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飞车能用的特殊符号 > 华中师范大学文献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 华中师范大学文献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免费下载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DOC   更新时间:2009-01-05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Simplified Chinese
    文档格式:doc
    文档作者:User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华中师范大学文献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第五十二期2009年1月5日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图 书 馆
    编 者 的 话
    教 育 要 闻
    刘延东:让教育成为民族地区全面振兴强大动力
    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九次国家讲习班在京举行
    南京将投入2.7亿用于免费义务教育和贫困生就学
    150多名中学校长齐聚厦门大学探讨高考改革
    为缓解就业难 教育部决定2009年研究生扩招
    澳大利亚教育手册:红笔改作业可能危害学生心灵
    高等教育与管理
    西北师范大学:教师进京充电导师全程进行指导
    名师难提高大学上座率清华副校长呼吁改进高校学风
    教 育 探 索
    年薪10万招卖肉工续:35名硕士签约进摊档
    河北一中学规定取消节假日 学生睡眠不足6小时
    当"盯梢"式管理在大学施行……
    班级"特务":牙碜了一满杯的纯真
    支持:不孝不能进北大
    老外汉语越来越流利让我们汗颜
    语文试卷错字多 母语不被重视状况堪忧
    16岁少女五百元雇同学弑母 课堂传纸条制定计划
    一周话题:取消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是否有必要
    编 者 的 话
    送走了凉凉的秋天,我们走进了一个阳光灿烂的冬季,《教育动向》在这暖暖阳光的照耀下再一次和大家见面了.我们期待《教育动向》的每一篇文章,为您带来这一季心灵上最美的风景.
    我们感到好激动!《教育动向》从2006年创刊到现在整整两年了.当时华师正是一片白雪皑皑,图书馆的领导坐在简陋的办公室里热烈地讨论着.服务是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创新服务是新时期图书馆服务的热门的话题.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的集散地应该主动为学校的领导干部提供一些信息服务.身为心理学院博导的佐斌馆长提出了为领导提供教育信息的构想,经过大家的激烈讨论,《教育动向》终于在2006年初诞生了.
    我们感到好欣慰!《教育动向》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已发行了52期,上面经过编辑的广泛浏览和精心筛选已刊登了一千多篇文章,不仅有教育方面的及时信息,还有教育方面的热门话题,还有一些教育专家的独访和教育行家的尖锐博客,当然也不乏一些教育不良现象的曝光文章……《教育动向》的装帧也由当初的油印本发展成了现在的胶印本,版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我们感到好惊喜!一次,教育厅的一位领导到华师来视察,无意中在校领导的办公桌上看到了《教育动向》,拿了两本随意翻阅.后来给我们的校长打电话说以后每期给他们送几本……
    我们感到好感动!两年来,《教育动向》得到了许多领导和教授的赞许,刚创办的时候就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由于经费有限,我们刚开始的印数很少,但后来不断的有一些干部和教授来电或上门要求,要我们增加发行量,以至于我们现在不断地增加印数.许多读者对我们的《教育动向》进行了好评,有电话表扬的,有电邮肯定的,还有亲自上门索要和提建议的,一位校长还当面说过一次做报告就是用了我们《教育动向》一篇文章做例子的,一位老师还说她把里面的一篇文章复印了50多份发到全班开了一堂生动的主题班会……
    回首过去,感慨万千;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新的一年里,我们《教育动向》将以更精,更准,更快的面貌呈现给大家,绝不辜负大家对我们的希望,同时也对广大的《教育动向》的读者表示新年的祝福和深深的谢意!
    刘延东:让教育成为
    民族地区全面振兴强大动力
    2008年12月07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宁12月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近日在广西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推动民族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刘延东考察了广西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深入边境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校,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察看校舍建设,亲切看望师生员工.她说,民族教育关系少数民族群众素质,关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民族地区发展需求相比还有差距,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解决.
    刘延东强调,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一要确保民族教育经费投入随财政收入增加而增长,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工作的重点地区,边远农牧区,高寒山区,边境地区以及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倾斜.二要改善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对家庭困难的寄宿生给予补助,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关心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实施对口支援,推进远程教育,在资金,设备,师资和教学经验等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三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和交流制度,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教师特别是"双语"教师的素质,改善教师住房条件,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到条件艰苦的民族地区任教,做到"下得去,留得住".四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职业培训网络,加强技能培训,广泛培养民族地区实用人才.同时,要办好普通高校民族班,民族预科班,发挥高等教育在民族干部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五要深化民族教育教学改革,力求办学形式,学制安排和课程设置等符合不同民族特点.六要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点,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她要求,民族地区要切实把教育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主动地抓好教育,为民族地区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刘延东在考察科技工作时强调,要紧密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科技项目,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加强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考察期间,刘延东高度评价广西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她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艰苦创业,团结奋进,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科教文体事业长足进步,谱写了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历史画卷.

    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
    第九次国家讲习班在京举行
    2008年12月07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7日电 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第九次国家讲习班于2008年12月7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
    此次国家讲习班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教育10年:推广成功经验,推进创新实践."讲习班将通过主题报告,北京市东城区,通州区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现场展示,专题研讨,表彰首批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学校,表彰首批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学校-社会行动项目示范学校,表彰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优秀案例等形式,充分展示10年来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创新实践,继续广泛传播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国际实施计划精神,研究未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的有效途径.
    教育部,教科文全委会,北京市教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等部门的负责人和专家,全国14个省区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和ESD项目学校代表,节能减排项目学校校长与教师代表约300人参加会议.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讲话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教育系统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培养大批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概念并有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广泛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势在必行.在我国教育系统正在研究制定国家2020年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战略和规划的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创新实践的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与会代表围绕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和地区推进策略,农村地区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有效实践,创建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学校,学校课程与学科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实践,可持续发展教育学校-社会合作的途径和方法等专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大家对北京市东城区,通州区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实践的典型经验给予高度评价.
    与会代表表示,在党的十七大精神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一定要更加明确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方向,借鉴兄弟地区,兄弟学校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创造的特色鲜明的经验,广泛探索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型操作模式,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崭新局面.
    讲习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承办.

    南京将投入2.7亿用于
    免费义务教育和贫困生就学
    2008年12月07日 作者:凌军辉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12月7日电(记者凌军辉)记者从南京市教育局获悉,明年南京将进一步加大教育惠民力度,累计投入2.7亿元全面实施政府"绿色助学".其中,1.7亿元继续用于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在减免杂费,课本费基础上全面取消借读费,另外近1亿元确保全市各类困难家庭学子免费就学无忧.
    南京市教育局财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市区各级教育,财政部门近期已对明年上述有关经费作出明确安排.总体上看,明年全年将用于免收包括外地民工子女在内的义务教育杂费,课本费和借读费方面的专项经费为1.73亿元.另外,通过发放政府"助学券"等形式,为全市各类困难家庭学生及民办民工子女学校,提供近1亿元的助学金和办学扶助费用等.
    据介绍,截至今年,南京已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免收杂费和课本费,并且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各类经济困难家庭学生,都能通过政府"助学券"实现全免费教育.这种普惠型的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和全覆盖的政府扶困助学体系,确保南京基础教育普及率一直高位"领跑"全国.目前,南京学前教育普及率已达96.5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人口覆盖率100%,盲聋童教育实现同步普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为9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提高到98.4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9%.

