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杨振仲 编撰日期:2009年2月8日
一,课程概述
建筑工程测量是B类课(包含理论和实践两部分),课程性质是必修课,3学分,计划时数为51学时,其中实践部分18学时,占总学时的35.3%.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本课程是一门很重要的职业基础课.本课程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具有建筑工程测量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测量仪器实际操作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常用测量仪器设备;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建筑施工放样中一般测量问题的能力;熟悉地形图测绘的外业和内业组织工作,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会进行简单的地形图测绘;掌握施工放样数据的计算方法和建(构)筑物平面位置及高程的放样方法.
教学对象:2008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大一下学期的高职学生.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能力训练目标
能正确使用常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工作,能正确计算测量成果和测设数据,能熟练完成地形测绘和施工放样工作.
3.个性品质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不怕艰苦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描述
第一章 绪论
教学内容:
1.测量的任务,内容,现状和发展;
2.地面点位的确定;
3.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4.测量工作概述.
教学要求:
1,了解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2,了解水准面,大地水准面的定义及其共同特性.
3,了解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建筑坐标系,熟悉它们与数学上的坐标系的不同.
4,熟悉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和高差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我国高程基准面和水准原点.
5,熟悉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测量工作.
6,熟悉距离测量时用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以及高程测量时用平面代替水准面的产生高程误差.
7,熟悉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
第二章 水准测量
教学内容:
1.水准测量原理;
2.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
3. 水准仪的基本操作程序;
4.水准测量的方法;
5.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6.水准测量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7.自动安平水准仪和激光扫平仪;
8.精密水准仪及电子水准仪简介;
实训1 水准仪的认识与操作;
实训2 普通水准测量.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