掌握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原则,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神经内外科疾病的鉴别诊断.放射科:参加CT室和磁共振室读片,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CT、MRI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外科急诊:参加外科急诊病患入院处理,诊断,治疗;参与危重病人心肺脑复苏等抢救工作,了解急救用品的使用及实际应用;参与急诊手术10台,能协助完成手术操作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要求神经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熟悉本专业医学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选定本研究方向的教学内容,参加教学听课和实践教学,锻炼和提高组织教学和教学表达的能力,至少完成1次专题学术报告.临床各科轮转结束后,由教研室写出评语.各三级学科教学能力训练要求: 1.教学实践 神外医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由导师小组决定,参加教学听课和实践教学,完成一定量教学任务,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领导课堂讨论、带本科生实习等,至少完成1次专题学术报告,最好能用英文讲授2-4学时的理论课. 2.学术讲座 神经外科学习班;病案讨论(抢救病人、疑难杂症讨论等);学术交流,参加学术报告等.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1.外科学,吴在德.主编 2.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 3.现代神经外科学,周良辅主编 4.显微神经外科学,MG Yasargil著,凌锋译. 5.脑膜瘤,万经海,李长元,江澄川主编 6.颅底肿瘤手术学,周定标主编 7.介入神经外科学,凌锋主编 8.中华外科杂志 9.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0.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1.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2.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3.中华神经科精神疾病杂志 14.Neurosurgery 15.Journal of Neurosurgery 16.Neurology 17.Spine 18.Stroke 19.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 Techniques 20.NeuroReport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外科学(神外)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09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局部解剖学 M2013013 72 3.5 功能成像与分子影像学 M2013086 20 1.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SCI论文的撰写、投稿与审稿 M2013088 40 2.0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M2013005 40 2.0 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M2013085 20 1.0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外科学(整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09) 第一条 培养目标 同总则 第二条 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一、创面修复(包括正常创面愈合、瘢痕、慢性难愈性创面、创伤修复) 二、组织移植 三、瘢痕防治 四、组织工程(皮肤、骨、软骨等组织工程临床应用研究) 五、美容外科 六、唇、腭裂 七、器官再造(耳再造) 第三条 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第四条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课程(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 础课、专业课和专业外语)和非学位课程(选修课).硕士专业学位实行学分制,课程总门数不少于8门,学位课程总学分要求不少于16学分.具体设置见附表. 第五条 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一、外科学二级学科临床能力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 1.理论知识 掌握:外科总论知识(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创伤、休克、心肺复苏、外科感染、外科营养等).急诊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 了解现代外科的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 2.技能要求 掌握:外科常见诊疗操作技术,如切开缝合、换药、中心静脉压测量、活检、胸腹腔穿刺等.术前准备、术后处理、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开腹术、气管插管术、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清创术、骨折外固定术、阑尾切除术等.本专业的影像诊断(能阅读本专业X线平片、B超、CT、MRI的影像所见) 熟悉:心肺复苏技术;重症监测及处理技术;外科营养疗法适应证及临床应用.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了解:常见内窥镜检查法;常见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技术. 3. 轮转要求 轮转时间不少于2年,结合专业要求,合理安排临床科室轮转.以外科学二级学科各专业轮转为主,兼顾专业相关科室.原则上本专业以外轮转的科室不少于3个,轮转时间不少于10个月.在各科室轮转时,需管理病床数5~8张,整个轮转期间应完成病例40~50例.由各轮转科室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签署意见. 4.非本专业科室轮转要求 (1)熟悉并掌握各相关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2)完成病历书写不低于20份. (3)参与手术不低于20例. 二、外科学(整形)专业临床能力训练内容与考核要求 1.学习病种 掌握内容:瘢痕的分类与防治、常见体表肿瘤、先天性单侧唇裂、先天性肌性斜颈、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缺损、四肢瘢痕挛缩畸形、常见美容外科手术如重睑术、隆鼻术等. 了解内容:先天性双侧唇裂、先天性腭裂、面瘫、眼睑邻近组织器官畸形、鼻缺损及畸形、耳廓缺损及畸形、巨乳症及小乳症、手部先天性畸形及烧伤"爪形手"、下肢慢性溃疡、外生殖器、会阴及肛周畸形与缺损、面部年轻化、手术去脂及人体塑形、头皮撕脱伤、颅颌面外科等. 2. 理论知识: 掌握内容: ① 掌握整形外科、美容外科基础知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及并发症的防治. ② 常见整形外科手术的局部解剖知识. ③ 整形外科手术理论,如游离植皮、皮瓣转移、组织及生物材料移植的适应证、皮瓣设计原理及应用范围、成活过程以及并发症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了解内容: ④ 了解不同性质瘢痕各阶段的病理机理及其防治方法. ⑤ 了解和熟悉整形外科与美容外科患者的心理学. ⑥ 了解国内外整形外科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3. 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内容: ① 能独立处理整形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 ② 熟悉和掌握整形外科的特点,基本技术操作、手术的无菌及无创的原则,熟悉各部位的手术或疾患的术前准备. ③ 掌握常规手术的操作,如取皮术、"Z"成形术、局部皮瓣形成及转移术、皮肤扩张术、体表肿物切除术等. ④ 掌握瘢痕切除或瘢痕挛缩松解+植皮术,单侧唇裂修复术及常见门诊美容手术. 了解内容:唇裂术后畸形整复术、腭裂整复术、尿道下裂修复术、巨乳缩小成形术、隆乳术、全面部除皱术、吸脂术、鼻再造术、耳廓再造术、阴道再造术、阴茎再造术等整形外科三、四类手术. 要求完成的工作:①管理病床不少于5张,要求认真诊查入院病人,询问病史,书写病历,尤其对整形外科专科情况的描述,应使用正规医学用语,要求系统、完整、整洁,有较强的科学性及逻辑性. ②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二类手术不少于20例,作为一助参与二、三类手术不少于60例. 4.轮转科室安排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整形外科病房 16个月 整形外科门诊 6个月 普外科 2个月 骨科 2个月 烧伤外科 2个月 口腔颌面外科 2个月 5. 轮转考核 研究生按培养计划要求在二级学科内轮转,每个科室轮转结束后都要进行转科考核.考核小组由各专业带教教师在内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对研究生按本学科领域要求进行考核.考核标准参照相应学科培养方案.考核总评成绩≥75分为合格,其成绩作为临床能力训练平时成绩的依据,在毕业考核中占一定比例.考核不合格者应适当延长轮转时间并进行补考. 6. 毕业综合考核:临床能力训练结束后,按照本学科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工作表现、课程学习、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力等进行严格的毕业综合考核.综合考核由临床能力考核和论文答辩委员会(简称考核答辩委员会)组织,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即当年的12月份). 毕业考核不合格者不能申请论文答辩,应继续进行临床能力训练,半年或一年后重新进行考核. 第六条 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要求整形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熟悉本专业医学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选定本研究方向的教学内容,参加教学听课和实践教学,锻炼和提高组织教学和教学表达的能力,至少完成1次专题学术报告.研究生在临床各科轮转期间,协助上级带教教师指导本科生书写病历和病情记录、参加临床示教和病例讨论等,接受临床教学能力的初步培养,参加临床教学工作的时间不应少于40学时.临床各科轮转结束后,由教研室写出评语. 1.教学实践 研究生教学实践由导师小组决定,参加教学听课和实践教学,完成一定量教学任务,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领导课堂讨论、带本科生实习等,至少完成1次专题学术报告,最好能用英文讲授1-2学时的理论课. 2.学术讲座 整形美容外科学习班;病案讨论(急诊创伤病人抢救、疑难杂症及手术方案讨论等);学术报告,参加学术会议交流等. 第七条 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第八条 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第九条 专业参考书目及期刊 1. 王炜主编. 整形外科学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2. 宋儒耀主编. 美容整形外科学 北京出版社 2002年3. Gregory R.D.Evans主编. 整形外科手术学(英文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年4.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5.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6.《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7.《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 第十条 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外科学(整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09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医患沟通学 M2013072 48 2.5? 局部解剖学 M2013013 72 3.5?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M2013005 40 2?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医学科研设计 M2013026 40 2? SCI论文的撰写、投稿与审稿 M2013088 40 2 ? 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 M2013084 40 2 形态学实验技术 M2013015 33 1.5 医学实验动物学 M2013004 30 1.5? 断层解剖学 M2013014 48? 2.5?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外科学(烧伤)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5109)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治疗 2.电烧伤的诊断和治疗 3.烧伤康复 4.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具体内容是详细制定轮转科室、轮转时间、轮转目的、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等) 轮转科室安排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烧伤科病房 21个月 普外科 3个月 骨科 3个月 整形科 3个月 (一)、烧伤科(21个月) 1.学习病种 掌握内容:热力烧伤、吸入性损伤、化学烧伤、电烧伤 了解内容:放射性烧伤,慢性感染创面,烧伤瘢痕畸形. 2.理论知识 掌握内容:烧伤面积和深度的判断、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烧伤急救和处理、烧伤休克的病理生理和液体复苏疗法,烧伤创面的处理原则、常见的植皮方法、吸入性损伤的诊断和处理、烧伤内脏并发症的防治、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烧伤感染的常见原因和防治、烧伤患者抗生素的应用原则、常见化学烧伤的处理原则、电烧伤的诊断和处理、烧伤病人功能锻炼方法和瘢痕的预防. 了解内容:深度烧伤创面的皮瓣修复、烧伤功能康复的方法,慢性感染创面的处理方法,烧伤瘢痕畸形的修复. 3.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内容:中、小面积烧伤换药以及清创术;静脉切开术、深度烧伤焦痂切开减张术,深静脉置管术、导尿术、气管切开术、中小面积III°烧伤早期切削痂大张自体皮移植术、肉芽创面邮票式自体皮移植术. 了解内容:烧伤患者呼吸机的应用、休克期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MEEK植皮术、皮瓣转移术. 要求完成的工作:书写病历100份以上及完成以下操作: 操作名称 例数(≥) 中、小面积烧伤清创术 20 中、小面积烧伤换药术 20 深度烧伤焦痂切开减张术 3 深静脉置管术 2 中小面积III°烧伤早期切削痂大张自体皮移植术 10 肉芽创面邮票式自体皮移植术 10 (二)普通外科(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消毒与无菌技术、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创伤、外科感染、心肺复苏、外科营养、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原则等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 熟悉:普通外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随访规范;外科基本用药. 了解:普通外科少见病和罕见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器官移植进展状况;腹腔镜手术基本理论;普通外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原则. 2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掌握外科换药技术、外科手术切开、显露、缝合、结扎、止血等技术;熟悉外科常用的诊疗操作技术,如导尿、静脉切开、中心静脉压力测量、乙状结肠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等;了解普通外科特殊诊断方法和技术,如针吸活检、腹腔穿刺等. 书写住院病历20份以上. 病种及例数要求:根据轮转的亚专科,3个月完成的病种及病例数如下: 胃肠外科 病种例数(≥) 急性阑尾炎 5 内、外痔 10 胃肠肿瘤 10 肠梗阻 5 肝胆外科 病种例数(≥) 肝癌 5 胆囊结石 10 化脓性胆管炎 5 肝内胆管结石 10 甲乳外科 病种例数(≥) 乳腺癌 10 乳腺增生 10 甲状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 10 甲状腺癌 3 (三)骨科(3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熟悉:骨科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常见的骨折与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关节炎、骨肿瘤的骨科检查法;与骨科有关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方法. 2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掌握:骨科常用治疗技术(夹板、石膏和骨牵引固定技术等)的具体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原则;封闭治疗的意义、操作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熟悉:骨科创伤(以骨折和脱位为主)的常用治疗方法及手术操作技术;开放性伤口清创闭合的原则.了解:手外伤清创、皮肤缺损的修复、肌腱吻合以及骨科内固定的基本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腰扭伤、狭窄性腱鞘炎、半月板损伤、网球肘等的保守治疗方法与原则. 书写住院病历20份以上. 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常见部位骨折 10 常见部位关节脱位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 10 颈椎病 5 (四)、整形外科(3个月) 1 轮转目的 掌握内容:瘢痕的分类与防治、常见体表肿瘤、先天性单侧唇裂、先天性肌性斜颈、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缺损、四肢瘢痕挛缩畸形、常见美容外科手术如重睑术、隆鼻术等. 了解内容:先天性双侧唇裂、先天性腭裂、面瘫、眼睑邻近组织器官畸形、鼻缺损及畸形、耳廓缺损及畸形、巨乳症及小乳症、手部先天性畸形及烧伤"爪形手"、下肢慢性溃疡、外生殖器、会阴及肛周畸形与缺损、面部年轻化、手术去脂及人体塑形、头皮撕脱伤、颅颌面外科等. 2 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掌握整形外科、美容外科基础知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及并发症的防治.常见整形外科手术的局部解剖知识.整形外科手术理论,如游离植皮、皮瓣转移、组织及生物材料移植的适应症、皮瓣设计原理及应用范围、成活过程以及并发症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了解不同性质瘢痕各阶段的病理机理及其防治方法.了解和熟悉整形外科与美容外科患者的心理学.了解国内外整形外科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书写住院病历20份以上. 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 唇腭裂 5 尿道下裂 3 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 10 慢性感染性创面 10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1.教学实践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各科轮转期间,协助上级带教教师做好实习医师的实习、示教,指导本科生书写病历和病情记录,参加临床示教和病例讨论等,接受临床教学能力的初步培养.掌握临床医学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累计工作时间应不少于40学时. 2.学术讲座 病案讨论(抢救病人、疑难杂症讨论等);学术交流等.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Burns Critical Care Medicine 中华烧伤杂志 烧伤治疗学(第三版),杨宗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烧伤外科学,黄跃生主编,:科技文献出版社 2010 急危重症病理生理学,姚咏明主编,科学出版社 2013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外科学(烧伤)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 M2013084 40 2.0 生物芯片及其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M2013089 20 1.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妇产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105110) 一、培养目标 1.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临床的医学人才. 2.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医德修养. 3. 掌握出妇产科临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内、外最新成果及进展情况.具有独立进行临床研究的能力. 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5. 能熟悉地运用英语阅读书刊,写出论文摘要,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二、研究方向 1. 妇科肿瘤 2. 围产医学 3. 生殖内分泌 三、学习年限 1.脱产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 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所有课程学习 第二学期:进入学科学习,查阅文献,为选题作准备. 第二学年 第三学期: 学科内临床轮转,书写综述,做开题报告 第四学期: 参加临床工作,进行课题研究. 第三学年 第五学期:继续进行课题研究.相关学科轮转. 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研究,进行资料整理、撰写论文及答辩. 2.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4年. 第一、二学年与脱产研究生同,课题研究时间可延长一年.已经过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在职学习生不需相关轮转. 四、课程设置(详见附表) 五、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严格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暂行规定》执行,各导师指导研究生选题后由学科统一组织公开开题,课题研究工作如期进行后要求研究生向导师小组作论文工作阶段报告和论文工作结束报告.在第三学期末选题确定后开题,一方面继续查阅文献、积累资料,一方面需要着手摸索和掌握研究的技术操作,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有步骤地进行科研工作,以达到预期目的,第四学期结束前作论文工作阶段报告,至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研究后作结束报告.各阶段分别填写《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归入本学科研究生后期培养档案.研究生科研原始资料必需完整,经整理、分析、撰写出论文,制备好各种图、表,准备答辩工作,提出答辩申请,进行论文答辩,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学位论文,按照申请学位发表论文规定发表论文.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1.第一学年以理论学习为主,按照必修可和选修可进程完成理论可学习.同时,专业指导老师根据专业的要求指导阅读著作和国内外期刊,初步拟选临床课题.要求英文文献不少于20篇. 2.第二学年进入临床学习,通过学科内轮转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危急重症的诊断和处理,参与临床工作.不同专业对学生特殊要求的技能操作和手术要求导师组专门指导.安排到相关学科轮转学习.轮转科室见附表.