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红书读后感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11-12-09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我很喜欢看文学的作品,尤其是日本文学的作品,之所以选修这门课是因为希望多接触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透过老师课堂上的简介,对於俄国文学有了一些认识,到附近书店搜寻了一会儿书籍,发现书架上俄国文学的书量并不如想像中的丰富(与美国文学、日本文学、法国文学等相比).在比较了书架上的各种译本后,我选择了《安娜.卡列尼娜》,因为自知道了这本书的存在后就ㄧ直对这本书很有兴趣.而且知道托尔斯泰是以普希金的长女玛利亚为范本而塑造出安娜.卡列尼娜的这段故事后,就对本书产生更大的兴趣.另外,我觉得木马文化出版的这本书的翻译也翻的很好.
    如果要以我的话来简单说明这本长达一千又二十八页的<安娜.卡列尼娜> 的话,我想这麽说:
    拥有迷人魅力的安娜为了追求心中压抑已久且炽热的爱情,丢弃冷酷而彷佛机器般的官员丈夫卡列宁.在挣扎於失去儿子与不见容於社会的痛苦中,全心全意地活在与年轻军官伏伦斯基的的爱情世界里.最后安娜因情人为了前途名誉而与她渐行远离,感到无助的绝望.在火车驶近时跳下月台结束生命.故事中重要的地主列文,其思维想法则透露了吐尔斯泰的人生哲学以及对俄国社会的批判.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吐尔斯泰对女性的深入观察,以及描写的细腻动人. 譬如安娜初次在书中出现时:
    她那双深藏在浓密睫毛下闪闪发亮的灰色眼睛,友好而关注地盯著他的脸,彷佛在辨认他似的,接著又立刻转向走近来的人群,彷佛在找寻什麽人.在这短促的一瞥中,伏伦斯基发现她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从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樱唇中掠过,彷佛她身上洋溢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的闪光里、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她故意收起眼睛里的光辉,但它违反她的意志,又在她那隐隐约约的笑意中闪烁著.
    这是我最喜欢的段落之ㄧ.透过伏伦斯基的眼睛,好像让人也看见了一位散发著青春、星辉般光芒的迷人女性.尽管安娜刻意隐藏住迷人的本质,却还是会让人不禁被她的笑容所深深吸引.虽然仅是描写两人在火车站月台的短暂会面,却令人印象非常深刻.吐尔斯泰在安娜初次於书中登场时,便成功地在读者心中塑造出一个自然、敢於发言、充满成熟魅力的女性.这种强烈的印象,往后阅读时可以不断地得到印证,而安娜的性格、特质也因此在读者的心中不停地凿深,留下一个完整且深刻的模型.
    另外对於竞赛(赛马)的生动描述也令我感到如历其境,内心不禁随著赛事的变化而起伏.如尚未开赛前的对於比赛选手们的细腻描述:
    伏伦斯基最后一次向他的敌手们扫了一眼.他知道,比赛的时候他就看不见他们了.有两个骑手已经向出发的地方驶去.加尔青,伏伦斯基的朋友,也是他最危险的敌手之ㄧ,正在那匹不让他骑上去的枣红牡马周围打转.个儿矮小的近卫骠骑兵军官,穿著紧身的马裤,模仿英国人骑马的姿势,像猫一样俯伏在马背的后部.库卓夫列夫公爵脸色苍白,骑在他那匹格拉波夫养马场买来的纯种牝马上,由一个英国人拉著缰绳…
    和强敌的激烈较劲更让人心跳加速,让人感觉到骑师与马之间彼此的互动及感应:
    就在伏伦斯基想著该追过马霍京的一刹那,弗鲁弗鲁彷佛懂得他的意思,不用任何鼓励,就大大加快速度,开始从最有利的地方,从围绳那一边逼近马霍京.马霍京不放弃靠近围绳的有利地位.伏伦斯基刚想到可以从外部追过去,弗鲁弗鲁就改变步子,开始这样奔驰.弗鲁弗鲁由於汗湿而开始发黑的肩膀以同角斗士的臀部平齐了.他们并排跑了几步.但当他们逼近障碍物的时候,伏伦斯基为了避免兜大圈子,拉动僵绳,就在斜坡上很快地追过马霍京.马霍京溅满泥浆的脸在他眼前掠过.他甚至发现马霍京微微笑了笑…
    以及最后令读者出乎意料之外,不禁感到诧异的结局:
    但就在这一刹那,伏伦斯基大惊失色,发觉他没有跟上马的节奏,自己也不知道怎麽搞的,竟ㄧ屁股在马鞍上坐下来,因而犯了一个无法饶恕的糟透了的错误.他的位置顿时改变了,他明白出了可怕的事.他还没有弄明白出了什麽事,眼睛旁边就闪过红棕马的白腿.马霍京从旁边飞驰过去.伏伦斯基的一只脚刚触及地面,他的马就向这只脚上倒下来.他刚好把脚抽出,马就横倒下来,痛苦地喘著气.牠摆动汗淋淋的细脖子想站起来,但是站不起来,好像一只被击落的鸟,在他脚边的地面上挣扎.伏伦斯基的笨拙动作害得牠折断了脊梁骨…
    这段故事情节的出现让我觉得很特别.特别在於吐尔斯泰把读者们抽离出了贵族世界的社交圈,以及列文所投身的农村事业,不再是静态的自然风景、田园景色或是社交场合的寒暄交际.这段赛马的情节为故事注入了一股新鲜、充沛的活力,让读者为之精神一振,也更清楚地让人认识伏伦斯基的人物特质.
    作者安排这样的结局到底有何用意?为什麽要让伏伦斯基输了比赛,以及他的赛马最后因他而死去?这样的安排不禁让我联想到安娜的结局.同样是伏伦斯基所爱的事物(赛马、女人),最后却都因为伏伦斯基的疏忽(前者因为他的疏忽,后者则是刻意冷淡)而最后导致悲剧.心爱的赛马死去让伏伦斯基著实难过了好一段时间,不过并没有完全让他心灰意冷、沮丧绝望至想自杀的地步,但安娜的死却让他感到天旋地转,一个人陷入无法自拔的绝望以及严重的自我指责中.在得知安娜死后甚至拔枪自尽,但却没有击中要害,而被耳闻声响的仆人救起.但尽管没有离开这灰暗的人世间,前往心爱的人身边忏悔认错,悲惨地继续存活了下来,伏伦斯基也已不再是之前的伏伦斯基.这短暂的贵族、军官之间的马场竞赛,能够满足男性好战虚荣、追求名声前途的一场短暂竞赛,在我看来,彷佛在为安娜最终的死去埋下伏点.弗鲁弗鲁(伏伦斯基的爱马)倒在地上的痛苦喘息、狰狞的表情、湿透的鬃毛,彷佛不祥的预兆,隐约指著死神慢慢逼近的脚步,以及为安娜所准备的即将敲响的丧钟.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读一本好书红书读后感  读红书读后感  红书读后感范文  红书读后感700  红书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一本好书的读后感  好书读后感  党员读一本好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