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评析
厦门六中 温才荣 361012
万众瞩目的2011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福建省新课程第三次高考自主命题的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既精彩纷呈,又瑕不掩瑜.既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又切实保证了高考的平稳过渡.现就有关特点简要分析如下.
探究性与基础性并重.整套试题较好地体现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目标立意"的指导思想与命题发展方向,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并重.试题对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比较、归纳和对已有的知识的驾驭、迁移和运用能力要求较高.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依托,以史学材料为支撑,一方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既涉及具体性的历史概念题:第14题"坎儿井(井渠)"与第17题"京剧",又考查抽象性的历史概念题:第19题"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与第22题"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第38题比去年也更为简易和基础.另一方面又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如第15题《汉书·食货志》所表明的"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第16题《唐律疏议》所表明的"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都是对教科书相关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不仅要求考生突破思维定势,纠正认识偏差,而且对中学历史教学与复习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性与探究性.
时代性与传统性并行.有些试题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如第38题主观性大题"新中国与孙中山的外交",大张旗鼓地直接考查了阶段性与长效性的重大社会现实热点问题:辛亥革命100周年与中共成立90周年,巧妙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契合,体现了"以史为鉴"的现实功能,起到了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和人类命运的效果.第17题"走进京剧"题考查了民族瑰宝问题,这不仅对落实和促进近几年流行的研究性学习这一时代性教学方式有导向性作用,而且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现实意义.第13题"土耳其改革"反映的东西方文化交融问题就是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更为直截了当地反映了试题内容的时代性与传统性特点.
多样性与层次性并存.去年的高考还有两道选择题的题干是简明扼要的表述,今年所有试题都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和应用,试题所选取的材料来源广泛,形式多样,有适量的文字材料,更比去年增添了图表资料,其中六幅是漫画作品,如第22题与第38题各涉及三幅,内容寓意丰富.这不仅有利于增强考查知识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提高学生在新情境下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在教材版本多样化的局面下,能较为公平妥善地化解考与学的矛盾.试题也重视考查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如第21题"文艺复兴时期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第22题"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第23题"美国成为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第24题"美元与黄金的关系"等都要求学生既要依据所学知识,又要充分利用材料信息,对史学观点或者史料进行分析论证.这既能体现高考的选拔性功能,又能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帮助学生构建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评价."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是高考四种能力要求中层次性最高的历史思维.从情感目标看,"史由证来"是"科学态度"、"求真精神"的基石,"论从史出"是"实事求是地理解"、"人文精神"的基石.因此,两者兼顾实证与诠释、求真与致用、科学与人文,反映了历史认识的核心,对当前历史课程的改革与深入实践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综合性与关联性并举.有些试题体现了知识考察的综合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有的是重视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如第21题,打破知识模块的束缚,涵盖了不同模块的几个知识点.第38题与往年一样仍然重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有较大时空跨度的纵向与横向的综合性,遗憾的是将古代郡县制与近现代的外交混合一起考查,主线不够明确,有牵强附会的拼凑之嫌.也有跨学科的渗透与综合,如第14题"坎儿井(井渠)"要求联系地理知识来回答.试题虽然有所淡化地方性色彩,但是更多地体现了全国性的风貌.如涉及福建地方史考查的第18题"林则徐给道光皇帝的奏稿",在引导学生缅怀林则徐相关事迹的同时,也试图引领学生要关注中国的未来,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第20题"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意在关注福州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同时,更要放眼当今全中国的对外开放大局.
失衡性与无序性并联.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的分布和比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或不协调性.例如,在三大必修模块知识考查的比重方面,过于偏重必修一,政治史内容分值过大,占了整份试卷的64%,必修二的经济史内容占26%,必修三的思想史内容只占10%.在世界史五道选择题中,就有三道考核美国史.又如选修模块的第41题中的三道主观题,对法制史的研究情有独钟,都无一例外地只考查近代史上的宪政内容.这既有悖于常规性,又有一定的不合理性.试题的结构排列,也有违背时序性原则之处,如第13题"1925年土耳其改革"这本来是世界现代史内容,却放置于第14题"古代中国水利灌溉工程"之前,这是命题者有意设置思维障碍,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还是表现出思维的跳跃性或随意性呢?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DOC格式下载
- 更多文档...
-
上一篇:什么是 PCM?
下一篇:2011年普通高考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2011年高考的相关文档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2011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2011年高考招生计划 2011年高考报名志愿 2011年高考试题 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 查询2011年高考录取 九江一中2011年高考 武冈二中2011年高考 2011年高考试卷
- 大家在找
-
- · 记检修作业区钳工工长
- · 网络报警服务
- · 基于de270实验指导书
- · 大学英语B1
- · 80.s手机电影下载
- · 魔兽争霸imba秘籍
- · 六级高频词汇带音标
- · 石家庄掀翻警车
- · 涉密信息系统口令
- · 质量意识培训ppt教材
- · 做变压器用哪种硅钢片
- · 特种病人退休年龄
- ·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2011
- · 百度步步惊心电视剧
- · 英语四级考试时间2011
- · 齿轮失效研究分析报告
- · 热转印设备
- · 编译原理第二版答案
- ·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 · 北京四大夜总会
- · 单片机电子钟电源设计
- · 小学羽毛球教案
- · 玫瑰小镇怎么刷雨露
- · 2010全国麦霸英雄汇
- · 上海美术馆官网
- · 女性生殖器官视频
- · 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
- · 高中体育教案说课
- · 山东测绘行业协会会员
- · 工厂设备回收
-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