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选定课题,进行公开开题,并开始课题工作. 3.第三学年在所选专业内工作并完成课题,撰写论文.要求导师安排至少参加一次学术交流会. 4.在临床轮转期间课内定期安排专业进展课程,.要求各专业学生定期进行学习文献报告,指导教师组每1-2月开课题进展汇报讨论会.每两周学科组织英语学习沙龙. 5.学习期间安排不少于20个学时的教学工作,包括实习带教讲座和课堂理论授课.在临床工作中需指导实习医生. 6.考核 基础理论课的考试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管理规定》执行;专业课和专业英语以导师指导下自学为主,专业进展课程为笔试.各科轮转由轮转科室给予临床考试.毕业前教研室组织有关专家现场考核实践技能. 七、主要专业参考书 (一)经典著作 1.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Williams Obstetrics 3.林巧稚,连利娟主编.妇科肿瘤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4.Novaks Gynecology 5.于传鑫 使用妇科内分泌学 第二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6.罗丽兰.生殖免疫学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7.庄广伦 现代辅助生殖技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 8.杨慧霞主译 妊娠合并症 人民卫生出版社 9.周郅隆 高危妊娠监护预处理 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 10.朱俊真 产前诊断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1.陆国辉 产前遗传病诊断 广东科技出版社 (二)权威期刊 1.中华妇产科杂志 2.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3.中国产前诊断杂志 4.生殖与避孕 5.实用妇产科杂志 6.现代妇产科进展 7.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8.中华产科急救杂志 9.中华肿瘤杂志 10.中华儿科杂志 11.Gynaecology Obstetric 12.Diabetes Care 13.Am J Obstetric Gynecology 14.Human .Reproduction 15.Fertility Sterility 附表1 妇产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10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分子生物学 M2013010 80 4.0 生殖医学基础与临床 M2013083 40 2.0 医学前言文献阅读 M2013007 24 1.0 医学多元统计分析 M2013022 60 3.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附表2 妇科肿瘤专业轮转表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产科病房 3个月 普外科 3个月 产房 3个月 门诊小手术室 1个月 妇科病房 12个月 门诊治疗室 1个月 超声室 1个月 围生医学专业轮转表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产科病房 12个月 新生儿科 1个月 产房 3个月 门诊小手术室 1个月 妇科病房 3个月 门诊治疗室 1个月 妇产科超声室 1个月 内科 2个月 生殖医学专业轮转表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产科(含产房1个月) 3个月 门诊小手术室 1个月 生殖中心 12个月 门诊治疗室 1个月 泌尿外科男性门诊 3个月 门诊其他 1个月 内科 3个月 眼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11) 第一条 培养目标 同总则 第二条 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眼底病学 2、眼屈光学 3、激光眼科学 4、白内障的诊治 第三条 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第四条 课程设置 见附表 五条 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掌握:眼解剖、生理知识. 熟悉:眼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眼科常用检查的操作方法和临床意义,以及眼科门诊小手术 初步了解眼科学及常见的眼部疾病. 1.学习病种 掌握内容:各种常见眼病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结膜炎:病毒性、细菌性、衣原体性、过敏性;角膜炎:匍行性、病毒性、真菌性;麦粒肿;霰粒肿;慢性泪囊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屈光不正:视、远视、散光;共同性斜视:斜视、外斜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外伤:学性、穿孔性、钝挫伤. 了解内容: 病种例数(≥) 睑板腺囊肿 10 睑腺炎 10 睑缘炎 5 睑内翻 5 睑外翻 5 上睑下垂 5 慢性泪囊炎 5 细菌性结膜炎 10 沙眼 10 病毒性结膜炎 10 翼状胬肉 10 细菌性角膜炎 10 表层巩膜炎 5 老年性白内障 20 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5 虹膜睫状体炎 10 屈光不正 20 共同性斜视 10 弱视 10 眼球表面异物 5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5 2.临床基本技能要求:掌握视力、眼压的测量方法;掌握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斜视和复视检查方法.掌握手术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掌握眼科手术室的工作程序.了解三面镜和前房角的使用. 3.完成以下操作: 操作类别例数(≥) 泪道冲冼 10 结膜下注射、浅眶注射 10 结、角膜浅层异物取出 5 睑腺炎切开引流 5 各种清创缝合 5 三面镜和前房角镜的检查 5 要求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参与病房和门诊和特除眼科检查室的工作. 了解眼科常见手术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外伤、垂直肌斜视、眼眶肿瘤的手术治疗过程. 操作名称 量化标准(≥) 书写完整专科病史 20份 参与3类以上手术 30台次 4.轮转科室安排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眼科(病房、检查室、门诊) 24月 耳鼻喉科 2月 神经外科 2月CT和MRI 2月 轮转要求: 眼科:病房18个月,参与各专业组临床工作.门诊4个月,参与普通诊疗工作及门诊小手术.检查室2个月,进行眼科各种特殊检查. 耳鼻喉科:了解眼相邻组织病变与眼的关系. 神经外科:了解头部外伤诊治的基本原则. CT和MRI科:握CT和MRI 的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以及眼科常见病的影像诊断. 第六条 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1.教学实践 参与本科生的临床见习工作. 2.学术讲座 参加科内、院内、省内的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 第七条 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第八条 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第九条 专业参考书目及期刊 (一)著作 1、葛坚主编:眼科学(8年制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2、李凤鸣主编中华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二)权威期刊 1、中华眼科杂志 2、中华眼底病杂志 3、国际眼科纵览 4、临床眼科杂志 5. 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第十条 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眼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11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M2013005 40 2.0 医学科研设计 M2013026 40 2.0 临床流行病学 M2013025 40 2.0 分子生物学 M2013010 80 4.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SCI论文的撰写、投稿与审稿 M2013088 40 2.0 医学前沿文献阅读 M2013007 24 1.0 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M2013085 20 1.0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耳鼻咽喉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12)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耳科学临床与基础研究 2.过敏性鼻炎临床与基础研究、鼻内镜外科临床研究 3.头颈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鼾症及OSAHS临床研究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目的:培养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1. 理论知识 掌握内容: 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和急诊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的X线影像学检查适应证及诊断要点;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规手术适应症、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掌握耳鼻喉科常用药物的应用;掌握电测听、声导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PSG等检查适应症及结果分析. 熟悉内容:要求熟悉病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了解内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 2.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内容: (1)熟练掌握耳鼻喉科常用检查器械的使用(如鼻镜、间接鼻咽镜和喉镜、音叉等). (2)掌握耳鼻喉科常用治疗操作:鼻粘膜烧灼止血法、前后鼻孔填塞术、置换疗法、上颌窦穿刺冲洗术、鼻骨复位术、扁桃体脓肿切开术、咽鼓管吹张术、鼓膜穿刺术、耳鼻咽喉活组织检查、耳鼻咽异物取出术等. (3)能独立完成扁桃体剥离术、耳前瘘管摘除术、鼻内窥镜检查术、电子喉镜检查术等. 熟悉内容: (1) FESS手术的适应症、常规术式、并发症; (2) 中耳乳头手术适应症和并发症; (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CT、MRI; (4)头颈肿瘤手术与修复等. 要求完成的工作:书写大病历30份及完成以下操作 操作名称 量化标准 (≥) 操作名称 量化标准 (≥) 电子鼻咽镜检查+活切 20 前后鼻孔填塞术 6 鼻内窥镜检查或换药 10 后鼻孔填塞术 6 鼻内镜下鼻腔电凝止血 5 咽部异物取出术 10 电子喉镜检查+活切 20 鼻骨骨折复位术 5 3.轮转科室安排与要求 要求: (1)掌握临床科室常见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2)掌握CT和MRI 的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以及常见病的诊断; (3)在临床科室完成不低于20份病历,参与不低于20例手术.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神经外科 2个月 CT和MRI 2个月 耳鼻喉科 18月 整形科 2个月 4.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由教研室组织有关专家现场考核.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1、 教学实践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要求完成3次以上的理论教学听课,参与辅导本科生实习,完成1篇综述报告. 2、 学术讲座 要求完成≥2次本专业新技术新进展学术讲座,参加本专业学习班≥2次,病案讨论≥20次.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一)经典著作 1.黄选兆、汪吉宝等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钱永忠,樊忠等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指南》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 3韩德民主编,《鼻内窥镜外科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孙建军主译,原著:Brackmann Shelton Arriaga 《耳外科学》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5.王正敏主编,《耳显微外科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 6. 韩德民主译,《头颈外科学与肿瘤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二)权威期刊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杂志 2.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杂志 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4.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5.JARO J ADDICT RES PRO 6.HEARING RES 7.AM J RHINO ALLERGY 8.LARYNGOSCOPE5.Laryngoscopy 9.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y 10.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11.LARYNGOSCOPE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12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局部解剖学 M2013013 72 3.5 医学实验动物学 M2013004 30 1.5 肿瘤学 M2013082 33 1.5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SCI论文的撰写、投稿与审稿 M2013087 40 2 医学前沿文献阅读 M2013007 24 1 循证医学 M2013030 48 2.5 功能成像与分子影像学 M2013086 20 1 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M2013085 20 1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 细胞培养技术 M2013012 60 3 医学科研设计 M2013026 40 2 要求: 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注:1.专业进展课要求完成≥40学时,根据修的学时和理论知识考核分别给予合格、良好、优秀.注:①、参加科室讲座每次2学时;②、研究生论坛主讲者5学时,参加者2学时;③、参加国家级继教班10学时,省级继教5学时.) 2.专业英语自学为主,考核标准:①、发表一篇SCI论文,专业英语成绩是优秀;②、撰写一篇SCI论文已送审并有审稿意见,专业英语成绩是良好;③、撰写一篇SCI论文尚未送审者,合格. 肿瘤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13)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胸部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2、消化道肿瘤的药物治疗 3、恶性淋巴瘤的综合治疗 4、肿瘤放射治疗基础与临床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临床技能训练要求参加所在科室的各种学术活动(病例讨论、全院会诊、讲座、读书报告、学术会议等).其中病例讨论在本学科本人至少组织完成1次,读书报告在本学科本人至少完成1次.临床技能考核由各轮转科室导师组负责进行现场考核并做出评估,并签署意见.主要考核是否具有规范的临床技能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 轮转安排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病理科 1个月 感染科 1个月 血液科 1个月 影像医学科(CT、MR) 2个月 呼吸内科 1个月 肿瘤科细胞室 1个月 消化内科 1个月 心电图室 1个月 普外科 2个月 急诊科 1个月 学科外总轮转时间至少12个月.完成相关学科的轮转后,参加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训练时间不少于一年. 轮转学科目的和要求 血液科 掌握:正常的止血和凝血机制;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出血特点及诊治原则;熟悉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淋巴瘤分类、分期诊断及治疗原则,骨髓抑制发病原因及处理,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及治疗;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类及治疗原则;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及抢救措施;成分输血的指征及各种输血反应的处理;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常见凝血功能障碍性疾患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基本要求:全程管理住院病人数不少于15例.掌握骨髓穿刺、骨髓活检技术及其适应证、禁忌证. 消化内科 掌握:消化道内窥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急重症的诊断与处理;常用消化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熟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诊疗常规、临床特点,慢性胃炎的病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肝硬化的发病机理,肝性脑病、门脉高压的产生机理,腹水形成的原因及实验检查特点、鉴别方法和处理.肠梗阻的原因与处理原则,肠内外营养的适应征及应用方法. 了解: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及处理;慢性肝病病因及处理;典型消化道内窥镜常见病例图像的识别. 基本要求:全程管理住院病人数量不少于15例.腹腔穿刺术,典型消化系统X线检查. 感染科 掌握:病毒性肝炎、感染性休克、医院感染、败血症、常见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腔感染及肝肾综合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等.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知识、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有关病毒标志检查结果判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重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脓毒血症与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及抗休克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进展及临床应用;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学知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肝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 了解:消毒隔离的程序,医院内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与防治;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选择;人工肝支持治疗的适应证、原理和方法. 基本要求:全程管理住院病人数量不少于15例.掌握腹穿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 心电图室 掌握: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 了解: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及动态心电图的应用. 病理科 掌握:病理和细胞标本送检注意事项及检查申请单的填写方法;病理标本的肉眼检查及描述;病理诊断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和作用;病理诊断的流程;肿瘤的病理分类原则;良、恶性肿瘤病理特征的主要区别.组织学观察方法,部分常见病的诊断标准. 了解:肿瘤的大体形态和组织学特点;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免疫组织化学的临床应用;术中标本检查的适应症;冰冻切片诊断的局限性;病理诊断的局限性及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的关系;了解基本病理制片技术及各项辅助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病理诊断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肿瘤病变的主要病理特征,良、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包括大体的和组织学的.了解并初步掌握常规病理技术和免疫组化检测方法.了解外科病理作业流程,参与肉眼标本检查和取材20例以上,参加科内病理读片会诊2次以上. 基本要求:肿瘤的大体观察,大体特征描述,标本的处理、取材;参加30-40个标本的检查、处理、取材;病理标本制备、操作步骤、常规病理技术;参加实际操作规程7-10天.良、恶性肿瘤的主要病理学表现、区别.掌握常见肿瘤(乳腺癌、肺癌、胃癌、大肠癌等)的主要组织学表现,在病理医师指导下,每种肿瘤观察学习10例左右.了解新技术在肿瘤病理中的应用. 肿瘤细胞学室 掌握常见体表肿块的取材技术和常见肿瘤的细胞学诊断. 呼吸内科 掌握: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动脉血气分析.掌握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支原性肺炎、肺部真菌性感染、肺间质纤维化、肺脓肿、肺结核、胸腔积液、咯血、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熟悉:结核菌素试验、给氧、吸痰的使用、呼吸机的调节、体位引流、胸透、胸部X线读片、胸腔穿刺. 了解: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肺组织活检、胸膜活检、胸部CT. 基本要求:掌握吸痰及胸腔穿刺技术.至少书写大病历4-5份,及时、合格地完成病历书写. 普通外科 掌握:消毒与无菌技术、无瘤技术、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外科感染、心肺复苏、外科营养、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原则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等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 熟悉:肿瘤外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随访规范;熟悉肿瘤外科基本用药. 了解:肿瘤外科少见病和罕见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微创手术基本理论;肿瘤外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原则. 基本要求:全面掌握肿瘤外科换药的技术;掌握肿瘤外科手术切开、显露、缝合、结扎、止血等技术;熟悉肿瘤外科常用的诊疗操作技术如导尿、静脉切开、中心静脉压力测量、内窥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等;了解肿瘤外科特殊诊断方法和技术,如针吸活检、胸、腹腔穿刺等;书写住院病历30份以上,参与常见恶性肿瘤手术30例以上. 