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鲁氏菌omp16 > 布鲁氏菌病
  • 布鲁氏菌病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7-07-0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tzyy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简称布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一,病原
    布鲁氏菌属的细菌是一组微小的球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宽0.3~0.6 ,长0.6~1.5 .无芽胞,无鞭毛,不形成荚膜.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柯兹罗夫染色呈红色,其他菌为绿色.布氏菌生长繁殖对营养要求较高,生长缓慢,分裂一次时间约132~227分钟.尤其初代分离的野生株生长更慢,通常需5~7天,有的甚至需20~30天才可生长出可见的菌落.生长最适温度为37℃,个别种型初代生长需一定浓度CO2.
    经对布氏菌的生理生化等多方面鉴定,将布氏菌属分为 6个种19个生物型:羊种菌(3个型),牛种菌(8个型),猪种菌(5个型),犬种菌,绵羊附睾种菌及沙林鼠种菌各一个型.近年因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人根据布氏菌属内DNA同源性,提出布氏菌属内只有一个种,其余者为型的分类方案,但未获公认.
    近些年,对布氏菌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展较快.值得提出的是,对布氏菌的毒力相关基因的研究.经研究表明,ery,H2O2酶基因,SOD,RecA,groE,HtrA等基因都与布氏菌的毒力有密切关系.这些工作为布病的病原学研究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二,临床表现
    布鲁病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许多疾病的临床症状在布病患者身上均可见到.病情轻重差异也较大,尤其近些年非典型病例颇不少见.
    (一) 潜伏期:一般情况下潜伏期1~3周,平均为2周.个别病例潜伏期长达1年之久.
    (二) 前躯期:目前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少数起病急骤,一般类似感冒.
    (三) 主要症状,体征:
    1,发热:布病患者最常出现的症状是发烧,典型热型为波浪式起伏,故曾称布病为波状热.但目前少见此类病例,多为低热,间歇热等.
    2,多汗:在晚上增多,出现盗汗,汗质较粘.
    3,关节肌肉痛:在急性期这种痛常呈游走性,主要是在大关节.慢性期疼痛限局于大关节.
    4,其他症状体征有乏力,精神不振,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睾丸肿大,关节肿大,皮下结节出现等.
    (四) 分期:布病分期始终悬而未决,从不同角度可将布病分为不同期,各有利弊.在1977年我国布病工作者将布病分为急性期,慢性活动期和慢性相对稳定期
    三,诊断标准
    (一) 流行病学: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的居民,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密切联系者.
    (二) 临床表现:出现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痛,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
    (三) 实验室检查:布病玻片或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或可疑,或皮肤过敏试验后24,48小时分别观察一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一次在2.0cm×2.0cm及以上(或4.0cm以上)
    (四) 分离细菌: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中分离到布氏菌.
    (五) 血清学检查: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触史者,SAT滴度虽达1:100及以上,过2~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或用补体结合试验(CFT)检查,CFT滴度1:10及以上;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滴度1:400及以上.
    诊断疑似病例:具备(一),(二),(三)者.
    诊断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四)或(五)中任何一项者
    四,治疗原则
    (一) 抗菌疗法:适用于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病人治疗.常用抗生素有四环素,链霉素,强力霉素,利福平等,一般是21日为一疗程,间隔5~7天再治1~2个疗程.
    (二) 特异性脱敏疗法:适用于慢性期过敏症状较强者,常采用布氏菌苗,菌素等各类布氏菌抗原制剂.这种疗法反应较大,应慎重进行.
    (三) 中医中药疗法:适用对各期病人治疗,对慢性期病人尤为常用,依不同症状体征进行辩证施治.
    除上述主要治疗方案外,还可依不同情况予以某些辅助疗法,如理化疗法,激素治疗,免疫调节剂治疗及外科疗法等.
    五,控制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关于防治布病的宣传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1)人感染布病是来自于染疫的家畜,尤其是羊,牛,猪等.主要传播因子是流产物,乳,肉,内脏,皮毛等.(2)布病是可以预防的,而且是可以自愈和治愈的,增强信心.(3)宣传对象主要是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一些职业人群及疫区和牧区的居民,如兽医,放牧员,饲养员,屠宰工,挤奶工及乳肉加工人员等. (4)宣传教育应与畜牧业发展及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布鲁氏菌omp  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  布鲁氏菌特点  布鲁氏菌  羊布鲁氏菌疫苗  布鲁氏菌感染  布鲁氏菌外膜蛋白分析  布鲁氏菌外膜脂蛋白  o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