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涧, 盖健平,《近代诗歌中华人的美国梦:从<金山篇>到<逐客篇>》《美华文学》,美国,旧金山,第60期,2005年, 76-86.
近代诗歌中华人的美国梦:从《金山篇》到《逐客篇》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林涧_____________ 盖健平 (复旦大学 中文系)
I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西北洋外波连天,自古从未通人烟;道光二十有七载,得其地者米利坚。” (道光二十七年也即1848年)。美华文学史上,中国人对于美国的向往,对于美国之梦的追求与幻灭,至少可以追溯到张维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金山篇》 (1848-1852)。 而早期华人开拓“米利坚”的实际经历和遭遇——“但是黄面人,无罪亦篣掠!”——则恐怕史书上也没有比黄遵宪的长诗《逐客篇》(1882-1885)更深刻详尽的记述了。
_____________ 当时这两位诗人所关心的问题很多,包括华人去美国和华人在美国的生存竞争;国际政治中的强权和实力,成败与对策,开发天然资源的国策和移民的权利。可以说,张维屏的《金山篇》富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不仅用西方的民主理论,而且用中国历史上的民主观念,批评了美国的排华政策;《逐客篇》中,身为外交官的黄遵宪则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看到了民族问题与世界大同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当代性触目惊心。
_____________ 几经周折,终于将这两篇经典著作找到。文学创作先于历史的记载,一个多世纪之前,就谱下了早年华人移民开拓加州的史迹。诗中所描述的细节,为我们提供了反思和重写历史的依据。虽然时光流逝、岁月交替,华人漂洋过海,寻找金山的美梦有增无已,不断在得失之间追逐自己的命运与未来,诗中那个时代仍然能令我们感同身受。希望我们能在诗意的境界中重温华人的美国梦,面对无情的历史,发掘诗人的智慧和激情,听一听政治舞台上听不见的声音。
II
张维屏的《金山篇》[1] (1848-1852)
张维屏(1780-1859)字子树,号南山,出身广东侨乡番禺,累官至南康知府,五十七岁辞官归里。晚年也自署珠海老渔、唱霞渔者。他的诗歌透露了新的时代精神,被称为“广东近代第一个重要的诗人”[2]。张因癖爱松,又号松心子,著有《松心诗录》十卷。《金山篇》出自第十卷。诗人从未到过美国,但是对于去海外冒险,客居谋生的华人和华工的遭遇和经历,并不陌生。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同美洲和东南亚早就有联系,尤其是三邑(番禺、南海、顺德)和四邑(新会、台山、开平、恩平)早期不断有华人往返于中美之间,带回大量的海外见闻,包括华人在加州采金的情形遭遇。这当是张维屏写作《金山篇》的主要机缘。
_____________ 根据《松心诗录》的收录作品的起讫时间,《金山篇》应作于1848年到1854年间。根据诗的内容,甚至可以推断,很有可能是1852年美国政府推行“外籍矿工税”之后所写的。
西北洋外波连天,自古从未通人烟。
道光二十有七载,得其地者米利坚。
加里波那是其地,不喇西亚名其山。[3]
厥地生人始裸体,自以树叶遮其前。[4]
迩来得布大欢喜,以金易布群争先。
其山不知几千里,其金不知几万千。
彼氓蚩蚩货弃地,有客采采金满船。
宝诚可贵地不爱,利果可图人共传。
闽人粤人以万计,归述客况殊堪怜。
程遥往返动经岁,人众逼狭相摩肩。[5]
黄金虽多食物少,鸡子一枚银一钱。
金夫贪金不惮远,旅费每人将百元。
米利坚人既获利,乃宅尔宅田尔田。[6]
我思金银产于土,地气岂必分中边?
中华土德秀灵聚,发育岂逊东西偏!
汉时黄金多且贱,若非土出来何源?[7]
梁州丽江古有载,巳生酉壮理或然。[8]
为羊为鼠精所变,叶子柿子名相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