急诊科 掌握:急、危、重病人的生命支持理论,心肺复苏(CPR),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LS)、进一步心脏生命支持(ACLS)、基础创伤生命支持(BTLS)和进一步(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的基础理论和新进展;常见急症的病因鉴别、临床表现及处理规范;常见急症辅助检查的选择指征、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常用急救药物的指征、作用、副作用以及具体应用方法(心肺复苏及血管活性药、强心利尿剂、解痉平喘药、止痛药、止血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了解: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病因、诊断标准、处理原则; 影像医学专业(含CT、MR、核医学) 掌握:人体各系统的正常影像解剖;恶性肿瘤的典型影像表现;不同影像检查手段诊断肿瘤的优势和局限性;CT、PET/CT及MRI增强检查的原理及意义. 了解:X线、CT、PET/CT、MRI及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消化道造影检查适应证和常见肿瘤的诊断,ERCP及MRCP常见病变表现;CT和超声引导下脏器穿刺活检术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核医学显像的特点和原理;全身骨显像的基本原理及诊断骨转移的局限性;唾液腺显像、甲状腺普通显像、肝血池显像、消化道出血显像的原理和应用;体外标记免疫测量的种类及各种肿瘤标志物的应用. 基本要求:各系统、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和综合应用;常见疾病及肿瘤的X线及CT阅片. 肿瘤内科 掌握:肿瘤内科治疗原则以及常见恶性肿瘤(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头颈部肿瘤、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乳腺癌)内科治疗规范;肿瘤化学治疗适应症、禁忌症;常用化学治疗方案、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监测和处理.常用抗癌药的作用机理及毒副作用,放疗、化疗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 熟悉:肿瘤化学治疗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了解: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的进展与临床应用;新药临床试验基本原则. 书写住院病历60份以上. 肿瘤放疗科 掌握:放射肿瘤学基础理论(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和临床放射治疗学);放射治疗原则及并发症处理;射线的物理特性和临床剂量学原则.掌握常规模拟定位、放疗剂量计算;CT定位适形放疗及靶区勾画;鼻咽检查;体位固定与摆位 ?熟悉:光子放疗技术(外放射和近距离放射),治疗常见肿瘤的原则,以及和其他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 ?了解:调强放疗,影像引导放疗等新技术. 书写住院病历60份以上.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教学实践 肿瘤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本科室或临床各科轮转期间,主要协助上级带教教师带好实习医师的实习、示教,指导实习医师病历的书写和病程记录,参加临床示教和病例讨论等,接受临床教学能力的训练,参加临床教学工作的时间不应少于40学时.通过参加教学实践,使研究生了解学校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掌握临床医学教学工作的实际技能.临床各科轮转结束后,进行教学能力考核. 学术讲座 鼓励参加肿瘤专业各种学习班,病案讨论(抢救病人、疑难及危重病例讨论等),学术交流,省级或院内相关学术报告等,并作为专业进展课成绩评定的依据之列.参加学术交流,承担科内学术讲座2次以上.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Oncology》Devita T.V.e.tal 6th Ed 2008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Radiation Oncolosy Halperin EC 5th Ed 2008 《现代肿瘤学》(第3版)汤钊猷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 《肿瘤学》(第3版)曾益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实用肿瘤内科学》(第2版)周际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6版)孙燕、石远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肿瘤放射治疗学》 (第4版),殷蔚伯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肿瘤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13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肿瘤学 M2013082 33 1.5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M2013005 40 2.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循证医学 M2013030 40 2.0 医患沟通学 M2013072 48 2.5 SCI论文的撰写、投稿与审稿 M2013088 40 2.0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14) 第一条 培养目标 同总则 第二条 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神经康复: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法进展的研究,中枢神经损伤后认知障碍与言语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脑外伤运动障碍康复治疗研究,脊髓损伤的康复与并发症防治等. 2.肌肉骨骼康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康复治疗方法的研究,软组织急慢性损伤的康复治疗等. 第三条 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第四条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第五条 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一、培养目的 通过2年的培养与训练,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受训者掌握本学科常见的伤病和/或残疾的预防措施、功能评定、康复治疗方法,能独立从事本专科临床康复的诊治工作,并学会康复医疗组的管理模式.初步了解本专科临床科学研究和教学的方法. 二、培养方法 第一阶段(12个月)在相关临床科室轮转学习, 重点了解并熟悉神经内、外科、骨科和内科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二阶段(12个月)进入康复医学科专科学习,重点培养专业为康复治疗学、临床住院康复(包括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内、儿科康复等)及康复医学科门诊(包括疼痛等). 相关临床轮科培养的时间安排: 轮转科室名称 时间(月) 神经内科 3 骨科(包括脊髓损伤) 2 心内科 2 呼吸内科 1 内分泌科(重点糖尿病) 1 风湿病科 1 急诊、ICU 1 放射科(CT,MRI) 1 总计12 康复医学科专科培养的时间安排: 专业时间(月) 物理治疗 2 作业治疗 1 言语治疗 1 神经康复 3 骨科康复 2 内科康复 1 儿科康复 1 康复门诊(参加会诊) 1 总计12 三、培养内容与要求 (一)第一阶段 1.神经内科(3个月) 熟悉脑部、脊髓损伤和常见病的定位、定性诊断、临床治疗要点;神经科物理检查;基本掌握肺部感染后抗感染的处理,神经科常见病CT、MRI读片、肌电图等神经生理学的报告分析. 了解神经科常用药物;神经伤病合并征和并发征的防治. 神经科轮训期间要求诊治的病种及例数: 2.骨科(2个月) 掌握各部位的骨折、截肢、手外伤、关节置换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损伤等的临床诊治与处理. 熟悉骨科物理检查,熟悉常见骨科疾病的X线片、CT、MRI读片. 了解骨科常见病(骨折、颈椎病、下腰痛、关节置换)的手术指征、手术前后的处理原则. 3.内科( 5个月) 掌握内科常见病的临床检查、诊断及医疗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其中必须掌握的内容: (1)心内科:高血压病诊治原则、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心律失常的处理,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及常见疾病的心电图诊断,心肺复苏技术. (2)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3)内分泌科:重点是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原则. (4)风湿科: 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5)急诊、ICU:心、电监护等常用技术、急诊处理、心肺复苏. 4.放射科(一个月) 掌握CT,MRI的读片和诊断方法,熟悉神经系统和骨科系统常见疾患的CT和NRI表现. (二)第二阶段:康复医学科(12个月) 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康复医学专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本专业病历的特点,能完整的收集病史,做好功能检查和评定,书写规范化病历;掌握本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康复评定和治疗,并熟悉常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假肢和矫形器装配的特点、适应证和使用注意事项;在本阶段的后期进行临床康复的深入培训,进一步打好临床康复的基础,提高对各类常见伤病和残疾的康复评定、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康复治疗的能力.本阶段结束时达到康复医学科专科医师准入的水平,初步掌握本专科临床研究和教学的方法.学会康复医学科各种治疗技术的工作特点. 1.康复治疗室(4个月) 康复医学科治疗室技能训练的安排: 名称时间(月) 物理治疗 2 作业治疗 1 言语治疗 1 2. 神经康复(3个月) 掌握神经康复评定的基本原则、方法;能够制订完整的康复医疗计划;掌握康复治疗的手段和方法. 神经康复专科培训的安排: 疾病名称 康复例数(≥) 脑血管病 20 其他神经疾病 5 颅脑外伤 8 3. 骨科康复(2个月) 掌握骨科疾病康复评定的基本原则、方法,能够制定完整的康复治疗方案,掌握骨科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骨科康复专科培训的安排: 病种康复例数(≥) 腰椎间盘突出症 10 颈椎病 10 脊髓损伤 5 骨折 5 手外伤 2 周围神经损伤 1 截肢 1 关节置换术 1 慢性疼痛的康复可结合骨科康复专科技能训练安排进行. 4. 内科和儿科康复(2个月) 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的基本原则、方法,能够制订完整的康复医疗计划及治疗方法;掌握儿童脑瘫康复的评定、康复计划制订的原则和康复治疗方法. 内科和儿科康复专科培训的安排: 病种康复例数(≥) 高血压(不同类型) 3 冠心病(不同类型) 3 COPD 2 糖尿病 2 其他疾病 2 儿童疾病康复(脑瘫等) 10 5. 康复门诊(3个月) 掌握神经科、骨科、内科、儿科常见疾病的门诊康复评定和治疗;掌握疼痛康复的评定、康复计划制定的原则和康复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神经阻滞治疗和各种类型疼痛10例);掌握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方法(操作3例);掌握假肢佩带的原则和方法,能开出假肢、矫形器处方(不同类型5例). 要求完成的工作:书写病历30份,并完成以下操作: 操作名称 ≥次 操作名称 ≥次 运动功能评定 40 肌力和耐力训练 20 言语评定 30 关节松动技术操作 10 日常生活活动评定 40 作业治疗 20 神经促进技术应用 30 局部封闭治疗技术 5 按摩 40 理疗仪器的操作 15 临床能力训练以二级学科的各专业轮转为主,兼顾相关科室.通过临床能力训练,掌握本专业基本诊断、治疗技术,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掌握常见诊疗操作技术;学会门急诊处理、危重病人抢救、接待病人、采集病史、综合分析、临床教学等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高尚的医德.临床能力训练结束时,应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研究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各科的轮转工作量和质量要求,管理床位5-8张,出科时必须进行转科考核,由轮转考核小组按本学科领域要求对研究生进行轮转考核.转科总评成绩≥75分为合格,其成绩作为临床能力训练平时成绩的依据,在毕业考核中占一定的比例. 第六条 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在本科和其他各科轮转期间协助上级带教教师指导本、专科实习医师病历书写和诊疗操作工作,参加示教和疑难病例讨论.在担任住院总医师期间承担本、专科实习医师小讲座5~8次,承担一个小班的本、专科学生神经内科见习带教工作. 第七条 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第八条 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第九条 专业参考书目及期刊 一、著作 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卓大宏主编,华夏出版社,2005 康复功能评定学 王玉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物理治疗学 燕铁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作业治疗学 窦祖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神经康复学 倪朝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肌肉骨骼康复学 张长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主编.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华夏出版社,1998 8.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医学(第2版),华夏出版社.2003 9.缪鸿石主编,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0.DeLiSa JA.主编.南登崑主译. 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第3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二、期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Stroke Am J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Archive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第十条 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断层解剖学 M2013014 48 2.5 神经科学、 M2013006 30 1.5 专业进展课:康复医学进展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SCI论文的撰写、投稿与审稿 M2013088 40 2 循证医学 M2013030 40 2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运动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15)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脊柱病临床康复研究 2.运动创伤临床康复研究 3.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康复研究(如脑卒中临床康复研究)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学位课程实行学分制,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 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不做要求)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1.轮转科室与轮转时间 运动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二级学科的各专业科室的轮转为主,包括:骨科、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心血管内科、影像医学科(GT室和MRI室)和运动医学科(包括理疗科),具体轮转时间见下表. 运动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轮转科室与轮转时间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骨科 2个月 心血管内科 2个月 神经内科 2个月 放射科(CT,MRI) 2个月 内分泌科 1个月 急诊科 1个月 风湿免疫科 1个月 运动医学科 12个月 总计24个月. 2. 轮转目的与要求 【骨科】 ①骨科门诊1个月,能独立应诊,并书写门诊病历不少于20份;②骨科病房2个月,在上级医生指导下独立管病床5~8张,并书写骨科大病历10份,参加日常查房,讨论和治疗等临床工作.③熟悉并掌握骨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技术.④掌握骨科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⑤掌握清创术,参加手外伤急诊手术、骨折与脱位的处理,颈腰椎手术等.⑥掌握骨科常用支架,石膏绷带,小夹板及牵引的应用和操作技能. 【神经内科】 ①神经内科门诊1个月,能独立应诊,并书写门诊病历不少于20份;②病房2个月,在上级医生指导下,能独立管病床5~8张,并书写神经内科病历10份,参加日常查房、讨论和治疗等临床工作.③熟悉并掌握神经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技术.④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⑤掌握腰穿技术及其适应证和注意事项.⑥参加急诊和危重病人的抢救与处理. 【风湿免疫科】①在上级医生指导下,能独立管病床5~8张,完成病历,参加日常查房、讨论、诊断和治疗等临床工作.②掌握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的检查方法、诊断和鉴别诊断.③掌握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和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原则和方法.④熟悉常见风湿病的预防保健. 【心血管内科】 ①在上级医生指导下,能独立管病床5~8张,完成病历,参加日常查房、讨论、诊断和治疗等临床工作.②掌握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检查方法.③掌握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④掌握急性心肌梗塞的康复程序.⑤熟悉心包穿刺技术及其适应证和注意事项.⑥参加急诊和危重病人的抢救与处理. 【放射科(CT,MRI)】参加放射科(CT,MRI)有关临床工作,熟悉相关工作流程;熟悉运动医学专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CT和MRI改变. 【运动医学科】 ①参加门诊工作2个月,能独立应诊,并书写门诊病历不少于30份.②参加病房工作10个月,在上级医生指导下,能独立管病床5~8张,完成大病历30份,参加日常查房、讨论、诊断和治疗等临床工作.③掌握运动医学专科检查和评定方法及影像学诊断.④掌握运动医学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⑤掌握运动医学科常用治疗技术,重点掌握运动疗法,传统医疗体育方法.⑥掌握运动损伤初步急救处理方法和早期康复原则.⑦掌握医疗体育方法在伤病残康复中的应用.⑧熟悉常用理疗方法. 3. 技能训练内容 (1)学习病种与理论知识 掌握内容: 掌握运动医学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骨折和脱位、骨关节炎、脊柱侧凸、脊髓损伤、脑卒中、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和关节功能障碍等)的病因,相关解剖生理、病理生理,流行病学概况、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处理方法;掌握常见运动创伤(如肌肉、肌腱和韧带损伤、关节软骨损伤、骨组织劳损 、骨软骨炎和神经组织的微细损伤)的病因、相关解剖生理、病理生理、流行病学概况、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处理方法. 熟悉内容: 熟悉常见运动性疾病(如过度训练、过度紧张、运动性血尿、运动性蛋白尿、运动性肌红蛋白尿、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胃肠综合征和运动性头痛等)的概念、病因、相关解剖生理、病理生理、流行病学概况、发生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处理方法和预防;熟悉医疗体育方法的有关原理. 了解内容: 了解运动医务监督、运动营养及兴奋剂检测的有关内容和知识. (2)临床基本技能 掌握内容: ①掌握运动医学专科检查和评定方法;②掌握常用运动疗法:如增强肌力和耐力训练方法,改善和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增强心肺功能训练方法,关节松动技术,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等;③掌握传统医疗体育方法:如按摩和导引等;④掌握运动损伤的初步急救处理方法;⑤掌握常用局部封闭治疗技术. 了解内容: 了解常用理疗仪器的操作方法. 要求完成的工作:书写大病历20份及完成以下操作: 操作名称 量化标准 (≥) 操作名称 量化标准 (≥) 人体形态学测量 20 躯体感觉评定 20 徒手肌力评定 20 平衡与协调评定 20 关节活动度测量 20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20 肌张力评定 20 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20 关节活动技术 20 增强肌力技术 20 关节松动技术 20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20 肌肉牵伸 20 体位转移技术 20 牵引技术 20 推拿疗法 20 物理因子疗法 20 针灸/拔罐 20 步行训练和步态矫治 10 医疗练功 10 局部封闭 10 平衡与协调训练 10 4.临床能力考核 运动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完成各科的轮转工作量和达到质量要求,出科时必须进行转科考核,由轮转考核小组按本专业要求对研究生进行轮转考核.转科总评成绩≥75分为合格,其成绩作为临床能力训练平时成绩的依据,在毕业考核中占一定的比例. 毕业考核:运动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完成所规定的临床工作要求后,毕业时要参加临床能力考核,考核其是否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毕业考核方法和程序详见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实施细则(试行).毕业考核不合格者不能申请论文答辩,应继续进行临床能力训练,半年或一年后重新进行考核.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1.教学实践 在临床各科轮转期间,协助上级带教教师指导本科实习生书写病历和病情记录,进行相关诊疗操作工作,参加临床示教和疑难病例讨论等,接受临床教学能力的初步培养.运动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加临床教学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40学时. 2.学术讲座 在运动医学科轮转期间承担本科实习医生小讲座5-8次,并承担本专业本科生的有关见习带教工作.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运动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15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医学科研设计 M2013026 40 2.0 局部解剖学 M2013013 72 3.5 专业进展课 学术讲座 2.0 专业英语 SCI论文/英文综述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医学前沿文献阅读 M2013007 24 1.0 医学研究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软件 M2013029 48 2.5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麻醉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16)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 1.临床麻醉与脏器功能保护(包括麻醉与心肌保护、麻醉与脑保护、麻醉与肝保护、麻醉与血液保护研究方向) 2.麻醉药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 3.