    150多名中学校长
    齐聚厦门大学探讨高考改革
    2008年12月07日
    来源:中广网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6日在厦门表示,目前我国的高校招生考试无法全面反应考生的兴趣,能力,潜质等,因此需要进行改革,要从单一考试向多元化评价方向发展.
    戴家干是在厦门大学参加2008年"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中学校长论坛"时作出上述表示的.该论坛由厦门大学主办,以"中学素质教育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为主题,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126所重点中学的150多位校长参加了论坛.
    戴家干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新增劳动力受教育达10年以上,教育发展到新阶段,对优质,公平,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正日益成为主导型需求,而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已经不适应这种需求.他举例说,2008年我国共有1050万人参加高考,有500多万人被录取,但高考的分数只是供大学录取考生用,却无法反映出这些学生的潜质,能力,兴趣,心理状态等等内容.本应成为手段和工具的考试却成了教学目的,这一点必须改变.
    全国教育考试暨自学考试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长刘海峰作了《高考改革的理论思考》的专题报告,并提出了三种高考改革方案:一次考试,自主录取;分类考试,多元录取;两次考试,统分结合.
    据悉,此次论坛为期2天.该论坛的举办也是为招生考试方面的专家提供经验支持和理论帮助,从而使得他们为我国招考制度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加直接,更加客观,科学的帮助.一些重点中学的校长也分别做了主题发言.(中广网厦门12月6日消息 记者黄立新 陈庚 通讯员李静)

    为缓解就业难 教育部
    决定2009年研究生扩招
    2008年12月10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9日联合发出通知,明年继续保持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基本稳定,坚决限制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的招生规模.
    通知明确,根据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按比上年增长5%左右安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按比上年增长1.7%安排.
    通知要求,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缓解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加大招生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支持包括能源,信息,生物,海洋,航天,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前沿技术和基础学科相关专业的招生;坚决限制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的招生规模.同时,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着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研究生的资助比例和力度.
    据悉,明年我国还将继续实施为部队培养急需人才的强军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和援藏计划,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和"高校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专项计划.
    澳大利亚教育手册:
    红笔改作业可能危害学生心灵
    2008年12月12日
    来源:金羊网
    新快报讯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澳大利亚的教育指导手册日前指出,教师用红笔批改学生作业,可能危害学生的心灵,因为红色是具有攻击性的颜色,引起争议.
    据澳大利亚昆州政府编订的教育指导手册《良好的精神健康基石》,列出的条例有"不要用红笔(这可能被认为有攻击性),改用另一种颜色的笔批改作业. "
    西北师范大学:教师进京
    充电导师全程进行指导
    2008年12月07日
    作者:牛喜林 唐景莉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关注高教质量工程"系列报道
    西北师大教师进京充电导师全程指导
    参与承担北师大部分教学科研任务
    本报讯(记者 牛喜林 唐景莉)"初访京师万盏灯,悬铃木影待秋风.晨读常走励耘路,夜省偶闻木铎铮.方悟人师缘乐育,又从世范修俗身.大乘满袖荣归后,三尺泥台金作声."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师梁西银北师大进修归来后深有感触地挥笔写下了这首七律诗,以表达他在北师大学习进修4个月的收获和感受.短短4个月,梁老师不仅拓宽了视野,而且学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解决了自己近年来新开两门课程的教学难题.
    2007年,教育部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并启动对口支援教师进修和干部学习锻炼计划.作为"质量工程"对口支援的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北师大和西北师大携手合作,为进修教师和学习锻炼干部作了精心的安排——为进修教师指派了指导教师,为管理干部安排了相关岗位.西北师大对进修教师和学习锻炼干部提出三条明确要求:深入了解北师大本学科,专业前沿领域信息,系统选修3门以上本专业核心课程,力争回校后为本专业学生开设一门选修课;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保持本学科与北师大的经常联系,为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作贡献;认真撰写学习总结,至少正式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一篇.
    在进修过程中,西北师大体育学院副院长陈仁伟感到北师大体育教学的学习管理过程和模式很值得借鉴,回校后,他积极提出建议,改进和突破了学校运动会模式,充实了非竞技性运动.教务处处长孙建安对两校教学工作尤其是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并与本校教务工作分项目进行比照,寻找到了两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差距,提出了改进完善学校管理的一整套思路.而文学院青年教师王延模通过选修北师大的"古代汉语"和"汉字学"两门课程,引发了开设"汉字文化"选修课的设想,并在进修期间完成了教学大纲的设计.
    一年来,西北师范大学共选派36名教师和8名管理干部分两期赴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学习锻炼,涉及15个学院,7个管理部门.据北京师范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北师大为每个进修教师安排了导师,并为全体进修人员配备了生活辅导员,组织了导师学员见面会.在校内住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专门为西北师范大学进修人员调整了25间公寓,办理了校园卡,在使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据了解,西北师大所有进修教师在北师大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相关学科专业的科研工作,近半数教师参与或部分承担了北师大相关课程的教学辅导任务.

    名师难提高大学上座率
    清华副校长呼吁改进高校学风
    2008年12月06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为何名师也提不高大学上座率
    "大学生不爱学习,学习质量不高.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着学风问题."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呼吁,大学的教学模式亟待改进,教学方法需要改革创新,要加强师生互动,加强学风建设.
    本次论坛由南京工业大学主办,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
    会上,清华大学副校长袁驷介绍,清华大学学工部做过一次学风检查,其中有一门课,选课的学生至少有40人,3次检查,每次上课的人数都比上一次少,最差的一次打上课铃的时候就来了五六个学生,最终教室里也就坐着20个学生.
    "不管是精品课还是别的课,也就70%的上座率,和课程的好坏无关."袁驷介绍,就是清华的精品课,名师讲的课,照样会有10%,20%的学生缺课.
    他说,学生学得不好,就是因为老师教得不好,教的质量最终应该体现在学的质量上,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应该由学生的学习质量来衡量.大学应该把工作的重点从关注教学资源和条件建设上,较多地转移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产出上.
    基于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质量观,清华大学提出了树立学生为主体,以优化学习质量为重点的本科教学改革思路.
    袁驷认为,师生互动不够是学风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
    美国大学联盟发起的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有五大类指标,清华大学参照研究发现,其中的四大类指标清华和美国顶尖大学可以说不相上下,但是在一项指标上,清华比美国的大学有显著的差异,这项指标就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问题.清华大学教学研究所做过一项调查,清华大学有30%的学生反映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教师对其学习状态或表现给予任何口头或书面的反馈.
    袁驷评论:"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是师生之间最基础的互动模式."
    他指出,高校教学中师生互动水平是衡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的指标之一.这方面的状况是值得反思的,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本书中,对未来的教师角色做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在传递知识方面的责任逐渐在减轻,而刺激学生思考的职责越来越重了.教师不应仅是知识传授者,而更多的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交往意味着共同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为平等中的首席.
    学生学习目的不正确也是学风不好的原因之一.
    袁驷说:"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变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带来很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市场经济和金钱价值观的影响.有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正确,学习态度功利化,甚至以能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物质条件为学习目标."
