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浒传第四十一回 > 翰林版高中国文
  • 翰林版高中国文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9-09-03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Traditional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songyu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文词虽不多,然足为宗室之表.受任历籓,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少善骑乘,及长以世路艰难,不复跨马.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太尉袁淑,文冠当时;义庆在江州,请为卫军谘议参军.其余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并为辞章之美,引为佐史国臣.太祖与义庆书,常加意斟酌.

    义庆在广陵,有疾,而白虹贯城,野麇入府,心甚恶之,固陈求还.太祖许解州,以本号还朝.二十一年,薨於京邑,时年四十二.追赠侍中,司空,諡曰康王.

    贰,题解参考资料 回首页一,写作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腐化,内有外戚,宦官争权,外有黄巾起义,董卓作乱,读书人空有满腔热忱却无法挽回乱象;再经历两次党锢之祸的大屠杀后,知识分子更是动辄得咎.在身心受创之余,他们的思想倾向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於是到了魏,晋时代,一种新的人生观就此成形.在魏,晋时期,采用九品中正制的选才制度(选取原则以「家世」为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社会现象,出身名门望族的子弟根本不用苦读儒家经典以求仕进,短短几十年间,儒学衰退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相对於儒学的式微,老,庄哲学快速崛起;此时魏,晋名士已不再热衷政治,而是把重心转向个人安身立命的问题上.老,庄清静无为,自由逍遥的生活主张,正符合他们心境的需求,也提供了新人生观的思想依据,因此老,庄哲学便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再加上易经,形成所谓的魏,晋「玄学」.
    受到魏,晋玄学反因袭,反传统道德的影响,魏,晋文人开始过著一种放荡不羁的生活.他们蔑视礼法,不受约束,有的整日游山玩水,有的狂饮烂醉,有的纵欲享乐,有的乾脆归隐田园.总之,种种怪诞行为,在当时竟是司空见惯.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曾形容:「蓬发乱鬓,横挟不带,或亵衣以接人,或裸袒而箕踞.……其相见也,不复叙离阔,问安否,宾则入门而呼奴,主则望客而唤狗.……终日无及义之言,彻夜无箴规之益.」这真是当时文人狂放生活的最佳写照.
    伴随著玄学的兴起,魏,晋名士之间吹起一股「清谈」之风.清谈是由东汉的「清议」发展而来的,主要是以人物的品鉴为主.处於清议时代的士大夫,稍有失言,即遭清流指摘,於是专谈名人轶事或幽默风雅之语.降及魏,晋,与清谈之风相合,其流益广.魏,晋,南北朝名士耳濡目染於前辈名流之言,因而条记成书,产生志人小说,以助清谈.而世说新语便以文字隽永,成为六朝志人小说之冠冕;就研究六朝士流之思想言行而论,尤为最真实的资料.

    参,注释参考资料
    一,注释补充 1.招隐诗:昭明文选卷二二选有晋左思的招隐诗二首,此二首诗旨在歌咏隐士的 清高生活,感叹世路艰难,并表达作者人生贵在适志的思想.
    (1)第一首诗写的是寻访隐士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羡慕:「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亦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秋菊兼糇粮,幽兰闲重襟.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译:持杖入山寻访隐士,荒芜的路途似乎从古到今横塞著.山岩上只有洞穴没有房屋建筑,山丘中却有人在弹琴.朝北的山脊覆盖著白雪,山南的树林已有红花闪耀.泉水在美玉般的山石间激荡,小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浮沉.不一定要有丝竹之类的管弦乐器,山水间自有清美的乐音.何必要自己放声歌唱,风吹过灌木丛自有声声悲吟.秋菊可以兼作食粮,采来幽兰佩在衣襟.在世途间犹豫徘徊,只会心力疲乏,还不如抛弃冠簪归隐山林.)
    (2)第二首写自己隐居的情形,但也表示人生在於适志,不在於是进还是退:「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榛.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峭蒨青葱间,竹柏得其真.弱叶栖霜雪,飞荣流余津.爵服无常玩,好恶有屈伸.结缓生缠牵,弹冠去埃尘.惠,连非吾屈,首阳非吾仁.相与观所尚,逍遥撰良辰.」(译:我开始营建东山隐居的屋舍,树木的果实落在地上,长成了一丛丛的小灌木.屋前有清寒的泉水井,暂且可以使心神莹洁爽快.满山鲜明青翠的林木中间,只有竹林和柏树能够保持自己的本性.细弱的树叶栖留在霜雪中,飞花漂流在断断续续的泉水上.爵位和所服之物虽然荣耀,但不能爱好成癖;时运有好有坏,但要根据具体情况或进或退.系上印缓作官就会被世事缠绕牵挂,弹弹官冠也能除去尘埃污垢.柳下惠和鲁少连的屈己受禄不是我所说的屈志辱身,伯夷,叔齐隐居於首阳山也不是我所说的仁.各人根据各人所崇尚的志愿,优游自在地选择良辰.)
    2.戴安道:即戴逵.晋书卷九四隐逸戴逵传:「戴逵字安道,谯国人也.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总角时,以鸡卵汁溲白瓦屑作郑玄碑,又为文而自镌之,词丽器妙,时人莫不惊叹.性不乐当世,常以琴书自娱.师事术士范宣於豫章,宣异之,以兄女妻焉.太宰,武陵王晞闻其善鼓琴,使人召之,逵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晞怒,乃更引其兄述.述闻命欣然,拥琴而往.逵后徙居会稽之剡县.性高洁,常以礼度自处,深以放达为非道.……孝武帝时,以散骑常侍,国子博士累徵,辞父疾不就.郡县敦逼不已,乃逃於吴.吴国内史王珣有别馆在武丘山,逵潜诣之,与珣游处积旬.会稽内史谢玄虑逵远遁不反,乃上疏曰:『伏见谯国戴逵希心俗表,不婴世务,栖迟衡门,与琴书为友.虽策命屡加,幽操不回,超然绝迹,自求其志.且年垂耳顺,常抱羸疾,时或失适,转至委笃.今王命未回,将离风霜之患.陛下既已爱而器之,亦宜使其身名并存,请绝其召命.』疏奏,帝许之,逵复还剡.后王珣为尚书仆射,上疏复请徵为国子祭酒,加散骑常侍,徵之,复不至.太元二十年,皇太子始出东宫,太子太傅会稽王道子,少傅王雅,詹事王珣又上疏曰:『逵执操贞厉,含味独游,年在耆老,清风弥劭.东宫虚德,式延事外,宜加旌命,以参僚侍.逵既重幽居之操,必以难进为美,宜下所在备礼发遣.』会病卒.」

    上一页下一页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水浒传第四十一回梗概  水浒传第四十一回概括  水浒传第八回  水浒传第二回概括  水浒传回目  水浒传第一回读后感  水浒传读书笔记60回  水浒传100回每回概括  水浒传第十回内容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