疼痛诊疗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本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由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一、培训目标 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培训,临床能力达到高年住院医生水平.基本正确地运用常规麻醉方法,对接受常见手术和检查的病人实施麻醉和监测,为围手术期医疗工作提供麻醉专科会诊.具体要求如下: 系统掌握麻醉学相关的基本理论,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新进展,并能与临床工作实际相合 能熟练地掌握麻醉学常用的临床技能,同时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基本正确和独立地实施常规临床麻醉. 能对见习和实习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了解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病案报道和综述. 能比较熟练地阅读麻醉学的外文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具备良好的从医所需的人文综合素质. 培训方法及时间安排 研究生的培养以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采取麻醉科亚专科的基本训练和非麻醉科室轮转的方式.第一年结束后必须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非麻醉科室轮转(6个月): 普通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小儿内科、急诊科、心电图室、影像科中任选2~3个科室,每科室轮转2~3月,总时间不少于6个月. 麻醉学亚专业轮转(18月): 亚临床专业 时间(月) 普外科麻醉 2 骨科麻醉 1 泌尿麻醉 1 口腔眼科和耳鼻喉科麻醉 2 神经外科麻醉 1 胸心血管外科麻醉 2 妇产科麻醉 1 小儿外科麻醉 1 门诊和手术室外麻醉 1 疼痛治疗(疼痛门诊和/或疼痛病房) 2 ICU 2 机动 2 总计 18 3、实验室工作:基础实验6个月.完成麻醉学动物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培训内容和要求 1、基本麻醉 名称例数(≥) 全身麻醉 250 椎管内麻醉 (含硬膜外麻醉 其中,鞍麻、骶关、腰硬联合) 100 神经阻滞和局部麻醉 30 监测下的麻醉管理(MAC) 40 总例 420 麻醉学亚专业 名称例数(≥) 普通外科麻醉(含泌尿、骨科、烧伤) 200 眼耳鼻喉科麻醉 50 神经外科麻醉 50 普胸麻醉 30 心血管麻醉 10 妇产科麻醉 80 口腔外科麻醉 20 小儿麻醉 50 门诊和/或手术室外麻醉 100 院内急救 10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 疼痛门诊和/或病房 麻醉恢复室(PACU) 特殊麻醉技能 名称(例数≥) 名称(例数≥) 动脉穿刺 30 喉罩 10 中心静脉穿刺 20 双腔支气管插管 10 纤维支气管镜 5 经口或经鼻盲插气管插管 2 控制性降压 2 经鼻明视气管插管 2 ICU技能 名称例数(≥) 名称例数(≥) 呼吸机管理 50 快速气管切开造口 2 胸穿 2 腹穿 2 腰穿 2 外科换药 10 理论学习要求 名称数量名称数量晨课病例讨论 50例 住院医师课30课 杂志俱乐部(建议) 20篇 科研讨论会(建议) 5次四、考核: 1、轮转考核:每个科室轮转结束后都要进行转科考核.考核小组由导师和带教教师等人员组成.考核标准参照相应学科培养方案.考核总评成绩≥75分为合格.考核不合格者应适当延长轮转时间并进行补考. 2、毕业综合考核:临床能力训练结束后,按照本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工作表现、课程学习、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力等进行严格的毕业综合考核.考核答辩委员会由5位具有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组成,主席必须由具有麻醉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家担任,校外专家1-2人.考核答辩委员会主要考核研究生是否具备规范的临床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手术麻醉的能力,并根据麻醉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考核. 毕业考核不合格者不能申请论文答辩,应继续进行临床能力训练,半年或一年后重新进行考核. 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1、教学能力训练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病例讨论助教 2次 实习医师的实习示教 2次 科研讨论会助教 2次 急救与复苏教学 2小时 晨课助教 2次 各种学术活动助教 2次2、 教学能力考核 临床教学累计工作时间应不少于20学时.临床各科轮转结束后,由教研室写出评语.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主要专业参考书 主要经典著作 《现代麻醉学》第4版(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麻醉手册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ICU手册和疼痛诊疗手册. 4.《Anesthesia》7th edition(edited by Ronald D.Miller) 主要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中华麻醉学杂志》 2.《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3.《临床麻醉学杂志》 4.《Anesthesiology》 5.《Anesthesia & Analgesia》 6.《British Journal of Anesthesia》 7.《Canad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麻醉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16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循证医学 M2013030 40 2 仪器分析 M2013023 42 2 医学实验动物学 M2013004 30 1.5 专业进展课 :专题讲座,专业学术活动(学分证书等)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专业英语专题报告或英文综述报告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急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17)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一、急诊医学 1.心肺复苏和心博骤停后综合征的诊治 2.急性中毒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3.急性心脑血管病; 4.急性中毒 二、重症医学 1.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2. 重症医学监测与治疗技术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掌握与急诊医学密切相关的常见疾病与诊疗技术;熟悉与急诊医学相关性不大,但是各相关学科的常见疾病与诊疗技术;了解少见疾病与诊疗技术(包括技术含量和风险大的诊疗技术). 采用在临床轮转的同时进行理论授课、模拟培训和临床带教的培养方法,通过使被培训者参加规范化的临床实践,加深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各门类知识的关联和应用.理论课程的设定以及临床科室的轮转应当着重于急诊医学相关知识和学科,以在急危重症出现几率较高的科室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相关专科. 临床科室轮转总体安排为:急诊科(含急诊ICU) 轮转时间为8.5个月,其他急诊医学相关学科轮转13.5个月,自选轮转(或机动)1个月,休假1个月.详细安排如下: 轮转科室名称 时间(月) 内科105101内科学(呼吸科系病) 1 105101内科学(心血管病) 1 105104神经病学 1 105101内科学(传染病) 1 105101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1 105101内科学(肾病) 1 105116麻醉学 1 105117急诊医学(包括急诊ICU) 8.5 外科105109外科学(普外) 1 105109外科学(神外) 1 105110妇产科学 0.5 105109外科学(骨外) 1 105109外科学(胸心外) 1 10510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 自选轮转 1 集中培训、考核 1 (一)基础理论学习及实验技能训练 完成基础理论及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 (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及临床技能训练 完成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训练对临床急危重症的正确诊断和合理抢救、治疗能力,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阅读专业外语文献,协助临床教学(理论课、实习课),参与临床科研活动.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须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或CSCD(含扩展)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论文.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1、《急诊内科学》(第三版)张文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Rosen's Emergency Medicie》 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4、Resuscitation 5、Critical Care 6、本学科、校图书馆订购的急诊、危重症专业期刊及相关图书,网上资源.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急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17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M2013011 50 2.5 细胞信号转导及其研究技术 M2013009 40 2.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医学前沿文献阅读 M2013007 24 1.0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27) 第一条 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有较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热心全科医学科研与教学,愿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2、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较全面的其他专科,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3、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基本全科医学临床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胜任全科医学教学工作.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第二条 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全科医学临床方法研究; 2.内科学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兼顾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研究.常见慢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基础与临床的研究. 3.全科医疗服务管理与评价研究; 4.全科医学教育与教学研究. 5. 临床常见健康问题的预防与控制研究; 第三条 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3年. 第四条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0学分. (一)学位课程(16学分) 公共必修课(10学分) 1、自然辨证法概论或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 18学时 1学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学时 2学分 3、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80学时 4学分 4、医用统计方法 60学时 3学分 专业必修课(9学分) 1、 临床流行病学 20学时 2学分 2、 临床基本技能 60学时 2学分 3、全科医学 60学时 3学分 4、专业英语(专业英语文献阅读与写作)2学分 2、非学位课程(选修课):至少4学分 从研究生部提供的选修课表中选(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方法学必选).由学校统一安排授课,一般为4-6门,每门课程15-20学时,1学分. 除专业课、专业英语外,其他课程均由学院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统一安排集中学习,第二学期进入临床后由各专业点组织专业课、专业英语教学,以自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第二学年末结束. 第五条 临床能力训练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具体培养安排见表. (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总计培训时间为33个月.硕士研究生集中脱产3个月上基础课,30个月边轮转边学习,学满学分(同在职研究生).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 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应当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 (二)基层实践培训: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等技能训练.总计培训时间为7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集中或与临床科室轮转部分穿插进行. (三)培训内容和具体要求: 轮转安排: 科室 时间(月) 科室 时间(月) 心内科 2 妇产科 1 呼吸内科 2 普外科 2 消化内科 2 急诊内科 2.5 肾内科 1 急诊外科 1 内分泌 2 放射科 0.5 儿科 2 耳鼻喉科 0.5 神经内科、精神科 3 眼科 0.5 康复、中医科 1 感染科 1 全科医学科 2 社区医疗 6 皮肤科 1 (一)心血管内科专业: 2个月(其中心电图室2周) 1.轮转目的 掌握: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和分类;下述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处理;心力衰竭的现代概念和处理;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电复律术、洋地黄类和其他正性肌力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常见心脏病X线图像的诊断;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 了解: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穿刺术、临时心脏起搏术、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等.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数量心力衰竭 5例 常见心律失常 5例 高血压 10例 常见瓣膜病 3例 心肌炎 1例 冠心病 10例 (包括稳定性、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心肌梗死) 病窦综合征 1例 常见的心脏病急诊:5例 (如心脏骤停和阿斯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危象、致命性心律失常、晕厥等) (2)基本技能要求 技术名称数量12导联心电图操作 10例 常见心脏病X线图像的诊断 常见心电图诊断:30例(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规范化心电图报告) (包括:左右心室肥大、心房肥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死、低血钾、高血钾、窦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逸搏心律、房室传导阻滞、各种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室颤) (3)自学:高血压,冠心病的社区预防和治疗. (二)呼吸内科专业: 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常规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和X线异常的鉴别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以上要求掌握病种的发病机理、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了解:上述要求掌握的病种的有关知识.肺栓塞、肺真菌病、肺部良性肿瘤、肺间质疾病、睡眠呼吸紊乱综合征等疾病的有关知识;胸部CT、雾化治疗、睡眠呼吸监测较高诊疗手段.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数量病种数量上呼吸道感染 5例 呼吸衰竭 3例 慢性支气管炎 10例 支气管哮喘 1例 支气管扩张 1例 肺癌 2例 咯血 3例 气胸 1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 10例(2)基本技能要求 名称数量名称数量结核菌素试验 3例 窒息抢救 2例 吸痰 5例 动脉采血 5例 胸部X线读片 10例 抽胸水 2例(3)自学: COPD的社区管理与康复. (三)消化内科专业: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消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生化功能(消化、内分泌、免疫);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慢性胃炎的病因、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并发症及处理;幽门螺杆菌与胃炎及溃疡病的关系;制酸剂如组胺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胃粘膜保护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克隆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要点及抗炎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肝硬化的发病机理,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表现;肝性脑病、门脉高压的产生机理;腹水形成的原因及实验检查的特点、鉴别方法和处理;急性胰腺炎间质型与出血坏死型的区别及常规处理;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消化系统X线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 了解:肠结核与克隆病的鉴别;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及处理;功能性胃肠病病理生理及处理原则;慢性肝病病因及处理;胃镜常见病理图像的识别;其它诊疗技术.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数量病种数量 反流性食管炎 2例 消化道肿瘤 0-1例 慢性胃炎 5例 急性胰腺炎 0-1例 消化性溃疡 3例 肝脓肿 0-1例 肝炎后肝硬化 0-1例 黄疸待查 2例 腹水待查 1-2例 炎症性肠疾患(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 2例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 (急性胃粘膜病变、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5例(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名称数量腹腔穿刺术 2例 置胃管 2例(3)自学: 消化道肿瘤的社区预防与康复. (四)肾内科专业: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肾单位和肾脏生理功能;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应用;急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非透析疗法中营养治疗的目的和要求;透析疗法的适应证;肾功能检查的运用和结果判读. 了解: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肾小管疾病和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和诊治原则;肾脏移植的抗排异治疗;其它临床诊疗技术.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数量肾病综合征 1例 尿路感染 3例 肾功能衰竭(急性、慢性) 2例 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隐匿性肾炎) 3例(2)基本技能要求 各种肾功能检查的运用和结果判断(包括改良莫氏试验):15-20例(3)自学: 家庭中的腹膜透析、肾脏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五)内分泌科专业: 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甲亢的病因学、临床表现、治疗及实验室表现;糖尿病类型、病因、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饮食疗法原理、食物热卡计算及实施要点;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的诊断及抢救;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的方法及意义. 了解:内分泌其它疾病诊断、治疗原则;激素的免疫测定原理、步骤及临床意义;内分泌功能试验(包括兴奋、抑制试验的原理、步骤及意义).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数量 糖尿病 10例 糖尿病并发症 2例 甲状腺疾病 5例(2)基本技能要求 操作名称数量 诸种内分泌试验及测定的标本留取要求 5例 腰围、臀围测定 5例 标准体重计算 5例 糖尿病营养食谱处方 5例(2)临床知识、技能要求: 激素免疫测定操作过程:5例(可以见习) (3)自学: 糖尿病的社区预防和治疗. (六)儿科专业: 门诊病房2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基本标准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数量 呼吸道感染 5例 消化道感染 5例 哮喘 2例 自学:儿童计划免疫的疫苗名称和注射时间 (七)妇产科专业: 妇产科1个月,妇产科门诊、病房各半个月. 1.轮转目的:了解围生保健工作、处理正常分娩、胎心监护的使用和应用、正常接生及产科病历书写原则.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要求: 病名(症) 病名(症) 正常妊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糖尿病 早产 先兆早产 产前出血 注:培养内容中仅对病种进行要求,对病例数不作具体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 手术名称: 术者或操作者(例) 助手(例) 接生(见习) 5 5 人工破膜术(见习) 5 产科病房管理病床数 1—3张 妇产科门诊 1.轮转目的:了解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人工流产、分段诊刮等计划生育小手术及门诊病历书写原则.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要求: 病名(症) 病名(症) 阴道炎 妇科急腹症 急慢性宫颈炎 围产期保健 宫颈癌 急慢性盆腔炎 月经病 子宫肌瘤 围绝经期综合征 流产 注:培养内容中仅对病种进行要求,对病例数不作具体要求 (2)基本技能要求: 手术名称: 助手(例) 人流术 2 上环、取环术、绝育术 2 盆腔检查 10 四步触诊 5 骨盆内测量 3 门诊小手术 5 门诊接诊病人数 20人次/月注:研究生可以选择仅见习以上内容 妇科病房 1.轮转目的:能独立和基本正确地对妇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能够帮助主刀医师完成妇科常见中小型手术.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同以下表格 (2)基本技能要求: 手术名称: 助手(例) 全子宫切除术 1-2 妇科肿瘤 1-2 子宫肌瘤摘除术 3 妇科病房管理病床数 3-6张(3)自学: 老年妇女病变及更年期健康维护. (八)普通外科专业: 门诊病房2个月 1.