    袁驷表示,对待学风问题要像对待气候问题一样,学会应对和适应.他建议,有时学生因为考研,找工作等原因缺课,可以尝试把学生的就业活动纳入到教学体系上来,以适应学生.要通过学风建设,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形成优良的学习行为.(吴琼 记者 李润文)

    年薪10万招卖肉工续:
    35名硕士签约进摊档
    2008年12月05日
    来源: 信息时报
    新闻回顾:企业年薪10万招工卖肉 多家名校1500研究生应聘
    《1500研究生争抢30席"猪肉佬"》追踪 35名硕士正式签约做猪肉佬
    包括3名女研究生,试用期分配到猪肉档等考察半年至一年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周芳) 1500研究生争抢30席"猪肉佬"征聘结果正式出炉,在57名进入第四轮面试的研究生中,9人中途主动放弃,剩下48人最后有35人收到签约通知.
    昨晚,33人与天地食品集团签下确认书,信息时报一直关注的中大企管硕士生王冬名列其中.
    3名女硕士不畏卖猪肉
    经过四轮面试,多次实操考核后,1500多名硕士研究生应聘者中,有35人脱颖而出,最终获年薪高达8~10万元"猪肉佬"职位.其中,男性占多数,达27人,女硕士仅3人,11人来自中山大学,8人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专业涵盖企业管理,生命科学,食品安全等.
    昨晚,35名接到录取通知的硕士生中有33人来到天地食品集团总部,与公司签下工作确认书."有2个有事情,都说要改天."公司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说.
    试用期下肉档接受考察
    记者了解到,签约的硕士生将作为天地食品集团下属分公司(事业部)未来总监,副总,总经理的培养对象.按规定,35名硕士生在第一年均为"见习管理培训期",虽然所挂职位均为集团或各分公司总监助理,副总助理,总经理助理或部门负责人等职位,但在试用期内将接受全面考察.
    据介绍,考察内容包括被分配到最基层猪肉摊档售卖猪肉,或到上游养殖场喂养家禽,或试管一个区域的营销,经营,基层实践期限半年至一年不等,期满再根据每个人不同能力和特长优势,视才任用.
    就业寒冬下硕士择业难
    在签约仪式上,信息时报跟踪报道的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学生王冬,在确认书上写下名字后露出轻松,胜利的笑容.王冬说,今年只有这刻笑容最放松.早在七八月份,他和同学忙着找工作,但随着金融海啸来袭,就业形势不乐观."我进入一家知名公司实习,越做越看不到希望.因为公司总是拖延正式录用时限,最后才告知今年效益不好,公司根本不打算招人!"
    今年10月24日,天地食品集团到中山大学办宣讲会,王冬投了份简历,经过近2个月淘汰赛,终于获得这份饱受争议的工作.
    对于这起事件,社会各界褒贬不一.广外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魏传文认为,目前从业生态是"僧多粥少",大学生择业要求必须降低,才会保持一个良好择业与从业心态,要求降低的内容包括学历,职业,收入,从业地域等方面.很多企业招不到人,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学生不愿放低身段到基层磨砺,殊不知企业往下派,培养出来就是授以重用的人才".
    河北一中学规定取消节假日 学生睡眠不足6小时
    2008年11月28日
    来源:山西新闻网
    河北一中学取消节假日 学生睡眠不足6小时
    累极的学生说,"只有仇恨,仇视这个学校"
    承德一中,你不能这样改革
    新学期开始,河北承德一中学生的午休地点不再是宿舍,而变成了教室.在老师的监督下,30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地趴在课桌上,50分钟午睡,任何人不许说话,不许走动."我一分钟也睡不着."高三学生雷泽(化名)一脸愁容,"趴着睡,腰酸背疼.教室里很热,女生不让开窗户,很多男生睡得一头大汗,更有意思的是,居然还有人打呼噜.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不让我们回宿舍睡觉呢 "
    让雷泽不明白的事还有很多.
    新学期,承德一中为了提高升学率,借鉴河北某知名中学的管理办法,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新政",弄得学生和家长叫苦不迭.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令人窒息的学习,作息制度,此外,如果家长和学生不同意,只能接受转学的命运.
    一名学生向记者简单介绍了该校改革的内容:早上5时10分起床,5时40分晨跑,6时早自习,7时吃早饭,中午趴在课桌上睡午觉,22时晚自习结束,22时50分全体关灯睡觉;取消节假日,每个月放假两天,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全封闭管理,没有班主任签字不许出校门,严禁学生使用手机……这个学生还说,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晨跑的时候,学校播放的不是音乐,而是每天滚动播放5个英语单词.
    "算来算去,我每天睡眠不到6个小时,新学期,最大的感觉就是严重缺觉.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有这种体会."雷泽说:"在如此压抑的情况下,学习成绩也很难提高."由于上课打瞌睡,雷泽已经被教务处抓住扣了两分."分数扣多了,学校就要让我们回家'反思'."
    雷泽的妈妈理解孩子的处境和心情,但她也很无奈:"中国的学生就是这样,众人都挤独木桥.要想考出好成绩,就得付出辛苦,学校要这样做,我们当家长的也不好明着跳出来反对,毕竟孩子还要在这里参加高考."
    虽然不敢明着和学校交涉,但家长和学生们还是心存不满.在百度网的"承德一中"帖吧里,抨击"改革新政"的帖子随处可见."难道像这样把我们几乎要逼疯的管理制度就一定会出成绩吗 即使我们像学校期待的那样真的考出了成绩,那时,人格都丧失了,只会一味学习,还有什么用 "一位学生留言道.
    有的学生说:"学习不是仅仅靠时间堆积的,应该优化教学,即使24小时都上自习,效果也不会好."
    "学校现在这样根本没法让学生好好学习,只有仇恨,仇视这个学校."还有的学生如此留言.
    有人发了一首打油风格的《念奴娇》来讽刺现状:"披星带月跑步去,承德一中制度,人云亦云,不科学,摧残学生身心.吃不上饭,睡不醒觉,激起众埋怨,有哭难言,一时感慨万千.回想招生那天,老师说的好,设备精良,师资优秀,现如今,全是空头支票.校长一堆,主任成筐装,不干正事,常此以往,学校前途不见."
    新政也遭到了很多学生家长的反对,但是,他们和学生一样"敢怒不敢言",因为承德一中毕竟是当地最好的中学.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家长在万般无奈之下签署过一份校方提供的《倡议书》.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生家长向记者介绍了大致内容:"在倡议书的最后一部分,校方的意思很明确,如果家长不同意改革,学校愿意退还所有的学费,同意学生转学.看到这句话,谁也不敢不签字啊."
    万般无奈之下,有家长拨打了"承德市长办公热线".记者11月26日拨打该电话了解到,近日的确有几名家长曾经打来电话反映情况,对学校的管理办法提出抗议,并希望能够通过市长热线和学校进行沟通,转达家长的意见.一位姓黄的工作人员说:"学校的做法没有改变吗 那我们会继续和校方进行沟通,争取给家长一个满意的说法."
    "这是我们进行正常的教学管理,目前看来,这项改革措施已经发挥了作用."承德一中办公室的徐主任斩钉截铁地说,"孩子们的精神风貌已经焕然一新了."
    谈到改革的初衷,徐主任承认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我们是传统名校,如果高考入学率有所下降,会影响招生,我们改革就是为了激发学生潜能,考出更好的成绩."
