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Ⅰ》课程教学总体设计
一_ 教学内容设计及学时安排
总学时: 96_ (讲课86_ ;实验课10_ )_______ 授课对象:_ 本科
教学内容设计及学时安排表
__ 第1 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 第_ 周 周__ 第_ 节 | 课时安排 | 2学时 |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 绪论及基本概念 | |||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 掌握材料力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 2. 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概念; 3. 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 4. 了解杆件基本变形形式的受力和变形特点。 | |||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先介绍材料力学这门课的性质、任务、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2.讲述材料力学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让学生懂得其重要性,激起学习它的兴趣; 3.再介绍变形固体的几个基本假设、基本概念; 4.杆的四种基本变形形式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及组合变形的概念. | |||
讨论、思考题、作业: 6道题,见 “ 绪论及基本概念”的PPT__ | |||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材料力学》,刘鸿文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 |||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_ __分钟,授新课_ 88_分钟,安排讨论__ _ 分钟,布置作业_2_分钟 | |||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__ 讨论课□__ 实验课□___ 练习课□__ 其他□ | |||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__ 讨论□___ 指导□___ 其他□ | |||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__ 模型□__ 实物□__ 挂图□__ 音像□___ 其他□ |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第 2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授课时间 | 第_ 周 周_ 第 节 | 课时安排 | 2学时 |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轴向拉(压) 概念; 内力; 应力 | |||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1.理解内力和应力的概念. 2.掌握轴力的计算和轴力图的绘制. 3.掌握拉(压)杆横截面及斜截面上应力的计算. 4. 了解截面法求内力的步骤. | |||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先介绍轴向拉(压)基本变形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并讲述其应用情况; 2.交待内力的概念、截面法求内力的步骤和过程,并用截面法分析得出轴向拉(压)时,其内力是沿着轴向方向的一个力,也就是轴力通过例题讲述如何绘制轴力图;(重点) 3.引入应力的概念,通过观察轴向拉(压)的实验现象,提出平面假设,并结合材料的均匀形假设及静力学关系,推出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应力公式,以此应力公式为基础,分析给出其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公式; (难点) 4.通过讲述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轴向拉(压)时应力的计算.(重点) | |||
讨论、思考题、作业: 2-1
| |||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材料力学》,刘鸿文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 |||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 _ 2__分钟,授新课_ 86_分钟,安排讨论__ _ 分钟,布置作业_2_分钟 | |||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__ 讨论课□__ 实验课□___ 练习课□__ 其他□ | |||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__ 讨论□___ 指导□___ 其他□ | |||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__ 模型□__ 实物□__ 挂图□__ 音像□___ 其他□ |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