轮转目的 (1)掌握以下普通外科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 消毒与无菌技术、水、电介质平衡紊乱、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创伤、外科感染、心肺复苏、外科营养、术前准备和术后并发症处理原则等. (2)熟悉普通外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随访规范;熟悉外科基本用药. (3)了解普通外科少见病和罕见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了解器官移植进展状况、腹腔镜手术基本理论;普通外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原则. 2.基本标准: (1)全面掌握外科换药的技术;掌握外科手术切开、显露、缝合、结扎、止血等技术; (2)熟悉外科常用的诊断、操作技术如导尿、静脉切开、中心静脉压力测量等; (3)了解普通外科特殊诊断方法和技术,如针吸活检、腹腔穿刺等. (4)参与诊治下列疾病: 疾病类别 例数 疖和疖病 5例痈1例 急性乳腺炎 1例 全身急性化脓性感染 2例 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2例 静脉炎 2例内、外痔 3例 脓肿 3例 (九)神经内科、精神科专业: 3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神经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神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下述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脑梗塞、脑出血等的诊断和处理;认知障碍疾病诊治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障碍诊治.常见典型脑CT诊断. 了解:周围神经疾病、脑肿瘤的现代概念和处理.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数量病种数量脑卒中 10例 认知障碍疾病 1例 周围神经疾病 2例 心理障碍疾病 4例 基本技能要求 手术名称: 助手(例) 腰椎穿刺(见习) 1-3 (3)自学: 脑卒中的社区预防和康复. (十)急诊内外科专业: 急诊科3.5月,急诊内科2.5个月,急诊外科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急、危、重病人的生命支持理论,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LS)、心肺复苏(CPR)、进一步心脏生命支持(ACLS)、基础创伤生命支持(BTLS)和进一步创伤生命支持(ATLS)的基础理论和新进展;常见急症的病因鉴别、临床表现及处理规范;常见急症辅助检查的选择指征、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常用急救药物的指征、作用、副作用以及具体应用方法(心肺复苏及血管活性药、强心利尿剂、解痉平喘药、止痛药、止血药、抗心律失常药等). 了解: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病因、诊断标准、处理原则;再灌流损伤的机理及临床意义;各种危象、水电解质酸碱严重紊乱. 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数量 病种数量 急性胸痛 3例 呼吸困难 3例 晕厥 2例 昏迷 2例 休克 2例 心脏呼吸骤停 3例 急腹症 5例 出血 (咯血、呕血、血尿等) 3例 心律失常 5例(2)基本技能要求 名称数量 名称数量 心肺复苏术 5例 洗胃术 2例动、静脉穿刺插管术 10例 胸腹腔穿刺术 3例 腰椎穿刺术 3例 三腔管压迫止血术 2例 电击除颤术 5例 心电监护 10例 危重病人生命支持技术(包括心肺复苏和创伤病人生命支持) (十)放射科 0.5个月 要求掌握内容: 掌握常见胸部疾病的病理特征、X线表现与鉴别诊断: 病种包括: 肺部炎症: 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化脓性肺炎、肺脓胞等); 支气管病变: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气管异物、; 胸腔病变: 胸膜腔积液、气胸,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肠梗阻,胸部外伤等. (2) 掌握或熟悉常见心脏病的病理特征、X线检查与鉴别诊断: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等. 了解冠状动脉CT,能密切配合心脏杂音的临床资料分析X线片. (3)掌握鼻窦炎、慢性中耳乳突炎等常见病的X线诊断. (4) 掌握CT检查中常见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重点掌握脑出血、脑梗塞等的CT表现及诊断要领. (十一)【感染科】 1月门诊病房 1、学习病种 掌握: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腹泻及其它感染性腹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肝炎后肝硬化及其常见合并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腔感染及肝肾综合征等. 了解:流行性出血热,伤寒、麻疹、水痘、艾滋病、绦虫病、囊虫病、猩红热、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 2、理论知识 掌握: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了解:艾滋病发病机制,发热原因不明的诊断与治疗,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选择,抗菌药物的进展及合理应用. 3、基本技能 掌握:消毒隔离技术. 4、工作量: 管理床位数5~8张,完成病例数15~20例. (十二)【耳鼻喉科】 0.5月门诊 1. 学习病种 掌握内容: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鼻骨骨折、变应性鼻炎、鼻出血、鼻中隔弯曲、鼻窦囊肿、鼻息肉、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鼻咽癌、小儿急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喉癌、喉梗阻、食道异物、气管异物、鼓膜外伤性穿孔、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传导性耳聋等. 了解内容:鼻腔鼻窦霉菌病、鼻腔鼻窦前颅底肿瘤、鼻-颅底复合伤、脑脊液鼻漏、下咽肿瘤、颈部复合伤、颈部肿块、侧颅底肿瘤、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颞骨骨折、感音神经性耳聋等 2. 理论知识 掌握内容: 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和急诊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的X线影像学检查适应证及诊断要点;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规手术适应症、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掌握耳鼻喉科常用药物的应用;掌握电测听、声导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PSG等检查适应症及结果分析. 了解内容:要求了解病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 (十三)眼科 0.5月门诊 1.轮转目的 通过眼科培训,学习眼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临床技能;掌握眼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了解眼科常用的诊疗技术;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 2.基本要求 (1)症状学 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视力障碍、感觉异常(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外观异常、视疲劳. (2)主要疾病 1)睑腺炎(麦粒肿) 掌握:睑腺炎(麦粒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 熟悉:睑腺炎(麦粒肿)的局部治疗方法. 2)睑板腺囊肿(霰粒肿) ?? 掌握:睑板腺囊肿(霰粒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 熟悉:睑板腺囊肿(霰粒肿)的局部治疗方法. 3)结膜炎 ?? 掌握:结膜炎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熟悉:结膜炎的病因、治疗用药. 4)白内障 ?? 掌握:白内障的分型、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熟悉:老年性白内障的分型、分期. 5)青光眼 ??掌握:青光眼的分型、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熟悉:青光眼的分期、治疗用药. (十四)康复医学科(0.5个月) 掌握:心、脑血管疾病所致功能和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最佳时间、康复指征、转诊指征.综合康复基本五项处方:即运动、心理、营养、戒烟和相关疾病药物治疗处方.院外或社区康复适宜技术. 熟悉:脑血管疾病所致功能障碍、骨关节病、各种常见损伤等疾病的康复评定. 了解:常用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的方法和康复注意事项. (十五)中医科(0.5个月) 熟悉:常用中医适宜技术;常用中成药的适应症、使用注意事项和常见副作用;中医的饮食、养生常识. 了解:中医全科医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的运用,中医诊断思维和治疗的基本规律及技巧,临床常见症候的辨证施治方法. (十六)皮肤科 皮肤科 (七)皮肤科 (0.5个月) 1.轮转目的 通过皮肤科培训,学习皮肤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临床技能;掌握皮肤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了解皮肤科常用的诊疗技术;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 2.基本要求 (1)症状学 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包括斑疹、丘疹、风团、水疱、脓疱、浸渍、糜烂、溃疡. (2)主要疾病 1)湿疹 掌握:湿疹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熟悉:重症湿疹的处理原则. 了解:湿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接触性皮炎 掌握: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熟悉:重症接触性皮炎的处理原则. 了解:接触性皮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药疹 掌握:药疹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方法. 熟悉:重症药疹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了解:药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4)荨麻疹 掌握:急、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重症荨麻疹的急救处理. 熟悉:特殊类型荨麻疹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了解:荨麻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银屑病 掌握: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 了解:银屑病的病因及诱发因素;特殊类型银屑病表现. 6)皮肤真菌感染、癣 掌握:手足癣及体股癣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熟悉:头癣、甲癣及花斑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了解:浅部真菌病的常见病原菌及检查方法. 7)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 掌握: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8)疣 了解:各种疣(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9)性传播疾病 熟悉:梅毒、淋病的病因及传播途径;后天性梅毒的分期、各期的临床表现、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梅毒血清学检查的临床意义、梅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性传播性疾病概念及目前我国性传播性疾病的概况;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 、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10)日光性皮炎 掌握:日光性皮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了解:日光性皮炎的病因、发病机制. 11)痤疮 掌握: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痤疮的病因、发病机制. 皮肤科轮转期间学习病种及其例数要求,见表13. 表13 皮肤科学习病种和例数要求 病种最低例数 湿疹 5 接触性皮炎 5 药疹 2 荨麻疹 5 银屑病 2 皮肤真菌感染、癣5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 5 日光性皮炎 1 痤疮 3 疣 不做具体要求 性传播疾病 不做具体要求 (3)基本技能要求 了解:皮肤活检方法,冷冻、激光的治疗适应证. 1个月 (十七)全科医学科 病房1月1、掌握全科医学概念和全科医学服务模式,以病人为中心的疾病诊治方法,一体多病患者的综合诊治.常见慢病一、二级防治基本临床技能,综合康复和患者健康教育.基层 了解全科医学相关政策和法规;老年患者骨质疏松,骨关节病等疾病诊治.临终关怀基本知识. 2、2.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数量 病种数量 高血压 10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 5例 冠心病 5例 脑卒中 5例 糖尿病 10例 老年一体多病患者 2例 心脑血管疾病一期康复 2例(2)基本技能要求 名称数量 名称数量 PICC 2例 无创呼吸机应用 2例 置胃管 2例 危重病人生命支持技术(包括心肺复苏和创伤病人生命支持) (十七)社区实习内容与要求 培养目的: 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在社区环境下学习包括预防、保健、医疗、健康教育、社区康复、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基本内容,并培养全科理念,学会提供以家庭为单位,以人为中心,防治结合,连续性,综合的全科服务. 培养方法:在社区学习6个月 社区医疗(包括病历书写,双向转诊等) 要求:每日接诊10-15人次(含出诊),并独立完成新建12份家庭健康档案、双向转诊2人次(6个月内) 社区健康教育 要求:独立完成社区健康教育2次(有健康教育教案及照片) 社区预防保健 要求:在社区中心预防保健科每周实习半天,掌握疫苗接种和孕、产妇访视(访视2人) 社区康复 要求:独立完成社区康复5例病人 社区计划生育 要求:独立完成社区计划生育教育与宣传2次 与居委会的联系 要求:独立完成与居委会的联系2次 医患沟通 要求:进行家庭访视2次,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角色扮演1次 社区诊断 要求:了解社区诊断方法 (9)家庭病床: 要求:独立管理家庭病床2-5人(6个月内) 第六条 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要求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熟悉本专业医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参加教学听课和教学实践,锻炼教学和表达能力.临床各科轮转结束后,由科室或教研室写出评语. 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在临床各科轮转期间,协助上级带教教师指导本科生书写病历和病情记录、参加临床示教和病历讨论等,接受临床教学能力的初步培养,参加临床教学工作的时间不应少于40学时. 1.教学实践 由导师决定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完成一定量教学任务,如小讲座、病例分析讨论、带本科生实习实验和阅读专业文献等.参加病案讨论、抢救病人等并能给下级医生适当讲解. 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或上级医师指导下分管病床,承担所管病人的诊疗工作,同时还应参与病房值班、专科门诊等.导师和教研室分别对研究生的教学和临床工作完成量、态度、能力、效果等做出评价. 2.学术讲座 在各科轮转期间,协助上级医师指导实习生诊治病人和病历书写,参加示教及病例讨论,参与专科讲座活动,参加临床教学时间不少于30学时.参加大学和医院组织的各类学术报告等. 第七条 科研能力训练和与论文工作 在进行临床能力训练的同时,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在科研能力训练过程中,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要掌握论文选题、课题设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临床科研工作的思维和分析能力,结合临床工作,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完成一篇临床应用论文、病历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5000字). 学位论文工作: 1. 选题 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与导师科研方向一致,由导师或导师组与研究生共同商定.所选题目应在认真做好文献综述基础上确定,要有较高学术价值或应用前景. 2.文献综述 根据研究选题,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检索与筛选文献,完成文献综述的写作,并投递发表. 3.开题报告 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应在进行充分的文献学习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于第二学期末完成开题报告,由教研室组织在本学科范围统一开题.开题以后,在导师或导师组指导下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并予以实施.在开展研究工作期间,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或导师组汇报. 第八条 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评定和授予 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全部要求后,毕业(结业)考核合格,本人提出答辩申请,经二级学科专业硕士点初审、临床教学医院审核同意,报学院研究生部备案,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具体实施办法见《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实施办法》和《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第九条 考核(一)课程学习考核 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学习以考试方式考核,一般在入学第一学期末全部结束.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统一组织,考核成绩学位课程70分合格,非学位课程60分合格.专业课学习结束,由研究生部按二级学科统一组织考试. (二)转科考核 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完成各科的轮转工作量和质量要求,管理床位一般为5~8张,出科时必须进行转科考核,由轮转科室指导小组考核按本学科领域要求对研究生进行轮转考核,主要考核学生是否具有规范的临床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考核不合格者应适当延长转科时间并进行补考,有一科补考不合格或累计有两科补考者不能申请专业学位.转科总评成绩达到70分为合格,其成绩作为临床能力训练平时成绩的依据,在毕业考核中占30%的比例.具体考核办法见《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规定》. (三)中期考核 在第二年由教研室主任、导师参加的3~5人考核小组,采取书面和口试相结合办法,对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课程的考试成绩、科学研究能力与课题进展,以及思想品德等进行考核. (四)毕业(结业)考核 包括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与工作表现、课程学习、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力(手术或技术操作)等进行严格的综合考核和考试.临床能力考核由考核答辩委员会组织.毕业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年的第一学期末(即当年的12月份).学院按学科、专业组成临床能力考核和论文答辩委员会(简称考核答辩委员会),由5位以上具有临床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临床医学专家组成,其中应包括临床医学研究生导师2人,主席必须由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正高职专家担任,校外专家为1—2人.考核答辩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考核和论文答辩,并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与工作表现、课程学习、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等做出综合评价. (五)完成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习任务和提前完成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达到要求的优秀学生,具备条件者经导师同意和医院批准,可参加卫生厅组织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统一考试. 第十条 指导方式 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统一管理、研究生导师负责制.导师组集体指导的方式.成立指导小组,负责临床能力训练指导和考核,由指导小组负责人指定专人(责任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临床训练和学位论文(含文献综述)等具体工作. 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责任导师可邀请其他相关学科专家作为共同导师完成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第十条 专业参考书目及期刊 梁万年.全科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梁万年主译.家庭医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彭国忱主译.全科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Robert Rakel. Textbook of Family Medicine.SAUNDERS. 2003 6th Edition.) 《全科医学概论》 吕兆丰、郭爱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 《诊断学》 陈文彬、潘祥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七版 《实用内科学》 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十三版 《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 邝贺龄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五版 《医学心理学》 姚树桥 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五版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第十条 管理与待遇 按照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三年免学费.其他条款同总则 临床病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28) 第一条 培养目标 同总则 第二条 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病理 2.消化系统疾病病理 3神经系统疾病病理 4.骨关节及软组织疾病病理 5.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病理 第三条 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第四条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见附表 第五条 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1.