    对于如此紧凑的学习安排,徐主任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现在,有些孩子实在太懒了,早上不起,晚上不睡,我们让他们早上跑步,一是为了锻炼身体,二是让他们养成按时休息,早睡早起的习惯.如果孩子们能按要求在10点半睡觉,早上5点10分起床,这就有6个小时40分钟的睡眠时间了,再加上中午午休的50分钟,休息时间可以保证7个小时,这对孩子们来说已经足够了.此外,之所以不让他们回宿舍午休,主要还是考虑节省时间.我们以前发现,他们回宿舍很少有睡觉的,还不如集体在教室呆着,让老师看着睡."
    "我们发过倡议书,学生家长百分之百签字表示同意."徐主任也承认,如果家长不签字,他们的孩子只能接受转学的命运.
    记者为此采访了曾做过老师的现任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王旭明起初不相信学校竟然会采用这样的管理方法,向记者求证后,他表示在国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实在不应该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尽管我国的考试制度有这样或有那样的不足,但这也不足以成为采取如此冷酷和生硬简单管理的方式的借口."他进一步说,一个良好的教育方式,一个科学的教育政策,需要政府规划和制定,也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对于高考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尽可能地去减弱,反而变本加厉地强化,是教育工作者的严重失职." (辛明 桂杰)
    当"盯梢"式管理
    在大学施行……
    2008年12月06日
    来源:广州日报
    湖北大学有一个班级实行同学抽签暗中监督他人的做法,据悉收到好的效果,"班上开小差的少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提前到教室自习的人大大增加了".
    这些效果是真是假呢,还不知道.我不能说这样的效果不可能实现,相反,这样的效果是可能的,太可能了.但是,这个班级里的人,自在自如的心境是否还存在呢,我可以肯定,一定是不存在了.
    据报道,湖北大学这个班级的做法,被称为"小天使计划",每月抽签一次,决定谁给谁当秘密"天使".班主任说,"如果每位同学发现有位小天使在关注他们,会更认真学习".
    把一个相互盯梢的做法称为"小天使计划",不只弱化了盯梢的阴冷色彩,而且制造了一点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的气氛.然而,盯梢就是盯梢,不知道有几个人乐于进行这种扮演天使的行动,有几个人会因为当了"小天使"并被另一个"小天使"盯着而感到好玩. 这种把相互盯梢变成生活内容的做法,不要说发生在大学,就是发生在一所幼儿园,都会令人感到恶心,虽然幼儿园的孩子更加方便于称为"小天使".相互盯梢,相互控制,相互恐惧,相互提防,是没有疑义的邪恶,并不因为改称为"暗暗关注"就变得圣洁.相互防范,不是天使要做的,这是撒旦之行.
    没有人愿意生活在紧张之中,而相互盯梢则把紧张感强加给人的生活.对管理者而言,向人的日常生活注入紧张感,使人芒刺在背,使人相互并自我设防,大概是形成秩序的有效办法.然而,对生活在这种秩序中的人来说,生活不再自如,心境不再自由,每个人都需要包裹自己,对自己的精神施加压力,这种负累与窒息不是任何"好效果"可以交换的.
    每个人都处在捆绑式的相互盯梢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暗中盯梢的对象,同时也被人盯梢,这大概也算是一种平等.每个人都去做一点恶,同时每个人都去受一点害,这样的平等可能削减人的负疚感和受害感,但就人格发展的方向而言,是走向施虐受虐关系.
    学校可以说是特殊的社区.今天,哪怕在一般社区或者社会组织里,要推行这种相互盯梢的行动,都很难想象.奇怪的是,这样的事情竟然会在大学里顺利推行.大学不是自由和独立的堡垒吗,大学不是向来都有相对于社会的精神骄傲吗,怎么会在大学还有认为相互盯梢可以"加强友谊和互动"的教师,怎么会有让这种做法顺利推行的学生
    当然,相互盯梢的推行,学生不能承担主要责任,因为他们不会愿意自己生活在紧张之中.是谁主使了这样的荒谬行为,主持秩序的班长,还是表示赞赏的班主任 不管怎样,班主任,也就是大学教师无可推脱地要承担主要责任.不过,被施行盯梢式管理的学生并非完全无辜,对这种小型化的专制管理,你并非不可以反对,并非只有无可奈何地接受,因为你是大学生,不仅有自主行为的能力,而且应当有精神独立的坚守,而且你能够几乎毫无损失地去反对.
    大学的精神,真的荡然无存了吗 从相互盯梢的管理得以实施,我简直要说,所谓"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如果还有零星的存在,它在大学里的分布恐怕也不比在别的地方多.哪怕我已经知道大学不再是"精神贵族"的园地,仍然会为盯梢式管理的施行而对大学加深一层失望. (刘洪波)

    班级"特务":
    牙碜了一满杯的纯真
    2008年12月06日
    来源:广州日报
    湖北大学数计学院07级有一个班出台规定,实行"盯人"战术,每名学生都会有一名"神秘同学"在暗中盯自己的一言一行.据悉,此活动开展以来,效果良好,迟到的同学没有了,提前到教室自习的人大大增加了.(据《武汉晚报》)每一人日常生活背后,总觉得有一双眼睛盯着,这个人能自在吗 被派去盯梢的人,能觉得很光彩么 告密,小报告,密折,从来就是统治者控制人民的邪术,也是一种特务手段,没想到在21世纪的大学里复活了.我们的现代大学,是培养什么人才,莫非是"现代特务" "盯人"战术效果良好,但毕竟是以卑鄙的手段获得的,经不起拷问,正如通过偷窃也可能发财一样,为人所不齿.更重要的是,"盯人"战术将破坏人们的互信,败坏世风人心.
    湖北大学数计学院07数学2班有个班规,那就是该班实行 "盯人"战术,一方神秘地盯上另一方,一切都是在暗中的,上课开小差之类的行为,尽在同学无间道之中.
    当然,班级总是以善意的初衷去解释这样的间谍游戏,据说,此活动开展以来,效果良好,迟到的同学没有了,提前到教室自习的人大大增加了.但是,总有同学无形中感到紧张,不知道是哪位同学暗中盯着自己.
    这就有点"特务"的意思了.课堂之上,课堂之下,放眼望去,保不齐哪位就是 "盯人"的特务在注视着你……
    那个打小报告的人到底是谁呢 好像是 "杀人游戏",大家都做良民状.是你吗 那位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姐妹 是你吗 同桌的你,他
    每个人都有点小毛病,如果陷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说不上谁就是那位盯梢的同学,就此你也只能认了,在无处不在的眼神中不犯毛病地活着,累啊.
    有道是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在纯真年代就应该做点儿纯真的事.如果在纯真年代做些复杂的事,是人生缺憾,那些纯真可都是易碎品,一不小心打碎了就再也修不好了.大学时光,大概是纯真的末段,走入社会利益冲突增多了,想纯真也难.想想那么多的毕业后聚会的叙旧和哭泣,想想那么多的毕业后聚会的理想与现实,有几人不怀恋最后的纯真时光.
    "特务"无处不在的神秘大学时光亵渎了什么 一杯清水中加入了浑浊的砂子,即使闭着眼睛喝,也牙碜!(来源:辽沈晚报 万应慧)

    支持:不孝不能进北大
    (2008-12-08 08:36:17)
    北大教授林少华博客
    近日媒体报道,北大自主招生以"心系天下"提出孝德问题,即不孝不能进北大.对此我表示支持.这使我想起去年高考期间的一件事,一件真事.