学习病种与理论知识: 2. 临床基本技能 根据临床肿瘤学特点进行二级或三级学科的专科训练,主要从事本专业的临床工作,完成专科病房高年住院医师工作,如承担专科院内会诊,带教实习医师晚查房等;安排一定的门、急诊工作.通过专科培训,培养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诊疗技术,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 临床能力训练分别在肿瘤内科、放射治疗科及相关科室进行,研究生第一年(12个月)在肿瘤内科执行12小时负责制,并书写大病历.要求能准确询问记录病史,准确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了解肿瘤病人的临床特点,掌握常见肿瘤的治疗原则,常用抗癌药的作用机理及毒副作用,放疗、化疗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应参加相应专业基础培训及普通内科轮转,要求掌握内科临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各轮转科室管理5张床位,熟悉各科诊疗常规及诊疗技术.掌握相关科室常见疾病、临床急症的诊断和治疗. 3. 轮转科室安排: 病理专业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其他轮转科室 轮转时间 影像诊断科 2个月 病理诊断室 20个月 肿瘤细胞学室 3个月 病理诊断技术室 6个月 4. 各科室轮转要求: 1)影像医学(含超声)(2个月) 目的:掌握人体各系统的正常影像解剖,基本病变表现、常见疾病诊断、鉴别诊断要点.CT及MRI增强检查的原理及意义.超声正常解剖结构;常见消化(肝胆胰脾)、心血管(心脏和大血管)、泌尿(肾、膀胱、前列腺)、妇科、浅表器官等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了解:X线、CT、MRI及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消化道造影检查适应证和常见疾病的诊断,ERCP及MRCP常见病变表现;超声诊断基础;二维超声、M型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介入超声、腔内超声等;CT和超声引导下脏器穿刺活检术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基本技能要求 各系统、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和综合应用(10例);常见疾病的X线、CT、MRI阅片(100例). 2)肿瘤细胞学室 目的:掌握细胞病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及专业技能,及时了解和跟踪本学科的最新国内外进展,从而达到进行常规细胞病理学初步诊断的能力.要求掌握的病种:妇产科细胞学、乳腺针吸细胞学、消化道细胞学、泌尿道细胞学、呼吸道细胞学;掌握人体各器官标本采取及固定的方法、巴氏染色法、瑞氏染色法和液基细胞学的原理与操作. 基本技能要求 完成细胞学检查初筛工作1000例/年,要求对60%以上的常见病变能够正确诊断. 3)病理诊断技术室 目的:熟悉基本病理制片技术及各项辅助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医师在诊断过程中与实验室的间的默契配合,正确使用各种辅助技术打下基础. 基本技能要求 在以下各分室参与工作:病理切片室及尸检室、电镜室、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室、分子病理室;掌握各种不同组织的固定方法及固定液(甲醛固定液、酒精固定液、戊二醛固定液、脱钙液)配制方法,了解切片处理程序及原理;了解脱水机、包埋机及切片机基本使用方法,掌握组织包埋、切片方法,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原理及染色方法(≥200个蜡块及200张切片),了解冰冻切片的原理及掌握基本操作技巧(≥20例冰冻切片),了解组织化学染色原理,掌握部分组织化学染色技术(≥10种染色方法),掌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30种抗体)并了解免疫组化所造成的人为变化和特异性控制. 4)病理诊断室 目的:掌握大体标本检查、描述和取材方法,组织学观察方法,部分常见病的诊断和分类分型标准;及时了解和跟踪本学科的最新国内外进展,从而达到独立进行常规临床病理诊断的能力. 基本技能要求 (1)学习病种要求 参见刘彤华主编《诊断外科病理学》或武忠弼、杨光华主编《中华外科病理学》要求掌握其中涉及的常见疾病,包括常见肿瘤、增生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其他常见病. (2)基本技能和操作数量要求 ①独立进行外检的肉眼标本检查和取材,每年至少3000例.②进行外检预诊工作,每年至少3000例.要求60%以上的常见疾病能够正确诊断.③了解冰冻切片的适应征,参与冰冻切片诊断每年至少100例;掌握同一标本冰冻切片和常规石蜡切片的差别.④参加尸检工作1~2例,要求掌握处理尸检的程序,并能独立进行尸检工作(包括熟练操作尸检技术、肉眼检查、记录、取材及初步预诊),并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发出尸检诊断报告.⑤参与疑难病理的会诊预诊及讨论100例/年.⑥参与临床病理讨论会3次以上,并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完成病例讨论的病理检查报告.⑦掌握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在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原则和准确判断结果的技能,100例/年.⑧查阅英文专业文献,文献报告1次以上,撰写文献综述或个案报告1篇. 第六条 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1.教学实践:跟班系统性听课一学期;试讲一章节的理论课(具体内容由学科统一布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本科理论授课一次(2学时),系统性参加一个学期的本科实验和讨论课的辅导(60学时);参加科室的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 2.临床实践: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20个月临床病理诊断实践.学习病理诊断过程、见习临床病理技术操作.要求读完一本临床病理学专著,对病理学图像作出科学、合理和逻辑性判断和解释,从而掌握病理学诊断的基本思维方式,能对常见病作出正确的判断. 教学及实践技能考核、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考核由教研室统一安排,采用笔试加实际考核(现场考核),考核方式为开卷.笔试包括试卷考核和综述1篇,试卷内容中英文各半(含专业英语翻译);实际考核包括理论试讲、病理读片等内容.基础理论课的考试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管理规定》执行. 参加临床教学工作的时间不应少于40学时. 3.学术讲座 参加学术交流,承担科内学术讲座3次以上. 第七条 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第八条 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第九条 专业参考书目及期刊 (一)教材及经典著作 1、国家规划教材《病理学》,采用最新版5年制和8年制教材.(如李玉林.病理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陈杰,李甘地.病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王伯云,李玉松,黄高升,张远强.病理学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李和.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7th ed, Philadelphia: Elsvier Saunder, 2005 5、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rs-Wor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IARC Press 6、Rosai J. Ackerman's Surgical Pathology (阿克曼外科病理学), 9th ed, Mosby 7、WHO肿瘤分类系列(第三版及第四版,每版均各有10个分册) 8、中华医学会主编.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二)主要专业期刊 1、国内主要病理学期刊: (1)中华病理学杂志;(2)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3)诊断病理学杂志;(4)中华肿瘤学杂志 2、病理学Sci源期刊: Adv Anat Pathol; Am J Clin Pathol; Am J Pathol; Am J Surg Pathol; Ann Pathol; Arch Pathol Lab Med; Diagn Mol Pathol; Exp Mol Pathol; Histol Histopathol; Histopathology; Hum Pathol; Int J Exp Pathol; Int J Surg Pathol; J Clin Pathol; J Pathol; Modern Pathol; Pathol Res Pract; Pathology; Ultrastuct Pathol. 第十条 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临床病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28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形态学实验技术 M2013015 33 1.5 分子生物学 M2013010 80 4.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200)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为:1.牙体牙髓病学儿童牙病学 2.牙周粘膜病学3.预防口腔医学 4.口腔颌面外科学 5.口腔种植学 6.口腔修复学 7.口腔正畸学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入学后3个月内,由导师根据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要求,确定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名单,指导小组成员由高年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教师3-5人组成.结合研究生本人特点确定培养计划,对其课程学习、文献阅读、临床能力训练、教学能力训练、科研能力训练、毕业论文等做出具体安排.研究生培养计划需经学位授权点审批后,严格按培养计划执行.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培养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1.各科室应成立包括硕士生导师在内的临床能力训练指导小组负责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指导.学科或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按照培养方案、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统一安排临床能力训练. 2.临床能力培养 临床轮转阶段:在口腔医学二级学科内轮转学习,轮转时间不少于10个月.轮转期间,按各科培养方案要求,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和质量要求,出科进行考试,合格后进入下一步轮转.轮转考试全部合格后进入本专业学科定向培养.各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研究生轮转的考勤和出科考核,严格管理. 本专业方向临床训练阶段:本专业方向临床能力培养时间不少于15个月,同时累计参加口腔急诊不少于1个月.通过本阶段的临床能力培养,研究生应达到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诊疗技术、处理方法,学会门诊、急诊处理,危重病人抢救,临床教学等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高尚的医德. 3.轮转考核和毕业综合考核 同总则. 要求通过临床能力训练后,具有较强的口腔医学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领域内的常见病,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合格的临床工作水平. (一)临床训练科室及时间安排 时间(月) 专业方向 牙体牙髓儿童牙病科 牙周粘膜科 口腔外科门诊 口腔外科病房 口腔修复科 口腔正畸科 口腔种植科 口腔综合科 牙体牙髓儿童牙病学 16 5 3 1 3 1.5 0.5 0 牙周粘膜病学 5 16 3 1 3 1.5 0.5 0 预防口腔医学 3 3 3 1 3 1.5 0.5 15 口腔颌面外科学 3 3 6 12 3 1 2 0 口腔种植学 3 3 3 1 3 1 16 0 口腔修复学 3 3 3 1 15 4 1 0 口腔正畸学 3 3 3 1 3.5 16 0.5 0 (二)轮转学科轮转目的、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1.牙体牙髓儿童牙病科 (1)轮转目的: ①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牙体牙髓病学、儿童口腔医学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 ②临床技能训练:掌握牙体牙髓病、儿童口腔疾病的正确检查方法和病历书写,初步掌握牙体牙髓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法以及充填材料的选择与应用要点. (2)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龋病充填修复治疗 60 儿童龋病治疗 20 牙髓和根尖周病治疗 30 儿童牙髓和根尖周病治疗 20 书写牙体牙髓病标准病历 20 儿童前牙外伤处理 2 书写儿童口腔疾病标准病历 5 2.牙周粘膜科 (1)轮转目的: ①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牙周病学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重点在危险因素、预防、发展趋势、牙周病与全身病的关系—牙周医学、维护期的重要性). 巩固大学所学口腔黏膜病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重点在常见多发的口腔黏膜病). ②临床技能训练:掌握牙周病系统检查、病历书写、诊断及危因评估、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设计及治疗方法、菌斑控制的理论及方法、与患者交流的方法. 掌握口腔黏膜病的病史采集、检查方法和病历书写,初步掌握口腔黏膜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法.复发性溃疡、扁平苔藓、疱疹性口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诊治原则. 熟悉慢性唇炎、白斑、天疱疮等疾病的诊治原则,以及某些全身疾病在口腔的表现,如艾滋病、梅毒等. (2)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全口龈上洁治 20(手工洁治﹥5) 牙周检查、诊断及治疗设计(系统治疗病例) 5 全口龈下刮治 10 书写牙周病标准病历 5 松牙固定 3 复发性口腔溃疡 5 牙合治疗 15 扁平苔藓 2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3 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2 牙周脓肿 5 慢性唇炎 1 常见牙龈病的诊断和治疗 10 白斑 1 牙周手术 1 天疱疮 0-1 菌斑控制的指导 20 其他粘膜病 2 参加牙周病修复治疗 1 书写口腔粘膜病标准病历 2 参加牙周病正畸治疗 1 3.口腔颌面外科门诊 (1)轮转目的: ①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及相关文献,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 ②临床技能训练:掌握口腔颌面外科的病史采集、检查方法和病历书写以及各种申请单的正确填写.初步掌握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法. 熟悉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各项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 (2)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常见口腔麻醉及拔牙 50 阻生牙、埋伏牙或复杂牙拔除 5 各类门诊小手术 5 口腔颌面部感染 10 三叉神经痛或面瘫 1 颌面部外伤 3 颌面颈部肿瘤 1 颞下颌关节疾病 5 唇腭裂 1 牙颌面畸形 1 书写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标准病历 20 4.口腔颌面外科病房 (1)轮转目的: ①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及相关文献,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 ②临床技能训练:掌握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的病史采集、检查方法和病历书写以及各种申请单的正确填写.初步掌握口腔颌面外科牙槽外科手术、感染清创、临床换药、绷带包扎、牙弓夹板结扎技术等. (2)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各类病房小手术 5 参与住院病人手术助手 20 牙弓夹板结扎技术 3 书写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病历 10 5.口腔修复科 (1)轮转目的: ①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口腔修复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及相关文献,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 ②临床技能训练:掌握常见修复体的适应证、设计原则及牙体制备的基本要求.熟悉常用修复材料的性能和修复体的制作工序.印模制取、各类修复体戴入及牙合等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了解义齿的工艺制作要求. (2)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可摘局部义齿 5 全冠 10 固定桥 5 临时冠 20 印模制取 20 活动义齿修理 2 书写口腔修复门诊标准病历 10 6.口腔正畸科 (1)轮转目的: ①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口腔正畸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及相关文献,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 ②临床技能训练:基本了解错牙合畸形的病因、分类、诊断和矫治原则;各类矫治器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要点.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固定矫治器临床简单操作,包括黏带环、结扎、粘托槽等. (2)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制作正畸记存模型 2 模型测量分析 2 X线头影测量人工描图分析 1 书写正畸初复诊病历 5 7.口腔种植科 (1)轮转目的: ①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有关口腔种植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及相关文献,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 ②临床技能训练:熟悉口腔种植系统的分类、种植体系统的构成.了解口腔种植手术常用工具、牙种植体植入术过程、治疗计划制定. (2)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书写口腔种植专科病历 2 协助完成种植体植入、取模等 2 8.口腔综合科 (1)轮转目的: ①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有关口腔医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及相关文献,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 ②临床技能训练:包括牙体牙髓儿童口腔科、牙周粘膜科、口腔预防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急诊科等常见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应用. (2)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口腔系统检查和综合治疗 2 口腔健康教育 2 (三)本专业方向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1.牙体牙髓儿童牙病学方向 (1)学习目的: ①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牙体牙髓病学、儿童口腔医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参加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 ②临床技能训练:掌握牙体牙髓病、儿童口腔疾病的正确检查方法和病历书写,初步掌握牙体牙髓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法以及充填材料的选择与应用要点. (2)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龋病充填修复治疗 300 儿童龋病治疗 100 牙髓和根尖周病治疗 100 儿童牙髓和根尖周病治疗 50 书写牙体牙髓病标准病历 50 儿童前牙外伤处理 10 书写儿童口腔疾病标准病历 40 2.牙周粘膜病学方向 (1)学习目的: ①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牙周病学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重点在危险因素、预防、发展趋势、牙周病与全身病的关系—牙周医学、维护期的重要性). 巩固大学所学口腔黏膜病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重点在常见多发的口腔黏膜病). ②临床技能训练:掌握牙周病系统检查、病历书写、诊断及危因评估、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设计及治疗方法、菌斑控制的理论及方法、与患者交流的方法. 掌握口腔黏膜病的病史采集、检查方法和病历书写,初步掌握口腔黏膜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法.复发性溃疡、扁平苔藓、疱疹性口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诊治原则. 熟悉慢性唇炎、白斑、天疱疮等疾病的诊治原则,以及某些全身疾病在口腔的表现,如艾滋病、梅毒等. (2)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全口龈上洁治 300(手工洁治﹥10) 牙周检查、诊断及治疗设计(系统治疗病例) 30 全口龈下刮治 50 书写牙周病标准病历 30 松牙固定 15 复发性口腔溃疡 30 牙合治疗 30 扁平苔藓 10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15 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 牙周脓肿 30 慢性唇炎 5 常见牙龈病的诊断和治疗 20 白斑 0-4 牙周手术 10 天疱疮 0-4 菌斑控制的指导 100 其他粘膜病 20 参加牙周病修复治疗 8 书写口腔粘膜病标准病历 20 参加牙周病正畸治疗 5 3.预防口腔医学方向 (1)学习目的: ①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口腔预防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或参加选修课学习. ②临床技能训练:熟悉或初步掌握龋病与牙周疾病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预防保健原则与方法;了解口腔健康教育与问卷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预防性充填 30 局部涂氟 50 机械菌斑控制示范 50 菌斑染色 30 窝沟封闭术 40 口腔健康教育 50 4.口腔颌面外科学方向 (1)学习目的: ①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及相关文献,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 ②临床技能训练:掌握口腔颌面外科的病史采集、检查方法和病历书写以及各种申请单的正确填写.初步掌握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处理方法.熟悉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各项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 (2)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常见口腔麻醉及拔牙 200 阻生牙、埋伏牙或复杂牙拔除 80 牙槽外科手术、门诊小手术 30 口腔颌面部感染 20 三叉神经痛或面瘫 5 颌面部外伤 10 颌面颈部肿瘤 10 颞下颌关节疾病 15 唇腭裂 3 牙颌面畸形 3 参与住院病人手术助手 60 牙弓夹板结扎技术 10 书写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标准病历 50 书写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病历 20 5.口腔种植学方向 (1)学习目的: ①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有关口腔种植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及相关文献,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 ②临床技能训练:掌握口腔种植专科病历的规范化书写,熟悉口腔种植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完成一篇种植相关的综述,熟练掌握口腔种植程序,可以独立完成种植体的二期手术及种植体上部结构的修复,掌握GBR骨增量技术,要求能作为一助完成单牙种植的设计及种植体植入术. (2)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书写口腔种植专科病历 20 协助完成种植体植入术治疗操作 5 6. 口腔修复学方向 (1)学习目的: ①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口腔修复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及相关文献,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 ②临床技能训练:掌握常见修复体的适应证、设计原则及牙体制备的基本要求.熟悉常用修复材料的性能和修复体的制作工序.印模制取、各类修复体戴入及牙合等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了解义齿的工艺制作要求. (2)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可摘局部义齿 10 烤瓷冠(或全瓷冠) 20 固定桥 10 桩核(甲)冠10 后牙铸造冠 15 单颌总义齿、全口义齿 2 活动义齿修理 5 书写口腔修复标准病历 20 7.口腔正畸学方向 (1)学习目的: ①理论知识学习:巩固大学所学口腔正畸学的理论知识,阅读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及相关文献,参加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学习. ②临床技能训练:掌握错牙合畸形检查诊断、分类、治疗计划.常见错牙合畸形的矫治.熟悉牙周病正畸治疗的原则和法.阻生牙和埋伏牙的矫治.正颌外科的术前、术后正畸治疗.了解唇腭裂的正畸治疗. (2)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治疗或操作项目 完成例数 制作正畸记存模型 30 模型测量分析 30 X线头影测量人工描图、计算机描图分析 30 完成固定矫治器病例 20 完成活动矫治器病例 10 书写正畸初复诊病历 30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要求硕士研究生熟悉本学科方向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参加教学听课和教学实践,锻炼教学和表达能力. 1.教学实践 从第三学期进入教研室参与教研室集体备课、试讲、临床带教、指导实验等教学工作;完成至少12-20学时的实验教学工作,教学实践活动的安排由教研室负责人结合培养计划统筹安排,教研室应对研究生进行教学能力训练,学院组织教学实践考核小组按要求考核. 2.学术活动 临床能力训练期间,协助上级医师指导实习生诊治病人和病历书写,参加示教、病例讨论、专科讲座等活动,参加大学和学院(医院)组织的各类学术报告等.作为报告人,要求研究生在学院(医院)做公开报告2次,鼓励用英文汇报,由学院组织实施.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同总则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一)参考书目 1.张志愿,口腔颌面部肿瘤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俞光岩,口腔颌面部肿瘤.:人民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Eugene N.Myers and Jamas Y.Suen.Cancer of Head and Neck. 2nd ed. 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e, 1989 4.刘宝林,口腔种植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5.宿玉成,现代口腔种植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6.周磊,口腔种植学临床实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7.姜婷,实用口腔粘接修复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8.陈治清、管利民,口腔粘接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9.孟焕新,牙周病学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10.曹采方,临床牙周病学 (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11.尼尔德·格里希,牙周刮治基础与高级根面刮治(上、下册)(第6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2.陈明哲,现代实用激光医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13.易新竹,牙合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4.王美青,现代牙合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5.韩科,牙合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16.Jeffrey P.Okeson.Management of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and Occlusion. Elsevier Science Health Science Division,2012 (二)期刊杂志 1.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Clin Oral Implants Res 3.J Endod 4.J Dent Res 5.Dent Traumatol 6.Int Endod J 7.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 8.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 9.Journal of Adhesive Dentistry (三)相关网站 1.http://www.ncbi.nlm.nih.gov 2.http://www.iti.org 3.http://www.dental.theclinics.com/ 4.http://www.perio-tools.com/pra/ch/index.asp 5.http://www.perio.org/consumer/riskassessment 6.http://www.perio.org/ 7.http://www.dentalbytes.com 8.http://www.longxingtmj.com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105200)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牙体牙髓儿童牙病学/预防口腔医学/牙周粘膜病学方向 牙髓疾病的防治/牙周病的综合治疗和预防 M2013053/ M2013052 40 2.0 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种植学方向 口腔颌面肿瘤学/口腔颌面创伤、畸形及整复学/口腔种植学 M2013049/ M2013055/M2013051 44/40/40 2.0 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方向 口腔粘结学/咬合及其功能重建 M2013050/M2013054 40/20 2.0/1.0 专业进展课 M2013095 40 2.0 专业英语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 选修课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M2013005 40 2.0 医学前沿文献阅读 M2013007 24 1.0 医学实验动物学 M2013004 30 1.5 医学科研设计 M2013026 40 2 临床流行病学 M2013025 40 2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科方向研究生专业必修课选课应一致. 特别注意:专业必修课要先在3个方向中任选2个,再在选好的2个方向中,在每个方向选择对应的1门课.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300) 根据《安徽医科大学学授予位实施细则》,制定本培养方案. 第一条 培养目标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公共卫生事业而献身; 二、具有较强的公共卫生现场调查和分析问题能力,能独立处理本专业领域内的常见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三、掌握疾病预防、环境与职业卫生、妇幼保健、学校卫生、卫生管理与监督、食品安全等专业方向较为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四、能结合公共卫生实践,学习并掌握公共卫生问题的基本研究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第二条 培养方向与要求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与我国公共卫生实际需要相结合,采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课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管理才能.坚持按一级学科设置学位课程,坚持课堂教学与公共卫生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结合我国公共卫生实际需要进行论文选题,坚持学校责任导师与现场导师共同指导的培养方式. 一、专业方向 1.疾病预防 2.环境与职业卫生 3.妇幼保健与人口健康 4.学校卫生 5.社区卫生与健康促进 6.卫生管理与卫生监督 7.食品安全 二、各专业方向基本要求 1.掌握文献检索、文献综述和公共卫生调查报告撰写、公文写作能力; 2.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定量、定性调查技术; 3.掌握常用医学统计方法及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具备将调查研究结果正确地运用统计图表呈现的能力; 4.掌握健康促进的理论和行为干预方法; 5.熟悉我国卫生行政法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6.熟悉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健康教育、食品安全、妇幼保健、采供血等公共卫生业务机构的运行和工作内容; 7.熟悉三级预防策略及基本手段在预防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8.了解循证医学理论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 9.了解国际卫生的发展趋势. 三、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 (一)疾病预防方向 疾病预防(Disease Prevention)专业方向要求完成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暴力与伤害预防、卫生信息管理、健康促进研究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1.掌握疾病监测和社区健康诊断技术; 2.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过程,独立开展疫情的现场,并能对所获的资料进行分析; 3.掌握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现场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研究方法,能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4.掌握开展慢性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课题设计、现场调查、质量控制以及资料分析的方法,能制定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5.熟悉我国疾病控制系统,疾病信息系统; 6.了解我国人群疾病谱及影响健康的主要疾病的发病趋势. 7.了解病原学的检查方法. (二)环境与职业卫生方向 环境与职业卫生(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专业方向要求完成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卫生检验基础等课程. 1.掌握环境卫生及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及工作方法; 2.掌握健康监护的内容和工作方法; 3.掌握预防性卫生学评价的技术; 4.熟悉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分析、干预规划制定和评价过程; 5.了解我国环境卫生和职业卫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妇幼保健与人口健康 妇幼保健与人口健康(Maternal,Child Healthcare and Population Health)专业方向要求完成妇女保健学、儿童保健学、老年保健学以及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健康社会学、家庭与社区卫生服务、循证卫生服务等课程. 1.掌握妇女生命全程保健内容和主要健康问题的监测与研究方法; 2.掌握胎儿、婴儿、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保健内容和主要健康问题的监测与研究方法; 3.掌握妇幼保健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4.熟悉健康社会学研究方法在妇幼保健中的应用; 5. 熟悉行为干预技术在妇幼健康促进中的作用; 6.了解生殖健康国家发展; 7.了解性别理论和男性参与在促进妇幼健康中的作用. (四)学校卫生 学校卫生(School Health Service)专业方向要求完成儿童少年卫生学、青少年医学、健康促进理论、行为干预、健康心理学、健康社会学等课程. 1.掌握儿童生长发育基本规律和青春期身心变化的影响因素; 2.掌握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监测、评价方法; 3.掌握学校环境卫生监测技术与监督法律法规; 4. 掌握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的途径与措施; 5.熟悉健康促进学校建设的指标和目标; 6.了解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了解青春期发动时相提前的健康危害效应; 5.了解青春发动神经内分泌机制. (五)社区卫生与健康促进方向 社区卫生与健康促进(Community Health and Heath Promotion)专业方向要求完成全科/家庭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管理、社区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课程. 为临床与预防医学专业人员提供人群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课程强调能开展资料收集和分析、卫生资源的管理,咨询、沟通、社区卫生.倡导临床医务人员进入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培养. 1. 掌握分析社区人群主要的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社区卫生资源及其分布,根据不同人群的健康特点来制定、实施和评价社区卫生干预计划. 2. 熟悉医学心理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社区预防服务、临床预防医学和卫生服务项目设计、实施、评价的基本知识. 3. 熟悉社区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管理和以预防为导向的健康照顾. 4. 了解社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主要形式和手段. (六)卫生服务管理卫生监督 卫生服务管理与卫生监督(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and Public Health Supervision)专业方向要求能完成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政策分析、卫生经济、健康保险、医院管理学、医学技术准入与评估方法等课程. 1. 掌握卫生管理学的概念及其主要职能. 2. 掌握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3. 掌握政策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功能,熟悉公共政策研究对象的主体和客体,政策的基本类型.掌握我国的卫生工作方法;了解我国的卫生改革政策. 4. 掌握组织与组织工作的定义、特点,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特点. 5. 了解卫生组织及其分类、各类卫生组织的特点,熟悉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 6. 熟悉计划及其相关概念,熟悉计划的特点、种类和意义.掌握制定计划的原则,熟悉制定计划的依据.熟悉制定计划的程序.掌握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及其意义. 7. 了解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评价研究的基本类型,经济学评价方法. (七)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质量与安全(Food Quality & Food Safety)专业方向要求能完成生产加工、食品监督与管理、食品检验与检测等课程. 1.掌握食品监督与管理学的概念及其主要职能. 2.掌握影响食品监督与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其常用研究方法. 3.熟悉食品监督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 4.熟悉监督与管理的定义、特点. 5. 了解与质量与食品安全监督的主体、客体及其职责,各级监督机构主要职能. 第三条 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一、学习年限与时间安排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2~4年),其中理论课程学习半年,现场能力训练两年半(含论文工作). 时间安排如下: 第1学期:集中授课,完成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在不影响课程学习的情况下,开始进入导师所在学科进行科研能力训练. 第2学期:完成选修课学习和现场实践的准备,并进入现场实践/社会实践阶段,在现场实践单位开始科室轮转及卫生事件处理能力训练,完成相应的考核; 第3~5学期:现场实践单位具备完成研究生科研能力时,研究生在责任导师和现场导师共同指导下,继续留在现场实践单位开展科研活动,择机开题(开题报告最迟在第4学期内完成并上报)后实施科研计划,适时开展中期评估,直至完成学位论文.社会实践报告主要在现场导师指导下于本阶段内完成. 第6学期:撰写学位论文和综述,通过双盲送审评阅,按公共卫生硕士毕业程序申请答辩. 二、培养方式 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责任导师和现场导师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专业学位特色.统招型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实行科主任负责管理、责任导师和现场导师联合培养、小组成员分工指导,加强集体培养,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第四条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一、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课程(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进展课)和非学位课程(含选修课、实践教育、文体活动).选课原则是研究生必修范围的公共课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和其他(课题涉及到的必选课程)组成,其中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及专业进展课15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公共卫生专业技能(实践教育)3-7学分、文体活动1分,累计不低于33学分(参见附件). 二、学位课程达到75分以上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达到60分以上为合格. 三、公共卫生专业技能训练至少3个月,并提交1份社会实践报告,由现场实践单位组织相关专家考核,合格者给予3-7学分. 第五条 公共卫生专业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教育 在规定期间MPH应完成社会实践报告1篇.选题上应以反映我国社会基层的公共卫生问题为题材,以学员在本职工作岗位、教学基地及有关机构进行公共卫生现场实践为基础,内容可以涉及我国公共卫生机构的体制改革、工作范畴、任务职责、管理形式和方法、卫生服务需求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实际问题,社会实践报告要求字数5000字以上,由现场导师指导撰写,现场导师和责任导师共同评阅并签字. 社会实践报告不合格者不能申请论文答辩,应继续进行社会实践能力训练,半年或一年后重新进行考核. 第六条 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通过参加教学实践,使研究生了解学校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掌握公共卫生专业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研究生参与教学3-4学时或举办学术研讨讲座至少1次. 第七条 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 一、公共卫生硕士在责任导师和现场导师共同指导下,制定具体的论文工作计划,独立掌握论文选题、课题设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答辩前须完成含文献综述不少于5000字,并经责任导师审校. 二、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要求 在责任导师和现场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的兴趣和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研究方向、课题计划和论文撰写.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硕士生应侧意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论文的具体格式要求符合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的要求. 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对论文工作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报告、论文工作结束报告和学位论文评阅制度. 第八条 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需要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至少1篇,要求第一作者单位为"安徽医科大学",责任导师为"通讯作者",其他事项参见安徽医科大学相关文件规定. 第九条 管理与待遇 一、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必须在入学后三个月内由责任导师根据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要求结合硕士生的个人情况制定,由指导小组、学院学位分委会审批后执行. 二、培养过程中的各类表格均汇编入《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手册》,一式三份,由公共卫生学院负责管理,一份作为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必需材料之一,其它两份分别留公共卫生学院所和各学科教研室存档备查. 三、公共卫生学院科教办与各学科负责人在尊重导师负责制的基础上加强对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和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培养管理制度,并要注重教书育人. 