    南方一位做母亲的人得了不治之症,整个人瘦成了一把骨头,而且每天都要忍受疼痛的折磨.那不是一般的疼痛,那是足以摧毁人的所有意志力和忍耐力的真正的痛,痛不欲生.但她咬紧牙关忍着,活着——一定要活到儿子高考结束.她不担心自己的死,担心的只是死在高考之前影响儿子的情绪和高考成绩.她太爱自己的儿子了.高考结束了,儿子终于来医院看她.这座城市地处亚热带,且正值盛夏,没有空调的低档病房里更是火烧火燎,加之病痛几乎榨干了这位母亲身上最后一滴液体.她对儿子说:"儿呀,妈想喝甘蔗汁……"儿子出去了,很快回来说"外面没有甘蔗汁".然而事实上满街都是甘蔗汁,两块钱一杯的甘蔗汁是那座城市最普通的饮料.一位不是她儿子的人看不下去了,为她买回了甘蔗汁.可问题是,作为病痛中的母亲,喝自己儿子买的甘蔗汁同喝别人买的甘蔗汁心情能一样吗 而更大的问题是,她在病痛煎熬中等来的却是儿子那句"外面没有甘蔗汁".何况她要求的不过是一杯甘蔗汁,可是这点可怜而卑微的要求都未能从儿子那里得到满足.儿子此后也极少来看她.
    再说那是怎样的母亲啊!由于很早就离异了,多年来一直靠二百元低保维持母子两人的生活,供儿子读书.买菜只能趁露天菜市快收摊的时候买最便宜的.吃饭时别说肉就连菜叶都夹到儿子碗里,自己只泡一点儿菜汁下饭!儿子小时喂儿子以乳汁,儿子大了给儿子以肉菜而自己喝菜汁,最后向儿子要甘蔗汁却没有喝到!你能相信吗
    也许你说这怕也太个别了,不足以说明问题.不,我要说这决不是个别的.城里情况我不是很清楚,至少在乡下类似情况非但不是个别的,而且相当普遍,莫如说尊敬父母倒成了个别.我是从东北乡下出来的.到了我这个年纪,先是祖父母辈的亲戚和乡亲们相继去世,接下来是叔伯辈的亲戚和乡亲陆续离开.也就是说,在年纪大的亲朋故友身上死几乎成了日常性发生的事.人总有一死.问题是他们死之前的日子相当凄凉.我乡下有个姑姑,一连生几个女孩子,最后总算得了个男孩,和姑父两人疼爱得不得了.姑父在生产队里赶马车,冬天一大早天没亮就去几十里外的县城送公粮,每天有两毛钱补贴.他为了省下这两毛钱给儿子买麻花和糖块儿,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腊月中午就啃从家里带的冻得硬梆梆的玉米饼子充饥,连五分钱的汤都舍不得买一碗喝.后来呢 二十年后儿子结婚了,儿媳妇连一个鸡蛋都不给老人吃,老人就带着吃冻玉米饼吃伤的胃默默离开了人世.剩下每吸一口气都弓腰咳嗽一阵子的姑母不得不去女儿家住.起始我也以为是个别现象,后来回老家一问一看,才知道这太常见了.乡亲们告诉我,在农村养儿子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为儿子盖新房好几万,为儿子讨媳妇好几万,负了债儿子结婚后还要父母还,理由是父母借的.而父母老了,儿子都不愿意管,甚至吃一口饭都要在几个儿子儿媳妇之间奔走哭泣……
    乌鸦尚知反哺,狗尚知报恩救主,而人竟如此,夫复何言!孟子云"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历史上我国一向以孝治天下.孝德是仁,善,爱等美好德行以至社会和谐的本源性基础,也是人之所以为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孝德的失落,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最可诅咒的事情之一.原因固然复杂,但一个主要原因无疑是爱的教育,尤其孝德教育的缺位."文革"登峰造极,一切以阶段斗争为纲,动不动就和"问题"父母划清界线,儿子揭发老子,女儿批斗父母成了屡见不鲜的正版闹剧.举国上下,只讲斗不言和,只说忠不谈孝.忠孝之失衡,亘古而未有.进入新时期以后正常的德育虽然得到恢复,但作为为人之本的孝德教育仍迟迟未受到重视.按理,爱的教育应该从爱父母开始即从孝开始,而我们往往从爱集体爱祖国爱社会制度等过于宏大,抽象,高蹈的对象开始.岂不知,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岂能爱作为父母之邦的祖国,母国!
    回到开头.说实话,也是因为多少有亲戚关系,我本来决定资助那个参加高考的青年上大学.现在我取消了这个决定——一个把两块钱的甘蔗汁看得比母亲乳汁还重的人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老外汉语越来越流利
    让我们汗颜
    2008年12月14日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李迎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是一个在浙江留学不到两年的外国学生表演的音乐诗歌.日前,"梦行浙江——外国留学生中华才艺展"于浙江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全省20多所高校的留学生共同演绎了浓浓的中华情结.
    留学生们标准的普通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准理解,赢得了阵阵掌声.在赞叹和佩服之余,的确也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老外学汉语,并且学得非常好,当然是好事.有人曾指出,语言和经济腾飞成正相关,经济越发展,语言的魅力就越突出.随着愈来愈多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和生活,对中国的理解就会越来越深入,相互之间就更为容易建立互信和合作.这些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只是,与老外的汉语越来越流利相对应,却是"大学生汉语水平愈来愈堪忧"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无言的讽刺"."天个一方,走头无路,悬梁刺骨"……你见过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成语吗 不久前,在郑州某高校文科类专业的语文摸底考试中,就多次在学生答卷中出现这样的成语.油画大师陈丹青曾经说:"现在的大学生中文水平已经相当可怕",原因是"就连递上来的纸条都错别字连篇".
    汉语对于国人的重要意义毋庸赘言,很多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却日渐使人觉得"可怕",其中既有"百字申请书出现28个错别字"的荒唐,也有"汉语言文字大赛上败给留学生队"的尴尬.遗憾的是,与英语教学的贯穿始终相比,汉语教学在进入大学阶段之后,除却一些文科专业外已经基本取消,有的也是名不副实.于是,在大学生纷纷将主要精力用来学习英语的同时,用在汉语学习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大学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日渐冷漠,这无疑是一种令人痛心的局面.
    曾几何时,我们需要到外国的图书馆去收集和复印有关中国的资料,我们价值连城的文物成了国外博物馆的展品,我们也对韩国要拿"中秋节"申遗心有不平……许多文化和文明的象征和符号因为各种原因而"流落海外".对于汉语而言,如若现在的状况不加以改善,恐怕"向外国人学汉语"的尴尬就并非是纯粹的想象了.
    语文试卷错字多
    母语不被重视状况堪忧
    2008年12月08日
    作者:谢苗枫 石婧雯
    来源:南方日报
    在上两周广州中小学举行的期中测试中,语文试卷出现的最频繁错误却是错别字,有的小学五年级学生一篇800字作文就出现近20个错别字.
    母语真的天生就能懂 怎样才能提高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率呢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最原始"的语文教学如何有效进行成为了不少教育工作者忧心的话题.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在国内语文却遇冷.
    最近各中小学举行期中考试,不少语文考试都面临着这样的尴尬:难题得分率不低,基础题却"不合格".