四、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待遇参照科学型硕士研究生,不享受寒暑假,具体休假时间由所在学科系和社会实践单位安排. 第十条 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行,解释权属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未尽事宜将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进行补充和修订. 附件 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课程设置 类别 序号 课程 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模块1:公共必修课(10学分) 1 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80 4.0 2 医用统计方法/医学多元统计分析 60 3.0 3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4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二选一) 18 1.0 模块2: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 实验室生物安全 28 1.5 2 公共卫生原理与方法 36 2.0 3 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50 2.5 4 医学科研设计 40 2.0 5 医学研究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软件 48 2.0 模块3:专业进展课程(5学分) 1 专业进展 2.0 2 学术报告 3.0 非学位课程模块4:专业选修课程(≥4学分,从课程设置名单中选修) 1 2 3 4 5 实践教育(3~7学分) 1 公共卫生实践 至少3个月 2.0 2 社会实践报告(必备) 3.0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及报告撰写 2.0 文体活动 1.0 全日制MPH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名单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1 仪器分析 42 2 2 临床流行病学 40 2 3 循证医学 40 2 4 行为理论与行为干预实践 40 2 5 表观遗传学原理与方法 36 2 6 疾病发育起源与进化 36 2 7 环境与健康评价方法 40 2 9 分子医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40 2 10 分子生物标志 32 1.5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500)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在药物技术转化、临床使用、监管与生产流通等应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掌握药学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胜任本领域的实际工作.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人员. 三、研究方向 本专业研究方向为:1.抗炎免疫药物的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2.创新药物中试的关键技术研究;3.临床药学;4.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5.抗肝病药物活性成分的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6. 药动学-药效学关系的定量研究;7. 药事管理学. 四、学习方式与年限 1. 全日制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三年. 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学习 第二学期:进入课题组学习科研方法 第二学年 第三学期:查阅文献,书写综述,开题、专业实习 第四学期:完成教学实践,继续课题研究并进行中期汇报 第三学年 第五学期:在专业实践岗位继续课题研究 第六学期:继续完成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及答辩. 2.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四年 具体安排除需参加教学工作和一定的教研室行政工作外,余则与全日制研究生同,只是课题研究时间延长一年.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学习的原则.培养采用"校-企合作"或"校-企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研究生课程教育在安徽医科大学完成,聘请在药物研发、注册、生产、流通、使用、监管等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实践环节放在直接面向市场、研究条件良好的药学部门实施,研究所选的课题要注重实用性、创新性及与实际工作的结合. (一)专业实践 根据研究方向,研究生应在药学相关单位进行专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12个月.对于专业实践的评价标准应符合行业实际,并能真实体现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实践部门可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医院药房、药物研究机构、医药管理部门等. (二)教学活动实践内容、时间、时限 参加培养单位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包括讲课与实验),不少于60学时,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在职研究生于第三学期开始则与教研室老师一样安排教学. (三)学术活动 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报告活动,硕士研究生毕业前累计参加校级以上主办单位公开组织的学术报告活动10次以上,共计3学分.学术活动期间填写《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单》经主办单位认可后每次记0.3学分. (四)考核 课程考试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条例》执行. 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以导师指导下自学为主,适当安排课堂讲授以及英语口语讨论,内容包括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等.专业英语可采用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考核办法,如SCI论文撰写等.已发表SCI论文的硕士研究生,评为优秀;已经投稿,附有编辑部审稿意见的,不论接收与否,评为良好;有尚未投稿的英文文章,评为及格,75分.良好与优秀的具体评分视投稿杂志等情况具体评定. 专业进展课可考虑将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学科前沿专题讲座,Seminar等纳入考核范围,共40学时.其中校内相关专业学术报告每场次4学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次20学时,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每次10学时,参加省级学术会议,每次6学时.修满40学时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2分).参加学术报告及学术会议需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专业实践应有带教老师签名的每月的实践报告及结束后的专业实践总结. 六、课程设置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24学分.(详见附表)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严格按照《安徽医科大学关于硕士学位(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暂行规定》执行,各导师指导研究生选题后由学科统一组织公开开题,课题研究工作如期进行后要求研究生向导师小组作论文工作阶段报告和论文工作结束报告.在第三学期末选题确定后开题,一方面继续查阅文献、积累资料,一方面需要着手摸索和掌握研究的技术操作,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有步骤地进行科研工作,以达到预期目的,第四学期结束前作论文工作阶段报告,至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研究后作结束报告.各阶段分别填写《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归入本学科研究生后期培养档案.研究生科研原始资料必需完整,经整理、分析,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出论文,提出答辩申请,进行论文答辩.研究生须在相关专业国家级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篇;或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篇(其中1篇可为综述),用于申请学位的论文,学位申请人必须为论文第一作者,导师必须为责任作者或通讯作者.如论文中注明为共同第一作者,则该论文须经有关部门的专家审定其为合作成果后方可提交.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按照培养单位的规范名称署名"安徽医科大学**学院(所、系)","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等单位或机构培养的研究生,所发表的论文可同时署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本单位的法定名称.学校外派联合培养研究生责任作者和作者单位署名可依据外派时签订的协议执行. 八、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安徽医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一)经典著作 1. 李俊主编. 《临床药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杨宝峰主编.《药理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 魏伟,吴希美,李元建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 彭司勋,药物化学进展(第四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 张均田主编,《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学》上下册,第二版.中国协和出版社;2012; 6. 崔福德主编,药剂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7. 杭太俊主编,药物分析(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8. Hardman JG,Limbird LE 主编.治疗学的药理学基础(Goodman & Gli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10th editon).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McGraw-Hill.第1版,2002. (二)权威期刊 1. 中国药理学通报 2. 中国药学杂志 3. 药学学报 4.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5. J PHARMACEUT BIOMED 6. 药物分析杂志 7.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8.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9. Drugs 10. Immunopharmacology 11.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12. Life science 13. Hepatology 14.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15. Cellular Signalling 16. 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17. PLoS One 18. Toxicology 19. Biochimie 20.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附表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500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药学综合实验与技能 M2013058 30 1.5 药物代谢动力学 M2013059 20 1.0 细胞培养技术 M2013012 60 3.0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M2013017 60 3.0 医学实验动物学 M2013004 30 1.5 调研报告或学术报告(会议) M2013095 40 2.0 发表SCI论文或书写英文论文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重大疾病药物研究 M2013060 20 1.0 药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M2013065 30 1.5 新药设计与发现 M2013064 20 1.0 新药研发的关键技术 M2013063 30 1.5 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M2013061 20 1.0 药物新剂型与临床用药 M2013062 20 1.0 专业实践 60 3.0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600)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注重学科交叉,具备创新精神,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能胜任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新药研发、药品注册、流通管理、合理使用、临床及社会服务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人员. 三、研究方向 本专业研究方向分为四个方向,包括:1. 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研究;2. 现代中药分析;3. 补益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制备工艺与活性筛选;4. 中药药动学研究;5. 中药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的制备工艺和候选药物筛选. 四、学习方式与年限 1.脱产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三年 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学习 第二学期:进入课题组学习科研方法 第二学年 第三学期:查阅文献,书写综述,开题、专业实习 第四学期:完成教学实践,继续课题研究并进行中期汇报 第三学年 第五学期:在专业实践岗位继续课题研究 第六学期:继续完成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及答辩. 2.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四年 具体安排除需参加教学工作和一定的教研室行政工作外,余则与脱产研究生同,只是课题研究时间延长一年.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采用"校-企合作"或"校-企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研究生课程教育在安徽医科大学完成,聘请在中药研发、注册、生产、流通、应用、监管等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实践环节放在直接面向市场、研究条件良好的产业部门实施,研究所选的课题要注重实用性、创新性及与实际工作的结合. (一)专业实践 根据研究方向,研究生应在中药行业相关单位进行时间不少于12个月的专业实践.对于专业实践的评价标准应符合行业实际,并能真实体现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实践部门可为中药材交易中心、GAP基地、中药生产企业、医院药房、医药公司、中医药管理局、药监局等. (二)教学活动实践内容、时间、时限 参加培养单位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包括讲课与实验),不少于60学时,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在职研究生于第三学期开始则与教研室老师一样安排教学. (三)学术活动 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报告活动,硕士研究生毕业前累计参加校级以上主办单位公开组织的学术报告活动10次以上,共计3学分.学术活动期间填写《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单》经主办单位认可后每次记0.3学分. (四)考核 课程考试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条例》执行. 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以导师指导下自学为主,适当安排课堂讲授以及英语口语讨论,内容包括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等.专业英语可采用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考核办法,如SCI论文撰写等.已发表SCI论文的硕士研究生,评为优秀;已经投稿,附有编辑部审稿意见的,不论接收与否,评为良好;有尚未投稿的英文文章,评为及格,75分.良好与优秀的具体评分视投稿杂志等情况具体评定. 专业进展课可考虑将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学科前沿专题讲座,Seminar等纳入考核范围,共40学时.其中校内相关专业学术报告每场次4学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次20学时,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每次10学时,参加省级学术会议,每次6学时.修满40学时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2分).参加学术报告及学术会议需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专业实践应有带教老师签名的每月的实践报告及结束后的专业实践总结. 六、课程设置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24学分.(详见附表) 七、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严格按照《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暂行规定》执行.学位论文应结合中药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选题,突出课题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一)选题应紧密结合中药产业的实际,深入基层现场,对中药产业领域中某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制订、设计调查方案,收集资料,在现场实践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对策. (二)论文应反映作者运用所掌握中药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中药产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论文研究结果应对中药产业实际工作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各导师指导研究生选题后由学科统一组织公开开题,课题研究工作如期进行后要求研究生向导师小组作论文工作阶段报告和论文工作结束报告.在第三学期末选题确定后开题,一方面继续查阅文献、积累资料,一方面需要着手摸索和掌握研究的技术操作,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有步骤地进行科研工作,以达到预期目的,第四学期结束前作论文工作阶段报告,至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研究后作结束报告.各阶段分别填写《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表》,归入本学科研究生后期培养档案.研究生科研原始资料必需完整,经整理、分析,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出论文,提出答辩申请,进行论文答辩.研究生须在相关专业国家级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篇;或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篇(其中1篇可为综述),用于申请学位的论文,学位申请人必须为论文第一作者,导师必须为责任作者或通讯作者.如论文中注明为共同第一作者,则该论文须经有关部门的专家审定其为合作成果后方可提交.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按照培养单位的规范名称署名"安徽医科大学**学院(所、系)","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等单位或机构培养的研究生,所发表的论文可同时署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本单位的法定名称.学校外派联合培养研究生责任作者和作者单位署名可依据外派时签订的协议执行. 八、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和实习实践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安徽医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一)经典著作 1. 王德群主编,《药用植物生态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2. 魏伟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 肖小河编著,《中药现代研究策论》.科学出版社,2010; 4. 赵中振,陈虎彪主编,《中药材鉴定图典》.福建科技出版社,2010;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著,《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二)权威期刊 1.中国中药杂志 2.中成药 3.中国药学杂志 4.中草药 5.中药材 6.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7.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8.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附表 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600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学时 学分 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M2013001 80 4.0 医用统计方法 M2013024 60 3.0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M2013066 36 2.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M2013067/ M2013068 18 1.0 专业必修课药学综合实验与技能 M2013058 30 1.5 药物代谢动力学 M2013059 20 1.0 细胞培养技术 M2013012 60 3.0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M2013017 60 3.0 医学实验动物学 M2013004 30 1.5 调研报告或学术报告(会议) M2013095 40 2.0 发表SCI论文或书写英文论文 M2013096 40 2.0 非学位课程选修课重大疾病药物研究 M2013060 20 1 功能成像与分子影像学 M2013086 20 1.0 药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M2013065 30 1.5 新药设计与发现 M2013064 20 1.0 新药研发的关键技术 M2013063 30 1.5 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M2013061 20 1.0 专业实践 60 3.0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心脏外科术后监护  心脏术后监护  心脏外科监护  小儿心脏监护ppt  心脏外科术后常用药物  山东小儿心脏外科招聘  小儿心脏外科有前途吗  实习手册小儿外科  302重症监护外科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