    "比如'错别字识辨','汉语拼音认读'等一些最基础的题目,得分率不足60%."广州市天河区一个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无奈地说,这些题目的得分率在这几年有下降的趋势,而且也反映在平时的测验和作业中,有的学生回答一段三行字的"阅读理解",可能有10来个字是错字或别字."很多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没有用心去读,学过的,看过的字词或用法如'水过鸭背',转头就忘."
    记者调查 500字周记40多个错别字
    据了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包括英语在内的外语学习越来越被重视,学习外语的孩子年龄也越来越小.相比之下,作为母语的语文教育却越来越受冷落,就连"家庭补课"也没有哪个家长会考虑到"补习语文".
    "有的孩子甚至连简单的'的','地','得'和最基本的标点符号用法都不会."尽管是从小学数学科退休下来,但在帮朋友孩子补习的关老师也举例说,她所辅导的一个五年级学生,500多字的周记中有40多个错别字,但那位学生却一点都不紧张,认为"考试能写对就可以了"."就连他的父母也不紧张,觉得还是先学好英语和数学为重."关老师认为,这样的教育就会有所偏离.
    据悉,这样的思想存在于大部分家长的心里,纷纷认为语文作为母语"不用学也会","现在写错别字以后不写就行","用电脑就没有问题"……以至于母语还说不流利的年龄就去学外语;外语成绩好成班级偶像;双语幼儿园昂贵的学费也丝毫冷却不了"入园热"等现象比比皆是.
    追根溯源 没有单位会考写字对错
    相比国内孩子,家长对语文的"冷处理",国外的中文教育就显得"大热".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水平考试在世界34个国家设立了150多个考点,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为什么在全球"汉语热"升温的同时,国内的汉语教学却遭到"冷遇"呢 "其实国外汉语和国内语文教学本身没有矛盾,不存在一个热另一个就得冷的对立面",暨南大学大二学生小孙说,但在整个社会的升学,就业比拼中,外语都相当重要,怎么可能让学生和家长不看重外语学习呢 "最简单的例子,英语要过四,六级,但中文的水平考试却没有,更没有单位会考你会不会把字写对了,所有东西都电子化了……"
    小孙说得十分现实,的确是"社会生存法则"的一个真实写照.不少受访家长也表示,当社会把外语看作一种相应的能力给予重视时,谁敢在孩子的外语学习上放松 相反,如果语文教学只体现在最终高考的语文成绩上而且又是母语时,谁又会特别花时间在语文的"补习"上呢
    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外语是强有力的谋生手段"的心理在作怪外,"语文冷"与其基础教学的方法也有关."机械化的教学,填鸭式的背诵,使很多学生都对语文失去兴趣."广州市一黄姓家长指出,以作文为例,总是让学生套用一个模式写作,议论文是这样,记叙文是那样,"就连写《我的父亲》都是千篇一律,如果不按固定的模式写就打低分,这怎么可能让小朋友喜欢上语文 "
    专家把脉 童话进课堂提高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文字应用的基本修养 日前,在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全省首届"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颁奖典礼上,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建议,要从小培养学习语文和应用文字的兴趣,其中老师可将儿童文学带入课堂,多讲童话故事,以此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让童话代替教训和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把有趣的童话和优美的儿童文学带到课堂中去."老师课堂中讲的都是'真理','一个字写50遍',学生只会越听越烦,越写越抗拒,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怎能提高 "他认为,语文教师应在教材统一的基础上,把好的文学作品扩展开来,带进课堂."学生喜欢听老师讲故事,自然而然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对老师有所期待,也更加喜欢听老师讲课了,并对汉语言文化的魅力产生兴趣."
    梅子涵还鼓励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儿童文学."当成年人开始阅读儿童文学时,会从阅读中得到快乐与安慰,他们的心灵会和孩子相通."他说,"只有当我们成年人对童话有一种非常深的认识和喜欢以后,我们的孩子才会更用心地去亲近这种文学,并对语言产生兴趣."
    此外,不少语文教育工作者还建议,社会可适当增加对母语应用的"考核"和"重视",比如把普通话考试作为一种能力水平考试,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播音员等特定的职业.同时,语文教学的形式也可更多样,更灵活,并注意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让孩子意识到学好汉语才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个体和中华文化的魅力.(谢苗枫 石婧雯)

    16岁少女五百元雇同学弑母 课堂传纸条制定计划
    2008年12月03日23: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引言:
    莎莎决定杀掉她的母亲.
    这个想法在她的脑子里出现后的第三天,就变成了事实.
    "从8岁时我就认为她已经不是我的妈妈了,因为她对不起我爸爸."
    16年前,母亲生下了莎莎;16年后,2008年11月11日,在一所职校上学的莎莎用500元雇佣同班同学,将母亲刺死.
    其间,母亲曾抢过了刀,而她将另一把刀递给同学……
    一,村庄
    穿过铁路桥以及大片犁过的棉花地,莎莎的家在石河子市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进村的路旁是一排没有名字的门面房.放眼望去,是成片的低矮平房,坑坑洼洼的土路,公交车经过的村口尘土飞扬.
    村里的孩子只要上了初中,基本上都需要住校.一到周五的傍晚,通往小村的公交车便会骤然拥挤,不少外出上学的孩子都回来了.
    四年前,莎莎也加入了这个周五回家的队伍.周六,是莎莎的父亲郑强一定要赶回家吃晚饭的日子,他很在乎和女儿一起吃的这顿饭.平时他太忙了,经常是天还没亮就得出车,直跑到天黑才能回到家."我一天到晚在外面跑车,一看见别的孩子有啥新鲜玩意,就给我家莎莎也买一个,然后,让她妈给她."郑强说.
    莎莎的母亲冯萍是家里的一把手,全村就三家理发店,其中一家就是她开的;家里的院子里还跑着她喂的鸡,养的狗,沙发上的绣花绷子还描着她没绣完的图样;女儿的生活,学习也都是她管着.
    女儿从高中转学到职校已经两个多月了,掰着指头数数,郑强也没见过女儿几面,"今天晚上说啥也得赶回家吃饭."11月8日,周六,郑强早早赶回了家.
    女儿长到16岁,郑强几乎没操过心,女儿喜欢吃什么,喜欢啥明星,为啥不愿意继续上高中,为啥动不动就跟妈妈吵架,他都没问过,他没时间问,也没问的习惯.
    但郑强无法预料,这个周六晚上是他们一家三口最后一次坐在一起吃饭.
    二,仇恨
    11月11日晚上,平时很少和同学提起家事的莎莎,和班长小龙在教室里谈了一次心.这让小龙和同学们觉得有些意外.在这个主要生源来自甘肃农村,兵团农八师各农牧团场的班里,莎莎可以说是个"城市人".1.72米的高挑身材,做了离子烫的长发,时髦的打扮,宽裕的家境和一些"前卫"习惯,让她在同学中总显得有些不容易接近.
    莎莎告诉小龙,她妈妈不称职,经常打骂她,还做了对不起爸爸的事."她哭着说,许多小事情积压在一起,就会变成大事情."小龙说,"我当时感觉她可能要出事."
    而在3天前,莎莎还和舍友小琴说:"我要干件大事,能躲过去就没事了,如果躲不过去,就要蹲监狱,而且一辈子出不来.因为有件心事压在我心上五六年了."小琴一再追问到底是什么事,但莎莎一直没说.
    "莎莎不愿说的事,是谁也问不出来的.而且,问得多了她还会发脾气."莎莎的舍友说,"我们挺怕莎莎发脾气的.上次和宿舍人闹意见,她一下就找到老师,还哭着和老师说一定要搬走."
    实际上,冯萍被杀的3天前,莎莎和她大吵一架后就曾当面说:"你对不起爸爸,别以为我不知道."
    莎莎后来对警察说:"从8岁我看到那件事起,我就认为她已经不是我妈妈了,我特别恨她."
    从8岁到16岁,仇恨在莎莎的心里悄悄的生长."那时,我只想好好心疼我爸爸,我厌恶妈妈.我恨妈妈.我想让妈妈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
    20多个小时后的课堂上,莎莎从一张借钱的纸条里,找到了完成目标的突破口.
    三,纸条
    纸条从同班同学亮亮手里传出.
    亮亮今年14岁,娃娃脸,一米八高,初显帅气的模样让他在女生中颇受欢迎.
    "性格比较急躁,易冲动,不能受委屈."这是亮亮的好友对他的评价.
    大他6岁的"前女友"漂漂说,平时亮亮经常去网吧玩,一般除了听歌就是玩QQ飞车游戏,"他这个人特仗义,有的事,他明知是错的,但只要是为了朋友,也会去做."
    最近,亮亮还曾跟漂漂提起过,他缺钱."亮亮的爷爷生病住院,好像他家的经济蛮紧张的,以前他妈一星期给他100块钱生活费,最近就没那么多了."
    但亮亮依然在上网,恋爱,下馆子,没钱了,他就向同学借.
    11月10日上午第二节课,亮亮写纸条向同学借钱,这张传给别人的纸条经过了莎莎的手.
    莎莎后来告诉警察,当时,她心里已经有了杀掉她妈妈的想法,这张纸条让她看到了施行计划的希望."亮亮缺钱,我想利用他."莎莎说.
    "帮我杀一个人,我给你500块钱."莎莎在纸条上写下这句话后,传给了亮亮.
    "杀谁 男的女的 "亮亮回.
    "说出来吓你一跳."莎莎回.
    "到底谁 出来混的吗 "亮亮回.
    "不混.是我妈."莎莎说.
    "不会吧!为什么 "亮亮写道.
    莎莎只是简单地告诉亮亮——我就是恨她!她对不起我爸!我想让她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
    两人谈话的纸条都是通过亮亮的同桌小东传递,"我没想过纸条里写的是这么大的事,只是那天的莎莎有点怪,以前她买的零食只分给关系好的两三个女生,但那天课间,她买了两块好大的巧克力分给大家吃,给了我一大块."小东说.
    下午的课上,莎莎和亮亮将座位调到一起,在练习本的后面笔谈杀人的准备工作.
    "晚一点行不行 会不会有事 "亮亮问.
    "不行,就明天.不会有事吧.完事后我给你500块."莎莎态度坚决.
    "用药 用绳子 "亮亮问.
    "用刀!"莎莎在本子上写:"要不然买把双刃的."
    四,杀人
    11月11日清晨,石河子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漫天的雪花掉到地上随即消融,路面上满是黑色泥水.
    "起床后看见下大雪了,我第一个就想到爸爸,他太辛苦了,妈妈还对不起他,我对她的恨更深了,那个念头也就坚定了."事后,莎莎对警察说.
    当天上午一放学,莎莎就安排亮亮借来一部手机,骗过学校后门的门卫,两人出了校门,搭上一辆出租车往家走.路上,莎莎给爸爸郑强打了个电话,确认此时他不在家.
    中午,莎莎带着亮亮偷偷从后门溜进家里,一进门,她先奔进卧室,一把将电话线拔掉了."我害怕动手的时候我妈会报警."她后来告诉警察.
    接着,她把家里杀瓜的刀递给亮亮,叮嘱他站在卧室门边上.亮亮说:"她一进来,我就动手."莎莎站在亮亮后面,但她决定背过身去,她不想看到亮亮动手那一幕.
    两人埋伏好后,莎莎用手机拨通了理发店里的座机,想让母亲到家里的卧室来.两分钟后,冯萍走了过来.
    "哐当!"卧室门撞在墙上,亮亮挥刀向冯萍身上一阵乱刺.
    挣扎中,冯萍用手抓住了刀刃.
    "莎莎,快去再找个东西."亮亮慌了.
    "莎莎,报警."冯萍挣扎着说.
    莎莎跑去找了把削土豆的刀来,交给亮亮,又从冯萍手中抢过杀瓜刀,趴在亮亮耳边说:"实在不行,就抹脖子."
    这次,亮亮一刀下去,血一下子多起来.
    她眼看着母亲大口喘气,"动静很大,大约一分多钟,就没声了."
    两个人害怕了.莎莎赶忙擦掉地上两人的脚印,锁好家里的门,从柜子里拿了900块钱,和亮亮返回学校.路上,莎莎兑现诺言,将500元钱塞给亮亮,另外,她给自己买了一双新鞋,把沾有母亲血迹的鞋子扔到了垃圾堆.
    当晚,莎莎临睡前,赶到学校的姑姑把她接回了家.而亮亮在睡觉前,躲在被窝里悄悄数了一下莎莎给他的钱,然后睡了.
    几个小时后,莎莎承认自己雇凶杀母.次日,亮亮在学校接受了审讯.
    五,蜕变
    被捕前,莎莎回到宿舍后曾给郑强打过电话.
    "爸爸,我今天回家了,和妈妈吵架了,你和妈妈离婚吧."她边说边哭.
    这是郑强第二次听到女儿跟她说离婚:"你多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大人的事情,我们会解决好."感到意外的郑强还是安慰了女儿.
    在郑强的心里,女儿是个不爱说话,很好强的孩子.
    "她爱画画,想当记者,从小就是学校的小通讯员,小时候性格特别外向."他说,由于她是家里的独女,他和冯萍都很疼孩子,孩子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莎莎中考没考上重点高中,他们就花了几万元让她去上重点;莎莎觉得上高中太苦,他们就同意莎莎去打工;莎莎又说打工辛苦,他们又把莎莎送进职校学习.
    "但不知怎么,越是这样折腾,莎莎和她妈的关系越紧张."郑强说,"因为莎莎从小到大都是她妈在管她,我就没插手.没想到,最后事情会变成这样."
    和郑强的看法不同,在莎莎职校班主任朱老师的眼中,莎莎是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学生,只是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她会做出让人意外的举动."有一次,好像因为和朋友吵架了,莎莎课间在教室里就直接点烟抽."朱老师说.
    "莎莎以前没什么坏习惯,就是中考没考好后,孩子越来越不爱吭气了."郑强说.
    莎莎的初中班主任陈老师说,在她的印象里,莎莎是班上各方面都比较出众的学生.
    "她胆大,有主见,但就是遇到困难就退缩.你要强逼她去克服,她会反感.鼓励是对莎莎最好的教育方法."陈老师说,"她比较早熟,性格也敏感,有事宁可写信给我也不直接说."
    莎莎的姑姑说,哥哥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几乎都是嫂子一个人操持."休学后,我问她为啥不愿意上学,她白了我一眼.后来我发现,这个孩子越来越沉默了,但发起脾气来谁都劝不住."姑姑说.
    六,溺爱
    在莎莎家所在的村子,从破案前的恐慌,到破案后的不可思议,杀母案成了村民间最刺激的话题.
    莎莎家附近的一个邻居说,用庄稼人的话说,莎莎属于"早熟品种".
    "村上人都觉得心寒啊,她妈妈对她好,要三百给四百,又不缺钱,心太狠了."老人说,"可那天警察带过来指认现场,天这么冷,她只穿了一双拖鞋,又觉得娃娃可怜,毕竟她还小啊."
    休学后,莎莎曾在村上最好的一家餐厅打工,离她家不到200米,可冯萍每到晚上下班后都会过去接女儿.老板娘说,因为莎莎以前在餐厅收款的时候,多收过客人的饭钱,她觉得这丫头年龄小,胆子大,但咋也没想到她会对她亲妈下毒手.
    事发半个月来,莎莎所在班级的所有任课老师都向班主任朱老师反映:"你们班的课堂纪律,不正常的好,太安静了." 朱老师说,莎莎的犯案对班里学生的影响很大.
    就在去年,莎莎所在的这所学校还出过一起孙子杀死爷爷奶奶的命案.
    女孩子们画着银色眼影,男孩子们在网吧里酣战.那些在初中学习就跟不上,没有进入高中的孩子,成了这个学校的主要生源.这个学校的学生科科长说:"家长管不了的孩子交给我们管,很多时候,我们也是无能为力."
    "这些孩子,追求时尚,张扬个性,但缺乏社会责任感,过分关注自我,抗挫折能力差."朱老师说,"而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太缺乏和孩子的沟通,不了解孩子,过分的溺爱,让孩子觉得别人对自己好是理所应当的,不顺着自己就不行.一旦当家长的行为出现问题,与孩子的道德判断标准发生了冲突,孩子的反应就更加激烈."
    "家长来学校,被孩子训得说不出话;孩子说啥,家长听啥;家长甚至和学生一起向学校撒谎请假."学生科科长说,"可以说家长不会教育孩子,孩子也不想让家长教育."
    "其实女儿休学后就已经变了,我到现在才知道她在我面前沉默是心里压着事,都怪我."郑强说,他心疼女儿,觉得这件事上自己应负的责任很大.但如果能够重新来过,他还是不知该怎么补救.
    郑强说:"如果我的老婆被人杀了,那我搭上性命也要给她报仇;如果我的女儿杀了人,我就算倾尽所有也要帮她减刑.可现在是我的女儿杀了我的老婆……"
    事发后,郑强不愿见人,整天躲在屋里.他70岁的老父亲搬到了他家,守护着他.
    目前,莎莎已被石河子公安局城区分局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晶晶 徐娜)
    2006年底,中国儿童中心发布了《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报告称:中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5.2%的儿童存在明显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亚心网
    一周话题:取消高中阶段
    文理分科是否有必要
    2008年12月07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新闻】东南快报:山东2011年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山东省今年明确要求规范高中学生文理分科时间,从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高中在第二年级末以前不得安排学生分科.
    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说,文理分科的概念是高考的概念,现在高中学生文理分科面临越来越早的趋势.从2008年入学的新生开始,全省"一刀切",高中学校必须严格遵照办学规范,在第二年级末以前不得安排学生分科.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计划,从2011年开始,全省各高中必须全面实施课程标准.做到该开的课全部开出来让学生选修,真正实行走班制和学分制管理.这也意味着,到2011年,山东省将在真正意义上取消文理分科.
    【声音】潇湘晨报:撕裂教育完整性的体制
    文理分科贯穿高中教育阶段,莘莘学子们尚且懵懂,就被体制之手决定了学业趣味和前途命运.事实上,学校无非是希望通过把文科和理科剥离开来,然后又通过知识的倾倒,使学生成为一架囫囵吞枣的知识接收装置,最终达到为升学率的小数点添砖加瓦的目的.
    凡是对提高升学率有帮助的,无所不用;凡是没帮助的,则弃之如敝屣.这也就是为什么高中文理分科虽屡遭诟病,却依然岿然不动的原因.
    文理分科的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封闭的和支离破碎的,片断化的认识掩藏不住整体把握的无力.只要一跳出自身的专业领域,他们立即变得左支右绌,甚至一无所知.
    中国能否再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兼备的大师级人物 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一种撕裂教育完整性的教育体制,只能使我们的盼望渐行渐远.如此而言,文理分科是时候抖落一身的历史尘埃了.
    大河网:分科没有错,错在偏科
    身为分科教育的一名受益者,我从来没有过深地感觉到分科的缺点.说到底,分科没有错,错在偏科.
    高中文理分科实际上解除了相当多学生的厌学感,让他们重新认识了学习的必要性,进而"术业有专攻".正是对文科与理科的正确认识,有的学生很早就放弃了自己不想学又学不好的科目.如果强制性地不分科,真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难而退,中辍学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不分文理科,学业太重,有限时间内只有"学而不思"与"思而不学"两种情况.同理,学了文科,如果善于"思",就会自觉地翻阅理科知识;学了理科,善"思"则爱文科知识.因为"思"的同时,没有考的压力,会有很好的效果.
    分科为所有学生节省了时间,而偏科现象的出现,只能说明有人为"考"而学的功利性目的.为"考"而学,一味偏科的结果可能是偏科越来越严重.
    事实上,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人学了两年理科却又转学文科,有的人学了两年文科又转学理科.为什么会这样呢 就是因为发现自己进错了"门".应当说,文理分科与大学里的专业划分是有区别的.文理分科只是基础知识的分类,而专业则是知识升华的重点努力方向.如果把专业与分科等同起来,难免会出现分科"罪孽深重"的错觉.
    千龙网:分科无过,应试才是祸首
    文理分科的确有其弊有其失,但任何事物都得要分两面看,文理分家也有它的好处,比如在文理基础较为扎实的情况下,可以"术业有专攻".在欧美等所谓发达国家,也存在文理分科的事实,似乎并不怎么影响到他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和人文关怀.
    有人把国人无缘诺贝尔奖的"罪过"推给文理分科,除了让人看到那种浓得化不开,近乎病态的诺奖情结,还有本末倒置之嫌疑.有些国家早就有专家学者拿过诺贝尔奖,但至今仍是科技水平和国民素质落后.我们不能把一个国家的科技或相关水平,甚至相关荣誉仅仅与诺贝尔奖等价齐观.
    很明显,把中国人无缘诺奖归罪于文理分科是不合理的;而把民族整体素质下降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情怀的缺失,算在文理分科的头上,更是本末倒置.因为明眼人都知道阻碍中国教育发展的祸根主要是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而不是文理分科这些细枝末节的做法.
    几十年来,我们也一直在高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素质教育也被写入文件,然而,现在这些仍然只是口号.这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认真反思的地方.

    《教育动向》编辑部
    图书馆二楼信息咨询部
    电 话:67868177-1
    电邮:liu5638@mail.ccnu.edu.cn
    精选教育信息 服务领导干部
  • 下载地址 (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地址,速度快,支持断点续传)
  • 免费下载 DOC格式下载
  • 您可能感兴趣的
  • qq飞车特殊符号  qq飞车特殊符号怎么打  qq飞车可用的特殊符号  qq飞车名字特殊符号  qq飞车特殊符号有哪些  qq飞车特殊符号大全  qq飞车网名加特殊符号  qq飞车特殊符号网名  qq飞车合法特殊符号